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促进就业创业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21:4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促进就业创业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促进就业创业的思考》。

第一篇: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促进就业创业的思考

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促进就业创业的思考

近年来,我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要决策,在省和无锡市的领导下,失业保险工作法规制度完善,覆盖范围广泛,基金收支平稳增加,使用功能完善,保障水平合理,管理科学规范。特别是在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和创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主要成效

(一)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抓住失业保险基金扩大试点的机遇,把金融危机不利因素化为完善失业保险工作发展的新起点,从制度层面着手,通盘考虑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三者之间关系,将基金过去以保生活为主向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转变,有效地优化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结构,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凸现,惠及民生的工作力度更大。2009年我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6096.23万元,主要用于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培训补贴和创业补贴等惠及人数达9534人,2011年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12870万元,将让更多的人员受益。促使更多人实现再就业。近年来,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稳定在2.5%以内。在积极拓展失业保险基金功能的同时,我们始终坚持规范管理基金安全运行不出事的原则不动摇,与财政部门配合,把建章立制放在首位,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严格按照省和无锡市的要求处于良性循环和安全运行之中。

(二)失业保险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彰显了稳就业防失业的功能。

为减轻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我市2009年先后出台了服务企业稳定就业的“新七条”政策措施,对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出台了我市《关于进一步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政策措施的意见》(澄政办发〔2010〕47号),进一步延续社会保险降率政策,降低企业医疗保险单位缴费和失业保险单位缴费各0.5个百分点,延长社会保险补贴期限,稳定就业岗位,对2009年12月正在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我市企业或灵活就业人员,补贴期限顺延到2011年4月30日。我市各类补贴和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将为企业直接减负7000万元以上,稳定企业岗位,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共同稳定就业的工作格局,全市失业率仅有小幅反弹,没有出现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为金融危机期间稳定就业做出了贡献。

(三)失业保险工作制度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失业保险规定》(省政府72号令)。我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拓展:一是在参保的适用范围上,将农民纳入失业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二是在基金支出项目上,在强调基本生活为首要功能的基础上,根据省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更加注重防失业促就业功能的体现,大致保持了三者的基本平衡。三是在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上,实行失业保险待遇与缴费年限挂钩的办法,统一缴费基数标准,根据缴费年限,划分三个梯级标准,同时将失业保险金的低限提高到低保标准的1.3倍,按季实行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消费价格上涨动态补贴,缓解因物价上涨等因素给失业人员带来的生活困难。四是在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上,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做好新老制度的衔接。五是在失业保险关系及基金的转移上,从方便失业人员享受待遇的角度对参保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与本人户籍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或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跨统筹地区迁移户籍的,可以按规定自主选择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地点、基金同时划转。

二、近期就业和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

今年来国际形势和江阴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失业保险工作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宏观经济背景、世界经济复苏和欧债危机等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由此产生的就业工作压力和百姓对失业担忧情绪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面临着策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形势的艰巨任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我市原有依托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环境和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势必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污染型的行业、企业,在关停并转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好职工的安置和转岗问题,需要我们及早谋划,制定方案,尽量减少失业人员,鼓励和促进就业,而不是等问题出来之后再考虑,这也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点和难点,任务非常艰巨。

(二)面临着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形势复杂转变难于掌控的风险。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复杂。欧债危机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并且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美国的失业率高达9.1%,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投资、消费、出口”其中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仍不明显,靠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有限,中国主动下调GDP的增长率,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经历了自2008年以来最明显的下行压力,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从6月1日起的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由原来的1140元上调到1320元等因素直接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必将对就业形势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须高度关注、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带来的行动向新情况及时研究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尽可能降低宏观经济形势对就业工作的不利影响。

(三)面临就业失业工作要求多样化的新问题

1、我市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是以“大学生”就业难和一部分企业又急需一定技能的人才“招工难”问题,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一群体对就业的诉求量多样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解决生活问题,除了收入要提高,还注重于职业生涯的发展,职工生活环境等等,稍不满意,宁可在家做“啃老族”。根据国际劳工组织2010年15-24岁之间的统计世界净失业率为12.6%,是同期成年劳动人口失业率的2.4倍。我市技能人才问题目前大部分企业重使用、轻培训,他们担心培训好后又留不住技能人才,如何在制造业由“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2、土地征用产生的失地农民重新择业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每年都有原来以种田为生的农民失去生产资料,面临从农民到企业职工的择业转变,这部分人员基本是年龄偏高、文化偏低,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确保他们的生活不断提高,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研究,切实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3、劳动者工资报酬过低收入分配机制不健全。增加就业和失业工作压力,近年来,由于职工工资偏低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我市的外来务农人员因工资偏低出现回流情况,迫使我市有一部分企业向内地和中西部劳动力富余的地区转移,这种一直把劳动力价格低廉看作是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企业为保持这一优势,往往有意无意的压低工资水平现象,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增加了摩擦性失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三、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基本原则

(一)我市失业保险参加人数逐年增加。

失业保险参保越多,基金积累越多,抗风险能力越强。近五年来,我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由原来的2007年的213728人上升到2011年底的336785人,五年净增参保人数123057人,增长了57.6%。

(二)失业保险基金收支逐年结余。

失业保险基金近五年来结余由原2007年的1.89亿元上升到2011年底的5.13亿元。根据2012年1-3月的基金收入情况看,我市失业保险金收入基本稳定在19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估算到2012年底,我市年度基金收入将达2.28亿元-2.4亿元,近五年来基金支出平均每年为6483万元,2011年的支出为7363万元,根据推算2012年当年结余额将达1.4亿元-1.6亿元左右。

四、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建议和设想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应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在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方面

加大力度完善政策,发挥在保障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预防和促进的功能,做到人人有工作,个个有收入,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具体建议和设想如下:

(一)加大对失地农民中的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扶持力度。

目前“4045”以上的失地农民85181名,因年龄偏大,就业困难,鼓励企业吸纳和自谋职业,帮助他们就业,实现就业的实施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补贴标准企业吸纳的按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金额,自谋职业的按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50%,公益性岗位的增加每人每月补贴400元的岗位补贴,期限为三年,这样可以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增加参保人数,解决这部分人员的就业工作,每年补贴达1.5亿元左右。

(二)加大培训补贴政策力度。

结合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确定培训补贴标准,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劳动者培训合格后,根据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按规定由原来的培训补贴1600元提高到2000元左右,对企业组织职工参加培训和技能鉴定,且当年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本人,按规定适当提高培训补贴。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为江阴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为江阴率先实现现代化作出我们的贡献。

(三)加大全社会创业工作力度。

鼓励大学生创业。在税收、金融、政府补贴方面创造有利于创业者的优惠环境。大学生创业的可以获得政府给予一次性6000元的开业补贴;带动就业的每带动一名就业政府补贴3000元的带动就业补贴。鼓励高层次人才落户江阴。实施租房补贴,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高校毕业生,可领取租房补贴,标准为:博士每人每月800元;硕士每人每月600元;学士每人每月500元,补贴期限为二年。

扩大失业保险支出为我市促进就业,预防失业提供了机遇,我市要利用好上级给予的优惠政策,在就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职业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江阴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关于促进失业青年就业的思考

关于促进失业青年就业的思考

内容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青年就业是影响青年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青年的就业困难和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课题通过对我区失业青年现状的具体分析,对就业情况、学习生活情况、价值观和信仰理念、失业原因等方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区青年失业人员的基本状况,提出了对失业青年人群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青年失业 现状 择业观 就业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区青年失业人员的基本状况,更有针对、有实效地实施对失业青年人群的重点帮助,我们实施了本课题调研。课题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及部分座谈、访谈的形式,团区委向区内9个镇、1个街道以及金山工业区发放了《金山区服务青年就业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16—35周岁的金山本地失业青年,共发出问卷400份,收回386份,其中有效问卷386份。本报告中所用的统计数据均为有效数据。调查对象中,男性占59.6%,女性占40.4%。就文化程度而言,34.2%的调查对象是初中及以下,高中和中专占54.9%,大专占8.6%,本科及以上占2.3%。调查对象中,有1%的人是共产党员,43%的人是共青团员,其它占56%。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是:未婚占31.1%、已婚占66.8%、离婚占2.1%。20.7%的调查对象为农业户口,79.3%为非农业户口。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金山区失业青年的总体现状

1、群体规模

我区登记失业人员中的青年(35周岁以下)状况如表1。

表1:我区登记失业青年统计表

年份2004年2月2004年12月2005年6月

失业人数(人)878869056439

青年失业人数(人)***6

青年失业所占比例21.6%27.4%29%

2、经济保障

49.7%的青年失业人员目前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2.1%靠亲戚接济,3.1%靠朋友资助,2.6%靠投资收益,42.5%靠打零工。

3、目前状态

15.3%在积极充电学习,28.6%从事临时性工作(试用期内或者未签订固定期限合同),19.2%从事临时性工作,同时积极充电学习,36.9%在家休息。保持目前的状况三个月的有29.2%,六个月的22.7%,一年的23.8%,两年的8.6%,两年以上的有15.7%。

4、培训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未参加过择业观教育的有73.7%,参加过择业观教育的有26.3%,且76%是在学校参加的。参加学历培训的有9.1%,参加技能培训的有27.5%,有63.4%的失业青年未参加过培训。仅有51.8%的失业青年知道市政府推出的享受政府补贴培训项目。参加过培训的人员中,具有电脑操作证书的人员比例为35.7%,其次是营业员,占12.9%。其他的行业证书都较为分散,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失业青年技能的单一化和初级化。在培训内容上,青年失业人员对IT类的培训需求较多(占31%),第二位是文秘类(占14.5%),第三位是维修类(占13.6%)。

4、工作经历

调查显示,有43.5%的青年从未参加过工作,原因集中反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参加过工作的青年中从事的行业前三位是一线工人、超市工作人员、公司文员,放弃工作的原因最多的反映在收入太少,其次是没有发展前途以及太辛苦,吃不消,还有一部分青年也表示想进一步进修的愿望。

5、就业期望

大部分失业青年表现出了较强的就业愿望,31.4%表示非常渴望就业,53.7%表示渴望就业,表示无所谓态度的占13.3%,不渴望和拒绝的仅为1.6%;大部分青年对参加工作的动机还是较为理智的,有53.3%的青年认为是满足生存的需要,21.2%的青年认为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失业青年对工资的期望值普遍集中在1001—1500元(占46.4%),期望工资在801—1000元的占14.5%,1501—2000元的占21.5%。对获得工作的渠道认为参加择业和就业系列讲座辅导的7.7%,参加专场职业招聘会的9.4%,家人、朋友介绍的32.2%,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定向培训的19%,社区就业援助员推荐的13.3%,职介所13.7%,网络媒体4.7%。最希望获得的帮助中前三位是推荐工作、培训机会、学历教育。

6、创业愿望

失业青年中对自主创业表现了较大的热情,占到了总人数的58.8%,但认为制约自己创业的最主要原因前三位依次为:没有一定的创业资金(占47.6%),不知道什么项目合适(占20.2%),对政策不了解(占18.4%)。

7、学习愿望

调查显示,对于希望接受学历再教育的青年在教育类型的选择中,技校占11.8%,中专、职校占20%,业余大学占42.3%,全日制大学占12.2%,自学考试占13.7%。阻碍继续学习的阻力主要来自于经济上,占到44.3%。也有认为学习无用的,占8.6%。

8、人生态度

当问及如何看待涉日游行事件时,有16.9%表示这是爱国的表现,我支持,59.6%的表示爱国需理智,行为要守法,还有13.3%的青年持无所谓态度,10.2%的则表示不关心。而对人生命运的看法,选择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36.5%,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31.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12.5%,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6.3%,说不清的有13.3%,可以看出总体上青年的想法还是积极向上的。

(二)分析造成我区青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失业青年就业意识堪忧

调查显示,我区失业青年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依赖性较强,不愿到外面闯荡,有相当一部分失业青年追求高收入、低劳动强度的工作,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有不少父母主动替子女咨询劳动信息和办理劳动手册的,而子女不是在家中休息,就是在外闲逛、游玩。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的失业青年表达了对就业的强烈愿望,但有82.4%的失业青年工资要求超过1000元,要求2000元以上的占到15.7%。一方面,失业青年对就业抱有强烈的愿望,另一方面,他们对工作及收入又有较高的期望值,表现出“等机遇、靠政府、要待遇的心态”。这种心态使失业青年在思想上主动,行动上消极,把握不住现有的就业机会。

2、失业青年自身素质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就业

第一,失业青年无论在学历、技能上还是在工作经验上(不愿参加工作或不充分就业状态)都是薄弱的和缺乏的,与企业的用工条件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二,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态度影响了部分青年的观念,父母们都希望子女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能有一定的收入,但同时他们普遍对子女比较宠爱,缺乏一种关心和引导孩子求学或就业的正确手段。第三,大量外地劳工的涌入,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民工能吃苦,工资低,便于管理等优势促使企业的天平倾向他们,使金山本地青年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受到很大的竞争压力。第四,我区总面积达586平方公里,地域的宽广给劳动力大区域的流动带来不便,如上班交通问题。

3、创业意识虽强,但制约因素较多、较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经济的高速发展,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越来越多的人想办自己的企业。青年人更不例外,也有更多的人想创业,到外面去闯一闯,但存在缺少资金、技术、基础、政策及创业信息渠道等客观因素,也制约了青年自主创业。

4、就业信息不能有效覆盖

调查发现,失业青年及其父母对于一些劳动就业政策和措施不甚了解。调查中,有48.2%青年对“政府补贴培训计划”不知,这说明政府的政策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信息渠道有待畅通。另据我们了解,在职业介绍中心的个人报名业务经常处于“吃不饱”状态。在培训领域中,信息不对称也导致市场提供的培训内容与青年求职者的技术需求相脱节。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抓教育,转变就业观念

目前,在失业青年中还存在就业心态不端正,挑挑拣拣,希望工作一步到位的现象,这就需要切实加强对失业青年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树立竞争意识,克服自卑心理,转变就业观念。

1、组建宣讲团

邀请资深的职业指导师、法律专家、企业家代表和部分社区青少年代表组成宣讲团,到各镇、街道上门服务开展巡讲活动,通过谈政策、谈法律、谈形势、谈体会,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2、举办青年创业论坛

以报刊、新闻媒体、讲座的形式宣传创业成功青年的事迹,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为有创业意向的青年提供创业有关政策指导和培训,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青年主动参与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

3、启动青年企业基地行

组织社区失业青年代表参观本地区的大中型企业(包括星级企业、化工企业等)以及种植业青年示范基地,并组织与成功人士进行座谈会,听他们艰苦创业的经历,回答青年代表所关注的问题,帮助青年了解市场形势,树立信心,摆正心态。

4、尝试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动机制

在金山区高中及中专开展择业观教育,利用学校里的师资力量,邀请即将走上社会的学生及其家长,对其进行社会现状,劳动就业情况,工资平均水平,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联动,帮助青年对社会和就业形成正确的认识,承担起应有的社会和家庭责任。

(二)抓培训,提高就业技能

整合资源,注重培训,让每一位失业青年都接受至少一次培训,掌握至少一种劳动技能,增加其人力资本,提高其竞争优势。不断完善失业青年的技能培训工作的机制和方法,用心组织、尽心扶持、精心培训,提高失业青年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

1、建立培训基地

运用见习补贴政策,建立区级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注重发掘区内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建立1—2家区级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增长青年的实际动手能力,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借鉴市级劳动部门的试行方案,结合具体情况,运用于区级见习计划中。

2、丰富培训内容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金山近期用工调研,形成《金山区用工预期分析报告》。金山未来几年哪些工种需求量较大,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前准备早作规划,让失业青年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在市场竞争中比外地民工拥有更大的优势。对需求量不大但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可建立以岗定训、训后上岗的培训机制。

3、拓宽培训方式

对失业青年进行分类,然后根据青年的具体需求,进行分门别类地培训。区内具有劳动技能培训资质的学校具体负责技能培训的实施工作。同时,依托社工站、区就业促进中心和区职业介绍中心,通过小组活动和定期受训等方式帮助青年掌握面试技巧,促进失业青年就业。

4、提升培训档次

针对失业青年的具体情况,对因资金不足而渴望获得中高级培训的青年,提供无息贷款,帮助其实现想法,提高其就业本领,避开拥挤的底端劳动力市场。当然也需要签订严格的合同,对未按时达到培训相应要求的,采取处罚措施,督促其顺利完成培训。

(三)抓安置,拓宽就业渠道

1、就业洽谈安置渠道

政府相关部门利用其自身资源多方搜集用工信息,联合举办“青年就业专场洽谈会”,并且可邀请周边兄弟区的企业来金山招工,对聘用的青年可免费进行岗前培训,帮助失业青年畅通就业渠道。

2、结对促进青年就业

针对一些家庭困难、有强烈就业愿望和一定的就业技能的青年,通过区职业介绍所的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员、各镇、街道的就业援助员与青年结对的方式,重点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计划各镇每年解决20名左右。

3、建立就业信息平台

利用“金山劳动保障网”和“金山青年网”的网络平台,建立青年就业信息平台,向青年宣传政府的就业政策,提供就业信息以及就业介绍和参谋。发挥就业援助员和团干部的作用,把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用工岗位”信息,汇总成“岗位推荐菜单”,印发给失业青年,提高宣传面,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4、推动国际劳务输出

政府部门可分析国际劳工需求的趋势,有针对性的对青年进行培训,提供信息,鼓励青年大胆地走出国门,到国外去锻炼、增长知识、学习管理经验。

(四)抓服务,完善就业平台

1、制订吸纳本地区青年就业的优惠政策

建议制订针对吸纳大量本地青年就业的优惠政策,根据企业吸纳本地区青年就业数量的多少,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例如年终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年评比全区十大吸纳本地区青年就业的企业等,鼓励企业招用本地青年。

2、出台扶持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

建议出台扶持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提供开业指导和技术培训,建立青年创业基金,实行减免税费以及开业贷款担保等优惠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如2005年7月18日在漕泾镇成立的创业园区。

3、成立青年就业专项基金

建议建立促进青年就业专项基金,可主要用于四个方面:1)职业培训,有步骤地试行“培训押金减免制”和“培训结业奖励制”,推进青年的就业培训等工作;2)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或求职援助服务;3)直接创造就业岗位;4)扶持失业者创办微型企业。

4、规范劳动用工行为

建议进一步加强执行有关政策法规的力度,提高企业解雇职工的成本,避免扩大失业青年的数量,在机制上促使企业愿意对青年进行培养。规范职业中介,严厉打击不正规中介,以免失业青年在寻找工作中上当受骗,增加厌世情绪。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创业青年合法权益,帮助创业青年合法创业、守法经营。

5、建立失业青年跟踪管理卡

建议建立失业青年跟踪管理卡,记录失业青年曾接受政府补贴培训项目,从事过的岗位,离开岗位的原因等基本信息,类同于病历卡。定期可邀请就业指导老师、企业家、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会诊,提出可行方案。

6、借鉴国外成功做法

许多国家将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和失业保险机构都合并为一个机构,实行一体化管理,这种变化趋势使得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失业保险等项工作更密切衔接起来,有利于避免就业服务福利化倾向,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再如英国的就业服务中心,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业。

第三篇:促进就业与失业保险科2011年工作总结(范文)

促进就业与失业保险科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我区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贯彻促进就业政策,以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就业与保障生活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引导相结合,基础平台建设与优化就业服务质量相结合,使我区各项就业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取得良好成绩,现将2011年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0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5000人的106%;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再就812人,占全年目标任务800人的101%,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3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300人的212%,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控制在市局下达4.5%的目标范围内。

2、实实在在开展培训。组织创业培训114人,占年计划(200人)的57%,组织残疾人就业培训6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20人,其中电工专业48人、服装专业80人、数控专业54人、叉车专业82人、焊工专业106人、电脑专业943人,营业员专业138人,中餐厅服务员专业35人,中式烹调专业34人,培训合格率达98%。

3、克服困难抓失业保险扩面核定工作,在劣势中求扩面、求征收,失业保险参保扩面150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000人的100%;征缴失业保险费301.7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50万元的120%。

4、职业介绍工作稳步开展。为城乡各类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 万余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2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600的106%。

5、小额贷款积极稳妥。今年审批发放小额贷款95笔,共475万元,带动就业380人。

6、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稳步推进。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工作是全国统一部署的一项新的工作,按照省人社厅《关于加快〈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工作的通知》,5月27日我局召开了人社服务中心主任、各社区社会保障员换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专题会议,按排布署全区《就业失业登记证》申领换发工作,目前我区《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截止目前,共换发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3040本。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增加就业岗位,统筹城乡就业。

1、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确保就业形式稳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部门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就业再就业,将帮扶困难企业与稳定就业岗位结合起来,突出做好企业职工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人员就业,农民工流动就业和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设立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推荐就业服务窗口,组织大型招聘会32次,专场招聘会31次,提供就业岗位17000多个,发布招聘信息2.3万余条,其中:电视台滚动字幕312条,报纸184条,市场电子显示背投发布2.3万条,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

2、加强失业保险重点监控,开展数据比对清理。积极响应市局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号召,扎实做好失业保险数据的准确的录入、核查工作。今年系统共输入数据4125条。按照市局关于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完善了失业保险申报程序,同时认真清查了我区失业保险欠费情况,并逐一对各个欠费单位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增加了失业保险科人员,加强了征收力量,制定了相应的清欠方案。

3、实施创业促进就业工程,支持我区“农家乐”服务业发展。坚持依托我区“农家乐”平台,进一步利用“农家乐”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以带动就业,今年通过农家乐创业75户,带动就业740人。对创星级“农家乐”的服务业发放补贴资金75万,促进了“农家乐”提档升级和发展。

(二)加强就业指导实行动态管理。

为做好新一轮优惠政策的接续工作,充分发挥各项补贴的保障作用,采取多措并举确保优惠政策的落实:一是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每月到社区实行就业登记制度,社区到就业所在地进行跟踪服务;二是开展就指导,继续做好补贴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将优惠政策落实到实处;三是做好农民工、大学生、复退军人的就业指导工作;四是做好“零就业”家庭的申报认定工作,确保出现一户,消除一户,今年无新的“零就业”家庭产生。

(三)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机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上,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担保贷款机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一方面,采取降低单笔贷款额度,扩大享受范围,从降低贷款门槛入手,增加贷款人数;另一方面,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专管员制度,以狠抓还款为核心,坚持“以贷款回收保证发放,放贷回收促进发放“的工作思路,严格贷前审核到位,深化贷后管理服务,规范贷款工作程序,放贷和贴息手续一步到位,稳步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实现良性循环。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95人,带动就业475人。

(四)、关注民生民意,强化就业服务

一是继续开展社会保障“春风行动”,以民生为先,民生为重,广泛实施就业援助服务,采取集中援助和常规援助相结合的方式,将困难对象纳入专门援助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对困难群体开展政策援助、资金援助、岗位援助、就业援助、确保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今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32场次,提供各种就业信息17000多条,现场录用5301人,基本缓解了我区的就业压力。

二是对失业人员保生活、保就业。充分发挥好失业保险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就业的作用,坚持保障生活与促进就业并重,继续探索改进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长效机制。同时确保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先后为大航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正野电梯、安珍医院等单位1497人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费79.2万元,受到了失业人员的好评,扩大了社会影响。

三是适应市场需求,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针对各类群体就业现状和市场岗位需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培训的专业主要有焊工、数控、电工、服装、叉车、电脑、文秘等,增强了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能力,促进了社会就业。同时制定和完善了灵活的培训补贴申报方式,扩大了职业技能培训范围,提高了各类群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开创了以培训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同时,积极响应上级关于执行职业技能培训新政策的号召,做到了宣传及时到位,专门对事前清理的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了详尽的宣传、讲解,积极开展了校企联合培训的新模式。

五、狠抓基层平台建设,提升就业服务

目前我区有11个镇、办事处、管委会建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6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在171个行政村设有劳动保障协理员。基本形成了区、镇、社区、行政村四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基层平台建设,提升我区就业服务水平,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功能,11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相继按照统一标准建成了人力资源服务大厅并都已投入使用,大厅集就业援助、就业信息发布、职介与职业指导、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失业保险金审核发放、社保补贴办理、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服务、公益性岗位办理等功能为一体,为有就业和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二是在洛阳建立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基地,支持洛阳镇发展银杏、木耳、香菇、板栗种植及加工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帮助农民增收。

六、注重移民培训就业,确保移民稳定。一是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建立了移民人力资源和就业档案;二是制定移民就业工作计划;三是有效开展移民就业培训工作,根据移民培训需求,为沈小燕等15名有培训愿望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四是建立完善就业长效机制,准确掌握移民就业状况和需求,先后为沈召林等15名有求职愿望的移民推荐就业,帮助黎玉华等3名移民追回工厂拖欠工资634元,联系农机部门为刘兴洪、黎军二人申报农机补贴。

七、注重市场用工需求,扩大培训范围。今年通过政府招投标,发展“随州市圣宫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随州市曾都区爱心培训职业学校”为我区定培训机构,增加了中式烹调、餐厅服务、工艺美术加工等工种,进一步扩大了我区技能培训范围,多方面扩大就业。

八、严格按照《湖北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审核各项补贴资金。今年审核拨付就业训练中心培训补贴资金55.86万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职介补贴21.495万元,职业鉴定补贴资金19.8万元,圣宫学校培训补贴资金2.76万元,充分就业社区奖励资金2.3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32.56125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区就业形式仍不乐观,就业压力大,涉及范围广,特别是就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的就业任务重,促进就业再就业措施的瓶颈问题还有待解决。

(二)基层平台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各镇办事处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人员工作经费困难。二是社区社保员和行政村劳动协管员的业务技能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个别社区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重视不够。

(三)失业保险扩面征缴难度大,企业改制中,参保人员和保费流失严重。教育系统失业保险征收没有起动,参加失业保险人员权利与义务不平等,没有做到应收尽发,影响了扩面工作的进展,失业保险基金结存量大,没有发挥失业保险基金对促进失业人员就业的作用。

四、2012年工作打算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制度,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保持就业持续增长。

(一)、计划在2012年指导帮助具备条件的社区争创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二)、进一步健全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管理制度。

(三)、健全就业统计制度,按就业统计要求,落实月报、季报、年报就业统计工作。并按工作进度进行督办和通报,确保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四)、继续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明年将逐步建立五个体系: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动员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工作体系,在就业和民生工作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储备。

(五)、加大就业服务工作力度。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法》、《社会保险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扩大就业岗位,重点帮助城市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结合市场用工需求,挖掘困难群体的智慧和发现特长,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积极探索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六)、加强内外协调配合,确保明年失业保险核定征收任务完成。一是加大失业保险征收工作,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加大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机制;三是完善基本信息和微机化管理;四是做好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工作;逐步完善失业保险金申领和发放手续、资料档案建设工作。

(七)、开展专项活动,促进我区劳动力充分就业。一是开展春季农民工返乡招聘活动;二是开展零就业家庭招聘活动;三是开展复退军人招聘活动;四是开展大中专毕业生招聘活动;五是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专项招聘活动。

(八)、严格按照《湖北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审核各项补贴资金。

2011年12月16日

第四篇: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思考

我对创业的理解基于三方面认识第一,树立大创业观,即大学生开办企业,自己当老板,发展经济,满足人们物质需求是创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建功立业也是创业;到艰苦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聪明才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是创业。我们既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也提倡大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岗位创业,更提倡大学生到艰苦地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创业,去建功立业。所以,我们倡导不要片面的理解大学生创业,要树立并宣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拓创新、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也是创业的大创业观。

第二,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实质是在他们身上埋下创业的种子,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时机成熟,大学生就会成为创业的开拓者、实践者。

第三,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创业激情,更需要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工作实践中,也暴露出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就业能力差,缺少创业教育和训练;为此我们建议,加强创业教育应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发展创业教育不是一个学科的发展问题,也不是一个课程体系问题,而是一个学生的意识和基本功教育问题。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认为,大学发展创业教育主要应该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把培育创业精神提高到大学办学宗旨的高度。努力培养学生向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目标迈进,使学生毕业后体现出一种发奋图强、敢于创造、不畏艰难、把握机会、善于组织的意识和技能。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缺乏以此为目的的教育和激励导向。第二,把大学期间的学生创业活动作为一种鼓励成功的机制。尽管不一定去激励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创业,但是,对于有创业愿望和行动的学生,成功了给予肯定,失败了给予宽容,而不是处罚和冷落,让学生把选择创业作为一种个人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三,在大学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这样的教育体系需要渗透到全校。因为创业活动,特别是技术创业,往往是多学科的融合和互动的产物,有创业意识但没有组织能力的人往往很难成功创业。国际上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育实践已经说明,拥有技能和组织经验的创业者更容易成功。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200万大关,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数量逐年上升。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就很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教育会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认识创业是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创业可以为国民经济注人新鲜活力。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重视营造创业氛围.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正在稳步提高,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活力往往会成为这个阶段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动力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因此,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可谓是时代和现实的必然要求,是缓解就业压力有效的途径之一.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措施,是提升我国高校竞争力的需要,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需要。创业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高等教育是基础,创业教育是实践、应用与发展,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但必须相互支持与促进。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尝试,会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方法与理论的指引,并有可能进一步挖掘出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支持点。

关于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建议:

首先,很高兴我们学校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学校能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也让学生能受到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虽然每学期的课时并不长,但上课老师讲的都是精华,老师的每一句教诲都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让我们走上一条创业的道路。其次我校每年举办的大学生创业比赛都会给学生们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举办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创业比赛,但普遍集中在宣传和项目指导上,尚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学生期待更多的实践机会。

我校学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普遍表示认同,大部分的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持肯定态度,认为创业是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同时,很多同学也想过在大学期间进行一些创业活动,对国内外大学期间创业成功人士持向往,羡慕,敬佩的态度。

我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现代企业管理》等公共必修就业创业类课程,但很多同学对上课内容兴趣不足,听课效果不明显,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注重创业知识和技能的课堂积累,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说明学校在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着不平衡,在强化创业教育和实践覆盖面,拓展创业教育途径和载体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们学校的创新教育体制也应随之改革。首先,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方式,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意识,以科学的选择职业。如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分阶段完成作业,允许有创造力的学生在其创业的关键阶段,申请休学进入社会办公司,也可以吸收有创业前途的大学生以勤工俭学的形式进入校办产业,为他们的劳务输出和智力输出搭设桥梁;学校在宏观上应该对重点创业项目进行扶持,并对大学生的创业设计,理论,论证,审核等给以指导和帮助。

以上就是我对于学校的建议,希望能对学校的创业教育有所帮助。

综上,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社会,国家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利用在学校的机会,为自己的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第五篇:对青年创业就业的思考

基于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的思考

洪文龙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摘要: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关系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协调的发展,本文从共青团的在大学生创业就业中的作用出发,介绍了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必要性,共青团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提出了共青团可以从学生思想上、学生综合素质、就业资源等方面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观点。

关键词:创业与就业教育共青团服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创业就业教育是重要的一环。共青团作为高校的基层组织,更应抓住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我们应从营造和谐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系统创业教育模式、强化实践及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等方面入手,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紧迫性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爆炸时代,人类社会正迎来生产力的又一次深刻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出现的是人才的竞争。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很多,然而找到理想工作的却是很少,甚至有的还找不到工作,因而无所事事,给社会带来许多的不利影响。全面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是高等院校自身教育体制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创业教育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也是高校必须肩负的时代使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和体制机制甚至组织机构是否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中发挥作用,做出贡献,是摆在高校共青团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二、共青团在大学生活中的作用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直把党政所望,社会所需和青年所求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服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与这一要求完全吻合。共青团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领青年建功立业,促进青年成长发展,着力推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的创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青年在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要组织动员青年积极参与经济建设,鼓励和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帮助青年

学生立足岗位,提高职业技能,争做岗位能手;鼓励青年工作者在自主创新中有更大作为。所以,高校共青团应该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导大学生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等方面有所作为,这既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体现,又是团组织积极实践和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方法和路径。帮助有困难学生解决问题,积极的做好后盾工作。

三、高校共青团组织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服务的策略

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

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是一个表象,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远远大于大学毕业生数量,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现象主要原于大学生择业观念陈旧,很多大学生一心向往大城市,向往政府机关,向往事业单位,向往外企,甚至部分大学生宁愿放弃所学专业在大城市打零工,也不愿意到基层,到农村去工作,我系共青团组织正发挥组织优势,通过开展报告会,座谈会,主题团会,团课,辩论赛,论坛,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树立投身我国经济会发展的理想和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1)要把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作为人生规划,职业设计导航的重要内容。增强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作为自身工作的着力点,每学期,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都积极组织“职业规划大赛”活动,各系积极参与,让学生对创业就业有了更好的理解。首先,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规划的理念,从新生入校教育起,引导学生学会规划自己大学三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着重突出,经营和管理的思想,通过职业规划设计指导,让学生学会经营大学青春时光,管理未来人生。

(2)共青团要发挥组织优势;我系定期召开创业就业讲座;邀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成功人士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为学生传授就业的知识和观念。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定期召开人才招聘会,邀请企业成功人士前来讲课,言传身教,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就业和工作的难度、意义。

2、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构建就业平台。搜集用人信息,推荐大学毕业生,把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大学生的求职愿望全方位对接,在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搭建就业平台。组织有招收意向的单位与学生面对面现场洽谈,确定一批就业服务机构专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同时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也时刻对所联系的企业做相关的考察,了解其是否具备合法企业的相关规定,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不受骗,同时利于学生对企业的选择。让这种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平台,更好的服务学生。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共青团为基础,主动联系校外企业,近三年,通过共青团联系上的企业已经有60家之多。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实践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共青团积极组织各方面相关活动:

(1)如:组织“模拟招聘会”,帮助学生熟悉招聘会氛围,了解现实生活中招聘会的具体流程,以让毕业或实习学生在寻找工作岗位面试时,不致太紧张,有一定的实场经验,很容易的回答监考官的询问等。

(2)开设创业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各种专长的发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来,积极的加入到创业行列中,吸取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作铺垫。

4、鼓励和扶持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更要为学生创业做好服务。首先,提供一个真实,有价值的创业外部环境,使学生为个人的成功和实际工作做好准备。其次,用成功企业家的创业实例和精神激励学生创业的动机,理想,兴趣等,但也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创业的艰难,而不要陷入创业误区。增强学生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从而加强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进而使学生产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最后让学生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创业知识、技能,经过创业实践,会使学生积累经验,不仅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也开辟了就业新渠道,就如我系在学院内为学生争取到的环境:09—10学年在创业街第二店铺开设了属于本系特色专业的“拾穗园面包房”,同时在图书馆一楼和校园外的大学生创业一条街上都有相关专业的店铺开设,为学生的能力展现提供了平台。

5、帮助学生解决求职心理问题

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克服各种高傲,自卑,胆怯,依赖以及急功近利,患得患失心理,时刻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时要及时的去开导他们,鼓励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去面对以后的工作征途,面对激烈的竞争,要用饱满的精神去面对后面的挑战。

6、对毕业或实习学生采取跟踪调查

在学生都找到工作后,我们也不能松懈,采取一种隐形的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在企业的现状;以及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程度等),让共青团在后面的工作中更加了解自己该怎样去做。该怎样更好的服务学生。

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搭建就业平台,促使每个学生尽快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施菊华.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就业教育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13).[2]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何孟飞,杨秀军,曾献功.构建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9(6).[4]赵永吉,崔润东等.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04(8).[5]杨岳.在全国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204229].://.[6]李春海,宋玉冰.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工作着力点[].岱宗学刊,2005(12).[7]刘晓娜.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思考与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04(4).

下载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促进就业创业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促进就业创业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西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 以创业促进就业

    广西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 以创业促进就业 昨日上午,为促进《广西小额担保贷款实施治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效实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人力资......

    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问题的思考[推荐5篇]

    2011′中国泰山创业论坛论文 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问题的思考 作者姓名: 王 茜 单 位: 济南市长清区劳动就业办公室 通讯地址: 济南市长清区峰山路84号 邮政编码: 250300......

    2014年就业创业工作和失业保险工作总体思路25篇

    2014年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险要点2014年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以实现劳动者更高质量的就业和服务我市项目建设为核心,实施更加积极的......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共五则)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一,就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

    乌拉特前旗妇联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成效及思考范文

    乌拉特前旗妇联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成效及思考 乌拉特前旗妇联紧紧围绕旗委、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以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为重点,面向基层,服务妇女,扎......

    促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省**市妇联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妇联的部署,把促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作为妇联工作的重要任务,不断创新工作......

    开江县促进返乡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

    强化政策扶持创业带动就业 ----开江县促进返乡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 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张家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方略,将扩大就业提升到战......

    促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的实践与思考(5篇)

    近年来,**省**市妇联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妇联的部署,把促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作为妇联工作的重要任务,不断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