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的若干规定
一、任课教师的聘任
研究生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般应由各院(系、所)从教学和科研经验较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人员中选聘。对于讲师或讲师以下职称的教师是否可担任研究生课程的主讲教师,需经院(系、所)主任审核同意后再聘任,并报研究生院备案。为全校研究生开设公共学位课程的教师需经所在院(系、所)的主管主任审核,报研究生院批准后,由院(系、所)聘任。
第一次承担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必须在开课的前一学期通过校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组织的课程试讲,合格者方可正式开课。
聘请校外人员担任研究生课程教师时,需填写《清华大学外聘“课程主讲教师”申请表》,经院(系、所)主任审核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后,由院(系、所)聘任。
二、任课教师的职责
1.任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行为规范,举止文雅;应对所任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全面负责;应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加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教育。
2.任课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基本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作到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都能体现学习与科研基本能力培养相结合,使课程学习成为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不断探索适应研究生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研究型教学,鼓励开设项目训练型、实践型、案例分析型、交叉学科类等课程,积极组织专题性的课堂讨论。
任课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修订教学大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任课教师应努力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进程。按时授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停课。在任课学期内,不能因出差而影响授课及其他教学环节。如确需出差,需要调课或请他人代课时,任课教师必须提前提出书面申请,出差一周以内(或代课一次)由院系主管教学副主任批准;超过一周(或代课超过一次)须经院系主任批准;全校研究生公共课不允许调课或代课,若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或代课时,须报研究生院审批。一门课在一个学期内临时调课或请其他教师代课一般不得超过两周。
由于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直接或间接责任,导致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等消极后果,均属教学责任事故。教学责任事故的认定和处理按“清华大学关于教学责任事故的处理规定”执行。4.任课教师应明确所授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考核方式。应准备完整、正式的教学大纲,在上课之初即向学生公布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和考核方式,并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编号、中英文课程名称、学分; 2)任课教师姓名、职称;
3)开课学期;
4)预备知识和先修课程;
5)适用专业;
6)课内外周学时和总学时; 7)课程内容简介(500~1000字); 8)教学日历;
9)教学要求(各环节的要求)、授课方式和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课程总成绩的组成); 10)主要教材及参考书目。
6. 任课教师在进行研究生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时要严肃认真,公正合理。在课程考试监考时,应按“研究生考场纪律”和“监考教师注意事项”的要求,严格执行考场纪律,并认真做好监考记录;在课程考核结束后,及时批改考卷和评定成绩。在课程成绩评定时,应实事求是和公正合理,严格把握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应在学校注册中心规定的期限内录入成绩,以使研究生和导师在新学期开始时能及时安排新学期的学习和科研计划。
6.任课教师在教学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及时编写适用于研究生的高质量课程讲义和教材以及高水平的专著。
三、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估
为保证我校课程教学的质量,学校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全校课程的评估工作,包括学生评估、授课教师自我评估和专家评估。任课教师应认真完成课程自我评估问卷,并就研究生学习情况、选课研究生及其所在院系对该课的意见与要求、今后改进设想、教学方法总结、教学体会以及对教学管理工作等提出评价意见、要求和建议。
各院(系、所)应及时掌握所在单位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各院系应帮助其改进工作;对确实不适于担任教学工作的,应改聘其他工作。对于缺乏责任心、不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的教师,应批评教育直至给予相应处理;对于教书育人、教学工作优秀、教学改革成果突出的教师,可申请参加学校教学工作优秀及教学改革成果奖评选。
四、教务管理的有关规定 1.课程申报、教学任务书与排课
每学期期中申报下一学期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具体时间请注意研究生院通知),研究生院按照往年所开课程和新批准开课情况下达教学任务书,任课教师在教学任务书上填写教师姓名、学时、希望上课时间等内容。已经开过的课程如果教学大纲有变化,可在此时变更。
排课时,学校注册中心首先安排全校研究生公共课程,随后安排各院(系、所)开设的学科专业研究生课程。课程安排完毕后,注册中心统一印发研究生选课手册,全校下学期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随即确定。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一经下达,任课教师应如期开课,一般不得更改开课计划和任课教师。如确有理由需要更改上课时间或任课教师,必须在开课前一个月向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院系批准后报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同意后方可更改。2.课程目录的编印
研究生院每年春季编印下一学年的研究生课程目录。在此之前教师可申请变动所开课程,并将所开课程要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的名称报所在院系研究生教务管理部门。课程目录一旦确定,必须按时开课,不得随意更改。如选课人数过少(少于5人),可采取自学或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并报研究生院备案。连续两届无人选修的课程,应从课程目录中取消。3.新开课程
准备开设新课的教师应写出拟开设课程的详细教学大纲,在学科专业范围讨论后,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或教学委员会)审批。各院(系、所)将同意开设的课程报研究生院备案并确定课号,正式编入《清华大学研究生课程目录》。4.课程考核
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的目的是考查其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其运用所学该课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查教学效果,评定学习成绩。
研究生课程按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考试课程按“百分制”记载成绩;考查课程可按“百分制”,也可以按“通过”或“不通过”记载成绩。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采取笔试、口试、开卷、闭卷、课程论文等方式评定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5.考试安排与监考
研究生课程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期末最后两周内。任课教师应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将所希望的考试时间告知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以便统一安排考试时间和地点。考试时间和地点一旦确定,不得任意变动;确因特殊原因需变动时,必须于考试前十天向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申请,经同意后才可变更,并应确保通知到每位应考研究生。
监考教师应认真填写“监考记录”。如发现夹带、抄袭或代考等作弊行为,应立即中止作弊者答卷,没收其试卷,保留其作弊证据,在“监考记录”上记下有关情节。考试结束后及时上报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和研究生院。考试作弊者该门课程成绩记“0”分,未经批准,任课教师不得同意该生“重修”或“重考”。为扩大研究生知识面,研究生除完成学位要求课程外,可选修一些课程作为非学位要求课程。按非学位要求课程选修的课程可按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记载成绩,对此,研究生应在选课时选定。考试和考查这两种方式所对应的教学要求相同,但在课程成绩记载上有差异。对于按考查方式选修课程的学生,考核成绩60分以上,一律记“通过”。6.成绩录入与管理
任课教师应在课程考核结束后及时批改考卷和评定成绩。应在学校注册中心规定的期限内录入成绩,并打印成绩单,签注主考教师姓名及考核日期,经开课院系盖章后,送所在院(系、所)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报送注册中心存档。成绩一旦提交,不得任意修改,若确属教师批改有误,由任课教师提出书面申请,写明理由,经所在院系教学主管主任批准、签字后,报研究生院审批。
任课教师应规定开卷考试交卷的截止日期,届时不交卷者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凡经正式选课,未办退选手续, 又不参加考核者,成绩记“0”分;凡未办选课手续或自学申请手续者,任课教师不予考核,不给成绩;对无故缺考者,成绩记为“0”分,并在备注栏内注明“缺考”。
经院(系、所)研究生管理部门正式办理缓考手续者,在其成绩栏内注明“缓考”。凡未正式办理缓考手续或无校医院证明者,任课教师不得同意缓考。研究生的“重修”或“重考”与下一次课程考试同时进行,课程成绩按正常考试记分,但应在成绩后面注明“重修“或“重考”字样。由于不及格“重修”或“重考”的成绩一律在成绩单上注“补考”字样。
第二篇:关于研究生课程管理和考核的规定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关于研究生课程管理和考核的规定
一、课程的设置
1.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列出的课程属研究生课程。
2.凡未列入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不属于研究生课程,所修课程不计学分。凡给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不得把研究生插入本科生课堂中听课,否则,不计成绩及学分。凡研究生因研究课题的需要,补修本科生某些课程,不计学分,不计成绩。
3.凡本学年应开课程须按时开出,并接受全校研究生、在职培训生和进修生听课。
二、选课办法
1.新生报到后一周内,导师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及研究生实际情况,制订出培养计划。经硕士点学科带头人(负责人)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2.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已确定的学位课不得更改。非学位课因故需要更改时,须由导师申请,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批准,更改课程学习手续须在开课前办理,不接受个别研究生因考试不及格而要求更改课程。
3.培养计划中所列课程,2年制、2.5年制应在第二学期,3年制原则上应在第三学期期中之前全部学完。
4.实践环节包括:①开题报告,2年制、2.5年制在第三学期开学8周内,3年制在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并由各学科组织评审;②科研与生产实践(包括参与科研课题、工程设计、生产单位实习等),2年制、2.5年制必须在第三学期末,3年制在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③学术活动。
三、课程管理
1.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组织由研究生处负责(包括制订教学计划、发放教学任务书、考试安排、成绩归档等工作),不经研究生处下达教学任务书的课程不予承认工作量。根据研究生培养计划,研究生处于前一学期的第十五周将教学任务通知书下达给各学院。
2.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可由各学院推荐,并报研究生处审核。对不合适的任课教师研究生处可重新聘任。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个别课程的任课教师可由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担任。3.研究生处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包括课程的教案、执行教学计划等)进行检查。一门课有一次误课,通报批评;累计两次误课,除通报批评外,取消此课程的教学工作量。研究生处将聘请有经验的老教授组成研究生教学督导组,在检查中,发现确有不胜任工作的教师,将予以撤换。
4.各学院均应重视对所承担课程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5.担任研究生授课任务的教师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本课程涉及的最新成就,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鼓励采用原版教材,鼓励双语教学。任课教师必须于开课前一周内将教学计划交到研究生处,逾期不交者,追究其教学责任。
6.任课教师应严格按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专业课教学的面授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二分之一,否则按1/2折算工作量。任课教师不得私自更改教学计划,不得将授课任务私自转交给他人。教学计划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交研究生处备案,另一份由本人保存。
7.研究生课程在开课期间,不得中途停课,如确有特殊困难,停课须经研究生处批准。8.为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在第一学年内,导师及学科不得安排研究生出差,遇到特殊情况必须出差时,需经研究生处批准。学生出差耽误课程成绩由学生自负。
10.为保证教学质量,每位授课老师每学期安排为研究生授课时数不得超过2门次,累计不超过120学时。
11.每门课程考试或考查结束后,任课老师应将学生的原始答卷或成果材料及成绩单一并送研究生处。
四、课程考核
1.研究生的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采用闭卷或开卷考试,计分采用百分制,考查可采用写读书报告或小论文等方式,计分采用百分制或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2.研究生培养计划中所列课程均须考核,研究生的学位课必须考试;选修课既可考试又可考查。
3.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要求,难易适中、分数分布合理,反映学生掌握教学要求的实际情况。
4.因故不能参加考试者,须在考前办理有关手续,经研究生处批准后可以缓考。因不可抗力因素或意外事故造成缺考的,应及时补办缓考手续,否则按旷考处理。无故旷考者,该课程成绩记为“0”分,并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5.研究生课程不及格者,可补考一次,补考成绩合格,取得相应学分,补考不及格,必须重修。重修后成绩合格,取得相应学分,重修后成绩仍不及格,应终止培养,予以退学。凡是重修的课程,成绩单备注栏必须注明“重修”字样,并附原考试成绩。学位课的及格成绩为75分,非学位课及格成绩为60分,课程考试不及格,经过补考、重修合格后,登录成绩只记入及格成绩。
6.研究生在校期间,出现一门课程重修不及格或两门课程补考不及格或累计三门课程不及格者,应予以退学,终止培养,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7.考试舞弊或考试成绩作假者,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五、成绩管理
1. 研究生的成绩是研究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档案资料。任课教师在课程考核结束后,将成绩录入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并打印成绩单一式两份签字。教师需于考后一周内将两份成绩单连同学生的原始答卷或成果材料一并送研究生处培养科备案。无原始答案仅有成绩单者,不承认成绩。考试(考核)成绩确认后不得更改。
2.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由研究生处培养科提供三份“研究生成绩单”,并审核盖章,两份存档,一份由本人保存。
六、本规定由学校研究生处负责解释,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大新中心小学年级课程任课教师
大新中心小学年级课程任课教师
2012.9
年级语文数学英语
一(1):一(2):一(3):一(4):
二(1):二(2):二(3):
三(1):三(2):三(3):
四(1):四(2):四(3):
五(1):五(2):五(3):
六(1):六(2):戚从真王丽君张艳秋李芳云李云修王秀荣于绍良李建平陈俊清董凡瑞李海丽李子峰吴静李学友张新民冯杰高自影吴均吴桂娟 王玉兰 张健 徐丽 邢玉宽 高素侠 邱剑 邱辉王莉 李兴峰 吴道臣胡明忠 周峰 张德连李磊 刘体良 李淑云吴学礼
谢为民 戚欢欢 谢为民 戚欢欢
第四篇: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研究生基础课。旨在提高考古专业本科毕业或有一定考古学基础知识的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理论自觉,熟悉和了解考古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讨论,也结合一些课堂讲授。讨论和讲授的题目主要包括: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的学科特点、当代考古学理论流派、中国考古学理论的过去与现在、地层学与类型学、聚落与社会、葬仪与社会等。也可以由听课者自行选定讨论题目进行讨论。课程要求每位同学要有课堂发言,事先选定论题,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准备发言稿或PPT,并提前告知发言的题目和主要参考文献,以便其他同学参考。最后将所选和讨论的论题写成论文作为作业。参考书:
1、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西安,1997年。
2、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北京,2004年。
3、陈淳编著:《考古学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年。
4、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北京,1987年。
5、肯·达柯著,刘文锁、卓文静译:《理论考古学》,岳麓书社,长沙,2005年。
6、布鲁斯·崔格尔著,徐坚译:《考古学思想史》,岳麓书社,长沙,2006年。
7、Bruce G.Trigger, A History of Archaeological Thou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研究生课程: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
教学内容:
文物保护的基本理念;几大类文物的结构与组成、劣变原因、病害种类与分析鉴别、病害调查、病害评估;文物保护基本技术-主动性保护和被动性保护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物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动向。
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技术,以及基本的研究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选择保护材料和保护技术,为将来从事实际保护研究和保护处理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理论授课与实际保护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基本保护操作动及常用仪器的使用。参考书:
李家驹主编:《陶瓷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黄克忠:《岩土文物建筑的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
路凤香、桑隆康:《岩石学》,地质出版社。
成俊卿:《木材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年。
贾文忠:《古玩保养与修复》,北京出版社,2000年10月。
张承志:《文物保藏学原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月。
文物建筑保护及规划实践
先修课程:古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史、文物建筑参观测绘实习、建筑设计
一、基本目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大量记录、见证了数千年历史的不可移动文物。这些历史遗产不但是需要守护的精神家园,也是当前中国社会进入可持续和谐发展阶段后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关乎中华民族的复兴,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1997年,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正式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各级领导责任制(简称“五纳入”)。近年来,在总结1997年以来“五纳入”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等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各相关省级政府工作部门发出进一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了文物保护事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要研究、探索科学的保护手段和保护方式,加强对大遗址的保护”的学科建设目标,并在文物保护的经费落实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为文物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的政策和财政的基础。
在中国以科学方法保护文物建筑,始于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杨廷宝等中国近现代建筑学的先驱大多在此领域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新中国建立以来,曾经针对古建筑进行了数次广泛的普查和大量修缮工作,确定了40余万处全国各级不可移动保护单位。
但长期以来,因种种主客观原因,文物保护事业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在学术上,与文物保护相关的学科因文、理、工的学科划分而互相隔离,造成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化,难以适应需要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在财力上,文物保护单位也长期面临着捉襟见肘的困境。因此,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曾长期处于缓慢有时甚至是停滞的状态。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家确立了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新认识,文物保护事业在学术建设和实践工作上都出现了蓬勃兴旺的发展态势。其中,较为突出的实例如吐鲁番地区、西夏王陵和高勾丽等大规模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它们昭示了“遗址保护规划”作为文物保护领域新兴的学术增长点的确立。
面对国家对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视和文物保护事业勃然兴起的发展需要,1999年,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设立了“文物保护”和“文物建筑”的本科专业方向。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上世纪8,90年代,国家文物局曾委托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建筑院校开设过数届的“古建大专班”,以培养古建筑保护修缮人才。显然,1999年国家文物局委托北京大学培养的已经不再是知识结构仅限于“建筑学”的文物建筑保护人才,而是希望培养出具有跨学科的知识背景,能适应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需要的人才。同时,人才培养的规格已经从专科提升为本科,彰显出国家对文物保护人才的更高期望和要求。
文物建筑专业方向所培养的人才,担负着日后保护修缮文物建筑和主持编制遗址保护规划的责任,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总设计师,负责协调组织各有关学科,除需要较强的发现、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需要培养其团队组织、调控和对外联系等项能力。结合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学科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强调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具体的设计实践,使本专业的学生将其之前所学的建筑学类课程和文史、考古类课程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逐步掌握研究和实践的综合能力,以面对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需要,为中国文物保护事业贡献才智。
二、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文物建筑保护及规划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文物建筑保护及规划设计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第二章:城市规划通则
第三章:文物建筑保护及规划设计依据及基本理念
第一节:文物建筑保护及规划设计所需的多学科背景介绍
第二节:文物建筑保护及规划设计的法律依据和理论原则
(结合重点相关法律和国际宪章导读)
第三节: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规划设计中的理念之争
——“完整性”、“真实性”、“假古董”等问题的研讨(结合实例进行课堂讨论)
第四节: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现实中的问题与答案(结合有关现实情况作课堂讨论)
第四章:文物建筑保护及规划设计技术
第一节:文物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技术实施规范
(结合重点相关法规导读)
第二节:遗址保护规划
第三节:文物建筑修缮及复原工程(结合体实例,尽可能安排参观)
第五章:文物建筑保护及规划设计实践
第一节:设计与制图基础
第二节:文献研究概述
第三节:田野调查方法与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
第四节:文物建筑修缮、复原设计实践
第五节:遗址保护规划设计实践
三、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分为授课和实践两大部分,其中,授课部分由课程主持人主讲,并邀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以锻炼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主,设计实践内容尽可能争取真实题目。
四、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现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现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现行)
4、《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现行)
5、《威尼斯宪章》19646、《奈良宣言》19947、《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04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现行)
11、《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现行)
12、《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213、《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宪章》199014、《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198715、《城市规划原理》 李德华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16、《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与维修 》 祁英涛文物出版社1986.917、《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杜仙洲 台湾 丹青图书有限公司 198418、《古迹建筑修护学》 黎小容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
19、《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研究生课程: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早期陶器研究、农业起源研究、新石器时代石器、玉器研究、聚落研究、区域考古学文化及文明起源研究等12个专题。教学安排一学期。
本课程的特色是教学内容系对学科前沿课题的探讨及最新的研究成果,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辅以图片、幻灯、录相等教学手段。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成果及前沿课题有较好的了解,同时在史前考古研究方法与理论水平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训练与提高,为深入进行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书:
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
严文明:《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三秦出版社,1991。
许倬云、张忠培主编:《中国考古学跨世纪反思》(上册),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及若干篇论文。
研究生课程:夏商周考古研究
课程简介:
本课重在讲授和研讨夏商周考古最前沿、最热门、最新发现等学术内容,让学生及时把握学术动态,并尽可能地参与其中。在授课过程中,同时注意分析夏商周考古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理论与方法。因此,课程内容有相当部分因年而异,2005——2006年课程主要内容如下:
1、2004年夏商周考古重大发现述评。
2、“夏商周断代工程”述评。
3、古代文献中的夏与商。
4、夏文化研究。
5、早期商文化研究。
6、晚商文化研究。
7、西周文化研究。
每周三学时,平均讲授占三分之二,研讨占三分之一。
参考书: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和2004年。
最新发现报告与相关论文等。
研究生课程:考古文献研读(上)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针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研讨课。研读文献主要是中国考古学不同发展阶段上出版的史前和夏商周时期有代表性的田野考古报告。授课方式为学生在课下仔细精度报告,课堂集体讨论研究,检讨报告在田野工作方法、资料分析处理等方面的特点及问题。本课程试图达到两个教学目的:第一,使学生掌握正确分析、使用考古报告所提供考古资料的方法,为其将来的学术研究奠定技术、方法的基础。第二,通过对学术史上不同阶段发表的报告的分析,梳理中国考古学学术思想发展过程,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考古学研究技术、方法的发展过程,从而通过对学术发展史的了解把握,理解认识学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学生将来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做好准备。选课学生需要认真撰写提交读书报告,供课程考核。参考书:
《梁思永考古学论集》
《李济考古学论集》
《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
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
伦福儒:《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年
研究生课程: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
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授的内容包括什么是玉和玉器;玉器的起源及雕琢工艺,史前时期至明清时期的玉器及玉文化等几个部分,通过实物及幻灯、录象等教学手段系统而有重点地介绍中国古代各个不同时期玉器及玉文化的特点、功用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阐明中国古代玉器及玉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以促进对中国玉器及玉文化的深入研究。
参考书:
1.赵朝洪主编:《中国古玉研究文献指南》,科学出版社,2004年。
2.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3.杨伯达主编:《中国玉器全集》(1-6),河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
4.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15)。科学出版社,2005年。
5.相关考古报告及论文。
第五篇:英国研究生课程
英国研究生课程
“短小精悍”的英国硕士课程是很多留学生的不二之选,但是在申请中还是不乏疑问的,有的学生就担心课程只有一年,回中国就业的话学历不被承认,还有就是对英国硕士高昂的学费不解,真的值得斥巨资吗?英国权威留学机构英国优越教育总结了大家的问题向大家介绍下英国的硕士课程;
优越教育的资深顾问老师就从分类、课程、申请时间和申请资料几个方面来介绍英国硕士课程;
英国硕士分类
熟悉英国硕士研究生制度的同学应该知道,英国硕士分为两种:一种是研究式(Research Degrees);一种是授课式(Taught Course)。如果以文凭来分可以分为1年制研究生文凭课程(DIPLOMA)和1年制硕士学位课程(DEGREE)。以学科来分可以分为:MSC 理学硕士、MA 文学硕士、MBA 工商管理硕士、LLM 法学硕士。授课式和研究式硕士课程有什么区别
这两种硕士课程都是1年制的研究生课程。授课式以授课、讲座、论文等为主,多为实用性专业。研究式的申请较授课式较难,因为它是以某一研究课题作为主要目标,需要申请人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方向或研究成果。研究式课程通常是博士前的一年学习,所以希望继续读博(或硕博连读)的学生可考虑申请,一年后获得MasterofResearch的学位或MasterofPhilosophy学位。何时开始准备
建议不太清楚流程的学生先做咨询或是让留留学帮助你规划学习雅思的时间,学业成绩的提升,制定留学方案等的一个时间规划表。据了解,已经有少数大三学生在10月、11月份就开始咨询,有些学生也已经开始早早的进入准备流程,这样尽早的准备,对学生申请名校的成功率会加大。总之,因为英国大学录取采用先到先得的原则,所以越早申请越好。
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希望通过读硕士继续深造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参考英国泰晤士报专业排名,并参考综合排名。一般来说,前50位的大学都是很好的大学。各大学都有自己的强项专业,专业名称和课程安排也不太相同。申请者要具体考虑哪一个专业是真正喜欢,不能单看排名、选择热门。
何时开始入学申请
英国硕士课程每年9月底正式开学,提前一年开始接受申请。建议申请者在每年的9月到第二年的3月递交学位申请。但是,也建议学生要留意个别大学或专业特别提出的申请截止日期。大学处理申请速度通常为4到8周,有些重点大学或热门专业需要10到12周,所以申请者要预留出学校审理即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时间。
需要准备哪些申请材料
大学非常看重申请者的自述信、推荐信、简历及成绩单等材料。他们希望看到申请者经过精心准备后提交的申请材料。如果大部分申请材料雷同、乏味,就很难体现申请者的特点,也难看出申请者具备哪些独特的素质。特别是自我陈述环节,更不能敷衍了事。
此外,英国优越教育也为大家如何申请英国硕士课程“支招”;
1、专业定位-选择适合的中国学生申请的硕士课程集中在金融类、管理类、理工类等专业。一般来说,英国前50位的大学都是很好的大学。各大学都有自己的强项专业,专业名称和课程安排也不太相同。
留学申请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结合起来选择硕士的专业,特别是要具体考虑哪一个专业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不能单看排名,选择热门。热门专业的竞争激烈,无疑增加了录取风险。要知道,你是和来自全球的佼佼者们竞争!不要拿自己的弱势和别人的优势进行竞争。
专业选择是一个很精细的工作,要仔细阅读大学专业说明及录取要求,成绩要与留学申请学校“门当户对”,达不到具体要求最好不要抱侥幸心理。同学们可以利用暑假集中查询学校和专业的信息,加以比较和选择。如果仍有困惑,与其浪费时间茫然无绪,不如尽早咨询专业的顾问老师。
2、成绩定位-雅思和GPA齐头并进
英国大学没有统一的硕士课程入学考试。一般来讲,主要以留学申请者的本科背景和大学平均成绩来先申请硕士课程,随后补充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如雅思成绩)。
大学在审批学生留学申请时,首要看的是GPA 以及相应专业课的成绩。在专业课水平达标的基础上,通过雅思分数来评估该生能否能够听懂课程以及能否顺利毕业。
各大学对雅思和GPA的要求没有统一标准。大部分英国名校要求学生本科毕业成绩达到85分以上,雅思6.5分以上,个别院校和专业需要7.0 分甚至是
7.5分。
名校对雅思分数的要求一般都高于其他院校,比如华威的Marketing 要求雅思达到7.5。所以很多学生为了进名校恶补英语,而忽视了自己专业课的学习。实际上,GPA 和雅思成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雅思分数再高只能说明学生的英文水平。平均成绩60分、雅思8.0,被名校录取的希望仍然是很渺茫的。对成绩的准备有两种建议。一是如果大二大三时就明确留学意向,那么雅思考试的准备越早越好,在大学三年级就可以着手准备,考试的时效为两年,如果成绩不理想还有机会重考。同时切莫忽视GPA的提高,平均成绩最好保持在80分以上,并积累良好的学术背景。
如果时间稍显紧张,建议可提前了解学校和具体专业对语言及平均成绩的要求,若GPA达到要求,提交留学申请后着力准备雅思成绩。雅思和GPA齐头并进,才能为顺利申请做好铺垫。
3、材料定位-申请材料完整且有针对性
完整的留学申请材料是高质量申请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留学申请完整的情况下学校才会审核;当然,留学申请材料的针对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除了成绩单、奖学金证明等硬性材料外,审批者在考量学生情况时,所能参考的依据就是个人陈述、推荐信等软性材料,以做出最终的评估。所以留学申请材料一定要精心准备。
以上就是英国本地权威留学品牌英国优越教育带来的所有关于英国硕士课程的信息了,如果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英国硕士课程的内容可以前来咨询优越教育专家老师。优越教育同时拥有英国外交部与驻伦敦伦敦中国大使馆认证、中英联合办公以及强大的顾问团队和文案处理中心和英国化高标准服务,位居“2013十大留学中介”第一;优越教育的高录取率和高签约率都是你信赖的保障,丰富的海外资源和资深顾问是你选择的基础,选择优越留学,选择成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