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基层纪委办案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化,对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办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基层纪委因干部队伍调整新同志增多,尽管他们工作很努力,但由于业务、办案基本功和经验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在办案过程中存在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笔者经多年审核基层办案质量,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证据收集上容易忽视的问题
1、不注重围绕违纪构成要件收集证据。表现在取证时抓不住要点、吃不透重点、找不到疑点、摸不准突破点。如被调查对象的自然情况不清,侵犯的客体不清,对责任案件不注意区别是主观上的故意还是客观上的过失情节等。
2、不注重收集有利于被调查人的证据。表现以有错推定收集证据,只注重围绕举报人提供的线索收集证据,忽视对被调查人申辩理由和提供的线索进行核实,造成收集证据一边倒。
3、不注重间接证据的收集。表现只注重收集证人证言,忽视物证、书证和专业性证据的收集,忽视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对一些孤证的案件没能利用间接证据的鉴别、印证,从而发挥并利用好间接证据定案的作用。
4、不注重提高证据的证明力。表现办案人员对所取得的证据不做深入推敲,满足现状就事论事,只看到暴露出来的表面现象,不注重透过现象看问题。只谈其然、不谈其所以然,造成许多证据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
5、不注重对证人的研究。表现偏重强调证人作证的义务,致使证人缺乏作证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有时由于办案方法欠妥,使证人产生压力,影响和干扰证人的正常情绪。造成有时证据不稳定或出现反复。
6、不注重结合中心工作开展调查。表现办案人员守株待兔,有的办案人员很少深入到掌握管人、财、物的部门和其他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展开调查,也不善于从具体问题入手查找案件线索,处于“自我循环”的工作状态,与上级和有关业务部门缺少彼此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7、不注重办案手段的利用。表现为办案手段单一,陷入顾此失彼无可奈何的境地,没能及时运用办案手段达到固定证据,造成串供、反供。
二、证据使用上容易忽视的问题
1、注重证人证言,对相关物证、书证和专业性证据使用不够。表现在对一些经济案件和安全责任案件处理上,出现运用证据链认定事实的排他性不强。
2、注重单个证据实体,对证据的稳定性、证明力分析不够。表现在实际案例中出现证据与证据不相照应,问答双方含糊其词。
3、注重被调查人交待材料,对利用相互支持证据的辅证欠缺。表现对直接的、明显的证据不加收集,错误地认为大家知道或明摆着的事实没有必要取证。
三、违纪事实上容易忽视的问题
1、材料表述不准确、不完整,违纪事实与调查报告中提法不统一。不能准确确定被调人员的违纪事实,甚至出现可能性进行推定违纪性质。
2、事实认定不准,对证据规则理解不透彻、运用不灵活,证据分析出现失误,从而使证据分析与事实判断不准。
3、只认定被调查对象一人的违纪事实,对相关人员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有的明摆是违纪行为,且需要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但却不加调查、不立案、不追究。
四、定性处理上容易忽视的问题
1、没有坚持审理前谈话制度。表现为以查代审、以会代审,甚至不经审理作出处理。
2、不引用处理依据。对相关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理解不够,不注重处理依据的引用,造成处分档次不当的现象。
3、程序没有到位。事实材料没有正当理由未同违纪人员见面,处分决定送达不及时且未告之申诉的权利及期限。
4、初核、调查、审理逾期未办理相关手续等。
第二篇:浅谈工商执法办案容易忽视的细节(本站推荐)
浅谈工商执法办案容易忽视的细节
本人在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证据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过程中,结合工商执法办案、案件核审和案件评查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梳理出工商执法办案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细节,未能穷尽,仅供参考。
(一)未依法出示执法证件或未作相应记录。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办案人员调查取证时,一般应当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亮证执法”,这是办案人员调查取证过程中必须的程序。但实际工作中,偶尔会有执法人员跳过此必须环节实施检查或询问,或是虽出示了证件,却未在笔录中作相应记录,事后无法说明已依法出示执法证件。这看似小事,但严格地讲,程序不合法导致实体不合法,在行政案件中,这样的证据材料可能会被当事人提出质疑,甚至会导致该证据失效。
(二)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未履行告知义务或未作相应记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首次向案件当事人收集、调取证据的,应当告知其有申请办案人员回避的权利。”第三款规定“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证据时,应当告知其有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在执法办案中应当严格遵循上述规定。如果执法人员未严格履行上述告知义务,或者是虽告知但未作相应记录,最后在证据材料上无法说明履行了上述告知义务。这样一来,我们所实施的调查取证程序的合法性可能会遭到质疑。由此可见,疏忽虽小却存在隐患。
(三)现场检查笔录草率马虎。
现场检查是固定事实、抓取证据的必要手段,现场检查笔录则是工商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重要证据,是对涉嫌违法现场整体情况的客观描述和实录。现场检查笔录应当符合证据形式要件规定,应含有现场检查的事项、方法、过程、结果和现场概貌及当事人的行
为,包括当事人拒绝检查或笔录拒绝签名的事实和原因等等。应做到准确、全面、客观、言简意赅、详略得当。但在实际检查中一些办案人员制作笔录草率马虎,表述不准,记录不全,或是使用了“大概”、“大约”、“估计”、“左右”等模糊用语和使用“擅自”、“违法”、“非法”等主观判断用语。这会使得笔录的证明效力大打折扣甚至完全丧失。
(四)执法人员相互代签姓名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办案人员调查案件,不得少于两人。”这一规定落实到文书中就表现为执法人员的签名。在办案过程中,一个人代签两姓名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由一个人签出的两个姓名却不能佐证办案人员为两人以上。在司法庭审中,原告完全可能抓住这一点要求法庭撤销以此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以,执法人员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签名这个“小问题”。
(五)收集的证据材料要素不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证据规定》)第10条至第15条按照《行政诉讼法》第31条第1款规定的证据类型的顺序,分别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和现场笔录的提供要求作出了规定。我们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上述规定。但某些执法人员在做取证记录,形成取证资料时,往往只注重对事实内容的说明,而忽略了对取证过程、证据来源、取证方式等情况的说明和记录。这样,就可能造成辛苦获取的证据材料,因要素不全而不能被采信的被动局面。
(六)证据未经查实就作为定案依据
调查取证包括收集证据和查实证据两个部分。《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在实际的执法办案中,部分办案人员只注重收集证据而忽视查实证据,甚至出现证据之间自相矛盾而不予查实排除矛盾,就此定案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极个别基层执法办案单位,还存在仅凭一个询问笔录或现场检查笔录定案的现象,对笔录内容无任何证据进行佐证。试想,如果当事人在司法庭审中翻供,或声称笔录上的签字系执法
人员胁迫而签时,作为被告该如何质证?正所谓“孤证不立”,用没有查实的证据认定事实,实施行政处罚是肯定站不住脚的。
(七)无当事人陈述、申辩笔录材料即作出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因此,在下达处罚决定前,应当听取当事人的书面或口头陈述。当事人作口头陈述及申辩的,应将陈述或申辩情况作笔录,当事人签字后备入案卷。当事人放弃陈述和申辩权利的,也要将此情况制作笔录并让其签字确认后备入案卷。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当事人在司法庭审中辩称其从未享受陈述、申辩权。
(八)文书撰写不考究,校对不严
行政处罚决定书是行政机关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有效法律文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执法形象和执法威信,同时也是反映执法机关及执法人员素质的一个载体。正式送达当事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做到语句通顺、句意清楚、用语专业、段落分明、标点准确,必须要字斟句酌、认真校对,确保毫无差错。但某些执法人员撰写文书屡改屡错,或者是校对不严出现歧义。当然,这与个人文化素质有关,但笔者认为,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更重要。我们可以试想,如果当事人抓住文书中的错词错句,申请复议或者起诉,会是怎样的后果?虽不一定会导致被撤销或败诉,但无疑会对我们工商执法形象和威信造成负面影响。
(九)处罚决定书中告知当事人的权利时,未区别“复议前置”和“非复议前置”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九条以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五十六条都规定,行政机关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值得注意的是,在告知当事人上述权利时应当区别“复议前置”和“非复议前置”的情况,在《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用语上要予以区别和规范。否则,也有可能引发不必要麻烦。
(十)使用公告方式送达文书缺乏相应证据
行政处罚决定文书的送达,是当事人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前提。《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六十七条规定了文书送达方式,首选直接送达,在无法直接送达的情况下,可以委托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代为送达,也可以挂号邮寄送达,采取上述方式无法送达的才能采取公告送达方式。同时,该条明确规定,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也就是说,“采取上述方式无法送达”是启动公告送达方式的前提,而且要将“采取上述方式无法送达”的相关材料及记录在案卷资料中予以体现;如果不能说明“采取上述方式无法送达”而采用了公告方式送达,无疑就会涉嫌违反法定程序。
上述细节看似“小事”,但可能就是这些小小的疏漏或差错,会给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烦。从《行政处罚法》第三条“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的规定和相关立法精神来看,法律对行政机关开展行政执法活动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行事。但某些执法人员往往认为,只要实质性处置没有偏差或没有大的偏差就万事大吉,而对诸如上述的各种情况视而不见、不予重视,这种源于“重实体、轻程序”的习惯性认识和思维,是极其有害的。
笔者认为,我们工商执法办案机构及办案人员,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能和执法水平,除了要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从而提高法律素养外,还要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倾向,重视执法办案细节。
第三篇:柴油机维修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一、只更换柱塞、油嘴,忽视出油阀技术状态。出油阀磨损后会使高压油管剩余压力过高,造成喷油嘴断油不干脆而滴油,导致柴油机排气冒烟、敲缸、运转不稳。方法 是检查出油阀,用量程0-600公斤/平方厘米压力表检测,表针从200公斤降至180公斤/平方厘米时,保压时间应大于15秒,否则应更换出油阀;或将 高压油管口向上,泵出柴油,使油面与管口平齐,把油门放回停供位置,猛将行轮反转半圈,高压油管口柴油不倒吸为合格,否则应更换出油阀。
二、只调整气门间隙,忽视配气正时。多数人只是按说明书规定值调整气门间隙,却忽视检查配气相位是否正时。尤其是老龄机,由于凸轮磨损后几 何形状发生变化,造成气门晚开早闭,会导致进气不足、排气不净、油耗上升、功率下降。因此,在调整老龄柴油机气门间隙时,应因机制宜,适当减小气门间隙数值,以弥补配气相位之误差,实现配气正时。如s195型柴油机,气门间隙每减小0.1毫米,配气相位改变3度。但气门间隙不可小于0.2毫米,否则受膨胀影响,会导致气门关闭不严。若气门间隙已是0.2毫米,而配气相位仍误差5度以上,柴油机工况明显恶化,则应更换凸轮轴。
三、只看油底壳油量,忽视机油质量。不少人对发动机机油只管补充,从不检查油的质量,也不更换。殊不知,在应更换的废机油中含有大量氧化物质和 金属屑,使润滑性能下降,加剧机件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应随时检查机内的机油质量。一般方法为用手捻研机油,若感觉有机械杂质或黏度不够,就应及时更换。另一种检查方法是将用过的机油滴在白纸上,如黑点小而色浅,四周黄色润迹较大可继续使用;若点黑而大,周围无黄色润迹,则应更换。
四、只知保养空滤器,忽视空气短路。引起空气短路的原因很多,如固定在三轮车架上的空滤器其进气管焊接不实、进气管接合处不加密封垫片、进气管 插入胶管内松旷不加卡箍、进气胶管破裂未被发现、空滤器内缺少胶圈等,这些都会造成空气短路,使未经滤清的空气进入气缸、加剧气缸、活塞、活塞环、气门等机件的磨损。
五、只清洗机油滤网,忽视净化油腔的清理。多数柴油机连杆轴颈呈空心状,两端有油堵,称为净化腔。润滑连杆轴瓦的机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其杂质贴附于腔壁上,从而提高润滑质量。一般柴油机每工作500小时要拆下油堵,应按规定方法清除净化油腔和油道中的杂质。
第四篇:纪委办案程序
案件办理程序
(一)、案件线索受理
纪检监察部门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涉嫌违纪的线索,予以受理。(对象:党员、党组织、行政监察对象)
1.完成《案件受理登记表》 2.根据情况进行处理:(1)对于没有价值的线索, 则存档备查.(2)针对一般性的党风廉政问题, 则找本人谈话说明或函询并书面说明.(3)如举报所反映的问题内容具体、可能涉嫌违纪的, 则进入初核程序.(二)、初步核实
纪检监察部门受理反映党员、党组织、行政监察对象涉嫌违纪的线索后,根据线索的可查性决定是否进行初步核实。初步核实的任务是了解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存在,是否违犯党纪、政纪,为立案提供决策依据。
1.完成《初步核实呈批表》,并上报审批;
2.制定《初核方案》(待领导审批《初步核实呈批表》后,制定本方案); 3.进行初核; 4.形成《初核报告》。
(三)、立案
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党员和党组织、行政监察对象涉嫌违纪的线索,经初步核实,确有违纪事实,并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
1.完成《立案呈批报告》并上报; 2.完成《立案呈批表》,并上报审批;
3.形成《立案决定书》,并下发(经研究决定后,下发立案决定书给组织人事部门)。
(四)案件调查
对已经立案的案件,立案机关应根据案情组织调查组,全面收集证据,查明违纪(违法)事实。在调查阶段,对明显涉嫌犯罪的问题,根据办案进度确定适时移送司法机关。
1.制定《调查方案》;2.开展调查取证;3.形成《违纪事实见面材料》;4.要求当事人完成《检查》;5.形成《调查报告》.(五)案件审理 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审理部门或专、兼职审理人员,对调查移送的应当追究纪律责任案件,在作出正式处理决定之前,按照规定程序,一定的原则对案件在事实上、证据上、定型上、处理上、程序上等方面所作的审核处理工作。
1.
第五篇:如何破解基层纪委办案难
如何破解基层纪委办案难
如何破解基层纪委办案难
制约镇区纪委办案难原因
镇区纪委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执纪监督问责职能的神经末梢,查处的对象主要是乡镇和村党员干部,这些党员干部习惯思维较强、法制意识较弱,小圈子、小团体意识浓厚,给办案带来一定的难度。
从客观上分析。一是体制的束缚。现行体制下,县以上纪检监察机关才拥有党章和法律赋予的完全行政权、调查权和调查手段。镇区纪委主要做什么、拥有什么样的调查权限和手段,没有明确界定,调查取证时也经常受阻,为顺利查办案件带来困难。二是权责不对等。镇区纪委内设机构事实上只有监察室,面对上级纪委及其内设室组下派的各种任务,权小、责大,机构设置不足以支撑其所承担的责任,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违纪违法案件呈攀升态势,镇区查办案件面临严峻考验。三是没有反腐败协调机构。在现行体制机制中,只有县以上党委才建立反腐败协调机构,乡镇一级没有,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从主观上分析。一是思想认识偏差。部分镇区纪委书记对案件查办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经济发展好就好,查办案件做好做坏对评优评先没有影响,但却会影响党委、政府形象,遇到查办案件总是找借口推托,甚至只说不做。二是政绩观有偏差。他们认为查办案件多少与自身利益无关,但却存在“吃力不讨好”的风险,会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三是怕得罪人,不敢办案。查办案件触碰各方利益,有些人认为因工作得罪人没有必要,更怕以后遭到打击报复,甚至殃及家人。此外,由于基层纪检干部在测评和民主评议中不以查案政绩来考核评价,导致有些人只想做“老好人”,不愿当“黑包公”。
破解镇区纪委办案难对策
镇区纪委职能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党风政风建设的成效,所以,镇区纪委既要向上级纪委报告情况,又要多向镇区主要领导汇报和沟通,争取镇区党委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使镇区纪委查案工作轻装上阵。
明确责任,突出主业。真正落实镇区党委在党风政风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把镇区党委主要领导对纪委工作的支持和保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使党委主要领导旗帜鲜明地支持纪委查办案件,为查办案件工作排忧解难创造条件。突出上级纪委在镇区查办案件中的主导作用,将涉及镇区中层以下和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处置、案件查处和处分情况报上级纪委,并以上级纪委的处置意见为主,为镇区纪委办案排除阻力。探索在镇区纪委建立反腐败协调机构,形成纵横联动,整体协作的办案格局,凝聚力量查办案件。
整合力量,优势互补。建立健全“办案人才库”制度,由纪委牵头组建办案人才库,保障查办案件人才支持。建立健全办案协作区制度,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均衡、地域相近原则,科学划分为办案协作区,指定相应纪检监察室全权负责案件调查的业务指导、人员抽调等具体工作,突出异地交叉、联合办案,避免“熟人社会”对案件查处的干扰。实行挂案、督办制度,对镇区纪委查办难度大、阻力大的复杂疑难案件,可由市纪委指导督办,必要时直接指挥查办。
加强培训,考核上移。镇区纪委委员是由镇区党代会选举产生,由镇区内部干部兼职,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业务能力较弱,今后应尽量选配专业对口的人员,纪委委员的候选人应先由镇区拟定,报上级纪委把关并审核后再进行选举。此外,镇区纪检监察干部有时会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在民主测评、考核中得分相对较低,也会导致有些人积极性不高,在查办案件工作中“避重就轻”,造成预防、监督、惩处不到位。因此,对镇区纪检监察干部考核测评应以上级纪委意见为主,特别是镇区纪委书记考核应由上级纪委负责,以利于纪检监察干部放下思想包袱,主动、大胆地开展工作。(万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