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2012年度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时间:2019-05-15 09:1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工大2012年度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居全国高校前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哈工大2012年度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第一篇:哈工大2012年度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哈工大2012年度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哈工大报讯(王胜金/文)9月27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由国家科技部下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完成的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结果揭晓。我校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论文收录方面,我校2012年度发表的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文献2360篇,其中原创性论文和综述性论文2345篇,在全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列第10名,和去年名次持平;被工程索引核心部分(EI)收录期刊论文3069篇,在全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列第2名,较去年名次提升1位;被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原ISTP)收录论文825篇,和去年相比,继续保持在全国高等院校排名第1位。

2012年度我校发表“表现不俗”论文678篇,占全部SCI论文的28.91%,比我国平均水平(26.4%)高出2.51%,数量在全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列第11名;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217篇,在全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列第12名;作为第一作者国际合作的论文434篇,在全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列第7名;即年被引用论文693篇,在全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列第13名。我校在材料科学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继续在全国高等院校中保持第1名;数学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在高等院校中列第3名,较去年名次提升7位;物理学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列第6名,较去年下滑1位;化学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列第20名(不同学科领域论文数量只发布前20名,化学领域去年未进入全国前20名)。截止到2013年6月,我校2003~2012年国际论文被SCI累计引用篇数达12028篇,累计被引用73836次,居全国高校第11位;2007年~2011年SCI收录的我校论文在2012年被引用2878篇,累计被引用7842次,居全国高校第13位。另外,根据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我校获得授权专利的数量为911项,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排名第3位,与去年名次持平。

航天学院李鸿一(指导教师:高会军)等人和苏晓杰(指导教师:吴立刚)等人分别在《IEEE模糊系统汇刊》、胡军(指导教师:高会军)等人在《IEEE工业电子学汇刊》上发表的3篇论文入选2012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2年度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均产生于2012年度“表现不俗”的论文,主要采用论文的创新性(是否有重大基金和项目支持)、发表论文的期刊水平(期刊的主要指标所处学科位置)、是否处于研究前沿(是否属于研究热点,可考察发表当年的被引次数)、合著论文中我国作者的主导性等条件作为遴选标准,在选取时既考虑了学科面的平衡,也向属于我国优势学科、重点发展领域、国际合作优先领域及研究热点的论文进行了适度倾斜。百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布于63个机构,其中包括45所大学(72)篇。论文数量在3篇以上的高校有8个,分别是清华大学(7篇)、南京大学(5篇)上海交通大学(4篇)、浙江大学(4篇)、哈尔滨工业大学(3篇)、中山大学(3篇)。另外,2008年能源学院胡清华发表在《软件学报》上的一篇国内论文还入选了2012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9月,我校进入全球前1%的7个学科领域论文数量排名分别为:材料科学第6位,工程科学第21位,物理科学第90位,计算机科学第95位,数学第108位,化学第170位,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第234位,排名较今年5月份统计的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我校在2003~2013年10年间发表的SCI论文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45篇,占全国总量(9524篇)的1.52%;热点论文(论文在发表之后2年间就得到大量引用的论文)数量为9篇,占全国总量(349篇)的2.58%。

据了解,我校近10年科技论文数量连年稳定增长,论文质量持续提升,SCI论文已由2002年的不足400篇上升到近几年稳定在2000篇以上,并且在全国高校排名中稳居前10名,高水平科技论文的数量也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但从整体情况来看,近几年我校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已经处于一个逐渐放缓的阶段。因此为了快速提升我校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从今年开始,学校将在继续实施《哈工大高水平科技论文奖励计划》和《哈工大被高频引用科技论文奖励计划》的基础上,对奖励计划进行调整,加大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激励措施力度,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

第二篇:数量与质量

关于党员质量问题的思考

乔培华 马振华

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的活力的源泉。我们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过程中,需要一支数量可观的党员队伍。因为,没有一定数量的党员队伍,我们党自身就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就无法实现党的目标;没有一定数量的党员队伍,就不能实现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难以形成浩浩荡荡的现代化建设大军;没有一定数量的党员队伍,特别是没有一定数量的中坚分子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难以实现党的领导。

我们党在强调党员数量的同时,更注重党员的质量。因为党员的质量决定着党的性质、党的形象、党的战斗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及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呢?首先,要严格入党标准。严把入口是保持党员质量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的质量标准不能降低,要把那些勇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就必须大量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充实党的队伍,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的战斗力,这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需要。

其次,要强化对党员的教育。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党员。对于广大党员一要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教育。通过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从而增强工作中的科学性、原则性和预见性。二要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要结合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教育党员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正确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斗争带来的影响。三要进行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教育。要针对党员模范作用不强的现象,教育我们的党员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模范。四要进行爱党教育。教育党员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不断增强党的吸引力和战斗力。五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党员教育的新路子,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

再次,要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制度,包括“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联系群众的制度、交纳党费制度等。这些制度对提高党员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切不可流于形式。同时,必须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在监督过程中,要坚持党组织监督和党员群众监督相结合,坚持教育为主和严格执行纪律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纪检机关在维护党纪党风方面的作用。

最后,要严格净化党员队伍。敞开出口是解决党内组织不纯的重要手段。清除腐败分子要重拳出击,决不手软,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决不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有藏身之地。努力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不合格党员的标准,使基层组织在进行党员评议、处置不合格党员时有章可循;要把握政策界限,讲究处置工作的原则性,要严格操作规程,注意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规范性。同时也要做好后进党员的转化工作,这部分人中除少数问题严重而又屡教不改的应该清除出党外,绝大多数要靠党内教育。

***说,抗战胜利时,全党只有120多万党员。毛主席在党的七大做题为《愚公移山》的报告,号召全党团结起来,为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而奋斗!全党上下众志成城,信心百倍,充满力量。现在,讲经济总量,中国已是世界第二;论党员人数,有8000多万党员,是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拥有崇高威望,在世界上具有空前的国际地位。但我们也不可盲目乐观,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政党,并不是党员人数越多,力量就越大,关键还是要看党员的质量,看党员是不是“个顶个”,是否都能充分发挥作用,都有积极的群众影响。对于共产党来说,就要看是否都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否都能自觉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风雨同舟,血肉相连;是否能抵制和反对腐败,尤其在市场环境下能出淤泥而不染;在选人用人上,能否尊重民意,发扬民主,选准用准干部,等等,这些都是党建方面的重大问题,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党建是立党之本,中央历代领导人都做过重要论述,锦涛总书记也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党员工作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给研究所党的建设包括发展党员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按照党章中关于基层组织要“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的规定和中组部“坚持做好在生产、科研一线和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要求,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主动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党员工作,为保持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和保证了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克服“把质量和数量对立起来”的倾向,增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前些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群众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求入党的积极性不高,写入党申请书的有所减少,而要求加入民主党派的有所增加;在职党员数量有所减少,离退休职工党员有所增加。“两增两减”的现象引起党委的重视和警觉。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影响发展党员工作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少数党员特别是党委、支部骨干不能正确处理发展党员中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偏重于“保证质量”。为了端正认识,统一思想,我们多次召开党委会和支部书记会进行讨论,全面领会“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工作方针。不少同志谈到,发展党员质量和数量是辩证的统一,注重质量是对的,但决不能理解成发展不发展无所谓,发展多少无所谓。因为没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了。临近退休的支部书记傅玉珍同志联系研究所的现实深情地说,要求入党的越来越少,在职职工党员特别是科研一线党员越来越少的现象不能不令人忧虑,照此发展下去,在研究部建立党支部都成了困难,二十一世纪谁来接班都成了问题。经过认真分析,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保证研究所改革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培养跨世纪的合格接班人,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以现在做起,努力使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使命来完成。

为了把发展党员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党委作出了加强发展党员工作的决定。每年的党委工作要点都将

发展党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并抓好检查落实。每年的党委工作总结,发展党员情况也是对各支部讲评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党委重视,思想到位,措施得力,初步扭转了“两增两减”的被动局面,使发展党员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轨道。据统计,1997年至今写入党申请书的同志有66名,发展新党员35名,并且质量是一致公认的,其中科研一线的23名,35岁以下的16名。

今年以来,通过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大家思想有了新的提高,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自觉性更强了。在6月初举办的党务干部培训班上,不少同志谈到:科技工作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肩负着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民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大在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骨干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改变“坐等上门、自然成熟”的做法,主动靠上去做工作

在发展党员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历了一个变“坐等上门”、“自然成熟”为主动出击、靠上去做工作的过程。开始,面对有些同志不愿入党的状况,有的党员甚至支委认为,入党是自愿的事,劝人家写入党申请书,那不是硬往党组织拉人吗?个别支部书记报怨:群众不申请,怎么做工作?党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坐等积极分子成熟的消极做法如不及时纠正,势必阻碍发展党员工作的正常开展,伤害申请入党同志的积极性,导致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下降,发展工作出现停滞,使党组织不能及时吸收新鲜血液。为此,我们经常利用组织生活会、支部骨干培训等各种时机,学习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规定,引导大家正确处理入党自愿原则与积极进行教育、帮助的关系。终于使大家逐步转变了观念,主动从党员自身找原因,较好地实现了由积极分子找上门来“自然成熟”到党员走上门去“促其成熟”的转变。

为了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提高素质,早日具备党员条件,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注意做经常的、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是实行联系责任制。从党委委员到支部委员,每人分工联系1-2名积极分子,保证每名积极分子有两名以上的联系人。党委委员重点联系研究部正副主任以上的非党骨干和青年科技骨干,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在党委会上汇报培养帮助情况。各支部也给党员明确任务,要求每个同志与被联系人结成教育培养对子。

二是让导师育才又育人。所内40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有一半的项目负责人是党员,也是国际国内知名的专家,其中4名院士都是党员。党员专家是青年成就事业的导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其言行对他们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况且,许多党员专家的人生追求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会使青年“亲其师而信其道”,逐步向党组织靠拢。于是,党委和支部注意发挥党员专家的特殊作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入党积极分子陈洪章在读博士期间一度认为只要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工作就行了,政治上要求进步的愿望不很迫切。为便于做工作,支部分工陈洪章的导师、研究员李佐虎作他的培养联系人,经过启发、教育和传帮带,陈洪章明白了“只有在党的旗帜下,个人的理想和才干才能得到完善和统一”的道理,于1998年7月正式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并于1999年底被批准入党。

三是让青年人帮青年人。同一时代的人,由于对许多事物的认识想法和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往往更容易沟通。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发挥老同志作用的同时,让青年党员现身说法,产生了带头和示范效应。针对部分青年科研人员特别是研究生中存在的“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年轻的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青联副主席李静海和党委书记、院“杰出青年”刘会洲多次给年轻人作报告,介绍自己在国外学成回国,在国内有所作为的经历,使大家在国家整体利益中找到了个人价值的正确定位。自1997年以来,有十几位博士和硕士正是在青年党员的带动、影响下,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四是把工作做到心坎上。为了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成长进步,党支部不仅在思想上教育,而且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研究三支部书记姚建中在与积极分子潘贵全谈心时发现,小潘情绪一度比较消沉。原来是他一直干实验室的辅助工作,感到不受重视,不想在这儿干了。姚建中一方面给他讲正确对待分工的道理,另一方面又建议课题组负责人多给小潘一些参与重要课题的机会。不久,小潘当上了实验室的领

班。1998年他又被推荐为本所的在职博士生,得到了深造的机会。党组织的关怀,使小潘深受教育和鼓舞。

除此之外,我们注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利用纪念“七一”等时机宣扬优秀党员的事迹,树立勤政廉洁、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营造鲜明的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形象及氛围,对吸引先进青年入党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6月30日,在所礼堂举办了“入党宣誓暨庆七一报告会”。为了扩大教育影响,除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之外,邀请全所职工参加。会上,被中央国家机关党工委授予“优秀党员”称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同志作了先进事迹报告,在与会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三、防止“临时突击、降低标准”的苗头,严把发展党员的质量关

近几年,由于强调注重在科研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而这些人员中写入党申请书的又相对较少,个别支部在发展党员中出现了标准不高、把关不严的苗头。有的党员说:现在的形势下,申请入党难能可贵,差不多就行了。对此,党委反复重申,注重在科研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是形势发展和研究所建设的客观需要,应当在发展党员中注意把握,但是无论发展什么人,都必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这个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严格把好“三个重要关口”:

第一是考察关。对每一个申请入党的同志,党支部都要对其思想觉悟、政治品质、现实表现、政治历史、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认真的考察了解,从中确定发展对象。同时,指定正式党员作为发展对象的培养联系人,定期听取发展对象的思想汇报,仔细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等全面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教育。我们专门在全所统一了《申请入党人员培养考核登记表》的填法,要求入党介绍人或负责培养考察的党员,定期如实填写,把重点放在政治立场、政治表现和入党动机上,严格把好政治关。去年,根据与“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的新情况,我们把发展对象对“法轮功”的态度增加为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二是审批关。认真履行发展党员的组织程序和入党手续,是对申请入党者的一次实际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审查,也是一个关键性的关口。发展对象基本成熟之后,正式发展之前,党支部都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由入党介绍人指导他们填写入党志愿书,尔后由支委会研究,最后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党委对接收新党员的党员大会非常重视,要求党委办公室必须派人参加,现场检查指导。各支部也都严肃认真地开好每次大会。会上不是光讲优点,唱赞歌,而是敢于打破情面,指名道姓地指出问题,体现了党内生活的特色,多次出现新党员流下激动泪水的感人场面。支部大会之后,党委在开会审批时十分慎重,不仅要听党委办公室的详细汇报,而且要听指派谈话人的意见,经集体讨论作出能否发展的决定。

第三是转正关。我们注意抓好预备党员的继续考察教育,通过严格组织生活,进行系统教育和分配一定工作等方法,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不足,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性修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接受党的纪律约束。同时,要求预备党员坚持思想汇报制度,定期写自我鉴定。入党介绍人经常和预备党员谈心,对他们的思想品质、政治经历和现实思想变化和全面情况进行了解,并定期向支部汇报。待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严格办理转正手续,确保发展一个,合格一个,防止了“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现象的发生。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所在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最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以“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党员发展工作”为题,介绍了我们的做法。目前,全所正在努力进入中科院第二期知识创新工程,无论是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还是在争取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中,共产党员特别是一线青年党员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申请进入创新的22个课题组,有15名组长是党员,4名是入党积极分子。

(中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委员会

破解农村党员发展难题 实现数量质量双突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贵州遵义务川组织部 点击数:

310 更新时间:2008-12-25 近几年来,务川自治县认真坚持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始终把发展农村党员作为一项突出任务,切实强化责任,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工作机制,有力破解了农村党员发展难题,实现了数量质量双突破。仅2007年,全县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53名,发展党员310名,比2006年同比增长51%。

(一)用责任制具体管理责任人,提高乡镇党委对农村党员发展工作重视程度。一是建立和落实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了各党组织及班子成员发展党员职责和任务,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组织人事干事是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做到用责任制管责任人,靠责任人带一班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对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或未完成发展计划的村党组织书记给予取消评先选优和选拔任用资格;二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述职的主要和考核依据,并把发展党员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基层组织建设责任述职的主要内容。2007年,我县在认真总结前三年党员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了三年规划和每年党员发展党员工作安排意见,对各乡(镇)党委发展党员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提出了量化要求,并对113个村(居)明确了每年发展3-5名年轻党员的任务指标;三是建立了党员发展定期督促检查通报制度。把每年的7月份和11月份确定为“发展党员活动月”,集中预审,并通报各乡镇党委发展党员情况。2004年来,先后对没有发展党员的41个村党组织发出了预警通知书,对4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对3个党组织进行了通报批评。

(二)用规范蓝本培训责任人,提高乡镇党委对发展党员工作熟练程度。一是每年举行一期村党(居)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培训班,编制发放《发展党员工作指南》,使各级党组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了一个规范的蓝本;二是认真设计了总支活动记录本和支部活动记录本,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有活动、无记录,有记录、不规范问题;三是严格兑现预审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三个制度。实行由县委组织部对全县发展新党员实行预审,有效防止了基层党组织突击发展党员问题,规范了入党程序和材料,对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履行职责不到位、弄虚作假或不按程序进行操作的各责任人,将进行诫勉谈话直至党纪处分。

(三)用严格程序要求责任人,提高乡镇党委对发展党员工作民主程度。一是把好标准关,坚持把政治思想素质放在首位,既不求全责备,又不降低要求,做到坚持标准,慎重发展,宁少勿滥,保证质量。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坚决封杀“关系党员”、“人情党员”等通过党内的不正之风发展上来的人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二是把好预审关。出台了《关于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和公示制的意见》,坚持发展党员六不审批制度,即:经支部讨论,达不到党员标准的不审批;培养教育不满一年以上的不审批;未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或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不审批;政审

材料不齐全的不审批;未经组织谈话的不审批;不符合入党程序的不审批。三是过好民主关,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注重从制度建设上加强对发展农村党员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民评民推制等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提高新党员的群众公认度。同时,党支部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环节实行“公推制”,由党员和群众代表共同推荐积极分子人选,在研究前采取对外“公示”和党员进行“票决”,既确保新党员质量,又提高了党员发展的成功率。

(四)多措并举,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发展农村新党员。一是强化措施,解决增强农村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切实增强了党组织为民办事的能力,增进了广大党员的信任,让他们看到发展的希望;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促进了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调动了党员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和管理的积极性,切实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注重引导,帮助农村青年志愿入党。在开展“五联五带”活动中,采取“一帮一”和“一对一”的方式,对青年农民进行思想引导,增强他们对党的认识,使他们相信党,跟党走,自觉把入党作为精神追求,并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三是实施关爱,提高农村党员的政治待遇。建立了贫困党员帮扶制度,使农村贫困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建立病、逝党员村送花圈制度,对属离任党员村组干部的,还要以组织形式为其致悼词,对其功劳和贡献给予肯定。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农村青年对党的向往和追求,提高他们入党积极性。四是坚持“党建带团建”。注意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支持和指导团组织做好“推优”工作;五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强化培养教育。坚持先培养后发展和边培养边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各乡镇党委都建立了动态的不少于应发展数3倍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同时,每年举办1—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理论、经济、法律、科技及党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强化入党意识,彻底改变一些地方存在的不注意培养教育,而是“等待上门”的状况。六是突出重点,抓好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发展党员工作。我县近年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逐年递增,注重加强了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引导,积极做好具有发展前途、综合素质好的在外务工经商青年的入党动员、思想教育工作,吸引优秀青年积极靠拢党组织,并正在探索在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地方设立流动支部。

第三篇:中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100名开外

中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100名开外

2011年02月10日 07: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雷宇

字号:T|T

12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岁末年初科学界的盘点不断展开,去年年初曝光的井冈山大学论文造假事件屡被提及。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被一次性撤销。这起中国SCI论文饥渴背景下的疯狂案例曾令国际舆论哗然。

实际上,即便在我国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或国家部委高层次的评审中,算数量、比速度,也是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些还算好但并非真正突出的发现,因为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就被国内领导和部门作为突出贡献而庆祝并给予极大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科学界如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他一直坚持科研的质量、回归科学本质,秉持“慢”的理念。

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其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饶毅的回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记者:在国内的学术圈中,您的论文数量似乎并不多?

饶毅:论文是发表你的科学发现。论文可以看数量也可以看质量。如果用《让子弹飞》来比喻,你可以算很多次枪声后击中很多目标,但也可以看看子弹击中了什么目标。中国现在可能主要看枪响后报捷的喜报用什么材料,就是问发表在什么杂志,而很少人能判断打下的目标到底多重要。我自己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有独立的国内实验室后,发表过3篇原始文章。其中,两篇是神经发育:2005年《细胞》报道GSK参与极性形成,2007年《发育生物学》报道ILK参与极性形成;一篇是行为,2008年《自然神经科学》报道鱆胺参与争斗。

另外2005年我应邀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过一篇述评,评论同期一篇文章,虽然不是我们的研究,但我挺喜欢这篇文章,它对原研究者的结果提出不同的解释。

而2006年、2009年、2010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这是国内实验室中发表论文特别慢的活标本,可供批判。

记者:我发现有个很矛盾的现象,您经常在中国报刊写文章,好像不低调,但对科学却很有耐心,又很低调。

饶毅:不矛盾。我写的中文文章,是为了推动改革、为了改善科学文化、为了让青年学生少受不良风气误导,所以数量不能太少。而科学是我的本行,无需在公众中谈。我自然有我的科学交流对象,而且我主张研究过程中积极交流,而不仅限于交流已经发表的工作。

记者:很多人对您个人实验室的情况也很好奇?

饶毅:我的实验室,无论是以前在美国的实验室,还是后来在北京的实验室,迄今为止,速度都不算很快。

在我的实验室,做实验完全取决于做实验者的喜好和自身动力,学生、技术员都有很大余地,而且他们多半很有主见。前不久的组会上,一个学生在回答我建议时说“好”,实验室其他人员惊讶了半天:好像是第一次听学生说“好”而不是反驳我。

一般来说,我的实验室不依赖速度的竞争,而是需要多想,多探讨,选择别人不太做的领域。

在美国时,我实验室做得最多的是神经导向分子,特别是1999年发现Slit蛋白质是神经纤维排斥性导向分子。这是我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orey Goodman、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Marc Tessier-Lavigne同时发现的。

他们都是比我年资高的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Goodman的年资可以做我老师,Tessier-Lavigne是新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因为1994年证明第一个导向分子的工作闻名于世。1999年我们三个实验室的论文发表在同一期《细胞》杂志上。我的实验室当年还有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自然》和《神经元》,报道Slit参与神经细胞迁移的导向作用。因为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才能在该领域做下去。后来,从1999~2009年十年,我们共发表约20篇论文,全部集中在神经导向,以Slit为主,也做过其他两个分子,所有这些都集中理解一个问题:导向的分子机理。

记者:回国以后呢?

饶毅:我希望在中国的工作和我在美国的工作一样。我回国的时候,估计能做到这点。但是,从发表的论文看,我在中国的实验室,论文数量特别少。即使如此,我现在也有信心把国内的工作做得比美国的好。

这几年我的实验室研究方向从发育转到行为。实验室一些学生探讨和摸索了不同的行为范式,最后我们决定做社会行为的分子和细胞机理,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途径,剖析动物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种转型,本身需要时间。我们进入新领域,行为领域的人不熟悉我们。行为和发育不同,有很多人工观察的部分。我不放心,重要实验,我都至少看两个以上学生重复的结果,不能出纰漏,必须严谨。所以,对于自己实验室的“慢”,我觉得至少在目前是必需的。

记者:如何解读这种“慢的标本”?

饶毅:科学研究的慢,不是偷懒不做,而是指重要的结果出现慢,但研究者积极思考,积极推进研究。

是否慢与个人风格和特色有关,也和研究的性质和领域有关。我们实验室因为研究性质、转型、风格、时期等多种综合因素,不可能快。我们不是故意追求慢,是速度不能做我们的目标,质量和高度更受重视。

在科学界,有少数科学家个人的产出可以既快又好。或许可以说,这是学术界都喜欢的“西施”,我们实验室很尊重和羡慕做得既快又好的科学家。

但是,我自知不是“西施”,而是有很多缺陷的研究者,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什么都做好,不可能很快,也就不宜“东施效颦”。

记者:论文发表的杂志好像大家觉得很重要,您如何看?

饶毅:在哪个杂志发表,说明当时一些同行对论文质量和重要性的看法。但是,它并非所有同行的看法,而是几个审稿人的看法,有时可以出现偏颇,而且有时间问题。所以,虽然发表的杂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章的重要性,但是也会出现不准确的时候。比如,神经生物学近年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发明是光遗传学,就是用光来操纵分子,发明技术的两篇关键论文,值得获诺贝尔奖,但它们在《自然神经科学》和《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而很多相关的后续文章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上。

这是因为刚刚出来时,几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马上意识到其重要性,而后来大家很快都意识到重要性,所以后续的文章刊登在更显眼的地方。其他领域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所以,一定要看内容、做学术判断,而不能单纯看发表杂志的名称。如果只看杂志名称,那么我们各个单位就不用科学家,而可以请初中生来评价科学了。

记者:您是否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饶毅: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求快,对我也不例外。

有人讥笑我老得不行而回国,有人认为我只能写博客不能做科研,有人认为我做不出科研成果才谈政策„„不一而足。

也有人好意告诫我发表论文比发表议论重要,而且应该又快又多。实验室的学生也有善意的担心。我不愿骚扰实验室学生,不会经常催结果,而是有问题就讨论。

但我不可能做到又快又好,只能有选择。

好在我已有工作基础,而且2005年在中国发表过一篇《细胞》论文,我得到的支持可以持续一些时间,只要我不怕喝倒彩的压力,不脱离自己的特点转而追求急功近利,还可以承受慢一些带来的压力。

记者: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您有哪些建议?

饶毅: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来说,特别是年轻的研究者,目前比较难,如果做得慢的,在国内压力会比较大。

我现在愿意出来讲这些不是我自己需要特别支持。我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就是想提供一个标本,希望国内多一些单位能选拔和支持一些慢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优秀的人、有潜力的人、积极工作的人,即使他们“慢”,也支持他们,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支持快的人,支持错了,也没人责怪。而支持慢的人,也可能有搞错的时候,作为各级资源掌握者、决策者,这很不容易。

但是,世界科学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既可能出自快的途径,也可能出自慢的方面。因此,不同的科学工作者根据各自特点,有所选择,有得有失。(雷 宇)

第四篇:白色污染与绿色化学-哈工大大学化学论文

白色污染与绿色化学

摘要:

自从化学工业兴起至今,化学制品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1868年人类制成第一种塑料以后塑料制品相继产生。泡沫塑料凭其优越性能,在包装、一次性餐具以及建筑管道的保温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大量无法降解的塑料制品的使用,导致了世界上最严重的污染——白色污染。随着“白色污染”的日益严重.白色垃圾成堆的环境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英国《卫报》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而解决白色污染在有力、也最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就是绿色化学。

关键词

1.白色污染 2.现状 3.绿色化学 4.展望

一、白色污染

1.白色污染的定义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因为塑料废弃物多为白色,所以得出这个名称。

2.白色污染的现状

在确保人们饮食健康以及适应快节奏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是消费者。同时也是污染的制造者。据资料显示:

1、我国2003年合成塑料树脂的年产量约1300万吨,海关记录在案的进口合成树脂为1300万吨。同时还进口了300万吨塑料废料作为原料,实际总量约3000万吨。若按20%的淘汰率计算,每年可产生约600万吨的废弃塑料。

【2】

2、2007年中国塑料消费量为4 578万吨,进口废塑料为684万吨。

3、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物品,中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袋。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塑料废弃量每年超过300多万吨,全国仅每天买菜都要用掉10个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个亿以上。

4、2007年末,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国内首部《超市节能问题报告》显示,我国快速消费品零售全行业每年消耗的塑料袋约为500个亿个。

5、塑料袋生产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石油。据估计,我国仅生产塑料袋一年消耗石油达500万吨。

6、全国每年快餐盒用量在120亿只左右,方便面以及快餐碗30亿只左右,一次性杯子80亿只左右。各种一次性托盘用量在50亿只左右

【5】

【4】

【3】

【1】。

3.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已成为当今严重的环境污染源之一,也是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废塑料制品对环境主要有两种危害,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严重的破坏市容、景观,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旅游区、水体中、铁道沿线、公路两旁、田间地头以及树梢上等到处散落的废塑料,更是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乡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

最重要的污染不是对人类视觉的影响,而是废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很难完全自然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的环境问题。首先,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阻碍农作物根系生长。破坏土壤理化性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其次,弃置于陆地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第三,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土地,且长时间不降解;如果进行焚烧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特别是有些含氯塑料在高温加热时会产生“二恶英”等致癌物质。

5.白色污染物的治理现状

世界各国已经被难缠的“白色污染”困扰多年,对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

韩国政府从19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10万张宣传画,分发了2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O.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08年底前开始实施。但是即使各国政府付出了很大的能力,世界上白色污染并没有减轻的趋势,每年全球的塑料废弃物仍以每年30%的速率在增长。白色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白色污染的治理——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的要求

绿色化学是从环境友好的角度出发,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从源头消除污染。

2.绿色化学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手段

【7】

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使用过的难降解的塑料制品要想方设法回收再利用; 另一方面要研制开发易降解的塑料产品,包括光降解、微生物降解以及可控光降解结合微生物降解等。

大致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缓解白色污染的问题。1.1回收利用

1.1.1直接再生利用

显然这一方法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根据原料不同,有3种直接再生利用的方法:(1)不需分捡、清洗等预处理,直接破碎后塑化成型。(2)必须经过清洗、干燥、破碎后造粒或直接塑化成型。(3)再生前须特别预处理。直接再生制品性能欠佳,一般只做档次较低的塑料制品。1.1.2改性再生利用 【6】

将再生料通过机械共混或化学接枝进行改进的技术。如增韧、增强、复合、活化、高联等,使再生制品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可以作为档次较高的产品。改性再生利用的工艺路线较复杂,有的需要特定的机械设备。湖南大学的谢朝学等同学研制的利用泡沫塑料制轻型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I.2热分解法

热分解法就是将高聚塑料废弃物在高温条件或低温催化的条件下分解,使其回到低分子量状态,从而把长链的高聚物转变成了短链的不饱和烃的方法。这样得到的不饱和烃可以用来重新制造其他产品。此方法可用于处理PE和(聚丙烯)PP制品的混杂回收物。但对于那些含氯的塑料制品需分开处理,这种方法可用于反复处理高聚塑料废弃物。1.3焚烧法

1.3.1废塑料催化裂解制燃料油

将塑料废弃物收集起来,通过热裂化得到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这样既减轻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又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在这一方面的技术日臻完善,已产生了好多专利技术Hd】。冀星等总结了废塑料油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一】。四川大学化学系李晓祥、石炎福、余华瑞通过试验表明:混合废塑料经过催化裂解制得的90#汽油和0舟柴油的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油品品质好坏主要由废塑料的种类、催化剂和催化改性温度3个因素决定。1.3.2回收热能

对于难以分捡的混杂型废旧塑料,将其作为燃料焚烧具有明显优点:不需繁杂的预处理,也不需与生活垃圾分离;其生热值与相同种类的燃料油相当;残渣较少,密度较大,易于填埋处理。据统计,PE分子燃烧热为46.63GJ/kg,PP的燃烧热为43.95GJ/kg,PVC的燃烧热为18.06GJ/kg。可见,PE、PP、PVC的燃烧热非常大。因此,可以利用焚烧法来处理并充分利用其放出的热量H’。焚烧法就是将塑料废弃物集中起来置于焚烧炉中焚烧,充分利用放出的热量而将塑料废弃物处理的方法。

但是,我们必须得考虑一些持久性有机环境污染物的生成

以及这些燃烧产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叫(如PVC燃烧产生HCI,聚丙烯腈(PAN)燃烧产生HCN,聚氨脂燃烧时也产生氰化物等),需要在焚烧炉 上安装污染气体的吸收装置,以实现整个流程的绿色 化。

1.4溶解法

溶解法就是根据聚合物的耐熔性与极性等有关性质,将这些高聚塑料废弃物溶解在与其极性相当的溶剂中的方法。溶剂和聚合物的极性可以用相应的溶度参数表示。1.5研制开发可降解塑料产品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需从源头上解决这些塑料的难降解性的问题。同时,也应该注意降解前后物质的毒性,要尽可能通过降懈达到绿色化学的目的。1.5.1光降解

我们既要考虑塑料产品的耐老化度,又要考虑它们的可降解性。因此,在制造塑料产品时,根据产品的主要用途,研制开发光稳定剂,通过控制加入量,塑料废弃物在一定时间内得到降解。另一种方法就是在合成塑料产品时加入一些光敏基团的单体。某些过渡金属化合物、如:硬脂酸铁、二茂铁衍生物和铁的烷基化合物,还有重金属盐是常用的光敏剂,可使其与该产品的基本原料的单体聚合。另外,可将一些增感剂加入聚合物中。这种增感剂会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使高聚物活化,进而促使塑料废弃物的分解。比如:可添加过渡金属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配体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生成活性极高的硫代氨基甲酰自由基,它可以促使PE、PP、PVC、PS变成光分解性聚合物。同时,加入一些“定时”的光敏剂,如铁钴镍的螯

合物。在紫外线引发之前不会分解,反而会增强它的稳定性。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和控制光敏剂的比例来实现这些塑料废弃物在一定时候通过光解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2.5.2生物降解塑料

利用细菌、酶或各类微生物侵入、吸收、破坏等作用,使塑料分子断链、裂化和崩坏。生物降解塑料根据其降解机理和破坏形式,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崩坏性(致劣性)塑料两种。至今还未普遍达到实用阶段,在研究开发、市场、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天然高分子型,利用纤维素、淀粉、木质素、甲壳质等多糖类天然高分子或将其与合成高分子接枝制得的生物降解塑料;共混型,将淀粉与降解添加剂加入聚酯等通用塑料制成的生物降解塑料;微生物生产的可降懈塑料,英国ICI公司以葡萄糖作为碳源进行菌种培养,向氢细菌供给丙酸、产生出了3一羟基丁酸与3一羟基戊酸共聚酯P;成高分子型,如聚乙酸内酯,即可为微生物降解。大连理工大学王奕等详细介绍了有机化学物质生物降解的测定方法及评价¨”。1.5.3可控光降解结合生物降解塑料

具有可控光降解与生物降解双重降解功能的塑料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降解塑料。它的特点是先使聚烯烃地膜发生光降解,大分子链迅速断裂,分子量迅速降低,然后发生生物降解。聚烯烃的生物降解过程比较复杂,热、紫外光、应力和水等皆可影响生物降解。

实地实验表明,当聚乙烯残体的平均分子量在104以上时,微生物(土壤中)对其作用很小,甚至不起作用。由此可见,可控光降解的程度是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关键,这也表明降解塑料具有双重降解功能的技术先进性和实效性。

3.应用绿色化学治理白色污染的展望

从科学的观点来看,绿色化学是从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绿色化学产品出发,研制开发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原料来完成绿色目标产物的有关合成。

从经济的观点来看,绿色化学为我们提供了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

从环境的观点来看,绿色化学提供了从源头消除污染的方法,使原来的“先污染后治理”转变成“不产生污染、从源头根除污染”的路线。绿色化学治理白色污染的前景是光明的,它将会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如果全世界的国家以及企业、个人能够投入绿色化学的建设中,积极开发生产塑料,降解塑料的的新技术,并将绿色化学产业化,绿色化学一定能够创造一个绿色的天地。

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

【1】、【5】《中国“白色污染“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董金狮

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002172.aspx

【2】、【3】、【4】《中国治理”白色污染“在行动》吴宇

【6】、【7】《白色污染的绿色化进展》 王绍梅,陈志强,武志富

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iaozdxxb200502018.aspx

《”白色污染"的综合治理》谢汝文,林越展,薛可平,李晓

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lkj200103012.aspx

第五篇:考古与科技论文

考古遗址受水文地质作用的影响分析 自旧石器时代起,便已产生了墓葬的风俗,在阶级社会中,通过墓葬形式,更是能突出的反映出阶级关系。而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历朝历代、各个民族、地区更是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和墓葬形式,纵有历史的变迁,仍流传至今。因此,我国分布着大量的古文化遗址。在这些遗址中,有的已经被发掘,有的已经成为准备发掘的对象,而更多的还埋藏在地下不为人们所了解。

考古遗址作为挖掘后的第一现场,亦理应作为一种文物而加以开发保护。遗址所具有的历史性,残存的艺术性,以及暂时不便发掘出土的文物更是见证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例证。而受考古遗址自身特点的限制(如占地面积大,无法移动,受地质事件影响较大等等),存在着许多看似简单的难题。因此,对考古遗址的保护开发手段的研究创新,已成为考古发掘后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下面就考古遗址受水文地质作用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一方面,是地表径流及地下水的水动力作用和腐蚀影响。在某些水量丰盛的地区,一旦遗址被开挖,周围稳定的环境即被破坏,保存几百上千年的文物遗址很有可能由于微小的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毁。比如土壤间微小裂隙,岩石土块间的滑脱错动等,都有可能造成土层的滑塌、破裂,造成周围各种流体的侵入,由于地表径流及地下水中含有许多种盐类,能轻易的对文物表面纹饰,纱质织物以及一些金属器物造成破坏腐蚀,使一些重要信息无法考证。而一旦遇到较大的地表径流或流速较快的地下暗流,轻则使裂隙加大,流体增多,重则可能使遗址整体发生位移甚至完全破坏坍塌。

针对此问题,首先应提前了解该区域的地质状况,堪明径流及地下暗流的走向,判断岩石及地层类型。根据勘测结果可提前加筑隔水层,防止周围流体侵入。或更改开挖线路。其次,在开挖过程中应与相关部门或工厂协商,有计划地关闭周围排污管网、水渠(相关法律的执行尤为重要),并及时引流周边的河流水洼等,防止降雨积水。最后,在发掘过程中,应根据条件及遗址价值,尽量配备备用抽水机

等设备,以防过程中偶遇积水、暗流。

另一方面,是原本保存于地下水或潜流中的文物遗址,如何发掘出并保护的问题。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很有可能一些文物遗址在未被发现前就已经被周围水流侵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在该水环境中处于稳定保存状态,一旦被偶然挖出,会很容易在空气中氧化破坏,丧失原貌。

针对此问题,若仅仅是环境湿润,可将文物连同泥土一起取出,然后尝试着清理泥土,若可行,则可大量开挖,然后用薄膜保存,避免直接与干燥的空气接触;若是完全浸没在水环境中,则可首先分析其中矿物质及各种盐类的含量,然后人工配制与该环境液体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溶液,将文物保存在溶液中并逐步研究。

以上分析和解决方案可能并不全面,在实际考古工作中更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用,并借以其他科技方法加以辅助配合。相信随着我国各项领域科技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方法、好方法运用于遗址发掘及保护工作中,使得我国的考古事业再一次得到质的飞跃!

下载哈工大2012年度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居全国高校前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哈工大2012年度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居全国高校前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九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学术研讨会(录用论文)

    以下论文经专家评审,已被“第九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学术研讨会”会议录用,收入《第九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网商及电子商务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 作者:杨杰 黄星君时间:2007-11-21 21:38:0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摘 要 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运用生态学的整体论原则和系统科学基本原理,重点对科技创......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摘 要 文论述了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对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论述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教......

    《科技与现代生活》选修课论文

    科技改变生活 本学期选修课,我选择了科技与现代生活。老师精彩的演讲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深深的感染了我。本次选修课,老师讲了智能机器人,人脸识别,多媒体以及课件的制作等方......

    合同的标的物及其质量、数量与包装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大批量交易的散装货,因较难掌握商品的数量,通常在合同中规定(B)。 A.品质公差条款B.溢短装条款 C.立即装运条款D.仓至仓条款 2合同中未注明商品重量是按毛......

    朱苏力:大学教育研究数量与质量

    朱苏力:大学教育研究数量与质量——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和回应 2011-01-19 09:32:41 作者:朱苏力 来源:人文与社会 点击:896 评论:0条 【字号:大 中 小】 评分等级:0引论 尽 管“......

    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院 系: 建工系 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 年 级: 12 学 号: 7031 7017 7008 小组成员: 贾世康 杨如意 宋泽武 任课教师: 成桂英 201......

    护理科技论文选题与写作

    护理科技论文选题与写作 1 护理科技论文一般知识 1.1 概念 护理科技论文是科技人员或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学研究领域对其创造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并得以发表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