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模式探讨医学论文.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模
式探讨 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 了解本院外科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为外科手术合理预防 应用 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对2005年度普外、肿瘤、泌尿外科择期手术病人15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Ⅰ类手术预防用药率为100%,术后联合用药率为67.3%,术后用药<72h者仅为9.6%,麻醉诱导期给药为0。结论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未执行临床指导原则,采取行政干预与宣传 教育,对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单病种 治疗 费用,预防 医院 感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由中国论文范文收集整理。【关键词】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外科;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是我国 目前 临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抗菌药物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 问题 :药物变态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耐药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为了解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关注外科手术病人如何合理、安全、有效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我院外科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高(88.6%)的现状,对部分外科择期手术病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加以 分析。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调2005年度普外、肿瘤、泌尿外科择期手术病人156例,其中Ⅰ类切口手术89例,Ⅱ类切口手术67例;男88例,女68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岁,其中60岁以上20例,婴幼儿7例,平均年龄39.1岁。
1.2.调查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筛选并登记,项目包括科室、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切口分类、麻醉诱导期及手术后用药类型、天数及联合用药情况,要求入选病例手术前无感染征。
结果
Ⅰ类手术预防用药率为100%,术后联合用药率为67.3%,术后用药<72h者仅为9.6%,麻醉诱导期给药为0。手术后抗菌药物应用天数、Ⅰ、Ⅱ类切口联合用药、各类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及预防用药前十位排序调查情况见统计表。
讨论与分析
3.1 存在问题
3.1.1 对滥用抗生素危害认识不足
合理用药概念:指药物治疗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知情、满意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范围内多中心调查,住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药物的约占30%,抗生素药费占全部药品支出的15%~30%;我国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2%,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大大超过了国际水平[1]。
细菌耐药性主要是在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被选择出来的,不合理应用和滥用抗生素更助长耐药性的产生。其危害为:使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延长患病时间,增加死亡的危险性,流行病发生时间延长,他人遭受感染的危险性增大,抗感染费用急剧增加。
3.1.2 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掌握不严
具体表现为:不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清洁手术,术后平均用药5~8天,手术预防用药率100%,联合预防用药率为67.3%(见表1)。究其原因主要是苛求降低平均住院日,医院环境污染以及医生与病人对手术感染的忧虑。表1 Ⅰ、Ⅱ类切口联合用药统计注:*为围手术期联合用药率
3.1.3 抗菌药物应用选药不合理
表现为用药起点较高,价格昂贵,广谱、高档药物使用较多(见表2);预防用药首选三代头孢类及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本次调查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占预防用药率的62.2%(见表3),并发现有抗菌药物应用剂量、配伍缺陷及不按药代动力学原则给药现象。原因多考虑与主观认知程度有关,包括药物使用的利益驱使作用。表2 各类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种类统计注:药物使用种类包括联合用药 表3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前十位排序注:*为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应用构成比总和为62.2%
从感染学角度分析:手术切口部位感染主要是由G+ 杆菌引起,头孢三代抗菌药物是针对G- 杆菌作用强的广谱抗生素。所以,手术预防感染应选用对G+ 杆菌作用强的,对G- 杆菌兼有作用的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3.1.4 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疗程不当
围手术期未按要求给药,抗生素更换频繁,术后预防用药时间偏长,术后用药<72h者仅为9.6%(见表4)。主要原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如抗菌药物分线使用管理及临床应用指南缺如;单纯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忽视无菌操作、手术技巧及营养调整等预防感染的相关支持疗法。表4 术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与持续时间
3.2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干预措施
探索与国际接轨并适合我国国情的 科学 评价与干预措施的可行性,促进合理用药。
3.2.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关键词:干预,模式,探讨,应用,合理,手术,医学论文,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模式探讨 内容摘要:【摘要】 目的 了解本院外科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为外科手术合理预防 应用 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对2005年度普外、肿瘤、泌尿外科择期手术病人15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Ⅰ类手术预防用药率为100%,术后联合用药率为67.3%,术后用
第二篇:0096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黎碧云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医院药学部 361026)
摘要 目的:了解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取随机抽样,对2009普外、泌尿外科、胸外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198份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率为98.98%,平均用药时间3.50天,术后联合用药率为35.35%,术后用药<48h为45.46%。结论:我院手术科室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没有严格执行临床指导原则,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此问题,应继续加大力度对临床进行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宣传,召开课题研讨,加强沟通协调,通过行政干预,促进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更加合理,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关键词: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2009我院出院病例198例。
1.2 调查方法:以随机抽取的方法抽取198份病例进行检查、登记并进行统计,检查统计项目包括科室、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及持续时间、手术种类(切口类型)、术前及术后用药情况(具体的品种:药物选择、剂量、频次、溶媒选择、给药途径、用药时间、是否联合用药和更换药物等)。结果
2.1 病例基本情况
按科室分布计:普外49例、泌尿外科12例、胸外科26例、骨科27例,妇产科63例,耳鼻喉科16例,神经外科5例,按手术种类计,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78例,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120例;按性别计,男90例,女108例;按年龄计,<14岁11例,≥14岁且≤70岁185例,>70岁2例,平均年龄33.5岁,最大78岁,最小1.5岁。平均住院时间13.2天/人。
2.2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2.2.1 I类切口手术有预防指征共33例
其中手术时间手术>3h的1例;年龄>70岁2例;涉及重要器官5例;有异体植入物:骨科17例+普外8例。2.2.2 药物选择的适宜性
①选择药物超出“相关管理规定” :预防用药首选β-内酰胺+酶抑制制(哌
/ 4
拉西林舒巴坦9例、美洛西林舒巴坦2例、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5例、头孢哌酮舒巴坦1例)17例;无过敏史选择克林霉素2例;对头孢过敏患者,首选阿奇霉素1例。
②药物选择起点高:选择头孢呋辛7例、头孢美唑4例,预防厌氧菌首选替硝唑、奥硝唑共7例。2.2.3 联合用药
在198例手术中,术后联合用药有70例(预防厌氧菌选择替硝唑、奥硝唑有7例),联合用药率为35.35%。2.2.4 更换药物
①更换抗菌药物有1例,并且无理由说明。②术前、术后用药不一致4例。2.3抗菌药物的使用
(1)单次剂量:没有发现不正确(2)给药频次: 没有发现不正确(3)溶剂选择:没有发现不正确(4)给药途径不当:没有发现不正确 2.4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及使用时间
(1)用药时间
①术前:未在术前2h内给药16例;急诊手术5例;术前2-0.5h给药177例,合格率为89.39%。
②术中:手术>3h,术中未追加1例。
③术后: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38号文件”(术后用药时间>48h),用药时间过长:本次抽查中I类切口手术78例,围手术期平均用药时间3.35天,其中术后未用2例,最长的用药时间为14天。II类切口手术118例,围手术期平均用药时间为3.59天,其中用药时间最短的为1.5天,最长的为11天。
(2)出院带药情况:无感染指征出院带药2例。2.5其他
(1)术后切口感染:198例手术中无一例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2)超过围手术期病原菌检测情况:无1例做病原菌检测。讨论与分析
3.1过分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198例中Ⅰ类切口手术78例(有33例Ⅰ类切口手术存在高危因素,有用抗
/ 4
生素指征),Ⅱ类切口手术120例,可是本次检查只有2例术后没有使用抗生素,其他均使用抗生素,围手术预防用药率为98.98%,临床科室对滥用抗生素危害认识不足,过分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感染。3.2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掌握不严、疗程过长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Ⅰ类清洁手术时间<2h,术前用药1次即可,除了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消化道、呼吸道与女性生殖道手术);存在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一旦感染后果严重的手术(颅脑、心脏大血管、门脉高压症手术等);有异物植入的手术(人工关节、心脏瓣膜置换、血管移植术等)或术前已经发生细菌污染(如开放创伤)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到24h,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到48h,Ⅱ类切口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h,必要时延长到48h[1]。
然而本次检查发现:术后预防用药时间偏长,Ⅰ类切口平均用药3.35天/人,Ⅱ类切口平均用药3.59天/人,术后用药>48h为54.54%,超过了指导原则规定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对手术感染存在忧虑。
3.3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38号:围手术预防用药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患者有无易感染等因素,按照《常见手术预防抗菌药物表》中规定的手术名称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一般选用对G+ 杆菌作用强的,对G--杆菌兼有作用的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本次检查发现:预防用药有首选β-内酰胺+酶抑制制剂、三代头孢菌素、依替米星、阿奇霉素、替硝唑、奥硝唑等,主要表现为用药起点较高,价格昂贵,广谱。由于手术切口部位的感染主要是由G+ 杆菌引起,《常见手术预防抗菌药物表》要求使用一二代抗菌药物,部分手术可以采用头孢曲松,而三代头孢菌素是针对G-杆菌作用强的广谱抗生素;β-内酰胺+酶制剂适用于因产β-内酰胺酶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不用于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氨基糖苷类因具有肾毒性、耳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也不用于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抑制剂,一般也不推荐做围手术期用药;对于头孢菌素过敏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G-杆菌科选用氨曲南。3.3抗菌药物用药时机不当
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极为关键,因为最需要提供保护的时间是术后的最初3 h,即在细菌定植发生之前,因此抗菌药物必须在手术前给予,即术前0.5~2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手术时间>3h,或失血量>1500ml,可术中给予第 3 / 4
2剂,以保证在整个手术期间切口部位有充分的有效浓度,使病原菌不能定植和引起感染[2]。本次检查发现:198例中术前30分钟未用抗生素有16例;手术>3h,术中未追加1例。说明还有部分医生没有意识到把握预防性给药时机的重要性。3.5联合用药
根据《指导原则》围手术期用药应以单一用药为主,对于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可以联用,但必须有明确的指征。本次检查发现:外科阑尾手术和妇科经阴道的手术多采用联合用药,主要以甲硝唑+头孢菌素类联用(预防厌氧菌选择替硝唑、奥硝唑有7例),联合预防用药率为35.35%。甲硝唑属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而且目前外科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3],因而该类药与抗生素联用可扩大抗感染范围和增强抗菌作用,提高疗效,其联用是合理的。
4.结论
本次调查可见我院手术科室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继续加大力度对临床进行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宣传,召开课题研讨,加强沟通协调,通过行政干预,促进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更加合理,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594-1596.[2]景莉,曾仁杰,赵晓丹.23例围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房,2004,15(4):228.[3]王佩,李玉珍,黄靖等.万古霉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3):157.作者简介:黎碧云,女(1967.8-)。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主管药师,从事临床药学工作,联系电话:***,E-mail:lby670809@sohu.com.4 / 4
第三篇:外科围手术期抗菌的药物预防应用规范
外科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与规范
1.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发生在切口、手术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应保证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范围 2.1清洁手术
2.1.1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加强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
2.1.2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过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年龄大于70岁。(5)糖尿病控制不佳。(6)恶性肿瘤放、化疗中。(7)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2.2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
清洁-污染手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药,污染手术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2.3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开引流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3.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3.1 种类: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
3.2 剂量: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药物溶媒量100~150ml(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
3.3 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参考抗菌药物的达峰时间和半衰期)给药,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3.4给药地点:手术室
4.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选药依据 4.1针对手术部位正常菌群的成员
4.2既往该部位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性。4.3参考抗菌药物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4.4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应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中“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选用抗菌药物。5.各类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基本原则如下:
5.1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外疝手术、一般骨科手术、剖宫产手术(给药时间应在结扎脐带后)应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5.2周围血管外科手术、胃十二指肠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应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5.3颅脑手术、胸外科手术(食管、肺)、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应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5.4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应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 2
唑。
5.5阑尾手术:应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5.6结、直肠手术:应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
5.7肝胆系统手术:应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5.8泌尿外科手术:应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5.9妇科手术:应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应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 6.1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
6.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6.3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
头孢唑啉 1-2g;头孢呋辛 1.5g; 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
6.4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6.5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6.6 必须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6.7患者若需预防使用抗生素,需申请,科室主任同意后才能使用。7.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操作流程 7.1 择期手术
7.1.1主管医生手术前一日开临时医嘱(注明术前0.5小时用),填写术中临时医嘱单并打印,由病房领药。
7.1.2需做皮试者由病房护士完成,并在病历上记录皮试结果。7.1.3手术当日病房护士将药品和已打印的术中临时医嘱单交付手术室接病人人员。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开始前0.5小时(或麻醉诱导期)执行医嘱,同时在术中临时医嘱单执行栏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7.1.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可追加一次剂量(根据药物半衰期)。各科应根据本科手术特点或预计手术时间,提前将第二剂量抗菌药物提交手术室备用(操作程序同上)。若术中未用,手术结束后随病人带回病房。7.2急诊手术
7.2.1急诊手术术前用药由病区医生开临时医嘱,由病房领药。7.2.2需做皮试者由病房做皮试,紧急情况可由手术室做皮试。7.2.3各病区可根据本科特点,必要时保持一定数量术前常规应用的抗菌药物,或建立急诊病人领药绿色通道。7.2.4其余程序与择期手术同。7.3剖宫产手术
7.3.1为了避免胎儿接受抗菌药物,剖宫产手术应在钳夹脐带或断脐后给药。
7.3.2其余程序同外科手术。8.术后预防用药原则
8.1术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宜选择与术前相同的药物。
8.2 I类切口术后用药时间应不超过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II类切口与I类切口相同,III类切口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3-7天。
9.术后治疗性用药
术后如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属治疗性用药,应及时采集标本送细菌学检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注:病程记录中应注明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目的如:“预防”或“治疗”,不能笼统的写成“对症”或“抗炎”。下面内容为赠送的工作总结范文,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工作总结怎么写:医院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一年里,我在院领导、科室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本的工作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1、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医院及部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医学教,育网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以病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服务工作。向各位局领导以及全体教职工进行述职,请予批评指正。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我校一年来,秉承“质量是生命,师德是灵魂,公平是民心,安全是保障”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学校 6
建设为突破口,以“让教育接地气,创建新学校”为学校发展目标,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大打翻身仗,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实现了“质”的飞越。
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我们基本完成了《XX年目标管理责任状》中的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两基、师训、标准化学校建设、特色学校建设、艺体卫、财务管理、捐资助学、组织工作、信访监督、工会及团队、行风建设、安全、政务等xx项工作任务。
3、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能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刻苦严谨,视病人为上帝,始终把他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及时准确的完成病历、病程录的书写,对一些常见疾病能独立诊断、治疗。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遇到问题能在查阅相关书籍仍不能解决的情况下,虚心的向上级医生请教,自觉的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从而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亮点
1、确定和生成了“让教育接地气,创建新学校”的学校发展
目标。让教育接“地气”,创建“新”学校,是指教育必须遵循规律,脚踏实地,摒弃功利思想,拆掉空中楼阁,不折腾。努力让学校教育贴着“地面”,接受地中之气。更多的关注学校教育与师生愿望、诉求、发展的最佳契合点,使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润土壤,根植于新中国教育的优秀经验,根植
于中国的国情,根植于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全体师生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快乐成长、幸福成长、茁壮成长,创建一个全“新”的学校。
2、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中,全校上下戮力同心,攻坚克难,目前,已经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被评为市级先进,推荐省级先进。我们正在积极准备,迎接近期到来的省教育督导室的复检。在九月二十一日是的检查验收中,验收组的袁主任用感动、惊奇来形容他的心情,给予我校有内涵、有特色、有发展的高度评价,当场决定推荐我校为省级先进学校。
3、德育工作我们重点抓住“诵弟子规 孝行天下”德育主题
教育活动,开展“孝道”教育,传递“正能量”。“一周一行”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传统,一大特色。学生为父母长辈洗脚洗头、端茶倒水,做家务等,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感恩,并带动父母及全社会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学校收到家长反馈信息四百余件。我们编写了《诵弟子规 做小孝星》校本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学校自编了“孝亲操”,得到市督导室领导的首肯。(述职报告)我们把感恩教育延伸到了校外,全校师生长期照顾无儿无女的抗美援朝老军人卢爷卢、卢奶奶,定期看望,送去生活用品,全体男教师为其捆玉米秸秆等,老人给学校送来了锦旗。主题读书活动成果显著,我校吴彥川同学被选为我县唯一一名优秀学生进京领奖。学校设立朵朵爱心基金,全体师生每年募捐一次,用于救助校内外的弱势群体。
4、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构建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教改活动,一年来,举行了上下学期各两个月的教改展示课活动,天天展示,天天评课,使我们的教改取得了可喜欢的成果。曹红军的快乐课堂、王玉荣的自信课堂、周杰的高效课堂、宋永亮的激情课堂已经形成了鲜明教学风格。教学管理上,我们强化“规范”这一主旨,越是常规的工作,我们越是强制规范。学校实行查课制度,一年来,仅我参与的查课就进行了五次。
4、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全年没有请假现象,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这些基本工作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进步,虽然质变还是没有发生,不过相信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就会迎来自己的质变和升华。我在不断的提升我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我相信只要我做到了这一切,我就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四篇:《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概述
近年来,抗菌药物在预防细菌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及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1、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及意义
抗菌药物在外科领域预防性应用是指给予择期手术的病人预防性使用某种抗菌药物,此病人不应有潜在的炎症或感染,预防性用药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细菌对手术野的污染或感染。换言之,是适时的抑制初次接种的微生物定植、繁殖和扩散,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临床对照试验已证实,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因而可减少发病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并可减少脓毒血症的死亡率。
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政策
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自2004年起,卫生部先后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等法规文件,其中都涉及到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问题。
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1)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细菌学特点
SSI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但以内源性为主,即来自患者本身的皮肤、黏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其中,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大多为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在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切开手术中,SSI典型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同时,在结直肠和阴道,还存有厌氧菌(主要为脆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2)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
一般的I类(清洁)切口手术,如头、颈、躯干、四肢的体表手术,无人工植入物的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等,大多无须使用抗生素。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人工血管移植术、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70岁)、糖尿病、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II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污染较轻的III类(污染)切口手术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适应证。
已有严重污染的多数III类(污染)切口及IV类(严重污染-感染)切口手术(如陈旧开放创伤、消化道穿孔等),以及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例如化脓性腹膜炎、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应根据需要在手术前后应用抗菌药物,属于抗菌药物治疗的范畴,不属于预防用药范畴。
(3)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
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手术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以及患者有无易感因素等情况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等。
对于各类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如下:
①进入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大多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等。对于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则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
②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黏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菌污染,用药时应覆盖厌氧菌,一般为: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
③ 肝、胆系统手术,可选用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等。
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的注意要点如下:
① 患者对青霉素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大多二者联合应用。
②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不是理想的预防药物。但因其价廉易得,在我国耐药情况不严重的基层医院,在密切监控防止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③ 万古霉素一般不作预防用药,除有特殊适应证,如:已证明有MRSA所致的SSI流行时。④ 喹诺酮类由于其在国内的滥用,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一般不宜用作预防,除非药物敏感试验证明有效。
⑤ 对于下消化道手术,除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外,术前一日需分次口服肠道不吸收或少吸收的抗菌药物(如:新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配合口服泻剂或灌肠清洁肠道。不主张术前连用数日。
第五篇: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正确预防性应用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
一、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 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一)SS I的定义
SS 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等。SS 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 ~40%。SS I的概念比“伤口感染”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又比“手术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发生在手术后不同时期,但与手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二)SS I的诊断标准
1.切口浅部感染:术后30 d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致病菌;(3)具有下列症状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热,医师将切口开放;(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有分泌物不列为SS I。2.切口深部感染:术后30 d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大块人工修补材料等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2)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体温> 38℃,局部疼痛或压痛;(3)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诊断为深部感染。
3.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 d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1)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2)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3)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 1 有脓肿;(4)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二、手术切口的分类
SS I的发生与手术野所受污染的程度有关。既往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 Ⅰ类清洁切口、Ⅱ类可能污染的切口及Ⅲ类污染切口。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评估手术切口的污染情况, 目前普遍将切口分为4类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2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严重污染2感染切口为40%。确切分类一般在手术后做出,但外科医生在术前应进行预测,作为决定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三、SS I的细菌学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SS I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患者本身的皮肤、黏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的SS I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在结直肠和阴道还有厌氧菌(主要是脆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四、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
抗生素对SS I的预防作用无可置疑,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一般的Ⅰ类即清洁切口手术, 如头、颈、躯干、四肢的体表手术,无人工植入物的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等,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预防应用抗生素主要适用于Ⅱ类即清洁2污染切口及部分污染较轻的Ⅲ类切口手术。已有严重污染的多数Ⅲ类切口及Ⅳ类切口手术(如陈旧开放创伤、消化道穿孔等),以及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例如化脓性腹膜炎、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应根据需要在手术前后应用抗菌药物,不属于预防用药范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具体适应证是:(1)Ⅱ类(清洁2污染)切口及部分Ⅲ类(污染)切口手术, 主要是进入胃肠道(从口咽部开始)、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2)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血管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腹壁切口疝大块人工材料修补术;(3)清洁大手术, 手术时间长, 创伤较大, 或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眼内手术等;(4)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 70岁)、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
此外,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SS I发病率异常增高时,除追究原因外应针对性预防用药。
五、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
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患者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进入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黏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菌污染, 须同时覆盖厌氧菌。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可选用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表2所列药物可供选药时参考,但不同地区和医院SS I 3 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存在差异,选择预防药物时应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
患者对青霉素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 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大多二者联合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不是理想的预防药物。但因其价廉易得,在我国耐药情况不严重的基层医院,在密切监控防止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万古霉素一般不作预防用药,除非有特殊适应证,例如已证明有MRSA所致的SS I流行时。喹诺酮类由于其在国内的滥用,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一般不宜用作预防,除非药物敏感试验证明有效。
下消化道手术除术中预防用药外,术前一日要分次口服不被吸收或少被吸收的肠道抗菌药物(如新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并用口服泻剂或灌肠清洁肠道。不主张术前连用数日。
六、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1.给药的时机极为关键, 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 IC 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2.应静脉给药, 30 m in内滴完, 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缓慢滴入,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
3.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 h,因此,如手术延长到3 h以上, 或失血量超过1500 m l , 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8 h的头孢曲松,则无须追加剂量。
4.一般应短程使用,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或术前已发生细菌污染(如开放性创伤)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到24 h,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到48 h。连续用药多日甚至用到拆线是没有必要的,并不能进一步降低SS I发生率。手术中发现已存在细菌性感染,手术后应继续用药直至感染消除。
七、预防SS I的其他措施
尚有较多因素能影响SS I发生率,须采取以下综合预防措施。
1.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患者的机会。2.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 使患者处于最佳状态, 如控制糖尿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
3.传统的术前1 d剃毛已被证明是外科领域中的一个误区。剃毛后细菌会在表皮创面上定植,成倍地增加SS I的机会。在毛发稀疏部位无需剃毛。在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或用电动剃刀去毛。必须用剃刀剃毛时(如开颅手术), 应在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室即时剃毛。
4.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
5.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不起作用的引流物尽早拔除。长时间放置引流物不是持续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指征。
6.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但抗生素溶液冲洗创腔或伤口并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