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高度取决于生命境界的高度

时间:2019-05-14 22:4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法的高度取决于生命境界的高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书法的高度取决于生命境界的高度》。

第一篇:书法的高度取决于生命境界的高度

书法的高度取决于生命境界的高度 姜寿田

熊秉明在《关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的分类》一文中,曾有一极具哲思的论断,他说:“讨论艺术的真谛,到了„艺术即存在的阶段‟,应该算到了终点。如果还有所说,那是有关存在本身的问题。如果还有疑问,那是对于存在的疑惑。”

艺术本体的终极即生命本体,本体即终极存在,在这里艺术本体与生命存在贯通为一。因此,很多艺术审美问题,并不仅仅是纯粹的审美问题,而反映出的是存在、文化问题,对于艺术的解惑之道,也只能返归生命源始。海德格尔提出“诗意的栖居”,返归古希腊艺术,试图从审美存在本体论层面解决艺术与存在的双重困境,以解决西方现代哲学艺术之困。而早在19世纪,黑格尔就曾预言,浪漫主义所导致的个体自由解放必将使艺术归于终结而为哲学所取代,艺术将做好准备做哲学的婢女,也是从艺术本体层面对艺术存在论的揭橥。黑格尔一语成谶的是,20世纪西方观念艺术的兴起恰恰印证了黑格尔艺术将为哲学所取代的预言。虽然西方现代观念艺术的发展已逸出艺术本体范畴,但从生命个体而言,它却有力地证明了艺术与存在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儒家所倡导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也是从存在论层面对艺术的审美限定,它从更高层面,即人格本体论强调了人的道德文化归属感,而将艺术归根于人的道德、文化存在。

现代山水画巨匠黄宾虹在论到中国艺术时说:“中国的道德文章可以不死,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历久不灭的更是精神文明,艺术便是精神文明的结晶,现时世界所染的病症,也正是由于精神文明衰落的原因。要拯救世界必须从此着手,艺术就是祛病增寿的良药,历史上凡是世乱道衰的时候,正是艺术家努力救治的机会。”

以上这段极具文化自信力的话,表明黄宾虹也是从世道人心乃至民族文化本体的高度来看待艺术的,这与中西古今大哲之文化艺术如出一念。

从书法史上看,书法的迁变与文化嬗变同体共生,文化形塑书法,而书法也揭橥文化,并反映出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变迁,无不承载与揭橥出彼时的文化审美风尚。而从魏晋发端的书法文人化历史,则更是使书法成为优入圣域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最高象征。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衰落,书法却代替它成为一种表现最高意境和情操的艺术。林语堂则认为,书法培育了中国人基本的韵律感和美学精神。

书法的文人化性质与独特文化审美地位,决定了书家的文化价值定向,这是历史给出的答案。书法产生于中国文化内部,因而人文化成的文化要求便构成对书法的制约。从线的营构,品格到气韵、风骨、神采、意境都浸透着本土美学的形上追索,而这一切又归约为书家的个体生命存在。一个进入不了中国文化内部的书家不可能成为书法大家,也不可能创造出一流的伟大作品,这是毋庸置疑的。由此书法创作也如佛学渐悟的体道过程,书法的高度取决于生命境界的高度,单纯的技巧并不能深入中国文化内部,当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即如中国画中文人画与院画、戾家画之间存在的也是一个技与道的问题。早在北宋时期,苏轼就指出,世之工人能曲尽其形,而思致气韵则难以臻至。黄庭坚批评周越草书之俗,也是从其“胸次之罪”即境界格调不高出发的。这说明在以气韵、格调相高的书画领域,文与道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这里,道并不玄妙,道有形上之道、自然之道、生命之道、文化之道、个体之道。在道的泛化语境中,有一点是共同的,由文化自觉而超越世俗的创造性个体自律,历史上的每一位大艺术家无不具备这一点,这也是技与道的张力所在。当代很多中青年书家将技巧与文化作对立观,在思维上走向二元价值对立,实际上看看古代大家的知与行,这种所谓文化与技巧的对立争论便毫无意义了。“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从1992年介入书法,至今已逾22年矣,思来恍然如昨,而岁月骤逝,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知往者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在这22年不算短的时间里,我用之于创作的时间很短,仅于上世纪90年代初写了一段时间章草、《书谱》,便罢手,可谓浅尝辄止。后来近20年时间都用来读书写作了。这倒不是对创作不感兴趣,而是感到创作之难,尤其是在面对古代经典传统时,尤为感受到一种敬畏,因而感到较之无力地感性介入书法,还不如从文化立场去深入地体味它,研究它。20年来从书法理论史、书法史到现当代书法批评乃至现当代美术史、美术批评,写了五六部论著,自认对书法从文化、史学立场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近6年来,开始从创作层面关注书法,试图将对书法的观念思考诉之于创作。当然这里说的创作,仅是沿袭当下惯常的说法,实际上创作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与境界,并不是随便地写写字就可称之为创作。

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的转换过程,不论是知易行难也好,还是知难行易也好,皆需要严肃虔诚地对待。这里结集的作品,便是近期书法之思与践履之迹,雪泥鸿爪,托为心印。是为序

中国历史的漫长,也导致了文学艺术创作史、理论史的漫长。书法史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书法的思考也就从什么时候开始。从简单到复杂,从不自觉到自觉,每一种新的书法理论和观点的出现,总是伴随着新的创作思潮和流派,体验着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推波助澜,绵延而下,一代又一代书法理论家的认识,连跗接萼,波涌珠随,也就形成丰富的书法理论史。

姜寿田先生的《中国书法理论史》梳理了自文字始到晚清这样一个漫长历史过程的书法理论延续、嬗变,从泛化、朦胧到具体、清晰。作者将书法理论史放在文化史的大背景之下,在这个宽阔的地带,淡化了每一个朝代政事的界限,而以理论主线为特征进行。不止于朝代起讫,当行于所当行,因此降低了写史通常含有明显断代割裂的痕迹。譬如古代的书法理论家或轻或重地具有对书法创作意象情思、直觉感悟的把握方式,这一书论上的特征一直延续不断地起伏发展,形成若明若暗的内在结构之链。姜寿田在书中的许多部分都很强调这条绵延而下的主线的阐述,这也是我所兴会之处。因为一部理论史,理论家所把握的不仅是从理性、逻辑性方面来看待一个时代的创作,来切实无误地量化创作的是是非非,而可能是打开一个期待的视野,不以语言的理性获致。譬如书中论述了玄学、禅旨、逸格、淡意,就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而具体到个人的论述,又各具神韵,禀灵含异。可以看出,佛家思想中的“以心传心”的求解方式、道家的所谓“意致”的非理性把握,都在古代书论家笔下达成某种冥契。本书也似乎有意凸显这一点,使读者看到理论所阐释的很大部分是人的内在情感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该书也没有放弃相对的另一面,论述了“法”的秩序和理性化,譬如儒家知识论与审美的对立。在理论形态上,儒家的文艺思想主要是在文艺的入世功能,注重文艺的实际作用、效果,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写实与实意的纠葛。我以为姜寿田是有意通过比较,凸显言意之辨、虚实问题、形神之别、风骨之标这些方面,显示理论史多向的途径。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史的价值,这也体现了一个撰写者的眼力。古书论比起古文论,应属不多,但是古书论驳杂,却是可以承认的。如果不分巨细尽收兼论,不免破碎大雅,榛芜塞路。在《中国书法理论史》里,提取用来论述的古代书论家著作篇目并无多,选择严格,针对性强,会其旨归,得其神理。譬如论述“逸格”、“淡意”,就是从李嗣真、董其昌的书论为切入点。这两家的理论很能体现出中国古代抽象艺术崇尚简约而旨丰,虚空而灵气弥满的特点。“逸格”、“淡意”之说可以有几个特征,譬如求洒脱素淡、求纯出自然、求襟抱天然。从中我们看到了书法理论上一个很有价值的现象——抽象艺术起源于人对于外部世界的感受,但最终又转向人的内心求其超脱、简淡。姜寿田很在意这种转变的背景,寻找促使理论观点转变的成因,以构成论述的力量。同时,本书也体现了古代书法理论观点的反复、反拨,使人感受到古代书论家实践、检验标准的差异甚至反动,如“儒家知识论与书法审美的对立、紧张”、“书学的伦理化”、“书法秩序的内在紧张与冲突”,作者将此作为要点来分析、阐释,正是看到了书法理论史上两股以上力量相对、相悖的几个方向的发展。客观事物的本身具有互相对立的两个矛盾方面,而这正是理论的丰富所在。姜寿田游弋在古代书法的长河里,抉剔出最有代表性的论点并试图寻找出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在撰写《中国书法理论史》中,作者无疑要遇到许多理论建设上的变化,一些理论观点是如何产生变化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结果又是如何?作者倾心于细细抽丝剥茧,将本质的差别展示出来,因此在文中不时运用了“转换”、“变异”的字眼。作者很在乎转折阶段的理论衔接,既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去观察,又从书法美学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以本书的最后一章,即“碑学结构与范式转换”为例。作者把碑学现象还原到它的萌生时期,并且前置了它产生的萌芽——从傅山开始。这一提法可能会有不少读者感到过于突兀,因为距离太远,甚至有些不搭界。但是随着文中细致地推进,细微如缕地梳理,条理逐渐清晰起来,逐渐地接近了碑学的中心。任何一种理论转换都是使于毫末的,甚至潜伏期很长,不可能一朝一夕间凸显,这就需要作者有长远眼光,寻找吉光片羽,这个隐显不定的前期过程挖掘得越详实,它的说服力就越大。作者在末了论述康有为的碑学主张时,已经不单纯集中在碑学范畴之中,而涉及到了整个社会文化的观念,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文化情绪深层结构的探索、文化环境下艺术感知的变革躁动,当然还有这种碑学观对于后来乃至当代留下的沉重思考。一部书法理论史,它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于古代书法理论阅读、思考的基础上的。这些古代书法理论的存在,对于每一个阅读者来说都是对等的,因为它们已经是凝固了的历史遗留物。但是,撰写者如何去看待、判断,却永远是动态的、差异的,可以采用审美的、历史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实用的甚至某些自然科学的方法,构成不同的论述系统。姜寿田显然倾心于论述的开放性,运用既往文人心智所创造的艺术理论知识,包括西方的艺术手法,譬如阐释学,来研究古代波澜起伏的各类问题,在阐释问题的同时,视野有着囊括一切的普遍性,对古代书法理论的阐释是绝对的“现在”,同时又为未来准备信守它所阐释的,因为艺术语言的特殊标志是——属于一切存在的象征特性,没有任何观念是在一种意义上出现而提供给我们的。

如果说《中国书法理论史》有何不足,我以为还是过于简略。把古代书法史置于文化背景下无疑是准确的,但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建立或崩溃、式微是如何细致地体现的,这种转换有时不能提供有力的证明。譬如“理学的建立与尚意书论的衰退”,这二者的关系还是缺乏深入,要说服读者肯定要找到一些关捩,有果必有因,果已经现成,但不能因此忽略因的几种可能性。“玄学”、“佛学”、“理学”、“道学”,这些对书法理论影响至深的学说,征引容易,为了不让它们成为贴在外表的一道标签,必须切实找到相关联的所在。

《中国书法理论史》是一部很有表现个性的著作,循章节而读,波澜起伏,涛声盈耳,时有奇峰对插,琴瑟间钟之妙。姜寿田把这一类易于写得老气横秋、类似明人谢榛所说的“堆垛古人,谓之点鬼簿”的书写得朝气勃发、语辞新鲜,显示他整个把握和才气和论述的机敏,由此也引发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检验。

第二篇:寻求生命的高度

廉政文化进校园征文

寻求生命的高度

世界很小,心很大; 欲望很大,心很小。

一段“广州一年级小学生的理想”采访视频中,一个小女孩回答说想做官。记者问她想做什么官,她说,做一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童言无忌,在她的概念里贪官能得到很多东西。一个孩子有如此的理想,难道不是孩子、家长、乃至社会的悲哀吗?担当着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老师,难道不该扪心自问?我们尽到了一名教师传播文明、净化灵魂的职责了吗?

廉洁本是传统文化森林中一棵参天大树。它根深叶茂,万古长青。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回眸过去,时光擦去的是功利,历史镌刻的是人格。今天作为教师,我们有理由、有义务,率先扛起廉洁这杆大旗。我们有责任、有必要从自身做起,让廉洁之花开遍校园。

心应系苍生。

多少年,多少代知识分子胸怀天下,把国家之兴亡担于一身,把百姓的疾苦集于心头,令人感喟。海瑞死后,遗物只有八两银子一匹粗布和几套旧衣服;郑板桥被罢官后,他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引路,一头驮行李,送行的群众依依不舍。他们穿的是旧衣,吃的是粗米,从不在意。他们爱的是百姓,恨得是贪吏,一身正气。他们为的是天下,想的是社稷,苦了自己。范仲淹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更为心系苍生之千古绝唱;钱学森历经艰辛也要回国,其精神荡气回肠。一个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一个具有悲悯胸襟的人,想到的常常就不会是一个小我,更不该是那点蝇头小利。教师更应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行须为世范。

身教重于言传,只有教师本身有光明,才能照亮学生;只有教师心中有火种,才能点燃学生;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的感召力,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唯利是图的老师能理直气壮地教育自己的学生吗?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吗?作为一名教师,说到贪财搞腐败,其实并不具备条件,但是我们也要恪守教师的道德规范,要禁绝有偿家教之类的活动,更不搞学术腐败,不做名利的奴隶。当你从学生家长的手里接过钱后,你就失去了人民教师的尊严和形象。从读书到教书,我们付出太多,始有今日,更该倍加珍惜!我们必须确定这样的理念:只有忠实享受党和人民给予的待遇,莫存非分之想,莫贪意外之财,才能保持人格的独立和高贵。

志当存高远。

胡锦涛同志要求:广大教师要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如今,随着经济发展,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扪心自问,我们可曾有志?我们志在何方?身为教师要甘于在冷雨敲窗的夜晚或静谧平和的黄昏诵读经典或与自然对话;身为教师应保持一种静美的心境,拥有一种平淡的心态;在寂寞中洗去浮躁和污垢,寻求生命的高度。使生命之树郁郁葱葱,让生命之花灿然绽放。

第三篇:《生命的高度》演讲稿.

《人生的天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和同事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的天平》。

他成长在新疆天山脚下的一个边陲小镇——温泉县,纯净的阿拉套雪山,奔腾流淌的博尔塔拉河水,哺育了勤劳朴实的温泉儿女,而付建国同志,正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没有一诺千金的誓言,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的一生却是光荣的一生,敬业的一生,为税收事业奉献的一生,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臧克家曾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付建国同志短促的生命历程中,却让人感受到一个地税人的清廉与坚守!一个奉献者的平凡与执着!在他27年的从税历程中,从州局机关到博乐市局、阿拉山口局、温泉县局,直到精河县局,一步一个脚印,为自己的生涯画了一个完美的圆,汗水和足迹遍布故土的角角落落,一路播洒对事业的满腔热爱,一路写下无悔的人生篇章。不管在哪里任职,不管条件有多艰苦,他都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一心扑在工作上。他把同事视为手足,把下属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处处化解着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由于长期在异地交流任职,离家比较远,每次需要加班或着值班时,他就劝值班同志们回家,他说:“你们家就在这里,回家多陪陪家人,我来值班就可以了。”当干部职工的妻子要分娩时,他又会说:“你的妻子要分娩了,给你几天假期回家好好照顾你的妻子吧!”这些仆实而真诚的话语,却温暖着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心,同时也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他就这样一个人在单

位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双休日,一个又一个团圆节,有时烧一壶茶水,一包泡面,就是他的一日三餐。当他妻子在分娩时,他却没能陪在妻子身边,妻子只能一个人吃着红糖水泡馍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他总是偏向一方。

廉洁自律,一尘不染。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守住清贫、耐住寂寞,简单的几个字,在付建国的心中却重诺千金!他满腔热情的帮助企业,为纳税人排忧解难。有人说,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私事、私情。付建国面对亲人的困难,没有靠权力,更没有靠关系,而是以一己之力,担当起为人之子的全部责任!全心全意爱着父母、爱着家庭!在事业和孝心间,做到了公私分明、清廉如水!回眸凝望,泪眼朦胧中,再次打动我们的,唯有这充满深情的赤子之心!爱妻疼子慎用权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是付建国同志的人生信条,不管是当一名普通科员,还是担任县局局长,他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哪怕面对至爱的妻子,也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他面对亲人的“求助”这样说:“我的权利是人民给的,我是为人民服务的。”他是一个亲民勤政,公私分明的人。在付建国眼里,公车只是一个为群众服务的工具!不论付建国在哪里任职,自己和家人从来没有私自用过一次公车。每次爱人去看他,来回都是自己独自带着孩子坐班车,从不允许司机接送,当驾驶员提出要接送时,他却说:“坐班车才25元,来回接送一次要烧多少油呀,没必要!”这朴实的话语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在公与私的天平上他做出了无私的抉择。

由于长期劳累过度,2007年,付建国在参加单位的例行体检中,查出心脏病,但是他仍然带病坚持奋战在基层一线,尽管,医生告诫他,千万不能劳累,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但是,他从来没有为自己休过一天的假。不舒服了,就独自去小诊所打几瓶点滴,吃几片药。对自己的病情,付建国总是说,再等一等,闲下来就去检查,这一等,竟成永恒!2009年12月28日凌晨,付建国同志带着对税收工作的无限眷恋,带着对父母未尽的孝心,带着对妻儿无法弥补的亏歉,带着所有未了的情结和我们永别了!

当人们在岁月长河中匆匆前行,当人们在凡尘俗事中迷失自我,当人们在“五子登科”的梦想中飞蛾扑火,付建国的人生之路却愈加清晰、坚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了心中责任的召唤、为了地税事业的壮美,付建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以一段曾经绽放的生命,为我们奏响了地税人最美的华章!

第四篇:追求生命的高度

追求生命的高度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对待事业的三种境界。有的人别人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被动地工作,这种人,不客气地说就跟拉磨的驴一样,像故事中的第一个人。有的人也喜欢自已的工作,但总是目光短浅,只是致力于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这样的人很普遍,像故事中的第二个人。第三种境界,则是由衷地热爱,倾注自己的心血,以一种高瞻远瞩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像故事中的第二个人。第一个人把工作当成压力,只因为工作而工作,这种人没有远大理想和梦想,难以成功。第二个人知道了该做什么,认清了现状,比较容易有成功的机会。第三个人不仅仅有做事的热情,也有自己的远大梦想,这样的人容易朝目标进发而达成远大的理想并且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什么大家在同样的起点出发,而每个人的人生终点位置不一样呢?

故事告诉我们,安于现状混日子,还是积极进取创未来?心态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成功需要有自己的梦想和为了实现梦想的努力,才可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愿望。人们只有有了愿景,有了愿意努力的方向,才会心甘情愿的全神贯注做事情,才会愿意在通往实现愿景的路上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改善学习方法,全面系统思考问题等。那么,愿景是什么?在《第五项修炼》中是这样说的: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持有的意象或景象。也就是说,愿景是人们想要到达某一状况的想法,是人们的愿望,理想。人们的努力、奋斗,常常都是为了使现在的状况更接近自己的愿景,通过一步步努力,最后终于达到愿景,这时,就会有新的愿景出现。

人的生命是无常的,无法追求它的长度,但可以追求它的高度。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什么是想做的呢?这就是愿景。而人们在向自己愿景奋斗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增加了生命的高度,可以说每一个愿景的实现对于生命都是一次升华的过程。生命是实现愿景的基础,愿景是生命的精华,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没有一件值得他想要去努力的事情,那么他的生命难以想象是什么样子的,或者通俗点说,他活个什么劲儿啊?没奔头。可以这样说:一个人为实现愿景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价值。

第五篇:把握生命的高度

把握生命的高度

也许,在别人眼中,我是属于成功者。毕竟,07年承载着我的希望我的梦,留下我的汗水与足迹。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姜堰市第二批名教师、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学高级教师、个人专著出版等等,让2007年成为我四十年岁月生涯中,最值得纪念的一页。然而,成功的背后,却流露着多少辛酸与无奈,包含着多少苦涩与痛苦?!曾经,我向局长写过辞职报告,我也曾当面向局长请求免去我副校长职务,因为前行的路并不都是平坦的,有时我感觉好累!不过,最终我坚持了下来,为了自己钟情的事业,为了同事们信任的眼神,为了朋友们鼓励的话语。所以,如果说我的今天是属于成功的,那应该缘于我可爱的同事们的支持,缘于我这份独特的教育情结,缘于家乡这片教育热土的滋养。

2007年,是我思考的一年。曾经有教师问我,你是一位好校长吗?这个问题不是我回答的,应该是由教师评判的。我只能思考,我如何做一位好校长?我想,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努力做了四件事。一是把教师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虽然我经常反对有损教师形象的自私自利的个人行径,但我从不把教师当“神”看,他们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平常人,他们也崇尚富裕的物质生活,在他们努力工作的背后,我首先想到的是为教师谋福利,这是我在物质上回报教师辛勤劳动的唯一方式。多年来,我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尽管做得艰辛,尽管为教师谋取的福利微乎其微,但我尽力了,看到教师们开心和理解的笑容,我很快乐;二是始终维护教师的形象。我希望教师能够尊重学生,尊重家长,但我不可能让我的教师跪着教书,不可能让我的教师失去做人的尊严,无原则地迁就学生和家长。如果是我们教师的错,我可以毫不留情地给予批评,却不可能让家长和其他人来污辱我的教师。面对形形式式的家长,讲理的也好,不讲理的也罢,只要有谁侵犯了教师的利益,触犯了教师的尊严,我会坚决地站在教师的立场,维护教师的形象。这一点,我会永远这么做;三是创设教师专业成长的氛围。我不希望教师只成为会拉车的牛,我更希望教师是一只搏击蓝天的大鹰。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教师的教学水平、反思能力、科研能力、文化素养,是教师专业水平的综合反映,良好的专业水平可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育。如果有机会,我们的教师能够走出这里,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我们同样为他们祝福,所以我希望有一支专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谋取未来人生的需要;四是营造“家园式”的和谐环境。“让校园成为家园”,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管理梦想。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大家相处在一起,共事在一起,是种缘分。人生短短几十年,为什么不珍惜这份难得的机缘呢?为什么不能和谐地相处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呢?所以,数年来我总是悉心调处着同事之间的关系,看到学校和谐的工作局面,我们工作也很舒心。

2007年,是我行动的一年。我很遗憾,这一年来,我没有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学校教学管理和研究当中去。因为作为教研室的特聘顾问,我协助教育局完成了许多其他的事情,这也给了我许多学习的机会,和一个新的成长平台。在撰写全市教育科研报道和窗口学校的办学特色时,我与教研室领导一起走访了全市许多知名的学校,研究他们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之路的先进做法,从中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对全市的整体办学状况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撰写的报道一篇已经发表在《成才导报》上,一篇的稿件正在审阅过程中。暑假期间,为了打造姜堰教育品牌论坛活动,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几乎都泡在脚本的撰写和修改上,卢局长要求我放弃外出的机会,他本人先后五次亲自召开专题研讨会,讨论如何让论坛进行得更加精彩,尽管这项活动因为全市的人事变动胎死腹中,但让我对品牌教师、品牌学校、品牌教育、学校文化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下半年,期中考试之后,我又被教研室借用,协助“构建具有姜堰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省级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主持修改了七份子课题结题报告,编辑出版了一本反映全市该课题研究成果的书籍,自己忙里偷闲,也把自己的个人专辑进行了整理编辑,送交出版社正式出版。6月份,应唐山市开坪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邀请,我去给他们的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作了关于学校和谐发展的专题讲座。尽管忙了这么多的事情,但我还是心系学校教学管理改革。一方面,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开展了“六个一”工程,即要求教师每周备一节最好的教案、上一节最满意的课、设计一份最有质量的学生作业、写一份有思考的教学随笔、每学期出一份最满意的试卷、设计一份最好的教案。应该说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教师们是认真的、投入的,有些教师的成长是迅速的,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一日千里,但也有个别人是应付式的,后来我被借用之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师们去开展这“六个一”了,这不能不算是个遗憾;另一方面,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教学工作检查方式,而是变教学工作检查为教学成果展示,虽然是第一次尝试,有许多环节上还需要打磨,但是这种改革的效果还是明显的,一是减轻了繁琐的工作量,更加注重了实际效果,二是让教师有了一个追求更好的目标,我们就希望教师说出自己的好,三是发现了许多课程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和先进做法。

2007年,是我追求的一年。我追求的是一种心态的平和、恬静,我希望有阳光般的心情面对生活每一天,笑对每一个人,笑对生活的不如意,笑对人生的挫折与坎坷。“庞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由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人生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身躯是用来相爱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我们为什么要追求那么多不属于自己的,追求充满鲜花的人生路径?把人生看淡一些,闲适时看花看云,一杯清茶,一卷诗书,享受平淡人生,享受生命的境界。

自从一个新生命诞生之后,我们就走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而且是永不停息地向前奔跑,不能作一丝停留。也许,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因为人生有许多无可奈何,但我们可以把握生命的高度,让生命的轨迹更加精彩!

下载书法的高度取决于生命境界的高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书法的高度取决于生命境界的高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命的高度演讲稿

    也许生命原本没有高度,只是因为载体的不同才分出了高低。在中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群众性体育和学术团体。从19xx年建社至今,新老队员以登山、攀岩、科考为主要活动项目,深入到祖......

    细节决定高度(最终定稿)

    细节决定高度 一个人参加工作以后,不管在哪个领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做小事的“蘑菇”期。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工作初期都有可能被派去做一些琐碎的小......

    给生命一个高度(合集5篇)

    给生命一个高度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给生命一个高度让自己去欣赏,让别人去仰望。给生命一个高度 生命绝不是绿叶簇拥红花的荣耀,更多的是在荆棘杂草中远征的苦涩;生命也绝不是......

    生命的高度(1100字)作文

    精选作文:生命的高度(1100字)作文性质:雷锋精神永不磨灭生命的高度我来南京有4、5年了,在南京的每一年都只觉得冬天是没有尽头的,它的寒冷也持续的切割着人的皮肤、瞳孔和心。......

    追求生命的高度(5篇模版)

    追求生命的高度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而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所追求的生命的高度。 在网络发展的今天,高科技走进我们的生活,你会为了......

    追求决定生命的高度(定稿)

    追求决定生命的高度 英语课上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幸福”“是爱情”全班发出低低的笑声。问到我,我说:“是追求。’一个可以让你在失落低......

    成熟是生命的一种高度

    那些花儿 之 成熟是什么? 人们往往喜欢追求一种境界,那便是成熟。 成熟是 一种深刻的体悟生命的进程; 是自身不断更新和不断完善; 是思想的升华、灵魂的深化; 是生命的超然、人......

    生命的高度(议论文)1(精选5篇)

    生命的高度 ①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