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议论文考试应对策略

时间:2019-05-15 09:1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考编议论文考试应对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考编议论文考试应对策略》。

第一篇:教师考编议论文考试应对策略

教师考编议论文考试应对策略

写议论文需要“展开议论”。所谓展开议论,就是要提炼出一个中心论点,并分解为两三个分论点。其技巧可概括为“一句”、“三法”。

“一句”即一个中心论点句。议论文,无论是材料型还是命题型,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这个中心不能模糊不清、似有实无,而要形成一个表意确切的句子。

“三法”即确立了中心论点以后,从关键处入手,对中心论点进行因果分析,选用相应方法。

一、并列法。即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全面性。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这三个分论点:1.苦可以激发进取心;2.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

3.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很明显,这几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于是,一点一段,分点排列,议论就展开了。在运用这种结构方式时,要注意分论点之间不能交叉,出现同义反复的现象,即有两个分论点都是说的同一个角度。

二、层进法。即对事理作纵深剖析,以显示思维的深刻性。如《在困难面前》可以分解成这样几个分论点:1.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3.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战胜困难。这三个分论点就是层进关系,分层推进,议论也就展开了。

三、对(比)照法。即将事理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对比着写,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如《学贵多闻》可以分解成这两个分论点:1.多闻可以相互参照,便于释疑,增长知识;2.孤陋寡闻导致视野狭隘,学无所成。两个层次要分别从两个角度展开引用论证和事实论证。

对800字左右的应试议论文,因为文章可利用的空间有限,批改也不可能太过于认真做出分析,打分一般还是凭阅卷人的主观印象。因此,文章要求把好的议论文的特点尽可能表现得很充分,给阅卷老师好的印象:一要看文章像不像议论文,是不是具有了议论的诸要素存在;二要看是不是条分缕析,文章的结构是否清晰、明白,看上去是不是很清爽;三要看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否明确和正确,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是不是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四要看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是否紧贴论点,运用得是否确当,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此外,阅卷人从上往下看作文,他首先要看到的就是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阐释、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开头是不是新颖,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因此,文章开头后就要迅速切入主题(中心论点),避免长篇大论,压缩以下的有效空间。当然,如果是故事引入长一点也可以,但是这个故事应该新颖、生动,能够成为下文议论的事实论据,故事完了就要把中心论点赶快亮出来。其次中间部分是不是条理很清楚,层次很分清,分论点句式明确且相对齐整,道理说得很清楚。结尾部分有没有注意总结上文,也就是总结、呼应开头的中心论点,概括提出“怎么做”,或者要获得某种结果,就必须“坚持怎样”,“只有怎么样,才能怎么样”,最后篇末点题,增加文章的深刻性。做到了这几点,就会使阅卷人最后对文章留下深刻的影响,落笔给分就不会那么吝啬。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师考编面试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考编面试策略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歌曲、诗、图片、故事

2、板书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或是教师范读

(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给不会读的字注音)

2、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要求:正确,圈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读书情况,开火车读课文或者是找出你喜欢的段落读文

4、教学生字词,大屏幕上出示生字,检重点字音、字形讲解一下,另外让学生读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时告诉学生理解词语有两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和查词典

三、理清脉络

默读全文,理清文章的额写作顺序,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四、布置作业

结束语,激发学生的语言

课堂练习:写字知道哦,让学生描红,临写。

一般面试分为两个课时,个人觉得保险起见最好用第一课时,虽然很难分出考生的额区别,但是如果你过渡语用的好,面试第一也不难,这个教案是我去年面试时自己总结的,我的面试是全县第一,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尊重家长;

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苏文的教师招聘考试一本通

第三篇:教师考编教育学考试大纲

考点纲要

绪 论

第一节什么是教育学

1、什么是教育学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3、教育学的任务

4、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区别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

2、各阶段的代表作、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及派别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2、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第一章教育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概述

1、什么是教育:教育词义溯源;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联系;教育的含义

2、教育的产生:教育的起源论;学校教育的产生

3、教育的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性质和特征

第二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教育适应政治发展的途径

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途径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教育适应文化发展的途径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节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关系

1、学生身心发展概述:身体与心理的发展内容与特征

2、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遗传素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个人努力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条件;社会环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在条件;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育要适应

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学生身心发展在关键时期或关键方面的优势,及时地或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教育目的的重要性

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1、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目的的内容和性质特征

2、教育目的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制约性

第三节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人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人的发展;人的片面发展是旧的劳动分工和阶级对立的产物;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条件;资本主义制度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四节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全面发展教育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表述

2、我国中学的教育任务

3、全面发展教育:各育的目标、内容

第三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 师

1、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2、教师的社会地位

3、教师的作用

4、教师工作的特点

5、教师资格及素质要求

6、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问题

第二节学 生

1、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当前学生存在的困扰问题

第三节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涵义及具体表现

2、师生的沟通和互动: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师生间的相互作用

3、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课 程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

1、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定义和类型

2、制约课程内容的各种因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社会的政治经济需要;社会文化传统及教育传统;儿童身心的发展;学校类型和制度;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

3、几种课程理论的评述: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结构课程论;综合课程论

第二节现代课程的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2、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

第三节我国学校的课程

1、教学计划(与课程计划)

2、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3、教科书

第五章教学过程 第一节教学的作用和任务

1、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2、教学的作用

3、现代教学的基本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个性;发展学生的体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理论的历史概述

2、我国探讨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观点

3、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辩证统一规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需要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

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的规律:知识与智力相互促进,具有联系性;知识与智力又有差异性;知识与智力的统一

4、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规律:教书育人相统一是一条教学客观规律;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第四节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第六章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第一节教学形式概述

1、班级上课

2、其他教学形式

第二节教学方法概述

1、讲授法:讲授法的概念、种类特点与技能技巧

2、其他教学方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讨论法

3、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新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备 课

1、备课方式: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准备教具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4、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2、备课程序:学期备课;单元课程;课时备课

第四节上 课

1、上课的意义

2、课的类型和结构

3、一节好课的标准:教学目的明确,完成任务好;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方法适合,教师善“启”善“导”;上课组织得好,具有教学机智性;语言表达清晰,具有感染力;师生积极性高,配合默契

4、课堂教学常规

5、上课的技能:驾驭教学信息的技能;运用语言的技能;把握课堂反馈信息的技能;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控制情绪与教态的技能;板书和运用教具的技能

第五节学校指导

1、学习指导的意义

2、指导学生掌握常用学习方法:记忆法;阅读法;笔记法

3、指导学生抓好几个学习环节:计划、预习、听课、复习、作业

第七章学校德育过程

第一节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1、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2、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学校德育过程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学校德育过程中知、情、行、意等心理要素发展的辩证统一性;学校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学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学校德育过程是多方面教育影响实行优化组合的过程;学校德育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二节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性与改革开放现实性相结合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7、教育影响的阶段性、连贯性

第八章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第一节学校德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课外与校内活动;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学生、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优化第二节

学校德育的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陶冶;自我修养以及评价

第三节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

1、更新德育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指导思想

2、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3、做好学校德育计划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4、加强德育专职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和效能

第九章课外教育活动

第一节课外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1、课外教育活动的特点

2、课外教育活动的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与健全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开拓意识和创造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早期发现与开发;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职业定向

第二节课外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1、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政治教育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公益劳动

2、课外教育活动的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第三节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领导

1、开展课外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要具有明确的政治思想性、方向性和教育目的性;要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形式灵活多样;充分依靠、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2、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要把课外教育活动纳入学校、班级总体教育计划之中;加强学校领导、教师和班主任的指导和辅导作用;为课外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地点与其他物质条件;争取家庭、校外教育机构的支持与合作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1、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实施班级德育,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抓好班级智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督促体育卫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指导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的自立和自主;安排日常事务,处理偶发事件;统整教育力量,评定学生操行

3、班主任的修养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方法

1、教育和激励各类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有效地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开展班级活动,增强同学的了解和沟通;选拔和培养骨干,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确定奋斗目标,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开好主题班会,树立良好的班风

3、协调和统整教育影响:利用学校教育的各种因素;争取亲职教育的力量;调动社会教育力量

第三节班级组织及管理

1、班级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班级组织的结构;班级组织的功能

2、班级的管理目标和工作原则:班级管理的目标;班级管理工作原则

3、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

第十一章教育测评 第一节考试

1、高考与会考

2、标准化考试和非标准化考试

3、考试的条件和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4、考试的命题:考试目标的确定;考试题型的确定;命题计划的制定;试卷题目的编制

5、考试成绩评定

第二节德育测量

1、德育测量的意义

2、德育测量的方法:定时考核法;问卷测量法;项目评分法;行为观测法;情境测验法;社会关系测量法

第三节教育评价的种类和原则

1、教育评价的种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2、教育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教育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1、教育评价的标准

2、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总体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方法;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3.教育评价的方法: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分析评价法与综合判断法;评等法、评语法与写实法;综合评分法

第十二章 学校管理

第一节学校管理的意义和目标

1、学校管理的意义

2、学校管理的目标:学校管理目标的内容;落实学校管理目标的要求

第二节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以教学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3、工作责任制原则

4、民主管理原则

5、有效利用资源原则

第三节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1、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的领导体制;学校的组织机构;学校的规章制度

2、学校管理方法:行政方法;法规方法;思想教育方法;学术方法;经济方法;社会心理方法

第四节对学校领导管理人的要求

1、对学校行政领导管理人员的一般要求

2、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和基本职责:校长任职的基本条件;校长的主要职责

第十三章教师的科研方法 第一节文献法和思辨法

1、文献法:教育文献的分类和搜集

2、思辨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3、教育论文的撰写:选题;定提纲;搜集资料;行文;修改与誊清

第二节教育调查法

1、教育调查的意义

2、教育调查的选题

3、教育调查计划与提纲的制订

4、常用的调查分方法:查阅有关资料;访问;开调查会;发问卷和调查表

5、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三节教育实验法

1、教育实验概述

2、实验效度及实验控制

3、教育实验设计与实施: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轮组实验法

4、实验报告的撰写

第四节教育经验总结法

1、教育经验总结的意义

2、教育经验总结的种类

3、教育经验总结的步骤和方法

4、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撰写: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结构;撰写教育经验总结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篇:考编考试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及委托代理宣传单

一、农村集体‚三资‛的概念

(一)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

(二)农村集体资产:有流动资产,包括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和存货等;有农业资产,包括牲畜(禽)资产、林木资产等;有长期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三)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这次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清理村(组)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状况,核实‚三资‛底数,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登记台账,健全管理制度,促进集体资金的规范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对象和范围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对象是全省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包括未建立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及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代行集体‚三资‛管理职能的村、组。清理工作范围是上述村、组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各种流动资产、农业资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山岭、园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资源性资产。清理登记时点为2009年12月31日。

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操作程序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严格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的程序进行。

(一)清理。以村自查为主,全面进行清理。每个村成立由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村会计(含报账员,下同)、村务监督委员会或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群众推荐的村民

代表参加的7-9人小组,对集体‚三资‛进行逐笔逐项清理。资金、资产的清理,要以村会计账为依据,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帐务相结合,以物对帐,以帐查物,全面清点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查清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对资源的清理,要采取实地勘测丈量的方式,查明实际数量及其权属。在清理过程中,乡镇(含街道,下同)应抽调干部和懂财务人员驻村指导督查。(二)登记。在‚三资‛清理过程中,按照省里统一制定的清理核实情况登记表,清理一项登记一项。资产资源的登记要按类别详细登记其名称、数量及使用情况。登记的内容要全面,事实要清楚,数字要准确,做到不遗不漏。(三)核实。对已清理登记的集体‚三资‛,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或村民主理财小组、各村民小组组长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核实小组进一步逐项逐笔进行核实。重点对‚三资‛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臵与管理等情况进行核实。经过核实后的‚三资‛,要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四)公示。对初步核实后的集体‚三资‛,由清理核实小组负责逐项逐笔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或通过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和有关当事人征求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公示期间,村里要安排清理核实人员,接待农民群众的咨询和反映,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凡在公示期间,农民群众对‚三资‛情况有异议的,都要认真进行核查,直至农民群众认可。对核查不清或有权属争议的‚三资‛,不得进入确认程序,列为‚待处理问题‛,上报乡级以上‚三资‛清理机构协调处理。(五)确认。公示期满,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六)上报。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确认通过的‚三资‛清理结果,由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村会计、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分别签字后上报乡镇集体‚三资‛清理机构审核,再经乡镇人民政府核定同意后,逐级汇总上报。

五、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根据上级规定,各镇(街道)成立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配齐懂会计业务的人员,每人负责若干个村的‚三资‛代理服务工作;各村

集体不再设会计、出纳,仅保留一名报账员,负责本村报账、财务会计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等工作。

六、各镇(街道)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职责:

(1)代理记账。各镇(街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为每个村集体设立总账和必要的明细账,如应收款、应付款、内部往来、固定资产明细账、资源台账等。并根据村级会计业务填制记账凭证,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整理、装订会计档案。

(2)代理村集体资金。村集体资金属于全体成员所有,必须全部纳入村级财务核算,统一管理,不得设臵账外账。各镇(街道)‚三资‛ 代理服务中心,要加强村集体资金的收支监管,防止村收入不报账,另设账外账。代理会计要经常深入村组核查有关经济往来账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代理资产、资源。一是建立资产、资源台账,包括资产、资源台账的变更。二是负责资产、资源的评估。三是指导资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益,包括对外承包的招投标,以及合同的签定。

(4)代理会计档案。《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不具备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将其会计档案委托乡(镇)经营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乡镇村级代理服务中心要按核算单位及时整理好村级会计档案(包括经济合同),并分类编号,装订成册,统一保管,不得散失、毁损。要建立健全会计档案室,购臵必要的会计档案柜,制定完善的档案制度,做到职责明确、专人负责。

(5)提供会计信息。各镇(街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要按照会计制度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编报、提供真实完整的各类会计信息,并制作明细的收支财务公开表,以保证上级业务监管和群众监督的需要。

佛手瓜的优质高产栽培

1、定植时间

佛手瓜易受冻害,-定要选择霜期过后定植。各地可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定植时期。一般选择在“五〃一”节前后移栽,如果采用地膜覆盖,可适当提前。

2、整地施肥

根据地理条件,选择好地块,先挖-个长宽各1 米左右的深坑,用混合均匀的农家肥回填深坑。如果连片种植,-般4-6平方米植1株为宜。为提高农家肥肥效,可在每100千克的人粪尿中加5-7千克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存放5-10天发酵后,在每坑穴内适量施用。

3、精选瓜苗,覆膜防冻

选择健壮、无病的带土佗瓜苗放入坑穴内,用农家肥和细土将之与地面平齐埋好,细水足量浇好围坑内。如果定植偏早,要采用薄膜覆盖,以防冻害。

4、加强管理

佛手瓜有4个月左右的生长前期,地上茎生长缓慢,茎基部侧枝生长较快,易形成丛生状。前期要及时抹去太多的萌芽,每株保留3-5 个粗壮的枝蔓为宜。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进入爬蔓期,要尽早搭架固秧。越夏时注意及时浇水,土壤保持湿润。入秋后,是佛手瓜结瓜的旺盛时期,必须及时施肥浇水,同时注意防治病虫,确保丰收。

5、及时采摘

佛手瓜开花结瓜期十分集中,一定要及时采摘已成熟的瓜果,以免影响未熟瓜果的生长发育。佛手瓜-般在谢花后20-25天成熟,每株可采收300-800个瓜果,效益显著。

春花生应增施磷肥的管理要点

基肥用量应占施肥总量的80%~90%。一些花生田只施基肥,后期不进行追肥也能获得高产。基肥可每亩施优质圈肥1000~3000公斤。

花生所需磷肥比一般作物多,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率也高。试验证明,每亩施过磷酸钙10公斤,增产效果显著,而且后效很明显。在瘠薄地施用磷肥时,每亩加入2.5~5公斤的尿素作为种肥,更能发挥磷肥的增产效果。但在施用种肥时要将肥、种隔离,以免伤害种子,影响其发芽出苗。

花生每亩施硫酸钙10公斤,既可调节土壤pH值,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又可改善氮素营养,促进荚果发育,减少空果和烂果。

人工接种花生根瘤菌可使花生早结根瘤、多结根瘤,提高花生植株的固氮能力。目前生产上推广的花生根瘤菌剂(根瘤菌肥)每亩一般用25克,使用时要将其加适量水调成糊状与种子拌匀,注意要随拌随种,防止日晒,另外也要避免与杀菌剂混用或接触。

怎样防治草莓枯萎病

草莓枯萎病是一种借土壤传播真菌维管束病害,一般从苗期至收获期都可能发病。防治办法:

1、加强栽培管理。雨后及时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喷洒药物杀菌,同时要加新高脂膜以增强药效。

2、花果期管理。在花蕾期,幼果期、膨大期要及时喷洒瓜果壮蒂灵,加大营养输送量,有效防治病虫害,达到壮苗、壮蒂、果实着色,防落果发生等效果。

怎样预防春播花生烂种

春花生播种后出苗前常发生烂种,严重的烂种率高达20%,造成不同程度缺苗断垄。

烂种原因:种子质量差或贮藏不当、贮藏期过长;地势低洼,土壤黏重,质地差,土壤含水量高,种子出苗时间长;整地不实,影响种子对水分的吸收,苗弱;种子没有精选,大小不匀,播种不细或深浅不一,造成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多年连作不倒茬,苗期病害严重,造成缺苗断垄;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浓度过高,造成肥害,影响出苗;低温待续时间长,造成发芽出苗迟缓而烂种。

预防措施:(一)精细选种。选用新花生种子,对留种花生适期收获并及时晒种,做到科学贮藏。播种前带皮晒种,加快花生新陈代谢,增强种子渗透力,提高种子吸水能力。播前1~3天剥壳,选粒大无损伤、胚根未萌动的种子播种。(二)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1%的50%的甲基硫菌灵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预防苗期病害。也可拌入种子重

量0.2%的50%的辛硫磷乳油防治地下害虫及鸟害和鼠害。(三)精细播种。播种深度4~6厘米,要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地温可提高2~3℃,播后种子发芽、出苗快,可减轻发病。沼气池换料注意事项

沼气池在使用一年后,由于农户管理跟不上,会出现池子水料过多的现象,导致产气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农户的正常炊事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为沼气池进行换料。换料时要注意如下事宜。

1、换料过程。在大换料前20天停止进料,备足堆沤好的新原料,等料液出到一定量时(沼气池内要保留20%~30%含有沼气菌的活性料液作为接种物),把堆沤好的新原料投入。

2、出料避免池内负压。出料时,应打开集水瓶处的开关通气,防止池内出现真空。一旦出现真空,会导致压力表内水柱倒流入输气管内;而且还会造成池内粉刷层脱落,密封性变差,甚至导致沼气泄漏,造成很难挽回的损失。因此,从出料间往外抽渣或取沼液时,一定要看好压力表,气压下降至1千帕时就应停止抽取,如果确实须继续抽取就要从导气管或集水瓶处拔掉输气管,让空气进入沼气池;或采取出多少料就进多少料,使池内液面保持平衡,可以避免池内出现真空。

3、迅速进料。出料后,应迅速对沼气池进行检修,在检修完后立即投料装水。因为沼气池都是建在地下,沼气池在装料时,其内外压力相平衡,出料后,料液对池壁压力为零,失去平衡。此时,地下水的压力容易损坏池壁和池底,形成废池,尤其是在雨季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出料后更应立即投料装水。

大棚蔬菜如何应对大风降温天气

遇到大风降温天气及降温幅度达10℃以上时,大棚蔬菜怎么管理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影响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检查大棚设施。多层覆盖确保大棚保温性能,并压紧棚膜。

尽可能增加光照。连阴天气,若温度不是很低,应天天揭苫见光,并进行适量通风,可适当晚揭早盖。

温度过低时,实行人工增温。当棚内温度降至蔬菜要求的最低温度时,采取增温措施,如加扣中小拱棚,棚外增加覆盖物,增火升温等。

病害发生时,及时防治。灾害性天气下易造成病害侵染和发生,可及时用烟雾剂进行防治。

疏花疏果,减少营养消耗。若遇较长时间的连阴雨雪低温天气,对长势较弱或结果较多的植株,及时采收,并适量疏花疏果。

油菜红叶原因多

油菜发生红叶的原因较多,要分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缺氮 植株矮小,新叶出生慢,叶片少且小,呈黄绿色至黄色,叶缘红色。防治措施:每亩施尿素8~10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或者用750~1000公斤人粪尿兑水浇施。

缺磷 植株生长慢且矮,叶片变小,叶肉变厚,叶色暗绿,缺乏光泽,边缘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叶柄和叶背的叶脉变为紫红色。防治措施:每亩用25~30公斤过磷酸钙开沟追施或兑水浇施,同时喷施2%过磷酸钙浸出液;或者连续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缺钾 从老叶向心叶发展,逐渐由黄色斑变成淡褐色枯斑,直至变成褐红色枯斑。防治措施:每亩施氯化钾10~12公斤或草木灰75~100公斤,或者连续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间隔5~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

缺硫 植株矮小,叶片淡绿色,叶缘出现较大的缺刻,并皱缩成杯状,叶背、叶脉和茎秆等部位变成紫红色。防治措施:结合中耕每亩撒施硫磺粉1~2公斤或石膏粉50公斤。

缺硼 苗期缺硼,叶片增厚或倒卷,皱缩不平,叶色暗绿,叶缘至整个叶片变成紫色或紫红色。防治措施:每亩用硼砂100~150克加水25~5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干旱 油菜苗期遇旱,土壤水分不足,会使根系吸水、吸肥困难,导致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变成淡红色。防治措施:及时浇水,采取沟灌方式,不要大水漫灌,防止烂根死苗。

渍涝 雨水过多或排水不畅,造成渍水伤根僵苗,叶色变为暗红色,有的烂根死苗。防治措施:及时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

冻害 冬季气温骤降至0℃以下时,油菜叶片受冻会变红。防治措施:结合中耕清沟,培土壅根,增施有机肥料,每亩撒施草木灰75~150公斤或火土灰1000~1500公斤,预防冻害

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和管理制度

一、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I司步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护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

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又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反之,环境污染了,资源破坏了,人体健康损害了,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地制约。世界上曾出现过两种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一种主张先发展经济,等以后有钱了再来治理,这也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过去曾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另一种观点是主张经济‘‘零增长‛以保护环境。这两种观点由丁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己为各国摒弃,取而代之的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理论。《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的规定;第四条关于‚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规定,明确体现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在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确立这样的原则,是由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性决定的:一是,环境污染一旦发生,一般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不少环境要素遭到破坏后,要恢复正常极为困难,有的甚至是不可恢复的,所以要以预防为主。如六价铬、镉等重金属污染,有的经过几百上千年都难以降解。二是,环境污染引起的某些疾病,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发病以后难以根治。如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自1953年发现患者,二十多年后才找到病因,是二[厂排的含汞废水污染环境,再通过生物转化为甲基汞,并经食物链富集而致害于人。再如骇人听闻的日本富山县的‘‘痛痛病‛,是因为冶炼厂排放的含镉废水灌溉了农田,使稻米中含镉量剧增,人吃了这样被污染的米后,经过10到30年的积累,才出现病症,但此时已无法挽救了。三是,环境受污染和破坏后,治理和恢复的代价很高。四是,要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光着眼于对新污染的‘‘防’’尚不够,还要对已有的污染与破坏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积极治理。如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调整工业布局、点源治理、流域治理、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法通篇都贯穿了这一原则。

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60年代末,人们认识到,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必须从全局和整体上加以考虑,治本的首要办法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布局一旦错了,铸成了事实,要想纠正就很不容易。《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关于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综合平衡的规定、第十三条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关于自然保护区等的管理、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关于城市规划和城乡建设的规定等条款的内容,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4、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第二十八条关于排污单位要‚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的规定,第二十九‚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的规定,都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第十九关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第十七条、十八条、二十条关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农业环境的规定都体现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谁污染谁治理、谁开谁保护的原则,充分体现了生产者、经营者、开发者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一致性,享受生产经营开发的权利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作为企业有生产的权利,但必须履行治理所产生污染义务,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但必须履行保护好资源的义务。实行这样的原则,有利于推动污染者治理污染,有利于筹措污染治理资金,有利于保护资源的合理开采和永续利用。

5、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环境保护,早在8 0年代初就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充分说明这项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这从法律上解决了谁应该对环境质量负责的问题。由于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政府协调各部门来齐抓共管,方能奏效;加之企业受利益驱动,治理环境污染虽然对企业之外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对企业来说却具有不经济性,一些环境法律意识不强的企业便自觉不自觉地想方设法逃避法律责任,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尤其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推行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是贯彻落实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具体措施。

6、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体现了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这也是我党的群众路线在环境保护T作上的具体体现。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所有人的生活和健康。保护环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一部分,也是人人应尽的义务。要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光靠政府和政府的环保部门的人力利精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将保护环境变成人民自觉的行动,火家齐关心、共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坚决与形形色色的环境违法行为作斗争,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真正有‚千里眼‛利‚顺风耳‛,才能使环境违法行为无处藏身。

二、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环境保护法》第七条对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作了明确规定,这一条的规定可分为两个层次,即:第一个层次是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第二个层次是有污染防治职责部门的监督管理和资源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十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这两个层次,确立了环保部门对环保工作统一归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

三、环境管理主要法律制度和基本政策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一又称环境质量预断评估,是指在一项工程动工兴建以前,对它的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污染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书。‛98年11月出台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建设项目的环评和三同时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2003年生效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增加了规划环评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等内容,对评价、审批、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等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2)‚三同时”制度一一是指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和I其他技术改造项目,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环境保护法》第二二十六条第一款对‚三同时‛制度和污染防治设施验收作了明确规定,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合格了,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第三十六条对违反‚三同时‛制度的,设立了‚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的处罚。

(3)排污申报登记制度一一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依照有关规定向其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有关防治污染方面的技术和资料的制度,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核定。《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均规定了排污中报登记制度。原来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还增设了企业要填写《排污申报登记表》和

申领《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国家环保局88年发布了《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92年发布了《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这都是对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具体化。2000年新《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不但规定了排污中报登记,而且规定了总量控制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

(4)排污收费制度一一主要是利用排污收费这一经济杠杆,刺激排污者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染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利用这一制度筹集污染治理资金。82年国务院发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2003年1月国务院颂布了新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新的收费条例扩大了征收对象:由企业、事业单位,扩大到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所有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提高了排污费收费标准:将排污收费由原来的超标收费改为排污即收费与超标收费并行;将超标单因子收费改为总量多因子收费。污水、废气排污费按污染物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为单位实行总量排污收费。污染当量主要在水污染收费和大气污染收费标准中采用;严格了排污费管理使用:新‚条例‛规定,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排污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主要用于重点污染源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污染防治新技术、新:r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等的拨款补助或者贷款贴息。同时新‚条例‛明确,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环境保护执法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5)现场检查制度一一是环保部门和有关的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辖区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的检查、督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的制度,是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执行各项法律和政策,及时发现、查处和纠正违法行为的有效措施。《环境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了现场检查制度,并对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检查人员必须出示证件,依法进行检查,并有义务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对拒绝现场检查的,环保法律法规还设臵了警告或者罚款的行政处罚。

(6)限期治理制度一一是对超标排放污染物、污染严重而又未进行治理的单位,政府规定出一定期限,强令其在此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制度,是我国现阶段适合国情的一项比较严厉和有效的治理老污染源的制度。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环境保护法》第39条规定,要对其加倍征收超标排污费,还可以根据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7)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全称是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制度,它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影响或者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的财产遭到损失,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受到破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可以将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分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和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四种;根据污染源性质可以分为:水污染与破坏事故、大气污染与破坏事故、噪声污染与破坏事故、固体废物污染与破坏事故、放射性污染与破坏事故、农药及有毒化学品污染与破坏事故等;根据事故危害的对象不同,又可以分为:渔业污染事故、农田污染事故、林业污染事故等。《环境保护法》第31条规定‚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I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8)限期淘汰制度——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国家对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落后的设备、落后工艺规定一定的期限,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的制度。国家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公布限期淘汰的设备和j:T:艺名录;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停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设备和工艺;被淘汰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对于违反淘汰制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综合经济主管部门责令改止,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综合经济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按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关闭。国家已经公布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名录》(第卜3批)、《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 的有毒化学品名录》、《关于第一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淘汰工艺与设备名录》、《关于禁止和限制支持的乡镇工业污染控制的重点企业名录》等。

(9)清洁生产制度一一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由于我国的工业起步晚、起点低、技术装备和管理落后,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经营的路子,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重。过去我国一直注重污染源末端治理,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经济效益低、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推行清洁生产基本出发点是对污染型企业从源头抓起,预防为主,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核心内容是推动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水平,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实施清洁生产,就是要从过去单一的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使企业多生产、不排污或者少排污,是一项花钱少、效果好的污染防治措施,比较切合我国的国情。

(10)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一一《水污染防治法》修改前,由于缺乏对流域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上下游之间各自为政,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水体功能及水污染控制要求等方面矛盾难以协调;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上游地区以牺牲下游地区的环境为代价换取自己经济的发展,从而引发大量的难以解决的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针对这种情况,修改后的《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规定水污染防治要按流域进行管理,这条的核心内容:一是,确立了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者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的原则。二是,分别规定了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的流域和跨省、跨县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权限和审批权限,重要江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由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家计委、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三是,规定了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区域规划要服从流域规划的原则。四是,水污染防治规划要逐级落实并纳入地方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计划,以保证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现。通过强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较好地解决了流域上下游不同行政区域水污染防治二[作难以有效协调的问题。此外还有第十七条关于省界水质.

鲞标准的制定的规定,第十八条关于省界水体水质标准的监测、监督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关于跨行

政区域水污染纠纷解决的规定,这些规定构成了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

(11)城市污水的集中控制一一由于我国较长的一段时期执行了一条‚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的发展政策,国家财政和经济政策鼓励城市多建工厂、多上工业,加上缺乏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使得城市成为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域城市污水对水环境污染贡献很大。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低。加之我国城市工业的特点是中小企业爹

且混杂在居民区、商业区之间,要求每一个企业都建一套污水处理设施,既不现实也不经济,再加之工业污水也排入城市下水道,需要进行集中处理。因此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是防治当前城市水污染的最重要的手段。有鉴于此,《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城市污水应当进行集中处理‛,明确了各级城市政府在防治城市污水方面的责任。

(12)燃煤大气污染防治制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城市建设要统筹规划,统一解决热源,发展集中供热;第二、采取措施,改善城市燃料结构,发展城市煤气,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第三、锅炉产品质量标准中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内容,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第四、新建的工业窑炉、新安装的锅炉烟尘必须达标排放;第五、限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的开采,推行煤炭洗选加工,对已建成的高硫份、高灰份煤矿,按国务院批准的规划,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第六、大、中城市政府应当制定规划,对市区内的民用炉灶,限期实现燃用固硫型或者其他清洁燃料,逐步替代直接燃用原煤。第七、在燃煤供热地区,统一解决热源,发展集中供热。第八、新建、扩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和其他大中型企业,超过污染物排放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必须配套建设脱硫、除尘装臵或者采取其他控制二氧化硫、降尘的措施。在酸雨

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对已建企业超标排污的,必须限期治理。第九、企业应当逐步对燃煤产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控制措施。

(13)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臵经营许可证制度——从事收集、贮存、处臵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许可证的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处臵危险废物的经营活动;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处臵的经营活动。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许可证的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处臵危险废物的经营活动,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不按许可证的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处臵经营活动,还可以由发证机关吊销经营许可证。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处臵的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14)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制度——为控制危险废物转移造成环境污染,加强对转移活动的环境管理,转移危险废物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向移出地和接受地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转移出省的,须经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15)危险废物代处臵制度——是指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处臵危险废物,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处臵或者处臵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臵,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处臵费用的制度。这是针对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规定的一种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的制度。这一制度体现了‚污染者付费‛和及时处臵危险废物的原则。

藕塘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开展开展火灾隐患检查

情况汇报

今年,我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定远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调度会,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特别是上海11.15火灾重大事故发生后,我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召开紧急会议,结合我镇实际情况,镇政府安监站及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派出所、工商所、电力管理站、城建办等单位对全镇企业、学校、渡口、商场、建筑工地及人员密集场所(如教堂)开展火灾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督查工作。

为贯彻县消防安全会议精神,镇安全生产法委员会又召开企业、学校、商场、加油站、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消防单位负责人安全防火灾会议,宣传会议精神,要求从即日起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冬季防火安全会议,立即开展防火安全隐患自查、排查工作,各单位要加强防火知识培训,消防演练及人员疏散演练。镇安全生产法委员会要继续对查处的隐患做好整改督查工作,继续加大隐患检查力度和检查范围,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坚决杜绝安

全事故发生。

从检查督查来看,我镇火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平稳,各单位、各企业对安全生产较重视,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我们检查督查5家单位和企业中,少数单位和企业存在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现象。

当前形势下如何就好业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蔓延。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尤为明显,沿海地区部分大中小企业限产、停产、倒闭,直接导致大批农民工失业,企业减员、裁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我国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金融危机的冲击揭露了我国就业中存在问题,缺乏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体系、市场环境、激励机制,自主就业意识不强;职业培训制度的建设缓慢,劳动者技能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尤其是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缺乏就业培训现象严重;就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及东部沿海地区,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就业市场不完善,人才流动性不强,农民工就业受到歧视性。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系社会长久治安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就业市场,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首先,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返乡农民提供创业信息、技术、资金支持,帮助其发展规模养殖、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高校毕业生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同时加强就业观念转变,鼓励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使全社会自主创业人才大量涌现。

其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制度。加强城镇失业者,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面向市场的有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就业培训,降低就业培训机构市场准入门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有偿培训与无偿培训结合,协调好企业对劳动者技能需求与劳动者技能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结构性失业。

再次,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突破行政区域划界,促进劳动者跨区域合理流动。引导劳动者,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就业;保障农民工均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杜绝就业机会、工作条件中存在歧视现象;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最后,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向就业困难群众提供就业信息,通过免费就业培训提高工作技能,鼓励企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帮助落实好困难群众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

完善基本就业制度,保障群众就业,做到才尽其用,是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如何教育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投地,本是天下做父母的共同期盼,但现实生活中事与愿违的例子枚不胜举。怎样才能爱的得法,爱得恰到好处?以下四条教育法则供你参

考。

1、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来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2、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将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和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断对工作有新

创见和新灵感。

3、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强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每个孩子都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修养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4、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的关注了他们。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

才那样的去爱护、期望和珍惜这些孩子。

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是这样批评孩子的吗?

1.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2.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的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3.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推进职权透明运行 打造阳光政务环境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关于行政职权透明、公开的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能力,按照《区纪委、监察局关于全面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在全镇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全镇开展行政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规范行政权力行使、增强行政行为透明度、提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以监督制约为保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依法行政。

(二)目标任务:按照全面开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务求实效的要求,2010年,全镇要对行政权力进 行全面的清理、编制职权目录和流程图;要重点抓好行政权力较为集中、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部门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认真做好重点部位权力运行的动态公开。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紧紧围绕行政权力的行使,从内部人、财、物、事管理和外部的重要权力部位入手进行清理,依法公开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确保行政权力行使的公开、公平、公正,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清理审核。各部门必须依据党和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对所拥有的各项行政权力进行清理审核。一是全面清理。二是确认申报。三是审核备案。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部门申报的登记表进行审核。重点审核行政权力的名称、依据及不公开权力的事项。凡无合法依据的,应予以废止;凡职责不清的,应依法予以确定;凡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准予备案。凡无保密依据的,均要予以公开;凡依法必须保密的,不得予以公开。

(二)编制职权目录。各部门要根据镇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批复,编制并公布本部门职权目录。职权目录应按照行政权力的类别编制,做到分类清晰、编制科学、定位准确。职权目录发生变更时,必须在20个工作日内向原备案机关做出说明,并按程序及时修订、公布。

(三)制定流程图。各部门要按照规范程序、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依法制定并公布覆盖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流程图。流程图发生变更时,必须在20个工作日内按程序修订并公布。

(四)公开运行过程。各部门必须抓住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主动公开权力行使过程。各部门在公开运行过程中,要与机关效能建设、民主、评议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五)明确公开的范围、时限。规范权力公开的内容和时限。公开的时限应与内容相适应,凡具有相对稳定性或经常性的,应长期公开,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随时获得;凡阶段性或临时性的,应随时公开,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及时知悉。

(六)丰富公开形式和载体。公开行政权力应从便于群众知情、办事和有利于监督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构建为社会提供公开透明服务的平台;积极稳妥地推进‚通透式‛办公模式,努力探索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有效实现形式。

(七)从实际出发,完善制度,开拓创新。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并落实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提供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明确公开的程序和方式,便于群众及时获取信息;建立工作评价、考核制度,围绕行政权力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进行评价和考核,形成自我检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行政权务公开透明运行责任追究制度,未通过认证的部门,要创新方式和方法,开展好本部门的工作。同时,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研究制定规章制度或其他规范性文件,逐步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加强领导,强化督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把全面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形成各司苦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与其他相关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整体合力,取得综合效应。镇党委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组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组织开展好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二)搞好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思想教育,树立公共服务理念,确立依法行政观念和政务公开意识,奠定开展行政权力透明运行工作的思想基础;加强对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所涉及睥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公务人员履行职责和为人民、促发展的能力,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要组织好社会宣传,营造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氛围,使人民群众了解和熟悉有关政策,引导他们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实践活动。

(三)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工作重点。要在全面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同时,行政权力较为集中、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部门要切实抓好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认真组织系统内的专门培训,并及时指导工作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镇政府要围绕涉民事项,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四)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各部门要主动汇报、通报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情况,主动接受监督,并认真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镇党委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情况纳入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群众进行评议。镇纪委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要督促其采取切实措施,及时加以解决;对搞形式、走过场的,要通报批评,坚持纠正;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公开权力或不受理当事人的投诉,搞虚假公开、欺上瞒下的,要严肃处理;对因公开不力、造成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藕塘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做好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镇政府信息,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定远县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镇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由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股(室)、办、中心负责人为本股(室)、办、中心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二章 公开发布

第三条 公开发布的政府信息遵循“谁制作谁公开、谁执行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规定,由各股(室)、办、中心将形成或者变更的政府信息完成审查报批后交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发布。

第四条 信息公开发布应坚持以下原则:

1、真实可靠原则。各股(室)、办、中心送信息中心发布的信息应全面、真实、可靠。

2、及时准确原则。各股(室)、办、中心应及时更新政府公开信息,确保信息的实效性,并及时撤换已不执行的政策条文。

3、服务群众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公开政府信息。

4、公正公平便民原则。充分利用各种便民利民的公开发布形式,发布应当让公众知晓的各类信息,并积极从静态地公开向动态地公开,从办事结果的公开向办事过程的公开,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群众。

第五条 镇属各股(室)、办、中心政府信息公开发布的主要内容: 1.镇政府的规范性文件;

2.经批准实施的关于镇域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战略、发展计划、集镇规划、工作目标及其实施情况;

3.经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4.经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及其执行情况; 5.镇政府领导成员的履历、责任、职权分工情况;

6.镇政府办公室机构设臵、法定职责、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办公地点和联系方式; 7.影响公共安全、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食品安全、治安或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与处理情况; 8.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9.与公众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政府信息发布涉及下列内容的,不予发布:

(一)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

(三)依法受到保护的个人隐私;

(四)可能影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信息;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向社会发布的其他政府信息。

第七条 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政府信息的公开发布,应通过以下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发布:

1.通过镇政府网站对外公开;

2.通过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等形式对外公开;

3.通过公开栏、公开电话、公开办事指南等形式对外公开; 4.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其他有效形式。

第八条 各股(室)、办、中心应做好已公开信息的立卷归档工作,供公众查阅。

第三章 主动公开

第九条 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3.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臵、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第十条 信息中心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上级的要求,定期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更新。

第十一条 各股(室)、办、中心在公开政府信息以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第十二条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各股(室)、办、中心要在10个工作日内将形成或者变更的政府信息完成审查报批后送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各股(室)、办、中心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报分管领导确定。

第十四条 发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各股(室)、办、中心应当与有关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第四章 依申请公开

第十五条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由信息中心受理,并按规定进行回复。

第十六条 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公开范围的,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申请内容含有不应当公开的信息,能够做区分处理的,将可以公开的部分提供给当事人;属于不予以公开的,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不属于镇政府的信息,告知申请人掌握该政府信息的机关名称和联系方式;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告知申请人实际情况并做好解释工作;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第十七条 各股(室)、办、中心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利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

但是,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第十八条 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方面的成本费用,并将收取的费用全部上缴财政,严禁违规收费。

第五章 协调公开

第十九条 生成的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股(室)、办、中心或者镇政府其他部门的,有关股(室)、办、中心要与其他股(室)、办、中心或部门事先核实相关情况和数据,并取得书面认可凭据。

第二十条 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股(室)、办、中心或其他部门未经书面确认的,各股(室)、办、中心不得送交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发布或公开。

第二十一条 主动公开时限仍为20个工作日,依申请公开时限仍为15个工作日。特例情况需要延长时限的,需经分管主任批准,最长不得延迟15个工作日。

第六章 保密审查

第二十二条 政府信息公开前,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保密审查应当遵循“谁制作、谁审查、谁负责”原则和“初审、复核两级审查”原则。

第二十三条 对主动公开或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时,由各股(室)、办、中心经办人员和股(室)、办、中心负责人进行初审,分管领导进行复核,分管领导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的,要报主要领导确定;主要领确定不了的,报县国家保密局确定。

第二十四条 保密审查的基本范围:

(一)标有密级的“三密”文件;

(二)未经批准,涉及国家安全、社会政治和经济稳定等敏感信息;

(三)未经批准,标注有“内部文件(资料)”和“注意保存”(保管、保密)等警示字样的信息;

(四)本单位认定为不宜公开的内部办公事项。

第二十五条 各股(室)、办、中心在对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时,对属于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后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权造成不当侵害的政府信息,以及与行政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会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政府信息免于公开。

第二十六条 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各股(室)、办、中心政府信息保密审查结果按规定进行公开发布、依申请公开或不公开处理。

第七章 报告

第二十七条 各股(室)、办、中心在每年2月底前编制本股(室)、办、中心政府信息公开的上一执行情况、本工作安排和计划,并送信息中心。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3月底前拟定镇政府信息公开前一报告,完成报批后于4月底前向县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并公开发布。

第二十八条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的报告内容包括下述几方面:

1.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机构调整情况、政府信息的清理、更替情况、主动公开的信息数量、分类运行情况、依申请公开的信息数量、分类及运行情况、不予公开的信息情况、政府信息网络等信息公开载体的建设、健全情况; 2.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作法和经验;

3.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建议;

4.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其它需要报告的内容。

第八章 考核

第二十九条 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工作由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三十条 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的结果,将作为各股(室)、办、中心和人员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十一条 考核采取平时工作记录与年底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平时,各股(室)、办、中心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工作记录;年底,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股(室)、办、中心平时工作记录、工作总结等,进行综合打分。

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九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认真收集整理各方面的意见,及时处理举报投诉及群众来信来访,认真查实并督促整改。

第三十三条 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1、各股(室)、办、中心政府信息工作的人员、职责落实情况;

2、各股(室)、办、中心负责人重视程度;

3、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4、政府信息公开是否公正、公平、便民并完全、及时、准确;

5、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6、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7、制度建设情况;

8、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等。

第三十四条 设立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投诉电话(0550-4881010),加强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对投诉的问题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

第三十五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公开投诉电话、信箱和电子邮箱反映其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各股(室)、办、中心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或镇纪检监察室举报。

第十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六条 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惩处与教育相结合、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十七条 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股(室)、办、中心工作人员违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行为的调查。

第三十八条 各股(室)、办、中心其工作人员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股(室)、办、中心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一)按照有关规定应实行公开没有公开的;

(二)政府信息公开流于形式的;

(三)应当公开的重点内容没有按要求公开,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的;

(五)不及时受理群众的公开申请,不认真处理群众的举报投诉,对有关责任人员包庇纵容,不向群众公开处理结果的;

(六)其他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应当进行责任追究的行为。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制度由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藕塘镇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完善和规范乌衣镇政务公开制度,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镇实际主动公开指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本镇应当采取有效形式,在职责范围内,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公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规定,除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的以外,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都法规、规章对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的内容、形式、期限有专门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本行政机关机构设臵、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上级的要求编制、公布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并及时更新。

在公开政务信息以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务信息进行审对政务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区法制办或者区保密局确定;对于涉密以及涉及个人隐。

发布政务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当与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务信息准确一致;发布政务信息依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务信息,应当自该政务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务信息公开的期限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认真做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为,将视情况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责任者的责任。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

藕塘镇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

第一条

为做好拟公开的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 的信息拟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工作。

第三条

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谁审查‛的原则。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均应进行保密审查。

第四条

政府办公室负责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全面保密审查。

第五条

对拟公开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由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国家机关确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为依据。

第六条

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制度的要求,结合本部门业务工作流程和特点,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工作流程和特点,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并明确1名机关行政负责人分管保密审查工作,指定人员负责保密审查的日常工作。各部门开展保密审查时应履行审查审批手续。

第七条

各部门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下列政府信息:

(一)依照国家保密范围和定密规定,明确标识为‚秘密‛、‚机密‛、‚绝密‛的信息。

(二)虽未标识,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

(三)其他公开后可能危机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

第八条

各部门对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应当依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由信息产生的部门提出是否公开的初步意见;

(二)由信息产生部门的负责人提出是否公开的审查意见;

(三)政府负责保密审查工作的办公室提出审查意见;

(四)政府分管领导审查批准。

第九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业务机构在政府信息产生、审签时标明是否属于保密事项;在进行保密审查时,负责保密审查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应当提出‚公开‛、‚免于公开‛、‚需报审‛等审查意见,并注明其依据和理由。

第十条 街道负责保密审查工作的机构接到信息审查申请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确认的意见

第十一条

拟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部分涉密内容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非密处理,采取属于国家秘密的部分不予公开、其余部分按公开的方法处理。

第十二条 违反有关规定,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造成泄密事件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情节严重的,直接负责保密审查的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所需的专项经费应当纳入街道的预算,予以保障。

第十四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藕塘镇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严肃政务公开工作纪律,有效查处政务公开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保障政务公开的顺利开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镇各部门、站所和个人。

二、责任主体。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出现了过错行为,并造成一定后果的,根据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及违纪违规事实、情节、后果和程度,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实施主体。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政务公开过错责任的追究,各部门、站所应按职责分工配合做好过错责任追究工作。

四、监督。设立举报电话。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政务公开过错行为向镇政

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投诉、举报。

五、追究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惩处与教育相结合、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过错责任与处理处罚相适应的原则,在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基础上,合法、合理地追究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六、追究范围。凡有下列行为之一,均属于违反政务公开制度的行为,应当追究责任。

1、未按公开目录规定内容,该公开而不公开,造成不良影响的;

2、公开不得公开的政府信息,违反政务公开相关保密制度的;

3、不执行政务公开工作规定,违反公开程序,超出公开时限的;

4、不受理依申请公开事项,对申请人造成损失,使工作受到影响的;

5、不履行和兑现公开承诺事项的;

6、因主观原因,政务公开工作造成失误的;

7、干扰政务公开检查和监督,或编造虚假情况,隐瞒问题的;

8、其他违反政务公开有关规定的行为。

八、追究方式。责任追究的主要方式包括:

1、批评教育;

2、书面检查;

3、通报批评;

4、取消当年评先、评优、授予荣誉称号的资格;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单处,也可以并处。

九、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藕塘镇政府公开信息发布协调制度

为保证政务公开信息发布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藕塘镇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政务信息内容

严格按照《藕塘镇政务公开目录》中规定的政务公开内容发布。

二、政务信息发布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严格审查,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的原则,组织开展好信息发布工作。

三、各部门、站所工作职责

(一)各部门、站所明确1名信息员,负责及时向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政务公开相关信息;

(二)根据政务公开目录规定的内容及责任分工,提供政务公开所需资料;

(三)报送资料要真实、准确和及时,并且符合安全保密工作的要求;

(四)上报的信息必须同时提交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

四、政务公开内容的审核

政务公开办公室负责政务公开内容的审核工作,具体程序,信息员持信息发布审查表送部门负责人修改和定稿、再报镇政府部门分管领导审定,最后报送分管政务公开的领导批准。

五、政务公开信息的发布

(一)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政务公开信息的发布工作,各部门、站所的政务信息直接报送信息员,信息员原则上一个工作日之内,将审核通过的信息通过政务公开栏和网站进行公开。

(二)各部门、站所需网上发布的政务公开信息内容,应及时报送政务公开办公室进行审核;一般内容在3日内审核,紧急内容当天审核或视具体时限要求确定。

(三)政务公开办公室将审核通过的内容及时通知信息员进行公开发布,一般内容在1

日内上网发布,紧急内容即时上网发布。

六、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政务公开办公室定期与各部门进行沟通,每月开展一次各部门报送信息的统计与通报工作、每季度与部门沟通一次日常信息动态管理变动情况、每年开展一次考核和评比工作,考核评比结果纳入政务公开工作的考核内容。

七、本制度由南谯区乌衣镇负责解释。

藕塘镇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制度

为了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数字化,及时总结和完善提高,特制定年报制度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政务公开的日常管理和统计年报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年报工作。

二、严格执行国家、市、区下发的各项制度。严格按文件要求贯彻执行,做到真实、系统、正确。

三、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有计划地安排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把年报制度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站所。

四、定期开展督促和检查。镇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年报工作的指导,及时解决好数据统计和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提高。

五、依法开展统计年报工作。统计人员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漏报,严格按制度要求开展统计调查和汇总工作。

六、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藕塘镇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

为规范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制定藕塘镇人民政府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制度。

第一条

藕塘镇人民政府指定党政办公室负责依申请公开工作,并将其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方便申请人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或者咨询。在本单位的网站上设臵并开通‚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栏目,方便申请人采取数据发文等方式提出申请。

第二条

公开义务人应当建立依申请公开指南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依申请公开指南包括以下内容:

(一)受理机构的地址、电话、传真、邮编、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

(二)申请的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

(三)救济途径;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三条

下列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一)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公开后可能导致国家秘密被泄露的信息;

(二)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后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露的信息;

(三)依法受保护的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后可能导致个人合法权益受损害的信息;

(四)内部研究、讨论或审议过程中的信息;

(五)与行政执法有关的,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会危及他人人身权利的信息;

(六)法律、法规、规章禁止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第四条

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明或本组织的有关证明。以组织名义提出申请的,还应当出具书面授权委托书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第五条

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时,可以采用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公开义务人提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申请时,可委托他人申请。申请人通过互联网提出申请的,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填写电子版《申请表》后,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受理机构电子邮箱;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应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通过电报、传真方式提出申请的,应相应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

申请人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身份证明、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二)所需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人的签名或盖章;

(四)申请提交时间。

第六条

申请公开属于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信息的,应当提交当事人同意公开的书面证明。

第七条

公开义务人可以通过发放、邮寄或提供网上下载服务等多种方式向申请人提供申请书的格式文本。

第八条

公开义务人收到申请后应当场登记并提供回执。不能当场提供或者答复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根据下列不同情况作出答复:

(一)属于应当公开的,制作公开决定书,公开决定书应注明公开时间、公开场所、公开方式和应支付的费用;

(二)属于不予公开的,制作不予公开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三)属于主动公开且已经主动向社会公开的,应当指引告知申请人:

(四)属于应当主动公开但未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并指引告知申请人;

(五)申请的政府信息不属于被申请机关掌握范围的,应协助将申请转递相关受理机关,同时告知申请人转递情况和联系方式:

(六)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七)申请公开的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更改、补充申请。

第九条

应当向社会公开而未公开的事项,任何人申请公开的,应当自收到公开申请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

第十条

因信息资料处理等客观原因及其他正当理由在规定的期限内确实难以作出答复的,可以将答复的期限适当延长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申请人或者向申请人提供政府信息的,期限中止,待障碍消除后恢复计算。

期限的中止和恢复,公开义务人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

申请人要求提供的政府信息含有不予公开的内容,但能够区分处理的,公开义务人应当提供可以公开的内容。

第十二条

申请人要求提供的政府信息属于本规定第六条

(二)、(三)项情形,可能影响第三方权益的,公开义务人应当书面征询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在要求的期限内未作答复的,视作不同意提供。

第十三条

申请人要求公开义务人提供与自身有关的登记注册、税费缴纳、社会保障等政府信息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证明文件,向公开义务人提交书面申请,公开义务人查验核实申请人身份后,应当提供政府信息。

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与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不完整或者不相关的,可以要求公开义务人依法予以更改,公开义务人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受理申请的公开义务人无权

更改的,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并指引其向有关公开义务人申请。

第十四条

公开义务人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政府信息,不能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应当安排其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提供打印件、复制件。

公开义务人可以在办公场所设立电子阅览室或信息查询室,便于申请人当场查阅或抄录相关政府信息。申请人存在阅读困难的,公开义务人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十五条

公开义务人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公开义务人可以向申请人收取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过程中发生的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费用的收取标准由物价部门核准。

申请人符合低保和低收入困难条件的,凭有关证明,经公开义务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收费。

申请人属于非盈利组织或者其他公益团体的,凭有关证明,经公开义务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收费。

第十六条

公开义务人违反本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一)对申请人隐瞒或者拒绝提供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或者提供虚假政府信息的;

(二)未履行告知义务,导致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受损害的;

(三)违反保密法律法规规定的;

(四)违反规定收费的;

(五)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十七条

申请人认为公开义务人不按规定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投诉。

接受投诉的单位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根据情况回复申请人。

第十八条

藕塘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依申请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监察机关、政府公开工作机构应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对不依法履行公开义务的,应当及时督促其纠正。

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藕塘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适用于藕塘镇各村(社区)、镇直单位。

第二条 藕塘镇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小组负责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考核。

第三条 政府信息公开的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的标准是:工作机制完善、责任明确;公开内容齐全、重点突出;公开形式灵活多样,场地大众化;工作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监督措施有力,绩效突出;工作成效显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满意。

第五条

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

(二)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使用的审核情况:

(四)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五)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

(六)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八)上级要求公开的政府信息。

第六条

政府信息公开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平时考核随机进行,每年不少于二次,考核于每年年末或次年年初进行。

第七条

考核的基本程序是:被考核部门、站所就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小组;考核小组采取听取汇报、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提出初步考核意见,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小组对考核情况进行集中核实和评定,确定等次,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的部门。

第八条

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工作实行量化标准。考核评分采用百分制,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

第九条

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结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实绩考核以及实施奖罚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

本制度由藕塘镇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藕塘镇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制度

第一条 社会评议工作以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基础,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为目的,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条 社会评议对象包括镇党委、政府及镇直各部门。

第三条 社会评议的内容主要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落实是否到位等。

第四条 社会评议实行统一组织、上下联动、分类评议、综合评定、定性评议、定量评

议等多种评议方法。

第五条 社会评议工作一年一次,社会评议的基本程序包括:

1、建立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评议对象、内容和程序,选聘评议代表,培训评议人员;

2、组织评议代表以走访、座谈等形式,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调查被评部门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召开评议大会,评议代表与被评部门负责人进行‚面对面‛评议,全面客观地评议政府信息公开情况,重点评议存在的问题;

4、被评议的部门要针对评议中提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向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

上报整改结果;

5、广泛开展民主测评。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区分不同类别评议对象,综合问卷测评和代表评议等多种考核指标,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第六条 评议结果要向镇党委和政府、上一级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被评议部门和站所的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或通报,并向社会公开。将评议结果作为部门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群众满意度较低、排名靠后的部门,对部门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对于连续两年群众满意率低、排名靠后,或社会反映强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得不好的部门,要按照工作责任制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七条 社会评议代表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及群众中产生,由镇纪委选聘和

培训。

第八条 社会评议代表须具备以下条件:热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工作经验;实事求是,联系群众;遵纪守法,公道正派;身体健康,能够保证一定的时间

参加社会评议活动。

第九条 社会评议代表的主要职责:了解被评对象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参加评议大会,发表评议意见;参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测评;配合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被评部

门落实整改等。

第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藕塘镇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制度

第一条 为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镇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依法对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督促整改。

第三条 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依靠群众的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

3、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自查与抽查、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1、各部门重视程度及工作制度落实情况;

2、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3、政府信息公开是否公正、公平、便民并完全、及时、准确;

4、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等。

第五条 对每次公开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每年检查不少于两次,并及时将有关监督情况向镇党委、政府汇报。

第六条 建立政务信息公开投诉处理制度,采取多种形式,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监督的作用。向社会公布监督投诉电话,设举报信箱,广泛收集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和建议。

第七条 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制度规定、不据实公开或不实行公开的,视情节轻重,采取以下方式处理:

1、批评教育,限期整改;

2、责令责任人员作出书面检查,予以通报批评;

3、取消当年各类先进参评资格。

藕塘镇政府信息公开投诉举报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加强对我镇政务公开工作监督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规范举报调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县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

二、举报内容。镇政府及其所辖部门在开展政务公开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下列问题: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

(三)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

三、举报投诉形式。举报投诉可采用来信、来访、电话、电函、电子信箱等形式进行举报投诉。镇政府设立政务公开监督举报电话(0550-4881010),并向群众公布。

四、举报投诉受理部门。举报投诉受理部门为镇纪检监察室,具体负责监督举报投诉的受理、登记、调查、督办、答复及归档工作。接待举报投诉人员要态度和蔼、热情诚恳,有礼貌,认真做好投诉举报的收件记录和办理工作。

五、投诉举报件的调查处理。对投诉举报件的处理参照纪检监察信访件办理程序进行处理。对问题不严重、不复杂的投诉举报,应立即进行协调处理,尽可能当场答复;对问题较严重、较复杂的事项,应认真组织进行调查核实,在信访规定的时限内做出答复。

六、凡被投诉举报违反政务公开制度规定的人员,一经查实,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确保举报人的安全,对举报人应予保密,对泄密者给予行政处分,对泄密造成重大影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八、对群众的举报信件和举报电话,纪检监察室要及时派人调查处理,并应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同时将查处结果存档和书面答复举报人,避免群众重复上访或越级上访。

九、对举报内容原则上在一个星期内做好调查处理,并有结果和答复;对匿名举报也应作好调查处理,但不予答复.藕塘镇行政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一、公开办事制度

第一条 公开办事制度是中心经办人员在为当事人办理申请事项的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阳光操作的办事制度。

第二条 中心应编印《办事指南》,并以《公示栏》的形式在服务大厅公开所有项目的名称、设立依据、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办理权限等内容,使当事人一目了然,明白缴费。

第三条 经办人对前来中心的办事人员应热情相迎,礼貌相待,当场审核其所提供的资料。对手续及材料齐全的应当予以受理,能办理的当场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出具承诺代理通知书,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回复;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第四条 经办人员在办理有关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过程中,除法律法规规定收费的有关规费外,其他任何费用一律不得收取,更不得以任何理由,吃、拿、卡、要。二、一次性告知制度

第一条 一次性告知制度是指当事人到中心或电话咨询有关事宜时,经办人员必须一次性告知所要办理事项所需提供的资料等‚八公开‛内容以及不予办理的理由的制度。

第二条 经办人员对前来办事的人员负有一次性告知义务。对当事人所申办的事项,经办人员应当场审核其所提供的资料,对手续及材料齐全的应当予以受理并办理或代理;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第三条 对所办事项涉及多个部门或有关规定尚未明确等特殊情况,经办人员要即时帮助咨询了解或请示报告,并将咨询、了解的结果一次性告知当事人。

第四条 需要一次性告知的事项,对电话咨询的可口头一次性告知,对来人咨询的可口头告知或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

三、首问负责制度

第一条 在服务过程中,最先接待来电、来访、办事、咨询的接待人员要负责给予必要的指引、介绍或答疑等服务。

第二条 首问的对象包括:前来中心的办事人员、来电、来访、咨询、查询和投诉人员等。

第三条 对来人或来电提出的咨询、查询、投诉等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否属于本中心职责范围,首先受到询问的同志都有负责指引、介绍或答疑的责任,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或拖延处理时间。

第四条 首问的工作人员能当场处理的,要当场解决。不能当场处理或不属于本中心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应该做到:

1、向来电、来访人说明原因,并给予必要的解释;

2、将来人带到相关人员处或指引到相关单位办理;

3、用电话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便于及时解决;

4、转告有关单位电话号码或办事地点。

第五条 答复来人、来电提出的问题时,既要准确地掌握政策,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不清楚、掌握不确切的问题应及时请示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给对方一个准确的答复;对于确实解决不了、解释不了或不属于本中心职责的问题,应耐心向对方说明情况;答复、介绍和指引时,首问的同志态度要热情、用语要文明,树立中心的良好形象。

第六条 在处理来人、来电的咨询、查询、投诉和办理业务过程中,如发生拒绝、推诿或态度粗暴等现象的,一经查实,将对首问人员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将进行效能问责。

四、限时办结制度

第一条 中心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其所办理或代理的事项和机关内部办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办结。

第二条 窗口在受理当事人的申请时,均应分别出具能证明办理和代理日期的办理通知书和承诺代理通知书。受理时对手续、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应当场一次性告知所需补充的手续和材料;凡是可以当场办结的事项,应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事项,无

论是在本乡镇,还是需要到县中心或有关部门,窗口均应确定明确的办结时限;凡是可以在办结时限前完成的事项,应尽快办理,不得以时限未到为由拖延。

第三条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乡镇能够办理而又不能当场办结的,最长承诺时限不得超过2天;需要到县中心或有关部门办理的事项,除去上级所承诺的时限,承诺时限最长不得超过2天。

第四条 机关内部办文实行超时默认制。会议议定的事项应当在会议规定时间内办结;因故未能办结的,要向主管或分管领导报告办理进度并说明原因。未出席会议的,实行缺席默认制,指定一名同志向承办人转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

第五条 收发文按下列规定办理:

1、需要办理的收文,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应当在当天提出拟办意见送领导阅示,或直接交承办人员办理,并对紧急公文提出具体办理时限;要件和急电,应即送领导批示或有关人员阅办,其他来件均应在1个工作日内清理分送。

2、承办人员应当在发文机关、领导要求的时限内办结紧急公文,没有明确时间要求的,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内容涉及面广、问题较复杂、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应当在限期内主动向交办部门说明原因并报分管领导;不属于本中心职权范围或不宜由本中心办理的,应在1个工作日内通过收发文人员退回交办单位并说明理由。

3、督办件应按督办时间办结。没有明确督办时限的,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第六条 凡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戒勉、通报、效能告戒、调离岗位等处理。

五、承诺代理制度

第一条 承诺代理制度是窗口不能当场办结或超越乡镇权限范围内的事项,由代理窗口统一受理后,由中心负责到县中心或有关部门办理,并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回复的一项制度。

第二条 代理窗口统一受理后,应当场审核当事人所提供的资料。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对手续及申请材料齐全的事项,出具承诺代理通知书,办结后按照办理结果告知制度,迅速回复当事人。

第三条 经办人员在代理有关事项的过程中,除法律法规规定收取的有关规费外,其他任何费用一律不得收取,更不得以任何理由,吃、拿、卡、要。

六、办理结果告知制度

第一条 办理结果告知制度是指中心迅速将办理结果告知当事人,以便当事人及时到中心拿取办结的有关证、照和其他事项的制度。

第二条 对乡镇权限范围内能够直接办理并能够当场办结的事项,其结果当事人在窗口当场拿取;对不能当场办结或超越乡镇权限范围的事项,由窗口出具承诺代理通知书,窗口代理办结后迅速通知当事人前来拿取办理结果。

第三条 告知办理结果采用电话通知、手机短信、捎带口信、村代办员带回和送结果上门等方式进

责 任 追 究 制 度 责 任 追 究 制 度

和窗口工作人员由于主观故意或自身行为过失违反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从而导致适用法律、法规不当或违反法定程序,使,并造成后果时应进行过错责任追究。

错责任的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过错与处罚相适应、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心及窗口工作人员有以下行为的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彻上级政策方针以及乡镇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致使全局性工作出现重大失误。

真解决职责范围内有关问题,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并造成严重后果。

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悉,屡次出现差错。

人工作过错,给中心工作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党和国家秘密。

以下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过错行为人的过错责任:

承认并积极进行纠正的;

失出现错误,但没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责任追究的。

下列情行之一的,从重追究过错人的过错责任:

合有关调查,阻挠追究过错责任的;

告、揭发、检举过错的知情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内发生两次以上(含两次)过错责任的;

应从重追究责任的行为。

错责任追究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批评;

教育、离岗培训、效能告诫;

窗口工作、降职、免职、辞职、辞退;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撤消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的党纪处分;

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的追究由服务中心组织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由乡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党纪、政纪处分按干部管理权限报上

第五篇: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成了被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职业倦怠给教师自身,学校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国家社会,学校应给老师多一些关注,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关键词】职业倦怠

应对策略

关注

自从1974年Freudenberger第一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之后,教师职业倦怠便成为研究的热点。职业倦怠是制约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给教师自身,学校、社会等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职业倦怠使教师漠视学生,缺乏工作热情。哲学家狄德罗说:“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意„„”因此,社会、学校应积极采取策略应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1.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最终导致冷漠的根本原因。来自教学工作,进修、科研、职称评定、角色职责、自我发展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以至很多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当人疲惫到极点的时候,就会选择逃避,甚至放弃。因此,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为教师减压。

社会应全面关注教师,营造一种教育青少年人人有责,学校为主,社会支持,家庭协助齐抓共管的良好风气。社会,家庭应同老师一起承担教育孩子的义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校方面应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教师从应试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减少形式主义的低效工作。给老师们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让他们不断地充实自己,开阔视野。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同事间增加情感沟通等。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为教师们不断“减压”。

2.调整学校内部组织因素

研究表明,学校内部组织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程度很高,因此学校应不断调整内部组织因素,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2.1 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实行人性化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学校都应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不能完全套用上级主管部门的章程。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领导需要从权威的管理者的位置上走下来,与同事之间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更要多一些人文关怀。教师的生活问题需要关心;老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予以帮助;当老师因工作累病时应多一些关怀,而不是毫不留情的扣分。老师是鲜活的个体,老师也有一颗感恩的心,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领导如果能在老师身上付出的情感投资,换来的将是教师们无限的工作热情。2.2 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增加教师成就感。

最近几年,教师的职称评定由过去的自然晋级改为评聘晋级,这种晋级方式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前提是保证评优评聘方式必须公平合理。否则会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唯分论英雄”,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对老师缺少过程性评价,不能充分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关注教师心理,引导教师快乐从教

职业倦怠归根结底属于心理问题,教师的心里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学校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教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如安排老师听心理讲座;定时对教师进行心理检测;推荐关于教师心理的书籍;为老师们安排专家进行心理咨询等。保证老师具有良好的工作情绪,较高的工作控制感,让老师们在工作中体会到快乐。

教师职业倦怠,值得引起重视。国家、社会、学校如果给老师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关怀,相信我们教师必能燃起工作的激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释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王莉,王俊刚.《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1.[2]

伍新春.《 教师职业倦怠预防(师生心理成长丛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3]

《教师如何预防职业倦怠 》.

下载教师考编议论文考试应对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考编议论文考试应对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考应对策略之申论篇

    公务员考试应对策略之申论对策标准表述篇 第一章 申论中对策综述 一、对策的层次性 1、从根本上讲,对策可分为总体和具体两个层次。总体对策为原则、思路、方向层次,具体对策......

    日语学习心得与考试应对策略

    本文章由学府教育网整理与提供 日语学习心得与考试应对策略 学习日语,兴趣是相当关键的,另外应该注意多给自己学好它的信心,不要半途而废就可以了。其实,学习一门外语对任何人......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 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兴趣,在内心产生了一种对教育事业的厌烦和心力交瘁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效率降低的一种现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主......

    6月份常考经典题型及应对策略-

    常考经典题型即应对策略 个人信息表格题型(form-filling) 选择题型(multiple choice) 问答题型(short answer) 一般单句填空题型(sentence completion) 1.个人信息表格题型(for......

    2011公考申论公文写作应对策略

    2011公考申论公文写作应对策略 时间:2011-01-18 10:44来源:网络作者:网络点击: 136次 在做申论考试准备时,一定要了解和把握一些特定公文的常用写法,重视一些特定公文的格式规......

    教师考编笔试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教师考编作文

    考编作文辅导 一、基本要求:做到“三清”“三扣”“五个一” “三清”: 看清材料, 理清内容(提炼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 读清要求(巧妙“引材料”,忌生搬硬套) 举例: 2014年徐州招教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