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财务困境的成因与对策
企业财务困境的成因与对策
摘 要
任何企业能够正常运转,资金问题始终是其最为根本的前提环节,换言之,任何企业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或陷入某种困境首先它的财务方面会陷入困境或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困境进行界定,进而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并进一步为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企业,财务困境,成因,对策
Abstract
To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any enterprise, capital issue has always been the most fundamental premise of its links, in other words, what if there is any business, or into a difficult first of all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it will be in trouble or a series of problems.This paper attempts by an enterprise is in financial difficulty to define, and difficult-to-business into the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analysis, to explore and further into financial difficulties for the enterprises out of the predicament of how to solv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health of China's enterpri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cessary preventive measures.Key words:
Enterprise, Financial difficult position, Origin, Countermeasure
引言
资金问题在企业的发展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一方面,一个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只有充足的资金企业才能够生存,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由此可见,资金是限制一个企业发展的最为主要的瓶颈,所以企业的任何问题都会最终通过财务问题表现出来。
一旦一个企业在财务上亮起了红灯,那么这个问题必须得到及时、彻底的解决,否则这些问题必将会导致整个企业走向破产的危险。因此什么状况是企业陷入了财务困境,探讨企业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和方法已经成为企业时刻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成为相关经济部门研究的重点。
第一章 财务困境概念的界定
财务困境又被称为“财务危机”和“财务困难”。对于企业财务困境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国外学者Ross 等人(2000)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定义企业的财务困境: 第一, 企业失败, 即企业清算后仍无力支付债权人的债务;第二, 法定破产,即企业和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第三, 技术破产, 即企业无法按期履行债务合约, 付息还本;第四, 会计破产, 即企业的账面净资产出现负数,资不抵债。[1]
我国学者李秉成(2003)在《企业财务困境概念内涵的探讨》一文中认为财务困境应包含三种困境事项: 第一, 财务困境应包含破产事项;第二,财务困境应包含企业严重亏损, 以及现金流量严重不足事项;第三, 财务困境还应包含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无偿债能力、资不抵债等事项。上述财务困境事项构成三种严重程度不同的困境状态:状态1——严重亏损, 以及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状态2——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 无偿债能力, 资不抵债;状态3——破产。三种困境状态的逻辑关系是, 企业严重亏损以及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将导致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 无偿债能力, 资不抵债, 最终将导致企业破产。界定的特点: 一是构成财务困境内涵的困境事项比较完整, 并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是明确将严重亏损、现金流量严重不足以及破产等事项纳入财务困境内涵。
本文从防范财务困境的角度来看, 认为“财务困境是指一个企业处于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现有到期债务”, [2] 即技术性破产。
第二章 财务困境的成因
(一)外部原因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行业不景气、市场竞争激烈、会计准则的变更等客观原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业绩。在我国, 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发达, 企业受政府政策法规的影响还比较大, 一旦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相关政策不符, 该企业的生产经营必定受到重大影响。此外, 由于银行业中的一些信贷政策, 也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如银信贷中收回再贷政策, 很有可能使企业在资金周转不灵时陷入财务困境。(二)内部原因
1.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董事会构成和股东构成, 这与企业最终的成败有很大关系。当信息不对称时, 小股东缺乏必要的信息, 很难判断企业策略的好坏, 大股东便有机会剥夺小股东的财富, 导致企业绩效不佳, 甚者发生财务困境。
2.企业经营管理因素的影响。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高低最终表现为企业竞争力的高下。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着主营业务不突出、主导产品技术含量低或技术雷同、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经营管理费用过高, 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过高、管理费用过高及财务费用过高;内部资产管理不当,资产结构比例失调, 导致公司营运资金不足, 货币资金紧张引发财务危机。
3.大量举债, 偿债风险过高。研究一下ST 公司的材料,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ST 公司上市之初就已种下了祸根: 大量举债投资, 投资战线过长。由于投资的企业大多经营不善, 使这些企业步入了没钱还债、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的恶性循环。巨额的债务、很低的经营能力和艰难的融资渠道的共同作用, 必然使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越来越恶劣, 最终走向破产。
4.丧失核心竞争能力的多元化投资。企业只有具备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这一点来说, 企业应首先拥有一个具有竞争能力的核心产品, 然后, 围绕其核心产品、核心竞争能力再考虑是否应该多元化经营。没有根植于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经营, 又不能在外部扩张战略中培植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结果就可能把原来的竞争优势也丧失殆尽。直接的表现就是新项目挤占优势主业的资金, 但却不产生相应的效益反而拖垮优势主业, 最终导致企业内部整体资金的匮乏。
5.担保与诉讼。巨额对外担保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 一旦被担保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担保责任变为现实负债, 大比例的担保损失导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 公司极容易由此陷入财务困境。
6.企业家的影响因素。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他们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3]一些企业家从政府官员演化而来, 在企业财务决策中政治倾向更大于商业倾向, 同时在其个人素质和能力培养上也缺少严谨、系统的商业训练, 容易形成激进的战略措施。同时在我国的企业家群体中, 也存在着“道德缺失”的现象。一些民营企业是靠投机经营起家, 而多数国有企业则是依赖不同企业的差别对待而得以生存和发展。由于这些特殊原因, 从而产生了一些财务决策的非科学化, 使其主观臆断性加大, 也正因为决策的失误而使公司财务难逃困境。
第三章 走出财务困境的措施
在我国的企业中,不重视财务管理往往是其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企业家在决策中不重视财务部门的意见,激情和冲动常使企业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迹。因此企业的问题也往往从资金开始,并向管理的各个层次蔓延,最终引发企业破产的危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应该是以财务管理为基石。而目前,由于财务制度的缺陷使企业在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资金配置上有很多的失误。以下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确立稳健目标 我国现行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中提出四类8 项计量指标,用以产生企业效绩评价的初步结果。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财务效益状况包括:
(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100%
(2)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 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l00% 2 .资产营运状况包括:
(1)总资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2)流动资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3 .偿债能力状况包括: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2)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4 .发展能力状况包括:
(1)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总额× 100%
(2)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 100%
其中第1、第4 类指标反映资本的收益能力;第2、第3 类反映的是资本的流动能力。
对于成熟型企业而言,一个完整的资本业绩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指标:资本收益指标、资本流动指标和资本稳健指标。[4]
资本体系的稳健性应该是企业管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予以反映。本文提出“资本稳健度”来衡量资本体系的稳健性。资本稳健度的内涵是资本收益与资本流动的匹配程度。这个指标简单估计方法是把连续期间的资本期望收益率与现金流量指数进行比较。即:资本稳健度= 资本期望收益率/ 现金流量指数
同时,要分析资本期望收益率与现金流量指数的变动方向。资本稳健度值在1 左右,公司资本体系是适度稳健的;资本稳健度值大于1,需要进一步分析公司资本体系的结构,可能的结果是:1、过度稳健。说明其中存在资源浪费问题,即过分筹资。筹资活动不是目的,目的是支持经营活动,最终通过经营活动产生充足的现金流,过分筹资就是对证券市场的透支,也是对企业本身融资能力的透支,因而不利于企业和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2、不稳健。公司资本收益能力弱于其流动能力,表示企业的持续经营主要是依靠筹资活动来维持的。
(二)利用信托业务
进入W T O 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方位、多形式的企业改革不断深入。2 0 01 年4 月我国颁布了《信托法》,给中国企业的财产管理提供了一片新的空间。开展真正的信托业务能够提高公司资本的流动能力,增强经营稳健性。信托机构是拥有庞大金融资产的金融机构,既可以做一般贷款(即债权性融资),也可做股权性融资。[5]当企业需要资金时,除了找银行,还有一个重要的渠道是信托公司,它不但可以像银行一样发放贷款,而且还可以作为股东直接向企业投资。当企业需要购置大型机器设备而资金不足时,可由信托公司给设备制造商出具“受益凭证”,制造商据此从银行取得借款进行生产,生产出设备归企业使用,企业完全付清款项后设备归企业所有。《信托法》公布后,这种业务会在我国逐步开展。在企业遇到财务困境时,表决权信托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财务问题渡过难关,避免破产。一般地说,在企业遇到财务困境时,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往往要求企业还款。在无法取得企业的控制权的情况下,债权人也不肯继续注入资金。而按现行法律规定,债权人对企业无管理权。这样企业无法走出财务困境,除了破产别无他途。在此情况下,为挽救企业,股东可以用信托的形式把表决权交给债权人,由其行使对企业的表决权。债权人在对企业可控的情况下,一般会愿意注入资金,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使其在财务上恢复生命力。
(三)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
1.建立新的绩效指标
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应该明确哪些财务变量对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来使公司维持这些较高水准的财务变量。一般地,财务管理者将这些变量作为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基础,并以此来建立激励体系。因而一家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帮助它走出困境的新绩效指标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企业处于财务困境时,企业财务管理者首先要确立公司最重要的绩效指标。要完成这个目标,企业管理者需要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针对企业的顾客和产品进行盈利性分析,由此分析出能尽快、持久的为企业带来现金流的方式,并为这个方式建立绩效指标。这个过程对每一个财务困境的企业都是适用的,但由于造成每个企业财务困难的原因不同,因而帮助各个企业走出财务困境的关键绩效指标并不相同。比如由于过度扩张造成财务困难的企业可以将净现金流指标作为关键指标;由于入住率低造成财务困难的饭店业,可以将入住率作为关键指标。
2.增大日常净现金流
一般地,企业现金短缺和发生财务困境是相伴而生的。要想走出财务困境,现金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企业财务管理者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控制日常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尽可能地增大净现金流。短期通常有以下方法:第一,企业必须将现金支付分清轻重缓急,只能进行必需的支付。第二,需要对各种现金支付进行重新审查,尽量减少费用支出;第三,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如可以对即时付款提供折扣;可以对大额的应收账款采取谈判方式等。从长期来看,应主要立足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加大利润挖掘空间;同时控制企业的现金支付的费用总额,建立现金预算制度,确定最佳现金余额。
3.改善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
大部分企业出现财务困难都和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低,企业持有存货时间过长有关,尤其是公司在发展中更有可能过分追求收入增长而忽视应收账款的回收。对于处于财务困境中的企业,改善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应收账款的管理首先应对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加大回收力度。除了采用传统的折扣方式外,可以采用一些新方式,如应收账款质押,应收账款证券化等方式促使以往的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其次企业应加强管理应收账款周转率。这是一个衡量应收账款状况的最常用指标,用来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收回赊销款项能力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用来说明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体现应收账款的催款进度和周转速度。一般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收款速度快、坏账损失小、偿债能力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7]最后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1)计划管理:在年度计划中明确规定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在公司的长期财务政策中,设定一个相对积极的平均收账期;在公司的长期财务政策中,设定一个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对应收账款的总额实行弹性控制。(2)责任管理:落实到责任人;明确不按程序办事造成坏账的应负责任;明确规定责任的监督部门。(3)合同管理:尽量都签订合同,合同要素尽量齐全。(4)销售政策的制定:根据不同客户的信用状况,采用不同的销售政策。(5)预警机制:为企业设定最高赊销额和最长赊销期。
在存货的管理方面,从短期看,应千方百计地将企业存货转化为现金,这是决定企业是否走出财务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从长期看,首先要从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出发,确定适合企业的存货制度,如零存货或适量存货,适量金额的多少,最佳的进货次数,最佳的进货量等。其次控制存货周转率指标。存货周转率是分析存货周转情况的指标。一般地,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天数越短,说明存货周转速度快,存货的资金占用水平低。最后应加强对存货成本的管理。一方面,应加强对存货的动态管理,即能够对存货进行动态预期的即时订货,以不断加大潜在利润的挖掘。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减少存货在仓库的停留时间,存货在物资流转过程上停留的时间越短,它的储存成本就越小。
4.缩减管理费用
低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获利的根本方式。缩减管理费用是实现企业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公司走出财务困境的重要方式。缩减管理费用有多种途径:第一,推行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次、管理环节和管理人员,调整优化经营管理人员结构比重,强化经营职能,降低管理成本。第二,计划管理,设定年度管理费用总额,明确超支和节约的奖惩制度;出售不能为企业盈利的业务。第三,责任管理,将部门管理费用总额与责任人挂钩,明确费用超支的应负责任。第四,加强财务监管,建立费用审核机构,完善费用审批制度,加强费用的内部审计等等。
5.改进财务报告系统
产生财务困难的企业一般都存在财务报告系统方面的问题,如提供信息过于滞后,不能为当前决策服务等等。一家企业要想走出财务困境,必须要有一个能及时为企业提供财务和经营状况的财务报告系统。因此,企业需要改进财务报告系统,包括预算、月度财务报告、计划/实际评价、利润中心和责任系统。改进的财务报告系统要有助于管理者发现企业具备正现金流的业务类型;有助于管理者确定各种业务的获利水平;有助于管理者确定每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及产生的效益高低;有助于管理者确定每位员工的绩效水平;有助于管理者确定可以缩减那些费用而不至于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有助于管理者确定采取每项措施后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的影响程度等等。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财务困境成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是由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善、大量举债等原因使其陷入了资金不足的困境之中。要想走出这种的困境,一方面公司要建立稳健的财务目标、充分利用信托业务;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建立新的绩效指标、增大日常净现金流、改善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缩减管理费用、改进财务报告系统等手段使财务问题在萌芽之中被解决,从而使企业走上健康、高速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 1] Stephen A·Ross, Randolph W·Wastrel, Jeffrey F·Jaffa.公司理财[ M].吴世农,沈艺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 李秉成.企业财务困境概念内涵的探讨[ J].山西财经大学报,2003,(12).[ 3] 刘爱东,等.公司理财[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 章德培.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成因[ M].现代企业,2005,(1).[ 5] 胡国柳,等.企业财务战略与财务防范[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 尹平,陆宇健.股份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7] 宋在志.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J].价值工程,2004,(5).
第二篇:乡镇财政困境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乡镇财政困境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乡镇财政的运转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基层公共职能的实现。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探讨乡镇财政解困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乡镇政府财政困境为研究对象,从财政体制的视角分析原因,并提出取缔乡镇独立的财政职能,由县级政府实施统收统支管理体制,以解决乡镇财政困境问题。
【关键词】 乡镇财政困境 成因分析 分税制 统收统支
一、引言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对缓解我国当时中央政府的财政困境、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贡献卓著(周飞舟,2006)。但是,在为中央政府带来巨额财政收入的同时,分税制的实施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日益严峻的乡镇财政困境即是其中之一。乡镇政府是中国五级政府中最基层的一级,服务的对象是中国最广大的农民。乡镇财政的运转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基层公共职能的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财政运行效果不佳,很多乡镇财政甚至陷入困境。
时至今日,论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国内文献甚多,讨论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探讨改善分税制体制下转移支付制度的效果;二是探讨解决基层地方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财力困境的方法;三是探讨规范和管理预算外收入及非预算收入问题。遗憾的是,国内文献对于中国最基层且最接近广大民众的乡镇政府的财政困境问题关注较少,而探讨解决乡镇政府财政困境的研究更是鲜有涉猎。
县级政府财权和财力固然有所欠缺,但是通过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可以部分弥补这一缺口,而且通过现行的三级财政扁平化财政管理模式,通过省直管县,可以更大程度上解决县级政府面临的支出问题(贾康,2002)。但是对于我国最基层的乡镇政府,其与县级政府的财权、财力相比,县强乡弱则更为明显。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分税制体制下乡镇政府的财权、财力与事权的严重不对称,使其已难以成为一级财政。因而可以考虑取缔其独立的财政功能,将其作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县级以上政府继续实行分税制的大环境下,县级政府对辖区采取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从而为乡镇政府解困。
循此思路,本文第二部分分析归纳了目前我国乡镇财政陷入困境的成因;第三部分探讨了取消乡镇财政职能实施体制改革的必然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提出了当前实施统收统支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二、乡镇财政困境成因分析
分税制设计的是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之间的分配格局,但是这种格局对省级以下财政,尤其是对县乡两级财政也会产生巨大影响。首先,原来属于县乡收入的部分企业税收按分税制规定划为中央收入;其次,按照中国目前的财政体制设计,上一级政府有权决定它与下一级政府采取的财政划分方法,所以各级财政遵循“本级优先”原则,中央政府的做法被地方各级政府纷纷效仿,上级财政都将税源集中且易于征收的税收划归本级财政,最终形成了层层向上集中的收入分配格局。而现行分税制对各级财政的支出责任并未明确划分,导致支出责任层层下放,这就造成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基层政府的收入能力与日益增长的支出责任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
1、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
分税制改革后县乡财政的财权大大缩小,事权不断下移,成为县乡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贾康、白景明,2002)。实施分税制以来,中央的资金集中度得到提高,省级政府的资金集中度更是平均每年增加2%,市级政府同样在想方设法提高资金集中度(周飞舟,2006)。财权和事权对称的原则要求各级政府均有自己大宗稳定的、与事权相适应的财源,而乡镇财政却没有自己大宗稳定的税源。上级财政在财力分配上层层“向上集中”,将大税种、大税源划归到自己手中,而将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税源分散的小税种“甩”给了县乡政府,造成县乡税收增长乏力。
与此同时,我国地方政府还要负责诸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本该属于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而这些公共服务的提供责任又不是均匀地分配给各级地方政府的。由于上级政府拥有分配公共服务的主导权,往往把本应承担的责任推给下级政府,下级政府不堪重负。从而使现行财政体制造成的收入上敛以及地方教育支出沉重成为造成乡镇财政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周飞舟、赵阳,2003)。对于乡镇政府而言,财权和财力的丧失、事权的加重,收支的矛盾愈发加剧。
2、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
如果一个国家要强调地区之间的财力均衡和社会公平,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
度(Robin Boadway,2006)。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基层政府收入与支出的不匹配,需要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等方式来弥补。在地县本级财政支出里,本级财政收入大约占65%左右,上级转移支付占了35%左右;而基层政府即县乡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达35%,部分山区农业乡镇依赖度甚至更高。因此,转移支付成为基层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但是,目前我国的财政体系中,四种主要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均有自身的缺陷:税收返还的设计是为了鼓励地区兴办企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与建设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相背离;一般目的转移支付的测算基础不够科学,实现不了财力与事权的匹配;过渡期转移支付的规模很小,起不到太大的调节作用;专项拨款名目太多,很多专项拨款需要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资金,这种转移支付资金数额的决定也没有一定的标准。
解决“基层政府可利用财政资源的巨大区域性差异以及贫困地区日益严重的财政收入短缺”这一农村公共财政的最大问题,最为科学可行的制度——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随着分税制推行而建立起来(黄佩华,2002)。因此,转移支付的不科学、不完善是造成县乡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李茂生、陈昌盛,2004)。
3、农业税费改革,大幅减少乡镇税源
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农业税改革之前,农业税和农业的提留统筹以及其他的集资收费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点。县与乡镇政府对农业税费实施了划分,县政府保留大部分乃至全部的农业税,乡镇政府则主要依靠提留统筹和其他的集资收费。这导致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倒闭、转制之后,农民负担突然变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县乡政府而言,农业税、提留统筹以及面向农民的集资收费远远超过了其他税收,成为其财政收入的主体。这成为2002年全国农村税费改革的直接背景(周飞舟,2006)。
2002年,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取消了村级“三提五统”,2004年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其他农业特产税,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些都是山区农业县乡镇的“看家”税费,这些税费的取消导致乡镇财政锐减。税源锐减、财政减收直接挑战分税制在农业乡镇的运行基础。
4、举债负担沉重
由于财政收支缺口大,难以满足基本公共支出需要,转移支付又存在时滞和配套资金的问题,因此乡镇政府将举债作为财政开支的主要来源。
在乡镇二、三产业落后的情况下,县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民收入。近年来,原料成本上涨,传统种植业盈利水平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间接制约了县乡财政收入的增长。此外,个别乡镇领导利用借款搞投资,形成重复建设,投资后没有形成经济效益,承担的债务无法偿还,也加剧了乡镇财政的债务包袱。
在税源短缺、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债务严重制约了乡镇政府发挥其为辖区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的功能。并且基层财政的债务危机,如果处置不当,任其发展,也会影响上级财政的安全和基层社会的稳定。
三、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分税制实施愈发艰难
一是乡镇分税制已有名无实。尤其是山区农业县乡镇,税费主要来自于农业税和“三提五统”,烟叶税也只在少数乡镇征收。由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其他税收更是微乎其微。在无税可以分享的局面下,乡镇财政已然失去了分税和开支的基础。
二是税收征管与财政体制脱节。税源减少,导致乡镇财政工作重心发生转变,乡镇开展税收征管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也就日渐减弱。为节约征收成本,税务机构对一乡一所的机构作了调整,一个基层税务所要管辖几个乡镇的税收。并且,乡镇税务机构只对上级税务部门负责,乡镇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对税收部门的协调能力日渐减弱,已无法形成协调机制和工作合力。
三是财政管理措施乏力。在分税的范畴内不管制定怎样的财政管理体制,其管理措施产生的作用都不会大,反而会因财政管理不到位,引发一些财政管理、财政支出、财政考核等方面的问题,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有必要思索一种有别于分税制的管理体制,以解决乡镇财政日益严峻的现状。
2、取消乡镇政府的独立财政职能
财政联邦制理论认为,从经济效率上考虑,由最了解信息(并且具有做出正确决策动机)的人做出决策能够带来最多的好处。作为一个客观事实,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比中央政府在了解公共服务偏好信息(以及
成本信息)方面,由于更贴近当地居民而具有天然的优势(王雍君,2007)。因此,理论上来看,作为最贴近普通民众的乡镇政府,在收集和处理民众对公共物品的偏好信息以及提供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具有最佳优势。然而,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乡镇一级财政,名义上是基层财政,但一直缺少相应的财力支持。分税制之前基本上就是“吃饭财政”,实行分税制后,基层财政上划中央很多,乡镇政府保运转、保工资更加困难。近年来,随着农业税取消,乡镇政府职能和财政供养人员上划,税务、金融、工商等机构己经按经济区域而非行政区域设置,维持原有乡镇财政体制的配套环境己经发生重大变化。财政系统如仍坚持按乡、镇行政区划建立乡财政机构,已经丧失了基本的配套环境。并且,占乡级支出大半的乡镇教师工资由县级统一发放后,乡镇财政的主要任务只剩下政府人员工资支出,乡镇财政的内容就更虚了,在省地方财政级次中,乡镇已称不上一级财政。作为一级财政的作用和必要性,已经不复存在。
3、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
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又称“收支两条线”,基本特征是中央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并且中央政府统一制定所有收支项目管理办法,一切开支标准也同样由中央政府统一决定。地方政府组织的财政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财政,地方政府所需的相关支出全部由中央财政另行拨付。
无论是从税源的分布情况、预算管理级次、金库的建立,还是从乡镇政府机构的设置来分析,乡镇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一直很不完备。因此,可以考虑撤销乡镇一级财政,简化财政级次,由县级财政对乡镇财政实施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
四、对策建议
处理好县乡两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关键就是要科学界定县、乡两级事权和财权。就当前的乡镇财政实际情况而言,可以考虑在县级以上政府继续推行分税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对乡镇一级财政实施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以解决日益严峻的乡镇财政困境。
1、乡镇收入纳入县级收入
不再对乡镇下达税收任务,国税、地税及财政所在乡镇征收的税收、非税收入不再区分乡镇,全部纳入县级收入。同时,取消对乡镇税收工作的考核,乡镇的财政收入数量不再作为评估乡镇政绩的依据和标准。
2、县级财政承担乡镇支出
乡镇收入收归县级之后,乡镇所有支出也相应由县级财政按照部门预算的原则统一核定后给予财力转移支付补助。基层干部可以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上。
3、鼓励税源建设
乡镇税收任务取消后,其对税源建设、税收征管的积极性肯定会减弱。要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例如,可以把乡镇辖区内的个人建房装修税、部分车船使用税、畜牧行业税等税收委托给乡镇代为征收,并将征收额度的补助返还乡镇,用于补充业务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
4、防范新增债务
规范乡镇支出,防范乡镇新增债务。例如,对待乡镇赤字方面可以采取以奖代补及共同消化的办法,帮助乡镇消化财政赤字。对县级以上安排的乡镇项目建设配套经费由县级全额承担,避免乡镇发生新的债务。
5、抓好过渡期管理
实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继续实施分税制前提下进行的,因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更替需要过渡性的政策和时间。过渡期间,要坚持利益分配格局、预算管理权限、资金管理和财务审批权限不变,确保乡镇的财政支出不影响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Jean Oi,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J].World Politics,1992(10).[2] 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6).[3] 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J].经济研究,2002(2).[4] 朱清:从国际比较视角看我国的分税制改革[J].财贸经济,2010(3).[5] 王春娟、焦雨生:分税制下的县财政来源分析[J].当代经济,2007(4).
第三篇: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成因与对策分析
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成因与对策分析
一、铁路运输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运输业的繁荣,然而竞争的激烈导致了企业不得不面对来自多方面的经营压力与风险,铁路运输企业也不例外,分析其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外部环境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多元化,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主要 针对的是大量的货物集散,随着市场的繁荣所涉及到的业务也呈现出多元化,而此种外部环境的改变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增加,给财务决策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容易导致管理的失误,这就是风险的成因。此种外部因素包括了经济、法律、市场、资源等。
其次,财务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其风险程度的加大。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风险当然也来自内部,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对企业的各种经营项目进行监督与管理,而目前企业的多元化投资、货物集散、账款管理等都较以往增加了复杂了复杂性与难度,因此导致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复杂程度,当然就存在风险。
最后,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企业管理层与财务管理部门面对风险的出现与后果没有形成忧患意识,对风险的理解过于狭隘,缺乏将风险、预算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中的思想,忽视风险也是产生风险的最大诱因。
二、铁路运输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根本对策分析
1.全面预算管理作用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现实规划的方式,即按照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实现全面的预算与规范化管理,预算建立在对外部、内部环境的科学分析与预测基础上,用必要的制度来限定企业某个时期内的经营与财务管理目标,以此规范企业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从本质上看,预算管理不单纯是一种制度而是一种经营的理念,管理的机制,甚至是企业的文化。全面预算制度是公司内部的一个十分严肃的管理观念,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往往会出现矛盾,其中公司战略目标往往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财务管理的某些制度却制约此种支出,这就出现了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当然也就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风险。
从全面预算的角度看,风险就是一种无序化管理的后果,因为企业管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进而形成了经营的漏洞而导致风险。而预算正是利用有计划的科学控制来降低此种无序化的程度,将企业的资本运行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然而此种控制不是完全消除了经营的风险而是降低了风险出现的几率与影响的范围,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也通过预算推动企业有序的发展。
2.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管理的实现思路
首先,预算管理应是一个系统管理项目。预算管理涉及到的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多元化经营行为,因此预算管理应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管理机制。在运输企业预算中,应保证其全面而完善的管理特征,注重全面预算与责任预算之间的关系,将预算细致化并与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挂钩,继而以全面预算为主导完成对部门预算的责任下达,从而使得预算机制更加的有效而具体。
其次,将预算纳入到运输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铁路运输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中应将其纳入战略规划中,因为预算管理如果仅仅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不能起到真正的实效的。要实现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的对接,因为企业战略必须具备可操作性,而预算是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对企业战略发展进行规范与计划,是保证战略目标科学化的必要措施。
最后,利用预算降低风险时应保证其人本管理内涵得以实施。在编制预算与控制风险的时候应保证实现对每个人、每个环节的细化,尤其对基层部门的预算管理应做到一人文本,突出预算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到既能突出管理效果也能激发积极性,使得预算的执行更加的容易且主动,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管理降低风险的效果。
三、铁路运输企业预算风险的控制
1.控制编制
铁路运输企业在利用全面预算制度控制财务管理风险的时候应注重对编制工作的控制,明确编制德尔参考依据、程序、方法等,并对其内进行规范,避免预算过程中出现指标性偏差。在采用基数增减算法进行预算的时候应对上一的预算达成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因为特殊因素造成的预算超出的情况进行分析,力求全面而科学的借鉴,同时对本可以预见的经济形式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以此获得科学的预算目标。
2.控制执行风险
逐级实施预算管理,铁路运输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降低财务管理风险的时候应注意制度的执行策略,即应保证预算目标分解的科学合理,并可以落实到每个基层岗位,从而实现控制成本,防堵漏洞的效果,让各个岗位、环节都应成为执行预算的责任人。
3.预算与考核挂钩
将预算的达成与绩效挂钩,从而使得预算首先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基层员工树立预算管理的意识,并自发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同时也可反馈意见对预算的编制进行调整,使得预算区域合理化。
四、结束语
综合的看,应对财务管理分析的增加可以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控制,但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预算管理来构建风险控制体系,因为预算管理单纯是一种制度而是一种管理的意识,即利用有规划合理的资源调度与战略规划来提高企业经营竞争力与发展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尤其是合理的预算与执行制度可以防止不合理的资源浪费与资源调度,可以保证铁路运输企业在市场中稳步发展。
第四篇: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困境、成因与对策
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困境、成因与对策
黎民,乔庆梅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内容摘要:民营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社会保障现状却良莠不齐、不容乐观,其中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因而,采取的措施,改善民营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状况,是我国社会保障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国有企业“抓大放小”改革政策的实施,我国原有的国有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也以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出售等多种形式,转变为民营企业。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近几年间,我国中小企业的总产值、实现
1利税和商品劳务出口额分别占全国企业的60%、40%和60%,城镇就业机会75%。民营中小企业已
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的生力军,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推动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且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不容忽视。
一、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困境
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而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也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相配套的。但在总体上,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与企业的发展并不同步。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相似,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也滞后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根据我们在武汉等地的调查,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保险参保率普遍较低,该保未保的现象普遍存在;纵有参保,也多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主。民营中小企业是私有制性质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高度统一是这类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民营企业中的劳动关系具有劳资对立的一面,劳动关系的确立和变更缺乏规范化、法制化的制约,这使得企业在招工时手续不正规、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也常常是以劳资之间权益的严重不对等为前提。在这种不规范的劳动关系下,企业主总是力图减少工资成本,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主不为或尽量少地为工人缴纳社会保险费就是一种具体表现。至于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保情况好于普通工人,主要原因在于前者是企业中的“精英”,其招聘难度通常大于普通工人,他们的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对企业的发展也有更大的影响,这使企业主不得不以交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挽留和激励。
2、参保企业随意压低缴费基数,保障程度明显不足。我国现阶段基本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遵循的是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要求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虽然国家已经规定采用税前列支的方式缴费,但许多民营中小企业为了尽可能少地缴纳保险费,在申报时刻意瞒报、低报职工工资总额,致使缴费过低,社会保险基金积累不足,大大降低了职工的风险保障程度,使许多职工在遭遇工伤、疾病、失业等风险时的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了“保险不保险”的尴尬局面。同时,我国实行的是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鼓励企业为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是,民营中小企业连基本社会保
险都不愿提供的情况下,更谈不上补充保险了。
3、各险种发展状况参差不齐,难以为企业职工提供全面的保障。民营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健全、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企业职工除了能够老有所养外,在遭遇疾病、失业、工伤等风险时也不至于陷入困境。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以武汉市为例,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险没有统一的制度模式,参保企业只为职工投保了养老、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则是五花八门,很不规范。与比较规范的外资或合资企业为职工投保一些团体性的医疗保险不同,部分民营企业只是以工资补贴的形式发给职工个人一定数额的医疗补贴,或规定报销医疗费用的一定比例,多数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的医疗则毫无保障,这些企业的职工一旦患病,还会遭到被辞退的厄运。至于工伤保险,则完全可以用一片空白来形容,如遇工伤事故发生,多数企业往往是给予一次性补偿了事,甚至有时对伤残职工的这种一次性补偿也迟迟不能兑现。以上种种现象反映了民营中小企业职工的保障真空,他们一旦遭遇疾病或严重工伤,很容易陷入因病因残致贫和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困境的成因
造成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出现困境的原因很复杂,有宏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微观方面(包括企业和职工)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劳资双方的主观因素。
1、企业自身和雇主方面的原因。企业作为职工社会保险的买单者之一,对职工社会保障负有不可推诿的缴费责任。但是由于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特殊的体制环境下创业和成长起来的,使得多数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具有一些先天的弱点,如积累不足,企业资金力量薄弱;起步水平不高,投资盲目性大;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行为短期化等,这对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增加了相当的难度。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积累不足,资金力量薄弱,同时税负又较重,致使许多企业在承担企业员工社会保险支出时确实有些勉为其难。现阶段,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远远高于其它大型企业,其发展初期所需资金的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积累的方式来解决,即便在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其发展扩张也多是通过自我滚动的方式实现的。所以,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通病”。1994年税制改革确定的企业所得税率为33%的比例税率。虽然国家对年应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采用优惠税率,但仍高达27%和18%(为照顾小型企业税负能力,对年利润在3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按27%征收所得税,对年利润在3万元以下的企业,减按18%征收所得税)。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政府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出台了税收、就业等诸多政策予以扶持,但在企业开办过程中,程序往往过于复杂,导致费用的增加;一些地方政府常常把中小企业作为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以名目繁多的收费作为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举措。加上我国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后,企业按规定应为职工缴纳的总计约达职工工资总额的30%左右(其中养老20%,医疗6%,失业2%,工伤约1%,生育约0.7%)的各种社会保险费,这就形成了民营中小企业过重的税费负担,使许多本已步履维艰的民营中小企业即便有心也无力去承担,一些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也往往通过低报经营业绩来减轻过重的税负。
第二,企业主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刻意逃避对职工的保障责任。民营中小企业作为私有制性质的经济主体,是以具有剥削性质的雇用关系为基础的,在这种雇用关系下,雇主总是尽一切可能减少劳动力的成本开支。社会保险费用的支出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企业的工资成本,减少了企业盈利。这对于既是企业经营者又是企业所有者的民营企业雇主而言,当然是不愿看到的。所以,相当一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减少或逃避社会保险费的缴纳。这就导致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率低,保障程度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职工的保障需求。还有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对职工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要求不高,企业主常常是钻“试用期不投保”的空子,一旦试用期满即辞退员工,重新招聘,形成轮流用工的现象,使这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践踏。
2、企业职工自身的原因。在特殊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虽然已占据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民营中小企业中的职工无论在经济社会地位还是在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国有及其它大中型企业职工的特点,在社会保障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第一、民营中小企业的职工流动性强,农民工的比例高,实施社会保障的难度大。民营中小企业一般市场竞争力较弱,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所以高倒闭率成为民营中小企业的一个重
2要特点(统计表明,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有60%会在5年内破产,有85%会在10年内消失)。企
业一旦倒闭,劳动者又要在劳动力市场中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用工形式很不规范,随意解雇、辞退员工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上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弊端,如过分追求物质报酬忽视员工精神追求,重使用、轻培养,集权过多、管理过严等,难以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员工自动离职率也相当高。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民营中小企业职工流动性远高于国有及其它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民工占有很大的比例,流动性则更高。过高的职工流动率不仅加大了社会保险的统筹难度,而且许多雇员本身由于对社会保险的技术操作程序不了解,对社会保险的未来预期较低,对社会保险的兑付也持怀疑态度。
第二,企业职工具有短期行为倾向,不认为社会保障是自己的权益,不愿参保或不要求参保。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一样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作为未来社会保险给付的受益主体,企业职工也负担缴纳一部分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但是,民营中小企业酬薪制度往往采用“全包干”的形式,职工每月拿一定数额的工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其它福利也完全包含在工资之中。如果让本来收入就偏低的民营中小企业职工以直接减少当前收入的方式,来为一种在他们看来很不确定的未来受益付账,这是他们所不愿意接受的。而且,民营中小企业职工在总体上文化水平不高,在劳动权益方面的要求也不强烈,没有意识到社会保险是自己应得的保障权益。这种职工自己不愿交费、也不监督雇主为自己交费的局面,造成了参保主体的缺位。
3、宏观环境的原因。造成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企业和劳动者等微观方面的原因外,宏观环境中政策与法律监督的缺位和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这类宏观因素也不可忽视。
第一,法律约束和政策监督机制的缺位,使民营中小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有空子可钻。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的经济性而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民营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完善的法律和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其进行制约。但是,我国当前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政策监督和法律约束还远不完善。虽然于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已明确规定,民营中小企业有实行社会保障的义务,但是由于缺乏可行的法律监督机制,有法不依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由于民营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所有者与经营者高度统一,许多企业都没有规范的财务系统,政府和劳动部门无法确切掌握企业实发工资总额,这就为民营中小企业压低缴费基数、低缴费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地方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等目标,随意加大政策实施的弹性,对民营中小企业不参保、低投保的现象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充耳不闻;有的甚至为了税收、地方财政收入,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刻意偏袒企业雇主,以批示、电话等方式干扰劳动部门、劳动监察等部门的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不但不能够对民营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规范,反而成为这些企业在社会保障中投机取巧的庇护神。
第二,低端劳动力市场中的供过于求,使这类劳动者处于整体性劣势,缺乏向雇主讨价还价的筹码。目前我国的低端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经济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所产生的大批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了劳动者的就业压力。这就使低端劳动者在劳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劳动者在求职时,为了得到一份工作,面对来自其他求职者的激烈竞争,不得不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苛刻要求委曲求全。巨大的就业压力也使得在职人员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呵护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不敢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这无疑使民营企业主的行为失去了来自企业职工的这一关键性制约。在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买方市场的形成,使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难以规范,私招乱雇、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违法现象相当普遍,甚至有些企业以厂规代替合同,把一些明显违背国家劳动法规、侵犯工人权益的条款强加给工人,使劳动合同成为单方面维护厂方利益的协议。这种状况除了直接损害劳动者的利益,也使政府部门难以掌握实际就业情况,无法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监督和实施调控。
三、对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走出困境的对策思考
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面临的各种问题,是在我国经济、人口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其根本性解决也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譬如,至少在21世纪上半叶都会存在的、由初级劳动人口过剩造成的就业难问题,就会使民营企业职工在向企业主争取保障权益的斗争中始终处于弱势。从总体上看,民营中小企业走出社会保障困境,既需要社会保障宏观环境的改善,也需要微观主体的培养和努力,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重点可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立法,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法律和政策监督,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管理。对于我国将长期面临劳动力买方市场的现实,应加强立法,尽快出台针对民营中小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的单独法律,规范企业的招聘行为;要按照市场就业的特点和要求,对困难群体再就业的途径、形式和手段等应做出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弥补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易受伤害的缺陷;要加强法律和政策实施中的监督,减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督促民营中小企业依法用工,依法保障劳动者的福利、社会保险权益。另外,还应完善对政府决策制定和执行的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政府的内部性,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使民营中小企业的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沿着法制的、健康的轨道发展。
2、加强民营中小企业中工会组织的建设,发挥集体谈判的优势,督促企业依法保障雇员的权益。在无序的劳动力市场和非规范用工的条件下,雇主和雇员的权利是不对等的,雇员常常处在被侵权的地位。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劳动机制的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个人行为会逐渐发展为有组织的行为,即工会和雇主组织之间在劳动力市场通过集体谈判确定劳动条件。我国现阶段的民营中小企业的现状是:多数劳动者文化、技能素质相对较低,社会组织能力相对薄弱,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缺乏依法自我保护的意识;绝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中没有工会组织,在有些企业中即便是建立了工会,大多也都成了摆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甚至成了雇主剥夺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帮凶”。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要扶持民营中小企业中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强化工会维护工人合法权益的功能,通过文化教育,法律知识培训等渠道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他们团结起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要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发挥集体谈判的力量,以加强对雇主的监督,减少、杜绝企业主对雇员社会保障职责的逃避和推诿,提高民营中小企业参保率和保障程度。
3、加强教育,强化劳资双方的社会保障意识,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状况欠佳的原因不仅有客观因素,还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不仅来自企业自身,而且与劳资双方认识上的滞后不无联系。因此,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包括对民营企业主和企业职工双方的社会保障权益教育。对企业主而言,要使他们认识到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是国家的法人公民,为雇员提供社会保障不但是他们的责任,而且也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营运的质量;对于企业职工,除对他们加强风险防范教育,使其认识到参保的必要性外,还要使他们了解社会保障技术操作上的有关知识,消除他们对社会保障的不信任感和低预期,减少他们的短期行为。另外,在社会保障上应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包括对做得较好的民营企业给予表彰,对做得不好的给予批评,使民营企业社会保障的落实,除了来自政府和企业职工的力量外,还有来自社会舆论的力量和企业主良知。
4、切实落实各项有关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参保难、缴费难的一个重要前提。调查表明,凡是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得比较好的企业,其当前的经营状况都比
较好,同时对企业前景也都有良好的预期。由此可见,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企业的社会保障息息相关。目前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并不宽松。例如,融资难是当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种不公平待遇、政府有关部门不严格执法甚至到企业“打秋风”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需要政府部门关心和协调的问题,也往往乏人问津。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影响着企业主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因此,国家依据国民经济对民营企业发展的要求,及时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无疑也是改善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2] 韩平.民营企业如何留住人才[J]现代企业,2003(1)
[3] 李迎生.相对独立:乡镇企业(小城镇)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及演变趋势[J].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2002(3)
[4] 刘锦崇.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企业经济,2002(10)
[5] 戎素云.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企业经济,2002(11)
[6] 陶维国.研发管理.[M].海天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7] 俞梅珍.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劳动关系的调整[J].教育与研究,2001(8)
[8] 朱超.非公有制经济工资谈判制度研究[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作者简介:黎民,男武汉大学社会保障中心教授
乔庆梅,女武汉大学社会保障中心硕士研究生
The Plights,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ocial Securities in
Privately-operated Small and Middle-sized Enterprises
Li Ming, Qiao Qingmei
(Center of Social Security Study in Wuhan UniversityWuhan City430072)
Abstract: Private-operation Small and middle-sized enterpri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economy, but it’s social security is not perfect owing to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macro and micro factors.Accordingly, 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our social security development to take according measures and improve it’s social security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ies Privately-operated Small and Middle-sized Enterprises余秀江、王素君等.我国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企业研究.2002.9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需过“五关”.http:///mryw/lt147.htm
第五篇: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论文大纲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
论文大纲:
主题:通过阐述企业财务风险的总体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企业的影响,通过对原因的解剖分析,针对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做好下一步的防范应对措施。使得企业在面对财务风险时立于不败之地可以顺利的过关,同时更好的提升企业自我的实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头语:对企业管理中财务风险的总体现状进行阐述,说明问题。
2.财务风险的含义
3.财务风险的内容
4.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5.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① 有利的影响
②不利的影响
6.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① 内部原因
② 外部原因
7.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对策(措施):①从企业自身的方面考虑②从外部因素来考虑
8.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