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副局长2010年在全市征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创新管理方式 推进信息管税 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税源管理水平
——xxx总会计师在全市国税征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4月9日)
同志们:
全市国税系统征管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09年我市税收征管工作情况,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围绕收入抓征管,2009年全市税收征管工作成效明显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和政策性减税的双重压力,全市征管部门迎难而上,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税收征管促进堵漏增收的若干意见》等8个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组织税收收入,加强税收征管,实施堵漏增收,向管理要收入、要效益、要质量,在组织收入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税收专项整治对全市税收收入的贡献度大幅提高。去年初,市局认真贯彻省局会议精神,在调研分析基础上,确立了“五类企业一个重点”的税收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在第四季度,配合全局统一行动,集中组织开展了包括双汇集团在内的重点税源专项评估,合计查补税收1.75亿元,入库税款金额对全市税收收入的贡献度达到6.12%,创历年最高水平。下半年,积极推广省局安钢评估经验,市局组织人员深入分析我市化工行业的经营特点,探索开展复合式、团队化评估,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评估税款120万元。配合省局,从全省抽调20余人组成工作组,专门对 双汇集团本地39户独立纳税人进行专项评估,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在全省探索了对大型企业集团开展链条评估、关联评估的新路子。此外,各单位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还注意探索行业规律,规范行业税收管理,总结提炼出多个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其中临颍局的小食品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当选总局“百佳”,受到总局、省局通报表彰,并在全国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幻灯交流。
(二)税收征管质量进一步提高,征管基础进一步巩固。全市征管部门以提高管理质量为出发点,进一步强化了基础性工作。一是按季对各单位的税收征管质量进行了考核评价。2009年有多项税收征管指标进入全省前列,总体税收征管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进一步夯实了管理基础,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征收效率,优化了纳税服务,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对照省局通报征管状况指标,认真进行整改落实。对照省局通报指标,逐环节查找、分析原因。特别是对非正常户比率和未达起征点率偏高、申报纳税户数占税务登记户数的比例较低等问题,开展户源清查,规范税务登记,全市清理漏征漏管户949户,补缴税款37万元;加强对未达起征点户的动态管理,全市未达起征点户数6700户同比减少830户,未达起征点率由53.36%降至47.38%。三是以户源管理和定额管理为重点,加强个体税收征管。针对征收率下调、个体税收下滑较多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税负调整增加税额30.2万元。全年完成个体税收5368万元,为上年同期数5099万元的105.27%,也是全省个体税收实现正增长的三个单位 之一。四是坚持打防结合,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组织开展普通发票专项检查,检查各类纳税人1004户,查处各类违章发票560份,补缴税款60.6万元。配合稽查部门,查处各类假发票案件,坚持查票与查税相结合,组织开展延伸检查、逆向检查等等,加强对纳税人开票信息、受票信息和申报信息的分析比对,加强发票管理。还在全市5户纳税人中推广二手车销售发票网络开票系统,为全市推行网络开票积累了经验。
(三)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一是深化税收分析监控管理系统的普及和应用,形成了日常应用查找疑点、加强监控的良好状态,使其发挥了良好的工具效应。二是积极稳妥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通过协调财政部门、人行和6家商业银行,加强人员培训和系统测试,实施联席会议和应急反应,及时核对税库银三方信息,解决协议验证不成功、重复扣款、部分商业银行搭车收费等推行中的问题,全市4个市区局全部正式上线,在1610户企业实现了纳税申报一体化,其中12月份网上扣缴税款4225万元。实现了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所有申报纳税事项,以及税务机关自动上解入库销号和国库对账,减轻了办税服务厅压力,节约了征纳成本,促进了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同步提升。三是加强综合征管软件运维管理。按照省局要求,高质量完成了综合征管软件升级补丁等各项工作,并做好运行维护和跟踪管理工作,累计解决各类问题235个,清理欠税垃圾数据11条,保证了系统正常平稳运行。
(四)注册税务师监管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市、县两级税务 3 机关重视发挥注册税务师的作用,依法对其进行指导、监督和支持,为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执业环境和有利条件。二是与税政部门协调,依法拓展注册税务师的执业范围。特别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有七项业务要求应由注册税务师出具鉴证报告。三是注税行业规范发展,执业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由原来的3个税务师事务所增加到6个,从业人员达到57人。
总之,去年一年来,全市征管工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了较大成绩,发挥了征管工作对保收入、促增长的重要作用。市局党组对征管工作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二、辩证总结分析,把握征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从省局通报的征管指标看,一些指标特别是反映征管基础的指标在全省还比较落后。其中罚款入库率78.76%,低于全省平均数(98.69%)9.9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十八位;非正常户723户,占登记户数的4.26%,居全省第十六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5%)1.81个百分点;未到3个月就办理为非正常的户数为51户;2009年始终没有入库税款的企业全市有54户。纳税人的申报质量也不高,表现为纳税人申报资料不完整、误填误报,有的误填误报的申报销售额与实际销售额相差几百上千万元;更有甚者,纳税人在征管软件中的电子信息和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不符,企业明明有大额预收账款却不在报表中填列,导致基础数据失真。
(二)在税收管理中仍然存在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一是在税源管理方面存在假停业现象。二是在非正常管理中存在较大漏洞。主要是在同一县区存在着正常户和非正常户属于同一人经营的情况,全市非正常预警10户。三是在个体定额核定方面存在销售单价较高物品而为未达起征点户的现象。个体户经营范围中含有钢琴、电动车、摩托车、轮胎等单价较高的商品,但仍被认定为未达起征点户。四是仍然存在不少高风险企业和行业。市局对涉及农产品抵扣的普通发票进行分析比对,发现有10个行业的纳税人超范围将非农产品销售业务,如运输费、汽车维修费、装修材料费、化妆品费等纳入收购发票开具范围,其中还有一些户连续3年申报销售收入逐年下降,税负在行业平均水平50%以下。近期省局经与总局沟通,取得了外省开给我市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现问题仍然不少:全市进货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正常经营小规模纳税人,有13户进货金额大于申报销售收入1倍收上,进货总额为4431万元,申报销售收入仅有199万元,相差22倍;全市有1户纳税人市外购货金额在10万元以上,却仍然是未达起征点户,购货金额745万元,申报收入3万元,相差742万元,相差248倍;有5户购方为非正常户或注销户,但市外进货金额在10万元以上,取得发票200份,金额656万元,有的甚至失踪很长时间,但仍不断取得进货发票。
(三)普通发票监管力度不够。一是发票发售情况较为混乱。部分纳税人实际领购发票与CTAIS记录不符。二是发票验旧随意且与纳税不挂钩。部分纳税人发票验旧金额明显小于实际开票金 额,还存在对空白发票进行验旧且没有剪角作废,以及没有按照发票号码、开具时间进行验旧等现象。三是发票开具金额大于申报销售收入而未处理,纳税情况与发票使用不相匹配。全市销售收入连续3个月超出核定20%税负调整率只有92.34%,有16户一直未调整,查帐征收户销售收入超出申报补税金额比率仅有80.82%。四是一些单位未严格、持续监控流失发票,对重新开业的纳税人持有的流失发票也不进行处理;发票违章行为处罚畸轻,个别单位对此大多处50元罚款。五是仍有个别基层干部利用职权以纳税人名义领取发票情况。
(四)税务内部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有的税务干部责任心不够强,工作消极应付。日常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只要稍加注意就能避免,这暴露出税务机关个别同志责任心不够、管理不到位。车购税疑点信息核查问题,市局两次安排上报,个别单位根本没有安排核查就直接上报无问题。二是工作协调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在数据分析核查工作中,个别单位缺乏统筹安排和配合意识,多头下发疑点数据、多头安排核查,导致发生多头下户、多次核查问题,引起基层和纳税人不满。三是单位之间工作进度和力度存在不平衡问题。个别单位落实工作方法简单,引起纳税人不满;有的单位对纳税申报一体化工作重视不够,推行面和联网扣款纳税人较少,扣款成功率不高,挫伤了纳税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于上述问题,既有工作方法问题,又有体制机制问题;既 6 有长期积累下来的老问题,又有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既有当前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又有期盼长期逐步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对待,分清轻重缓急,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实施改进。
三、勇于创新实践,完成2010年各项税收征管工作任务 根据全省国税工作会议精神,2010年全市征管工作总体思路是:围绕全市税收中心工作,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引导,深入贯彻“信息管税”思路,加强征管基础建设,探索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普通发票管理信息化,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一)继续抓好税收专项整治,不断提高对税收收入的贡献度
省局下达我局2010年总体收入目标是30.95亿元,增幅8.2%,地方级目标6.22亿元,增幅9.7%,从全市情况看,完成这一指标具有一定难度。征管部门要服务大局,进一步总结过去开展专项整治的有效经验,继续按照“数据分析查问题—剖析问题找原因—针对原因定措施—督促落实抓成效”的工作链条,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挖掘征管潜力、提升征管水平、检验管理能力,持续抓好专项整治工作,向管理要收入、要质量、要效益。1.全面把握整治工作重点。2010年,我市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开展专项整治的主要范围概括为“一项清查、四类行业、三个重点”(简称“143税收专项整治”)。“一项清查”指税源清查,“四类行业”是农产品抵扣行业,发制品行业、金融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三个重点”是高风险纳税人、重点税源企业和 普通发票。整治时限原则上以2009年度为主,稽查案件或者整治中发现有重大问题的,可追溯到以往年度。对于2009年分析出的涉税疑点,至今仍未整治或者整治不甚彻底的纳税人,要继续进行整治落实。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宏观税负、行业税负偏低的地区和行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专项整治;选择销售收入增长而税收下降,税负与销售收入差异较大,应纳税额与生产经营规模差异较大,以及长期低、零、负申报的纳税人开展个案性专项整治。
2.深入分析筛选具体对象。市局拟围绕整治工作重点,深入开展税收综合分析和征管数据专题分析,定期派发高风险纳税人名单,实行派单销号、跟踪问效。各单位在落实市局发布疑点的基础上,也要深化数据分析,强化风险识别,分析、筛选具体管理漏洞和整治对象,进一步增强实施整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大力推行团队式纳税评估。实践证明,对大型税源实施团队式纳税评估,能够突破属地管理的局限,集中和发挥集体智慧,破解大型企业管理难题,增强评估效能,实现税收增收。今年各单位要按照纳税人规模大小和风险高低,分级确定重点评估对象,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团队式纳税评估。市局要以税收风险高的大型企业集团为重点,县区局要在当地重点税源企业、疑点较多的中小规模企业和个体大户中筛选团队评估对象。必要时,可以组织开展异地互评、交叉评估。同时要加强对纳税评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将素质高、会评估、善实战的人员充实到专业评估队伍。4.加强专项整治成效管理。目前在税收专项整治工作中仍然有个别单位通过拆分正常申报等非正常措施虚夸评估成效的现象。为此,省局决定对税收分析监控系统中有关评估税款录入的模块进行强制监控,税款属性除“自查补税”或“评估部门查补罚没”外,皆不能录入系统。各单位要本着求真、务实、高效原则,认认真真抓好专项整治工作,评估出实实在在的税款,真正为促进税收收入增长作贡献。
(二)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立体化、信息化步伐,探索建立税源管理新模式。
近年来,全市纳税人数量增长迅速,2009年纳税人已达到16863户,比2003年12175户增加了4688户,而税收管理员数量基本未变,人均管户逐年增加,人少户多的矛盾日渐突出。从管理力量分布看,实现税收总量80%的重点税源仅有20%的征管力量对其进行管理。对这些重点税源和其他税源一样实行“无差别”管理,使管理效率不高问题突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纳税人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不断创新,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涌现,税源流动性显著增强。从企业经营业务看,债务重组、股权转让、电子商务、关联交易等涉税事项频繁发生,交易形式复杂多变,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加大。对双汇集团进行评估,仅漯河本地就有39户关联企业,其中查处双汇物流运输公司向集团内部股份公司开具不合规运费金额4922万元。归结起来,问题的实质是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突出。如果仍沿用传统的人盯人,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划片 的单一方式管理税源,显然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为此,肖捷局长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行专业化、信息化管理,努力实现税收管理方式和手段的新突破。
1.探索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近期总局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的方法、步骤,要求包括我省周口在内的8个试点单位“远近结合、宽窄结合、上下结合、统分结合”,纵向到底,横向联动,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贯彻上级指示,结合本地实际,我市拟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思路,实施市、县局两级联动,积极稳妥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一是把握总体步骤,细化推行方案。总体部署是,选择管理创新要求强烈的局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先行试点,于6月底之前启动。各单位要先行加强调研,结合实际,制定细致的推行方案。二是总结税收管理规律,抓好税源科学分类。以纳税人规模和行业特点为主,将税源大体分为重点税源和一般税源。重点税源标准由各单位根据当地实际自行设定,一般是指年纳税收占当地收入比重较大(80%以上)而数量比重较小(20%以下)的纳税人。三是合理调整机构岗责,整合优化资源配臵。原则上现有基层税源管理机构保持不变,主要是按照税源分类,对其职能进行调整,使按片管户的税源管理机构变为按规模(行业、税种或纳税人类型)分类的税源管理机构。将重点税源调整到一个分局或分局的重点税源管理组,将一般税源调整到相应的分局;也可以将部分重要职权、重要事项上收到 县区局。同时整合管理资源,设臵相应税源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并结合征管队伍实际,合理调整人员分工。
2.推进完善税源立体化管理机制。面对税源管理对象发生的巨大变化,县以上税务机关也应直接参与税源管理。为此,总局要求在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全面建立各级、各部门之间以及征管各环节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的立体化税源管理格局。一是建立纵向互动机制。从市局、县局、分局到税收管理员,各级都应配臵和履行税源管理职责,做到既有分工又有联系,特别是市县局要认真履行信息采集、数据分析、重点评估等职责,推进上下级之间对税源管理实现纵向互动。二是建立横向联动机制。近几年我局实施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就是横向联动的重要形式。税务机关内部各业务部门,要按照税源管理总体要求赋予的不同职责,进一步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部门职责和工作机制,形成各环节之间相互联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税源管理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外部协作机制。总结应用第三方信息和已经建立的政府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协调沟通,促进与财政、工商、地税、公安、金融、保险、技术监督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并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努力建立健全政府牵头的公共信息共享机制,主动、有效地获取第三方信息,推动“信息管税”的落实。
3.大力实施税源管理信息化。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引导,以加强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为立足点,全面贯彻落实信息管税工作思路。一是规范数据信息采集。全市要建立信息采集规范管理体系,分级明确信息采集职责、采集范围、采集项目、具体标准和采集要求。结合升级改造后的税收分析监控管理系统,按照省局设臵的工商、地税、医保、供电、人行、外汇管理6种第三方数据采集专用模板,各单位和相关科室要按照要求,及时、完整、准确采集各类信息,及时管理、维护和更新,确保数据来源广泛、完整可靠。二是加强税收征管状况监控分析。总局和省局已经建立了税收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体系,按季进行通报。我们要对省局通报数据和指标逐项进行分析、比对,对于落后指标要深入分析原因,抓好整改和反馈。同时要探索建立包括税收征管状况、税收集中度分析、申报真实度分析和税负分析等内容的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办法和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我局的税收征管状况监控分析指标体系,定期提取数据进行分析,并加强落实、反馈和通报。三是强化风险预警和数据分析。此次省局升级改造税收分析监控系统,按照纳税人纳税遵从风险预警、税务人员征收管理风险预警、宏观税收风险预警3类指标,进一步完善税收风险特征库,建立67项税收风险指标体系,赋予一定分值进行综合测算,实施风险排序和等级认定。我们要总结完善数据分析方法,综合应用内、外数据,找疑点、查问题、挖漏洞,建立常态化的税收分析机制,逐税种、逐行业、逐环节加强税收风险识别、排序。四是强化数据分析报告的落实和反馈。对于省、市局下发的数据分析报告,各单位要认真给予对待,做到户户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并按户、按时向市局反馈落实情况。各级征管部门要完善数据分 析、派单落实、整改反馈、跟踪问效的工作机制,每期报告都要规定反馈时间、方式和途径,逐期进行通报。涉税疑点经落实,确实没有问题的,也要按户做出情况说明。
(三)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质量考评体系,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市局在去年运行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制定了新的《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考核指标体系》。今年的征管质量考核办法,在指标选定上,既突出省局要求的重点工作,又兼顾我市实际,重点考核对整体征管工作影响较大、省局纳入考核、我市在全省排名比较靠后的这些指标。市局通过反复酝酿、充分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后,确定对数据质量指标、征管质量达标指标、基础管理指标、税源管理联动指标和税务稽查指标,共五类二十七个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力争通过考核,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提升征管水平、纳税服务水平和执法水平,使我市的税收征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以票种简并和发票换版为契机,全面提升普通发票管理水平
为强化税源监控,推进信息管税,总局决定在全国统一简并票种,同时推动发票开具方式、管理方式的信息化。这将使发票管理水平有质的飞跃。全市要以票种简并和发票换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
1.全力抓好票种简并和发票换版工作。全市要上下一心,全力以赴,确保普通发票换版工作顺利实施。一是把握发票换版的 13 时间步骤。省局拟定在上半年完成票种简并、统一式样和网络开票系统开发等工作,从7月1日起启用新版发票,新版和旧版交替使用;经过半年过渡期后,明年1月1日起全面启用新版发票。目前省局已经完成票种简并工作,将普通发票由6大类、30种行业小类、82个版式简并为3大类、7种、22个版式。二是做好发票换版的基础性工作。省局推出统一票样后,各单位要按照“强化机打票使用,压缩手工发票,合理使用定额发票”原则,推广和扩大机打发票范围,限制和压缩手工票使用范围,争取2-3年内完全取消手工发票。从即日起,各单位要按照市局要求,抓紧安排新版发票的票种核定工作,认真统计辖区内纳税人的新版发票需用量,并通过宣传、辅导等方式,帮助纳税人选择适宜自身生产经营业务的发票和开具模式。在换版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新旧版发票的衔接和旧版发票的缴销(核销)工作,严防纳税人在发票换版后继续使用旧版发票。要广做社会宣传工作,多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和配合。还要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确保发票换版工作的平稳有序。三是推广应用“普通发票开具和信息采集、查询平台”。省局将于上半年完成系统开发。各单位在应用时要重点加强发票监控、发票查询、发票举报和奖励等工作,预防和减少不开票、开假票,以及开票数据传输不及时、不完整等情况,实现发票逐笔开具、及时传输。
2.加强普通发票日常管理。结合税源监控,严格纳税人发票领购和使用环节管理,促进发票的使用和流向依法、规范、有序,严防真票流失和真票假开。一是加强发票验旧管理。省局范立新局长听取2009年度税收执法检查工作汇报后,要求专门制定“普通发票验旧管理办法”,加强普通发票验旧管理。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发票验旧复核制度,不断提高发票验旧的准确性。市局将适时组织开展发票验旧的检查工作。二是严格落实“以票控税”制度。坚持定额核定与发票使用挂钩,对使用不同金额版面的要区别对待。如规定何种版面都有最低月纳税款,对发票开具金额超过销售收入的,必须根据情况及时补征税款、调整定额,对造成票税脱钩的要严肃处理。三是加大发票违章处罚力度。对纳税人的发票违章行为要进行严格查处,凡是应该给予处罚而未处罚或者是处罚不达标准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继续配合稽查部门开展发票打假工作。继续与稽查部门相结合打击假发票卖方市场,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打击买方市场。凡通过税务稽查、纳税评估以及其他渠道发现的假发票,要追源头、查税收,做到管票与管税相结合。
(四)加强征管信息化建设,创新和完善服务水平1.全面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今年要在全市范围内运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全面实现企业网上申报纳税一体化。市局要将其列入全年目标考核管理。此外,为加快推进该项工作,取得纳税人的理解支持,近期省局又专门发文,取消网上申报纳税人的纸质申报资料报送。各单位要积极做好宣传培训、数据核对、系统初始化、参数设臵等各项工作,并尊重纳税人意愿,引导纳税人选择网上申报、批量扣税、网上抄报税,确保6月底前 在全市2县4区全部推行到位,确保网上申报纳税人全部实现网上扣款。要精心组织实施,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注意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出现扣款失败、网上抄报税失败,以及纳税人错签扣款协议等问题,不断提高纳税人应用系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深化个体计算机定税工作。全市推行个体计算机定税系统已有2年。但据了解,定税目前仍是以营业面积、房租、费用为主要依据,定税结果和纳税人的实际应纳税额相差甚远。要进一步深化计算机定税工作,把一人多店、多年经营等重要隐性信息、关键信息添加到典型调查内容中,添加到定税依据中;要抓住小规模企业、集贸市场、个体大户,多角度、多渠道收集纳税人经营商品价格信息、网店经营信息、个人大件商品消费信息等等,科学核定个体定额;要对定额与经营状况明显不匹配的及时调整税负,不断缩小定税和纳税人实际经营额之间的差距。
3.做好信息系统业务运维工作。由于政策、制度调整等原因,加上总局已启动金税三期工程,信息系统的业务运维任务将日益繁重。为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各县区局都要明确一至两名运维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参与市局的业务运维工作,形成层层运维、统一调度的运维体制。
(五)加强注税行业监管工作,促进注税行业健康发展。一是建立市、县“两级监管”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各县(区)局要确定责任科室和兼职人员,具体负责行业管理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要根据省局关于税务师事务所设立审批权限的调整,健全事务所设立初审、复审和实地检查制度,把好质量关。二是加强 对注册税务师执业监管。在“市场准入”监管上,涉税业务受理时应严格审核把关,禁止无资质、不合格人员从事涉税业务,严格控制非法税务代理活动;在“执业质量”管理上,要按照“双向审核”和“税务检查”制度,各类税务检查中凡涉及税务代理及鉴证业务的都要全面审查,市局要组织涉税鉴证业务抽查,检查面不低于10%。
同志们,今年工作任务艰巨。我们要统一思想,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全市征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我市国税事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篇:副局长在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财政工作情况通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006年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今天在这里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简要回顾我县“十五”期间的财政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的财政工作,团结动员财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十一五”我县财政工作的新局面。一会儿,李局长和各位领导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就“十五”期间的财政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安排意见向大家作一通报。
一、“十五”期间我县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财政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体人员团结一致,开拓创新,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五”时期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向全县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十五”期间,我县经济迅猛发展,财税部门加强征管,从而使财政收入蛋糕越做越大。“十五”末的2005年我县财政收入共完成了6.58亿元,比“九五”末2000年的1.38亿元增收5.2亿元,增长3.8倍,年均递增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05年为10.1%,比2000年的8.1%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可用财力实现了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由2000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4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尤其是2002年上级调整财政体制后,我们克服了体制和能源、电力、运输价格上涨等财政增收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加大地方固定收入的征收力度,2005年仅城市维护建设税就完成783万元,比2000年的140万元增长4.6倍;另外,通过人大代表呼吁和我们的积极争取,促使了城市公用附加收入政策向县级财政的倾斜,2005年完成城市公用附加收入560万元,比2000年的45万元增长了12.5倍,年均增加103万元。财政收入和可用财力的连年攀升,为我县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撑。
(二)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十五”期间,我们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拓展我县“公共财政”支出保障领域,大幅度增加了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农业、卫生医疗等社会公共领域的财政支出,较好地保障了国有企业、粮食流通等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2005年全县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资金2597万元,科技教育资金6722万元,农业资金2898万元、卫生医疗资金1005万元,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8倍、1.9倍、3.2倍、1.3倍。我们每一个人最为关心、影响也最为切身的工资收入,五年来也翻了一番,每人月均工资由2000年的547元,提高到2005年的1154元。五年来,我们累计投入8060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21.6万米2,建成36所标准化学校;累计投入186万元“两免一补”资金,使1.4万名农村家庭困难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累计投入165万元,用于农村卫生院(所)人员工资,促进了“农民健康工程”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79万元,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使2161人(户)享受到了奖励补助;累计投入3315.1万元,完成移民搬迁49个自然村、2691人,建成农村饮水解困工程149处,解决了1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48万人;累计投入1.2亿元,落实“三个确保”政策,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8826名城市贫困人口纳入了低保范围,9190名农村低保对象享受到财政补助,1006名“五保”对象进入了财政供养,880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589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得到按时足额发放,财政支出领域不断扩大,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和谐文明环境
“十五”期间,我们财政部门多渠道筹措资金,着力于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满足城乡人民群众行路、医疗、上学、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先后投入660万元,支持了全县的村通公路和巷道硬化工程建设;投入1600万元,支持了县医院住院楼、五四一医院门诊楼、疾控中心办公楼和10个乡镇卫生院建设;投入3200万元,支持了闻喜二中职教大楼建设;投入4170万元,支持了兴闻路、城西大街、城南大街建设;投入680万元,支持城市排洪设施建设;投入860万元,支持了道北路拆迁工程和牌楼街拆迁及东扩工程建设;投入4000万元,支持了人民广场、西湖公园、西湖广场及城中街道巷道硬化等工程建设;投入490万元,支持了县城路灯、绿化等工程建设。五年来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3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投入1.2亿元,通过其他渠道引资1.1亿元,随着各项工程的陆续竣工,我们闻喜变得路更宽、楼更高、灯更亮、景更美,全县人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更加宜人,社会更加和谐文明。
(四)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十五”期间,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对财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先后成立了县直和13个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规范了账务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改进了工资统发办法,解决了2000余名偏远乡镇的公教人员在县城领取工资不便的问题;实行了专款报账制度,五年来共对6788.8万元的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危房改造资金进行报账,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落实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从2003年开始,逐步减少农民负担,到2005年全部免征农业税,乡村经费改农民直接负担为财政转移支付承担,每年减少农民负担1530万元;推进了政府采购工作,从2002年开始到2005年的“管采分离”,我们逐步扩大了政府采购范围和采购规模,2005年采购总额达909万元,节约率为10%;实行了投资评审办法,截至2005年年底共评审项目39项,送审金额6336.9万元,审定金额5724.4万元,审减金额612.5万元,平均审减率10%;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采用直接担保和联合担保方式为企业解决发展资金4300万元;成立了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两年来从开发银行引回资金1.13亿元,支持了企业和城建的发展。同时我们加快了离休干部医疗费的报销进度,对非税收入票据的领取实行微机管理,对粮食直补资金试行银行代发等。随着各项改革范围不断拓展,措施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使财政管理日趋规范,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
(五)加强财政机关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财政部门是政府工作一个重要的服务窗口。“十五”期间,我们从抓机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两方面入手,使我们的窗口更亮,服务更优。一是强化机关硬件建设。我们对机关办公楼进行了加层改造,扩大了办公面积,完善了安全设施,改造了机关绿化,更新了采暖锅炉,全面改善了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二是落实机构改革工作。按照县上安排,通过考试、考核和演讲等形式,顺利完成了机关机构改革,一批老同志光荣内退,一批年轻干部竞争上岗,为财政机关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建立健全系统组织。根据县委要求,成立了财税系统党委和财税系统工会,并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受到市县有关部门的表彰。四是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按照县委要求,我们扎实有序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做到政治学习不放松、业务钻研不懈怠、帮扶结队不马虎、整改提高不流于形式,提高了干部职工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狠抓干部学习培训。从2003年起,每年我们都在年初制订全年干部培训学习工作计划,坚持周五学习雷打不动,通过股长授课、请人讲课、学习文件等多种形式,致力提高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六是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着力在政风建设中提高为民理财水平,在行风建设中增强公仆意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局在取得2003年31个涉及部门行风评议第二名的基础上,又于2004年和2005年,在全县政风行风评议中连续两年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树立起了财政部门的良好形象。七是不断加强廉政建设。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我们通过学习《财苑警示录》读本,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组织机关人员上党课和廉政教育课,积极建立健全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内部监督为手段的全县财政系统防腐治腐工作体系。八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每年的“三八”、“五一”、“十一”等节日,局机关都要组织人员,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活跃了机关的文化生活,还进一步陶冶了职工情操,凝聚了人心,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的全面争先,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据统计,五年来,财政局先后16次受到省、市表彰,局机关共有68人次荣获省、市、县模范个人和单位标兵称号。
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理财观念不断创新、理财思路不断丰富的五年;是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财政实力稳步提高的五年;是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财政改革不断深化、依法理财水平显著提升的五年;是财政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增强的五年。回顾过去五年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成功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和启示,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财政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讲全局、算大账、谋长远是财政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和支持是财政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是财政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财政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理财是财政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是财政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这些经验和启示是我们做好财政工作的宝贵财富,必将对我县财政改革与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2006年财政工作安排意见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全县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及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闻喜、致力求真务实的总体要求,把握战略机遇,以支持我县新型工业基地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提升依法理财水平,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以及《国务院关于编制200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精神,综合考虑今年财政收支的各方面因素,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7.2亿元。其中:国税部门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地税部门9100万元,比上年增长7.6%;财政部门1800万元。为确保2006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立足创新,狠抓落实,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支持企业发展,培育壮大县级财源。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发展要求,积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落实好我县新型工业化的“四大战略”。我们要重点发展钢铁、金属镁、装备制造等我县优势企业,全力打造以“海鑫公司”和“银光集团”为首的“四大方阵”,组成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力舰队。同时要大力扶持商贸流通、餐饮、文化、娱乐、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等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收入占我县财政总收入的比重。
二是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财政支出要加大向“三农”的倾斜力度。一要利用财政职能优势,积极争取支农发展资金,努力筹集县级配套资金,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要切实落实好对种粮农民各项补贴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强粮食集约化生产水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三要列出专项资金,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大对农民技术培训和下岗工人再就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四要按照县委、政府要求,筹措资金,为“村通工程”提供财力支撑。
三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今年,我们要千方百计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社会问题,全力以赴发展好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我县“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步伐。一要落实社保政策,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职工医疗和工伤保险金、农村参保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切实做好城乡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二要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机构建设,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及时拨付财政补贴资金。三要积极支持政法机关建设,提高政法经费保障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四要全面贯彻执行省政府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政策规定,积极将“两免一补”资金拨付到位。
四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财政监管水平。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大财政改革,擦亮财政服务窗口,提升财政服务质量,构建我县公共财政体制新框架。一要加大部门预算力度,将纳入部门预算的单位由去年的30家增至40家。部门预算工作不仅在数量上有所突破,在质量上也要有所提高,要着力完善预算编制体系,编实、编细预算,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二要不断创新财政支付方式,对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财政支出,全部实行直接发放,要巩固和完善“一卡通”发放办法,为全县每个农户建立一个账户,做到凡是惠及农户的资金,都必须通过“一卡通”来发放。三要加大投资评审力度,全年要完成3000万元评审任务,逐步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财政部门决定相结合的财政决策机制,将财政资金支出过程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四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管,严格执行财政法律法规,对专项资金追踪问效率要达到60%以上。五要严格“收支两条线”规定,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和专户资金管理,加强非税收入的票据管理,规范票据的使用。
五是加强财政法制教育,全力打造两支队伍。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政法律法规,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财政支出责任意识,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努力将财政收支活动纳入法制范围,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继续学习和岗位培训,努力打造两支队伍:一是在局机关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机关干部队伍;二是在全县范围内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纪律严明、业务熟练、服务优良的会计干部队伍,为全面做好我县财政经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志们:“十五”辉煌已经铸就,“十一五”蓝图正在铺开。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团结一心谋发展,奋勇争先创佳绩,为开创我县“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副局长在全市刑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局长在全市刑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刑侦工作会议,是经市局党委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回顾总结了****年的刑侦工作,我认为总结得很客观很实在,且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并对今年工作作了部署,讲得比较全面也较具体,希望全市各级刑侦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逐条对照,结合各自实际,狠抓贯彻落实。
刑侦队伍是公安机关的一把钢刀一个拳头,刑侦工作是一个品牌一个门面,****年全市刑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扫黑除恶有了全新突破。通过一年的攻坚努力,全市共侦办了××为首、“8.20”××为首、××为首的3起大要案件,成功打掉了一批恶势力团伙,确保了××多年来少有的治安稳定和街头的平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二是侦破命案等严重暴力性犯罪成绩明显。****全市共发现行命案×起,破案×起,破案率×。快速破获了××区特大绑架案、“11.21”××案等一批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恶性案件,群众反应极好。三是打击多发性犯罪取得新进展。全市刑侦部门以“××行动”为载体,牵头开展了打击侵财犯罪大会战,破获了×ד1.3”价值××万元特大撬盗保险案等一批大案,打出了声威和震慑力。四是刑侦信息化建设和刑侦基础工作取得了新成果。全市刑侦部门以落实省厅“督办通知”为契机,积极争取人、财、物力支持,刑侦装备得到了大的改善,新增了一批仪器设备、勘查器材和一些高尖端检验设备。为我市刑侦信息化及基础工作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五是刑侦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通过对刑警班子的调整以及价值观、职业荣誉感教育和狠抓业务技能培训,全市刑侦民警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些成绩得到了市局党委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各警种的鼎力支持和广大刑侦部门领导、全体民警顽强拼搏、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局党委向关心和支持刑侦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警种表示衷心感谢,向长年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刑侦民警及其家属致以崇高敬意!
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在××全省综合考评及全省刑侦绩效考核中排名并不理想,与××这个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符,××年我们要全力赶超,在新的一年里把我市的刑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此,我就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刑侦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和机遇,牢固树立主责观念,切实做好应对严峻形势的思想准备
现阶段我市既面临着跨越发展期,又处于刑事犯罪的高发期,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居高不下,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具有不可预见和控制性,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手段翻新,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和恶势力团伙仍然处于活跃期,侵财犯罪猖獗特别是系列性、团伙性侵财犯罪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公安刑侦部门侦破打击任务更是艰巨。而且我们也深知:当前我们的侦察思维跟不上形势,破案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破案机制还不完善,打合成战的体制还没有理顺,刑侦基础建设还比较薄弱,科技作战的含量太低,信息化程度还不高,规范化执法还有差距,队伍正规化建设还令人担忧。可以说新的一年是我们压力巨大赋予挑战的一年。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局党委对刑侦工作重视有加。刑侦部门充分发挥“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主力军作用,以实际行动树立了自己的威性,以工作的实效获得了自己的地位,得到了省厅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厅在全省综合考评中再次提高刑侦业务考核分值,对刑侦队伍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市局党委对刑侦更是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在人、才、物方面给予极大的倾斜。广大人民群众对刑侦工作关注度和期望值较高。刑事犯罪牵系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刑侦工作就是充当人民群众的“保护神”,任何时候都会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刑侦部门攻坚克难的能力日趋增强。长期以来的磨砺使我们的队伍不断完善和进步,打硬仗、打恶仗、打胜仗的能力明显提升。而打击敌人保护人民,侦察破案是我们刑侦的主业,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刑侦工作做好。那么说要做好***年的工作,我们要做到:一是务必要有清醒的思想认识,足够的思想准备。***年是***之年,形势将会十分严峻,对刑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落实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的指示,我们***刑侦就是要在全省有位子,务必要在去年的基础上不但要争位更要大幅度进位,力求进入先进行列。对照目标,我们应该感到压力巨大。二是务必要有一种奋勇争先和敢为人先,一种不甘示弱和耻于落后的精神。***刑侦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现状应引起大家的震撼,知耻而后勇是我们要负重奋进的精神动力。三是要有一种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刑侦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工作到头来只是掩耳盗铃,自寻死路。四是要有一种负重奋进,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我们已欠账太多,只有坚持做到人一之我十之的作风,才能后发敢超,厚积薄发。五是要有一种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
二、突破重点和难点,不断创新机制建设,切实提升打击刑事犯罪的能力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推进刑侦机制改革、强化刑侦基础建设是势在必行,今年省厅的考核也更加重视,市局精细化考核办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总体思想,可以说,刑侦绩效的优劣,决定着公安工作成绩的好坏,刑侦绩效在全局综合考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相应地,各县(市)区(分)局的刑侦绩效的成绩将与各单位的综合考核和评先评优是直接挂钩的。我们要想打翻身仗,在***年的各项刑侦考评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树立先耻而后勇的决心,找准短腿和不足,瞄准工作和考核的重点,创新机制并强力推行,采取超常措施全力以赴,突破常规手段全力攻坚。
一是创新快速反应机制,全力攻克命案等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
现行命案侦破一直是我市的优势项目,***年全市现行命案破案率为×,基本上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而破命案积案、抓命案逃犯等项目却是我市目前侦破命案工作中的弱项,综合得分在全省排名靠后。市局要求从现在开始各地一旦发生命案和可能造成“广泛社会影响”的恶性案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向市局报告,市局将启动多警联动协作机制和一级响应机制,务必要抢抓战机,围追堵截,打科技战、信息战,力争现行命案能及时侦破,不拖后腿。
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命案侦办质量的问题。***年××的侦办命案质量较差被省厅点了名,各单位特别是××和××要认真反思,从中吸取教训,下大力气狠抓办案质量,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增强证据意识和时效观念,严禁刑讯逼供和冤假错案。对命案,要建立健全“命案侦办全程质量控制”机制,坚持命案由地市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审核把关制度,坚持公安机关主管领导阅卷制度,确保命案办案质量,确保命案一起也不能错。要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
二是创新阵地控制的长效机制,全力打击盗抢犯罪。
“**会战”开展一个多月来,各地真抓实干,如××等单位都侦破了一批“两抢一盗”典型案件,但真正有影响的大案并不多,从各地上报的战果来看,战果不十分理想,打盗抢专项行动在各县市区还未形成打击高潮。今年各地要一手狠抓侦破打击,一手狠抓长效机制建设。要把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在破串案、追逃犯、促打击上下功夫,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切实抓出成效。要作好登记报备工作,刑侦队每周进行抽查,分局打盗抢办公室要专门分析研判,从中找出与被盗物品相似、相对应的物品;三要进一步强化阵地控制;要建立**耳目关系人,对这类场所要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要建立破案后对失控场所管理的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追责。四要加强社会单位的视频监控建设,各分局要动员有条件的单位、临街商铺都要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不留监控的死角死面;五要建立健全分析研判和考核机制。分县局要成立打盗抢专业队,收集发案情况,汇总场所控制的物品进行归纳,对系列案件进行串并侦查。市局打盗抢办公室切实加强督查和考核通报,强力推行各种机制建设并使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三是创新现场勘查机制,全力抓好刑事技术工作。
刑事技术工作是刑侦部门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必须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要大力加强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为加强现场勘查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第一,要牢固树立现场意识。今后,凡是具备勘查条件的现场都要纳入勘查责任范围,特别是对于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疑似命案、有可能造成广泛社会影响、引发群众性事件、导致上访的案件的现场勘查,要象抓命案侦破一样严格落实“一长双责”制度,公安机关分管领导、刑侦部门的领导必须亲自到场、靠前指挥。既要重视大案的现场勘查,也不能放松小案的现场勘查,切实增强侦查破案的主动权,将现场勘验信息及时全部录入系统。第二,要不断提高勘查质量。要严格落实省厅对现场勘查工作的专门规定,建立完善各类案件勘查规范和工作流程,明确勘查的要求和终止标准,突出重点勘查环节,加强勘查质量控制。特别是对重大案事件的现场勘查,要反复进行,多组织研究、会诊。在没有发现、固定、提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没有弄清案件性质、死亡原因、作案过程和作案人数,没有理清侦查方向和范围等情况下,现场不能解除,勘查工作不能停止。第三,刑事技术向派出所延伸工作要启动。要将现场勘查工作向治安情况复杂、发案相对较高、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农村乡镇派出所延伸,设立刑事技术服务站,实行队所捆绑勘查工作机制,××三地先行试点。要大力推进刑事技术室建设上台阶并筹划好专业实验室建设。县(市)区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以“巩固和提高”为主题,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投入,开通绿色通道特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继续向更高的标准努力。刑侦支队要以市局新办公楼搬迁为契机,提前谋划好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事宜,设计出完整的图纸。要积极作为,多方协商,科学布局,从源头上提升刑事基础建设水平。
三、立足科学和发展,扎实推进刑侦信息化建设,切实推进信息导侦科技强警深入开展
信息化是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各级刑侦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信息化建设和夯实刑侦基础工作作为今年刑侦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通过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坚持走刑侦工作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一是扎实推进刑侦队伍专业化建设。倡导全体刑警重视“网上作战”,全市刑侦部门特别是领导要高度重视“网上作战”、学习“网上作战”、掌握“网上作战”的基本知识,把“网上作战”作为一门必修课、一个基本技能,用好用活平台,真正做到“不懂网上作战的领导失去领导权,不懂网上作战的刑警失去工作权”。注重培养、选用情报信息人员,组织开展对基层民警信息化的培训工作,推动刑侦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力做好各项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刑侦部门是标准化信息采集室建设的责任单位,我们要强力推行“先录后审,先审后批”的执法办案流程,利用好这个平台,指导派出所和相关基层办案单位的信息采集室发挥公安基础信息采集的主战场作用,全面采集工作对象、重点人员的信息,为将来刑侦部门获取、分析、研判违法犯罪情报信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严把信息质量关,加强信息的分析研判,准确把握犯罪动态和规律,为网上侦查奠定基础。
四、打造亮点和特色,精心创造攻坚品牌,切实铸造特别能战斗的刑侦队伍
××刑侦部门要打造的亮点是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就是要让我市侦破工作进入全省前三名,同时要通过品牌效应引领和带动指纹破案、情报信息、刑事科学技术室创建、追逃等项工作的奋力赶超,最终实现刑侦工作整体水平和破案攻坚能力的快速提升。要培养出一批刑侦专家,有尖兵,有典型,有特色,有长效机制。打造特别能战斗的刑侦队伍就是要做到“五讲”: 讲政治敏锐,就是执行力强,工作中不但要注重案件侦破中的执行力的问题,也要注意信息、战果报送的时效、准确性;讲业务精通,就是战斗力强,要培养一批专家型人才,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刑侦品牌,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讲团结协作,就是队伍凝聚力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讲团结,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增强整体合力;讲任务责任,就是侦破能力强,目标要务实,工作要脚踏实地,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讲原则纪律,就是对自身要求严,明是非,懂轻重,知得失,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打造清正廉洁的队伍。
同志们,当前刑侦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希望各级刑侦部门和全体刑侦民警特别是领导同志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深入思考制约刑侦工作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领先的工作理念,更加有效的工作机制,努力推动我市刑侦工作上新台阶,为全市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宋兰副局长在2011年8月全国税收征管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
宋兰副局长在全国税收征管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
勇于探索 开拓创新 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同志们:
这次全国税收征管科技工作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主要任务是总结近两年来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明确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受总局党组委托,我讲四点意见。
一、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我国税务机关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征、管、查两分离或三分离的征管改革,1997年确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30字征管模式。2004年,总局为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增加了“强化管理”的内容,制定并实行了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纳税评估办法,明确了税源管理在税收征管中的核心作用。2008年,总局机关成立了大企业管理司,开始探索对大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2009年,针对税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总局提出了信息管税的新思路;在基层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召开东部和中西部片会,研究提出了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并在部分省开始了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按照肖捷局长在2009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的要求,2010年,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决定在上海、江苏、安徽、河南、广东、青岛国税局和广东、山东地税局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非总局指定试点单位可根据指导意见自行试点。2010年总局年中会研究“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将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征管新格局写进规划纲要。肖捷局长在2010年底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将“积极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作为“十二五”时期和今年的主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总局成立了由钱冠林副局长担任组长的税源专业化管理领导小组,强化了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审核了安徽省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案。总局还研究起草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税源和征管状况监控办法》。
各地对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高度重视,除8个总局指定的试点单位外,江苏地税、河北国税等单位也按照总局的要求,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创新管理理念,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促进税法遵从、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管税等先进管理理念,并以此统一系统上下的思想。全国税务系统省级国地税单位中,普遍成立了税源专业化管理、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以先进管理理念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富有成效地开展了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探索。安徽国税从转变领导机关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抓起,在全系统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深刻理解和认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在税源专业化管理上做实省局、做强市局、做专县局。江苏地税召开全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推进会议,总结试点经验,分析矛盾、问题,研究总体思路,在无锡、南通等五市试点的基础上,部署在全省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青岛国税将“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与效率、有利于优化纳税服务、有利于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作为实践和检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在全系统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海南国税全面推行税收风险管理,形成了《海南省国家税务局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指导性意见》,构建了以风险为导向、以风险分析为核心、以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海南国税公信力为目标的海南国税税收风险管理模式。
(二)完善征管流程,突出纳税评估
各地按照税源管理的先进理念,进一步完善征管程序,强化以纳税人申报纳税为基础,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风险识别、排序、应对、反馈、评价的风险管理流程,强化纳税评估的核心环节;以建立行业评估模型为主要抓手,有效提高了纳税评估的质量和效率。安徽国税运用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按照“业务流程标准、任务管理统筹、资源整合有效”的原则,在申报受理、纳税评估、税款征收、税务稽查、争议处理等主要环节上,建立了标准统一、分类实施、有序整合、协同部署的工作流程,实现各层级、部门间有效的信息传导、业务衔接、良性互动。为了提高纳税评估的实效,开展了行业“建模找点、以模找点”工作,全省在33个重点行业建立了评估模型,有效识别和定位税收风险,具体锁定至地区、行业或纳税人;根据纳税人风险等级不同,分别确定风险提醒、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对象,有效提高了税源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江苏国税运用“腾笼换鸟”的思路,将纳税人依申请的调查审批事项简化、前置到办税厅,强化税源管理部门的纳税评估职能。江苏地税印发了《税收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围绕风险识别、排序、应对等环节,进一步优化征管业务流程,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管理工作机制。河北国税全面调整省、市、县(市、区)局机构职能,成立征管风险分析监控指挥中心,明确征管质量监控、征管数据分析、征管风险识别、等级排序和风险应对任务分配下达职能。湖南国税将纳税评估作为税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业务和必经流程来抓,实行纳税评估职能与日常税源管理职能相分离,全面推行专业化评估。山西国税强化第三方信息采集,注重采集重点行业的主要涉税信息,不断拓展与公安、财政、地税、工商、经贸、质检、供电等部门的沟通渠道,积极获取纳税人的第三方信息,增强了纳税评估的准确性。
(三)科学分类税源,优化征管资源配置
各地将科学分类税源作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要基础,科学确定纳税人的分类,并以此为依据优化征管资源配置,调整税收管理员职责。安徽国税按照“规模+行业”的原则,将纳税人分为重点税源和中小税源,对同一管理层级的纳税人再按行业和特殊事项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借鉴公安部门“户籍警”、“治安警”和“刑警”划分方式,将税源管理职责重新划分和归类为事务性、监控性、查处性三类,税收管理员由固定管户转向分类管事;并合理界定省、市、县三级国税机关的税源管理职责,实现上下联动。青岛国税根据税源分类管理、征管资源优化配置和规范征管程序的需要,在所属各区市基层局重点实施了“集中办理纳税人发起的涉税事项、集中审批核查、集中户籍管理、集中监控重点税源、集中行业及特定事项管理、集中开展分析评估”,以集约化推进专业化。河南国税按规模、行业和风险程度的具体标准,将税源划分为重点税源、一般税源和小型税源,重点税源实行“集中+属地管理”,一般税源实行分行业管理,小型税源实行“分片+委托”的管理模式。广东地税在区县范围内打破属地管理,分设重点和一般税源管理局,对重点税源实行跨区域集中式的专业化管理;对一般税源实行属地管理,税管员由管户转为管事。山东地税根据城乡、行业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税源规模的标准和重点行业的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分规模、分行业或两者适当组合的专业化税源管理方式。江苏地税下发了《关于市、县地税局派出机构设置及职责配置的意见》,合理设置征收服务、风险评估、基础管理、税务稽查等专业化管理机构;税收管理员从管户转变为管事,税源管理方式由“分户到人”转变为“分事到人”,实现从单兵管户到团队管事的转变。上海税务局调整直属二分局职责,由其负责组织实施全市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评估和反避税工作。北京国税成立三个专门的直属分局,分别负责纳税评估、大企业管理、反避税、非居民管理以及出口退税管理工作。深圳国税在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中,将税源管理岗位划分为日常管理岗和专业管理岗,对税收管理员按业务素质高低分配岗位,开展现代企业制度、财会、纳税评估、反避免税、社交技巧和谈判技巧等知识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大企业专业化管理团队,为税源专业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四)加强信息化支撑,完善运行机制
各地在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中,认真落实信息管税工作思路,强化信息化对专业化的支撑,许多单位结合当地税源管理实际建立风险预警指标和评估模型,试点运行了网络发票系统;并建立和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加强了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安徽国税把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改革传统税源管理方式的前提,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统一的税收数据仓库,搭建全省税源监控分析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管理”的转换,为税源专业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江苏国税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开发并运用一体化税源管理平台,建立风险特征指标390多个,在省级实现风险信息自动生成、按户归集、自动排序和应对任务统一下达,在地市级采取集中优秀人才形成团队实施风险应对。广东国税进行了电子档案、知识管理等信息化系统的试点。江苏地税建设了风险管理平台、国地税信息交换平台,开发了征管数据审计软件,对全系统11万条问题数据进行了审计、整改,大大提高了数据质量和信息化支撑水平。贵州国税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用专业化的机构和专业化的人才,通过专业化的手段和专业化的工具,将税务人员从传统的保姆式管理中解放出来,把有限的征管资源用于满足纳税人的合法需求和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广西国税完善运行机制,突出整体互动。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一体化联动机制作为征管合力的纽带,实施税源与征管状况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监控分析工作横向联动机制。山东国税按照信息管税的要求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要,依托税收预警评估系统,建立了纵横结合、内外协作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青岛国税按照税源分析和征管状况监控一体化工作要求,进一步理顺和强化纵向分级分工、横向联动协同的工作格局。强化市局税源管理的实体作用,各业务部门按职责共同参与统一的税收风险管理。陕西国税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由运营商承担纳税人网络发票开具软件的开发及运行支持等工作,税务局负责发票管理、查询,并采集纳税人开票数据用于纳税评估,不增加纳税人负担。
各单位通过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普遍树立和贯彻了先进管理理念,大胆探索了专业化、信息化税源管理方式,强化了以纳税评估为重点的风险管理,初步形成了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内外协作的运行机制,培养和锻炼了专业化人才和队伍,提高了征管质量和效率。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各单位党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广大税务干部职工勇于探索、团结拼搏的结果,特别是工作在税收征管科技一线的税务干部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总局党组向广大税务干部尤其是税收征管科技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税源专业化管理还处于试点阶段,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认识不统一。少数单位对促进遵从、风险管理、信息管税、专业化分工等先进管理理念宣传、教育不够,对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方向、目标、任务、方法尚未形成共识。二是试点工作发展不平衡。各地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的进展不一,各试点单位在认识、目标、组织、方法、进展等方面差异较大,可供全国推广的相对成熟的运行模式尚在探索中。三是信息化支撑不够有力。税收征管数据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仍存在问题;涉税信息的分析利用深度不够,预警指标和评估模型系统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第三方信息获取明显不足。四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制度、体制、机制不够科学合理。相关机构职责交叉,多头下达税源管理任务的现象依然存在;对跨区域经营、总分机构模式的企业集团尚未找到有效的税源管理方法;征管资源配置方式不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税收管理员职责亟待改革完善;征管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待深化,基层、纳税人程序性负担仍然较重;保证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的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税源管理专业化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急需建立。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逐步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把握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思路
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扎实做好税源管理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在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税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思路,积极应对,积极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
(一)深刻认识社会管理形势发展对税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在税收征管领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重点体现为对纳税人的管理与服务。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在税收征管领域落实创新社会管理要求的具体体现。税务机关必须适应纳税人规模数量、组织结构、经营方式、核算方式、利益诉求的快速变化,积极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法律制度体系,规范税收征管程序,明确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要根据纳税人的类型特点,实施税源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分工;要重视纳税人相关信息的获取和应用,提高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优化服务,公正执法,公平税负,促进遵从,进而促进征纳关系的和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大局服务。
(二)深刻认识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对税源管理提出的新挑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以空前的广度、强度和速度跨地区、跨国界扩张转移,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有了迅猛的发展。一方面,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多,税源管理幅度不断扩张。2001年我国税务登记户数1500.5万户,2010年2622.2万户,较之十年前增加了1122万户,增长75%,年均增长率为5.8%;2010年纳税户数中企业户数939.4万户,个体经营户数1635.2万户,跨国、省经营以总分机构形式组成的企业集团已超过9.3万户。纳税人的经济行为日益复杂,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呈现多样化,企业集团大幅增加,经济主体跨国、跨区域、跨行业相互渗透,税源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企业核算和税务处理日趋电子化、团队化、专业化;税收筹划、避税手段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税务干部数量基本持平,部分基层税务干部素质难以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2001年全国税务干部74.7万人,到2010年为75.5万人,仅增长1.07%;从事基层一线征管工作的人数共计46万,其中税收管理员27.7万,占37%,全国人均管户接近100户,沿海发达地区人均管户有的超过1000户。税源的跨国化与税收主权的属国化、经济活动的跨区域化与税源管理的属地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传统的属地划片管户的税源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
(三)深刻认识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对税源管理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智慧地球、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发展掀起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企业经营和管理电子化、智能化趋势日趋明显,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金融交易和资本运作日益增多,形态各异的非物质产品生产交易高速增长,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电子商务扩张迅猛、方式隐蔽。税源管理面临高度的复杂性和诸多不确定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日益加剧,传统的人海战术、以票控税等税源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现实。一方面,税收征管数据已逐步实现在省局、总局集中,信息技术也提供了高速处理信息的手段;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基层税收管理员仍依靠个体、手工等传统方式来实施税源管理,信息应用水平较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税源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创新税源管理方法提供了机遇。
(四)深刻认识国际税收管理大趋势对税源管理带来的新启示。随着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理念在政府管理活动中的实践运用,许多发达国家将上述理念引入税收管理,普遍将促进税法遵从作为税务机关的使命和目标;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建立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并逐步由事后风险管理向事前风险管理发展;将税收评定(纳税评估)纳入税收征管程序,并作为税源管理、促进遵从的主要手段;制定针对涉税信息的法律制度,为税务机关获取涉税信息提供法律支撑,并建设强大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税源分类管理,建立按纳税人类型设置、适应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以及人力资源保障、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等等。国际税收征管理念、经验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要求我们及时把握国际税收征管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我国实际,认真学习借鉴有益经验,不断提高税源控管能力。
今年年初,肖捷局长指出: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税收征管的理念、方式等都应与时俱进,以适应纳税人需求、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要继续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实践,认真总结有关省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要围绕税收征管程序和工作流程的关键环节,梳理出若干专题,结合“十二五”税收规划,研究提出新征管制度安排的具体意见,为建立新的征管模式做好前期准备。
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纳税评估为重点,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和运行机制为依托,努力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这个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为创新税收征管模式奠定基础。
贯彻上述总体思路,要牢牢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是必须树立促进税法遵从的理念和目标。坚持以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为基础,通过优化服务、公正执法,促进税法遵从,并据此将 “执法规范、遵从度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作为税收征管的战略目标,以指引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正确开展。
二是必须贯彻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方法。要按照税收风险管理设计税源管理流程,将纳税评估作为重点,并注意与纳税服务、税务稽查和法律救济等的衔接。
三是必须坚持对税源的分类分级管理。要在对纳税人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实施分级管理;改革税收管理员管户方式,建立专业化分工和岗责体系。
四是必须建立信息化支撑和体制、机制保障体系。要完善相关制度、组织机构、信息化等保障体系,健全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内外协作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
三、突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要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稳妥地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一)规范征管程序,突出纳税评估的重要作用
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以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为前提,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完善税收征管程序,突出纳税评估在税源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利用获取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评价,并作出相应处理的税收管理行为。为了保证税源管理部门有足够的力量加强纳税评估,可将调查审批等纳税人依申请事项简化、前移到办税服务部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将政策调研、报表填报、催报催缴、税收预测、个体定税等日常管理事项简化、前移到办税服务部门的后台;税源管理部门则应以主要精力用于纳税评估,要规范评估程序,创新评估方法,提高评估质量,并要处理好纳税评估与纳税服务、税务稽查和法律救济等征管环节的关系。
(二)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实施税源分类分级管理
科学分类税源是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按照纳税人的规模、行业、特定业务等类别和不同的风险发生规律,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并在基础上对税务机关的不同层级、部门、岗位进行专业化分工,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总局和省局要在做好税收风险管理战略规划的同时,结合当地税源管理实际,对各层级、各部门现有税源管理职能进行整合、调整,以适应专业化管理需要。一是调整、明确风险信息采集部门职责。总局和省局应以征管科技部门牵头制定纳税人申报纳税信息和第三方信息管理的规划、制度以及采集的口径、标准和规程;市以下应由办税服务部门负责采集纳税人基础信息,风险应对部门(主要指评估、稽查)在实施应对工作中采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等动态信息。二是调整、明确风险分析监控部门职责。总局、省局的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对涉税信息进行分析,由征管科技部门将风险信息统一归集到相关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按税务机关代码和纳税人识别号),进行风险等级排序,统一下达风险应对任务,并进行监控考核。市以下要明确由征管科技部门牵头或设置风险监控管理部门,负责风险信息分析的汇总、等级排序、应对任务的整合下达和风险应对任务的考核评价。三是调整、明确风险应对部门职责。总局、省局的大企业、反避税管理部门和稽查局直接负责本级所辖大企业的风险应对;市以下由办税服务、税源管理、稽查等部门分别承担纳税辅导、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风险应对任务,尤其应将税源管理部门现在主要承担的调查审批、催报催缴和税收预测等日常事务管理职能调整为按纳税人类型进行专业化纳税评估。
在税源专业化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纳税人的不同特点摸索规律。大企业管理是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要针对大企业具有跨国界、跨地区经营,行业跨度大,内部结构和财务核算体系复杂等特点,按照属地入库、统一管理的原则,加快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大企业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具有生产经营不稳定,现金交易多,财务会计核算不健全,第三方信息不易获得等特点,实施行业、特定类型等差别化应对和管理。针对个体工商户规模较小,税源分散,经营不稳定,账簿不健全等特点,按照有利税源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强化基础信息采集和税收定额管理,推进协税护税和综合治理。针对非居民管理税源分散、流动性强、较难控管等特点,重点关注跨国交易量大、对外支付多、跨国集团重组活跃的企业,将居民管理和非居民管理相结合,提高非居民税收遵从管理水平。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管理。
(三)强化信息管税,为专业化管理提供支撑
信息管税就是以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应用为主线,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业务与技术融合,努力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各级要切实抓好信息采集、整理与存储、信息加工与分析、信息传递与应用等工作。要健全数据管理标准,必须从采集、录入、审核、监控、运用等环节入手,理清数据逻辑关系,统一数据指标口径,加快完善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要强化数据管理意识,克服消极等待的观念,积极主动地采集第三方信息;通过数据的深入应用,及时发现解决数据质量问题。税收风险预警指标和评估模型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抓手,要举全税务系统之力,做好国民经济主要涉税行业(产品)评估模型的研究、制定;要完善数据分析应用平台,逐步向各级税源管理单位和人员开放数据查询。在35个省市区国、地税局进行网络发票试点的基础上,完善网络发票业务和技术标准方案,扩大试点范围,深化网络发票数据的采集、应用,做好与金税三期网络发票项目的衔接。要认真落实肖局长指示“绝不能让新的信息系统去适应传统的观念和工作方式,而要使我们的思维和工作方式适应新的信息系统”,大力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推动与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促进“信息管税”的落实。
(四)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
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传统的税收管理员划片管户的管理方式将逐渐为“专业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所替代,必然会引起现有税源管理流程、方法、分工的重大变化,必然会涉及征管资源的重新配置。各单位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在现有机构框架下,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调整、优化机构职责和人员岗责;确需调整机构设置的,要以审慎原则,按程序报批。总局提出,要在抓好现有8个省市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安徽、江苏省国税局、江苏省地税局以及青岛市国税局,实施不同模式的试点,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税源结构和信息化支撑等状况,按照上述要求,因地制宜,开展试点。
要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要,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强化分类培训,注重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突出能力操作与训练。要建立纳税评估和行业管理专家团队,加强对纳税评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建立专业评估员(师)队伍,提高评估质量。要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税收管理员能级制度,并根据能力标准和工作业绩,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在提拔任用、奖惩评价等方面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努力打造一支紧跟国际税收管理发展趋势,拥有先进管理理念,精通税收经济分析、纳税评估、反避税、税务稽查等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五)完善法律制度,健全运行机制
总局将根据税收征管内外部形势、任务的变化,加快征管法的修订,为完善征管程序、强化纳税评估、获取第三方信息等提供法律支撑;同时要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进一步修订完善纳税评估、税收管理员、税务登记以及征管数据管理等配套制度。
要建立“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内外协作”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科学合理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强化税源管理各环节的统筹与协调;要在税务系统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之间建立起闭环的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形成立体化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彻底改变多头下达调查审批、报表填报、政策调研、纳税评估和检查任务等状况,减轻基层和纳税人的负担。要密切国、地税部门之间的协作。各地还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建立第三方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协税护税体系,各地要结合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探索,创新征管质量考核方式和指标,用新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取代征管“六率”考核。加强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研发税收风险评估和税收流失率测算模型,从执法规范、遵从度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等方面完善征管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税法遵从度和征管质量方式,促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有效推行。
四、狠抓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各级税务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下功夫抓好工作落实。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势在必行,意义深远。各级税务机关党组务必高度重视,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加强领导。各级的税源及征管状况监控分析领导小组,负责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统筹指导和协调;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全系统形成共识;要制定本地区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案,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职责;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切实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效。
(二)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创新是科学发展不竭的动力。我国地域广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东中西部、城市、农村税源状况差异较大,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不能搞一刀切。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总局确定的总体思路,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探索,努力创新管理方法;要及时总结、交流试点经验,指导基层工作的开展。
(三)稳妥推进,务求实效。税源专业化管理涉及面广,工作复杂,目前正处在推进试点阶段。各地应本着先试点、经审批、再推广的原则,有计划、有准备的搞好试点工作,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切忌一哄而上。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必然涉及整个征管模式的变革。总局党组确定,明年年中全国局长会重点研究创新税收征管模式等工作,并已部署从创新税收管理理念,实施专业化、信息化管理方式,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分若干专题开展调研。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核心内容,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实际上就是创新征管模式的前提和突破口。希望大家扎实搞好试点,创造新鲜经验,为完善征管模式做出努力。
同志们,积极稳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按照专业化和信息化的要求,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为实现税收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09魏正武副局长在全省国税系统征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魏正武副局长在全省国税系统征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 发布时间: 2009-03-16
------------------
【字体:大 中 小】 【颜色:红 蓝 黑】
认清形势
抓好落实
努力开创河南国税征管工作新局面
——魏正武副局长在全省国税系统征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2月26日)
同志们:
全省国税系统征管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总结、回顾2008年全省征管工作情况,分析、把握当前我省征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突出重点,抓好2009年各项征管工作的落实,努力开创河南国税征管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锐意进取,2008年全省征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08年,全省征管部门紧紧围绕税收工作大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推进征管信息化建设,全省征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征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有了新增强。集中表现在牵头组织开展了税收专项整治。全省通过自查、评估、稽查,整治入库税款66.3 亿元,其中“三行业一重点”查补税收36.8亿元,其他行业查补税收29.5 亿元。一是牵头组织确定了整治内容和工作方案。全省统一开展了“三个行业一个重点”的专项整治,各地实施特色管理,根据所辖税源特点,又增加15个行业。信阳市局集中开展民办学校企业所得税整治活动,补缴所得税280多万元;南阳市镇平县局通过定期采集商业量贩的POS机数据加强管理,行业税负达到3.3%,提高1.7个百分点;周口市局对农产品加工业实行“定耗管理法”,行业税负提高0.2个百分点。二是协调建立了“五统一”的专项整治工作机制。在整治过程中,坚持统一研究制定方案、统一实行“挂销号”和下发数据清单、统一听取汇报、统一组织督导考评、统一汇总上报成果,做到了周密组织、统筹安排。省局还组织开展了2次由省局领导带队、各职能部门参加的专项整治督查活动。三是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了互动协作。我省在整治过程中,既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又突出工作一体化,妥善处理税收分析、企业自查、纳税评估、汇算清缴、税务稽查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实施各税种的联管、联评、联查,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互动协作机制。
(二)税源管理的措施手段有了新改进。在试点基础上,分批分期推行了税收分析监控管理系统和个体计算机定额核定系统,进一步提升了税源控管水平。期间,郑州和新乡市局、开封禹王台和许昌襄城县(区)局等试点单位克服重重困难,做到认识、动员、培训、工作配合、工作部署“五个到位”,体现了对省局部署工作的执行力、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全省累计登录税收分析监控管理系统112万次,采集录入宏观数据1.1万项、巡查巡管数据35.3万条;评估纳税人3.4万户次,补缴税款40.8亿元,向稽查部门移交案源289户次,查处办结126件,查补税收1727万元。稳妥推行个体计算机定额核定系统,将全省55万户个体双定户纳入了系统管理,既防止了“人情税”和“关系税”,公平了个体税负,又实现了社会稳定。结合系统推行,全省开展清查税源,新纳入管理个体户7525户;调增定额57871户,调整面为10.43%,月调增定税额445万元;实际征税户数达到28万户,增加了1.3万户。各地在完成省局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探索强化税源管理的新途径。郑州、新乡、鹤壁和漯河市局利用政府涉税信息交换平台,加强了国地税定额信息、工商登记信息、医保刷卡信息、房地产行业管理部门信息的交叉比对和逐户落实。郑州市金水区局以核定征收和发票管理为主要手段,逆向思维,全面推行以税定票,加强小规模纳税人管理,促其全年入库增值税1.3亿元,同比增长72.38%,增收5690万元,占郑州全市净增额的59.8%;小规模纳税人零低申报率由前年的56%下降到32.54%,户均税负增长69.79%。
(三)普通发票的长效管理机制有了新探索。全省2008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贯彻全国部分省市建立发票管理长效机制座谈会精神,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行为。配合发票“打假”,全省征管部门对建立普通发票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一是加强了普通发票源头控管。从规范发票内部管理制度抓起,实施购票、用票、验票、保管等环节“链条”式管理,并利用12366纳税服务网站等媒体,加强对发票知识特别是防伪查询的宣传;多方协调资金,加大了发票奖励制度落实力度,特别是争得省政府支持,将发票奖励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其中安阳等地发票奖励资金已经到位;为规避执法风险,经专题调研检查,研究制定了加强和规范税务机关代开发票行为的措施。二是开展了发票专项检查。根据省局发布的疑点数据,全省采取发票倒查、延伸检查、跟踪检查等形式,检查各类纳税人12.49万户次,查处发票违章问题1.7万个,查处各类违章发票71.67万份,查补税收7639万元。三是探索了普通发票管理新措施。洛阳和焦作市局组织开发了普通发票交叉稽核系统,加强对比对异常发票的调查落实和严肃处理,打击假发票、非法代开发票的“卖方市场”,遏制“买方市场”。周口市建立了由市政府牵头,财政、国税、地税、纪检、监察、审计、公安、检察、法院等32个执法执纪部门参加的综合治税办公室和发票110快速处理机制,加强对普通发票的区域治理,并向市、县两级国库支付中心派驻发票审核员,对各单位的报销发票进行真伪鉴定、甄别。四是强化了“以票控税”措施。全省对开具发票金额超出定额的个体户补税5.3万户次,补税金额1.9亿元,对连续3个月超出定额20%的个体户调整税负3023户。济源市局应用自己开发的《普通发票售前比对系统》,加强对纳税人开票信息与申报信息的分析比对,对销售收入超出核定和申报的补税824万元,并通过加强普通发票管理,我局个体税收2008年同比增长38.59%,并加强普通发票日常管理,全市个体户均发票使用量位居全省第一。
(四)纳税服务的工作效能有了新提高。一是有选择开展试点,探索打造“网上办税服务厅”。在郑州市局全面推行了远程抄报税,并实现了票、表、税比对,目前每月有7000多户运用网上抄报税;在郑州惠济、郑东分局推行了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探索网上申报、抄报税、认证、扣款等申报纳税的一体化,这两个地区的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办理申报纳税事宜。二是多级、多部门联动,打造12366纳税服务品牌。对于12366纳税服务网站,研究制定了网站维护管理办法,实行多部门联动,加强网站运维和管理;针对税收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政务公开,定期举办“在线访谈”,强化了与纳税人的交流沟通。全年累计更新各类信息6207条,处理咨询、举报等事宜7508件,网站累计接受来访643万人次。总局组织开展税务互联网站评估,我省网站综合排名第7。信阳市局依托省局数据平台,率先开通运行了12366纳税服务子网站,其他市局也在年底前试运行了子网站。对于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立了“数据集中+远程坐席”模式的12366呼叫中心系统,实现了热线电话纵向、横向一体化运作。全年通过电话热线受理纳税人咨询44.9万件、举报2130件。其中郑州市局热线的信息处理量约占全省一半。对于12366纳税服务短信平台,主要是提升短信收发性能,增加 “发票真伪查询暨发票抽奖”等新功能。目前月均发送短信20余万条。三是加强宣传,大力实施多元化申报。在完善多元化报税管理平台功能的基础上,强化宣传工作,引导纳税人采用适合自己的电报方式。目前全省实行批量扣税的个体户有10.92万户,占纳税个体户的39%;每月约有9.5万户纳税人实行网上远程申报,占企业总户数的61%,其中有5.8万户一般纳税人实行网上申报,占一般纳税人总户数的89%。四是抓好办税服务厅的优质服务,得到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认可。统一规范了办税服务厅标识,为车辆购置税大厅统一配备了POS机,并抓好纳税服务直通车等制度、措施的落实。全省有25个办税服务厅(税务分局)被省政府纠风办命名为“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称号。焦作市武陟县局与地税、工商联合设立办税服务厅,集中办理纳税人有关事宜。驻马店和濮阳市局探索推行“流动办税服务车”,到偏远地区“上门”办理税务登记、发售发票和征收税款。商丘市局以规范办税标识、办税流程和表格式样,落实纳税服务直通车等措施为重点,加强了办税服务厅文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
(五)税收征管的基础性工作有了新推进。一是建立健全征管制度,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省局组织对征管业务规程进行系统梳理和修订,编写了《征管业务规程》和纳税人办税指南,并开发了规程电子活页软件,对规程实行动态管理。各地也建立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管理制度,如濮阳市局编制了省局版本的《税收管理员工作手册》,三门峡市局推行了新版《税情记录》、许昌市局编制了简便实用的《征管实务三百问》;新乡市局完善了“征管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征管档案管理的电子化。二是加强综合征管软件运行维护,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平稳运行。全省专、兼职运维人员和郑州业务测试基地,以及焦作、鹤壁等5地业务、技术运维分中心的工作人员积极发挥作用,组织开展了11次软件升级,及时解决我省各类问题5274个,解答7个被支持单位各类问题86个。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总局和省局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国税系统广大税务干部团结拼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辛勤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全省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工作在征管战线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客观分析,准确把握全省征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客观分析全省征管工作现状,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着一些工作不足和薄弱环节,有的还比较严重。
第一,税收管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工作漏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亟待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多、规模大,多数跨区域生产经营,税收征管难度较大,而且目前尚无专门的机构集中对其管理,管理力量较弱,对其执法的统一性和公正性难有保障。表现在税收上,部分重点税源企业销售额占同行业比重较大,但其应纳税额增幅与销售额增幅不同步,税负在同行业中也偏低,偷税问题也时有发生;有的企业连续3年亏损,仍旧照常生产经营。二是全省征管质量不容乐观。截至2008年底,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率26.49%,同比增长2.58个百分点;小规模纳税人零低申报率居高不下,达到42.6%;销售收入连续3个月超出核定20%税负调整率只有64.71%,查帐征收户销售收入超出申报补税户次比率为40.25%、金额比率仅有16.16%。三是普通发票仍是管理难点和弱点。虽然经过多年“打假”,也破获一批制假、售假窝点,但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非法行为仍屡禁不止,特别是在车站、宾馆、市场等人员集散地和公共场所贩卖假发票,以及通过发短信、名片兜售假发票的行为仍然猖獗。从去年发票专项检查的情况看,纳税人不按规定开具使用发票、用假发票入帐,或者利用手中发票对外虚开以及大头小尾、转借代开等违章行为时有发生;非正常户携票走逃、失踪,造成发票流失的问题仍然较重。
第二,税收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反映整治质量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是纳税评估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做出规范。表现为不能正确处理纳税评估与征前辅导、税务稽查之间的工作关系,不能明确划分纳税评估与征前辅导、税务稽查之间的工作界限。有的将纳税评估工作与对纳税人的征前辅导混为一谈,将纳税人的自我调帐申报作为评估成效;有的将纳税评估工作稽查化,运用稽查的方式、方法搞评估,而在发现明显偷税疑点时,也不作移交稽查处理。有的甚至为追求纳税评估成效,引导纳税人拆分正常纳税申报,将其中某次作为对纳税人的评估成果。二是税收专项整治工作还没有与系统应用做到有效结合。在税收分析监控管理系统中仅显示纳税评估成效,不显示纳税评估工作记录或工作过程,不能全面反映纳税评估的操作程序和工作行为。省局近期抽查了各地在税收分析监控管理系统中所做的3万多份纳税评估报告,文字内容不到20字的有1.7万份,占50%以上;文字内容不到50字的有2.5万份,占77%;文字内容超过百字的仅占9%。对于入库税款的开票信息在综合征管软件中没有做到明细划分,正常申报税款开票信息列为评估或稽查成果,不能正确反映税款属性。三是税收专项整治工作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据各地上报统计,2008年全省整治入库税款82.36 亿元。通过从后台提取数据分析,全省整治成效应是66.3亿元。各地上报的整治成果在去年11、12月份尤为较多,均达到10亿元以上,而这两月全省税收总量与往月相比是均衡的。其中原因不言而喻,大家可以想象。具体到行业,有的行业整治成果反映突出,但行业总体税负水平没有上升;具体到企业,在系统中显示该企业评估入库税款较多,但当月实际入库数量与往月相比没有差异。
第三,适应形势要求的纳税服务理念有待进一步树立,纳税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总局近期委托国家城调队对各地纳税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暗访调查,一个省选择一个市,暗访调查国、地税各300户纳税人、各4个办税服务厅。目前结果还没公开,但据反映,我省总体情况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一是“执法+服务”的纳税服务思想还没有真正树立。有的仍惯守着“唯我独大”的 “管理者”思想,“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问题还时有发生,甚至还存在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这说明多年来形成的“税务机关是管理者,纳税人是被管理者”的片面思维还存在于不少税务人员的潜意识当中,而且根深蒂固。二是信息技术在纳税服务中的应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申报纳税方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网上办税能力还有欠缺,特别是纳税人在网上办税后还须到办税服务厅报送有关纸质报表,而且有些报表内容还需办税厅工作人员手工录入。在基层报送资料方面,实现数据集中后仍有49种报表需要基层手工上报,还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三是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基层的工作安排和对纳税人的调查项目还存在重复和交叉现象,增加了基层和纳税人的额外负担。
第四,对工作部署和制度措施还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工作积极性和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全省情况看,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往往是工作积极的单位、真抓实干的单位。而有的单位对税收工作的认识还有差距,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和观望思想,影响着整体工作的协调推进。一是对基层的指导和督促不够。满足于坐在办公室指挥,甚至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二是对上级布置的工作落实不力。如“一站式”服务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纳税人仍要在办税服务厅、税务分局、县(区)局各科室之间来回奔跑;省局发布的数据分析报告,在有的地方只有落实而无反馈,甚至没有进行落实;去年专项整治在各地开展得很不平衡,有的整治成效突出,实现了税负提高、收入增加,有的则疲疲塌塌,穷于应付。三是融会贯通落实上级精神和工作安排的能力欠缺。有的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存在简单层层传递的现象,融会贯通的能力还有欠缺。如对多元化申报工作,工作方法简单,宣传、引导不足,导致纳税人对多元化申报认识不足。
对于上述问题,既有工作方法问题,又有体制机制问题;既有长期积累下来的老问题,又有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既有当前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又有期盼长期逐步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对待,分清轻重缓急,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有步骤实施改进。
三、突出重点,狠抓2009年各项征管工作落实
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广泛征求意见,并报省局局长办公会研究,明确了2009年全省征管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
2009年全省征管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税收工作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强化税源管理和优化纳税服务为重点,抓整治,保收入;抓薄弱,破难题;抓投入,保产出;抓应用,强质量;抓创新,求发展;抓基础,促规范;抓监控,推落实,不断提升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改善征纳关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服从服务于税收大局,紧紧围绕收入抓征管。今年我省税收收入形势十分严峻,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的压力巨大,甚至超过1998年。一是我省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和复杂情况。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正由沿海向内地、由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由中小企业向大企业扩散,我省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压力也不断加大。表现在税收收入上,自去年10月份我省国税收入出现拐点以来,每月的收入总量和增幅持续下滑。今年元月份全省仅入库税收69.56亿元,这与全年收入目标平均进度相比差距不小,慢于时间进度1.3个百分点,税收增幅同比下降16.8%,比全国平均增幅低0.2个百分点,而且低于我省地税增幅,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更大;地方级收入完成16.85亿元,同比下降20.6%。具体到地市,不少收入较大地市下降幅度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其他地市无法弥补。二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因素影响较大。今年我省落实增值税转型政策减收71个亿,调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减收14个亿,继续落实新企业所得税法、免征储蓄存款个人利息所得税政策减收34个亿,合计减收119亿元,与2008年相比减收12个百分点。三是中央和省委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中央和省委相继做出了“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重大决策部署,并要求税收工作实行结构性减税保发展,深化税制改革调结构,加强征管保收入。在这种形势下,依法加强征管,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征管部门作为业务综合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紧紧围绕税收收入工作,本着“抓漏洞,求质量;讲投入,保产出”的原则,集中精力抓好今年的税收征管工作,为完成全年税收收入目标,为“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做贡献。
1.实施内外结合,强化税源控管。一是讲究工作技巧,全面开展税源清查。结合加强与工商、地税、集贸市场主办单位等部门的信息比对,深入开展巡查巡管,并对全省税源特别是集贸市场和小规模企业进行逐户清查、逐户对比,力争将所有税源纳入监控范围,减少漏征漏管户和假注销、假停歇业户。在税源清查中要注意分析漏洞产生原因,提出有效改进措施;要围绕如何增加税收收入开展税源清查,体现投入产出比,防止搞形式主义。二是结合当地实际,强化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总结郑州、新乡、鹤壁和漯河政府涉税信息应用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的经验,以及南阳等地从管理部门获取房地产行业信息加强所得税管理的经验,因地制宜,广泛开展部门协作,不断加强数据交换和信息比对,努力减少因信息不对称给税收管理带来的被动,进一步提高税源控管的有效性。
2.规范个体税收管理,确保个体税收收入平稳增长。一是严格执行税率降低政策。从今年开始,小规模纳税人税率降低到3%。这是国家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做出的重大举措。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结合进一步核实纳税人的销售额,该调低定额的要调低定额。二是开展集贸市场和零低申报小规模企业综合治理。受税率降低影响,元月份全省个体税收仅入库1.8亿元,为同期2.9亿元的62.6%。为确保个体税收收入平稳增长,省局决定将去年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集贸市场、零低申报的小规模企业列入今年全省统一整治的范围,通过开展税源全面清查、税负情况全面核实和异常纳税户税负调整等措施,促进集贸市场内纳税人税负更加公平合理、小规模企业零低申报率明显下降。三是深化个体计算机定额核定系统的应用。通过深化应用,做到电脑和人脑相结合,着力规范全省个体税额核定,促进税负公平、合理,防止产生大户税负不重、小户税负不轻现象。
3.逐户加强清理核查,依法组织清缴欠税。目前全省欠税总量达到38亿元(包括呆帐、陈欠和新欠),其中2008年底新增欠税2.3亿元,欠税增减率为60.57%,而且主要集中在少数地市。越是在经济困难、收入压力加大的时候,越要注意清理陈欠、防止新欠。一是配合计统部门,逐户开展欠税核查。在核查中要做到户户见面,层层把关,认真核对综合征管软件数据、计征部门欠税数据和纳税人数据,逐户准确掌握欠税信息。二是区分核查情况,依法组织催缴。对于正常开业欠税企业,要制定清欠计划,责令其限期清缴,并加强动态监督。对于关停企业、查无下落企业,要重点关注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动向,注意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和税收优先权等法定手段的综合应用。对于已被法院宣告破产企业,其欠税应当上报省局审批后才能予以核销。三是多种措施并举,确保清欠成效。认真落实总局欠税公告办法,按期公告纳税人欠缴税款情况,营造欠税无理声势,增加企业欠税成本。实施企业清欠与信用等级评定相挂钩,凡不按计划及时清缴的,不得评为A类信用等级。
(二)组织开展纳税服务年活动,着力提升纳税服务效能。总局把今年确定为“税收服务年”,年中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纳税服务。省政府也将今年确定为企业服务年。这把纳税服务工作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紧抓机遇,省局决定在全省统一开展“纳税服务年”活动。经过多个部门协商,省局目前初步制定了活动方案,从创新纳税服务理念到组织开展具体活动,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已经提交大家进行讨论,拟在进一步修改后正式组织实施。在此我不再对活动具体内容进行过多阐述,主要对如何抓好纳税服务年活动谈谈意见。
1.从思想观念抓起,牢固树立纳税服务新理念。要防止行风评议位次高,纳税服务工作就做得好的片面思想认识,按照建设服务型机关的要求,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牢固树立公正、公开和文明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牢固树立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合理满足的理念;牢固树立税收政策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的理念;牢固树立降低纳税人纳税成本、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是纳税服务的基本任务的理念;牢固树立纳税服务必须切实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理念;牢固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以纳税人为关注焦点、税务机关围绕纳税人转的理念。通过创新服务理念,抓好各项服务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切实推进由“执法+管理”向“执法+服务”的转变,引领纳税服务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着力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
2.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协调推进纳税服务。进一步增强纳税服务效能,必须认真分析、准确把握纳税人需求,有的放矢进行协调推进。目前纳税人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再局限于在办税服务厅放置笔墨、老花镜,以及文明态度、微笑待人等浅层次、低水平的服务上,更关心的是对税收政策的掌握和落实程度、办理涉税事宜的快捷和方便程度,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解决程度。我们开展纳税服务年活动,也要重点围绕这些方面展开。一是全面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落实。今年是税制改革年,国家新出台的每项税收政策,都有其特定含义,必须落实到位。首先,要进一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方法,充分利用12366纳税服务网站、热线以及各类媒体,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咨询和办税辅导,确保纳税人及时掌握应知政策;其次,要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确保纳税人及时享受该享优惠。二是着力提高网上办税能力。要不断完善网上办税功能,引导纳税人在网上办理涉税业务。在实现税银联网的10个省辖市局推行网上申报、网上认证、网上抄报税;结合使用电子税票和推行电子签章,进一步总结税库银横向联网试点经验,适时推广税款申报征收网上一体化处理,真正实现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办理申报纳税事宜。抓好网站场景式服务项目建设,确保找得到、看得懂、办得通和方便快捷,引导纳税人按照特定办税场景,迅速了解、查阅办理涉税事项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办税程序、资料准备等信息。三是进一步解决办税难点问题。要继续围绕纳税人办税时遇到的“排长队、跑长路”、“来回跑、多头跑”和“购票难”等问题,出主意,想办法,进一步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切实提高办税效率。其中重点抓好办税服务厅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办税服务厅窗口设置,明确工作流程,加强内部协作;在纳税人集中的办税服务厅统一配置叫号机,全面配置服务评价器;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通报,促进纳税服务承诺、纳税直通车制度、“绿色通道”等办税厅各项服务措施的执行和落实;组织开展星级办税服务厅评比活动,真正树立起窗口形象。并加强调查论证,结合各地实际的基础上,在偏远地区探索推行“流动办税服务车”,开展远程办公,“上门”办理税务登记、发售发票、征收税款,解决农村办税难、买票难问题。四是充分发挥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作用。以建设集中加分散12366热线平台为契机,逐步充实省、市局12366热线坐席人员,直接受理纳税人咨询和举报,并加强对各地热线工作的监控考核和远程支持。同时进一步理顺管理职责,规范服务标准,确保坐席人员及时受理纳税人咨询、举报和投诉,使12366热线真正“热”起来。
3.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发挥部门协作合力。开展纳税服务年活动,进一步增强纳税服务效能,涉及到税收管理的方方面面、税收执法的各个环节,包括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等等。这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省局已成立了以范立新局长为组长,其他省局领导为副组长,各个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纳税服务年”活动。各级国税机关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形成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个部门协作配合的齐抓共管局面,发挥合力效应,使“纳税服务年”活动融入到税收征管具体工作中,与落实政策、组织收入、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等工作实现有机结合。
4.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各地税源状况不同,工作人员素质和硬件设施不同,在组织纳税服务年活动时,既要按照省局统一工作部署,抓好规定动作,又要加强纳税人需求分析,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对于树立纳税服务新理念、强化税收政策服务、规范办税服务厅工作流程、公平公正开展税收执法等等,必须做到规范统一,全省行动一致。对于办税服务厅配置叫号机和设立咨询台、导税员,在农村地区推行“流动办税服务车”等等,要量力而行,不可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只有在纳税人密集的办税服务厅,才需配置叫号机,设立咨询台和导税员。对于“流动办税服务车”,各地要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有选择推行。
(三)持续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实施堵漏增收。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深入查找征管难点和薄弱环节,组织实施重点整治,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总局今年也将税收专项整治列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促进税收平稳增长的重要内容,要求对征管基础比较薄弱、税收秩序相对混乱、发案率较高或案件线索指向较为集中、宏观税负偏低的地区开展区域税收专项整治。贯彻总局工作要求,省局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决定今年对“三类企业一个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税源企业、纳税异常企业和普通发票管理进行专项整治和重点评估。目前已下发工作方案,各地要认真落实。
1.克服疲惫情绪,尽快组织实施。我省的税收专项整治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3年,不可避免在一些干部中产生松懈思想、疲惫情绪、厌战情绪,甚至有的干部认为没有必要再进行整治。要克服这种思想、情绪,要像1998年抓收入一样,除抓好省局确定的整治范围外,紧密结合当地税源实际和征管情况,加强税收综合分析和典型调研,像挤柠檬汁一样,深挖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找准重点,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各在要尽快拟定专项整治方案,并报省局备案。
2.统筹安排部署,确保整治成效。今年的税收专项整治继续由征管部门牵头组织,但这不是包办,而是要继续坚持去年行之有效的“五统一”工作机制,协同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部署,共同加强对税收专项整治工作的指导和督导。在整治过程中,要注意采取综合分析、综合确定、派单落实、跟踪问效等措施,统筹组织实施;通过各部门的联管联查、各税种、各类纳税人的整体推进,各整治方法的协同运用,增强整体合力,切实扭转去年各地整治不均衡的局面。
3.突出当地重点,做到实事求是。在省局确定的“三类企业一个重点”整治范围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深入开展税收数据综合分析,进一步查找征管漏洞和薄弱环节,确定出当地的整治重点和整治内容,有针对性开展整治。同时在信息系统中要客观、真实反映各地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效,抓好整治成果统计,做到实事求是,褒扬先进,鞭策落实。
4.立足当前整改,着眼长效机制。要坚持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避免以整治代替日常管理,或者一整了之,放松日常管理。对于整治中发现的规律性、倾向性问题,要研究工作措施,完善相关制度和办法,建立行业长效管理机制,并狠抓落实,实现“整治一个行业、堵塞一个行业漏洞、增加一个行业税收、提高一个行业税负、规范一个行业管理”的目标。
(四)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规范和加强普通发票管理。为了严厉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违法犯罪活动,2008年1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国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并成立了由税务、公安、高检、高法、电信、宣传等部门参加的全国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协调小组。由国务院发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这还是第一次。同时国务院《通知》对加强发票源头控管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全省征管部门要以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为契机,按照“机具开票,逐笔开具;有奖发票,鼓励索票;查询辨伪,防堵假票;票表比对,以票控税”的管理思路,打防结合,规范和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切实发挥其“规范秩序,保护税基,监控税源”的重要作用。
1.突出“打”,继续深入开展普通发票专项检查。一是突出检查重点。根据去年专项检查情况,今年对不按规定开具使用发票、用假发票入帐、发票开具金额超定额未补税等情况,纳税人利用手中发票对外虚开、大头小尾、转借代开等违章行为,以及税务机关内部发票发售、缴销、验旧等制度落实不到位,未按规定封存停业纳税人的发票和购领薄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二是讲究工作方法。在普通发票专项检查过程中也要注意讲究投入产出比,讲究工作效益,讲究工作方法。特别要注意利用基层发票“倒查”的有效经验,从用票信息入手,在所得税汇算清缴、税务检查、纳税评估、日常管理中,对纳税人取得的发票进行倒查,对取得的假发票一律不得作为成本费用进行列支,对于发现的疑点发票,加强延伸检查,进一步核实出处,严肃处理。三是探索社会化综合管票。加强同财政部门、国库支付中心、采购部门的工作协调,要求各单位要对报销发票进行真伪鉴别,假票一律不予报销,并提供税务部门进行查处。省局近期接到一份举报,某公司在政府采购中中标后,向购货方开具假票。经初步核实,确有其事。要协调采购部门负起责任,要求中标各方提供真实发票,按照规定开具。
2.着眼“防”,继续探索建立普通发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简并发票票种,提高防伪技术。按照科学、规范、合理的原则,简并票种和统一票样。防伪措施的使用要做到操作简便、易于大众识别,发票上要注明防伪措施和查询方式。同时加强发票印制质量管理和防伪专用品管理,以及废品、次品发票的监销管理,对于承印发票不合格企业,坚决取消其印制资格。二是加大发票宣传和奖励制度落实力度。以发票奖励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发票即开即奖、二次抽奖和举报奖励等制度落实力度,增强和保护消费者主动索取发票、纳税人主动开具发票的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加强对发票管理规定、防伪知识、标准票样、真伪查询的宣传,使社会各界掌握发票鉴别知识,自觉进行真伪查询。三是扩大计算机开票的范围,逐步压缩手工开票量。适应网络化比对要求,创造条件,引导纳税人扩大计算机开票范围。凡能定期向税务机关报送发票开具信息的纳税人,都可鼓励其使用电脑版普通发票。对已使用单联卷筒式普通发票的纳税人,要加强对其发票开具数据的保存、报验、核查等管理。今年在石油、石化行业全面推行机打发票,努力压缩手工发票的使用量;在二手车市场探索推行网络版发票,为扩大推行网络发票积累经验。四是加强票税比对。要加强对纳税人开票信息与其申报销售额的比对,对应补税的及时补税,应调整定额的及时足额调整定额。逐级加强对票税比对情况的检查通报,防止票税比对流于形式。
(五)推进“两个减负”措施落实,进一步减轻基层和纳税人负担。按照成本降低、社会满意工作要求,进一步抓好“两个减负”工作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使其自觉主动依法纳税。
1.继续精简报表。在连续2年精简的基础上,对于目前仍保留的49张报表进一步进行梳理,结合推行和升级税收分析监控管理系统等软件,创造条件,增强利用既有信息的有效性,进一步扩大在省局生成报表的范围;对于仍然无法在省局生成的报表,要认真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特别是对于在基层没有数据来源,不得不进行编造的报表,要予以取消,逐步实现地市报表零报制。不得擅自向基层追加要报表、资料,特别必需的,须报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同意。这要形成工作制度,严格遵守。
2.整合信息化系统。总结洛阳市局等单位利用信息系统加强工作监督、实施疑点提醒的工作思路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整合、完善税收分析监控系统,增加业务提醒和监控考核功能,拓展查询分析和税收管理员平台功能,自动生成税收管理员的各类工作信息,及时供给税收管理员,把对税收管理员的考核和管理变成一项服务。
3.探索推行无纸化申报和无纸化审批。结合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以及电子申报软件和综合征管软件等信息系统的推行和应用,以及电子签名法的贯彻落实,逐步确立电子申报信息主体地位,逐步取消纳税人纸质资料报送,减少目前纸质和电子并存的重复报送、审批现象,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减轻基层和纳税人负担。
4.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国、地税协作。今年总局拟出台加强国、地税在税务登记、委托代征、信用等级评定、信息交换等方面协作的具体管理办法,即对于新办税务登记全面实行联合办证,否则不予认可;能够相互委托代征的税款实行委托代征,既降低征收成本,又防止税收流失;组织开发有效载体,加快双方信息互通、共享;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联合评定标准,建立纳税信用等级统一资料库,根据纳税人信用等级开展个体化服务。文件一旦出台,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
(六)坚持求真务实,进一步推进征管基础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好税收工作,首先要做到基本制度健全,基本资料齐全,基本数据准确,基本业务扎实,基本程序到位,基本行为规范。实践证明,哪个单位的基础管理工作抓得好、抓得实、抓得牢,哪个单位就容易出成绩、出经验、出成果;哪个单位的基础管理工作抓得差、抓得松,哪个单位就工作平平、没有特色、毫无建树,甚至漏洞百出。抓好征管基础建设,是做好税收工作的基本功,也是征管部门的职责所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或放松,必须求真务实,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各项税收工作建立在一个坚如磐石、牢不可摧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发展才有后劲,创优才有基础,改革才有动力。
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结合机构改革,加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力量,特别是县(区)局要有一定比例的人员分布在一线税源管理岗位和纳税服务岗位。同时要加强对税收管理员和纳税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业务技能。
2.落实和完善各项征管工作制度。一是抓好新的征管业务规程的落实。逐级加大对新的征管业务规程的培训力度,定期对基层执行规程情况和使用执法文书情况进行检查,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征管程序和执法行为。二是规范纳税评估行为。结合税收分析监控管理系统的推行和应用,健全和完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规范纳税评估操作程序和文书使用,防止纳税评估与征前辅导不分、与税务稽查不分,坚决不搞稽查式的纳税评估。并做好总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纳税评估抽查和互查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探索推行征管电子化档案。坚持与进一步简并纸质资料、贯彻电子签名法相结合,升级完善新乡市局“征管档案管理系统”,基本成熟后择机在全省推行。结合“征管档案管理系统”,组织修订《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办法》,适时组织开展征管档案规范化管理评比活动,加强征管档案管理。四是加强对税收征管质量和纳税服务水平的监控考核。实践证明,加强监控考核,有利于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增强,有利于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的提高。而且只有敢于考核、大胆考核,才能科学考核。今后要继续运用集中于省局的后台数据信息,加强对各地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工作情况的分析评估,重点加强对征管质量指标,以及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纳税服务承诺、纳税服务直通车制度等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的实地检查和监控考核,定期进行通报。特别是对于贯彻上级安排部署不认真、工作长期不见成效的,该批评的进行批评,该通报的进行通报。同时要探索建立以纳税人满意率、纳税服务承诺制度落实率、咨询回复及时准确率为主要内容的纳税服务考核指标体系,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纳税需求和服务评价调查,定期听取反馈意见,及时改进纳税服务工作。
3.做好征管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一是做好金税三期试点的准备工作。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作为国家信息系统十二“金”中最大项目——金税三期已经启动建设。其目标是建设一级集中——数据统一集中到总局,三个网络——保密网、骨干网、办公网,四个平台——征管操作平台、纳税服务平台、行管操作平台、决策支持平台,七个数据库——全国统一的法人数据库、自然人数据库、发票数据库、第三方信息数据库、风险管理数据库、税务机关和人员数据库、文档数据库。金税三期的推行,有利于加强税源管理,逐步提高税收征收率;通过信息网络为全国纳税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纳税服务,进一步扩大税收服务面;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并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纳税人信用等级等信息,促进综合治税;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我省作为金税三期第一批试点单位,要加强对金税三期建设工作的宣传,既要宣传金税三期给税收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又要宣传金税三期建设的主要内容,教育和引导全体干部关注三期,了解三期,参与三期,为三期出谋划策,当好金税三期建设的主人,为金税三期在我省试点奠定基础。同时要做好业务培训、设施改造、线路拓宽等准备工作。对于总局集中抽调的工作人员,各地要大力支持,并在干部晋升等方面,做到同等对待。二是加强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系统运维是信息化的生命线,是信息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尽管这项工作比较琐碎,但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全省专、兼职运维人员和郑州业务测试基地工作人员的作用,加强综合征管软件运行维护,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并按时完成总局给予的各项测试任务。
同志们,2009年全省征管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团结一致,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希望大家回去后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早抓部署,早抓落实,早出成效,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征管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