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值税会计核算局限性及改进建议(最终版)
摘 要:
增值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增值税的部分会计处理方法存在与我国会计确认、计量原则 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冲突的局限性。分析了存在局限性的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以求推动其会计处理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关键词:
增值税;会计核算;局限性;改进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126-02 增值税是我国的重要税种之一,它的会计核算在税务会计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增值税的一部分会计处理与我国会计确认、计量原则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存在矛盾,产生了增值税核算的局限性。本文先将对核算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后针对存在问题的提出改进建议。1 增值税会计核算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会计确认、计量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四部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比性、相关性、可理解性、重要性等内容。目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存在背离会计核算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局限性。1.1 企业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不相配比
我国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
然而,在核算当期增值税的进项或销项税时,税额是以购进价格或当期销售收入乘以税率计算的。但是,在纳税人的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当期购进的 材料或货物等不一定当期销售。所以,如果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那么在计算增值税时,与销项税额相对应的进项税额的计算依据应该是当期销售成本,而非购货成 本。可见,税务会计上销项税额的确认采用权责发生制,而进项税额的确认却是形式上的收付实现制。这样做,使得同一会计期间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配 比并不符合会计原则的配比,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会计信息。1.2 存货成本的计量缺乏可比性
企业会计核算的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资产均应按照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入账。《会计准则》中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 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及其他成本。其中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相关税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时,实际支出有货物买价、采购费用等和增值税进项税。如果取得普通发票或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核算时,增值 税进项税额记入其成本。但是,如果取得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现行增值税核算办法的要求,货物买价和采购费用等记入存货成本,而增值税进项税则记入应 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在这种做法下,存货成本反映的只是实际支付成本的一部分,失去了可比性。
另外,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不论是否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均按价税合一核算存货成本。所以,目前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企业存货的计量缺乏可比性。1.3 财务报表中增值税的相关数据不明晰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可理解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增值税下的二级科目多,日常核算复杂,如果不详细列示,会严重影响到它的可理解性。另外,其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属于重要信息,应 该单独披露。但是,目前的做法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将增值税与所得税、营业税等一起记入应交税费项目,并未单独披露;在利润表中,不体现增值税的情 况,只是将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计入产品销售成本。这些做法不仅无法完整体现企业的交易情况和获利过程,使财务报表使用人无法明确增值税对本期损益的影响,而且与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目标也相距甚远。2 增值税核算局限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我国增值税采用的是财税合一的核算模式,该模式强调会计处理必须符合税法的要求,当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的会计处理与税法产生矛盾时,会计准 则让位于税法,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具体表现为: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在会计准则制度中融入税法的具体规定,通过会计准则制度规范会计行为。在这种模式下,会计核算以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和扣税权利作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依据,放弃了自身的要求与原则,使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不能够客观真实地反 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限制了我国会计理论的完善进度。在财税合一的会计模式下,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过多地受制于国家的税收制度,所以,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方 法过多地受制于税法中的限制,使增值税会计理论研究不能独立开展。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在多元化信息需求的形势下,财税合一的会计核算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纳税的信息需求,也难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而 财税分离模式,即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对独立运行的核算模式,可以有效避免核算中存在的与会计原则冲突等问题。作为和增值税并列作为我国的两大税种的 所得税,已经采用了财税分离模式,从保持税务会计系统的严谨性角度来说,两大税种应采取同一核算模式,所以,未来,增值税或许会实现与所得税核算模式 的统一。如果增值税能采用财税分离的核算模式,那么以上列举的增值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就会得到有效的改善。3 完善增值税核算方法的建议
为了使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能更好地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相关的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基于现有的财税合一模式,针对上述增值税会计核算缺陷,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3.1 核算企业增值税进项及销项税时设置过渡科目
为了解决增值税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不相配比的情况,对企业购进货物时没有支付货款对应的进项税部分及销售货物时没有收到货款对应的销项税部分 进行核算时,可以在将税费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之前,先计入一个设置的过渡科目中,等实 际支付或收到款项时再将相应的税费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这种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使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相配比,得到准确的当期应交增值税额,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3.2 核算涉及存货的增值税时设置新科目
为了使涉及存货成本具有可比性,笔者认为,对一般纳税人来说,增值税专用发票仍按原来税法规定的方法处理;对普通发票及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到的不能抵扣的增值税,可以设置一个新的费用类科目,使其作用与应交税费相似。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分离出来,也计入上述费用类会计科目,不再计入购进成本中。这样做,使购进入库的存货都不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成本项目将具有可比性。
3.3 完善增值税相关报表的结构和内容
目前报表对增值税内容的披露不够详细、完善。为了有利于企业投资者和税务机关了解企业的税款缴纳情况,企业应该将增值税的各项费用在财务报表中列示,并且在利润表、负债表以及其他的会计附表等中注明相应的增值税金额,并保证各项增值税信息记录的准确性。综上,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是同时涉及会计制度及税法的要求,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目前,增值税处理还存在进销项税不匹配、无法反映存货实际 成本、报表中数据披露不明晰等核算问题,可以从设置增值税过渡科目、设置新的费用类科目核算存货成本、明晰增值税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完善。
第二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制度
攀枝花顺升电梯有限公司
凉山分公司会计核算制度
为了规范公司会计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公司会计核算规范。
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一)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与业务素质相适应,并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
(二)设置会计人员工作岗位,明确各个工作岗位职责。
(三)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等。
(四)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纳税申报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二、会计核算
(一)设立账册,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经营费用”、“应付账款”、“管理费
用”、“银行存款”、“实收资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等会计科目。
(二)填制会计凭证和等级会计账簿
1、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真实、合法、有效,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
2、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开具专用发票必须做到字迹清晰,不涂改,填写项目齐全。
3、自制原始凭证应如实填制。
4、会计人员取得外来的原始凭证,必须严格审核,对于审核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经办人员,要求其更正错误或者重开。
5、会计人员取得对外开具发票(提供劳务)视同销售行为,填制记账凭证,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等科目,贷记“产品销售收入”等科目。
6、会计人员取得完税凭证(上缴增值税)填制会计记账凭证,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7、月份终了,根据企业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填制会计凭证,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科目。本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增值税”科
目。
(三)编制财务报告和纳税申报表
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财务报告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三、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一)根据国家规定、结合内部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二)建立财务处理程序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要求和传递程序;会计核算办法;会计账簿的设置;编制会计报表的种类和要求。
(三)建立健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
(四)建立原始凭证的记录管理制度。
二0一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制度
XX市XX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增值税会计核算制度
为了规范公司会计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公司会计核算规范。
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一)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与业务素质相适应,并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
(二)设置会计人员工作岗位,明确各个工作岗位职责。
(三)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等。
(四)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纳税申报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二、会计核算
(一)已发设立账册,必须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原材料”、“制造费用”、“经
营费用”、“应付账款”、“管理费用”、“银行存款”、“实收资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利润”“劳务收入”、“在建工程”“其他应付款”等会计科目。
(二)填制会计凭证和等级会计账簿
1、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真实、合法、有效,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
2、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开具专用发票必须做到字迹清晰,不涂改,填写项目齐全。
3、自制原始凭证应如实填制。
4、会计人员取得外来的原始凭证,必须严格审核,对于审核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经办人员,要求其更正错误或者重开。
5、会计人员取得对外开具发票(提供劳务)视同销售行为,填制记账凭证,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等科目,贷记“产品销售收入”等科目。
6、会计人员取得完税凭证(上缴增值税)填制会计记账凭证,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7、月份终了,根据企业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填制会计凭证,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科目。本月多交的增值税,借
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增值税”科目。
(三)编制财务报告和纳税申报表
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财务报告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三、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一)根据国家规定、结合内部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二)建立财务处理程序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要求和传递程序;会计核算办法;会计账簿的设置;编制会计报表的种类和要求。
(三)建立健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
(四)建立原始凭证的记录管理制度。
四、附则
(一)本办法由XX市XX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财务科负责解释。
(二)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浅议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浅议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
【摘要】财务报表揭示的信息是基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求,而不是针对具体会计信息使用者。为满足具体使用者因不同决策对不同信息的需求,只能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将报表数据转化为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也是财务分析的根本目的。文章针对现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提出了几项改进建议,以便广大投资者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获取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财务报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某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会计资料,是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如管理者、股东和债权人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水平的主要信息来源,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状况、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企业财务人员或投资者利用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资料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比较和评价和研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办法。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三种,在分析实践中这几种分析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根据企业不同利益相关人对财务信息的不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提供不同的决策信息。
财务分析的基本职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化为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报表使用者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去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在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时,应特别关注重点、大额、异动的报表项目,并对一些重要的财务比率指标进行全面深地分析,从中获取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并采用了“资产负债观”的核心理念,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报表使用者在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时,往往容易收到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影响。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确实给信息需求者提供了的决策参考信息,但是目前的财务报表分析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主要包括在下列几个方面:
1. 财务报表资料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资料本身的局限性会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造成影响,让分析者无法确认财务报表所揭示的企业全部实际情况。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企业会计政策作出判断。如对存货的计价,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存货的实际成本。不同的方法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使企业间相同报表项目的内涵不同。而且会计方法本身具有局限性,会计数据不一定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都是估计数额,这种估计数额构成费用的一部分,直接影响会计报表。此外,货币计量的局限性、财务数据的虚假和操纵及财务报表缺乏时效性等也会影响分析的质量。
2.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组要的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管是只使用其中一种还是二者并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报表使用者在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时,往往直接拿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偿付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的分析,而没有对这些数据进行一些必要地剔除(如对非正常和未实现利润的剔除、对不真实资产和负债的剔除)和处理。一般投资者通常容易忽视对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质量、资产和负债质量、所有者权益质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而且,财务指标只是供给分析者一个参考,具体分析还要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而定,也和分析者的角度有很大关系。比如,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变现能力的高低,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中需要从季节性生产的变化、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存货的结构以及影响存货周转速度的项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准确判断该企业的营运能力状况。资产负债率反映债权人权益占企业全部资本的比率,对于债权人、股东和经营者来说,这个指标都是决策的重要指标,但他们考虑的角度会有所不同。
3. 财务报表分析者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准则等编制而成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失误,甚至恶意隐瞒,这直接影响着分析的结果。而且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对财务报表的认识度、解读力与判断力以及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理解财务分析计算指标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如果缺乏实践经验,就很可能出现理解偏差,这样必定会影响财务指标的分析结果
(三)改进建议及措施
1. 重视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整体深入的分析
利润指标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投资者投资决策时所参考、甚至直接依据的主要财务指标。新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观后。实质上一个公司的利润不仅由收入和成本费用来决定,而 且还由资产和负债期初和期末的变动情况来决定。且利润中包含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上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利润也呈现出越来越波动、越来越虚化两个主要特点。在资产负债观 下,分析者更应该关注公司资产和负债未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即未来的获利能力,不应该过于重视没有太大信息含量的综合性利润指标。净利润指标不如毛利率或者营业利润率指标对决策有用。此外,大部分投资者习惯于分析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市盈率等少数指标,对财务报表很少有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对财务报表的全面分析意味着要分析经营活动还要分析投资活动;要分析合并财务报表也要分析母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要分析年报也要分析季报;要进行经营损益分析也要对非经营损益进行分析。然而实际进行财务分析时,报表使用者往往重视前者而忽略了这些后者,由于分析的不够全面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2. 重视结合财务报表附注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数据是用货币高度概括的结果。因而,如果单纯用总括数据进行分析,就可能无法得到决策有用的信息。而附注是财务报表的必要补充和说明,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忽视了报表附注的分析,尤其是或有事项、承诺事项、关联交易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析,则很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此外,投资者需要注意:在新准则体系下,关联方交易披露的范围扩大了,这可能使得广大投资者容易分散对重要关联方交易的关注程度。比如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来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假设某上市公司2009年半年报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000万元,而报表附注里关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说明是:600万元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 400万元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虽然,这利润表中3 000万元都是“浮盈”,但投资性房地产的2 400万元“浮盈”是评估的结果而不是实际价格变动的结果。
3. 重视业务实质的判断
投资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一定要结合上市公司的业务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而不能仅从财务数据得出分析结论。当然,一部分投资者可能由于财务知识的欠缺,对财务数据本身的涵义都不太了解,更别提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实质分析了。比如存货数据,不同上市公司披露的存货数据,其信息含义是大不相同的。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一部分上市公司在年初为了预防通胀进行了大量采购,而下半年随着市场的萎缩产品又严重滞销,从而导致构成存货的原材料和库存产品严重偏高。但存货数据较高或很高并不能就此得出该公司经营出现问题的结论。一定要结合公司实际、行业情况、所处阶段和采、购、销情况来进行全面分析。公司存货偏高,有些可能是为了囤积获利、有些是供应商集中供货、有些可能是提前采购等原因所致。
4. 重视非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分析
虽然财务报表提供了大量的会计信息,但这些财务信息往往是滞后的、综合性的、静态的会计信息,并且财务报表上既包括历史成本信息还包括公允价值信息,这些会计信息远不足以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依据甚至全部依据。而我国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过于重视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忽视了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非财务信息包括那些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不一定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密切联系的各种信息。投资者如果忽视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地位和竞争力等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可能就很难对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要留意非财务信息的获取并进行分析。
5. 注重质量分析
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时,往往直接拿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偿付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的分析,而没有对这些数据进行一些必要地剔除(如对非正常和未实现利润的剔除、对不真实资产和负债的剔除)和处理。一般投资者通常容易忽视对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质量、资产和负债质量、所有者权益质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
6. 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
今后的财务分析将不再是根据财务报表进行简单的、有限的财务指标分析,而是从企业综合经营业绩、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发展潜力、营运能力等方面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出科学、准确、全面的评价。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使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成为财务报表分析的“载体”。目前,越来越多的财务会计事项可由系统软件自动收集、整理、计算和分类。应用系统软件进行财务分析,不但降低了分析成本,而且使分析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并能根据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的需求及时、快速、有效地提供更加客观的即时财务信息,从而为最优的投资选择创造条件。
总之,现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弥补其缺陷,并结合各类企业的具体情况,改进现行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会计信息。
第五篇: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财务报告是指以财务报告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以达到了解企业过去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目前财务状况并且预测企业未来的趋势,帮助企业利益集团改善决策的目的。近年来我国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对财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行财务报告中的局限性却日益突出,已难以满足众多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一、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表现
(一)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是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对经营业绩的反映和监督的效果。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各种软资产如知识产权等,以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事项或情况在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内容中却没有得到反映。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但现行财务报告中却忽视了对企业的环境信息,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决策的效率以及决策的正确性。另外,财务报告中表外信息如表外企业融资方式和表外企业未来的机会风险等信息披露太少,不利于决策者及时高效地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二)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
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企业财务资源和当前财务状况的信息,他们更希望了解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在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把握机会,做出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决策。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侧重于对信息的反映,基本上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只重视企业过去财务资源与现在财务状况信息的披露,却忽视了企业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以及对未来信息的反映,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
(三)财务报告模式单一
企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处在较为开放的环境中,要与各个层面进行联系,具有众多信息使用者,政府、股东、债权人、企业员工以及其他与企业有相关利益联系的群体都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单一,采用的是通用的标准格式,虽然对于企业来讲较为经济,但却忽略了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区别;并且,现行财务报告依旧是以股东为主要报告对象,很少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披露,无法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四)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根据传统会计惯例,现行财务报告一般按披露会计信息,企业财务报告要求在末4个月内报出,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
束后两个月内报出。众所周知,当前社会的变化非常快,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企业的财务状况很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较长的报告周期也为企业进行幕后交易制造了时间条件。
(五)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
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计量假设,虽然会计报表上都是以货币表示的绝对值来列示所有的信息,但货币形式无法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部内容,因此有时报表上所反映的信息并不能够代表真实的情况。同时,假设货币本身价值不变是将货币作为会计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但实际货币在运动中的价值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这就使得在一些情况下财务报告的货币表述与企业实际进行的价值运动发生偏离。除此之外,在编制财务报告时要通过会计人员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整理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判断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务工作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这样很容易使会计报表带有粉饰的色彩,不利于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反映。
二、改进财务报告体系的措施
(一)丰富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告在对信息进行披露的同时,还应补充披露相应的预测信息。预测性信息是根据现有情况,采用合理的预测方法得到的企业未来状况的信息,是联系历史和未来的纽带。预测性信息可以帮助债权人、投资者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大预测性信息在财务报告中所占的比重。企业财务报告中还应增加非财务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的内容,如市场占有量、客户满意度、新产品开发等,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的经营过程和前景。
(二)编制专用财务报告及全面收益表
企业通过编制专用财务报告,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还可以有效避免因广泛对外披露给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还可以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也能够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补充传统收益表,企业可以单独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就涵盖了现行利润表外的所有收益项目。全面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的利益和损失,也包括未实现的利益和损失;不仅只将股东的所得作为收益,还把所得税、工资、借款费用、利息等均作为收益,能够体现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全面收益表在业绩报告中列出了未实现的全面收益,使企业的业绩得到了更加真实地反映,在一定意义上也满足了股东、债权人、政府、企业职工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
(三)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企业应丰富财务报告的披露途径和手段,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为体现信息的及时性,企业可以适当简化财务报告的周期,编制临时财务报告,或者采用季度财务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财务工作中的推广,使财务信息的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企业可以通过机将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使信息使用者能够随时查询到企业的财务变动状况及其他重要事项,有效改善了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状况,对于信息使用者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改进会计计量模式
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并重的方式,已成为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使现有价值能够得到真实的反映,企业应将公允价值放在与历史成本同等的地位上看待。随着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订现行会计准则时,都已经较为普遍的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不仅适用于工具的初始确认计量和新开始计量,而且适用于越来越多的非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计量和新开始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也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因此在财务报告中应将公允价值计价的信息作为历史计价信息的补充同时提供。
三、小结
由于现行财务报告所具有的一些局限性,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已无法满足相关利益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改革。我国可以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对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进行相应的改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推进《新会计准则》的落实和完善,丰富财务报告内容,编制专用财务报告及全面收益表,相应地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改进会计计量模式,使财务报告能够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