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时间:2019-05-15 09:2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VI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VI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第一篇:VI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前言

VI即Visual Identity,译为视觉识别系统。VI以塑造企业形象为目的,是CI(企业形象)系统中相对静止的部分,将CI系统中虚拟的非直观的理念、精神等信息转化为相对静态可直观感知的图文信息。VI设计最早可追溯到我国的北宋,以现存在国家历史博物馆中的“白兔牌”广告,它包括企业和产品标识,广告宣传语、服务保障等现在设计元素,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相对完整的VI设计系统,但他是分散的、不系统的,没有科学规范的设计原则和规律。1907年德国著名设计师彼得·贝伦斯为德国AEG公司设计出西方最早最完整的企业标志、企业形象,是现代VI设计系统的开端。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自动化的发展,加速了优化组合的进程,其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机构日趋繁杂,产品快速更新,市场竞争也变的更加激烈。另外,各种媒体的急速膨胀,传播途径杂乱繁多,受众面对大量繁杂的信息,变的无所适从。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统一的、集中的VI设计传播,个性和身份的识别因此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到位、实施科学的视觉识别系统,是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建立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的快速便捷之途。

在品牌营销的今天,对一个现代企业来说,没有VI设计,就意味着它的形象将淹没于商海之中,让人辨别不清;就意味着它是一个缺少灵魂的赚钱机器;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与服务毫无个性,消费者对它毫无眷恋;就意味着团队的涣散和士气的低落。但这并不能作为盲目追求低质量的VI设计的借口。

二、VI设计的意义

企业可以通过VI设计实现这些目的: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号,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在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的同时又确立该企业明显的行业特征或其他重要特征,确保该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

肖勇在《VI设计模板》一书中提出“VI设计实际就是企业营造的‘光环’,它能有效的影响受众对企业及其商品的评价。”

VI设计用直观形象化的视觉符号将非可视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传达给社会公众,统一企业视觉形象,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并使他们产生深刻记忆,使消费者认可信任该品牌以及品牌旗下的产品或服务。提升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忠诚度。VI用个性化的视觉元素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展现独特的品牌风格。确保该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独立和不可取代性,明确该品牌的市场定位,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王成荣在《企业文化学》一书中提出“企业所做的不仅仅是‘善其身心’,还要珍惜与每位消费者每一次‘目光捕捉’的机会。VI往往决定了消费者对企业的‘第一印象’。”1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反应有些力不从心。每天人们接触海量信息,但这些信息真正能存储于人的大脑之中并产生深刻记忆的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对销售广告或是企业广告更多的是无意注意。企业要想在无意之中吸引社会公众,并使他们产生记忆,需要提高VI系统的视觉影响力和视觉冲击力。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如美国通用、可口可乐、日本佳能等,无一例外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企业视觉形象系统,他们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科学有效的视觉传播不无关系。近20年来,国内一些企业也逐渐引进了形象识别系统,最早的太阳神、健力宝,到后来的康佳、创维、海尔,也都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在中国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有效的形象识别系统必不可少,这也成为企业腾飞的助跑器。

三、国内外VI设计现状与问题

国际上对现代VI设计不是单纯的考虑形式,而是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满足大众基本生活需要。德国VI设计师更多考虑的是设计和人的物理关系;北欧的现代VI设计却十分注意人的心理感受,欧洲的VI设计先由理念切入,然后有明确的设计目标;美国的VI设计起源于商业,加之没有社会意识形态为依据,曾经一度跟着市场走,但是它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兼收并蓄、容纳各种积极因素,令自己的设计很快就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而在如今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媒体上征集企业标志,公告VI工程招标VI设计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形象工程建设”,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对VI设计过于呆板和程序化。有人认为做VI,只要标志设计出来工作就完成了一半,很多公司的VI设计手册除了标志和一些基本元素不同以外,应用部分千篇一律,很多都是单调的延续和重复,缺乏个性和新意,造成了标志的孤立,更割裂了VI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来说,VI是一把双刃剑,优秀的VI设计固然能帮助提升企业的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失败的VI设计也一定会为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妨碍企业更上层楼。

一个 VI设计的失败往往表现在:

1、对该企业的视觉定位模糊不清,让人觉得似是而非或产生不正确的联想;

2、视觉效果与企业经营范围和理念乃至企业文化的精髓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3、设计师的平面设计功力不足,作品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外在的美感;

4、过于追求时尚,缺乏长久的生命力;

5、复制别人和自我复制。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学习以及实践后发现VI在塑造课题企业形象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VI策划设计,片面的注重VI本身的视觉形式,忽视了与课题企业的协调性统一,不能将企业的理念文化真实有效地反映给社会公众。

(二)、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电子、网络已成为现代广告文化传媒的重要也渠道,而作为企业形象“代言人”的VI应用载体相对落后不能适应信息时

代发展的步伐。

根据以上对VI发展现状以及课题企业的研究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为切入点:

(一)、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基础从企业实际出发设计制作VI,增强VI与企业的协调统一性,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真实有效的展现给社会大众,使VI成为企业优秀的“形象代言人”。

VI设计要展现出企业良好的文化形象,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规范严格的管理。以中国银行的VI系统为例,中银集团以红色为标准色,它的标志是由中国的“中”字和我国古代的圆形铸币为素材经设计变形而成。最外层的圆环还代表着中银集团迈出国门走向全球发展的目标。这个标志既简洁明了赋予时代感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特色,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意在说明中银集团使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值得信任的“钱庄”,这个中银的标志出现在我国的城市、乡镇上,它的形象已深深印在广大老百姓的心中,赢得民心是确保中银集团稳健发展的重要一步。中银集团VI系统中标志突出意义深刻,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创建系统规范的应用部分和基础部分,让企业员工在这规范化的环境下办公,加强员工管理增强内部凝聚力。

(二)、VI在企业品牌创建中其传播载体的新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早已告别了大机器生产时代快速步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和新的传播技术的开发应用,电视、互联网、手机信息传媒网络的建成与发展,给企业形象设计、传播创造了可观的发展空间。

在现在网络传播中电子书在年轻一代中相传较火爆,而传统的VI设计策划书制作成电子书形式发布于网上,创电子VI策划书,便于社会公众从网络上了解、认识企业。也便于网络客户直接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

销售签约或是重要会议上,Flash VI可尽显身手,在谈判会议的关键时刻将企业的形象通过Flash这一特殊传播方式传递给对方,让对方对本企业或是产品产生潜意识的好感,促进签约或是会议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VI设计不只是大型企业的专利,而是每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中小企业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且符合自己的成功的VI设计。VI设计有效地帮助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帮助他们从企业多如繁星的国内外大市场中脱颖而出。优秀的VI设计需要从视觉、感性、理性、文化理念等多维空间出发进行设计,通过可视化的形、色从感性上和理性上感染顾客,吸引顾客,赢得顾客,从感性上赢得顾客的信任。

五、参考文献

[1]徐洋.品牌与VI设计[M].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2.7

[2]李鹏程.VI品牌形象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8.[3]闵周植.-3-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角色[J].文史哲,2001,(1):16-18.[4]许小年.自由与市场经济[N].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5]黄建平.标志创意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6]李道国.商标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7]翁炳峰.论图形设计的传统文化与价值[C].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7.[8]靳埭强.中国平面设计3企业形象设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1

[9]金琳.赵海频.VI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0]王成荣.企业文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11]李杰.企业发展战略[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8

[12]冯越峰.标志设计形式与风格的发展演变[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6.[13]王朝旭.标志与新时代[J].北京:装饰,1994年04期.[14]朱华.涉及色彩[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5]周灿融.合与互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16]李道园.阐释期待对视觉符号阐释的影响[C].无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007.[17]李砚祖主编.中国艺术学研究——张道一教授七十年华诞暨从教五十年文集[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18]李隆华编著.标志设计基础[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19]李明君.中国美术字史图说[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20]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著.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1]刘方.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M].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22]王福祥,史本林.企业形象策划[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3]毛峰.VI设计基础[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24]钱品辉,李柯.平面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工业建材出版社,2008.[25]肖勇,刘东涛,图雅.VI设计模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6]张世卓.现代VI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8.

第二篇:VI设计论文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目 录

一、软件介绍.............................................................2

(一)CorelDraw 9.....................................................2

(二)PhotoShop cs3...................................................6

二、色彩构成.............................................................7

(一)原色............................................................7

(二)间色............................................................7

(三)复色............................................................7

(四)有彩色系........................................................8

(五)无彩色系........................................................8

三、VI设计概述...........................................................8

(一)VI标志设计的特征...............................................8

(二)VI设计开发步骤..................................................9

四、仙潭集团酒业有限责任公司VI设计......................................9

(一)标志创意与构思..................................................9

(二)简述基础要素...................................................10 1.标志标准色与辅助色.............................................10 2.企业标准字体...................................................11

(三)应用要素.......................................................11 1.员工工作服....................................................12 2.名片..........................................................12 3.信息墙........................................................13 4.会员卡........................................................14 5.手提袋........................................................14

五、标志的发展趋势......................................................15

六、程代码..............................................................16

七、小结................................................................18

八、致谢词..............................................................18 参考文献................................................................19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仙潭集团酒业有限公司VI设计

前言

VI全称Visual Identity, 即企业VI视觉设计,是企业CI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自动化的发展,加速了优化组合的进程,其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机构日趋繁杂,产品快速更新,市场竞争也变的更加激烈,此时的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统一的、集中的VI设计传播,个性和身份的识别因此显得由为重要。企业可以通过VI设计实现这一目的。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如美国通用、可口可乐、日本佳能、中国银行等,无一例外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他们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科学有效的视觉传播密切关联。近20年来,国内一些企业也逐渐引进了形象识别系统,最早的太阳神、健力宝,到后来的康佳、创维、海尔,也都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在中国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有效的形象识别系统必不可少,这也成为企业腾飞的助跑器。

一、软件介绍

在潭酒的整套VI设计中,我主要运用了二个设计软件。一个是CorelDraw,它主要是运用于矢量设计,在印刷中可以无限的放大和缩小,不会产生锯齿,而且它的应用也非常简单,可以很快上手做设计;另一个软件是PhotoShop,它主要是用于后期的效果处理,让图片达到更好的效果,使设计师的图形得到更好的展示。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它们的简单应用:

(一)CorelDraw 9 中文CorelDraw 9在安装和启动上没有特殊要求。启动中文CorelDRAW 9,屏幕上将显示如图 1所示的“欢迎来到CorelDRAW 9”对话框,单击此对话框中的任何一个图标,即可开始进行操作了。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图1 coredraw9欢迎界面

为了绘制新图形,您需要在“欢迎来到CorelDraw 9”对话框中单击“新文件”按钮,进入如图2所示的主操作窗口,中文CorelDraw 9也将同时建立一个绘图页面,并且命名为“图形1”。在图2中,光标所在的矩形区域是绘图页面中的可打印区域,中文CorelDraw 9允许在操作窗口中创建多个页面,单击工具栏的“新建”按钮便能建立起一个新的页面,并自动以“图形X”命名。

图2 coreldraw9界面

中文CorelDraw 9工具箱中的“文字工具”,使用它可以十分轻松得将文本内容建立在图形的指定位置。文字是组成图形的重要部分,为使图形变得丰富多彩,可以在图形中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文字。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创建方法,下面以制作透视文字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透视文字是在普通文字上增加透视效果而成的,透视文字会产生一种“深度”效果,让文字看上去感觉它变远或变近了。如图3所示,制作所用的操作步骤如下所列。

图3 文字效果

步骤一:单击选取工具箱中的“文字工具”。

步骤二:选取一种输入方法并且输入文字“美来自真实”,参见图4与图5。

图4 选择输入法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图5 输入文字

步骤三:使用“选取工具”选取文字,选择“文字”下拉菜单的“文字格式”命令,进入“文字格式”对话框,如图6所示。

图6 文字格式

步骤四:单击“亚洲字型”下拉按钮,可展开字体下拉菜单,再将光标移至所需的字体上,单击它即可选取该字体。

步骤五:按下 “确定”按钮退出对话框后,选择“效果”下拉菜单中的“新增透视点”命令。此时,文字被一个网格框包围合并在一起,如图7所示,在网格框的四个对角上分别有一个“手柄”,拖动它便可改变文字的透视效果。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图7 网络显示

步骤七:将光标移至某一对角的“手柄”上,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光标,此时,网格框随着光标的拖动而改变着形状,放开鼠标左键,文字便产生出了透视效果。

步骤八:在屏幕白色区域单击鼠标右键清除网格框,完成透视文字的制作。如图8。

图8 文字设置后的效果

注意:若选择“效果”下拉菜单的“清除透视点”命令,将取消透视效果,还原至文字增加透视效果前的模样。

(二)PhotoShop cs3 图像编辑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像做各种变换,如放大、缩小、旋转、倾斜、镜像、透视等。也可进行复制、去除斑点、修补、修饰图像的残损等。这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在婚纱摄影、人像处理制作中有非常大的用场。

图像合成则是将几幅图像通过图层操作、工具应用合成完整的、传达明确意义的图像,这是美术设计的必经之路。PhotoShop 提供的绘图工具让外来图像与创意很好地融合,可以使图像合成天衣无缝。

校色调色是PhotoShop中深具威力的功能之一,可方便快捷地对图像的颜色进行明暗、色偏的调整和校正,也可在进行颜色模式切换,以满足图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特效制作在PhotoShop中主要由滤镜、通道及工具综合应用完成。包括图像的特效创意和特效字的制作,如油画、浮雕、石膏画、素描等常用的传统美术技巧都可由 PhotoShop 特效实现。

二、色彩构成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个设计师,对于色彩的感觉,往往比设计更加重要,它是个设计的最基本要素,没有任何人可以生活在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里。对于VI,它是靠形状和色彩的巧妙组合形成人们对这个企业文化的第一感知,所以色彩在VI中也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在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中,人们视觉感受到的色彩非常丰富,按种类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但就色彩的系别而言,则可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大类。

(一)原色

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原色能合成出其它色,而其他色不能还原出本来的颜色。原色只有三种,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三原色为品红(明亮的玫红)、黄、青(湖蓝)。

(二)间色

由两个原色混合得间色。间色也只有三种:色光三间色为品红、黄、青(湖蓝),有些彩色摄影书上称为“补色”,是指色环上的互补关系。颜料三原色即橙、绿、紫,也称第二次色。必须指出的是色光三间色恰好是颜料的三原色。这种交错关系构成了色光、颜料与色彩视觉的复杂联系,也构成了色彩原理与规律的丰富内容。

(三)复色

颜料的两个间色或一种原色和其对应的间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相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混合得复色,亦称第三次色。复色中包含了所有的原色成分,只是各原色间的比例不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红灰、黄灰、绿灰等灰调色。

(四)有彩色系

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蓝、紫等为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系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

有彩色系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具有三大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也就是说一种颜色只要具有以上三种属性都属于有彩色系。

(五)无彩色系

指由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融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它们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之中,故不能称之为色彩。但是从视觉生理学和心理学上来说,它们具有完整的色彩性,应该包括在色彩体系之中。

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明度上的变化,而不具备色相与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和纯度在理论时等于零。

三、VI设计概述

(一)VI标志设计的特征

1.识别性: 识别性是企业标志的基本功能。借助独具个性的标志,来区别本企业及其产品的识别力,是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利器”。因此通过整体规划和设计的视觉符号,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冲击力,在VI设计中,标志是最具有企业视觉认知、识别的信息传达功能的设计要素。

2.领导性: 企业标志是企业视觉传达要素的核心,也是企业开展信息传达的主导力量。标志的领导地位是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活动的集中表现,贯穿和应用于企业的所有相关的活动中,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还体现在视觉要素的一体化和多样性上,其它视觉要素都以标志为中心而展开。

3.同一性: 标志代表着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文化特色、企业的规模、经营的内容和特点,因而是企业精神的具体象征。因此,可以说社会大众对于标志的认同等于对企业的认同。

4.造型性: 企业标志设计表现的题材和形式丰富多彩,如中英文字体、具像图案、抽象符号等,因此标志造型变化就显得格外活泼生动。标志图形的优劣,不仅决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定了标志传达企业情况的效力,而且会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信心与企业形象的认同。

5.延展性: 企业标志是应用最为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视觉传达要素,必须在各种传播媒体上广泛应用。标志图形要针对印刷方式、制作工艺技术、材料质地和应用项目的不同,采用多种对应性和延展性的变体设计,以产生切合、适宜的效果与表现。

6.系统性:企业标志一旦确定,随之就应展开标志的精致化作业,其中包括标志与其他基本设计要素的组合规定。目的是对未来标志的应用进行规划,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科学管理。当视觉结构走向多样化的时候,可以采用统一标志不同色彩、同一外形不同图案或同一标志图案不同结构方式,来强化关系企业的系统化精神。

7.时代性:现代企业面对发展迅速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生活和意识形态,不断的市场竞争形势,其标志形态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特别是许多老企业,有必要对现有标志形象进行检讨和改进,在保留旧有形象的基础上,采取清新简洁、明晰易记的设计形式,这样能使企业的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VI设计开发步骤 1.制作设计开发委托书;

2.说明设计开发要领,依调查结果订立设计方针;

3.探讨企业标志要素概念与草图,挑选几个代表性的标志图案; 4.企业标志设计图案展现;

5.进行设计方案的意见调查,进而选定造型优美反映良好的作品; 6.企业标志设计要素精致化;

7.将标志同其它基本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用法、规定提出企划案; 8.编辑基本设计要素和系统手册; 9.企业标准应用系统项目的提案; 11.进行测试、打样;

四、仙潭集团酒业有限责任公司VI设计

(一)标志创意与构思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图9 标志

标志采用徽记的形式,以墨绿色作为背景,以土黄色作为辅助色,以酱色作为主体色,突出潭字,从外型上看,其中的九条竖线,有无穷的意思,代表潭酒的未来是无穷大的,又把潭字与“天道酬勤,与厚道潭酒”有机的结合起来,展示仙潭集团的运作信念,潭酒是仅次于泸州老窖和郎酒,位居第三,所以用三颗星,中间的麦穗与下面的酱香经典结合,显示其天然成分,中间的潭字,用厚实的黑体,突显仙潭集团的核心文化理念。

(二)简述基础要素 1.标志标准色与辅助色

图10 标准色

标准色是品牌精神的重要视觉传播要素,而辅助色起到平衡主色的冲击效果和减轻观看者的视觉疲劳度,起到一定量的视觉分散的作用。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在这个标志中,主要运用红色、绿色和黄色。

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容易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绿色是具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成份的色。

在绿色中,将黄色的扩张感和蓝色的收缩感相中庸,将黄色的温暖感与蓝色的寒冷感相抵消。这样使得绿色的性格最为平和、安稳,是一种柔顺、恬静、潢足、优美的颜色。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性格就趋于庄重、老练、成熟。

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其色性也变的成熟、随和。

2.企业标准字体

图11 标准字体

为保证字体在组合中达到整体协调,体现企业的特色与内涵,特规定中英文专用字体组合规范。标准字体是宋体,宋体是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时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宋体字的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有极强的笔画规律性,从而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的见证者,与英文标准字结合也显得大气。

(三)应用要素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1.员工工作服

图12 工作服

工作服是为工作需要而特制的服装。可以将公司的LOGO和字号印在我们的工作服上面,走到哪里都是一个流动的广告,是便捷而省钱的宣传方式。工作服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展现统一的美,统一的着装会给顾客留下很好的印象,顾客会觉得我们的公司很注重形象,很正规。

2.名片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图13 名片

名片使用大多以营利为目的,属于商业名片,主要是由公司的标志、吉祥物、联系方式及通讯地址组成,是为公司宣传最直接最快的方法之一。

3.信息墙

图14 文化墙

文化墙是以倡导文明、宣传公益、健康运动、绿色环保、宣传新城市文化、推动城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市品牌建设以及帮助城市提升品牌形象为己任。所以随处可见的文化墙是广告宣传的好途径。

4.会员卡

图15 会员卡

会员卡的作用是用来稳定你的顾客的,其相关的企业管理及会员卡策略是你的会员卡作用大小的直接影响因素。

5.手提袋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图16 手提袋

只有当一个设计师对不断变化的目标市场及其理性、感性需求体会得越深刻,他的包装袋与消费者的距离就拉得越近.包装袋又称购物袋或手提袋,它是商品包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执行包装的保护功能之时,由于方便消费者随身提携,它的便利功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与消费者如影随形的过程中,其审美性和传播性将因尚好的视觉设计不断体现,包装袋的出现使消费者更加充分地享受着购物的乐趣。

五、标志的发展趋势

在设计过程中各设计领域风格的互相交融也成为设计风格变化的主题之一。如UI设计风格。插画设计风格。卡通设计风格等在领域的应用。在一种设计领域中作为传统风格的表现手段放到别的设计领域中也许会为一种全新风格的。所以涉足多领域。多实践也是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对我们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来看的三维化。材质化确实带来了一场“视觉欣赏视觉革命”。进入三维领域也是发展的必然。客户更苛刻的视觉欣赏视觉要求。功能更强大的软件,更加方便有效的传播媒体。无不推动着这次势不可挡的潮流。这个潮潮流发展没有也不可能代替或排挤传统风格。它只不过是在领域竖起了一面前卫的旗帜。开辟了一个前人未有涉足的领域。不论它的形式有什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么新的变化。它的最终日的还是要为客户和市场服务。成为商业武器,这也许也是它作为横跨艺术与商业两大领域的产物最可悲的一点。

就设计来讲标志新趋势也有令人担心的一面。那就是表现手段的单一化。这新风格的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苹果风格的冲击。但由于有其丰富内涵及许多优秀的传统手段的支撑。这种影响还不甚严重。但也应当引起注意。因为在近邻UI设计领域已是“苹果”一统天下。创作者的思想被严重的压抑和限制了。这无论如何对我们都是一个警示。另外这场新风格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仍然来自西方先进的设计思想。我们国内在这里差了很大一步(有时甚连最基本的要求也达不到)。当然我并不想指责或是抱怨什么。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个人行为或短时期现象。所以我希望我们的设计者能在多参考国外优秀的先进设计风格的基础上也尝试着向新领域挑战,我想这也是一名新时代设计者的职责和义务。无论充满什么样的困难和约束。我想的进程的脚步只能越来越快。这和经济快速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西方社会在各领域对于欲望的快速实现要求",紧密相连。但把握客户的视觉欣赏视觉要求。及受众的视觉欣视觉承受力。仍然而且必然是最基本的。的结果毕竟是一个商业产物。是商战中一枚极具杀伤力的棋子。所以设计手段是次要。目的是第一位的。以上提供的新设计风格也应依据具体情况而行。不能一味在形式上追新。

六、程序代码

程序代码主要是打开图像文件、图像平面移动事件、图像缩放事件、旋转处理事件。

//打开一个图像文件(在此不是显式存储为数组)

Bitmap bmp;

private void OpenPics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this.openFileDialog.ShowDialog()==DialogResult.OK)

{ bmp=new Bitmap(this.openFileDialog.FileName);

this.pictureBox.Image=bmp;} } //图像平面移动处理事件

float x=0,y=0;

vate void x_Transfor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 Getx_y answindow = new Getx_y();

if(answindow.ShowDialog(this)==DialogResult.OK)

接受可变数值{x+=(float)Double.Parse(answindow.textBox_x.Text);

y+=(float)Double.Parse(answindow.textBox_y.Text);} answindow.Dispose();Bitmapfinal=new Bitmap(bmp.Width+(int)x,bmp.Height+(int)y , pictureBox.CreateGraphics());//对图像数组进行扩充

Graphics g = Graphics.FromImage(final);Point poi =new

Point(0,0);

Size siz = new Size(bmp.Width,bmp.Height);

Rectangle r = new Rectangle(poi,siz);

r = new Rectangle(poi,siz);

g.TranslateTransform(x,y);//对增广数组进行平移

g.DrawImage(bmp,r);

this.pictureBox.Image = final;}

//图像缩放处理事件

float changesize_x = 0,changesize_y=0;//缩放方向参数

private void SizeChange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if(answindow.ShowDialog(this)==DialogResult.OK)

{ changesize_x +=(float)Double.Parse(answindow.x_Size.Text);

changesize_y +=(float)Double.Parse(answindow.y_Size.Text);}

answindow.Dispose();

float bmp_x =(float)bmp.Width*changesize_x;

float bmp_y =(float)bmp.Height*changesize_y;

Bitmap final = new Bitmap((int)bmp_x,(int)bmp_y ,pictureBox.CreateGraphics());//扩充图像原来的数组

Graphics g = Graphics.FromImage(final);

Point poi =new

Point(0,0);

Size siz = new Size(bmp.Width,bmp.Height);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this.Text=bmp.Width.ToString();

Rectangle r = new Rectangle(poi,siz);

this.Text=siz.Height.ToString();

r = new Rectangle(poi,siz);

g.ScaleTransform(changesize_x,changesize_y);//进行缩放重绘

g.DrawImage(bmp,r);

this.pictureBox.Image = final;

}

// 图象旋转处理事件

float rotatearc = 0;//选择顺时针旋转角度(最好为0-90度,选择其他角度会有图像越界)

private void PicsCircumrotate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Circumrotate answindow = new Circumrotate();

if(answindow.ShowDialog(this)==DialogResult.OK)

{ rotatearc +=(float)Double.Parse(answindow.arc.Text);}

answindow.Dispose();}}

七、小结

对于几个月来的辛苦努力,终于把毕业设计做完。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增强了对PS的认识和应用。其实最困难的要属coreldraw了,因为在校没有使用过这个软件,自己在网上找教程,在图书室借书,后来实践,慢慢地熟能生巧了,现在特别喜欢用这个软件来制作矢量图。通过这个毕业设计的制作,让我在自学能力上和设计感上都有了不小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做出更好的设计。

八、致谢词

这次毕业设计终于完成,需要感谢的人真的很多。首先,我最要感谢的是我的毕业设计知道老师贺涛老师。从我们选定毕业设计课题后,贺老师就随时准备着给我们指导。我在毕业设计中遇到很多的问题,而且有的问题出现很多次,贺老师都不厌其烦帮助我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改正。从大一开始,贺老师就给我们上基础课,这次的毕业设计就是靠着从贺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完成的。所以非常感谢贺老师这几年来对我的知识传授和这段时间来的悉心指导。我还要感谢带过我的辅导员和学校,感谢辅导员们平时对我的严格要求和管理,使我养成良好的习惯,再就是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都是我能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所不能缺少的条件。最后,我还要感谢这些年陪我走过的同学和朋友们,使我拥有了更加丰富精彩的大学生活。

再次,衷心感谢大家!

参考文献

[1] 吴 欣:《文字图像处理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李 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3] 赵 红:《CorelDRAW与包装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

第三篇:咖啡vi设计论文

周钰洁的毕业论文魔爵咖啡店VI设计学号姓名题目导师上传时间答辩学期专业答辩成绩

05125737周钰洁魔爵咖啡店VI设计老师2009-05-24 13:32:252008-2009学年春学期艺术设计不明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任务(第一部分):

课题来源:自拟 意义:艺术形式作为情感符号与理智符号不同之处,在于传达信息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隐喻语言相对于艺术符号其特征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自然与人之间的混用,其一般格式表现为“这就是那”,描述是一种概括活动,表现却是一种个性化活动。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由一套规律构成的语言,其符号可表达较广泛的意义,文学语言和图解语言之间的区别既在于所用的符号,又在符号的使用方式。

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符号学在实际设计中与后现代的结合。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所组成,一个符号可以包含若干个意义。符号本身是某一种概念或意象的载体。符号分为图像、标志和象征三种。符号是文化、建筑的产物,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受和思想的反映。符号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它只是一种存在的形式。符号具有时空性,是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内产生的。符号的有机组织由设计师来建构,没有明确限定的条件和规定,取决于设计师、建筑师的设计经验、文化修养及个人天赋。

任务(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1]吴卫,魏春雨.符号学概论[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15:5-8 [2]李万文.法国符号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7,1:66-71 [3]舒艳红.现代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学院,2007,27:106-108 [4]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钱凤根,舒艳红.设计概论[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 :295 [6]向素杰.图形创意的联想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214-217 [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8]吴晓兵.现代平面图形概论[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23:39-41

全文查阅只供授权用户使用。

[[文件上传不成功,当前查不到设计文件,请重新上传。]]

创意说明:

魔爵咖啡店VI设计

一、设计理念 VI即(Visual Identity),通译为视觉识别系统,是CIS系统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部分。是将CI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以无比丰富的多样的应用形式,在最为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设计到位、实施科学的视觉识别系统,是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建立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的快速便捷之途。VI设计是整个CI战略中的视觉表现形式,是整个企业识别中传播力量和感染力最具体,最直接,项目最多,层面最广的静态识别符号。在完整的CI系统中,MI是核心,是最高决策层,给整体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所有的行为活动与视觉设计都是围绕MI这个中心展开的。但是MI是抽象思考的精神理念,难以具体体现其中的内涵,表达其精神内质。BI是行为活动的动态形式,偏重其中的过程,少有具体的视觉形象。而VI是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它包括基本要素: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企业造型等和应用要素:产品造型、办公用品、服装、招牌、交通工具等,它通过这些具体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直接进入人脑。

符号负载信息,传递信息。它是事物特性的表征,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也是思维的主体。人们在符号系统中达成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在此意义上,符号无疑是信息的工具。图形建构符号,符号建构信息,透过其传达与接受的互动而生成意义。在符号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表征与被表征、理解与被理解的关系,视觉符号被看作某种事物的记号。图形解读是发现图形意义的过程,并且发生在受众和图形的互动之际。当受众以其文化经验中去理解图形中的符码和符号时,它也包含了一些对此图形的个性的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经验背景对于同一图形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解读。任何语意都只在一定范围内被理解,只有符合特定背景的符号才能被接受。

图形是在特定思想意识支配下的对某一个或多个元素组合的一种蓄意刻画和表达方式,有时是美学意义上的升华,有时是富有深刻寓意的哲理给人们以启示。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较准确的传达媒体,它在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诉。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新的科学学科——符号学,在20

世纪的产生仿佛为如何解决设计问题开辟了新的可能。符号与后现代的结合,从意识形态把符号学的形式“归入后现代”。如果说现代主义刻意于创造新的词汇,而后现代时期的各种流派则擅长于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词汇之间的关系,使之产生新的意义。后现代强调设计的可理解性,注意语义符号的研究。语义重赋是在后现代语言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指对一个约定俗成的传统符号赋以新的含义,通过新的手法加以组合,或者将原有的元件与新的元件混合、叠加,最终表现出设计语言的双重译码和含混的特点。

二、设计要表达的意义或内涵 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所组成,一个符号可以包含若干个意义。符号本身是某一种概念或意象的载体。符号分为图像、标志和象征三种。符号是文化、建筑的产物,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受和思想的反映。符号本来就是约定的,只要大家接受,无所谓好坏。符号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它只是一种存在的形式。符号具有时空性,是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内产生的。符号的有机组织由设计师来建构,没有明确限定的条件和规定,取决于设计师的设计经验、文化修养及个人天赋。

而我想表达的就是约定俗成的符号能否像机器的零件那样能够拼装、拆卸、重复使用呢? 符号的组装可以成为一种风格或样式;符号的特点是有限,将有限的符号排列组合,就能设计出无限的内容来。任何符号都包含了人的自身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艺术品是情感符号,意味着艺术作品单靠理解还是不够的,还须用情感去接受。正如康定斯基艺术作品中,形与色、线与面完全抛弃了解释性的企图,而成为表达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象征符号。我认为符号的内在精神含人文层面多一些,而物性少一些,离开人的情感欲望、文化背景,符号就会失去其生命和意义。例如对长城这个符号,孟姜女会想起她屈死的夫君,匈奴人觉得是条难以逾越的屏障,秦始皇则将其视为国土疆界的城墙,当代中国人把它视为引以自豪的历史文物,外国人则将它列入世界四大奇迹之一。因此,一个符号具有广博的社会意义和精神力量,是人将自己的情感、精力、时间、金钱耗费其上的“四维”化身。虽然我是把符号与后现代结合,但后现代也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主要还是志于在阐明符号的运用与个性理解上。艺术形式作为情感符号与理智符号不同之处,在于传达信息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隐喻语言相对于艺术符号其特征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自然与人之间的混用,其一般格式表现为“这就是那”,描述是一种概括活动,表现却是一种个性化活动。而我想展示是正是对这种个性化活动的理解。文学语言符号主要以词汇的形式出现,而图解语言却包括图像、标记、数字和词汇等等。设计学的符号与语言学的符号最本质的不同在于设计学的符号在不断地更新、创造和完善,而这正是设计艺术的生命所在,即在于对传统符号的继承和创新,并运用美学法则产生新的符号。设计艺术作品比语言更具符号性,完全不知道它的意义也可以了解它,甚至利用它。因为一个能完整而明晰地表达出来的符号,只要观赏者对其表达的形式特别敏感,就能直接对观赏者呈现出它的内在蕴含。

三、技术因素

绘画技法:电脑绘制 电脑软件:Illustrator

(一)说明设计元素

设计元素:咖啡杯、黑胶唱片、欧式纹样

(二)创作过程(材料是怎么来的。)

VI的视觉效果是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体符号,其本身所含有的意义不需要经过理解即可直接进入人的感觉。符号的直接性和简要性是视觉传达的特征所在。更重要的是视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在人类的记忆库中具有较高的回忆值。

所以我最先开始决定的就是设计元素:咖啡杯、黑胶唱片、欧式纹样。以其来表现所要提出的企业文化特征、经营内容、产品特点、企业精神,通过整体的视觉系统,尤其是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将具体可见的视觉形象与内涵特质的抽象概念融为一体,以传达企业情报信息,从引起注意——产生兴趣——产生欲望——强迫记忆——采取行动,最终达到促进销售,为名牌商标树立高知名度,为企业创造较

第四篇:VI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浅谈VI设计制作与影响

引言

当我选定这个课题时,我心里想到:在 我国,广告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矛与盾”的口头广告------“韩非子”中所描述的“悬帜甚高”中的“望子”;两宋时期伴随着印刷雕版而产生的“传 单”等。然而,广告真正成为一种专业性活动并发挥其巨大作用却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的。生产厂家的产品日趋细致完善,消费类型也日渐增多,消费者的需求多样 化,从而形成现代广告已经由单纯的销售空间,扩展为适应于消费者生活空间的综合商业环境。给我们现代企业中的广告设计尤其是VI广告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了解VI设计的重要性 VI 即(Visual Identity),通译为视觉识别系统,是CIS系统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部分。是将CI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以无比丰富的多样的应 用形式,在最为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设计到位、实施科学的视觉识别系统,是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建立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的快速便捷之途。

实施VI战略是企业信息传播的系统工程。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将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通过静态的、具体化的,视觉化的传播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和正确、准确、快捷地传达出去,并贯穿在企业的经营行为之中,使企业的精神、思想、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等主体性的内容,通过视觉麦达的方式得以外星化。使社会公众能一目了然地掌握企业的信息,产生认同感,进而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

二、如何做好VI设计

在制作毕业设计时,我也想到在品牌营销的今天,没有VI设计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它的形象将淹没于商海之中,让人辨别不清;就意味着它是一个缺少灵魂的赚钱机器;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与服务毫无个性,消费者对它毫无眷恋;就意味着团队的涣散和低落的士气。

首先,我们要知道VI设计一般包括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两大内容。其中,基础部分一般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设计、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辅助图形、标准印刷字体、禁用规则等等;而应用部分则一般包括:标牌旗帜、办公用品、公关用品、环境设计、办公服装、专用车辆等等。我觉得给一个企业做VI设计时,要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的同时又要确立该企业明显的行业特征或其他重要特征,确保该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还要明确该企业的市场定位,是该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以自己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产生最高的品牌忠诚度; 提高该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企业士气。VI的设计不是机械的符号操作,而是以MI为内涵的生动表述。所以,VI设计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我们在做VI设计的时候,还要多了解它的几个基本原则:风格的统一性原则;强化视觉冲击的原则;强调人性化的原则;增强民族个性与尊重民族风俗的原则;E、可实施性原则:VI设计不是设计师的异想天开而是要求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如果在实施性上过于麻烦,或因成本昂贵而影响实施,再优秀的VI设计也会由于难以落实而成为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符合审美规律的原则;严格管理的原则。

我们在做VI设计时,就会知道VI设计系统是千头万绪的,因此,在积年累月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各实施部门或人员的随意性,严格按照VI设计手册的规定执行,保证不走样。

三、制作VI设计的过程

在这次润华杯的VI设计中感受由为深刻。最初拿到题目时首先就是用汉语拼音拼出润华杯三个字,于是就有了首字母‘R’,下一步就是着手于‘R’的设计,我们在制作VI设计时会有不断的变化过程,所以我们制作时要有耐心、细心的去做好它,特别是我们初学者。所以,我们要好好遵循它的设计步骤。

首先,我们要做好准备阶段,理解消化MI,确定贯穿VI设计的基本形式,搜集相关咨讯,以利比较。这样才能对毕业设计进行着手。数量不在于多,在于精干,重实效。一般说来,毕业设计的制作是自己对这三年来大学的总结,是自己对所学的VI设计真正是运用和实践,这样就使自己对自身情况的了解更为透彻,宏观把握能力更强。这样也能使自己对企业VI设计制作多了一份了解。知道了企业VI设计主要是各专门行业的人士,以美工人员为主体,以行销人员、市场调研人员为辅。如果条件许可,还邀请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业人士参与部分设计工作。

最后,我们就要进入重要设计开发阶段: 基本要素设计,应用要素设计,VI设计初稿出来之后就要靠自己的色彩基础,使之得到很好的应用。这一工作有赖于VI设计人员与企业间的充分沟通。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之后,VI设计小组即可进入具体的设计阶段。反馈修正阶段,调研与修正反馈,修正并定型,在VI设计基本定型后,还要进行较大范围的调研,以便通过一定数量、不同层次的调研对象的信息反馈来检验VI设计的各细部。

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按照VI手册中的程序终于把关于润华奖的VI设计部分完成,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结果很令人满意。这也是第一次把VI设计真正的运用到现实当中去。作为一个初学设计的人,这次设计让我心里不由的感到欣慰和荣幸,也让自己对VI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如果真正的将VI设计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四、想象VI设计的影响

现在的润华奖已经成了一个集服装设计类、艺术设计类等的综合类艺术设计大赛,大赛在日趋成熟的同时更加注重尝试寻找创新与加大其影响力与宣传的力度,本次润华奖VI与海报的征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现在可以去想象一下,在一个现代的企业当中,如果没有VI设计会是什么样?它的存活率又会有多高呢?下面就让我说明一下VI设计对毕业设计和现代企业的影响。

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使我明白VI设计的影响之大。它让我明白,要真正做好一个设计并不是会运用这个软件就能成功的。它是与其他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是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方向通过特殊的图形固定下来,使人们在看到设计的同时,自然的产生联想,从而对设计作品产生认同。也让我知道,要做好设计必须对色彩、图案等方面得有一定的基础。还要收集相关的资料,也要结合现实的社会环境,不能凭空想象。所以让我想到VI设计的好坏也影响到现代的企业,让我想到在资料中看到的例子。

创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而发迹于九十年代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Starbucks)更是在其重新整合的VI设计风格上独树一帜,其标志设计中所使用的色彩和西文字体都与传统的欧美的咖啡店迥然不同,结果是该公司在美国的经营一路凯歌,并且在本无咖啡文化的中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其实,VI设计对企业商业运作的作用的最好例子也许表现在运动时装行业:在很多情形下,一位消费者是否决定购买一套Nike或是Adidas的运动衣往往仅仅取决于他(她)是喜欢Nike的钩子还是Adidas的三道杠!

因此,没有VI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它的形象将消失在茫茫的商海之中,让人辨别不清;就意味着它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赚钱机器;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与服务毫无个性,消费者对它若即若离;就意味着团队的涣散和低落的士气。

五、怎样很好的运用VI设计

我也将标志设计做为VI设计的重中之重,结合润华奖的特色进行了一些资料的收集工作。在标志设计时选择合适的图案元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考虑到润华奖的特色时有的放矢,而且本次大赛有赞助商的加盟也应该尊重赞助方企业的文化与特点使标志特点鲜明,寓意清晰

目前,在我们生活中,虽然会有一些高水平的作品的出现,但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的存在使得国内的VI设计从整体上来看仍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企业决策者与设计师。

不能否认,企业家们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或创始人比设计师们更加准确地把握着企业的理念。然而在企业的决策者的头脑中,这些理念都是以文本或是模糊的文本的格式存在的。企业的决策者之所以要请设计师来进行设计,无非是要将文本格式的企业理念视觉化。设计师工作极具专业性。企业家们一般不会对一个技术专家提出的技术方案指手画脚,因为弄不好的话会贻笑大方;那为什么要对一个设计方案品头论足呢? 从以上看来,在设计过程中各设计领域风格的互相交融也成为设计风格变化的主题之一。在一种设计领域中作为传统风格的表现手段放到别的设计领域中也许会为一种全新风格的.所以涉足多领域。多实践也是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对我们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充满什么样的为难和约束。我想VI设计的进程的脚步只能越来越快。这和经济快速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西方社会在各领域对于欲望的快速实现要求,紧密相连。但把握客户的视觉要求,及受众的视觉承受力,仍然而且必然是最基本的。VI设计的结果毕竟是一个商业产物,是商战中一枚极具杀伤力的棋子。所以设计手段是次要,目的是第一位的。以上提供的新设计风格也应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行,不能一味在形式上追新。

VI设计是企业视觉形象的识别,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

结束语

目前很多设计公司只是单纯的为了设计而设计,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导入整套的VI设计。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自己所学的,发挥自己的特长,为VI设计做出巨大的贡献,实现自己的设计理想。

参考文献

(1)《现代广告通论》丁俊杰著物价出版社 1997年7月第1 版

(2)新浪BLOG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创意工作室《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上)》

(3)中国设计网《浅析现代企业的VI设计与应用》

(4)中国广告设计网《VI应用系统设计》、《VI形象整合设计》

第五篇:变电站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工业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电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站的合理设计和配置。降压变电所正朝着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

关键字:发展 变电站 高效 稳定 重要作用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的变电站发展,至今为止,大约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80年代末,我国的电网相当薄弱,南北电网处于分割状态,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随时都会拉闸限电;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随着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建立,从35KV变电所到110KV甚至500KV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建立投用,我国的电力事业发生明显变化。

近年来,电网日益坚强,科技不断进步,变电站有着飞速的发展,变电站实现集控化已成为变电站的一种发展趋势。近年来,各国均对变电站的设计及使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理论成就,离高效稳定节能的标准逐渐缩小距离。

现在是跨世纪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使变电站设备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新型的、多功能的变电站设备也相继出现。如沈阳昊诚ZB-F系列箱式变,体积仅为国产常规箱式变的1/3~1/5;安全性高,产品无裸露带电部分,为全封闭、全绝缘结构,完全能达到零触电事故;防渗漏、防腐蚀。河北电力设备厂生产的10~110kV箱式变,设有“四遥”可无人值守。VFI(Vacuum Fault Interrupter Transformer)美式箱式变也以其独到的优势挤身于中国市场,如:最大容量可达10000kVA,可用手动或电动操作,并进而与SCADA系统结合,使技术逐步升级。

此外,近年来, 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 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 势必对已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 全数字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也即将出现。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经济利用的需要,变电站的设计在逐步向经济、稳定的方向发展。迄今为止,变电所的更新设计在国内外也正在逐渐形成一个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行业。优良更新的设计不仅具有标准化、高效化、组合化等当代先进设计思想,又符合节约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更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是今后电力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变电站的发展现状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10 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技术, 实现无人值班, 而且在220kV 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也大量采用综合自动化新技术, 从而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增强了输配电的可能性, 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总造价。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 势必对已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 全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即将出现。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研究目前处于基础阶段, 主要集中在过程层方面, 诸如智能化开关设备、光电互感器、状态检测等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研究开发过程中专业协作需要加强, 比如智能化电器的研究至少存在机、电、光三个专业协同攻关。②材料器件方面的缺陷及改进。③试验设备、测试方法、检验标准, 特别是EMC(电磁干扰与兼容)控制与试验还是薄弱环节。

我国电力工业自动化水平正在逐年提高。20 MW及以上大型机组以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许多变电所以装设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有些已实现无人值班,电力系统已实现调度自动化。迄今,我国电力工业已进入了大机组,大电厂,大电力系统,高电压和高自动化的新阶段。我国在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值班,而且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也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总造价,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也是目前变电站建设的主要模式.综合自动化的系统性要求极强,特别是结合了全站的操作防误系统,要求变电站建设一期工程越齐越好,而这在高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建设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扩建工程的操作防误闭锁逻辑实际验证困难,特别是牵涉到母线类的;一次设备电动操作全部受控于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误动出口必须绝对禁止,对IO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要求很高;这是目前国内外在变电所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已成为当前变电所设计应用中的热门课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中,配电自动化系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国外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已经形成了集变电所自动化、馈线分段开关测控、电容器组调节控制、用户负荷控制和远方抄表等系统于一体的配电网管理系统(DMS),其功能已多达140余种。从国外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的通信方式看,尚没有一种通信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于配电系统自动化所有层次的需要。在一个配电自动化系统内,往往由多种通信技术组合成综合的通信系统,各个层次按实际需要采用合适的通信方式。

研究内容

变电站设计主要根据用电的要求电压等级来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和母线的设置,来实现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通过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主要解决的问题有:

1、变压器的选择

2、母线的选择

3、短路电流的计算

4、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5、隔离开关、断路器的选择

6、避雷装置的选择

7、输电线的选择

8、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选型

9、一次接线图、二次接线图的绘制

对专变电站设计,可以了解变电所在变换和分配电能中的作用:可靠地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经济效率,通过变电站的合理设计和配置充分发挥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提高,众多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如何利用这些高科技为人类服务,如何充分利用这些高科技在电气行业中,使之更好的为我们服务,这还需要电气行业人员不断的努力,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年 [2]何仰赞等.《电力系统分析》.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出版社,1991年 [3]贺家李等.《电力系统及电保护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年 [4]吴广宁.《高电压技术》.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 [5]雍静.《供配电技术》.机械出版社,1994年

[6]张冠生.《电器理论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年 [7]杨有启.《电气安全规程》.北京出版社,1991年 [8]刘从爱.《电力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年

[9]王崇林、邹有明主编.《供电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年 [10]李军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

[11]国家标准GB50059-1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年

[12] 赵成军,解玉龙.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方向性分析[J].科技资讯.2011(23)[13]薄艳云,王鹏,薄艳平.35KV变电站综自改造中常见问题改造对策及综自系统运行维护中常见问题[J].中国新通信.2013(05)[14]张宝归.35KV变电站的接地系统设计与施工问题研究[J].低碳世界.2013(12)[15]张华,郝建奇.35kV变电站防雷与接地分析[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04)

外文文献

General Requirements to Construction of Substation

Substations are a vital element in a power supply system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They serve to receive,convert and distribute electric energy.Depending on power and purpose ,the substations are divided into central distribution substations for a voltage of 110-500kV;main step-down substations for110-220/6-10-35kV;deep entrance substations for 110-330/6-10Kv;distribution substations for 6-10Kv;shop transformer substations for 6-10/0.38-0.66kV.At the main step-down substations, the energy received from the power source is transformed from 110-220kV usually to 6-10kV(sometimes 35kV)which is distributed among substations of the enterprise and is fed to high-voltage services.Central distribution substations receive energy from power systems and distribute it(without or with partial transformation)via aerial and cable lines of deep entrances at a voltage of 110-220kV over the enterprise territory.Central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differs from the main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in a higher power and in that bulk of its power is at a voltage of 110-220kV;it features simplified switching circuits at primary voltage;it is fed from the power to an individual object or region.Low-and medium-power shop substations transform energy from 6-10kV to a secondary voltage of 380/220 or 660/380.Step-up transformer substations are used at power plants for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 produced by the generators to a higher voltage which decreases losses at a long-distance transmission.Converter substations are intended to convert AC to DC(sometimes vice versa)and to convert energy of one frequency to another.Converter substations with semiconductor rectifiers are convert energy of one frequency to another.Converter substations with semiconductor rectifiers are most economic.Distribution substations for 6-10kV are fed primarily from main distribution substations(sometimes from central distribution substations).With a system of dividing substations for 110-220kV, the functions of a switch-gear are accomplished by switch-gears for 6-10kV at deep entrance substations.Depending on location of substations their switch-gear may be outdoor or indoor.The feed and output lines at 6-10kV substations are mainly of the cable type.at 35-220kV substations of the aerial type.When erecting and wiring the substations ,major attention is given to reliable and economic power supply of a given production.Substations are erected by industrial methods with the use of large blocks and assemblies prepared at the site shops of electric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s and factorie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Substations are usually designed for operation without continuous attendance of the duty personnel but with the use of elementary automatic and signaling devices.When constructing the structural part of a substation.it is advisable to use light-weight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elements(panels ,floors ,etc.)made of bent sections.These elements are pre-made outside the erection zone and are only assembled at site.This considerably cuts the terms and cost of construction.Basic circuitry concepts of substations are chosen when designing a powersupply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Substations feature primary voltage entrances.transformers and output cable lines or current conductors of secondary voltage.Substations are mounted from equipment and elements described below.The number of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equipment and elements is very great.Whenelaborating a substation circuitry ,it is necessary to strive for maximum simplification and minimizing the number of switching devices.Such substations are more reliable and economic.Circuitry is simplified by using automatic reclosure or automatic change over to reserve facility which allows rapid and faultless redundancy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nd using equipment.When designing transformer substation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for all voltages , the following basic consideration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1.Preferable employment of a single-bus system with using two-bus systems only to ensure a reliable and economic power supply;2.Wide use of unitized constructions and busless substations;3.Substantiated employment of automatics and telemetry;if the substation design does not envisage the use of automatics or telemetry ,the circuitry is so arranged as to allow for adding such equipment in future without excessive investments and re-work.4.Use of simple and cheap devices-isolating switches ,short-circuiting switches ,load-breaking isolators ,fuses ,with due regard for their switching capacity may drastically cut the need for expensive and critical oil ,vacuum ,solenoid and air switches.Substation and switch-gear circuitries are so made that using the equipment of each production line is fed from individual transformers ,assemblies ,the lines to allow their disconnection simultaneously with mechanisms without disrupting operation of adjacent production flows.When elaborating circuitry of a substation, the most vital task is to properly choose and arrange

switching

devices(switches ,isolators ,current limiters ,arresters ,high-voltage fuses).The decision depends on the purpose ,power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ubstation.Many years ago, scientists had very vague ideas about electricity.Many of them thought of it as a sort of fluid that flowed through wires as water flows through pipes, but they could not understand what made it flow.Many of them felt that electricity was made up of tiny particles of some kind ,but trying to separate electricity into individual particles baffled them.Then, the great American scientist Millikan, in 1909,astounded the scientific world by actually weighing a single particle of electricity and calculating its electric charge.This wa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delicate weighing jobs ever done by man,for a single electric particle weighs only about half of a millionth of a pound.To make up a pound it would take more of those particles than there are drops of water in the Atlantic Ocean.They are no strangers to us, these electric particles, for we know them as electrons.When large numbers of electrons break away from their atoms and move through a wire,we describe this action by saying that electricity is flowing through the wire.Yes,the electrical fluid that early scientists talked about is nothing more than electrical flowing along a wire.But how can individual electrons be made to break away from atoms? And how can these free electrons be made to along a wire? The answer to the first question l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atoms themselves.Some atoms are so constructed that they lose electrons easily.An atom of copper, for example ,is continually losing an electron, regaining it(or another electron),and losing it again.A copper atom normally has 29 electrons, arranged in four different orbits about its nucleus.The inside orbit has 2 electrons.The next larger orbit has 8.The third orbit is packed with 18 electrons.And the outside orbit has only one electron.It is this outside electron that the copper atom is continually losing, for it is not very closely tied to the atom.It wanders off, is replaced by another free-roving electron, and then this second electron also wanders away.Consequently,in a copper wire free electrons are floating around in all directions among the copper atoms.Thus, even through the copper wire looks quite motionless to your ordinary eye,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activity going on inside it.If the wire were carrying electricity to an electric light or to some other electrical device, the electrons would not be moving around at random.Instead, many of them would be rush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from one end of the wire to the other.This brings us to the second question.How can free electrons be made to move along a wire? Well ,men have found several ways to do that.One way is chemical.Volta,s voltaic pile,or battery, is a chemical device that makes electricity(or electrons)flow in wires.Another way is magnetic.Faraday and Henry discovered how magnets could be used to make electricity flow in a wire.Magnets

Almost everyone has seen horseshoe magnets-so called because they are shaped like horseshoes.Probably you have experimented with a magnet, and noticed how it will pick up tacks and nails, or other small iron objects.Men have known about magnets for thousands of years.Several thousand years ago, according to legend, a shepherd named Magnes lived on the island of Crete,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He had a shepherds crook tipped with iron.One day he found an oddly shaped black stone that stuck to this iron tip.Later, when many other such stones were found, they were called magnets(after Magnets).These were natural magnets.In recent times men have learned how to make magnets out of iron.More important still, they have discovered how to use magnets to push electrons through wires-that is, how to make electricity flow.Before we discuss this, there are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s that we should know about.If a piece of glass is laid on top of a horse-shoes magnet, and if iron filings are then sprink ledon the glass, the filings will arrange themselves into lines.If this same thing is trid with a bar magnet(a horseshoe magnet straightened out),the lines can be seen more easily.Thes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what scientists call magnetic lines of force.Magnets, they explain, work through lines of force that ext-end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magnet.But electrons seem to have magnetic lines of force around them, too.This can be proved by sticking a wire through a piece ofcard board, sprinkling iron filings on the cardboard, and connecting a battery to the wire.The filings will tend to form rings around the wire,as a result of the magnetism of the moving electrons(or electricity).So we can see that there is arelationship between moving electrons and magnetism, Magnetism results from the movement of electrons.Of course, electrons are not really flowing in the bar magnet, but they are in motion, circling the nuclei of the iron atoms.However, in the magnet, circling thelined up in such a way that their electrons are circl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Perhaps a good comparison might be a great number of boys whirling balls onstrings in a clockwise direction around their heads.变电站建设的一般要求

变电站(所)在电源系统的工业企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接收,转换和发送电能。根据能源和需求,变电站分为中央配电变电站电压为110-500kV;主要降压变电所电压为110-220/6-10-35kV; 深入口变电站为110-330/6-10kV;二次变电站的电压为6-10Kv;车间变电所电压为6-10/0.38-0.66kV。在主要的降压变电所,电源能量转化电压为110-220kV,通常使用6-10Kv(有时为35kV变电所)的电压分配给企业和被用来满足高压服务。

中央配电变电站从电力系统接收能量并分发它(不包括或者包括部分变换)给企业不同区域,通过空中电缆和地下电缆线路电压为110-220kV。中央分配变电站站不同于主配电变电它是一个更强大的电力设施,它的电压大部分在110-220kV的电压。它可以简化初级电压、中级电压或地区的开关电路。中低级别变电站改造能量来自6-10kv的电压,它的二次侧电压为380/220或660/380。

升压变压器变电站用于将电厂产生的能量转化使发电机产生的电压升高,从而有效地减少在远距离输电能量的损失转换器变电站的目的是为了将直流转换成交流(有时相反)和转换成能量时改变频率。转换器变电站的能量转换是用半导体整流器来变频的。带半导体整流器的转化器变电站是最经济的。6-10kV的配电变电站主要依据主配电变电站(有时依据中央配电变电站)。110-220kV变电站系统区域的划分时,根据变电站设备功能划分时是有学问的,6-10kV的变电站设备划分在变电站的入口。

根据变电站变的位置,电站设备在可以露天或室内。6-10kV变电站的在电缆的类型主要是供给输出线。在35-220kV变电站空中线路样式,在变电站架线和接线,主要注重供电生产的可靠和经济。

用工业的方式建设变电站,是使用大量的数块和在电气工程组织和工厂电气工程等行业的车间的位置进行组装。变电站通常是专为不连续操作的责任人员所设计,但用的是基本的自动设备和信号装置。

当建立变电站结构的一部分,应当采用薄型建造结构以及由弯段组成的组件(板材、地板等)。这些元件是预先安装区外面建造区域并且只是在这个位置组装。这样可以有效的削减变电所建造成本。

变电站基本电路概念设计的选择,是根据企业的供电系统特点得到的。变电站电压特性主要入口,变压器和输出电缆线路导线或当前导体的二次电压.变电站安装的设备和元件,设备和元件的若干种可能的组合是非常好的。当阐述了变电站的电路时争取切换装置最大的简化和数目的最小化。这样的变电站更可靠、经济。电路简化是采用自动接入或自动转入储备的方法,允许快速和无错误的自动接入每一个元件和使用设备。当设计工业企业全电压变电站时,下面的基本因素都要考虑在内。1.优先使用采用两编组的单总线系统可以确保可靠的和经济的供应电力。2.配套建设和变电站广泛使用。

3.变电站使用自动化并且支持遥测技术;如果变电站的设计并不支持使用自动化或遥测、线路安而且不允许添加设备,确保以后没有过度投资和返工。

4.使用简单、便宜的装置,有绝缘装置的断路器、短路开关、过载保护隔离器、保险丝,预期到他们的交换容量可考虑大幅度削减昂贵的器件需要和临界油、真空、螺线管和空气开关电路使用。变电站和开关电路,采用这样的设备的每个生产线服从个体变压器、装配、允许他们同时的断开而不破坏断开连接的生产流程的机制的线条。

变电站的线路的意义,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妥善安排与选择转换器件(开关、隔离者、电流限制器等、避雷器、高低压熔断器),这决定了变电站的目的、功能和意义。

很多年以前,科学家们对电仍只有很模糊的概念。他们之中不少人认为电是一种“流体”,这种流体就像水流经管道一样流过导线。但他们并不了解是什么东西使电流动。他们之中的许多人觉得电是有某种极小的微粒构成的,但试图把电分离成单个的小颗粒他们却束手无策。

此后,以为伟大的美国科学家密利坎于1909年,真正地称出了单个的电粒子的重量并算出它的电荷而使科学界震惊不已。这可能是人类做过的最细致的计量工作之一,因为一个单个的电粒子的重量仅为一磅的百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一半左右的重量。要合成一磅重需要的电粒子数将要比大西洋的全部水的水滴数还要多。

这些电粒子,他们对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就是电子。当大量电子摆脱原子跑出来并通过导线运动时,我们把这种现象说成是电通过导线“流动”。是的,早先的科学家所说的电的“流体”只不过是沿着导线流动的电子。

那么,如何能使一些单个的电子摆脱原子的束缚而跑出来呢? 而且,又怎样能使这些自由电子沿导线运动呢?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原子本身的结构上。某些原子的结构使他们很容易失去电子。例如,一个铜原子在正常情况下有29个电子,它们排列在核子周围的4个不同的轨道上。最里层的轨道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较大的轨道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轨道上挤满18个电子。而外层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正是这个外层电子,铜原子不断丢掉它,因为这个电子受原子的约束不那么紧。它忽而游离而去,并被另一游离的电子所替代,然后,这后一个电子也游离而去。

结果,在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在铜原子之间向四面八方漂浮。所以,尽管对你们的普通的肉眼来说,铜导线看来是完全不动的,但在它内部却不断地进行着大量的活动。

如果导线把电输送到一盏电灯或者另外某个电气设备那里,这些电子就不会杂乱无章地到处跑来跑去,而是它们中的许多电子将会向一个方向奔去-从导线的一端奔向另一端。

这就把我们引向第二个问题,如何才能使自由电子沿导线运动呢?好啦,人们已经找到几种方法来做到这一点。一种就是化学方法。伏特电堆,或者叫电池,就是能使电流在导线中流动的一种化学装置。另一种方法就是电磁法。法拉第和亨利发现了怎样能把磁铁用来使电在导线中流动的办法。磁铁

几乎每个人都见过马蹄形磁铁-之所以这样叫他是因为他们的形状做成马蹄形的。可能你们都用磁铁做过试验,并且看到它是怎样吸起按钉,小钉子或者其他一些小铁件的。人们了解磁铁已经几千年了。

据传说,几千年前有个名叫麦格尼斯的牧羊人住在地中海的克里特岛上。他有一根牧羊人用的带铁头的棍杖。一天,他发现一块奇形怪状的黑石头黏在铁头上。后来,当又发现许多这种石头时,人们就叫它们为磁铁。这些就是天然磁铁。

近年来,人们已经掌握怎样使用铁来制成磁铁。尤其重要的是,人们发现了如何使用磁铁推动电子通过导线-也就是怎样使电流动。

在我们讨论这点之前,磁铁有某些特性我们应当了解。如果把一块玻璃放在马蹄形磁铁的端部,然后把一些铁粉末撒在玻璃上,那么铁粉自己就会排成许多线。如果用一根棒做的话,就更容易看出这些铁粉排成的线条了。这些实验演示了科学家们所谓的磁力线。他们解释说。磁铁通过磁铁两端之间延伸出来的磁力线起作用。

但是,在电子周围似乎也有磁力线。把一根导线穿过一块硬纸板,在纸板上撒上铁粉,并把电池与导线连通在一起,这点就可以得到证明。由于运动的电子的磁性的结果,铁粉就会绕导线周围形成一些圆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运动者的电子和磁性之间有一种关系。磁性就是由电子的运动引起的。

当然,电子并不是在磁棒里真的“流动”,但它们却是在运动,在绕铁原子核做旋转运动。然而,在磁铁中,原子都排列的使它们的电子都向同一方向旋转。也许可打一个恰当的比喻,就像许多小孩在他们头顶上以顺时针方向甩动系在线上的小球一样。

下载VI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VI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VI手册毕业设计说明书

    广东海洋大学 计算机芯片级技术教育基地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目 __家园旅行社__ 专业名称 室内装潢与广告设计 学生姓名 ______吴意娴______ 指导教师 ____全永青老师____ 完......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要求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关于对高等学校2004届本专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的通知》的评审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翻译外文文献2篇以上”......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推荐五篇]

    重庆理工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基于java的网上邮票市场设计与实现 (10903080225 王才松) 摘 要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生活,越来......

    4毕业设计(论文)中英文文献翻译

    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 外文文献原稿和译文 Multipl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pproach to fire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A.J. AI-Khalili,......

    VI设计论文[推荐5篇]

    VI设计论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VI设计......

    关于VI设计的论文

    关 与 Vi 设 计 的 论 文 班级:091212 姓名:李锦山 学号:091212104 1 院系:艺术与传媒学院 摘 要 本组主要是完成一家服装公司的VI设计,根据要求首先给这个公司设计个名称,我们......

    VI设计论文(本站推荐)

    摘 要 VI即(Visual Identity),通译为视觉识别系统,是CIS系统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部分。是将CI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以无比丰富的多样的应用形式,在最为广泛的层......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浅谈宾馆设计 摘要:现代宾馆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能想象空间的地方了。它不但包括 了很多的实用性内涵,更逐渐成为人们乃至整个城市文化品位的象征。新型宾馆已经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