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农林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

时间:2019-05-14 21:4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农林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农林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

第一篇:高校农林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

高校农林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

摘要:农业科技推广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高等农业院校是国家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支持和推动力量。高校国内农业科技组织的深入研究,探索长期发展的机制,是对新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时代的现实需要。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为出发点的分析不足以展现在农业推广和从大学组织设置,文化生产力优势,供应和农业科技,农业技术等的需求深度大学组织模式问题的存在服务质量的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议参照给出优化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模式和策略。本文转自于映辉论文网 :你最优秀的论文服务专家

关键词: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现状;策略

一、我国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长时期以来,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并非没有科技成果,而是科技成果始终处于学术状态,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没有转变为生产力,进而转化成可见可触的社会效益,这就造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非常低,转化周期也很长,这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一)农业高校科研项目的市场针对性不强

多年来,中国的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的工作多了几个没有足够的转化能力和管理的资格,他们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模糊权,责,利的边界,学校政策是不完整的。一直以来,我们对高等农业院校有科研都只顾埋头追求学术成果和获奖等级,无视执行程度的结果可能是片面的。基于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成果、轻应用的指导思想,部分科研选题已经远离了生产实际,从而使其成果缺乏推广应用的基础。

(二)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沟通渠道不畅

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在农业院校重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在用户的手的结果的及时和顺利推广的科技成果是在其出售,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实践并产生经济效益,而我国正缺少一座有力担当这一信息传递与交流任务的桥梁。

(三)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不足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投资更多的资金,但具体到在农业科技投入是有点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总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很低的投资。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科技投入可以忽略不计。正因为资金投入不足,才使得我国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严重问题。

二、促进我国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国家主导作用 1.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制度

政府应当积极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相对程度上淡化鉴定和获奖成果,着重强调、突出产品、产品研发-工艺等物化形态的成果;注重适应生产和市场的现实需求,以挑选出一批针对性和可产生农业科技的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科技成果,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价值;同时,政府应积极推动提高高校的评价体系,学习和吸收高校优势评价体系在国外,高校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大力推进农业技术推广。2.加大高校资金投入

增加农业资金,促进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潮流,再加上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其白色机身特性-强大的社会约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这就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广开筹资渠道。

(二)高校自身要采取措施 1.高校要争取多方力量协同合作

学院想尝试一个广泛的合作,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和渠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更多的主动权。区域合作必须承认,跨界合作,多元发展可以加强教育,研究,项目推进素质和力量,加强联系与大学的第三个功能,打破壁垒,大学与社会,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提高转化的高校科研效益,使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研发能力和跨界合作来创造经济效益,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农业推广

提供更多的资金。

2.高校要改进课程设置和评估机制

学校课程管理机制内确立,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和技术资格制度后就业,农业推广人员工资挂钩的职称评审。大学应该鼓励积极开放的教师为相关专业的农业推广方案,以鼓励学生参加农业推广实践,提供专业人才,为非营利性农技推广源源不断,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经验,理论更加良好的掌握知识。

结语:高校作为农技推广的智囊源泉和人力资源的密集组织,有义务承担起更多的职责,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服务人民,为优化和发展农技推广组织模式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文化价值,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使出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5):55-58.[2]王树进,李彩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科技与经济,2005,18(5):27-29.[3]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转化模式[J].南昌大学学报,2007:38(2):16-21.[4]邵明灿,周建涛.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难题的深层次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2):55-58.

第二篇:国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与借鉴

国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与借鉴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法国、荷兰和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异同,这些国家都有强有力的政府扶持、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和发达的科技与教育。以此为基础,提出建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思路,就是要确立国家主导的模式体系、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提高产学研结合和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水平。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借鉴;国内外比较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之间更需要架起一座桥梁,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诸方面都需要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也是我国农业科技赶超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力量。因此,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是指从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性研究到成果的中试,到市场(生产第一线)的整个过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探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许多学者将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类型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按照世界农业发达国家采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我们可以把这些基本的模式划分为五种类型:首先是美国的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第二是荷兰、法国的合作社为主的社区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第三是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使用的农民协会形式;第四类是以色列等国家的举国体制;第五类是澳大利亚等国使用的混合型体制。多年来,我国形成了传统的研官学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当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都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企业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主体,都在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因此,研究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对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确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几个主要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比较

一般而言,农业科技成果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益的农业科技成果,这类公益性产品注定这些成果在转化过程中不会产生多大效益和利润,因此,没有企业或组织主动承担这些成果的转化,而农户或农场也不愿意花较多的钱用于购买这些产品和技术来改善生产条件,针对这类科技成果需要建立国家级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从农业科研的研发到中试再到转化,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类是能够见到效益的品种和技术,如优良种子,获得保护的专利、品种保护权等,针对这类农业科技成果,需要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作后盾,需要强大的现代化企业来运作;第三类是具有公益性特点的市场化产品,这种成果纯粹是由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利用国家提供的科研项目产生,在转化中社会效益往往大于经济效益,比如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需要的科技成果都具备这种特点。美国、法国、荷兰、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均为农产品净出口国。但是这些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又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道路和模式上,由于历史、机制、体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成果转化模式。(一)美国、法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的鲜明特点 1.美国的“三位一体”为特点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美国是一个超级经济强国。美国的农业同样达到了高度现代化的水平,其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具有可耕地面积1.52亿hm2,可用于放牧的牧场5.6亿hm2。美国是现代农业的典范,地大物博,农业人口相对较少,只有600余万人以农为业,但是其农业生产总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而美国农业的高度发展,则是同美国卓有成效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分不开的。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始建于l9世纪60年代,实行的是教育、科研、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合作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模式。这一模式,以州立大学为依托,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有机结合。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把大学带给人民而实现帮助人民自助的目的”。它是以Morrill法、Hatch法、Smith-Lever法三个法案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1)“三位一体”的中心和依托是各类州立大学;(2)“合作”是“三位一体”模式;(3)“三位一体” 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推广和服务;(4)“三位一体”开展庞大的成人教育工程。

2.法国的农业及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法国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农业和食品进出口大国。2003年,法国农产品总值为650亿欧元,占欧盟15国的23%;法国农业以市场价格计算的农产品附加值占农产品总值的50%左右,约320亿欧元。这与法国政府加强和完善农业研究和技术推广体系,以及土地经营方式多元化、农业经济组织合作化和政府强有力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分不开。法国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金字塔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最上层是农业成果推广署及农村发展署;第二层是农业研究单位和专业技术中心;最低层是农会系统、农业合作社系统、农业技术协调协会、农业资源与发展服务中心等推广服务体系。农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是法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特色。其中仅农业合作社就由3800个企业、130万个社员和12万多名雇员组成,涉及到90%的农业领域。其分会遍及全国,深入到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其任务主要是:维护农业工作者的利益,进行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

3.荷兰的农业及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荷兰是仅次于美国、法国的世界主要农产品、农业食品和园艺生产及出口大国,其国土面积只有4.15万km2,从事农业的人口只有区区30万。但是其花卉生产和出口额雄居世界第一位,其他农副产品,如马铃薯、牛奶及奶制品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有重要地位。荷兰农业现代化程度非常高,其单位劳动力农业增加值居世界第一,每公顷农业用地农业增加值居世界第二。荷兰农业取得的成绩与其发达的农业科研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分不开,荷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实行政府与地方或农民合办,由国家推广机构、农协组织及私人咨询服务组织组成,其中,国家起主导作用。同样,荷兰也有完善的农业合作社体系作为补充。荷兰的农业研究可以追溯到l9世纪,1876年荷兰建立起了第一个农业试验站,目前全国拥有100多个农业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农渔部属下的农业研究局的统一管理下从事研究工作。荷兰于1890年就成立了农业咨询局,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与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密切配合。各省则设有省农业咨询局。推广人员除了负责推广工作外,还从事研究试验和教育工作。在大田作物方面,将全国划分为6个推广地区,每区约有6千农户,设有推广主任1人。并配有1~2名推广人员和若干名助理人员协助工作。在园艺作物方面,全国划分为18个推广地区,畜禽乳业划分为19个地区,推广人员经常进行调查访问,并采用开会、放电影、演讲、发印刷品、举办农业展览以及巡回表演等方式传授新技术。

4.以色列的农业及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色列土地贫瘠,其国土总面积的45%是沙漠,且水资源极其贫乏,有可耕地面积44万hm2,人口630万,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但是,以色列却以这样的自然条件创造了农业生产的新奇迹,以4%的农业劳动力可创造了10%的GDP。成为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发展的典范,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所学习。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科研、推广和服务是以色列农业高度发达的源动力,科研开发是后盾,推广和服务体系是动脉。以色列国家建立了一套由政府部门(农业部等)的科研机构和社区(基布茨、莫沙夫)及社会科研机构相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每个科研机构都定期将研究的成果推广用于农业生产,使这些科研成果很快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色列每个农业科研人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培训。

(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异同及对我国的借鉴

我国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如表1所列)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1.强力的政府扶持力度。各国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是多方面的,不但包括宏观发展政策,而且包括稳定的资金政策等。美国有莫尔法案支持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法国、荷兰则通过法律来确定农业发展的方向,避免出现农业波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以色列政府每年的农业科研专项经费有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在国家农业部的农业科研经费中,有50%是定向拨给国家农业研究组织。我国近年来同样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从2003年开始,中央连续6年(2004~2009)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指导性意见,北京市更是将投入郊区和城八区的比例连续三年扩大到了52:48以上。即使这样,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仅为1%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 ~5%的水平。

2.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美国、法国、荷兰与以色列都是市场经济国家,主要特征就是企业是市场的微观主体,政府部门是服务机构。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一一科技创新领域,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其成果以具有显著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成果为主,而具有较强公益性的产品则主要交给国家科研部门完成。因此,市场经济是农业科技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完成转化的基础条件。我国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的影响仍然存在,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3.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纵观以上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实现了生产、研究和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例如美国的三位一体,农业推广、教育和科研工作都由农学院承担和独自完成,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仅起配合、协调作用。荷兰有着相当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系统,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被誉为荷兰农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的三个支柱。而法国、以色列等国也将生产、研究和教育实现了有机结合。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有目的的生产,在生产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在生产中发现关键环节与节点,用研究创新来完善,而教育则主要体现在技术教育,就是实用技术教育,通过教育体系把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有效传播,形成了新的消费、生产、研究、创新与教育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创新体系。

4.发达的科技与教育。先进的科技成果也需要有知识的生产者去应用,同我国目前农村生产现状不同的是,我国农民总体上受文化教育程度水平不高,农民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在8年左右,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北京市是人均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北京市在乡村的171.4万从业人员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9%,高中(含中职)占29.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4%;从技能素质上来看,郊区农民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农民比重不足20%;这些数字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少数发展中国家。与此相比,这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当高,美国全国人口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17.4%,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80%以上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同样,荷兰、以色列、法国等国家人口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24%的以色列劳动人口拥有大学学历,法国60%的青年农民达到中等农业技校毕业水平。

三、建立我国高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体系的思考 按照国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经验,我国应当向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和借鉴:

第一,确立国家主导的模式体系建设思路。就是要建立剥离经营型服务职能的国家公益性科技推广体系,包括建立省市以下按照优势产业集聚区域设置跨乡镇的专业技术推广机构体系,研究产学研相结合的“引泉”服务体系的政策支撑体系;强化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培植和发展民营专业技术服务及科技中介组织体系。

第二,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就是要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从业素质和消费群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把农业生产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通过教育树立和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树立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理念。

第三,提高产学研结合的水平。就是要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要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包括利益分成、资源整合、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等内容。

第四,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水平。要建立以市场、企业和生产者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完整体系,要坚持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要以市场为需求出发点,以服务一产劳动者为目标,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第三篇:国家质检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基地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基地管理办法

2013年9月

国质检科函[2013]60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质检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科技质检建设,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设立国家质检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基地(简称“成果转化基地”)。

第二条 为了规范成果转化基地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结合质检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三条 成果转化基地应当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功能的质检技术机构而设立,按照统筹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二章 职责

第四条 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成果转化基地的总体布局、申请受理、审核认定、监督考核等工作。

第五条 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简称“地方两局”)以及总局直属挂靠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1.组织成果转化基地的申报、初审和推荐工作。2.指导和协调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3.协助质检总局对成果转化基地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六条 成果转化基地依托的质检技术机构,负责成果转化基地的组织管理,提供场地、人员、设备、项目、经费、政策等保障条件。

第七条 成果转化基地的主要任务是:

1.科技成果的评价、再开发、产品化、推广与示范。2.跟踪国内外新技术进展,引进相关技术。

3.开展成果转化推广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

第三章 申请与认定

第八条 申请成果转化基地的单位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质检技术机构。

2.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一定数量的发明专利、专有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

3.具备专门的成果转化奖励及管理制度,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科技人员的奖(激)励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对成果评价、再开发、产品化、推广与示范等工作有相应的规范程序。

4.具备专门的成果转化场所,具有专门的实验或生产场地及相应的仪器、设备及设施;具备新技术试验、试用和推广示范的条件。5.具有专门的责任部门,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专职成果转化推广团队。

6.成果转化基地负责人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第九条 成果转化基地申请程序:

1.地方质检技术机构向地方两局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地方两局初审后,向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择优推荐。

2.质检总局直属技术机构直接向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第十条 申请材料包括: 1.推荐公函。

2.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申请书。3.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 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受理后,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实地核查,择优认定“国家质检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基地”并授牌。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成果转化基地应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计划和管理制度,并报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三条 成果转化基地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成果转化基地完成的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转让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对协商引进的技术成果应注意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 成果转化基地执行报告制度。每年11月30日前,地方两局应向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报告所辖成果转化基地的运行情况及典型成果转化推广案例等。

第十五条 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适时组织对成果转化基地进行评估,对评估不符合要求的成果转化基地,予以撤销。

第十六条 成果转化基地有效期五年。有效期满后,由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并重新认定。

第十七条 地方两局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在政策、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等,支持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和发展,鼓励建立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第十八条 质检总局优先支持成果转化基地在成果转化推广方面的科研立项和标准制修订等,在政府采购目录的范围内优先采购成果转化基地研发的仪器装备,鼓励成果转化基地通过转化和推广科技成果获取合法所得。

第十九条 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对已经转化推广的科技成果评估后,适时发布国家质检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目录。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质检总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专项指南

附件6

天津市2015农业科技类项目申报指南

为整体推进我市农业科技进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健康发展,依据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意见,以及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制定本指南。

一、基本原则

(一)突出产业发展急需原则。项目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生物农业、种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切实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技术支撑。

(二)突出示范基地建设原则。项目要以示范引领为导向,突出示范基地(场、点)、示范户建设,要建立健全项目带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带示范户、示范户带普通农户的推广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突出品种技术集成原则。项目要以集成实施为重点,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集成示范,适当兼顾单项品种、技术、模式的创新与推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四)突出引领辐射带动原则。项目要以服务广大农民为导向,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做到品种能引领市场高质高端、技术能辐射带动产业发展,提升服务农业的前瞻性,提升发

展质量和效益。

(五)突出区域协同发展原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促进农业科技资源向我市集聚,借重首都资源,深化市政府与“四院两校”的合作,支持共建农业科技合作创新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引进高端人才,培育和促进优势产业做优做大做强。

二、支持方向和重点

(一)种业发展专项。加大对生物农业的支持力度,以提升我市优势种业为目标,重点扶持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种业企业;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并形成产业化;支持主栽农作物品种、畜禽主养品种及特色品种更新换代,提高我市种业的良种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种业的快速发展,提高种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设施农业专项。围绕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急需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新设备等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全市设施农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连片产区或具有设施农业基本条件的困难帮扶村等进行相对集中试验示范,提升设施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建立一批科技示范户。项目实施期间,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率不低于可推广规模的30%。

(三)安全种养技术专项。以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围绕解决种养殖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关键技术问题,以我市占主导地位的大宗农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经济作物、林木果树及花卉为重点,重点包括:一是种植业病虫草害生物防治;二是动物主要疫(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三是安全高效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规模化生产技术;四是食品安全控制及快速检测;五是健康种养殖技术;六是土壤盐碱地修复标准化生产技术等。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建立安全健康种养殖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实施安全健康种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农业工程技术专项。加强农业工程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强化农业立体种养、精准监测控制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一批节约型农业示范点(场),提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和精确化水平。内容包括农机农艺结合、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示范、畜牧业智能化精准养殖设施设备与技术示范、设施农业急需的技术设备和机具、农田参数监测智能传感器技术、精细农业生产及预测预警技术、生物菌剂菌肥发酵生产技术、农业信息数据库等集成应用,提升农业装备的科技化水平。

(五)农村生态环境专项。重点围绕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场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地下水污染监测及防治,农作物秸秆、废弃菌棒、沼渣沼液、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农村沼气新技术等领域,通过建立

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支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示范模式。

(六)农产品贮藏加工与物流专项。以符合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和趋势为导向,开发应用具有核心技术、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工艺与技术;开发服务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地产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贮运保鲜和质量安全技术,显著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效益。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使我市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后产业得到提升、产品得到升级换代。产后技术要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的需求,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原料基地建设,为促进农民增收搭建平台。

二、资助额度

项目分三档资助,即一般项目30万元,重点项目50万元,重大项目100万元(技术在全行业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项目最高资助额度为300万元)。

三、项目分类

项目分四类:一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二是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类项目;三是农业新品种引进类项目;四是农业科技合作类项目。

四、项目申报

(一)不受理项目。所选技术已经立项实施的项目不受理;无成果或成果有产权争议的项目不予受理;主持人正在承担项目的不受理。

(二)项目内容。有农业区县申报的项目,其产业在全市具有鲜明特色,具有全市代表性,实施后对全市能发挥示范作用;市行业部门及其他各有关单位申报的项目,重点支持以跨区县实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为主。

(三)限项申报。有农业的区县、滨海新区限报5项;农科院、天津农学院限报10项;市农口各院(办)限报6项;其他部门限报3项。上申报的未批准项目,不列入下申报项目指标,主管部门要对所申报项目进行排序。

(四)申报材料。申报项目时须提交项目申报材料一式十份,包括原件一份、复印件九份(一份申请书装一个文件袋,并注明申报类别、项目名称、主申报单位);同时通过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报送。

五、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书要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技术先进、投资落实、增效显著、措施可行。重大项目应编制总体建设计划和可行性报告。

(二)每个项目都要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建立一批核心科技示范户,核心科技示范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

(三)区县申报的项目由区县科委、农委共同审核,由科委负责申报(滨海新区由农业局负责申报)。其它项目由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申报。

六、申报时间

文件下发之日至2014年9月30日止,逾期不予受理。

七、受理单位

天津市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办公室。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301号

天津市科润黄瓜研究所后楼207室

电话:23005926、23005928(传真)

八、指南发布

本项目指南以及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申报书可从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天农网(www.xiexiebang.com)下载。

第五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高校在国家 科技 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高校对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不够合理和政府职能未能充分发挥等 问题,提出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措施、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充分发挥政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职能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

我国高校聚集着数量众多的科研人才,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4左右,承担国家“863”项目1/3以上,承担国家重点基础 研究 发展 规划项目“973”占3/1以上,获得国家 自然 科学 基金面上的项目占全国70%以上[1]。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而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可以使科研人员在开发阶段获取该领域知识产权成果状况,避免重复研究和侵权;在实施阶段保护科研人员权益;在取得知识产权后可以在保护期内获得合法的垄断,从而激励科研人员创造新的科技成果。因而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一整套完善、配套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保护高校知识产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 1.一些高校未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1999年 教育 部发布施行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16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建立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实行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制度;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机构,归口管理本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暂未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机构的高等学校,应指定科研管理机构或其他机构担负相关职责。但由于一些高校至今没有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造成管理人员无所适从,导致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混乱。这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十分不利。

2.高校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一些科技成果的技术资料和实验数据由教师或科研人员自行持有,学校对科技成果缺乏统筹了解。在成果开发阶段,科技成果是否申请知识产权保护通常由教师或科研人员决定,使得部分成果没有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在成果转化的推广阶段,成果持有人擅自转让本应归属于学校的科技成果,造成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一些高校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或负责成果转化的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知识,对成果转化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不能正确处理,也导致高校知识产权流失。

(二)高校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1.对知识产权制度缺乏正确认识

据美国著名 经济 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 分析 得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药品发明不能研究出来,有65%不会被利用,化学发明有38%不会研究出来,有30%不会被利用[2]。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然而,目前 我国高校对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高校的主管领导和科研人员没有掌握必要的知识产权知识,不能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真正领会知识产权的深刻内涵。有些高校认为专利申请耗时太长,管理烦琐,不愿承担专利申请和维持的费用;部分教师或者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 法律 意识,没有及时对科技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一些高校科研人员在技术合同的签订、履行时为了项目和经费迁就对方,使用对高校不利的格式文本,忽视技术合同存在的风险;对技术合同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约定不明;对知识产权的权属约定不合理;个别科研人员在签订技术合同时,忽视学校利益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高校承担违约责任。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如果高校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的科技成果不能为学校带来收益,将会挫伤高校进行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既不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创新水平,也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不利的 影响。

2.高校缺乏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知识产权法在激励知识创新,维护正当竞争的同时,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促进文化 艺术 成果的传播和其他知识产权信息的扩散[3]。由于一些高校在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上重成果轻知识产权,重论文轻转化,科研人员在完成发明创造后,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能否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或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而是鉴定、论文发表、出版专著等与职称评定密切相关的问题。这种评价体系导致一些选题新颖、有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开发阶段因公开而丧失新颖性,使预期收获的知识产权“胎死腹中”。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不应仅仅以论文的发表数量为标准,而应当将能不能进行成果转化并带来实际收益,能不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业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能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显然,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不利于知识产权的取得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1.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主要有《宪法》,1993年颁布、2007年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和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但这些法律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过于原则,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政府、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等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的确定和利益分配方面的复杂关系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欠缺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评估法律制度、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税收优惠等等法律制度。必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工作,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2.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 我国高校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的主体是由政府各部门组织实施的,比如火炬计划、攀登计划、863计划、展望计划、211工程、丰收计划、富山计划、社会 发展科技计划、教育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等一系列项目和计划。这些项目构成了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的主体,国家的科技投入相当一部分流入了这些项目[4]。政府应当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进行引导,在项目的经费中拨出一部分经费专门用于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由于我国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缺乏协调,使得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

1.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和专业的工作,需要有专业背景知识的人员来从事相关工作,因此,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对高校的知识产权进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应当由熟悉知识产权制度、通晓法律和相关专业的专门人员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直接对主管校长负责。例如 中国 科技大学设置的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科研成果的鉴定、评审、登记;专利的申请和维护;科技奖励的申报;科技合同的审核(涉及专利保护等法律 内容);科研成果与专利的转移或转化的前期准备[5]。由该专门机构负责高校的日常知识产权事务的管理,开发学校的知识产权资源;负责制定学校的知识产权管理规定;制定并组织实施本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规划;对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对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进行专利申报等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和帮助;对外代表学校处理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维护学校的知识产权利益。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负责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有利于高校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统筹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提升高校运用知识产权能力。

下载高校农林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农林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 □江清林/佳木斯大学科技处, 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 要: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高校知识产权事业的......

    企业培训转化机制及改进模式

    企业培训转化机制及改进模式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一直是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之一,而企业培训及资源的投入增长趋势与速度一般直接反映该企业对培训的......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耦合互动机制研究(推荐阅读)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耦合互动机制研究 腾英,王生林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兰州 730070) [摘要]文章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间的耦合互动关系及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业......

    2007年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评选结果

    2007年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评选结果序号被推荐人 1 胡培松 2 傅尚文 3 高爱新 4 杨悦俭 5 符建荣 6 戴文圣 7 常抗美 8 励建荣 9 唐毅 10 何青 11 江波 12 杨国梁......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山西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论文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学号z20124068姓名 张永新课程名称 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学位类别农业推广硕士领域 农村与区域发......

    2007年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评选结果

    2007年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评选结果 序号 被推荐人 1 胡培松 2 傅尚文 3 高爱新 4 杨悦俭 5 符建荣 6 戴文圣 7 常抗美 8 励建荣 9 唐 毅 10 何 青 11 江 波 12 杨......

    高校双创教育与科技成果转化讲座心得

    讲座心得 高校双创教育与科技成果转化 2017年11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成都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张廷元教授关于高校双创教育与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五篇模版)

    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健全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从单一的“科研项目评价、论文评价、获奖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突出“成果转化、产业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