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化工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修订)2017年.3.23(法律修改)
神华榆林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加强神华榆林煤炭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榆林公司)环保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保障榆林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环境保护工作指环保监管、环保设施管理、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监测及统计、环境风险管理、绿化及复垦区生态建设、环保宣传教育及培训、环保监督检查与考核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榆林公司及所属单位。
第二章 职责与分工
第四条 榆林公司负责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导所属单位不断改进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并负责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及管理工作。
第五条 榆林公司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为技术管理部,负责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考核及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 榆林公司建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委员会),决策重大环境问题并提供资源。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技术管理部,负责日常环保管理工作,提出奖惩建议
第七条 技术管理部是榆林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统筹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关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榆林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负责编制榆林公司环境保护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督促检查所属单位的环境保护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三)负责组织编制榆林公司环境保护规划及环境保护年度计划和措施;
(四)组织开展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检查、指导所属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五)参加新建、扩建、改建大型工程项目的环境评价及评审工作,贯彻执行“三同时”原则,参与企业的内部环保验收工作;
(六)负责组织检查所属单位环保治理设施运行情况;
(七)检查所属单位污染物监测、环境污染因素评价、环境统计与报告、污染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八)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
第八条 所属单位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单位环境保护相关管理制度,负责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九条 所属单位须明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各部门(单位)环保职责,负责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考核及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 所属单位须建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委员会),决策重大环境问题并提供资源。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环保管理工作,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一条 所属单位须建立环保监测机构,负责对企业环保相关指标进行监测。
第三章
环境保护管理与要求
第十二条 体系建设
(一)榆林公司及所属单位必须建立并有效运行环保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在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防止发生环境事件。
(二)榆林公司及所属单位必须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落实各项环保指标,制定分级控制目标和考核办法,并将环保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
(三)所属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环保监督监测制度,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满足量化考核、监督监测、审核验收及应急管理的需要。
第十三条 环保监管
(一)榆林公司及所属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将环境保护内容纳入企业规划、计划、建设、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
(二)榆林公司及所属单位实施建设项目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建设项目投产后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均达到控制指标要求。凡有生产装置进行扩建、改建项目,要以新带老把新老污染问题一并解决。
(三)榆林公司及所属单位在产品开发和设计中,要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把污染物减少到最低限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避免或抑制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
(四)所属单位应推行清洁生产,全过程削减污染物;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五)所属单位现有污染源治理,应首先考虑采取回收利用治理措施,对不能利用的污染物,则采用达标处理措施。
(六)所属单位在生产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须符合废弃物排放标准及环境保护要求;否则,要对超标的污染源制定治理计划,限期解决。
(七)所属单位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并取得排污许可证。
(八)所属单位企业配合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排污费(环境保护税)的核算工作,确保核算数据准确且有据可依。
(九)所属单位要按照《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进行环境信息公开。要及时核实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本单位相关环保违法信息,积极实施整改,完成后要申请公开整改信息,并及时向榆林公司报告。
第十四条 环保设施管理
(一)企业要建设和完善环保设施,使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二)已建成和投用的环境保护设施,要及时纳入生产管理系统统一管理。须严格工艺条件,严肃工艺纪律;设备完好率须达到有关规定和要求。
(三)所有环保设施停用前,须向榆林公司和所在地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四)未经批准,任何企业不得擅自拆除环境保护设施。如确需拆除或者闲置不用的,须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污染防治
(一)废气
1.必须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重点做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恶臭的治理和排放控制工作。
2.对需要排放的燃烧及工艺废气、贮罐排出气等,必须要采取处理措施,消除污染。
3.各废气排放口必须设置取样口,进行监测分析。排放的废气,必须符合国家、地方政府和榆林公司年度环保总量控制和排放标准要求。
4.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排放和泄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件,危害人体健康的,必须立即采取防治大气污染危害的应急措施。
(二)废水
1.必须执行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保证污水达标排放;控制、管理好生产污水的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分治;不断提高污水回用率,降低废水排放量。
2.在不影响生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废水排放量,且禁止将含污染物的废水排入雨水排放系统。
3.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事件,产生的废水应排入应急事故池。
4.在设备大检修期间要加强水质监测工作,严格控制废水排放指标。须将废水收集贮存,处理合格后方可排放。
(三)固体废物
1.必须执行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要求,确保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理、处置。
2.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方式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不允许产生二次污染。
3.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物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物,须指定堆放或处理地点。
(四)危险废物
1.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须贮存在危废暂存库,做好标识,不得擅自倾倒、堆放。
2.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应建立危险废物相关台账。3.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4.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报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5.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燃、易爆危险品贮存。
6.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除上述情况外,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
7.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8.处置时应交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厂家处理。在处理前,企业应对相关材料进行备案,并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方可进行处理。
(五)所属单位必须执行国家噪声污染控制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和控制噪声污染。
(六)所属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要求,相关企业健全管理制度,防止因使用和管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
第十六条 环境监测
(一)所属单位须对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进行监测,及时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指导相关生产运行。
(二)所属单位须严格执行相关的分析规程和监测计划,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环境监测实行监测人员合格上岗制度,所有从事环境监测工作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取得合格资格证。
(四)所属单位要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对需检定的仪器须按规定送检。
第十七条 环保统计管理
所属单位须完善环境统计制度,按照国家和地方环保管理部门要求,规范和统一统计口径、统计方法,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收集、汇总并核实企业环保统计资料,建立并管理统计数据库,及时组织开展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对环保统计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按时向榆林公司公司报送。
第十八条 环境风险
(一)企业须按照国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及相关要求,开展本单位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并对识别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措施,并验证实施效果。
(二)企业须按照国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及相关要求,建立环境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机构和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环境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建立档案。
(三)企业须不断加强和完善三级防控措施,消除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
(四)企业须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制定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系统,加强培训和演练。一旦发生环境事件,应积极妥善处理,并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事件需同时向集团公司报告。
第十九条 污染事故
(一)因在生产、贮运、检修和其他活动中排放或溢漏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及生产事故等引起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致使人、畜、家禽中毒和农、林、牧、副、渔业和污水处理设施受到危害,为环境污染事故。
(二)所属单位要加强环境保护法制教育和职工道德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环境意识,大力宣传发生污染事故的危害性,提高广大职工防止污染事故发生的自觉性。
(三)所属单位发生污染事故时,根据事故的轻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榆林公司报告,同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四)事故发生后,所属单位须组织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找出原因,查清损失和危害,明确责任,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处理意见,并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
(五)由于环境污染造成其他单位或居民损失的,由产生污染单位环保部门配合当地环保局调查损失情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引起法律诉讼的由榆林公司法律事务部负责应诉工作,有关单位须全力配合。
(六)企业须建立污染事故档案。
第四章 宣传与培训
第二十条 所属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及环境保护知识。
第二十一条 所属单位环境保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分析化验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要具备上岗资格,环保相关知识应纳入新职工入厂培训内容。
第五章 绿化与复垦区生态建设
第二十二条 所属单位要因地制宜,制定绿化复垦规划,有计划地开展绿化复垦工作,加强生态建设,把植树种草与水土保持、大气净化、噪声衰减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第二十三条 所属单位建设项目如涉及水土保持及绿化复垦,须经政府部门审查同意水土保持方案,并遵照方案及环评要求执行。
第六章 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二十四条 榆林公司负责对所属单位环保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按照榆林公司相关管理规定考核。
第二十五条 所属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环保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按照企业相关管理规定考核。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榆林公司负责解释和修订。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办法》(神华榆林发〔2011〕222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修改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1年12月27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发布)
将第二十三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九条或者《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篇:环境保护法律专题
授课时间:2012.12.20
授课地点:四楼会议室
授课人:陈逸颖
授课内容: 环境保护法律专题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指调整环境保护领域某类特定社会关系并具有相同或相似法律功能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整合性规则系统,是某项环境保护工作或活动的法律规范化和程序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它是贯彻科学发展、综合决策、预防为主原则,防止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对于预防和减
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
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三同时”制度,该制度是我国经过环境管理实践探索后首创的污
染防治法律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和环境破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三、环境许可制度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行政责任主要有:
一、环境行政责任(1)行政主体的环境行政责任(2)行政相对人的环境行政责任
二、环境民事责任(1)环境民事责任构成条件(2)环境民事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3)在环境民事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4)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三、环境刑事责任,追究环境刑事责任是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最严厉制裁,主要包括有(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2)投放危险物质罪(3)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4)走私废物和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5)其他环境犯罪
第四篇: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4.5.4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为了明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水平,企业应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就环境保护工作事项给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下面是某公司制定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供读者参考。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为了保护公司生活和生产环境,防治污染,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确保全面完成污染减排指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逐步实现清洁生产,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各排污车间和环保设施所在部门,其中包括环境监测(在线监测)管理部门。
第3条 公司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
依靠科技进步,防止环境污染,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第4条 责任划分
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由公司安全部环保办公室负责,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积极配合安全部进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2章 环境保护管理要求
第5条 公司各部门要重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安全部环保办公室负责编制环保培训教材,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第6条 公司要有计划的培养和引进环保专业人才。各部门在进行员工培训教育时,应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不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专业技术水平。
第7条 环保人员要对公司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计调查,并汇总上报公司领导。第8条 公司任何员工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毁坏花草和树木的行为向公司领导或有关部门举报。
第9条 公司各生产工序应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努力实现废物综合利用。
第10条 公司每年投入相当比例的资金用于污染治理及防治,新技术研发应用,以持续改善公司生产厂区的环境状况。
第11条 生产车间必须保证环保设施随生产同步运行。需要对环保设施或设备进行检修时,须向设备部、安全部环保办公室报告,经同意后,方可实施。环保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第12条 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同时加强节水管理,避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第13条 积极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禁止乱排、乱堆现象,杜绝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第14条 公司生产厂区及厂界绿化应以净化和绿化为主,兼顾美化,尽量采用对空气有净化作用的树种,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扩大绿化面积。
第15条 公司每年邀请环保局监测部门来公司进行监测, 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第16条 环保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对环保设施运转使用情况及污染现象进行检查、指导,并对员工提出的环境问题予以答复, 对于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限期整改。
第3章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第17条 对于新、扩、改建项目,在建设之前,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提出防治措施。环保办公室在工程筹建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筹建部门在对项目进行论证时必须考虑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防治措施,采用评价中提出的或其他更好的治理工艺。
第18条 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即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其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工程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的工艺设计应该积极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把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
2.建设项目的环境治理工艺设施尽可能采用国家推荐的技术工艺,禁止采用落后的或已淘汰的技术设备。
3.在工程施工阶段,筹建部安排专人负责,落实施工计划与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安保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项目“三同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4.工程竣工后,由筹建部申请,经环保办公室、设备部、筹建部、生产部等部门对设施进行验收后,方可进行试生产或试运转。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第19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治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额的比例应不低于国家规定。第20条 未经安保办公室、设备部等有关部门的同意,各部门对现有环保设施不得私自拆除、改动和改造。
第21条 对于投入使用的环保设施应按照设计使用说明书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其运行效果。第22条 对于可能产生较大污染的部位、工艺,要查找产生污染的原因,改进工艺操作,加强人员操作,尽量避免污染。
第23条 公司各部门必须将新、扩、改建项目的相关资料(包括技术协议等)上报安保办公室备案一份。
第4章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第24条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1.污染物排放需根据政府规定的排污量进行管理。
2.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时,安保人员应当按规定统计公司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较大改变时,应当及时更新。
3.对于新、扩、改建工程的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必须依照环保“三同时” 及本办法第3章相关条款执行。
4.公司相关部门必须保证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第25条 废气、烟粉尘污染防治措施
1.各车间必须在生产工艺中易产生废气的场所采取相应的措施收集和处理,在国家规定的环保要求内,做到有组织地排放。
2.禁止在公司厂区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枯草、落叶、垃圾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各部门有责任教育其员工遵守上述规定。
3.对于露天堆放的粉料,相关单位要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在粉料运输过程中要采取加盖篷布等措施,以防止撒漏。
4.进行道路保洁清扫时应当防止扬尘污染,并须及时将清扫后的粉尘及垃圾及时运走。
第5章 水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第26条 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1.合理安排生产,对产生废水污染的工艺、设备逐步进行调整和技术改造。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2.排放污水时,安保人员应当按规定统计公司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技术资料。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较大改变时,应当及时更新。
3.新、扩、改建工程的水污染防治项目必须依照环保“三同时”及本办法第3章相关条款执行。
4.必须保证废水处理、净化设施的正常运行。5.溢流废水污染物的浓度不得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第27条 水污染防治措施
1.出现水污染事故后,安保人员应立即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 减轻或消除污染,并向公司领导报告,再由公司办公室向政府部门报告。
2.严禁向公司排水系统偷排废水、废渣、废油、废酸、废碱或有毒液体。3.严禁向公司排水系统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各种垃圾及其他废弃物。
第6章 固体废物防治管理规定
第28条 固体废物的类型
1.建设、生产固体废物:指在建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2.生活垃圾: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第29条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产生固体废物时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2.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时, 必须采取措施, 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3.应当根据公司的经济、技术条件对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积极回收利用。
4.需在指定地点倾倒垃圾, 实施垃圾分类, 及时清理, 禁止随意扔撒或堆放各种垃圾。
第7章 附则
第30条 本办法由安全部环保办公室制定,其解释权和修订权亦归安全部环保办公室所有。第31条 本办法若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相冲突之处,请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第32条 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执行。
第五篇: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新建织金至纳雍铁路
站前工程Ⅱ标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中铁十一局集团天仙铁路项目部一分部
二〇一三年三月 贵州·纳雍
中铁十一局集天仙团铁路项目部一分部
环境综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天仙铁路项目部一分部的环境保护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铁道部《关于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通知》(铁计函[2008]971号)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环境保护管理的范围为天仙铁路项目部一分部施工影响范围,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场地、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砂石料场及储存场、施工机械营地及其临近受影响的范围。
第三条 铁路环境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遵循“策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的工作方法,严格过程控制,将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环境管理工作贯穿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全过程,环境保护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
第二章 环境管理目标
第四条 分部环境管理目标:工程符合国家、铁道部、贵州省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其中:
1、施工扬尘、有毒有害气体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以内;
2、施工污水排放控制在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要求标准内;
3、环境敏感地区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达标排放;
4、能源、原材料消耗控制在计划内;
5、环境污染责任事故为零。
第三章 环境管理体系与职责
第五条 为了保护施工现场及附近的环境和驻地的环境,不断提高分部的整体管理素质,强化文明建设,力争将织纳铁路建设成一条环保路,现成立环境保护领导机构,成立领导小组专人负责环保计划的落实。
组 长:赵双平、李志高 副组长:吴国利 鲁胜利
成 员:李兴国 勾武名 马 腾 李燕斌 周 里 计金涛 唐明珠 廖 辉 吕德军 金仕明
第六条
分部经理对环境管理全面负责,分管环境工作的副经理受负责人委托具体分管环境管理工作,安质环保部长或环境监察工程师等专职环境管理人员负责环境管理措施的制定、实施和落实。
第七条 安质环保部管理职责
1、加强对进场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全员环保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2、严格执行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设计要求,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环保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
3、负责做好环保措施实施记录、工作总结及文档管理,做好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第八条 专职环保人员的职责:
1、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安徽省环保保护条例和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及招标文件(包括图纸)等制订并实施如下环境保护措施,同时报监理审查;
(1)减少环境污染措施;(2)减少声音污染降低施工噪音;(3)防止大气污染措施;(4)防止水源污染措施;(5)施工营地环境控制措施;(6)险废物(废电池、废电瓶、废墨盒、废矿物油等)控制措施;(7)加强施工现场生活区管理;(8)绿化环境措施;
2、对各级政府环保部门、业主及监理提出的环保整改措施负责实施;
3、由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定期进行环境保护的全面检查,并及时纠正有违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
4、每年进行一次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并形成专题报告。
第四章 环境保护措施
第九条 减少环境污染措施
1、临时用地使用完毕,及时恢复并尽量达到原来状况。
2、施工时如发现文物,不得移动和收藏,及时保护好现场并报告文物管理部门及监理工程师,听候处理。
3、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临时排水与永久设施结合,并不得引起淤泥和冲刷。
4、施工区域、各种临时设施。施工完毕后,做到“工完、场清、料尽”。
5、遵照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本合同段环境保护的要求,严格组织施工和管理,保护周围环境。
6、路基土方运输填筑施工中,汽车、机械运输和人员行走严格保护周围环境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整个管段内的树木、果树、农作物等不受到污染。
7、施工中开挖的泥土运到指定的弃土场堆放,临时弃土场做好排水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农田,造成水土流失。
8、施工车辆上道时,进行必要的冲洗,运送散料和淤泥渣土的车辆必须装载适量,必要时用帆布覆盖。
9、在工地现场设臵足够的临时设施,做好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工 4 作,生活垃圾按照批准的方法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
10、合理布臵施工工地,保证生产、生活设施布臵在征地范围内。
11、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公共设施,制定出可靠的防止损坏移位的实施措施,并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
12、保护好周围的树木植被,作好水土保持工作。
13、所有机械废油回收利用,不随意泼倒。
14、对管段内的公路、灌渠等建筑物严格保护,并加强保养维修。
15、圬工施工时,不污染附近区域,工程完工后,清除所有的杂物和废弃物,保持和恢复原貌。
16、施工的弃渣不随意倾倒污染环境,在指定的弃渣场内倾倒,并做好挡土、挡水设施,进行绿化,保护好施工沿线的环境。防止流水冲刷农田污染场地,严防水土流失。
17、各施工场所及临时性住地建造的厕所,卫生部门定期进行消毒和检查,预防疾病发生和流行,保证环境达标。
18、施工期间积极与建设单位、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搞好绿化造林工作,进一步美化环境,使环境保护和环境美化达标。
19、对于取土地点尽可能平整造田,进行绿化以防水土流失。清基的表层耕植土集中存放,便于以后恢复植被时利用。
20、化学药品的运输。
⑴有害的化学药品运输提前向当地的公安部门提出申请,得到批复后,按照公安部门指定的路线和时间用专用的运输车辆专人押运。
⑵有害的化学药品存放,应远离生活区,存放于公安部门批准的仓库,由专人看管。
⑶有害的化学药品,用专门的容器单独存放在仓库。
21、生活用燃料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工地不得随意燃烧废弃物。
第十条 减少声音污染降,低施工噪音
1、保证工程施工期间的噪音满足国家和交通部有关法规要求,同时必须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
2、为了减少噪音,在选择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时,尽量选择低噪音设备,使之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3、机械车辆鸣笛,采用低音喇叭,控制噪音污染。
4、在居民区附近施工时,注意作业时间,防止噪音扰民。
5、对工地娱乐场所,严格规定活动时间,严禁大音量开展活动,防止扰乱事件发生。
第十一条 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1、施工区域运输道路每天专人清扫,晴天洒水,防止车辆行驶时扬起尘土。对铺筑的临时便道和灰土搅拌站进行洒水处理,在干旱无雨无大风天气,一日洒水两次;在干旱大风天气,每隔2小时洒水一次;
2、易洒落粉状物料的堆场,采取防风遮盖措施;
3、水泥、砂和石灰等易洒落散装物料的运输,采取防风遮盖措施。
4、水泥、石灰、石碴装卸等尽量采用机械,做到轻装、轻放。
5、所有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安装尾气净化装臵,保证尾气达标。
6、控制施工扬尘,作业人员配备劳保用品,采用覆盖、洒水等措施使灰尘公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第十二条 防止水污染控制
1、开工前应在施工场所地势较低处修建储浆池和沉淀池,各种生产污水不得随意排放,应通过沟渠引入储浆池和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排放或回收利用,储浆池和沉淀池应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做到达标排放;
2、钻孔护壁泥浆应在工地设臵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运至指定弃土场;
3、食堂及机械车辆设备冲洗所产生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隔离的油垢物统一处臵;
4、施工营地设臵化粪池,厕所污水必须经化粪池做无害化处理,化粪池应定期清掏、维护,工程结束后化粪池用土填埋并恢复地表植被;
5、施工现场油料库设臵应远离河流、湖泊、水源地,库房地面、墙面应作防渗漏处理;
6、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或生活垃圾。第十三条 施工营地环境控制措施
1、在施工营地设臵化粪池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清理;
2、严禁各种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沟渠;
3、定期收集施工营地的固体废物,将其运送到当地有关部门指定的固体废物处理点进行处理或自行集中处理;
4、确保饮用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5、随时保持施工营地的整洁和卫生;
6、对施工人员进行疾病防治等知识教育和安全健康知识教育。第十四条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1、施工弃土、弃碴控制
(1)建筑垃圾、弃土、弃碴应集中清运到设计规划的弃碴场,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随意倾倒;
(2)路基弃碴应合理调配,经检验合格的,尽量用于砂石料加工、路基和站场填方以减少弃碴场数量,弃碴场应做好挡护,做到“先挡后弃”,碴体应整平压实,防止水土流失。
2、一般废弃物控制
(1)废金属桶(盆)、废包装物、废纸、废纸箱、金属下角料、废零部件、废玻璃瓶、废橡胶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应综合利用或对外销售,以减少资源浪费;
(2)在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施工场地和施工营地的良好环境状态,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应设臵垃圾箱统一收集后,按照环卫部门的统一要求集中处理;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不得随意乱泼乱排,应 设臵临时排水设施统一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排入地方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
3、危险废弃物控制
(1)废电池、废含汞荧光灯、废硒鼓及碳粉、废机油、废化学容器等危险废弃物必须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臵,不得随意丢弃;
(2)危险废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明确标识,做到防洒漏、防雨淋、防流失,防止二次污染;
(3)处臵危险废弃物时,项目经理部要做好处臵记录。第十五条 施工噪声和振动控制
1、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和靠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应严格控制噪声大的施工作业,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必要时可采取隔声罩、声屏障等临时降噪措施,将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要求的标准之内;
2、选择购臵低噪声、低振动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严禁使用已报废或高噪声的机械设备;
3、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如空压机、发电机等应采取一些降噪、减振措施;噪声影响敏感区的固定噪声源,应设臵隔声板;多台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
4、施工机械应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加剧噪声污染,定期进行维护、润滑,做到油路、气路、水路畅通,确保机械正常运转;
5、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将固定噪声源相对集中安臵在低洼、偏僻处;
6、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施工,尽量降低人为因素造成施工噪声的加重。
第十六条 绿化环境
按照设计要求做好环保绿化工作,临时用地结束后要进行复耕,裸露部分要种草或植树,防止水土流失。对取土场、弃土场的绿化在征求当地主管部门的意见后,可采取复耕还田或植草绿化等措施进行 8 处理。
绿化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周围建筑结构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景观绿化处理,以期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协调。
绿化所使用的植物种类要能适应当地水土、气温的特点,以保证其成活率。
第五章 环境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检查频率:分每月组织一次环境保护监督检查。第十八条 检查的要点:噪声、扬尘于烟尘、污水、废弃物等。现场控制检查内容包括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施工过程是否有违反环保要求的行为、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有效等。施工队、工班进行日常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查自纠。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必须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周期频次及检查人员,做到检查有记录、有总结、有纠正预防措施和跟踪整改报告。
第六章 环境事故报告、处理
第二十条 发生环境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采取措施,减少事故产生的影响,并在1小时内向分部报告,分部主管领导并在1小时内将事故情况报告给局指,再视事故性质、类别报告到上级有关部门、业主、地方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施工或一次直接损失10万元以上的,由公司组织调查处理;造成直接损失10万元以下的,由分部配合局指调查处理,并将结果上报公司;造成人员伤亡的,按分部《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环境事故应按“四不放过”即“找不出事故原因不放过、本人及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整改措施没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三条
在上级单位组织的环境保护检查中获得通报表扬或批评的参照《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下列情况将按规定给予处罚:
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单位罚款0.5~2万元。
(1)超标排放污染物或控制措施不到位导致环境污染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2)施工中严重污染、破坏环境,导致投诉或被媒体曝光的;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分部安质环保部所有。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框图环境保护体系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检验保证技术措施、方案保证部环保领导小组队每月一次检查工班每周一次检查班组每天检查部每季一次检查11
普及教育办公室(专人负责)队环保领导小组专业教育专职检查班组长开展环境保护月义务检查员特殊工种教育部定期检查法制法规教育环保部门日常监督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合理布置现场科学制定方案按国家和地方及有关法规办事对环保有污染的逐一落实解决针对工种制定强有力防范措施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方案来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强化环保意识,增强预防能力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