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理精品西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若干规定
。。。。
西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若干规定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作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进行考核和评审的基本文件,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同时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的重要材料。为建立规范、科学、客观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切实把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关,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根据《西安工程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并结合学校实际,现对学位论文盲审做以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意义及作用
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是指在学位论文评审过程中,隐去作者、导师及评审专家的信息,送审时按照学科、专业与相关院校研究生主管部门或院系直接联系,不直接将学位论文寄往论文评阅人的一种评审方式。“双盲”评审的论文评阅人不得为校内导师或兼职导师。评阅人应为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授、相当职称的专家、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硕士学位论文寄送至省外进行评审的论文份数应不低于总送审份数的50%,同一单位同一人对学位论文的评审不得超过2份。
其意义及作用为:
1.有利于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是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的一项措施。只有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的论文才能进入答辩的程序,才能算质量合格的论文。因此,“双盲”评审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论文质量,严把论文的质量关。
2.有利于促进学生论文的写作和导师的指导工作。“双盲”
评审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位论文撰写的重视程度,促进导师在指导工作上的责任心。如果学生和导师对学位论文不重视,直接会影响学术风气和学术氛围,降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除了要求论文本身要条理清晰、格式规范外,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表现为论文要有一定的创新,创新点必须直接反映在学位论文上。
4.有利于保证论文评审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公开的论文评审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会或多或少地对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论文造成影响。“双盲”评审是“背靠背”的一种评审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论文评审者受到的影响和干扰,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论文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和权威性,增加论文评审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二、学位论文盲审的范围
根据《西安工程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之规定,原则上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答辩前都必须进行盲审。鉴于实际情况,规定现阶段:
1.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全部盲审。
2.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全部盲审。
3.统招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部分进行盲审,其界定范围为:
(1)新增学科的第一届毕业生;
(2)新导师指导的第一届毕业生;
(3)创新基金获得者;
(4)学位课程重考二次以上的研究生的论文;
(5)未按时提交开题报告而又无正当理由的研究生的论文;
(6)导师要求盲审的论文,或学生自己提出要盲审的论文(申请参评优秀学位论文者的论文必须盲审)
(7)提前申请答辩者(开题不满一年)及延长学习年限者;
(8)被随机抽查者(由研究生部根据当年规定实施,审核后予以公布);
(9)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后被列为质量跟踪者;
(10)以上规定之外,经研究决定需要盲审的研究生的论文。
三、论文盲审的时间和办法
1.学位论文盲审一般安排在答辩前一个月进行。一年分两批进行集中审核和送审,第一批盲审的硕士学位论文提交时间为每年的元月1日前(拟于3月份申请授学位者),第二批盲审的硕士学位论文提交时间为春季开学后第一周之内(拟于6月份申请授学位者)。
2.为保证全部论文(无论是否抽取盲审)的质量,所有统招研究生都必须按盲审格式准备好论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齐论文盲审稿参加随机抽取。抽取的论文将直接送审不再给时间进行修改。
3.凡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的论文,其评审结果于研究生正式答辩前返回,其余时间提交的论文均不保证其评审结果的返回时间。
4.从寄送之日算起,论文评审时间一般为一个月,评审结果由学位办安排统一公布。参与“双盲”评审的工作人员不得泄露评阅人姓名和单位,不得透露学位论文申请者及其导师姓名,以保证“双盲”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学位论文申请者及其导师不得打听评阅人信息,干扰学位论文评审工作的正常进行。专家评阅意见书由学位办进行统计处理,并将评审的总体结果反馈给学位申请者及其导师,对不同意公开评阅人信息的应隐去相关内容,以保证专家信息的保密性。
5.根据学校优秀学位论文评审办法之规定,凡欲参加优秀学位论文评审的论文都需参加盲审,若盲审未抽中则需在答辩前提交自主申请盲审要求,凡事先未参加盲审者则不受理其评优申请。凡自主申请盲审者论文评审以合格(一般)为通过原则,但
要按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并由导师负责把关。
四、论文送审时学位申请者需提供的材料
1.需提交盲审论文一本。盲审学位论文须按照《西安工程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与摘要的统一要求》排版和装订,论文封面及论文中不得出现作者和导师的姓名及其他一切相关信息。
2.学位申请者需提交导师签字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通知单”(在盲审名单公布后于各学院研究生秘书老师处领取)。
五、论文评审结果的处理
盲审以量化分数70分和评语综合评定来决定是否“合格”。量化分数在70分(含70分)以上,且评语中没有反映问题者为“合格”;如分数低于70分评语好则仍为“不合格”。如分数虽然高于70分(含70分)但评语“不合格”则为“不合格”。
如量化分数虽然高于70分(含70分),但评语中却出现如下说法时,处理意见如下:
1.评语中只反映有打印文字错误,或参考文献标注,或图表序号等可以及时修改的错误等,视为“合格”,但学生必需修改后由导师把关审核,参加答辩。
2.评语中反映论文虽无原则性错误,但仍有需要补充内容的论文,或有“建议修改后答辩”意见的论文,结论为“合格待定”。需经学生修改后,再改送校内专家重审。答辩前必须由申请人根据评阅意见书要求提交学位论文修改报告经导师审核签字,并经基层(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方能办理答辩手续,参加答辩。
如果专家重审后仍有问题,基层(学院)学位分委员会根据专家意见做出可以答辩或推迟答辩的决定,并报研究生部审核。出现此种情况,(1)申请人可自己申请推迟三个月或以上答辩;
(2)导师可决定推迟该申请人的学位论文答辩三个月或以
上。
3.评语中指出论文有原则性错误(如假设条件不成立、样本选择没有代表性且不客观不全面、实验方案不合理试验数据不可靠等)或有关键性问题错误(如课题研究原理适用有错误、论文结论不可靠等),或“论文需要做较大修改,经重新送审通过后再答辩”等的论文,无论盲审评分多少则综合评价仍视其为“不合格”,其论文必须严格按照专家的意见修改后重新送校外专家盲审。该论文的界定“不合格”,应由基层(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开会组织界定。如有异议,由学校学位委员会仲裁。
4.盲审结论为“不合格”者和上面第3条情况者,第二次提交论文再次盲审时,工学论文修改时间不得低于半年,理学、文学、管理学及法学论文修改时间不得低于三个月。
(1)若重新送审通过后,在进行答辩前还必须重新进行答辩申请的审批程序,由基层(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研究生部审核,方能参加答辩。答辩由学校统一集中组织进行;
(2)若答辩时间错过当年的学位授予时间,则应按下一年度毕业处理;
(3)第二次盲审结论仍为“不合格”,则不予毕业,按肄业处理。
六、对论文盲审“不及格”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处理
凡盲审“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将视情况限招或停招研究生。
本实施细则从2006级研究生起开始执行。本实施细则解释权归研究生部。
二○○八年十月十五日
第二篇:西安工程大学介绍
西安工程大学:“西北的纺织之光”
------西安工程大学刘思航
时间:2011年11月10日
地点: 北京人民大会堂
报道:
11月10日,“纺织之光”2011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等协会领导,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中原工业院等高校代表,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等500余人出席了大会。西安工程大学人事处处长赵小峰代表学校参加了颁奖典礼。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奖是“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为促进纺织行业的发展而设立的基金奖项,其前身是“钱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全国纺织战线上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方面的科技成果,奖励在纺织教育战线上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使他们成为全行业的典型和学习榜样。该基金设立十多年来,全国已有2千多名优秀科技工作者、教师、在校学生荣获奖励。
大会对2011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及个人,2011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和个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及2011“纺织之光”教师奖、学生奖的获奖单位和个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的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领导对上述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杯、证书和奖金,并鼓励纺织全行业向获奖者学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促进我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为己任,为
建设纺织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会还宣读了向“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赠的单位和个人,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我校共有2项成果获得2011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8项成果获得2011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2位教师获得2011“纺织之光”奖教金;15名学生获得2011“纺织之光”奖学金。
从以上的信息,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各色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纺织工业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
纺织之光,纺织的希望与力量.那么,西北纺织的希望与力量又在哪里呢?
-----它是由1978年成立的西北纺织工学院发展而成,其前身是1912年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设置的机织科;
-----它是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是纺织工业部直属三大高校(华东纺织工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西北纺织工学院)之一;
------它作为少有的以纺织工业为特色的公立省属本科高校,致力于为发展中国纺织工业科技做最大努力与付出.---------它就是西安工程大学(纺院),一所承载着西北纺织工业腾飞使命的大学,他就是西北纺织希望与力量的所在!
采古都之灵气,集天地之神韵.之于纺织,我校是在亚洲都有建树的皎皎领航者!学校与日本、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近年来,教师出国进修、交流20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490多人次。举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数十次。并且,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全国教科文卫系统“先进工会组织”等称号,连续六年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85项。
作为一个纺院人,更让我们拍着胸脯自豪的是:学院坚持走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教学科研共同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近三年承担国家“十五”攻关、纳米
重点专项、省部各类计划攻关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170余项,科研经费2200余万元。公开发表或学术交流论文63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5篇。出版著作、教材24部,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省部级、厅局级科学技术奖34项;申请专利10项,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同时,学院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西安工程大学—溢达纺织品新技术研发中心”,获得100万元首批研发经费。另有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艺术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澳国际学院、体育部和福州服装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现有实验室5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各类在校学生20000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500余人。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336万元,图书馆馆藏文献165.2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23.5万册。
然而,纺院的地位不只局限体现在纺织方面的贡献.学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普通高等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出了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5万余名,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有54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覆盖49个硕士点,工程硕士专业领域7个,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其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更是学校不容小觑的强盛专业!
虽然,它没有西安交大的名师济济,没有西工大的历史悠久,也没有西电的学术醇厚,但是它以纺织在时代的洪流中独树一帜,倾尽已逝的33年与未来终身的岁月为国家各行各业输送自己全部的力量,挑起中国纺织事业的脊梁,点燃西北的”纺织之光”!
第三篇:西安工程大学校徽
说明:1.本校徽已按比例缩放,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查看清晰原图。
2.www.xiexiebang.com整理的系列中国大学校徽,旨在为您制作简历时提供方便。
3.“西安工程大学校徽”的版权归属原设计者、学校所有。
第四篇:143701485323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二○一五年七月
目录
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1 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4 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6 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10 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14 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17 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19 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21 微电子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24 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27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29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31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33
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满足下述条件之一者可按期申请硕士学位。
1.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军队指挥学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
2.申报发明专利至少1项;
3.向国际或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并被认领标准化提案至少1项;
4.科研获奖(须持证)至少1项;
5.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至少1项(仅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6.获得软件著作权至少1项(仅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以上研究成果须在研究生入学后取得,研究生本人排名前二(第一学生作者)。
(二)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如不满足申请学位基本要求,则对其学位论文增加双外盲评审,评审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以第一学生作者、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四)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条件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收录期刊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已发表)。
(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三、其他相关规定
(一)本规定列入统计范围的研究成果必须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合作单位联合培养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署名单位的排序要求),必须与学位论文有实质对应关系,并在学位论文中明确标明其对应章节。
(二)发表或录用的期刊论文必须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范围内,如果不在《参考目录》规定范围内,须被SCI或EI收录。
(三)发表或录用的会议论文必须在《参考目录》规定的会议论文范围内。
(四)在《参考目录》规定的英文期刊的增刊上发表的 学术论文,以SCI或EI收录为准,未被收录的英文增刊论文一律不计入;在《参考目录》规定的中文期刊的增刊上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一律不计入。
(五)对于涉密学位论文,按照涉密论文送审相关规定进行评审。
(六)本规定由通信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视为满足答辩条件,可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1.撰写技术报告1篇;
2.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军队指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3.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项; 4.科研获奖持证。
(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 论文相关的SCI收录期刊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已发表)。
(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三、其他相关规定
(一)发表学术论文署名须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
(二)列入统计范围的研究成果,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硕士研究生须为排名前三的第一个学生作者。
(三)发表学术论文的中文期刊必须全部是《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英文期刊原则上以《参考目录》为准,鉴于英文期刊每年变动比较大,如果不在《参考目录》规定范围内的英文期刊,须被SCI或EI收录,并经导师推荐,二级学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通过。
(四)本规定由电子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所有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均须由导师签字确认方可提出申请。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满足以下所有条件,且在导师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在校时间需满2年。
(2)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
(3)研究成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 至少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收录期刊论文1篇; ② 至少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EI收录期刊论文2篇; ③ 至少在CCF C类及以上的会议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④ 至少授权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项(本人排名第1或导师第1、本人第2);
⑤ 获国家科技奖励,或者省部级一等奖(本人排名前5)、二等奖(本人排名前3)、三等奖(本人排名前2);
⑥ 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新科技奖”(本人排名 第1或导师第1、本人第2)。
2.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同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参照《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执行。
三、其他相关规定
(一)CCF推荐的A类、B类、C类期刊和会议以中国计算机学会公布的最新版本为准。
(二)在期刊的增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律不计入。
(三)本规定由计算机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除外)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视为满足答辩条件,可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否则对论文实行双盲评审。
1.至少发表1篇SCI或者EI收录期刊论文;
2.在中文核心期刊或者导师认可的专业领域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论文;
3.至少发表1篇国际或国内会议论文;
4.作为主要撰写人参与导师承担项目相关的技术报告、项目申请书或者专利的撰写,并得到导师的签字认可。
(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在满足条件1的基础上达到答辩条件中的至少1项。
(二)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 2.5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满足条件1的基础上达到答辩条件中的至少1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满足条件1的基础上达到答辩条件中的至少1项,或者在满足条件1的基础上在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一、二等奖励,或者至少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本人排名前2名)1项。
(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三、其他相关规定
(一)《力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中的期刊仅作为参考,对于符合本规定中相应要求但未列入《参考目录》中的期刊也予以认可。
(二)本规定由机电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可通过撰写技术报告、或在《物理学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或获得软件著作权、或提交标准化提案、或科研获奖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化提案须为排名前三的第一个学生作者,科研获奖须持证。
2.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收录期刊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已发表)。
2.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 位。
二、光学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通过撰写技术报告、或在《光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来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要求技术报告、论文或专利必须是学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在提交学位申请时学生需向学院上交报告、论文或专利申请书(或授权书)的原件及复印件(需导师签字)。
2.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
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
2.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511 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或者在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一、二等奖励,或者至少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1项。
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三、物理电子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同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参照《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执行。
四、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同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参照《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执行。
五、其他相关规定
(一)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中文期刊必须全部是《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英文期刊原则上以《参考目录》为准,鉴于英文期刊每年变动比较大,如果不在《参考目录》规定范围内的英文期刊,须被SCI或EI收录,并经导师推荐,二级学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通过。
(二)硕士研究生在满足学校相关规定外,还需参加学院组织的学位论文匿名外审,匿名外审办法详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匿名外审实施办法》。
(三)本规定由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经济与管理学院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至少在CSSCI/CSCD源期刊(以下简称C刊,不含CSSCI源期刊扩展版)发表论文1篇,方可取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1篇期刊或会议论文、或撰写项目技术报告或项目申请书、或申报专利、或获得科研获奖(校级及以上政府科研奖励或省级及以上学会设立的科研奖励),方可取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
(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 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
2.在校时间满2.5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75分及以上。
2.至少在CSSCI/CSCD源期刊上发表或录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三、其他相关规定
(一)学院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实行盲审制度及盲审淘汰制度,盲审采取匿名会审的形式进行。
(二)未取得学位申请答辩资格,或论文评审未获通过的,至少应推迟半年方可提出或再次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三)在国外英文经济、管理类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可按CSSCI源期刊论文认定;非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学生,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CSSCI源期刊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
(四)论文若被SSCI/SCI检索,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A/B刊发表论文,可获得优秀硕士研究生等推优资格,并按学院科研奖励政策获得相应奖励。
(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执行。
(六)本规定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数学与统计学院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达到学习年限后,取得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至少发表或录用SCI、SSCI或EI收录期刊论文1篇; 2.至少发表被SCI、EI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1篇; 3.在《数学和统计学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论文1篇。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达到学习年限后,取得的研究成果满足下列要求之一,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提交1份结合实际工作的统计分析报告(获实习单位认可或采用,得到至少两位相关专家、行家的具体书面肯定);2.至少发表或录用SCI、SSCI或EI收录期刊论文或《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论文1篇;3.至少发表被SCI、EI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1篇。
二、其他相关规定
(一)申请答辩时若有特殊情况,经本人申请,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按一定程序审议通过后方可答辩。
(二)发表论文的中文期刊原则上须是《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也可以参考我校其它一级学科的参考目录,但要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确认。
(三)本规定由数学与统计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至少满足《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的D级及以上标准,方可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且其中有1篇在《参考目录》规定的A级期刊上发表。
(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5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且其中有1篇在《参考目录》规定的B 级 及以上期刊发表。
(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三、申请学位论文免盲审基本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A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免盲审。
四、其他相关规定
(一)在《参考目录》规定的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的增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律不计入。
(二)本规定由人文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一定的科研工作,完成基本的科研训练,培养基本的科研能力,申请学位前应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1.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不包括增刊、专刊等)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至少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署名须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其导师为第一作者)。
2.参与一项厅局级(含校级)以上的科研项目。3.参与著作或教材编写,并正式出版。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或参与过与专业有关的研究或实践工作,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职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满足下列要求之一,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在公开出版的刊物或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译作评介等),署名须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其导师为第一作者)。
2.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译文1篇,或在正式出版的译著中承担不少于2万字的翻译量。
3.非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翻译成果(累计不少于5万字),如被相关单位认可、应用,并有相关的正式证明,亦可按照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对待。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1篇须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二级笔译考试。
(3)累计完成20万字的翻译实践,并有相关的正式证明。
(二)在校时间满2.5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 术论文。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参加省级及以上翻译赛事,获得二等奖及以上。(3)累计完成20万字的翻译实践,并有相关的正式证明。
(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三、其他相关规定
(一)申请学位时,若论文未正式发表,可以提交期刊同意录用的证明,先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可按期毕业,毕业一年内科研成果正式发表者,可提出学位申请,并提交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其学位授予问题,否则,不授予学位。
(二)对确有特殊原因,未能达到申请学位者,可以由导师提出申请,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一起确认学位论文的水平后,作出是否同意其学位申请的决定。
(三)本规定由外国语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微电子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方可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否则对论文实行双盲评审。
1.至少在SCI或EI收录期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1篇; 2.至少在中文核心期刊或者导师认可的专业领域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3.至少发表国际或国内会议论文1篇; 4.至少被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集收录1篇;
5.作为主要撰写人参与导师承担项目相关的专著或教材的编写、申报发明专利、科研获奖等;
6.在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项。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通过撰写技术报告、或在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或申报实用新型专利、或获得软件著作权、或提交标准化提案和科研获奖、或在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奖等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
(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四)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收录期刊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已发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在SCI或EI收录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者在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一等奖励,或者至少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本人排名前2名)1项。
(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三、其他相关规定
(一)硕士研究生列入统计范围的研究成果还包括专著或教材(公开出版)、发明专利(已获受理且须排名前三的第一个学生作者)和科研获奖持证。
(二)学科竞赛以学校认定的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为准,如果为相关企业行业开展的全国性科技类活动,须经指导教师推荐,二级学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通过。
(三)发表学术论文的中文期刊必须全部是《参考目录》 规定的期刊(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英文期刊原则上以《参考目录》为准,鉴于英文期刊每年变动比较大,如果不在《参考目录》规定范围内的英文期刊,须被SCI、EI收录,并经导师推荐,二级学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通过。
(四)本规定由微电子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开始执行。
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通过撰写技术报告、或在《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
(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5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或者在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和发明 制作活动中获一、二等奖励,或者至少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本人排名前2名)1项。
(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三、其他相关规定
本规定由软件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除外)可通过撰写技术报告、或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
2.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3.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
2.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529 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5个月。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论文1篇(本人排名前3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论文1篇(本人排名前3名),或者在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一、二等奖励,或者至少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本人排名前2名)1项。
3.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二、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按其招生所属一级学科基本要求执行。
三、其他相关规定
本规定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和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同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参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执行。
二、空间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按其招生所属一级学科基本要求执行。
三、航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除外)可通过撰写技术报告、或在《航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
2.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
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专业领域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5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专业领域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或者在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一、二等奖励,或者至少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本人排名前2名)1项。
四、其他相关规定
本规定由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除外)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提出学位申请。
1.撰写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
2.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1篇。
3.申报发明专利至少1项。
(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三)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
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JCR 前二区期刊论文1篇。
(二)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5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或者在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一、二等奖励,或者至少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本人排名前2名)1项。
(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三、其他相关规定
(一)发表学术论文的期刊或会议必须全部是《参考目录》中所列举的期刊或会议,若特殊情况发表在《参考目录》以外的期刊或会议上的论文,需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定。
(二)本规定由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第五篇: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
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
第一条 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建立必要的筛选制度,实行中期考核分流,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对其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考核和评定。其目的是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成效,及时发现和改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三条 中期考核的考核对象是具有正式学籍的学术学位研究生。
第四条 中期考核的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及不合格三级。任一部分考核结果为“不合格”,其中期考核均记作不合格。若三部分考核均为优秀,可推荐为优秀等级。中期考核优秀比例不得超过本专业参加考核人数的20%。
第五条 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三部分。
(一)思想品德考核
主要从研究生政治态度、品德修养与法制观念、学风、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考核研究生品行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课程学习考核
检查研究生入学以来执行培养计划情况,所修各门课程的成绩和完成学分情况。其中考核“优秀”的学生学位课平均成绩不得低于85分。
(三)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
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并按《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的要求,在各学院的组织下进行公开报告,由开题报告专家组给出考核结果。
第六条 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进行。
研究生如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参加中期考核,应事先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学院分管领导审核,报研究生处审批同意后方可允许延期,并必须在三个月之内参加补考核工作,且不得再延期。
已办理休学手续的研究生,与下一年级研究生同期进行中期考核。第七条 研究生中期考核由所在学院具体组织和实施。
(一)所在学院应成立由院领导和有关学科专业负责人组成的中期考核领导小组,成员3-5人,负责组织本学院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工作。
(二)各学院按学科、专业成立考核工作组(设考核组长、秘书各1名),原则上由本学科带头人或负责人任考核组长,负责本学科、专业研究生的考核工作,一般应有3-5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专家组成。考核工作组具体负责中期考核工作,召开开题报告会,确定开题报告专家组成员,对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审核。
(三)由所在学院党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成立思想品德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考核。
(四)课程学习考核由所在学院办公室负责统计课程成绩,研究生秘书签字后,加盖学院公章确认。第八条 中期考核工作相关环节的程序
(一)开题报告环节程序
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会前认真填写《重庆理工大学硕土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计划》(附件1),其中必须包含5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要求阅读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文献总阅读量一般应不少于15-20万字,引用外文文献一般不得少于15篇(部)。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计划经导师签字同意后提交报告会。
开题报告会应有校研究生教育督导团、本专业的有关教师、研究生列席参加,以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开题报告会一般应包括以下程序:听取研究生做论文开题报告(每位约占用15-20分钟),要求简明扼要,抓住重点;由开题报告专家组及导师、督导团专家、列席研究生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从各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由研究生回答问题;开题报告专家组在研究生、导师及无关人员回避的情况下,填写《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表决票》(附件2),对研究生开题报告进行投票表决,作出论文开题报告考核结果。投票表决中,2/3以上人数投票评定为“优秀”者,论文开题报告考核评定为“优秀”;超过1/3人数投票评定为“不合格”者,论文开题报告考核评定为“不合格”。记录员负责整理记录,填写《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土研究生开题报告与课题研究计划》相关内容,由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并签署意见。
(二)中期考核程序
研究生应按有关要求认真作好个人总结,填写《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土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附件3)呈送给导师。
导师对所指导的研究生在德、智、体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评,并在《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土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中签署综合考评意见。
各学院中期考核领导小组应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课程学习成绩考核情况对研究生逐个进行全面综合评议,并给出考核结果。
考核秘书根据考核结果填写《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和《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情况汇总表》(附件4),连同考核材料一起交研究生处。
经研究生处审核通过后,将中期考核的最后评定结果通报各学院。第九条 中期考核结果的处理
(一)中期考核成绩为合格及以上者,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工作。中期考核完成需满一年,才允许申请论文答辩,未参加中期考核的研究生,不得参加论文答辩。
(二)对因故未参加中期考核的研究生及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各学院应在三个月内进行一次补考核工作,补考核工作流程同中期考核。填写《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补考核)情况汇总表》(附件5)。
补考核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阶段;补考核不合格者,不宜继续培养,按《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退学规定办理。
(三)中期考核评定等级为优秀,是参加优秀毕业研究生、西南兵工奖学金等奖项的评选以及提前答辩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十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