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防范及控制概要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防范及控制
嵩阳煤业公司 于德杰
摘要:煤矿机电运输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二个,其一是减人提效,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潜能;其二是防止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方针要求,煤矿机电运输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把防止事故发生放在第一位,所以这也是我们这次学习的重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剖析
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分析,不外乎两个方面,即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物的不安全状态大部分情况下也是由人决定的,因此,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说,把不安全人转变成安全人就能从根本上保证了设备安全运行。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导致设备选型不合理、不安全,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三违”作业,包机人对设备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落实不力等。
2煤矿机电管理事故重点防控内容
煤矿机电管理要围绕遏制机电运输事故为中心开展工作,按照这一工作思路,在机电运输管理方面分系统抓重点:
2.1主、副井提升防范重点 2.1.1设备选型
要把好设备选型关,由机电矿长和我们主管部门的技术人员负责。要根据矿井生产能力、提升高度、服务年限等资料,合理计算选择提升机及其配套的电动机、提升容器和提 升钢丝绳。这方面有固定的公式和格式。注意以下几点:
2.1.1.1必须保证提升能力符合要求:
既要防止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也要防止出现设备能力不足、超负荷运行现象。一定要进行强度校核,保证最大静张力和最大静张力差满足要求。钢丝绳不得超层缠绕(升降人员绞车不超过1层,升降物料绞车不超过2层)。
2.1.1.2不能选用国家明令禁用的淘汰设备
国家明令禁用的淘汰设备不要选用。淘汰设备第一批公布的有KJ1600/1220单筒缠绕式矿井提升机,淘汰原因:1.薄壁厚支型,轮辐厚,卷筒壁薄易开裂,大块闸制动,不利调整; 2.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2号已限期2002年淘汰。第二批公布的有JKA型和KJ型矿井提升机。JKA型矿井提升机淘汰原因:上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卷筒是由两半的铸铁法兰盘与薄钢板弯制而组成,卷筒受力后易裂开。制动器是双回路的瓦块式制动器系统,双回路制动不同步,制动系统组成部件复杂,可靠性差,替代产品有JK系列矿井提升机,机构合理,强度高,制动效果好,安全保护装置齐全。KJ型矿井提升机淘汰原因:上世纪50代开始使用,卷筒是由两半的铸铁法兰盘与薄钢板弯制而组成,卷筒受力后易裂开。制动器是单回路角移式制动器系统,不利于调整,制动效果差,该产品于1976年停止生产目前在煤矿使用较少,替代产品有JK系列矿井提升机,机构合理,强度高,制动效果好,安全保护 装置齐全。限期2008年淘汰.第三批公布的JTK型矿用提升机淘汰原因与JKA型和KJ型类似,JTK型矿用提升机2013年一月二十七日后禁止使用。
2.1.1.3所选用设备必须有MA标志 绞车改造安装
绞车改造安装必须制定施工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由专人现场指挥。部分矿井只对淘汰绞车更换了主要部件:腾升矿、兴达矿、盛华矿等只更换了绞车主轴、液压盘闸和电控装置,仍利用原绞车的电动机和减速器。我们要求生产厂家对绞车性能重新验算,完善MA标志证书,由检测机构对绞车重新测试,保证设备安全性能。
建议安装绞车时增加起吊设备,为绞车日常检修创造条件。如增大提升能力,更换大绞车,要对井架、天轮、钢丝绳强度及出绳角、过卷、过放距离重新验算。
2.1.2提升钢丝绳及连接装置 2.1.2.1提升钢丝绳
2.1.2.1.1绳径比要求:井上提升装置的滚筒和围抱角大于90°的天轮与提升钢丝绳的直径之比值:井上不小于80,井下不小于60。立井的天轮、导向轮的直径或滚筒上绕绳部分的最小直径与钢丝绳中最粗钢丝的直径之比值:井上的提升装置,不小于1200,井下不小于900。
2.1.2.1.2断丝断面积:各种股捻钢丝绳在1个捻距内 断丝断面积与钢丝总断面积之比,达到下列数值时,必须更换:
一、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为5%。
二、专为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防坠器的制动钢丝绳为10%。
三、罐道钢丝绳为15%。
四、架空乘人装置为25%。
2.1.2.1.3直径减小量:以钢丝绳标称直径为准计算的直径减小量达到下列数值时,必须更换:
一、提升钢丝绳或制动钢丝绳为10%。
二、罐道钢丝绳为15%。
2.1.2.1.4意外变形:钢丝绳在运行中遭受到卡罐、突然停车等猛烈拉力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将受力段剁掉或更换全绳:
一、钢丝绳产生严重扭曲或变形。
二、断丝、直径减小量超过规程规定。
三、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的长度伸长0.5%以上。在钢丝绳使用期间,断丝数突然增加或伸长突然加快,必须立即更换。
钢丝绳的钢丝有变黑、锈皮、点蚀麻坑等损伤时,不得用作升降人员。钢丝绳锈蚀严重,或点蚀麻坑形成沟纹,或外层钢丝松动时,不论断丝数多少或绳径是否变化,必须立 即更换。
2.1.2.1.5提升钢丝绳的检验周期:
一、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时起每隔6个月检验1次;
二、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时起12个月时进行第1次检验,以后每隔6个月检验1次。
在用钢丝绳测试段的选取位置应在:提升容器连接装置往上部位截取。试样长度做单丝试验时应不少于1.5米,整绳试验时应不少于2米。为保证试验准确性,应注意不使试样受机械损伤,截取试样时尽量不采取加热法切割,如需要用加热法时,应将试样长度加长200㎜;试样两端用软铁丝绑紧。
2.1.2.1.6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钢丝绳悬挂时的安全系数:升降人员≥9,升降物料≥6.5 使用中的钢丝绳做定期检验时,安全系数:专为升降人员≥7,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升降物料时≥6,专为升降物料≥5,否则,必须更换:
2.1.2.1.7立井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公式
Qqm= Q+Qz+p×Hc斜井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公式
m=Qq/﹝(Q+QZ)(sinα+f1cosα)+p×LC(sinα+f2cosα)﹞ 要求:钢丝绳检验报告取回后,要由矿方对安全系数重新验算,合格后方可使用。
2.1.2.1.8钢丝绳检查:
各矿必须建立健全重要提升钢丝绳日检制度,每天由机电矿长、机电科长、机电队长对钢丝绳日检记录表进行审阅并签字。机电矿长每旬必须亲自带队,对重要提升钢丝绳进行检查一次,并填写钢丝绳检查记录簿。钢丝绳日检记录簿由矿机电科永久保存。整理出的技术资料应归档保存待查。
提升钢丝绳每天必须人工检查1次。提升钢丝绳的日检结果要记入钢丝绳检查记录簿,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断丝、锈蚀、直径缩小和其它损伤等情况。并由检查人员签字。
检查钢丝绳时,应利用深度指示器或其它标志确定断丝和其它损伤的部位。并及时记录,对断丝的突出部位应立即剪下,修平。
对易损坏或腐蚀较重、断丝较多的部位(如停车位钢丝绳与天轮、滚筒切点处、多层缠绕的上、下层换层临界段等)和区段,并应停车检查。
检查钢丝绳时必须以≤0.3米/秒的速度进行详细检查。用肉眼观察和手捋摸的方式进行。(验绳时禁止戴手套或手拿棉丝,应用裸手直接触摸钢丝绳,前边的手做为探知是否有支出的断丝,以免伤手,后面的手抚摸可能发生的断丝和绳股凹凸等变形情况。平衡钢丝绳、架空乘人装置钢丝绳必 须至少每周检查一次。
测量钢丝绳的绳径,要选用宽口长卡爪的游标卡尺,卡尺的精度为0.05㎜。采用卡爪与钢丝绳成45角进行卡绳测量,日常测量的部位应在连接装置的上方,在钢丝绳的直线部位相距至少1m的两个点上进行,并在每个点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量一个直径,取四个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验绳时,应由2人同时进行,1人在井口,另一人在出绳口,以便检验全绳,在井口验绳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使用中的钢丝绳月检时,除包含日检全部内容外,还应详细检查提升容器在上井口和井底时,钢丝绳从滚筒到天轮段,详细检查绳卡处有无断丝,用游标卡尺测量直径。
2.1.2.1.9对使用中钢丝绳的养护:
提升钢丝绳投用三个月后,应每月涂油一次。应根据井巷条件及锈蚀情况,对无淋水的井筒中使用的钢丝绳至少每月涂油一次;有淋水的井筒中使用的钢丝绳每周应涂油维护一次;淋水较大,且淋水酸碱性较高的矿井使用的钢丝绳至少每周涂油维护一次;检查时发现钢丝绳出“红油”,说明绳芯缺油,内部锈蚀,应引起注意,仔细检查。
对使用中的钢丝绳进行除锈涂油作业时,应首先将钢丝绳表面的煤泥(水)擦干净,但不得用汽油、煤油等挥发性油类清洗。
根据气温和所需涂油脂的粘稠度,可采用加温的方法,0使油脂容易附着在绳上,人工涂油时,前后2~3人分别将刷子在盛油容器内浸泡后,将油刷置于慢速运行的钢丝绳上涂油,后边的人员重补漏,将油脂均匀涂在绳上,涂油时绳速≤0.3米/秒,站在井口涂油时应系安全带。如采用涂油器涂油时,应注意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严禁用布条之类的东西捆缚在钢丝绳上作提升容器位置的标记。(这样会破坏钢丝绳在捆缚处的润滑,导致该处严重锈蚀)
绞车滚筒座底绳不少于三圈,座底绳固定严禁出现“破股穿绳”或锐角出绳现象。为确保天轮绳槽能够容纳提升钢丝绳,并给予足够的支撑,要求天轮绳槽的直径比提升钢丝绳的公称直径大7.5% 多层缠绕的提升机,滚筒边缘高出最外一层钢丝绳的高度,至少为钢丝绳直径的2.5倍。多层缠绕的提升机钢丝绳必须每季错绳1/4圈,错绳日期和长度要有记录。主提升系统的楔形连接装置中的钢丝绳每季抽出并截掉。
重组矿井出现长时间停产、绞车长期停运现象时,必须将提升容器升至井口,防止钢丝绳在固定点长期受力、在井筒中长期裸露锈蚀。停运前要对钢丝绳涂油一次。
2.1.2.1.10钢丝绳的选型与购置
煤矿用主提钢丝绳必须选用重要用途钢丝绳,股中钢丝接触形式必须为线接触或面接触型。淋水大酸碱度高的井筒 应选用镀锌钢丝绳,磨损严重井筒应选用外层钢丝较粗的钢丝绳。矿井提升钢丝绳选同向捻为好。钢丝绳型号中FC代表纤维绳芯,S代表西鲁式(股中内外层钢丝数相同),▽代表三角股。根据国标GB8918-2006的要求,拆股钢丝的公称抗拉强度:光面和B级镀锌钢丝下限取消了1470MPa级,上限提高了一个公称抗拉强度至1960 MPa级,AB级镀锌钢丝下限取消了1470MPa,上限提高了一个公称抗拉强度至1870 MPa级,A级镀锌钢丝下限取消了1370、1470MPa级,上限提高了两个公称抗拉强度至1870 MPa级。各单位在今后更换或选用新绳时应以此为依据。
钢丝绳到货后必须由供需双方对直径、捻向、接触方式等进行复查。
主要提升装置必须有检验合格的备用钢丝绳。2.1.2.1.11换绳、调绳
提升钢丝绳更换时,要制订安全措施,严禁新绳出现死弯。
提升机调绳前,必须根据调绳长度计算调绳离合器的错齿个数,并进行标记,避免盲目作业。提升机调绳时,两码提升容器必须空载。在提升机调绳过程中,主管科长必须对每步操作进行确认,在没有确认前,不能进行下步操作。在提升机调绳过程中,如发现机械制动系统失灵,绞车司机必须立即投入电气制动,让提升容器缓慢下降,避免事态扩大。2.1.3制动系统:
包括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机械制动由液压站、液压管路及附件、制动盘组成。盘闸制动系统设计要合理,能够进行检修维护
制动盘变形导致盘闸与刹车盘接触面积达不到要求,制动效果差;另外也使得闸间隙保护无法调整。
2.1.3.1盘闸制动计算公式: 2.1.3.1.1盘式制动闸油压计算
一、压向制动盘的正压力
N=3DFc4Rmn
Fc——提升机最大静张力差(kg);
D′——滚筒直径(m);
Rm——制动盘平均摩擦半径(m); n——提升机制动器付数;
μ——闸瓦对制动盘的摩擦系数,μ=0.35~0.5。
二、F1=N+KΔ/n1
K——碟型弹簧的刚度(kg/mm),查绞车说明书。
Δ——闸瓦最大间隙(mm)n1——一组碟型弹簧的片数
三、最大工作油压P:(kg)P=
4F13.14(D2d2)
F1——活塞推力;
3.14——圆周率; D——油缸直径(cm); d——活塞小端直径(cm); P= 0.96DFCn14KRmn
(D2-d2)Rmnn1提升机液压站的最大制动油压要根据最大实际张力差,通过认真计算后调整。二级制动油压要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制动减速度要求(上提重载≤5m/s,下放重载≥1.5 m/s)。
2.1.3.2制动器碟簧寿命
制动器碟簧寿命按50万循环次,各矿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提升情况,计算碟簧的更换周期按期更换。
2.1.3.2.1制动器碟形簧使用寿命验算
一、根据矿井绞车的提升速度先求出一次提升循环时间
(一)立井提升
1、初加速阶段
t0=2h0/v0 a0=v0/t0
22h0为卸载距离,与箕斗形式有关,可参照箕斗规格说明书,若无此数据,可取h0=2.35 m;v0为箕斗在卸载曲轨内运行的最大速度v0=1.5m/s;为初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2、主加速阶段
t1=(vm-v0)/a1 h1=(vm+v0)/2t1
t1为主加速阶段运行时间,秒;h1为主加速阶段运行距离,m;vm为最大提升速度,m/s;a1为主加速度,m/s2。按照各矿绞车设定参数,但立井提升人员时,a1不得大于0.75 m/s2,箕斗提升a1≤1.2 m/s2为宜。
3、减速阶段 t3=(vm-v4)/a3 h3=(vm+v4)/2t3
t3为减速阶段运行时间,h3为减速阶段运行距离,一般v4=0.4-0.5 m/s
4、爬行阶段
t4=h4/v4
t4为爬行阶段运行时间,h4为爬行阶段运行距离,取h4=2.5-5m
5、等速阶段
h2=H-h0―h1―h3-h4 t2= h2/v2
t2为爬行阶段运行时间,h2为等速阶段运行距离,此阶段绞车以最大提升速度匀速运行,v2= vm。
6、抱闸停车阶段
抱闸停车时间t5,一般取t5=1s a5= v4/t5 h5=v4/2t5 一次提升时间 T= t0+t1+t2+t3+t4+t5 一次提升循环时间Tx=T+θ
θ为箕斗装卸载及休止时间,箕斗名义装载质量小于6T时,θ≤8秒。
(二)斜井提升 Tx=θ+L/vp
L为提升斜长,vp为平均速度,θ为装卸休止时间,其值同上。
二、碟形簧的使用寿命计算
1、每班绞车运行按7小时,求出每班碟形簧动作次数
n1=7×3600÷Tx
2、求出每天碟形簧动作次数 n2=3×n1
3、碟形簧的使用寿命按50万次计算,得碟形簧的使用天数
T=500000÷n2
对提升机所有制动器碟簧的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2.1.3.3矿井提升机制动力矩验算
提升绞车的常用闸和保险闸制动时,所产生的力矩与实际提升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之比K值不得小于3
一、求出制动盘正压力N(kg)
N=0.227P×∏×(D2-d2)-0.9K×Δ/n1
式中P---液压站压力表读数(kg/cm2),1kg/cm2=0.1Mpa; D---油缸直径(cm);d---活塞小端直径(cm); K---碟形弹簧刚度(kg/mm),建议K值为5430 kg/mm;
Δ--闸瓦间隙(mm);n—一组碟形弹簧的片数。
1二、求出制动力矩(kg.m)
MZ=2N×∪×Rm×n 式中∪---制动盘摩擦系数,取0.35-0.5; Rm---制动盘摩擦半径(m);
n---制动盘副数。
三、求出提升扭矩(kg.m)
(一)立井提升
Mj=Fc×D/2
(二)斜井提升
Mj=Fc×tgθ×D/2 13 式中Fc---提升最大张力差(kg); D---滚筒名义直径(m); θ---提升巷道倾角。
四、验算:
MZ ≥3Mj 升降人员绞车未实现变频调时,必须配备有动力制动装置。检查时要做为一项检查内容。提升机下放重物时,要投入电气制动,严禁在电气制动不完善的情况下下放重物。
2.1.4矿井提升机液压站
特点:电液比例溢流阀的调压功能:液压站中把原来的十字弹簧式调压装置改成电液比例溢流阀调压装置,这种装置具有调压线性度好、调压稳定、尺寸小等特点。
2.1.4.1液压站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油温应控制在65℃以内。液压站用油必须定期更换,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油面有大量气泡,或油液很脏应立即更换。液压系统中如有空气存在,将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从液压站到盘式制动器连接的油管及制动油缸内都不能存有空气。
提升机液压站的滤芯每季度清洗一次,阀芯每半年清洗一次,制动油管每年清吹一次。润滑油、制动油欠压、超温保护试验每天一次。制动油泵、润滑油泵每月与备用泵倒换一次
为提高提升机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应对制动系统加装紧 急卸压回路,回路泄油采用机械式闸阀,操作手柄应设在操纵台上司机易操作的位置。紧急卸压回路中串接有电磁阀,靠电磁阀动作泄油制动,不可靠。应采用机械阀更可靠。
2.1.5井筒装备
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内,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在过放距离内,应安设性能可靠的缓冲装置。过放距离内不得积水和堆积杂物。
对主、副井井筒装备的检查,管理人员要定期站在容器上面进行,科长或主管技术员每月一次,机电矿长或副总工程师每季度一次(车房中有井筒装备检查记录,相关人员应如实填写)。
主提升系统的楔形连接装置的累计使用期限,单绳提升不超过10年。
2.1.6电控及保护装置 2.1.6.1电源
升降人员提升机的主电源及低压控制操作电源必须为双电源,并具备互倒功能。对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的主井装、卸载位置的设备及控制装置,副井井口、井底操车系统或其它设备及控制装置必须为隔爆型或本质安全型。
提升电动机每两年与备用电动机倒换一次。
提升机主回路、控制回路以及建(构)筑物的避雷针(线、带)接地极必须单独设置,且相距不少于5米。夏季当地雷电活动时要停止提升机运行,并拉开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开关。
2.1.6.2 PLC电控
PLC简介:原理及构成,常见产品
PLC是可编程控制器,是取代TKD型继电器电控的控制装置。PLC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编程器组成。中央处理器CPU是核心,它的作用时接受输入的程序并存储程序.扫描现场的输入状态,执行用户程序,并自诊断.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输入接口采集现场各种开关接点的信号状态,并将其转化成标准的逻辑电平,输出接口用于输出电信号来控制对象.编程器用于用户程序的编制,编辑,调试,检查和监视.还可以显示PLC的各种状态。
PLC是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即在PLC运行时,CPU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制好并存于用户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作周期性循环扫描,如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新的扫描。在每次扫描过程中,还要完成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对输出状态的刷新等工作。PLC的一个扫描周期必经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对提升机多种保护必须实现双线 制的规定,PLC电控也必须实现双PLC、双线传输。大部分PLC使用旋转脉冲由编码器,可实现提升机的精确定位。
煤矿提升机电控常见的有西门子、三菱、欧姆龙等厂家PLC产品。
2.1.6.3变频调速
变频器简介:原理及构成,常见产品
变频器是把工频电源(50Hz或60Hz)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变频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绕组供电的频率来达到调速的目的。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手段。
变频器由控制电路、整流电路、直流中间电路和逆变电路组成。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逆成交流电。对于如矢量控制变频器这种需要大量运算的变频器来说,有时还需要一个进行转矩计算的CPU以及一些相应的电路。
变频器本身提供的功能使机械制动与电制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系统的绝对安全。
外围控制采用PLC。实现了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宽,运行曲线呈S型,使加/减速平滑,无冲击感。
煤矿提升机调速常见的有西门子、AB、安川等厂家变频 产品。
2.1.7提升绞车各种保护 2.1.7.1保护装置种类
提升装置必须装设下列保险装置,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防止过卷装置:当提升容器超过正常终端停止位置(或出车平台)0.5m时,必须能自动断电,并能使保险闸发生制动作用。
二、防止过速装置:当提升速度超过最大速度15%时,必须能自动断电,并能使保险闸发生作用。
三、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
四、限速装置:提升速度超过3m/s的提升绞车必须装设限速装置,以保证提升容器到达终端位置时的速度不超过2m/s。
五、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当指示器失效时,能自动断电并使保险闸发生作用。
六、闸间隙保护装置:当闸间隙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报警或自动断电。
七、松绳保护装置:缠绕式提升绞车必须设置松绳保护装置并接入安全回路和报警回路,在钢丝绳松弛时能自动断电并报警。箕斗提升时,松绳保护装置动作后,严禁受煤仓放煤。
八、满仓保护装置:箕斗提升的井口煤仓仓满时能报警 和自动断电。
九、减速功能保护装置:当提升容器(或平衡锤)到达设计减速位置时,能示警并开始减速。
防止过卷装置、防止过速装置、限速装置和减速功能保护装置应设置为相互独立的双线型式。
十、其它保护装置:另外还有井口安全门与罐位和提升信号联锁、副井操车系统与提升信号和罐位联锁、井口信号与绞车控制回路闭锁、脚踏紧急制动等,其中安全门与罐位闭锁,包括电气和机械闭锁。
立井、斜井缠绕式提升绞车应加设定车装置。主副井提升系统要安装司机对井口、井底位置的电视监视系统。
2.1.7.2提升绞车各种保护试验要求及方法
井口安全门与罐位和提升信号联锁、副井操车系统与提升信号和罐位联锁、井口信号与绞车控制回路闭锁、脚踏制动、过卷、松绳、满仓、深度指示器失效、减速功能、闸间隙、栅栏门闭锁等保护试验每天一次。过速、限速装置每月模拟试验一次。提升吊挂装置、防坠装置的检查每天一次,防坠装置各部件联动情况的试验每周一次。
为防止钢丝绳跳动引起的误动作,松绳保护装置串入安全回路时要有0.5s的延时。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防坠器,必须进行脱钩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使用中的立井罐笼防坠器,应每6个月进行1 次不脱钩试验,每年进行1次脱钩试验。对使用中的斜井人车防坠器,应每班进行1次手动落闸试验、每月进行1次静止松绳落闸试验、每年进行1次重载全速脱钩试验。防坠器的各个连接和传动部分,必须经常处于灵活状态。
2.1.7.3闸间隙保护
提升机闸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制动器的空行程时间和制动力矩,决定提升机的制动性能,对提升机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在提升机的运行过程中造成闸间隙超限的主要原因一是因闸瓦磨损而导致的闸间隙超限,二是因制动力源如蝶簧失效或断裂等原因而导致的闸间隙超限。闸间隙保护就是当闸瓦与制动盘的间隙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报警或自动断电。
2.1.7.3.1闸间隙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闸间隙保护装置保护内容不全,要么只对因闸瓦磨损而导致的闸间隙超限起保护作用,要么只对因制动力源如蝶簧失效或断裂等原因而引起的闸间隙超限起保护作用。
二、保护装置设置或动作值调整方法不对,保护装置不能动作、误动作或实际动作间隙远大于2mm。
三、保护装置安装数量不够,制动器没有全部实现闸间隙保护。
2.1.7.3.2、闸间隙保护的改进方案 闸间隙保护的接线方式:常闭式 闸间隙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如附图所示,保护装置有触点
1、触点
3、压板
2、压板
4、顶杆
5、弹簧6组成。压板2、4用螺丝固定在顶杆5上,位置可前后调节。触点
1、触点3串接在提升机电控系统的信号回路,并能自动报警。正常情况下,顶杆5的前端靠弹簧6的压力紧贴在闸瓦衬板上,触头1、3处于闭合状态。当闸瓦磨损,闸间隙超过规定值时,压板2将触头1断开,触头1作用于信号回路,使提升机完成这一循环,下次不能再开车,同时自动报警。同理,当蝶簧失效或断裂,闸间隙超过规定值时,压板4将触头3断开,触头3作用于信号回路,使提升机完成这一循环,下次不能再开车,同时自动报警。
提升机闸瓦保护示意图衬板闸瓦制动盘说明:
1、3为微型开关的两个常闭触点 2、4为可调节的压板 5为顶杆,6为弹簧 21
2.1.7.3.3闸间隙保护装置动作值的调整
提升绞车制动盘闸间隙的调整要求:制动盘闸瓦间隙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调整。调整时,确认提升容器空载,将双码提升容器停至交罐位置。对缠绕式提升机用定车装置锁住滚筒,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且关闭相关的制动油管闸阀。严禁在绞车运行过程中调整闸瓦间隙。盘闸制动器闸间隙调整后,要重新调整复位弹簧的匝间距,间隙为1—1.5mm。闸间隙每调整一次,闸间隙保护装置动作值也要重新调整。
2.1.7.3.4闸间隙保护装置动作模拟试验
一、模拟试验每天进行一次。
二、试验方法:提升机在停车或开动状态,人为断开触点1或触点3,看是否实现自动报警,是否实现信号闭锁。
2.1.8提升信号
2.1.8.1提升信号装置标准
一、供电电压:信号装置的额定供电电压不应超过127V,并须设置独立的信号电源变压器及指示信号。
二、工作信号:工作信号必须声、光具备,警告信号应为音响信号,一般指示信号可为灯光信号。
三、检修信号:应设置井筒检修信号及检修指示灯,在检修井筒的整个时间内,检修指示灯应保持显示,沿井壁应 22 敷设供检修人员使用的开车、停车信号装置,或采用井筒电话与提升机直接联系。
四、信号闭锁:
(一)信号系统与控制系统闭锁
提升信号系统与提升机控制系统之间应有闭锁,不发开车信号提升机不能启动或无法加速。
(二)井口与各水平闭锁
每一提升装置,必须装有从井底信号工发给井口信号工和从井口信号工发给提升司机的信号装置。除常用的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备用信号装置。井底车场与井口之间,井口和提升机司机台之间,除有上述信号装置外,还必须装设直通电话或传话筒。一套提升装置供给几个水平使用时,各水平都必须设有信号装置和闭锁,并且所发出的信号必须有区别。
井底车场的信号必须经由井口把钩工转发,不得越过井口把钩工由井底车场直接向提升机司机发信号,但有不列情形之一时,不受此限。a、发送紧急停车信号。b、用箕斗提升。
用多层罐笼升降人员或物料时,井上、下层出车平台都必须设有信号工。各信号工发送信号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a、井底总信号工收齐井底各层信号工的信号后,方可向井口总信号工发出信号,b、井口总信号工收齐井口各层信号 工信号并按到井底总信号工信号后,才可向提升机司机发信号,c、信号系统必须设有保证按上述顺序发出信号的闭锁装置。
(三)紧急信号:井口、井底及各水平,必须设置紧急事故信号。
(四)特殊要求:
1、信号保留:开车信号应设有灯光保留信号。为了增强提升的安全性,立井罐笼混合提升时,应设置表示提人、提物、上下设备和材料,以及检修的灯光保留信号,并且各信号间应有闭锁。
2、井口安全门闭锁装置:使用罐笼提升的立井,井口安全门必须在提升信号系统内设置闭锁装置,安全门未关闭,发不出开车信号。
3、摇台闭锁装置:井口、井底和中间运输巷设置摇台时,必须在提升信号系统内设置闭锁装置,摇台未抬起,发不出开车信号。
4、罐座信号:井口和井底使用罐座时,应设置罐座信号。
2.2主通风机防控重点(待续)
2.3煤矿用空压机及压力容器防控重点(待续)2.4主排水泵防控重点(待续)2.5矿井供电防控重点(待续)
第二篇:煤矿矿山机电运输专业事故案例
机 运 专 业 事 故 案 例
联系人:闫海
联系电话:***
机电运输科 年1月8日 2016
“2012.9.15” 慈林山煤矿皮带机伤人事故案例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2年9月13日下午,慈林山煤矿分管生产副矿长王建虎主持召开协调会,安排9#煤南翼皮带机机头卸载臂延长改造工作,直接安排机电科负责进行卸载臂的设计和定制,并由中宇公司项目部综掘二队负责施工。9月15日四点班,中宇公司项目部综掘二队擅自开工,19:00时,当卸载臂安装及皮带钉扣完毕,皮带穿条时,发现两端接口距离相差1.2m,不能合口。在尝试了用人力牵拉及皮带机点动倒转的方式均无法将皮带合拢的情况下,负责接带工作的皮带检修工高雅军擅自从皮带断口处跳入驱动滚筒与导向滚筒之间的底皮带上,并违章指挥皮带机司机秦义以点动方式倒转皮带机,在皮带机运转瞬间,高雅军即被卷入驱动滚筒,下半身挤压受伤,后将其紧急送往医院不治身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慈林山煤矿在9#煤南翼皮带机机头卸载臂延长改造开工前,未办理单项工程开工许可审批手续,未落实业务保安责任;未执行集团公司《变化环节、非正规作业岗位作业标准》有关规定;未编制现场作业安全技术专项措施;机电管理制度不健全;机电科与施工队组擅自确定开工时间,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中宇公司慈林山煤矿项目部领导干部双带班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当班接带操作人员不熟悉岗位操作规程,冒险蛮干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3、在作业中,高雅军违章进入驱动滚筒与导向滚筒之间仅有1.8m宽的底皮带上,违章指挥皮带机司机秦义启动皮带机倒转,是导致此
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三、事故防范措施
1、各单位要深刻汲取本次事故教训,仔细查找管理漏洞,重点检查是否严格执行单项工程开工许可制度;是否严格执行非正规作业分级管理制度;是否按规定编制相关安全技术专项措施,是否严格执行“四位一体”开工制度。
2、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工作,特别是非正规作业项目,要切实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强化现场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岗位作业标准化标准,加强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学习,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各岗位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3、各基建矿井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双带班制度,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全面掌握当班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
四、事故教训
这起事故暴露出了安全工作存在的诸多短板:安全意识、干部作风、安全责任、职工素质、执行力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形成了安全管理的“短板”,在持续安全长周期中,思想作风出了问题,职工安全意识不够,特别是变化环节和非正规作业环节有效监管不够,“三违”现象抬头造成的。
上述短板源于:安全周期延长产生的麻痹心理,基建矿井、新建系统产生的麻痹心理,习惯性违章的麻痹心理。我们不能麻痹大意,绝不能过高估计安全生产形势,绝不能过高估计干部群众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绝不能过高估计当前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零开始、向零奋斗”,“赢在标准、胜在执行”的安全理念,扎扎实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2000.11.30”南屯矿中央皮带火灾事故案例
一、事故发生经过
11月30日14时30分,矿调度室接到-440泵房人员汇报-440水平有烟雾的报告,调度员当即汇报了矿有关领导,在随后从井下不同地点向调度室的汇报中判断,是中央胶带机巷发生火灾。矿领导当即下达了将-440水平及九采区所有人员立即从不受烟雾威胁的东大巷及六采区撤人的命令。并先后通知了矿救护中队及集团公司的救护大队救灾。14时45分救护队赶到着火现场,发现第二部胶带机头处火势猛烈,浓烟滚滚,火势很大。救护队当即分开,一个小队用携带的灭火器和现场的消防供水系统直接灭火,其余救护人员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经救护人员及其他干部职工的全力奋战,遇险人员16时30分全部撤出或救出,18时明火基本扑灭,21时余火彻底清理干净,救灾工作结束。
二、事故原因分析
1、中央胶带机巷的第二部胶带机是两台电机拖动,里侧电机的输出轴发生断裂,由于该电机与减速箱间的液力偶合器与电机是孔轴配合连接,与减速箱是弹性销连接,电机轴断裂后液力偶合器失去支撑,其在另一台电机经传动滚筒﹑减速箱的带动下作高速偏心旋转,与滚筒发生碰撞﹑摩擦,将液力偶合器碰破,将其中的透平油抛出,被摩擦火花点燃,瞬间发生大火,是发生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部分人员的防灾意识淡薄。胶带司机14时10分开车,14时12分就发现第二部胶带机的烟雾报警器报警并自动停车,但是司机误认为是误动作,未及时向队或矿调度室汇报,仅向当班班长(另一部
胶带机的司机)作了汇报,第二部胶带机尾的防煤工应是第一个发现灾情的人,但是其发现灾情后不及时向调度室汇报,而急于逃生。胶带机司机和放煤工是最早的事故发现者,但是由于防灾意识淡薄,未及时汇报,拖延了事故的抢救时间。
三、事故防范措施
1、持续推进从严管理,加大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追究和处罚力度,凡因工作落实不到位或安全履职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对有关责任人一律顶格问责、从严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2、对井上下所有在用的胶带机电机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要立即抓好整改。
3、加强机电运输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修,提高检修质量。
4、强化区队班组现场管理,切实发挥班组长、跟班副区长的作用,提高履职意识和责任心,工作安排必须做到认真细致,现场巡查必须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事故教训
1、没有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349条规定“液力偶合器不准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的规定,而使用了透平油作介质,使火花先点燃了油,火势迅速扩大成灾。尽管用难燃液作介质的液力偶合器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为保证安全,必须强制推广。
2、未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49条规定使用阻燃胶带,油引燃了第二部胶带,扩大了事故的规模。但是与第二部胶带搭接的第一部胶带是阻燃胶带,尽管两部胶带搭接处的第二部胶带完全燃尽,但是第一部胶带就一点也未燃烧。因此矿井的日常管理中要正确摆正效益与
安全的关系,设备、材料的必要更新、投入要保证,不符合规程的设备、材料坚决更换。
3、中央胶带机巷原是一条独立回风的巷道,但是由于动压影响,巷道断面缩小回风能力不足而改成了一条主要的进风巷,事故后扩大了的受灾范围。胶带机巷发生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全国已发生许多起,因此胶带机巷应独立通风,独立通风确有困难的应作回风巷使用。
4、胶带机重要部件探伤要制度化。从这次事故看,胶带机的重要部件(如电机轴、滚筒轴等)要定期探伤,一是防止疲劳损伤,二是防止使用不合格产品。
“2012.3.21” 郭庄煤业公司乙炔气燃爆事故案例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2年3月21日8点班,郭庄煤业公司机修厂按矿上安排到井下三采区变电所进行气割废旧电缆钩作业,开完班前会后,机修厂职工气割操作者巩某、辅助人员贾某某、范某某和安瓦员张某某从机修厂拿上气割的工具到达三采区变电所,安瓦员张某某开始检测瓦斯,范某某、贾某某接消防水管,当发现消防水管长度不够时,巩某安排范某某、贾某某去另一个巷道取消防水管。之后,巩某将割炬点燃,约9时47分,在范某某、贾某某拿消防水管返回到距变电所二十几米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巩某当场死亡,张某某、范某某、贾某某及在作业现场附近皮带机头看护皮带的皮带司机王某某、常某5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1、巩某在气割作业时,没有严格按标准连接气瓶和割炬,也未按规定对作业现场进行洒水,并且在安瓦员未下达作业命令的情况下就违章点燃割炬,切割时引燃泄漏并局部积聚的乙炔气体,是造成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对井下三采区变电所气割电缆钩作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井下三采区变电所气割巷道内杂物安全技术措施》会签把关不严,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对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和培训管理工作不到位,对电焊工(气焊工)未按照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本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防范措施
1、加强对井上下所有作业地点压力容器、燃气管道进行全面专项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2、井下严禁电焊、气焊作业,如确实需要电焊、气焊的,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操作规程》相关规定和要求。
3、井下电焊、气焊作业纳入变化管理,制定严密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审批,设立作业现场矿领导跟班监管制度,并指定专人在现场检查、监督。
4、各单位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及临时入井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技能;未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严禁上岗作业;同一地点作业时,安全员与瓦斯员必须分设。
四、事故教训
1、严格每次作业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会审、培训和现场措施执行,严格持证作业。
2、严格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管,实施瓦斯检查、监测监控、清理浮煤、封堵火星、消防洒水、火具管理、动火操作、现场监护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
“2001.5.24”变电所高压配电间触电事故案例
一、事故发生经过
5月24日8时40分,变电所所长刘某安排值班电工宁某、杜某修理直流控制屏指示灯,宁某、杜某在换指示灯灯泡时发现,直流接线端子排熔断器熔断。这时车间主管电气的副主任于某也来到变电所,并和值班电工一起查找熔断器故障原因。当宁某和于某检查到高压配电间后,发现2号主受柜直流控制线路部分损坏,造成熔断器熔断,直接影响了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接着宁某和于某就开始检修损坏线路。不一会儿,他们听到有轻微的电焊机似的响声。当宁某站起来抬头看时,在2号进线主受柜前站着刘某,背朝外,主受柜门敞开,他判断是刘某触电了。宁某当机立断,一把揪住刘某的工作服后襟,使劲往外一拉,将他拉倒在主受柜前地面的绝缘胶板上,接着用耳朵贴在他胸前,没有听到心脏的跳动声,宁某马上做人工呼吸。这时于某已跑出门,去找救护车和卫生所大夫。经过十几分钟的现场抢救。刘某的心脏恢复了跳动,神志很快清醒了。这时,闻讯赶来的职工把刘某抬上了车,送到市区医院救治。
后经了解得知,刘某在宁某和于某检修直流线路时,他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有少许灰尘,就到值班室拿来了笤帚(用高梁穗做的),他右手拿着笤帚,刚一打扫,当笤帚接近少油断路器下部时就发生了触电,不由自主地使右肩胛外侧靠在柜子上。
二、事故原因分析
1、刘某违章操作。刘某对高压设备检修的规章制度是清楚的,他本应当带头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遵守电器安全作业的有关规定,但是,刘某在没有办理任何作业票证和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入高压间打扫高压设备卫生,这是严重的违章操作,也是造成这次触电事故的直接原因。刘某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2、刘某对业务不熟。1992年,工厂竣工时,设计的双路电源只施工了1号电源,2号电源的输电线路没架设,但是,总变电所却是按双路电源设计施工的。这样,2号电源所带的设备全由1号电源通过1号电源联络柜供电到2号电源联络柜,再供到其它设备上,其中有1条线从2号计量柜后边连到2号主受柜内少油断路器的下部。竣工投产以来,2号电源的电压互感器、主受柜、计量柜,一直未用,其高压闸刀开关、少油断路器全部打开,从未合过。刘某担任变电所所长工作已经两年多,由于他本人没有认真钻研变电所技术业务,对本应熟练掌握的配电线路没有全面了解掌握,反而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此,把本来有电的2号进线主受柜少油断路器下部误认为没有电,所以敢于大胆地、无所顾忌地去打扫灰尘。业务不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事故的重要原因。5月21日,总变电所已经按计划停电一天进行了大修,总变电所一切检修工作都已完成。时过3日,他又去高压设备搞卫生。按规定,要打扫,也要办理相关的票证、采取了安全措施后才可以施工检修。他全然不想这些,更不去想自己的行为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把自身的行为和安全联系起来考虑,足见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车间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特别是车间主管领导和电气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由于工作不够深入,缺乏严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考核,对
职工技术业务水平了解不够全面,对职工进行技术业务的培训学习和具体的工作指导不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防范措施
1、开展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职工学习和执行“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自觉性,杜绝违章行为,保证安全生产。
2、开展电气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在电气管理、电气设施、电气设备等方面,认真查找隐患,并及时整改,杜绝此类触电事故重复发生。
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确实把懂业务、会管理、素质高的职工提拔到负责岗位上来,带动和影响其他职工,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保证生产安全。
4、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切实做到从上至下认真管理,从下至上认真负责,人人都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工作事业心,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四、事故教训
1、电气设备检修前严禁带电作业,在检修时停电后要进行验电放电,并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2、电气设备检修时要佩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靴,一定要佩戴齐全个人的安全防护用品。
“2007.2.16” 一矿机电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07年2月16日八点班,一矿综五队电工董某到皮带机开关处将进风660V分路开关停电,计划更换开关,在既没有锁开关也没有挂停电牌的情况下,就又回到进风顺槽设备列车处工作。14点左右,另一组检修人员在做完皮带头后发现皮带短,对接不上,就送电开回柱机,将正在更换接线盒的电工董某电伤至死。
二、事故原因分析
1、非值班电气人员进行电气作业,违章送电,致使电气检修人员遭电击致死,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机电管理混乱,电气检修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未执行停电挂牌闭锁制度,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作业人员自保互保意识不强,防范能力差,两路检修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联系、沟通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防范措施
1、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生产指挥要统一领导、协调配合,对电气、爆破等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加强安全监管,杜绝非值班电气人员进行电气作业。
2、严格执行停送电和供电安全管理制度,坚持“谁停电、谁送电”的原则。严格执行停电闭锁开关和挂牌制度,严禁违章带电作业。
3、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自保互保意识。
四、事故教训
1、停电不执行停电闭锁开关和挂牌制度,作为专职电工董某严重违章,以身试险,终酿苦果。
2、机电管理混乱,多路检修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联系和统一协调,非值班电气人员违章进行电气作业,诸多的违章环环相扣,终至惨剧发生。
第三篇:机电运输事故案例
1、某煤矿皮带机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2004年1月11日9时20分,刘某及孟某等人在筛选楼进行维修皮带尾两侧护板时,孟某发现皮带机机尾处底带上有一个锚盘,在未停机的情况下,就用铁棍欲投出未果,刘某就接过孟某手中的铁棍,伸手投锚盘,不慎被运转的皮带机尾滚筒将手臂卷入,造成肩部拉伤挤伤头部,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系颅脑严重损伤致死。(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死者刘某违章操作,在明知未停机的情况下伸手投底带上的锚盘,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安全管理不到位,工区管理安排工作不全面,疏于对作业人员的监督检查。
2、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保、互保、联保意识差
3、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力,在检修设备期间或发现运行异常及处理故障时未执行停机停电制度。
三、防范措施
1、强化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按章操作的自觉性,增强职工自保、互保和联保能力。
2、强化机电设备检修期间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的落实,严格执行停机、停电闭锁制度。
3、加强对薄弱人物的排查与帮教,消除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人的不安
2、高压电触电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1年5月24日9时50分,辽宁省某石化厂总变电所所长刘某,在高压配电间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面有灰尘,于是就找来一把笤帚打扫,造成1Okv高压电触电事故。经现场的检修人员紧急抢救苏醒后,送住市区医院。经医生观察诊断,右手腕内侧和手背、右肩胛外侧(电流放电点)三度烧伤,烧伤面积为3%。
二、事故经过
5月24日8时40分,变电所所长刘某安排值班电工宁某、杜某修理直流控制屏指示灯,宁某、杜某在换指示灯灯泡时发现,直流接线端子排熔断器熔断。这时车间主管电气的副主任于某也来到变电所,并和值班电工一起查找熔断器故障原因。当宁某和于某检查到高压配电间后,发现2号主受柜直流控制线路部分损坏,造成熔断器熔断,直接影响了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接着宁某和于某就开始检修损坏线路。不一会儿,他们听到有轻微的电焊机似的响声。当宁某站起来抬头看时,在2号进线主受柜前站着刘某,背朝外,主受柜门敞开,他判断是刘某触电了。宁某当机立断,一把揪住刘某的工作服后襟,使劲往外一拉,将他拉倒在主受柜前地面的绝缘胶板上,接着用耳朵贴在他胸前,没有听到心脏的跳动声,宁某马上做人工呼吸。这时于某已跑出门,去找救护车和卫生所大夫。经过十几分钟的现场抢救。刘某的心脏恢复了跳动,神志很快清醒了。这时,闻讯赶来的职工把刘某抬上了车,送到市区医院救治。
后经了解得知,刘某在宁某和于某检修直流线路时,他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有少许灰尘,就到值班室拿来了笤帚(用高梁穗做的),他右手拿着笤帚,刚一打扫,当笤帚接近少油断路器下部时就发生了触电,不由自主地使右肩胛外侧靠在柜子上。
三、事故原因分析
(1)刘某违章操作。刘某对高压设备检修的规章制度是清楚的,他本应当带头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遵守电器安全作业的有关规定,但是,刘某在没有办理任何作业票证和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入高压间打扫高压设备卫生,这是严重的违章操作,也是造成这次触电事故的直接原因。刘某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2)刘某对业务不熟。1992年,工厂竣工时,设计的双路电源只施工了1号电源,2号电源的输电线路没架设,但是,总变电所却是按双路电源设计施工的。这样,2号电源所带的设备全由1号电源通过1号电源联络柜供电到2号电源联络柜,再供到其它设备上,其中有1条线从2号计量柜后边连到2号主受柜内少油断路器的下部。竣工投产以来,2号电源的电压互感器、主受柜、计量柜,一直未用,其高压闸刀开关、少油断路器全部打开,从未合过。刘某担任变电所所长工作已经两年多,由于他本人没有认真钻研变电所技术业务,对本应熟练掌握的
配电线路没有全面了解掌握(在总变电所的墙上有配电模拟盘,上面反映出触电部位带电),反而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此,把本来有电的2号进线主受柜少油断路器下部误认为没有电,所以敢于大胆地、无所顾忌地去打扫灰尘。业务不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月21日,总变电所已经按计划停电一天进行了大修,总变电所一切检修工作都已完成。时过3日,他又去高压设备搞卫生。按规定,要打扫,也要办理相关的票证、采取了安全措施后才可以施工检修。他全然不想这些,更不去想自己的行为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把自身的行为和安全联系起来考虑,足见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车间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特别是车间主管领导和电气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由于工作不够深入,缺乏严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考核,对职工技术业务水平了解不够全面,对职工进行技术业务的培训学习和具体的工作指导不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事故防范措施
(1)全厂职工要认真对待这次事故,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开展一次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职工学习和执行“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自觉性,杜绝违章行为,保证安全生产。(2)在全厂开展一次电气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在电气管理、电气设施、电气设备等方面,认真查找隐患,并及时整改,杜绝此类触电事故重复发生。
(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确实把懂业务、会管理、素质高的职工提拔到负责岗位上来,带动和影响其他职工,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保证生产安全。
(4)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切实做到从上至下认真管理,从下至上认真负责,人人都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工作事业心,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四篇:机电、运输事故及预防
机电运输事故及预防
一、电气事故及预防
(一)井下常见的电气事故
电气事故即为用电过程中出现的人身伤亡,或由于用电不当引起的其他事故。电气事故包括触电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两大类。
触电伤亡事故包括与正常带电部分接触触电,与漏电部分接触触电,以及没有直接与电气设备接触触电。
设备事故主要是指由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弧、电火花和危险温度引起的瓦斯或煤尘爆炸、电气火灾等。1.触电事故
人身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和电弧,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构架时,或人体接近高压带电体时有电流流过人体,都会造成触电事故。
按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器官损坏,而导致残废或死亡。仅50mA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电击。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光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表面造成的伤害。电伤会在人体上留下明显伤痕,有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三种
在触电死亡事故中,大多数是电击死亡事故。因此,触电事故主要是指电击事故。
1)触电对人的伤害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是与电流的种类有关;二是与电流的大小有关(当人触及到5mA的电流时就会有感觉,达到30mA—50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把30mA·s作为安全电流值);三是与电流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四是与通过人体的路径有关;五是与人体的特征有关;六是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关。
(人体电阻下降、电流上升,触电危险性越大。人体皮肤干燥时电阻值就越大、越湿时电阻值越小,皮肤浸入水中的电阻值更小。)
对于触电电流的大小有这样几种电流值:①感知电流:引起人有感觉的电流值。成年男性平均1.1mA,成年女性约为0.7mA。②摆脱电流值:当超过感知电流时,肌肉收缩增加,人有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值。成年男性平均16mA,成年女性约为10.5mA。③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值。一般认为: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50mA时,就有生命危险;超过100mA时,只要很短时就会使人停止呼吸,失去知觉而死亡。煤矿井下取30mA为人体触电电流安全极限。
安全电压取决于人体电阻和安全电流的大小。对于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小的环境,安全电压一般不大于40V,但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安全电压不应大于12V。
2)常见的触电方式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触电可分为三种: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单相触电:当人体直接接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叫单相触电。
触电的危险程度取决于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和触电环境。
单相触电是危险的。如高压架空线断线,人体触及断落的导线往往会导致触电事故。此外,在高压线路周围施工,未采取安全措施,碰及高压导线触电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者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体时而发生的弧光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进入人体然后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叫两相触电。
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跨步电压触电:由跨步电压引起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分布时,若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
2.设备事故
设备事故不仅能直接烧毁电气设备,造成财产损失,更主要的危害是可引发其他事故。例如,如可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由于电火花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占有很大比例;此外,还可引发火灾事故,且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危及井下工作人员。
(二)电气事故的预防 1.触电事故的预防
触电事故有低压电网触电、高压电网触电和直流架线触电。据1984~1987年全国煤矿井下触电事故统计分析,共发生井下触电事故63起,其中:低压电网触电19起,占30.2%;高压触电7起,占11.1%;直流架线触电37起,占58.7%。(1)触电事故原因:
低压触电事故原因有:违章带电作业、带电安装、带电检修、带电检查;不执行停、送电制度;设备及电缆漏电、保护装置失效。
高压触电事故原因有:带电清扫、带电检查、带电搬运、带电作业;没有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监护制度、检查停、送电制度;误操作、误停、送电,误认开关和电缆;没有高压漏电保护装置或失效。
直流架线触电事故原因有:人员站在矿车上或人员上、下矿车时触及直流架线;在有架线的运输巷行走,触及架线,架线电机车车弓子带电部位过低。
(2)防止触电的措施
①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②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③操作电气设备的高压主回路时做好绝缘防护措施。④电气测量仪表要在瓦斯浓度1%以下使用。
⑤防止人身触及带电体。上下山行走,不能手扶电缆。严禁在电气设备与电缆上躺坐,以防触电。
谨防触及架空线伤人。
按《规程》规定,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自轨面算起不得小于下列规定:在行人的巷道、车场内及人行道与运输巷道交叉的地位不小于2m;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为2.2m;在地面或工业广场内,不与其他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小于2.2m。
对导电部分裸露的高压电气设备无法用外壳封闭的,必须围以遮拦,防止人员靠近。同时,在遮拦门上装设开门即停的闭锁开关,以确保人员开门进入高压电气室时,电气设备电源断开。
井下电气设备带电部件和电缆接头全部封闭在外壳内部,即成封闭型,并在操作 3 手柄与盖子之间设有机电闭锁装置,确保不合上盖子,便不能接通电源;合上电源后,便不能打开盖子。
各变(配)电所的人口处或门口都要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牌子。无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必须关门加锁。井下硐室内有高压电气时,入口处和室内都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高压危险”牌。
⑥人身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采用降低电压的办法。
《规程》规定,照明、手持式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超过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
⑦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高、低压系统中,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和保护接地装置。
⑧不准擅自停送电,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的各种制度。
⑨遵守电缆敷设有关规定。电缆接头应避免出现“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
在水平巷道或倾角300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吊钩悬挂;在倾角300及以上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夹子、卡箍或其他夹持装置进行敷设。电缆悬挂高度应保证有矿车掉道时不致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致落在轨道上。
(3)对触电者的急救
①立即切断电源,或使触电都脱离电源。
②迅速观察伤员有无呼吸和心跳。如发现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腻味胸外心脏挤压。
③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时,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④对遭受电击者,如有其他损伤(如跌伤、出血等),应作相应的急救处理。2.电网保护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统称为煤矿井下的三大保护。
(1)防电网过流。电气设备的实际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即为过流。过流会使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烧毁设备,电缆着火,引发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过流有短路、过负荷和断相三种。
短路是指电流不流经负载,而是经过导线直接短接形成回路。
过负荷是指电气设备实际流过的电流不仅超过了额定电流,而且还超过了电气设备所允许的过负荷时间。
断相是指三相电动机一相断线,也即电动机单相运行。
防过流的主要措施是:电气设备正确选型,电气设备做定期的预防性的检查、维修,设置过流保护装置,正确操作电气设备。
(2)防电网漏电。当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一相、两相或三相对地的总绝缘电阻下降到危险值以下时,若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漏电电流会很大,有可能出现漏电事故。电网漏电可直接造成人身触电,引发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漏电的原因有:电气设备绝缘受潮、进水、老化造成绝缘能力下降而漏电;电缆受到挤压、砍砸,过度弯曲、铁器划伤或针刺而出现裂隙;电缆接头不牢固或出现“鸡爪子”、“羊尾巴”或明接头;电气设备超期服役或长期过负荷使绝缘老化;电气操作时,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人身触电而发生漏电;电气设备操作时.将金属材料或工具遗留在设备内部,造成一相接触金属外壳;弧光放电造成一相接地、导致漏电。
防电网漏电的主要措施有: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机械伤害;电缆接头要牢固;不随意在电气设备内部增加额外部件;正确操作电气设备;不将金属物件遗留在电气设备中;设置保护接地装置、漏电保护装置。
二、运输提升事故及防治
(一)矿井常见运输事故及预防 1.矿井常见运输事故及原因
矿井平巷运输时,常发生掉道、追尾、撞车或是由于司机工、把钩工操作不当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同时也常发生车辆与行人碰撞挤轧或行人违章扒登跳车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
矿井斜巷运输时,常发生跑车撞人事故、斜巷蹬车及乘坐矿车时的人身伤亡事 故。
发生矿井平、斜巷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
(1)行人违章。侧如,列车运行时人扒、蹬、跳,列车运行时人在道中间行走等。(2)司机、蹬钩工违章作业。例如,未经调度擅自开车,违章顶车,司机将头探 5 出车外等。
(3)运输管理不严格。例如,调度员违章调度,巷道中杂物多,巷道变形未及时修复,缺少必要的阻车器、信号灯等。
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常见的事故有输送机伤人、胶带发火、断带等。带式输送机事故主要是由于胶带打滑或腔带跑偏引起的。
胶带打滑主要是托辊损坏、杂物缠绕、煤矸埋压引起阻力过大或胶带使用时间过长、塑性变形大而引起的;胶带跑偏的主要原因巷道变形过大、滚筒不平行、装载位置不正等。
2.矿井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
(1)遵守乘车规定。列车行驶中或尚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和在车内站立;严禁在机车上或任何两车厢之间搭乘人员;严禁扒车、跳车、坐重车;用架线电机车牵引矿车运送人员时,临近电机车的两辆矿车内严禁乘人;人身及所携带的工具和零件严禁露出车外。
(2)遵守人力推车规定。人力推车时,人员必须注意前方,开始推车、发现前方有人或障碍物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必须发出信号;严禁放飞车;同方向推车时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两车间距不得小于lOm。
(3)严格运输管理。电机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非电机车司机不得擅自开动机车;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机车及矿车应定期检修,机车的闸、灯、警铃(喇叭)、连接器以及撒砂装置,任何一项不正常时,都不得使用;矿井轨道按标准铺设,加强维护。
(4)除按规定允许乘人的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以外,其他带式输送机严禁乘人。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时,在上、下人员的20m区段内输送带至巷道顶部的垂距不得小于l.4m,行驶区段内的垂距不得小于lm。下行带乘人时,上、下输送带间的距离不得小于lm;输送带宽度不得小于0.8m,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1.8m/s。乘坐人员间距不得小于4m。乘坐人员不得站立或仰卧,面向行进前方,严禁携带笨重物品和超长物品,严禁抚摸输送带侧帮。上、下人员的地点应设有平台和照明。上行带下人平台长度不得小于5m,宽度不得小于0.8m,并有栏杆。运送人员前,必须卸除输送带上的物料。应装有在输送机全长任何地点由搭乘人 6 员或其他人员操作的紧急停车装置。
(5)巷道内安设带式输送机时,输送机距支护或碹墙的距离不得小于0.5m。带式输送机巷道内要有充分照明。
(6)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行人经常跨越带式输送机的地点,必须设置过桥。(7)加强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管理,司机经安全技术培训,责任心强,发现险情,及时处理。
3.斜井跑车撞人事故原因厦预防措施
斜井运输事故主要有:斜井跑车事故,蹬钩碰人事故,行车行人事故,违章摘挂钩事故等。其中,斜井跑车撞人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发生斜井跑车的主要原因如下:
(1)钢丝绳断绳跑车。钢丝绳强度降低;钢丝绳断丝超过规定;绳径减少过限或密封钢丝绳外层钢丝厚度磨损过限;钢丝绳锈蚀过限;钢丝绳出现硬弯或扭结;提升过载;刮卡车辆;拉掉道车辆。
(2)连接件断裂跑车。连接件有疲劳隐裂或裂纹;刮卡车辆张力过大。(3)矿车底盘槽钢断裂跑车。底盘槽钢锈蚀过限,失于管理;超期服役,遭受严重脱轨冲击形成隐患。
(4)连接销窜出脱轨跑车。没使用防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轨道或矿车质量低劣,运动颇簸严重。
(5)制动装置不良引起跑车。制动装置出现故障,引起制动力不足。
(6)工作失误造成跑车。没挂钩或没挂好钩就将矿车从平巷推下斜巷;未关闭阻车器就推进矿车造成跑车;钢丝绳在松弛条件下,提升容器突然自由下放,造成松绳冲击。
斜井跑车的预防措施如下:
(1)按规定设置可靠的防跑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实现“一坡三挡”。(2)倾斜井巷运输用的钢丝绳连接装置,在每次换钢丝绳时,必须用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实验。
(3)对钢丝绳和连接装置必须加强管理,设专人定期检查,发现同题,及时处理。(4)矿车要设专人检查。矿车的连接钩环、插销的安全系数小得小于6。(5)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和钢丝绳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装置。
7(6)把钩工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各防跑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的安全功能,检查各矿车的连接情况、装载情况、牵引车数,不符合规定不准发出开车信号。严禁先打开挡车装置后进行挂钩操作,严禁矿车在没有运行到安全停车位置就提前摘钩;严禁在松绳较多的情况下把矿车强行推过变坡点;严禁用不合格的物件代替有保险作用的插销。(7)斜井串车提升,严禁蹬钩。行车时,严禁行人。(8)斜井轨道和道岔的质量要合格。(9)斜井支护完好、轨道上无杂物。(10)滚筒上钢丝绳绳头固定牢固。
(11)绞车操作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制动装置及其他安全装置,操作时要准、稳、快,特别注意防止松绳冲击现象。
(二)人车的安全运行
1.《煤矿安全规程》对人车的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五十九条规定,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每班发车前,应检查各车的连接装置、轮轴和车闸等。
(2)严禁同时运送有爆炸性的、易燃性的或腐蚀性的物品,或附挂物料车。(3)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m/s。
(4)人员上下车地点应有照明,架空线必须安设分段开关或自动停送电开关,人员上下车时必须切断该区段架空线电源。
(5)双轨巷道乘车场必须设信号区间闭锁,人员上下车时,严禁其他车辆进入乘车场。
2.《煤矿安全规程》对人车试验的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防坠器,必须进行脱钩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使用中的斜井人车防坠器,应每班进行1次手动落闸试验,每月进行l次静止松绳试验,每年进行l次重载全速脱钩试验。防坠器的各个连接和传动部分,必须经常处于灵活状态。
(三)矿井提升事故及预防
矿井常见提升事故有断绳、蹾罐、过卷、卡罐、溜罐、跑车、断轴、维修操作等事故。其中,较多的是断绳、过卷事故。
1断绳事故预防
引起断绳事故的原因很多,如钢丝绳质量不合格,松绳日|起冲 击,负载过重,司机操作不当,以及保护装置失灵等。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加强钢丝绳管理。选用钢丝绳应有合格证书,外观无锈姚 和损伤;安全系数符合规定;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船 绳,自悬挂时起隔6个月检验一次;升降物料用钢丝绳,自悬挂川 起l2个月时进行第一次检验,以后每6个月检验一次。(2)提升装置使用中的钢丝绳傲定期检验时,安全系数有下圳 情况之一的,必须更换:专为升降人员用的小于7;升降人员和柳 料用的钢丝绳升降人员时小于7,升降物料时小于6;专为升降物 料用小于5。
(3)钢丝绳断丝不超规定{接头长度符合规定。(4)防止松绳引起冲击。
(5)设防过卷装置、防过速装置、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 速装置、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橙绳报警装置。(6)提升机操作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2过卷、嫩罐事故预防
当提升容器接近终点时,如不及时减速停车,继续上行时会』J 卷,继续下行时会墩罐。过卷和暾罐事故都是在行车终点位置珊 有及时停车,所以事故原因很相似。主要原因有:司机操作不当. 深度指示器出现故障,造成容器在井筒位置指示不准确}过卷保护 装置或紧急制动装置失灵。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主要提升装置以及提升绞车各部分质量合格,且派专^ 检查。
(2)立井使用罐笼提升时,井口、井底和中间运输巷的安全f l 必须与罐位和提升信号连锁;井口和井底车场必须有把钩工.人员 上、下井时。必须遵守乘罐制度。
9(3)防过卷装置应灵敏、可靠,紧急制动装置力矩满足要求。(4)保证深度指示器工作正常。
(5)提升机操作工要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 程作业。
三、电气设备防爆
l_井下电气设备的分类厦特点
煤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分为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其标志 为“KY”)和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其标志为“Ex”)。
婧}矿用防爆电气设备是按照GB 3836{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 气设备》制造的。根据其原理又分为lo种设备类型,即隔鬻型电 气设备(d)、增安型电气设备(e),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1)、正压型电气设备(p)、充油型电气设备(o)、充砂型电气设备(q)、浇封刈 电气设备(m)、无火花型电气设备(n)、气密型电气设备(h)、特徘 型电气殴备(s)。
井_F最常用的防爆电气设备是隔爆型和本质安全型。2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失爆厦其防治
隔爆型电气设备失去了耐爆性或不传爆性的现象就叫失爆。(1)常见的电气失爆现象如下:
①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或严重锈蚀} ②缺螺栓、弹簧垫圈(以压平为合格)、螺扣损坏以及螺纹拧人 深度少于规定扣数(伸出长度要1.5扣以上)等,使连接强度达小
到规定要求;
③没有密封圈或使用不合格的密封圈,投有封堵挡板或使月J 不合格封堵挡板;
④隔爆接合面锈蚀,间隙、表面粗糙度超过规定值或有较大的 机械伤痕、凹坑;
⑤隔爆腔之间的隔爆结构被破坏。如隔爆型电动机的绝缘座 被去掉,上下隔爆腔连通。(2)失爆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①把好人井关,建立人井管理制度,防爆电气设备人井前,应 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段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人井;
②把好安装、检修、使用和维护关,使防爆电气设备达到完好 标准不失爆,失爆的电气设备严禁使用{ ③建立专业化管理组织,落实责任制,做到“台台设备有人管,条条电缆有人问”,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④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建立包机制和巡回检查制度。
四、电缆的使用及维护
煤矿井下电能的输送是通过各类电缆来完成的。采区电缆最 易受到碰撞、挤压、炮崩和砸伤,是供电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易发生事故。所以,电缆的合理选用、敷设、连接、使用及维护,对整个矿井的生产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矿用电力电缆可分为铠装电缆、橡套电缆和塑料电缆三大类。1.电缆的选甩、敷设和连接要求
电缆的选用包括类型和截面大小。它根据电压等级、输送长 度、使用地点、负荷大小、设备类型等因素进行计算和验算,要满足允许电流、电压降和过流保护等要求。对采掘工作面要使用矿用 阻燃椽套电缆。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应使用专用橡套电缆。
电缆敷设必须用吊钩悬挂,井应有适当的弛度。电缆悬挂点 间距不得超过3m,其悬挂高度应保证电缆在矿车掉道时不受撞 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落在轨道或输送机上。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管 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电缆与压 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 0.3m以上的距离。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o.1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 距离不得小于50ram。禁止用铁丝吊挂。盘圈或盘„8字形的电 缆不得带电,但给采、掘机组供电的电缆不受此限。
电缆的连接要压紧,不压胶皮,并使用防爆接线盒。2.电缆的维护和检查
在对井下巷道维修时,必须对电缆进行保护。采掘工作面各 种移动式采掘机械的橡套电缆,必须严加保护,避免水淋、撞击、挤压和炮崩。每班必须进行检查,发现损伤,及时处理。3kV以下 的橡套电缆运行中的表面温度允许值为50~55"C。电缆的运行、悬挂情况,由日常维护专职人员每天检查一次。
五、井下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
1.《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
(1)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 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2)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 斯浓度低于1 0%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 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所有开关的闭镪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 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手把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 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 取下此牌送电。
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l,o%以下的 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3)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⑦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 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③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 有良好绝缘。
“)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和调整,必须由电气维修工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应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高压 停、送电的操作·可根据书面申请或其他可靠的联系方式,得到批 准后,由专责电工执行。
采区电工在特殊情况下,可对采区变电所内高压电气设备进 tf停、避电的操作,但不得擅自打开电气设备进行修理。2.井下安全用电“十不堆”
为了保证井下电气安全,针对井下电气事故常见原因要求井 下甩电必须做到“十不准”:①不准带电检修和搬迁电气设备;②不 准甩掉无压释放装置,过流保护装置和接地保护装置I③不准甩掉 检耩继电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和局部通风机风电、甲烷电fjj锁装置;④不准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放炮,⑤不准用铜、铝铁丝等代替熔断器中的熔件;@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未经检查瓦斯 不准送电;⑦失爆设备和失爆电器不准使用;⑧有故障的供电线路 不准强行迭电;⑨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失灵后不准送电}⑩不准在 井下拆卸和敲打矿灯。
3.“三无、四有、两齐、三奎、三坚持”制度、(1)三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2)四有:有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 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3)两齐: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4)三全: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其全,图纸资料全。(5)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 号综合保护装置,坚持使用风电和瓦斯电闭链。
第五篇:煤矿机电运输工作汇报
煤矿机电运输工作汇报
煤矿机电运输工作汇报
一、2009年机电运输工作完成情况
(一)、2009年机电工作完成情况
1、突出龙东特色,创亮点工程。
2009年以来,我矿机电科紧紧围绕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年”工作目标。先后对西辅变电所和1#皮带变电所进行了标准化硐室改造,实现了变电所内高
低压设备布置精细化,室内高低压电缆全部实现封闭式铺设,照明吊挂实现了“一线化”。室外电缆实现横竖一条线吊挂。经过改造后,在井下机电硐室中形成了新的亮点工程,提升了井下变
电所的标准化水平。
我矿机电科先后完成了副井下口车场和北段车场(500米)、西大巷2#皮带机尾至西一扩区车场(2600米)、西辅无极绳绞车道和3#皮带巷(1000余米)、1#皮带机(800米)共4900余米电缆精细化吊挂。特别是在东西1#皮带电缆精细化吊挂中首次使用新型角铁冲压式电缆钩,使动力电缆与信号电缆处于同一电缆钩平面上,使我矿井下大巷电缆吊挂形成了具有龙东特色的新亮点。提升了我矿井下大巷电揽吊挂的精细化水平。
2、精心组织,顺利完成各项机电设备改造工作:
(1)、顺利完成了装载峒室东勾计量斗更换。09年3月份,机电科对使用长达10年的装载峒室东勾计量斗进行了更换。通过对计量斗的上段和下段尺寸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方便了各部件的井筒运输和就位起吊,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施工安全。
(2)、完成了地面压风管路改造。09年5月份,机电科对空压机房至副井口之间地面压风管路进行了改造,通过从地面架设一趟新管路,解决了原压风管路因地埋锈蚀而造成漏风的问题。通过对压风机开机情况和电表计量统计,每年降低电量消耗116万度,节省电费68万余元。
(3)、完成了35kv变电所二台动力变压器的更换。09年3月份,我们对35kv变电所二台SLJ-1000型高耗能动力变压器进行更换,安装了二台S11-1000节能型动力变压器。每年可降低电耗8万余度,降低成本万余元。
(4)、完成井下奥灰水利用工程。我矿井下奥灰水具有压力高、涌水量稳定的特点。为充分利用奥灰水这一特点;在通过大量的调研、论证及水质化验等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3月份通过在中绕道安装一台奥灰水控制站,并改造大巷水管路1000余米,使井下奥灰水直接运用于井下生产。经计算,每月科节约
用电1万度,节约地表水4万多吨,每年节约各项费用100多万元。
(5)、完成了西扩运输集控改造工程。西扩采区运输系统中设有3部皮带机和3部溜子,运输系统总长达3700米。为充分降低运输系统运行成本。2009年4月份机电科会同集控厂家技术人员对西扩采区运输系统进行了集控改造。2009年5月份实现了西扩采区运输系统自动控制。该项目的应用,达到了减少运输系统操作人员,实现了减人提效;最大限度降低运输设备空载运转,实现了节能降耗;降低了原煤生产成本,每年节约成本30多万元。
(6)、完成了副井下口锈蚀套架的更换工程。针对下井口施工危险性高,现场更换套架难度大、施工任务紧等不利因素。我们通过将立柱分为两段,安装时现场螺栓对接固定的新方法,简化了施工步骤,节约了立柱就位时间,扫平了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确保了施工安全。副井下井口锈蚀套架更换完成,有
力地保证了副井提升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7)、突出创新意识,安全高效完成副井提升容器更换。在副井提升容器更换工程中,机电科在施工工艺方面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实现了提升容器更换安全高效。先后在棚罐设施固定工艺方面实现机械化;在新旧提升容器进出工艺方面,通过自行设计移动式平台运输装置完成新旧提升容器一次性整体进出,简化了施工工艺,缩短了容器进出时间,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在提升容器升降工艺中通过采用YHT-40T型液压调绳装置完成提升容器的升降,实现了提升容器升降机械化控制,达到了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的目的。由于多项新施工工艺的成功应用,最大程度减少了施工人员在井筒危险环境下的施工作业时间和工作量,有效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提升容器的更换效率,施工时间仅用7个小时就完成了提升容器的更换。开创我公司提升容器更换时间最短
纪录。从安全角度和施工效率方面,提升容器更换新工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二)、2009年运输工作完成情况
1、以服务一线为宗旨 确保矿井生产接续和生产任务的完成:
2009年,运输系统安全高效的完成了4个工作面拆除安装的设备运输工作,累计运送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1000余台套。一年来我们累计为采区铺设轨道 2170米。更换了西一扩区下山斜巷170m轨道。确保了全矿生产任务的完成和我矿的正常生产接续。
2、以标准化为契机 不断提升安全运输水平:
结合中煤标准化推进会的召开,我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