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管理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
学校管理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
——以容州三小为例
班级:小学教育(数学与英语)
姓名:康慧英
学号:200813405163
科任教师:韦明伺
摘要
学校管理是一个漫长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又都是围绕着学校决策来制定以及实施,换言之,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决策水平的高低成为了衡量学校管理优劣的重要标志。一所学校的决策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管理效能的高低。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学校执行性、事务性的决策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虽然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学校管理决策中仍普遍存在一些不能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学校管理决策的含义、特征进行探讨,指出目前学校管理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五项促进学校管理决策优化的对策,为促进小学学校管理决策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决策,学校管理决策
目录
一、研究的缘由及意义.......................................................................................................1
(一)研究的缘由........................................................................................................1
(二)研究的意义........................................................................................................1
二、相关概念.......................................................................................................................2
(一)学校管理的含义................................................................................................2
(二)决策的含义........................................................................................................2
(三)学校管理决策的含义........................................................................................2
三、学校管理决策现存的主要问题...................................................................................2
(一)决策主体趋向一元化........................................................................................3
(二)决策参与趋向形式化........................................................................................3
(三)决策认知趋向“常识化”................................................................................3
(四)决策过程趋向简单化........................................................................................3
(五)决策取向功利化................................................................................................3
四、学校管理决策存在问题的成因...................................................................................4
(一)决策者的个人因素............................................................................................4
(二)影响决策的组织因素........................................................................................5
五、优化学校管理决策.......................................................................................................6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决策水平........................................................................6
(二)注重因地制宜,把握决策原则........................................................................7
(三)增强理性思维,规范决策程序........................................................................7
(四)倡导多元参与,完善决策方式........................................................................8
(五)以身为例,三小校长学校管理决策之道........................................................8 结语.......................................................................................................................................8 参考文献...............................................................................................................................9
一、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一)研究的缘由
学校决策并不是一时兴起,正如现代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的看法那般,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而学校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学校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制定决策、执行决策和实现决策目标进行的。一个学校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管理效能的高低,换句话而言,决策即 “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只有促进学校管理决策的发展与创新,才能提升学校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质量,从而推进学校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在校长的引领下,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效能,学校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扑面而来、知识经济的全面兴起、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权力重心的逐渐下移和学校组织的日益开放,现行学校管理决策封闭性、集权式、简单化的弊端愈加凸显,不能与当前学校管理的复杂性和创新性相适应。
不仅如此,在个人的层面,在容州三小实习的过程也使我感受颇深。我发现学校管理与校长负责制联系密切。实习学校的校长是一位女教师,校长在上级有指令下达的情况下都会通过周会积极听取各年级老师的意见。权力就该下放,把决策留给更多人,这点上落校长充分展现了这点。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学校管理决策的现存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学校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质量才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正确做法。
(二)研究的意义
开展本次关于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开展本次关于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理论论述,阐明了学校管理决策具有的一般管理决策的共同内涵,又凸显出其独特的应有之义,充实了小学学校管理策略的内涵。
2.实践意义
本次研究对小学学校管理决策实然状态进行阐述,有助于小学在学校管理过程引起注意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在相应理论基础的支撑下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供学校 管理决策时参考或借鉴。
二、相关概念
(一)学校管理的含义
学校管理随着学校教育的出现应运而生,并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当今社会,学校已经由一个封闭型的系统向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转变,学习管理逐渐演变成为学校独特的职能活动。学校管理的定义可以引用张济正教授说过的话,“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二)决策的含义
对于决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简单的定义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周三多认为:“所谓决策,是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有国外学者则将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也有人从不同角度为决策下定义:从选择的角度看,决策是对一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所做的抉择;从信息的角度看,决策是将信息转换为行动的过程。
(三)学校管理决策的含义
学校管理决策可认为是学校组织或管理者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对学校教育活动未来的方向、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进行选择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决策的主体是学校组织和组织中的成员;二是决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问题以实现目标;三是决策的对象是未来活动的方向和内容、活动的方式。
三、学校管理决策现存的主要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扑面而来、知识经济的全面兴起、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权力的逐渐下移和学校组织的日益开放,现行学校管理决策封闭性、集权式、简单化的弊端愈加凸显,存在着一些与当前学校管理的复杂性和创新性不能相适应的问题。
(一)决策主体趋向一元化
在校长负责制下,由于校长具有最后自由裁量权,有的学校决策异化为校长个人决策,异化为“校长说了算”。校长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是分工而不分权,缺乏有效的授权,事无巨细都要由其拍板。再者校长相当于学校的法人,其权力受制度的保障,却少有实质性制度的制约,因此,学校决策常常取决于校长的情绪和偏好,如果校长出尔反尔,学校决策则朝令夕改。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完全依赖于权力因素,负责体现的是权力的彰显而不是责任的承担。
(二)决策参与趋向形式化
学校管理决策的参与方式有集体参与决策、教师参与决策、学生及其家长参与决策、社区成员参与决策。而这些决策采取的方式和参与的程度往往也是个人决策的结果。因此,决策常常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甚至出现“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关键事不开会”的现象。
(三)决策认知趋向“常识化”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决策无时不在。对于学校而言,进行科学、有效、迅速的决策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学校管理决策时,由于对决策的认识先入为主,使决策似是而非,产生一定的偏差。比如说心理定势、最有效应等都会因人事的偏差而引发不正确的决策。
(四)决策过程趋向简单化
学校管理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瞬间的“拍板”,甚至是“拍脑袋”,其主要表现在决策的制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决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决策制定过程的完整性。然而,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为了急于求成,决策过程趋向简单化。
(五)决策取向功利化
学校管理决策的主要特征具有公益性和公平性。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学校管理决策遵循的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正受到功利主义的冲击,而出现了诸如“中分数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重名利而轻信仰”等的情况。
四、学校管理决策存在问题的成因
在小学学校管理决策过程中,导致学校管理决策出现问题或者偏差的原因不仅有社会因素,还存在组织系统的因素,但最主要还是学校自身发展层面的微观因素。而影响学校决策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决策者的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
(一)决策者的个人因素
决策的过程是决策者的主观世界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而过程。不管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而言,决策者都是影响决策过程的关键因素。决策者的思想观念、知识高低、能力和态度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对决策产生作用。
1.思想观念
决策者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是制约决策的首要因素。教育思想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学校管理决策的出发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的决策者并没有转变教育观念,其决策行为多数情况只是片面追求求学率、请来教育功利化等违背教育理念的价值取向,使决策难以体现教育的永恒价值和教育的终极目标。
2.个人经验
决策者的个人经验在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决策者可以凭借经验的积累,甚至是直觉,对一些难以依靠理性决策的问题做出非理性决策;另一方面,决策者也可能因为成功的经验使自己形成思维定势,过分依赖自己的经验,在决策时不再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使决策过于保守。
3.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决策者进行决策所需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实际上,决策者为了便捷习惯于随意简化决策的过程,忽视决策程序化的重要作用,而对于非程序化决策的却难以有效把握。
4.决策风格
决策者对问题的感知能力、经验积累、个性特点、工作作风不同,其决策风格也不相同。决策风格分为五种:固执己见,善言逆耳;见风使舵,没有原则;因循敷衍,拖延决策;缺乏主见,不知所措;多谋善断,敢于质疑。显然,前四种风格往往造成决策 失误。
5.风险态度
决策者对未来教育活动的认识是有限的,决策方案的实施不是总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可见,决策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决策都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有些学校决策者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只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缺少开拓进取,富于创新的精神。
6.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效应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决策者常常受消极心理效应的影响。
(二)影响决策的组织因素
学校管理决策的主体是组织,学校的组织氛围同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组织成员的决策。影响决策的组织因素主要有:决策体制、环境条件、组织文化、决策群体等。
1.决策体制
校长负责制强调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校长对学校行政事务具有最后决定权。虽然,其中也不乏有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保证监督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要义,但在,管理实践上,却没有制度上的实质性保障,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往往取决于校长的党性意识和道德素养。
2.环境条件
环境因素对组织决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各种环境条件对组织决策的互动性和制约性。当前的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管理活动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自然会引发学校内部的变化,影响学校的决策。同时,学校自身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也制约着决策方案的选择。例如,学校的德育工作深受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一项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
3.组织文化
学校组织内部的文化氛围是指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总和。学校的组 织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对变革的态度进而影响学校的决策。在一个开拓、创新氛围的组织中,组织成员总是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创新决策的合理性,希望通过变革获得新的发展和新的利益,从而渴望变革、欢迎变革、支持变革;在一个怀旧、保守氛围的组织中,组织成员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担心打破现有的格局,会失去既得利益和跟不上变化,从而对变革持有怀疑、惧怕、抵制的态度;而在一个冷漠、倦怠氛围的组织中,组织成员则产生“群体冷漠”的现象,对变革持无所谓的态度,游离于组之外,从而对一切麻木不仁、漠不关心。
4.决策群体
集体决策由于经过讨论获得多数人的支持,在实施过程中会减少阻力。但是在决策群体如果存在不民主的氛围,就会促成“群体思维”现象的发生,即群体盲目赞成某些自己不懂或缺乏深入思考的决策意见。此外,决策群体如果存在权力之争,则会由于不同意见的冲突与制约,大大削弱决策的有效性。这些决策并不完全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是一定程度上为了满足个人层面的权力要求。
五、优化学校管理决策的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决策水平
正确的认识是成功决策教育活动的前提。因而,要结合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学习掌握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管理、历史乃至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以加深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认清教育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等各种基本关系,避免因认识的模糊带来实际行动的偏差。例如,只有掌握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有关理论,才有可能真正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做到学有所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决策理论来源于管理实践,又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作为学校管理者,为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避免知行脱节,必须善于把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到科学决策实践,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决策教育活动,调整控制教育行为,切实使理论的学习掌握转化为强大的武器。例如,只有把中学生“早恋”问题同中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联系起来认识,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近年来,中山市某小学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学校行政班子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外出培训、校际交流、专家讲座、业余进修等形式,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管理决策水平。
(二)注重因地制宜,把握决策原则
当前,随着校本管理理念的逐步兴起,学校日趋社会化和开放化,学校管理决策也日益复杂化,所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因此,学校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决策才能提高决策成功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学校在决策时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管理者要从学校整体着眼看待学校的各个部分,使学校职能部门的一系列决策服从学校整体的目标。同时,还要把学校放到教育系统乃至社会系统的整体中去权衡,以整体系统的总目标来协调学校系统的目标。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东墙,补西墙”等顾此失彼的决策,都是违背系统性原则的。
2.民主化原则
学校管理决策民主化,是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决策时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决策参与者,包括决策执行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决策活动,并善于集中和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进行决策。
3.科学化原则
科学化原则是一系列决策原则的综合体现。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兴起,为决策从经验到科学创造了条件,只有遵循科学化原则,才可能进行有效的决策。要建立起完善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反馈机构和监督机构,且各个机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使学校管理的决策力、执行力、反馈力和监督力成为有机的整体,形成自主决策、自觉执行、自动反馈和自我监督的管理决策运行机制。
(三)增强理性思维,规范决策程序
在学校管理决策中,并非都是理性决策,而是还有一些借助经验、直觉、创造性等的非理性决策,但这并不排斥决策遵循理性过程。决策的程序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随意性。学校管理决策可细分为发现问题、设定目标、搜集资讯、拟定方案、优选方案、实施方案、决策追踪七个过程。这种划分是相对,每个阶段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多层次的循环。
(四)倡导多元参与,完善决策方式
决策是学校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其他各项管理活动的基础。决策成效是学校发展成败的关键。在决策过程中,除了保障个人决策,还要积极推进集体决策、教师参与决策以及家庭、社区参与决策,同时,注重完善不同的决策方式。这种多元参与的决策方式,体现了学校管理决策的发展与创新。
(五)以身为例,三小校长学校管理决策之道
在容州三小,罗校长秉承管理决策的人文化、科学化的精神,每一次上级传达的会议精神,不仅以身作则,同时也积极听取各年级老师的意见,广纳谏言。例如,在校运会期间,校长切实听取各位老师意见,把原先只是学生参加的运动会形式改变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决定将运动会改变成集运动锻炼与娱乐于一身的活动,这不仅让学生运动在其中,同时也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
结语
学校管理决策的成效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进程。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把决策作为一门科学,还要把决策视为一门艺术,要用科学的精神做决策,用艺术的眼光看决策。只有正视学校管理决策的时弊,并对这些弊端进行对策研究,提出卓有成效的措施,才能成功决策。
由于本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本次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对学校管理决策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学校管理决策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不够透彻,以后的教育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使得小学学校管理决策水平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于锦春,秦德林.关于学校管理决策的几点思考[J].教育可行研究,1991.[2] 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4] 张伟.中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5] 柳筱.中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2010.[6] 刘兴春.普通中小学教师擦浴决策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 余芳.试论我国中小学校决策的合理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4.[8] 郭泽仁.浅谈学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J].教育管理,2004.[9] 董亚勋.学校管理决策过程中的心理误区[J].河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0] 李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校人本管理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09.[11] 张济正.学校管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刘思峰.浅谈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5.[13] 王国华,梁樑.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14] 王晓辉.关于教育决策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5] 毛国涛.浅析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16] 樊丹丹.中小学校长决策过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7] 林成堂.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
第二篇:学校管理决策
学校管理决策
班级:
姓名: 现代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可见,学校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学校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制定决策、执行决策和实现决策目标进行的。一个学校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管理效能的高低,决策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促进学校管理决策的发展与创新,提升学校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质量,从而推进学校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
一、学校管理决策的含义
学校管理随着学校教育的出现应运而生,并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在开放的社会,学校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学校管理已经成为学校的独特的职能活动。学校管理与其他管理之间,具有共同的管理因素和职能活动,但是,学校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管理活动,这是有别于其他领域管理的特点。
结合学校管理以“育人”为目标的特点,学校管理决策可认为是学校组织或管理者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对学校教育活动未来的方向、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进行选择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决策的主体是学校组织和组织中的成员;二是决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问题以实现目标;三是决策的对象是未来活动的方向和内容、活动的方式。
二、学校管理决策的特征
决策是学校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分析并把握好学校管理决策的主要特征,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行使决策职能。一般来讲,学校管理决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目标性。目标是组织在未来特定时限内完成特定任务程度的标志。决策是以目标为基础的,目标是决策的核心。学校管理决策应围绕教育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来进行。没有目标,就没有学校教育发展的努力方向和评价依据。
2、可行性。学校管理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学校的未来活动,实现办学的预期目标。所以,决策方案的拟订和选择,不仅要考虑学校发展的必要性,而且还要注意考虑决策方案的教育资源的支撑度。
3、动态性。学校管理决策的动态性是与其过程性相关的。众所周知,当前的学校更具开放性,学校与外部环境的物质、信息的交流更加广泛,师生的思想也更为活跃,这使学校更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组织要把握这些变化,从中找出可以利用的机会,调整学校的活动,使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以实现学校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4、人本性。学校的主要管理对象是人,其管理活动是“为了人”、“塑造人”,并且要“依靠人”。因此,以人为本是学校管理决策的基础。学校管理决策要充分尊重师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既要满足人的多元化需求,如情感、兴趣、意志、价值选择等,又要充分反映个性化差异,如态度、习惯、信仰、需要、观念等方面,真正做到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决策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有力的执行。
5、教育性。学校管理决策始终是以育人为目的,因而其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无论什么样的学校管理决策都会对学生乃至教师产生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积极的学校管理决策产生正面的教育效应,反之,则产生负面的教育效应。此外,决策者要“正人必先正己”,要带头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6、公平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学校管理决策应体现学生的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其中包含在教育过程所提供的各种资源的基本均等。当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使公平享有“优质教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7、发展性。发展性是学校管理决策的生命力所在。对学校及其成员而言,发展意味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完善、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成员的成长、学校文化的积淀等。学校管理决策既要考虑学校组织本身的发展,又要注重个体成员的发展。
三、学校管理决策现存的主要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扑面而来、知识经济的全面兴起、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权力的逐渐下移和学校组织的日益开放,现行学校管理决策封闭性、集权式、简单化的弊端愈加凸显,存在着一些与当前学校管理的复杂性和创新性不能相适应的问题。
(一)决策主体趋向一元化
在校长负责制下,由于校长具有最后自由裁量权,有的学校决策异化为校长个人决策,异化为“校长说了算”。校长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是分工而不分权,缺乏有效的授权,事无巨细都要由其拍板。校长是学校的法人,其权力受制度的保障,却少有实质性制度的制约,因此,学校决策常常取决于校长的情绪和偏好,如果校长出尔反尔,学校决策则朝令夕改。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完全依赖于权力因素,负责体现的是权力的彰显而不是责任的承担。
(二)决策参与趋向形式化
学校管理决策的参与方式有集体参与决策、教师参与决策、学生及其家长参与决策、社区成员参与决策。而这些决策采取的方式和参与的程度往往也是个人决策的结果。因此,决策常常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三)决策认知趋向“常识化”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决策无时不在。对于学校而言,进行科学、有效、迅速的决策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学校管理决策时,由于对决策的认识先入为主,使决策似是而非,产生一定的偏差。
(四)决策过程趋向简单化
学校管理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瞬间的“拍板”,甚至是“拍脑袋”,其主要表现在决策的制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决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决策制定过程的完整性。然而,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为了急于求成,决策过程趋向简单化。
四、学校管理决策的优化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决策水平
正确的认识是成功决策教育活动的前提。因而,要结合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学习掌握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管理、历史乃至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以加深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认清教育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等各种基本关系,避免因认识的模糊带来实际行动的偏差。作为学校管理者,为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避免知行脱节,必须善于把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到科学决策实践,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决策教育活动,调整控制教育行为,切实使理论的学习掌握转化为强大的武器。
(二)注重因地制宜,把握决策原则
当前,随着校本管理理念的逐步兴起,学校日趋社会化和开放化,学校管理决策也日益复杂化,所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因此,学校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决策才能提高决策成功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学校在决策时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1.系统性原则。管理者要从学校整体着眼看待学校的各个部分,使学校职能部门的一系列决策服从学校整体的目标。同时,还要把学校放到教育系统乃至社会系统的整体中去权衡,以整体系统的总目标来协调学校系统的目标。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东墙,补西墙”等顾此失彼的决策,都是违背系统性原则的。
2.民主化原则。学校管理决策民主化,是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决策时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决策参与者,包括决策执行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决策活动,并善于集中和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进行决策。
3.科学化原则。科学化原则是一系列决策原则的综合体现。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兴起,为决策从经验到科学创造了条件,只有遵循科学化原则,才可能进行有效的决策。要建立起完善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反馈机构和监督机构,且各个机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使学校管理的决策力、执行力、反馈力和监督力成为有机的整体,形成自主决策、自觉执行、自动反馈和自我监督的管理决策运行机制。
(三)增强理性思维,规范决策程序
在学校管理决策中,并非都是理性决策,而是还有一些借助经验、直觉、创造性等的非理性决策,但这并不排斥决策遵循理性过程。决策的程序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随意性。学校管理决策可细分为发现问题、设定目标、搜集资讯、拟定方案、优选方案、实施方案、决策追踪七个过程。这种划分是相对,每个阶段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多层次的循环。
(四)倡导多元参与,完善决策方式 决策是学校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其他各项管理活动的基础。决策成效是学校发展成败的关键。在决策过程中,除了保障个人决策,还要积极推进集体决策、教师参与决策以及家庭、社区参与决策,同时,注重完善不同的决策方式。这种多元参与的决策方式,体现了学校管理决策的发展与创新。
学校管理决策的成效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进程。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把决策作为一门科学,还要把决策视为一门艺术,要用科学的精神做决策,用艺术的眼光看决策。只有正视学校管理决策的时弊,并对这些弊端进行对策研究,提出卓有成效的措施,才能成功决策。
第三篇:学校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学校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范群英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06600
4摘要: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发展,学校档案的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搞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领导处理日常教学工作的正确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学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以下我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小清新:学校档案;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学校档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完成后遗留下来的原始材料,它是学校教学成绩的记录,还是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认同情况记录。所以,对学校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摆在学校日常工作中的一道难题,也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做好学校档案的管理工作,对整个学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研究
1、对学校档案的严格管理,有利于学校对日常教学经验的总结。一方面,长时间学校档案的积累,真实地反映了学校教学活动的情况,为我国的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师应用档案中高价值的信息进行参考,促进教育教学的管理和创新,对教学方法形式进行革新,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起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因材施教,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对学校档案管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档案是一部活的资料,他不仅能够掌握学生的原始的基础资料,还能起到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状况的作用。这对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道德水平,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3、对学校档案管理有助于学校对教学规律的研究。学校通过对教学档案的研究,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反馈信息,找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东西。比如说学校可以通过对档案的研究工作,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校教学的有序进行制定规律。同时挖掘教学中的科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4、对学校档案进行管理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在学校档案中,不仅是记录了优秀的教学和管理成果,还记录着学校曾经出现过的失误和不足。特别是这些反面的教训,对学校的决策做出重要的依据,保证其顺利,有着不可企及的意义。同时,还有助于学校教职人员提高警惕,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失误。
5、学校档案管理有利于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原有的教育观念和现在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教学方式的发展,提高在校师生的整体素质。然而,想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很好地利用教学档案中的资料,成为了最好的借鉴方法。
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有一部分高校学生档案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有的是学生工作部门管理,有的是人事部门管理,更有甚者是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学校没有配备专人进行管理,未建立相应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制度。有的学校的档案管理中,常常会出现欠管理的现象,在到了学生毕业时,才临时突击整理,其专业程度与实际要求相差甚远。
2、对毕业学生的档案转递不尽完善。在当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施行,为众多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而一方面的便利往往是在另一方面削弱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为毕业生档案的转递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方面,我国社会中的许多代理服务机
构,因为监管不力等原因,人员素质偏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高校或用人单位,在制定毕业生分配、接收制度时,不能形成很好的对接传递。
3、学校对学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高。学校档案管理没能将现代化的手段普及应用,还存在着手工抄写纸质档案的现象,而且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随着学校学生的快速增加,学生档案项目也逐渐增多,数量也明显增大,流动速度加快等现象层出不穷,原有的学生档案管理手段就显的有些落后了。所以,学校就必须加快推进学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对学校档案管理的优化措施
1、对档案管理进行优化就要理顺学生档案的管理机制。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学校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由学校领导亲自组织领导,并对其负有直接的责任行为,并要求将档案工作归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同时还要将学生档案工作进行归档分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重视学生档案的日常管理,在学校内部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完善学生档案工作的管理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配备专门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另外,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2、对档案管理进行优化就要加强学生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对此,学校就应该丰富学生的档案信息。在除去传统的档案信息外,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个人素质。如学生大学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各种荣誉或等级证书的收集。另外,学校还会举行各类活动或提倡学生进行各种有意义的公益性活动,这都是学生在校期间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突出表现形式,对学生个人和学校荣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加强对学生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3、对档案管理进行优化就要规范毕业生档案的转递工作。要做好学校档案的转递工作,就必须要通过学校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和企业的重视程度。还要培养学生对自身档案的关心意识,增强校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学生毕业后,一般会面临许多问题,这都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必然因素,而其中就会面对个人档案的落实问题。对此,毕业生应该时刻关注自己档案的落实情况,向有关部门进行查询和提取。另外,为了体现学校负责任的态度,对档案工作人员还要要求其加强工作责任心,并责成相关人员,关注学生档案转出后的实际下落情况,检查回执和回收情况,时刻留意着没到位的学生档案去向,以防毕业生档案丢失。
4、对档案管理进行优化还要推进学生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就目前而言,随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和民用计算机的普及,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录取和毕业,已经逐渐实行了开放式的网络化管理,这就为建立学校电子档案奠定了基础。应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再结合传统的纸质档案的形式,达到提高档案准确化和现代化的效果。这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资源,还可以方便企业和学生对档案的查询,更加缩短了学生融入社会的时间。
结语
学校档案是全校师生共享的宝贵遗产,是未来学生面向社会时的依据。当前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档案部门的职责,更是需要全校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所以,只有实现学校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他应有的作用。文章来源——海内论坛: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1] 陶晓辉.试谈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7).[2] 冯美成.浅析学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J].学园,2010,(5).[3] 王燕.略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07(4).[4] 徐静娟.完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J].档案与建设,2010(8).
第四篇:村干部财务管理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村干部财务管理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农村财务管理决策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点,更是农村工作的难点。由于我市的农村财务管理决策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市村干部财务管理决策存在的问题,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方法,希望能对村干部的财务管理决策提供帮助。
关键词:村干部;财务管理决策;问题;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稳定大局。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一个村级组织是否有强的凝聚力,一个村庄是否和谐稳定,都与各村的财务管理好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就能够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调查发现,农村的上访案件中有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引发的,主要是账目混乱,财务不公开,集体资产资金的使用存在疑问等一系列问题。
一、村干部财务管理决策存在的问题
1.当前村干部的财务理论知识匮乏。有部分村干部对财务理论知识一窍不通,只是凭感觉拍板做事,认为年龄大了学了也没用,或者对财务知识没有兴趣;有的村干部感觉财务理论晦涩难懂便浅尝辄止。通过调查部分村干部,发现绝大部分人没有学习财务理论的意识,只是凭自己的直觉拍板做决定。
2.做决策时没有很好的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表现在对财务管理的决策问题一人说了算,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别人有好的意见时不采纳,只考虑自己的“小算盘”。
3.对于村集体的收入和支出没有计划,存在乱花钱现象。有的村一年集体收入很少,甚至连正常的开支都难以维持,但村干部在花钱时,从不考虑这项支出是否必要,有钱就花,没钱再想办法,“政绩观”在部分村干部心中仍然存在,搞政绩工作,面子工程。导致入不敷出,欠了一屁股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干部形象,不利于自身建设。
二、村干部如何在决策上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1.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要及时了解。作为村支书要了解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会计法》、《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等,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起码要知道基本的财务知识,没有理论作指导,很难会做出正确的决策。国家出台的关系农村财务方面的政策也要及时知道,这样才会根据本村的实际,采取恰当的策略,只有熟悉了相关的理论、政策,在决断时才不会说外行话,拍外行板。具有财务理论的村干部会做出符合财务规则的决策,相反他会因为财务知识的缺乏而无视潜在的危机,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必要的财务知识应当成为村干部必备素质中的一条。
此外,目前正在执行的“村账乡管”制度,作为村干部如果了解一些财务知识,可以反过来监督乡镇对本村账目的管理水平,不至于什么也不懂。
2.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刚刚结束,我们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广泛征求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了解和熟知自己村的现实情况,和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向他们解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多宣传它的好处,为你的决策打好群众基础。群众基础打好了,你的计划才会顺利实施。否则会因为缺乏群众基础,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而使计划落空。
案例:有一个村,由于土地被征用,得到了一笔补偿款,对于怎么用这笔款项,大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说投资村办企业,扩大企业规模;有的说改建村民住房;有的说按人头平均分给各家各户,但村支书都没有采纳,最后把这笔钱存入了银行,这期间很多人向他提出建议,都被他回绝了,十年过去了,这笔钱增加了利息,但该村人均收入只增加了50元。有三十户困难群众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了不让更多的人打这笔钱的主意,村支书也没有把账目和保管情况公布于众,这引起了村干部和群众的误解,部分群众上访。
解析:村支书没有利用好补偿款,造成了资金闲置,原因在于他缺乏财务管理知识,不了解农村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懂得如何用这笔钱。虽然他自己没有贪污、挪用这笔钱,但对于干部群众的合理建议他也没有采纳,而存入银行后也没有及时的公布账目和保管情况,因此造成群众上访,干群关系紧张也是在所难免的。
3.村干部要提前打好村里的“算盘”,就是要做好村级预决算,要量入为出,通盘考虑。只有做到应收尽收,该支出的要支出,不该支出的不要乱支出,开源节流,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才会顺利开展,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才会树立起来。
4.针对你的决策,充分借鉴本地和外地的经验教训,要多和外村的干部沟通交流,多了解一些外地的成功做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5.综合考虑你作的决策是否可行,在此要注意以下两点:
(1)首先看决策是否符合法规政策;其次看决策是否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是否眼前有效、长远有益,突出决策的实效性。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最后看决策是否符合群众的意愿。
(2)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地域性和时效性,是否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有些决策在那个地方可行,在这个地方不一定能行。今天可行,明天就不一定可行。
各个村要因地制宜,以优势富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要在加工和营销方面下功夫,可以建立品牌企业,开拓市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招商引资,改善本村的投资环境。矿产资源丰富的村可以走工业兴村的路子,位于城乡交界处的村可以发展商业,建一些专业性的市场、工业园区、仓储物流公司等,这样可以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吸纳一些闲散人员就业,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增加了村里集体资金的积累。
案例:某村由于村庄规划建设布局混乱,村“两委”决定对村庄进行规划建设,专家最后提出了三条规划建设思路,一是大拆大建,每户需投入资金15万元,集体投资120万元。二是逐步完善,户均需投入资金3至5万元,集体投入100万元。三是重点改造,重点搞好主要街道的拓宽和硬化,每户投资3至5万元,集体投资80万元。该村集体资产年底为200万元,扣除各项费用后为175万元,同时该村还想投资一个项目,增加本村的经济效益,对于投资项目还是建设村庄村里意见不一致。作为村干部应如何做出决策呢?
解析:既然做决策就要选择最佳方案,选择第一种方案,大拆大建不仅会掏空集体和群众的腰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还会造成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那么是选择第二种还是第三种呢,如果我们既想搞村庄建设又想投资这个项目,我们就得选择第三种方案,保证村里有一定数额的自有资金,先把重点街道建设好,等项目运转起来有了更充足的资金后,再进行全面的建设,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新芳.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对策探讨――以河南安阳市为例[J].财会通讯,2013(02).[2]徐凯.关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2(09).(作者单位:中共安丘市委党校)
第五篇: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其中有些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现象,如上课迟到、上课接听手机、无教案上课、不认真批改作业、不重视课堂管理、不参加教研组活动、工作时间长时间上网,对学生中的不良现象视而不见等。
将上述种种问题归于两方面,一是教学常规意识问题,二是执行力方面的问题。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引、基本要求或规范或基本职责,严格遵循教学常规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说严格遵循教学常规,并不意味着高标准要求教师,因为教学常规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底线,是教师走上讲台的最低要求。教师能够严格遵循教学常规并不表示就是一位好教师或优秀教师,但一位好教师或优秀教师一定是能严格遵循教学常规的人。有关教学常规意识和执行力方面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管理方面存在的教学常规管理意识和执行力弱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违反教学常规的现象,管理存在“人情事故”,或者停留在“口头”的要求和批评上,事实上的“执法不严”放任了“违规”行为;二是部分教师对教学常规没有“敬畏”之心,如对上课迟到、上课接听手机、不写教案等“违规”现象不仅不以为然,反而能“合理化”,如有“晚1、2分钟不能算迟到”等说法;也有教师认为教学常规并不重要,只要能教出成绩来就行;三是教师对教学常规的认识和掌握得不够好。针对县教育局在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督导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及时召开校委会专题会议,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现对我校教学管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教学常规督查小组,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和督导。
2、健全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和考核制度。
3、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及考核制度。在督查过程中不听解释、不看面子,严格按常规考核制度检查落实。教导处将着重抓①、教师擅离课堂现象,发现一次扣绩效10元。②、教研活动,每月一次,月底检查,一次不参加扣10元。③、重视学习习惯(书写、读书、思考、提问等)的养成。④、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努力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
4、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不论是教师还是领导成员,均要深刻反省,及时整改。
学校将以此次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整改为契机,力争使教学管理工作迈开新步伐,教师教学常规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