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议论文的布局谋篇
材料议论文的布局谋篇
五华县五华中学卓广君
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发现,现在的高中生的作文越来越不重视文体特征,尤其体现在写议论文方面,经常把议论文写成“四不像”文章,结构紊乱,胡拼乱凑。而在高考作文评
分标准中,文体特征是评定作文等级的一大关键。“符合文体要求”是高考作文进入一等的起码要求,必须引起重视。所以必须强化文体意识,讲究文体规范。写议论文就必须注意逻
辑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那么材料议论文应该如何布局谋篇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一、要善于展开中心论点。
1、从因果角度去论证。例如中心论点:要珍惜青春(果)。分论点(因):(1)青少年
时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2)青少年时期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3)青少年时期
是建功立业,成就人生的时期。
2、从辨证角度去论证。例如中心论点:要珍惜青春。分论点:如果珍惜青春,则会努
力学习,增长才干,建功立业,一生有为(正);如果虚度青春,则会一事无成,“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反)
二、采用一个精当的结构。
第一步:定题——论点式命题;非论点式命题。
第二步:开篇——A、点材料引入B、析材定论点
第三步:论证——分论点一:立论摆事实议论(或正或反)分论点二:立论摆事实
议论(或反或正)„„
第四步:收篇——收拢全篇,重提材料,增强力度;总括议论,照应全文。
例如学生佳作《理智地放弃》中心论点:理智地放弃是一种境界。分论点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理智地放弃是一种境界,那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理智地放弃是一种境界,那是一
种别样的拥有;理智地放弃是一种境界,那是一种智慧的升华。
同学们若写议论文不妨常记住上面的模式,树立文体意识,既讲究文体规范,又写出个
性特色,勤写多练,让作文的逻辑性更强,提高写作水平。
e-mail邮箱地址:
联系电话:13560978097
第二篇:文章布局谋篇
文章布局谋篇例谈
(一)按时间分类:(余光中《乡愁》)学生作品——《我的欢乐》
小时候,我的欢乐是一份凉爽爽的冰激凌„„ 上学后,我的欢乐是一张获得高分的成绩单„„ 现在,我的欢乐是妈妈脸上欣慰的笑容„„
解析:作文以“欢乐”为线索,贯穿不同时期的生活画面,生动清晰地反映了作者心路成长的历程,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二)按空间分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生作品——同样是《我的欢乐》这个题目,还可以这样结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欢乐。我的欢乐在沸腾的球场„„ 我的欢乐在静静的书房„„ 我的欢乐在动人的课堂„„
解析:作者以“欢乐”为线,把三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材料的生活场景贯穿起来,丰富了文题的内涵。
学生作品——满分作文《跟美丽捉迷藏》,正文使用了小标题式的结构:
美,在转身处; 美,在凝眸处; 美,在你身边。
紧扣话题,以“寻觅”为线索,通过摄取生活的几个特定的镜头,用剪贴的形式结构成文,可谓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三)按内容分类:
主体部分打破时间、空间顺序,只从内容的表达上来分类,然后逐层描述。
学生作品——如写《这就是生活》,该文的主体部分就是按内容来分类,即把生活分为“酸”、“甜”、“苦”、“辣”四类,每类用一个生活片段去表现。
学生作品——写《真诚》这个题目,“爸爸真诚的鼓励”、“老师真诚的批评”、“朋友真诚的祝福”,三个材料,三个角度,从而丰富了文题的内涵。学生作品——中考满分作文《你还会浮躁吗?》,小作者用了三个小排段: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大自然的怀抱中。„„”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抑或清婉抑或豪迈的诗词里。„„”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历史的年轮里。„„”
解析:把“你还会浮躁吗?”作为每段的领起句,主线突出,引领读者步步进入文章的美妙情境中,可谓构思清晰、精巧。
学生作品——《复习生活剪影》
睡梦里的钟声; 考试课上的鼾声; 晚自习的掌声
学生作品——《我爱我的乐园》
我爱我的乐园,她是我幸福成长的摇篮。
我爱我的乐园,她是我消除疲劳的驿站。
我爱我的乐园,她是我回避烦忧的港湾。
学生作品——《妈妈的唠叨》
妈妈的唠叨,让我懂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最真诚的回报 妈妈的唠叨,让我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学会孝顺。妈妈的唠叨,让我懂得:一个人不可以没有诚信,诚信是做人之本。
学生作品——《我生活在挑战中》
“挑战自卑”、“挑战惰性”、“挑战嫉妒心”、“挑战贪念”
学生作品——以“美”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小街真美丽》
小街是美的,美在自然; 小街是美的,美在和谐; 小街是美的,美在古朴;
学生作品——半命题“ 的味道”的满分作文《江南的味道》 江南的味道是清水的甜味; 江南的味道是初恋的苦涩; 江南的味道是离乡的酸痛; 江南的味道是怜悯的苦楚。学生作品——以“友善”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耕耘友善 欢乐一片》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 花絮一朵——初识友善、花絮二朵——化解仇怨、花絮三朵——连接友谊。
学生作品——《友善的微笑》
“笑——逗乐了孩子、笑——增加了勇气、笑——扭转了人生”
学生作品——以“风景”为话题的满分作文《水祭》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
风景一:清明时节雨纷纷; 风景二:路上行人欲断魂; 风景三:借问酒家何处有; 风景四:牧童遥指杏花村。
学生作品——半命题作文“精彩 ”的满分作文《精彩瞬间》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 看,煦日东升; 听,睡莲花开; 品,人生真谛。
(四)结构以清晰精巧为要:
一篇文章,结构精致巧妙,就会给人以美感。
第一、小排段式。即把文章的中心意思分成几个方面来写,每段的开头都使用结构相同的句式,使之够成排段式。此结构,既增强了语言气势,又给人以思路清晰的感觉,读者一目了然。
第二、小标题式。这种形式就是把所写的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列出来,使每个段落既独立成章,又紧密相连。
第三、镜头组接式。即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及画外音的形式,将曲折动人的情节一目了然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身临其境。
第四、日记缀连式。就是将若干篇日记缀连起来,既可以迅速勾起我们对精彩生活画面的回忆,有可以避免内容空洞,结构混乱的现象出现。
另外还有诗歌串联式、论证求解式、记者采访式等。值得注意的是:考场作文结构宜简明不宜繁杂,有曲折不可罗嗦。
【佳作展示】:
给我一双翅膀
给我一双翅膀,我要飞,我要远眺!
——摘自水木年华《给我一双翅膀》 小时候,望着漆黑天空中那璀璨的群星,我梦见想着自己能有一双翅膀,展开双翅飞向夜空,也能成为那璀璨的群星中的一颗„„
我想飞
我在一个暑假去了趟巴蜀中学,拔地而起的教学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深深吸引了。妈妈告诉:这里是重庆千万学子心仪已久的巴蜀中学。巴蜀中学是一所尖子生云集的名校,要想到这里读书。就必须努力。那时我虽然还很小,但我已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考取巴蜀中学,成为一名巴蜀学校的学生。
请给我一双翅膀吧!我想飞,多远,都不会累。
我要飞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巴蜀中学逐渐深入的了解,我对巴蜀学校越来越向往了。我知道要靠努力奋斗,靠不断进取去赢得这个机会。在重庆市的一次比赛中,我认识了两位巴蜀中学的女孩,她们是如此有才华,如此冷静,如此沉着。她们微笑着面对挑战,永远都是那么开朗、乐观、自信,即使是在失败面前,她们也用不言弃。妈妈又说:“考入巴蜀中学的学生是吃苦的学生,只有吃苦,才会成功。”我又一次告诉自己:我要考入巴蜀中学。我要飞,在我的天空飞。
请给我一双翅膀吧!我要飞,多难,都不会退缩。
我会飞
现在,机会终于来到了我的面前。这正是我展翅高飞,实现理想的时候。我和千千万万的学子正坐在考场上,展开知识和能力的较量。我相信,我一定会靠自己的积累与拼搏去实现我的理想,巴蜀中学的校园一定会留下我的气息,巴蜀中学的蓝天上一定会留下我的痕迹。
我会飞,多高,都不会畏惧!
【名师评析】:给我一双翅膀,飞到理想的名校。魂牵梦绕的期盼,构织成了这篇美文。语言简洁凝练,排比段脉络分明,思路清晰。题记中的歌词引用简洁得当,开头的景物描写意蕴丰富。满分凝眸开头引用水木年华的一句歌词开启全篇,开篇先点了一次题。然后用一个概括段,总领全文,引出本文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用三个小标题将作者的成长经历分割成三个片段:幼时、少年和长大后,依时间为序来写我对北大由莫大的向往到勤奋追求的过程。“我想飞”、“我要飞”、“我会飞”既前后呼应,又体现了作者心路的发展历程。结尾两段与题目和开头均遥相呼应。结构严谨,完整有序,体现出作者深厚的作文功底。
【佳作展示】
美在瞬间
一片落叶,一地陨石,一场春雨„„都是那么撩人心弦,耐人回味。是呀,大自然的美往往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
——题记
轻舞飞扬的灵动
你看,秋日的斜晖,投下一个个俏丽的倩影。叶儿像一只只蝴蝶,在半空中翩然起舞,时而盘旋,时 而上下分飞,时而相互竞逐的追奔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尽情地演绎着自己的美丽。当叶儿悠悠然与大地“亲密接触”时,显得是如此的宁静,如此的安详。那一瞬间,演示的是如此完美的“落叶归根”呀!
落叶,真美!
稍纵即逝的璀璨
你看,无垠的苍穹,流星骤然划过黑夜,留下一道似乎完美的弧线,不管它是传说中女娲补天遗落的彩石,还是嫦娥梳妆掉下的金钗,它都在为那稍纵即逝的璀璨,将自己的生命扔进暗夜的大气层,来不及享受晚风的轻抚,来不及欣赏世间的繁华,在广袤的太空中烧灼自己,以短暂的生命追求那片刻辉煌,享受着生命的壮美。或许,流星之所以如此美丽,正是因为它划下了生命的轨迹吧!何必斤斤计较时间的长短。
流星,真美!
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你看,窗外细雨飘洒,如烟似雾,那是雨滴在跳春天的舞,万物在春雨降临的瞬间苏醒了,它们睁开惊喜的眼睛,无声地享受着春雨的滋润。雨雾、雨丝润湿了青山,润湿了绿树,润湿了房屋,润湿了街道,也润湿了缕缕炊烟。人们在春雨中散步,聆听春雨的低语,感受春雨的温柔,烦躁的心情在霏霏春雨中也会变得宁静、安逸。然而,春雨书写了春天的故事,便一头钻进了泥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在等待另一个春季的来临。或许,春雨润无形无声的多情与浪漫正是它的可贵之处吧!让它飘进明天的新生活吧。
春雨,真美!
落叶是时间的见证,流星是追求辉煌故事的结束,春雨则是润物细无声的蕴藉。它们都在演绎生命最后的那一瞬间,是如此的感人心扉!正因为有了这无数美丽的瞬间才构造了这如此完美的永恒。人生又何尝不是呢?短暂的人生,转瞬而逝的美丽。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去聆听,美便俯拾皆是。悲伤时的一份慰藉,失落时的一个微笑,孤独时的一声祝福„„都能给予人美的享受。
【成功之处】
1、用灵感闪过的心灵捕捉美
落叶、流星、春雨,这些大家司空见惯的、常常不为人们注意的自然现象,却载着作者灵动的思维飞翔。引起了他的遐思随想,文章字里行间溢满了奇妙的美景与欢愉之情。可以看出优美的意象和敏感的心灵是分不开的。
2、镜头的画面展示了结构之美
作者将自己的眼睛作为镜头,摄下多维时空的画面;并将它们并列组合,以“美的瞬间”为轴心,辐射出 “落叶,真美!”“流星,真美!”“春雨,真美!”,每一个镜头有着不同的内涵,但所选的镜头都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小标题的设计也有新意,让一条主题鲜明的线索贯穿其中或逐步深入,会使文章的内涵丰富。
第三篇:作文教学--布局谋篇[最终版]
作文教学——布局谋篇例文及练笔 开门见山法:例文示范 我的小天地
我的小天地,是一个很普通的房间,十多个平方,没有什么装修。然而对我来说,却比琼楼玉宇的宫阙还美丽,比科学迷宫还诱人。因为我的小天地,里面有我智慧的蓝本,是我心灵的一片绿洲。
我喜欢收藏。走进我的小天地,会看到一顶老式的立橱里,摆满我的小玩意儿。有放蝈蝈的竹笼子,有可写12种颜色的,圆珠笔,有画上花鸟的陶瓷笔筒,有坏了扳机的仿真冲锋枪,有用楠木精雕细刻而成的老寿星,有一把亮铮铮的小唢呐┄┄收藏的东西中,比较贵重的屈指可数,稀罕的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废品赝品削价处理品,但我很珍爱。即便有些人看来是破铜烂铁,我也视为珍品,如“掉牙”的订订书机,生锈的手摇绞肉机,老式的小龙头,还有各式各样的机器零件。为使小天地更富足,我得陇望蜀。妈妈放置金银首饰的一只小盒子很玲珑精致,我向她要,她不肯,说那是她的陪嫁,不能给。我死皮赖脸地纠缠,说那盒子,你结婚时是嫁妆,现在已属于公共财产,应该共享嘛。妈妈莞尔一笑,把盒子给了我。爷爷年轻时买的一只小闹钟,六十多了。爸爸把它当作对爷爷的纪念,放在他的书桌上。我不经商量,把它拿过来,放在我的“敞篷汽车”上;在汽车的侧栏上,书写这样几个字:“时间鞭策理想”。爸爸看了啼笑皆非,最后也就把小闹钟拱手相让了。
小玩意儿日渐多起来,如何摆设,需要动一番脑筋。我别出心裁,在披着斗篷的泥塑汉子面前,放一幅自制的弓箭,取名为“一触即发”;在不规则形状的瓦盆里堆叠小石头,然后倒进一些水,称作“天涯海角”;我突发奇想,让一个不倒翁躺倒在海绵上,含“打破常规”之意。每当我殚精竭虑,圆满地完成一个个画面的设计时,心里乐滋滋的,总要违反“百宝重地,闲人莫入”的“告示”,邀请爸爸妈妈入内参观,并津津乐道地作介绍。妈妈端详一会,便啧啧称赞几句。爸爸往往不赞一词,偶尔说一句“别自鸣得意,雕虫小技而已”之类的话,听了让人有点气馁。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的小天地里书籍,艺术作品逐渐多起来。前不久,我的小天地里请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电脑。通过小小的荧光屏,我可以漫游世界,可以访问中外著名的图书馆,这就使得我的那些书籍黯然失色,相形见绌了。不过,我童心未泯,一有空,我还会摆弄一下我收藏的小玩意儿。
走进我的小天地,冬天不凛冽,夏天不燥热,春天花飘香,秋天果累累。
我热爱我的小天地!
训练设计:
引语与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与心声:有的想与某位师长亲友谈一谈久藏的心里话;有的想减轻过重的负担,多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有的想消除与同学的误解,以重续友情;有的想向辛劳一生的父母奉献一份孝心;有的想把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富饶;有的想施展才华,造福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请以“我多么想┄┄”为题,写出发自内心的一个愿望。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600个。
指津:这样的题目,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是比较适当的。一开头就把自己的愿望写出来,给读者既清晰又明快的印象,接着再去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自己怎样为此愿望而努力奋斗。欲扬先抑法:例文示范 我有这样一位妈妈
我要去参加市里举行的演讲比赛。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只是很平淡地说了一声:“那就好好地准备一下。”一点也没有为我骄傲的神情,要知道我也是百里挑一才被推荐的啊!
周六晚上,我又向妈妈提起明天就要参加比赛的事。谁都知道妈妈是一位语文老师,演讲水平是一流的,我想让她再辅导辅导。不料,妈妈又只是说了一句:“那今晚就早点睡吧。”我一愣:“不辅导了?”妈妈瞥了我一眼点点头。“那,我自己干!”好久,我才憋出这么一句话来。嘴上虽这样说,心里却酸溜溜的,委屈的泪水有眼眶里直打转。
第二天早晨,我冒着蒙蒙细雨上路了。来到比赛地点一看,哟,人好多呀!走廊里,操场上,都站满了,大多数是来陪赛的家长。
我在走廊尽关倚着栏杆站了下来。我的旁边是一位和我差不多年龄的漂亮女孩子,她的身边围着一大群人:爸爸,妈妈,还有几个或许是姑妈,舅舅,爷爷吧!看见我,那个像是爷爷的老人和蔼地问:“参加比赛的?”我点了点头。“就一个人来的?”我回答说:“嗯,一个人。”当说“一个人”时,我的心里又泛起一阵子莫名的伤感。“18号演讲,19号准备。”
那个漂亮女孩子就是18号,这时,她爸爸还在给她做示范,爷爷忙着给她太阳穴擦清凉油,妈妈在为她整衣服。越是这样,她好像显得越慌乱。
我伸手去口袋里拿比赛证。蓦地,我摸到一张纸条,妈妈写的!“孩子,妈妈不辅导你,不给你做参谋,不陪你参加比赛,是因为完全相信你,祝你成功!”啊,妈妈原来——我明白了。妈妈的纸条。仿佛给了我一股神奇的力量,我对今天的演讲充满了胜利的把握。
我昂起头,却见那位漂亮女孩“卡壳”了,下面要讲的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最后捂住脸逃也似地下了台。
我,19号,迈着自信的步子,跨上演讲台------
训练设计:
题目:有这样一个老板
指津:市场经济社会,“老板”自然很多,企业家称老板,小店的店主也可称老板。对我们学生来说,不必去写“大老板”。可先贬抑这个“老板”很抠,穿着很平常,一点也没有“老板”的派头。然后褒扬他看了新闻,为一个“白血病”患者捐出一大笔款子的事。应该注
意的是,写这类文章必须把握好“抑”“扬”的分寸,找出“抑”和“扬”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完成由“抑”到“扬”的转化。
衔接过渡法:例文示范 蜘
蛛
有一次,妈妈叫我去柴房拿柴。我刚跨进门槛,忽觉得脸上黏黏的,一摸,原来是糊满了蜘蛛丝。我心想,今天非把这个蜘蛛弄死不可,就用手去拍,一拍,反而被它咬了一口,手指一阵酸痒。我又用苍蝇拍去拍,蜘蛛被我拍下来了,我再踩一脚,才消了气抱着柴,走出柴间。
自从这桩偶然的事情之后,蜘蛛在我心里留下了很坏的印象。它到处结网,弄得屋里脏脏的,扫掉又结起来。听老辈人说:“蜘蛛丝要是缠在眼睛里,眼睛就会瞎掉。”我更觉得蜘蛛全是坏,没有一点好处。可是,又有一件偶然的事,蜘蛛在我心里的坏印象被推翻了。
一天晚上,我坐在椅子上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书。忽然觉得脚上一阵痛痒,一看,只见一只尖屁股蚊子正拼命地吸着我的血,我连忙用手拍打。糟了,这狡猾的小东西已经从我的手指缝里钻出去!我拍打着追了过去,只见它直往墙角的蜘蛛网撞去。蜘蛛已布下天罗地网,圆圆的身子好像充满了怒色,摆动着八只长脚一颠一颠地冲上去,用两只大钳钳住了蚊子,只轻轻地一吸,蚊子就丧了命。我望着这情景,不禁笑了起来。
以后,不知怎么的,我觉得它结的蜘蛛网也不像以前那么脏了。我明白了蜘蛛是捉蚊子和苍蝇的能手。听妈妈说,蜘蛛还能治病呢!
几年前,我们楼里的一个小孩子被蜈蚣咬了一下,胸上隆起了一个大包。他父母连忙去医院求医。医生先用毛巾把伤口肿起来的地方擦干净,然后抓起几只蜘蛛放在伤口周围。那几只蜘蛛拼命地吸起毒血来,不一会就把毒血吸完了。医生说:“蜘蛛最喜欢吸毒血,可吸了,它
就会丧命。”为了使蜘蛛免于死亡,医生捧来一盆清水,把蜘蛛放进水里,红色的毒血马上从蜘蛛的嘴里流出来。过了一会儿,吸进的毒血都流完了,蜘蛛又高高兴兴地爬上墙壁捉害虫去了。
蜘蛛不但能捉蚊子苍蝇,能治病,而且它还有一种顽强的精神呢!有一天,我坐在窗前做数学题。忽然,我被一道题难住了,我真想放弃算了。我抬头一看,天阴沉了下来,刮起大风,一个蜘蛛网被风吹破了,蜘蛛又重新编结;这样经过了好多次,风雨停住了,蜘蛛终于织起了一张完好的网。
啊,是什么力量促使小小的蜘蛛不屈不挠地织网?是顽强的精神!我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解出了那道难题。
训练设计:
题目:我爱家乡的要求:在横线上填上你最爱的东西,如小河,池塘,小桥,田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有真情实感。
指津:可以穿插相关的传说,故事,增加家乡的生活气息。要将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穿插传说故事,内容转换的地方,写好过渡句或是过渡段。
曲终奏雅法:例文示范 渴望那一扇门能开着
静静地坐在桌子旁,孤独的台灯伴着灯下埋头写作业的我。有时我会呆呆地看着那扇门——父母房间的门,想看到从半掩着的门里透出的柔柔的,淡黄的灯光。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了,因为那扇门早已紧紧地关上了,从我每晚坐到写字台前准备做功课的时候,就紧紧地关上了。
七岁时,我独自一人睡在后房间。临睡前,我便会叫道:“妈妈,那你那扇门开着。”因为如果那扇门不开,我是决不敢入睡的。妈妈便让门虚掩着,让那束从房门中射出的灯光透到我房里。我便像拥着妈妈一样拥着灯光,甜甜地睡了。在我看来,那束灯光就像妈妈的目光一样,在妈妈温柔的目光中入睡,是孩子最美不过的事了。
还记得有个夏夜,由于天气闷热,我醒了。迷迷糊糊中,不见了父母房中的灯光,我便知道,那扇门已经关上了。不知为什么,脑海中浮现出电视剧《聊斋》中的画面,想象着也许就会在房中蹦出一只狐仙,或是跳出一个青面獠牙的小鬼来。我害怕极了,紧紧闭着眼睛,不敢再想。可是越不愿想就越是要想,而越想越怕,最后竟吓得眼泪掉了下来。于是,我壮了壮胆,飞快地下了床,跑到那扇门前,一下推开了它,直到能清清楚楚地看到爸爸妈妈,才回到自己的房间。孩子的心就这么奇怪,只因那扇门开了,便不再害怕,而且能带着笑容,做一个美美的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晚上的那扇门就紧紧地关闭了。门内是打毛衣的妈妈和看电视的爸爸;门外是我,还有那满桌的书本和那盏同我一样孤独的台灯。尽管我知道,父母关上门是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为了不让电视的声音和讲话声干扰我。但我仍渴望它开着,让我不觉得孤独,让我可以听到父母的谈话声,可以让我切实地感受到他们就在我的身边。
有时候,我从作业堆里走出来,敲响父母房间的门。可当母亲打开房门,便会一脸关切地问:“孩子,有什么事吗?”我只能无言,会有什么事呢?无非是想瞟一眼电视,或和父母唠叨几句罢了。但我明白,父母的心愿是什么,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知道我应该乖乖地坐在书桌前,看书写字罢了。于是,我又默默地退回到我的房中。那扇门在我身后又轻轻地关上了。
偶尔,那扇门也会吱呀地开启,母亲会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麦片冲剂放在我的书桌旁,或是父亲开门进来看看我是不是在认真学习。而我们之间的谈话也绝不会超过一分钟,他们便会悄悄地退出,关上我房间的门,又轻轻地关上他们房间的门。在我看来,他们关上的不仅仅是房间的门,而且是我们之间心灵的门,情感的门啊!我多么渴望,渴望那扇门能永远敞开着!
训练设计:
要求:有一篇文章,题为“我家的台灯”,它通过对爸爸亲手制作的一盏玲珑剔透的台灯的详细介绍,交代了写作意旨:高超的手艺与坚忍的毅力、艰苦的劳动是分不开的。请你根据上面提供的作文题目及其主题写一个结尾,要求能归结全文并点明主题。
指津 :既文章是对台灯的介绍,那么结尾应围绕“台灯”,睹物生情,用抒情或议论对台灯作一番赞美。
第四篇:浅谈中年级作文如何布局谋篇
浅谈中年级作文如何布局谋篇
天津市红桥区佳园里小学
刘英
布局谋篇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大纲中,这方面的教学要求是十分明确 的。本阶段的作文目标主要是: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以及能用简单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条理清楚”被视为好文章的重要条件之一。要重视对中年级学生布局谋篇的培养,那么。如何来培养中年级作文的布局谋篇呢?我以为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如何审题
这是中年级学生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般分为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两大类。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定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的形式要求要丝丝如扣。我先重点谈一下命题作文的审题。
1、确定内容范围。
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作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记什么人?叙事的要叙什么事,写景的要写什么景,状物的要状什么物等等。
2、确定时间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因此作文必须是反映规定时间范围内的事。例如《当老师不在的时候》,题目限定了时间范围是: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3、确当数量范围。
有的中年级作文题目,对选材的数量作出规定。审题是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选题,选材多了,不但没功,反而有错。例如人教版第八册语文150页的习作限定了写第一次干什么。对于这样的习作。就需要考虑好范围。
4、确定“题眼”。
“题眼”就是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它是作文标题意思的核心,是作文要反映的具体内容的重点所在。例如《一件趣事》题眼是“趣”。
二、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明确文中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应该有提炼生活的基础,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东西反映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做到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1、正确
立意正确是作文的根本要求,一般说来,我们习作的立意都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本质内容。例如人教版第八册130页的习作,不规定内容范围。让学生自由写,就要让学生动笔前要认真想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要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清楚。
2、集中
一篇习作,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突出一个主题,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不能同时表达两个意思,否则。就会让别人听得糊涂,摸不着头脑,一篇习作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但表达的意思主要是一个,立意集中,就是要把中心思想突出,越突出,文章就越有感染力。
3、新颖
立意要新,强调的是习作主题要有特色,有特色就不同于大众化的东西。在平时,我们听别人讲些新鲜事。感到挺吸引人,或感到挺有意思。立意新跟这是同样 的道理。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求新。积极的去写“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
4、深刻
立意深刻是写作追求的目标。我们所说的立意要深刻就是 要努力使文章反映深层次的东西,揭示深层次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生活。
三、如何开篇
中年级学生在写习作时,总认为无处下手,写好文章的开头形式很多,常见的方法有:
1、文章一下笔就直奔中心,使人读了一下子就能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文章开头交代事情的原因,同时也很自然的就把时间、地点、人物等都交代清楚。
3、文章以描写人物开头。
4、文章的开头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有利于安排故事情节,烘托气氛。
5、习作一开头,作者对人、事、景物抒发爱、憎、好、恶的情感。
四、写好中间
1、先把中间部分“一分为二”。
学习对“头、中、尾”三段体的短文同学们都已经熟了,从这里开始,先引导学生想:“中间内容多了怎么办”?聪明的孩子很容易想出办法:“咱们可以再分小段写”。例如《雨》它的结构是:“开头:天气闷热,要下雨了。中间部分是:1、雨越下越大,窗外的雨景真美2、这是一场及时雨。结尾部分是:雨过天晴,空气格外清新。”
分析课文时,教师应精讲中间部分这两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写“雨”的情况,第二层写“雨”的意义,因此,作者把它分两个自然段写。在讲清这个的基础上,练习必须跟得上。让学生及时学习方法。
2、记叙一件事,中间部分常常按情节的发展,分几层写出。例如《李时珍》一课。结合这篇教材的特点。在讲清中间部分为什么要分小段写的道理后,应该组织同学回忆一次活动。动动手。
3、通过不同课文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各种不同形式的中间部分分小段写的方法。中年级的教材中,这一类的典型课文很多。
五、如何结尾
我们的日常习作中,结尾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没有结尾段。二是结尾段写了些没有用的话。三是结尾段空喊口号。其实,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结尾有以下几种:
1、交待结局,在记叙事情的文章中常用交待结局的结尾方法。把事情的结局作为文章的结尾,事情写完了,文章也就收笔了。
2、首尾呼应。前面开头讲过的内容,后面还有必要在作呼应,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还能强化中心。
3、引用式。用名言、警句、格言作结尾的方式。
4、交代式。像猜谜语最后亮出谜底一样。将文章中一直没做交代的内容在结尾处向读者交代清楚。
总之,“文无定法”,结尾的写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现成的格式。在以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探索。
第五篇:阅读中的布局谋篇题
阅读中的“布局谋篇题”
【题型描述】
高考散文阅读中的“布局谋篇题”是指行文段落类,即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此类题型的作用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等。分析文章结构,实际是要求考生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以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就会发现命题者对《考试大纲》中“分析文章结构”这一考点似乎格外青睐,许多试卷都涉及到了对这一考点的考查。
【提问模式】
这个类型的试题,其提问方式通常是:
1.本文章开头(或结尾)写了“×××”,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或好处?
2.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简要分析。
3.如果将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4.简析《×××》谋篇布局的技巧,300字左右。
5.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理解文章的思路。
【实证分析】
下面举例简析几种常见的考查方式,以期让同学们在解题时既能“入乎其内”,从内部对语段结构进行条分缕析,又能“出乎其外”,从而突破“分析文章结构”这个考点。
一、整体上的谋篇布局
【命题热点】
文章的结构布局,大体可分为纵式和横式。比如叙事散文往往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这便是一种纵式结构。“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也是一种纵式结构,表现为认识的不断深化;如果某篇散文是按照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来行文,各个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可称之为横式结构。另外,还有以逻辑顺序来安排结构,段落之间呈现出因果、正反、主次、类比、叙议等结构关系。
【典例传真】
例1.这篇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请结合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相关语段】
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瀚画面。
湖畔积聚着数不清的人。音乐响起,仿佛是从湖水里飘旋而出,在空旷的湖面回荡。紧随着音乐,湖天之间突然蹿出一道道光点,犹如活泼的蝌蚪,从湖水深处向深邃的夜空腾游;也像犀利的鸣镝,从空中呼啸着飞入湖底。只不过瞬间的工夫,这些蝌蚪和鸣镝便轰然炸裂,变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它们随风飘动变幻,继续着火焰在夜空里演出的奇妙童话。天上发生的所有一切,无一遗漏,都同时倒映在湖里„„
如果你的想象力不贫乏,那么,在这些千变万化的焰火里,可以联想起大地上所有的奇花异卉,可以联想起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当然也会联想起和焰火有关的的往事,回忆起和焰火有关的一些难忘瞬间。
天上的烟花像什么?在听到有人这样发问时,除了那些美好的回忆,我的脑海中竟出现了一些和此时气氛毫不相干的景象。那是战争中的夜景:枪弹和炮弹在夜空中划出耀眼的弧线,随之而来的,是爆炸,是火光,是惊悸的呼喊和痛苦的呻吟。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这类恐怖的记忆:飞机在天空中隆隆飞过,炸弹从天而降,如飞蝗,如黑蛾,成群成片,大地摇撼,火光四起,城市仿佛在地震中颤抖。“地震”之后,空中依然白云蓝天,但人间已是惨象遍地:火焰里血肉横飞,到处可以看到死者的鲜血和肢体,连树枝和电线上也挂着血淋淋的生命碎片„„更凄惨的是失去亲人的哀痛景象:在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站台上,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坐在死去的母亲身边,惊惶无措地放声大哭;那个孩子的身边,也是烟和火„„
这样的恶梦,和眼下舒展在湖天之间的美妙焰火,没有任何关系。然而,我却无法驱散火光中生发的遥远苦痛的联想。
炮火与焰火,都是火药爆炸产生的光芒,两者的目的和效果却是天差地别。炮火,是为进攻,为征服,为反抗,为破坏,为杀戮,是人间最可怕最惨烈的景象,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为庆祝,为团圆,为展示和平的欢乐,为表现人间的繁华和喜悦。同样是火花,同样是爆炸,两者所展示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在满天满湖绚烂的焰火中,我默默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但愿有这样一天,人间本来用着准备战争的火药,都被改做成了烟花,在一个全人类共庆的夜晚,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焰之花开满地球的上空,万紫千红,此起彼伏。
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选自赵丽宏《焰火的变奏》)
【解题思路】
考查文本的“谋篇布局”,一定注意它的“特色”。这篇散文结构上最主要的特色是时间、空间的双线结构,相交织,也就是说其行文结构包括两个方面:时间上沿着从“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这条线索,写了两种生活状况的交织,借此表述来传递作者的情感;空间上从湖面上写起,重点写空中的焰火,两种物象互相映衬。
【参考答案】
本文的谋篇布局是:从时间上说,是现在与过去的交织与碰撞;从空间上说,是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
二、开篇结尾的谋划
1.开篇的谋划
【命题热点】
大凡好文章都讲求开头如凤头一般精美靓丽。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题成为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这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题型。一般来说,开头段主要起着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的作用,具体答题时,需要从文章的内容、结构等方面作答,可根据文本内容,来拟定答案。
【典例传真】
例2.作者在文中所吟颂的对象是“风”,但文章开头却写了一盆银杏,请指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相关语段】
①昨夜一阵凛风,将报社门前台阶上的盆景吹得落叶满地。昨日还是满树黄叶的银杏,忽然间只剩秃骨临风了。季风就这样将冰心玉洁的冬姑送临。
②日复一日,当我在踏上门前的台阶,总要留心关注这盆银杏的生态。四时的变换、世情的冷暖、心境的忧乐,似乎都是伴随着季风而变幻,从它的生命常态中显现出来。新岁来临时,当春风悄悄拂过,银杏的秃枝上就萌发了嫩绿,绿叶慢慢地展开了翅膀,将新的生命张扬。满眼的碧绿带着极好的心情,又迎来了凉爽的夏风,将生命的热情推向极致。当夏至尽头,气爽的高秋带来了新的生命信息,满树的金黄预示着生命的成熟,尽管它并未结出半盈的硕果。秋后的寒风无情袭来,它便适时地脱下金色的外衣,将生命珍藏,将希望孕育。生命之树就这样随着季风而四时变幻。
(节选自张绪佑《吟风》)
【解题思路】
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题意。“吟”是吟诵、歌颂、赞颂,“风”是被赞颂的对象,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正所谓题意显豁,线索清楚。全文8个段落,有7个段落直接以风为吟咏的主体,唯第②段以银杏为陈述对象,看似游离之笔,实则着眼在风上,银杏四季的变化都伴随着季风的四时变换。风无形无色,不便直接描写,非借助其他事物不可。如果写的不是银杏,而是别的花草树木,其作用也是一样的。另外,把银杏放在开头显然有引起所吟对象的作用。
【参考答案】
作者在文章开头描写银杏,其用意是为了引出写作对象“风”,从而达到以有形写无形,以银杏状风,进而突出风的形象的目的。
2.结尾的谋划
【命题热点】
作家在构思散文的结尾时,往往会让其发挥或呼应开头,或照应文题,或卒章显志,或深化主旨,或引发思考等作用。在阅读时,如果考生注意体味结尾的作用,便能从中体会作者的匠心,从而提高我们的分析概括和欣赏能力。注意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来回答。
【典例传真】
例3.结合全文,简析作者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来收束文章的好处。
【相关语段】
(见例1赵丽宏《焰火的变奏》)
【解题思路】
本题是考查对文章结尾作用的把握,具体答题时,考生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要理解“这样的烟花”的象征意义,然后再明确作者把把这句话独自成段及使用反问句的好处,进而体会这样结尾的作用。比如这篇散文的题目是“焰火的变奏”,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借助焰火的变奏来传递不同的生活年代,最终传递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又因为“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这个反问句处于文章结尾,同时文章的主题在前文已经阐述清楚,所以考生不难得出答案:末尾句起着“卒章显志”的作用,能够让作者的情感得到强化,使文章的意蕴更加深远。
【参考答案】
作者在结尾以这个反问句独成一段,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还象征着和平团圆。这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作者的情感得到强化,让文章意蕴更加深远,以激发人们的思考。
三、过渡句段的勾连
【命题热点】
除了关注开头、结尾的作用外,还要注意审视过渡句、段在行文段落上的作用。一篇散文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还相互衔接吻合。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句和过渡段把上下文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在结构上通常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紧密、上下连贯的作用。做题时要对文章上下文内容仔细分析,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
【典例传真】
例4.文中划线的句子“但女儿并没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着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相关语段】
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承受我们的爱意,在手掌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但女儿并没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着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节选自朱成玉《别踩疼了雪》)
【解题思路】
通过简单分析可知,作者以“但女儿并没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着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这句话为关节点来衔接上下文,而上、下文的内容则分别是“看雪”和“回忆妈妈”。由此可知,此句在全文结构上起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侧重于启下。
【参考答案】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由对“看雪”的描述转入对“妈妈的回忆”(如答成“爱雪原因的记述”也可,或为后文写她妈妈离去作铺垫。)
四、行文线索的贯穿
【命题热点】
如果把文章中选用的材料比作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那么线索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那根金线。作者紧紧围绕着这根金线来组织材料,使文章形散神聚,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分析文章的结构,就要弄清楚文中的材料是围绕什么样的线索展开的。一般来说,散文常用的线索有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事件线索(中心事件)、时间线索等。回答时要点明文章的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典例传真】
例5.“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2009年湖北卷第16题)
【相关语段】
(原文,略)
(杨振声《书房的窗子》)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布局谋篇、结构、行文思路的把握能力。回答此类问题,必须明白行文线索的基本作用,即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文线索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文章主旨,答题时应予以考虑。
【参考答案】
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另外,还有详略主次的安排、伏笔悬念的设置等谋篇布局的技法,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满分锦囊
分析文章结构是个相对复杂的系统,上述归类并不一定全面。所以在解题时,考生还应注意:
一、掌握答题的思路与模式
1.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2.答题模式
(1)相关术语+具体文章的内容+作者感情(文章主旨)
(2)文章是(?)结构方式。第一层写了(?),第二层写了(?)„„
(3)文章以(?)为线索。开头写(?),中间写(?),结尾写了(?)(4)先答出结构的特征,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二、针对答题的几点温馨提示
1.先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2.体味题目的含义,它或是涵盖全文的内容,或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或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的思路。
3.善抓中心词和中心句,一般出现在每段的段首或末句,或总领下文或收束上文,并为理解全文的主旨奠定基础,仔细阅读每句话,找寻、揣摩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深刻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
4.看清标志语,就是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和段落衔接的词句,就像道路口的“指示牌”,不断探究行文的思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5.不要乱凑概念术语,而应真正地理解到位,并且能展开具体的表述。
另外,考生们还要经常揣摩高考真题,以逐渐趋于规范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