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判流程管理体系建设调研
桂林市法院审判流程管理体系调研汇报
一、审判流程管理理论
(一)审判流程管理的概念。《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规定:建立科学的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由专门机构根据各类案件在审判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对立案、送达、开庭、结案等不同审理阶段进行跟踪管理,保证案件审理工作的公正、高效。《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规定:改革和完善司法审判管理和司法政务管理的内容之一是健全和完善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同一级别的法院实行统一的审判流程管理模式。在考虑案件类型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随机分案制度。审判流程管理是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法院内部由专门机构或人员根据案件性质,结合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对在审判过程中立案、分案、送达、开庭、结案、归档等不同阶段的案件审理程序性事务进行协调、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促进司法公正、高效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称。审判流程管理的以程序维持、程序公开、司法效率、程序参与、诉讼效益、司法控权以及理性、文明、自律等为重要内容,宏观上涉及到审判方式、诉讼模式、机构设臵等方面,厘清立案、审判、监督、执行权力的分立,以及程序性事务的运作与管理、流程管理权与实体裁判权的分离与衔接,具体事务上包括立案审批、案号管理、送达、调查取证、庭前准备、证据交换、庭审、合议案件、结案、归档及审限控制等各方面具体工作制度。
(二)审判流程管理的基本理念。程序价值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司法现代化观念的逐步树立,为审判流程管理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诉讼程序正义的目标在于最终以最完美的状态实现司法公正、高效1。审判流程管理的基本理念应当是秩序、公开、效率。首先应当以秩序为理念,以实现诉讼程序良性运行,保证诉讼活动按照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裁判结果,从而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同时还应当保持这种有条不紊的状态得以安定和统一,进而保证当事人诉讼利益的安全,使之增强参与诉讼活动的可预测性和安全感。“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审判流程管理应当最大限度促进司法公开,使诉讼各方和社会公众看得见审判活动的每个阶段和步骤,各个阶段和程序严格按照规则分开进行,将立案、分案情况公开,法官与当事人的接触公开,审判和宣判活动对社会各界公开,告知当事人诉讼活动进展情况,征得当事人同意,司法文书及时公布于众。以程序的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尽量减少法官与当事人的私下交易。公正、正当的审判流程能让公众更容易理解法院的的司法裁判结果,并更大程度个别当事人吸收对司法工作不满。效率,提高效率是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王胜俊院长在2010年的全国大法官主题研讨班强调要创新和加强审判效率管理,促进司法高效。全国统一适用的审判质效评估体系中,效率指标占总比重30%,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应以司法效率作为基本理念。诉讼程序操作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很大程度就是为了优化司法资源配臵,提高司法效率。
胡肖华,谢忠华:《诉讼程序中的正义维度思考》,《南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53-57页。
(三)审判流程管理的功能定位。审判流程管理作为法院管理的枢纽和工具,是人民法院规范诉讼活动,约束诉讼主体,提高审判效率的重要手段,准确、全面界定审判流程管理的功能,才能设计出符合形势需要的审判流程管理工作机制,科学建设审判流程管理体系。
一是组织功能。诉讼程序具有程序的法定性、产品的非同一性、公正评价的主观性。为了实现各项诉讼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必须对复杂的审判程序活动进行有效组织,这是审判流程管理的首要功能。审判程序活动的组织,包括宏观上不同审判环节的组织、微观上具体审判程序活动的组织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是审判方式、诉讼模式、机构设臵等方面的制度设计,程序性事务的运与管理、流程管理权与实体裁判权的分离与衔接的协调,后者是包括立案审批、案号管理、送达、诉前调解、调查取证、保全、委托鉴定、评估拍卖、庭前准备、证据交换、庭审、合议案件、审委会研究、结案、归档、案件执行及审限控制等各方面具体活动,且为下一个审判环节打下坚实基础。可见,审判程序活动的组织,既要有专门审判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协调,也离不开人事部门、后勤部门的全力配合,更需要审判业务庭和办案人员的积极参与。
二是控制功能。加强审判流程管理,目的在于推动审判程序高效、有序开展,如果不能对诉讼程序进行控制,审判流程管理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审判流程管理的控制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时间的控制,提高办案效率,即通过先进的科技化手段,实现对案件各个节点的跟踪,使具体办理人员产生时间上的紧迫感,同时,通过对将要超期限事务的督促,避免案件久拖未决;二是对事务的控制,提高审理程序的质量,即通过对审判流程各项事务的列明,使办理人员明确审判程序应办事务及其先后顺序、具体操作方式,并通过对是否办理、办理结果好坏的跟踪,促使各项事务按照规定办理。
三是监督功能。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必然要加强对审判程序运行的监督,一是事前监督,对案件处理程序如何适用进行事前监督,包括案件审批、案号管理、简易程序适用、诉讼保全、延长审限等方面内容,应通过院、庭领导把关,决定是否适用及如何适用。二是事中监督,通过流程管理软件,对案件受理各个环节进行跟踪。三是事后监督,通过案件质量评查、纪检监察等方式对审理程序进行检查、监督。
(四)科学建设审判流程管理体系的设想
审判管理尽管因传统文化、历史背景、法治环境、司法信仰、法院体制、审判方式等因素影响而千差万别,但科学建设审判流程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可以把握的,即:
第一,要保障审判流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审判程序的公开和透明是公正程序的重要内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是实体法的要求,也是程序价值要求。审判流程管理使诉讼主体和社会公众看得见审判的每个阶段和步骤,各个阶段和程序严格按照规则分开进行,案件依法受理后,将双方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证据公开,将争议焦点公开、法官与当事人的接触公开、审判和宣判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尽量减少法官与当事人的私下交易,保障了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通过公正、正当的审判流程及其管理得出的判决结果容易被当事人和民众所接受,具有更广泛的认同度。
第二,要保障审判程序的安定性和及时性程序本身具有有序性、不可逆转性、时限性、终结性、稳定性和确定性,它使得程序主体对自己权利实现的方式及结果具有相当预测。正当的程序是由一系列有机联系的行为和阶段构成的,因此正当程序强调程序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如果程序总是因同一事项而被反复启动,则会造成程序的不稳定。审判流程管理对程序的各阶段操作规程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诉讼主体一旦履行了诉讼行为,就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官原有的部分程序性权力和准备工作从审判中剥离出来,使审判案件的法官对案件的进程失去决定权、控制权,而只能在预设的轨道上被动运行。另外,程序设计也要求具有及时性和便利性。公正的程序应当避免繁琐和形式主义。审判流程管理中各阶段都有明确的期限,在程序确定的时限内完成,避免拖延。拖延会导致那些受程序影响的人受到不必要和不合理的拖累,而过于急速又会使程序丧失理性,故恰当和及时是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
第三,保障法官中立以及诉讼主体对程序的参与中立性这是现代程序的基本原则,也是程序内在价值的基本要求。司法中立要求:其一,法官同争议的事实和利益没有联系,因为任何人不能作为有关自己案件的法官,对案件应保持超然和中立的态度。其二,在程序上给予双方当事人公平的对待。其三,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保持消极性。
二、桂林市法院审判流程工作开展情况
桂林市两级法院审判流程管理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处于传统管理方式仍在使用以管理软件为依托进行流程监控的方式正在推进当中。
制度
传统审判流程管理以立案庭对流程进行监控为主,案件受理后,由立案庭工作人员进行排号、登记、分案,并随案附送《流程管理信息表》。审判人员、书记员对案件流程负直接责任,对照《信息表》,将送达、调查取证、保全、委托鉴定、评估拍卖、庭前准备、证据交换、庭审、合议案件、审委会研究、结案、归档、案件中止、执行等情况填写完整;庭领导对案件流程进行直接监督,组织、督促案件审理流程的正常运行;院领导进行宏观控制,重点对案件分送、流程公开、案件审限、审理进度进行管理。传统方式操作比较简便,容易被办案人员接受,但局限性也很明显,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类似行政管理模式,具有极强的行政化和集权化特征不符合审判的基本原则和客观规律,审判程序设臵存在缺陷,司法主体程序观念缺位,其表现如分案的人为操作空间较大、案件流程运行的行政性指导较多等等。究其原因,其一是我国受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和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制度的影响,诉讼模式的超职权主义色彩较浓,在人治的背景之下没有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空间较小。其二是法官在整个诉讼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或者说以法官为中心,强调追求客观真实,诉讼参与各方的作用弱化。第二,程序保障作用难以发挥,程序正义未能充分体现。传统的审判管理模式忽视程序对审判的保障作用,缺少对诉讼程序实行一体化管理的专门机构,阻碍了制约与监督,无法体现程序公开。具体表现在案件陪审率低,二审案件开庭较少,案件审理进度及裁判过程很少为外界了解,公开开庭很少落实到对一般社会公众开放的程度。其原因是在严格遵照实体法审理案件的同时,对程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严格按照程序办案的问题较为突出。
第三,诉讼经济与效率原则难以体现。传统审判流程管理缺乏效率的保障机制,法院各庭各自为政,从程序到实体一揽子做到底,权责不明、重复劳动、监督不力、缺乏有效考核机制。司法资源费严重,不能实现审判力量与资源合理有效的配臵,案件不能及时审理,超审限问题突出,严重损害当事人权益,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目前正在推进的审判流程管理以专门的审判管理机构为依托,整合、清理各项审判管理制度,利用审判管理软件进行有效监控,以两级法院数据的如实填报和定期分析为手段,通过对审判质量效率指标体系层层分解责任并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初步实现了对审判流程的有效管理。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分解责任,并定期通报情况。充分利用审判质量效率指标体系,对指标数据的管理责任分解到分管院领导、各审判庭领导,实行数据排名,并按季度通报、按季度召开分析会,半年召开审判形势分析会。
二是健全制度,实现审判流程管有章可循。以“审判管理年”为 三是建立专门机构,有效协调各项事务。成立审判管理机构,整合立案庭、司法行政科、办公室等各个部门审判流程管理的职能,明确管理部门和审判业务庭的权利、义务、方式及目标,由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统一管理。
四是重视管理软件应用,逐步实现流程管理信息化。大力推进审判管理软件的建设和使用,已做到两级法院对该软件在案件立案、分案、审理、结案、归档等五个关键节点有效监控的应用。下一步工作从报送数据必须在管理软件是体现入手,实现对全部案件的监控,并进一步实现网上审签、网上办案。
五是找准不足,推进审理流程科学运行。针对本院情况突出的二审开庭、当庭裁判、再审听证、均衡结案等问题,多次召开相关审判庭协调会,及时分析问题原因,共同克服相关困难,提高认识、统一作法,初步有效地弥补短板,推进案件审理活动朝着公开、有序的方向发展。
六是加强调研,总结经验、教训,推进审判流程管理理论建设。由立案庭对结案均衡度展开调研,探索推进该项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积极鼓励、支持基层法院对审判管理的调研,2011年资源县法院的审判管理方面调研报告获自治区高院调研优秀奖,灌阳县法院相关调研获本市法院优秀奖。
桂林市法院审判流程管理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审判效果指标在全区排名靠后。审判效果指标与审判程序的公开透明有很大联系,我市法院今后还需进一步抓好在一审案件陪审,二审案件开庭和再审案件听证等审理程序方面工作。二是审判管理软件应用力度有待加强。目前虽然已初步运用软件,但离全部案件实现网上办案的目标仍很远,进一步推进软件应用存在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认识不足,部分办案人员对运用管理软件进行直观的监控存在不适应、难以接受的心理;两级法院队伍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少数年纪大的审判人员对运用管理软件办案有畏难情绪,个别人员甚至于不懂用电脑。二是技术支持不够,两级法院共十八家单位,一千多人,只有一名人员兼作技术指导和日常维护,且管理软件与审判工作的对接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之处。
三、关于审判流程管理队伍建设
1、人员情况。中院的专职人员包括审管办人员、办公室档案员、研究室统计人员、立案庭内勤、司法行政科技术人员,各审判业务庭内勤也承担着审判流程管理部分职能。基层法院一般由审管办负责人或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由立案庭的司法统计员负责具体的审判流程管理工作。
2、人员能力要求。合适的审判流程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全局意识和协调能力,能在全局的角度协调、处理好审判流程管理的各方面关系;再者应既有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审判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统计知识基础。
3、队伍建设建议。中院层面应当强化各审判业务庭内勤审判流程管理管理职能,由庭内勤担负案件登记、统一开庭排期、数据收集、数据报送等职能。基层法院层面一是司法统计员应当同时纳入审管办范围,由审管办对数据填报、分案、结案进行统一管理;二是大的基层法院应当强化各审判业务庭的内勤的审判流程管理职能,负责各庭的案件登记、排期开庭、送达、委托鉴定、结案等工作,夯实流程管理的基础;三是及早解决审管办的编制问题,审管办主任一般应是审委会委员或是专委,并优先解决审管办工作人员的待遇,打造稳定的高素质审管办队伍,才能进行有力、高效的审判流程管理队伍。
四、审判流程管理相关工作情况
我市法院目前在“网上办案”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暂无内容介绍。
“电子档案”环保、便利,但我市法院目前处于设想阶段,存在的困难一是人员不足,二是所需的存储设备尚未到位。
第二篇:审判流程
×××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开庭审理普通程序
一、开庭前的准备
1.书记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入庭,将传票和出庭通知书交回附卷;已报到的证人到指定地点等候传唤,证人不得参加旁听,证人与证人之间不能在一起。
2.书记员(站立):现在宣布法庭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规定,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⑴不准录音、录像和摄影;
⑵不准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⑶不准发言、提问;
⑷不准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它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⑸关闭无线通讯工具。
对于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审判长给予口头警告、训诫;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书记员: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就坐。
(审判长率合议庭人员从法官通道纵队步入审判台就坐)
4.书记员:坐下,报告审判长,本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均已到庭(如有缺席人员应当说明),准备就绪,请审判长开庭。
二、正式开庭活动
5、审判长:(敲击法槌后宣布)现在开庭。
6、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身份。
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
(当事人是法人的,核对法人名称和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委托代理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系近亲属的,核对与当事人的关系。委托代理人系律师,核对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要求出示律师执业证和宣读委托书及代理权限)。
7、原告对被告方(第三人)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8、被告对原告方(第三人)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9、第三人,对原告方,被告方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10、审判长: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身份经核对无误,且当事人对对方出庭人员没有异议,各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符合法律规定,准许参加本案的诉讼活动。
[被告×××(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公告送达)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传票送达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0条的规定,本院依法缺席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11、审判长:今天是渠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第一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0条之规定,在本院第三审判庭,依法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原告×××与被告×××、第三人×××(案由)一案。(不公开审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12、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0条之规定,依法由审判员×××担任审判长和审判员×××、×××组成合议庭。书记员×××担任法庭记录。
13、审判长:现在向当事人交待诉讼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当遵守的法庭纪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7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发言、陈述和辩论,须经审判长许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5条、第46条之规定,当事人有权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回避的权利。对合议庭以上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回避:
⑴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⑵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⑶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所确定的主文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1条、第52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9条、第130条规定:原告未经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14、分别询问原告、被告、第三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刚才审判长交待的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和应当遵守的诉讼秩序听清楚了没有?是否申请回避?
三、法庭调查
15、审判长:现在进行法庭调查。
16、审判长:原告陈述起诉的请求和理由,或者宣读起诉状(代理人宣读起诉状的,询问原告对起诉内容有无补充)。
17、审判长:被告进行答辩或者宣读答辩状(代理人宣读答辩状的,询问被告对起诉内容有无补充)。
18、审判长:第三人答辩陈述(代理人答辩陈述的,询问第三人对起诉内容有无补充)。
(审判长归纳当事人争议的焦点)①„„②„„
19、审判长:原告对审判长归纳的争议焦点有无异议?被告对审判长归纳的争议焦点有无异议?第三人对审判长归纳的争议焦点有无异议?
20、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
21、审判长:现在由原告方出示证据。被告方进行质证。第三人进行质证。
22、审判长:现在由被告方出示证据。原告方进行质证。第三人进行质证。
23、审判长:现在由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方进行质证。被告方进行质证。
24、审判长:原告方对证据有无新的意见?
25、审判长:被告方对证据有无新的意见?
26、审判长:第三人对证据有无新的意见?
(人民法院依照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在这里出示,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可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
27、传证人×××出庭作证。询问证人的身份(查看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第102条之规定,凡是知道案情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证人必须实事求是地作证,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的语言,如有意作伪证、假证的,要负法律责任。证人×××听清楚没有?现在由证人×××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
(当事人提出向证人发问的,经法庭许可后进行)
28、原告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被告对证人证言质证。第三人对证人证言质证(必要时,可以让证人对质)。
(合议庭成员需要对证人询问的在这里进行)
29、证人×××作证完毕,对记入笔录的证词核对后签名盖章。证人作证后可以参加旁听。
(审判长根据案情需要对当事人询问的在这里进行,对合议庭意见一致的证据进行认证,对暂时不能认证的证据,说明什么证据待合议庭评议后予以认证)
四、法庭辩论
30、审判长:法庭调查结束,现在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围绕本案争议焦点,结合法庭调查的具体情况以及适用法律方面进行的综合性发言,辩论中应当实事求是,在法律范围内尊重客观事实,以理服人,不应涉及本案无关的问题和进行人身攻击,以求得对方的理解及法院的支持。
31、审判长:现在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
32、现在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
33、现在由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
(第二轮由审判长询问诉讼各方有无新的辩论意见,如有再进行二轮辩论)
34、审判长:法庭辩论结束,原告在辩论中提到了„„;被告在辩论中认为„„;第三人在辩论中的意见是„„
35、审判长:现在由当事人作最后陈述,陈述应当表明主要诉讼请求,是否改变诉讼请求,要求法院如何处理等内容。
36、原告作最后陈述。
37、被告作最后陈述。
38、第三人作最后陈述。
39、审判长:(宣传有关法律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8条之规定,判决前能够调解的可以进行调解。原告是否同意调解?被告是否同意调解?第三人是否同意调解?(各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可以休庭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将具体条款记入笔录,各方当事人在庭审记录中签字盖章,及时制作调解书送达。如有一方不同意调解的,继续审理)
40、审判长:由于原告(或被告、第三人)不同意调解。现在休庭,由合议庭评议,评议后继续开庭(敲击法槌)。
五、宣判
41、书记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各就各位,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就坐。坐下。
42、审判长:(敲击法槌后宣布)现在继续开庭。本案通过今天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认为:①需要裁定的内容;②原告(被告、第三人)举出的(什么)证据符合证据的“三性”予以确认,采信,(什么)证据经合议庭评议不符合证据的“三性”不予采信;③对证人×××的证言符合(或不符合具体内容)予以确认采信(或不予确认采信);④据此,合议庭对本案认定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4条的规定,现在宣判。
43、书记员:全体起立。
44、审判长:根据法律(具体条款)规定,判决如下:
(宣布判决主文内容,诉讼费的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四川省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45、审判长:(宣布)坐下。
(宣告离婚判决后告知:原、被告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46、审判长:今天是口头宣判,原、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年**月**日上午
时到本院民一庭领取民事判决书,领取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在指定期间内未领取的,指定领取裁判文书期间界满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的上诉期从指定领取裁判文书期间届满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上诉期限为十五日。
47、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3条2、3款之规定,法庭笔录当庭宣读或者由当事人自己阅读,如认为笔录无误应当签名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书记员记明情况附卷。现在闭庭(敲击法槌)。
对定期宣判的案件,适用以下程序:
审判长:鉴于原、被告不同意调解,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本案定于
****年**月**日上午
时在本院第三审判庭宣判,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应当准时出庭。定期宣判的案件,定期宣判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的上诉期自定期宣判的次日起开始计算。当事人在定期宣判的日期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的,不影响该裁判上诉期间的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3条2、3款之规定,法庭笔录当庭宣读或者由当事人自己阅读,如认为笔录无误应当签名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书记员记明情况附卷。现在休庭(敲击法槌)。
第三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一、全区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了各项体制机制,强化落实了各种制度措施,现应急管理机构基本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完备、应急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应急物资装备逐步改善。
二、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应急管理体制不尽完善。虽然区级层面成立了区政府应急办,但各镇街和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没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专职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农林、卫生、安监等部门承担着全区重要的应急任务,普遍反映部门内部没有设立相应的应急管理科室,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人手严重不够。
二是应急救援装备尚待改善。我区现有高层建筑531幢,其中50米以上的337幢;地下建筑158个,拥有重庆面积最大、人流量最大的杨家坪地下商场;易燃易爆生产储存销售单位75个,有西南地区最大的战备储油站;有化工仓库及生产企业9家,加油加气站57家,应急任务十分艰巨。但目前用于专业救援的特勤器材更是严重缺乏,远不能满足处置大型灾害事故的需要,处置急、难、险、重救援任务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三是应急管理资金投入不够。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目前,由于应急保障投入不足,将直接面临应急装备、物资短缺,应急队伍建设难以到位,应急培训和演练无法开展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三、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根据《“十一五”期间**市**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结合2009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和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1.由于农林、安监、卫生、公安分别承担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突发事件综合应急协调处置的职能,建议在上述四个区级部门中挂牌成立专项应急指挥分中心(科级),各增加人员编制2名,专职从事本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协调处置工作。
2.在各镇街完成应急管理办公室挂牌工作,并内设1名专职工作者,直接负责镇街突发事件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
3.在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分别设立1名兼职应急管理信息员,全面形成区、部门、镇街、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多级应急管理模式。
(二)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资金保障
对此,建议区政府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项工作资金,以2009年100万元为基数,逐年按一定比例递增,纳入财政预算。
1.应急管理工作经费需求约80万元,其中包括日常应急值守、一般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急专家组工作经费、应急管理培训、应急宣传教育、应急设备运行、应急预案修编、应急考察调研、应急工作会议经费等。
2.安排20万元专项用于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由区政府应急办牵头,在区级层面举行1-2次大规模综合应急演练;四个指挥分中心在区政府应急办指导下,分别牵头在本系统内开展2次以上分类演练;区政府有关部门分别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开展1-2次针对性演练。
3.各镇财政按照现行的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别负担本级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经费。
(三)进一步实现应急救援装备提升
建议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设立应急装备保障提升专项资金,重点用于:
1.石油化工、有毒有害、地震灾害等特殊灾害事故特勤器材购置和公安消防应急救援人员个人防护装备改善。
2.四个应急指挥分中心专项应急救援和灾害事故监测预警装备投入。
3.各镇街灭火、防汛、抗旱等应急器材和保障基层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基本应急装备的购置,如防护靴、安全帽、强光手电、对讲设备和应急处置装备包等。
4.消防特勤装备改善,逐步提高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效果。
第四篇:工作流程审判流程
审判流程
审判流程管理办法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繁荣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预防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定纷止争,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为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司法主题,提高司法能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建立公正、高效的审判运行机制,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审判工作内部的服务、保障、监督功能,促进公正、公平、公开、快捷、高效、有序的审理案件,根据《民诉法》、《刑诉法》、《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和本院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立 案 庭
第一条 立案庭收到 当事人的起诉状后,应当审查以下内容:
(一)起诉状(自诉状)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单位名称)、住所、具体的诉讼请求、起诉的事实和理由,具状人签名或盖章等基本情况。
(二)原告或(自诉人)是否具有诉讼行为能力,法定代理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诉讼代理人是否符合法定的条件及代理权限是否明确。
(三)原告或自诉人是否提供了必要的证据。
第二条 对民、商事纠纷案件,应当审查原告的主体资格和被告是否明确。对行政案件,应当审查原告是否具备主体资格,起诉是否针对具体行政行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属于本院受案范围,法律规定起诉经过行政复议为前提条件的是否经过了复议程序;被告是否适格,是否在法定的期限内起诉,以及不服行政机关为具体行政行为或不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或证据。
第三条 对刑事自诉案件应当审查自诉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并审查是否在法定的犯罪追诉时效期限内提起,被告人基本情况及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材料或证据线索。
第四条 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的受理范围和本院是否具有管辖权。
第五条 民事、刑事或行政案件的起诉状、答辩状应由本人按手印确认。第六条 立案审查中,发现原告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不具备的,应当及时通知其补正。
第七条 立案中,原告或自诉人提交的诉状和有关证据后,立案庭应当登记或填写证据目录,出具证据收据,由办案人员和提交人签字确认。对于不予立案的,或者原告、自诉人在立案前撤诉的,应将起诉材料退回。
第八条 经立案审查后,对于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说服原告或自诉人撤诉,原告坚持起诉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自诉人坚持起诉的,应当裁定驳回,原告或自诉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上诉。
第九条 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书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制作,报分管院长审批。
第十条 立案后,立案人员应当编写案由,填写立案登记表,计算诉讼费数额,向原告或自诉人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并告知原告预交诉讼费。立案庭人员不得代替原告交费。
第十一条 立案庭应在预交诉讼费通知书中告知原告在规定的期限内,凭该通知书到银行预交诉讼费。
第十二条 原告在预交诉讼费期内,申请缓、减、免交诉讼费用的,由立案庭负责审查提出建议,报院长审批。
第十三条 原告超过期限未预交诉讼费用又没有提出缓、减、免交申请的,裁定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
第十四条 刑事自诉案件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二日起十五日内,决定立案或裁定驳回起诉,民、商事、行政案件应当在收到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立案或不予受理。
第十五条 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诉或再审申请,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申诉人或再审申请人是否具备申诉或再审申请的主体资格;
(二)是否是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
(三)再审申请是否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四)是否符合《民诉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面八十条或《刑诉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情况。
第十六条 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申诉,经立案庭审查,报院长批准立案,移送审监庭。
第十七条 对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的案件,登记审查以下内容:
(一)抗诉的案件是人民法院作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
(二)抗诉的案件是本院未裁定的再审案件;
(三)抗诉的案件不包括解除婚姻关系的民事案件;
(四)必须提交抗诉书和有关的抗诉材料。
第十八条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案件,立案庭登记、编号后移送审监庭处理:
(一)经审查,认为申诉符合法律规定的再审条件,并报经院长批准再审的;
(二)本院院长依法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的;
(三)上级法院依法指令再审的;
(四)其它需要立案移送的。
第十九条 对申请执行的案件,符合条件的,申请缴费后,移送执行局,不符合条件的,用口头或书面形式驳回申请。
第二十条 外地法院委托执行的,外地法院应出具其委托函和相关申请执行的材料,经立案庭登记后,移送执行局审查执行。
第二十一条 民、商、行政案件,在立案后三日内,由调解组将有关的法律文书移交送达组,送达给案件当事人,或提交证据,或进行调解。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应在举证期限内进行。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提交证据在调解组的指导下进行,按顺序进行组合,分类整理或进行粘贴,证据纸张应和案卷一致。
第二十四条 提交证据和调解的期限为一个月,遇有特殊情形,报分管院长决定,再延长十日,并履行手续,期限届满不能结案的,必须排期开庭。
第二十五条 提交证据和调解的次数以二次为限。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延期举证或依职权调取证据,应当在一个月内完成,经分管院长决定,再延长十日。
第二十七条 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即为一个月,最长不超过40天。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和申请鉴定,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第二十九条 刑事案件在送达起诉书副本,严格按照《刑诉法》的规定期限送达给被告人后,及时排期开庭,有被害人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出庭或委托诉讼代理人,并告知相应的诉讼权利。
第三十条 对有应当指定和可以指定辩护人的案件,及时和律师事务所或司法行政机关联系。
第三十一条 行政案件立案登记后,移交行政庭负责处理,有关文书的送达由送达组送达。
第三十二条 非诉执行案件,督促程序案件,符合条件的,移送执行局审查处理。第三十三条 庭前准备后,能调解的调解结案,不能调解的及时排期开庭,不能久调不决,调解不能违反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第三十四条 排期开庭,立案庭每天在九点前通知微机室不得提前,微机室应随机组成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严禁先入为主,立案庭对排期的案件进行预告,以一星期为限(上周五排期下周的)把本周开庭的案件号,原、被告的名称,案由,提前制定成单或列表,并对每一个案件作出一定的开庭说明(注明注意的事项),报送院长、分管审判庭的院长和书记官处负责人。不得随意排期开庭,如有特殊情形,由分管审判庭的院长决定开庭。
第三十五条 庭前准备组,对每一个准备完结后开庭的案件,写出具备开庭条件的报告,作出阶段性说明,并随案移交,然后排期开庭。
第三十六条 决定排期开庭后,由立案庭把案卷移交书记官处,并履行交接手续,同时,立案庭按照《民诉法》、《刑诉法》、《行政诉讼法》等规定的期限,对开庭的案件公告。
第三十七条 在立案期间,采取查询、扣押、冻结、诉讼保全、证据保全、先予执行等强制措施,由承办人提出意见,分管院长审核,报院长批准。
第三十八条 发还重审的案件,由立案庭接收登记后,另行组成合议庭,排期开庭。
第三十九条 上诉、抗诉案件的移送,书记员装订后送交审判长查验,由立案庭登记,统一由送达组送达或邮寄,退回的案卷由立案庭接收后交档案室。
第四十条 立案期间的调查取证、勘验、检查由承办人和书记员各一名进行,其它人员一律不准参与,申请用车,提前和办公室联系。
第四十一条 案件流程表的填写,由立案庭和统计员负责。
第四十二条 立案庭证据交换笔录,一般本庭人员可以相互记录(称为记录人),也可以由书记员记录。
第四十三条 立案庭人员或其它人员不得指使、说明或指定微机室排期开庭的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或其它合议庭人员。
第四十四条 立案庭设送达组,专门负责对各类诉讼诉讼文书的送达。第四十五条 刑事案件的赃款、赃物及作案工具,由公诉机关统一移交书记官处,以备庭上展示或上缴,并履行交接手续。
第五篇:模拟审判流程
“民事借贷纠纷案” 模拟法庭审判脚本 模拟审判流程
(一)庭前准备
书记员:请全体起立,请原告、被告、双方律师出庭。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审判长:现在核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身份。
原告:闫某,女,汉族,19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朝阳区XXXX。
原告委托代理人:贾某,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李某,男,汉族,19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北京市东城区XXXX
(二)法庭调查
审判长:(敲击法槌)现在开庭。审判长:现在进行法庭调查。
审判长:由原告陈诉讼的事实、理由及请求。
原告代理人(宣读起诉状):2010年6月16日,被告以购买笔记本电脑为由,从原告处借20000元,并承诺2010年9月30日前还清。借款到期后,被告未归还借款,故起诉要求被告归还借款20000元,支付利息(从2010年9月30日至判决生效之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利率计算),由被告负担诉讼费用。审判长:被告发表意见。
被告:被告确实曾向原告借款20000元,但已于2010年底偿还原告1 10000元,现同意偿还剩余10000元并支付利息,不认可原告其他请求。
审判长:下面继续举证。现在由原告出示相关证据材料。
原告代理人:原告提交了欠条。该欠条是被告在2010年6月16日,收到原告出借的20000元款项后出具给原告的;证明在2010年6月16日,被告向原告借款20000元,并约定在2010年9月30日之前还清的事实。
审判长:被告对欠条有什么问题吗,这个欠条是不是你写的? 被告:这个欠条是我写的,没有什么要说的。
审判长:被告在庭前没有提交证据,现在有无证据补充提交? 被告:没有。但被告庭前申请了证人出庭作证,证明内容是被告已偿还原告10000元的事实。
审判长:现在法庭向被告了解涉案请况。被告,你说已经还款10000元,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何种方式还的?
被告:具体记不住时间了,大概是去年秋天,是在原告家里,付现金。审判长:当时有没有其他人在场? 被告:没有。
审判长:你平时会带这么多现金在手头么? 被告:一般不会。
审判长:那为何当天你手头有这么多现金? 被告:从家里拿的。
审判长:被告在庭前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法律准许。传证人杨XX到2 庭作证。证人杨XX,男,汉族,25岁住在北京市XXXXXXXXX。(查看身份证)
审判长:证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证人要必须实事求是的作证,不得作伪证,你对你所说的要付法律责任,证人挺清楚没有? 证人:听清楚了。
审判长:证人杨XX,你与被告是什么关系,是否了解与原告之间借款往事的事实?
证人杨XX:是亲戚关系,我听说被告还给原告10000元,另外,我还了解到被告一般还钱不索要收条。
原告代理人:证人杨XX,你是否亲眼看到被告还钱给原告? 证人杨XX:没有。
审判长:原被告有没有需要询问证人杨XX的? 原告:没有。被告:没有。
审判长:证人杨XX退庭,在庭外等候。审判长:传证人泰XX到庭作证。审判长:现在核对证人身份证。
证人泰XX,女,汉族,20岁,住北京市XXXXXXXXXX。(审判长告知证人讼权利和义务)
审判长:证人泰XX,你与被告是什么关系,是否了解被告向原告还款的事实?
证人泰XX:是朋友,我只知道被告还钱一般不要求要收据。审判长:现在由原告向证人发问。
原告代理人:证人泰XX,你是否参与了被告还钱的过程,亲眼看到被告还钱? 证人泰XX:没有。
审判长:原被告还有没有需要询问证人泰XX的? 原告:无。被告:无
审判长:证人泰XX退庭,在庭外等候。
(证人作词完毕,对计入笔记的证词确认后签名盖章。证人作词后可以旁听。)
(三)法庭辩论
审判长:法庭调查结束,现在进行法庭辩论。
审判长:本案焦点是被告有无归还原告10000元。现在由原告发表辩论意见,请围绕争议焦点进行。
原告代理人:原告起诉被告还钱,有欠条为证。被告称已经还款10000元,但没有任何字据可以证明,也没有在欠条上注明,显然违背常理。被告申请出庭作证的两位证人,均没有当场看见被告还钱给原告,所以,不能认定。
综上所述,原告借给被告钱的事实清楚,被告没有还款也属实,现在还款期限已满,被告的行为已属于违约,侵犯了原告合法权益。故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还款给原告。
审判长:现在由被告发表辩论意见。被告:被告曾向原告借款20000元属实,但是被告后来也曾归还10000元。被告根据个人习惯,在归还10000的时候没有要求原告出具收据。被告还款而不要收据,有证人能够证明。所以,请法庭查实,依法判决。
审判长:原被告是否有补充意见? 原告代理人:无 被告:无
(四)法庭调解
审判长:根据我国相关法鲁规定,本案可以调解,原被告双方是否同意调解?
原告代理人:不同意。
审判长:由于原告不同意调解。现在休庭,有法庭评议,评议后继续开庭。(敲击法槌)
(五)宣判
书记员;但是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各就各位,全体起立,审判员入庭就坐。坐下。
审判员:(敲击法槌)现在继续开庭。本案通过今天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法庭认定:本案争议焦点是被告向原告借款20000元以后,是否已经归还10000元。原告提交的欠条符合证据的规定,予以确认、采信,能够证明原告出借两万的经过属实。被告没有提供原告收到还款到还的相关证据,其提出证言中,证人杨占霄对被告还款10000元的事实只是听说,属于传来证据,不单独予以认证;证人泰5 XX的证词言只涉及李兴还钱没有收回借条的习惯,不能必然证明被告曾向原告与本案没有关联性。综上,对以上证人的证言不予采信;据此,法庭认定,鉴于被告出具的欠条加以佐证,本院对双方借货关系予以确认。庭审中,被告主张以还款10000元,但原告予以否认,被告又未能提取必要证据证明还款事实。故本院对被告还款一万元的事实不予确认,被告应当偿还原告借款20000元,并支付逾期利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2条的规定,现在宣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李兴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原告闫欣妮借款两万元;
被告李X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闫XX支付逾期利息(以两万元为基数,从2010年10月1日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 ; 基准利率计息至判决生效之日止)。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29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诉讼费用200元,由被告李X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按照不服判决金额交纳上诉受理费,上诉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上诉期满后七日内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用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审判长:今天是口头宣判,原、被告及其讼诉代理人在X年X月6 X日上午X时到本院民一庭领取民事判决书,领取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在指定期间内未领取的,制定领取裁判文书期间界满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的上诉期从指定领取裁判文书期间界满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上诉期限为15日。现在闭庭。(敲击法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