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命名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体育总局

时间:2019-05-14 22:0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命名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体育总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命名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体育总局》。

第一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命名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规划与管理,发挥体育产业基地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以及对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创造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指经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具备相当基础、规模和特色的地区,或在体育产业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机构。

第三条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以地区(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为单位,命名为“(地区名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二是以体育产业某领域中知名企业或机构为单位,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第四条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设置要按照有利于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有利于全面带动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原则,注重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布局,兼顾区域分布,协调类型布局,依据资源禀赋,合理定位。

第五条

国家体育总局负责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认定、审批工作,并对其进行宏观指导,在政策、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申报预审工作,并协助国家体育总局对其进行管理和考核。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七条

申请认定“(地区名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条件如下:

(一)该地区体育资源丰富,体育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有相当的体育产业基础和规模,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要高于本省的平均水平,对本地区及周边的体育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二)该地区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环境优越,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体系健全,具备培育大型骨干体育企业和孵化中、小体育企业的条件。

(三)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与发展的思路清晰,规划切实可行,中长期发展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得当。

(四)当地政府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将体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第八条申请认定“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条件如下:

(一)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成绩显著,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所从事的行业中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意义。

(二)该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三)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发展趋势良好。

(四)发展的思路清晰,规划切实可行,中长期发展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得当。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九条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每年申报一次,申请提交截止时间为每年3月底。“(地区名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申请,由该地区人民政府提出,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行政部门核准,并报请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家体育总局推荐。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申请,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行政部门或所属国家级体育单项协会、行业协会核准,向国家体育总局申报。

第十条

申报“(地区名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申报表;

(二)该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

(四)地方政府部门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支持政策;

(五)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推荐函。

第十一条 申报“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单位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申请表;

(二)单位基本情况介绍(附单位有关证明文件复印件);

(三)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经济效益情况;

(四)单位所取得的社会效益评价材料;

(五)单位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六)开户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

(七)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行政部门或所属国家级体育单项协会、行业协会推荐材料。

第十二条 申报材料必须实事求是,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当年及未来3年申报资格。

第四章 评审程序

第十三条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评审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依照透明、规范的程序进行。

第十四条

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评审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公室),设在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具体负责评审组织工作。第十五条 评审办公室负责组建专家评审组。专家评审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议审查,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六条 评审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审组提出的评审意见提交拟命名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名单报国家体育总局核定批准。

第十七条 国家体育总局命名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予以授牌。

第五章 基地建设

第十八条 “(地区名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所在地的县、市、区政府应组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领导小组,统筹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并建立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十九条 “(地区名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重点是建设体育产品开发平台,形成良好的服务配套体系,向体育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政府服务和优良的公共服务。

第二十条 鼓励“(地区名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立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机制。

第二十一条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应重视自身竞争力的发展,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整合资源,逐步建成大型骨干体育产业集团。

第二十二条 鼓励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符合体育产业实际需要的各类人才。鼓励“(地区名称)国家体育 产业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组成技术培训联盟,加速培养体育产业人才。

第六章 管理与考核

第二十三条 “(地区名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应加强信息统计工作,每年12月底将本年度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状况及相关统计数据报国家体育总局和省级体育行政部门。

第二十四条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应于每年12月底前以书面形式将本年度示范基地发展情况报国家体育总局和省级体育行政部门。

第二十五条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实行动态考评制度,每五年重新组织评审。根据考评意见,经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对考核优秀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予以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限期整改;限期整仍不合格的,取消基地资格。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科研课题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科技部有关财务和科研管理制度,结合总局体育科研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局科教司立项资助的科研课题。科研课题分为重点研究领域攻关课题和国家队科研综合攻关研究课题两类(以下统称为课题),分别由总局科教司和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条 课题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科研经费主要用于支持事关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重点围绕备战奥运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

(二)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加强相关科研资源的统筹协调和有效整合,避免重复浪费。

(三)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课题经费应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课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二章 经费开支范围与规范

第四条 课题经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由总局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五条 课题经费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

(一)直接费用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印刷/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

1.设备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不得列支预算外设备,不得列支购买日常办公设备,应有完善的设备验收入库手续。课题承担单位应建立设备采购、验收入库和领用各环节内控制度。

2.材料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试剂、辅助材料等易耗品的采购费用。采购材料应有完整的材料出入库手续,大宗材料采购应签订合同,有完善的审批手续。课题承担单位应建立完整的材料采购和出入库内控制度。

3.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或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测试、计算、分析、化验及加工等费用。课题承担单位委托外部独立法人单位进行测试,须签订合同,并开具发票;在课题承担单位、合作单位内进行测试,测试化验加工 部门应为独立经济核算单位,应当建立任务委托和经济结算的有关规定。测试化验加工费严禁以劳务费形式列支。

4.差旅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研究活动、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出差人员应为课题组人员,出差地点与课题研究相关,应有出差审批手续、报销单等相关凭证。差旅费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列支国际旅费。

5.会议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课题承担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应有会议审批手续、参会人员签到表、会议纪要、会议通知等凭据。会议费不得包含专家咨询费、礼品费、招待费和旅游费等开支。

6.出版/印刷/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印刷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置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专业软件购买、专著出版等大额支出应有相关合同,专利申请及论文发表等支出应有受理函件或检索信息。不得购买通用性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不得列支日常手机及办公固定电话通讯费。

7.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研究人员(如在校研究生等)和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劳务费应按照课题经费预算据实列支,不得计提或分摊;原始凭证上应有领取劳务费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身份证号码、主要负责工作、劳务时间、本人签字等信息。

8.专家咨询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聘请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以及参与课题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专家咨询费相关原始凭证上应有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身份证号码、主要负责工作、劳务时间、领取签字等信息。专家咨询内容及建议需整理留存备查。专家咨询费只能支付给个人,不得支付给单位。

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8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500元/人天的标准执行。会议超过两天的,第三天及以后的咨询费标准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0—4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0—300元/人天执行。

以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0—100元/人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80元/人次的标准执行。

(二)间接费用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其中绩效支出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绩效经费应在科研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由课题承担单位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结合科研人员实绩统筹安排。间接费用不超过课题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 购置费后的20%。

第六条 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支出,应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说明,单独申请核定。

第三章 预算编制与审批

第七条 课题预算是预算执行、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经费预算的申报审批程序如下:

(一)课题经费预算经课题申报单位和课题组织单位审核后,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申报书》一并报总局科教司。

(二)总局科教司会同课题组织单位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课题预算进行评审或评估。

(三)课题负责人根据评审或评估意见对经费预算进行修改,经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组织单位审核后,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计划任务书》一并报总局科教司。

(四)总局科教司按照规定的程序批准课题经费预算。第八条 课题预算编制要求:

(一)编制课题预算应当根据课题研究的合理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二)课题预算应当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

(三)应根据课题经费开支范围确定支出科目编制课题预算,并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进行详细说明。

(四)多个单位联合承担的课题,应当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书中编列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连同《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计划任务书》一并上报。

第四章 预算的执行

第九条 课题经费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拨付,经费应在研究周期内按预算进度据实支出。涉及政府采购的经费使用,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课题经费严格按照下达的课题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按照以下程序核批:

(一)课题合作单位变更以及调整课题合作单位预算的,由课题负责人、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课题组织单位审核同意后报总局科教司批准。

(二)课题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出版/印刷/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预算如需调整,课题负责人根据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请,由课题承担单位审批,总局科教司在中期财务检查或财务验收时予以确认。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间接费用等预算不予调增,如需调减可按上述程序调剂用于课题其他方面支出。

(三)距结题期限不足3个月的课题,任何经费不得调整。第十一条 课题承担单位是课题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课题预 算调整审批程序;对总局课题经费和自筹经费分别进行单独核算,配合做好财务审计、财务验收等工作,及时按规定办理财务结账手续,保证课题顺利实施。

第十二条 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课题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严禁使用课题经费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

第十三条 课题经费实行决算报告制。课题负责人应配合财务部门编制课题经费财务决算报告,财务决算自上年10月1日起至本年9月30日止。课题经费到帐之日起至9月30日不满三个月的,当年可不编报课题经费决算,其经费使用情况一并在下一经费决算报告中反映。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决算报告进行审核、汇总,编制课题财务决算报告,于每年10月15日前报送总局科教司,作为审批下一预算的依据。

第十四条 在研课题的结存经费,结转下一按规定继续使用。课题因故终止,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由课题组织单位审核后报送总局科教司,课题结余经费(含处理已购物资、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变价收入)收回原渠道,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预算执行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课题实施期间出现计划任务调整、课题负责人变更或调动单位、承担单位变更等影响经费预算执行的重大事项,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应及时报课题 组织单位及总局科教司批准。

第十六条 课题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课题组织单位和总局科教司保留调配使用的权力。课题经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经费的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总局经济司、科教司对课题经费拨付使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总局科教司会同总局财务管理和审计中心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课题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检查和中期评估。检查和中期评估的结果,将作为调整课题预算、按进度核拨经费的依据。

第十九条 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配合课题承担单位及时向总局科教司提出财务验收申请,财务验收是进行课题验收的前提。总局科教司会同总局财务管理和审计中心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课题进行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验收:

(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二)未对课题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三)截留、挤占、挪用课题经费;

(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课题经费;

(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六)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

(七)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

(八)未合理安排预算支出,结余经费数额较大;

(九)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课题通过验收后,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课题经费如有结余,结余经费收回原渠道,并按照财政部有关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课题经费管理建立承诺机制。课题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课题负责人在编报预算时应当共同签署承诺书,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信息虚假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第二十三条 课题经费管理建立信用管理机制。总局科教司对课题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中介机构和评审专家等在课题经费管理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

第二十四条 对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课题经费、不及时编报决算、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总局科教司予以停拨课题经费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终止课题。对于未通过财务验收,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课题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取消有关单位或个人今后三年内承担总局课题的资格,并进行通报。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总局经济司、科教司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05年5月30日发布的《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体经济字[2005]210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国家体育总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国家体育总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国家体育总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在1999.10.01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总局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直属事业单(以下简称单位)的固定资产均是国有资产,直属事业单位无权自行处置。

第三条 总局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 单位的固定资产实行财务部门、财产物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管理的办法。各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应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第五条 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贯彻“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根据体育事业任务、工作计划、技术条件和财力可能等情况,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减少闲置和浪费。

第二章 固定资产的分类

第六条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规定标准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具体包括:

(一)单价在500元以上(含500元),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一般设备;

(二)单价在800元以上(含800元),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专业设备;

(三)单价虽然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大批同类的物资。

第七条 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增添和计价

第八条 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应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严格按照固定资产建计划和预算办法;要充分考虑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适应性,并与现有设备配套。体育器材要与先行国际比赛规则相适应。

第九条 新建房屋建筑物以及其他基建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报批。工程竣工后,财务部门依据工程决算及时登记固定资产账。

第十条 购置和调入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组织验收。对贵重的专业仪器设备,除根据合同、发票或调拨单进行事物数量验收外,还应当由技术部门、使用部门检验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如发现技术性能、产品质量及规格型号与合同不符等情况,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在商品素赔期内向有关单位联系解决。

第十一条 接收赞助、捐赠的固定资产,必须办理登记、入库手续,计入固定资产账,由单位统一管理。制说明书。

第十二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

(一)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或售出单位的账面原值(扣除原安装费)、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及有关税费等计价,进口设备的买价按海关完税价格计算。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总差额,计入当期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不计入固定资产原价。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交付使用手续的固定资产,应限期办理交付手续。同时,先按估计价值计价,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三)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约定的价格以及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调试费、有关税费等计价。

(四)盘盈、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固定资产市价、或者评估价格计价。

(五)接受捐赠、赞助的固定资产,按照发票、帐单所列金额及单位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无发票、帐单的,按照同类设备的市场价计价。

(六)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入帐。

第十三条 修缮和日常维护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均不列人固定资产计价范围,不增加固定资产原值。在原固定资产基础上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扣除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人后的余额计价。

第十四条 单位已入帐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其人帐价值。如调整人账价值,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一)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价值重新估价。

(二)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

(三)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

(四)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五)发现原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

第十五条 经批准调出、变卖、拆除和报废的固定资产,按照帐面原价注销。

第四章 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是指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包括报废、报损、调出、出售等。

(一)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应当严格按照原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国资事发[1995]106号)执行。各单位处置固定资产,必须报主管部门审批,不得擅自处置。

(二)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超过使用期限并确已失去使用价值需要报废的,需经单位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审查和技术鉴定,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报总局审批后,作报废处理。凡国家有特殊报废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三)固定资产报损。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损坏,需作报损处理的,由单仕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审查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报总局审批。

(四)固定资产的调出。需要调出的固定资产,由单位财产物资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报告,经单位负责人批准,报总局审批后,办理调拨手续。

(五)固定资产的出售。单位出售固定资产,需经单位财产物资管理部门技术鉴定并由财务部门签署意见,经单位负责人批准,报总局审批后执行。出售价格不得低于评估价格或总局批准的出售价。

(六)因比赛规则改变而不适用的体育器材,可以调拨给青少年业余体校等作为训练器材使用,由单位提出调拨方案,报总局审批后执行。

(七)凡经总局批准报损、报废、调出、出售的固定资产,由单位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调拨草、报废单、报损单等,经总局主管部门盖章后,具体办理有关手续。第十七条 对固定资产处置取得的收入,按照《体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有关规定,直接转入修购资金,并按专用基金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五章 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八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

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卡管理制度。

财务部门在固定资产总帐科目下,按照固定资产类别设置明细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原价。单位物资管理部门应当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照每项固定资产的类别、使用部门进行明细核算。

固定资产登记簿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开设帐页,每个帐页内按使用单位设专栏,每月按固定资产增减的日期序时登记,反映各类、各部门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变动情况。

单位应当为每一个固定资产项目设置一张固定资产卡片,载明该固定资产的编号、类别、品名、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性能、用途、使用单位、保管责任人、开始使用日期、原价、预计使用年限、折旧率、维护和更新改造记录等。固定资产卡片一式两份,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保管,领用时将其中一张交由使用部门管理,交回固定资产的同时将卡片交回。

第二十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领用管理制度。领用固定资产要完善各项领用手续。

第二十一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各单位要加强固定资产保养和维修工作,做到维护保养与定期检测检修相结合。对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单位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或专人使用)外,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维护保养、交接手续以及使用情况登记制度。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负荷,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人身安全。同时实行专管共用,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要建立设备使用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反馈设备状况、使用情况,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考评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二条 单位应当建立固定资产赔偿制度。由于责任事故、贪污盗窃等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损坏和浪费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处理。对直接责任者应当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触犯刑律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有条件的单位,对固定资产要参加社会保险。

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盘点核对,或采取分期分批清查核对的办法,由财产物资管理部门组织,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参加,共同清理核对。如发现盈亏、损毁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调整帐、卡记录,保证帐、卡、物相符。

第二十四条 对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在不影响单位正常业务开展和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使用。包括出租、出借、投资、入股、合资、合作、联营等。

事业单位将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必须严格按照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发的《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国资事发1995]89号)中的有关规定执行。报总局审批后,办理资产评估、立项、确认等相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或由主管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应根据《体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建立修购基金,用于维修、更新、购置固定资产。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应当参照企业财务制度,逐步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第六章 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

第二十七条 单位应设置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和权限范围。

第二十八条 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本办法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单位财务和财产物资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各部门和所属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二十九条 单位内部各部门的管理职责:

(一)财产物资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拟定固定资产购建计划和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档案,负责固定资产编号、建卡、调配、领用、清查盘点、仓库保管和有关资料档案管理,记录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办理调拨处置等事项。

(二)使用部门应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保养、维修、清理、盘点工作,登记和保管有关帐卡以及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和故障处理等情况的记录,提出固定资产大修理建议、计划,定期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核对有关帐目,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帐、卡、物相符。

(三)财务部门综合管理固定资产,负责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分类帐的核算,审核固定资产购建、维修、处置计划,正确记录固定资产变动情况,核算修购基金的提取和使用,定期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核对帐目,参与固定资产的验收、清理盘点,监督和检查固定资产使用情况。

(四)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逐级负责制。单位对其主管部门负责,主管部门对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必须纳入单位的工作考核范围,定期检查评比。第三十条 单位可以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指标评比奖励办法,报总局备案。第三十一条 考核指标必须包括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和保值增值情况,以及单位有无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和专(兼)管干部及其职能是否到位,是否严格执行本办法等情况。

第三十二条 总局将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国家体委下发的《体委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办法》[(86)体计财字371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范文)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家科研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体育科研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局立项资助和经总局申报获得其他渠道财政经费资助的科研项目,资助方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依托单位是指受总局委托负责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的单位,依托单位也可以作为承担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研究任务;承担单位是指承担科研项目研究任务的单位;科研项目责任人是指科研项目的第一负责人。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四条 总局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申报审批程序如下:

(一)申报单位应按本办法的规定编制经费预算,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申报书》一并报总局科教司;

(二)总局科教司组织有关专家或中介机构对入选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进行评审;

(三)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责任人根据评审意见对经费预算进行修改,经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依托单位审核后,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一并报总局科教司;2个以上单位联合承担科研项目的,科研项目依托单位应与其他承担单位就研究任务、工作条件、经费分配、成果权属以及相关责任等签订协议(合同)书并报总局。暂不能确定协作内容及协议(合同)书的,应将主要协作内容、预算依据和经费拨付方式等在经费预算中说明。

(四)总局按照规定的程序批准经费预算及资助额度。

第五条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包括来源预算与支出预算。来源预算包括总局资助经费、国家其他科技计划资助经费、单位自筹经费等。支出预算包括科研业务费、设备费、管理费、人员费等。

(一)科研业务费包括测试、计算、分析费,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品购置费,计算机编程及机时费,实验动物的购置、饲养费,协作费(外单位承担部分研究试验工作的费用),差旅费,业务资料及翻译费、检索查新费,打印、论文发表及出版费,知识产权 登记费,调研及会议费,专家咨询费,结题验收费等。

(二)设备费包括自制专用仪器设备材料、配件购置费和加工费,科研专用软件及小型专用仪器设备购置费。设备费预算中不得列支购买日常办公设备的费用支出。

(三)管理费是指补偿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为组织和支持项目研究而支出的费用,包括直接管理费用,公用仪器设备、房屋的使用费,水、电、供暖、通讯、办公用品等费用和管理人员费用。管理费预算不得超过科研项目资助经费总额的10%。

(四)人员费是指用于直接参加项目研究人员的补助性劳务费用。人员费预算不得超过科研项目资助经费总额的10%。

第六条 经批准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及资助额度原则上不做调整。由于项目研究目标、重大技术路线或主要研究内容调整,以及不可抗力造成意外损失等原因,对项目经费预算造成较大影响,确需调整预算时,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规定程序报总局批准。

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七条 科研项目经费采取一次核定、分下达的方式拨付。

第一次拨款在审批《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后下达给依托单位。在研项目的结余经费,结转下继续使用。

后续拨款在检查评估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后,对符合项目进展要求的项目,继续下达给依托单位;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核减后续经费。

第八条 科研项目依托单位应根据总局批准的经费预算及与有关承担单位签订的协议(合同)书,按期足额给有关承担单位拨付研究经费。

第九条 获准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应纳入依托单位及承担单位经费预算进行管理。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应按各科研项目独立核算,跨科研项目的经费核算应保持核算对象及口径的一致性。

第十条 科研项目经费支出须严格执行预算,专款专用。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科研项目经费;不得用于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福利性支出和生活性支出等。

严禁“以白条列支”、“以借代支”、“以拨代支”等违规行为。

第十一条 承担单位支出项目经费时,应由科研项目责任人按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范围和标准提出使用计划,经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按单位审批程序执行。不在预算范围内的开支,一律不予报销。

第十二条 科研项目的管理费和人员费应由承担单位提取、管理和使用。科研项目有两个以上承担单位的,应按协议(合同)书确定的各单位资助经费额度分别提取,不得重复提取。管理费应按当年实际拨款额的10%提取;人员费应按人员费预算比例的50%提取,其余50%应在科研项目验收合格后再提取,不得提前提取。

第十三条 购置专用仪器设备应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使用科研项目经费购置或研制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其管理权和使用权由依托单位与承担单位协商确定,并纳入相关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资产的处置按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科研项目经费中不得列支通讯费、市内交通费和餐费。确需支出的,可根据项目需要和经费总额情况,在资助经费的1-2%额度内编制公杂费预算,经批准后,以公杂费补贴形式发放给项目主要承担人员。

第十五条 依托单位应会同承担单位在每年9月30日填写以前的《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汇总表》,并与加盖财务专用章的经费支出明细,于10月15日前报送总局科教司。承担单位应将经费支出情况报送给依托单位。

第十六条 科研项目完成后,依托单位应会同承担单位编制科研项目经费决算,与其他验收材料一并报送总局科教司。

第十七条 结题项目的结余资金,经总局批准后,优先安排新增科研项目的支出、需要追加的项目支出,也可用于承担单位的科研工作。对因故中止或未通过验收的项目,追回所余经费。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十八条 总局负责组织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或专项审计。总局财务管理和审计中心应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加强对总局直属单位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会计核算和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依托单位和承担单位应建立、健全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约束机制,并对所依托或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子项目)经费支出行使监督权,做到审批手续完备,账目清楚,内容真实,核算准确,监督措施得力,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并接受有关部门组织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科研项目经费等违规违纪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通报批评、核减项目经费、终止项目、追回已拨经费、取消项目资助资格及申请项目资格等处理措施。对违规资金以及属于个人承担的费用,应予退回。

第二十二条 总局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进行绩效考评,并对依托单位、承担单位、科研项目责任人和评议专家的信誉度进行评价。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直属单位进行体育科研工作自筹经费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或按依本办法制订的本单位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总局体育经济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12月6日发布的《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国家体育总局文书档案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9-10-14 【生效日期】1999-10-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体育总局文书档案管理办法

(1999年10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体育总局”)档案工作的业务建设,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体育总局在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办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包括照片、录音带、录像带、软盘、印模等非纸质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第三条 各种专门档案,如会计、基建、保卫、科技等各类文件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立卷归档。

第四条 凡属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体育总局机关由各厅、司、局(以下简称各部门)分别立卷,办公厅集中统一管理;直属单位由各处室分别立卷,办公室集中统一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分散保存档案。

第二章 立卷任务的划分

第五条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主办文件材料的立卷。

第六条 举办全国性的单项体育比赛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主管项目运动管理中心立卷。

第七条 举办全国性或洲以上的综合性运动会及其它重大国际体育比赛形成的文件材料,按照《大型运动会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由承办单位整理立卷,运动会结束后将正本或复印件向办公厅移交。

第八条 参加在国外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等综合性体育比赛形成的文件材料,综合性的由对外联络司立卷,技术性的由竞技体育司立卷。

第九条 参加在国外举行的单项体育比赛形成的文件材料,综合性的由对外联络司立卷,技术性的由各项目运动管理中心立。

第十条 两个部门以上会签的文件,由主办部门立卷。

第十一条 体育总局与其他部、委的联合行文,以体育总局为主的,立卷存定稿(原稿)和正本;不以体育总局为主的,立卷存复印件和正本。

第十二条 全国性重要会议形成的文件材料,由办公厅和政法司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别立卷。各种专业性会议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主办部门立卷。

第十三条 凡经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以上领导同志审批、修改过的文电原稿,由办公厅局长办公室退主管部门立卷。以上领导同志有关体育工作的讲话、谈话记录、题词等,由记录人整理后交办公厅局长办公室统一立卷。

第三章 立卷要求

第十四条 以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和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为原则,灵活运用问题、名称、通讯者、时间、作者、地区六个特征,区别不同价值(保管期限)进行立卷。

第十五条 立卷人在立卷时,必须确定文件是否办理完毕,文件、文件稿本及文件材料是否完整、齐全。

第十六条 同一问题、同一会议、同一比赛、同一案件的文件以及正本与定稿、正件与附件、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多种文字形成的同一文件,应当立在一起,不得分开。

第十七条 文件和电报、电传应当按照内容的联系,合并整理、立卷,传真件须复印后存档。

第十八条 一般文件放在写成年;跨的文件放在办结年;计划、总结、报表、预决算等文件放在针对年;长远计划放在针对的头一年;法规性的文件放在公布或批准的;非诉讼案件放在结案年;专门形成的文件按专门立卷;为某项工作或某次会议准备的文件或参考材料,应当与该项工作或该次会议的文件一同立卷。

第十九条 照片、录音带、录像带、软盘、宣传品、奖品。印模等,应与相关的纸质文件材料一同归档,声像材料应标明时间、地点、内容和作者。

第二十条 案卷厚度不得超过2厘米。

第二十一条 卷内文件的排列按照时间顺序或重要程度排列。

下列情况的排列方法是:

(一)密不可分的文件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

(二)重要文件的历次稿,最后定稿在前,其它历次稿依次排列。

(三)奖惩、信访、案件等类型的文件材料,结果、结论。判决性材料在前,依据性文件材料在后。

第二十二条 编写卷内文件页号。卷内文件材料经过系统排列后,应当统一在有文字的每页材料正面的右上角、背面的左上角铅笔填写页号。

第二十三条 填写卷内目录。卷内目录上的各个项目应当用钢笔填写齐全,字迹工整。一份文件包括正本和定稿,为一个顺序号。文号是指文件的发文字号。责任者是指制发文件的组织即文件的发文机关,以印章为依据。标题不得更改或简化,标题结构不完整,缺少问题部分的应加以补写,没有标题的文件应当根据文件内容拟写标题。日期是指文件的成文日期。填写目录页号时,前面的各份文件只填写起页号,最后一份文件填写起止两个页号。卷内目录放在卷首。

第二十四条 填写卷内备考表。备考表用于填写卷内需要说明的情况。应当写明卷内文件的实有页数,文件和文件稿本是否齐全,并填写立卷人、检查人(指处负责人)及日期。卷内备考表放在卷尾。

第二十五条 填写案卷封面。

(一)案卷封面上的各个项目应当以厅、司、局为单位统一填写,字迹工整、清晰。部门、标题、三项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其余各项用铅笔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彩色笔。

(二)案卷标题要简明确切地反映卷内文件内容,一般包括作者、问题、名称三部分。

(三)案卷的保管期限须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确定。

(四)指案卷归属的时间。

第二十六条 案卷装订。

(一)案卷装订前应当对文件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对破损的文件材料,应当进行修补。装订部位过窄或装订部分有字迹的文件,要用纸加衬边。纸面过小的书写材料,要加贴衬纸。纸张大于卷皮的文件材料,要按卷皮大小折叠整齐。对字迹模糊或褪色的文件材料,应当予以复制或附上誊写清楚的手抄稿。复制件附于原件后一并归档。重要外文文件应当译成中文。

(二)案卷由立卷人装订,文件的左侧和下方要对齐,在左侧用双线三孔装订。装订要做到结实、整齐、不掉页、不倒页。不压字、不损坏文件、不妨碍阅读。装订长度在16厘米左右。

(三)装订时要去掉文件上的曲别针、大头针、订书钉等金属制品。

第四章 归档时限和要求

第二十七条 凡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应在第二年的第一季度前,机关由各部门秘书将案卷集中,统一向办公厅档案处归档;直属单位由各处室分别立卷,交办公室集中统一管理。

第二十八条 归档时。机关各部门秘书和各直属单位办公室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应当对案卷质量进行检查,对案卷进行系统排列(如按处、按项目顺序排列),并填写案卷目录一式2份。案卷目录上的标题必须和案卷封面上的标题一致。

第五章 档案的利用

第二十九条 办公厅保管的档案主要供体育系统使用,不对社会开放。

第三十条 借阅档案的审批、登记手续。

(一)借阅本部门的档案一般不须经过审批手续;

(二)借阅其他部门未经公开的档案,须经档案所属部门的领导批准;

(三)借阅党务、纪检、监察、人事、审计、保卫等方面的档案,须经有关主管部门领导批准;

(四)借阅党组的档案须经办公厅领导批准;

(五)直属单位和外单位借阅档案,必须持本单位介绍信,注明利用者的身份,利用档案的目的与范围,经办公厅领导或相关部门领导批准;

(六)借阅者应填写“借阅档案登记表”。

第三十一条 重要档案只能在档案处查阅,不得借出。

第三十二条 借阅档案者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对所借档案应当妥善保存,注意保密,保持档案原貌的清洁、完整与安全。不得转借,不准在案卷上标注符号,不准涂改、伪造、损毁、拆散、抽取、销毁档案,不准擅自出版、公布和复印档案,不得擅自将档案带出机关。

(二)借阅者出差、出国、休假或调动工作时,应将所借档案全部归还档案处。

(三)借阅档案的期限为1个月,到期不能归还,应办理续借手续。

第三十三条 借阅者如有违反第三十一条的行为,将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规定酌情给予如下处罚:

(一)通报批评;

(二)赔偿损失;

(三)罚款;

(四)没收非法所得;

(五)追究行政责任;

(六)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处罚,可单独或合并使用。

第六章 档案的保密

第三十四条 各厅、司、局和各直属单位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及行政法规,确保档案的安全。

(一)档案在未向社会开放前,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档案内容,或擅自扩大利用范围。

(二)严禁将档案带往国外、外地、家中及公共场所。严禁邮寄档案。外出工作必须携带档案时,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三)不得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或在电话和通信中谈论档案的秘密问题。

第三十五条 违反档案保密制度,私自提供、抄录、扩散和公布档案的内容,造成失密、泄密事故的;私自将档案赠送和出卖给外国人的;私自携运和邮寄档案出境的,对直接责任者,应限期追回有关档案(包括档案复制件),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销毁档案必须登记造册,经主管领导批准,派专人监督销毁。

第七章 档案库房管理

第三十七条 档案人员要忠于职守,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三十八条 档案库房是机要重地,非档案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因公需要进人者,必须由档案人员陪同。

第三十九条 根据库房温度、湿度的要求,做好通风、降温、去湿工作。

第四十条 保持库房设备整洁,力求做到无尘、无霉、无虫蛀、无鼠害、无杂物。第四十一条 库房内禁止吸烟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酸碱腐蚀性化学制品。

第四十二条 库房内的消防设备应当经常检查,使之保持完好。

第四十三条 人离库房要断电、锁门。

第四十四条 库内所保管的档案一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护档案安全。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1996年11月25日修订的《国家体委机关文书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命名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体育总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命名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体育总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体育总局文书档案管理办法

    中国狮子联会文书档案管理办法 (2012年3月15日 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狮子联会(以下简称“联会”)系统档案工作的业务建设,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提高科学管理档案......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共五则)

    关于印发《国家电子信息产业 基地和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为规范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申报、认定、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根据《关于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

    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专题

    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 为规范评审工作程序,确保国家卫生城市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报 国家卫生城市每2年命名一次,逢单数年为申报年。国家卫生城市申报遵循......

    国家卫生城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 为确保国家卫生城市评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规范评审程序,特制定本办法。一、申报 国家卫生城市评审每三年为一个周期。其中,第一......

    2012国家体育总局社会课题

    2012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 项目编号 负责人 1608SS12001 冯潮 安徽省徽州民俗体育流变研究 1609SS12002 王敏 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内容、标准和核算方......

    国家体育总局“大武术观”范文大全

    树立“大武术观”要从建设体育强国、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角度出发,以战略思维和面向世界的眼光,充分认识和发挥中华武术的时代价值、特殊功能和优势特色,推动中华武术事业的大发展......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作 者: 发布时间: 2010-08-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 为规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评选命名管理工作......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通过先进文化企业的示范、窗口和辐射作用,引导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