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21:3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

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 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 1.1 水资源短缺

运城市总面积14233km,多年平均天然水资源量为13.34 亿m3o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62。68m,平均占有水资源2514。15m/hm,仅为全国人均水平和每公顷平均占有量的12。08%和10。87%。在天然水资源量中,运城市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8。1O 亿m。其中,地表水可开发利用量为2.44 亿m,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其开发利用程度较底,全市年均地表水资源利用量仅为1。56 亿m,占地表水可开发利用量的63。93%;其中,全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62 亿m,地下水年均开采量8。34 亿m,年均超采1。72 亿m,开发利用程度高达125。98%。全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已达7551km,占平原区总面积的84%,占全市总面积的53。05%。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平原区大部分浅,中井已经报废。运城市城区漏斗中心水位从1986 年至2003 年的17 年问,累积降幅高达80m。

1。2 天然水质差,水体污染严重运城市地下水天然水质差,氟化物,砷,六价铬等超标离子在平原区浅,中井中广泛分布,在部分地区深层地下水中,氟化物仍然超标。饮水安全,特别是广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是水务部门的今后重点工作,也是中央以人为本政策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运城市工业和城市废污水年排放量达8500 万m3o 大中型企业仅有解州铝厂,丰喜肥业临猗分公司,永济电机厂,芮城黄化公司等部分企业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仅有永济市一家。

涑水河是运城市受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年排入涑水河的污水高达3000 万m,闻喜吕庄水库以下河水水质常年为超V 类水。同时,污染严重的河水渗漏影响沿河地下水,距河500m 范围内的地下水多为Iv—v 类水质。汾河是运城市的主要河流之一,全市年排入汾河废污水达450 万m,据监测资料,河津汾河大桥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明显高于新绛站里断面(汾河入境处),这说明汾河在运城境内污染加重。受此影响,在河津,万荣汾河口一带的地下水有多项指标明显超标。普查资料显示,目前运城市尚有1。7 万hm 农田用废污水灌溉,占水浇地面积的6%,污灌农田主要分布于汾河与涑水河两岸。1。3 水资源浪费严重在农业用水方面,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偏低。目前,大中型灌区,井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43%,50%,主要原因为灌溉渠系工程配套差,渗漏严重。据统计,全市30 处中型灌区固定渠道总长10681km,其中防渗渠道长度6278km,衬砌率仅58。8%;小型农水工程渠道防渗较差,水量损失更大。在工业用水方面,自备水源井开采量占工业地下水开采量的86。3%,部分企业特别是管理不规范的民营企业无一级计量设施,内部成本核算管理粗放;一些离公路,河渠较远的企业,为降低处理成本,污水全部在沟道,渗坑直排,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依然存在。城市管网漏失严重,水费平均回收率不到70%。

1。4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制约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从1990 年至2003 年需水量统计结果分析,运城市需水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地表水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短时间得不到提高和各行业节水措施有效落实前,未来运城市水资源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以地下水2006 年8 月荆林英: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超采来替代可供水量不足情况将难以避免,供需矛盾将日趋尖锐。为满足用水需求,每年提引黄河,汾河水1。5 亿m左右,超采地下水约1。72 亿m,尽管如此,仍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在农业灌溉方面,目前,运城市仍有20。95 万hm 旱地,由于没有可靠水源,得不到适时灌溉。在吃水方面,农村仍有10。4 万人存在饮水困难问题,有157。28 万人饮用着不同程度的氟水,砷水及其他被污染的水。在工业用水方面,海鑫集团为克服发展瓶颈,不得不拿出巨资高价调水;振兴集团因缺水,一台发电机组不能正常运行,每天损失10 万元,特别是分布河津汾北山前的企业因缺水而限产,损失不可估量。

一些对促进本市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的潜力项目也由于缺水迟迟不能上马。因此,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运城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2 对运城市今后水资源工作的建议

2。1 依法加强水资源的行政许可管理近年来,运城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 年的172。4 亿元,增长到2004 年的359。3 亿元,年均增长11%;全市财政总收入由2000 年的15。1 亿元,增长到2004 年的43。5 亿元,10 个县(市,区)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这主要是靠投资,靠项目上马实现的。2004 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五部委下文要求各地开展资源节约专项检查工作,2005 年2 月,国务院要求各地清理违规电厂建设项目,两个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对未办理取水许可手续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发电厂,焦炭等企业一律要求限期办理,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水资源管理部门不得违规办理取水许可手续。今后在全市范围内,对新,改,扩建项目要以供定需,以水定厂。

2。2 依法加强水资源规划工作,抓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2002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后的《水法》规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当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作为水资源主管部门,水务系统要摸清家底,搞好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及规划工作,规划工作完成后及时上报市政府批准实施,为运城市”十一五”包括水利工程在内的项目储备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科学基础。“十一五”期间,对一些高耗水项目,水务部门一定要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不论证或论证不到位,项目上去了没有水就是水资源主管部门的责任。

2。3 依法征收水资源费,为水资源规划,管理,节约,保护等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水资源费是国家对取用水资源征收的一种补偿费,也是一种促进节约用水有效的经济杠杆,《水法》与《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都做出了明确规定。2004 年 7 月1 日,根据山西省政府常务会议的安排,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及时对山西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征费难度明显加大。要求水务局长高度重视征费工作,对征费人员配备车辆,电脑等必要征费工具,严格按程序计量征费,既不能乱收费,也不能少收费。

第二篇:我国水文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水文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水文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余延年

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带领广大人民,加快步伐,奔向小康。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不论那一个行业,都与水、土资源分不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人、水、自然和谐地共存、共荣、共赢。人类社会与自然合理地共享水资源;而节水、防污型城市的建设、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等等的发展,更离不开合理、科学地用水,这正是我们水文学科的优势所在。以全面的、适时的、优质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来支撑上述任务的完成,是新形赋予水文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是我们水文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的大好时机。一

我国水文、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 水资源不足,而浪费惊人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约有65%的人口居住在严重缺水地区。如果任由目前的用水模式继续下去的话,那么随着未来人口的增长,这个百分数还将增加。据估计,到2030年全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那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缺水国家之一。水资源的规划,经历了以供定需到以需定供的发展阶段。此后,就一直把以需定供作为水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并把经济的增长与用水的增长必然的联系起来。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不考虑水资源的动态平衡能力,不顾及经济条件,盲目地发展区域经济、建筑规模和人口的增长,一股脑地采用开源的办法,想方设法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很少考虑节流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人类的需求是无止竟的,但水资源却是受到水的动态平衡能力和自我净化功能的制约,不可能随心所欲满足人类的愿望。一些地区,人类对水资源的冲击,都已大大地超过水循环的动态平衡和自我净化能力,水循环在数量上的分布和水质的污染,都向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现发展,治理的速度,跟不上破坏的速度,洪、涝、干旱灾害日益严重。

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的所增加的取水量为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最高的地区,也只有35%-40%,比发达国家低得多;第三产业用水浪费也很惊人;公共场所水龙头漏水现象处处可见。水污染严重,处理设施不足

工业、企业污染,仍然水我国目前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少地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有80%左右,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天然水域,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工矿、企业,老账未清,又欠新账;城市暴雨洪水及农田所产生的面污染,更谈不上治理。城镇和工矿企业附近的地下水,污染严重,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受海水入侵也在日趋严重。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海河、淮河长期处于严重污染状态,长江、珠江的污染河段所占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太湖、巢湖、洞庭湖、滇池……已经进入中等富营养期,水污染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绝对不能再让这些企业、政客“靠害天、害地、害人”来创造生产价值和所谓的“政绩”。在他们过分地陶醉于自己的能力和眼前成绩时,未能意识到,明天将为这一点点的收获,偿付惨重的代价。我国污水处理处理能力本来就不足,而奇怪的是,竟然有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因经费不足而不能开工,能正常开工运行的也不足10%。国家用于环保的投入,“十五”期间占GDP的比重仅1.3%。“十一五”期间,国家对环保的投入难有大幅度的提高,而其中用于水污染的治理,就更微不足道了。据《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问巻调查提供的数字,全国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饮用水源污染问题,占问巻调查的21%,位居首位。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污染没有知情权,更谈不上监督权。我国有近60%以上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

水生态恶化,水工程可调节水能力不足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建国初期为11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的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建国初期为32.8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达1.35亿公顷(建国初期不足6000万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泥沙问题十分严重,不少河流成为地面悬河。我国公众对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非常关注,在接受调查中,有94.9%的公众,认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已经很紧迫,到了疼下决心解决的时候了。

湖泊围垦、淤塞,湿地干涸,雪线上伸,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深层地下水不参加近期水循环,其恢复期要以世纪计算),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生态环境恶化,水循环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河川洪水增大,而河川稳定少变的径流(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减少,目前,河川径流中的2∕3已成为经常造成灾害的洪水。水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河川与水工程可调节的水量逐年减少,一些规划为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工程,难以达到其原规划的目的。水循环在数量上的平衡,越来越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水工程的控制运用,很少考虑生态用水,错误地提倡就地“用光、喝光”,长期以来,没有制定最小安全下泄流量,水库和大型闸坝的下游河段,几乎成为排污水道,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要知道,生态破坏的后果,比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生态保护的难度比污染控制的更为复杂;生态平衡的修复比污染治理更为艰巨。

水旱灾害不断,而治理标准低

由于水循环环境破坏,洪水的峰高、量大,呈现越演越烈的趋势,一些地区,在相近的前期影响和相同的降水强度、降水量的条件下,洪峰流量要高出30%以上,河川稳定少变可用水资源越来越少。洪、涝、干旱不断。我国90%以上的城市滨临江河湖海,而城市中低于普通洪水位的地面,约占50-60%。不少城市,由于城市设施安排不尽合理,处于上游来水无退路,市区洪水排不出的境地。暴雨、洪水、干旱、台风带来的灾难:每年受灾人口近5亿人次,直接经损失占GDP3-6%,而救灾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投入则达GDP的10%左右。

我国不少地区的防洪标准低下,大江、大河达百年一遇标准的不多,中等河流大都达不到五十年一遇的标准。大雨大灾,不雨旱灾的局面依然存在。当然,人类目前还不可能具有抵御特大自然灾害和逃避社会灾难的能力。但探索灾害发生的原因、规律、机遇,建立科学的防御体系,居安思危,临危不乱,使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至最小程度,我们水文工作者对此是大有可为的。

水文、水资源研究滞后,经费投入不足 21世纪的水文学科无疑有更多的问题在等待我们去解决;在全球水资源短缺日渐凸显的当今,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必然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我国的水文、水资源研究,在遥测、遥感、雷达和人造地球卫星信息等应用,产流、汇流模式的研究等领域与世界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在保证生态与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与保障社会经济用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水资源研究的最高原则,还不少新的课题有待开展,这些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投入。而国家提供的水文水资源经费,不足以日常业务的需要,用于开展水文水资源的科学研究的投入,省一级机构,微不足道。经费不足,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阻力。二

概念的转变

今天,水文学已扩展到“水-人-地球”这一命题。水文学已成为介乎于多学科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渗透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城市及基础设施、国土整治、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等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其软科学地位与作用,正受到各国学术界与政府部门的重视。国际水文科学之所以活跃,就在于她与国计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转变。

从水文是水利的耳目、尖兵,转变为全面服务于社会 水文是认识自然规律的一门学科,从属地学范畴。将其纳入水利部门是使其业务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如土壤水、地下水、沼泽水文、冻土、冰川水文、环境水文、城市水文、海洋水文等等与陆地水文密切相关的水循环、水平衡的水文学科问题,不能全面地、系统地研究。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水文工作,实质上仅仅是陆地水文学中的河川水文学这一个分支,还不是陆地水文学的整体。这就使得我们水文学科不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的原因所在。

今天,水文学科已不是单纯地为水利部门服务,这只是其重点而不是全部。应该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将她融于社会和国计民生之中。

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转变为人、水、环境与社会的和谐

我们曾经经历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修的斗争哲学的岁月。有着要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的英雄气魄,这样的瞎折腾,使我们我们犯了严重的错误。人类只能认识,掌握自然规律,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来改造自然,而不是相反。如我们在改造天然来水过程,使之适应人类社会的需要,是成功的,成绩也是人所共认的。但我们也犯了围垦湖泊、滩头以及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干了破坏森林、草场等破坏水循环环境的蠢事。

人类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来理智地认识和利用自然,使自然与我们和谐地共存共荣。今天,人类已经认识到“水、环境适应人为主必须转变为人、水、环境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把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自觉地纳入到自然规律的允许范围内。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提倡人、水环境和谐,就不敢讲改造自然。

从开源型转变为开源与节流并重,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最高原则

在保证生态与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人类与自然共享水资源。为保护生态系统,在水资源规划方面,需对人类改造河流设置一些限制。把人类对水资源的冲击,自觉地限制在水的动态平衡能力和代谢功能所允许的范围内。从规划思想上,应该扭转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用水的增长的片面认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证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经济的增长可以伴随着用水的零增长或负增长。节约用水,不单纯是水资源不足地区的事,诚然,节约用水也是成本最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办法。但节约用水,更是保护水循环环境的大事,是人、水、环境相互和谐的必然之举。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节水措施,使之成为人民的自觉行动。

从水循环学说而言,水的可持续利用,首先是保护好水循环环境,这就要使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与人类智慧圈来共同支撑,水圈的循环与平衡,才能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从死守断面观测向流域调查转变

死守断面观测仍然是必要的,但这远远不够,必须走出去,到流域面上去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产、汇流条件的变化);调查水工程的控制运用运用;调查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对水的冲击;对未曾开展过历史洪水调查的地区,应该补充调查。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信息,作有关流域面上有关水文、水资源动态信息的搜集,这是多、快、好、省地信息收集的最佳手段。适当地建设一些地面光谱识别设施,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计算机等技术,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调查资料是水资源和水文过程还原分析计算必不可少的依据,要与观测资料一同存档。

从只重视自身业务转变为开展业务与加强舆论宣传结合

今天,网络覆盖全球,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无所不及。水行政管理和水文业务部门的网站,可用对社会公众开放,开辟论坛,诸如:“节水大家谈”;“生态失衡与水旱灾害”;“人、水、环境的和谐”;“天灾能免可人力可为”……的自由讨论。可三言两语,可长篇大论;可谈现象,可探讨本质;与此同时,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和教育,使节水意识,节水政策法规,节水技术和方法为群众和企业接受,只要这样节水知识才会对群众和企业具体的用水行为进行指导,从而实现节水、人、水、环境和谐地共存共荣的目的。舆论控制是软控制。但节水意识一旦深入人心,被社会个体和企业所内化,人们节水活动就会成为自觉活动和习惯,这种影响比其它“硬控制”要深远持久。

美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5倍。可美国重视对水资源的宣传教育,把保护水资源,作为公民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志。他们对儿童就进行防洪的启蒙教育,在幼儿园和小学,“都有遇到洪水不要跑,赶快去登高”的知识普及教育。我国不少地区的中、小学位于洪水位以下,就更应该普及这种启蒙教育,并且建议他们在周围建设可供登高建筑物。水文站,对所在的区域、城市低于一般、五十年、百年和最高洪水位可能的淹没范围,应该心中有数,并且将这些情况,向有关部门通报。一旦出现相应的暴雨洪水,就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洪水警报发出去,让人民群众能及时安全地撤出去。三

水文、水资源的新挑战

水文属于地学范畴。人们对水文规律的认识,是通过对长期观测资料的分析而得到的。然而,由于强烈的、日新月异的人类活动作用,改变了水循环环境,使水循环过程中各水分分量在数量上的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使观测到的水文、气象资料受到“质变”,用这个在时序上是连续而在质上是不连续的观测数据,分析出来的水文规律必然失真。人类活动破坏了资料的一致性和代表性,从而使分析出的水文现象发生异化,而无法显示真正的水文规律。如何从深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资料中分析出水文的自然规律,是水文工作者需要研究解决的难题。也是必须迎接的挑战。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强烈的人类活动强度,水循环环境水文受到最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估计,近年来,我国年均搬动、运移岩石和土壤的数量约387.1亿吨,占全世界的28.1%,远高出国土占全球7%,人口占全世界21%的比例。中国人均搬动土石方量为世界平均数的1.8倍。在上述387.1亿吨中,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为74.7亿吨,占20%。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境水文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对水文过程影响最为强烈的有:

1.蓄水工程

包括水库群(含塘坝)拦蓄径流的影 我国蓄水工程的蓄水总量达年径流总量的40%以上,这是河川径流利用的上限。个别地区已经达到吃光用尽的地步。安徽省的池河、滁河上、中游,在枯水期由于节节拦河打坝而干涸。这对我们观测得到的数据,产生了严重的歪曲。如何还原,是我们必须回答的课题。

2.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等引水、用水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黄河、淮河、海河的河川径流利用已经达到极限,时而出现断流,流的周期,越来越短;长江、珠江这样水资源丰富的河流,自20世纪70年代起,不可恢复的水量和入海水量,在同等的产流情况下,逐年减少。由于入海水量的减少,枯水期的延长,河口段海水入侵的时间增长、入侵的距离逐渐向上扩展,当大通流量小于7000秒立米时,海水可倒灌至南京。

3.地下水开采,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20世纪50-60年代,还没有大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一般较高;而到80-90年代,因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才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如何将不同年代、不同下垫面上发生的暴雨径流关系综合在一起,确係一大难题。地下水有两部分组成――即参加近期地表水循环的部分(降水部给)和不参加近期水循环的深层地下水(地质时期形成的)。前着是对地表径流影响的主要部分。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4

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

产流改变――下垫面发生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如清除树木、平整土地、建造房屋、道路、复盖排水河道,从而大大增加不透水面积,减少雨水下渗,加快雨水沿地表的汇集,使洪峰增大,峰形变陡,地面径流增加,地表、土壤、地下水量减少,枯季径流减少。

汇流改变--地表发生变化

道路的修建、地面的绿化,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地表的糙率;兴建大量地下排水管道与抽水泵站,加快了城市雨水的排泄,增大了河道洪水强度;河道整治、疏竣、裁弯取直、兴建排洪道,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城市建设需要占用土地,而水面、洼地、河滩、空地往往成为最佳的选择。这就大大地侵占了洪水的空间,削弱了调蓄当地雨洪与外洪的能力。

行洪改变――槽蓄量变化

城市河段一般都沿江(河)修建防洪堤,以防御洪水,堤防束水集聚效应抬高城市外河水位。城市堤防修筑得越来越高,除了会对城市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外,还会使沿河归槽洪水增加,河道水位不断抬高;城市河段还建有桥梁、码头、货场等实施,这些对河川水文、水力条件产生不利影响,洪水排泄变异,洪水过程产生变化。水质的变化

城市的工、矿企业,仍然是河流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垃圾、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开展甚少。暴雨径流产生的面污染,目前还未曾开展的项目,是我们研究的薄弱环节。

对水资源的冲击

21世纪的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无疑有更多的问题在等待我们去解决。从目前的趋势看,未来城市需水的压力将主要体现在可用水上。在保证淡水生态系统用水的前提下保证城市用水,必然对城市可用水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城市发展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保证城市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洪水、污水资源化的研究,必将提到议事日程。四

应对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挑战的设想

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过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六个方面,一是培养一批优秀的水文骨干人才;二是新形势下水文基本信息的收集手段的革新;三是不同产、汇流条件地区试验基地的建设,四是水文、水资源模型的研究;五是洪水资源化的研究;六是水文信息的分析处理系统(基本信息库、专家智能库、程序库等的组合)的研制。采用全面的水文信息的收集方法,探讨新的产、汇流条件下水文过程模型的结及其参数确定,来解决新形势下的水文、水资源问题。应对的途径主要有:

首先

培养一批优秀的水文骨干人才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已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早就一批人才。他们应该是能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的新动向,具有科学地判断本学科的形势发展的能力;能够了解本专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熟练地驾驭本专业的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对应复杂的、突发的水情局面,具有指挥自若的专业能力和向地方政府提供准确的水文情报和预报;能够熟悉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水的法律、水法规,具有依法行使权利和义务的能力和社交、公关能力,使我们水文工作活跃于社会、活跃于国计民生。第二

新形势下水文信息收集手段的革新

建国初期建立的流域代表站,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应该对其代表性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检验当初的设站目的是否正确,代表站的代表性究竟如何?能否代表不同自然地理区域、不同产、汇流条件下的水文过程的真实性。如果通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果是肯定的,这就是说,它的代表使命已经完成,可以另外选择一些新的代表站。在不增加人力、财力的情况下,可以收集更多、更新的水文信息。如果通过分析,我们辛辛苦苦地定位观测了半个世纪的代表站,根本就起不了代表作用(这种可能性不大),那就得另起炉灶,寻找新的设站理论了。但笔者相信,用地理信息系统与GIS与计算机技术来耦合水文过程,来解决无实测地区的水文计算问题,而不单纯地依靠水文测验数据了,但不是现在。在人类活动频繁的今天,有必要将降水观测、土壤水、地下水、蒸发等的观测与流量观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人类活动对降水的的影响,表现在城市的“热岛效应”和大型水库、灌溉区的“湿不稳定效应”这两个方面,但其影响范围相对比较小,国内、外研究证明,这种影响作用所增加的降水量,大都在10%上下。所以我们有必要在降水观测方面,加大站点的密度,提高降水观测的精度,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用自记设备。

第三

加快遥测、雷达、遥感等新技术的应用

遥感、遥测和雷达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水文学领域。这对于我们更多、更快、更精确地了解流域面上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过程的影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流域面上的城市、道路、生活设施等的建设,森林、植被、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水库塘堰变化等下垫面信息;工矿、企业取水设施的使用,工矿、企业污水排放等这些信息;河床、湖泊演变,泥沙的输送、沉降、淤积,流域面上的土壤水,地下水等的时、空变化,水库、湖泊富营养化等信息,都可以通过人造地球卫星TMS数据,轻而易举地取得。激光雷达和微波遥感研究湖泊、水库水生物、巨型生物、微生物的动态和富营养化,已经取得成功。当然我们得建设一些地面光谱判读接受的技术设施,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来实现。雷达观测降水量,是一种投资少、收效大、精度高的观测手段,与气象部门配合开展,是多快好省的方法。土壤水和地下水的遥感遥测,也有很多的成功经验,这是新形势下探索水文过程切实的可行方法。

第四

水文、水资源模型的研究

人类活动改变了产、汇流条件,对水文过程发生了巨变,使水文系列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过程发生扭曲。在保证生态与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的原则下,水资源的分析应用模式,也有了巨大的改变。用过去的观测资率定水文模型参数,显然难以正确模拟当前形势下的水文、水资源过程了。我们必须研究在人类活动对产、汇流条件条件的改变,新水文、水资源模式。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第五

洪水源化研究

洪水资源化是很有前途的一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但风险很大,成功率也高。方法上可通过从简单到繁杂的“模型逐渐修正”法来展开研究;可从汛期与非汛期分别考虑。对安全性能的大、中型水库着手分析,制定不同时期和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的可能最高水库蓄水位。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再研究湖泊、河流的洪水资源化。第六

水文信息的分析处理系统的研制

我们今天完全有可能建立完整的水文分析计算、水文情报、预报、工程水文、农业水文、区域水文、城市水文、环境水文、地下水、土壤水、……等全面的分析处理系统。它由资料数据库、专家智能库、程序应用库等组成。它能根据需要,快速地提供既定目的的水文、水资源分析任务。水循环是在水圈内完成的,不受疆界的限制,加强国际间科学技术、信息交流,成果共享,共同提高。国际范围的水文信息互联的时代,为期不远。

我国古代不少堪称当时的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大都没有文字记载而流失。如都江堰工程,就是李冰父子,通过长期对当地水文过程的观测研究所得出规律来规划设计的。可惜没有文字可考。我国的古建筑学、医学都非常高明,技术在当时也是非常先进的,这些能工巧匠的宝贵技术和经验,可惜没有流传下来,这是历史的悲哀,是人类文明的损失。我们今天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完全有可能把常年战斗在水文测报第一线的老同志(他们有的虽然没有显赫的桂冠,但却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和卓越的见解)的宝贵经验,用专家智能库把他们的经验保存下来。这些同志虽然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应该用抢救的办法,把这些原本不该流失的财富,留下来。挑战与机遇共存,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把我国水文、水资源科学,推向新的高峰。以上管见,谬误之处能免,望不吝指正。

(文中数字来源于水利部、环补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网站、报刊和有关会议的文件上公开发表的文章中)

第三篇:菏泽市城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菏泽市城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背景:菏泽市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由于地下水过量超采,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由 于污水超标准排放,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水资源,解决“水荒”问题,是制订城市和地区经济 发展规划中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

1菏泽市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辖区面积12 228 km2,辖8县1区,因受气候和地理条件 影响,自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降水量丰枯变化悬殊,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1956~ 2000年平均年降水量80.22亿m3,其中产生地表径流量6.21亿m3,地下水人渗水资源 量14.4亿m3。地下水全部为孔隙水,地下水的垂直分布为三层结构(上淡一中咸—下 淡):上部为河流冲积淡水型,底板埋深一般为50~60 m,含水沙层厚度一般为5~15 m; 中部为大陆湖泊咸水层,底板埋深一般400 m;下部为山前冲积淡水层,所以部分水源不 能使用。按2000年人El 849万计算,菏泽市人均当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43 m3,低于山 东省平均水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 <1 670 m3为用水紧张地区,<1 000 m3为缺水地区,<500 m3为严重缺水地区,菏泽市 属于典型的严重缺水区。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城市水资源问题越来越严峻,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按照 省及市各种分析资料,菏泽市当地水资源总量为20.61亿rn3,地下水最大可开采量为 12.75亿m3。通过过去5个水平年调查分析,由于拦蓄能力差,地表水开发率为降水量 的22%。据统计,2004年用水总量为20.44亿rn3,其中跨流域调入量7.58亿1113,地下水用水量为12.86亿1713。近两年为丰水年,尚能满足用水需求,如遇枯水年就会产生水危机。如鲁北各市以黄河水为主要水源,前几年的黄河断流,给鲁北各市造成了很大威 胁;限时限量向市民供水,水价曾达到40元/m3,供水形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因此,合理 开发利用城市水资源,是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

2菏泽市用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盲目开采水源

忽视水文规律,不经过科学论证肆意开采本地地下水,造成本地地下水超采,形成大面积漏斗区,地面沉陷、补源困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2.2城区用水水源单一

菏泽市城区用水只有东明部分居民生活和企业使用黄河水,菏泽发电厂每年使用少

量黄河水以外,大多数城区靠地下水生存,多数地区地下水含氟量超标,存在饮水安全问 题。氟含量超标、苦咸水严重威胁着菏泽市居民身体的健康。医学专家介绍,“高氟水”指 水中氟含量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长期饮用高氟水,易诱发地方性氟中毒疾病。地方性氟 中毒主要侵害骨骼系统,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病征。病情轻者牙釉质出现白垩、着 色、缺损样改变,即所谓氟斑月牙;重者可侵害骨骼,表现为全身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骨骼变形,甚至发生瘫痪,即所谓氟骨症。缺乏后备水源和辅助水源,一旦出现单一水源断流、水污染严重等事件,将无法应对。

2.3节约用水管理不力、意识淡薄

菏泽市2004年与2003年相比,工业节约用水1 024万m3,生活节约用水2 787.7万m3,节水工作初见成效。但是,节水观念还没有普及,没有从人与水和谐相处的角度看待节水,只是把节水当作权宜之计,对节水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社会力量投资 渠道不畅,节水项目无法落实,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节水缺乏利益驱动,主动节水意识不 够。对待节水管理工作的措施不力、认识不足,认为节水管理工作是只见投资、不见效益 的“黑洞工程”,制约了节水工作更深层次的开展。

2.4管理体制不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

菏泽市原水利局经各县、区政府批准,2002年5~8月分别组建为水务局,由于各级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各县、区水务局处于换汤不换药的状态,只是职能上转变而权限没 统管,存在多部门管理和分割管理的现象。城市防洪管理职能隶属于各县区政府;城区防 汛由建设部门负责;而菏泽巾水资源的管理、优化配置及河道防汛由水利部门负责;城市 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的管理职能隶属于建设部门;工业节水和城市节水管理工作分别由 经贸委、建设局负责。工作中经常出现部门之间交叉管理现象,这种“多龙管水”的现象不利于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管理的效果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5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

目前,菏泽市工业用水综合重复利用率为42.1%,特别是重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低。菏泽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预测,2010年综合重复利用率必须达到82%才能满足要求。许多工业尚无中水回用设施,全部为一次性用水,浪费了大量优质水源。工矿企业用水、循环水和冷却水等如不能重复利用,将是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3对策与措施

3.1多源取水

随着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用水量将逐渐增加,现有水源将明显不足,要从多源取

水。一要充分利用本地水和省分配给我市的10亿引黄量。为了确保城市饮水安全,必须加快各县城区引水、蓄水工程建设;为了保证饮水工程的持续有效运用,必须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既要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等方面强化管理,也要加强部门监督、服务等管理功能,还要适当从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饮水工程的可持续利用。二是要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各取水大户要经过科学论证,合理开采水资源,必须根据《山东省电力、造纸、冶金、化工、纺织(丝绸)行业产品用水定额(试行)》通知的用水定额、行业规模,针对行业实行计划用水。同时,既要保证满足生活、生产用水要求,也要满足生态环

境用水要求。三是开采水源必须要符合水文规律,地表水开采利用率应不超过天然径流量的40%;地下水的开采利用,以不形成漏斗区为原则,才能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才能保证172.1万城镇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3.2分质供水

由于各用水单位和行业对水质要求不同,可采取分质供水措施。市民生活用水,关系

群体健康大计,且用水量少,应优先供应优质水。工业生产和生态用水用水量大,但对水 质要求不高,可根据需要分别供应各种地表或浅层地下水。供水部门应按照部门、行业、厂矿企业对水质的不同要求,建立分质供水系统。

3.3加强城市节约用水

节水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菏泽市应加快引进水权、水市场机制,全面

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在居民生活节水方面,安 装计量设施,实行计划用水、超计划罚款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全面推行节水型器具,珍惜 每一滴水,提倡一水多用。在工业节水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工艺和技 术,推广闭路循环节水新技术的应用等,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在节水管理方面,要强化节水办公室的权威性,在统一的法规和政策指导下,互相配合、相 互衔接、互为补充、优化配置。对不同的行业用户所用的水量采取不同的“阶梯水价”,才 能实现用水总效率和总效益的真正提高,有利于节水型社会的建立。要利用各种媒体大 力宣传节约用水,强化市民节水意识,做到时时处处节约用水。

3.4加强城市水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不仅仅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还要积极主 动地把水环境保护纳入整个社会发展之中,要全面考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严格执法、加强管理。

3.5加大行业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利用量

建立中水设施是提高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根本措施。较集中的居民区、学校和用

水较大的三产企业(如宾馆、饭店等),均应建立中水设施,将一次用水进行简单处理后,可 供卫生、绿化使用。电厂、酒厂、工矿企业,应加强循环水、冷却水等特殊用水的重复利用,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建立再生水利用系统,再生水处理后,可向水质 要求低的部门直接供水,或用于回灌补源。

3.6加强城市污水处理与回收

城市污水处理是投资大,直接效益低,远期和间接社会效益高的系统工程。本着“预 防为主”的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通过设立水资源保护区的手段,逐步加强水污 染的防治,保护好水环境。污水处理系统可视情况,分别对污水进行一级处理和二级处 理。由于二级处理花费较大,应在其处理上给予统筹安排。个别污染严重的企业,在排水 系统中必须建立一级处理系统,降低水污染程度,做到达标排放。如按菏泽市综合规划方 案实施后,2010年、2020年、2030年污水处理量分别为15 400万m3、18 025万m3、31 500 万m3,污水处理率达到55%。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与回收

(一)城市污水回用的经济性

城市污水采取分区集中回收再用,与开发其他水资源相比,在经济上的优势是:

(1)比远距离引水便宜。将城市污水处理到回用作生活杂用水或工业冷却用水的程度,其基建投资只相当于从30kin外引水;若处理到可回用作较高要求的生产工艺用水,其投资相当于从40—60km外引水。

(2)比海水淡化经济。城市污水中所含的杂质小于0.1%,而且可用深度处理方法加以去除,而海水则含3.5%的溶解盐和大量有机物,其杂质含量为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35倍以上,需要采用复杂的预处理和反渗透或闪蒸等昂贵的处理技术,因此无论基

建费或单位处理成本,海水淡化都高于污水回用。

(3)污水回用于中水工程,规模越大,基建和运行费单价越便便宜。

(二)主要回收利用技术措施

1.农田灌溉、土地处理与利用系统

在我国北方城市,城市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已成为其郊区农田,这些污水在进入农田灌溉之前,大都进行预处理和一级处理(大多数是简易的一级处理如土沉淀池或塘等);少数污水灌溉工程是用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灌溉的,其环境卫生和农产品的卫生学状况最好;直接用原生污水灌溉农田,由于其中油类、悬浮物和有毒有害物含量较高,而导致农田和作物污染,以及由于土壤孔隙堵塞,引起根系的厌氧或缺氧,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甚至死亡。一些失败的农田污水灌溉工程,主要是因使用未经任何处理的原污水,尤其是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工业废水所致。因此农田污水灌溉经验证明,如污水回用于农田灌溉,应首先进行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活性污泥曝气池、生物滤池、稳定塘等处理单元的不同组合。其主要优势是:

(1)净化效果好

污水用于灌溉农田后,通过土壤过滤、吸附、离子交换、化学反应、土壤微生物代谢和作物根系的吸收等机理,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多种多样的污染物。

(2)水分和肥分高

根据一些城市多年利用城市处理污水灌溉农田的经验,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由污水灌溉提供的水分和肥分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小麦和谷类的每公顷增产1500kg,约增产20%,按灌溉10万农田,可增产1.5亿kg或15万t小麦,可解决30万人的用粮。

(3)节省大量化肥

因为出水仍含有总氮30 40mg/L,总磷5.7mg/L,这相当于每公顷污水灌溉农田上施加150—200kg TN和25.35kg TP,或约h硫铵It和100kg磷肥,将节约化肥购置费1500元,这会使农民比使用化肥和清水灌溉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2.地下回注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通过土地快滤系统或慢滤系统(即农田灌溉系统)渗滤于地下补充地下水源。许多城市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大面积的漏斗区,导致许多水井枯竭,草木枯萎,严重破坏了地面生态系统。而处理后污水的回注地下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例如山东省胶州市污水处理与利用工程工程,采取格栅叶沉砂池_初沉池_厌氧塘_兼性塘_好氧塘_+农田灌溉系统,其塘系统出水相当于二级处理出水,用于灌溉。附

近井水水位比农田灌溉前回升2—3m,有效地防止了10km之外的海水入浸,保护了当地的淡水资源,而胶东半岛沿海的许多地方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导致海水入侵,使本来就有限的淡水资源更加贫乏。

3.回用作工业用水

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根据用途的不同,可直接地或者再经进一步处理达到更高的水质后应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用作冷却水、熄焦、熄炉渣用水,灰渣水力输送用水,工厂绿地浇洒、地面、设备、车辆冲洗、消防等用水,其中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用途是工业冷却用水。为了更加安全可靠,二沉淀出水可经双层滤料滤池过滤,微絮凝接触过滤,或者生物曝气滤池,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细菌等,以使其成为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冷却用水,或其他工业用水。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还可用作发电厂燃煤、燃油锅炉废气、炼钢、炼铁、工业熔炉等废气、垃圾焚烧厂废气水力除尘设备(如水膜、喷淋式等除尘器)的工作用水,也可用作炉灰渣水力输送用水。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可对附近用水量大的工厂进行较集中的供水,不宜对过多用户的分散供水,这会导致供水管道系统太长而投资太大。为了防止供水管道结垢堵塞、流动不畅,宜于在二沉池之后增建双层滤料滤池或曝气生物滤料,以供应更加稳定的和质量更好的回用水。这种回用水可用作生活杂用水浇洒绿地,冲厕等,如果用于更高水质的工业用水,如车间、地面、设备、车辆等的冲洗、生产工艺用水,需要根据具体水质要求或标准进行相应的深度处理。其单元工艺有:臭氧和氧化或其与紫外线相结合的深度氧化技术,活性炭过滤吸附和生物氧化降解,膜法分离,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上述几种单元工艺的组合应用,可获得优良水质的水,满足各种各样的工业用水的要求。

第四篇: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目录

目 录

摘要....................................................................................................................................I 1 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2 1.1 1.2 2 2.1 2.2 2.3 3 3.1 3.2 3.3 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2 水体污染..............................................................................................................2 对水资源认识不足..............................................................................................3 法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3 粗放式开发利用..................................................................................................3 提高对环境资源的认识,进行知识教育..........................................................4 资源消耗由“借贷式”转为“预付式”,合理开发...............................................4 做到消费无害化..................................................................................................4 我国水资源恶化的原因..............................................................................................3

保护水资源的对策......................................................................................................4

参考文献...............................................................................................................................6

摘要

摘要

水乃生命之源,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不合理的开发等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对策是急需的。

关键词:水资源;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I

中国水资源问题和保护对策

水乃生命的源泉,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由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多水少,水土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水体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致使保护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然而水资源的破坏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诸多矛盾堆积激化的结果,而且水资源的破坏从根本上影响了人的生存延续。据有关专家预测,水资源问题将是本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1 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 200 m3,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我国用水总量将进一步增加,估计到2030年左右将出现用水高峰,到那时将进入严重缺水时代。水在哺育生灵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灾害,水旱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的挑战。全国约有10%的土地受洪水威胁,特别是主要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及滨海地区,水灾害频繁发生。因为洪灾,全国年均经济损失1 100多亿元,每年受灾耕地面积达1 333.33万hm2。同时,我国旱灾也比较严重。据分析统计,现在全国每年缺水总量为300~400亿m3,许多地区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现象越来越突出。每年造成成千上万人饮水困难,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 300多亿元。

1.2 水体污染

水资源的污染更是惊人。

总体看,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江、河、湖泊水污染负荷早已超过其水环境容量。污水排放量仍在增长,七大江河水质继续在恶化,Ⅴ类和劣于Ⅴ类水所占比例仍很高。水污染严重河流,依次为: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其中海河劣于Ⅴ类水质河段高达56.7%,辽河达37%,黄河达36.1%。长江干流超过Ⅲ类水的断面已达38%,比8年前上升了20.5%。除西藏、青海外,75%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现在工业水污染仍旧突出,仍是江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水污染事故频繁,平均每年达1000起左右。不少老企业无钱治理,高污染的乡镇企业仍大量存在,企业违法排污现象普遍。有61.5%的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相当多的城市没有建立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污水收采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收费普遍过低。因此除特大城市外,许多城镇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城乡居民饮用水安

全问题严重。地表饮用水源地不合格的约占25%,其中淮河、辽河、海河、黄河、西北诸河近一半水质不合格。华北平原地下水水源地,有35%不合格。全国尚有3亿多人饮用水不安全,其中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农村有6300万人饮用高氟水,200多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另外南方血吸虫疫区农村饮水也不够安全。

这不仅仅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工业生产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巨大;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活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今年一至四月对全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流经上述限批城市的水质多数为重度污染。如长江安徽段的巢湖全湖平均为V类(Ⅴ类水已不能和人体接触,劣Ⅴ类水更是丧失基本生态功能);黄河支流渭河的渭南市、淮河支流沙颍河的周口市的国控断面今年前四个月的监测结果全部为劣Ⅴ类。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对海河和淮河流域干流和支流六十七个断面水质抽样监测结果显示,全部为劣Ⅴ类。两年前的松花江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水污染事故高发期;今年入夏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阶段。我国水资源恶化的原因 2.1 对水资源认识不足

我国的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日数严重不足。围湖造田曾被看作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壮举。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单纯强调蓄水功能,缺乏生态观念,有些工程违背了生态规律。修建大西海子水库,切断塔里木河,使昔日一片绿洲的罗布泊干涸成了“死亡之海”;黑河截流使往日山清水秀的阿拉善地区变成了今天沙尘暴的源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频繁的自然灾害向人类敲响警钟。黄河源头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因缺水要搬迁了;世界第四大淡水湖的咸海已消失了一半;淮河因污染导致岸边所有河蟹养殖户破产;在长江,人们花费巨资,只为寻找白鳍豚;“太湖美”、“汾河清”已是曾经的景色。

2.2 法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

自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水法》颁布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水资源的法规和政策。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人治大于法制的现象仍严重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对水体可能造成伤害就进行资源开发,结果是越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越严重。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不适应环保跨部门、跨行业管理的需要。责、权、利不明确造成资源大家争、问题互相推诿,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

2.3粗放式开发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增长而忽视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粗放式开发利用是水问题产生并恶化的主要原因。曾经很少为盲目扩张的人类活动划出一个不可侵犯的“禁区”,有些地方急功近利,把“夕阳工程”引入我国,在求得经济暂时快速发展的同时,却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按国际通行标准,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并未达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本身虽没有不好,但这应当是建立在以

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之上的。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3.1 提高对环境资源的认识,进行知识教育

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也就是说既要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又不危害环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福利,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人不应该采取从同自然对立的立场上来理解自己文化活动的意义,不应该采取对自然消极顺从或肆意征服的态度,而应该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把优化自己的生命存在看做自己文化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与自然的和谐集中体现为环境公正。环境公正是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时,负有防止对环境的损害并尽力改善环境的责任;对任何主体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予以及时有效的纠正和处罚。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的目的,在人和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同时兼顾2个基本原则: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作为主题和目标。

保护水资源,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3.2 资源消耗由“借贷式”转为“预付式”,合理开发

我国资源开发长期处于粗放式的开发状态,湖泊资源经历了从未充分开发到某些资源开发过度,从单一资源开发向综合开发过度的过程。随着湖泊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对湖泊“无度、无序、无偿”的长期利用,使得湖泊资源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湖泊生物资源随着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显出资源的宝贵。为了达到“一个旨在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生存而非支配自然的社会”不能把提前借贷消费的方式用于环境,先破坏再“修复”,利息是还不完的。应该预见到竭泽而渔的后果,从而保护环境,只要对环境付出积极的预付,它也将善待人类。对未来的态度就是对现实的态度,一个共同体如何对待未来,它也会如何对待现在。对后代人利益的认可和保护,是人类理性力量的表现。历史证明,“一个社会如果不再认同后代人的利益,丧失了对未来社会的积极关注,那么它也就丧失了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很快就会走向崩溃。”从功利的角度看,即便是从当代人的自身利益出发,这种对未来的关注也是明智的。

所以,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

3.3 做到消费无害化

生态伦理学的合理消费应该做到消费无害化。即要求对人的整个消费活动——从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处收到被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消费掉都要进行监控,不要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力求将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这里所说的监控既包括技术、工艺上的,也包

括责任和良心上的。要根据“无毒”、“再生”的原则,合理选择原料及进行产品设计,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选择不采用CFC的电冰箱,不含磷的洗涤剂,不采用汞作触媒等。这就要求在一特定园区进行科学规划;构建生态化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统一组织园区内的动能生产、供应和新型能源开发,优化供水排水及废水处理系统等。人们最终将认识到,在防治污染方面,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比如人们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以为和水污染没什么关系,事实上废旧电池形成的电解液是最难处理的,对地下水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就是一种最大的节约。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的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3.[2]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32.[3] 周玉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D].武汉:武汉大学,2003.[4] 张坤民.21世纪中国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环境保护,1999(1):33-35.[5] 成自勇,张芮,魏巍,丁林,李晓玲.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经济,2007(1).

第五篇: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根据我国水资源现状的研究以及水资源利用的持续实践总结,综合此方面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大问题: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率底、过度开发以及水污染严重等。

(1)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中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加重。近年来农田干旱,水库干旱见底现象频发。农田受旱面积增加,干旱缺水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村边远地区发生饮水困难,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其次是城市缺水。中国城市缺水现象始于70年代,以后逐年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缺水愈来愈严重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质量标准的饮用水;在全国六百多个建制市中,有四百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有一百多个还为严重缺水,由于缺少导致的产值下降约两千亿元。

(2)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利用效率低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约38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近70%。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40、50年代就开始采用节水灌溉,现在,很多国家实现了输水渠道防渗化、管道化,大田喷灌、滴灌化,灌溉科学化、自动化,灌溉水的利用系数达到0.7~0.8,而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3~0.4[2]。其次,工业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约80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我国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中国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在城镇用水中,广泛存在着没有安装水表的水龙头、非法安装供水管、水管漏水、水表失灵等现象。据统计,全国多数城市自来水管网仅跑、冒、滴、漏损失率为15%~20%。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用水水平,我国的用水效率还很低。[1] [3]

(3)水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过渡开发,生态恶化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大约有60%以上的水资源已经被开发利用,过度开发利用现象很严重,而且我国绝大数地区都存在着地下水开采过量的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无疑会加剧水土的流失而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地面沉降、塌陷、海水入侵等严重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恶化,影响水资源质量。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多个超过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的漏斗区。山东省因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导致海水入侵面积达400平方公里[3]。

同时,在西北内陆缺水地域过度开发现象日趋严重,导致下游地表水减少,只好抽取地下咸水灌溉,使土地盐碱化,而超采地下水,水位下降过大,使得植被大量死亡。

(4)水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企业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废水的排放量在日益增加,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4]。我国水资源的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及工业废污水排泄,其次是农用化肥及农药的残留物等。黄河干流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和重金属等其它有害物质。中国665个城市中,有7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每年平均有360万吨的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被倒入江河湖海,其中95%为未经任何处理的粪便水[5]。

此外,据统计,工业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水,2/3以上都是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域,导致水资源大面积受污。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大、处理量少、达标率低等特点,使地表水污染严重。我国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地区[3],这些地区河湖多,人口密度大,由于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城市下游江段河流水质严重污染,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地下水与地表水污染严重,形势严峻。

二、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我国水资源利用数量逐渐增大,同时资源的紧缺和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我国正面临着21世纪的水资源危机。目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以及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的用水安全以及改革经济的发展。因此,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如何切实合理地通过现用手段进行管理和利用,是目前我国在水资源领域最为重要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保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理念贯穿于水资源管理的始终,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向节约型经济模式转变。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环境水资源的发展并不是对立的,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使得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

综合上述,笔者通过文献调研总结等方式,综合前人的经验及成果,提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应当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以及行动层面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观念上,应通过社会动员,树立对水资源紧缺意识,宣传节约及合理开发利用的行动原则;在制度上应当建立和健全水资源的管理体系,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政策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在行动上,应当积极开发可引进先进水资源利用及配置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同时积极开展水资源污染治理。具体而言,可将对策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树立科学用水观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对其过度、无序的开发利用,因而造成了大量严重缺水、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等问题[6]。事实而言,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极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多方面的保护。因此,要加强人们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意识,避免用水浪费,形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形成全民节水的风尚。只有树立合理利用,有序开发的科学水资源理念,才能正确的利用水资源。

(2)动员全社会,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

全社会都应当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要树立惜水意识。总之,要做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发展,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必须全体动员。

动员社会全体成员的手段是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只有加大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宣传力度,在全民中树立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才有助于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水资源保护宣传应当从观念上以及制度上开展来。在宣传过程中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群体人民群众中普及《水法》知识,使人人都能懂法,人人都能自觉守法,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通过大力宣传,在人们的心中达成共识,全民行动,保护水资源,提高资源的持续利用[6]。

(3)建立和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如今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并不完善,故而国家应当尽快设定并发布科学有效的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制定管理制度,同时应该严格规定管理人员遵照既定规章制度管理水资源,保证现有水资源能够合理地开发并利用。保证现有水资源能够合理地开发并利用。从而达到科学地开发并利用水资源,缓解并进一步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污染浪费现象严重问题的目的,进一步对水资源合理分配。

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水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虽已体系化,但却未达到协调化和完善化,而且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7]。

此外,健全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要求在建设法制的基础上,加强对执法管理的建设和监督。长期以来,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对水资源管理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立法、规划等制度建设工作。同时,必须要实行科学的和严格的管理,建立一套完备的办事规则和操作规程,并实施监督机制。加强执法管理一是要做到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违法的责任人除警告、经济制裁外,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对有影响的违法案件公开处理、严厉打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5]。只有以水资源权属与开发利用权属相分开的原则,依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进行统一管理,努力开源节流,合理配置水资源,才能从根本上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5)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科技投入

水资源科技投入的增加,实际上是要求运用更加科学的技术和手段优化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通过合理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强水资源的科技投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开展以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的技术革命。如工业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循环用水的次数;农业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利产业中科技含量;日常生活用水采用先进节水措施等[7]。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水资源监测、预报、治理的科技投入。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的监测要实现技术性革命,提高对水资源的科学监测与预报。同时,对于污水的治理也要提高技术含量,从而大大降低水污染的代价,进而促进污水再利用,不断提高水资源质量[5]。

(6)加强水污染的防治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经济不断上涨,水资源污染已经非常严重,现如今,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彻底消除污染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要确定一个最优污染水平。在确定了这个最优污染水平之后,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4]:①实行污染控制规划制度。②运用排污产品费和差别税等经济杠杆控制污水排放。③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④完善对工业企业污染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业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企业的污染管理。⑤从整个区域或流域出发,把水量、水质和水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统一规划。

下载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城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疆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大全

    新疆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 (环科09-01 崔楠 20091210011) 摘 要 新疆是一个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旱的地区。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恶化,给原本就问题重......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精选多篇)

    三门峡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 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 三班 郭冉 摘要:随着三门峡东部崛起和渑池县、义马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现。必须对水资......

    聊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聊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聊城属于北方资源性缺水地区。聊城市水资源的特点在鲁西、冀东南、豫西......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浅谈(推荐5篇)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浅谈 水是人类赖以的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一切生态环境所必须的重要因素,但水的危机已逐渐威胁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加......

    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生会存在的问题: 1. 人员流失,我想任何一个社团都不能避免这个问题。然而为什么会有干事突然间就不出现了,突然间就不来开例会了呢? 2. 部长团以及干事......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一、通过这几个月我的观察,发现在宿舍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不按时作息。上网、大扑克下棋、玩游戏机的现象屡屡发生,缺乏充足的睡眠保障,......

    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而忽略精神内涵。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有些企业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

    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一、存在问题:《信访条例》贯彻实施以来,我县信访工作按《信访条例》的规定健康有序的开展,但同时我们出应看到存在的问题:1、信访工作秩序和办理程序,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