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淡贷款诉讼时效与不良贷款的清收保全(共)
浅淡贷款诉讼时效与不良贷款的清收保全
当前,部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前减后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内控机制尚未建立,不善于依法管贷和维权,从而导致诉讼时效丧失,贷款形成风险。因此,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内控机制,使信贷资金始终处于严格的法律监控之下,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一、积极主张权利,确保贷款的诉讼时效期
在信贷管理中,面对贷款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由于债务人信用淡薄、恶意逃债,农村信用社在主张权利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贷款诉讼时效的确认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多种自救措施,使诉讼时效中断后重新计算,以充分实现信用社的债权。
具体说来,农村信用社一要及时发出贷款到、逾期催收通知书,要求债务人给予确认并写出还款计划;二要及时与债务人进行对帐,形成事实上债务人对债务的默认,诉讼时效就得以延续;三要及时组织、参与与债务人的清欠会谈并参与起草和最终形成清欠会谈纪要;四要及时督促、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人,督促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还款,如果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使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五要及时找出第三者来证明曾经向债务人主张过权利并形成的书面材料;六要注重保留为了催收不良贷款而出差的车票、住宿发票、信函、电报等书面证据,以此证明一直在主张权利;七要及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八要取得和保存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证据,如:债务人同意立字据、签订偿还债务的协议或制作备忘录;或者要求债务人去公证机关办理清偿债务的公证等。
从法律意义上讲,债权人未能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其丧失的只是胜诉权,即失去了人民法院凭借国家强制力依法保护其权利的机会,而实体权利并不因此而消灭,只是无法通过诉讼手段来达到清偿债务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得”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盘活、保全信贷资产。
二、多策并举,努力做好依法收贷工作
首先,要认真进行诉讼效益分析,选准起诉对象。诉讼效益分析就是看要依法收回的每笔贷款在扣除其所需要的律师代理费、诉讼费及其它相关支出后,实际能够收回多少贷款本息,能否实现收支平衡。要选择那些诉讼收效大于诉讼支出,且有能力归还贷款的债务人作为诉讼对象,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其次,要搞好调查取证工作,为案件的胜诉打下基础。依法收贷,必须重视和收集相关证据,除借据、合同、抵押财产、公证书等证据外,其它如企业财务报表、纳税记录等相关证据也必须确凿,无懈可击。在调查取证时,不仅要取回与本案相关的证据,而且还要取回债务人的其他有关债权人的证据。
第三,要督促抓好执行工作,确保胜诉成果的落实。为了防止胜诉后执行难,要抓紧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财产保全,通过人民法院对其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其存款账户和采取其它方法来限制其财产外流,或者依靠司法部门,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赖债户采取强制性执行措施(包括采取搜查、扣押、查封和拍卖等),加大警示震慑作用;对逃废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农村信用社要和工商、税务通力合作,工商、税务机构不得为其登记变更和换发营业执照;农村信用社应会同其他金融机构要把逃废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列入无信用企业名单,实行不开立新帐户、不发放新贷款、不办理结算的“三不”联合制裁方式。
第四,要讲究策略,依靠党委、政府营造守信环境。依法收贷也要讲究策略,只有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清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不良贷款的过程中,要积极取得政府、企业主管部门和村委班子的支持和理解,特别是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和协调,积极营造当地“讲法律、守信用”的社会环境,消化企业债务包袱,盘活银行不良贷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第二篇:浅淡贷款诉讼时效与不良贷款的清收保全
当前,部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前减后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内控机制尚未建立,不善于依法管贷和维权,从而导致诉讼时效丧失,贷款形成风险。因此,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内控机制,使信贷资金始终处于严格的法律监控之下,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一、积极主张权利,确保贷款的诉讼时效期
在信贷管理中,面对贷款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由于债务人信用淡薄、恶意逃债,农村信用社在主张权利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贷款诉讼时效的确认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多种自救措施,使诉讼时效中断后重新计算,以充分实现信用社的债权。
具体说来,农村信用社一要及时发出贷款到、逾期催收通知书,要求债务人给予确认并写出还款计划;二要及时与债务人进行对帐,形成事实上债务人对债务的默认,诉讼时效就得以延续;三要及时组织、参与与债务人的清欠会谈并参与起草和最终形成清欠会谈纪要;四要及时督促、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人,督促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还款,如果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使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五要及时找出第三者来证明曾经向债务人主张过权利并形成的书面材料;六要注重保留为了催收不良贷款而出差的车票、住宿发票、信函、电报等书面证据,以此证明一直在主张权利;七要及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八要取得和保存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证据,如:债务人同意立字据、签订偿还债务的协议或制作备忘录;或者要求债务人去公证机关办理清偿债务的公证等。
从法律意义上讲,债权人未能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其丧失的只是胜诉权,即失去了人民法院凭借国家强制力依法保护其权利的机会,而实体权利并不因此而消灭,只是无法通过诉讼手段来达到清偿债务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得”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盘活、保全信贷资产。
二、多策并举,努力做好依法收贷工作
首先,要认真进行诉讼效益分析,选准起诉对象。诉讼效益分析就是看要依法收回的每笔贷款在扣除其所需要的律师代理费、诉讼费及其它相关支出后,实际能够收回多少贷款本息,能否实现收支平衡。要选择那些诉讼收效大于诉讼支出,且有能力归还贷款的债务人作为诉讼对象,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其次,要搞好调查取证工作,为案件的胜诉打下基础。依法收贷,必须重视和收集相关证据,除借据、合同、抵押财产、公证书等证据外,其它如企业财务报表、纳税记录等相关证据也必须确凿,无懈可击。在调查取证时,不仅要取回与本案相关的证据,而且还要取回债务人的其他有关债权人的证据。
第三,要督促抓好执行工作,确保胜诉成果的落实。为了防止胜诉后执行难,要抓紧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财产保全,通过人民法院对其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其存款账户和采取其它方法来限制其财产外流,或者依靠司法部门,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赖债户采取强制性执行措施(包括采取搜查、扣押、查封和拍卖等),加大警示震慑作用;对逃废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农村信用社要和工商、税务通力合作,工商、税务机构不得为其登记变更和换发营业执照;农村信用社应会同其他金融机构要把逃废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列入无信用企业名单,实行不开立新帐户、不发放新贷款、不办理结算的“三不”联合制裁方式。
第四,要讲究策略,依靠党委、政府营造守信环境。依法收贷也要讲究策略,只有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清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不良贷款的过程中,要积极取得政府、企业主管部门和村委班子的支持和理解,特别是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和协调,积极营造当地“讲法律、守信用”的社会环境,消化企业债务包袱,盘活银行不良贷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第三篇:贷款诉讼时效保全指南
贷款诉讼时效保全指南
长期以来,因贷款诉讼时效保全管理制度缺乏,且客户经理、支行行长对贷款诉讼时效保全未加以足够重视,全员保全贷款诉讼时效的方法欠缺,加之社会群体诚信意识缺失,导致逾期贷款比重较高;另一方面,随着全民法律知识的普及,借款人法律意识增强,拒绝签收催收通知书的情况越来越多,导致大量到逾期贷款丧失讼诉时效,这对我行依法收贷形成了实际障碍。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有效延续贷款诉讼时效,如何使已丧失讼诉时效不良贷款的时效得以恢复,现根据法律规定并结合本行依法收贷诉讼的实践,制定本指南。
一、保全贷款主债权诉讼时效的方式
按贷款方式分类,有信用类、抵质押类和保证类,不同种类贷款主债权的诉讼时效保全方式是一致的。《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关于适用民法通则的意见》第173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借款人的代理人或者财产代管人主张权利的,可以认定诉讼时效中断。贷款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中断贷款诉讼时效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债权人主张权利型和债务人同意偿还型,具体如下:
(一)债权人主张债权型
1.起诉。起诉是最基本的中断诉讼时效的方式,《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采用起诉中断诉讼时效,需选对起诉时机,并注重诉讼效益。
2.扣收借款人账户利息或本金。这种方法是《合同法》规定的抵销权制度,抵销又分为协议抵销和法定抵销。信贷管理系统上线后我行采用的合同文本中有《还本付息授权委托书》,其中约定了扣收本息账号,从借款人账户扣收贷款本息,可中断诉讼时效,对于丧失偿还能力的借款人,其账户如有少数余额,可采取分次扣收较小金额的方式,保持贷款诉讼时效的延续,此处是协议抵销。对于未签订还本付息授权委托书、未约定还款账号的借款人可采用法定抵销,即从借款人在我行开立的账户中扣收贷款本息,注意扣收后必须及时通知借款人,否则构成侵权,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政策性补贴账户资金,如要扣划,则需慎之又慎,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
3.向借款人发出催收逾期贷款本息通知书或贷款函证(代催收回执)。这种方式是效力较强的中断时效方式,催收通知书如何向借款人发出,发出后如何签字以及借款人不签字,如何补救,这是我们保全贷款诉讼时效必须具备的技巧或能力。
(1)向借款人发出催收逾期贷款本息通知书或催收通知书,由借款人在通知书的回执联签字,这分直接催收和间接催收两种方式。
直接催收。能找到借款人的可以进行直接催收,一般以固定表格加附属说明的形式出现,包括借款人信息、借款金额、合同号、合同期间、抵(质)押担保情况等内容,采用我行专门格式的《催收逾期贷款通知书》或《催收通知书》即可,由借款人根据本人偿还能力对已逾期的贷款重新制订还款计划,并由借款人在催收通知的回执联签名签收,而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借款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为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为是自然人本人。
间接催收。借款当事人找不到,催收通知无法与借款当事人面签的,可以找借款当事人的亲属进行面签,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亲属(但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将面签人和身份证拍照存档)。借款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注意也应与签收部门负责人及其身份证拍照存档)。
(2)借款人不在催收逾期贷款通知书签字,如何保全诉讼时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可以采取的其他方式包括:公证送达催收、司法所或村委会证明留置送达催收、邮寄送达催收、公告送达催收。
公证送达催收。当借款人不在催收通知单(回执)上签字、盖章时,催收人员可带两名公证人员上门催收,并对该催收行为进行现场公证。这样取得的催收证据,各地法院均会采信。如果借款人去向不明,当借款人是企业时,催收人员应先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明其最新法定住所,然后再带公证人员上门催收,证明我行已到其法定住所主张过权利;当借款人是自然人时,则到派出所查明其户口薄登记的住所地进行上门现场公证。
司法所或村委会证明留置送达催收。当借款人不在催收通知书(回执)上签字、盖章,或者借款人去向不明,且无法联系借款人亲属的,除可采取公证催收外,还可找当地司法所或村委会委派人员协助催收,协助催收时,必须有乡镇社会服务所、司法所、综治办或村组两名以上负责人现场证明,并在催收通知书上签字:“我们受XX单位委派协同XX支行工作人员于XXXX年XX月XX日XX时到XX借款户催收贷款,因借款当事人家中无人,贷款催收通知书为留置送达催收”等内容,并由所有在场人员签字以示负责,将催收回执张贴借款人住处与相关催收人员拍照存档。邮寄送达催收。对于采用的合同文本中有关于借款人送达地址以及签订了专门格式的《借款人当事人地址确认书》的,在借款人拒签或无法找到借款人时,可直接向文书中规定的地址以挂号信或特快专递的方式发送催收通知书,注意必须在挂号信或特快专递的封皮上(内件品名一栏)标注“催收逾期贷款通知书”或“催收通知书”字样,并保留底单或挂号信封复印件,并与事后索取的邮局已正常投递到借款人的回执复印件一起组成一套诉讼时效中断证据。
公告送达催收。当借款人去向不明时,可以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公告的方法来中断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以下方式产生中断诉讼时效的效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因此对于下落不明借款人可以采取在国家级或借款人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催收内容的公告来保全贷款诉讼时效。
(二)债务人同意偿还型
在银行信贷业务当中,义务人愿意履行债务的意思表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请求延期偿还、提供担保、支付利息或者贷款的部分偿还。1.请求延期偿还。由借款人自己写下包含如下内容的条据:“承认借款XXX元,请求延期XX个月或承诺在XXX年XX月XX日之前偿还。”
2.提供担保。借款人主动提供抵押、质押或保证担保,可以中断诉讼时效,但这种情况比较少,但催收人员也可以积极引导借款人提供担保已达到中断诉讼时效的目的。
3.借款人偿还部分本金或支付利息。我行目前收本收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与客户签订还本付息承诺书,直接从借款人账户上扣划,信贷管理系统上线以来发放的贷款基本上是这种方式;另一种是由借款人自主来网点偿还,此时应要求借款人在还款凭证上签字,如借款人未签字,其可能提出该利息不是其本人偿还的抗辩,这样可能导致不能中断诉讼时效的后果,对于未签订还本付息承诺书的借款人,其在偿还利息时,必须要求借款人在利息凭证上签字。若借款人有多笔借款,最好先收超过诉讼时效的或借款到期日在前的贷款,如有可能每笔借款分别收一点,诉讼时效均重新计算。收本收息凭证的第一联应装入信贷档案,视同催收回执保管,作为中断诉讼时效的证据。
二、担保债权诉讼时效的中断
(一)保证担保债权诉讼时效的保全方式
1.未超过保证期间的保全。各行在办理保证贷款时部分未签订保证合同,仅有《担保承诺书》,对于《担保承诺书》能否构成担保人提供担保的证据,尚存在争议,因此各支行在办理保证贷款时,必须与保证人签订保证合同,我行固定格式的保证合同规定保证类型为连带责任保证,根据《担保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必须在贷款到期后的两年内即保证期间催收保证人,否则保证人的责任免除。在保证期间催收了保证人的,自催收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两年,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因此要延续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应采取保全贷款诉讼时效相同的方式,不同的是,向保证人主张债权时,发出的文书为《督促履行保证责任通知书》。
2.保证期间未催收保证人时的保全。如未在保证期间催收保证人,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已经免除,此时如要使保证人继续承担保证责任,除须找借款人重新约定还款计划外,还必须找担保人进行催收承诺,由保证人在借款人的催收回执上承诺:“本人同意借款人XXXX年XX月XX日订立的还款计划,并按以上计划继续承担并履行担保责任,如借款人未按以上计划归还,本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认定保证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后又在催收通知书上签字问题的批复”(法释[2004]4号)规定:“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责任消灭后,债权人书面通知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或清偿债务,而保证人只在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的,人民法院不得认定保证人继续承担保证责任。如果,该催收通知书内容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有关担保合同成立的规定,并经保证人签字认可,能够认定成立新的保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保证人按照新的保证合同承担责任。”
该规定明确规定了对已丧失保证担保效力担保权的救济方式,即催收通知书的内容是否包含有新的保证合同成立的基本要素:首先,要有明确的合同要约。在催收通知书中应当能够构成一个保证合同的要约。一是催收通知书要有保证承担保证责任的要求;二是有要保证在新的还款计划期间履行保证责任的要求,对担保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三是从催收通知书中能够明确得知保证人是被要求承担新的保证责任。其次,保证人签字或盖章构成承诺。需要提示的是,如果在催收通知书上的表述为:“请你(单位)尽快筹集资金,履行约定的担保责任”等,保证人在类似这样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盖章的,人民法院是不会认定保证人继续承担保证责任的。如果在催收通知书上注明“请你(单位)确认承担保证担保责任,并在借款人XXXX年XX月XX日订立的还款计划内继续承担并履行担保责任”的表述时,人民法院一般认定为新的保证合同关系成立。
(二)保全抵押债权诉讼时效的方式
对于有抵押担保的贷款,只要保证了主债权有时效,抵押就有时效,但是各支行也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向抵押人发出初分抵押物通知书,积极保全债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抵押权也消灭”。第七十四条规定:“质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质权也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四、超诉讼时效的补救对策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超诉讼时效的债权丧失了胜诉的权利,程序上已不受法律的保护,实体上变成了自然债权,但还可以采取补救措施,重新确认时效。《民法通则》第138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1条: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翻悔的,不予支持。对于已经丧失诉讼时效的贷款,可采取如下方式恢复诉讼时效。
1.直接恢复时效:
(1)找借款当事人重新面签催收通知;
(2)借款当事人难以找到,找夫妻一方重新面签催收通知的,均视同时效恢复。法律依据:法释[1999]7号《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第九十条规定的精神,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2.还款恢复时效:不论还款金额大小,一是从借款当事人存款账户上划转资金还本或付息的,可视同时效恢复;二是由借款当事人以现金方式还本付息,并由借款当事人在还款凭证上签字后,即视同时效恢复,还款凭证的第一联应作为中断诉讼时效的证据装入信贷档案。
3.报告恢复时效:借款人有明显的逃避债务意图,以困难为由拒绝签收通知的。信贷人员可以从表面同情借款人的角度,建议借款人对本行出据减本、免息的报告。报告中必须由借款人写明,在哪借款、借款时间、金额,借款后因什么原因不能按期还款,现在尚欠本息多少,家庭情况和存在的困难,请求减本、免息的意见,之后由借款人签字并注明报告日期。报告是借款人对所借款项的承认和债务清偿的请求,至于债权人能否接受借款人请求是债权人的权利。只要借款当事人出据了减本、免息报告,此报告视同恢复时效的依据。
4.协助恢复时效: 由于借款当事人长期外出,失去诉讼时效多年的,可与乡镇社会服务所、司法所、综治办联系,按照保全时效中协助催收的方式进行时效恢复,催收证明必须保证每两年一次的连续性,但不能出现同格式、同笔迹、同催收人员。
5.贷款重组: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法复[1997]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达成的还款协议是否应当受法律保护问题的批复》规定“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规定,企业在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时,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告通知了债权人。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完毕后,债权人就原企业资产管理人(出资人)隐瞒或者漏报的债务起诉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申报过该债权,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再向原企业资产管理人(出资人)追偿。如债权人未在公告期内申报债权,则股份合作制企业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告知债权人另行起诉原企业资产管理人(出资人)。对于出卖人或企业资产管理人未参照《公司法》第184条规定公告通知债权人,或者虽然公告但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则由出卖人或者资产管理人承担责任。《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和改制案件中切实防止借款人逃废债务的通知》第10条规定:卖方隐瞒或遗漏原企业债务的,由卖方对此承担责任。因此,根据法律规定,实践中在借款人兼并、分立、重组时,可运用“贷款重组,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方法进行超诉讼时效补救。但应注意及时了解借款人情况,及时申报债权,利用债权人的优势地位,对超时效债权督促当地政府召集改制各方与债权人签订债务安排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保证人的对原债权、债务关系重新担保的意思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0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的精神,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从而达到超诉讼时效补救、保全债权的目的。对于个人借款,也可采取达成还款协议的方式恢复贷款诉讼时效。
以上是保全贷款诉讼时效的方式,各支行应积极采取措施,根据贷款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诉讼时效保全方式,降低失去诉讼时效贷款的比率,为依法收贷创造条件,切实降低不良资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第四篇:国外商业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商业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经验与启示
高晓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国有商业银行居高难下的不良资产已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痼疾,也是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健康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为了化解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解决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债权,并避免新的不良债权的产生。
一、国外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贷款资产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一)美国不良贷款清收模式
80年代末,美国储蓄贷款机构破产。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美国政府成立了重组信托公司,来接管储蓄贷款机构的不良债权,并先后制定一系列新的立法为此提供了法律保障。为政府采取措施推行系统性的银行重组开了先河,也拉开了世界范围内的银行不良债权重组的序幕。随后,全球银行业不良债权重组显现加速趋势,北欧四国瑞典、挪威、芬兰和丹麦继美国之后对其银行业进行大规模的重组。
当一家银行破产或需要援助时联邦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以下简称 FDIC 和重组信托公司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以下简称 RTC责无旁贷地接管该银行资产,然后采用恰当方式出售其债权,主要手段有:
1、拍卖和投标。即首先FDIC根据资产的规模、质量、类型、期限和地域分布将债权划分为不同的债权组合,并根据会计人员估算的预期现金流确定每一债权组合的最低接受价格,允许符合条件的购买者参与拍卖。
2、资产管理合同即利用标准资产管理和处置协议的形式委托私营公司管理和处置其所接管的资产。
3、证券化。所谓证券化,就是将特征相似且能产生预期现金收入的债权组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发行附带息票的市场化证券。
4、股本合资。所谓股本合资,就是由 RTC 同私营部门的投资者共同组成合资公司,在合资公司中,RTC作为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 以其所持有的资产,通常为次级贷款、不良贷款及房地产作为股本投入,并负责安排融资、私营投资者则作为一般合资人(General partner)注入现金股本,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对于资产清算所获得的现金收入首先用来清偿债务,余下的收入则按照投资比例由 RTC 和私营投资者共同分享。
(二)日本的不良贷款清收模式 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针对泡沫经济崩溃后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恶化的情况,日本政府集中出台了一批关于银行坏账处置的金融法规,如《金融系统稳定化对策》、《金融机构重组方针》、《重建金融机构机能紧急措施法》、《过度银行计划》等,为银行坏账处置的构建政策框架。其次,制定与金融再生法相关的其他立法,如有关债权管理和回收的特别措施法及相关细则,并为金融机构依据抵押权转让有担保的债权制定了具体措施;修订了民事程序法中的有关内容,以完善不动产的拍卖手续等等。
2、日本政府设立处理银行坏账的专门机构,用于接收、管理和处置问题。1996年由日本央行出资50%改组东京共同银行建立的“整理回收机构”,1998年由存款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的“平成金融再生机构”,向自有资本比率低的问题银行注资。平成金融再生机构以控股形式设立“过度银行”,选派金融理财人继续经营和管理问题银行的有效债权,并将暂时未找到市场接收者的问题银行的坏账托管给整理回收机构,并由其向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股权转让或经营权出售。
3、利用资本市场扩充核销坏账的资金来源,增强银行资本运营能力。在利用政府鼓励的冲削法预提呆账准备金的同时,民间金融机构通过在股票市场上出售资本构成中的股票,获取高于薄价的收益来进行坏账冲销。银行不通过发行优先股和长期债券来筹集新资本,以提高基础资本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运用多样化和市场化资产处置手段,加强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采取不良资产的捆绑式公开拍卖;海外分支机构利用欧美银行二级市场出售不良债权;合作信贷收购公司出售银行不动产抵押品;设立不动产经营公司、以及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等,主要目的是不同程度地提高银行不良债权和不动产担保品的流动性来实施资产处置。
(三)波兰的不良贷款清收模式
1、波兰的商业银行贷款的75%是对原国有企业的贷款,波兰政府认为银行重组必须同时解决企业和银行的问题,企业问题主要通过银行介入进行解决,因而1993年波兰政府推出国有银行与企业重组计划。政府实施重组计划的方法是通过创新性的临时立法银行与企业法草案,鼓励银行以此为操作依据,积极参预企业重组并承担关键角色,由债权银行代替政府行使重组国有企业职能,以国有企业的重组来保证、加强、提高国有银行的贷款回收率、竞争能力、调控监督能力和运作效率,实现国有银行的重组。为了真正改善银行运行效率,一般在每个国有银行中设立“沉淀资产管理部门”专门处理不良债权的运作。
2、波兰政府一方面积极参与企业与银行重组计划制定,创造外部配套环境和激励机制,一方面直接参与重组过程,包括对一些企业提供特别支持,即为了避免少数企业发生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政府还保留对少数企业的补贴,将企业确实无法偿还的贷款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转移到政府的清偿部门。
3、债权转股权、银行庭外调解协议、债务出售和拍卖
债权转股权即债转股,即债权银行将对企业的债权转化成对企业的控股权,这种方式能较迅速地解决银行和企业间的债务压力,强化银行对企业控制,但也容易诱发投资风险,而且需要发达的股票市场和严格的公司治理机制;银行庭外调解协议即摒弃复杂的法庭判决方式,通过灵活的庭外调解途径,由被授权银行主导采用不同方式解决陷入财务困难企业的问题和对企业实行有条件的资本结构调整,并以庭外调解协议形式确定,这是重组法的重要思路,也是整个重组计划最具独创性、意义最深远的制度创新。
二、借鉴上述国外商业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经验,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1、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多是国家计划管理体制造成,对此应由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以解决处置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法律问题,如产权交易、债券交易以及债权证券化、股份化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2、通过资本市场来化解不良贷款,显然比银行单独承担、消化不良资产的效果要好,会大大加快化解的速度。资本市场是与货币市场相对应而存在的一种金融市场,通常是指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通过资本市场处置不良贷款,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途径: ⑴自行和解。
自行和解是清收不良贷款的有效手段,虽然银行要承担减免部分债务的损失,但与通过诉讼索要相比,在时间及成本上还是会有所减少的,不过应避免企业利用此方法逃避金融债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⑵出售不良贷款。
当前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一个障碍在于银行不可以低于账面价值的市场价出售不良资产。自1999年国家成立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来,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了1万多亿的不良资产,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激增也是有目共睹的,另外,在出售过程中还应以适当的规制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在处置过程中,引进外资参与,不仅可以获得资金上的保障,而且还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处置技术和经验。⑶债转股。
顾名思义就是债权转股权,即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让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债权转股是一种对债权进行阶段性处置的方式,债转股的实施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该方式有利于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国企扭亏脱困,推进国企改革。⑷不良资产的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选择的出售不良贷款给特殊的金融机构,并将不良贷款进行融合,再运用超额担保、第三方担保、保险公司承保等信用增级手段,发行以未来收益为支撑的债券,来解决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其不单纯是处置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各国国情不同,采取的方式不同,不良贷款的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较多问题,因此需要各方面制度保障和合理动作,才能够向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公司金融部副主任)
第五篇:小企业不良贷款清收人员心得体会
小企业不良贷款清收人员心得体会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桎梏。如果对这项工作视而不见,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就会前功尽弃,信合人洒下的辛勤汗水就会付之东流,以下我本人多年从事不良工作的心得:
一、要加强对不良企业的管理。信誉不良的企业一般是不能正常还本付息的企业,不能正常还本付息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所以,应分类管理,对不同的原因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客观原因主要是在经营上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或经营管理不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的要求等,导致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无力还款;主观原因主要是企业利用非正常经营,故意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以实现其不还或少还贷款的目的,对于这种故意逃废债务行为必须从严,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政社合力,借助政府力量清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调动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力量,协助农村信用社大力清收小企业不良贷款。要通过不断向各级政府领导汇报清收农村信用社小企业不良贷款对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重要性,以及对加大新的贷款投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争取各级政府领导对清收农村信用社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大力支持。
三、提前介入,保全信贷资产。通过密切关注贷款企业的运营,对虽然能正常生产经营,但其经营每况愈下且逐步恶化,一时难以救治的企业,要安排信贷人员紧盯贷款不放,能收回的提前收回,不能收回的,要重新办理借款手续,提前保全信贷资产,坚决防止形成不良贷款。对企业有即将改制重组的信息后,要主动介入改制,参与企业改制资产清理工作的全过程,盯住信贷资产,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对破产者力争依法受偿。
四、依法起诉,借助法律手段清收。对欠贷不还的小企业依法进行起诉,收回所欠贷款本息,降低农村信用社小企业不良贷款。在依法起诉收回不良贷款时,从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利益出发,要切实注意两点:
1、要对欠贷小企业做深入细致的调查,防止打羸官司收不到钱物的现象;
2、是对依法起诉判决的抵贷物进行科学评估,防止出现低值甚至不能变现的物资抵顶高额贷款的现象,从而出现不良贷款降低而无实际效益的问题。
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它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信用社的稳定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为“三农”服务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只要我辈信合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