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方案
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方案
为全面促进我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提高我站所辖范围内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及市卫生局及中心站工作要求,结合我站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婴幼儿健康保障水平,使体弱儿及时得到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具体目标是新生儿访视,儿童健康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0-36个月儿童健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以上。
二、服务对象和实施单位
服务对象:为全市范围内0-36个月儿童,实施单位:渌江中心防保站全站人员。
三、职责分工
在中心站统一领导下,孙家湾防保站由周新林、李铎负责,易水艳协助,负责辖区内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负责项目的宣传、动员,负责收集登记辖区内0-36个月儿童人口信息,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负责辖区内相关统计报表的收集记录和上报,名辖区内人员团结协助参与承报辖区内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任务,并接受上级管理业务指导和考核,0-36个月儿童健康档案建立,各乡防保站必须在4月30日以前完成。
四、工作内容
按照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09版)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开展以下服务项目
1、新生儿健康访视,由村医进行,高危儿访视由村医及各乡妇幼专干同时上门进行,按照新生儿访视表如实填写,同时建立人个基本信息表,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辅导喂养,护理和就疾病预防指导。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接种乙肝疫苗第2针,在各乡防保站进行随访,咨询新生儿喂养、睡眠、大小便,黄胆对其进行体重测试,身长记录和发育评估,发放婴幼儿保健手册,建立儿童健康档案。
3、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儿童保健服务时间均在3、6、8、12、18、24、30、36月
共8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这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优,进行心理行为发充,喂养,辅含添加伤害预防,常规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6-8、18、30个
时,分别进行一二次常规检测,对发育缓慢儿童进行健康指导。
4、筛查监督对象,增加随访次数,根据低能儿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对
体重、消瘦、发育缓慢,发育异常儿童分析原因,及时
体弱儿名册,并进行
五、工作要求
1、掌握信息,访视建卡建立档案,各乡防保站负责人同协同乡村医生要加强与术级乡镇计生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辖区内0-36个月儿童人口信息变化和儿童出生情况。
2、按时随访,定期指导,各防保站要求按时开展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和满月后的婴幼儿的8次随访服务,随访服务后认真
健康检查记录表,并如实健康档案要求相关记录对发现的高危新生儿及体弱儿要实施专案管理,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及时转诊,个月随访。
六、保护措施
1、加强
,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是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乡防保站负责人员要在 之前与各乡卫生院领导取得联系,安排相应的人员协助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并搞好儿童体检的卫生工作,把保健服务的基本设备相关的表山准备好,明确职责分工,确定人员层层分解服务,确保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取得完善。
2、广泛宣传动员,各乡防保站协同乡村医生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加强乡村计生部门的宣教,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为主要内容,使辖区内儿童家长明确0-36个月儿童健康服务的内容和具体做法,使更多0-36个月儿童接受健康服务。
3、保障服务能力,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要求,建立0-36个月儿童健康档案的所有资料,必须认真如实的填写与发放婴幼儿保健手册相关内容的一致,对所有0-36个月儿童体检的服务对象,在进行儿童保健服务时,要服务热情、周到、细致。
4、加强人员培训,要为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参加儿童保健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服务内容和方法,熟悉工作流程,确保儿童保健服务质量。
5、加强督导检查,中心站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防保站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督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城郊中心防保站 2011年3月5日
第二篇:自查报告(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情况)
自查报告(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情况)
2013年我院根据矿区卫生局下发的《阳泉市矿区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展了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现将自查情况及存在问题、困难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意见、建议做一总结。
一.我院根据矿区要求,对负责儿童健康管理的人员进行了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培训。使他们学会了应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对儿童的重点人群和慢性病开展了中医药健康教育和指导。
二.建立了完善的中医药管理机制:定期利用视频和集中授课的形式,对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儿童家长传授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方法和知识,更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儿童慢性病,对促进儿童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此项工作开展时间短,本身医务人员不是中医大夫,所以在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中医药知识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人员的中医药健康知识。下一步我院将对有关人员做进一步培训,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多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以便中医药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从而提高全民健康。
第三篇: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0-36个月常住儿童。
二、服务内容
1.新生儿第1次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在新生儿家中进行。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吃奶、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等。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测量体温。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若发现危重症状,及时转诊。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告诉家长尽快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种。
2.满月健康体检:新生儿满28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重点询问和观察吃奶、睡眠、大小便、黄疸情况等。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测量和发育评估。
3.婴幼儿健康体检:满月后的健康管理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时间分别在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时,共8次。健康管理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这次之间的儿童发育和患病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4.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者,分析原因,对家长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及时转诊。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听力、语言、行为的评估,对此类发育评估落后的孩子及时转诊。
5.在儿童8个月、18个月、30个月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对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中、重度贫血儿童建议转诊。
6.除上述规定时间外,在儿童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记录在生长发育图上,接受预防接种前进行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1.开展儿童健康体检的机构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2.儿童健康体检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3.按照国家有关儿童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体检工作。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孕产妇保健、预防接种、门诊等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
5.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6.儿童健康管理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相结合。
7.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管理。
五、考核指标及解释
1.新生儿访视率=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辖区内登记的活产数×100%。
2.儿童健康体检率=辖区内进行1次及以上健康体检的0-36个月儿童数/辖区内登记的全部0-36个月儿童数×100%。
3.儿童系统管理率=辖区中按相应要求的频次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辖区内登记的全部0-36个月儿童数×100%。
第四篇:0-6岁儿童健康管理方案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工作内容,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为0-6岁儿童建立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并至少在1岁以内进行4次、1-2岁分别进行2次、3—6岁分别进行1次随访,询问生长发育情况和听力筛查、预防接种等情况,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使0-6岁儿童保健水平进一步提升。
到2015年底,新生儿访视率≥95%,儿童健康管理率≥90%,儿童系统管理率≥85%。全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
三、工作内容
(一)省卫生厅提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具体工作目标,开展督导及绩效考核工作,督促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督导、培训、专项考核等工作。各级卫生部门开展本级相应工作内容。
(二)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全省0-6岁儿童保健技术指导、督导检查、专项考核工作,提高0-6岁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按照卫生部《儿童保健工作规范》,依托“降消”项目等工作内容,组织市、县医疗保健机构开展0-6岁儿童保健人员的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开展0-6岁儿童保健业务的适宜技术培训。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开展相应内容的逐级培训工作,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重点强化基层妇幼专干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按照《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11版)》,对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免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
1.新生儿家庭访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乡、村医务人员要及时掌握新生儿出生信息,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为新生儿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访视时要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3.婴幼儿健康管理
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可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适当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眼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眼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对每次随访和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四、服务流程
出院后1周内满月3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岁4岁5岁6岁询问一般情况及预防接种和先天性疾病筛查情况观察家居环境、进行体格检查等指导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询问两次随访间发育和患病情况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评估健康指导,包括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意外伤害和口腔保健等不需疫苗接种正常告知下次健康管理或疫苗接种时间需疫苗接种:若无禁忌症,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接种后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可回家。填写预防接种记录。可疑或异常分析原因,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或及时转诊。
五、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四)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鼓励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六、组织实施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是妇幼保健工作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互相协调,整体推进。
(一)省卫生厅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制定全省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协调、监督、管理项目的实施。全省综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按照《2012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考核项目甘肃省实施方案》执行,每年开展1次。
(二)省妇幼保健院负责对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进行技术指导、督导检查、专项考核,每项工作内容每年至少独立开展1次工作,覆盖面达到50%以上的市州和30%以上的县市区。每次督导、培训、考核等都要有相应的工作记录,工作记录内容见附表。参与省卫生厅组织的综合性技术指导及督导检查。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工作目标要求,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以辖区管理人口数为1万人进行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为25万元。按照人口出生率12‰计算,每1万人需要服务120×6=720名0—6岁儿童,主要内容为为新生儿建立保健手册,从新生儿到6岁共进行13次的访视,每次随访询问生长发育情况和听力筛查、预防接种等情况,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至少进行6次血常规检测、4次听力筛查、3次视力筛查。按照成本及人力计算约需200元,720人6年需要经费14.4万元,平均每年需要经费2.4万元,所需经费在2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所占比例为约为10%。根据工作完成任务数和完成质量经过考核兑现经费补助。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保障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督导检查、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工作的开展。
(四)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指导下,协助承担辖区内0-6岁儿童保健管理服务任务。
七、督导考核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时,都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纳入重点卫生工作目标任务,占工作任务一定比例的分值进行考核。
(二)各级卫生部门和各专业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时,重点考核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指标。
(三)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认真开展对每个人员的量化绩效考核工作。要根据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分工,分解任务,落实到人。要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重点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与机构内部收入分配经费支付相挂钩,推行绩效工资制,发挥考核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第五篇:儿童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一、服务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使体弱儿及时得到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县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60%,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
(一)新生儿访视率》95%;
(二)儿童健康管理率》95%;
(三)儿童系统管理率》95%。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所有0-6岁儿童。
三、服务内容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在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等。对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其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甘肃省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缺陷的新生儿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访视次数。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2针,在乡镇卫生院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乡镇卫生院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随访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这次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儿童6-8、18、30个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集体儿童由县妇幼保健院在托幼机构依照《托幼机构管理规范》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病的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0-6岁儿童健康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应当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从事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要求,开展儿童系统健康管理工作。
(二)实现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区域的全覆盖,服务区域责任归属明确,辖区服务人群不留空白。
(三)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途径,掌握辖区中的0-6岁儿童数,掌握婴儿出生信息,访视建卡。要及时掌握本辖区的儿童出生情况,获取婴儿出生信息,在婴儿出院后7天内进行第一次家庭访视,建立《甘肃省儿童保健手册》,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同时要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了解集体儿童情况,做好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向社会公示服务项目和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提高健康管理率。
(五)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中,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五、组织实施
1、乡镇卫生院职责
(1)通过与村(居)委会、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信息,告知儿童健康管理信息,为出院1周内孕妇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并进行第一次新生儿期随访,填写《新生儿随访服务记录表》,并纳入健康管理。
(2)按国家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为辖区内居住的儿童提供其余13次健康管理服务。并将每次随访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儿童保健手册》上,收回相应服务卡。对发现的高危儿,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及时转诊,定期随访。
在完成保健服务后回收《儿童保健手册》,纳入儿童健康档案管理。乡镇卫生院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为儿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并做好辖区内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和高危儿的初筛、转诊、随访服务,以及信息统计和上报工作。
(3)承担对辖区内村医进行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
3、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协助承担辖区内儿童保健服务任务中的调查摸底,宣传动员。
六、督导和考核
卫生院适时对辖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每季度组织人员对健康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划拨经费的重要依据。考核指标
(1)新生儿访视率=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下去内活产数×100%。
(2)儿童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3)儿童系统管理率=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