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时间:2019-05-14 22:3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生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生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第一篇:民生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民生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京山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逐步建立了各种改善民生的社会保障制度,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活。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困难群众的生活面临新的挑战。为切实摸清当前我县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落实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重民生精神”,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3月上旬,调研组在政协副主席马延典的带领下,深入民政局、财政局、杨集镇、卫生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有关单位,走访座谈了部分干部群众,初步了解了我县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并找出了困难群众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一些解决办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全县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

1、生活基本有保障。据初步调查,截止2008年底止,经政府及民政部门的努力,城乡低保制度、各种针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制度己初步建立,大部分困难群众己享有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3379人,占非农为人口的6.6%,高于全国6%的水平,年累计获得保障金1800多万元,年人均获1224元。农村低保对象12064人,占农业人口的2.8%,年累计获得保障金731.6万元,年人均606元。农村五保户1636人,年人均获救助1300—1800元,年获保障金245万元。农村散居孤儿152人获救助金22.8万元,年人均1500元。此外,387位因病因灾的困难群众获得了总计52万元的临时救肋。总计获得各种保障的困难群众27618人,保障金2850多万元,这些措施基本保障了困难群众的生活。

2、就业创业环境日益改观。08年为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县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免费技术培训,岗位补贴等激励措施,刺激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09人,131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人,占困难群体总人数的50%,这些新增的岗位为困难群众带来了新的收入,在一定程序上改善了其生活。

3、子女教育条件不断改善。据调查,教育部门对处于义务教育的特困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不仅免除其学杂费、书本费,特困住宿生还享有人平每天1元的生活补贴。全县共有8720名学生每年享受218万元政府补贴,还有80多名聋哑、残疾、弱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特困生,在县特校接受教育,其学杂费、生活费、住宿费均由县财政和教育部门筹资,得到了完全的免费教育。处于大学阶段的特困生,政府还采取技贫助学措施,每年列支10万元,扶持50名大学特困生完成学业。

4、看病难压力正在逐步缓解。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困难群众的健康状况和就医状况有一定好转。一是相关部门在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保险政策时,对困难群众参合参保实行了优惠政策。至09年3月,全县城区低保对象中有7697人参加城镇居民保险,这些参保人员均享受国家、省、县级财政的补贴,低保学生参保费个人负担部分全免,低保人员国家补50元,省级补100元,县级补40元,个人缴费30元,其IC卡、工本费等免费。此外,女性55—59岁,男性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都纳入低收入人群范围,人均补70元,而一般居民则缴费220元,低保对象参保负担明显减轻。这些参保人员就医享有惠民医院免收住院门槛费、平价药、较高报销比例等优惠措施。农村低保对象、五保户免费参加合作医疗,且免收住院“门槛费”。二是大病救助措施解决了部分城乡困难群众的就医难题。部分困难群众虽然参加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一旦患大病,其医疗费用动辄好几万元,自付费用依然较多,难以承受。民政部门对此类群众开展大病救助,并逐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金额,2008年共救助城乡贫困大病群众1126人,救助资金达216.2万元,人均近2000元。

5、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住房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生存条件之一。当前由于全国各地商品房价格相对于普通群众的收入而言普遍偏高,政府采取了各种救助措施来保证人民群众居有其所。从07年始,我县实施了城镇困难群众住房租金补贴措施,当年人均住房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困难家庭,即可得到县政府补贴,县财政共向274个困难户发放补贴 元,人平补196元。08年积极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补贴资金132.78万元,向1122户进行了补贴,人均年补600元,不仅扩大了补贴范围,而且提高了补贴金。09年将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以租金补贴为主转为实物配租为主,己申报2个项目,建廉租房2.8万平米,第一期拟建100套,3月底即将动工。在农村则开展了土坯房改造补贴,08年共改造450妄图余户,补助资金100余万元,户平6000元,特因户补贴则达到了8000元。仅杨集镇08年改造32户,获补贴19.5万元。

6、养老后顾之忧逐渐减弱。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养老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为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养老保险制度正逐步建立完善。针对困难群众,则实施了养老保险救助制度,08年全县女性45岁、男性55岁的城镇特困群众,部分享受养老保险补贴,共有3121人领取社会保险补贴395.7万元。

7、其他生活条件明显好转。为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积极想办法,出台优惠措施,让利于民。县供电公司对城镇低保对象用电实行电价优惠,07、08年共补贴60余万元,广电部门则对其在电视收视费的缴交上实行减免等优惠政策。

二、当前困难群众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由于各级努力,社会保障体系己基本建立并日臻完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生产有很大改观,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住的简陋房、吃的救济粮、穿的旧衣裳、出门靠步量”仍然是部分困难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1、低保覆盖面欠广,补贴标准偏低,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是困难群体的界定还不科学,以年人均收入来界定欠科学。一些群众虽然收入不少,但因病因灾却会入不敷出,债台高筑,沦为困难群众。二是部分困难群众还未纳入低保范畴,享受不到国家政策的温暖。特别是部分很早就离开农村,在农村没有承包地,在城镇又没有正式工作,其户口农村己注销,而又未迁入城镇的困难群众,其生活十分窘迫。三是农村低保实行分指标,且一个季度一滚动,覆盖面太窄,时间太短,不能真正让困难群众脱贫,分指标的做法不符合农村实情,不能做到应保尽保。此外低保对象补贴标准偏低,只能买口粮,不能解决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的温饱问题。四是对城镇享受低保的人员把关不够严格,京山城区偏宽,各镇偏紧,有失公平。

2、就业创业保障机制不完善。一是创业氛围不太浓,就业渠道较少。部分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自主创业的意识不强。个别困难户在享有低保等救济后,不思进取,好吃懒做,成天沉迷于吃喝玩乐中,不积极努力改变生活。二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倒闭裁员,致使就业机会相对减少,这对返乡农民工的挑战更大;一些想自主创业者,因竞争激烈,加之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创业面临异常艰难的环境。三是劳动部门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由于受资金、师资水平限制和时间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困难群众虽参加了免费就业培训,但所教技术很难完全掌握,还有些难以适从对口真正的实用技能。特别是由于免费就业培训受名额的限制,一些想学技术的困难群众没有机会参加学习。四是为鼓励创业的小额贷款工作进展缓慢,不能适应困难群众创业发展需求。据调查,为鼓励困难群众自主创业,县政府己投入150万元成立担保基金组织,由县农行具体承担业务。08年8月县政府还专门召开协调会,并下发县长办公会议纪要推进该项工作,但此项业务进展缓慢,本可提供450—750万元的贷款,农行全年只为9名困难群众或企业提供99万元贷款。今年由于贷款行还未确定,还未开展业务,困难群众的创业热情大受影响。

3、困难群众的子女教育负担仍然沉重。一是虽然实行了教育优惠等政策,但部分困难群众负担其子女教育费用,相对于收入水平仍显偏高。二是物价上涨等因素,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的寄宿生,获得生活补助太低,与高物价、高费用相差较大,部分家庭难以承受生活费。三是高中阶段由于教育费用偏高,一些特因生只得辍学。四是聋哑、残疾等特校生只有三分之一享受低保,与全部参保的政策规定有一定差距。

4、医疗保障体系仍存在未尽人意之处。一是城镇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率只有50%,偏低,半数低保对象没有医疗保障,其健康状况终会受影响。二是大病救助的范围偏小,补贴稍低。三是医疗费用偏高,自付费用超出困难群众承受力,部分困难群众患大病或慢性病靠贷款治病,影响生产的投入,导致生活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四是由于全县惠民医院只能设立1所,各镇参保的城镇低保居民在惠民医院就医相当不方便,惠民医院不能让居住在乡镇的居民真正受惠。

5、困难群众还不能真正实现居有其所。一是我县住房租金补贴标准偏低,补贴面偏小。二是实物配租形式虽可让困难群众真正实现居有其所,但还没有真正启动。三是全县没有专门的住房保障机构,而国家、省均己成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工作,我县还未设立机构,很多工作只依赖房产管理局房改指导股来开展,由于工作繁多人手少,很多工作无法落实。

6、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未根本解决。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偏小,领取养老金偏低。己参保的群众领取金额难以支付生活开支。二是各镇集体企业合同工下岗后养老保险,虽经政府多方协调己纳入,但由于一次性交费金额较大,很多困难群众难以承受,如杨集镇30多名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中,有20多名没有能力一次性交纳3.6万多元的养老保险金。

三、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县困难群体的生活虽然能够得以基本维持,但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中出现许多新困难和问题的冲击下,其生活状况仍然令人堪忧。同时,从调研中,我们深深感到,贫困户家庭包袱重、思想比较压抑、情绪低落,他们不仅需要物质支持,也需要精神关怀。保障、改善民生,让改革和发展成果惠及我县困难群体,解决他们最关切、最期待、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需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方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管齐下,逐步解决。从当前来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保障机制

1、积极落实“五保一就业”政策。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一是要加大低保工作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人们对低保工作的认识,让低保政策家喻户晓。同时,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企业负责人、社会团体应树立社会责任感,共同关心弱势群体。二是要应进一步科学确定城乡低保标准。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在以人均收入为划分依据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疾病、灾祸等各种客观因素;另一方面要明确城乡低保标准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理念,使城乡低保标准与物价水平相适应,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等制度相衔接,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要完善低保制度建设,强化低保基础管理。一方面要提高低保救助标准,扩大低保范围,规范低保的运行体制,打破低保“城镇一季度一滚动,农村一年一滚动”的局面,切实发挥低保在帮助困难群体脱贫致富方面的作用,真正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规范管理,排除各种干扰,坚决杜绝“关系保”、“人情保”、“万金油”、“胡椒面”等不正常现象;加强低保资金管理,确保低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强化低保动态管理,逐步形成“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

(2)完善医疗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大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通过广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保的意义,知晓参保的具体细则。要特别加大对低保群体在参保中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切实发挥医保在保障困难群体看病就医方面的作用。二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体在参保中享有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荆政办函【2009】1号文件精神,确保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切实保障低保群体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切实发挥惠民医院的“惠民”作用。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利用国家对惠民医院的投入政策,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加大力度向上争取,确保各种政策性补贴到位,保障医院的良好运转;另一方面要探索医院运行新机制。在目前财政紧张无法实现在乡镇一级建立惠民医院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乡镇卫生院里设臵惠民窗口,以方便广大乡镇城镇低保群体就医。四是对身患大病的特困群体进行专项补助。通过基本医疗救助后仍然很困难的家庭,例如血透、癌症、器官移植、白血病、严重慢性病等,制定审核办法、补助标准,进行专项补助。

(3)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工作政策性很强,与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妥善解决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一是比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现行的社保缴费方式和未来的领取原则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作适当调整。二是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办法,特别是在失地农民、城镇小集体职工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上,不能因复杂困难而一推了事,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三是要进一步落实城镇困难群体在缴纳养老保险金方面的减、免、缓等政策。四是参照城市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在农村试点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完善教育援助体系。一是确保国家对低保家庭子女教育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如困难群体子女的“两免一补”,特校学生应全部纳入城镇低保对象;二是尽快启动政府对低保家庭的教育援助。如建立政府和社会共筹的专项助学基金和奖学基金,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5)构建住房保障平台。一是要加大保障住房建设力度,提高住房供应能力。加大政府出资建设廉租住房的力度,在二至三年期间通过集中建设、配建、改建、收购以及鼓励社会捐助等方式筹建一批廉租住房,扩大廉租住房的供应量,缩短廉租住房的供应周期,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租房难问题。二是完善廉租住房准入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管理。相关部门对租房者的条件要定期审核,张榜公布,不再具备条件的要终止其资格,对廉租房实行有进有出的政策,真正用于“双困”家庭。三是完善工作机构。借鉴外地经验,成立京山县住房保障中心,担负起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在区、街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或明确相关人员的住房保障职责,由财政给予其一定补贴。完善住房保障横向联动、沟通协调的工作机制。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居民住房消费观念。在做好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加大社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使保障群体了解相关政策,使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家庭都能享受到住房保障。正确引导住房消费观念,让居民的住房消费更加理性、合理。

(6)拓宽就业渠道。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抓工业、抓项目、抓招商的有效方法和根本途径来促进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二要在企业准入前和落地后以政策优惠为代价鼓励企业吸纳低收入群体就业再就业;三要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特点,要把增加社区就业岗位,如家庭服务、社区保安、生活护理和修理维护等公益性工作作为低收入群体新的就业增长点。采取政府购买岗位、事业单位腾出岗位、企业拓展岗位,推广岗位补贴的做法,开发照顾性的就业岗位;四要利用定点职业培训机构资源优势,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设臵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五要继续外引内联,搭建优质就业平台,促进劳务输出;六要积极援助就业困难家庭,通过就业优惠政策,如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就业补贴等实现就业再就业。

2、实施“一对一”定人定向帮扶。

各级政府要把困难群体的扶贫工作摆在议事日程,把困难群体解困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的工作内容。做到:(1)“扶困”工作实行单位一把手负责制,班子分工明确,且有专门工作人员专抓;(2)制定好“一帮一”帮困难群体解困工作规划和方案,明确扶困工作的目标任务,每个单位每年要联系不少于一个低收入特困家庭,力争用3-5年时间,帮助这些困难家庭筹划生活出路,克服生活困难,扶持致富项目,增加家庭收入,走出困难群体;(3)解困办法和措施力求实效,尤其要帮助低收入特困家庭客观分析致贫原因,提倡通过解决就业、再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增加家庭收入,摆脱贫困。

3、扩大专项补贴面,加大专项补贴力度。一是出台相关政策要兼顾弱势群体。在制定教育、医疗、住房,以及水、电、煤气价格等对困难群体生活影响较大的政策时,要注意兼顾那些低收入者的实际承受能力。要认真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及时吸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公平合理并兼顾弱势群体。二是要对困难家庭实行专门补贴。在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时,对困难群众的补助实行按项目单项补贴,如水价调整补贴、电价调整补贴等,把政策性补贴落在明处。

(二)动员社会力量,完善救助体系。

呼吁全社会都来关爱困难群体。首先,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困难群体真正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和兄弟姐妹,以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豁达的胸怀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其次要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在全县上下营造浓厚的氛围,树立起关爱困难群体,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风尚。民政部门要定期开展“扶贫济困、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先进人物评选、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慈善事业中来;再次,大力倡导“一帮一”和城市对口扶贫战略。社会团体、各级组织、企事业单位要与城镇社区居委会密切联系,向困难群体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受益者要先富带后富,当好“慈善家”,主动与困难家庭结成扶贫对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救助计划和规划,运用标本兼治的脱贫战略,有计划分步骤的推进我县城市困难群体的扶贫战略向着纵深方向迈进。对思想压力大的困难群体,要实施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克服社会偏见,排除各种歧视,鼓励困难群体“自立”、“自爱”、“自尊”、“自强”,积极培育和推介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劳动技能培训、自主择业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好典型。

第二篇: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第一篇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第一章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要义

第一节

安全发展旨在推动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理念是从安全生产思想发展而来的,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本源是一致的,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意义重大。

一、中共中央政治局2006年3月27日第30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国外安全生产的制度和加强我国安全生产制度的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

胡锦涛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讲话,对安全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反复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上述讲话,经过思考,我们逐渐感悟到:安全发展理念蕴含着美好与欢乐;传递着尊重人民生命的最强音;承载着对全社会的深情和大爱;营造着家庭的幸福安康和国家的和谐稳定、昌盛兴旺;彰显着科学发展观题中之要义,集中体现了我党的“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这是安全发展理念独特的内涵之所在,也是其强大的文化定力之所在,更是其巨大魅力之所在。

“安全发展”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安全发展的内容涵盖国家经济、政治、金融、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延伸到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个行业、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医等方面。

二、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点上,提出的“安全发展”的重要理念,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要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根本要求,也是必然要求,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一重要理念的提出和确立,彰显了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趋势。

三、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体系,是安全生产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创新,奏出了“以人为本”的最强音。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前提来推进发展的体系,加大了安全的目的性和导向性,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共鸣,在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会更加自觉地为落实安全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须以安全发展为前提和保障。安全生产必须与社会 经济同步进行、同步提高、同步发展。实践一再证明:离开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就难以落实。企业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就面临着能否生存的问题;食品安全,医疗、药品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方面若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此时,何谈科学发展?

就交通事故而言,据《北京青年报》2008年12月16日报导:“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数首次超过5万人。至今,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据悉,中国汽车保有量约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16%。而酒后驾车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罪魁之一。”

第二节

安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抓手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为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离开发展这一主题,就失去了意义。为了科学发展的需要,必须相应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胡锦涛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有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但是,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也开始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

把“快”置于“好”前,与之伴随的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科学发展观要求改变发展方式,以“好”字当头,把“好”放在“快”前,就是要让“快”服从于“好”,坚持“好”中求“快”,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实现科学发展。

“好”字当头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其总体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安全发展的理念,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要求的必然的战略选择。要做到“好”字当头,首要环节就是要“安全”。有了安全,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作 为科学发展的新“抓手”,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力量,为转型发展保驾护航,为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铺平道路。

第三节

安全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步伐

和谐持续发展应当具有持久的后续能力,既要以资源、环境能够承载为前提,也要建立在资源合理利用、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的基础上,绝不能以损害生产安全和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为代价换取短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企业只能获得正当的合法的效益,绝不能谋取带血腥的利润。

安全发展和清洁发展、节约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系统地反映了国家关于资源、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或缺,必须并举并重,共同推进,才能可持续发展,进而实实在在地动科学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和安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在保证人的生命、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更为子孙万代的发展考虑。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的认识达到的较高境界,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所在。历史实践一再证明,资源是有限的,用消耗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支撑不了的。

安全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规律相结合,其目标是努力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既保护人类当前的利益,又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具体来讲,就是要改变那种重生产、轻安全;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效益;重建设、轻环保;重开发、轻治理;重眼前增长、轻长远发展的错误做法,高度重视劳动安全、自然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使之达到优质高效、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安定等安全发展的要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也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保障。

第四节

安全发展是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新期待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推进,随着现代化发展速度的加快,随着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矛盾,其中,安全事故频发就是不和谐、不稳定的音符。如何正确认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安全发展战略理念的确立,符合民同此心、国同此心的追求,也是解决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使之保持和谐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安全生产愈来愈受到全 社会的高度关注,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及推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科学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反映了全社会的新期待,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受益的现实问题。

安全发展既是一个共同目标,也是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必须经历的艰苦过程。因此,贯彻落实安全发展观,必须进一步广泛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安全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接受无数血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对安全生产理论和方针的丰富、发展和升华。从而使这一先进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安全生产的强大动力。尤为重要的是,如何践行安全发展的理念,加大应用的力度,使其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共同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五节

安全发展理念是安全生产和发展理论的新视野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之安全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增强国力,惠及人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安全生产不仅贯穿始终,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且也是推动科学发展观之核心内容的关键所在。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安全生产被列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作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受益的问题,也是国家正在解决的重要问题,安全生产第一次被纳入社会管理之中。我们相信,把安全生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保证安全发展和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安全发展是一个事关全局、极其难管,但又必须管好的现实问题。从过去着眼于安全生产、保持稳定,到现在突出强调安全发展,这不仅是概念的变化,也是思想内涵的拓展,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践行意识不强,就是对安全发展认识不到位,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对建设和谐社会认识不到位,践行意识不强。

安全发展重要理念的提出,把安全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并提高到理念的高度,不仅包含了原有的安全生产的内涵,而且把它放在发展的要义之中,这是安全生产理论的创新;对发展来讲,提出了安全发展,强调了发展中安全要素的重要性,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是发展理论的创新,是题中应有之要义。

理论创新是安全生产工作永恒的课题。理论创新为安全生产实践的深入开展提 供了理论指导和支持,实践的深入又推动着理论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为安全生产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安全生产才能不断发展,确保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呈现出以安全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本质要义。

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理论的创新在统一思想、指明方向、形成合力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安全生产实践深入发展的形势下,理论创新的价值必将得到更明显的体现。实践和理论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唯有两者不断创新,安全生产才大有作为,才能使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

安全发展的主旨是在贯彻党的安全方针的前提下,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之上,确保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以体现出科学发展的本质要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要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构建起以科学发展观为主旨的战略思想理论体系,决定了安全发展的本质特征。因此,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在安全生产上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力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六节

发展经济是政绩,安全生产是最大政绩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科学发展战略的确立,使我国各行各业的安全形势逐渐好转,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消除了人们对安全生产和安全工作的质疑和担心,劳动者增强了安全生产方面的信心,在认识和行为上都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我党一贯重视安全生产,从党的历史上看,追求安全发展的足迹从来没有停止过。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治理了长期存在的不安全的顽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效果显著。例如在全国掀起了整顿关闭非法煤矿的攻坚战,对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小煤窑坚决予以关闭,对于构成犯罪的“黑窑主”及其“保护伞”坚决予以打击,使全国煤炭生产战线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例如2003年至2007年事故死亡数普遍呈下降趋势。2007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与2002年相比,由4.94%降到2.458%,2008年又降到1.182%。

安全发展理念的确立,将会继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安全生产实践产生新的影响。如温家宝总理深刻指出的:“发展经济是政绩,安全生产也是政绩。” 第二章

安全发展的真谛是创造生命价值

第一节

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一、人的生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生命二字,顾名思义有生才有命,活着才有命;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思想、有意识(统称为灵魂)。所以,人的生命,有两层涵义:一是活着,二是有灵魂。缺了前者,生命将不复存在;缺了后者,就失去了生命存在的价值。

生命,是指人和其他动植物所共有的生物学上的特征,而首先是指个人从生到死千滋百味的生活体验的总和。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具有不可逆性。如果失去了,就永远不可能再找回来。所以说,人的生命非常可贵,对生命权的尊重具有重大意义。

人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珍贵、非常美好的事情,也是其价值所在。若是在劳动和生活中,由于自己的行为不当,丧失和扼杀了自己的生命,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也是轻慢生命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表现。

人的生命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大事,是全人类发展的根本所在,创造生命价值,彰显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生命权是人自身权利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如果人的生命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和尊重,那么,其他任何权利都无从谈起。因此,人的生命权是至高无上的,人的生命权不仅不可复制,而且无法替代。

安全发展,归根到底是把安全生产工作上升到维护和尊重人的生命权的极限,高于一切,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权高于一切的深远意蕴,这正是安全发展的真谛所在。

二、人的生命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

人类不仅接受前人提供的生命续存或成果,而且,要为人类的延续和发展做出贡献。人的生命是人类续存的根本,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也是人类发展的根本。

就生命伦理的原则而言,人的生命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进步,从中体现生命的主导力量和价值,在自我发展的同时,推动时代的发展。

人对大自然的认识与理解,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大自然不只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环境,同时也是人类自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同源同根同生同荣的本质反映。

人的生命不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存在,无数个个体生命构成了社会的存在。社会的发展是由生生不息的生命过程维系和推动的。第二节

尊重生命权是人类自身的责任

一、尊重人的生命权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责任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承担的一种不可推卸的义务。

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使人全面发展,臻于完善;在于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劳动者,必须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从中享受人生的美好,感悟人生的幸福,创造人生的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体现生命的意义。因此,谁都没有理由践踏自己的生命,放弃生的权力,更没有理由损害他人的生命。因为尊重生命权是人类自身的责任。

人生虽然短暂,却很有价值。它是生命历程的一个体验过程,包含着无数的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而这些往往都是并存的,汇成一曲人生交响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人生百味。

即使对于成功者而言,他的一生也不可能只有喜乐,没有怒哀。我们不能因为其中有哀和苦,就否定生命存在的美好意义。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总体是欢乐的。我们应该用心体味人生中最为幸福、最为喜悦的感受,不要因为有困境、烦恼就失去感悟生命、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而是应该更加努力地去追求、创造和享受。

作为一个劳动者,应该有珍惜、呵护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意识和觉悟,在生产过程中,自觉地遵守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安全作业,充分体现对自己、对人类生命权最起码的尊重和最崇高的责任。

二、对生命的眷恋和热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必然的憧憬

人的一生,有许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去学习,有无数个梦想需要去实现。特别是年轻人风华正茂,壮志凌云,青春的生命更令人羡慕。要时刻想到自己胸膛里跳动的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彰显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让生命绽放光彩,为人类的发展尽到最大的责任,做出应有的奉献。这既是责任,又是向往。

第三节

从生命教育入手开启安全发展的智能

一、生命教育激活生命力,创造价值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生命的教育。人之生命,不仅有自然的和生理意义上的生命,更表现为社会的、精神层面的生命和超越的生命。人的生命和动物的生存不同,不仅有本能的活动,更有受到精神意识支配的感悟生活的智能。

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从认识人之自然生命的特征入手,进而去体会自 我之社会生命,意识到人之生命要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进而处理好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最终体现于首先关心人的安全,实质上是关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从中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用生命力开启和落实安全发展的本能和智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在从事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其生命易于遭受伤害。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首先是教育他们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和发展自己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现代化的大潮之中,融入人类文明的进程之中,以实现自身价值。为此,培养他们珍惜和呵护生命价值的自觉性,是首要的任务。

二、生命教育旨在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普遍缺乏对生命科学的、系统的、理性的认识,而对生命认识上的缺失,往往导致了对劳动、对生活的错误态度。有的人盲目蛮干,违章违纪,造成事故,危害健康,危及生命;有的人酒后驾车,违章操作,结果车毁人亡;有的领导忽视安全,只求效益,追求利润,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等等。因此,必须加强生命教育。对人们加强生命教育,就要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他们认识到安全对己对人的重要性。让他们珍惜生命并更好地劳动和生活,提升人的生存发展能力,这是安全发展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安全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生命教育应运而生的关键所在。

第四节

安全发展是生命升华的保障

一、生命是价值的本源和升华

生命的存在,是一切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创造价值的本源。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创造生命的价值了。一切客体价值都是生命价值的外延、对象化。

《老子·二十五章》云“故道大,地大,天大,人亦大”,四个“大”之中,人居其一。但人“大”在道“大”,天“大”,地“大”中受到某种制约,只有顺应道、天、地的发展规律,人才能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起到主导作用。所谓“人命关天”,就是这个意思。

心理学家马斯洛1955年提出需求层次论,把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作为最基本的需求,而且,把对安全的需求,更作为维持生存的需求。

换言之,丢掉安全,没有安全发展的保障,就会失去生命,也就没有生存的条件了。可见,生命在人的价值体系中占据最高的地位,而对安全发展的渴求,则是人维持生命的本能,是生命的基础,更是保障。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二者之中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就会黯然失色。生命的价值是人类生命的升华。人有意义、勇于创造地活着,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也是生命的升华的过程。

二、人的生命价值是一种责任和承诺

拥有生命就必须履行生命的天职,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还肩负着对家庭和社会的各种责任和承诺。其中包括安全发展方面的责任和承诺,而这种责任和承诺,是实现对家庭和社会责任和承诺的保障。

以对家庭为例,其责任和承诺,最主要的是给予父母精神回报和物质回报。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儿女身上寄托着父母的情感,儿女是父母主要的幸福来源。作为儿女,我们有让父母晚年幸福的责任;作为父母,我们有让儿女快乐成长的责任。

怀揣感恩之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要想“忠”、“孝”两全,首先,就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权,清醒地意识到生命是不可逆、不可复制又无法轮回的,之后才有可能实现“忠”、“孝”两全的愿望,才能履行责任和承诺。

第五节

生命教育贯穿安全发展全过程

一、开展生命教育应建立起“生命人”的理念

生命教育是培养人良好的人生观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是贯穿于安全发展全过程的全方位的教育,也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生命教育平台上,首先应该建立起“生命人”的理念。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自由的、具体的、独特的、不断生长着的生命主体。每个人都有着天赋的生命之魂、诗意的生命感动、鲜活的生命经历、浓郁的生命期待和真挚的生命追求。

因此,在安全发展的全过程中,要搞活生命教育,必须改变那种程式化的、只重视群体教育,而忽视个体化的、一人一事的教育模式,把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此,生命教育必须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建立“生命人”的理念为核心,以人的发展和追求为动力,以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为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实施人性化管理,尊重人,理解人,发挥人的潜能,积极培养良好的生命存在意识和生命价值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唯有如此,其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有灵魂的,也才是活生生的教育。我们必须把实施安全发展的生命教育贯彻始终,实现终身教育,其核心就是建立“生命人” 的理念。

二、领导者的生命素养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

领导者的生命素养,是生命教育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和前提。首先,在生命教育中,领导者要有珍爱生命的强烈意识。

爱是一种能力,一种品质,一种引导力,爱的素质比领导者的管理素质更为重要。

在生命教育的平台上,领导者首先应该自爱,然后应该博爱,而后则应充分体现对生命教育的爱,对安全发展教育的爱。

其次,在生命教育中,领导者应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唐代文学家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领导者应先传授做人的道理、保护生命的道理,再传授安全知识和解答疑惑,只有这样,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

再次,在生命教育中,要敏感地洞察教育对象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有效捕捉教育机会,从实际出发,要善于赋予生命教育活动以生命力,通过教学相长,进行生命活力的交流和对话,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把握生命的洞察力和实施力,达到应有的爱护生命的精神境界,使之成为既有活力,又有灵魂的生命。

最后,领导者应具有关爱生命自我成长的能力,带动受教育者关爱生命发展的自我成长机制。

三、以人的生命价值为基础,把握安全发展的内涵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中的人,不可避免地生活在现实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之中。只有从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中,才能从这个基本的视角或层面,考察和审视人的生命教育和安全发展的内在关系。

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它规范着人的社会生产方式。因此,人的生命教育只有围绕安全生产实践和安全发展的总目标,才能切入主题,才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以人为本”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中的基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指向。生命教育最基本的内涵,就是人的生命安全,生命价值的安全和生命价值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体现。为此,要强化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推动安全发展的能力。人的生命教育切入实现安全发展总目标这一主题,必将推动安全发展不断结出丰硕的成果。

四、以提高人的素质教育为基点,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

在当今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安全发展常常受到家庭、情感、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加之人的自我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差,一旦某方面受挫,就会出现情绪波动,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危害,甚至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生命教育中,还应十分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包括生命价值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技术技能教育等,特别是心理素质教育。因为以上教育的效果,都会根据心理素质的不同,而 有所加强或减弱,甚至有时心理素质会在安全发展问题上起决定作用。

本着“以人为本、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宗旨,引导人们科学、正确地理解世界,理解动态发展的时代与社会,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位置,惟有如此,才能不断消除心理障碍,不断在实现自我中成熟,专心致志地搞好安全生产,不断为实现安全发展总目标做出新的贡献。第三章

人的深情大爱是安全发展的情感基础

第一节

深情大爱是人性本质的反映

一、深情大爱的情感是人的本质特性

古今中外,对人性的涵义有不同的解释,著名学者陈志尚认为:“人性即人的特性,是指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一切动物而为人所特有的,即一切人(包括古今中外,不分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国籍、阶级、阶层、职业等的区别)所普遍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也就是说,“人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是由很多要素构成的特性群。例如凡是人(正常的)都有思想,都能从事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性”。

人有思想,是表明人具有的精神文化要素。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提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马克思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而人不同于此,“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正是人具有精神属性,或者说人所特有的感觉、理性、德性、审美、情感、意志等等精神因素这些必要条件,才使人得以成为主体,人的实践才得以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的主动的改变环境的行为。而动物正是由于缺少这一点,它的活动只能停留于本能的被动适应环境的阶段上。”

人们都承认具备精神文化要素是人的特性,它在人的个体生命活动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其中人有情感这个特性,是人所独有的,是动物所没有的高级心理。

深情大爱这种情感对于安全发展而言:从情感层面讲,它揭示了安全发展理念源于人的深情大爱,对生命的深情大爱,其目的是为了用深情去关爱人的安全,用大爱去保障人的安全,从而推动发展。深情大爱是人最圣洁的情感,用心田去播种,其乐无穷。

二、人的社会性决定人的性质

“凡是人都必须依赖而不能脱离群体,只有在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和他人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组织成为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人具有相互依存、竞争、合作、交往等社会特性,都使用语言传递信息;都有思维能力;都有自我意识;都有情感、意志等动物所没有的高级心理;都能进行认识、评价、审美等复杂的意识活动;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都追求自由等等。因此,人性是人的一般属性,贯穿人类社会始终„„” 由上可知,社会由人组成,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始终是社会的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根本性质,是社会赋予了人以全部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包含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个层面,包含生理要素和心理要素两个层面。

人的两个属性决定了人的性质。“只凭人的自然属性不能把人和动物完全区别开来”。“在自然、生理和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属性才是现实的人的特性,是真正的人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人性和人的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相同的概念”。

因此,我们既不能把两者隔离开来,对立起来,也不能平列起来,而是应把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的统一起来,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在人性问题上的人学思想。

三、人的本质价值源于劳动和创造

人性、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由人在后天的社会实践及其所具有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所造就和决定的。

人的本质价值,属于社会实践,源于劳动和创造。

对于人的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黑格尔认为,“劳动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动因”,人在“为满足生活需要的劳动”中,“逐渐抛弃他的自然状态,成为社会的人”。黑格尔又指出:“社会是人通过劳动外化而产生。”对此,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列宁认为,“在黑格尔那里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胚芽”。

人的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人按照自己的本性需要,能动地创造性地改变外部世界,同时也改变着自身。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人的本质不断变化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自己本质的创造者,是生命力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安全发展的创造者,这是人的本质观的精髓。

四、社会的整体性决定人的本质的整体性

人的实践和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人的多种特性。也就是说,人不是一种规定性地生产自己,而是生产自己的全部特性,其中起着不可替代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生命。它的实现、展开、发展和变化,贯穿于人的生命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人的各种具体的特性上。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即认为只有联系整个人性系统,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

第二节

深情大爱是安全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情感是指人们对外在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在实践活动中,情感,即激情、热情,是人的生命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激情、热情,可以促使人投入生命活动,使人的生命充满活力。读了【黎】纪 伯伦的名言,更能加深人们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只有当他既有理论上的认识,又有情感上的体验,既觉得合理,又感到合情,才会积极行动起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激情、热情,还会使人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一种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是安全发展持续进行的必要因素,而且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决定着安全发展总目标的实现。

二、情感是人的精神属性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而且“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且具有精神属性。实际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和人的精神属性分不开的,都受到人的精神、意识和情感的影响和制约。

情感是人对客体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某种心理反应、内部体验,是人的行为不可缺少的因素。正像恩格斯所说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凭激情行动的人”。

三、情感在认识中的驱动功能

人的认识总要受到情感的影响,从满足需要的欲望、要求或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到力求认识这一事物的求知欲,再到解决问题时的喜悦感,都是情感的表现,推动着人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5卷第117页)在安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安全发展崇高目标的追求和为平安天下献身的精神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会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人们去克服种种困难,推动认识活动走向深入。

俄国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这样说:“记住:科学是要求人们为它贡献毕生的。就是有两次生命也不够用。科学需要人的高度紧张和巨大的热情。希望大家在工作和探索中都能热情澎湃。”(《巴甫洛夫选集》第32页)

四、情感是意志的强大推动力

情感和意志是密不可分的。情感激励意志,高尚的、强烈的、稳定的情感,特别是理智的、道德的深情大爱,是一个人意志的强大推动力。

另一方面,意志也调控情感。意志越坚强,越能使积极的情感坚持下去,使消极的情感得到克服。反之,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往往是情感的奴隶。

意志主要反映人的意识对于人的活动及其对象的目的性和掌控性,从而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五、情感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

人的情感、意识的内容,都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人的社会实践的反映,情感、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意识的主体是社会的,在人的主体心理结构中,他的情感方式、意志方式无不受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及所受教育的影响,并由此造成反映内容的不同。

人的情感、意识是精神属性,是第二性的东西,其能动作用的实现,也要通过人的社会实践。物质的世界只能通过物质的力量来改造。精神、情感、意识及其作用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精神、情感、意识的“物化”过程。离开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纯粹精神的力量,是任何东西也实现不了的。精神一旦被群众掌握,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转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第三节

深情大爱在安全发展交往中培育和发展

一、社会交往是社会实践的内涵

交往是人的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交往是人的重要特性,而合作又是交往的基本形式。要全面研究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必然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安全发展的深情大爱产生于人的交往实践,又在交往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认为,实践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也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全部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的劳动的诞生过程。人的实践在本质上是交往的,因为实践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人们对于“交往”一词,有不同的解释。

心理学上的“交往”,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心理接触或直接沟通,彼此达到一定的认知。

社会学上的“交往”,强调交往的行为特征及社会作用。语言学上的“交往”,主要表明信息交流。

从人类学研究的精神层面上看,精神交往还包括人们思想、文化、情感以及心理上的交往。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这种社会本质的重要表现,就是归属于群体和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包括在安全发展中的交往),人们的活动和行为能力相互补充,理性和感性相互作用,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同性逐渐形成或发展起来,进而,使人间充满深情大爱,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正是交往的重要社会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推动安全发展的深情大爱是社会深情大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安全发展的社会交往实践中得到培养和发展的。

二、社会交往是增进友情的重要方式

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一切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包括安全发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进行的。交往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内容,是形成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前提,也是培养深情大爱的过程,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包括促进 安全发展的过程。

交往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相互之间必不可少的接触、交流和合作,是做人的必备条件,是增进友情的重要方式,是培育深情大爱的平台、增强品德素质的平台、产生社会效应的平台、促进安全发展的平台。

社会学家把这种人际的社会交往活动,区分为血缘交往、业缘交往、地缘交往等。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发生在亲戚、邻里、师生、同事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种场合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交流活动,其中观念、智慧、技能,立德、立业和立言是重要的内容。离开各种形式的社会交往和交流,人们很难增进友情,甚至很难生存和发展。

三、社会交往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人类社会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无论是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进行合作,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交往,而其中情感的交流,对调节人际关系,达到沟通与理解,以此求得各种问题的合理解决,都是很重要的。

新世纪是信息高速增长的知识化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载体和源泉。人们通过交往,交换信息,可以开阔眼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发展的事业心、责任感,有助于事业的进步和成功。与此同时,不同个体在交往中汲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而且有助于成功,也有助于人与人之间深情大爱的培养和交流,从而推动安全发展。

交往是人的社会本质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既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必需的,是人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所必需的,也是人情感的需要。

人是具有高级复杂情感的动物,而情感需要的满足只能通过交往来实现。正常的人际交往,可以使人感到充实,情感得以宣泄,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发展。如果缺乏交往,人往往产生孤独感与失落感,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增进情感,也不利于安全发展。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把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所以,在交往中应该有所选择。交往是相互学习和相互关心爱护的平台,应从中吸取自己所缺少的优秀品德和科学知识,增进情感,促进安全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

深情大爱在安全发展合作中展现力量

一、合作是群体交往的基本形式

合作是人的重要特性,是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反映了群体合作的本性,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也是安全发展的前提。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就凭借群 体的联合力量,弥补了自身能力的不足,最终得以生存下来。安全,同样需要合作,同样需要情感,只有共同用爱、用真情去保障安全,才能推动发展。

《荀子·王制》中记载了荀子的一段话:“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意即: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形成分工协作、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群体。“群”即指人的群体性、合作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产生深情大爱之源,也是推动安全发展之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之一:合作是在一定的物质和思想基础上的合作,也是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上的合作,合作者之间能够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彼此有共同的需要和利益,也会在情感上相互支持,对安全发展将会产生直接的作用。

原因之二:合作必须具有一致的目标,采取一定的合作方式,因此能使合作者为实现安全发展目标而情感相投。

原因之三:合作要有统一的认识和规范。合作者的共识程度越高,情感越浓,产生的合力就越大。合作者在遵守共同制定的规范的过程中,和谐共事,也会加深群体内部的团结,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大爱。对于推动安全发展,释放深情大爱,会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

二、合作有利于增强人的团队精神

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越来越显现出个体才智含量和工作能力的有限性。这种有限性决定了任何领域、任何工作的开展和任何成就的取得,都不再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而是需要与他人通力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在与他人的共事合作中,前提条件是要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基础,不仅要具有才智和精神力量,而且也需要通过合作,使这些力量得到新的提升,形成促进安全发展的良性循环,促使团队精神不断升华。这时人所达到的境界,重在团队,不在自我。

三、合作有利于增强人的人格魅力

在现代社会中,人格魅力是为人处事的基点。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道德、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在人际交往中,人格所产生的能吸引人的力量就形成了人格魅力。

在安全发展中具有合作意识的人,一般都深知合作对于彰显人格的重要作用。因此,他们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十分注重开阔视野,培养对新事物、新信息、新科技的敏锐感受和为人处事的基本素质,促使自己成为具备合作精神和开放意识的现代人,以增强人格魅力。

具有合作精神的人,一般都具有健全人格所必备的素质,包括安全发展的综合素质,这是与人合作,共同创造安全发展新天地所需的基本品质。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在安全生产中为别人所容纳和接受,并乐意与你合作。这也是人格魅力 的具体表现。

四、合作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群体成员相互合作产生的效应是各个成员各自单独工作效率之和,效能递增。在安全发展合作共事过程中,既可以避免“内耗”,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又能使功能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产生安全发展工作系统的整体效应。所以,合作的实质就是通过协调、整合和情感沟通,实现群体的共同利益,其中就包括了个体利益,两者相辅相成。安全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其中首先是个体利益的存在,并由此汇成群体的共同利益;有了群体的共同利益,才能更好地提高个体利益。

第五节

深情大爱在安全发展中凸现了人性

一、深情大爱凸现了人性

人身上所具有的一切要素,都是人的属性。人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是由很多要素构成的特性群。

人性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什么单个人所固有的,而是客观的、现实的、具体的,是由人的后天的社会实践及其所具有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所造成和决定的,并且凸现在人与人交往合作的全部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之中,包括安全发展的实践。

深情大爱作为人的精神文化特性,包含很多方面和层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要遵循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互尊重、谅解、帮助、沟通等等。就深度而言,深情大爱凸现了人的特性。

在安全发展中凸现人性的内涵,不仅包括人格平等、真诚守信、宽容互谅、情趣相投,也包括患难相助等。

一、深情大爱凸现人格平等

人生活在群体中,不同个体的社会地位虽然不同,但是在安全发展的交往合作中应该平等相待。这样,才能从中体现深情大爱。人格平等是现代社会公认的准则和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所谓人格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群体中的一切人,不分性别、年龄、民族、种族、职业、宗教信仰等,在人格上一律平等,都享有做人的基本权利,不得有任何歧视。

二是指人们在交往合作中,不论地位高低,一律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二、深情大爱凸现真诚守信

所谓诚信,就是在与人的交往合作中做到诚实、诚恳、热情、不欺骗,彼此信任,信守承诺,从而增进情感,加深了解加强合作。人们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古语云:“以人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另一方面,还应注意不轻易许诺,一旦做出承诺,就要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之道还进一步包括互相之间对彼此的过失,对其非原则性的失误,要能 够理解,并直率地加以规劝,从而增进友谊。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深情大爱,才经得起任何考验。

三、深情大爱凸现宽容互谅

人际交往合作的对象是各方面背景、素质迥然有异的个人,这些人的言谈举止,未必都合乎自己的习惯、兴趣、爱好。而且,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会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因此,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在交往合作时学会相互理解、宽容和原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有反省的修养和勇气。人际交往,要用理解去播种,用宽容去灌溉,用互谅去护理,用律己去培养,而反省则当以贤者为师,贵于能改过立德。孔子《论语·学而》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应是人们交往合作的座右铭。

四、深情大爱凸现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是深情大爱的主要标志。《淮南子·说山训》中曰:“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说的都是志向与情趣对交往合作起着决定作用。

志同道合是原来彼此陌生的人走到一起的粘合剂,是赖以建立和维持人们和谐相处的基础。所以,一旦失去了共同志向,原来的知己往往会各奔东西。

汉代哲学家杨雄把朋友关系分为“面朋”和“心朋”,认为:“朋而无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面朋”就是形式上的朋友,并未交心;“心朋”则是实质上的朋友。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只有志同道合,才能做到彼此交心,道相同,才能相与谋,相知才能肝胆相照。无疑,从朋友的本义而论,前者并非朋友,只是世俗的交往;只有后者,才是符合深情大爱内涵的真正的朋友。

五、深情大爱凸现互帮互助、患难与共

人世间的深情大爱虽然不以功利为目的,但不可否认,人们在交往合作中的互帮互助时有发生。正如法国作家莫雷阿所指出的:“两个朋友在有机会时互相效劳,但他们对于这种行为,做得那么自然,事后大家都忘掉了,或即使不忘掉,也从不看得重要。”(《人生五大问题》第71页。)任何人都需要朋友的帮助,现代社会中,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更是不可缺少。

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实际上是人们具有深情大爱的标志,是团结的风范。谚语云:“微风聚在一起,就有合风的力量”,“寒霜打死单根草,狂风吹不倒大树林”,“飘散的落叶难抵风吹,茂密的森林不怕雨打”。

韩愈云:“士穷乃见节义。”《史记·汲郑列传》:“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古人从穷困、生死、贫富、贵贱等境况中看真情的论述,值得我们思考。

第六节

深情大爱是人的社会属性

一、社会保障人的需要

社会是人的多种需要的保证。历史证明,人正是“由于有各种需要而相互吸引到一起,形成了所谓婚姻、家庭、社会、友谊、交往等不同形式的结合”。

“社会”这一概念及其所衍生的“社会”的概念,表示个人相互作用的共同体。“社会属性”实质上就是超生物属性或超自然属性。

人与社会的统一使得人时时处处受到社会的影响,打上社会的烙印。

人的社会性是现实的、具体的,任何个人都不是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人始终生活在群体之中,通过社会实践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改造自己。因此,人身处的社会决定了人的意识和情感,决定着人的一切行为。优化人文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能够使大爱成为更牢固的基石。

二、深情大爱优化家庭人文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情感的港湾,是安全发展的“一片天”。“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来”,“母念妻想儿女盼,愿你平安把家还”,“安安全全让亲人少一份牵挂,平平安安让家庭多一份美满”,这些饱蘸着亲人浓浓情意和殷殷期盼的心声,构筑起安全发展的坚强防线。

优化家庭人文环境,筑牢家庭安全防线,是家庭成员共同的责任。

家庭成员有着血脉、血缘、姻亲关系。亲情最能产生感应,情感最易沟通。父母、妻子、儿女最关心家庭成员的安全与健康,家人的嘱咐句句连心,家庭的温馨处处让人感动,迸发出人世间的深情大爱。

为了充分利用家庭独特的情感优势,许多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都很重视与家庭联手,发挥亲情的作用,共同为员工排忧解难,做到员工不带思想包袱上岗,不疲劳上岗,不带负担上岗,不带情绪上岗,让他们一身轻松、聚精会神地搞生产,确保安全生产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家庭是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安全生产来说,亲情的力量,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社会和谐美的环境培育深情大爱 美,是指事物及其属性所具有的一种特征。

孔子把“中和”看作美的最高理想;老子提出“美恶相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都是结合社会、伦理来理解美。美是和谐,美在于表现心灵的力量。

人的审美与和谐的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相互转化和交流,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同时也激发着人的深情大爱,并将其转化为努力工作的精神动力。

安全生产(工作)心系生命和健康,其中蕴含着美的规律,包含着创造美的所有要素,也孕育着深情大爱,是推动安全发展的一种渗透性要素。优化环境,是以物的形态存在的,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种类型,其中不可变因素是指现有条件或一定时期内不能人为改变其形态和性质的客观条件。如煤矿的煤质赋存状况,地质构造、水文条件等。可变因素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具体的操作,可以人为地改变其数量、形态和性质的客观因素,如节能减排、绿化美化、改造有碍安全的物体、增加安全设施等。在客观因素中,可变因素和不可变因素是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只有积极改变和利用客观因素,创造优美的生产(工作)环境,才能使职工的主观因素得以充分发挥,使其心情舒畅地从事劳动,从中培养深情大爱,促进各个领域的安全发展!

第七节

深情大爱迸发出巨大的抗灾能量

一、深情大爱战胜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

2008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21个省市的大部分地区,持续的极端天气,给灾区的交通运输、食品供应、通信、供电等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广州火车站30万务工人员滞留,无法回家过年;南昌逾万名旅客困在汽车站;广西部分路段拥堵近15公里;郴州全城无水无电„„

风雪冰冻残酷无情,人间充满大爱深情。中央立即召开会议部署抗雪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顶风冒雪视察山西、河北,解决急需的发电用煤的生产和运输等重大问题;温家宝总理到湖南、广东等地视察灾情,当机立断地解决抗灾中的重大问题,为人民群众带去温暖和力量;交通、铁道、能源、民政等各相关部门也在灾情发生之后积极行动,仅湖南一地,除冰扫雪的就有17万人,数以千万计的人冲上抗灾救灾的第一线,奋起抗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更有许多英雄人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自然灾害,让人们见证了深情大爱迸发出的巨大的抗灾救灾能量:

——一列从徐州到广州的旅客列车,车外雨雪交加,缓行一千四百多公里,晚点85个多小时,车上1200多名旅客,食品饮水断绝。列车到达昭陵小站时,几天几夜连续值班的古站长带人到附近村庄老乡家的水井里打水,到结冰的菜地里去砍白菜,挑到车上,他们就这样来来回回连续跑了32个小时,给列车上储备了应急用水和蔬菜。

——“斗风战雪,涉千山万水,一腔碧血化作一丝光明,照亮千家万户;保电抢煤,历千辛万苦,一片丹心凝成一团炉火,温暖天上人间”。这副对联是人们对所有参加抗灾工作的人员的真实评价。为保煤供电支援灾区人民,全国的煤矿工人,争分夺秒地快产煤、多产煤;铁路工人想方设法多运煤;电力工人千方百计多发电;他们都以“无煤是失职,有煤不运是无德,有煤不发电是无能”来鞭策自己。这个“职”字,这个“德”字,这个“能”字,充满了人间的深情大爱!——在灾区开展的大规模志愿服务活动,遵循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处处涌动着青春的暖流,这是人的深情大爱的升华。湖南益阳数处高压电线路在大气冰层中坍塌断裂,青年志愿者抢修突击队员外线工人在寒风刺骨的山顶上,日日夜夜巡回检修,用血肉之躯战胜暴风雨的挑战,甚至献出了生命。

二、汶川8级地震激发出来的深情大爱的力量巨大无边,感天动地 ——汶川发生八级地震,破坏力极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全国21个省市均有震感,受灾人口达4300余万。

此次特大地震,波及全国300公里地表,曾经亲眼目睹地震灾区惨状的防灾科技学院院长薄景山说:“这是一次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震级大,震源浅,裂变高,地面运动强烈,破坏力极强。”“汶川地震震级达到8级,中心裂变高达11度,几乎是一个极限了。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6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

地震突然袭来,山崩地裂,大量的房屋倒塌;家园被毁,许多群众被困,有的被掩埋在废墟里,其中包括正在上课的中小学师生;同时造成大面积断电、断水、断粮、断路;通信中断了,等于把与外界的联系也中断了,情况不明,营救无法针对性地开展,况且余震连续不断,狂风暴雨不断,山体滑坡不断,洪水倾泻不断„„情况相当严重,态势万分危急。

——党中央高度重视: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胡锦涛总书记在5月12日和14日连续召开常委会研究和主持抗震救灾工作,全体常委在第一时间冒着与普通人同样的危险,分别到灾区实地指导工作,举世称赞。

5月16日上午,在最危急的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第一线指导救灾工作,强调要把挽救人的生命作为当务之急,作为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下午4时许,即乘专机抵达四川成都,赶往地震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在飞往灾区的专机上,温总理说,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指示,国务院成立了以我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设立由有关部门、部队、武警部队和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救援组、预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生活安置组、基础设施组、生产恢复组、治安组、宣传组等八个抗震救灾部门。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被困群众和受伤群众的救治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全力组织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特别要尽快通水、通电、通路,保证通信畅通,保证重要基础设施和水库大坝、铁路、涵洞安全,保证社会秩序正常。

温家宝总理下飞机后,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当场要求部队指战员克服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尽快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早一秒进入受灾地区,就能早抢救生命。

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国家一级救灾应急响应; 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 国家电网:紧急启动应急机制;

军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总参谋部迅速命令成都军区所属部队,协助政府查明灾情,按照应急预案做好抢险救灾准备,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之中。

„„

灾情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

中国地震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派出首批30人的现场工作队;

民政部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

中国地震局、北京军区、武警总医院联合组成184人参加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

成都军区、武警四川总队和驻川某师6100名官兵,已紧急赶赴汶川地震灾区参加救灾。

5月13日上午10时,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下达命令:“带上精干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进发。焦点在汶川,制高点也在汶川,关键的关键在汶川,你们要连夜出发进入汶川!”

某集团军军长许勇率领一支30人的先遣队,冒着余震频频、山体滑坡的危险,在大雨中进入这次地震中心汶川县映秀镇;与此同时,由四川省军区副司令李亚洲带领的突击队,也冒险向汶川疾驰。

就在解放军排除万难的同时,武警驻川某部2000余名官兵分多路,紧张地向举世关注的汶川重灾区急行军。武警某部200余名先遣队官兵在13日23时15分抵达汶川县城,立即展开救援。

解放军海陆空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党政干部、人民警察、医务工作者、记者、中小学师生、志愿者、人民群众„„纷纷紧急赶赴灾区,时至5月15日凌晨2时,已有十余万救援人员到达了四川发生严重灾情的所有市县。

——温家宝总理代表党和国家发出了“生命高于一切”的誓言,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用行动奏响生命的凯歌。

兰州军区某步兵团团长叶大斌说,“地震以后有很多人渴望生命,有很多人抢救生命,有很多人关注生命。这一个月以来的感受就是:生命属于个人,但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成都支队支队长孙国利的报告吸引了很多听众和网友,都为他“不放弃每一个生命的角落”之举所感动。他认为:“这次地震中一个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自己的孩子,我认为这是最坚强的,其他都无法相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地震中不乏将生命置之度外的英雄模范。”

灾难来临,中小学师生用生命诠释了高尚的情操,释放出惊人的力量。特别使人震撼的是许许多多的中小学生,成了抢救生命的英雄,这是抗灾史上空前的壮举,标志着中华民族复兴后继有人,他们的光辉事迹永载史册。被誉为“灾难之际伸援手,无私大爱暖灾民”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院长浦金辉在第一时间飞赴灾区,牢记胡锦涛主席“一定要进村入户”的指示,始终把拯救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争分夺秒抢救伤员,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拯救生命的纪录不断被刷新,他只顾一心救人,自己却累倒了。

武警水电三总队政委程跃进在第一时间带领和指挥部队以最快的速度打通了马尔康至汶川的“生命道路”,堰塞湖告急,为了一百多万人的生命安全,他们连续十余天日以继夜地艰苦奋战,成功排除险情„„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人武部部长郑强在发生地震后不久即带领民兵赶赴现场,迅速展开了搜救和转运伤员的工作。由于公路被巨石阻断,转运伤员只能在70多度的陡坡上进行,往往十几个人才能抬动一个伤员。有一次,当郑强和民兵抬着重伤员正在泥泞的陡坡上艰难地爬行时,突发余震,巨石擦身滚下,参谋康贺卫大喊一声:“塌方了,快往右躲!”郑强和同伴往右一闪,一块桌子般大的石头砸了过去,他们捡回了一条命。虽然这样的危险一个接着一个,他们却硬是在乱石陡坡上开辟了条条生命通道,仅在5月13日那天,他们就从废墟里救出了150余名人民群众,转运伤员200余人。

重庆商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曾晓辉虽身患绝症,但为了解决灾区群众吃饭困难的问题,带领7名党员干部、76名厨师,组织重庆“粥棚行动”,时至6月1日累计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提供了83万份热饭菜。其间他虽然几次累得进了医院,但仍然坚持战斗。他说,以让灾区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英雄们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生命高于一切”的誓言 灾情紧急,中国人一直在行动。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人、财、物源源不断地向灾区运送,同时送去了爱,送去了情,送去了力量,送去了智慧„„从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汇聚而成的巨大力量不可战胜。

一个个生命获救,一个个伤员得到妥善治疗,一个个受灾群众被转移到安全地带,有住处有饭吃有水喝„„

一条条道路被打通,一条条电网被修复,一条条通信线路畅通了„„ 所有参加抗灾救援的人,包括中小学师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个英雄,他们创造了历史。

受灾群众,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个英雄,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他们用坚持、坚强、坚定、坚信书写人生,不断创造奇迹,震撼和打动了全球有良知的人。

这种深情大爱,是长期积累而成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战胜灾害中得到培育、发展和升华。实践证明,深情大爱既是安全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是安全发展强大的保障力量。第二篇

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发展的核心

安全第一的方针,是建国之初在全国煤炭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时代高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起点上,提出的安全生产的总方针。

20世纪70年代之后,党在经济生产战略上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它为安全工作在整个社会中的应有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是千百年生产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对于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章

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是落实安全发展的保障

第一节

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

党和国家制定安全生产的方针,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大法,是规范安全生产的准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处于关键地位,也必然会起着关键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06年3月27日第30次集体学习讲话中在提出安全发展重要理念的同时,明确指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致,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的诞生和形成,使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使安全生产大政方针的贯彻更加自觉,使以“两个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和“两个责任制”(实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政府首长负责制)为内容的安全工作基本责任制度的落实效果更加明显。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推动安全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之关键所在。

践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坚持“安全第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思想理念基石;“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处于防患于未然在先居上的地位,起着关键的作用;“综合治理”是加强管理和监管,增强齐抓共治能力,实现保障安全生产的重大举措,只有把三者统一起来,建立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才能在推动安全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第二节

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根本的要求。此举不仅保证安全生产健康发展,也是为了促进安全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安全生产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安全生产处于统领地位。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既保证产品质量,又能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我国在进行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挑战,其挑战的实质是如何保证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为此,首先必须做到安全发展。因为安全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前提和保障。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方针,保证安全生产,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产生社会效益,而且能促进和谐,实实在在地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安全生产首先可以保证创造生产价值的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从而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强大的动力;其次,安全生产可以减少事故,避免经济财产损失;再次,安全生产可以增加产量,提高生产能力;第四,安全生产可以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而这些,都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产生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经济,创造保障条件。第二章

“安全第一”的本质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把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到第一的突出位置,说明它极其重要,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安全第一”反映了人如天大的哲学内涵

为什么安全排在第一,不是第二?只能第一,不能第二?

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高于一切。以人为本,实质上首先应以人的生命为根本,所以人的生命的安全,只能位居第一,不能位居第二。

把安全视为天,与天相提并论,是对“安全第一”极为重要的生动形象而又恰当的比喻。天,不仅无限大,而且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因此,安全只能排在第一,不能排在第二。

对于“天”,历史上有很多解释:

“天”,指上帝,人们想象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天,君也。”天,指掌管天下的君。这里的君,指皇帝。

“天”,指生存的依靠。如《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此语,言民以食为天,延引称之:民以安为首。

《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黄”中的第一个字是“天”,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借指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

《说文解字》中云:“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又云:“大字,象人形。”因此,中国古人有大字上加一横,表示人的颠顶部门,这就是“天”字的构成。由此可知,“天”这个汉字本身就是以人为本而构成的。据此,学者马中认为,中国古人是从“人”的角度来体认、理解、说明、规定“天”的。在中国古代人的心目中,“人”才是真正“大”的,而“天大、地大”等都不过是人的放大。

所以,不管怎样谈天,“人” 都是总的基础和起点。

把安全排在第一,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实质上是把“人”摆在了第一位,反映了人如天大的哲学内涵。

安全第一的本质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第二节

“安全第一”凸现“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

天地之性人为贵,说明了人在天地中的地位。“人贵于物”,即指人类高于万物,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人是第一可宝贵的。”

人不仅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存在的根基。人离不开社会,而任何社会作为一个群体,又总是由个体的人构成的。人的本质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界不仅是人类活动的空间,也是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人与自然相互贯通,达到了天与人的统一。天地的属性在人身上得到了体现,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顺应自然规律,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己,趋利避害,以达到创造人类历史,推动社会发展的目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地之间人是最积极、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是首要的、根本的因素。“天人合一”意即天虽然具有最高的主宰功能,但它并不能真正主宰人事,因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地者重心在人也。“人为万物之灵,具有天地之灵气”。

我们讲“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居于主导地位,有两层含义:一是人要服从和利用自然规律,二是要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趋利避害,保护人类。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凸现了这个根本,始终抓住了现实的人生问题,反映了人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

“安全第一”体现了生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能力

生命中的生,乃活着之意,与死相对;命,指生命,不生哪有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死而复生。生命是宇宙的灵魂,也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根本,是推动人类发展的第一动力,反映了至善至美的深厚文化。

生命力是人类所具有的生存、创造和发展的第一能力。这种能力在从自然界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过程中,时刻面临着自然界、劳动工具及作业对象的伤害。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呵护人的生命不受伤害,保护人的生存权,推动人的发展能力。

“安全第一”,对人的生命来说,就像人需要阳光、水和空气一样重要。尊重生命,人命关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不珍惜人的生命。伤害人的生命,就是最大的犯罪。人民的需要最重要的莫过于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健康的需要,我们决不能以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牺牲职工生命作为发展的代价。社会主义的企业,只能有安全发展的效益,绝不能有血腥的利润。

“安全第一”,关爱生命,反映了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的本质要求,是人文关怀的伟大谋略,它唱响了人类生命发展最美的乐章,挥洒着人类幸福大爱大善的琼浆。只有牵手生命,善待生命,人才会释放出最大的智能,才能收获恒远的价值,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以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安全第一从心动到行动,人类必将会舞动着不尽的拼搏和创造的能量,为创造者唱遍天下的凯歌,为世界创造最高境界的文明篇章。

第四节

“安全第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是对“安全第一”的具体解读和运用。安全生产问题可以说是与人类生产活动相伴而生的。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进行生产活动。而人类在从事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总体上存在着受到伤害的因素。因此,只要有生产活动,就会存在不安全的风险。“安全第一”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安全生产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全过程,就是为了化解风险,使自己和他人不受到伤害。

只有坚持“安全第一”,才能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才能防患于未然,从而汇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

从古到今,人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影响生产力安全发展的因素虽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找到了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原因,相应给予解决,才能践行“安全第一”的方针,发挥源泉的力量。

主观的不确定性,诸如片面追求利润,放松管理,降低标准,违章违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好人”,以及“绕道走”等,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隐患不除,安全难保,何谈生产力的发展?

影响安全的客观因素是以物的形态存在的,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种类型。其中,不可变因素是指在现有条件或一定时期内不能人为改变其形态和性质的客观条件,如水文条件、地质构造等。可变因素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具体的努力,可以人为地改变其数量、形态和性质的客观因素,如增加安全设施,改造有碍安全的物质,质量标准化建设等。

在客观因素中,可变因素和不可变因素是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要求企业必须科学深入地探索安全生产的规律,能动地改变和利用客观因素,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环境,使生产全过程中的安全条件,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者的主观因素得到以充分的发挥,使“安全第一”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力量。

当然,劳动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创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客观条件和环境,促进生产力源源不断地发展。第五节

“安全第一”是稳定社会发展的保障力

安全生产,指安安全全地生产,以保障社会发展的稳定。生产中的安全,孕育着最精深的发展文化底蕴,使经济建设在安全中溢彩流光,使改革开放在安全中美轮美奂。安全第一不仅仅关系经济建设本身,而且关系着改革开放,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力。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之后,安全生产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安全生产迅速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遇到了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提出和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体系。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以资源、环境能够承载为前提,更要建立在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的基础上。

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做到“好”字当头,首先要做到安全,有了安全,才会有好的质量,好的效益,好的速度,达到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为社会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和坚强的保障力。

在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直接后果是事故频发,使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经济社会不是科学发展,而会受到制约。因此,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科学发展,没有安全第一,就没有长治久安,更不会有太平盛世,更难保障社会稳定发展。

只有“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了,生产安全了,企业稳定,家庭稳定,人心稳定,才能为社会稳定构筑起一道强有力的屏障。

第六节

“安全第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抓手

有和,才能达“谐”。“天、地、人”之中“人和”最为重要,和为贵。和谐是万事万物的精要所在,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深厚沉淀,是人类永远追求和向往的最佳境界。社会安宁有序,充满活力,富足康盛,自然家园常青,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求“统筹兼顾,各得其所”。

和谐社会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只有当人民群众包括安全在内的现实利益得到肯定、关爱和实现,和谐社会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

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要素和应具备的本质特征与安全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安全发展涵盖经济、政治、法制、文化等多个领域。只有安全发展得到切实保障,大幅度遏止和减少事故造成的创伤和损害,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只有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的角度去审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才能把握“安全第一”的核心本质。

安全不稳,国无宁日,安全不稳,就谈不上和谐,就不会有好的环境,什么事都干不成。必须强化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权威性和执行力,真正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物质生产利益与生活环境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人类利益与自然生态利益的关系,在实现安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经济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呈现第一抓手的力量。

安全需要和谐,和谐保障安全。

第七节

“安全第一”是各级第一责任人的第一职责

安全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没有不安全的企业,只有不抓安全的领导。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要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必须用主要精力抓安全,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个人,以确保生产安全。

安全第一,就是企业的第一责任的具体内涵,就是要把落实国家安全第一的大政方针放在首位,把安全生产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安全生产的需要作为第一时间的第一选择。安全无止境,安全无捷径。安全生产是第一要务,是各级领导的第一工作,第一诚信,是人们满意不满意的第一标准。安全生产方面出现问题,就一票否决,功过不能相抵,也没有任何理由可说,没有任何借口可言,没有任何人情可讲。

谁不抓安全,就叫谁不得安宁;谁不抓安全,就让谁的职务不安全,就得摘掉他的“乌纱帽”,端掉他的“饭碗”。谁没有尽到安全第一的第一责任,谁就得吞下惩戒的苦果。任何人胆敢以身试法,必将会得到法律的严惩,甚至身败名裂,倾家荡产。

第八节

“安全第一”要求各级领导必须修炼基本功

“安全第一”要求第一责任人必须提高对安全工作的思维能力、驾驭能力、预防能力、管理能力、控制能力,因为安全生产是人、机、环境协调联动的系统工程,从长期坚持“安全第一”取得安全生产卓越成绩的实践经验来看,各级第一管理者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注重提高以下几方面的领导能力,修炼好基本功。

一是提高做好安全工作第一的决策能力,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及时发现和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找出安全生产中的“短板”在哪里,“瓶颈”在哪里,把握安全规律的重要参数和关键环节,提出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提出能解决本单位安全生产具体问题的对策。一根链条的强度取决于最脆弱的一环,一桶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对已发现的威胁安全生产的“短板”,必须果断决策,迅速解决,决不能犹豫不决,贻误时机。

二是提高做好“安全第一”的统筹能力。安全工作是一项牵动全局的综合性工作,涉及各个部门、方方面面,搞好统筹协调尤为重要。各级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并不是样样工作都要亲自去做,关键是要全覆盖、立体化,不留任何死角死面,抓基础、抓重点,抓总、总抓。谋全局,搞协调,把各方面搞好安全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整体推进,持续强化,滚动发展。

三是提高做好“安全第一”的创新能力。由于安全工作的对象、环境、条件、要求等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抓安全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经常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学而思,思而谋,谋而创,真正把安全工作的先进理念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提高做好“安全第一”的落实能力。落实“安全第一”的方针,必须想实法,使实劲,求实效,认真抓好落实。工作落实方面打了折扣,安全系数就会打折扣。“执行力”和“落实力”是安全目标与安全结果之间最重要的环节。态度第一,落实决定一切,没有好的态度,没有忠诚、敬业、执行、落实的敬业精神,再强的能力、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实践证明,抓落实先抓责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其次抓重点落实,以重点工作的落实和突破,带动全盘工作;再次,抓难点突破,在矛盾和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地加以解决;最后,以做到了安全第一,确保了安全发展为验证的标准,让事实说话,别无选择。

概言之,为了保证安全发展,要用心承担“安全第一”的责任,用情履行“安全第一”的责任,用爱落实“安全第一”的责任,惟有如此,才能保证“安全第一”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上。

第三章

预防为主的深刻内涵和科学的防范谋略

第一节

先其行者智

先其行者安

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一言应“预防”,二言能“预防”。

预,先也,事故未发生之先。预,针对不预而言;防,针对不防而言,“为主”当指预防居首。《吕氏春秋•慎大》:“于安思危„„”这里所指的是在安全的时候,要考虑到危险,要有忧患意识,即防患意识。因为在安全的时候,会产生志得意满的现象,而忽视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所以居安全之境,务必保持清醒的预防意识,不要忘记危机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战国策•赵策二》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指愚昧的人在事成之后,还糊里糊涂,不知其所以然;而聪明的人在事情还未萌芽时就能预见其结果,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由于愚者和智者,认识事物能力的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差悬殊。关键在于智者在事态未萌发之前,就想好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而愚者则不能。智者有防,则能先行;愚者无防,则不能先行。

安全生产涉及到人、环境、时间、作业性质和过程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防止和消除引发事故的诸多因素,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压缩到最低限度,预先控制好是最佳选择。

预则立,不预则废;防则安,不防则损。

《元史•张桢传》:“有不尽者,亦复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申鉴•杂言》:“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此语表明:重救、重戒,不如重防。事故发生,救是必然的,而“防”到了位,就不会发生“救”的事。把用于“救”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改用在“预”上,一定是事半功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不仅不损失,而且会保障生产的安全发展,促进科学发展。

“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是真理,是科学,是上策,是安全,是效益,是发展。

超前性预防,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是确保“安全第一”的极致所在关键所在,也是稳操胜券之所在,居上策。

化解安全隐患,似锄杂草于萌芽状态之中,惟有如此,才能拔其根,避其害。

结语:为了安全生产,只有以预防为主,只能以预防为主,没有任何例外。俗语云:“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们要有一万个预防,不能有万一的不预不妨。

既然为了“安全第一”,保证安全生产,预防必须居于首位,那么就要在预防上

狠下功夫,做到全方位投入,包括技术、设备、管理、道德、法律和心理等等方面,万无一失。

特别在死亡事故上,务求要做到零距离,达到无死亡事故的零目标,确保生产安全发展。

“零”是基础,是方向,是目标。百万吨死亡率放在“零”上,永远站在新的起跑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开始,没有终止。这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是人们的期盼,也是“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

总之,为了保障安全,必须坚定践行预防为主的安全观,而先行者,定然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和效果:先其行者智,先其行者明,先其行者兴,先其行者强,先其行者得,先其行者赢,先其行者安。

第二节

预学知先:学才能知,知而后行,学以致用

安全生产要以“预防为主”,而要达到“预防为主”,首先就需要预先学习。预学,是预防为主之源,是安全第一之基,是保证生产又好又快发展之本。学习作为自觉的追求,是安全生产工作之必然要求,是预防永远处于有效动态管理的保障。

论先后,学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指知识或认识;“行”,指行动或践履。知行观,强调以行为本,知行一致。而知对行的作用重在指导,是目和足的关系:“知行常相伴,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知”与“行”同样反映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因为: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论的一对范畴。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获得感性认识,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们获得的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一方面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同时接受实践的考验,使人们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人不能生而知之,必须学而知之。聪明的人要知而行,学以致用。学不是为学而学,而是为了致用。

学然后知不足的意思,是指通过学习才能感觉到自己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不足。

学习什么,因人而异。因为学习,要从安全生产客观需要出发,也要从主体需求出发,化客观需要为个人的主观需求,沿着客观规律去学习,以完善自身,提高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能力。为此,张开耳目,学习的机遇无处不在,学以致用,无处不开花结果。

学贵有恒。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不断使学习取得实用的效果。

学习是动态的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和维护,不仅仅建立在人们学习是为了安全生产的动机及热诚上,更要注意强化具有学有所得,储存、记忆及传递知识的功能。

学以致用,是说学习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解决在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安全发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认知逐步成长的过程。因此,学习应表现为“先知化,后优化,再固化”,亦即先懂得,再应用,学用结合,落在用上。

如果还没有学会站,如何谈得上走,又如何谈上什么路?

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不仅是一种业务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涉及良性的安全知识普及和转化的过程,是一个提高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自我安全和群体安全综合素质和自觉认知的过程,并落实在保证安全生产的行动上,以推动安全发展的实践,而实践是检验安全生产的唯一标准。

经过学习,有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知识与技能,在安全生产中能有针对性地应用,既防患于未然,取得实效,就会有了力量,有了安全,有了效益,有了发展。

第三节

预想超前:想到,才能做到,想不到,就做不到

预想,就是要提前思维。思,学而善思,不仅能够巩固和提升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成果,而且有利于明确安全生产的思路,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完善安全发展的理性思考和举措。

预想,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只学习不思考,认识的过程就没有完结。思考是学习的继续,思考的过程是对照、比较,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经的环节。

预想,在安全生产中就是要预先考虑安全问题。在考虑安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与安全生产相关的问题,使各项工作服从安全,确保安全。

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安全生产中的渗透,“人”无疑成了事故原因及事故预防工作的核心。相反,人的失误所造成的事故及恶劣影响也更为严重。因此,事故隐患的背景因素绝不能忽视。安全预想首推于“人”,人的安全意识强,人的素质高,人的思考方法正确,决定着安全生产预想的谋略和效果。

如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预想:一般应设立预防事故发生分析小组,把预防安全事故预想作为研究的课题;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能够发现差错的、具备深刻观察力的人员,通过系统收集材料,从专业的角度加以研究,制定出作业示意图,充分考虑安全生产作业的程序,禁止凭自己的想象进行操作。

有些事故在规范化操作时不易发生,而在非规范化操作或凭自己的想象进行操作时,经常会发生差错以致酿成事故。尤其是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盲目操作,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作业在中断后重新开工,也容易发生事故。上述种种,都应从管理方面仔细预想,针对性地制定出防范措施。

预想事故发生的可能,就是不让预想之外的事情发生。换言之,事先能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差错及可能发生的事端,并能对此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第四节

预教培训:注重预先培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预教,一言教(jiāo),另言教(jiào)。教,是教育之意。教是传授知识技术。此处所用的教,两意均有。

《孟子•告子》:“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教,教诲。术:要领,本事,技能和方法。教诲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安全生产的预教,要以预先培训居首,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为重点,以落实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重要指示为基点,以尊重和呵护人的生命为前提,以安全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主要培训内容,而根本的目的在于行,在于分析和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安全发展。

标准化,是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是以特定程序和特定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

我国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第十条、第十九条明确指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标准化作业标准,是现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化,对消除和防止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了限定性的规定,并结合实际,对具体的作业标准加以补充和完善。只要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作业,就能有效地防止错误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节

预测整改:实地调查研究,排解事故隐患

测,测量,推想,探索。探索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预测是重要的内容,以求达到实事求是,疏导、排除,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国语•晋语》:“抑欲测吾心也。”韦昭注:“测,犹度也。”郑玄注:“测犹清也。”只有预测,实地调查研究,才能心明眼亮,耳聪目明,找准安全生产中的隐患和症结,及时排除。

事故隐患同重大危险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事故隐患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重大危险源一般是指生产场所、设备或设施中存在或固有的能量(物质)的多少,也可以认为是事故隐患。由于工业活动的复杂性,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消除事故隐患,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

预测重大危险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系统地收集设计、运行及其它

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对重大危险源关键环节和可能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将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等。预测失误原因,设置预测重点,根据危险源分级标准对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以利于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和监控,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确保安全。

第六节

预警心明:安全预警,以警为防,以警为动

警,一言“戒”,二言“戒之”,三言“传告”,四言“危报”,五言“备”之,六言“防”之,七言“动”之,以警示众人,而警备急变。“钟”原意系地方所置警告事变之钟。“警钟长鸣”言警觉、警戒、警备之心、之责、之言、之力、之行常在。

安全预警,以警为戒、以警为防、以警为动的事无大小,智者称之为安全无小事,都不能忽视。因为“忧患生于所忽,祸乱起于细微”(西汉•刘向《说苑•敬慎》)。此文借以引之,其意是说在安全生产方面所有发生的事故,往往始于疏忽,起源于细微之处。也可简称之为“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

安全预警,警者备,意在提醒人们警惕事故发生,特别要预警、预防、预动于细微之处。对于任何预警,都要备之,防之,动之,解决之,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预警可以兴安;对预警的漠视,会招来祸患,会伤己,亦可伤众,甚至,可能会违法犯罪,实在不可取,也不可为。居安思危的超前意识,重在强调预防与预动居先,做到警钟长鸣,惟有如此,才能长治久安,安如泰山。

解决预警、预防与预动才能安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也要解决实践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问题,也是一个知行辩证统一的问题。《朱子全书》卷三云:“知与行工夫须着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越笃;行之愈笃,则知之越明,二者皆不可偏废”。笃,踏实。此段的意思是说,认识越明确,行动就越踏实;行动越踏实,认识就越明确。这里所指的认识与行动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就是指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明•王守仁《传习录》中亦云:“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此语进而言之:认识清楚实在,本身就是行动;行动自觉、明察,其中就有认识。此处的“知行合一”,不是指两者完全等同,而是指两者不可分离。因为一旦分离了,对两者都搞不清楚,就不能解决问题,预警也就失去了作用,何谈预防、预动?安全也就没有了保障。实践证明,要想实现预警,就必须预防、预动,有了预警,才有安全。

第七节

预报防范:及时抓住征兆,做到先其未然

预报者,预先告知也。事情发生前一般都有征兆可寻,正像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一样,危及安全生产的许多征兆是可以预先认知的,对曾经经历过、感受过的事物也可以再度感知。

准确认知,是做出正确思维判断和行为反应的前提,错误认知势必会导致判断和行为的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中占相当大比例的错误操作,其根源在于错误的认知或没有确认。

人们常以“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诗句,说明事故在形成的过程中总会显露出异常的现象,往往有其先兆。

因此,及时抓住危及安全生产的征兆,进行准确的认知和预报,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没有确认或未预报准确的认知,一般都是在无意识或低水平意识状态下发生的,诸如,心情烦乱或心不在焉,因没有积极思维产生的遗忘、主观臆测等等。因此,预报准确认知的基本原理,就是使人从无意识或低水平意识状态转变为积极的思维意识上来。

确认的程序,是准确认知的科学反映:

一、作业准备的确认,即作业人员在接班后应进行设备、环境状况的确认;

二、作业程序和操作方法的确认,无误后才允许启动设备;

三、设备运行的确认,与作业中的安全检查结合进行;

四、关闭设备的确认;

五、多人作业的确认,对参加作业的人员,人员的作业位置、作业方法,指挥联络形式,有无异常情况等,确认无误后才允许开始作业。

确认,不是为了确认而确认,其目的在于提高防控先其未然的能力,以保障安全生产正常运行。

在生产系统,各行各业为了安全生产,在管理和操作方面都制定了科学的工作程序,其中包括对程序的确认和管理规范化。在铁路系统,对使用道叉的确认程序具有典型性,也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铁道车站和沿线的道叉,是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道叉的定位和反位规定着列车进哪一股道,保证安全行驶。

由于道叉搬动的错误,造成的挤叉事故和由此引起的列车脱轨、追尾和正面相撞、列车颠覆等重特大事故,占铁路事故总数的60%以上。

为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在使用道叉方面曾由手搬式,改为电器联动,又改进为集中连锁控制。即使如此,此类事故仍屡有发生。

为了防止此类多发事故,铁路主管部门规定了在人搬运道叉时的确认程序:一

看、二指、三搬、四确认、五呼唱、六回示的二人以上确认制度,即搬动道叉前,先眼看,二手指道叉的定位和反位,三用手搬动,四搬动后确认是否正确,五呼唱,几号道叉搬动正确,六监督回示呼唱,以再次提示和确认其正确性。由于把电器联动和机械的设备功能和人为的因素融合在一起,构成预防事故的多道防线,就把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了实处,以期确保安全。

第八节

预控安宁:实施超前控制,增强掌控能力

预控,指预先控制。控,指驾驭能力。制,指制约、制止能力。为了保证预控的有效性,就要在既定安全生产目标的指导下,实施超前控制,从而达到非常有把握的掌控的能力和水平。

预控,就是要掌控安全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已按规定解决了,办妥了,使安全得到了保证。

预控,来于预见。古语云:“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于未形。”这句话的意识是说,聪明的人能够预见尚未公开发生的事情,有智慧的人在危险尚未形成之时就能避开。由此可见,事故完全可以预测,更能预控。因为所有的事故都有先兆,聪明者能抓住先兆,提前防范。

预控的内容,来源于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如心理素质的原因、技术的原因、教育的原因和管理的原因等,针对性地给予解决。如:

一、技术预先控制。应依据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当设计机械、设备或建筑工程时,要认真探讨潜在危险,预测发生某种危险的方法和途径,应把技术控制的措施编入计划,并且在使用安全设计的机械装置或设施的同时,应用相应的检查和保养技术,以保证掌控安全。

为了实施有效的技术预先控制,应该全面了解有关的物质、材料、机械、装置和设施的危险性质、构造及其控制方法。为此,不仅有必要归纳整理各种已知的资料,而且要测定未知的有关物质的危险特性。为了得到安全设计所需要的其他资料,还要反复进行试验和研究。

二、法制预先控制。它是建立在各种标准化的基础上的。标准是多层次的,既有国家法律规定的,也有部门、团体或企业制度规范。指令性标准必须强制执行。

法规的强制性,宜于规定适当的标准,以便于适用各种场合。实施法规必须参照相关的各项标准,除了指令性标准,大量的推荐性标准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为法规的正确使用提供了手段。

第九节

发挥预防为主动态管理的系统功能

预学、预想、预教、预测、预警、预报、预控,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解读预防为主,是为了全面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以上“七预”虽然各有功能,但目标是一致的,责任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安全生产,以推动安全发展。

只要有了“预”,“防”又能及时跟上,形成有备无患,就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只有“预”,没有“防”,没有备,无法形成预防体系。只有“防”,没有“预”,“防”落后于“预”,很难达到防患于未然。所以“防”与“预”两者不能分,也不能离,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预防是一个动态过程,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时而制”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所发生的事,必须根据变化,调整应该采取的措施,实行动态管理,随机应变,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达到预防为主的要求,保证安全生产。

以上“七预”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是动态的,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到位,对整体就会产生影响,形不成系统功能。

从系统理论看,在实践中只要结构合理优化,控制严密有力,信息传递有序,反馈及时快速,流程通畅闭合,调节能力制胜,就能形成一个高效的整体功能系统,达到预期的落实安全发展的目标。

落实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是为了保证将“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目标落在实处,落在行动上,使安全生产处于主动地位,形成先其未然的防范保障机制,发挥整体功能的作用,促使安全生产强势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预防为主在安全生产方针中处于核心地位。

第十节

以预防为主保安全生产的成本最低、效益最好

一、从投入比较中看得失

长期实践证明:以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安全,与由于不预防而发生事故和事后查处相比,前者投入的成本最少、效益最好,而后者投入的成本最大,不仅没有效益,而且损失最大。

前者的投入,其中包括研发、设备、技术和培训等的投入。为此,不论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都是可计算的,是有价的,而产生的四个效益,即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都是可以计算的,是有价的,且能惠及人民,惠及国家,达到民富国强,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此举,重在有得而无失,利民利国又利己。

而后者则不然。不论发生什么性质的安全事故,诸如在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或瓦

斯爆炸事故;在建筑工地发生倒塌事故;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等,都是一场给劳动者带来伤亡的灾难,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如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一个人因此死了,失去了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其损失是不可计算的,也是无法弥补的:

国家资源被破坏了,设备受损(或报废)了,生产停止了,企业发展受阻了,无任何效益可言了。

要进行事故现场的处理和责任查处,以及恢复生产,企业和国家又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死者的家庭蒙难,失去了亲人,精神受到的打击难以平复,心灵的创伤难以抹掉,可能终身受害;企业职工为此人心惶惶,生产受到损失,企业不稳定,波及到社会的稳定问题,这些损失,怎样计算?这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用什么东西也换不回来。

无数事实证明:造成事故以后投入的成本之高远远超过以预防为主保安全的投入,不是一倍两倍的问题,有的是超过百倍千倍的问题。何况政治、精神和声誉上的损失和影响更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是无法挽回的。这种有投无得而失的事,既不利民,不利国,也不利己;而是失于民,失于己,百害而无一利,决不可取。

国家和各级政府为查处事故所支付的一切费用,应由造成事故的责任单位买单,以减少人民的负担!这样做才是公平的,也有利于提高人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制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如何实施,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从作为与故不作为中看胜败

从投入比较中看得失,一目了然。说起来,这些道理人人都懂。然而,是真知道而为之,还是知而故意不为?实质上知而故意不为者,是不知,更谈不上真知。

具有真知灼见的人,对事物看得十分明确,十分透彻,见解深刻。不仅如此,还能“见几(数量很少)而作,不俟(拖延)终日”。也就是说,有见识的人见到事情的微小征兆,就立刻去防止,去解决,绝不迟疑,绝不拖延。在对待以预防为主保安全生产的问题上,具有真知灼见的人已从感性认识提高到了理性认识,能够一丝不苟地实施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具备分秒必争的务实精神和不放过任何苗头的细微工作作风,从而保证安全生产,他们在认识上达到了真知的境界,在实践上真有所为,因而能够不断取得安全生产的胜利。

而知而故意不为者,即对预防为主,听而不闻,闻而不行,其结果是什么呢? 《礼记•中庸》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话的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预先考虑周到了,就能获得成功;反之,若没有预见和准备,则失败是必然的,没有例外。

《礼记•缁衣》中云:“言必虑其所终,行必稽(查考)其所敝”。这话的意思是说:说话之前必须先考虑到最终会产生什么结果,做事之前必须考虑到可能导致最终后果是什么。

《国语•越语上》中云:“„„旱则资舟,水则资车。”此语比喻做事一要有远见

卓识,二是预先要有准备,才不会临渴掘井,事发束手无策,不可收拾,后悔莫及。

《庄子•秋水》中云:“察于安危,宁于祸福。”这话的意思是说:经过观察能够正确预测和判断出怎样才能安全,有没有危险。只有做到处险不惊,安如泰山,从容面对,才有能力在灾难与平安面前获得安宁。

《荀子•仲尼》中云:“平则虑险,安则虑危。”这话的意思是说:在平坦的地方要想到险路,在安全的情况下要想到危险。

《荀子•不苟》中云:“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这话的意思是说:看到想到一件事可以获得好处,同时,就必须前后左右考虑其中有没有害人害己或害人利己之处。概言之,就是不能见利忘害,更不能害人,也不要由于害人而自己也受其害。

这些至理名言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历史经验,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预防为主的重要性。那些知之而故意不为者,亦可称之为伪知者或假知者,其结果是一切化为泡影,甚者家破人亡„„

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保平安,保胜利。这种胜利是企业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不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不仅不能保平安,而且注定要失败。这种失败,是一种灾难,是一种祸害,是一种罪恶,是一种耻辱。而这种失败,真正的智者都是不愿看到,更不愿去做的。

第四章

坚持综合治理把安全生产纳入法制与道德轨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遵循科学发展的总体设想,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调整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更加揭示了安全生产的本质和内涵。

综合治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运用和依靠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道德的、管理的和组织的等多种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齐抓共管,以确保安全生产,从而为安全发展,推动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2006年3月27日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安全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就已深刻地指出:“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紧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加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力度,增强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法治观念,认真查处安全事故,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为我们把安全生产纳入法制轨道,指明了方向。

2002年6月29日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0号主席令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第一部安全生产的基本大法,也是一项基本国策,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用法律的力量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如果违反了《安全生产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制定《安全生产法》的根本目的,在第一章总则的第一条明确指出:“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安全生产法》制定和实施以来,对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根本靠法制。要抓紧修改完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显然,为了安全生产,所有从事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法》,加强法制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生产只有通过法制才能实现。

只有通过法制,发挥法制的力量,才能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只有通过法制,发挥法制的力量,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的共同

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就是说,制定《劳动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立法宗旨明确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原意、本质──“以人为本”的内涵。

二、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保障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

没有安全生产,没有安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不能实现科学发展,这已为千千万万正反的经验教训所证明。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正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也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之所在。

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涵盖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和谐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安全生产关系到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只有通过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才能落实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三、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保障和谐社会发展

安全生产是决定企业员工生命健康和协调劳动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员工的生存和劳动关系是否协调、融洽,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状况十分严峻,重特大事故给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其中涉及到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件,反映出某些企业侵犯劳动者劳动保护权益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甚至出现了“黑煤窑”,关押残害农民工等严重案件,国家已依法治理。

只有加强安全生产的执法工作,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彻底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才能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才能有效调整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节

安全生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一、安全生产有法必依

将安全生产纳入法制轨道,政府机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员工都要在安全生产法规范围内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和经营管理,使人人都能做到有法可依。

我国现行的安全法制的内容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法规、条例等。《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的制定是理顺我国安全生产、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体系、管理体系和法制体系的根据,也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违反法规者的惩戒办法等。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不执行,或延缓执行。

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应追究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只有这样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使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安全生产不断向纵深拓展。

二、实现安全生产要执法必严

《安全生产法》、《劳动法》是立法机构颁布、执行的,都具有法律效力,都必须严格执行。

凡是违反安全法制的都应称为违法,有的违法行为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等后果,则构成犯罪,必须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对于违法未构成犯罪的情况,也应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如果检查发现或者有人向执法部门检举、控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执法部门有权要求违法者约谈或应诉,或接受停产整顿、经济处罚、吊销营业执照、行政处罚等惩罚。

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首要条件是执法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建立法律权威,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执法部门应当对所辖地区的安全生产负责,哪个地方事故多,损失大,就说明哪里的安全生产执法部门没有负起责任,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节

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和督导

人的安全行为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观因素,在劳动操作过程中,尽管人们都具有本能或自发的求生欲望和安全要求,有躲避危险的主动性,但由于现代化大生产的复杂性和特殊的工作环境,劳动者不可能时时处处主动而有效地控制安全态势,特别是由于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职责,因而存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因此,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把《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以确保安全发展。

一、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我国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第六章对发生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作了详实和明确的规定。其中,第七十七条规定: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

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

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安全生产法》还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处以罚款,对有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资格。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投入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由于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构不成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分或罚款处分。

《安全生产法》还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证书而上岗作业的;对上述违法行为均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以罚款。

对于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虽有而未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意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该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未经验收合格的;安全设计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未对安全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监管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安全生产行政责任的法律界定

国家行政机关对于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在安全生产方面,主要督促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和职工遵守安全生产法规,遵守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防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对因违章而造成责任事故、尚未构成犯罪的,按照有关规定应追究其行政责任,并予以行政处罚。

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行政处罚有两种:一种是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法人)或领导者执行的处罚;另一种是企业、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的行政领导对所属工作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而给予的处罚。

行政处罚的条件:

对有关企业、事业单位造成死亡、重伤、职业病等严重后果;

发生事故后故意隐瞒不报或谎报;忽视劳动条件的改善、削减防护设施、忽视

安全教育,导致严重危害职工安全健康;

强令职工冒险作业,或指派职业禁忌症者从事所禁忌的工作,或不按规定给职工配备防护用品、用具造成伤亡事故者;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未经安全部门和工会审查设计或参加验收,擅自交施工投产的,其他违反劳动保护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行政处罚的形式:(1)罚款;(2)注销或收回所发的生产认可证、产品合格证;(3)停产、整顿、封闭。

治安处罚属于行政处罚。与安全有关的治安管理,主要是指对社会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行为的处罚:

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行为,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损害公有财产或者人民财产、违反交通管理、违反户口管理、妨害公共性或者市容整洁,而造成伤害,导致伤亡事故发生的行为。

第四节

强化安全监管执法主体,提升执法能力

安全监管执法主体的安全监管执法能力,主要涉及机构配套、队伍建设及执法手段等。为了加强安全监管,200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整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升格为正部级,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管职能,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指导协调职能,健全了全国安全生产监管机构。

一、健全安全监管机构,确保监管到位

2005年,国家安监总局职能调整以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落实“三定”方案为契机,都建立了安全监管机构,到2005年6月,全国市县两级也都设立了安监机构,但其管理形式、独立程度和内部机构设置却有很大差别。有的是行政机构,有的是事业单位,有的列为直属机构,有的规定为二级机构。其中,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省、市、自治区大部分市县两级的安监机构比同级政府的部门和单位低半格,有的还是政府部门管理的二级机构。同时,有的地方安监机构的配套设施和经费使用都还不到位。为此,中央已统一部署,制定相关政策,确保监督力量的到位。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增强监管执法能力

我国多数安监机构的监管执法人员不足,超负荷运转,市县级的监管力量还较薄弱。在质量上,一些发达国家对监察员的专业背景、培训经历和实际能力都有严格的考核、选拔、监督制度,并具备现代化的监察和管理手段。而我国的安全监管人员中,多数是从其他部门和单位抽调的非本专业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并不适应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对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对监管行业和领域的基本情况及相关规定、相关知识,对进行监管工作应把握的角度、内容及形式,对组织事故调查处

理的相关规定程序及应有的技巧等还不够了解和熟悉,普遍存在着专业素质较差、法律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等问题,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和执法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各级监管执法人员实施严格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保证从严执法,公正执法,建立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同时要重视和加强队伍廉政建设,自觉抵御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执法队伍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

三、强化重点行业专项检查的针对性

开展重点行业的专项检查和督导,提高安全检查和督导的针对性。特别对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民用爆炸器材、烟花爆竹、航空客运等方面,在常规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必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整治,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实现规范化监管。

专项督查的内容包括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对于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各生产单位隐患排查、登记、整改、监控情况及相关记录;事故查处责任追究和瞒报事故情况等。

四、加大联合执法的有效性

强化联合执法。联合执法符合国情和行政司法等资源配置的现状。因为安全生产涉及面广,工作复杂,需要各部门、各方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要各施其责,积极参与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密切与公安、检察、法院、监察、国土资源、工商管理等部门的联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和公检法、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互相支持,形成合力,提高安全执法的威慑力和实效性,以保障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贯彻落实的有效性。

五、加大监管预防与问责制的力度,提高实效

在2004年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强化行政问责制。

为了整体推进官员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设,我国加快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有关责任追究的专门性法律和规章制度,也加强了有关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8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工作规则》,提出“国务院及各部门要推进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秩序,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严格责任追究”。行政问责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写进了《国务院工作规则》。

在党中央的示范作用带动下,各地先后建立和推行了责任追究制度,从体制上体现了加大监督与惩罚的力度,从制度上拓宽了监管领导干部的渠道,规范了官员的行为。

从法制角度,体现了有权力就应有相应的义务,有权力就应有相应的责任。官员既然是行使权力的主体,也应该是当然的责任主体,大大增强了权力和责任不可分割的价值取向。

各地为了具体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先后出台了问责办法或责任追究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或规章。这些办法或条例不仅对工作的失误和损失,而且对工作中的不作为和效率低下如何问责都有了明确的规定,意在促进行使权力的人勤政廉洁,提高工作效率和改进工作作风。

例如,在安全发展方面的条例和制度中,提出:

“要深挖重大事故的腐败行为,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现事后追究向事先、事后追究转变”,“对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的,要视同发生事故一样严肃处理”。“变事后问责,为事前监督,全程监管,没有发生问题是你的责任,发现问题不处理不解决也是你的责任,更要追究问责。因为没有发现问题是失职,发现问题不解决是渎权”。“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国有煤矿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及以上事故的,矿长必须撤职;小煤矿发生了一次性死亡3人及以上事故的必须关闭,及时注销矿长资格证”„„这些都体现了加大预防监管和追究责任的力度,实质上是将责任的实现,从单纯的事后追究扩展、延伸到事后追究与事前督促相结合,使其更符合责任政治的本意,是顺应民意、得民心的秩序创新,为逐步形成长效机制打下了基础。

六、引进多元监管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管的作用

建立社会监管制度是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也是发挥群众监管作用的重要举措。

在加大以政府为中心监管的同时,要引入社会监管机制,实现多元监管的新模式,赋予社会组织和公民监督权,使企业、社会和群众都参与监管,提高他们在监督管理中的地位,使其从可有可无的小角色中解脱出来,变为不可替代的主要角色,从以往的被动参与,成为主动的监督管理者。有证据表明,只要企业和政府管理中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提出检查监管要求,他们就必须受理,启动检查程序。

为了有效地实施监管制度,各级、各部门均应设立和公布专门的安全生产事故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群众举报电话和传真号码以及信箱等,以利于群众采用电话、电子邮件、信件和当面举报等方式举报。

为了保护举报人的权益,对泄漏举报人的信息、对举报不调查,或隐瞒案件真相等不作为的违纪行为,应该追究当事人和直接领导人的责任。

对于限制、刁难、压制群众举报,或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应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篇:注重改善民生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注重改善民生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知识链接:

1.改善民生,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险等领域尤为突出。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理想的需要。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使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才能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共同理想。

4.改善民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5.改善民生,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重视改善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也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1)请你写一写:我国社会还存在哪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写出四方面以上)(2)请你说一说:“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主要要求。

(3)请你列一列:我们党和国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采取的具体措施。(至少四项)

参考答案:

(1)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答出四点即可)

(2)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协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重视“三农”问题,取消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等。(只要符合题意,答出四点即可)2、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公平。请你结合课本所学谈谈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的重要性。

(2)有人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我国社会目前还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 A、收入差距悬殊;B、社会缺乏稳定;C、经济发展与环境不相协调„„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公平与否。请任选一个因素谈谈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因。

(3)九年级(3)班召开了“我心目中的和谐社会”的主班题班会,班委要求同学们以诗歌、漫画、或短文形式参与活动。如果你是(3)班同学,请任选一种形式勾画出你心目中的和谐社会。

参考答案:

(1)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只有公平才能实现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从而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2)选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目前高收入者中有许多人就是这样富起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休现了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可以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但我们不能任由收入差距拉大下去。所以中央提出了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缓解收入分配扩大的趋势。

选B、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促进现代化的实现。选C、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经济发展和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任选一点分析)(3)可围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行勾画。

3、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据悉,为了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你校正着手开展“建设和谐校园”系列活动。(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观点正确,语言简洁)(2)请完成下面的倡议书。关于建设和谐校园的倡议 同学们:

在我国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校园是全体同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2)()

(3)()

(4)()

(5)()

(6)使用礼貌用语,做到礼貌待人。

同学们,建设和谐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吧!**学校学生会

参考答案:(1)、①建设和谐校园,从你我做起。②建设和谐校园,你我共同参与。③团结友爱,和谐相处。④手拉手,心连心,和谐校园大家建。⑤校园是我家,和谐相处靠大家。(①促进和谐,人人有责;②和谐社会人人共享。③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幸福家园;④和谐社会,我们共同的追求;⑤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⑥有话好好说,有事依法办;⑦美好的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2)、①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等。②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等。③注意安全,防火、防盗、防中毒等。④尊重老师,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问题要起立等。⑤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真诚相待。⑥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说谎,不骗人等。⑧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等。⑨爱护公共财物,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4、2008年底,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国际上,一些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消费下降,经济发展成了“自由落体”。而国内经济也未能幸免,出口订单要么取消,要么下降,投资减少,股市下滑。我国GDP增速也从2008年一季度的10.6%下降到2009 年一季度的6.1%。然而,时隔一年,我国经济又企稳向好,2009年实现了全年增长8%的目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第一次超过了50%,被国际友人赞为“全球经济迷雾中的灯塔”。中国现象已引起国际政治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

请你阅读材料后思考并回答,我国经济能够率先复苏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党和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等方面的正确决策;

3.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

第四篇:肃南县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纪实

肃南县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纪实

民生乃是一桩桩、一件件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近年来,肃南县将民生保障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兜底”工程来抓,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上,从解决农牧民群众衣食住行基本问题入手,以实现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为目标,广大群众从身边的发展变化中享受到了政府重民生的实惠。

基本养老保险解决农牧民群众夙愿

2008年一月,肃南县大河乡大岔村83岁老人杜万田第一次领到“养老金”,老人激动万分,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啊!老汉我养老不发愁了”。的确,不需要交一分钱,每月都能领取养老金让肃南县老人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关怀。

破解农牧村“养老难”问题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共同夙愿。千百年沿袭而来的家庭式养老方式,2008年在肃南草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肃南县委、县政府在全省全市率先实施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缴费为主、县财政补贴为辅,保障水平与全县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原则,建立起了“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的农牧村养老保障体系。实现了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重大转变。当年,全县12768名农牧村群众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高达78.6%,财政还为每个参保群众补贴150元,为2246名60岁以上农牧民发放养老金260万元。2009年,肃南县又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的一体化。

经济适用房圆了低收入家庭“住房梦”

肃南县为解决城市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经济适用、配套建设的原则,逐年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6幢经济适用房,安置城镇住房困难家庭216户,还有5幢经济适用房正在建设之中。与此同时,对部分城镇低收入家庭落实8000元的住房补助,确保他们住得起、住得上、住得好。

廉租住房保障租赁补贴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方式。2008年,肃南县将廉租房补助对象扩大到人均月收入不足500元的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保障面积也由原来的10平方米提高到15平方米,为795户特困家庭发放了廉租房补贴。

集中定居改变了牧民群众传统生活

您可曾去过许三湾,漫天飞舞的黄沙、荒芜贫瘠的土地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现如今,当您再次走进明花乡许三湾村,俊秀挺拔的白杨,规划整齐的农田,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鳞次栉比的砖瓦房,车水马龙的集市,学校、卫生院、商场一应俱全„„谁能想到眼前的这一切,竟然是在风沙肆虐的茫茫沙海上建设起来的繁华小集镇。

明花乡的历史性变迁,是肃南县实施牧民定居工程的缩影,让祖祖辈辈“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过上了楼上、楼下、电视、电脑的定居新生活。

近年来,肃南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农牧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确立了“定得下、稳得住、富得快”的定居目标,制定和完善了县、乡镇、重点村“三位一体”规划体系,按照“四通、五有、六配套”的规划要求,对集中连片修建住宅的农牧户免费办理宅基地审批、提供建房质量监督,发放建房补助资金8000元。在住房建设上,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实行人畜分离,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把分散居住的牧民迁移到“气候好、交通便、设施全”的地段集中定居,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7个乡镇为重点、辐射各重点村的农牧民定居新格局。目前,全县建成牧民集中定居点19处,农牧民住宅楼461套,小康住宅达3347户,农牧村水、电、路、通讯畅通无阻。繁荣、发展的牧区经济,和谐、稳定的新村建设,舒适、整洁的牧民新居,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有力的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教育公平为牧民群众带来诸多实惠

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是肃南县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近年来,肃南县始终把民族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按照“调大规模,调强功能,调少学校,调优质量”的办学思路,科学、合理布置校点,将原有的58所学校调整为18所。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近5年来先后新建教学楼、寄宿楼13幢16300多平方米,乡镇九年制以上学校都建有教学楼、寄宿楼和餐厅食堂。

为寄宿生提供交通补贴,是“教育公平发展”的最好注解。在县一中读高中的学生沙强,他家住皇城镇长方村,离县城有300多公里远,每学期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还能领取到政府补助的回家路费300元。对此,他的父亲感慨万千:“送学生到外县上高中,人生地不熟,既花钱又操心,现在好了,县上落实了‘两免两补’,孩子到县城上学,家里放心了,开支减少了,家庭的负担也减轻了!”

2006年,我县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从2007年开始,县财政挤出资金,在全省率先将高中学生纳入“两免一补”范围,并对全县住校生提供交通补贴,实现了“两免一补”向“两免两补”的跨越式赶超。2009年,教育惠及民生的福祉进一步扩大,对幼儿教育实行免除保育费、杂支费、伙食费,并补助生活费的“三免三补”政策,以前一个孩子上幼儿园一学期得六、七百元,现在只花一百五十元左右。今年3月份开学时,县城附近的农牧民纷纷领着小孩到县幼儿园报名,问到其中原因,他们说:“幼儿园收费这么低,送孩子上幼儿园,划算!有专人照顾不说,还能学到知识,我们又能腾出人手打工挣钱,教育增收两不误,真好!”

肃南县率先在全省实施从幼儿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实实在在让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科学发展带来的实惠。

社会救助体系为弱势群体解决后顾之忧近年来,肃南县把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作为构建和谐肃南的重点来抓,建立了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扶贫济困三大社会救助体系,构筑了城乡弱势群体遮风挡雨的港湾。

去年,白银乡黑窑洞村村民闫兴军,因患风湿性心脏病缺钱医治,一家人为此愁眉不展,乡村帮他申请到了3500元大病医疗救助金解了燃眉之急,让他倍感温暖。红湾寺隆畅社区居民阎金桂老人,子女全部下岗,她又身患重病常年求医问药,08年的一次手术又花去1.5万多元,使本来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民政干事及时赶来了,按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规定,为她报销了医药费6000多元,给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帮助。

如今,肃南县政府采取财政托底的最低生活保障,已将1390名困难群众纳入最低保障范围;农牧村“五保户”实施财政统一补贴供养;遗属生活补贴标准和农牧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了;大病统筹报销底线由原来1万元提高到3万元;新农合县级补助从每人11元提高到了20元;县财政又为每个享受低保人员预算了200元的医疗保险金;“四免一减”制度在县直两院推行的基础上,扩大到县妇幼保健站、乡镇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所,为7.8万多人次减免费用39万元。民政部门发放生活补助、采暖费补贴、五保户供养金、大病救助金、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等各类救助资金500多万元,全县4790人从中受益。

红湾寺镇建起了老年公寓,皇城、祁丰、康乐3个乡镇新建了敬老院,使牧区孤寡老人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社区孤寡老人陈月英,无依无靠,生活不能自理。县上将她安排到了老年公寓,一切费用全免,并有公寓服务员悉心照料,干净、舒适、舒心的生活让一度对人生失去信心的老人脸上又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实施民生工程,是肃南县委、县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而民生工作,将伴随着民生需求的动态发展同步前进。在今后的工作中,肃南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好做强更大的民生蛋糕,让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更高发展水平上的多享和共享。

(本文发表于2009年《调查与研究》第七期)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与实质

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需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把握发展的中心地位。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指出“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发展放在中心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把握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

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就会受制于人。如果我们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困难。所以,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把握发展,要尊重规律、讲究效益。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只追求GDP的发展。发展要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的新的调整时期。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目标;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有利地位。

把握发展,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人民群众对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期待很强烈,需要靠加快发展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贫困人口还有相当的数量,一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有效需求不足,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关系群众生活质量的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滞后等等,都必须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在国际竞争中,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所以,必须抓住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国内加快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有利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势头,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理论内核,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唯物史观,丰富深化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反映了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科学发展观的一切内容都贯穿以人为本的要求,都把以人为本作为逻辑起点。科学发展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最根本的区别。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才能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灵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含义。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主张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回答了发展

“归谁所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

把握以人为本的实践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把握什么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平衡的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把握什么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各个环节的发展要有机衔接,各个阶段各个步骤的发展要良性运行。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辅相成、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的增长格局和城乡、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形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有机统一的经济体制,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把握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再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把握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方针。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他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两条腿走路”、“各业并举”、“综合平衡”等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坚持统筹兼顾的重要方针,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新的要求,如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同时要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要鼓励沿海先发展,同时要统筹两个大局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统筹兼顾的方针,提出要处理好关系现代化全局的12种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统筹兼顾成为推动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十七大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赋予这一重要方针和原则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对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论意义。统筹兼顾,就是要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用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观点把握发展,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社会系统各个基本要素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各个因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运动,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事物发展总是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再到不平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经济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发展尤其是大国经济发展,尤其要求处理好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问题,既保持速度,又保持稳定,既抓住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离开了协调有序、兼顾各方,就是畸形的、片面的发展,甚至会出现停顿和倒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述经济社会发展时,不仅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且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任何社会的发展过程,都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断相适应的过程。只有以普遍联系、统筹兼顾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发展问题,才能不断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统筹兼顾,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把握如何做到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作者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

下载民生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生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科学发展观

    学院:信科院班别:09电信2 姓名:邱翠莲 学号:15 浅谈科学发展观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四年的大学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我们可以在这宝贵的四年里,努力提高自身......

    科学发展观

    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方针,是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科学发展观

    科 学 发 展 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

    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营经济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

    科学发展观

    摘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应当以“先行先试”的使命感......

    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学习心得之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会上胡主席做了十八大的报告,听了胡主席的报告我感触颇深,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

    科学发展观(大全)

    牢记党执政的历史经验 我们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在60年的执政实践中,党对执政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必须坚持党在......

    科学发展观

    1、什么是发展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