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如何实现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
浅析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与提升自身价值的“双增值”
摘要:内部审计的目标由“查错与纠弊”转变为“增值和改善”,其核心是增值。增值的内涵有两个,可称为“双增值”:一是增加组织价值;二是提升内部审计自身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关键词:内部审计 增值 组织价值 自身价值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提出的最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 “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的提出,使内部审计的目标增加组织价值与企业目标创造价值实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使得这一职业充满前所未有的活力,也标明内部审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内部审计工作应从风险管理、控制、公司治理入手,通过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中的效果,以确保揭露组织潜在的风险和有效果、效率、经济地达到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的目的。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已经扩展为融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审查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新功能。这个价值增值包括组织增值和自身增值的“双增值”,一是在实现全面提升组织价值过程中,审计人员自身价值得以实现;二是将审计结果转化为组织价值的增加。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获得管理层的认可,提升了内部审计地位与价值,拓宽了职业晋升渠道,从而使这一职业充满活力,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内部审计队伍;高效精干的内部审计团队,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更好地帮助组织增加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一、提升审计自身价值,更好地帮助组织增加价值 打铁还需自身硬,任何一个部门的存在、发展和所处的地位,都与它所起的作用和作为息息相关。内部审计要在组织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升格,离不开制度保障,离不开领导重视,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自身做起,积极作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用业绩改变现状,提升自身价值。
(一)转变审计观念,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自1941年成立以来,已发表的内部审计定义有7次。内部审计定义的不断更新,其实是内部审计观念的不断跨越。这种跨越是检查系统的认识,向控制系统的认识的转变,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的特性从独立性向客观性的转变;二是内部审计的职能从监督与评价向确认与咨询的转变;三是内部审计的目标从查错纠弊向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的转变;四是内部审计对象从审查财务、会计和其他经营活动向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转变;五是审计主体从组织内部向组织外部的转变。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内部审计从准则的制定、人员培训、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程序、审计技术与方法等一系列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拓宽内部审计领域,扩大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力
随着组织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及财务软件的普及,以及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内部审计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的审查和单纯的事后审计已经不能适应组织科学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拓宽内部审计领域,将内部审计的重心由“查错纠弊”转向“增加价值”。目前,国外内部审计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非常深入,涵盖了经营决策、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合同、生产工艺和流程、研究与开发、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系统、资源有效利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安全运行、产品价格、HSE管理、薪酬、企业发展战略、道德环境、绩效、合规性、后勤服务系统的效率等方方面面。其核心是为组织内部管理服务和帮助组织增加价值。内部审计领域的拓宽,使内部审计工作渗透到组织管理的方方面面,扩大了内部审计的影响力。
(三)从幕后走向前台,提升内部审计战略地位
传统的内部审计通过审查财务、会计和其他经营活动并对审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来为组织提供服务。这种纯事务性的工作使内部审计在组织内保持一种低姿态,处在幕后的位置。但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的出台,促使内部审计从幕后走向了前台。IIA在对美国国会关于《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的意见陈述中指出:内部审计师、董事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外部审计师的相互合作,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的基石;内部审计基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及专业优势,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参与者和独立观察者的作用。而内部审计一旦被赋予了公司治理的职能,成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的治理环境,使内部审计服务于高层治理机构从而扩大其在组织中的独立和权威性地位,就能有效地开展公司治理审计,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谁对监督者进行在监督”的困扰,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投资者因为不了解组织日常经营情况而使得监督流于形式。因此,内部审计的角色,也由传统的“为管理进行审计”转变为“对管理进行审计”;内部审计人员由作为管理者的“耳目”转变为组织治理的“守 3 门员”。这种跨越式的转变突出了内部审计在组织权力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四)调整职业发展方向,建立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战略
西方国家内部审计不仅是高级人才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其50%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曾在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过。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何种素质?2003年IIA全球信息网络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应该是:调查人员(44.6%);指导顾问(57%);咨询专家(45.6%);管理层的有益助手(34.7%);其他人士(32.1%)。未来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1)多面手(Versatile):拥有大局观,对整个组织的价值具有前瞻性考虑;(2)置身其中(Involvement):要参与和了解组织各项业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不搞秋后算账;(3)精通技术(Technology):应用专业技术知识来预防和减少组织风险,改进治理过程和提高效率;(4)顾问(Advisor):提供保证、培训和咨询服务;(5)领导人(Leader):在风险控制和改进组织的效果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借鉴IIA的调研成果,结合我国内部审计发展阶段,组织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内部审计已经被置于组织中更加重要的地位,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内部审计成为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调整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建立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战略体系,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内部审计队伍中来,激发了内部审计职业的活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了内部审计的自身价值。
二、内部审计帮助组织增加组织价值,提升了自身的价值 要让组织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价值,就必须创造价值。有为才能有位,没有作为,有了地位也不会长久。毫无疑问,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内部审计如何增加组织价值。
(一)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积极应对风险,为企业增加价值。
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损失。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和规避等,控制和降低风险,防止风险显化为损失。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少和防止组织的损失,增加组织的价值。针对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内部审计的职能要求,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05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中明确,“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价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
内部审计可以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参与风险应对、风险防范和监控等方面参与风险管理,报告企业潜在的重大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在此方面不乏成功的实例,如某外贸集团公司下属10多家子公司,集团内部审计师对这些子公司2002年下半年业务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审核,发现在1000万元以上大金额进口商品合同中仅豆粕一个商品就占16%,涉及金额5亿元。按照国际惯例,购买豆粕须提前半年签订期货合同。各子公司不约而同地进口豆粕,对整个集团来说占压在某个商品上的资金过多,势必会增大经营风险。内部审计部门立即向集团管理层提出建议,豆粕进口须做套期保值以避免价格下降造成的经营风险。果然2002年南美洲豆粕大丰收,豆粕国 5 际市场价格一路狂跌。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使集团避免了近2亿元的损失。
1.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和评价,摸排风险点。
内部审计在组织内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在充分了解组织经营与管理的基础上,更能从组织的全局角度,客观地对组织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监督与评价,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及时性、科学性进行评估,找出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采用专门设计的风险概率表和缺陷认定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按风险的高低或重要性进行排序。
2.把风险管理审计融合到一般审计项目中,体现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和方法。
主动出击,推动内部审计由管理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在对风险点进行排序的时候,要注意将包括风险暴露项目在内的所有审计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将风险管理审计融合到一般审计项目中。注重风险因素的识别和收集,在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生产与存货、工资薪金、固定资产、投资、筹资、货币资金等八个循环中查找管理漏洞。通常要关注的主要风险有:信息量不足或不真实导致决策错误;资金管理和控制系统存在缺陷;随意对外担保,存在或有负债;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和无效使用;对客户信用了解不充分,发生坏账损失或未及时对所有的应收款项进行询证;大宗采购业务未按程序招标,合同鉴定、付款审批、验收保管未做到职责分离等。为了避免排序靠后的审计项目的不到审计机会,审计人员须有意识的在一定期限内,对相对不重要的审计项目进行审计。
3.制定应对策略,加强对风险应对措施落实的跟踪。应对风险,体现了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价值,也是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管理建议书的形式直接提出风险建议,或向管理层提交专题报告,提出自已的措施和意见,赢得管理层的重视与支持。同时,积极开展后续审计工作,确认对审计发现、结论和建议的整改效果。
(二)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主动防御风险,增加组织价值
银广夏事件可以说是公司内部控制不严,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典型。银广夏造假手法十分简单,主要是在财务报告中虚构收入、虚列资产,其中在1999年的财务报告中共虚增利润17778.66万元。这个事件中,表面上有关会计凭证审核、批准等控制“完美无缺”,背地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造假链,监督机构形同虚设,应该说只要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应有的职能,这样简单的造假行为根本是行不通的。
风险管理审计基于风险已存在,从而发现风险,应对风险,规避很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这是一种杀毒程序。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控制风险,对组织内的管理者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潜在的威慑作用,会促使他们严格管理,落实控制措施,从而预防风险,减少损失,这是一种安全程序。两者相互配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共同抵御风险,减少损失,增加组织价值。
1、拓宽内部控制审计领域,服务组织目标
随着目标的转变,内部控制审计领域也必须从财务会计扩展到组织整体。内部控制审计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组织单个或者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对最高管理层关注的四个方面(1)提供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2)先进的生产工艺或服务活动;(3)以人为本,防止出现安全事故;(4)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施产品研究开发专项审计、生产工艺与流程专项审计、安全生产专项审计及经济效益审计等。
2、对内部控制做出评价,提交改善内部控制建议
内部审计人员应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根据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并按照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并以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等形式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
3、保证审计质量,增加组织价值,树立内部审计权威,增强威慑力
质量是审计的生命,是内部审计形象和地位的保障。内部审计部门必须致力于保证和提高工作质量,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实现增值服务,才能得到管理层的认可和支持,在组织内部产生潜在的威慑力。对审出的问题进行处理,是内部审计监督的必然结果,是完善内部控制的的重要措施。不能“重审计,轻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内部审计流于形式,丧失审计权威,降低内部审计地位。必要时应 对审计结果进行后续审计。
(三)发挥内部审计职能,改善治理程序,增加组织价值
治理在组织中是投资人如何授权给管理层,并针对管理层履行职务行为行使监督职能的科学。讲究的是科学地向管理层授权,以及科学地对管理层进行监督。根据IIA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130中定义:治理程序是指组织的投资人代表所遵循的程序,旨在对管理层执行的风险和控制过程加以监督。而内部审计的职能恰好与治理程序目标趁于一致,所以内部审计在改善治理程序中大有可为。
1、提升内部审计地位,本身就是改善治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末,发生在美国的安然、世通公司舞弊案,引发了美国国会自1934年证券法案颁布以来对公司最为彻底的一次调整和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探询公司治理的作用就变得很重要,鉴于内部审计在确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转及管理和控制风险等方面的独特作用,2002年7月23日,IIA在对美国国会的建议中指出:一个健全的治理结构是建立在有效治理体系的四个主要条件的协同之上的,这主要四个条件是: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司法机构和管理机构的监管下,这四个部分是有效治理赖以存在的基石。可见,增补内部审计成为四基石之一,本身就是改善治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内部审计在改善治理程序中发挥的作用
IIA《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活动应该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过程,为组织的治理作贡献。公司治理有助于:(1)制定、传达目标和价值;(2)监控目标的实现情况;(3)确保责任制 的落实;(4)维护价值。内部审计师应对经营和管理项目进行评价,以确保经营管理活动与组织的价值保持一致,应该为改进公司的治理过程提出建议,为公司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职能与公司治理的内容和目标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自身职能参与公司治理的保障所有者权益、风险控制、绩效管理等关键方面,形成公司治理的有机支撑、组成模块。
3、内部审计在改善治理程序,增加组织价值的方式。(1)开展财务审计与监督,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和有效利用。(2)开展内控管理审计,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3)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协助企业实现风险受控。(4)开展责任审计,促进各层职责的高效履行。(5)开展绩效审计,支持绩效管理,促进企业效益提升。当前,我国内部审计还存在许多误区,内部审计人员参差不齐,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还未被各界所重视,内部审计的“双增值”目标还难以实现。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司治理结构的日臻完善,内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日趁显现,“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观念日渐形成,必将迎来内部审计职业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
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
【摘要】内部审计如何增加组织价值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立足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践,阐述内部审计为农商行增加价值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途径和方法,并尝试研究内部审计能够为组织增加价值的方向和空间。
【关键词】内部审计 增加价值 转变职能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标志着当代内部审计从传统的财务型审计向增值型审计的发展。怎样理解内部审计的“增加价值”?内部审计如何为企业实现“增加价值”呢?本文就此浅谈个人看法。
一、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是由其自身的特征决定的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有效的审计监督可以减少和防止损失,增加企业价值。内部审计通过对内控、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估,排查风险因素,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找出薄弱环节,提出强化内控风管的措施,帮助组织改进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保障资产质量提升,预防风险,减少损失,提升节支增效,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是其存在并不断发展的保障
内部审计只有通过不断的查漏补缺、查错纠弊,并为被审计单位提出切实可行改进建议,促进其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层才能看到内部审计存在的价值,才能更加重视内审的发展。如果内部审计不能为组织做出贡献、为组织增加价值,就会变成可有可无的部门,失去存在的意义。
对于当下的农村商业银行而言,内部审计作为银行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银行经营各个层面,是保障银行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程序,通过对经营目标、决策程序、制度执行、操作流程等进行监督评价,检查经营运作过程是否科学、合规、有效,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为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出谋划策,提供解决方案,防范和化解风险,提高效益,推进银行依法合规经营,帮助完成各项治理目标,实现内审的价值。
二、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途径与方法
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名内审员工,通过自己对内审工作的切身感受,我认为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服务全局,更新观念
内部审计部门必须站在完善内控制度的高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好审计职责。农村商业银行的审计部门就是要以全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并据此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为日后每一个审计项目做出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审计方法上,要从事后审计转变为对被审计对象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事前”、“事中”、“事后”立体化审计监督和风险预警;在审计手段上,要由传统的人工审计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转变;在审计对象上,应确定重点营业机构、重点业务品种、重点风险隐患等。在审计过程中,应形成统筹布置、上下联动、以点带面、现场与非现场结合的内审工作格局,全面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
(二)更新手段,提高效率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风险管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和系统的资料,也为审计工作在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料,更新审计手段,建立计算机审计系统,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目标实现的有利条件。同时计算机审计系统的应用,减少现场审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被审计单位日常工作的影响,降低审计成本,为企业增加价值。
(三)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近几年业,监管部门对内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项目数量逐年递增,对审计工作质量也日益求精,现行高标准的金融监管理念、快速发展的各项业务经营管理现状,都对审计工作和内审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是要不断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结构,拓宽内部审计人员来源渠道。不但要从各业务条线选拔熟悉业务和内控的精英,也要从新招聘的员工中选择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还可以从同行业单位招募有经验的专业人才。二是要加要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新思路。三是要提升内审人员职业素质,提高内审绩效和价值,做到正直、诚恳,以理服人,使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四)加强交流,改善关系
传统的审计理念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往往造成审计对象与审计人员对立的不和谐现象。工作中,审计人员必须摆正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树立崭新形象,注重对被审计对象的理解,加强沟通,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为审计对象提供咨询和服务,充分发挥好“审、帮、促”的作用,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实现依法、合规经营的目的。
(五)督促整改,注重长效
首先是要抓好审计的整改落实,真正发挥内审工作的内在价值,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其次,将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以审计告知书的形式分别抄送各业务部门,建议其在加强监督辅导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使其能涵盖整个业务操作流程的各个环节。
三、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所面临的挑战
(一)审计队伍方面的挑战
审计的监督和评价权力难以保证企业对审计机构及人员的正确管理,要维持专业性、独立性、科学性的审计人才队伍十分不易,这就要求管理层对内审工作要给予适当的重视,在政策和激励机制上进行倾斜,保证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
(二)计算机信息化方面的挑战
大量信息化管理软件地使用,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难度,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受到极大的考验,急需能够精通审计和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
(三)社会化发展方面的挑战
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重视自身审计队伍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将内审部门边缘化,将审计工作外包,而外包人员对企业状况的了解很难超过自己的审计团队,这方面成本的节约带来的很可能是审计结果的不够详尽或者不到位,可能会错失为企业挽回损失,增加价值的机会。
总之,企业要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积极为企业增加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远梅.论内部审计如何实现企业价值增值.[J].现代商业2009(06).[2]张家伦.《企业价值管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3]肖竞译.不可避免的挑战――修补“破损的篱笆”[J].中国内部审计.2013(10).[4]冯西儒.内部审计职能演变的特征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3(9).[5]徐鹤田.弘扬审计精神 打造审计文化[J].中国内部审计.2013(8).[6]朱向阳.浅谈如何建立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J].21世纪经济金融.2013(12).
第三篇:内部审计在税务系统实现组织价值增值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税务系统实现组织价值增值中的作用
摘要:文章以分析税务系统内部审计存在的价值为切入点,探讨了内部审计实现税务系统价值增值的途径:评价各项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改善税收业务活动的安全性、提高职责履行的效果性。最后从观念、地位、环境、人员、技术等五个方面提出内部审计实现税务系统价值增值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税务系统 内部审计
价值增值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是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领域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改善组织的运营。说明以价值增值为引导的内部审计是为组织创造价值的内部治理审计活动,考虑到了最高层次的受托责任关系,认为其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内部治理机制,应和组织目标相一致,充分发挥其职能,展现其提高运作效率和增加企业价值的功能。以价值增值为引导的内部审计,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它确立了内部审计的新目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为内审工作指明了方向。
对于企业等盈利性组织,其内部审计增加价值主要体现为让组织机构提高的效益大于内部审计的成本,具体表现是产品销售额的提高、成本的降低、费用的节省等,可直观的量化。而地税系统作为垂直管理的行政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不易量化体现,以致存在内审无效,即审与不审一个样等负面观点。基于此,文章以分析地税系统内部审计存在的价值为切入点,探讨了内部审计实现地税系统价值增值的途径,提出了内部审计实现地税系统价值增值的基本保障。
二、税务系统内部审计存在的价值
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税收执法权,处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前沿,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增长、加强征管双重动力下,税收收入近年来大幅增长,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高收入下支出的合理性越来越重视,因而监督的主动性越来越大,内部审计工作面临更大挑战。近年来,税务系统各级内审部门进一部加深财务审计力度,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有机结合,同时稳步推进基本建设项目审计、政府采购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此外,不断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发挥了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其存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税务系统内部审计的直接价值体现
税务系统各级内审部门通过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包括领导干部任前审计、任中审计、离任审计,对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进行综合评价,以规范内部管理和业务操作,及时发现问题隐患、纠正违纪违规、防范内部风险,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履行职责,使税务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作用和效果更加明显;通过开展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化解了管理风险,摸清了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治理措施;通过开展大宗物品采购专项审计,有效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税务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了审计署的高度肯定。总而言之,税务系统内审部门为各级税务机关依法、合规、有效履行职责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税务系统内部审计的间接价值体现 税务系统内部审计的间接价值是无论审计是否发现问题,但因内部审计作为一个经常性监督部门的存在,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定期不定期的接受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检查,客观上会对他们产生潜在的威慑作用,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增强防范风险和规范管理的自觉性,提高决策和执行能力;督促职能部门加强自身建设,改进管理,防范风险、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工作规范;促使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高质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间接的促进了税务系统职责的有效履行。
三、内部审计实现税务系统价值增值的途径
税收是共和国的血脉,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税收。税务机关作为政府职能单位,代表国家行使税收执法权,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光荣使命。其内部管理是否规范、风险管理有无疏漏、业务操作是否高效,直接决定了税务机关职责能否有效履行。因此,结合税务机关业务特点和内部审计最新定义,税务机关内部审计主要通过评价和改善各项内部管理的规范性、业务活动的安全性和职责履行的效果性来实现价值增值。
(一)评价和改善内部管理的规范性
作为税务系统重要的监督手段,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内容、程序、效果等进行监督和评价,以检查所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促进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确保各职能部门建立适当的内控体系和管理办法。同时,内部审计还适时对税务机关的管理制度、岗位设置、会计管理、实物资产管理、计划财务管理和基建控制、计算机征管信息系统等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以评价内部管理是否规范,并且针对内部管理的缺陷,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并为上级领导管理和控制各项业务活动提供支持,为构建和谐税收环境奠定基础,间接实现了税务机关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
(二)评价和改善业务活动的安全性
税务机关内部审计评价和改善税收执法活动的安全性,即监督评价风险管理和控制是否存在疏漏,其目的是为实现税务机关履职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目前在税收法治理念还没有完全普及,税收法治环境还不十分优良的情况下,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的一些正常职务行为都会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甚至引起误解,如果发生执法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的问题,则更容易被诟病。而当前税务系统在税收执法和内部管理方面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和纳税人对我们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内审部门通过对各项税收执法活动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确认、识别和归类,建立清晰的风险轮廓图,然后评估、衡量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客观合理地划分风险等级,为各部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应对风险提供依据,最后对执法部门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检查、评价,分析其充分性、恰当性和针对性,对风险管理存在疏漏的环节,提出改进意见,达到回避、转移、降低风险的目的,避免损失的发生,是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的具体表现。
(三)评价和改善职责履行的效果性
内部审计评价和改善组织运营的效果性,就是要发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赋予内部审计的一项新的职能——咨询服务,它是对传统内部审计监督确认服务的补充。要求内部审计在完成“管理层的耳目”任务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总结以往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再以“顾问”、“参谋”的身份,对领导制定的工作计划、目标、决策、内控制度以及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其职责履行的效果性,以此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
四、内部审计实现税务系统价值增值的基本保障
(一)观念保障:更新审计理念、转变工作重心。税务机关内部审计要发挥其价值增值功能,应该更新审计理念,将工作重心从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和业务审计拓展到绩效审计、风险管理等领域,清楚内部审计不仅仅是财务报表的复核者、现实资产的守护者、会计核算的稽核者,更是提高效能的推动者、强化管理的促进者、价值增值的倡导者,是为税务机关履职保驾护航,最终满足社会、公众的期望,确保税收工作的良性发展。
(二)地位保障:确保内审部门相对独立性、增强审计客观性。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审计的客观性是实现审计目标,开展审计项目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证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审计权威才能充分体现,审计质量才能充分保障,只有审计人员坚持客观、公正,才能作出正确的鉴定和评价。税务机关应该赋予内审部门充分的组织地位,确保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其在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客观和理智,尊重事实依据,有效的完成审计职责,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
(三)环境保障:领导重视支持、部门积极配合。税务系统内审部门应该加强协调与沟通,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取得领导的重视支持和被审计部门的配合,这是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关键。内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评价事实,并提出改进建议,而是否需要落实和执行则要取决于税务机关领导的决策,同时,被审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才使得内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才能得到落实和体现。
(四)人员保障:培养复合型内审人才、打造多元化素质结构审计队伍。税务机关的内部审计对象涵盖系统内各部门、各项业务、各个环节,要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就要求内审人员既要会操作懂管理,既要熟知税收业务,又要具备相关的会计、法律、计算机等知识。税务机关应该通过培训等多种渠道,提升内审队伍的素质,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查证能力、审计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掌握新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培养复合型的内审人才,打在一支多元化素质结构,富有战斗力的审计队伍。
(五)技术保障:创新审计技术、应用审计软件。电子技术的支撑是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利器。随着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金税三期“马上要全面建成。相应的,内部审计也应改进审计方式,通过引进、开发审计软件,运用电子审计技术、OA审计模板、多维数据分析技术和自行开发的审计软件,积极实施计算机审计,加大非现场审计力度,建立起一套贯穿审计全过程的审计信息系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垒.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 [2]袁文英,王红莉.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探析[J].西部金融.2011(11)[3]冯惠敏.增强使命感找准着力点、努力实现督察内审工作新突破——在2012年全国税务系统督察内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情况通报.2012(09)
[4]冯光泽.夯实基础稳步推进、确保督察内审工作再上新台阶——光泽同志在2012年全国税务系统督察内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R].安徽省国家税务局网站.2012
第四篇:内部审计的职业价值及实现途径
内部审计的职业价值及实现途径
2011年08月18日 14:28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张丽艳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给出的内部审计定义反映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目标,为机构增加价值。那么,内部审计的职业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实现?
(一)内部审计价值的具体体现
帮助企业加强内控和管理、防范风险、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减少损失浪费、促进廉政建设是内部审计的价值所在和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职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
一些关于内部审计研究的文章中都提到,内部审计的产生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和内部管理分权。对于企业来说,管理阶层分为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中层经理、普通员工等,每个不同的层级都有他们不同的关注目标和职责范围。企业要完成整体的战略目标,需要把它分解为无数个小目标,并层层落实。不同层级的目标由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来完成。上级管理人员需要了解下级管理人员的经营运作信息时,如果仅通过下级管理人员的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人的利己性和潜在的自我保护意识会让下层管理人员“报喜不报忧”,导致上下级管理层之间出现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内部审计部门帮助企业建立了一种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由于内部审计部门不直接参与企业具体的项目运营和经济管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审计程序,了解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缩小信息不对称的差距,建立良好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促进企业各级目标的实现。
2.完善内控制度,防范企业风险 内部审计对于帮助改进单位内控制度的优势在于:可以从企业全局的视角,观察企业内控制度的整体情况。具体的职能部门仅从自身的业务进行控制,无权问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内控情况。而内部审计除了关注某个业务环节的控制之外,还重点关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牵制和配合,如收入控制环节,财务部门关注资金的收入到款情况,销售部门关注收入合同的签订情况,那么,是否应到的合同款都已按时到达,合同的登记是否完整,合同管理部门统计的收入和财务部门实收的收入是否吻合,都关系到单位收入的完整性。现实中一些单位的财务部门对经济合同未做备份,各部门之间也缺乏沟通意识,财务部门只知道实到金额,但不知道应到金额,这种内控的缺陷,容易导致“小金库”及一些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内部审计部门会建议将经济合同在财务部门备份以使其能够履行监督职责。另外,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内部审计部门关注财务账和资产管理账的核对情况,固定资产的账面和实物的管理情况,这些都涉及到各职能部门之间控制制度的衔接。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关注这种职能部门之间的衔接,运用审计的专业判断,分析内控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3.协助企业进行风险决策和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部门并不是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而是要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流程、有效性进行评价。企业的风险管理其实蕴含在企业的业务流程设计和控制、重大投资、重要资金使用、重大人事任免的决策程序以及各种内控措施的设定和执行过程中。通过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部门要把单位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反映给管理层,便于管理层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如在对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事业单位所投资的企业中大多处于亏损状态,普遍存在不良资产的现象,但是这些企业并不是有限责任公司,一些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性质仍然是全民所有制,如果这些企业产生了巨额负债,那么投资方就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于这一类的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就可及时向管理层提出风险规避的建议。
4.评价经济责任,协助干部考核
法人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审计范围涉及领导干部任期内的以下事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收支、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资产管理、招投标手续的执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外投资的管理和收益、职工收入等。审计报告可以真实反映一届领导班子任期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干部、进行人事任免、采取激励惩罚措施等提供客观的决策信息和决策依据。
此外,内部审计还可以协助企业遏制舞弊、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通过对内控制度的审计和完善,堵住资产管理的漏洞。
(二)实现内部审计价值的有效途径
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审阅董事会决议、会议纪要、经济合同等,从全局化的视角来评价和协调全部门的业务。为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价值,企业可从以下途径入手: 1.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
内部审计环境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我国的经济法律环境、市场经济的健全程度、经济运行监管机制等构成了内部审计的外环境即宏观环境;单位的文化环境和高层意识构成了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即内环境。审计内环境对于内部审计价值的实现具有较重要的影响,内审人员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让管理层了解并重视内部审计,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促进内部审计价值的实现。
2.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和主管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级次上。一般而言,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越健全,报告级次越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强。独立性越强,审计的范围越广泛,审计遇到的阻力越小,内部审计的建议就越能够落实;如果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审计范围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审计意见难以落实,内部审计的价值就难以实现。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内部审计能否发挥价值的关键因素,包括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内部审计工作涉及面广,只有知晓财务、法律、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做好经济业务的评价和建议工作,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因此,做好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及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内审人员素质是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关键。另外,内部审计人员还需要恪守独立、客观、公正、保密等职业道德守则。
4.做好内部审计服务设计
内部审计服务设计的层次,影响到内部审计价值发挥的大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已从最初的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内部控制审计、绩效评估审计和风险防范审计。不同类型的审计服务发挥的价值是不同的,内部审计部门应结合单位的中心工作,选择当前阶段最能帮助实现单位发展目标的审计服务,协助管理层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
5.落实好内部审计的建议
要落实好内部审计建议,有以下三个关键因素:一是审计质量要高,问题要找准,建议要提好,这样被审计单位才容易接受。二是内部审计人员要善于运用沟通的艺术,要让被审计单位感觉到内部审计不是来“挑刺儿”的,而是为管理层把关的,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是落实审计建议的前提。三是要建立好审计建议落实的监督制度,做好后续审计工作。对于不能按期落实审计建议的单位,应争取管理高层的支持,必要时要采取通报批评等手段予以惩罚,以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来源:《财务与会计》2011年第5期
第五篇:利用内部审计创造价值
利用内部审计创造价值
========================
对现有的企业职能进行改革和完善并非易事,企业的内部审计系统也不例外。从传统意义上讲,内部审计的职责仅限于在管理及规章制度方面的监督。因此,许多内部审计团队在风险管理方面经验严重不足,同时无法在改革工作程序、推广优秀经验方面向企业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企业中新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以及对“多快好省”目标的迫切追求把内部审计推到了风险管理和运作程序改革的最前沿。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要求其内部审计部门突破传统的管理和规章制度范畴,承担更加广泛的职能。
对许多内部审计人员来说,这一变化过程既艰巨又充满了各种不稳定因素。成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可以概括成一点:结合。内部审计的资源与技能只有与多数股东的预期和企业经营战略相结合,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同样重要的是,内部审计的改进成效必须量化。许多企业给监督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结果却无法对回报进行评估。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以企业发展目标为标准的全面业绩评估系统。
加速内部审计职能转化
在转化内部审计职能方面,企业确实有所进步,但步伐缓慢。通常看来,内部审计工作并不属于关键职能岗位,亦非职业生涯中重要的晋身之阶。但是,一名称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是个多面手,在必要时充当经营咨询专家、心理学家、后备支援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多种角色。因此,内审人员只有具备多种专业技能才能取得成功。同时,多重职能也给监督者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他们可以自由参与企业内各种经营管理工作。培养开阔的视野,因而拥有更多机会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整合增效。
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非常重视这种广博的知识与技能。它们不仅利用内部审计部门促进经营,而且用来当作培养管理人员的基地。可惜这种方法的使用并不普及。在很多情况下,内部审计团队提供的技能常常不能适应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市场需求。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哪些新方法呢?一流的内部审计工作是怎样的?优秀的监督企划必须满足如下八个条件:
目标明确:明确掌握高级管理层、监督委员会与董事会等核心人员对企业的预期目标,并确立其优先顺序。
战略一致:内部审计部门的资源、技能和投资与企业核心成员的预期目标高度协调。
充分交流:内部审计系统及时通报调查结果、提供技术支持并促进交流。
评估风险:投入资源,关注高回报的投资计划。
高效的监督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的系统与工作程序并不断改进、升级。
知识管理:积极在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和联营合作公司之间进行优秀经验交流。
技能更新:富于创新精神的企业部门不断培养技能广博、适应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业绩评估:拥有精密的量化评估系统,对目标完成情况与创造的价值进行精确评估。
帮助建立企业竞争优势
改进后的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在很多方面为实现企业增值作出巨大的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收益最大化:以前,多数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很少在促进收益最大化方面用心,但是这方面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内部审计可以有效控制和防范票据错误、欺诈或技术条件不足等导致收益流失的现象。关键是确保技术研发和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符合企业的既定目标。
控制支出:内部审计系统一贯重视企业的支出管理,但是随着电子通讯、网上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在这些新兴领域内进行支出审核与评估,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加举足轻重。
风险评估:在大多数企业中,风险管理与评估投资方案是首席财务官的工作重点。而首席财务官则必须依靠企业内部审计系统处理这些关键性的问题。
技术与相关经营程序:内部审计必须掌握技术研发方面的重要技能。当新技术的应用导致经营程序的变革时,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对这种变化的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其达到既定目标。
保护信息资产:为确保信息的安全使用,内部审计职能必须负责企业信息整合、信息的准确性与即时性以及信息的管理和安全保障。
总之,积极活跃的内部审计能够在提高企业收益、改进经营程序、增进部门交流、加强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为企业作出重大贡献。
但是,要想取得这样的收效,企业就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尤其是高层经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在许多企业里,人们始终把内部审计视为一个不得不设置的得罪人的部门,而没有认识到它对建立企业竞争优势起到的重要作用。改变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态度可能需要经过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
实现内部审计资源转型
正确的策略是内部审计资源转型的关键。采取如下步骤,可以使这一转变过程相对顺利一些:
第一步:制定策略。确定内部审计对企业及投资者的关键价值。分析变化、事态和各种相关因素。使内部审计的资源和任务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
第二步:评估机遇。按照第一步中制定的目标,评估现有的资源、能力和经验。确定现有的技能与企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并制定详细的计划,迅速有效地弥合这一差距。
第三步:实现价值。重视计划管理,确保及时实施。制定一套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业绩评估系统。保证企业经营程序的活力与顺畅。
与其它改革计划一样,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定会存在很多障碍。在转变过程中,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都会遇到以下10种最常见的问题:
决定只对现有的资源修修补补,不愿意实施全面的改进计划;
决定稳扎稳打以避免失误,结果却丧失了工作重点与前进动力;
不能积极促进变革,而是消极地等待技术的发展带动变革;
当改进结果难以持久或不理想时再对计划进行零敲碎打的修改;
自以为了解投资者的意愿,没有征询他们的想法和期望;
在实施重大变革的同时,期望正常的工作活动不受到丝毫影响;
自认为拥有全部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没有独立制定本企业的变革计划,而是照搬照抄其它企业的成功经验;
认为他们的工作结果无法评估;
再次对改进计划修修补补。
企业会不断寻找能创造更大价值的领域,而内部审计系统将会备受关注。对内部审计系统来说,这是一个拓展自身职能、增加自身影响的绝佳机会。
这时,就更加凸显出领导才干的关键作用。内部审计系统需要吸引具有创造力、敢于冒险、善于交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