第一篇: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A3]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设计者:南宁市第十三中学凌飞
一、复习原则:以本为本(即:以课本为复习的根本)二复习内容:
(一)九年级下册重点生字:
1课《诗两首》嘶哑(sī)汹涌(xiōng)
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锦幛(zhàng)荇(xìng)藻蓬蒿(hāo)蝼(lóu)蚁憔悴(qiáo)灰烬(jìn)3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疲惫(bèi)蜗行(wō)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xiàng)鹓鶵(yuānchú)
醴(lǐ)泉鸱(chī)濠(Háo)梁鯈(tiáo)鱼 第21课《曹刿论战》:曹刿(guì)又何间(jiàn)焉..肉食者鄙(bǐ)玉帛(bï)弗敢加也(fú)小惠未徧(biàn)....小信未孚(fú)望其旗靡(mí)下视其辙(zhã)...登轼而望(shì)彼竭我盈(jiã)..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形貌昳丽(yì)朝服衣冠(zhāo)..窥镜(kuī)谤讥于市朝(bàng)时时而间进(jiàn)期....年之后(jī)皆朝于齐(cháo).第23※《愚公移山》:太行山(háng)高万仞(rân)..
冀州(jì)山北之塞(sâ)魁父之丘(kuí)...荷担者三夫(hâ)叩石垦壤(kîu)..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jīběn)孀妻(shuāng)始龀(chân)....
9、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ì)通“避” 《鱼我所欲也》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biàn)通“辨” 《鱼我所欲也》
1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dé)通“德” 《鱼我所欲也》
12、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àng)通“向” 《鱼我所欲也》13.小惠未徧“徧”(biàn)通“遍”,遍及,普遍 《曹刿论战》14.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邹忌讽齐王纳谏》 15.始一反焉“反”(fǎn)通“返”,往返 《愚公移山》16.汝之不惠“惠”(huì)通“慧”,聪明 《愚公移山》17.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ǘ)通“无”,没有《愚公移山》18一厝朔东“厝”(cuî)通“措”,放置 《愚公移山》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翻译: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干瘪(biě)淤滩(yū)纤绳(qiàn)勒进(lēi)驳船(bó)簇新(cù)胚芽(pēi)绯红(fēi)喷薄(bó)迷惘(wǎng)
4课 外国诗两首虔信(qián)晨曦(xí)慰藉(jiâ)第5课、《孔乙己》:茴香豆(huí)荤菜(hūn)阔绰(chuî)颓唐(tuí)踱进(duï)咸亨(hēng)舀水(yǎo)羼水(chàn)绽出(zhàn)纸张笔砚(yàn)间或(jiàn)拭去(shì)不屑置辩(xiâ)附和(hâ)蘸了酒(zhàn)打折腿(shã)
第6课、《蒲柳人家》:擀(gǎn)剜(wān)腌赞(ā zā)捯气(dáo)唿(hū)哨咯(kā)吧呱(gū)呱坠地
第7课、《变色龙》:胚子(pēi)戳(chuō)坎肩(kǎn)
恐吓(hâ)畜生(chù)前腿劈开(pī)第8课、《热爱生命》:骸骨(hái)鲦鱼(tiáo)窒息(zhì)①巉岩(chán):高而险的山岩。②踉跄(liàng qiàng):走路不稳。
第9课《谈生命》:挟卷(xiã)芳馨(xīn)云翳(yì)
第10课《那树》:佝偻(gōu lïu)倒坍(tān):萌庇(yìn bì)
引颈受戮()踝骨(huái)虬须(qiú)周道如砥(dī)第11课 《地下森林断想》: 瘠薄(jí bï)沉湎(miǎn)孱(chán)弱愤懑(mân)
第12课《人生》瞻(zhān)望攫(juã)取臆(yì)测馈(kuì)赠
第13课《威尼斯商人》 恻(câ)豁(huî)癖(pī)凛(lǐn)
腌赞(ā zā)稽(j)庖(páo)霖(lín)契(qì)
铭(mìng)砥(dī)爵(juã)怜悯(mǐn)磅(bàng)
袒(tàn)诉讼(sîn9)刽子手(guì)
第14课★《变脸》糍粑(cībā)打鼾(hān)阴霾(mài)
鹭鸶(lù sī)怡然自得(yí)睡眼惺忪(xīng sōng)
蹑手蹑脚(niâ)
第15课※《枣儿》 蹑手蹑脚(nie)翘首(qiao)
第16课※《音乐之声》(节选)鳞次栉比(zhì)伫立(zhù)
山麓(lù)众说纷纭(yún)嬷嬷(mï mo)按捺(nà)
峥嵘(zhēng rïng)涟漪(liányī)忏悔(chàn)
虔诚(qián)远眺(tiào)
第17课《公输》公输盘(bān)郢(yǐng)诎(qū)
鳖(biē)鲋鱼(fù)藉子杀之(jiâ)公输盘不说(yuâ)犀(xī)兕(sì)鼋(yuán)鼍(tuï)胡不见我于王(xiàn)敝舆(yú)吾知所以距子矣(jù)禽滑厘(gǔ)麋鹿(mí)守圉(yù)楚寇(kîu)文梓(zǐ)楩楠(piánnán)牒(dié)
第18课《孟子》两章米粟(sù)亲戚(qī)畎亩(quán)傅说(yuâ)胶鬲(gã)曾益其所不能(zēng)法家拂士(bì)
第19课《鱼我所欲也》恶(wù)箪(dān)蹴(cù)乡(xiàng)羹(gēng)妾(qiè)
智叟.(sǒu)无穷匮.(kuì)河曲智叟亡.以应(wú)一厝.朔东(cuî)一厝雍.
南(yōng)第24课《关雎》和《蒹葭》:关关雎鸠(jū)(jiū)窈窕淑女(yǎo)(tiǎo)君子好逑..(qiú)参差荇...菜(xìng)寤寐...
求之(wù)(mâi)辗.转反侧(zhǎn)琴瑟.友之(sâ)左右芼.之(mào)钟鼓乐.之(lâ)蒹葭..(jiānjiā)溯洄..从之(sù huí)白露未晞.(xī)在水之湄.(mãi)道阻且跻.(jī)宛在水中坻.(chí)在水之涘.(sì)宛在水中沚.
(zhǐ)(二)九年级下册重点词语:
1.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2.君子固穷——君子能够安于穷困。3.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
4.颓唐——精神委靡不振,情绪低落。5.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6.一气呵成: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7.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8.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9.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10.踉跄:走路不稳。11.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12.吹毛求疵:故意挑毛病,找差错。疵,缺点、毛病。
13.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14.周道如砥(dī)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15.浩瀚无垠:形容广大;繁多。
16.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17.愤懑(mân):气愤,抑郁不平。
18.瞻(zhān)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19.攫(juã)取:掠夺。
20.臆(yì)测:主观的推测。
21.馈(kuì)赠:赠送。
22.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三)九年级下册通假字:
1、公输盘不说“说”(yuè)通“悦” 《公输》
2、子墨子九距之“距”(jù)通“拒” 《公输》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yù)通“御” 《公输》
4、公输盘诎诎”(qū)通“屈” 《公输》
5、亲戚畔之“畔”(pàn)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6、曾益其所不能“曾”(zēng)通“增”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7、困于心,衡于虑“衡”(héng)通“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9.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愚公移山》
(四)九年级下册文言文中流传至今的成语: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3.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鱼我所欲也》)4.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曹刿论战》)
5.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6.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7.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曹刿论战》)
8.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9.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10.门庭若市:原指宫门口和院子里好像集市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邹忌讽齐王纳谏》)
11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五)九年级下册名句背默: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 《从军行》] 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 《月下独酌》] 12.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唐·杜甫《登楼》] 1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15.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明末·夏完淳《别云间》] 16.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六)九年级下册名句翻译 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翻译: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9.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翻译: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1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1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1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1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翻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七)人物性格 13课《.威尼斯商人》(节选)
夏洛克——惟利是图、贪婪残忍、老于世故、能言善辩、复仇心重的邪恶商人。
鲍西娅——崇尚正义,注重友情,慈悲为怀,执法如山;
聪明机智、行事果断的法官。
安东尼奥——一个慷慨大方、见义勇为、重义轻利的人,又显得很懦弱,缺乏战斗精神
14课★《变脸》(节选)
水上漂——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
狗娃——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
17课.《公输》
①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②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③楚王,——虚荣、愚蠢,狡猾。
21课《曹刿论战》
鲁庄公:平庸、鲁莽、无知、目光短浅。
曹刿:爱国、谨慎、果断,有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第二篇:语文人教彩色版九年级下册《那树》作者简介
........《那树》作者简介
王鼎钧,台湾散文家。山东临沂人,1927年生。14岁开始写诗,后来从事更广泛的文学创作,有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影评等。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等,小说《单身汉的体温》、《透视》、《王鼎钧自选集》、《钟》。
试题试卷
第三篇:语文人教五年级下册 草船借箭 练习题
《草船借箭》习题
-、给加粗的字注音
丞相()
饮酒()
都督()
惩罚()
水寨()
呐喊()
调()度
二、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带“然”的词,请用线把他们和后面的解释准确地连起来,并选择带“然”的词填入下面各句中。
1.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不提借船的事。4.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三、写同结构词。
1.动静(一对反义词):()()(2.呐喊(一对近义词):()()(3.顺风顺水(ABAC):()()(4.探听探听(ABAB):()()(四、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境空。
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是()。
2.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3.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作者))))););)。)。))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课文中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把这句话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五、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2.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六、文学常识填空。
1.()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与()、()和()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2.诸葛亮复姓(),名(),字(),又称()先生,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谋士。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关他的故事大都脍炙人口,例如()、()、()等等。请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参考答案: 一、二、1.必然 2.仍然 3.果然 4.忽然
三、1.虚实、开关、装卸、是非;2.推却、延迟、惩罚、语言;3.十全十美、全心全意、成千上万、不卑不亢;4.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学习学习
四、1.《三国演义》,罗贯中。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3.有胆有识,才智过人。4.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五、1.如鱼得水。2.起因: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经过: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着,第三次才见到并共商天下大事。结果: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
六、1.罗贯中;《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2.诸葛,亮,孔明,卧龙。《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
第四篇:语文人教彩色版九年级下册(2016年重排)《枣儿》 教案4
《枣儿》 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分析戏剧的方法。2.领会象征手法在剧中的运用。
3.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1——作者介绍。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链接材料】2——时代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竹匾()掸去()囫囵()咀嚼()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津津有味:
踌躇:
蹑手蹑脚:
二、探究展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那些事情?这些事情都与什么有关?
2、老人在讲述这些事情时,心情是怎样的?
3、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P131),体会老人的感情:
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4、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小男孩?
5、“枣儿”包含着老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文中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小男孩这个人物形象?
7、小男孩为什么要藏着枣儿给父亲?
8、文中有一个片段,揣摩男孩的心理:
男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老人
怕是你嘴甜吧?那我问你,我树上的枣儿全光了,你还来不来?
男孩
也来。
老人
不骗我?
男孩
骗人是小狗。
老人
我们拉勾。
9、对于小男孩来说,枣儿包含、寄托着怎样的感情?
10、剧中的两个人物都在等待,他们等待的亲人在哪里呢?请联系时代背景,设想一下。
11、在男孩的理解中,枣儿叔叔为什么没回来?,体会“迷路”的深刻含义。
男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
不知道。
男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12、剧本结束部分告诉我们如果他们真的不认识回家的路,该怎么办呢?
13、作品首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4、枣儿寄托着主人公复杂而深刻的思想感情,品读文章至此,重新看这个标题,让我们联想到许多东西,比如亲情,枣儿象征亲情(板书)。除此之外,枣儿还象征什么呢?
15、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16、怎样理解作品的主题?
三、练习反馈: 寂寞的月亮
在我的视野里,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单地悬挂在天空,星星离她那么遥远,地球离她那么遥远,就连一直在给她光和热的太阳,也总是离她那么遥远。月亮孤孤单单地悬挂在天上,已经有数亿万年了吧?这是何等漫长的寂寞呵!
看那些从月球上发回来的照片,月亮上面,永远都是冰天雪地的样子,永远都是戈壁荒原的样子。月亮上面,有山峰,但那些山峰是寂寞的;有峡谷,可那些峡谷是寂寞的;她的那些平原,广裹地铺展开去的,不是江南水乡那样的美,而是无尽的荒凉。月亮上没有风,她连听一听轻风吟哦的机会都没有;月亮上没有雨,她连看一看雨丝飘飞的可能都没有。她没有树,没有水,没有空气,甚至连一丁点的小小生命也没有。月亮,不只是寂寞,而是死一般的寂寞了。
关于月亮,从古到令,有很多传说,什么“嫦娥奔月”,什么“吴刚伐桂”,但是月亮压根儿就没有过这些。那些传说,不过是人类的种种附会罢了。月亮什么也没有。也许,她正是为了排解寂寞,才不停地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吧?如果是这样,那她的寂寞就更加让人心疼了。可是,我们心疼过或关心过月亮的寂寞吗?没有。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想到过她的寂寞与孤独。我们看不到她的时候,总是在心头埋怨着她,甚至是不停地指责着她。很多年了,月亮总是这样被我们埋怨和指责着。我们只知一味地从她那里享受月光、获得诗意、索取浪漫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月亮,我们写过很多诗文,但一篇篇翻开来看,那不是写给月亮的,不是的,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我们还借助月亮唱过许多歌,然而,那一首首歌,没一首是专门唱给月亮的。是的,我们不仅没有为月亮付出过什么,而且,还无止境地向月亮索取。我们的这些行为,是多么地自私!
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
数亿万年了,月亮从来没有埋怨过广寒宫的寂寞,也从来没有向谁诉说过心中的孤独。她似乎知道寂寞的苦痛,所以,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为我们排解寂寞。不是吗?是月亮让李白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大胆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狂放地“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成了可以永远结游的朋友。月亮也似乎懂得那些游子的心,所以她总是用她的圆祈盼人间团圆和美满。她总是希望每一个游子能够平平安安回家,总是祝福所有的有情人能够成为一生一世相亲相爱的眷属,总是盼望每一个家庭能够和和睦睦美美好好。除此之外,她还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装点我们的家园和生活,让我们一代一代在这诗意的家园中生生息息。据说,在月明之夜,那些小偷和其他不良分子,其犯罪的概率都小了许多。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劝化人们从善,是在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是的,这就是月亮,她在广寒宫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
月亮是很大度的,很高尚的。她从不计较和埋怨,始终洁白、纯净、无瑕地高悬在天空中,给予我们无声的启示与祝愿。也许,这样的月亮才叫做月亮,而不是随便叫做一颗什么星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值得我们前赴后继地去仰望、去等待、去盼望,甚至去呼唤…… 然而,月亮又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她就是她,寂寞地悬挂于天空,孤独地洁白于天空。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
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
(作者汪建中,有改动)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月亮的寂寞的?
2.月亮有什么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
3.为了月亮,人们写过很多诗文,但作者认为“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请以读过的诗词为例(上文中出现的诗歌除外),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从文中看,“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但作者却以“寂寞的月亮”为题,请你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5.文章的结尾说“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
6.下面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A.歌颂了月亮淡泊宁静、甘于寂寞的品格,希望人们用一颗宁静、大度、善良的心去对待生活。
B.褒扬月亮在人们难以企及的高度,独步于天庭,拥抱寂寞,把一片光辉洒向人间的崇高精神。
C.赞美月亮飘逸洒脱的风骨和特立独行的风范,启示人们面对喧嚣的世俗要心静如水,摒弃浮名。
D.崇尚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呼吁人们在生活中洁身自好,在孤独中感受快乐,在寂寞中享受人生。
第五篇:语文人教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教案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字词
1.读上节课学过的字:雷、澡、软、梢、梳、醒、耍、枝
2.开火车认生字。
3.开火车形式读词:打雷雷雨树枝树梢软和梳洗玩耍苏醒
二、看图,熟读课文
1.出示挂图: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柳树醒了》。
2.自由读,读准音,并标小节号。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
三、细读,理解课文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读书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学习相应的小节)
(1)学习第一节。
试题试卷
........A.指名读。
B.想像: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话呢?
C.如果你是春雷,那就把这悄悄话说给组员们听吧!
D.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
E.指名读,评议。
F.比赛读,评选“朗读高手”。
(2)学习第二节。
A.指名读。
B.教师板画柳树。
C.愿意上台画一画柔软的柳枝吗?
D.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这一小节呢?
E.比赛读,指导读。
(3)学习第三、四节。
A.音乐声中,教师引读第三、四节课文。
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生读)“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生读)。
B.春风中,柳树展示出它婀娜多姿、俏皮可爱的样子,你愿意让柳树变得更美吗?请哪位小画家上来画一画吧!
C.让学生带着想象好好地读一读课文。
D.小组汇报读。
(4)学习第五节。
A.醒了的小柳树可高兴了,他们在干什么呢?请你们找一找读一读吧!(生练习读)
B.指名读,评议。
C.全班读。
四、训练,发挥想象
试题试卷
........小柳树的好朋友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孩子们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出示:
春雷和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_____________,柳树对春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帮助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变得_____________,柳树对春雨说:“_____________。”
春风帮助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变得_____________,柳树对春风说:“_____________。”
春燕和小柳树_____________,柳絮_____________,柳絮边飞边说:“_____________。”
孩子们和小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柳树对孩子们说:“_____________。”
五、比赛,背诵课文
师:春天里的景物这么可爱,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喜欢这一小节的其他同学可以一起读。
2.会背课文的站起来,齐背课文。
3.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评一评谁背得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六、实践活动
1.课堂活动。仿照课文编诗句,再说一说。
春天跟__________说话了,说着说着,_________。
师:(学生看着图)柳树醒了,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柳树醒了,她是那么柔软,那么鲜嫩,那么活泼,那么妩媚动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吗?
柳树醒了,春姑娘来了。春天闪耀着明丽的色彩,跳动着轻快的音符,弥漫着逗人的童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柳树醒了,孩子们也醒了。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又长高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孩子们又投入新的学习中了。那读书声,那欢笑声,给春天的乐谱上增添了美妙的音符。
试题试卷
........2.课外活动。
在春天里,还有什么和柳树一样也醒了呢?可从动物、植物、人物、气候等方面观察。
试题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