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防管理规范
东 大 万 尚 服 饰 城
消防管理规范
1、设消防专干一名,负责现场及办公室消防工作。
2、公司设立消防机构,以预防火灾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纠正措施。消防机构设置参见《消防预案》,消防设施参见《消防设备清单》。
3、由消防专干负责,全体员工配合做好安全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宣传对象为:商场全体商户和营业人员、东大万尚服饰城办公室全体员工。
4、消防专干不但负责对公司全体员工和商场义务消防员进行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训,还要对发生火情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方法进行培训。
5、消防专干负责每天对消防设施进行日常检查,每周全面检查。
①、检查项目:现场及办公室所有的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干粉ABC)、消防栓(内带枪头、水阀、手动报警器、自救水带、灭火器)、防火卷闸、应急灯、安全疏散指示牌、手动报警器、烟感、喷淋。
②、灭火箱位置是否被移动,灭火箱内是否有灭火器,数量是否准确,外观是否变形,灭火箱内灭火器的气压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如有气压不足的应及时进行更换冲压加粉。③、消防栓检查应注意消防栓内的物品是否齐全;消防栓有无生锈、漏水等现象,栓口橡胶垫圈有无损坏或丢失。消防栓闸阀开口是否灵活,必要是对阀杆加润滑油;消防栓箱内的水带、枪头等器材是否齐备,水带有无霉腐,水泵的阀门及其保护装置是否完好。④、手动报警器:安装位置是否便于使用,有无防止错误动作的保护装置。手动报警器有无松动。
⑤、安全疏散指示牌: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在正常使用范围内。⑥、烟感、喷淋:是否在安全使用范围内。⑦、防火卷帘:是否能正常使用,是否有物品阻挡。⑧、防火通道:是否有物品阻挡。
⑨、消防器材检查有异常时,消防专干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确保消防器材均完好无损,可正常使用。
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
1、消防控制室必须24小时设专人值班,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严禁脱岗,未经专业培训的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2、值班人员要认真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学习消防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提高工作技能。
3、值班时间严禁睡觉、喝酒,不得聊天、打私人电话,不得在控制室内会客,严禁无关人员触动、使用室内设备。
4、严密监视设备运营状况,遇有报警要按规定程序迅速、准确处理,做好各种记录,遇有重大情况要及时报告。
5、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不得擅自关闭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
东 大 万 尚 服 饰 城
消防专干职责
1、拟订年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5、组织实施对本商场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6、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
7、在员工及商户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8、商场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其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9、消防专干应定期抽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上报有关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消防控制室设备操作人员职责
1、负责对消防控制室设备的监视和运用,不得擅离职守,做好检查,操作等工作。
2、熟悉本系统所采用的基本原理及其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协助技术人员进行修理、维护、不得擅自拆卸、挪用或停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发生火灾要尽快确认,及时、准确启动有关消防设备,正确有效的组织人员疏散及扑救,给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并拨打“119”向消防队报警,不得迟报或不报,消防队到现场后,要如实报告情况,协调消防人员扑救火灾,保护火灾现场,调查火灾原因。
4、对消防控制设备及通讯器材等必须经常性的检查,定期做好各系统功能测试,以确保消防设施各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及系统登记表和控制器日检登记表。
5、宣传消防法规、遵守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完成各项技术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
6、积极参加消防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第二篇:养猪场消防管理规范
养猪场消防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则
1.1目的:加强养猪场的消防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养猪场企业。1.3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农村设计规范》(GB 50039-2010)。
第二章 分区与布局
2.1猪场主要分生活区、辅助生产区及生产区等。
2.2生活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设在全场的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地段,生产区设在这些区的下风和较低处。
2.3既有的耐火等级低、相互毗连、消防通道狭窄不畅、消防水源不足的建筑群,应采取改善用火和用电条件、提高耐火性能、设置防火分隔、开辟消防通道、增设消防水源等措施。
2.4占地面积大于3000㎡的猪场,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2.5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车道的净宽、净空高度不宜小于4m。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x12m。
第三章 建筑物
3.1火灾危险性按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应属丙类。3.2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一、二级;
3.3丙类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最多允许层数不限,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单层厂房不限,多层厂房6000㎡。丙类二级最多允许层数不限,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单层厂房8000㎡,多层厂房4000㎡;丙类三级最多允许层数2层,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单层厂房3000㎡,多层厂房2000㎡。
3.4猪场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1.0倍。3.5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相邻外墙宜采用不燃烧实体墙。建筑的屋顶宜采用不燃材料,当采用不燃材料时,不燃烧体分户墙应高出屋顶不小于0.5m。
3.6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或与其他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4m;
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6m; 3.7当防火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密集区,占地面积不应超过5000㎡,当超过时,应设置宽度不小于6m的防火隔离带进行防火分隔;
2、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密集区,占地面积不应超过3000㎡,当超过时,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防火隔离带进行防火分隔;
3.8安全出口不得少于2个,无窗猪舍,需要设一些应急窗,确保人员安全。3.9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丙类一、二级单层厂房80m,多层厂房60m。3.10猪舍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
3.11猪舍(棚)距隔离围墙(隔离带)不少于5米。3.12木结构建筑的层数、长度、面积:1层最大允许长度100m,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1200㎡;2层最大允许长度80m,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900㎡。3.13厨房的墙面采用不燃材料,顶棚和屋面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第四章 消防设施
4.1猪场应设置消防水源。消防水源应由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
4.2具备条件的猪场应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宜与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用,并应满足消防供水的要求。
4.3不具备条件的猪场应建设消防水池或利用天然水源。4.4占地面积大于300㎡的猪舍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4.5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宜于操作的部位。栓口离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宜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栓口与消火栓箱内边缘的距离不应影响消防水带的连接。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50m; 4.6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和室外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防给水管道的管径不宜小于100mm;
2、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宜大于120m,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较多的不宜大于60m;
3、室外消火栓栓口的压力不应低于0.1MP;
4、寒冷地区室外消火栓应采取防冻措施,或采用地下消火栓、消防水鹤或将室外消火栓设在室内;
5、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与房屋外墙距离不宜小于2m; 4.7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能保证枯水期和冬季的消防用水;
2、有取水码头及通向有取水码头的消防车道;
3、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最低水位时吸水高度不应超过6m; 4.8消防水池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容量不宜小于100m³,建筑等级较低的猪场,消防水池的容量不宜小于200m³;
2、应采取保证消防用水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3、宜建在地势较高处。供消防车或机动消防泵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且不宜少于2处,水池池低距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6m;
4、保护半径不宜大于150m;
5、设有两个及以上消防水池时,宜分散布置;
6、寒冷和严寒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措施。
4.9缺水地区宜设置雨水收集池等储存消防用水的蓄水设施。4.10猪场应根据给水管网、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等消防水源的形式配备相应的机动消防泵、水带、水枪等消防设施;
4.11机动消防泵应储存不小于3h的燃油总用量,每台泵至少应配置总长不小于150m的水带和2支水枪。
4.12猪场应设火灾报警电话。有条件的可以在每栋猪舍和单元装设报警系统,与办公室、门卫和宿舍联接。每周对全部报警系统进行检查并记录。
4.13灭火器
4.13.1猪场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灭火器;
4.13.2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4.13.3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灭火器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对灭火器应当建立档案资料,记明配置类型、数量、设置位置、检查维修单位(人员)、更换药剂的时间等有关情况。
4.13.4灭火器的设置
1、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2、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
3、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4、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5、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4.13.5灭火器的配置
1、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2、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当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应选用通用型灭火器。
3、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
4、设置在A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为:手提式灭火器:15m(严重危险级);20m(中危险级);25m(轻危险级)。推车式灭火器:30m(严重危险级);40m(中危险级);50m(轻危险级)。
第五章 消防管理
5.1猪场应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做好会议纪要。
5.2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5.3猪场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5.4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第六章 火灾危险源控制
6.1用火
6.1.1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6.1.2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6.1.3动火时氧气瓶和乙炔瓶要分开存放,间隔距离不得少于5米,与明火作业点距离不得少于10米,并应采取避免高温和防止曝晒的措施;
6.1.4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严禁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
6.1.5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空瓶和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空瓶和实瓶的间距不应小于 1.5m。
6.1.6进行高空焊接时,需要在地面或较低工作平面设置警示信号。确保在动火作业现场的所有相关作业人员理解并实施动火作业安全标准。
6.1.7所有使用中和未使用气瓶存放在专门区域并设置安全警示。
6.1.8燃放烟花爆竹、吸烟、动用明火应当远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地和柴草、饲草、农作物等可燃物堆放地。
6.1.9五级及以上大风天气,不得在室外吸烟和动用明火。6.1.10燃煤燃柴炉灶周围1.0m范围内不应堆放柴草等可燃物。6.1.11放置燃气灶具的灶台应采用不燃材料或加防火隔热板。
6.1.12燃气灶具与燃气管道的连接胶管应采用耐油燃气专用胶管,长度不应大于2m,安装应牢固,中间不应有接头,且应定期更换。6.1.13炉灶正上方1.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
6.2用电
6.2.1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6.2.2照明与灯管系统绝缘材料为不燃材料。所有电气线路应进行穿管保护。6.2.3不得随意乱接电线,擅自增加用电设备;严禁乱拉乱接电气线路,严禁在电气线路上搭、挂物品; 6.2.4电气设备周围应与可燃物保持0.5m以上的间距。6.2.5每年应对电气线路和设备进行一次安全性能检测。
6.2.6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可燃液体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等,与这些场所的间距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1.5倍;1kv及1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可燃屋面的建筑。
6.2.7室内电气线路的敷设应避开潮湿部位和炉灶、烟囱等高温部位,并不应直接敷设在可燃物上,当必须敷设在可燃物上或由可燃物的吊顶内敷设时,应穿金属管、阻燃套管保护或采用阻燃电缆。
6.2.8用电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电设备不应过载使用;
2、配电箱、电表箱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3、严禁使用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且不得随意增加保险丝的截面积;
4、用电设备使用期间,应留意观察设备温度,超温时应及时采取断电等措施;
5、用电设备长时间不使用时,应采取将插头从电源插座上拔出等断电措施。6.2.9照明灯具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照明灯具表面的高温部位应与可燃物保持距离,当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2、卤钨灯和额定功率超过100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其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3、超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灯光源、荧光高压汞灯(包括电感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构件上。
6.3用气
6.3.
1、沼气站应在醒目位置设置“严禁烟火”标志;
6.3.
2、严禁明火作业,动火作业必须经安全部门同意批准 6.3.
3、操作人员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3.4、沼气站应配备灭火器材、救生衣、救生圈和呼吸器等设施; 6.3.
5、沼气站应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6.3.
6、生活用气应采用低压用气设备;严禁设置在卧室内; 6.3.
7、使用场所宜安装排气扇和可燃气体报警器; 6.3.
8、沼气灶的灶面边缘距可燃物不应小于0.3m; 6.3.
9、沼气与对面墙之间应有不小于1m的通道;
6.3.
10、沼气热水器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房间或过道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有热水器的房间在门或墙的下部应设有效面积不小于0.02㎡的通气口;
2、在可燃或易燃的墙壁上安装热水器,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热措施;
3、装有热水器的房间净高应大于2.4m;
6.3.
11、沼气采暖装置应有熄火保护装置和排烟设施。6.3.12沼气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沼气池周围宜设围挡设施,并应设明显的标志;
2、沼气池盖上的可燃保温材料应采取保温措施;
3、沼气池进料口、出料口及池盖与明火散发点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4、当采用点火方式测试沼气时,应在沼气炉上试气,严禁在输气管或沼气池上点火试气;
5、沼气池检修时,应保持通风良好,并严禁在池内使用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器具;
6、沼气输气主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各连接部位应严密紧固,输气管应定期检查,并应及时排除漏气点。
6.3.13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严禁在地下室使用和存放;
2、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应接近火源、热源,应防止日光直射,与灶具灶具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0.5m;
3、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应与化学危险物品混放;
4、严禁使用超量罐装液化石油气钢瓶,严禁敲打、倒置、碰撞钢瓶,严禁随意倾倒残液和私自灌气;
5、存放和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房间应通风良好。
6.4用油
6.4.1汽油、煤油、柴油、酒精等可燃液体不应存放在居室内,且应远离火源、热源。6.4.2使用油类等可燃液体燃料的炉灶、取暖炉等设备必须在熄火降温后充装燃料。6.4.3严禁对盛装或盛装过可燃液体且未采取安全置换措施的存储容器进行电焊等明火作业。
6.4.4使用汽油等有机溶剂清洗作业时,应采取防静电、防撞击等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6.4.5严禁使用玻璃瓶、塑料桶等易碎或易产生静电的非金属容器盛装汽油、煤油、柴油、酒精等甲、乙类液体。
第三篇:消防控制室管理规范
消防控制室规范化管理标准
为强化消防控制室管理,促进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发挥消防控制室在防御火灾工作中的核心作用,特制订武汉市消防控制室规范化管理标准。
1管理责任
1.1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场所,消防控制室应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管理,其受益或使用单位必须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
1.2两个以上业主共用消防控制室的,应当由产权单位或委托管理的单位统一管理。居民住宅区的消防控制室管理工作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
1.3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消防控制室及消防控制系统相关设施的管理、维护、使用负责。
1.4消防控制室管理单位应委托具备消防检测中介服务资格的单位或具备相应消防设施安装施工资质的单位对固定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维护,签订维保合同,检测报告和合同每年报当地消防部门备案。
2消防控制室设置
2.1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建筑物首层靠外墙部位,也可设置在地下一层,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2消防控制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2.3消防控制室的空间布置应满足消防值班人员工作的需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面布置时不应小于1.5 米;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米。
(2)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距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米。
(3)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米。
(4)设备面盘后的排列长度大于4米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米的通道。
2.4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为甲级防火门。
2.5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置防火阀。
2.6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器线路及管路穿过。
2.7消防控制室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
3消防控制室系统功能
3.1消防控制室应能控制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和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防火卷帘以及防烟、排烟设施等消防设备的启、停,并应显示其工作状态;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实现手动直接控制。
3.2消防控制室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火灾报警、故障报警部位;并通过张贴平面图或电脑显示屏显示的方式,指示系统报警点平面位置。
(1)张贴的系统报警点位置平面图,应按照1:500的比例绘制,并按照标准二号图纸的规格(420mm×594mm),制作成镜框挂于消防控制室的墙壁上。
(2)系统报警点位置平面图应按照建筑结构分层绘制,图中应标明报警点火灾探测器的类型、手动报警按钮位置、消火栓位置、灭火器设置点等消防设施的位置。
3.3消防控制室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系统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态。
3.4消防控制室应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消防储水设施水量充足;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确保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开关处于“自动”位置。
3.5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与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的部位实现独立的消防通信。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可直接报火警的外线电话。
3.6消防控制室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与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其控制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接通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2)首层发生火灾,应先接通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3)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接通地下各层及首层;
(4)含多个防火分区的单层建筑,应先接通着火的防火分区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3.7接到火灾警报后,消防控制室必须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必须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3.8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
3.9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控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4现场管理
4.1消防控制室应严格落实“256”规范化管理制度,做到“两人值班、五项规程上墙、六项值班检查记录必填”,切实提高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4.2消防控制室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每班的值班人数不得少于2人,并明确一人负责,总人数不得少于4人。专职值班人员负责消防控制室现场管理及值班时紧急情况的处置,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4.3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应经公安消防机构培训,取得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后,持证上岗。
4.4消防控制室内应上墙悬挂以下制度、图示及程序:
《建筑消防设置维护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火灾处置程序》、《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职责》、《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消防控制室火灾状况处置程序》、值班安排表及值班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复印件。
4.5消防控制室的出入口应设置“消防控制室”标志。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操作按钮应有明显、统一、规范的固定标识。
4.6消防控制室应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配备相应的通讯联络工具,数量应满足正常工作的实施。
4.7消防控制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堆放与设备运行无关的杂物,保持设备、物品整洁。
4.8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消防控制室,随意触动设备。
4.9消防控制室内严禁吸烟或动用明火。
第四篇:消防规范
一、各级重视,措施有力,全县“放管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2014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措施,深入扎实推进我县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精简取消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共取消行政审批项目96项,调整为管理服务事项237项,承接州政府下放行政审批项目82项。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取消了部分限制市场主体准入的资质、资格证,堵死了变相实施行政审批的后门,为市场主体松绑减压,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编制公布了《砚山县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并根据《文山州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管理办法》、《文山州县(市)政府简政放权考核评价办法》,做好我县简政放权考核工作,促进简政放权工作逐步步入常态化、规范化。三是建立权责清单制度。今年年初县政府各部门和乡镇完成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制定,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通过县政府及各部门门户网站、省机构编制网向社会公布。四是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对涉及行政许可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了清理规范,按照省、州要求积极做好投资审批中介超市建设工作,努力营造公平、公开、竞争的中介服务市场,打破中介服务的垄断局面,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发展。五是搭建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依托基层党组织服务平台,建成了覆盖到村的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和行政审批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政务服务和监管水平明显提高。六是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通过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企业年检改为报告公示制度、实行“先照后证”、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等措施,我县市场主体发展呈现出数量快速增长、注册资本大幅增加、个体户和小微企业增速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企业信用意识不断增强的局面。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16650户,其中:200多户企业、1000多户个体工商户办理了“先照后证”;1632户领取了“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改革前全县每月平均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各类企业仅有26户,改革后每月平均增加到79户,增长率204%;改革前“名称预先核准”每月平均核准9份,改革后每月平均核准41份,增长率356%。七是执法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在2015年机构改革工作中,按大部制和建立统一的大市场综合监管机构的要求,我县整合了工商、质监、食药监执法队伍,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解决了多头审批、重复执法和执法力量分散等问题。总体来看,全县“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是快速的,成效是明显的。“放管服”改革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社会“腾了位”、为廉政“强了身”,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县“放管服”改革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一些部门和同志对“放管服”改革的认识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放管服”工作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全新的改革工作,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不敢大胆创新,存在着推一下动一下,“不想主动减肥、只等别人动刀”的不主动、不研究、不作为、不敢当担的情况。二是审改措施落实上下步调不一致。投资项目还存在互为前置、项目“落地难”的现象,企业和公众的获得感还不是很强。各类审批前置条件、中间环节过多过繁,不透明、不规范、互为前置等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在前期调研过程中,企业普遍反映审批时限长的问题,一个项目的审批,部门各自为政,互为前置,同一事项多次审批,同一部门多环节审批,审批耗时长,一个项目落地少则半年,多则2至3年,比如:县住建局的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已取消,许多群众在房子建好后,将住房改为商用性质,到消防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消防部门要求出具住建部门施工许可证;少数窗口经办人员对本部门审批业务不熟悉,操作不规范,不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造成企业、群众多次往返,增加了负担,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难办还存在;一些部门下放到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所设的窗口仅起到收转件、“传话筒”的作用,审批依然要到单位,审批环节变得更为复杂。三是取消下放审批项目力度不够。上级下放、取消事项“含金量”不高,下放力度不大,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还未真正下放到基层;一些事项虽然下放了,但仍按原审批方式审批,还存在明放暗不放的情况;一些基层部门对上级下放的事项不清楚,与上级对接不主动,导致一些下放事项没有得到很好的承接和落实,比如:在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审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审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审查3项管理服务事项,名义上虽然下放,实际工作中,县人社局收集申报材料后仍然要报州人社局审查认定。四是放权与监管还不相适应。一些部门对精简行政审批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统筹考虑不周全,一些被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仍然以备案、管理服务事项、内部审批等名目存在;一些部门快速放权、大量放权,但缺乏对下级接权的指导与监管,基层审批力量和审批条件不成熟,出现审批不了、消化不了的现象。例如:城市天然气行业监管,审批权在省上,日常管理在县级,县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培训过相关业务,难以监管。部分部门在事中事后监管中缺乏创新和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一提到加强监管,就找客观原因,开口就是要机构、要人员编制,而不是把精力和工作重点聚焦到转变监管理念、理顺体制机制、优化人员结构、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产生的大数据进行监管上。有的单位简单地以审批代监管、不审批不监管、或者组织一阵风式的监管。五是中介项目仍然繁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在促进政府部门依法履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垄断性强等问题,一些从事中介服务的机构与政府部门人员存在利益关联,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加重了企业和群众负担,扰乱了市场秩序,甚至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比如:各类项目环评审批虽不收费,但是涉及的环评报告名目繁多,并都由中介机构来操作,收费高。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以“放管服”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投资、大众创业、群众办事的准入门槛,提高放权“含金量”、增强监管有效性、突出服务主动性“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是“放管服”的最终目的。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突破固有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竭力打造审批项目最少、审批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好、发展环境最优的方便砚山、快捷砚山、效率砚山。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除涉及安全和环保,以及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投资项目强制性评估评审一律取消,能分离的证都要分离出去。凡是县政府已公布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权力清单、中介服务事项目录以及公共服务事项目录规定不符的事项,一律取消。要对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行政许可目录,清理涉及行政审批的各类文件,凡没有法律依据的各类规定要坚决取消。年内将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简政放权的改革成果,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目前,全县正在大力推进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各部门必须扎实抓好项目推进工作,精减不必要的项目审批程序,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的推进在哪个部门遇阻,就要追究哪个部门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要认真实行代办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展现砚山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针对审批难、审批慢的问题,各部门要在现有审批时限要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压缩各项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审批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权力和责任,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在投资审批中的责任和义务,减少投资项目部门间和层级间重复审批;省、州明确规定,将推行最终部门直接受理制,纵向审批层级不能超过2级,各类审查、勘验、评价由一个部门一次完成;要加大并联审批、联合审批力度,部门受理的审批事项必须严格执行压缩三分之一的法定时限办结,力争在更短时间内办结。要加快信息网络建设,通过基层设点代办等方式,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对面向企业、法人的事项,坚持权力和责任相匹配、事权与能力相适应,确保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接得住、管得好、见实效。(三)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按照州“三个标准”的要求,县编办要结合我县实际编写“标准统一、程序严格、运行规范、制约有效、权责分明”的业务手册,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约束自由裁量权,精简行政审批环节,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各级各部门要按照 “流程优化、简洁明了、要求清晰”编写本部门办事指南,让行政相对人明白办事所需的具体条件和申报资料,做到快办事、办好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会后,县编办要根据会议安排,全面梳理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项,逐步建立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大力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创新。按省、州要求,在2至5年的时间内,与省、州同步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标准化。
(四)扎实开展中介服务事项清理。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各行政审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所管理的社会组织及其企业举办的中介服务机构要逐步转企改制和彻底脱钩。要进一步放开中介服务市场,各级各部门必须按规定与中介机构脱钩,一律不允许审批部门为申请人指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由申请人在通过省级平台建立的中介超市中自行选择中介机构,也不能通过限额管理控制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县纪委监察部门要做好执纪监察。涉及中介服务管理的部门,要促进中介服务规范化管理和社会化发展,推行公开承诺、执业公示、限时办结、合同管理、收费公示、执业记录和清退淘汰惩戒机制,规范中介执业行为。根据5月27日州委编办印发《关于清理规范州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要求,在州政府第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公布后,结合我县实际,及时组织开展清理规范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相关工作。
(五)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市场经营按“凡进必受监督”的原则,要编制市场监管清单;对管理的行业或领域,要按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的要求,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范围、监管措施、监管依据、监管标准,以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逐步减少监管部门自由裁量权,降低监管成本,防止“任性”检查和执法过程中的人为干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公示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司法审判信用信息、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信用信息共有共享。
(六)切实加强清单管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已向社会公开,下步重点是加强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提高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应用水平,加强其权威性,确保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政权力都在清单的范围内行使。将政府内部审批行为纳入清单进行管理,制定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与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各类保证金收取等涉企收费清单,使企业心中有本“明白帐”,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清单之内必须为,管住权力“任性”,堵住寻租腐败的源头。(七)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推动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加快实现“互联网+公共服务”,推进一号(身份证)一窗(综合性政务服务窗口)一网(网上统一身份认证体系)运行模式,逐步构建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自助终端、移动客户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多样化服务。
三、压实责任,强化监督,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履行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领导责任,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倒排工作时间表,研究重大问题,把握改革方向,确保各项任务有序稳妥推进。(二)统筹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既要各司其责、又要加强衔接沟通,主动作为,相互协同,对涉及本部门的简政放权事宜提出改革的具体意见和办法。县委编办牵头负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研究工作,抓紧拟定工作要点,具体负责组织涉及审批改革的各类目录和清单的清理、规范、评价,相关目录和清单的编制、更新、公布以及简政放权考核等工作。县政府法制办要切实把好法律关,负责各类目录、清单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县监察局负责各类目录、清单实施情况的行政监察督办工作。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各类目录、清单所列内容在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的录入、运行、维护和日常监管工作。各行政部门是简政放权的主责单位,负责本部门各类目录、清单的具体清理、日常动态管理、评价等工作,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活动等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三)严格督促检查。审批改革牵头部门要开展调研摸底,主责部门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县纪委监察、县委政府督查室、政务服务、机构编制等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跟踪督查,对政府明令作出取消、下放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政策措施,要加大督促落实力度,凡发现明放暗不放,放了不落实的项目或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主责部门应作出理由说明,无故不落实的严肃问责、处理。(四)强化担当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讲规矩、讲纪律的高度,从有利于砚山长远发展、有利于企业和群众的角度来评判各项改革措施,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扰和影响改革。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改革中力争上游,将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县人民政府决定从今年6月底到明年一季度,在政府系统“两学一做”和坚决纠正和防止“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工作中开展“解放思想、营造环境、破解难题、敢于担当”主题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和坚决纠正和防止“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重点突出解决在“解放思想、营造环境、破解难题、敢于担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干部作风切实转变、各项政策较好落实、各项改革和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实现全县“十三五”良好开局。
同志们,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改革工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探索、新实践,阻力和困难不少,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勇于探索、创新开拓,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各项工作,推动实现砚山跨越发展目标。
第五篇:消防泵房管理规范十条准则
消防泵房管理规范十条准则
一、消防水泵房是重要的消防设施,各单位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禁将泵房改作它用或乱放杂物,保持室内整洁,四周道路畅通。泵房的管理应纳入设备创完好管理活动中。
二、在泵房临近操作的明显位置应设有工艺操作流程图和操作程序说明,操作流程图醒目、直观,操作程序简洁、准确、实用。低压和临时高压消防系统消防水泵能在接到火灾报警后2分钟内投入运行,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消防水泵应为自动控制。
三、消防泵房机泵、备用泵、仪表、电器、罐等应保持完好,零部件齐全,机泵运行时振动符合规定,压力、流量满足设计要求。
四、消防水泵房及其配电室应设事故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20分钟。消防泵房应设报警。
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有专人负责,对于消防泵房出现的故障要立即处理,时刻保持战备状态。消防水泵、泡沫泵等按照《机动设备管理制度》规定定期润滑、维护和保养,每周试运行1次,内燃机每周试机一次,认真填写运行和润滑记录。内燃机的优良储备量应能满足机组连续匀转6小时的要求。
六、消防水源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水池应设水位标志,确定警戒水位,应安装自动补水系统。
七、使用后的泡沫灭火系统应立即清洗,吹扫干净,防止锈蚀,泡沫罐及时填加灭火剂。
八、泡沫液贮存到期前,必须取样送到专业部门化验合格后,方能继续使用,鉴定书复印件送到质量安全环保处部门备案。化验不合格的,必须立即更换药剂,做好登记。
九、更换泡沫液前,应对灭火系统进行一次模拟灭火试验,查看系统是否完好,有异常情况应检查修复。
十、每年应利用消防演练等时机对消防水系统的功能进行全部测试,通过水泵控制柜现场启动、自动启动、消防控制室远程启动等方式来启动消防水泵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