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
浅谈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整体或局部的教学系统进行全面考察和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智能,品德等领域的内容。以下所说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评价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评价时,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能否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老师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评价时,重点在于学生实地观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
三.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
评价时,常用方式主要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解释概念;会进行概念和区域之间的比较;会进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与综合;会运用地图。图表和简单模型表达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四.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价时,应关注学生的变化与发展:搜集评价信息,观察学生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供依据。
五.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评价时,可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常见评价形式,也要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总之,教师应当正确的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创造民主化的课堂;灵巧地运用评价语言,直言、暗示、比喻等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希望,从而更加努力。
第二篇: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范文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以评促教对老师来说的,学生对老师公正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鼓励老师创新,对学生而言,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有效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更好的学习!有效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是构成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要努力做到在评价学生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
1、以激励评价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挖掘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用赞赏的眼光,多角度多方面的看待学生所作出的努力而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就是教学的结合点、兴奋点,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使其成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亢进的良好心态,其主动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给学生一点鼓励,会带给课堂一片精彩。
2、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不过度重视一次性成绩,而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与肯定与鼓励。这样可以使学生不断提高学科兴趣,逐步提高学科成绩。同理,也能关注到学生的退步及原因,及时补救,避免学生在学业测评时成绩一落千丈。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优势各异,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我会真的把学生看做自己的伙伴,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
3、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合理运用
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评、他评、互评、师生互评等。将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精准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以延时评价为主。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革新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更有重要意义。一个教师,一所学校不在教中反思,以评促教,那是不会有进步,也不会提高的在课堂教学中,学习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教师感受幸福。而不是使学生盲目地被表扬所驱使,一味地为表扬而学习。因此,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积极构建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建立自信。学生自评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因,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运用自评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伤害,使学生不断地认识和改进自我。教师在引导学生互评时,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从伙伴的优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共同发展。避免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时,总是挑对方的“刺”,老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引导他们慢慢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能正视自己、正视伙伴。
2、课堂评价必须纠正“为了课堂热闹好看”的浮华,必须注重人性化,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发展和进步,真正体现评价所应有的教育意义。课堂评价还应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挖掘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而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就是教学的结合点、兴奋点,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其主动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给学生一点鼓励,会带给课堂一片精彩。我们在对评价形式进行创新的时候,不要忘了一些很好的传统评价方式。如:点头、微笑、眼神、口头与书面结合、当众与个别结合等等。
3、评价活动不应该过多地占用教学时间,而应该追求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和谐融合。
4、以激励评价为主,如:“孩子,你太富有想象力了!”“ 孩子、你说的太感人了!”“孩子,你的心思太细腻了”、“你是一个用心的孩子”、“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你是一个善于提问的孩子”等等用不同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挖掘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而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就是教学的结合点、兴奋点,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其主动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5、切忌不理不睬,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不置可否,既不判断正确也不判断错误,给学生留下了不知怎么办这种悬念,学生也不知所以然,一头云里雾里的感觉。在时下的课堂中不时出现,美其名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
总之,如何进行评价活动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抓住评价的实效性,来支撑和丰富我们的教学过程,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通过第四模块的学习,我对“评价”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一、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的评价。我们考试的改革过程曾经经历了从教育测量运动到教育评价的过程,也就是从关注结果到注重过程,从对学习的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评价。考试筛选变得更加的理性。
之前的考试更多的关注结果,用于学校招生、分班,中、高考更是一考定终生,分数成为了很多人的命根子。我们必须承认儿童是有学习差异的,但是教育考试,并不是要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是儿童具有共同的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使个体得到各不相同的发展。
学习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教师感受幸福。在课堂层面上,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个别性评价。
二、评价标准
评价的标准必须是统一的,公开的,可操作的。教学评价不是依据教材进行而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的。关键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应该到哪儿、在哪儿、和位置与目标的差距。应该到哪儿,就是教师要把课表总的目标分解到单元,章节,课时,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程度。在哪儿,是要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更好的开展教学。位置与目标的差距,就是明确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使学生达到目标,或者是达到哪个高度。
三、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为综合素质的评价:
1、着眼全面,关注特长。
2、依据事实,重在知道;引导学生多方面,合理的自评,真是的进行互评。
3、客观记录,公示审核。
4、谁用谁评价,公平公正。因为生源学校与学生厉害关系高度一致,所以,倡议谁用谁评价更合理。
四、评价方式
评价的方式:纸笔测验、表现评价和成长档案袋。纸笔评价也就是书面考试。优点是:规模大、效能高、稳定性好,机会均等,可复查,可比较。一次测验,可以是全班或者是全校一次甚至是全国一起的考试,规模可大可小。阅卷过程效率也相对高。稳定好,机会均等,是说,测试者面对同样的试题,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也能让每个测试者具有好的比较性。而且卷子在学生手里,可以进行反复的反思。缺点是:容量有限,时间有限。对于教师来说,编制好每次的测试卷子,十分的重要。要多方面的考虑因素,试题难易得当,时间使用合理,技能对基础知识起到巩固和检测的作用又能给有能力的学生已拔高的机会,既要鼓励又要有所警示。表现评价,就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是一对一,多对一,或者是情景评价。缺点是:标准不统一。
现代教育的评价,是为了学习的评价,一切的评价手段,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当下,以及以后的学习和全面的成长。
第三篇: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定义
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中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帕顿(Patten,J.V.见右图)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performance problems)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赖格卢特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基本上同对教学科学的定义是一致的。因为在他看来,教学设计也可以被称为教学科学。他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means),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梅里尔(Merrill)等人在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所作的新界定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他认为:“教学是-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
美国学者肯普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学习教练肖刚定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目的
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方法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
2、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原则
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教案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之上,加了一些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分析、设计的教学思想理念、课后说课反思等栏目。是讲完课之后的东西,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不是平日课前的、只是为了提醒自己讲课的、提纲携领的思路方案。即:课时计划,或叫做“教案”。
如今,有许多新式的教学说法、教案的写法,使得小学、初中、高中及职高学校教师撰写的教案也是有格有框、圈框互连、上下落摞、左右牵扯,真是五花八门,特色百出,各有千秋。一个45分钟课堂教学的教案,有的能设计出20多张A4纸来!光是教学目标能设计出二三十条,占用一页纸!弄得看其教案者,如同进入了诸葛亮的八卦阵,不辨东西,不知所云。费这么大的九牛二虎之力,就备出这么样一节45分钟课堂教学的教案吗?
(A4纸:210mm×297mm;c类,12P(小4号字),37行×39字)(P~Point,1P≈0.35mm)
教案应当是课堂教学思路的提纲性方案。
当设计完成一个教案的同时,在备课教师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授课方案。撰写出来的教案也只是实施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骨架结构,不能将课堂中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想法、每一件事都写进教案中去。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不定因素出现,要靠备课时准备充分,靠平时的知识积累,靠实事求是地真诚对待。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的两个依据:一是依据课程标准(大纲),二是依据教科书(教材)。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环境、教师自身能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考虑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又不完全依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出自己的特色来。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的一个原则:不能出现任何的科学性错误。不能将不确定的(可能是„„)、自己臆想的(应该是„„)、没有科学依据(我认为„„)的东西交给学生。备课
在关键时刻,人们往往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紧张的情绪。
例如:新环境、大场合、专家领导面前、头一次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等,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始终保持的工作作风应当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但是紧张过度,会严重地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果不紧张,反倒不正常了。有人来听课,会不会紧张?什么时候紧张?什么时候不紧张?怎样使自己有一个良好心态?
每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juã)色(sâ)是不断变化的、多重的、复杂的。
例如:生下来你就是儿子,又应该是孙子,有可能还是弟弟。往后还可能是哥哥、丈夫、女婿、爸爸、爷爷、姥爷、太爷等。
(最幸福的就是你又是孙子,同时又是爷爷!五世同堂)
在不同的领域,谁都可能成为内行或者是外行!人生就是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认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juã)色(sâ),不断地改变着自己扮演的角(juã)色(sâ),要找到适合自己扮演的角(juã)色(sâ),要尽快地进入角(juã)色(sâ)!
例如:工作性质转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⑴两种情况下不应当(过度)紧张
①如果是外行砖家、领导来听课,不(过度)紧张!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就没问题,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专业知识、技术等纰(pī)漏(lòu)和问题,外行砖家、领导听不出来。
外行砖家、领导虽然没有听懂,还会用宏观、模糊、定性的一些语言来夸奖您(夸奖别人聪明的人,是最聪明的人),对本课的评价还会很高。虽然糊弄了外行的砖家、领导,但是昧了良心,对不起学生!这叫:内行欺负外行。
②如果是内行专家、领导来听课,也不(过度)紧张!这正是展示自己的才华、亮出自己的风采、宣传自己的大好时机,让内行的专家、领导看到这就是我!(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设计一些暗示题测试一下!观察听课者的专业水平)
听懂了的内行专家、领导,会用微观、清晰、准确的语言提出一些问题(发现问题的人,是没问题的人),帮助您分析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您受益匪浅。此为:关键时刻兴奋型。
⑵一种情况下必然紧张
不管是有无外行、内行专家和领导来听课,如果是没有备好课,没有准备好,就紧张!谁来听课都紧张,哪怕是只给没有尖子生的学生班上课也紧张!
注意: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⑶如何做到不紧张
备一节课通常是用4倍以上的时间。而备一节好课有可能是“用一辈子的时间,花费毕生的精力”。要靠广博的知识积累,并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融合贯通;要靠备课过程中的思维缜密;要用心备课,要用脑子备课。
如果有人要来听课,心里就过度紧张,太重视了就等于不重视!
(有一个中级的英语教师要上高级,评委来听课。平时上课挺好的她,太拿评委听课当回事了,太重视专家来听课了,紧张过度了。教师喊:“上课!”学生起立,行注目礼。教师鞠躬,说:“请坐。”然后教师站在讲台上,15分钟紧张得一句话没说出来。评委们起身就走了。)
要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备课时要想象的是在课堂上讲课,有尖子生、有内行的专家和领导在倾听。
在课堂上讲课时,要全神融入于教学情境之中,全无是否有“专家、领导”听课的感觉。正所谓:有就是无,无就是有。
(有备而无患。谁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呀!在人权上是平等的,在学术上也是平等的。真理在手,不争就有!)基本要求
对各学科教案的设计,都有一个基本要求。每一个教师在达到了基本要求之后,要写出学科特色和个人的教学风格来。
①教案中必须有:
教学内容(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及演示文稿.ppt)、主要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各阶段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五个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各阶段设计意图、课后评价与反思等内容。
教案设计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
同一个教学内容,在同一时期,不同的教师设计的教案形式可以不同。
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时期,同一个教师设计的教案也会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法和风格,只求基本部分相同,不求完全相同。
教师的备课和讲课,要依据《纲要》和《课标》、依据教材,但是不能唯《纲要》和《课标》、教材,要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学校的条件、学生接受能力和水平,二次开发教材。要发挥出自我,要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来,让听课的专家、领导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找到有悟性的您”。
②青年教师教案要详细,但是不能超过A4纸5页。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教案要简洁(简洁不简单),但是不能少于A4纸2页。教案要保留书面和电子两种形式,以备后期利用和检查。杜绝无教案上课,后补教案和不规范教案。
教案的后期利用是指将过去的旧教案(如:去年的教案)复制过来。首先是改换日期时间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所授班级的情况、教学环境的变化,个人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个人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等,将教案中的旧的东西剔除掉,加进新的教育教学观点、概念和方法,加进新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加进更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例子„„。最终,将旧教案改变为适合今年教育教学的新教案。
③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能够灵活多变地、轻松自如地驾(jià)驭(yù)课堂,不拘于教案。
④设计教案目的是在上课时,给自己看的。不是给学生或是其他什么人看的。
但是,对于同行教师进行教学交流、讨论研究的教案;对于教学领导检查教学要看的教案,对于教学设计大赛和评比的教案,对于选入《教学设计案例》的教案,一定要注意区别对待。
对于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用途的教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写成多种形式。既不要求个个都做成经典教案,亦不必投入太多的无谓劳动。教案可繁可简、可粗可细,但是都要认真地对待,最起码也要符合教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具体撰写
教学内容:(课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知整体教材者,不能教好一节课。”每一节课教案的教学内容(也称为课题)要有具体的章、节的名称,说明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学段教材中的具体位置。有时此项名称为了明显地与科研“课题”名称区别,以免造成混淆,还是写成“教学内容”为好。(科研课题也不是一节课时间就能轻易地完成的。)课型:(课的类型)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而确定的课的类型,即为课型。
例如: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实习课、检查课、测验课、综合课、活动课等。
新授课是以讲解新知识为目的的课。
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的课。
实验课、实习课是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课。
检查课、测验课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程度为目的的课。
综合课、活动课是将讲授、复习巩固、检查提问、作业练习等活动交叉进行的课。
任课的教师要根据选择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的类型。教学目标:
由于撰写教案主要目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年轻教师有时)看的,不是给听课的学生看的。
“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互动的,既有“教”的考虑,同时也有“学”的思量。
“学习”只是单方向地“学”,没有“教”的内容。
所以,此栏目的名称不能是站在学生角度的“学习目标”,应当是站在教师角度的“教学目标”。
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要注意将课程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到每一节课中去,要具有可实施性、可检测性、唯一性。
例如:信息技术学科。
①《课标》中的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归纳为课程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人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画成一条数轴,三条数轴在原点交叉,并相互间隔90°,形成空间立体三维直角坐标系。即所谓的“三个维度”,只不过是个“文字游戏”而已!)
②课堂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情感。
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目标有三条左右的具体目标即可。
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有时可以各自单独写成一条,更多的是两两合在一起写成一条,或是三三合写成一条。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撰写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中,常用“知道”、“了解”、“理解”等词语来表述。
技能目标中,常用“学会”、“掌握”、“熟练掌握”等词语来表述。
情感目标中,常用“体会”、“体验”、“感受”、“认识”等词语来表述。
(见《课标》《教研手册》)
课堂教学目标是撰写教案的过程中,比较难写的部分。需要授课教师对此章、节的教材,要有全面的认识和较深的理解。教学目标写大了、写多了,脱离了实际情况,在本节课内根本就完不成。
常见的情况是:将宏观的学科课程目标作为具体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思想方法、行为习惯、世界观等,在一节课内能形成吗!
(消灭一个人容易,改造一个人的思想和世界观不容易。中国共产党在改造人的思想和世界观方面就很有成绩!)
教学目标写小了、写少了,在本节课里教给学生的知识、能力太少,知识的密度信息量不够。
教学目标写偏了、写远了,说明没有把握好教材,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知识部分的教学目标,是指信息的 知识、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素养的知识、信息文化的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等。不能是历史、地理、生物等其它学科的知识。)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体、可操作。只能用于本节课,而不能用于其它节课,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唯一性。
检测一节课教学目标唯一性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目标,如果放在上一节课的教案中,或者放在课的教案中,或者是放在一学期、一学年的教案中,或者是放在了其他学科的教案中都适用,就说明了此教学目标不具有唯一性!就是不可取的教学目标。
评价一节课的好与坏,主要是看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实现?其次,才是看其他项目是否达标?切忌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缺少“知识、技能、情感”中的任何一项!课程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很好地分散、贯彻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中去。
如果对课程的“三个方面”理解不透彻,就不会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中去。
例如:许多的活动课、体验课、讨论课等等,很容易缺少“知识”项,甚至缺少“知识”和“技能”两项,只有“情感”一项。
如果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教给学生信息的知识、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信息文化的知识、信息素养方面的知识,那儿还叫是信息技术课吗?
如果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不讲“知识”,只教“方法”,是不是14个学科(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可以合并为1个学科了呢?如果只教“情感”,是不是14个学科要综合为1个“穷聊”学科了呢?
信息技术学科中,有一部分教师对《课标》的精神和理念理解不透,对“情感目标”独有情钟!设计的许多教学案例中(甚至一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案例集》中),几乎没有一个有“知识目标”的!只有个别几个案例中有“技能目标”,其余的案例中,都只有“情感目标”。
在课堂教学目标中写出“情感”的内容是较难的。“这儿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不是一个技术问题。”用文笔将“情感目标”写出来,就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好写。但是,如果将“情感目标”实实在在地写出来,又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总是觉得有些牵强、附会。
“情感”的内容应当是“水滴石穿”得渗透、融化在各个学科的每一堂课中去。应当通过设计的教学活动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具体实在地、生动灵活地、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所以说:“这儿又不是一个写出来的技术问题。”
首先要说明一下是什么“情感?”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情感应当是:
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情感;对信息技术的情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情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情感;对信息文化的情感等。
(这部分情感是要求在情感目标中主要写出来内容。写出来的确是个技术问题!)
②培养学生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情感;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历史的情感;对中华民族灿烂的优秀文化情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大众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对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情感等。
(这部分情感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水滴石穿地、春雨绵绵地渗透到其中。此情感目标可不用写出来,就不存在写出来的技术问题!但是,在教学评价表中,会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分数的。)
③培养学生对建立、健全正确的、科学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的情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事物的情感;对学习和使用唯物辩证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等。
(这部分情感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水滴石穿地、春雨绵绵地渗透到其中。此情感目标可不用写出来,就不存在写出来的技术问题!但是,在教学评价表中,会有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分数的。)
这决不是个小问题!
(外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对撰写“情感”的教学目标是比较头疼的!)
在教学目标中,如果没有“知识”的内容,就没有了学科之间的区别度,14个学科就可以合并为1个学科了!
“概念、事实和规则”属于知识的内容。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信息的知识、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信息文化的知识!”而不是物理知识、数学知识、语文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生物知识、体育知识、外语知识„„,等。
不能以任何的借口(如:“个别的课可以。”),使三维的课堂教学目标变为二维或一维的教学目标!
活动主题:(可略)
本节课中设计要做的一件具体事情。通常教学使用的教案可不设置此栏,一般是用于教学设计大赛、教案评比,或者是上级业务部门督导、审查等情况必须加上。因为此时你没有发言的机会,只能从教案中加以说明。
活动指导思想:(可略)
参见《课标》的理念部分,结合本节课的实际内容。通常教学使用的教案可不设置此栏,一般是用于教学设计大赛、教案评比,或者是上级业务部门督导、审查等情况必须加上。因为此时你没有发言的机会,只能从教案中加以说明。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指本节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什么。
例如:有些人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标新立异,竟然建议在教学设计、教案中取消重点和难点的设置,以示“创新”。
如果在教学设计、教案中,没有教学重点此栏目项,那么看教案的人就不会知道这节课到底要讲什么?还要从教案中自己去提炼。
建议:此栏目项必须保留,不可省略掉!
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要准确、书写清晰。
教学重点有时常常与节的名称类同。撰写的本节课教学重点,往往是本节名称所含内容的个人解释性的语言。每个人对同一节课“节的名称”解释语言不尽相同。
(节的名称应当涵盖本节中的所有内容。但是要注意,有的教科书章、节的名称是游戏语言、活动主题的词句等,与本章、节学习的信息技术内容无关!)
不同的教师讲授同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学重点应当相同。教学难点:
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根据教学的环境、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精心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这些)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
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教学环境和学生,教师在讲授同一节课的内容时,教案中设置的教学难点也会有所不同。
同一个教师所教授的同一节课,在⑴班的课堂教学中,不是难点的地方,在⑻班就有可能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难点是在备课时,由教师根据对不同班级学生的了解,以及教学机房设施等条件而设置的。在授课时就有可能发现,课前设置的教学难点,在不同的班级中会有一些偏差,课后在教案的反思部分中需要调整改变,并要及时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在备课时,设置教学难点(重点、教学目标)的精度和准确度。
精度___、准确度___(填:高、差)准确度___、精度___(填:高、差)
例如:始终困扰着人们学习、使用计算机的两个难点。
在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始终缠绕着人们的、不易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路径;二是光标。
①路径是信息资源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信息资源整体结构化认识的体现。
②光标比鼠标出现得早,在不同的状态下,光标为最小时通常表现为闪动的竖直线道“|”(或下横线道“_”),有时光标表现为“选中”的反显(或高亮)部分(块),这部分(块)有可能是选中的文件全部内容,也是光标最大时候。教学方法: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应当是有无数种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讲授法为主,不能事事都要学生去活动、去体验。同时还有讨论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导学法、辅导法、谈话法、陶(táo)冶(yě)法、任务驱动法、交流法、互动法、练习法、开放方式教学法等。在教案中可以写出本节课中,使用的几种主要教学方法。
只要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加上“性”、“员”、“手”、“度”、“着”、“家”、“法”、“主义”、“思想”等字词,都会变成名词。
如果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加上一个“法”字,立即就会变成名词,就是一种教学“方法”了。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能会使用了许多的“教学方法”,只不过是没有认真地进行总结、归纳、梳理,上升到理论而已。
凡事不能偏(piān)颇(pō),追风一哄而上。主题活动的教学方法很好,但是,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不能事事都要学生去活动、去体验、去感受、去归纳、去总结,这样会浪费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
例如:一个热功当量试验,就花费了焦耳40年的时间。
正如一位老教育家,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什么是教育?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很多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教育!”
由于学校及周围的环境条件、不可重复性、时空限制等问题,许多事情学生是不可能去实践、去体验、去活动的!
例如:时间长、变化快、设备贵、消耗大、有危险、有放射、微观小、宏观大、时令性强、不易观察、不易成功的各学科的实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避免采用:淘汰法、尝试错误法等弱智、愚蠢、迟笨的方法。要注意使用“优选法”(0.618)来选择使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工具:
例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板书设计:
⑴板书
①板书必须有“章、节、目”三级目录和本节课中的内容摘要等内容。
②可以将白(黑、绿)板右侧1/4用来保留书写复习提问的题目和课后作业内容。
⑵PPT片
演示文稿(PPT)可以展示提纲要点、图片、影片和动画等,不可多用,更不能一稿(演示文稿)统到底。不可代替实物展示、教学挂图、演示实验、体验操作等。演示文稿(PPT)不适合做所谓的课堂教学“课件”。
使用投影时,最忌讳的是两种情况:
①银幕上不可投射出人影(“皮”影戏)和手(看手指有几个“斗”)。
②电子教鞭有两处不可指向:一是人眼;二是显示荧幕。
⑶机房环境
①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
造成视力下降的两个因素:
一是光线强刺激眼睛;
二是光线昏暗模糊费眼睛。
机房内要宽敞明朗,阳光充足。当阳光不足时,才可采用灯光补充。
②机房内空气要流通,保持新鲜,保障对大脑的供氧(大脑缺氧,脑细胞容易死亡。而脑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有利于积极思维。
要改变“冬天是臭脚丫子味,夏天是人肉汗气味”的现象。
评价与反思:
根据学生课后学习的效果进行填写。
课前教学设计中,预期的(知识、技能、情感)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这些)学生?是否达到了最佳效果?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
教学难点设置是否准确?应当如何修正和改变?
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
„„
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得是否周全?对于遇到的不定因素处理是否合情合理?
对于课堂上意外的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恰当?
教学过程:
习惯是养成的,规律是不变的。
例如:早晨起床。
每天早晨几点起床,是您的习惯。太阳每天几点几分在什么地方升起,是不变的客观规律。
您每天早晨几点起床的习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学习、工作的(夏季、冬季)作息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规律是不可更改的!
例如:课堂教学的5个环节。
课堂教学的5个环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课后作业)是客观规律。不管任课教师是否认可这5个环节,在教案中写与不写这5个环节,教案中这5个环节的名称如何变化,在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这5个环节的客观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
⑴复习提问:(2~5分钟)
主要目的:
①为化解本节课的难点而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例如:《设计程序解决问题》
本节课中,如果要利用到了数学公式,可以引领学生回忆,并将数学表达式转变为BASIC表达式,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做准备。
②为顺利地引入新课内容而做铺垫工作。
复习提问的最后一个问题,通常设计为与本节新课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也可以顺利地进入课堂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引入新课)。
例如:《数据的导入》
从复习文字处理的表格中的单元格的名称,引申到电子表格中单元格的名称。
从复制/粘贴网页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引申到导入网页表格数据与电子表格数据的动态关系。
设计课堂活动填写表的原则 相关性
与教学内容应当紧密相关。
客观性
不得带有主观倾向和暗示。
适宜性
避免出现费解的专业术语。
简要性
突出重点识别简洁易填写。
全面性
设计内容要全面准确充分。
开放性
留有拓展创意发挥的空间。
对设计课堂提问的要求
精细设计
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要以多数学生需要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才能正确答出为宜。
了解学生
要估计出哪些学生能正确回答?哪些学生经过提示、帮助之后才能正确回答?哪些学生回答确有困难?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答案?(不定因素很多,尽量考虑周全。)
正确引导
教师要集中精力,敏锐地捕捉学生不确定的表述,并及时加以纠正。对于答案的思维方法的欠缺和错误,要注意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答案。
选对学生
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要注意照顾到学习有问题的学生。
面向全体
提问的内容要尽量地照顾到全体学生,让多数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端正态度
严禁利用提问,变相地惩罚学生。
⑵引入新课:(1~2分钟)
手法与实例:
①采用“赋、比、兴”的手法,自然顺畅地引出新课的内容。
(赋:直接陈述;比:比喻;兴:先言其他,引出主题)
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水平,从学生有感受的生活实例入手。
⑶讲授新课:(31~38分钟。根据内容,时间可分多段。)
内容对题目,结构要清晰。目标能操作,具体可检测。
特殊到一般,规律推普遍。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
分段控时间,藕断丝不连。环节紧呼应,高潮有节奏。
纲要转课标,精神和理念。信息为主线,素养得提升。
知识与技能,准确加精巧。教学又教法,教书并育人。
⑷总结归纳:(3~5分钟)
重温结构点题目,从具体实例中上升到对知识结构化认识。
余(yú)音(yīn)袅(niǎo)袅(niǎo)意未尽,从本课内容里扩展到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⑸课后作业:(1~2分钟)
例如:信息技术学科课后作业的要求。
通常是动脑、动手、不动笔的实践探索性的作业。实践探索内容在课下时间内确实能够完成,不能“放羊”。
课后作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具有拓展性、迁移性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即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是检测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效果。
三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铺垫,也可以作为下一节课的复习提问的内容。
有人将“课后作业”安排在课上来完成,这是没有分清什么是“课后作业”,什么是“课堂练习”!
如果使用课上的时间来完成“课后作业”:①说明你对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认识不到位;②说明你的教案、教学设计课前没有设计、规划好,没有考虑充分地利用课堂45分钟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③说明你的教案、教学设计知识的密度小、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不恰当,没能十分有效地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
我们的教学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会学生更多的能力,使学生更快地成长起来!时间分配:
①通常按教学五个环节各为1个时间段。
②只有讲授新课的教学环节,可分为1~5个时间段
③各时间段的长短可根据内容设置。合计为45分钟。
④合理分配时间,小段调节时间,才能够把握总体时间。
教师活动常用词语:(各段可重复使用)
组织提问讲授板书演示播放转播指导引导讲解布置
展示巡视检查记录登分解释听取询问操作„„
学生活动常用词语:(各段可重复使用)
就坐安静回答听讲思考观察分析讨论看书观看见习
动手操作实习体验叙述回忆对比解释说明„„
设计意图:
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段的设计意图,或者是要想实现的教学理念。
例如:
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提出活动主题
理解„„知识(概念、原理、现象等)
为„„做准备
分层教学
加深理解
提高兴趣
„„ 举例 教案设计
格式
教学内容要有章节序号及内容,明示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位置。
学校授课教师日期
课型授课班级课时
教学目标
①目标的设置要包含有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通常有3个左右即可。
②要具体、可操作,只能用于本节课,而不能用于其它课,应具有唯一性。
活动主题用一个词组、短语,或一句话,来表述要做的一件具体事情。
活动指导思想
参见《课标》的理念部分,结合本节课的实际内容。
教学重点要准确、清晰。有时常与节的名称相同。
教学难点应为(这些)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
教学方法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可以写出本节课中,使用的几种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板书设计
板书:
①板书必须有三级目录和摘要内容。
②可以将白(黑、绿)板的右侧1/4用来保留书写复习提问题和作业。
PPT片:
①演示文稿(PPT)可以展示提纲要点、图片、影片和动画等,不可多用。不可代替实物展示、教学挂图、演示实验、体验操作等。
②使用投影时,银幕上不可投射出人影、手影。
③电子教鞭有两处不可指向:一是人眼;二是显示荧幕。
机房环境:
①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
造成视力下降的两个因素:一是光线强刺激眼睛;二是光线昏暗模糊费眼睛。机房内要宽敞明朗,阳光充足。当阳光不足时,才可采用灯光补充。
②机房内空气要流通,保持新鲜,保障对大脑的供氧,有利于积极思维。
要改变“冬天是臭脚丫子味,夏天是人肉汗气味”的现象。评价与反思
根据学生课后学习的效果进行填写。
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的反思、修正。时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⒈通常按教学五个环节各为一个时间段。
⒉只有讲授新课教学环节可分为1~5个时间段。
⒊各时间短的长短可根据内容设置。合计为45分钟。
⒋合理分配时间,小段调节时间,才能够把握总体时间。
复习提问:(2~5分钟)主要目的
①为化解本节课的难点而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②为顺利地引入新课内容而做铺垫工作。引入新课:(1~2分钟)
手法与实例:
①采用“赋、比、兴”的手法,自然顺畅地引出新课的内容。
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水平,从学生有感受的生活实例入手。
讲授新课:(31~38分钟。根据内容,时间可分多段。)
内容对题目,结构要清晰。目标能操作,具体可检测。
特殊到一般,规律推普遍。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
分段控时间,藕断丝不连。环节紧呼应,高潮有节奏。
纲要转标准,精神和理念。信息为主线,素养得提升。
知识与技能,准确加精巧。教学又教法,教书并育人。
总结归纳:(3~5分钟)
重温结构点题目,从具体实例中上升到对知识结构化认识。
余音袅袅意未尽,从本课内容里扩展到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课后作业:(1~2分钟)
课后作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具有拓展性、迁移性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即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是检测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效果。
三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铺垫,也可以作为下一节课的复习提问的内容。
常用词语
组织提问讲授板书演示播放转播指导引导讲解布置展示巡视检查记录登分解释听取询问操作„
常用词语
就坐安静回答听讲思考观察分析讨论看书观看见习动手操作实习体验叙述回忆对比解释说明„
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段设计意图,或者要想实现的理念。优点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这种理论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领域中有很大的影响.是目前教学设计的主流.不足 这种理论设计的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五成份目标陈述理论等,对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目标的制成和如何备课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以“讨论式教学”为突破口 探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之路 2004年12月02日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姜伟
[摘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坚持以讨论式教学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目的,坚持开展课堂讨论、课堂辩论、网上讨论、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讨论试教学”使学生对专题中某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能够引发对不同角度与方法的探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评判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增进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形成了符合课程特点的一种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自学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一门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课程,主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包括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对专题中某些方面的重点分析,引发对不同角度与方法的探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评判的能力。因此,针对课程特点,本人在教学中以讨论式教学为突破口,按照试点项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和探索。
一、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参与意识
远程教育必须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角色转变,学生应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但是,目前仍然有部分学生头脑中还存在着传统教学观念,他们仍然习惯在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对老师还有过分依赖的心理,习惯上课拼命地记笔记,下课抄笔记,或者呆坐傻听,下课走人,很少有参与意识,更谈不上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了。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观念问题,十几年的教学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他们,转变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二是兴趣问题,不少学生对所学专业并非从兴趣出发,加之教材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三是信心问题,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心,对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有畏惧心理,特别是在课堂上,面对不同水平的同学,心理特别紧张,害怕同学的嘲笑,即使有自己的观点也不敢表达,只好保持沉默。
(二)缺少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是具有团结协作、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品质,是具有高度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和顾全大局的一种精神。
远程学生学习的弊端就是缺少合作性,从现状看,远程教育的理念、教学模式已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但是,随之会带来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师生沟通交流机会减少、学生之间对学习问题的共同探究机会减少。尤其成人学生在个性方面又比较独立,因此,学习中合作意识相对淡漠,尽管学习小组活动可以增加交流的机会,但是人员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往往又缺少凝聚力。所以,远程学生容易缺乏同他人合作学习的思想,缺少一定的群体意识。
(三)缺少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意识就谈不上有创新精神。从远程学生学习情况看,他们的问题意识恰恰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无问题可问,这类同学并不是什么都会了,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上,对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所以,提不出问题就不愿意提问;二是不敢提问,这类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不敢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这是因为远程学生中有些人存在自卑情结,认为自己水平不高,提出问题怕老师和同学笑话,所以,有问题也不敢主动提问;三是不善于提问,这类学生问题意识不强,思维惰性大,不善于思考,所以,不善于提出问题。
(四)缺少自学意识
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比理工科相对容易些,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可是,中文专业学生自觉学习的意志却相对薄弱,普遍懒惰,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具体表现为:
1、学生不善于阅读,远程学生平时缺少自学时间,又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很少有机会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尽管教师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还列出阅读目录。但是,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检查手段,学生是很难自觉完成阅读任务的。
2、学生不善于写作,远程学生平时缺少写作能力的训练,容易对写作产生畏惧感,比如本门课程期末考核要求学生当场完成一篇1000字以上的“小论文”,学生感到难度相当大。如果教师不督促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无法提高的。
3、学生不善于表达,远程学生因为平时缺少口头表达的机会,加之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善表达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教师不对学生刻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不会加强的。
4、学生不善于分析,远程学生因为平时懒于动脑思考又没有耐性,缺少对文学作品分析鉴赏能力和对问题的综合概括能力。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的文学视野是不可能得到拓展的,分析评判能力也不能提高。
5、学生不善于上网,由于受到学习条件的局限,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利用网络和多种媒体进行自学的习惯,教师如果不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学生很难自主学习。
二、教学中采取的对策
(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门课程教材起点高,对于多数缺少学术体验和研究能力的学生来说,学起来很困难的,所以有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厌倦情绪,在教学中如果单纯运用多种媒体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的话,只能带来一时的感官刺激,并不能从根本上唤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
本门课第一讲是鲁迅专题,学生感到内容很深奥也很枯燥。我在备课时认真研究教材,觉得教材本身就具备了讨论的特点。它设了四个讨论问题,我想如果运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也许学生会感兴趣的。于是选择了其中两个论题: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鲁迅对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就这两个问题让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结果学生对此论题特别感兴趣,课堂讨论中大胆发言,互相争论,针锋相对,求知欲望极强,没有想到,通过讨论不仅深刻发掘和理解鲁迅独特的价值,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引发了学生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话很有道理。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就会转化为学习动力。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也是一个人坚持学习的内在动力源泉。
2、增强学生自信心
现代教育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而讨论式教学正好符合这一要求,那么如何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从一个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专题的特点,经常采用课堂讨论、课堂辩论、网上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刚开始尝试时,学生有畏难情绪,担心说不好丢面子,因此只当听客。为了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尽可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讨论之前,我指导他们在网上查找大量资料,做到胸有成竹,有备无患。在发言时从容不迫,有理有据,我便不失时机对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从自己微小的进步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进而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循环往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增进学生的协作意识
1、促进师生及同学间的双向交流
讨论式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之间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尤其是课堂讨论和网上讨论这种交流更明显。远程学习师生见面机会很少,交流更少,因此,适当开展讨论教学,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及时纠正自己在学习中对问题理解的偏差,听取同伴的意见,纠正他人的错误;可以丰富自己的认识,集思广益,开阔视野,形成新思路,使模糊认识变得明确;同时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机会,彼此之间情感也进一步加深。
2、注重培养团队精神
小组讨论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与面授、网上学习、自学相比同等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课题,要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样同学之间必须有协作精神。比如,我布置课堂辩论问题时,有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小组成员的观点不可能全都一致,但是为了战胜对方小组,同学们要有全局观念,他们有时会逆转自己的观点,与辩友一道完成任务。同辩手之间的密切合作、紧密配合,有助于形成合作精神、团队精神。
这样违背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能够锻炼学生全面、辨证地看问题,但是,毕竟束缚同学的思维。为了克服这方面弊端,后来搞辩论时常打破小组界限,以观点来组织辩手进行辩论,这样同学的思维优势进一步得到了发挥,在辩论中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又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同学间的友谊也得到了升华。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激活学生思维
讨论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讨论的方法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进行学习,勤奋地思考,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
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设置疑点问题,引导学生抓住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在辅导《曹禺专题》时,对《雷雨》剧中几个有争议的人物,我们组织了网上专题讨论,设了两个讨论问题:一是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否有真实性?二是你怎么评价蘩漪这个悲剧人物?她和虎妞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时思维特别活跃,对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地挖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甚至有些标新立异的想法,比如有的同学从人性本能角度来思考,可见,在网上讨论同学们毫无思想顾虑,敢想敢说,教学效果非常好。同学们在不断肯定或否定的过程中,明确了认识;在由发散到集中的认知过程中,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因此,这种讨论式教学方法非常有利于学生经历探索创造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空间。
2、培养质疑精神
在教学中我除了设疑点外,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自学中去质疑,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重要。学生在自学《老舍专题》时,对骆驼祥子的悲剧根源提出了质疑。有的同学认为性格决定命运,他的悲剧是因为自身的道德沦丧、自身的性格弱点导致的,所以认为祥子的悲剧是主观因素决定的。针对这一疑问,我首先让同学们放开思路,要学会从多层面地理解小说蕴含的深刻意蕴,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我们搞了一次课堂辩论,同学们打破学习小组的界限,按观点不同分成两大组,进行唇枪舌剑的辩论。通过互相置疑、辩论培养了使学生运用史料支持自己观点的能力,在认同、碰撞、吸纳、排斥的过程中,创新意识被激活了。
(四)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
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远程教育学生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也是提高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的关键。讨论式教学,能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如果学生忽视阅读的重要作用,那么单靠教师口头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恐怕也难引起学生重视。我觉得只有通过讨论式教学才可以“强迫”学生去阅读。我在辅导郭沫若和茅盾专题时,学生对他们的作品似乎不感兴趣,也读不进去,于是我布置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讨论,题目为:应当怎样阅读和评价有时代隔膜的文学史经典作品?要求学生讨论后,形成书面讨论材料,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最后,同学由被动变主动了,在小组讨论中都非常认真,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导,运用情感投入的“主体性的阅读”方法去阅读原文,去还原历史,去寻找历史的现场感,通过阅读理解,体验了作品的时代审美内涵,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和创造力。在搞各种形式讨论时,阅读成为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久而久之,阅读能力提高了。
2、提高辨别整合能力
在讨论中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以便更好的在讨论中发表独特的看法,学生要采用多种方式收集信息,如查阅报刊、典籍、运用计算机网络查找资料等。通过对信息的采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路打开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得心应手,灵活多变,学生的实际能力、辨别能力和整合能力提高了。
比如我在组织学生讨论九叶诗派和朦胧派的关系时,让同学查阅大量关于诗歌方面的资料,在查资料过程中,不少学生对朦胧诗的创作产生了兴趣,在课堂上有很多同学把自己写作的朦胧诗朗读给大家听,在欢笑融洽的气氛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讨论式教学给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条件。尤其是辩论的魅力更大,通过智慧火花的交汇,锻炼了雄辩的口才,纵贯古今的、旁征博引的能力。辩论时,双方争论激烈,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精炼,逻辑性强,经过辩论、讨论多次练习,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4、提高了分析评判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开展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判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讨论时,一般不为定论所束缚,教师也不做导向性发言,有时只就问题本身给学生提出思考性的引导,以便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运用理性的思考,运用有效信息,进行综合概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从而锻炼了多方位,多视角分析鉴赏和评判能力。
我在辅导赵树理专题时让学生比较他同老舍的创作风格有什么异同;辅导汪曾祺小说时,让学生比较他同沈从文的小说题材上有什么区别,学生对他们的作品《受戒》、《边城》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网上专题讨论,对他们的作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辅导王安忆与女性写作专题时,进行了课堂讨论,论题是:王安忆和张爱玲笔下的都市女人有什么本质区别?学生通过对她们作品的分析明确了两位女作家创作视点的差异;在辅导“样板戏”专题时,先用视听手段让学生看片断、听唱片,年龄较大的同学课堂上还讲了自己的亲身感受,让学生搞社会调查,从不同的群体中了解“样板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使学生对样板戏有了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我组织了一场课堂辩论,焦点是:“样板戏”究竟是精华还是糟粕?通过辩论学生对“样板戏”的创作有了全面的了解,理解了它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产生的,对它应该作辩证的评价,而不应该走极端。
通过这种讨论式教学,学生不仅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还形成开放型思路和评判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也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效果。
5、提高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力
运用课堂讨论和网上专题讨论,往往容易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辐射范围有限,师生之间很难实现课堂以外的即时辅导、教学互动。而网络教学环境则能够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一个新的平台。BBS论坛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时和非实时交互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我经常将课程有关问题发布在BBS讨论板上,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以回帖的形式发表在讨论区内,也可以针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论。这样,每位学生的问题和评论都会被公布,教师和所有参与讨论的同学都能随时了解相互的观点,并做出相应的反馈。学生为此经常登陆课程网页,浏览各种学习资源,下载相关学习资料,有的学生还制作了电子课件,展示自学成果。这种形式的网上讨论,保证了每位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多媒体学习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琼英.远程开放教育中学习小组构成及功能探讨.中国远程教育,2003.(9)
2.辛敏娜.远程教育中互动的理念及派别之述评.中国远程教育,2003.(17)
3.徐皓.试论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学模式的研究视点和建构维度.中国远程教育,2004.(3)
4.宋有.“三环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国远程教育,2004.(5)浅谈讨论法教学
部门:综高部
发布:郎伟杰
点击:3902
发布时间:2004-12-23 19:19:00
内部编号:483
摘要:本文通过自己课堂教学中讨论法教学的使用和听取其他教师教学中讨论法的使用,阐述了讨论法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使讨论法教学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课堂讨论课堂教学需要改革,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从教学理论上来讲,讨论式教学方式有很多好处,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交流的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要用得恰到好处却是很难。首先,利用讨论法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在刚开始用时,我发现,讨论法教学确实让一大部分人活了起来,这些人中,有些能正确表述题目的理解,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案,然后几个人能一起探讨方案的可行性;有些提出的方案有些离谱,但也在饶有兴趣的争论着,只是七嘴八舌之后,已是离题千里;有些没能力做演讲者,也不甘做倾听者,便两个一伙讲起了悄悄话;在这些人之外,也还有一些同学想不出头绪,不甘倾听,也不愿放弃的,便自己翻起了参考书,默默的看起了书„开始使用讨论法教学让一部分人活了起来,但同时产生了负面效果,让整个课堂乱了起来。这种状况让我疑惑了:是根本上就不该应用,还是操作方式的失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改造,我渐渐有了一些经验:1:要用讨论式教学法来使课堂活跃起来,就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这就要求:a :选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讨论的愿望b:讨论的问题不能过难,要有一定的梯度,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能力讨论c:如果有些学生性格内向或担心同学嘲笑,不愿开口时,一定要给予及时鼓励,增强其信心
2、不能乱而无序。这就要求老师一方面要正确提问,使每一位学生明白讨论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绝对不能只是立于讲台自顾自看教材,或扫视一下正在讨论的学生,或走下讲台若无其事地在教室中转一圈,随后宣布讨论结束,然后就宣布讨论的结果。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小组中的一员,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当学生讨论时浅尝辄止或出现明显破绽时,给予提示、纠正;当问题难度大,小组成员一筹莫展、出现冷场时,给予点拨诱导,促其茅塞顿开、灵感突现;当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局面处于僵持状态时,给予巧妙化解。在学生讨论时,教师犹如辛勤的巡逻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里遇到困难就迅速援助哪里,适时引导,促使讨论高潮迭起,精彩呈现。同时,教师在参与讨论的时候,与学生直接交流过程中,还应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梳理归纳,做到心中有数,哪些问题学生的看法基本一致,哪些问题分歧较大,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学生理解过于肤浅、讨论意犹未尽,哪些问题学生普遍感到难于理解。这样在全班交流时对不同问题就可区别对待,有所侧重,或一带而过,或组织激烈辩论,或启发互相补充,或精心讲解,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后,得到每个问题的合理答案,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总之,讨论法教学的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选好适合的内容,适合的难度,在适合的时候加入学生的讨论中,给学生以及时的帮助,切不可让学生放任自流,反而乱了课堂秩序。
第四篇: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一、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
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是 “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包含的内容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对比(1)目的与目标
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使课程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淡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修养。
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时所针对解决的对象。(3)教学进程与新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的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不同的课型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不一样。但是一定要体现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主要特点。(4)教学方法和教学用
第五篇: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教学设计的原则有: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教学实施策略的选择既要符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又要考虑在特定教学环境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包括学习心态的积极维持策略、教学内容的传输加工策略、有效认知指导与干预策略和课堂秩序管理策略等。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做出描述和评定的活动,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合格的过程。评价类型有:(1)计划评价、项目评价和产品评价。(2)论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3)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依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概念和要求,我分析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优势和不足。
一、优势
在教学设计上我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上,我基本可以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授课,组织好课堂纪律,在课后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还有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
二、不足
由于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不足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不丰富,在教学设计上有时显得系统性不强,反馈性和可行性方面还是不够合理;在教学实施方面,有时不能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授课;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的方法不够丰富,评价还不全面合理。
针对以上不足,结合教学实践活动,我制定了以下发展计划:
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多看他们的教案;在教学实施方面,要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多看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争取与实际相联系;在教学评价方面,多听有经验的老师是怎么评价的,多看这方面的书籍,是自己的评价更加全面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