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防范措施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健康、保持健康的服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防范措施
妇产科是医疗事故与纠纷的高发区,关系着母婴两代人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如何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及事故。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特别是孕产妇患者,涉及母婴两条生命的安全,往往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发生安全隐患,因此对护理技能要求高。现就笔者在临床工作实践经验,结合我院妇产科管理工作,分析并对存在问题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应对防范措施。影响妇产科护理工作安全的因素
1.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在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只注意解决母婴健康问题,忙于处理急症,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产妇的知情权,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便谈论患者婚姻、非法生育、未婚先孕等而造成护患纠纷的发生。①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易产生问题原因:护理人员对产妇的权利了解少,缺乏证据意识,对具有法律效率的护理证据重视不够,陈述不正确,法律责任模糊,主要护理文件书写字迹不清;②护理人员随意涂改护理记录内容,与医生病程记录相矛盾;③不了解患者享受知情权,未能履行详细的告知义务;④护理人员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护理纠纷时有发生。
1.2医院管理者、护理质能部门管理缺欠 由于过去医院领导及护理质能部门对妇产科工作不够重视,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士夜班频繁,工作量繁重。夜班护士一人要照顾整个病区的患者、产妇、待产产妇及新生儿,一个护士承担多种角色。往往工作量极大,而且夜班频繁,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也是导致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因素。
1.3护士的服务态度有欠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加上产科急症多,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容易造成工作忙而乱,护士语言简单,态度生硬,沟通不到位,护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稍有照顾不周,就会造成误解而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1.4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表述不清楚,字迹潦草,随意更改;新生儿性别或出生时间记录错误;记录的相关内容与病房、产房、医生不符,或互相矛盾。
1.5违反护理操作规范 规范操作是降低护理风险的基石,违反操作引发护理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尤其是对产妇产后出血造成的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护理人员不能掌握抢救规程,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往往失去了抢救的机会。特别是助产士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母婴安全,如不能正确评估胎位是否正常、胎儿的大小、产程进展情况、产后宫缩情况及难产的判断等。所以护理业务技术不熟练,给妇产科护理安全埋下隐患。
1.6患者因素 有的孕妇、家属不遵守相关医院规章制度。有的高危产妇私自离院,导致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或摔伤;部分家属不遵守陪护制度,导致产妇院内感染。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正常的护理要求产生心里逆反,不按时换药、服药,导致病情发展。多数患者对医务工作人员产生防范心理,而且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不了解,对医务人员误解而产生纠纷。患者预后不佳,对医生的不信任,将自身疾病潜在风险和对医生的不满意转嫁给护理人员,引发护理纠纷的发生。防范措施
2.1规范文件书写 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人员需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及医院自行制定的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细则,理解其重要性,做到记录及时、详细、完整、准确、真实,并保证与产房、手术室、病房、医生记录符合。
2.2强化法制观念的学习,加强沟通交流 妇产科护理属于一种高风险行业,应加强患者的护理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在日常护理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失误发生率,不断增强护理质量。增强尊重孕产妇隐私权意识。对态度不好的患者及家属,应耐心解释、安慰,以行动感动患者,防止纠纷。
2.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要求每位护士严格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急救技术等的培训、考核,锻炼和提高护理队伍的急救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妇产科护理专业性强,要求妇产科护士业务素质更高,应急能力更强。
2.4提高护患沟通技巧,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目前我科每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及时开展健康教育,规范入院、疾病指导、出院指导制度。对所有病房落实责任护士并分组进行健康宣教,任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士为组长,对刚入院的患者进行入院宣教,介绍病区环境、责任医生、责任护士、遵守作息时间,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新人院无法评估的患者,责任护士通过与患者交谈,收集有效资料信息,进行健康宣教。手术后未排气的患者,鼓励多下床活动,以促进排气,防止切口粘连。定期培训新上岗护士的沟通技巧,与患者沟通时态度要和蔼可亲,语言要贴切,目光要真诚。熟练掌握沟通能力,通过有效的沟通给患者更多的关爱,了解其心理活动,以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2.5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 只有增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减少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偏见,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护患双方相互理解、体谅,才能达成和谐的护患关系。结论
我院妇产科通过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妇产科护理人员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主动为患者服务意识,使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马艳梅.做好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经验探索[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2]叶俏丽.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管理对策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3.编辑/成森
第二篇: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 目的 分析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出现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安全防范的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入本院治疗的100例孕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统计其对医院妇产科护理的满意程度及其相关意见和建议,分析护理常见风险及安全隐患。结果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因素、护士方面的因素、医疗技术方面的因素、药物方面的因素。结论 要不断提高护士的工作素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药物,以减少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防范措施
在医院,妇产科有其特殊性,医护人员会间接、直接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各种生物化学消毒剂、X光线等,并要与患者及家属长期打交道,必然会出现各种护理安全隐患,这也是医学界长期关注的课题。对此,医护人员应当善于找出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入本院治疗的100例孕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27岁,所有受访者一般资料及心理均无异常。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包括患者、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对100例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访问调查,统计其对医院妇产科护理的满意程度及其相关意见和建议,分析护理常见风险及安全隐患。结果
2.1 患者方面 由于妇产科患者在生产婴儿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危险性,对这种比较特殊的患者,无疑给医院的护理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困难,部分患者及家属文化水平较低,遵医行为较差,不能够认识到医院的制度是要遵循的,不配合医院的护理工作,出现了请假外出或者直接离开医院的情况,出现了摔倒、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的危险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够进行急诊剖宫产,尽管采取了剖宫产,但是又容易出现大量出血情况,导致婴儿窒息危险,给医院和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很多麻烦。其次,产妇在分娩的时候,有时候迫不得已必须采取产钳术或者剖宫术,由于手术的迫切性没有及时跟患者本人或者家属沟通,就经常会出现患者以及其家属不满意的情况。
2.2 护士方面 妇产科年轻护士较多,临床护理经验相对缺乏;对护理制度和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够,对护理工作的责任心不够,部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对待孕妇未认真听胎心、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未严格执行产后护理常规,造成了新生儿窒息、死亡或产后出血等。未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发错药、接错液体、抽错血的现象仍有发生,对各种法律、法规也欠缺了解,重视度不够,出现急症时没有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就忙于处理,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2.3 医疗护理技术 部分护士由于所学医学知识的局限性和技术水平的相对薄弱会导致一些技术问题的出现,产生一些风险。部分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产妇会阴裂伤,特别是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症状时,如未及时将医疗设备、相应药物准备好,或者对产妇的处理不当,或者医疗技术发挥不当,均会导致纠纷发生。还有部分助产士不按操作规范给新生儿洗澡给护理安全埋下隐患。安全隐患防范具体措施
3.1 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意识教育,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新时代护理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自学相关医疗行政法规和专业知识,医院应定期组织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专题讲座学习,强化依法行医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3.2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教育 树立护士的敬业精神全面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养,规范护士行为举止,如佩戴胸牌,穿着整齐、清洁,着装、发型符合要求;表情温和,面带微笑,体现护士职业形象;以主人翁的姿态,热情接待病人及其家属与来访者;尊重患者的信仰、饮食习惯、文化。礼貌待人,仔细倾听;有良好的交流技巧;言谈行为体现良好专业护士形象。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责任心,护理部要针对不同工作性质和岗位护理人员,制定相应教育内容,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及相关操作规程,如护理不良事件(用药错误、非计划拔管、跌倒、坠床、压疮、药物外渗等患者意外伤害、其他护理失误或缺陷等)防范制度。强化护理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护理规范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使护理不良事件降低到最低限度。建立医院“护理安全文化”,倡导早预防、早处理、低损失的不良事件处理原则,正确对待护理缺陷或已发生的不良事件,能及时主动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通过教育,要求护理人员热爱本专业,具有积极的态度,服从工作安排和调配;关爱病人,主动发现病人和家属的需求,并尽力帮助解决。
3.3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健全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护理部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制度方面应加强管理,在以下方面应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从护理例会到请示报告,从护士长考核到护士考核环节,从护士奖惩到夜班督导工作,从护士职业防护管理(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到护理制度、操作常规变更批准,从护理质量检查到护理专项质控小组管理等,以及护理会诊、护理查房、抢救工作、标本采集及送检、护理单元药品管理、静脉配置与使用、消毒隔离护理、投诉管理、处理突发事件预案、护理人员安全培训、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管理(危重病人转运、手术病人的交接、输血、夜间护理时段等)都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层层把关,培养护理人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的积极性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结束语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同时,要对产妇进行心理的疏导,对医院的护士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展开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怀敏.实现护患交流有效性的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11).[2] 戚琳,武建岭.浅谈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6(6).
第三篇: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一、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
防范措施:
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水。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2、吞咽困难
防范措施:
⑴喂食速度宜慢且量少,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
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
二、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
1、气压伤
防范措施:
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2、氧中毒
防范措施:
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3、管道脱落
防范措施:
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三、肌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
1、注射部位不当
防范措施:
⑴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
⑵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⑶对于体型消瘦的病人进针不宜过深。
⑷小儿应选择臀小肌注射。
2、注射部位出血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应避开大血管。
⑵推注药液前抽吸有无回血。
⑶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时间不可过短。
⑷凝血功能差者按压时间应延长。
3、注射部位硬结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要避开原有硬结。
⑵如需长期注射时要多部位交替注射。
⑶特殊药物要深部注射,如氯丙嗪、油剂、铁剂、硫酸镁等。
⑷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⑸每日热敷注射部位。
4、注射部位感染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不易吸收的药物应深部注射,防止吸收不良引起感染。⑶每日热敷过程中需保持清洁。
四、静脉输液易出现的问题
1、液体配错
临床上易混淆的药物及液体,如糖盐易混,氯化钾与碳酸氢钠易混,硫酸镁与浓氯化钠易混,氯化钾与氯化钠易混。
防范措施:
⑴坚持三班查对制度,即治疗班摆药,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核对。
⑵配液要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名称及剂量,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
⑶输液及换液前再仔细进行核对。
2、漏输
防范措施:
⑴认真做好三查七对。
⑵治疗室液体摆放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输液反应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配液前检查药品及液体有无过期,液体有无混浊及沉淀。瓶身有无裂痕及瓶口有无松动。
⑶治疗班严格消毒输液用具,定期更换。
⑷严格控制配液时间(现用现配)。
⑸连续性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⑹引液用的输液管不能长时间放置。
⑺掌握药物配伍禁忌。
⑻如出现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路并保留所用药物,以备送检。
4、静脉炎
防范措施:
⑴了解药物对静脉的刺激程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果糖、氯化钾、多巴胺、阿拉明、前列腺素E1等药物,可采取减慢滴速,热敷等方法。
⑵了解患者是否患过静脉炎,有无糖尿病病史等。
⑶严格消毒,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⑷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静脉走行发红的迹象,如有异常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5、液体外渗
防范措施:
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
⑵头皮针、套管针、中心静脉导管应牢固固定。
⑶对血管脆性大的更应加强固定。
⑷对皮肤弹性差或有水肿的病人应与对侧肢体对比,如有变粗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6、液体外渗引起组织坏死
防范措施:
⑴能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甘露醇、化疗药等,选用较粗静脉输注,待穿刺成功,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给药。
⑵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穿刺局部有无皮肤发白、肿胀等。
⑶一旦液体输到皮下,及时对症处理。
7、输液速度调节不当
防范措施:
⑴穿刺成功后根据输入药物性质及病人的年龄、病情、心功能情况调节好输液速度。
⑵更换液体时要注意调整滴速。
⑶药物入壶时一般将滴速调快,入壶后应注意将滴速调至要求范围。
⑷加强巡视,嘱病人不要自己调整滴速。
8、输(换)错液
防范措施:
⑴认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疗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⑵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⑶输(换)液前要主动向病人进行宣教。
⑷病人对液体提出疑问时应仔细核对,认真解答。
9、静脉空气栓塞
防范措施:
⑴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管是否排气成功,管内有无气泡。
⑵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
⑶换液时如液体输至茂菲氏滴管下方,一定要重新排气,防止只看上方,忽略下方。
⑷使用三通时要连接紧密。
⑸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更换管路时要注意防止空气进入。
⑹输液过程中,由静脉推注药物时,应先回抽再注药,防止空气进入血管。
⑺病人活动时,嘱勿将茂非氏滴管过度倾斜或倒置。
10、输液管堵塞
防范措施:
⑴加强巡视,防止输液管受压打折引起液体不滴。
⑵杜绝液体输空而不及时换液血凝块堵塞针头。
⑶一旦堵管应拔出针头更换输液部位,不得挤捏输液管,防止血凝块脱落引起严重后果。
11、静脉选择不当
防范措施:
⑴为长期输液病人穿刺应注意合理选择静脉,遵循由远端至近端的原则。
⑵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应选择较粗静脉。
⑶输入静脉高营养液时,应选择中心静脉。
⑷乳腺癌根治术后禁用患肢输液,防止回流不畅引起水肿。
使用三通易出现的问题
12、三通脱落出血
防范措施:
⑴使用三通应妥善固定,最好三通底下垫无菌纱布,然后将三通用胶布固定在头皮针附近,固定要牢固。
⑵对儿童、老年人、烦躁及情绪不稳定病人要加强巡视,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
13、三通开关调节错误
防范措施:
⑴使用时看清三通上的指示箭头,防止旋错方向。
⑵输/换液及静推时关闭的三通要注意及时打开。
14、三通连接时排气不充分
防范措施:
⑴连接三通时排放液体要充分,使液体充满三通。
⑵有气体时用注射器回抽。
⑶要先将三通连接于输液器上再进行穿刺。
15、入壶错误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⑵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静脉炎。
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⑷某些药物入壶前应检查皮试结果,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五、静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
1、静推速度不准确
防范措施:
⑴严格按医嘱速度推注。
⑵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如有变化及时停止推注药物并通知医生。
2、药液外渗
防范措施:
⑴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推注。
⑵推前先回抽,确认在血管内再推注。
⑶推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有无回血。
六、采血易出现的问题
1、标本不合格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⑵抽血前核对化验单内容:如姓名、床号、检验项目等。
⑶抽血量要准确,防止标本血量不够,而贻误病人的结果回报。
⑷特殊抽血检查要掌握注意事项,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2、标本丢失
防范措施:
⑴抽血后,标本要及时送检。
⑵有特殊情况须延缓送检的,保存好标本并书面交班。
⑶标本放置位置要固定,防止乱放而丢失。
⑷标本不离化验单,或标本本身要注明床号、姓名、项目等内容,防止标本不明而丢失。
⑸对于不明标本要问清楚再处理,勿随便丢弃。
⑹及时查找化验结果,防止化验室丢失。
七、输血易出现的问题
1、输血反应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对制度。
⑵输血前要检查血液制品有无过期,有无絮状物或漂浮物等。
⑶血袋应先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再输入,大量快速输血需加温时应遵照医生指示,注意温度不可过高。
⑷输血时及输血后严密观察病人病情。
⑸如连续输入两个供血者的血液,中间要用生理盐水隔开以防输血反应。
⑹输血完毕保留血袋24小时,然后送至血库以备必要时送检。
2、输错血
防范措施:
⑴化验受血者血型及交叉配血时,严格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化验单,杜绝差错发生。
⑵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输血前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袋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⑶输血时需双人核对、操作并签名。
八、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中易出现的问题
1、出血或血肿
防范措施:
⑴对于刚做完中心静脉插管的病人应注意观察穿刺点处有无出血、渗血、血肿等。
⑵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因病人活动后脱管引起出血。
⑶每次更换液体或封管时应先将管夹好,以免造成出血和堵管。
2、脱管
防范措施:
⑴各种管路要连接牢固、妥善固定并严格交接班。
⑵加强巡视。
⑶输液瓶挂置不宜过高,应当有一段液管与病人身体平行放置,以防翻身时造成脱管。
3、感染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输液管、三通每日更换。
⑵严格遵守导管留置时间,不可擅自延长。
⑶每班必须定时消毒穿刺处并更换无菌敷料,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⑷换药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及分泌物,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
⑸发现穿刺点红肿应立即拔除导管。
4、栓塞
防范措施:
⑴静脉输液时排尽输液管内空气,三通与输液器及导管之间连接要紧密,防止脱管。
⑵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形成栓塞。
⑶调节好三通开关,尤其是在测中心静脉压后,防止空气进入造成空气栓塞。
⑷如发生堵管不得挤捏输液管或用注射器将凝血块推进血管内,可用肝素液缓慢冲洗,如无效应停止冲洗,以免形成血栓。
⑸封管后再次输液时,要回抽并将血弃去,以免形成血栓。
九、使用微量泵易发生的问题
1、首次剂量错误(如:0.6ml调成6ml)
防范措施:
⑴了解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如:升压或降压)。
⑵打开微量泵开关后先输入剂量再打开三通。
⑶输入剂量、滴速时要二人核对。
2、速度调整不当
防范措施:
⑴使用多巴胺或硝普钠时,应单独用一组液路,以免和别的液体同路致升压或降压过快。
⑵剂量调整要从小剂量逐渐上调,多巴胺调整幅度过大容易导致血压过高、恶心呕吐;硝普钠调整幅度过大易导致不可逆转的低血压而引起严重后果。
十、留置尿管易出现的问题
1、尿道损伤
防范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询问患者有无尿道损伤史,有无前列腺肥大。
⑵评估病人选择型号适宜的尿管。
⑶置尿管前尿管要充分润滑,插尿管时动作要轻柔,不能粗暴。
⑷尿管插入长度要足够,防止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时将尿道损伤。
⑸置管后,向患者做好宣教,防止因活动过度而造成脱管,引起尿道损伤。
2、泌尿系感染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⑵每日更换尿袋,并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
⑶做检查或搬动病人时尿袋要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返流造成逆行感染。
⑷置尿管后用胶布写好管道标识贴在尿管上,每二周更换尿管一次。
⑸观察尿液有无混浊及血尿等感染倾向,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⑹保持尿管清洁,会阴冲洗2/日。
3、尿管脱出(多见于老年女性)
防范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正确评估患者。
⑵对尿道松弛的病人气囊内生理盐水注入量不可过少。
⑶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过度牵拉尿管及尿袋。
十一、留置胃管易出现的问题
1、腹泻
防范措施:
⑴喂食前检查食物及液体有无变质变味。
⑵注入食物前后要用温开水冲洗胃管。
⑶注入食物温度不可过低。
⑷防止注入速度过快。
⑸定期更换胃管。
2、胃管脱出
防范措施:
⑴胃管固定要牢固,每日更换胶布。
⑵烦躁病人要约束好上肢,防止其拔出胃管。
⑶对于频繁恶心、呕吐的病人要及时止吐并抬高床头。
⑷定期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3、胃管堵塞
防范措施:
⑴置管前要充分润滑胃管,置管速度不宜过快。
⑵怀疑胃管有折叠可向外拉出少许,重新再插入。
⑶防止注入颗粒较大的渣类物质。
⑷注入食物前、后用温开水彻底冲洗胃管。
4、误吸
防范措施:
⑴注入食物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⑵注入食物速度不可过快,以免引起恶心,造成食物返流导致误吸。
⑶拔胃管时应先将胃管末端反折,通过咽部时速度要快
5、窒息
防范措施:
⑴置胃管时操作正规,以免误入气管。
⑵注入食物前要仔细检查,保证胃管在胃内。
⑶一旦出现刺激性呛咳及时拔出胃管,必要时进行负压吸引。
十二、病人住院期间易出现的问题
1、坠床
防范措施:
⑴按分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生活护理,不要依赖陪护人员。
⑵加强评估,对有坠床隐患的病人要加床挡并检查床挡是否安全牢固。
⑶杜绝家属上床休息以免病人因过于拥挤而坠床。
2、烫伤
防范措施:
⑴评估患者对热刺激的反应。婴幼儿皮肤柔嫩,对热的调节能力差,老年人感觉迟钝,这两类病人易烫伤。
⑵热疗时准确测量水温,一般为60-70℃,对昏迷病人、局部感觉迟钝、麻醉未清醒、婴幼儿、老年人的水温为50℃。
⑶正确使用热水袋,灌水量要求在2/3或1/2即可,使用前检查水袋有无漏水,使用时应注意用毛巾包裹水袋,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并及时更换部位。
⑷在热敷过程中定时进行观察。
3、洗澡发病或晕厥
防范措施:
⑴请示医生后病情允许方可让病人洗澡,并请家属陪伴。
⑵嘱病人防止水温过冷或过热。
⑶病人洗澡时要嘱病人打开气窗,防止气压过高。
⑷叮嘱病人洗澡时勿将门上锁,以便于发生意外时及时采取措施。
4、外出发生猝死或交通事故
防范措施:
⑴做好宣教工作,防止患者回家或外出。
⑵及时巡视病房,了解病人动态,及时劝阻准备外出的病人。
⑶劝阻无效时通知管床医生。
⑷对不打招呼擅自离院者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家属。
⑸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服务,以减少病人外出。
5、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电光性眼炎
防范措施:
⑴做好宣教工作,告诉病人消毒时不要看紫外线灯。
⑵为重症病人做好皮肤和眼睛的遮挡。
⑶发现电光性眼炎病人,嘱其不要惊慌并及时处理。
6、自杀
防范措施:
⑴护理人员勤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
⑵对有情绪异常的病人随时与家属沟通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⑶对于每晚吃镇静药的病人,必须看着病人服药,以免蓄积后一次大量服用。
7、压疮(褥疮)
防范措施:
⑴为病人解除或减轻局部受压,定时更换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
⑵减少剪切力的损害,剪切力可使病人的局部组织受损淤血、水肿,对取半卧位、坐位、抬高床头的病人同时抬高床位、腿下应垫海绵垫,防止下滑。
⑶协助病人翻身时,应将身体抬起,再移动,避免拖、拉、拽的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⑷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无碎屑、杂物。
⑸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⑹慢性消耗性病人卧床时予以海绵垫缓冲重力压迫。
⑺增加患者营养。
8、摔伤
防范措施:
⑴病房地面无积水,无杂物,注意防滑。
⑵病号服应大小适宜,避免因裤子过长过肥绊倒病人。
⑶幼儿、老年及偏瘫患者行走时,应有家属或护士陪伴,以防摔倒。
⑷嘱患者穿防滑软底鞋,系好鞋带。
9、病人做检查发生意外或病情恶化
防范措施:
⑴病人做检查时应由护士全程陪护直至安返病房。
⑵检查前向病人做好宣教,告之相关检查注意事项。
⑶烦躁病人应加床档,防止检查途中坠床。
⑷危重病人应联系好电梯及检查科室,尽量缩短时间,安全返回。
⑸危重病人应由医生陪同,并备好氧气袋、心电监护、人工气囊等急救物品和抢救药品。
10、物品丢失
防范措施:
⑴护理人员要有管理意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通知保卫科。
⑵告知病人病房内不要放置贵重物品。
⑶病室无人时(如外出做检查)应及时锁门。
11、交叉感染
防范措施:
⑴定时开窗通风及空气消毒。
⑵坚持操作前后洗手的原则。
⑶坚持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中坚持一人一管一巾一带。
⑷限制探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⑸监护病房家属探视时穿隔离衣。
⑹定期做空气细菌监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12、火灾
防范措施:
⑴定期检查灭火设施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⑵病房不能私人用电,注意防火。
⑶电源插座等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以防意外。
⑷病房内禁止吸烟,尤其是病房中有吸氧的病人时,以防引发火灾。
十三、执行医嘱中易出现的问题
1、转抄治疗卡片错误
防范措施:
⑴转抄人员应认真仔细,字迹清楚工整。
⑵转抄时如有疑问,应及时询问。
⑶转抄后及时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执行口头医嘱
防范措施:
⑴护理人员应明确常规下不能执行口头医嘱。
⑵督促医生及时下达书面医嘱。
⑶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待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应及时查对并由医生补写医嘱。
3、重复执行医嘱
防范措施:
⑴病房应建立医嘱执行本。
⑵执行医嘱后执行者应及时签名。
⑶执行医嘱后应做好交班工作。
4、未及时执行医嘱
防范措施:
⑴主班护士应及时通知执行者。
⑵执行者应根据医嘱要求按规定时间执行医嘱。
⑶如因患者不在或其它原因未能及时执行医嘱时,应通知医生并与下一班交班。
十四、气管插管患者易出现的问题
1、分泌物堵塞
防范措施:
⑴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促进痰液引流。
⑵保持呼吸道湿化,痰液粘稠者应加强气道湿化。
⑶及时吸痰,以防止痰液阻塞气管插管。
2、导管脱出
防范措施:
⑴以“H”型胶布固定气管插管,防止脱出。
⑵向清醒病人做好宣教,说明气管插管的重要性,嘱患者不要自行拔出管道。
⑶躁动、情绪不稳定患者用约束带约束上肢,防止其拔管。
⑷为气管插管患者做口腔护理时应双人合作,一人固定气管插管,一人实施口腔护理,以免操作时误将气管插管脱出。
十五、气管切开患者易出现的问题
1、伤口出血、渗血
防范措施:
⑴密切观察气切处有无出血、渗血情况,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⑵气管套管应固定牢固,保持气囊间断充气。
⑶更换体位时保持气管套管位置正确,防止套管摩擦切口处引起出血。
⑷使用呼吸机者应使用管路固定架,防止套管摩擦气管。
⑸如有出血情况可遵医嘱给予油纱条局部填塞止血。
2、伤口感染
防范措施:
⑴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为预防切口感染,换药敷料可使用少量 75℅酒精。
⑶气切部位换药每日两次,如有污染随时更换,以防止感染。
⑷使用金属套管者应每4小时清洗、消毒内套管一次。
3、气道阻塞
防范措施:
⑴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⑵保持呼吸道湿化,痰液粘稠者应加强气道冲洗。
⑶及时吸痰,防止痰痂形成阻塞套管。
⑷清洗金属内套管时,要将管内彻底清洁,防止痰液粘附管壁。
4、气管食管瘘
防范措施:
⑴为防止气囊对气管壁压迫而造成缺血坏死,应使用低压气囊或定期给气囊放气。
⑵保持气管套管位置正确,尤其是更换体位时,避免套管刺激局部粘膜。
⑶切口换药时,要注意调整无菌敷料的厚度,避免套管长期接触局部粘膜,引起粘膜破损。
⑷证实有气管食管瘘的病人,每次进食前应摇高床头,进食量宜少,且进食后2小时内不宜吸痰,防止食物返流进入气道。
5、气管狭窄
防范措施:
⑴吸痰时注意正规操作,手法正确轻柔,避免上下提插,每次不超过15秒,以免刺激粘膜引起气道痉挛。
⑵长期置管者及早更换金属套管,减少局部刺激。
6、脱机困难
防范措施:
⑴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拍背吸痰,控制感染。
⑵鼓励患者锻炼肺部功能,防止肺不张。
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人工气囊膨肺。
⑷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
⑸加强心理护理,避免患者产生依赖性。
7、脱管
防范措施:
⑴牢固固定气管套管。
⑵每班检查气管套管系带松紧度,以能伸进1—2指为宜。
⑶向清醒病人讲解气管套管的重要性,嘱其不要自行拔管。
⑷情绪不稳定及躁动患者用约束带约束上肢,防止患者拔除套管。
⑸使用呼吸机患者,应使用管道固定架,防止更换体位时误将气管套管强力拖出。
十六、呼吸机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
1、过度通气致呼吸性碱中毒
防范措施:
⑴根据患者体重正确计算潮气量及每分通气量。
⑵对呼吸频率过快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静药,抑制自主呼吸。
⑶根据呼吸改善情况,及时调整各种呼吸参数。
⑷注意血气监测,对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可适当延长呼气管道。
2、气压损伤
防范措施:
⑴使用呼吸机时应选择等速型流量波形。
⑵根据各项生理指标,正确计算潮气量并设定PEEP及吸气压力水准。
⑶应用PEEP时,宜逐渐上升或下降,尤其当湿化吸痰发生压力骤降时。
⑷防止在吸痰、咳嗽、深吸气功能应用时,气道内压突然升高。
⑸已发生气胸的患者应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⑹发生人机对抗应及时查找原因,调整参数。
3、通气不足
防范措施:
⑴使用前应检查呼吸机管道连接及工作压稳定情况。
⑵通气不足时适当增加潮气量和通气频率。
⑶防止气囊破裂导致吸入气体不足。
⑷使用呼吸机仍有严重缺氧者,应仔细查找原因,如痰栓阻塞、套管口紧贴气管壁、人机对抗等,并及时解决。
4、低血压或休克
防范措施:
⑴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和四肢色泽温度等。
⑵根据患者呼吸及生命体征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尤其是PEEP数值,不能过高,以免影响回心血量导致心血管意外。
⑶对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可遵医嘱扩充血容量,必要时应用多巴胺等升压药物。
5、呼吸道感染
防范措施:
⑴吸痰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⑵定期更换并消毒呼吸机管道。
⑶气管切开处每班消毒并更换敷料。
⑷加强湿化气道,及时彻底清除分泌物。
⑸气囊放气前需彻底吸除其上方滞留的分泌物,以防气囊放气后流入气道内误吸而导致感染。
⑹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适当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⑺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⑻保证水分及营养素的供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呼吸机报警
6、压力上限报警
防范措施:
⑴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拍背吸痰,防止分泌物阻塞气道。
⑵定期检查呼吸机管道有无折叠、扭曲、受压等现象,及时调整管道位置。
⑶出现人机对抗、咳嗽时应及时对症处理。
7、压力下限报警
防范措施:
⑴牢固连接呼气回路及温度探头,以防脱落。
⑵检查气管导管气囊有无破裂并及时更换。
⑶检查呼吸机管路有无漏气,随时更换。
8、MV(分钟通气量)上限报警
防范措施:
⑴呼气监测传感器保持干燥,如有进水潮湿,及时擦净、烘干。操作中且勿损及传感器敏感部位。
⑵根据患者呼吸情况调整潮气量及触发灵敏度,防止通气过度。
9、MV(分钟通气量)下限报警
防范措施:
⑴逐段检查气囊、管道、湿化器等有无漏气,及时排除原因或换管。
⑵如患者自主呼吸减弱,适当增加通气量或应用呼吸兴奋药。
抢救中易出现的问题
10、用药与医嘱不相符
防范措施:
⑴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须复诵一遍。
⑵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认真核对药品安瓿,用后应保存,待清点后再弃去。
⑶抽好药液要二人核对再推注
11、抢救设备使用不当
防范措施:
⑴抢救设备及药品应严格管理,定位、定量并专人负责每日清点。
⑵全员培训急救技术并定期考核。
⑶定期培训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达到熟练掌握。
⑷保持各种抢救仪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十七、交接班中易出现的问题
1、交接班中出现漏交、错交、责任不明
防范措施:
⑴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不得擅自离岗。
⑵床头交接班详细认真,交待清楚后方可离去。
⑶交接班时应详细检查病房及病人情况,分清交接班人员责任。
⑷建立交接班备忘录。
十八、新入院患者易出现的问题
1、应激性心理问题如:焦虑、紧张等
防范措施:
⑴对初入院患者应主动介绍病房环境、工作人员,注意态度应和蔼,语言通俗易懂,给病人以亲切、安全感。
⑵如病情允许,可向病人简单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使病人心中有数,减少不必要的惊慌。
⑶评估患者焦虑情况,并及时疏导安慰。
⑷保持环境整洁、安静,增加患者舒适感。危重病房应整理好各种导联线,正确设置报警音,减少人员走动及各种噪音,夜间尽量暗化病室,使病人保持充足睡眠。
⑸讲解配合治疗及护理对及早康复的重要性。
⑹加强巡视,增加患者心理安全感。
⑺对于焦虑症状明显的患者,护士应加强交流。
十九、暴露性操作和检查易出现的问题
1、暴露性操作和检查导致患者人格完整性破坏
防范措施:
⑴必须行暴露性操作时,注意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注意保暖,并尽量减少暴露部位。
⑵检查或操作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理解和配合。
⑶操作时无关人员回避。
⑷尽量缩短暴露时间。
二十、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纠纷的问题
1、沟通方法不当
防范措施:
⑴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对待病人态度和蔼、热情周到。
⑵积极主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注意言行得体。
⑶根据病人的社会、文化、知识层次,选择适宜的沟通方式。
2、沟通不及时
防范措施:
⑴对危重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请医生及时向家属解释、交待病情。
⑵应用贵重药品、执行特殊检查和有创性操作前,应及时通知家属,待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
⑶定时举行工休座谈会,积极听取并解决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
3、贵重药物的使用与保管中易出现的问题
防范措施:
⑴贵重药品使用前应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
⑵贵重药品使用前可让家属过目,用后将空安瓿交与家属。
⑶贵重药品应建立保管使用登记本。
⑷贵重药品应每班清点,并加强保管。
4、记费不准确
防范措施:
⑴护士应正确掌握记费程序及方法。
⑵临时记费应建立记费专用本,执行吸氧等临时操作时可请家属签字。
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记费方法。
⑷每日按时发放住院费用明细表,并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
二十一、化疗时易出现的问题
1、化疗药物静脉输液时渗液
防范措施:
⑴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及毒副作用。
⑵掌握化疗药物静脉输注护理规则。
⑶掌握化疗药物静脉输液渗液的防范措施。
⑷建立化疗药物输入巡视记录,按时巡视并签字。
新、特药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
2、使用中护理措施不到位
防范措施:
⑴使用新药前应通过多种渠道(如详细阅读说明书、与医生沟通等)了解药物的性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配伍禁忌等以便于向患者进行宣教。
⑵新药使用中应仔细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
⑶特殊药物如抗生素等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有无用药史、家族史、过敏史等。
二十二、新生儿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
1、体温过高或过低
防范措施:
⑴监测体温变化,每1-2小时一次。
⑵体温过低时给予复温、保温措施,必要时置患儿于暖箱中,注意正确调节暖箱的温湿度,提升箱温时要逐步上升,切忌提升过快,暖箱水槽及时加水,保持箱内湿度。
⑶注意及时调节室内环境的温湿度。
⑷体温过高时切忌用药物降温,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如开箱散热,必要时温水擦浴。
2、新生儿感染
防范措施:
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min,每日用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次。
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后洗手。
⑶做好基础护理,尤其是脐部护理和皮肤护理。
3、臀红
防范措施:
⑴便后及时更换尿布,大便后温水洗臀并拭干。
⑵应用透气度良好的尿布,切忌尿布包裹过严。
⑶每日为婴儿洗澡。
⑷合理喂养,防止腹泻,以免排便次数过多刺激臀部引起臀红。
⑸如已发生臀红,每次清洗后涂氧化锌软膏,并经湿化氧气吹干。
4、早产儿呼吸困难
防范措施:
⑴注意观察早产儿呼吸变化,如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等。
⑵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⑶如发现呼吸暂停时,给予拍背或拍打足底刺激患儿,必要时应用氨茶碱刺激呼吸。
第四篇: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 分析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采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8月本院产房86例产妇,对这8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生产房护理安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部分助产士专业能力欠缺、管理制度落实不扎实、产妇心理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后,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在产房护理工作中,针对高度重视护理安全隐患,根据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能有效地降低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为母婴的健康提供保障。
关键词: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原因;防范措施
产房是产妇分娩的重要场所,是现代医院的一个重要技术部门[1]。然而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增加护理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护理安全隐患,就会对母婴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不利于现代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的重点,高质量的护理对疾病的治疗有着重大作用[2-3]。为此,在产房护理工作中,为了确保产妇顺利分娩,就必须重视护理工作,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本文就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年10月~2014年8月本院产房自然分娩的86例产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采用的是2013年10月~2014年8月本院产房自然分娩的86例产妇,在这86例产妇中,初产妇49例,经产妇37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为(28±1.5)岁。
1.2方法 对这8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1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
1.2.1.1产科制度的落实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产科各项操作常规与指南相对较为完善,但是由于产房工作的特殊性,助产士从心理及操作技术上压力很大,易产生不耐烦及急躁情绪,以至于在产房工作中各项工作制度的执行力减弱;其次,医院没有建立有效奖惩制度以至于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性,进而增加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1.2.1.2产妇心理因素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面对的各种压力不断增加。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心理压力会急剧增加,面对剧烈的分娩疼痛,不仅担心产后自身健康的问题,更担心婴儿能否顺利分娩,另外就是家族观念中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增加了产妇的心理负担,不利于产程中的母婴安全。
1.2.1.3部分年轻助产士专业能力欠缺 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助产士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护理质量,就产房目前的助产士整体水平而言,老助产士较少,部分助产士产房护龄比较低,缺乏产房急诊、抢救经验,面对急产、危重症抢救容易慌乱,影响产房护理工作质量。
1.2.2防范措施
1.2.2.1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助产士责任意识会直接影响到产妇是否可以顺利分娩、婴儿是否安全。为此,助产士在接产工作的时候,必须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首先,需要对助产士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助产士的安全护理意识,强调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将待产、接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重点教育,进而为风险护理质量提供保障,降低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1.2.2.2加强心理护理 待产过程中,面对产妇的疼痛要对于产妇的各种行为表示理解,以解除产妇初到待产室这个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对产妇的需求要有耐心,待产工作要细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取得分娩过程中产妇的配合;产妇经历分娩后,心理处于一度的紧张状态,许多初产妇由于缺乏经验,对于母亲的这个角色不知如何担当。为此助产士要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与产妇多交流,教会她们一些基本的婴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积极为产妇讲解相关的知识,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使得产妇尽早进入到母亲角色当中去,从而增强产妇的自信心;同时为产妇讲解分娩后应注意的事项,并积极的与产妇家属取得合作,劝导家属给产妇多关心、帮助,从而从心理上减轻产妇的压力。
1.2.2.3健全产房管理制度 针对产房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将产房相关护理要点进行明确,同时要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在护理工作人员中形成必要的竞争,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其次要落实责任制,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对医院的发展、母婴生命健康都会产生危害,为此在护理工作中,落实责任制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护理工作中保障护理质量,从而促进母婴健康。
2结果
产生产房护理安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部分助产士专业能力欠缺、管理制度落实不扎实、产妇的心理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后,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见表1。
3讨论
产房作为医院一个重要技术部门,产房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母婴的生命健康。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安全隐患,为了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本文从产妇心里因素、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及制度执行力3个方面入手,并针对这3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防范措施实施后,安全隐患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
在产房护理工作中,为了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产房护理质量[4-5]。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对产妇进行心理教育,对助产士进行专业培养,同时加强相关制度执行力,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产房护理质量,为母婴的健康提供了保障[6]。
参考文献:
[1]罗丽波.浅谈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5(11):3-5.[2]罗丽波.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相关思考[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0(15):37-38.[3]孙冬梅.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的探讨[J].吉林医学,2013,33(21):752-753.[4]陈素洁.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16):287-288.[5]孙玉香.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2,10(18):2222-2223.[6]温丽亚.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2,24(19):60-63.编辑/张燕
第五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但是,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一、存在问题
1、制度不健全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2、技术方面 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3、环境方面 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4、操作方面 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5、接错病人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6、清点物品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7、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二、防范措施、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加强业务学习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契
配合。
3、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安静、严谨手术环境 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如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电源,手机不能带入手术间等,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4、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 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前用药及过敏性情况);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室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学习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我们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每一个人行动起来不断吸收经验,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急诊手术;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不同于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尤其是遇到多台手术同时抢救,时间紧,病情重,工作人员少的情况,易使工作出现漏洞,轻者影响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重者使患者致残、致死。因此,我科针对急诊手术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取得满意效果,一、安全隐患
1、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大了对患者的保护力度。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工作中易忽视患者的合法权益。手术患者除全身麻醉外,一般均处于清醒状态,而且有些全麻患者在某种程度上听力依然存在(术中知晓)。患者对手术的进展情况,尤其对术中医护人员语言的交流十分关注。医护人员术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这些不当的语言,将引起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怀疑,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术后一旦出现身体恢复不良,患者很可能将术中这些不规范的言语作为日后纠纷和投诉的证据。
2、查对不全面
急诊手术患者详细病情无从了解,常遇到一台以上危重手术患者抢救,无形中使护理工作量及压力的增加,影响了工作质量。易出现以下隐患:①接错患者,摆错手术体位;②输血查对不清或输错血;③手术标本未及时送检或丢弃;④患者坠床。
3、急救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及业务知识不全面 急诊手术的并发症及术中常会发生的意外术前难以作出全面估计,使术中所需物品准备不齐全而延误手术时间。抢救仪器的使用及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能迅速有效地配合实施抢救而影响抢救的最好时机。
4、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
已有很多关于如何规范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报导,在急诊手术过程中就更易出现以下问题:①漏项、记录不全面;②记录不一致,入室及抢救时间记录不准确,与麻醉单、医疗记录单相矛盾;③叙述模糊不清;④术中特殊情况未注明,要求记录的内容未能体现,使手术记录单缺乏说服力;⑤代签字,使手术记录单缺乏真实性。
5、院内感染机率增加
患者术前准备不全,物品准备不完善,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手术间门开闭次数增加,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减弱,影响了空气的洁净度[4]。急诊手术患者未做术前常规检查,在术中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在术中也极易被锐器损伤,已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常见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且1次即可感染,也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机会。
二、防范措施
1、加强职道德法律意识
手术室护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慎独”修养,端正工作态度,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并要提高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学习《刑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法》等相关知识,知法、懂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必要时约束自己的行为。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认真核对每台手术,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始终把安全医疗放在首位。例如手术患者的十二查对;主刀医生、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三方再次确定手术部位;术中切下的组织标本按规定程序来执行,做到每一项都要有签名,责任到人。
3、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新的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新充电以适应手术发展的需要。
4、严格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文字反映,作为客观病历资料,具有法律效力。手术室护士应高度重视手术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术语要规范,字迹要清楚,数据要统一,术中抢救及更改手术等特殊情况记录应及时、客观,巡回和洗手护士核对器械、敷料无误后签全名。
5、减少院内感染
急诊手术的特殊原因,会增加感染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总结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5.1 加强手术人员管理
按规范严格要求入室的人员的数量及着装,手术间固定存放常规一次性物品,充分准备特殊物品,减少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次数。
5.2 加强患者的管理
将由绿色通道直接送到手术室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在术前接受室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换上手术衣裤,备好局部毛发,包括脑外递头;对术中患者的呕吐物、肠内容物等及时清除,封闭后入袋,减少对手术间空气的污染。
5.3 加强手术室环境及用物的管理
对急诊手术患者尽量安排在离手术室入口较近处,建议有条件医院设置正负压层流装置,门口设缓冲室。
5.4 加强自我防护
工作注意力要集中,按标准预防进行每一项操作。一旦发生锐器伤按规定处理,24h内填写《锐器损伤登记表)备案,并追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