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4.1患者跌倒坠床处理预案
患者跌倒/坠床处理预案
1.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2.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栏,并有家属或陪人陪伴。
3.对于极度躁动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的约束,注意动作应轻柔,经常检查皮肤,以免发生皮肤的破损。
4.在床上活动的患者,护士应叮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让护士帮忙。
5.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指导,告诉患者不要做体位突然改变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6.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铃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7.患者不慎坠床、跌倒,护士应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8.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如测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并初步判断患者坠床跌倒的原因。
9.医生到场后,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10.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11.向上级领导汇报(按发生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
12.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至病情稳定。13.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做好交接班。
14.向清醒患者了解当时坠床、跌倒时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原因,向患者做健康指导,提高患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受伤。
新会中医院护理部
2012年9月 修订
第二篇: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金乡县人民医院企业标准 Q/JXYY/XZGL204-060-2012 2009年8月1日发布 2012年6月1日实施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
1、做好患者坠床与跌倒的预防
(1)针对引起坠床与跌倒的高危因素,对患者进行坠床与跌倒的危险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动态评估。
(2)根据评估情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高危患者悬挂警示牌,做好交接班。(3)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配合。(4)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2、患者坠床与跌倒的报告
(1)迅速报告医生,进行伤情认定,采取救助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2)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护理部,72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
(3)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改进措施,并落实整改。
(4)发生患者跌倒(坠床)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5)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金乡县人民医院企业标准 Q/JXYY/XZGL204-060-2012 2009年8月1日发布 2012年6月1日实施
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1、伤情认定:
(1)一级: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的皮肤小的撕裂伤等。
(2)二级: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处理、护理处置或病情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等。
(3)三级: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此伤害程度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过程及造成住院天数延长。
2、处理:
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检查受伤情况,通知医师,同时加强巡视或通知家属留陪护。医生根据患者受伤情况,进行伤情认定,分别给予不同处理:
(1)一级: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二级:根据伤情为患者实施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护理处置。加强病情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三级:①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适当的搬运方法,进行医疗、护理处置。②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正确的搬运方法将患者转移至病床,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意识、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发生病情变化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第三篇: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防范管理制度
1.评估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并记录,做好防范知道,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2.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使其积极配合。
3.对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做好交接班。
4.加强巡视,对高危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视力障碍,年老体弱,儿童,孕妇,行动不便及偏瘫患者应重点防护,并告知家属陪伴。
5.保持病室环境,地面,通道,照明等设旋的安全性及功能完好。
6.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积极采取处理措施;
1)护士应及时赶到现场,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与医生一起迅速采取救助措施。
2)记录病情及应急处理过程,认真做好交接班。
3)值班护士须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4)及时填写“患者跌倒,坠床报告表”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
7.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组织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第四篇:患者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专题
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
患者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就地查看病人,了解病人病情。
2、报告医生协同处理,使对病人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3、将病人抬上病床,检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是否有外伤(擦伤、肢体骨折等)。
4、遵医嘱予以B超、CT检查,确定是否有内脏损伤或出血。
5、病人出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时,立即遵医嘱予以输氧、输液、心肺复苏等处理。
6、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安抚工作,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7、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
8、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及时、如实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应立即了解病人病情,做好相应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填写意外事件报告单,并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9、坠床为病人住院期间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引发护理纠纷的不安全因素,严重者可加重病人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护士应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发生坠床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制定预防与处理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发生。10.、坠床的高发人群。
(1)、病情危重、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病人。(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休克、极度衰弱病人。
(3)、瘫痪、惊厥、婴幼儿、年老体弱病人。
(4)、躁动、癫痫、视力障碍、精神障碍、不合作病人。(5)、自杀倾向病人。
11、坠床的危险因素。
(1)、护士不了解病人病情及心理。
(2)、未及时使用护拦、约束带等保护用物。(3)、健康宣教不力。
(4)、病人转运、改变体位过程中未采取保护措施。
12、坠床的预防措施。
(1)、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法规文件,树立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
(2)、保持护拦、约束带、推车等用物性能完好,病房地面、走廊、卫生间等环境干净安全,对科室的环境、设施、护理操作等各个方面进行督查,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检查、落实整改措施。
(3)、对于极度躁动病人,床旁设护拦,应用约束带约束肢体,并注意约束适当,加强局部皮肤检查,做好交接班。
(4)、护士加强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人病情,了解坠床的高发人群,以采取保护措施。
(5)、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安全防范指导,做好专科专病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安全保护意识。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指导其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导致虚脱。
(6)、对于精神障碍、自杀倾向病人,留陪人并向其详细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二)、处理程序
立即查看病人→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将病人抬至病床进一步检查→监测病情→对症处理→加强巡视→观察效果健康宣教→护理记录→交接病情→报告护士长→填写意外事件报告单→报告护理部
2011-02
第五篇:患者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
患者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就地查看病人,了解病人病人。
2、报告医生协同处理,使对病人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3、将病人抬上病床,检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是否由外伤(擦伤、肢体骨折等。
4、遵医嘱予B超、CT检查,确定是否由内脏损伤或出血。
5、病人出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时,立即遵医嘱予输氧、输液、心肺腑复苏等处理。
6、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安抚工作,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7、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病人及心理变化。
8、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及时、如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应立即了解病人病情,做好相应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填写意外事件报告单,并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9、追床为病人住院期间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引发护理纠纷的不安全因素,严重者可加重病人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护士应树立安全放范意识、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发生坠床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制定预防与处理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10、坠床的高发人群。
(1)病情危重、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部能自理的病人,11、坠床的危险因素。
(1)护士部了解病人病情及心理。(2)未及时使用约束带等保护用物。(3)健康宣教不力。
(4)病人运转、改变体位过程中未取保护措施。
12、坠床的预防措施。
(1)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法规文件,树立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
(2)保持推车、约束带等用物性能完好,病房地面、走廊、卫生间等环境干净安全,对科室的环境、设施、护理操作等各个方面进行督查,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检查、落实整改措施。
(3)护士加强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人病情,了解坠床的高发人群,以采取保护措施。
(4)诶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安全防范指导,做好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及家属的安全保护意识。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指导其部做体位变化的动作,以免因体位性第血压而导致虚脱。
(5)对精神障碍、的病人,留陪人并向其详细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二)处理程序
立即查看病人——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将病人抬至病床进一步检查——检测病情——对症处理——加强巡视——观察效果健康宣教——护理记录——交接病情——报告护士长——填写意外事件报告单——报告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