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11 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食品安全(ISO22000)管理手冊文件编号: FSMP-9.11 2.0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
3.0职责
3.1 总经理有宣传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设备管理的政策和规定的责任,审核、批准
重大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
3.2 生产厂长负责审核、总经理批准生产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淘汰计划;
3.3 生产主管负责生产设备的使用、检修和调拨的管理,预防和处理设备事故;
3.4 技术部负责建立健全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制定重大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制度;
3.5 车间主任负责组织本单位员工的技术业务培训及设备操作和培训,执行设备管理的有关
规定。
3.6 设备管理员
3.6.1 负责公司生产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的管理;
3.6.2 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协同作好固定资产的盘查、折旧工作;
3.6.3 制定设备维修、更新和淘汰计划及对计划执行的监督、检查和验收;
3.6.4 按有关程序办理设备调拨、移装、保管、封存、报废、销毁等。
4.0工作程序
4.1设备选型、采购、开箱验收
4.1.1 各使用部门根据使用需要提交设备新增申请,由生产部核实,经技术部会签定,纳入当年设备更新、改造和添平补齐计划。
4.1.2供应部根据采购计划的要求,广泛收集信息,并按《采购控制程序》,实施采购;
4.1.3设备到厂后,设备管理员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开箱,根据装箱单,逐一清点。
4.2设备安装、调试
4.2.1一般设备由使用部门和机修班负责安装、调试;
4.2.2重大设备由产部联系生产厂家或专业安装人员安装、调试;
4.2.3安装调试合格后,生产部组织相关部门办理设备移交手续〃未经调试、检验和移
交的设备不得投入生产中使用。
4.3设备使用和维护
4.3.1操作工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所有设备操作工必须经过相应设备操
作培训和考核;
4.3.2操作工必须每天作好设备点检记录和设备运行记录,机修班必须定期作好生产设
备的巡视检修工作,设备的检修记录部应归类、汇总,由设备管理员部统一保存。
4.4设备的保养
4.4.1 操作工人根据“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
排除故障”的要求,作好日常保养;
4.4.2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人为主,机修班配合,对设备进行局部检查和维护;
4.4.3二级保养,以机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
4.5设备维修
4.5.1设备管理员会同有关车间根据设备使用状况制定设备维修计划,经审批后组织相
关部门实施。
4.6设备事故
4.6.1一旦发生设备事故,事故发生部门应根据事故类别按规定逐级上报;
4.6.2生产部根据设备事故“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
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组织人员进行抢修;
4.6.3发生事故所在部门必须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分析原因,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
见。事故报告与维修记录都应由设备管理员存档保管。
4.7设备停用和报废
4.7.1 对于长期不使用的、超过使用年限的或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生产设备,使用部门
配合设备管理员编制设备停用和报废计划,报相应生产副总和总经理审批后作相应处理。
4.8设备备品、配件的采购
4.8.1 各设备的备品、配件的采购应由设备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物资采购申请单》,经生产部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后报供应部购买;备品、配件的库存要满足设备维修需要又要满足降低库存资金占用量的原则。
5.0 相关和支持性文件
《采购控制程序》
《过程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操作规程》
6.0 质量记录
《设备维修记录》
《设备管理记录》
《设备运行记录》
《设备维修计划》
第二篇: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1.目的
维持整个生产系统设备的完好状态,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整个生产系统的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的管理。
3.职责
3.1 技术研发部组织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规范》,并提供技术支持。3.2 生产管理部组织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实施计划》,并督导实施。3.3 技术研发部组织制定技术改造项目的计划,并组织实施、验收。3.4 工厂负责设备的请购、安装、调试、验收、维护、保养等。3.4 供应中心负责设备及机配件的采购。
4.工作过程和方法 4.1 请购
4.1.1 设备常用零部件的请购由使用单位提出,填写《采购申请单》,副厂长批准。
4.1.2 技改项目需用的设备、备件等由技术研发部提出,填写《采购申请单》,总工程师批准。
4.1.3 新增生产设备的请购由工厂提出,填写《采购申请单》,厂长审核,生产副总裁批准。4.2 采购
4.2.1 请购单位将已批准的《采购申请单》,交供应中心实施采购。4.2.2 立项设备、配件等的采购,按集团招投标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4.3 验收
4.3.1 生产设备进厂后,由工厂根据《采购申请单》和《装箱清单》逐项清点检查,并组织生产科、设备科、使用车间等进行安装、调试,合格后会签《设备验收记录》,并报送供应中心。
4.3.2 设备常用零部件,由使用单位验收后在《出库单》签字。
4.3.3 新项目和技改项目的设备和零部件由技术研发部组织工厂清点、安装、调试和验收,填写《设备验收记录》报送工厂和供应中心。
4.3.4 进厂验收不合格的设备或维修零部件,由请购单位通知供应中心处理。4.4 入库、出库
4.4.1 验收合格后的设备和零部件由供应中心采购人员凭批准的《采购申请单》、《设备验收记录》到供应中心材料库办理《入库单》。
4.4.2 验收合格后的设备和零部件由请购单位凭批准的《采购申请单》到供应中心材料库办理《出库单》。
4.4.3 财务部门凭《采购申请单》、《入库单》、《出库单》等办理结算业务。4.5 设备建帐
4.5.1 设备验收后,生产单位将设备资料编入《设备台帐》内,并报生产管理部、技术研发部和财务部备案。4.6 设备异动
4.6.1当设备在工厂内部需要移装、封存、启用、报废时,由使用单位填写《设备异动申请表》,副厂长审核,厂长批准。好生管物控网
4.6.2 当需要在集团内各工厂之间进行设备移装时,由设备所在单位填写《设备异动申请表》,厂长审核,生产副总裁批准。
4.6.3 设备异动后,各工厂应调整《设备台帐》中相关内容,并报生产管理部、技术研发部和财务部备案。4.7 设备一级维护保养
4.7.1 设备一级维护保养指设备的日常点检、清扫、清洁等。
4.7.2 生产管理部组织各工厂制定《日常点检规范》和《日常点检表》,并督导、考评。
4.7.3 一级维护保养由设备操作者根据《日常点检规范》实施。生产值班长每天巡检生产、设备运行情况,督导操作者做好点检工作,填写《日常点检表》,点检结果作为操作者考评依据。
4.7.4 生产值班长要及时处理点检发现的设备异常情况,并将处理方法和结果填写在《生产值班长交接班记录》上。4.8 二级维护保养
4.8.1二级维护保养指设备的专业点检和维修,包括对设备定期进行的加油、换油、调整、更换等,以及设备故障的排除。
4.8.2技术研发部依据设备和零配件生产厂家的建议,结合工厂实际使用频率、使用条件、重要度等,组织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规范》,并督导实施。4.8.3生产管理部根据《设备维护保养规范》,组织生产单位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实施计划表》,副厂长审核,厂长批准,生产管理部督导实施。
4.8.4二级维护保养由车间设备维修人员根据《设备维护保养规范》的要求实施,并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车间主任督导考评。生产管理部监督实施效果。4.8.5主要生产设备的易损易耗零部件,生产单位应随时有备品可使用。4.8.6 在生产过程中,当设备出现异常时,由操作者通知设备值班维修人员处理。异常排除后,设备值班人员应将异常时间、原因、维修方法、更换零件等情况详细记录在《设备运行交接班记录》中。
4.8.7 当异常情况设备值班维修人员无法处理时,经生产值班长同意,可提交维修班进行维修,并将维修结果记录在《设备运行交接班记录》中。4.8.8 生产单位应统计设备故障时间,以确认预防保养措施的正确性,并在《生产日报》中向生产管理部报告设备运行状况。4.9 三级维护保养
4.9.1 三级维护保养指设备的大修和更新改造。
4.9.2 技术研发部组织生产单位制订《设备大修和更新改造计划》,由厂长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并报生产管理部备案。
4.9.3 三级维护保养由技术研发部组织生产单位实施,必要时组织外单位协助。4.9.4 大修和更新改造项目完成后,技术研发部组织生产管理部、使用单位等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填写《设备验收记录》。
4.9.5 技术研发部组织更改相应的设备技术规范文件,如维护保养规范、操作规程等,并送到生产管理部和使用单位。5.相关文件
5.1 《采购管理程序》 5.2 《日常点检规范》 5.3 《设备维护保养规范》 5.4 《公司生产设备管理办法》
6.使用记录
6.1 《采购申请单》 6.2 《设备台帐》 6.3 《日常点检表》
6.4 《设备维护保养实施计划表》 6.5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6.6 《设备运行交接班记录》
6.7 《设备大修和更新改造计划》 6.8 《设备验收记录》 6.9 《设备异动申请表》
第三篇:设备管理程序1
设备管理程序
1.目的
1.1保证设备完好率,使生产正常运行;
1.2改进设备性能以满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要求。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的生产设备管理。3.职责
3.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3.1.1跟踪和了解本行业装备发展的信息,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定期向生产副生产副总经理递交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动态情况报告。
3.1.2对现有设备施行全面管理
a.整理设备资料(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随机备件及工具清单等)归档;
b.建立设备使用和维修档案;
c.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岗位维护保养规程,并对生产部门的骨干进行培训,属于专业机械的还要对操作者进行培训;
d.编制《设备检修计划》、《设备检修程序》;
e.直接领导设备科对动力设备和公用设备进行管理;
f.编制委外修理设备项目清单,签订修理合同,实施修后验收,必要时派员跟踪拆装修理现场;
g.编制易损件的合理库存量;
h.主持第五级设备检查,督导、验证和评价下级的设备管理;
i.每月一次将整机、零配件供应商和修理情况资料报财务部门汇总存储。
3.1.3接受生产副生产副总经理的指示,搜集汇总设备使用意见,记录设备缺陷,编制设备技术改造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2设备使用部门负责:
3.2.1正确操作使用设备;
3.2.2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3.2.3设备的现场保管;
3.2.4设备缺陷的及时如实汇报。
4.工作内容及要求
4.1设备购置和更新
4.1.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公司规划和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每半年或生产副总经理有指示时向生产副总经理递交“设备购置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并附报“设备购置计划”。
4.1.2生产副总经理对下述资料组织论证:
a.召集设备管理部门及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讨论;
b.组织对两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询问报价;
c.必要时聘请专业人士征询意见。
通过论证要对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维修性、安全性、售后服务等项目作出评价并记录,按择优选定的原则,对“设备购置计划”进行审批。
4.1.3设备管理部门依批准的“设备购置计划”,跟多家供应商洽谈,货比三家后,起草合同,按《合同管理制度》的规定报批;
4.1.4由采购部或生产副总经理指定的人员按照《采购控制程序》执行采购。
4.1.5设备到厂后,由供应商安装试机或由我司人员安装试机,达到预期的技术参数后,由使用部门、采购部门和设备部代表共同验收,并填写“设备入厂验收表”及“重点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
4.1.6设备管理部门对已购置的设备:
收集资料,进行分类、编号、归档,并填写“机器设备一览表”;
b.在设备上进行标识;
c.填写“设备移交清单”移交给使用部门,并按《设备使用前培训考试规定》,对设备使用部门的负责人和操作工进行培训和考试。
d.对设备运行和完好检查进行记录统计。
4.2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4.2.1设备管理部门 a.编制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规程;
b.对使用部门骨干或重点设备的直接操作者进行培训;
c.每台机器设立对应的履历档案存于公司财务部,并录入电脑;
d.每台机器设立“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卡”,注明保养项目及频次记录保养及维修的经历,“记录卡”一年一换;
e.每年的12月20日前编制次年的“设备检修计划”报生产副总经理批准;
f.根据设备检修计划或设备运行记录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并在“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卡”上作好记录;
g.计算设备维修费用,统计备品备件消耗情况;
h.指导机修人员循合理路线每日巡视生产设备,发现并记录问题,及时排除;
i.必须委外维修的设备,办理批准及出厂手续,返回时核对修理项目,验收并作记录。
4.2.2使用部门
a.组织对员工的全面培训,落实规程要求;
b.督促组长、操作工、维修工按“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卡”的内容执行保养工作;
c.了解设备状况,及时向设备部报告和设备故障和设备事故。
4.3设备管理记录
4.3.1记录的分类:
a.普通设备管理记录;
b.重点设备管理记录;c.现场台帐记录及档案记录。
4.3.2普通设备管理记录的内容、方法:序号内容方法执行部门归档时间a设备前期资料: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设备购置计划表” 洽谈记录纸、设备商的广告资料、其他·起草合同,资料附后;
对多家资料进行比较,作出选择说明。设备管理部门资料使用完毕即归档b设备原始资料(说明书、图纸、保修卡、合同、合格证、进口单、运输单等)·登记、编目,送财务部存档;
资料将目录录入电脑备查。财务部设备到公司后一星期内c设备安装、调试及交付使用部门时的交接资料·由设备部拟定安装调试验收项目,逐项真实记录于“安装调试记录表”中;
交接时现场试验及外观情况记录入“设备移交单”中。设备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d设备维修记录卡随机一卡、随修随记,年终换新,旧卡归档。设备管理部门e设备检修记录执行设备检修计划和设备出现重大故障送机修车间及委外修理时的记录设备管理部门f设备技术改造记录对设备结构、性能进行改进的记录。设备管理部门g设备损毁记录设备有部分损坏或整机毁坏时记录损毁情况、原因、责任。设备管理部门h设备报废记录记录报废设备状况,说明是正常报废还是事故报废。设备管理部门4.3.3重点设备管理记录及方法:
4.3.3.1重点设备指“稀、贵、精、危”类设备。
a.“稀”:稀少设备,全公司拥有量在2台以下的设备;
b.“贵”:贵重设备,原购置单价在2万元以上的设备;
c.“精”:精密设备,精密度很高,需要专业保养和调校的设备。
d.“危”:危险设备,指有易燃易爆危险的设备或结构容器。
4.3.3.2重点设备执行4.3.2外,还须执行下列规定:
a.由设备管理部门制订“××设备维护检修程序表”,按期对该设备进行表列内容的例行检修,并将此表挂于设备现场;
b.实行易损、易耗件的单列管理,保证库存,随时备用;
c.实行“重点设备清单”管理,保证设备主管人员明确本项的职责;
d.生产副总经理每6个月一次对重点设备组织检查,填写“设备状况评定表”。
4.4设备的报废和淘汰
设备有缺陷已无法修复或技术经济指标落后需要淘汰时,由设备使用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按“设备报废淘汰申请单”的内容依次填写处理。
4.5设备事故处理
4.5.1发生设备事故必须立即逐级上报;
4.5.2遵照“事故情况不搞清,不放过;事故不分清责任人、不吸取教训,不放过;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不制订落实,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处理。
4.5.3接到事故报告后,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察看现场,将事故情况、原因、责任人、落实措施,填写“设备事故报告表”,向生产副总经理汇报。
4.5.4事故资料经生产副总经理核准后,由总经办通知人事行政部和其他有关部门遵照执行。
4.6设备检查
4.6.1定义:设备检查是按照本程序规定,对设备的性能和外观状况进行察看、试验、检测,评审设备处于何种状态(良好、堪用、恶劣、报废)的一项工作。设备检查是评价设备管理、维修、保养情况,变更检修计划、申请设备报废、设备更新的依据。
4.6.2设备检查内容
a.设备管理部门针对每种设备制订检查表;
b.检查时实行扣分制度,每月由设备部公布一次扣分情况,每种设备的状况由设备管理部门制订项目分解,并定出每项分值,规定总分为100分,每月每个岗位确定合格分值,若低于合格分值,按差额计算罚款,若高于合格分值,按超出额计算奖励。(具体制度由设备部制订);
c.扣分和奖分制度实行层级权数递增制,即:同一项内容分6个层级:1级岗位自查(日班后);2级班长查岗位; 3级车间查岗位;4级厂部查岗位;5级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查岗位;6级公司政办室抽查;7级公司查重点。
4.6.3设备检查组织
a.一级检查:是指岗位自查和互查,自查每日一次或以上,互查一周一次,按《设备操作规程》中的规定进行;
b.二级检查:是指班组长对岗位的检查,按《班组长职责》进行,通常分为外观检查(每日一次或以上)、性能检查(每周一次)、产品质量印证检查(随时进行)。
检查结果用以考核操作工的操作和保养设备的能力。
c.三级检查:是指车间一级(或相当于车间一级)的组织对设备的检查,检查结果用以考核班组长及岗位设备管理工作质量。其方法为:
ⅰ.抽查,按事先制定的计划表,轮流随机进行,每月每台设备不少于1次;
ⅱ.质量印证检查,从产品质量病疵中追溯查证;
d.四级检查,是指工厂部组织的对各车间的检查,方法同c每月2次,检查结果用以考核车间主管、班(组)长、岗位工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质量。
e.五级检查,是指由设备部组织的设备检查,用以考核工厂部、车间、班长、岗位的设备管理工作质量,其检查方法为:
l按照设备在册目录制订检查计划;
2听取各方面意见后,确定重点检查的设备;
3对“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表”进行审阅,确定检查重点;
4从贸易部收到的客户质量投诉中寻找设备因素进行检查;
5组织机修人员全面检查;
6重点设备由主管或经公司确认有资质的人检查。
检查结果作为考核各部门主管及以下人员的设备管理工作依据。
f.六级检查,是公司政办室组织的设备检查,抽查有代表性的设备。
g.七级检查,是公司最高层亲自组织的专对重点设备的检查,检查方法由总经办决定,检查结果作为考核部门主管及以下人员的设备管理工作依据。
5.相关文件
5.1《申购管理程序》
5.2《采购控制程序》
5.3《合同管理制度》
5.4《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5《设备操作规程》
5.6《岗位维修保养规程》
5.7《设备检修程序》
5.8《设备使用前培训考试规定》
5.9《班组长职责》
5.10《设备事故报告责任制度》
6.质量记录
6.1设备购置计划表
6.2设备入厂验收表
6.3机器设备一览表
6.4重点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
6.5设备移交单
6.6设备检修计划
6.7重点设备易损件库存计划
6.8设备履历表
6.9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表
6.10重点设备定期检查记录表
6.11委外维修记录单
6.12设备检查记录表
6.13设备事故报告表
6.14设备报废、淘汰申请单
6.15电蒸汽锅炉运行日志
第四篇: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通过对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备件管理和控制及设备规程、固定资产的管理,保证
和提高设备性能、精度和技术水平,满足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管理的要求。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设施的控制、管理(其中包括工业建筑、炉窑、烟囱、特种设备、基础自动化系统、仪控系统成套设备硬件及软件、自动防火、自动报警、环保设备、监视和测量设备)。
2.相关文件和术语
2.1相关文件
2.1.1《消防管理程序》
2.1.2《生产设备检修安全管理规定》
2.1.3《相关方管理程序》
2.1.4《外委工程及外协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定》
2.1.5《公司外委设备检修工程安全环境管理规定》
2.1.6《固体废物控制程序》
2.1.7《生产设备事故紧急状态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1.8《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BGJ144—90)
2.1.9《设备检修改造设计管理的规定》
2.1.10 《生产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办法》
2.1.11 《生产设备设施检修管理办法》
2.1.12 《推进和规范协议保产的有关规定》
2.1.13 《关于规范生产设备维修计划工程及外协施工单位管理的规定》
2.1.14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2.1.15 《公司事故管理文件》
2.1.16 《设备设施使用、维护、检修规程的管理办法》
2.2术语
2.2.1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
2.2.2事故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
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2.3 “三清”退场:指项目完工后,工棚铁房、设备与工器具及建材物资、废物垃圾要清
理退场。
2.2.4 “三同时”:新、改、扩项目,执行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保护设备设施与主体工艺设
备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2.5 设备“三大规程”:设备使用规程、设备维护规程、设备检修规程。
3.职责
3.1公司设备管理部是公司生产设备、设施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设备、设施管
理的组织、协调、控制、指导、监督执行。
3.2二级单位
3.2.1二级单位设备部是设备管理执行机构,负责设备管理有关业务的日常管理,保证设备
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行,满足生产、环境、人身安全管理要求。
3.2.2二级单位生产岗位人员,负责设备日常点检工作,责任区域设备的清扫、安全措施的确认,设备隐患、缺陷信息的反馈并参与检修后验收及性能认可。
3.2.3二级单位设备点检、维护人员,负责生产设备的点检、维护,满足生产工艺、产品质
量要求。根据需要对设备进行计划性检修、日常维修或小改小革,改善设备运行技术状况,并组织和参与设备检修后的验收工作(包括特殊过程生产设备的认可),设备计划性检修和技改工程由公司设备管理部组织和管理,设备常规性检修由二单位组织管理。
3.3各二级单位应承接细化本程序:《设备设施管理程序》编号:ZGT/CX16-05C/0。
4.活动描述
4.1使用、维护、管理适宜设备、设施所具备的条件
4.1.1二级单位生产岗位人员上岗操作设备之前必须经岗位培训才能上岗。特种作业必须持
有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按设备使用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4.1.2二级单位设备点检、维护人员必须进行相应专业技能的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方
能上岗。严格按设备点检标准、维护规程、检修规程维护设备。
4.1.3二级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并应有相应的设备管
理水平,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4.1.4 公司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良好的设备
管理水平,组织公司设备系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技术标准和公司相
关规定。
4.2使用适宜的设备并实施设备点检
4.2.1生产岗位人员操作前和运行中对所属设备进行日常点检,做好记录,发现隐患、缺陷
及时向设备维护人员反馈信息,做到闭环管理。
4.2.2 对所属设备进行维护、清扫,并对安全措施进行确认,保证设备清洁和适宜的工作环
境。检修、改造后,参加设备验收,并对所操作的设备性能进行认可。
4.3生产过程设备设施的日常运行、维修管理
4.3.1 设备维护必须有专人负责,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安全责任人。
4.3.2 并做好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记录。及时处理生产岗位人员反馈的设备问题。
4.3.3设备维护人员按责任区进行设备点检,专职点检员在实施专业点检的同时,检查日
常点检执行情况,并对安全设施或装置进行检查,对日常点检记录认可。
4.3.4专职点检员对设备或安全设施存在的隐患、缺陷及时登记到“设备点检信息汇总台
帐”,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下达“缺陷项目整改通知单”,并对整改措施进行评价 和验证。对重大设备缺陷或安全隐患应上报主管部门,并纳入检修计划。
4.3.5设备的液压润滑油、脂要按“五定”要求执行,对换下的油、脂做好回收工作,并
做好记录和保管油脂化验单。对使用液压润滑油、脂牌号的更换必须经公司设备管理部批准,方能实施。
4.3.6各二级单位的设备、设施运行实施,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文件进行过程控制。
4.3.7各二级单位按要求向公司设备管理部申报设备大修项目、隐患整改项目和技术进步
项目,由公司设备管理部各专业处室审查立项,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下达计划实施。
4.3.8设备检修人员在检修前、后必须按《消防管理控制程序》规定做好检查确认。依据
设备定修模型、计划性检修实施设备检修。设备检修实施过程严格执行设备检修规程及相关技术标准,并按公司《生产设备检修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对外委施工单位的管理按《相关方管理程序》、《外委工程及外协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定》、《公司外委设备检修工程安全环境管理规定》执行。检修、改造、小改小革、更新后,做好设备调整、试车记录和设备验收记录,验收工作包括工程质量(设备的性能及精度)、安全和环保等内容。同时实施特殊过程生产设备的认可(相应制定特殊过程生产设备认可要求),并做好“三清退场”工作。外委工程由施工单位进行“三清退场”,并分类处理,设备管理部组织各二级单位进行验收,符合《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要求,各二级单位的设备设施检修实施,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文件进行过程控制。
4.3.9二级单位及相关部门必须建全关键设备事故的抢修应急预案的管理。贯彻执行公司
《生产设备事故紧急状态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4.3.10各二级单位每年 11月之前向公司设备管理部报送次年的起重机械设备定期检验项
目。经省(市)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后,各二级单位在接到省(市)特种设备检验
所下达的书面整改通知后一周内应整改完毕,并将整改结果向设备管理部进行书面反馈。一周内不能完成的整改项目,必须向设备管理部提交书面报告,经同意后按规定进行立项发包。起重机检验周期为两年,电梯和载人升降机检验周期为一年。检验合格并办理《安全检验合格》证后方可使用。对起重设备、电梯等特种设备的检修,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修单位承接。
4.3.11依据《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BGJ144—90),各二级单位每年6月20日、1
2月20日由专业人员对所属工业建筑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公司设备管理部专业科室对各二级单位申报的“工业建筑技术状况评定表”进行审核,负责编制公司《工业建筑重大隐患整改计划》下发各二级单位并组织实施。
4.3.12 现用的自动防火、自动报警消防设备、设施必须纳入设备管理范围,建立健全设备档
案,制订检查、维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绘制系统控制图,标明控制区域。各二级单位设备部为消防设备的管理实施单位,各二级单位保卫部门为消防设备日常检查、督促、事故应急处理组织单位。
4.3.13设备管理部组织各二级单位每年一次的防雷设施的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实施监督整改。设备管理部及各二级单位参与现用自动防火、自动报警消防设备、设施的全面检查测试和维护保养。
4.3.14 基础自动化系统、仪控系统的软件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保管及维护,其内容的修改、变动、复制必须经授权人的批准,授权人为二级单位设备部专业管理人员。
4.3.15各二级单位负责向公司设备管理部申报生产设备小改小革项目和检修改造设计计
划,按照公司《设备检修改造设计管理的规定》执行。设备技改项目责任人组织二级单位及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在项目设计阶段,对改造工程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辩识,对设备技改工程安全、环保专业“三同时”的方案进行审查。设备技术改造的控制和管理二级单位执行相应的作业文件,4.3.16 各二级单位每日登录设备日常运行数据,以便公司生成“生产设备运行月报”,由
设备管理部汇总“主要生产设备作业率及事故故障报表”。
4.3.17 各二级单位设备部每月8日前提交“生产设备技术经济指标月报表”,为公司设备管
理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分析及各钢铁企业对标提供依据。
4.3.18 各二级单位各备件计划人员根据本厂设备运行、检修需要和库存及设备管理部的要
求,编制备件计划,报公司设备管理部。设备管理部设备管理人员,根据二级单位申报的备件计划,进行审核平衡,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形成“备品备件需求计划”。各二级单位备件计划不得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设备、备件,对压力容器、制冷设备、放射性仪器仪表等危险品的采购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满足相关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要求。二级单位应按合同和图纸技术要求对备品、备件进行验收。备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异议,二级单位应及时报设备管理部进行落实处理。备品、备件的计划管理、采购、修复、验收等执行相关的备品、备件管理文件。
4.4生产设备、设施的提供
4.4.1 成套生产设备的采购、提供过程实施外包委托。
4.4.2 备品、备件的采购、提供过程实施外包委托。
4.5设备管理工作
4.5.1由设备管理部组织每年年初召开公司设备工作会,每月组织召开公司设备厂长例会,并对二级单位提出设备问题进行督办、整改。
4.5.2公司归口管理部门和各二级单位归口管理部门编制全年设备工作实施计划,并组织实
施。
4.5.3 设备管理贯彻点检定修为核心的“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与预知维修相结合,推行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设备运行管理由设备管理部组织各二级单位贯彻实施,并对设备、设施的点检、维护情况指导、监督、检查,及时掌握主要生产设备、设施的技术状况及设备安全状况。设备运行的管理执行《生产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办法》。
4.5.4 公司设备管理部对各二级单位提出检修项目和设备缺陷进行立项审核,编制检修计
划,选择合格的施工方,组织及参与设计方案审查和施工图审查,组织设备计划性检修。工程竣工时,组织相关单位和各专业进行检修验收,保存“设备检修工程交工验收单 ”等检修记录。设备检修的管理执行《生产设备设施检修管理办法》。
4.5.5公司设备管理部组织对主要生产设备协议保产项目进行确定,对各专业保产立项,明
确保产范围及深度的界定及技术质量标准,对保产单位的确定和维保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考核,协议保产的实施按公司《推进和规范协议保产的有关规定》执行。
4.5.6公司设备管理部对申报生产设备小改小革项目进行审查,组织项目监督实施。配合集
团公司技术改造做好投资项目的实施工作。参与技改前期的工作,及施工过程的跟踪,后期的功能考核和验收。
4.5.7起重设备应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公司设备管理部根据二级
单位每年申报的起重机械设备检验项目,制定全公司起重机械设备定期检验计划,于每年12月之前报省(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并督促各二级单位对整改项目进行整改,确认整改结果,汇总后按季度向省(市)特种设备检验所进行书面反馈。办理《安全检验合格》证。
4.5.8新增固定资产工程竣工后,由工程主管部门组织施工单位、使用单位办理工程交接手
续,填写好“各项工程固定资产完工交接单 ”,报公司设备管理部归口管理。各二级单位将其报送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审批,经审批后,二级单位方能办理新增入帐手续。对符合报废固定资产条件的,使用单位应完整准确地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 报公司设备管理部,办理报废手续。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实施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执行。
4.5.9 每年年底公司设备部门按“星级设备管理标准”,参与对各厂设备管理工作的评审。
4.5.10设备事故管理按《公司事故管理文件》执行。
4.5.11设备规程的编制、修订、审批执行《设备设施使用、维护、检修规程的管理办法》
5.记录
5.1ZGJ/CX1601设备点检信息汇总台帐
5.2ZGJ/CX1602缺陷项目整改通知单
5.3ZGJ/CX1603工业建筑技术状况评定表
5.4ZGJ/CX1604生产设备运行月报
5.5ZGJ/CX1605主要生产设备作业率及事故故障报表
5.6ZGJ/CX1606生产设备技术经济指标月报表
5.7ZGJ/CX1607备品备件需求计划(IN库存管理系统)
5.8ZGJ/CX1608设备检修工程交工验收单
5.9ZGJ/CX1609各项工程固定资产完工交接单
5.10 固定资产报废申清单(MAD+厂代码+日期+流水号)
第五篇:生产管理程序
北京德记胶粘标签印刷有限公司文件编号:DJP—SC—001版本号/修改码:D/0
生产管理程序目的、范围
为了确保向顾客提供合格产品,根据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交付和适用交付后的活动、标识及可追溯性的特点予以充分的控制。
本程序适用于从生产计划的形成到产品包装的一切中间过程。职责与权限
2.1营销中心负责生产作业单下达、产品的交货期制定。
2.2物管部负责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计调课负责物资的调度。
2.3工程技术课负责技术工艺,编制《工艺规范》。
2.4文管中心负责对生产所需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发放/收回管理,QA负责对作业
指导书的编号版本号进行管理。
2.5生产课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负责生产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管理。
2.6质量课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和成品包装入库前的抽检。
2.7各生产工序负责实施生产计划、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的填写、半成品的防护和生产设备保养。
2.8生产课负责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程序
3.1生产计划及生产准备
3.1.1营销中心确定落实订单信息后,由客服人员依据客户订单信息开据《生产作业单》,传递至计调部,同时将设计说明及其它与产品特性相关的信息如《产品要素描述单》等传递至技术人员。
3.1.2工程技术人员依据客服人员传达的设计说明和《产品要素描述单》等信息进行方案/样稿设计,工艺人员就产品实现的工艺可能性进行评审,编制《工艺规范》。技术人员对设计的终稿,经过评审确认后,按照计调部的安排日期进行菲林出片,晒版组依据菲林片制作树脂版。
3.1.3计调课依据《生产作业单》和《工艺规范》,安排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相关事宜,同时进行生产项目排产,将《生产作业单》等生产作业的相关资料传递至生产部。
3.1.4生产课接到计调部下达的《生产作业单》后,检查核对《生产作业单》附带文件及资料是否齐全,签字确认后,编制生产计划。
3.1.5生产文员将列入生产计划中的《生产作业单》传递至生产辅助组,辅助组准备生产作业所需的刀模、墨、树脂版等。
3.1.6生产所需原材料到货后,经由来料检验员检验合格办理入库。预期原材料到不了货的,计调人员需及时通知生产课,一旦确定到货期,计调员需第一时间通知生产课。如果出现原材料质量问题来料检验不合格时,计调人员需及时通知生产课,新材料的到货期确定后也应通知生产课。
3.1.7生产文员按照生产计划所排的作业任务,根据生产订单通知库房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准备齐全发送至机台,生产员工根据作业单去辅助组领取树脂版等作业辅助材料和工具。
第1页,共4页
3.2生产过程的监控
3.2.1生产各工序依据《生产作业单》和《工艺规范》的要求进行各工序的生产作业。首样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批量生产。
3.2.2生产各工序在作业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实行工序自检,下一工序对上一工序担负有检验责任,每一工序过程均设有巡检进行专职检验。
3.2.3生产各工序出现质量问题(原材料质量问题,产品品质异常,缺数预警等)时,机手及时通知巡检人员和生产文员协助解决。巡检人员调查并分析质量问题原因,给出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可向质量部经理和技术部经理请求协商解决办法。生产工序发现不合格品时,依据《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3.2.4生产过程出现异常情况,如菲林和刀版错误,机器故障等情况,生产人员应及时通知计调课,请求计调人员协助解决。生产异常情况会影响产品的最终交货期时,计调课应及时和营销中心沟通。
3.2.5交接班员工在当班结束时,需填写交接班记录,以便于接班人员了解当前的设备运行情况,生产作业情况和产品的质量异常情况等。接班人员在确认对交接班记录的内容核实和理解无误后,给予接班签字。
3.3标识和可追溯性
3.3.1生产各工序在进行本工序的作业内容时,要认真填写《产品追溯卡》和《生产检验记录》,并对生产出来的半成品和成品做好标识,放在指定的现场区域。
3.3.2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作业工序,巡检人员应先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标识,再隔离放置。
3.3.3生产现场设有标识牌,按区域标识原材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工具区,待检品区,不合格品区等。各工序生产的产品要求标明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作业单号,工序作业者等信息。
3.3.4每个生产作业单都有唯一的《追溯卡》,《追溯卡》随着产品流转于各工序。各工序人员应认真填写,妥善保管,防止损坏、丢失和错放。
3.4产品的搬运、包装、存储和防护
3.4.1产品在工序之间流转时要注意产品在拖车上的放置方式,以不损害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各项品质要求为宜。卷装产品侧放在拖车的内槽中,片装产品放置在产品周转箱中,在搬运过程中要小心轻放。
3.4.2产品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包装,依照《工艺规范》和客户要求等进行热塑等防护。纸箱包装和牛皮纸捆扎包装注意保持外观整洁,标识清晰。
3.4.3产品在包装完毕后应有封箱检验,核对箱内产品的产品名称,数量,规格,作业单号等信息是否与箱体外标识一致,同时检查产品的包装和防护方式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各项检查无误后方可封箱,办理入库手续。
3.4.4产品按区域有序整齐存储,产品存储地点应阴凉通风,防雨防晒防潮防火,防尘防污染。
3.5生产人员的意识能力和培训
3.5.1新员工入职,人事行政部应对其进行综合培训,考核合格后进入生产课,生产课对入职的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过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5.2对生产一线的员工,生产课应适时进行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其岗位操作技能。每月进行岗位技能考核,实行优胜劣汰。
3.5.3生产课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可采取公司内部培训方式,必要时可请其他部门协助培训,对机器操作的培训必要时也可申请公司外部培训。
3.6生产设备的管理
3.6.1设备的采购,由生产课门提出申请,经过批准后交由采购人员办理采购事宜。采购设备的验收由生产课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协助验收。
3.6.2设备主管负责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校正、维护、保养和维修,并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校正计划。实施设备校正、维护维修和保养需做好记录。
3.6.4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日日点检,机器出现异常故障及时通知设备主管进行维修。
3.6.5设备主管应编制设备台账,对每台设备的情况进行编号和状态管理。闲置设备、报废设备和维修中的设备应挂牌标识。
3.6.6设备主管对每台设备应编写设备操作规程或设备操作指导书,发放至生产现场,并教育和培训设备操作人员,使其按照规程操作生产设备。
3.6.7设备主管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设备检查,包括对设备日、周、月份的维护保养状况和记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3.6.8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设备,生产课提出申请,经过总工艺师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报废,同时设备主管在《设备台账》和《设备维修记录》中做好记录。
3.7生产环境
3.7.1生产现场的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照明、通风、消防设施、清洁度要求等。质量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责任协助生产部门识别为了达到产品的符合性所必须具备的生产环境。生产部负责管理和维护生产现场所适宜的温湿度等生产环境。
3.7.2公司依据标签印刷行业标准,制定生产现场的温湿度标准,当实际温湿度达不到标准设定的界限值时,可以采取加湿措施,调试空调温度或增加空调台数。
3.7.3生产人员每日当班结束时做好清场工作,清扫生产现场地面,机台,工具台和门窗等,以保证生产环境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4.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相关记录
《生产作业单》
《工艺规范》
《生产日报》
《培训记录》
《设备台账》
《设备日常保养记录》
《产品追溯卡》
《设备故障维修记录》
《温湿度点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