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HSE安全管理工具在车间的应用1
浅谈HSE管理工具在车间的应用
王亮
矿山机电设备检修公司220T车间 内蒙古 霍林郭勒 029200 摘要:自卸车检修作为露天煤矿采剥的重要环节之一,自卸车检修诸多不安全因素严重制约着煤矿的生产能力和安全水平。为了提高自卸车检修的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员工受到伤害,本文结合HSE管理工具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从人、机、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出发对自卸车检修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使HSE管理工具在安全检修中落地生根。
关键字:自卸车检修
HSE管理工具 人、机、环、管
1.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生,安全生产也已经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车间的安全工作,使之成为一种管理上的新常态的问题已经摆在面前。作为大型矿山运输设备的检修车间,安全管理已经成为车间各项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保护职工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消除人员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证生产正常有序进行。“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已经划出。那么在高效的检修过程中如何才能确保车间员工的安全呢?
2016年为推进集团公司安健环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公司下发了《HSE管理工具实用手册》,该手册包含了25项具体的HSE管理工具。结合笔者今年在国家电投人才学院对HSE管理工具的学习,并从车间安全工作实际出发,将25项管理工具与安全事故分析中的“人、机、环、管”进行结合并应用,这就使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清晰可见的抓手。
2.影响HSE管理的安全因素分析 2.1从人的方面看
作为一个检修自卸车的车间,每天的主要工作是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点检、保养、检修等。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发生事故的主要诱因。经过对全厂近三年的事故分析,90%以上的事故都是人员的违章、误操作造成的(包括挤手、小磕小碰导致骨折等事故)。例如:“11.26”韩某某摔伤事故其主要原因是韩某某安全意识差、没有分析清楚检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一步采取措施,违章作业。在自卸车检修过程中,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其自身素质、安全意识、专业知识和工作态度有关。
2.2从机的方面看
由于检修自卸车的特殊性质,自卸车本身的高度和重量已经大大超出了一般的车辆,盲区大、死角多。自卸车给检修人员带来的伤害往往是比较严重的,例如:“6.2”砸伤左手事故的主要原因为车间自制拆卸履带板销轴的专用工具,没有经过安全和技术评估,没有进行强度和韧性等技术指标检测,为非合格“三无“产品,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在自卸车检修过程中,保护检修员工不被机械设备所伤害是车间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其中影响机的不安全行为有机械设备的防护措施不齐全,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没有按规定配备的必须的设备等。
2.3从环境的方面看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不良环境因素主要分为:不良的或危险的自然地质条件,不良或危险的工作环境。在自卸车检修过程中,环境中的粉尘 噪音是影响人的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工业废油与垃圾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例如:“10.20”徐某某腰椎受伤事故的主要原因垫衬发动机的木料一端伸出较长,人为地增加了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
2.4从管理的方面看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所以在自卸车检修中,安全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部分。例如2016年事故大多发生在八月份之后,事故在一个时间段集中发生,说明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和漏洞,事故的预防与控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为事故的集中发生留下了相当大的隐患。
根据以上从人机环管角度对车间检修生产上的风险分析,充分利用HSE工具将有效的降低检修生产上的风险,并能够实实在在的将安全检修落地。
3.HSE管理工具在安全生产上的应用
3.1涉及“人”的工具在安全生生产的应用
车间通过使用HSE管理工具中的员工停工授权卡、安全观察卡、严重违章管理、“团队式”班前会、员工HSE自我评估、高可视化安全帽等工具在人的不安全行为上的管理,有效的避免了因为人的不安因素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安全观察卡在应用过程中,车间对各级安全管理相关人员的安全帽的颜色进行分类,安全员的安全帽为黄色,青安岗员、群安网员的安全帽为白色,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帽为蓝色。通过颜色的区分,方便检修人员对外界起到了警示作用,他们在检修现场作业或这巡检过程中,针对检修员工的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合格、未采取安全防护措置、吊装作业不规范等20多个易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现场纠正,并在安全观察卡上填写相应的危险描述和纠正措施,如果员工不服从,观察人员变向员工出示由公司领导签发的停工授权卡。车间在每月末,对已填写的安全观察卡的内容进行数据统计,总结出多发的安全隐患类型,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员工有“三违”、无特种作业操作证、动作作业等严重违章现象,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安全严格按照严重违章管理标准进行出示黄牌的警告,当员工累计三次出现严重违章时,要求其立即离开检修现场,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在检修员工安全教育方面,车间要求7个班组开展“团队式”班前会,班组成员穿戴好劳动保护和工作服围坐在桌子前,由班组长讲解当天的检修任务和在检修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安全因素,大家针对不安全因素各抒己见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与其他的员工进行商讨。最后大家齐声喊出本班组的安全口号。从而有效释放早疲劳和焦躁情绪,让职工们精神抖擞的投入一天紧张繁忙的工作中。车间根据现场检修内外环境所遇到安全危害制作了员工HSE自我评估卡,要求员工每月开展一次HSE自我评估。评估之后员工要进行评估的小结。车间针对员工自我评估小结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向全体员工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
3.2涉及“机”的工具在安全生生产的应用
车间使用辅助与特种设备检验、领先指标卡两种HSE管理工具在“机”的不安因素的管理,有效的避免了机械给人带来伤害和设备事故。
车间每年都对车间内的压力容器装置、天车、叉车等辅助设备进行保养与检验,保养、检验合格后在机械设备上粘贴设备完好标识贴,并对机械设备的突发的刹车系统、电器系统、安全装置等故障进行及时的维修(例如T07#自卸车司机从驾驶室平台摔落造成腰部受伤,车间立即组织检修人员对TR100自卸车的驾驶室平台进行加固,护栏减少孔距距离,为车斗侧沿加装防护延伸板,有效了保证司机的人身安全),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车间采用领先指标卡的HSE管理工具对车间内的自卸车、辅助设备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首先,总结以往的引起设备安全事故的经验及反生的次数,罗列出领先指标卡所需要的观察内容。其次,利用每周的设备点检制度,包机人员对所承包的设备的安全因素进行查找,按照安全数量、有风险数量、急迫风险数量进行分类填写在领先指标卡中。最后,在高风险隐患发生之前,根据预测可能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免事故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
3.3涉及“环”的工具在安全生生产的应用
车间使用消防定位布置图、工业垃圾分类等两种HSE管理工具在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有避免环境的原因给人和设备带来危害。
车间按照工业消防的总体要求,为车间的主要通道和重要场所设置了消防定位布置图,并定期的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消防器材及时进行更换,每年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的应急演练与消防设施使用的培训。有效的保证了火灾等应急情况发生时,保证员工可以自行组织灭火,并根据布置图所标明的疏散方向快捷、有序疏散。为了有效避免检修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油、废水、废料给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车间对工业垃圾进行了分类回收,并要求员工存放在对应的垃圾箱内,统一倾倒在统一的垃圾场所,等待公司进行统一的回收。
3.4涉及“管”的工具在安全生生产的应用
车间使用作业许可证、安全事件经验反馈、HSE培训矩阵、工作危险分析与作业安全分析等HSE管理工具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了因为管理上的缺陷给人带来的伤害。
在检修工作进行之前,员工首先需要利用工作危险分析与作业安全分析的HSE管理工具对检修现场的每一个检修步骤所存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使从事此项作业人员在过程中能早有所知,有意识地予以防范和避免安全事故。在遇到狭小空间作业、动火作业、危险化学品使用、交叉作业等检修作业时,使用作业许可证,并由车间安全员向检修员工发放作业许可证,对不符合作业许可证中所罗列的作业存在的风险、作业所需设备和防护用具、风险防控设施和措施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要立即进行整改,待整改合格后发可进行检修作业。
车间改变往年的全员安全培训方式,利用HSE管理工具中的HSE培训矩阵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并根据重点岗位,特殊作业人员,结合检修现场安全管理与HSE管理工具中的安全事件经验反馈,把检修过程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的苗头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为规范安全行为,消除事故隐患、防范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业,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4.结束语
目前,HSE管理工具在矿山机电检修公司各个车间进行全面的推广。在应用过程中要认真查找本单位的安全风险点,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选取适合本单位的HSE管理工具,并结合检修现场实际,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摸索,使HSE管理工具在本单位得到更好的应用,逐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HSE管理工具使用手册
第二篇:小型公司车间生产管理工具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一--标准化
摘自《企业管理》杂志2003年第11期
有一次在某企业进行内训时,该企业生产部部长提问道:我们部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请问我们是否该处分他?其实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这样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出现象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避免或减少这种危险的法宝就是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一、标准化的四大目的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二、良好标准的制定要求
国内许多企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标准,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许多标准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确等问题,例如,“要求冷却水流量适中”。什么是流量适中?不可操作。“要求小心地插入”,什么是“小心”?不可理解。其实,一个好的标准的制定是有要求的,要满足以下六点:
1、目标指向: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2、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上紧螺丝。又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米”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用施3.0A电流20分钟来获得3.0微米的厚度”。
3、准确:要避免抽象:“上紧螺丝时要小心”。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出现的。
4、数量化-具体:每个读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例如,使用一个更量化的表达方式,“使用离心机A以100+/-50rpm转动5~6分钟的脱水材料”来代替“脱水材料”的表达。
5、现实:标准必须是现实的,即可操作的。标准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可操作性差是国内许多企业的通病。我们可以在许多企业车间的墙上看到操作规程、设备保养等标准,我们比较一下下面二个表,感受一下什么是可操作性。
下面是国内某企业的《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
一、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指南,开机前应检查油位、油位计。
二、检查设定值,将压缩机运行几分钟,检查是否正常工作。
三、定期检查显示屏上的读数和信息。
四、检查加载过程中冷凝液的排放情况,检查空气过滤器,保养指示器,停机后排放冷凝液。
五、当压力低于或高于主要参数表中限定值时,机组不能运行。
6、修订:标准在需要时必须修订。在优秀的企业,工作是按标准进行的,因此标准必须是最新的,是当时正确的操作情况的反映。永远不会有十全十美的标准。在以下的情况下修订标准:
•内容难,或难以执行定义的任务
•当产品的质量水平已经改变时
•当发现问题及改变步骤时
当部件或材料已经改变时
当机器工具或仪器已经改变时
当工作程序已经改变时
•当方法、工具或机器已经改变时
•当要适应外部因素改变(如环境的问题)时
•当法律和规章(产品赔偿责任法律)已经改变时
•标准(ISO等)已经改变
三、标准化的过程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指望本月发出红头文件,下个月各种符合要求的标准就完成了。在进行标准化时一定要有耐心,有些人会认为我把经验写出来后就变得不重要,工作与薪水都不保险了,有这种想法十分正常,完全可以理解。因此,营造良好的改善氛围非常重要,比如管理看板、合理化提案制度、部门/公司改善发表大会、改善能手、标准化竞赛等等,让做得好的有成就感,做得不好的有压力,逐步引导,最终完成有效的标准化过程。笔者指导的甘肃山丹水泥厂经过8个月的努力,在现场管理工作标准化方面卓有成效,成为甘肃省建材行业现场管理标兵。他们提出现场管理的工作都要按照“五按五干五检”,即:
•按程序、按线路、按标准、按时间、按操作指令
•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间干、按什么线路干、干到什么程度
•由谁来检查、什么时间检查、检查什么项目、检查的标准是什么、检查的结果由谁来落实
用这样的要求来规范、评价及检查每项工作,使现场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下图是山丹水泥厂为了现场工作标准化而在各个岗位设立的工作管理图(工作程序图:标识所属工作职责、设备巡检线路、设备保养点、保养方法;时间序列分解图:以15分钟为单位明确所要做的事情;岗位工作内容:明确具体工作内容)。
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标准化在国内许多企业有体系、制度、意识上的障碍,但必须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才能真正让“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二--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实施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办公室,目视管理均大有用武之地。在领会其要点及水准的基础上,大量使用目视管理将会给企业内部管理带来巨大的好处。
1、目视管理就是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
2、目视管理三要点:
① 无论是谁都能判明是好是坏(异常)
② 能迅速判断,精度高
③ 判断结果不会因人而异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是通过“五感”(视觉、嗅觉、听觉、触摸、味觉)来感知事物的。其中,最常用的是“视觉”。据统计,人的行动的60%是从“视觉”的感知开始的。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强调各种管理状态、管理方法清楚明了,达到「一目了然」,从而容易明白、易于遵守,让员工自主性地完全理解、接受、执行各项工作,这将会给管理带来极大的好处。我们先举几个简单的事例:
•交通用的红绿灯
红灯停、绿灯行
•饮水机
红色开关表示热水,蓝色开关表示冷水
•排气扇上绑一根小布条,看见布条飘起即可知到正在运行
在商品已过剩的今天,生产企业需要从各个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结果使得企业不得不进行多品种、少量、短交期的生产,从而导致对现场、现物的各种管理难度增大。而目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能使企业全体人员减少差错、轻松地进行的各种管理工作。国内某些企业在目视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不仅在工作现场开始较多地应用,而且在产品上也实施了目视管理,为客户带方便。例如,电脑上有许多形状各异的接口,有圆的、扁的、长的、方的,其目的就是防止插错。而我们公司前段时间购买的电脑上,其接口不仅形状各异,并且各接口是不同的颜色,各连接线的插头也是相应的颜色。这样只要看颜色插线,又快又准。“效率高、不易错”正是很多情况下目视管理所带来的结果。
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
笔者有一次去一家啤酒企业指导,当在某个设备上看到一百多个各种大小的阀门时,我问操作人员,你可以全部记下这些阀门什么时候关什么时候开吗?回答是可以。我再问有没有出现过错开或错关的情况。回答是偶尔有。这就对了,如果有人说从来就没有过我是不会相信的。该车间主任对我说,来这里上班的新工人看到这么多阀门会紧张一个月!我们许多管理者大谈“以人为本”,在现场到底什么是以人为本?同样的工作在不增加多少成本的情况下让我们的现场操作人员能更加轻松更加准确地完成好就是真正地以人为本。在仪表方面也是一样,当一个人面对几十个仪表,管理者根本就不能指望现场操作人员能全部记得什么范围内是正常什么范围内是异常。纸上考试100分与每天八小时盯着几十个仪表看完全是两回事。那么怎么实现现场操作人员能更加轻松更加准确地完成好工作的以人为本的方式呢,“以人为本”决不应停在口号上。
高效率的管理方法
对管理者来说,管理本身也许会带来优越感,但对被管理者来说却并不是件愉快的事情。“尽量减少管理、尽量自主管理”这一符合人性要求的管理法则,只有在目视管理中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实施目视管理,即使部门之间、全员之间并不相互了解,但通过眼睛观察就能正确的把握企业的现场运行状况,判断工作的正常与异常,这就能够实现“自主管理”目的。省却了许多无谓的请示、命令、询问,使得管理系统能高效率地运作。
对错一目了然的方法
很多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只是留在文件上,殊不知不用看文件,在现场就能判定对错对于现场管理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目视管理的水准
目视管理可以分为3个水准:
① 初级水准:有表示,能明白现在的状态
② 中级水准:谁都能判断良否
③ 高级水准:管理方法(异常处置等)都列明
在许多企业里,通常只达到目视管理的初级水准,达到中级水准的已不多见,能达到高级水准的更是凤毛麟角。
目视管理的实施方法
目视管理本身并不是一套系统的管理体系或方法,因此也没有什么必须遵循的步骤。如果说一定要列出推行的方法,那么通过多学多做,树立样板区,然后在公司全面展开是可取的。
目视管理的实施可以先易后难,先从初级水准开始,逐步过度到高级水准。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好红牌作战及定点摄影将十分有益。
目视管理作为使问题“显露化”的道具,有非常大的效果。但是,仅仅使用颜色,不依具体情况在“便于使用”上下工夫,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发挥全员的智慧,下工夫使大家“都能用、都好用”是实施目视管理的重要之所在。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三--管理看板
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尤其是优秀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管理看板是管理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对数据、情报等的状况一目了然地表现,主要是对于管理项目、特别是情报进行的透明化管理活动。它通过各种形式如标语/现况板/图表/电子屏等把文件上、脑子里或现场等隐藏的情报揭示出来,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掌握管理现状和必要的情报,从而能够快速制定并实施应对措施。因此,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是优秀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按照责任主管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公司管理看板、部门车间管理看板、班组管理看板三类。下面我们通过部分事例来简单说明如何进行运用。
“目标分解展示板”
目标分解展示板能使高层领导从日常管理里解脱出来。所谓目标分解,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一级指标向二级、三级指标层层展开的一个系统验证图。(如图1所示)制订时必须根据
公司经营方针,对主要的指标进行重点分解管理,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综合目标设定:进行对比后选定课题,确定综合目标。
综合目标不宜选定太多,否则会分散注意力。一般选定1个指标或2~3个指标,大多数情况不超过4个指标,其目标值应用数值具体表示出来。(如表1所示)
表1 综合目标的设定事例
第二、目标展开:按TP(综合生产力)目标展开,树立对策体系。目标一般可以按照产品、工序、原因、技术等来分解。但应考虑以下情况,如现象把握难易度,对策实施难易度,成果把握难易度等,然后决定按什么顺序来展开。表2所示是具体展开方式选定的事例。
表2 目标展开方式的选定事例
第三:对策选定:对策检讨、选定,树立对策方案,验证。
为达成每个目标值应探索能够实践的具体对策。至今为止,企业在以BOTTOM UP(由下到上)为主的改善活动中,经常出现一些因对策选定盲目而发生负作用的事例,或是对“什么是对策”进行直观的判定,或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树立并实施对策而使在对效果不能预测的状态下盲目实施,造成无法获得其改善成果。
为了预防上述这样的问题,提高目标完成率,在目标展开阶段开展原因验证的工作至关重要,这样对于对策手段的选定会大有帮助。
“设备计划保全日历”
“设备计划保全日历”是指设备预防保全计划,包括定期检查、定期加油及大修的日程,以日历的形式预先制订好,并按日程实施。优点是就像查看日历一样方便,而且日历上已经记载了必需做的事项,等完成后做好标记。
“区域分担图”
“区域分担图”也叫责任看板,是将部门所在的区域(包括设备等)划分给不同的班组,由其负责清扫点检等日常管理工作。这种看板的优点是从全局考虑,不会遗漏某区域或设备,是彻底落实责任制的有效方法。
“安全无灾害板”
“安全无灾害板”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开展的每日提醒活动,包括安全无灾害持续天数、安全每日一句、安全教育资料与信息。一般设置在大门口员工出入或集中的地方。
“班组管理现况板”
“班组管理现况板”是集合部门目标、出勤管理、业务联络、通讯联络、资料、合理化建议、信箱等内容,是班组的日常管理看板,一般设置在休息室或早会的地方。
“定期更换板”
“定期更换板”是根据备件的使用寿命定期进行更换的管理看板,一般张贴在需要更换作业的部位,方便任何人检查或监督。优点是能将文件上或电脑里要求的作业事项直观表现于现物上,不容易遗忘。
“QC工具”
“QC工具”开展主题活动必要的手段,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工作失误或品质不良运用QC工具展开分析讨论,并将结果整理在大家容易看到的地方,以提醒防止发生这样的问题,而且大家随时可以提出新的建议并进行讨论修订。一般适合于工作比较单一的情况,或特定的课题活动,并不是每个小课题都这样。
“TPM诊断现况板”
“TPM诊断现况板”是为了持续推进TPM活动而进行的分7阶段的企业内部认证用记录板,体现小组活动水平的高低,阶段越高水平越高。
总之,管理看板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根据需要而选用适当的看板形式。全面而有效的使用管理看板,将在六个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
1、展示改善成绩,让参与者有成就感、自豪感
2、营造竞争的氛围
3、营造现场活力的强有力手段。
4、明确管理状况,营造有形及无形的压力,有利于工作的推进。
5、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让客户或其他人员由衷地赞叹公司的管理水平)
6、展示改善的过程,让大家都能学到好的方法及技巧。
管理看板是一种高效而又轻松的管理方法,有效地应用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是一种管理上的大解放。
第三篇:风险管理工具HACPP的应用
[质量] 风险管理工具HACPP的应用流程
第一步流程:组建HACCP小组
药厂必须确保在制定有效的HACCP计划的时候有和指定产品相关的知识,所以必须由多部门多学科成员组成的小组,包括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微生物、工程、物流控制和其他等等。在特殊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聘请外部的专家作为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必须可以履行以下职责: 1.进行危害分析; 2.确认潜在危害 3.确认必须控制的危害 4.推荐控制方法和可接受标准 5.执行监控和对监控结果进行确认 6.推荐合适的整改措施来应对发生的偏差
7.确认HACCP计划。必须定义HACCP计划的范围,必须描述涉及的工艺环节,确认危害的种类。第二部流程:描述产品和工艺
必须详细完整的描述产品和工艺,包括所有相关的质量信息,比如组成、物理/化学特性、结构、PH值、温度、清洗方法,灭菌/抑菌处理方法(例如加热处理)、干燥、过筛、混合、混粉、包装和存储的条件等等。还必须描述分销和运输的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热敏感的产品。第三部流程:确认用途
这里用途指的是产品的最终用户或消费者的用途。在特殊情况下,必须考虑弱势人群(例如老人、婴儿和免疫缺陷病人)的情况。第四部流程:构建流程图
HACCP小组必须构建流程图,必须涵盖工艺中的所有操作和运作。当针对一个给定操作应用HACCP时,必须考虑其上步和下步操作。第五步流程:现场确认流程图
HACCP小组必须现场确认操作的所有流程和耗时和流程图完全一致,有所的流程图变更和改进都是合适的,但是必须记录归档。
第六步流程:列出所有潜在的危害,进行危害分析,考虑测量控制确认危害的方法。
当进行危害分析的时候,必须区分对待安全和质量的考虑角度。HACCP小组必须将生产环节(从生产、测试、分销到使用)的所有潜在危害都列出来。必须根据危害的特性进行分析,确认可减少或降低的分线限度。完整的危害分析必须有有效的控制点。建议采用两部进行危害分析。在第一个阶段,小组必须审核和产品相关的物料、运作、设备、存储、分销和最终用途。潜在的危害(生物学的、化学的和物理的)必须指明或提出控制。必须尽可能包括:
——危害发生的几率以及其后果的严重度; ——危害出现的定量或定性分析; ——相关微生物的存活情况或增殖性;
——毒性物品,化学或物理试剂残存的纪律和水平; ——导致以上情况发生的条件
在第二阶段,必须进行危害评估。估计潜在危害的严重性和他们发生的概率。小组必须决定那些潜在危害必须在HACCP计划中进行说明,是否有什么控制测量方法。对于特定的危害可以有多种控制测定方法,同一种控制测定方法也可以控制多种危害。潜在危害相关的以下特性必须考虑(至少必须考虑以下特性): ——物料和其他成分; ——物理特性和产品组成; ——加工程序; ——微生物限度; ——前提物质; ——相关设备 ——包装;
——卫生和消毒措施; ——人员; ——暴露风险; ——混淆。
第七步流程:决定关键控制点
适用决策树工具可以更加简单地找到HACCP系统的关键控制点。必须对如何适用决策树工具进行培训。如果发现某部寻在必须加以控制,但是却没有这样的控制方法,就必须对该步骤进行修改或是在其前后步骤中进行合适的控制。总之不能以没有控制方法为理由放过任意危害。第八步流程: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度
如果可能对所有的关键控制点都必须建立和确认关键限度。有时,对于特定步骤可能需要不止一个关键限度。经常使用的可接受标准包括温度、时间、湿度、PH值和感官参数(例如外观和纹理)的测量。必须科学地建立关键限度。
第九步流程: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建立监控系统
检测是确保CCP在其限度范围之内的一套程序方法。这样的检测必须有记录。测试的方法必须可以检测到CCP发生偏离,理想状态是适时提供信息并可以进行调整确保工艺受控且预防超过关键限度的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发现了监测数据显示CCP控制在往失控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对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必须在偏差发生之前进行调整。所有检测产生的数据必须由有知识的指定专人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在需要进行整改的时候该指定人员有权限执行其职能。
如果检测不是连续的,检测的频率必须足以确保CCP在控制内。大多数检测方法必须快速分析测试,因为他们都是和在线工艺相关的,没有时间等待长时间的离线分析结果。所有目前物理和化学的检测手段在微生物测试中是比较常用的,这样就比较快速的获得产品中微生物控制的情况信息。进行CCP检测的人员可以是进行生产的人员(操作或是维护人员),也可以是质量控制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的检测方法培训。
如果可以进行连续监测,必须确认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检测频率。必须使用符合统计学原理的数据收集或是取样系统,所有的相关记录和必须有进行检测的人员和公司负责审核的管理人员的签名。第十步流程:建立整改措施
针对每个CCP都必须有特定的整改措施来应对偏差,确保CCP可以受控。至少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符合原因的探知和整改: 2.不符合产品处置的决策 3.记录所有的整改措施
在HACCP计划中对每个CCP必须提前预设指定的整改措施,计划至少要明确发生偏差后怎么操作,谁负责执行整改措施,必须记录相关的措施,并保留这样的记录。必须指派熟悉了解产品,工艺和HACCP计划的人员负责审核掌握整改措施。
适当情况下,可以咨询专家进行审核来协助对于不符合产品的处置措施。还必须对受到影响的产品进行处置。必须在HACCP记录中记录这些偏差和产品的处置情况。
第十一步流程:建立审核/审计程序
必须建立审核/审计程序。必须有审核/审计方法,措施和测试,包括随机取样和分析来判断HACCP系统是否运作正常。确认的频率必须可以充分确保HACCP系统的功能。审核/审计活动的例子如下:
——对HACCP系统及其记录进行审核; ——对偏差和产品处置进行审核; ——确认CCP被有效控制
对HACCP计划必须进行初始审核,以确认其是否科学、技术合理、所有危害是否全部明确,如果HACCP计划被执行,这些危害是否将被有效控制。确认审核必须包括以下信息: 1专家建议和科学研究;
2现场观察,测试和评估。例如,无菌注射剂的湿热灭菌程序必须包括加热时间、压力和温度的科学解释,以确保致病微生物被有效的消除。研究确认灭菌条件在要求的时间内始终符合要求的温度等等。
日常的审核/审计可以由HACCP小组或一个独立的专家来进行并记录。例如在系统突然失效、产品/工艺/包装发生重大变更、或新的危害被识别出来的时候要进行确认审核。
另外,周期性的由独立无偏见的第三方进行的HACCP系统全面评估是非常有帮助的。这对于风险分析的技术评估和HACCP计划中的所有元素评估,以及现场确认流程图和记录都非常有帮助。这样的全面确认是独立于其他确认程序的,必须进行这样的确认来保证HACCP计划可以有效的控制风险。如果全面确认发现了缺陷,HACCP小组必须修订相关的HACCP计划。进行审核/审计人员必须有合适技术专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审核/审计必须包括所有HACCP计划元素的有效性。第十二步流程:建立文件和记录归档
必须根据运作本身特性和范围来建立何时有效的文件和记录系统。文件系统举例如下: ——危害分析; ——确定关键控制点; ——HACCP计划; ——确定关键限度。记录系统举例如下: ——CCP检测活动的记录; ——工艺步骤操作的记录; ——相关危害发生的记录; ——关键限度的记录; ——确认程序和计划表; ——相关整改措施的记录; ——HACCP系统的修订记录。
第四篇:HSE在基层单位的推广与应用
安全管理干部学习班论文
浅谈HSE管理体系在基层推广与应用
引言: 通过对本次安全管理的学习及对安全管理中事故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事故预防根源在基层,所以在基层大力推广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在结合工作实践,谈一谈HSE管理体系在基层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字:HSE管理体系 基层 推广 应用
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已被国际公认为内练队伍素质、外树企业形象和降本增效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许多世界知名的石油石化公司相继建立了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目前国际石油石化行业的通用管理模式。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全员HSE意识和技培训
1.1 组织领导干部进行意识培训
领导重视是开展HSE管理工作的前提,推广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离不开领导的支持,离不开人、财、物的支持,所以必须组织领导干部进行意识培训。1.2 选拔骨干集中进行培训
加强HSE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培训以及员工的HSE意识和基本知识培训,成立精干的宣传培训小组,以点带面,才能全面带动开展HSE培训推广工作。1.3 建立培训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干部学习班论文
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HSE技术和要害岗位的专业强化培训,使每一位员工都清楚本岗位的HSE技术要求。推广培训工作贯穿于整个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始终。
二、认真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做到全员参与 2.1 成立风险评价小组,认真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
风险评价是所有HSE要素的基础。基层应建立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流程,成立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HSE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组成的风险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应首先着眼于防范,依据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不间断地组织识别作业活动和设备的危害因素和隐患,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价。其次,评价小组围绕HSE方针、目标和指标以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结合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并落实整改,按不同的隐患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别建档,做到全面统筹、限期整改、定期检查。对某些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项目,按照体系的要求,制定风险控制和应急措施,确保其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2.2 坚持会员参与的原则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要实现这个目标,全员参与是关键。因此,培训推广小组要经常深入班组,采用多种培训方式,让所有的员工掌握风险评价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如何确认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发动全员参与本岗位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认真分析本岗位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存在的不符合项,使员工明确本岗位的职责;清楚工作区域和作业活动中实际和潜在的危害、风险和环境影响,以及危害的程度,明确要采取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清楚工作区域和作业活动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和应急措施;作业前,让员工亲自参与危害识别的风险评价,不仅体现了体系的管理思想,而且可以强化和提高员工的SHE素质。2.3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安全管理干部学习班论文
6.1 建立分级管理制度
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在资料和文件控制程序中规定哪些是处级控制的,哪些是基层站队控制的,在相应的层次中建立基层站队的受控文件清单,接收、发放文件记录等。6.2 编制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作业指导书
基层站队在组织业务骨干编写应急预案和作业指导书时,应注重发挥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力求做到“写我所做,做我所写“。使应急预案和作业指导书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组织审核、实施操作,进行持续改进。6.3 建立受控文件清单
基层站队要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受控文件清单,受控文件至少包括基层单位的HSE目标、员工的职责、风险因素清单、适用于本单位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上级下发的有关HSE管理方面的文件,以及法律法规及其符合性评审报告。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和岗位的职责和作用的不同按照适用于自己岗位的体系文件去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增加或减少一部分程序或作业文件,并且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应有动态修改的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体系,才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七、规范HSE考核制度
从强化“事先预防”的原则出发,开展HSE管理评比奖励活动,制定HSE考核办法,由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即由考核HSE结果分解为考核HSE管理工作的各个过程,实行风险共担,使每项HSE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第五篇:HSE管理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
HSE管理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
HSE管理体系是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纲领性、法规性文件,也是消防中队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审核和管理评审的依据。通过深入开展“HSE方针、目标”的宣传教育和实践,逐步完善HSE体系管理制度,使中队员工HSE理念进一步增强,确保我单位消防安全平稳运行。
一、防火检查
消防重点单位应组织经常性的HSE防火安全检查,包括日常、定期、不定期、季节性、节前和专项检查。尤其要加强重点部位、关键装置的日常防火巡查,以及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检查,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违章行为,防止和消除火灾隐患。
二、火灾隐患治理
火灾隐患的治理是对可能引起火灾的风险实施有效的消减、消除或控制的管理措施。企业火灾隐患的确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火灾的各种因素;可能导致火灾事故发生或扩大生产设施、而安全设施缺陷的;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的隐患;消防设施不完好有效;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品的;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不符合现行国家、地方政府、行业有关HSE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的方面;公安消防机构、集团、油田公司以及我厂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下达的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基层单位自查出的火灾隐患等必须实施隐患治理。
三、防火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确定与管理
单位易燃、易爆、易腐蚀、高温、高压等条件下运行的装置确定为防火关键装置;将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罐区和装卸站台,对装置和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确定为防火重点部位。消防中队会同各单位应定期对防火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检查评价,对防火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施有效的监控,对在监控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及时纠正,制定防火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实际演练。
四、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安全部门应负责停工检维修、日常检维修、紧急抢修,技术改造等施工现场企业自身的防火安全监督。施工前单位应做好施工队伍的安全资质证书确认工作,对施工队伍进行HSE安全防火教育培训;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责任心强、熟悉工艺和防火的安全监督人员对防火实施有效监管,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准许施工人员动工,施工人员对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破土作业等必须严格遵守作业环节的各项HSE防火管理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五、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中队战斗员中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对新上岗员工、新增岗位及转岗人员、外来培训和学习、外来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和操作人员、特殊工程人员开展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消防中队制定相关的防火教育和培训的计划、内容,做好检查、考核评比工作,建立激励机制,营造人人关注安全、全员参与HSE的氛围,切实遵循单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安全、环境与健康(HSE)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