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认监委2011年第23号公告)

时间:2019-05-14 21:3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认监委2011年第23号公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认监委2011年第23号公告)》。

第一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认监委2011年第23号公告)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认监委2011年第23号公

告)

根据《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2011年第142号国家质检总局令),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实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的产品目录》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需验证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现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原《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实施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的产品目录》和《卫生注册需评审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同时废止。

【发布单位】 认监委

【发布文号】 认监委2011年第23号公告 【发布日期】 2011-09-14 【生效日期】 2011-10-01 【效

力】

【备

注】 根据《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2011年第142号国家质检总局令),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实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的产品目录》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需验证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现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原《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实施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的产品目录》和《卫生注册需评审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同时废止。

第一条 为规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卫生通用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本要求是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一般性原则和规定。

第二条 申请出口备案的食品生产、加工、储存企业(以下简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依照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并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一)承担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

(二)建立和实施以危害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为核心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三)保留食品链的食品安全信息,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

(四)配备与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卫生质量管理人员;

(五)评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人为故意污染风险及可能的突发问题,建立预防性控制措施,必要时实施食品防护计划;

(六)建立诚信机制,确保提供的资料和信息真实有效。

第三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并有效运行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并达到如下要求:

(一)分析产品的来源、预期用途、包装方式、消费方式及产品工艺流程等信息,识别食品本身和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对影响食品安全卫生的关键工序,应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保证控制有效、及时纠正偏差、持续改进不足,做好记录;

(二)建立并有效执行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合格供应商评价程序;

(三)建立并有效执行食品加工卫生控制程序,确保加工用水(冰)、食品接触表面、加工操作卫生、人员健康卫生、卫生间设施、外来污染物、虫害防治、有毒有害物质等处于受控状态,并记录;

(四)建立并有效执行产品追溯系统,准确记录并保持食品链相关食品安全信息和批次、标识信息,实现产品追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并有效执行产品召回制度,确保出厂产品在出现安全卫生质量问题时及时发出警示,必要时召回;

(六)建立并有效执行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制度,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等内容;

(七)建立并有效执行加工设备、设施的维护程序,保证加工设备、设施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

(八)建立并有效执行员工培训计划并做好培训记录,保证不同岗位的人员熟练完成本职工作;

(九)建立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制度,持续完善改进企业的安全卫生控制体系;

(十)对反映产品安全卫生控制情况的有关记录,应制定并执行标记、收集、编目、归档、存储、保管和处理等管理规定。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保存期不少于2年。

第四条 列入必须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验证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范围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的要求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

第五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保证其生产和管理人员适合其岗位需要,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进入生产区域应保持良好的个人清洁卫生和操作卫生;进入车间时应更衣、洗手、消毒;工作服、帽和鞋应消毒并保持清洁卫生;

(二)与食品生产相关的人员应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凡出现伤口感染或者患有可能污染食品的皮肤病、消化道疾病或呼吸道疾病者,应立即报告其症状或疾病,不得继续工作;

(三)从事监督、指导、员工培训的卫生质量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具备适应其工作相关的资质和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六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厂区环境应避免污染,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企业选址应远离有毒有害场所及其他污染源,其设计和建造应避免形成污垢聚集、接触有毒材料,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二)生产区域宜与非生产区域隔离,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得生产区域不会受到非生产区域污染和干扰;

(三)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并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辅料、成品、化学物品和包装物料的储存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废弃物和垃圾暂存等设施;

(四)主要道路应铺设适于车辆通行的硬化路面(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等),路面平整、无积水、无积尘;

(五)避免存有卫生死角和蚊蝇孳生地,废弃物和垃圾应用防溢味、不透水、防腐蚀的容器具盛放和运输,放置废弃物和垃圾的场所应保持整洁,废弃物和垃圾应及时清理出厂;

(六)卫生间应有冲水、洗手、防蝇、防虫、防鼠设施,保持足够的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保持清洁、无异味;

(七)排水系统应保持畅通、无异味;

(八)应有防鼠、防虫蝇设施,不得使用有毒饵料;不宜饲养与生产加工无关的动物,为安全目的饲养的犬只等不得进入生产区域;

(九)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烟尘的处理和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七条 食品生产加工车间及设施均应设置合理,易于进行适当的维护和清洗,与食品接触的物品、装置和设备表面均应保持清洁、光滑,以合适的频次进行有效清洗和消毒,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车间的面积、高度应与生产能力和设备的安置相适应,满足所加工的食品工艺流程和加工卫生要求;车间地面应用防滑、密封性好、防吸附、易清洗的无毒材料修建,具有便于排水和清洗的构造,保持清洁、无积水,确保污水从清洁区域流向非清洁区域;车间出口及与外界连通处应有防鼠、防虫蝇措施;

(二)车间内墙面、门窗应用浅色、密封性好、防吸附、易清洗的无毒材料修建,保持清洁、光滑,必要时应消毒,可开启的窗户应装有防虫蝇窗纱;

(三)车间屋顶或者天花板及架空构件应能防止灰尘、霉斑和冷凝水的形成以及脱落,保持清洁;

(四)车间内应具备充足的自然或人工照明,光线以不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为宜,光线强度应能保证生产、检验各岗位正常操作;固定的照明设施应具有保护装置,防止碎片落入食品;

(五)在有温度、湿度控制要求的工序和场所安装温湿度显示装置;

(六)车间应具有适宜的自然或机械通风设施,保持车间内通风良好。进排风系统在设计和建造上应便于维护和清洁,使空气从高清洁区域流向低清洁区域;

(七)在车间内适当的地点设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干手设备或者用品、鞋靴消毒设施,洗手水龙头应为非手动开关,必要时车间还应供应用于洗手的适宜温度热水;

(八)设有与车间连接并与员工数量相适应的更衣室,不同清洁要求的区域设有单独的更衣室,视需要设立符合卫生要求的卫生间,更衣室和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卫生、无异味,其设施和布局应避免对车间造成污染;

(九)车间内宜有独立区域用于食品容器和工器具的清洗消毒,防止清洗消毒区域对加工区域的污染,清洗消毒设施应易于清洁,具有充分的水供应和排水能力,必要时供应热水;

(十)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容器(一次性使用的容器和包装除外),应用耐腐蚀、防锈、防吸附、易清洗的无毒材料制成,其构造应易于清洗消毒,摆放整齐并维护良好;

(十一)盛装废弃物及非食用产品的容器应由防渗透材料制成并予以特别标明。盛装化学物质的容器应标识,必要时上锁;

(十二)应设有充分的污水排放系统并保持通畅,应设有适宜的废弃物处理设施,避免其污染食品或生产加工用水;

(十三)原辅料库应满足储存要求,保持卫生和整洁,必要时控制温度和湿度;不同原辅料分别存放,避免受到损坏和污染。

第八条 生产加工用水(包括冰、蒸汽)应确保安全卫生,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属于城市供水的,应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每年检测并取得官方出具的检测合格证明;

(二)属于自备水源的,应在使用前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检测合格;使用中应至少每半年检测一次并取得官方出具的检测合格证明;

(三)进口国(地区)对水质有明确要求的,按相关要求执行;

(四)储水设施、输水管道应用无毒材料制成,出水口应有防止回流的装置。储水设施应建在无污染区域,定期清洗消毒,并加以防护;

(五)非生产加工用水应在充分标识的独立系统中循环,不得进入生产加工用水系统。

第九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性,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据原辅料特性,应避免其初级生产过程中受到环境污染物、农业投入品、化学物质、有害生物和动植物病害等污染;

(二)应采购、使用符合安全卫生规定要求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要求供应商提供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并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价;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辅料,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三)二次加工的动物源性原料应来自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

(四)不改变食品性状或仅进行简单切割、不使用其他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食品的分包装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其原料应来自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

(五)进口原辅料应提供有效的出口国(地区)证明文件及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进口检验合格证明;

(六)应建立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其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经进厂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得用于食品生产,非食品用途的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

(七)应依照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标准中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第十条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应防止交叉污染,确保产品适合消费者食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加工工艺应设计合理,防止交叉污染;根据加工工艺和产品特性,通过物理分隔或时间交错,将不同清洁卫生要求的区域分开设置,控制加工区域人流、物流方向,防止交叉污染;

(二)根据加工工艺、产品特性和预期消费方式,控制加工时间、产品温度和车间的环境温度,保证温度测量装置的准确性并定期进行校准;

(三)应对速冻、冷藏、冷却、热处理、干燥、辐照、化学保藏、真空或改良空气包装等与食品安全卫生密切相关的特殊加工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应有科学的依据或国际公认的标准证明该环节采取的措施能够满足安全卫生要求;

(四)建立并有效执行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清洗消毒程序,班前班后进行卫生清洁工作,专人负责检查;

(五)盛放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跌落地面的产品和废弃物,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分别收集盛装,并由专人及时处理,其容器和运输工具及时消毒;

(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料不得对产品及车间卫生造成污染;

(七)内外包装过程应防止交叉污染,必要时内外包装间应分开设置;用于包装食品的内、外包装材料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并保持清洁和完整,防止污染食品;再次利用的食品内外包装材料要易于清洁,必要时要进行消毒;包装标识应符合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包装物料间应保持干燥,内、外包装物料分别存放,避免受到污染。

第十一条 出口食品的储存、运输过程应卫生清洁,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储存库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有防霉、防鼠、防蝇虫设施;库内产品应有明显标识以便追溯,并与墙壁、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库内不得存放有碍卫生的物品;

(二)预冷库、速冻库、冷藏库应满足产品温度、湿度控制要求,配备自动温度记录装置并定期校准;定期除霜,除霜操作不得污染库内产品或造成库内产品不符合温度要求;

(三)运输工具应保持卫生清洁并维护良好,根据产品特点配备防雨、防尘、制冷、保温等设施;运输过程中保持必要的温度和湿度,确保产品不受损坏和污染,必要时应将不同食品进行有效隔离。

第十二条 企业使用化学物品应避免污染产品,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厂区、车间和实验室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燃油、润滑油、化学试剂等应专库存放,标识清晰,建立并严格执行化学品储存和领用管理规定,设立专人保管并记录,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谨慎使用;

(二)在生产加工区域临时使用的化学物品应专柜上锁并由专人保管;

(三)避免对食品、食品接触表面和食品包装物料造成污染。

第十三条 企业应通过检测监控产品的安全卫生,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企业如内设实验室,其应布局合理,避免对生产加工和产品造成污染,应配备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检测人员,具备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实验室管理文件、标准资料、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检测仪器应按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抽样,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对产品进行检测判定,并保有检测结果记录;

(二)企业如委托社会实验室,其承担的企业产品检测项目,应具有经主管部门认定或批准的相应资质和能力,并签订合同。

第十四条 新技术/新工艺应提供科学的依据或国际公认的标准证明其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应用。

在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必要时可按传统工艺生产加工产品。

第十五条 本要求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件一: 附件二: 实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的产品目录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需验证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

第二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2011.9.14

附件1: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

第一条 为规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卫生通用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本要求是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一般性原则和规定。

第二条 申请出口备案的食品生产、加工、储存企业(以下简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依照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并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一)承担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

(二)建立和实施以危害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为核心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三)保留食品链的食品安全信息,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

(四)配备与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卫生质量管理人员;

(五)评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人为故意污染风险及可能的突发问题,建立预防性控制措施,必要时实施食品防护计划;

(六)建立诚信机制,确保提供的资料和信息真实有效。

第三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并有效运行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并达到如下要求:

(一)分析产品的来源、预期用途、包装方式、消费方式及产品工艺流程等信息,识别食品本身和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对影响食品安全卫生的关键工序,应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保证控制有效、及时纠正偏差、持续改进不足,做好记录;

(二)建立并有效执行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合格供应商评价程序;

(三)建立并有效执行食品加工卫生控制程序,确保加工用水(冰)、食品接触表面、加工操作卫生、人员健康卫生、卫生间设施、外来污染物、虫害防治、有毒有害物质等处于受控状态,并记录;

(四)建立并有效执行产品追溯系统,准确记录并保持食品链相关食品安全信息和批次、标识信息,实现产品追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并有效执行产品召回制度,确保出厂产品在出现安全卫生质量问题时及时发出警示,必要时召回;

(六)建立并有效执行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制度,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等内容;

(七)建立并有效执行加工设备、设施的维护程序,保证加工设备、设施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

(八)建立并有效执行员工培训计划并做好培训记录,保证不同岗位的人员熟练完成本职工作;

(九)建立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制度,持续完善改进企业的安全卫生控制体系;

(十)对反映产品安全卫生控制情况的有关记录,应制定并执行标记、收集、编目、归档、存储、保管和处理等管理规定。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保存期不少于2年。

第四条 列入必须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验证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范围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的要求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

第五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保证其生产和管理人员适合其岗位需要,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进入生产区域应保持良好的个人清洁卫生和操作卫生;进入车间时应更衣、洗手、消毒;工作服、帽和鞋应消毒并保持清洁卫生;

(二)与食品生产相关的人员应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凡出现伤口感染或者患有可能污染食品的皮肤病、消化道疾病或呼吸道疾病者,应立即报告其症状或疾病,不得继续工作;

(三)从事监督、指导、员工培训的卫生质量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具备适应其工作相关的资质和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六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厂区环境应避免污染,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企业选址应远离有毒有害场所及其他污染源,其设计和建造应避免形成污垢聚集、接触有毒材料,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二)生产区域宜与非生产区域隔离,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得生产区域不会受到非生产区域污染和干扰;

(三)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并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辅料、成品、化学物品和包装物料的储存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废弃物和垃圾暂存等设施;

(四)主要道路应铺设适于车辆通行的硬化路面(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等),路面平整、无积水、无积尘;

(五)避免存有卫生死角和蚊蝇孳生地,废弃物和垃圾应用防溢味、不透水、防腐蚀的容器具盛放和运输,放置废弃物和垃圾的场所应保持整洁,废弃物和垃圾应及时清理出厂;

(六)卫生间应有冲水、洗手、防蝇、防虫、防鼠设施,保持足够的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保持清洁、无异味;

(七)排水系统应保持畅通、无异味;

(八)应有防鼠、防虫蝇设施,不得使用有毒饵料;不宜饲养与生产加工无关的动物,为安全目的饲养的犬只等不得进入生产区域;

(九)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烟尘的处理和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七条

食品生产加工车间及设施均应设置合理,易于进行适当的维护和清洗,与食品接触的物品、装置和设备表面均应保持清洁、光滑,以合适的频次进行有效清洗和消毒,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车间的面积、高度应与生产能力和设备的安置相适应,满足所加工的食品工艺流程和加工卫生要求;车间地面应用防滑、密封性好、防吸附、易清洗的无毒材料修建,具有便于排水和清洗的构造,保持清洁、无积水,确保污水从清洁区域流向非清洁区域;车间出口及与外界连通处应有防鼠、防虫蝇措施;

(二)车间内墙面、门窗应用浅色、密封性好、防吸附、易清洗的无毒材料修建,保持清洁、光滑,必要时应消毒,可开启的窗户应装有防虫蝇窗纱;

(三)车间屋顶或者天花板及架空构件应能防止灰尘、霉斑和冷凝水的形成以及脱落,保持清洁;

(四)车间内应具备充足的自然或人工照明,光线以不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为宜,光线强度应能保证生产、检验各岗位正常操作;固定的照明设施应具有保护装置,防止碎片落入食品;

(五)在有温度、湿度控制要求的工序和场所安装温湿度显示装置;

(六)车间应具有适宜的自然或机械通风设施,保持车间内通风良好。进排风系统在设计和建造上应便于维护和清洁,使空气从高清洁区域流向低清洁区域;

(七)在车间内适当的地点设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干手设备或者用品、鞋靴消毒设施,洗手水龙头应为非手动开关,必要时车间还应供应用于洗手的适宜温度热水;

(八)设有与车间连接并与员工数量相适应的更衣室,不同清洁要求的区域设有单独的更衣室,视需要设立符合卫生要求的卫生间,更衣室和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卫生、无异味,其设施和布局应避免对车间造成污染;

(九)车间内宜有独立区域用于食品容器和工器具的清洗消毒,防止清洗消毒区域对加工区域的污染,清洗消毒设施应易于清洁,具有充分的水供应和排水能力,必要时供应热水;

(十)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容器(一次性使用的容器和包装除外),应用耐腐蚀、防锈、防吸附、易清洗的无毒材料制成,其构造应易于清洗消毒,摆放整齐并维护良好;

(十一)盛装废弃物及非食用产品的容器应由防渗透材料制成并予以特别标明。盛装化学物质的容器应标识,必要时上锁;

(十二)应设有充分的污水排放系统并保持通畅,应设有适宜的废弃物处理设施,避免其污染食品或生产加工用水;

(十三)原辅料库应满足储存要求,保持卫生和整洁,必要时控制温度和湿度;不同原辅料分别存放,避免受到损坏和污染。

第八条 生产加工用水(包括冰、蒸汽)应确保安全卫生,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属于城市供水的,应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每年检测并取得官方出具的检测合格证明;

(二)属于自备水源的,应在使用前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检测合格;使用中应至少每半年检测一次并取得官方出具的检测合格证明;

(三)进口国(地区)对水质有明确要求的,按相关要求执行;

(四)储水设施、输水管道应用无毒材料制成,出水口应有防止回流的装置。储水设施应建在无污染区域,定期清洗消毒,并加以防护;

(五)非生产加工用水应在充分标识的独立系统中循环,不得进入生产加工用水系统。

第九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性,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据原辅料特性,应避免其初级生产过程中受到环境污染物、农业投入品、化学物质、有害生物和动植物病害等污染;

(二)应采购、使用符合安全卫生规定要求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要求供应商提供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并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价;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辅料,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三)二次加工的动物源性原料应来自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

(四)不改变食品性状或仅进行简单切割、不使用其他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食品的分包装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其原料应来自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

(五)进口原辅料应提供有效的出口国(地区)证明文件及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进口检验合格证明;

(六)应建立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其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经进厂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得用于食品生产,非食品用途的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

(七)应依照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标准中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第十条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应防止交叉污染,确保产品适合消费者食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加工工艺应设计合理,防止交叉污染;根据加工工艺和产品特性,通过物理分隔或时间交错,将不同清洁卫生要求的区域分开设置,控制加工区域人流、物流方向,防止交叉污染;

(二)根据加工工艺、产品特性和预期消费方式,控制加工时间、产品温度和车间的环境温度,保证温度测量装置的准确性并定期进行校准;

(三)应对速冻、冷藏、冷却、热处理、干燥、辐照、化学保藏、真空或改良空气包装等与食品安全卫生密切相关的特殊加工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应有科学的依据或国际公认的标准证明该环节采取的措施能够满足安全卫生要求;

(四)建立并有效执行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清洗消毒程序,班前班后进行卫生清洁工作,专人负责检查;

(五)盛放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跌落地面的产品和废弃物,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分别收集盛装,并由专人及时处理,其容器和运输工具及时消毒;

(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料不得对产品及车间卫生造成污染;

(七)内外包装过程应防止交叉污染,必要时内外包装间应分开设置;用于包装食品的内、外包装材料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并保持清洁和完整,防止污染食品;再次利用的食品内外包装材料要易于清洁,必要时要进行消毒;包装标识应符合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包装物料间应保持干燥,内、外包装物料分别存放,避免受到污染。

第十一条 出口食品的储存、运输过程应卫生清洁,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储存库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有防霉、防鼠、防蝇虫设施;库内产品应有明显标识以便追溯,并与墙壁、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库内不得存放有碍卫生的物品;

(二)预冷库、速冻库、冷藏库应满足产品温度、湿度控制要求,配备自动温度记录装置并定期校准;定期除霜,除霜操作不得污染库内产品或造成库内产品不符合温度要求;

(三)运输工具应保持卫生清洁并维护良好,根据产品特点配备防雨、防尘、制冷、保温等设施;运输过程中保持必要的温度和湿度,确保产品不受损坏和污染,必要时应将不同食品进行有效隔离。

第十二条 企业使用化学物品应避免污染产品,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厂区、车间和实验室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燃油、润滑油、化学试剂等应专库存放,标识清晰,建立并严格执行化学品储存和领用管理规定,设立专人保管并记录,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谨慎使用;

(二)在生产加工区域临时使用的化学物品应专柜上锁并由专人保管;

(三)避免对食品、食品接触表面和食品包装物料造成污染。

第十三条 企业应通过检测监控产品的安全卫生,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企业如内设实验室,其应布局合理,避免对生产加工和产品造成污染,应配备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检测人员,具备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实验室管理文件、标准资料、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检测仪器应按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抽样,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对产品进行检测判定,并保有检测结果记录;

(二)企业如委托社会实验室,其承担的企业产品检测项目,应具有经主管部门认定或批准的相应资质和能力,并签订合同。

第十四条 新技术/新工艺应提供科学的依据或国际公认的标准证明其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应用。

在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必要时可按传统工艺生产加工产品。

第十五条 本要求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

附件1: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

第一条 为规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卫生通用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本要求是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一般性原则和规定。

第二条 申请出口备案的食品生产、加工、储存企业(以下简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依照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并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一)承担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

(二)建立和实施以危害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为核心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三)保留食品链的食品安全信息,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

(四)配备与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卫生质量管理人员;

(五)评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人为故意污染风险及可能的突发问题,建立预防性控制措施,必要时实施食品防护计划;

(六)建立诚信机制,确保提供的资料和信息真实有效。

第三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并有效运行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并达到如下要求:

(一)分析产品的来源、预期用途、包装方式、消费方式及产品工艺流程等信息,识别食品本身和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对影响食品安全卫生的关键工序,应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保证控制有效、及时纠正偏差、持续改进不足,做好记录;

(二)建立并有效执行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合格供应商评价程序;

(三)建立并有效执行食品加工卫生控制程序,确保加工用水(冰)、食品接触表面、加工操作卫生、人员健康卫生、卫生间设施、外来污染物、虫害防治、有毒有害物质等处于受控状态,并记录;

(四)建立并有效执行产品追溯系统,准确记录并保持食品链相关食品安全信息和批次、标识信息,实现产品追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并有效执行产品召回制度,确保出厂产品在出现安全卫生质量问题时及时发出警示,必要时召回;

(六)建立并有效执行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制度,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等内容;

(七)建立并有效执行加工设备、设施的维护程序,保证加工设备、设施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

(八)建立并有效执行员工培训计划并做好培训记录,保证不同岗位的人员熟练完成本职工作;

(九)建立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制度,持续完善改进企业的安全卫生控制体系;

(十)对反映产品安全卫生控制情况的有关记录,应制定并执行标记、收集、编目、归档、存储、保管和处理等管理规定。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保存期不少于2年。

第四条 列入必须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验证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范围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的要求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

第五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保证其生产和管理人员适合其岗位需要,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进入生产区域应保持良好的个人清洁卫生和操作卫生;进入车间时应更衣、洗手、消毒;工作服、帽和鞋应消毒并保持清洁卫生;

(二)与食品生产相关的人员应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凡出现伤口感染或者患有可能污染食品的皮肤病、消化道疾病或呼吸道疾病者,应立即报告其症状或疾病,不得继续工作;

(三)从事监督、指导、员工培训的卫生质量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

全卫生标准,具备适应其工作相关的资质和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六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厂区环境应避免污染,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企业选址应远离有毒有害场所及其他污染源,其设计和建造应避免形成污垢聚集、接触有毒材料,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二)生产区域宜与非生产区域隔离,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得生产区域不会受到非生产区域污染和干扰;

(三)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并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辅料、成品、化学物品和包装物料的储存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废弃物和垃圾暂存等设施;

(四)主要道路应铺设适于车辆通行的硬化路面(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等),路面平整、无积水、无积尘;

(五)避免存有卫生死角和蚊蝇孳生地,废弃物和垃圾应用防溢味、不透水、防腐蚀的容器具盛放和运输,放置废弃物和垃圾的场所应保持整洁,废弃物和垃圾应及时清理出厂;

(六)卫生间应有冲水、洗手、防蝇、防虫、防鼠设施,保持足够的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保持清洁、无异味;

(七)排水系统应保持畅通、无异味;

(八)应有防鼠、防虫蝇设施,不得使用有毒饵料;不宜饲养与生产加工无关的动物,为安全目的饲养的犬只等不

得进入生产区域;

(九)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烟尘的处理和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七条 食品生产加工车间及设施均应设置合理,易于进行适当的维护和清洗,与食品接触的物品、装置和设备表面均应保持清洁、光滑,以合适的频次进行有效清洗和消毒,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车间的面积、高度应与生产能力和设备的安置相适应,满足所加工的食品工艺流程和加工卫生要求;车间地面应用防滑、密封性好、防吸附、易清洗的无毒材料修建,具有便于排水和清洗的构造,保持清洁、无积水,确保污水从清洁区域流向非清洁区域;车间出口及与外界连通处应有防鼠、防虫蝇措施;

(二)车间内墙面、门窗应用浅色、密封性好、防吸附、易清洗的无毒材料修建,保持清洁、光滑,必要时应消毒,可开启的窗户应装有防虫蝇窗纱;

(三)车间屋顶或者天花板及架空构件应能防止灰尘、霉斑和冷凝水的形成以及脱落,保持清洁;

(四)车间内应具备充足的自然或人工照明,光线以不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为宜,光线强度应能保证生产、检验各岗位正常操作;固定的照明设施应具有保护装置,防止碎片落入食品;

(五)在有温度、湿度控制要求的工序和场所安装温湿

度显示装置;

(六)车间应具有适宜的自然或机械通风设施,保持车间内通风良好。进排风系统在设计和建造上应便于维护和清洁,使空气从高清洁区域流向低清洁区域;

(七)在车间内适当的地点设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干手设备或者用品、鞋靴消毒设施,洗手水龙头应为非手动开关,必要时车间还应供应用于洗手的适宜温度热水;

(八)设有与车间连接并与员工数量相适应的更衣室,不同清洁要求的区域设有单独的更衣室,视需要设立符合卫生要求的卫生间,更衣室和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卫生、无异味,其设施和布局应避免对车间造成污染;

(九)车间内宜有独立区域用于食品容器和工器具的清洗消毒,防止清洗消毒区域对加工区域的污染,清洗消毒设施应易于清洁,具有充分的水供应和排水能力,必要时供应热水;

(十)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容器(一次性使用的容器和包装除外),应用耐腐蚀、防锈、防吸附、易清洗的无毒材料制成,其构造应易于清洗消毒,摆放整齐并维护良好;

(十一)盛装废弃物及非食用产品的容器应由防渗透材料制成并予以特别标明。盛装化学物质的容器应标识,必要时上锁;

(十二)应设有充分的污水排放系统并保持通畅,应设有适宜的废弃物处理设施,避免其污染食品或生产加工用水;

(十三)原辅料库应满足储存要求,保持卫生和整洁,必要时控制温度和湿度;不同原辅料分别存放,避免受到损坏和污染。

第八条 生产加工用水(包括冰、蒸汽)应确保安全卫生,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属于城市供水的,应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每年检测并取得官方出具的检测合格证明;

(二)属于自备水源的,应在使用前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检测合格;使用中应至少每半年检测一次并取得官方出具的检测合格证明;

(三)进口国(地区)对水质有明确要求的,按相关要求执行;

(四)储水设施、输水管道应用无毒材料制成,出水口应有防止回流的装置。储水设施应建在无污染区域,定期清洗消毒,并加以防护;

(五)非生产加工用水应在充分标识的独立系统中循环,不得进入生产加工用水系统。

第九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性,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据原辅料特性,应避免其初级生产过程中受到环境污染物、农业投入品、化学物质、有害生物和动植物病害等污染;

(二)应采购、使用符合安全卫生规定要求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要求供应商提供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并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价;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辅料,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三)二次加工的动物源性原料应来自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

(四)不改变食品性状或仅进行简单切割、不使用其他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食品的分包装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其原料应来自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

(五)进口原辅料应提供有效的出口国(地区)证明文件及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进口检验合格证明;

(六)应建立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其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经进厂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得用于食品生产,非食品用途的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

(七)应依照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标准中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第十条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应防止交叉污染,确保产品适合消费者食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加工工艺应设计合理,防止交叉污染;根据加工工艺和产品特性,通过物理分隔或时间交错,将不同清洁卫

生要求的区域分开设置,控制加工区域人流、物流方向,防止交叉污染;

(二)根据加工工艺、产品特性和预期消费方式,控制加工时间、产品温度和车间的环境温度,保证温度测量装置的准确性并定期进行校准;

(三)应对速冻、冷藏、冷却、热处理、干燥、辐照、化学保藏、真空或改良空气包装等与食品安全卫生密切相关的特殊加工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应有科学的依据或国际公认的标准证明该环节采取的措施能够满足安全卫生要求;

(四)建立并有效执行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清洗消毒程序,班前班后进行卫生清洁工作,专人负责检查;

(五)盛放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跌落地面的产品和废弃物,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分别收集盛装,并由专人及时处理,其容器和运输工具及时消毒;

(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料不得对产品及车间卫生造成污染;

(七)内外包装过程应防止交叉污染,必要时内外包装间应分开设置;用于包装食品的内、外包装材料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并保持清洁和完整,防止污染食品;再次利用的食品内外包装材料要易于清洁,必要时要进行消毒;包装标识应符合国家和相关进口国(地区)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包装物料间应保持干燥,内、外包装物料分别存放,避免受到污染。

第十一条 出口食品的储存、运输过程应卫生清洁,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储存库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有防霉、防鼠、防蝇虫设施;库内产品应有明显标识以便追溯,并与墙壁、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库内不得存放有碍卫生的物品;

(二)预冷库、速冻库、冷藏库应满足产品温度、湿度控制要求,配备自动温度记录装置并定期校准;定期除霜,除霜操作不得污染库内产品或造成库内产品不符合温度要求;

(三)运输工具应保持卫生清洁并维护良好,根据产品特点配备防雨、防尘、制冷、保温等设施;运输过程中保持必要的温度和湿度,确保产品不受损坏和污染,必要时应将不同食品进行有效隔离。

第十二条 企业使用化学物品应避免污染产品,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厂区、车间和实验室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燃油、润滑油、化学试剂等应专库存放,标识清晰,建立并严格执行化学品储存和领用管理规定,设立专人保管并记录,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谨慎使用;

(二)在生产加工区域临时使用的化学物品应专柜上锁并由专人保管;

(三)避免对食品、食品接触表面和食品包装物料造成

污染。

第十三条 企业应通过检测监控产品的安全卫生,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企业如内设实验室,其应布局合理,避免对生产加工和产品造成污染,应配备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检测人员,具备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实验室管理文件、标准资料、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检测仪器应按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抽样,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对产品进行检测判定,并保有检测结果记录;

(二)企业如委托社会实验室,其承担的企业产品检测项目,应具有经主管部门认定或批准的相应资质和能力,并签订合同。

第十四条 新技术/新工艺应提供科学的依据或国际公认的标准证明其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应用。

在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必要时可按传统工艺生产加工产品。

第十五条 本要求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申请材料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申请要提交的材料

1、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申请书(2份);

2、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3、企业承诺符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和进口国(地区)要求的自我声明和自我评估表;

4、企业安全卫生控制体系文件,包括以危害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为核心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文件;

5、厂区平面图、车间平面图、人流图、物流图、产品工艺流程图等和关键加工环节信息,厂区相关图片资料(厂区门口、生产车间、各工序、洗手消毒间、仓库、实验室等);

6、申请备案产品的说明书和生产加工工艺资料;企业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来源和使用方法等资料;

7、依法应当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QS)的,应提供复印件,有其他特别许可规定的,应提供相关许可证明材料;

8、企业卫生质量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的基本情况;

9、通过认证以及企业内部实验室资质等有关情况;

10、需验证HACCP体系的产品,需提交HACCP程序文件。

注:提供的以上材料(除了申请书和自我声明和自我评估表外)装订成册,并要附上目录。

第五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加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规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备案制度】国家对出口食品生产、加工、储存企业(以下简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第三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管理体制】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全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和监督管理工作。

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直属检验检疫局)负责所辖区域内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确保出口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过程持续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法定要求和相关进口国(地区)的标准以及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

第二章 备案内容与程序 第六条【备案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未依法履行备案义务,或者经备案审查不合格的,其产品出口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不予以通关。

第七条【备案内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内容包括:

(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照以及其他应当依法取得许可的情况;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三)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承诺符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卫生要求和进口国(地区)要求的自我声明和自查报告;

(四)企业生产条件(厂区平面图、车间平面图)、产品生产加工工艺、关键加工环节等信息、食品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以及企业卫生质量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等基本情况;

(五)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的基本情况;

(六)其他通过认证以及企业内部实验室资质等有关情况。第八条【备案申请】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其产品出口前3个月,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提出书面备案申请,提交符合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相关文件和证明性材料,并对其备案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九条【备案受理】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自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申请备案之日起3日内,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提交的备案材料进行初步审查,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告知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十条【评审规定】直属检验检疫局自受理备案申请之日起10 日内,组成评审组,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提交的备案材料的符合性情况进行文件审核;根据出口食品风险程度和实际工作情况,确定需要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现场检查验证的,应当在30日内完成;因企业自身原因导致无法按时完成文件审核和现场检查验证的,延长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时限内。

评审组成员至少2人以上,由主任评审员任组长。从事评审的人员应当经国家认监委或者直属检验检疫局考核合格。

第十一条【现场验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现场检查验证:

(一)进口国(地区)有注册要求的;

(二)必须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的;

(三)未纳入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

(四)其他根据工作需要实施现场检查验证的情形。

国家认监委制定、调整并公布必须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范围。

第十二条【备案决定】评审组应当在完成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评审工作3日内,完成评审报告,并提交直属检验检疫局。

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自收到评审报告之日起5日内,对评审报告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备案的决定。符合备案要求的,颁发《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不予备案的,应当书面告知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并说明理由。

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依法公布经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名录,并上报国家认监委。

第十三条【备案证明】《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以下简称《备案证明》)有效期为4年。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备案证明》有效期的,应当在《备案证明》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向其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提出延续备案申请。

第十四条【备案编号规则】直属检验检疫局按照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编号规则对予以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编号管理。

第十五条【备案变更】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营业执照等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发生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办理备案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重新备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地址搬迁、新建或者改建生产车间、产品加工工艺变更、增加不同类别产品以及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运行情况等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发生变更之日前30日内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报告,并重新办理相关备案事项。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监管职责】国家认监委应当对直属检验检疫局实施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依法对辖区内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备案监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及时查处,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国 家认监委。

第十八条【监督频次】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根据出口食品风险程度,确定对不同类型产品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

对仅通过文件审核予以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结合出口食品的抽检情况,在对其备案后6个月内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验证。

第十九条【食品企业报告】出口食品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运行及出口食品生产记录档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4年。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向其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提交报告。

第二十条【档案管理】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建立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档案和信誉记录,及时汇总信息,审查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报告,对有不良记录或者存在相关问题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进行现场检查验证。

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将有关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工作情况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相关食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第二十一条【出口食品企业报告义务】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发生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报告,并提交相关材料、原因分析和整改计划。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验证。

第二十二条【注销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注销《备案证明》,并予以公布:

(一)《备案证明》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

(二)《备案证明》有效期届满,经复查不符合延续备案要求的;

(三)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依法终止的;

(四)2年内未出口食品的;

(五)未依照本规定办理变更或者重新备案事项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暂停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直属检验检疫机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使用《备案证明》:

(一)出口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存在隐患,不能确保其产品安全卫生的;

(二)出口食品经检验检疫时发现存在国家明令禁用物质或者连续出现安全卫生问题的;

(三)不能持续保证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有效运行的。第二十四条【撤销备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撤销《备案证明》,并予以公布:

(一)出口食品发生重大安全卫生事故的;

(二)不能持续符合我国法定要求和进口国(地区)标准要求的;

(三)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备案证明》的;

(四)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五)出租、出借、转让、倒卖、涂改《备案证明》的;

(六)整改后经查不符合要求的;

(七)在原辅料生产、供应和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农、兽药和添加剂以及采用不适合人类食用的方法生产加工食品等行为的。

因前款第(三)项行为被撤销《备案证明》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备案。

第二十五条【企业处罚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工作人员处罚规定】国家认监委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实施备案和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证书转换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施行前已经取得卫生注册登记证书的,可以在证书有效期内转换为《备案证明》。

第二十八条【推荐国外注册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取得相关进口国(地区)主管部门注册的推荐程序和管理规定,国家认监委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条【除外规定】本规定所称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不包括出口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储存企业。

第三十条【解释权】本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 释。

第三十一条【施行时间】本规定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4月19日公布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第20号局令)同时废止。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送审稿)》

起草说明

一、制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的必要性

(一)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需要。2009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明确规定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国务院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要求,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国家认监委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针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起草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旨在规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并确保备案制度得以有效执行。

(二)帮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食品对外出口,稳定外需的需要。

出口食品的卫生安全不仅关系到进口该食品的国家(地区)的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食品企业的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更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形象。为加强我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使我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在卫生条件、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达到或者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1984年开始,我国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卫生注册登记管理制度。25年来,通过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 力,从八十年代初的几十家具备出口注册资格的企业到2009年4月底已达到12702家。出口食品企业硬件条件和卫生安全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维护了国家形象和出口食品企业的商业信誉,实现了我国食品出口在国外“高技术壁垒”条件下的“高增长”,扩大了我国食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

《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制度,将出口食品的监管工作延伸到食品的生产领域,有利于监管部门掌握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从源头上把好食品质量关。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制度是卫生注册登记制度的延续和完善,促使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制度更加科学、有效,有利于监管部门进一步服务于企业,帮扶企业提高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出口食品质量,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要求,减少出口食品贸易中的技术壁垒纠纷。同时也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状况下,促进我国食品出口,稳定外需工作的重要管理措施。

二、起草过程

2009年4月初,国家认监委组织山东、上海等7个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有关人员和技术专家,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制度的整体框架、监管制度等内容进行了研究论证,形成了《规定》草案。

2009年4月底,国家认监委就《规定》草案向35个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征求意见。5月中旬,组织由山东、福建等13个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支检验检疫局的有关人员和技术专家,对《规定》草案再次进行研究论证。

2009年6月初,国家认监委对该《规定》草案进行法规审查,形成《规定》征求意见稿。6月中旬组织35个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有关人员,对《规定》征求意见稿进行研究论证。6月底,组织近30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专家代表对该《规定》进行了论证,10 在吸纳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后,形成《规定》送审稿。

2009年7月7日,该《规定》送审稿通过国家认监委委务会议审查。

三、主要内容

本《规定》共分四章三十一条。

第一章为总则,主要规定了立法目的、备案制度、适用范围、管理体制等内容。

第二章为备案内容与程序,主要规定了备案内容、备案申请、备案受理、评审规定、现场检查验证、备案决定、备案变更、延续备案等内容。

第三章为监督管理,主要规定了监管职责、监管频次、食品企业报告、档案管理、出口食品企业报告义务;注销、暂停和撤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的情形;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处罚;国家认监委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处罚规定等内容。

第四章为附则,主要规定了证书转换规定、推荐国外注册规定、解释权、施行时间等内容。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备案是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履行的法定义务。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是其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未备案或者备案审查不合格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其产品出口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不予签发通关证明。同时《规定》明确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直接责任主体,应当确保其产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法定要求和进口国(地区)的标准要求,增强企业守法自觉性和自我约束意识。

(二)备案管理为实质性备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备案内容进行审查。

本《规定》所规定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制度属于实质性备案,明确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备案内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对备案内容的符合性情况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予以纠正。实质性备案管理有利于从源头上把好出口食品质量关,促进我国食品出口贸易。

(三)简化备案工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根据风险原则和行政效率原则,本《规定》规定了根据出口食品风险程度和实际工作需要,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实施现场检查验证的四种情形;对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产品风险程度较小等情形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直属检验检疫局可以简化备案程序,仅对备案材料进行文件审核,缩短备案程序中的相关期限要求。此外,为体现认证认可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在企业提供的符合性证明材料中,可提供第三方认证结果作为备案参考依据。

(四)强化备案后的监督管理。

《办法》规定了国家认监委、直属检验检疫局的监管职责和监管频次。同时要求出口食品企业每年向其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提交上一报告,便于行政监管部门及时掌握信息、提高行政监管效率。为体现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地方人民政府负总责的原则,发挥地方政府协调食品安全监管的作用,确定了直属检验检疫局向所在地人民政府通报出口食品企业备案有关情况的工作制度。同时规定了注销、暂停和撤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的情形,并设定了相应的罚则。

下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认监委2011年第23号公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认监委2011年第23号公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出口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申报要求(推荐)

    出口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申报要求 ▲政策适用范围 1、一般退(免)政策规定 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以下简称生产企......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加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规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核准审查工作细则(5篇)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核准 审查工作细则 1.目的 为确保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工作的有效实施,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制订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对中......

    甘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甘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发布日期:2011-04-16来源: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核心提示: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的若干措施》,鼓励甘肃......

    保税区国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要求几点说明

    保税区国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要求几点说明一、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一)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常见问题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009-04-12 08:53 问题1:企业在申报时不能录入部分商品代码,无法正常申报,怎么办? 答:该问题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系统中输入商......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知识[合集]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知识 第一篇 软件篇 第一节 软件安装 一 系统硬件要求: PII以上CPU,64M以上内存,800*600以上显示器分辨率;可支持宽行打印的打印机(必备); 二 系统软件要......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例题

    (一)准确理解免、抵、退税的具体含义 免、抵、退税是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管理办法。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