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石治理方案
电石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但电石的生产会给环境带来污染(主要是烟尘污染)。据测算,生产每吨电石排尘约60 kg,以2万kW电石炉日产电石135 t计算,每天排到大气中的烟尘为8.1 t。
国内电石行业对烟气治理(包括余热利用)作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在炉型改造方面,尤其在全密闭式电石炉上取得了一定经验,但由于电石生产特有的规律和各厂条件不同,均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福建三明化工总厂电石厂始建于1958年。现有电石炉4座。1#、2#、3#炉是开放式电石炉;4#炉于1989年建成,容量2万kW,是半密闭式电石炉。该炉烟气治理(余热利用)系统于1989年底与电石炉主体同时投入运行。当时由于缺乏大型半密闭式电石炉设计依据和经验,烟气治理(余热利用)方案在试运行中暴露出许多缺陷,虽经多次整改,终因设备不适于烟气特性,最后全套烟气治理装置退出运行。全部烟尘不得不直接排入大气。
三明**家级文明卫生城市,广大市民对烟气治理要求强烈。4#炉烟气治理1995年被列入省环保重点治理项目。1 原方案存在的主要缺陷 原治理方案流程图见图1。
图1 4#炉原烟气治理流程图
4#电石炉烟气经二出口管进入沉降室,去掉少量>10 μm烟尘后,进入余热锅炉放热并将烟温降到250℃以下,由1#引风机将烟尘送至两组高效旋风除尘器(共16筒)进行第一级除尘(除去大部分5~10 μm烟尘),再经φ1 600 mm管道进入第二级扁袋除尘(除去5 μm以下烟尘),在冷风调节阀自动作用下,电石炉烟气温度应调节在180~220℃。
当炉气温度过高时,冷风调节阀能自动调节,使沉降室通往余锅的烟温保持在440℃左右,以保证布袋过滤器的正常运行。尾气经二级除尘后,进入60 m高烟囱排放。
本方案经生产实践发现,主要设备存在重大缺陷:
①余热锅炉 型号Q50/440~3.6-13卧式余热锅炉,蒸汽量3.6 t/h,压力1.3 MPa,其它设计数据为:烟气量5万m3/h,烟气进口温度440℃,烟气含尘质量浓度6 000 mg/m3,蒸汽压力1.3 MPa,蒸发量3 571 kg/h,排烟温度248℃,锅炉给水温度20℃,对流蒸发面积为557 m2,烟气流通截面2.7 m2,烟气流速12.8 m/s,锅炉蒸汽温度为过饱和蒸汽。
该锅炉的最大缺陷是适应不了烟气量大,烟尘多的状况,管内、管间积灰严重。虽在整改中多次试用人工、气吹、机打等办法清灰,但效果甚微,最终烟尘积满管内及管间,余锅热效率也因烟尘迅速堵塞而急速下降,最终因完全堵死而无法继续运行。上述原因还使烟气经余锅后不能确保降温至250℃以下,此烟温恰恰是布袋除尘器进口烟温的关键条件。
②除尘器 ZC-600Ⅲ型扁袋除尘器,过滤风速高,回转反吹风在线清灰,反吹效果不佳,阻力大,布袋更换难度大,运行部件、机构故障多,维修量大且困难,不能长期可靠使用。
③风机 Y4-73-11 225 kW风机,其叶轮悬臂运行。在高温烟尘多的介质条件下,容易造成叶轮积灰,引起剧烈振动,甚至将地脚螺栓振断。
由于以上三大主要设备不能适应烟气特点,以致整个烟气治理(余热利用)方案夭折。此外,烟尘中微尘比例大,经沉降、旋风二级除尘效果不佳;第三级布袋过滤器亦因过滤面积小,风速大,引起袋子极易破损且换袋维修困难。当烟温过高而无法投入运行时,只好将烟气直接向大气排放。2 4#炉新的烟气治理方案
要使烟气治理方案可靠、长期、安全运行,关键在于选择设备必须适应烟气特点。
为了提供可靠数据,加深对烟气特点的认识,本厂重新对烟气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测量,结果如下:
烟气量:4.5万m3/h;
烟温:635℃;
烟尘质量浓度:8 680~9 200 mg/m3;
烟气成分:N2 76.2%,O2 7.9%,CO2 4.9%,CO 0.033%,其它0.967%;
烟尘成分:CaO(MgO)41.72%,SiO2 15.78%,Al2O3 7.01%,Fe2O3 0.96%,C(其它)34.53%;
烟尘粒度:0~2 μm 37.05%,2~5 μm 19.06%,5~10 μm 21.82%10~20 μm 15.02%,20~40 μm 4.05%,>40 μm 2.43%。
根据测量数据和对烟气特性的分析,提出了既能烟尘排放达标,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余热利用,落丸清灰、负压流程、布袋除尘、微机控制”的技术新方案,其流程示意图见图2。
图2 4#电石炉烟气治理新方案流程图
4#炉烟气由两根导烟管引入沉降室,正常情况下,经主烟道进入余锅进行热交换后,烟温由500℃以上降至220℃以下进入布袋过滤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放。当烟温过高或系统出现故障时,烟气走旁路烟道直接由烟囱排放。
新方案有三大主要设备:余锅、布袋过滤器、引风机和5个辅助装置:软水处理、钢丸循环清灰、过热蒸汽入网、卸灰和微机控制组成。
①FR-Ⅱ型单汽泡自然循环直立烟道式余热锅炉 该锅炉的设计对电石炉烟气特征有较强的适应性与针对性。锅炉分过热段、蒸气段、省煤段。受热面密排布置,烟气以横向冲刷为主,传热效果好。同时,还根据电石炉烟气特点在钢丸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密度和撞击高度,落丸循环周期和循环量等方面,都结合投入试运行后进行的实验,较好解决了钢丸在受热面、贮斗、管道等部位的堆积以及丸与灰的分离等难题,使钢丸能持续、可靠地工作,解决了锅炉列管集灰问题,从而使落丸清灰这项传统技术又增加了在电石炉烟气治理技术中新的活力。
专门设计、制造的余锅进口烟温在400~600℃(有时瞬间达700℃),出口烟温能控制在220℃以下,完全满足了布袋除尘器对烟温的要求。此外,余锅还针对电石炉烟气特点,采用了多项国内先进技术,使余锅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传导效率高,维修方便。
②LFEF(Ⅲ)10W358玻纤袋除尘器 该装置采用微机控制,分室反吹,定时或定阻力清灰,设有温度显示,不停机分室更换布袋或维修。实践证明:特制的玻纤袋过滤烟尘,捕集烟尘效果良好,以一级除尘代替了原方案的三级除尘,消除漏点,降低阻力,对电石炉烟气适应性强,开、停车十分方便,更加经济、合理。
③Y6-51-2 NO15F引风机 根据电石炉烟气特点选用该引风机,它是由止推轴承箱、叶轮主轴组成双支撑转动机构,该机极限转速高,运转平稳,叶轮主轴二侧轴承箱采用水冷,配有断水信号,运行安全可靠。主要部件材质耐磨性能好,机壳设有人孔,便于清除积灰。其优良的性能可确保风机长期可靠运行。
在进行本方案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电石炉烟气温度高,变化大,而布袋过滤器进口烟温要求严格(250℃以下)的特点,除了常规的调节与控制设计外,把异常情况下和安全保护作为设计重点,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都采取了分级保护措施,从而保证全系统大部分时间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新方案全系统改造工程自 1995年8月启动,1996年8月投入试运行。经过20多次开停炉与治理系统并车运行,进行了百余项适应性整改项目,如对落丸清灰部分进行革新,使余锅经此重大改进后性能更加优良、可靠,更加适应烟气特点。全系统经过生产实践考验证明:设计流程合理,选择主要设备性能良好、可靠,操作方便、安全、控制先进、效益显著。经市环保局测量,平均排放含尘质量浓度为40.3 mg/m3,大大低于规定排放标准。每天收集烟尘6~7 t,余锅低压蒸汽产量4~5 t/h。余锅压力平稳,除尘器除尘效率达99%。该项目于1997年7月11日通过省环保验收,1997年9月2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项目在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年产蒸汽2.6万t,折年净经济效益130万元。
第二篇:12天能电石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1目的
1.1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项目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国家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适用范围
2.1生产设施和公共场所存在的不符合国家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范、规定要求的隐患。
2.2可能直接导致人身伤亡、火灾爆炸事故或造成事故扩大的生产设施、安全设施等存在的隐患。
2.3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隐患。
2.4集团公司下达重大隐患项目整改通知书要求治理的隐患。2.5预防可能造成灾害扩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6新投产的项目,从项目验收后三年内发现的问题,原则上不作为隐患项目。2.7通过设备更新、装置正常检维修能解决的问题,不得列入隐患项目。3 术语
3.1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职责
4.1 根据隐患项目重要程度及投资规模,按照安全管理部监督、本公司负责监管原则,凡列入本公司投资计划的隐患项目由安全管理部提出,安全管理部重点监管,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整改。
4.2重点监管项目负责人为安全管理部领导,主管部门分别为本公司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督查部门为安全管理部。
4.3 本公司重点负责项目负责人为所属车间、部门、科室安全第一责任人,主管部门分别为本公司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督查部门为安全管理部。
4.4 公司负责监管项目由本公司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
4.5 属于公司级隐患治理项目的,由本公司自行立项治理。
4.6安全管理部是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公司存在的隐患进行登记,发现重大隐患及时上报给厂安委会,负责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内容
5.1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分级监管
5.1.1公司各类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由主管安全的生产副厂长负责,各职能部门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分工管理的事故,负责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
5.1.2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本公司主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对本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5.1.3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管理部报告。安全管理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5.1.4公司应当开展事故隐患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员工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5.2事故隐患项目治理中各单位职责
5.2.1公司应当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5.2.2公司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的,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5.2.3安全管理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5.2.4公司应当每月对本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并分别于下月5日前向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报送电子版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安全管理部签字。
5.2.5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公司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安全管理部还应及时向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报告,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也应当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5.2.5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本公司(分厂、车间、科室等)安全第一责任人立即组织人员整改。
5.2.6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2.7各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5.2.8各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5.2.9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本公司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并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5.2.10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本公司应当向当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5.2.11 事故隐患项目都应列入公司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计划,并报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
5.2.12安全管理部应严格按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程序及管理办法申报事故隐患项目,不得将事故隐患项目化整为零,改变审批渠道。事故隐患项目由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对口管理。
5.2.13事故隐患项目的实施按以下要求进行:
(1)隐患治理项目及资金计划下达后,企业应按照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组织实施。
(2)各单位应建立隐患治理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隐患治理项目专题会,施工部门确保施工进度,财务部门确保资金到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隐患治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按时完成隐患治理计划。
(3)各单位对隐患项目的管理,应做到“四定”(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企业主要领导对隐患项目的实施负主要责任,企业分管领导对隐患项目整改方案负责。
(4)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各单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加以监护。5.2.14隐患项目的验收考核
(1)重大隐患治理项目竣工验收,由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组织或委托公司组织验收。(2)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隐患治理项目验收后,各单位应将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表连同补助项目的财务决算一并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3)项目验收合格后,生产技术科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操作人员学习,纳入正常维护管理。
(4)各单位隐患项目完成情况,应列入公司年终安全评比、考核兑现内容。未能按时完成治理任务的单位将被扣分,因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5.3事故隐患项目的安保基金补助
5.3.1列入本公司投资计划及资金计划的隐患项目,按规定给予安保基金补助。5.3.2隐患项目的安保基金补助比例,一般按该项目批准投资的40%补助,视安保基金收支预算情况,由安全管理部提出具体意见,报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决定。
6记录
《隐患整改通知单》 XTH/安-JL-008 保存期限3年 《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等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表》
XTH /安-JL-009
保存期限5年
第三篇:新版电石库事故演练方案
电石库爆炸事故演练方案
电石库爆炸事故演练方案
事故背景:
阴雨连绵,电石库存短缺,为了保证生产正常稳定运行,岗位人员在未经认真盘问检查,将受潮电石卸在电石库 A东南脚,待质检取完样后,岗位人员朱欢立即安排装载机铲电石破料,铲料过程中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电石持续着火,爆炸飞起的电石将朱欢炸伤,事故发生,班长马上向上汇报,拉警戒线组织人员进行抢救,送往医务室,同时安排劳务工用沙土掩埋着火着的电石,最终将事故磨灭,没有让事故继续蔓延,经过大家的奋力抢救,控制了这起爆炸事故。
一、时间:2012-9-5 16:20
二、地点:一期电石库东南脚
三、目的:通过对电石库爆炸着火事故的演练,提高岗位人员和电石库工人对爆炸着火事故的认识以及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以突出“预防为主,超前治理”原则;掌握消防器材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以检验大家对消防器材的熟练程度;通过检验指挥系统的应急组织、指挥能力,通过检验员工应变能力、应急处置技能和自救能力,从而来提高大家的协调配合能力。
四、演练单位:乙炔分厂电石储运组三班
五、参与单位:电石储运组 发生清净组 公用组 检修组 中控组
六、组织指挥机构
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马建国
电石储运一班 1
电石库爆炸事故演练方案
副总指挥: 刘 强 杨永杰
现场指挥: 宋利东 陈利平朱 晓 罗星星
成 员: 电石储运一二期人员 劳务人员若干人
2、应急救援部职责
(1)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审定。
(2)对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对救援设施进行配备检查。(3)指挥本分厂发生的各类化学事故的抢险救援。(4)向上级领导和安环科汇报事故情况。
(5)协助配合事故调查,同时按发生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提供事故报告和本分厂处理意见,并制定今后防范措施。
(6)对班组级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及职责进行监督和检查。
七、演练过程危害识别、防范措施及工作要求
1、危害识别
1)演练现场使用的道具在搬运时容易砸伤演练人员;
2)使用灭火器灭火时演练人员站位不正确,容易发生烟气吸入、烧伤等伤害; 3)搬运伤员时由于搬运方式不正确容易伤及演练人员。
2、防范措施
1)演练人员要听从指挥,不得私自、盲目行动;
2)演练人员要正确操作灭火器,灭火时站在上风口,与着火点保持一定距离,使用干粉灭火器; 3)演练人员搬运物品时要拿稳抓牢,防止搬运过程脱落伤人;
3、工作要求
1)参加演练人员要穿戴工服着装,按时到达演练现场; 2)班组人员做好应急演练物资的准备工作; 3)参加演练人员要听从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安排;
八、演练前的准备
1、正压呼吸器和防火服两套;
2、现场摆放两具25kg以及一具50kg的灭火器;
电石储运一班 2
电石库爆炸事故演练方案
3、警戒线2盘、担架一副、防尘口罩若干、防尘眼睛若干
4、准备2台装载机,若干铁锹,若干对讲机
九、演练情景
(一)演练开始 发现爆炸
2012年8月5日16:25分,电石库A东南角装载机铲电石发生闪爆,继而着火,岗位人员朱欢被电石炸伤,听见爆炸声,巡检工刘涛立即赶往电石库,发现事故后立即向班长罗星星汇报。
操作工刘涛:“报告班长,电石库发生爆炸,现在还在着火,朱欢受伤。”
班长罗星星:“收到,立即停止破料,并疏散电石库及周围人员撤离,你暂不要进入着火现场,我马上就到。”
刘涛:“收到,我马上安排。”班长罗星星打电话向组长报告:“朱晓,我罗星星,电石库发生爆炸,现在还在着火,朱欢受伤,我已安排刘涛疏散电石库及周围人员撤离,请指示。”
朱晓:“很好,你马上准备好防护用品和担架到电石库实施救援,同时对现场进行封锁,我通知厂长马上就到,明白么有。”
班长罗星星:“明白。”
(二)接到指示 立即组织
班长罗星星:“DCS,电石库爆炸着火,破碎系统紧急停车。” DCS:“收到,马上。”
班长罗星星:“马科,带上正压呼吸器和防火服立即到电石库。操作工马科:“收到,我马上就到。”
班长罗星星:“马正正,带上担架立即到电石库” 班长马正正:“收到,我马上就到。” DCS:“罗星星,破碎系统设备已全部停止。” 班长罗星星:“收到,好的。” 三分钟后罗星星安排刘涛封锁事故现场
马科、马正正带着正压式呼吸器、防化服到爆炸现场。
电石储运一班 3
电石库爆炸事故演练方案
(解说员,电石名为碳化钙,性质:工业品是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固体,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碳化钙新断裂面有光泽,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水分失去光泽呈灰白色。工业品一般含碳化钙80%。熔点2300℃,相对密度(18/4℃)2.22。能导电,纯度越高,导电性越好。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激烈分解产生乙炔气和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与氯、氯化氢、硫、磷、乙醇等在高温下均能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制备方法:电炉还原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碳化钙的唯一方法。这种方法早在1895年美国实现工业化生产,生产中高温操作、粉尘较多、电能消耗大,工艺的改进可使操作条件改善、减少散热损失和提高一氧化碳回收利用率,多采用密闭式和大型化电石炉。将焦炭和石灰粉碎,按配比混合均匀加入密闭式电石炉,通电加热,在2000-2200℃下进行还原反应,生成熔融电石,自炉内流入电石锅冷却、破碎、包装。公斤/吨焦炭(固定炭84%)550石灰石(CaO92%)840电极糊 30电 3200(度/吨)用途:电石用于化工生产约占60%,其余40%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以电石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如PVC树脂、聚乙烯醇、乙酸乙烯、氯丁橡胶、丁醇、辛醇、三氰乙烯、四氰乙烯、乙醛、乙炔炭黑、石灰氮等。而用量最大的是生产PVC树脂,占化工用电石消费量的60%。电石粉末有刺激性,能损伤皮肤和呼吸系统。)
(三)研究决定 启动预案
五分钟后,现场封锁,组长及分厂领导来到电石库。
罗星星:“报告马厂,电石库爆炸现还有火光,现场人员已经疏散现场已经封锁,现场朱欢受伤,请指示。”
总指挥马厂:“立即实施救援。” 班长罗星星:“好的,马上。” 马正正:“班长,担架拿到。”
罗星星:“马正正,将朱欢抬去医务室。” 马正正:“好的。”
马正正、马科等四人将朱欢抬到担架上。(解说员:搬运伤员的注意事项: 1.搬运伤员之前要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和受伤部位,重点检查伤员的头部、脊柱、胸部有无外伤,特别是颈椎是否受到损伤。2.在人员、担架等未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搬运体重过重和神志不清的伤员时,要考虑全面。防止搬运途中发生坠落、摔伤等意外。电石储运一班 4
电石库爆炸事故演练方案
3.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伤员的病情变化。重点观察呼吸、神志等,注意保暖,但不要将头面部包盖太严,以免影响呼吸。一旦在途中发生紧急情况,如窒息、呼吸停止、抽搐时,应停止搬运,立即进行急救处理。4.在特殊的现场,应按特殊的方法进行搬运。火灾现场,在浓烟中搬运伤员,应弯腰或匍匐前进;在有毒气泄漏的现场,搬运者应先用湿毛巾掩住口鼻或使用防毒面具,以免被毒气熏倒。5.搬运脊柱、脊髓损伤的伤员:)
几分钟后,伤员朱欢被抬往医务室救治。
班长罗星星:“马科,准备灭火器到现场进行灭火。” 马科:“ok。”
(四)彻底扑灭 消除隐患
几分钟后,现场不见火光,火势基本得到控制,马科和刘凤旗从现场出来。班长罗星星:“报告马厂,现场着火点已扑灭,但不时有火星出现。”
马厂现场确认情况后,:“罗星星,安排装载机将周围的电石灰摊开,安排民工用沙土将带有火星的电石灰彻底掩埋。”
班长罗星星:“收到,马上安排。”
马厂安排朱晓:“通知中控组到电石库对空气含乙炔检测。” 朱晓:“好的,马上。”
五分钟后,现场火星彻底消除,中控报样,空气检测含乙炔0.005%,正常。马厂:“继续取样,一小时一次。”
马厂安排安全员:“马上安排人对电石库漏雨点处理,对破碎现场整体检查,看现场是否还有漏雨点,及时汇报,”
安全员:“好的,明白。”(解说员:常用灭火器,我们分厂主要用的是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现给大家做一简单介绍,干粉灭火原理: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或磷酸氢二铵)来灭火。
适用范围:可扑灭一般火灾,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气体作动力,将筒内的干粉喷出灭火的。干粉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由能灭火的基料和防潮剂、流动促进剂、结块防止剂等添加剂组成。主要用于扑救石油、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干粉灭火器按移动方式分为手提式、背负式和推车式三种。
使用外装式手提灭火器时,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向上提起提环,干粉即可喷出。
使用推车式灭火器时,将其后部向着火源(在室外应置于上风方向),先取下喷枪,展开出粉管(切记不可有拧折现象),再提起进气压杆,使二氧化碳进入贮罐,当表压升至 0 . 7 兆帕~ 1 兆帕时,放下进气压杆停止进气。这时打开开关,喷出干粉,由近至远扑火。如扑救油类火灾时,不要使干粉气流直接冲击油渍,以免溅起油面使火势蔓延。
使用背负式灭火器时,应站在距火焰边缘 5 米~ 6 米处,右手紧握干粉枪握把(若为氮气动力,则只能握住木制把手,否则可能被低温气体冻伤),左手扳动转换开关到“ 3 ”号位置(喷电石储运一班 5
电石库爆炸事故演练方案
射顺序为 3、2、1),打开保险机,将喷枪对准火源,扣扳机,干粉即可喷出。如喷完一瓶干粉末能将火扑灭,可将转换开关拨到 2 号或 1 号的位置,连续喷射,直到射完为止。
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把灭火器车推到现场。
2、右手抓住喷枪,左手顺势展开胶管,直至平直不能弯折或打圈。
3、除掉铝封,拔除保险销。
4、左手把喷枪头托住,右手持枪,用手指扳动开关,对准火焰喷射,不断靠前,左右摆动喷枪,用灭火剂笼罩住燃烧区,直到把火扑灭为止。注:干粉灭火器指针范围——绿色表示正常,红色表示压力不足,黄色表示压力过大,但压力超一点点不要紧,不要超太多,防止超压爆炸。总结以下几点:⑴拔下保险销;⑵一手握紧喷管;⑶另一手捏紧压把;⑷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喷嘴与火源相距2米)扫射。我们在救火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先控制、后消灭;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火灾扑救与控制;灭火时,应根据火灾情况和本身力量,灵活运用灭火原则。对于能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如果火势大,灭火力量相对较薄弱或还有爆炸的危险,不能立即扑灭火灾时,可以动用装载机,关键就要把主要力量放在控制火势发展或防止爆炸等危险情况发生上,为防止火势扩大,彻底扑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在灭火力量较强时,灭火和救人可以同时进行。在灭火力量较弱时,要把疏散救人放在第一位。灭火行动组可以现场进行分工,主要力量疏散救人,其他人员进行灭火。)由于各行动组协调作战,火情得到有效控制,最终未造成更大的连锁性爆炸着火事故的发生,利用专用灭火设备及手段将火熄灭。
副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此次事故演练到此顺利完成,请指示。” 总指挥马厂:“撤出现场,回复生产。”
十、总指挥讲话 善后回复
总指挥马厂:“电石库爆炸着火已经顺利消除,现在宣布危险解除。请电石储运人员做好现场清扫整理工作,并写出事故报告上报安环科,稍后由生产科、安环科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于电石库爆炸破损部分,完了进行回复。”
十一、总指挥对观摩人员:“请各位到会议室进行演练效果评价。”
乙炔分厂电石储运组
电石储运一班
电石库爆炸事故演练方案
2011-09-25
电石储运一班 7
第四篇:电石_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
碳化钙
企业名称:
邮编: 应急咨询电话: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碳化钙)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碳化钙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电石 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carbide 企业名称:地
址:
邮
编:
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 品
混 合 物 □
化学品名称:碳化钙
有害物成分 CaC2 CAS № 75-20-7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4.3类
遇湿易燃物品。侵入途径:无资料。
健康危害: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玻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接触工人出现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发病率增高。慢性影响:无资料。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险:本品遇湿易燃。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1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晶体,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断面为紫色或灰色。PH值:无意义。
熔
点(℃):2300
相对密度(水=1): 2.22 沸
点(℃):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75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 烧 热(kJ/mol):无资料。临界温度(℃):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
点(℃):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溶 解 性:无资料。
主要用途: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于产生乙炔气。也用于有机合成、氧炔焊接等。其他理化性质:无资料。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 定 性:无资料。禁 配 物:水、醇类、酸类。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聚合危害:无资料。分解产物: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刺 激 性:无资料。
-3
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GB13690-92)
4、《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弟344号)
6、《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的半年内,对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进行修订。其他信息:
-5-
第五篇:电石产业廉政文化教育月活动方案
电石产业廉政文化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产业所属各党支部:
根据天业集团公司纪委统一安排部署,今年3月份为天业集团廉政文化教育月。为在电石产业扎扎实实开展此次廉政文化教育月活动,结合电石产业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新疆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形式多样、深入扎实的主题教育,促进领导干部模范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以优良的干部作风推动电石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主题及时间
活动主题:学习《廉政准则》,争做勤廉表率。
活动时间:2011年3月1日—3月31日
三、活动参加对象
参加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对象:产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干部及重要岗位工作人员。重点是原料验收、采购工作人员。
四、活动内容
1、学习一套资料。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以及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问答》、《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每名党
员干部要写出心得体会,各基层党支部在4月1日前将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心得体会上报产业党群办公室。
2、开展一次知识测试。在3月28日以前进行学习《廉政准则》知识测试试题,组织党员干部统一考试,并在4月1日前将测试开展情况进行公示。
3、讲一堂廉政党课。3月2日召开动员会,电石产业纪委书记余新意将对宣教月活动进行动员和安排部署,围绕活动主题讲一堂廉政党课。
4、开展一次“警示促廉”教育活动。各党支部要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片,营造廉政文化宣传氛围,促进廉政理念深入人心,确保文化月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以组织观看《廉政中国》系列电教片为主,通过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纪法规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开展正反面典型教育,促使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教训,筑牢思想道德法纪防线。
5、集中开展一次宣传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举办以廉政教育为主题的宣传专栏,大力宣传近年来中央、自治区、师市出台的党政法规政策,宣传一批模范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秉公用权、清正廉洁的先进典型,有声有色文化月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7、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活动开展,在女职工队伍中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加强企业、家庭两手抓,提高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并将优秀廉洁家庭、廉洁干部好妻子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一个人人讲廉洁的良好氛围。
五、活动的组织领导
为确保廉政文化月活动开展的深入扎实,富有成效,经产业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文化月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张立
副组长:余新意、邵玉民、张新程、刘万峰、彭江伟、余显军
成员:邓志广、郝泽民、孙英、王永明、赵焕新、何友华
王惠文、李金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孙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本次活动的各
项工作,秦俊、李翠芳、崔广智为工作人员。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文化月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增强电石产业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意识。
2、做到两促进。要把文化月活动与产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开展文化月活动与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3、撰写完成书面材料。学习活动期间,每位党员干部要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对照学习,查找个人在“学习《廉政准则》,争做勤廉表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