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路行业统计管理规定修订
《铁路行业统计管理规定(修订)》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有效地组织铁路行业统计工作,保障铁路行业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铁路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铁路局依法组织实施的铁路行业统计调查活动。
铁路统计调查对象(以下简称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铁路管理、运输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铁路主要装备制造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铁路主要装备制造是指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货车、大型养路机械制造等。铁路行业统计调查活动是指通过调查表格、问卷、行政记录、大数据以及其他方式搜集整理统计资料,运用于铁路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类统计调查行为。
第三条 铁路行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全国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管理、建设发展以及主要装备制造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统 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四条 国家铁路局是铁路行业统计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管理并监督全国铁路行业统计工作。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根据铁路统计工作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委托其他机构(以下称铁路统计机构)承担铁路行业统计相关工作。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设立综合统计机构(以下简称铁路综合统计机构),配备专职统计人员。
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在国家铁路局领导下协助监督、检查所辖地区铁路行业统计工作。
各铁路统计调查单位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的铁路统计工作。
第五条 铁路统计机构应当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明确统计职责,指定统计负责人,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第六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依照有关统计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拒报、迟报统计资料,拒绝、抵制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第七条 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铁路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应当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严肃性,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以 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提供虚假的统计资料或者伪造、篡改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其他统计资料;不得放任、纵容或者袒护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不得对拒绝、抵制弄虚作假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铁路统计机构及其统计人员有权拒绝、抵制单位负责人强令或者授意篡改统计资料及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
铁路统计机构及其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第八条 铁路行业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铁路行业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九条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归口管理、协调全国铁路行业统计工作;制定铁路行业统计工作规划、统计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编制铁路行业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制定铁路行业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标准,制发铁路行业基本统计报表,审查或批准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所属单位拟订的统计调查项目。
(二)搜集、审核、汇总、报送、发布、管理铁路行业统计数据;组织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实施全国性、行业性和专项统计调查;对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管理、建设发展以及主要装备 制造业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预测,提供咨询服务,实行统计监督。
(三)监督检查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情况,协助有关部门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四)指导铁路行业统计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开展统计科学研究。
(五)推进铁路统计信息化建设。第十条 其他铁路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制定有关统计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国家和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部署的统计调查任务。
(二)搜集、整理、管理、提供统计资料;组织开展统计分析,提供统计咨询建议,实施统计监督。
(三)组织统计业务培训;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第十一条 铁路统计人员应当熟悉和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铁路行业统计规章制度,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单位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拒绝、抵制并按照职权纠正各种统计违法违章行为。
第十二条 铁路统计机构及其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以下职权: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要求有关单位 和部门如实提供统计资料,检查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
(二)统计报告权:整理、分析统计调查资料,及时准确地向上级统计机构和本单位负责人提出统计报告。
(三)统计监督权:对铁路行业生产经营、建设发展等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三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为铁路统计工作提供所需的人员、经费、技术装备等保障条件。应当保持本单位承担统计工作的人员相对稳定,对不称职、不合格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相关人员应当具备执行铁路统计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第三章 统计调查管理
第十四条 铁路行业统计调查项目由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家统计局审批或备案后组织实施。
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统计调查项目及其调查制度一并报经备案或者审批。
统计调查制度内容包括总说明、报表目录、调查表式、分类目录、指标解释、指标间逻辑关系,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的还应当包括抽样方案。
统计调查项目方案规定的所有内容,非经原审批或者备案 机关批准,不得变更。
铁路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由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执行国家和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统计调查计划、统计制度方法、统计标准,保证铁路行业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报表制度的完整和统一。
第十六条 铁路统计机构制定的统计调查项目的主要内容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内容重复、矛盾。
第十七条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归口管理和统一申报铁路行业统计调查项目。
第十八条 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统一制定铁路行业统计标准,保证铁路行业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第十九条 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制发的统计调查表,应当在右上角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机关或者备案机关、批准文号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
未经批准或者备案、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有权拒绝填报并向上级统计机构举报。
第二十条 铁路统计机构应当以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规定的铁路行业基本统计报表制度为基础,辅之以抽样调查、重 点调查和科学推算。
铁路统计机构应当积极推进统计调查方法改革,搞好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衔接和配套。
第四章 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一条 铁路行业统计资料实行分级管理。铁路综合统计机构归口管理铁路行业统计资料,并建立健全与其他铁路统计机构的资料共享机制。铁路调查单位负责本单位统计资料的管理。
第二十二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根据铁路行业统计规章、统计标准规定,设置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统计数据的审核、签署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应当由填报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上报。统计调查制度规定不需要签字、加盖公章的除外。使用网络提供统计资料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三条 铁路统计人员应当对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提供的统计资料进行审核。统计资料不完整或者存在明显错误的,应当由铁路统计调查单位依法予以补充或者改正。
第二十四条 铁路统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纸介质和其他介 质的统计资料的交接、保密和归档管理制度,对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及电子数据信息等统计资料,实行专人管理,按国家以及铁路行业统计资料管理规定的时限保存,不得涂改、丢损和随意销毁。
第二十五条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负责审定、公布铁路行业统计资料,发布年度铁道统计公报,定期公布铁路行业主要统计指标数据。铁路行业统计资料未经铁路综合统计机构审核认定,不得对外公布。
第二十六条 铁路统计机构及其统计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布和使用铁路行业统计资料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统计资料保密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有义务向省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国家统计局派出的省级调查机构提供所需要的统计资料。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应当加强对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执行统计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九条 铁路统计机构应当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查处统 计违法行为,及时移送有关统计违法案件材料。
第三十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协助铁路统计机构开展铁路行业统计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十一条 铁路统计机构开展统计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检查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统计工作情况,听取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情况介绍,调阅审查与统计业务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文件、原始记录、台账、报表和其他资料、信息,索取相关证据资料的复印件。
(二)填发铁路行业统计监督检查查询书,向被检查单位查询有关事项。
(三)根据检查结果整理填发铁路行业统计监督检查记录,由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四)依据检查情况,提出对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承担统计任务的机构和人员的奖惩建议。对检查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铁路统计机构进行统计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证件;未出示的,有关部门有权拒绝检查。
第三十二条 对铁路行业统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铁路行业统计主管部门进行举报。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年*月*日起施行,2006年9月21日公布的《铁路行业统计管理规定》(原铁道部令第28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铁路行业统计管理规定
铁路行业统计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有效组织开展铁路行业统计,保障铁路行业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统计体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有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铁路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铁路局依法组织开展的铁路行业统计活动。
本规定所称铁路统计调查对象,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铁路管理、运输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主要设备制造及运用等活动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本规定所称主要设备,包括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货车、大型养路机械等。
第三条 铁路行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开展统计调查,监测分析铁路运行情况,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四条 国家铁路局负责开展铁路行业统计工作。国家铁路局综合统计机构负责铁路行业统计归口管理工作,专项统计机构根据铁路行业统计工作需要具体承担铁路行业专项统计相关工作。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铁路专项统计机构统称为铁路统计机构。
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在国家铁路局领导下协助开展所辖地区铁路行业统计工作。
第五条 铁路统计机构应当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明确统计职责,指定统计负责人,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第六条 铁路统计机构负责人对本机构生产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直接责任;其中铁路综合统计机构负责人还对专项统计机构报送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监管责任。
铁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生产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直接责任;其中铁路综合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还对专项统计机构报送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监管责任。
本规定所称统计数据质量是指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第七条 国家铁路局、铁路统计机构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铁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铁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提供虚假的统计资料或者伪造、篡改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其他统计资料;不得放任、纵容或者袒护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不得对拒绝、抵制弄虚作假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铁路统计机构及其统计人员有权拒绝、抵制任何强令或者授意篡改统计资料及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
第八条 铁路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有关统计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拒报、迟报、谎报统计资料。
第九条 铁路行业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铁路行业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十条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铁路行业统计规划、统计规章制度、铁路行业统计标准、铁路行业统计报表;审查铁路专项统计机构拟订的统计调查方案;组织开展全国铁路行业统计工作。
(二)搜集、审核、汇总、报送、发布铁路行业统计数据;组织实施国家及铁路行业调查和普查;组织监测分析铁路运行情况,提供统计咨询服务,实行统计监督。
(三)组织开展铁路行业统计监督检查,协助有关部门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四)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综合交通运输统计中涉及铁路领域的相关工作。
第十一条 铁路专项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统计法律法规和铁路行业统计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组织、实施国家铁路局部署的专项统计调查任务。
(二)搜集、整理、管理、提供统计资料;组织开展统计分析,提供统计咨询建议。
第十二条 铁路统计机构及其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下列职权: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如实提供统计资料,检查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等。
(二)统计报告权:整理、分析统计调查资料,及时准确地向本单位负责人和国家铁路局提出统计报告等。
(三)统计监督权:对铁路行业生产经营、建设发展等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铁路统计机构及其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第十三条 铁路统计人员应当熟悉和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铁路行业统计规章制度,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拒绝、抵制并按照职权纠正各种统计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四条 铁路统计调查对象的主要责任是:
(一)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铁路行业统计规章制度;按要求配合国家统计调查、铁路行业普查和专项调查;
(二)按制发的铁路行业统计报表制度报送数据;
(三)制定本单位统计制度并组织实施;
(四)为铁路统计工作提供稳定的人员、经费、技术装备保障;相关人员应当具备执行铁路统计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第三章 统计调查管理
第十五条 铁路行业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铁路局制定并报国家统计局审批或者备案后组织实施。
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并将统计调查项目及其调查制度一并报送审批或者备案。
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应当包括总说明、报表目录、调查表式、分类目录、指标解释、指标间逻辑关系;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的还应当包括抽样方案。
统计调查制度总说明应当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统计范围、调查内容、调查频率、调查时间、调查方法、组织实施方式、质量控制、报送要求、信息共享、资料公布等作出规定。
统计调查项目和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内容变更的,应当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或者原备案机关备案。
铁路行业统计调查项目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家铁路局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国家铁路局制定的统计调查项目的主要内容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内容重复、矛盾。
第十七条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归口管理和统一申报铁路行业统计调查项目。
第十八条 国家铁路局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统一制定铁路行业统计标准,保证铁路行业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第十九条 铁路行业统计调查表应当在右上角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机关或者备案机关、批准文号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
未经批准或者备案、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铁路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并予以举报。
第二十条 铁路统计机构开展统计调查,应当以规定的铁路行业统计报表制度为基础,辅之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科学推算。
铁路统计机构应当积极推进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做好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衔接和配套。
第二十一条 铁路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执行国家和国家铁路局统一制定的统计调查计划、统计制度方法、统计标准,保证铁路行业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报表制度的完整和统一。
第四章 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二条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归口管理铁路行业统计资料,按相关规定建立健全铁路行业统计资料共享机制。
第二十三条 铁路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根据统计法律法规和铁路行业统计规章制度,设置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并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
铁路统计调查对象应当建立健全统计数据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应当由填报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上报,统计调查制度规定不需要签字、加盖公章的除外。使用网络提供统计资料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四条 铁路统计人员应当对铁路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的统计资料进行审核。统计资料不完整或者存在明显错误的,应当由铁路统计调查对象依法予以补充或者改正。
第二十五条 铁路统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纸介质和其他介质的统计资料的交接、保密和归档管理制度,对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及电子数据信息等统计资料,实行专人管理,按国家以及铁路行业统计资料管理规定的时限保存,不得涂改、丢损和随意销毁。
第二十六条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负责审定、公布铁路行业统计资料,发布铁道统计公报,定期公布铁路行业主要统计指标数据。铁路行业统计资料未经铁路综合统计机构审核认定,不得对外公布。
第二十七条 铁路统计机构及其统计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布和使用铁路行业统计资料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统计资料保密的规定。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应当加强对铁路统计调查对象执行统计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九条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应当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及时移送有关统计违法案件材料。
第三十条 铁路统计调查对象应当配合铁路综合统计机构开展的铁路行业统计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十一条 铁路综合统计机构开展统计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检查铁路统计调查对象统计工作情况,听取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情况介绍,调阅、审查及复制与统计业务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文件、原始记录、台账、报表和其他资料、信息;
(二)向被检查单位查询有关事项,询问相关人员并做好记录;
(三)根据检查结果整理填发铁路行业统计监督检查记录,由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四)将检查情况在行业予以通报;对检查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开展统计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未出示的,有关部门和企业有权拒绝检查。
第三十二条 铁路统计机构负责人和统计人员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依规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国家铁路局委托其他统计机构开展相关统计工作的,按照依法签订的委托协议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原铁道部于2006年9月21日公布的《铁路行业统计管理规定》(铁道部令第28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数据统计管理规定
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充分发挥统计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三、内容
(一)、工业统计工作任务
工业企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为各级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资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编制和检查、监督业务计划提供依据。
第二,按照集中统一分工负责的原则,采用适当的组织形式和科学有效的方法,满足各专业管理要求。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积极完成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任务,为企业决策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统计服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发挥统计监督作用的过程。
(二)、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充分发挥统计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保证统计人员实事求是的做好统计工作,按照集中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要求,我们设立综合统计、职能部门统计、车间统计三级统计人员,为明确职责,便于管理,保证数据传输渠道畅通有序,现将各级统计人员职责及内容概述如下。
我公司综合统计部门设在财务部,生产车间均设专职统计员。第一、综合统计人员职责
1、组织全公司统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和上级统计部门制定的各项统计条例、制度、方法和规定,负责制定本公司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及统计方法,并监督执行,负责公司统计人员业务培训。
2、协调各专业部门和车间的统计工作任务,负责统计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指导,负责各类统计报表数据的收集、整理、审核、计算与分析。
3、认真、准确、及时、全面地填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本公司综合性统计报表,监督、检查各部门统计报表制度的执行情况。
4、整理、积累和保管综合统计台账、历史统计台账,组织各部门原始记录的整顿工作。
5、监督检查各部门计算机程序数据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第二、各职能部门统计人员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及本公司制定的统计制度、方法和规定。
2、认真、及时、准确地编报各类统计报表。
3、检查本部门归口指标计划执行情况,运用统计技术进行分析,并向企划部提交统计分析报告。
4、系统地整理、积累和保管本专业的各项统计资料,管理好本专业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
5、按时录入各类数据。
(三)、统计工作有关规定
第一条各级统计人员严格按照“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关规定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条各部门的统计报表必须按照综合统计部门制定的报表表式统一填报,各项统计指标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及计算依据,受表单位有权对填表单位的数字进行质量检查。
第三条上级机关颁发的统计报表,必须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填报,属于综合性的,由公司领导批给综合统计部门填报,属于专业性的,由公司领导批给部门专业统计人员填报,但报表必须经综合统计审批后方可上报。
第四条为避免车间报表的重复性,各车间填报的月度或统计报表,原则上按照综合统计部门制定的统一表式填报,如果确因工作需要,各专业统计部门编制的统计报表,经综合统计部门审批后,车间方可接受填报。
第五条统计人员必须维护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及时性,各部门报出的统计数字,如发现有差错或接到查询应及时据实向受表单位提出订正和说明,否则,视情节轻重,给予100元---500元的处罚,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一旦查处,将追究当事人及部门领导的责任,影响严重的,给予调离工作岗位和降职处分。凡因提供的数字失真,造成领导决策失误,或因上报时间拖延,造成严重后果者,给予行政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
第六条统计台账必须按时汇总登记,避免积压,并按时间先后装订成册、统一编号,需要存档的要立卷存档,以便于填制报表、分析和查询,凡使用计算机程序录入的必须及时录入,做到日清月结。
第七条各单位统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轻易调动,综合统计部门对各单位统计人员的配备是否适当,有权向主管负责人提出意见。
第八条统计资料要妥善保管,根据资料的性质分别规定保存期限,不得任意丢失、毁损,一般情况下,统计报表保存期5年,统计台账应永久保存。使用计算机程序填报数据及报表的资料,永久保存。统计人员调动时,必须办理统计资料的交接手续。第九条统计数字要注意保密,提供属于机密的统计数字要按公司保密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报表数据报送时间:车间报表为次月2日前,职能部门为次月4日前,公司级数据报表10日前报出。报表方式,通过公司的办公自动化网络传输。本制度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金融统计管理规定
金融统计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科学、有效地组织金融统计工作,发挥金融统计在管理金融活动、指导金融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投资担保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以及经人民银行批准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金融机构系指除人民银行之外的各金融机构。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金融统计是指金融机构统计部门对各项金融业务活动的情况和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
第五条 金融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管理经济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完成各项金融业务统计报表;收集、整理、积累金融和有关国民经济的统计资料;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为金融部门和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检查和监督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加强金融监管和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第六条 金融统计工作遵循客观性、科学性、统一性、及时性和保密性的原则。
第七条 金融统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人民银行总行是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金融统计工作的主管机关。
第八条 金融统计应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处理和传输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九条 人民银行总行设立专职调查统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金融统计工作;人民银行省(区)、地、市级分行设立专职调查统计机构,负责领导、协调所辖金融机构的统计工作;人民银行县级支行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第十条 各金融机构总行、总公司设立专业统计机构,管理所辖机构的统计工作;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统计机构设置、统计人员配备,由其总行、总公司自行决定。
第十一条 人民银行统计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一、人民银行总行制定金融系统统计制度和规定。
二、领导、管理、协调、监督、检查金融机构的统计工作。
三、汇总、编制、管理金融系统统计报表。
四、科学系统地收集、整理、积累金融统计资料和有关国民经济资料。
五、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提供金融统计资料,对外公布综合性金融统计资料,协调、审核金融机构对外公布的统计数字。
六、组织金融机构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七、组织和促进金融统计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建立统一的金融统计数据汇总及传递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在金融系统内实行信息共享。
八、组织开展统计法规和统计质量检查,培训统计人员。
九、人民银行总行代表金融系统参加国内、国际金融统计活动。
第十二条 金融机构统计部门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本系统金融统计制度、办法,领导和管理本系统金融统计工作。
二、汇总、编制、管理本系统金融统计报表。
三、科学系统地收集、整理本系统金融统计资料和有关国民经济资料。
四、按规定向人民银行报送统计报表和统计资料,对外公布本系统金融统计资料。
五、认真完成人民银行布置的各项统计调查任务,在本系统组织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六、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统一编码和接口。
七、领导、组织本系统开展统计法规和统计质量检查,培训统计人员。
第十三条 统计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统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制度,按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填报统计数字,编制统计报表,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
二、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三、收集、整理、提供统计资料;
四、执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任务。
统计人员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依照规定的审批程序,要求有关单位、部门和人员提供金融业务资料,询问情况和查阅原始资料;
二、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
三、拒报不符合规定的统计报表,揭发和检举违反统计法令、法规、制度的行为。
第十四条 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统计机构及统计人员依照国家颁布的统计法律、法规和本规定行使上述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三章 统计报表管理和统计调查
第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管理金融系统全国性统计报表,并负责金融系统全国性统计报表的制定、颁发与撤销。人民银行省级分行负责监督、检查所辖金融机构执行统计报表管理制度的情况。
第十六条 金融机构总行、总公司管理本系统金融统计报表,并负责系统内全国性定期统计报表的制定、撤销,但须报人民银行总行备案。
第十七条 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可以制定地区性统计报表,但须报人民银行总行备案;金融机构省级分行、分公司可以制定本系统地区性统计报表,但须报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备案。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省级以下分行、分公司,不得制定地区性统计报表。
第十八条 人民银行省级分行、金融机构总行、总公司、省级分行、分公司,在遵循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的统计项目下,可增设必要的统计项目。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根据金融管理的需要,可要求所辖金融机构增设必要的统计细目和附表。
第十九条 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应严格控制临时性统计报表的制定和颁发,减少临时性统计报表的数量。
第二十条 金融系统全国范围或地区性统计调查,由人民银行总行或人民银行分支行组织金融机构共同进行;金融机构本系统的统计调查,由各金融机构负责组织。
第二十一条 人民银行制定统一的金融统计标准,以保障统计调查中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的标准化。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国家统计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编制发布的统计调查表,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统计部门有权拒绝填报。
第四章 金融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三条 为了确保国家机密,保证对外公布金融统计资料的准确、统一,金融统计部门应加强金融统计资料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人民银行总行负责管理全国性金融统计资料;人民银行省级分行负责管理所辖机构的金融统计资料;金融机构负责管理本系统金融统计资料。
第二十五条 金融统计资料的公布,实行“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办法。
人民银行总行依照国家规定,定期公布全国性金融统计资料;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根据人民银行总行规定,定期公布辖区金融统计资料,并报其总行备案。对外公布个别项目的统计数字,须报经主管行长批准。
金融机构总行、总公司对外公布全面的金融统计资料,须经本行(公司)行长(经理)批准,报人民银行总行备案;公布单项金融统计数字,须报经本行(公司)行长(经理)批准。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公布所辖金融统计资料,按照其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但必须报同级人民银行备案。
第二十六条 对外公布有密级的金融统计资料的审批权限,实行分级负责制度。
绝密、机密、秘密级的金融统计资料,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公布。
绝密、机密、秘密级金融统计资料的划分,按《金融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执行。
对外公布绝密级金融统计资料,必须报经国务院审批后,由人民银行总行公布;对外公布机密级金融统计资料,须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对外公布秘密级金融统计资料,全国性数字由人民银行总行批准,金融机构本系统的数字由其总行、总公司批准。
第五章 统计监督和统计检查
第二十七条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部门依法监督检查金融机构的统计工作、统计质量以及统计法规的执行情况。
金融机构统计部门在同级人民银行的组织指导下,监督检查本系统统计工作、统计质量以及统计法规的执行情况。
第二十八条 人民银行统计部门应配备政治素质好,熟悉法律和统计业务的专职或兼职统计检查员。
专职和兼职统计检查员均发给《金融统计检查证》。《金融统计检查证》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填发。
第二十九条 统计检查员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行使统计检查权。统计检查员必须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不殉私情。统计检查员执法犯法者,从严处理。
第三十条 统计检查员有权向被检查金融机构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被检查金融机构在接到《统计检查查询书》10日内应据实答复。
第三十一条 人民银行省级分行统计部门对所辖金融机构统计法规执行情况、统计质量和统计工作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内容和重点应根据其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实施的情况具体确定。同时写出书面材料报人民银行总行。
第六章 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二条 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定期对本系统金融统计工作进行评比,同时人民银行定期对整个金融系统统计工作进行评比。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金融统计人员或者集体,分别给予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等奖励。
一、在改革和完善金融统计制度、统计方法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
二、在完成金融统计调查任务、保障统计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进行金融统计分析、统计预测方面有创新,取得重要成绩的;
四、在运用和推广现代化信息技术方面,有显著成绩的;
五、在强化统计教育和统计专业培训,进行统计科学研究,提高统计科学水平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
六、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同违反统计法规的行为作不懈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三十三条 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统计部门及其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人民银行给予处罚:
一、虚报、瞒报金融统计资料的;
二、伪造、篡改金融统计资料的;
三、拒报或者屡次迟报金融统计资料的;
四、违反本规定,未经批准,自行编制发布金融统计调查表的;
五、违反本规定,未经核实和批准,自行公布金融统计资料的;
六、违反本规定有关保密条款和《金融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的;
七、侵犯金融统计机构及其人员行使本规定职权的。本条所规定的处罚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一、警告;
二、通报;
三、限制放款;
四、罚款;
五、追究有关当事人和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以上处罚可以并处。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对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三条所受处罚不服的,可按《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办法》的规定申请复议。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人员,提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和金融机构,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人民银行总行备案。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6年10月23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暂行规定》和《其他金融机构统计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海南省统计管理规定
海南省统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统计管理,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国家统计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统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省统计工作。
市、县、自治县统计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工作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支持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工作,吸收和组织统计人员参与讨论有关政策,研究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充分发挥统计的咨询、服务、监督功能。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工作部门应当加强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统计机构,逐步实现全省统计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管理现代化。
第六条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编制内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乡、民族乡、镇统计员会同有关人员负责农村基层统计工作,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乡、民族乡、镇统计人员在统计业务上受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领导。
第七条
大、中型企业应当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小型企业、乡镇企业以及街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统计业务受所在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
统计人员从业,需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取得资格证书。
第九条
统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各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统计负责人,以及具有统计专业职称人员的调动,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调离统计人员,应当及时补充。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各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置统计检查机构或者统计检查员,负责统计监督检查工作。
统计检查员由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各主管部门委任,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发给《统计检查员证》。统计检查员在执行检查监督任务时,必须出示《统计检查员证》。
统计检查员在检查工作中有权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在接到《统计检查查询书》之日起___日内必须作出答复,逾期不答复的,以拒报论处。
第十一条
全省性统计调查的调查方案,由省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或者会同省有关部门共同制订;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组织的统计调查的调查方案,由各部门统计机构制订。调查对象为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调查对象涉及本部门管辖系统外的,必须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各部门对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制发的统计调查表需要补充少量指标的,应当依法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或者备案。
第十二条
未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的统计调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拒绝填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权废止。
禁止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
第十三条
建立统一标准的省、市、县基本单位名录库。名录库的建立,应当通过基本单位普查和行政登记方式进行。各有关行政登记机构必须把行政登记资料输送到统计信息网络,统计机构利用行政登记资料,修订和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四条
各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由本行政区域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管理,统计机构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电子邮件、公告等形式发表统计公报或者统计信息。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公布本系统的统计资料,应当报经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核定。
新闻、出版单位及各种传播媒体发表尚未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应当经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核准。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涂改、销毁统计原始记录和其他统计资料。各种原始统计资料的保存、销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中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驻琼企业单位上报其主管部门的统计资料,应当同时报送当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第十八条
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确定密级,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管理。
尚未公开发表的统计资料,未经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提供。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积极发展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业,充分利用可以公开的统计资料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工作部门、企业事业组织对在统计工作中改革创新,做出显著成绩,或者在执行统计法律、法规方面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一条
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或者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统计人员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批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建议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国家统计法律、法规及本规定,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奖励或者晋升职务的,由做出有关决定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物质奖励和撤销晋升的职务。
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组织违反国家统计法律、法规和本规定,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可处以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的罚款。
个体工商户有前款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可处以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组织违反国家统计法律、法规和本规定,拒报或者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可处以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的罚款。
个体工商户有前款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可以处以___元以上___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统计人员玩忽职守,使统计资料发生严重差错或者统计检查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