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药生产企业认证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小型中药生产企业认证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凤山县分局 马昌武
【内容摘要】
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1],有效地改善了生产环境,提高了管理水平,为保证药品质量提供了保障。但是,在各种检查中发现一些小型中药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后产生一劳永逸的松懈情绪,导致管理滑坡,一些药品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加强对GMP认证后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药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GMP组织生产,是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
药品GMP认证 中药生产 跟踪检查 监督管理
中药是我国的宝贵遗产,几千年来为了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中成药生产企业已从过去的店前后厂逐步发展成为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先进生产工艺的大、中、小型企业,并且通过了GMP认证。当前,一些小型中药生产企业通过认证后,不严格按照GMP进行生产和和质量控制,认为通过了GMP认证,拿到了《药品GMP认证证书》后就万事大吉,放松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甚至生产和质量管理倒退到GMP认证前的水平,药品质量出现问题。根据日常监督检查、专项和GMP跟踪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以巩固药品GMP认证的成果。1.存在主要问题
1.1 出现严重违反GMP的行为
1.1.1 企业生产有时不开净化空调,导致洁净车间环境不符合GMP 要求[2]。
1.1.2 阴凉库空调只是作为摆设,仓内温度严重超标。1.1.3 有的生产企业在前处理车间制粒、整粒。1.2 放松甚至放弃了GMP管理
1.2.1 主要管理和生产关键岗位的人员流动频繁,影响GMP的实施。1.2.2 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不够重视。
1.2.3 厂房、设施、设备未定期检修、维护、保养。
1.2.3.1 一些企业对厂房、设备、设施没有按规定定期进行检修、维护、保养。如有彩钢结构的厂房接缝不严密、密封胶(条)脱落,内墙壁脱落,有的甚至出现霉迹;洁净送风口未定期检测和检修,车间洁净度和洁净区温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地面出现列缝或被酸腐蚀的凹面,环氧自流坪地面出现起泡等现象。
1.2.3.2 生产不规范,用水管冲洗地面、设备,导致墙角、设备基座的缝隙积水,藏污纳垢,成为洁净车间的污染源。
1.2.3.3 管线与天棚、墙壁连接缝未密封,有的甚至不封。生产区照明设施或应急照明设施损坏,防虫进入厂房的设施不健全甚至在洁净车间里还有蚊子、苍蝇等。
1.2.3.4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或不同洁净级别房间之间的压差指示装置不能正确显示甚至失灵。
1.2.3.5 设备故障无标志或标志不规范,不及时检修、维护,有的计量计具、仪表超过校验期等。1.3 管理松懈,制定的管理文件未落实
1.3.1 购进的中药材不符合规定,一些企业购进无任何包装标识的中药材。
1.3.2 对中药前处理不够重视,一些企业在中药提取前未按规定对 中药材前进理就直接投料[3]。
1.3.3 一些企业对生产所用的原辅料未经检验合格就用于生产[4]。1.3.4 放松了厂外委托生产的管理,有的未及时签订委托生产合同。1.3.5 库存物料不按物料的类别、名称、批号分别堆放并建立相应的货位卡;物料的物、卡数量不符;不按物料的贮存要求控制温、湿度;取样无代表性或无取样标志。
1.3.6 生产车间内设备、操作间状态标志混乱,有的甚至没有;车间生产到一定周期或相关条件发生变更,未进行再验证;洁净车间内出现大量可影响车间洁净度的物品,有的地漏未清洗,有异物。1.3.7 物料来原不清拆外包即进入洁净区或物料进入洁净区不去除外包装;车间剩余的物料未严密封口,不及时退库,放置时间长达2-3个月甚至半年。
1.3.8 器具洗涤间有积水,有异味,容器无状态标志,清洁卫生工具未及时清洗消毒或更换,有的放在操作岗位上。工作服不按规定周期清洗,消毒剂不按规定定期交替更换;生产设备、容器不按规定清洗清毒,有明显的残留物[5];清洁剂、消毒剂无配制使用记录。1.3.9 一些管理文件、生产工艺规程或标准操作规程不按规定及时修订[6],而是夹纸条或徒手更改;批生产记录中记录的操作过程及控制参数与工艺规程要求不一致;批生产记录填写不规范,填写错误时不按规定更改,记录填写缺项或无操作人、复核人签名;没有按规定处方投料,不做物料平衡检查;清洗、清场记录不完整。
1.3.10 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的管理不符合规定要求,生产过程中废的复合膜、标签、说明书、合格证等去向不明;个别生产企业更改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按审批的内容执行,还更改生产批号,甚至生产、稍售假劣药品。1.3.11 质量管理部门放松了生产全过程监控,原有QA减少或空缺;主要原料、辅料及成品不严格按质量标准进行全项检验[7],检验记录不完整。在与相关单位签订检测协议合同后不执行;试剂、药试、标准品、滴定液、培养基不按要求管理;留样观察记录不完整;批记录审核放行留于形式,物料平衡未检查或出现偏差不调查处理;供应商没有质量体系的评估内容只有资格证等。
1.4 出现某些可能影响企业生产和质量的行为,未按国家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1.5 对认证检查、跟踪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提出的缺陷项目整改不到位。
2.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企业领导、员工不能正确认识GMP认证的意义。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药品GMP是药品生产周期开始到终了的各环节采用科学的全面质量管理和严格的质量监控来获得预期质量的药品,GMP是预防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准则。由于生产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存在为认证而认证的思想,认为认证后全面实施GMP管理,只会增加成本和麻烦,不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意识到实施GMP是规范药品生产,确保药药品质量,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放松了GMP的管理,随意操作,在生产过程中,未能改变不良的习惯,产生各种差错和事故,不能生产出优质药品。
2.2 技术、管理人员流动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我国推行GMP认证的时间比较短,药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低水平重复情况较普遍,具有药学专业知识和有经验的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匮乏,具有GMP管理经 验的人员更少。这就促使一些通过培训,并掌握一定药品GMP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流动;其次是企业聘用的人员不称职。再次是企业获得生产药品的品种少,生产不正常,员工待遇跟不上等因素引起。
2.3 不注重培训和培训效果。一此企业把员工的培训当作一种形式,来应付GMP认证现场检查,自从GMP认证后,公司内就再未举办过有关培训,对新来或换岗的员工没有进行培训就上岗。因此,一些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对职责范围要求不明确;一些岗位操作人员对本岗位的应知应会和岗位SOP的规定不熟悉。
2.4 企业领导对检查整改不够重视。对GMP认证检查、跟踪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提出的缺项,未能逐项整改落实。
2.5 监督检查工作做得不够。药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为生产企业刚通过GMP认证,生产和管理一定很规范,没有及时检查。基层药品监督检查人员还没有参加专业培训,未能查出要害的的问题。3.建议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思想教育,组织员工认真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8]、本企业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标准等,进一步提高员工的GMP意识和业务素质。
3.2 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GMP管理意识。加强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各类专业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保持关键岗位人员相对稳定。在培训中着重提高各级人员对GMP的认识,熟悉各项GMP管理要求和标准操作规程,使员工自己明白在自己的岗位上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按标准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3.3 加强GMP自检,提高和完善管理。生产企业要定期对本企业实 施GMP情况进行自检。制定自检内容和程序,并按规定的程序认真检查。如药品生产企业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发生变更和药品生产企业的关键生产设施等条件与现状发生变化的,应到省局办理备案手续。
3.4 厂房、设施、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是否按规定实施;各级组织机构是否健全;计量器具、仪器是否按周期定检;各项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岗位操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是否按照文件修订程序、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是否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再验证[9];员工培训和考核工作是否到位;质量管理部门是否着重检查各种物料、成品的质量标准的新增、修订情况[10];试剂、药试、标准品、滴定液、培养基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检验记录、检验操作是否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并做到逐项全检;不合格品、退回产品是否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记录是否完整;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如实记录,及时通报,提出整改措施,落实责任,防止认证后在管理上出现滑坡。3.5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为巩固GMP的认证成果,促使药品生产企业健康发展,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GMP飞行检查,使药品生产企业按照GMP的要求,持续地、科学地、全面地进行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4.结 语
药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药品不仅要符合质量标准,而且其生产过程必须符合GMP标准,只有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药品,方可作为合格的药品,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
参 考 文 献 [1] 李钧.实用药品GMP认证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2.[2] 许钟麟.药厂洁净室设计、运行与GMP认证[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3] 蔡宝昌,罗兴洪,主编.中药制剂前处理新技术与新设备.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7.[4] 罗胜,高天惠,宋民宪,主编.中国药用辅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5] 李钧.药品GMP卫生教程.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0.[6]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编写.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8.[7] 梁毅.药品生产企业GMP务实.北京:军事医药科学出版社,2003.10.[8] 百万医师关爱工程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药事管理与法规.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9] 李钧.药品GMP验证教程.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10] 沈宝享,沈国海,王雪,郝小凡,编著.现代制剂生产关键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7
第二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例如,建立
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出台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了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了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严格了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等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各类安全事故高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所致,而人为原因与管理又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不仅涉及到企业,而且还延伸到各级政府及管理职能部门。因此,这些问题无疑与安全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一直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伤亡事故多发,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据统计资料分析,最近几年,全国各类事故每年死亡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每年死亡人数15000人以上。形势严峻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职业危害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约有50多万个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达2500万人以上。以粉尘危害为例,目前全国尘肺病患者约1万人。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有些企业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甚至放弃安全生产管理,致使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薄弱,规章制度松驰,有的企业根本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存在大量事故隐患。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仅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欠帐就高达40多亿元。从业人员在这样没有安全生产保障又十分恶劣和危险的条件下作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生产
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阶段,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者说是企业法人代表,行政一把手)对安全生产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企业主要负责人思想上并不重视安全生产,主要表现有:一是部分企业老板“要自己的钱,不要别人的命”,违法生产经营或者知法犯法,导致事故不断,死伤众多;二是有些企业由于产品对路,适应市场的需要,效益较好,再加上多年没有发生大的事故,对安全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安全无关紧要;三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安全生产不重视,工作不到位,熟视无睹,疏于监管,组织的安全大检查,走马观花。如每年年终组织的安全责任考核验收,可操作性差,流于形式,容易给企业负责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安全管理就这么简单,不用创新与投入,就能获得地方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负责人往往只要经济效益和“票子”忽视甚至不要安全生产,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严重侵犯人权的违法行为,没有意识到它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需要进一步落实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作用是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负责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保证。但是,很多企业并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对有关管理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培训。我们都知道,安全工作既是一项管理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非常广泛。另外,企业机构合并、人员裁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首当其冲,导致安全管理人员流失严重。
3、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缺乏安全生产保障
企业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对于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达到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要求非常重要。目前,部分企业建设项目未执行“三同时”审批制度,未进行安全评价和安全论证,留下事故隐患;没有按规定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的企业采用比价采购的办法,降低成本,导致采购的劳保用品质量低劣;没有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从业人员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无法获得医疗救治、职业康复和经济补偿,有的企业出了工伤事故不进行工伤鉴定,不享受工伤待遇,更严重的是造成工伤或疑似职业病就解除劳动合同。很多企业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设备、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直到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使用的是落后工艺、落后设备,安全条件极差,粉尘、噪音超标严重,通风不符合要求,照明很差或不足,从业人员在这样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条件下作业,导致了伤亡事故和职
第三篇: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郑细云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能。调剂工作既要做到符合医师处方意图和调配准确无误,又要及时发现医师处方中不合理或错误的用药。目前,大部分医院面对中药调剂中出现的问题不太重视,导致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甚至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因此,根据本人在院中药房多年调剂工作的实践经验,就中药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简单探讨,并浅谈自己对该问题的粗浅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1、处方别名、全名的问题
中药治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药物的种类更是数不胜数,大部分中药在使用时考虑到种类较多、历史长久和记载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出现中药别名、全名等过于复杂,使调配人员容易发生差错,归纳为7种情况:完全是两种饮片如川黄连和胡黄连;同一种品种不同炮制规格,如生姜和炮姜;同一植物不同入药部位:如桑叶、桑枝;一种饮片的正名和全名之差,如白芍和杭白芍;一种饮片和并开的两种饮片,白芍和赤白芍;两种饮片并开,如桃红、生龙牡等;一种饮片的正名与别名,如大黄、川军、锦纹、生军等。
2、药材质量较差
质量较差药材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医院对中药质量监察不严格,缺乏对商家、厂家的了解,对供应商是否持正规营业执照经商缺少鉴别,药材质量较差的特点有:易长虫、发霉,使用时出现较多杂质,纯净度较低等。由于目前农药物的广泛使用,许多中药药材都受到化学元素和过量金属的污染。还有许多商家、厂家在买卖药材时为了自身利益,将劣质、发霉和过期药材实行有害加工,这些,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
3、中药剂量、配伍及人员问题
中药调剂是工作人员是从现有处方准确的进行药物配臵工作。①剂量出现的误差:保证配臵中药重量和剂量的准确性是中药调剂的关键点,但是由于开处方的医疗人员书写笔迹潦草和配臵药物人员没有及时向其求证药物剂量、别名等在进行配臵,最后出现药物剂量配错和患者处理方法错误的现象。②配臵常出现的误差:医院中药配臵存在误差属于临床治疗较为常见的现象,形成这些误差的因素有很多,如医院在防止药物时位臵安放错误也可出现配臵问题。③素质欠缺出现的误差:一是医院中医师及调人员专业技术较差、道德素质较低、责任心较弱。有些医师为了简化处方,在处方中未注明饮片的生、熟、炒、灸,或者对需特殊处理品种未予注明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炒制等,给调剂造成困难,使调剂人员投药生熟不分,以生代制,方法不明,降低药效;有的调剂人员一边按照处方调剂中药一边聊天。二是部分人员对中药调剂禁忌了解不透彻,对药物配伍不明确。医生在为患者开处方时会忘记配伍禁忌“十九畏”与“十八反”,十八反包含有32种药物。这十八反包括32种中药的相反,如果相反药物合用,会增强或产生毒副作用,原则上应禁用;在调配剂量时部分人员会用眼睛是去度量药剂量,这样大大减少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标准性。
二、解决的对策
1、调整中药处方用药名
为确保中药处方用名的规范性,可和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医师为中药药材进行命名,不可使用历史长久的曾用药名。生产药材地区形式复杂,应根据药材生产地区进行用名和规范药物规格,还应要求重要调剂人员除了了解药材全名外,还应了解处方用名等。如:处方名、非处方常用名、药材全名等,确保因药材名称错误导致处方药剂调配失误。
2、加强中药质量监察力度
由于各种因素,大部分医院对中药市场了解程度较低,与其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等存在明显缺陷。这就要医院市场监管部门完善中药市场规章制度,国家工商管理工作者应加大市场监管,做好本职工作。针对提供过期过质的商家、厂家应及时举报,避免危害药材流入市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除不断加强中药质量监察力度还应对制造伪劣、假冒药材人员追讨法律责任,针对情节较为严重者要加大惩罚力度。除此之外,医院可自行建立GAP规范的中药生产地,在较大限度中保证医院中药药材质量,确保治疗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加强职业道德观,提高专业素质,完善规章制度 整个中药调剂工作中调配环节是最容易产生误差,同时也是最主要环节之一,所以,未经过专业中药调剂培训工作者和非中药调剂人员不能直接进入医院调配室和从事此类工作。一是制定奖惩制度。对忽略工作岗位、责任感较低的调剂人员应给予处罚批评,而对重视工作岗位、尽忠职守的人员应给予表扬赞赏,并把道德素养评定和工资、奖金向挂钩,提高药剂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教养。二是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在医院内部开设名师讲课、药剂培训等对所有中医人员进行培训授课工作,特别是工作经验较低的调剂人员应实行定期考察,提升医学文化知识,使其达到专业化、规范化。三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医院对贵重中药材要实施专柜管理;调剂人员在岗期间应集中精神为患者配方,并保证工作环境干净,利于处方配臵;调剂人员必须掌握《中国药典》(2000年版)和《卫生部颁发药品标准》(1992年)中有关不宜同用药的规定,以其作为判断是否配伍禁忌的法定依据,对超量用药或有配伍禁忌用药提出疑问,并要求处方医师做出纠正。若病情需要时,必须经处方医师重新签字后方能调剂;调剂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地区的处方的应用常规,掌握中国药典对需特殊处理的品种的规定,并应根据医师用药习惯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找到处方应用常规,如有疑问随时与医师取得联系,做到调剂准确。
中药调剂为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中药调剂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师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调剂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中医学基础、中药学等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中医处方常用术语,并严格执行调剂工作制度与操作常规及毒麻、中毒药物调剂与管理制度,做到仔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对患者要详细交代和耐心解释,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中药调剂中出现差错,做到人性化服务,确保患者服药安全有效。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社会不断发展,市场经营环境越来越为复杂,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在逐渐提升。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于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有着积极影响。我国众多企业都在积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并且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工作开展进行有效融合,使得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就。但是深入调查发现,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问题,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本文就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使得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企业承担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为沉重。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对其必须要给与高度重视。要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寻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将其具有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从整体层次方面进行分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还属于初级层次中,并没有提升到企业战略发展层次上,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论成效,与国际一些大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对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现阶段,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不能依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将企业自身特色良好呈现出来。从企业精神汇总层面进行分析,企业还只是停留在团结、奉献等适用性较强通用词汇。但是需要明确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不同,企业员工这些企业精神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企业精神不能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很难使得企业精神与员工精神世界产生共鸣。
(二)宣传方式过于落后。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帮助企业赢得更多的社会名誉。现阶段,企业会通过企业赞助,开展多种公益活动,或者在对新产品进行推广过程中向社会宣传企业文化。企业利用多种内部活动,其中包括年会、文化晚会、学习会议等在企业内部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但这些宣传方式的应用都非常普遍,没有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企业宣传手段过于落后、过于单一,不能将行业特点和客户群体的特征充分体现出来。企业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过程中,需要发挥创新思维,找寻更多的文化传播载体,使得文化宣传工作开展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
(三)员工参与程度较差。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建设虽然非常重视,但是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取得良好成效。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员工才是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只有将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一些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引导文化建设方向,员工被动的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不能进一步挖掘员工具有的价值,不能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导致企业人才流失情况严重。甚至一些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约束员工的制度,不仅对企业文化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对企业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了一定损害。
(四)忽视了文化建设的内涵。我国很多企业都在积极进行文化建设,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效,致使国内很多企业进行效仿。一味的进行拿来主义,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展现出来。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是趋于形式,对企业发展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不能使得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员工的内心中去[1]。
二、改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有效对策分析
(一)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为基础,将企业自身具备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将企业长时间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优良传统与企业文化构建进行融合。还需要注重的是要将区域特色发挥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市场形象,对企业加强文化营销也有着积极影响。
(二)延伸企业文化建设载体。企业需要不断严重企业文化建设载体,借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的优势,使得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有新的内容融入。企业可以借用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构建新型文化宣传路径。定期的在微信和微博平台上进行语音视频资料发布,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企业还可以将员工家属融入到奖励机制中去,加强企业文化的对外宣传,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三)提升企业员工的参与度。企业需要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帮助员工实现人生价值,使得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发展目标可以和谐统一,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要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要更多的收集企业员工对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文化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建设,促使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满足员工自身利益追求[2]。
三、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生产发展有着较深影响,企业文化就如同是企业的灵魂,需要不断找寻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问题,找寻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茂光.新常态下农业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18):75-76.[2]谢鹏.网络传媒环境下企业文化良性发展的路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7):212-213.
第五篇:油田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油田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摘 要]在当前低油价新常态形势下,少数油田企业的领导重原油生产、轻安全现象依然存在,存在安全给效益让路的问题,没有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企业在低油价形势下为追求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本文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分析了油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油田企业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油田企业 安全生产 存在的问题 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F53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099-01 油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部分安全生产意识仍嫌淡漠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产生后果。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不规范,违规违章所造成的。一是领导安全给政绩让路。少数油田企业的领导重原油生产、轻安全现象依然存在,没有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二是企业安全给效益让路。企?I在低油价形势下为追求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把一切精力用在片面追求产量任务的完成、效益的最大化上,甚至牺牲从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追逐利润。三是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差。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存在冒险蛮干、违章作业的现象。
1.2 安全生产管理存在弱化现象
(1)安全责任制在个别岗位落实不到位、设备设施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等;
(2)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存在两个脱节现象:安全知识教育与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脱节;安全教育培训中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脱节;?
(3)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当属动火作业的监督管理,主要有以下两点:施工队伍职工安全意识差,综合安全素质较低;动火管理中存在对施工单位监管失控的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客观上说,本质安全度总是与当时的技术水平相关联,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虽然事故不可避免,但预防事故是可以做到的。
1.3 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一是缺乏有效性。一些企业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没有层层落实责任,造成安全生产责任悬空,责任制无法落实。二是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内容不具体,没有对责任制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没有落实责任制的具体措施和有效办法,虽然层层签订责任状,但落实不到位。三是缺乏监督性。一些企业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工作浮在面上,没有落到实处。油田企业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
2.1 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全面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安全必须把强化思想认识放在第一位。要大力创建安全文化氛围,用先进的理念引导全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认真组织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及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领会精神,明确方向。结合安全生产月“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狠反违章、治理隐患”为主题教育,在职工中开展“安全生产与我的责任”、“抓安全我做些什么?"的大讨论,并组织开展“安全就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和“新交通法及新交通法实施条例”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广大职工从思想上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使大家充分地认识到,安全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安全就是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没有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就不能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没有职工赖以生存的环境。
2.2 推行HSE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HSE管理体系通过以人为本、线式管理、风险控制、持续发展,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安全管理进程,营造了一个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空间。
一是通过加强HSE体系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的HSE管理意识,增强执行HSE体系管理的自觉性,实现了管理体系理念上的认识到位。先后4次举办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HSE培训班,有21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
二是通过将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与HSE体系文件有机融合,使体系文件更具实用性,实现了体系运行方式的到位。
三是通过基层单位的HSE管理机构的启动运行,企业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亲自组织HSE体系的内审、外审工作,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实现了管理体系组织上的运行到位。
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岗位操作人员共同参与,编写了切合实际的《HSE作业指导书》、((HSE作业计划书)和《HSE现场检查表》。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和安全活动培训有效结合的方式,加深了职工对“两书一表”知识的理解。为增强基层工作的实效性,严格施工项目《HSE作业计划书》审批、开工许可、交接班、日常检查等环节,加强对基层“两书一表”的检查,提高了“两书一表”的运行质量。各基层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制定详细的HSE作业计划书,在气电检修前、检修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对作业过程中可能预见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并制定有效的削减控制措施,最终以HSE关键任务单的形式发放到作业人员手中,从而有效地削减风险、控制风险,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2.3 加强职责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应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各级领导的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局部的调整,组建一支体系推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骨干力量,负责体系的日常推进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在管理职责的指引下成立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认证工作领导小组。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考核、硬兑现,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平稳生产
在野外施工作业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全天候监督管理,每天盯在作业现场,规范作业施工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全面落实“两书一表”等操作规程,为了强化对施工作业过程替理,试行作业安全许可制度,明晰了施工作业相关方的责任和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及预控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签定安全合同,明确安全责任,基本上杜绝了违章违纪现象的发生。在夜间作业施工中,要严格管理,确保施工作业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要求各基层单位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监管力度,规范施工管理,按标准组织施工,合理优化施工队伍,杜绝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
2.5 狠抓“三违”,杜绝事故发生根源
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必须要落实到行动,我们以“查陋习、反违章、珍惜生命、关爱员工”为主题展开大讨论活动,对习惯性违章和安全陋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大讨论,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形成了从自身找不足,坚决杜绝违章的良好氛围,并加大了对“三违”行为的处罚力度。针对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或缠在腰上不挂起来、在动火现场,不坚守岗位,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带防护用品等情况一经发现,立即责令其停止作业。在安全例会上进行讲评和教育,同时依据安全管理经济考核细则,给予严肃考核。结束语
在当前低油价的新形势下,油田企业要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消灭重原油生产、轻安全,重追求效益、轻职业健康的现象,努力提高岗位职工安全生产技能才能实现持续安全生产。要开展多层次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基层安全员、特殊工种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形成群众性查隐患、反违章、保安全的良好局面。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性系列安全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和每位职工的安全意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金有 浅谈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与对策 《科技资讯》2006年 第3期
【2】靳书婷 韩文杰 肖千军浅谈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 《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 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