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_百讲解[范文模版]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实施效果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不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且在提高区域内外一体化程度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个“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规划的落脚点最终都在建设项目和优惠政策两个方面。首先,区域规划主要还是以发展为导向,经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发布的重点区域规划大多会有区域重点建设项目的相关内容,并以此为抓手带动区域的发展;其次,体现国家战略的重要方面就是对区域相关优惠政策的配置,尤其是作为先行先试试点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地区优惠政策成为规划的核心。目前,由于“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全面评价“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中建设项目和优惠政策效果的条件并不具备,本报告只是对此作初步的分析。
——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
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区域规划一个重大作用就是通过一些重大项目的部署直接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新区、综合改革区的设立和区域规划的发布都直接带来了一些重大项目的落实,直接推动了规划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上海“迪斯尼”项目、天津飞机制造项目、北部湾石化项目等都是在区域发展规划背景下,获得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成为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除了直接吸引项目外,区域规划还为地区发展构建了一个平台,增强了地区的政策吸引力,为地区招商引资和区域合作创造了重要的前提。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国家战略区域规划出台的当年或第二年,地区经济一般都会有较大规模的跃升。
区域规划推动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新增长极。随着我国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密集出台,区域发展格局由主要依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少数区域驱动,逐步向东中西多极驱动转变。通过“国家战略性”的区域规划,借助国家政策的扶持,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有助于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极。如中西部的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地区。
中西部新增长极的培育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异。近年来“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逐渐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区域增长格局开始发生改变。
2007年以来,中部和西部的增速已经连续5年超过了东部地区。除了对东中西大格局的影响外,近年来一系列针对落后地区的区域规划的出台,推出了很多扶贫优惠政策,如对武陵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等直接编制了扶贫规划,加强了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带动了落后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助于缩小我国的城乡差异。
——提高区域内外一体化程度
区域规划推动一体化主要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方面主要表现是跨行政区区域规划的出台打破了区域壁垒,促进了区域市场和要素的融合。
其一,“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减少了区域间人才和资金流动的制度性壁垒,推动了产业转移。
其二,随着网络化的高效便捷的交通设施的全面覆盖,落后地区吸收和采用先进地区创新技术成果的机会加大,先进地区利用落后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成本将下降,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将得到极大提高。对外方面主要是国家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强,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东北地区、长吉图地区、喀什地区等一系列区域规划的出台深化了对外的开放合作,构建了我国对外的开发开放地区总体格局并制定了相应的贸易促进政策,使国内外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我国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缺乏统筹考虑、规划内容趋同、重政府轻市场、多头管理、法律地位不明确、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欠缺、不能形成有效的实施机制等是实施“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缺乏统筹考虑
如果规划遍地开花,容易出现宏观导向作用不强,政策优势泛化的问题。自2009年开始,国家战略区域规划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一时间,各类国家级综合改革区、示范区、新区等纷纷涌现,区域规划有一种“遍地开花”的态势。截至目前,区域规划已经覆盖了接近40%的国土面积,每一个省区都有自己的国家战略。“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出得过快、过急、过多,就很有可能造成规划的引导性和方向性并不强,缺乏整体的统筹和综合的安排,失去发展的重心和方向。而且在缺乏通盘统筹考虑的情况下,难以明了在何种情况下应该由中央政府出台相应的区域支持政策、而哪些问题应该由地方政府自己的规划来应对,从而使国家区域规划的支持重点不突出,需要中央政府予以重点支持的区域反而难以获得真正的支持。
——规划内容趋同
区域规划的初衷是国家希望从地方特色出发,通过统一规划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分工合作,解决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规划内容趋同的问题,从公布的各规划文件来看,虽然强调地方特色的区域规划很多,但规划的整体趋同性仍然很高,如机械制造以及新能源、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乎成为每一个区域规划的产业发展重点。这就会造成地方很多发展项目类似,不仅会带来同质竞争,而且会导致资源浪费。
在区域规划内容趋同的情况下,国家战略容易演变成地区间的竞赛。因为将地方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就会在建设用地指标、大项目审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资金支持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实惠,各地逐渐把国家批复规划看成一种“政策机遇”,争相到国家发改委来“运动”,想尽快抢一顶“帽子”,这就会导致地方的盲目攀比竞争,诱使地方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纷纷为自己上升为国家战略造势,国家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地区竞赛,区域规划的出台在某些时刻成了各个地方竞争的结果。现实中也出现一些类似的情形,有的地方在区域规划获得批准后,各经济主体纷纷展开对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争夺,甚至各主体之间为争取外部投资者落户不惜竞相让利攀
比。最终,区域规划获批不仅没有对各地开发提供正确指导,反而成为新一轮无序开发建设的开始。
——重政府轻市场
区域规划虽然是政府出台用于指导地区发展的,具有公共政策属性,但规划重心在于确定地区发展的总体框架,对资源配置、产业发展等进行方向性的引导,而地区的具体发展要放手交予市场去做。政府规划最终是为市场发挥作用,为经济主体的决策配置提供更好的条件。然而,近年来出台的区域规划越来越倚重行政主导作用,而忽视或代替了市场的作用,在规划中给地方赋予了较多的区域优惠政策,使得这些城市地区由于政策受惠而吸引了大量的投资,间接上使区域发展与市场轨道偏离。同时,规划和政策没有明确区分,也是导致地方纷纷竞争国家战略“帽子”的重要原因,争取优惠政策是地方政府的主要动力。
——多头管理
区域规划的制定、执行过程中多头管理问题严重。从规划编制主管部门来看,目前主导编制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的地区司、规划司、东北司、西部司、体改司、高技术司,环保部,扶贫办,旅游局等多个部门,缺乏统筹协调。同时,工信部、国土部、农业部等都在积极编制产业和部门规划,并提交国务院审批,无形之中使国家战略变成了部门之间利益的争夺。而从区域规划执行过程来看,由于区域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规划,其执行一般涉及到几十个相关部门,经常出现一种事务同时由多个部门进行管理的现象。各职能部门协同不够,影响了区域规划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
——法律地位不明确
国外区域规划大多具有法律地位,如日本区域规划的重要特点就是“立法在先,规划在后”,德国区域规划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也是其具有法律效力。而中国区域规划在规划体系地位上就属于非国家法定规划,目前出台的多项区域规划虽然属于国家战略,但无一有法律效力。我国目前区域政策调控手段仍以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为
主,缺乏稳定性,带来了实施落实的随意性,同时也影响了区域政策的权威性和持续性,不利于对地区发展形成长久持续的政策导向。再加上我国官员任期制所导致的短期行政行为等问题,区域规划的持续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欠缺
区域规划的编制尚未形成系统的标准和规范,科学性不足。
从编制主体来看,虽然规划是由中央政府部门主导编制,但是国家对规划编制人员的从业资格、资质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再加上有些地方制定发展规划较为仓促,从而导致这些规划与当地实际相脱节。从程序上来看,目前规划编制较好地体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一般是地方把自己制定的方案上报给中央后,由部委组织专门的团队实地调查,与地方政府协商,最后制定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中央与地方难免会有博弈,规划的科学性较难保证。从规划内容来看,目前国家尚未针对区域规划出台专门的编制规范,规划地区的选择、规范内容的范畴、规划的深度都缺乏具体规定,尤其是对于如何界定问题区域,达到什么标准中央政府就要提供援助,还缺乏科学、明确的标准,这就使区域规划的质量很难保证。
——不能形成有效的实施机制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需要通过区域合作来实施,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很多区域规划按照行政区来管理,跨省区的区域规划因缺少激励或约束机制,可能导致不同省份地区仍然会各自为政,在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政策等方面仍然缺乏有效的协调。尤其是在很多有直接竞争的领域,利益协调更加困难,亟须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补偿、合作机制和切实有效的政策手段。
完善“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相关建议
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独立机构的结合,增强规划编制程序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更加重视发展理念的转变和制度创新,加强“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体系的建设和规划间的协调,加快相关立法工作。
——在坚持中央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独立机构的结合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由中央政府主导,是国家意志集中体现的性质所确定,需要中央政府通过宏观层面统筹安排,另外原有的区域规划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国
土规划等是按照“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的原则由地方政府编制。但是“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由 中央政府自上而下主导也存在弊端,各地区的差异性以及在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可能 无法得到体现和反映,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战略实 施效果。今后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更多地体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互动。由中 央政府统筹协调全局,并加大对重点地区的扶持。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区域比较 优势,解决区域发展难题。由地方政府自下而上与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区域战略规划 制定和实施方式,可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利益诉求,使区域规划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此外要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化的机构,形成规划编制的技术主体。在前期确定规划对象、规划核心主题等基础上,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编制工作,可以将各部门专业化力量 进行整合共同参与规划编制,最终由部委和地方进行共同验收,推动规划编制专业化、系统 化、科学化。——增强规划编制程序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确立国家战略地区准入标准。探索建立国家战略经济区资质条件,多选择可以量化的评 价指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组建专家团队对国家战略地区进行综合考量,结合第三方独 立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来确定该经济区能否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战略可重点关注问题比 较严重而地方政府无力解决,需要中央政府支持的地区。建立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编制标准和规范。对区域规划的编制?穴包括内容、范围、深度、层次、程序等?雪、实施、管理和监督等进行统一的规定,界定区域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明确区域规划定位和核心目标等。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在规划区选定、规划重点确定以及规划编制等过程中,积极引导公 众参与,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规划制定和实施。采用网络、报刊、通知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及时详尽公布“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编制的程序、进度和计划,增 强透明度。
——规划导向方面更加重视发展理念的转变和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区域规划还是以建设项目主导来拉动地区经济,也正是因为我国频繁出台的对 地区经济“救火”似的区域规划,才导致白热化的地方竞赛和区域竞争。因此,区域规划应该 科学确定区域规划调控范围,由项目拉动转向经济社会全方面的指引,由以往的产业布局和 基础设施建设向改善发展环境、增强软实力转变。从国外经验来看,区域规划也是从建设项 目主导逐渐转向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方向引导,如日本的近两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和美国 的《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等,都开始转向关注重点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对具体的产 业项目很少涉及。实现区域规划内容的转变,需要更加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事实上,许 多国家的全国性区域规划调控领域被严格限定在需要政府施加影响或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的 范围,如跨区域交通、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公共工程。而对竞争性领域或产业,政府一 般都不涉及,交由市场决定。“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应更多地鼓励制度创新。今后出台的区 域规划,更应该着眼于给予地方政府更多制度创新和自主发展的权力,只给出发展方向,搭 建发展平台,不制定具体政策,鼓励其先试先行,探索促进本地比较优势更好发挥的区域发 展模式,削弱优惠政策和项目驱动的作用。——加强“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体系的建设和规划间的协调 目前我国区域规划之所以会出现遍地开花和地区竞赛的局面,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全国 统一、综合的区域规划体系。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规划体系由全国区域规划总体方案和若干 重点规划组成。具体重点规划可以按照板块区、类型区、政策区、改革开放试点区等划分多 种类型。全国统一的、综合的、多层次的总体空间区划和发展规划方案应该包括:提出完整 的全国空间区划体系?穴多层次、多类型?雪;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行政 区划等多方面因素,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区域面临的不同问题,指出不同的规划解决方 向?穴指导思想、原则、目标等?雪;不同规划应该必须包括的重点内容和政策方向;区域 规划的实施监督和动态调整机制等。同时,规划体系还应对区域规划的发展时序和重点给予 充分的考虑,什么地区优先发展,哪类地区应重点关注都应该进行全面的统筹。
此外,统一的规划体系还应将区域规划与扶贫、生态建设、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建设 规划、国土规划等结合起来。在审批区域规划时要确保区域规划与国家
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及 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以减少摩擦成本,提高区域规划实施效果。从协调机制角度,应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和机构,加强各规划之间的协调和区域共 建共享。如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地区利用各自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优势,开 展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共同招商、财税分成等,鼓励并引导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 治、社会保障等领域展开实质性区域合作。同时,推动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建立利益补偿 机制,由国家层面协调机构组织,在大区域实现利益的均衡。——加快“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立法工作 要尽快制定区域规划法及相关法律体系,并与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有效衔接,为区域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和监督保障。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区域 规划从编制、实施、监管各环节有法律约束力,对随意违反规划的行为予以惩罚。把区域规 划的立法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条例的研究制定工作,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 规,促进我国区域政策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可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对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组织、管理进行界定的基本法? 穴如德国的《国土规划法》、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法》、法国的《领土整治与开发指导法》 和美国的《地区复兴法》等?雪,作为编制区域规划的依据,并在实施中制定相关的具体法 律、法令以及政策,以此为保障,全方位确定区域规划的地位与职能。
第二篇:我国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主要特点
我国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主要特点
刘云中 侯永志 兰宗敏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3-1-175版
近年来,我国针对典型经济区陆续出台了53项“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文件,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些规划包括国家新区、区域规划、指导意见和综合改革区四种,涉及多个空间尺度。按目标可分为:建设国际竞争力区域、推进重点地区发展和转型、推动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深化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探索发展改革试点五种类型。目前“国家战略”地区已经覆盖国土面积的38%,以东部居多,空间上呈现东中西大体均衡推进的态势,但重心逐渐向中西部倾斜,重点关注老少边穷、边疆和海洋经济三类地区。此类规划打破了原有的发改、国土、建设系统“一级政府一级规划”的格局,丰富了既有的区域规划体系。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界定
区域规划是国家进行空间管治的重要手段,一般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基于地区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综合整治做出的总体部署。或者说,区域规划是为解决特定区域的特定问题或达到区域内特定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某些战略、思路、布局方案和政策措施。近年来,许多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在区域层面上落实的重要手段。概括而言,“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有三个方面的标志:第一是由国家出台,即由国务院批复、发文或讨论通过,亦即近年来常说的“国家战略”;第二是具有典型的经济区域导向特征,是针对特定类型地区的规划,而不是针对全国的整体规划;第三是区域发展规划,而不同于原有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城市(城乡)规划和国土规划。因此,很多由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区产业规划和国土规划并不在本报告所分析的“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范畴。根据以上的界定,以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开始,截至2012年9月6日南沙新区的获批,共有78项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文件上升为“国家战略”,剔除针对大区域(如东北、中部、西部等)或省区(如新疆、西藏、青海、广西等)的战略或指导意见以及部分针对同一地区的重复规划,主要的“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文件共53项。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对于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客观上要求新的应对措施。具体来看有:第一,随着区域要素流动的不断增强,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过去基于单一行政区的规划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区域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跨区域问题(如流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不断涌现,急需突破行政区划进行协调。第二,我国目前虽然已经逐渐形成了基于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但该总体战略的空间尺度仍然偏大,操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第三,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可能进入一个较为长期的增长速度低迷期,依靠出口和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难以持续,迫切需要新的举措和政策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向沿海地区集中,进一步扩大了我国的区域差异,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拉动中西部地区和其它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缩小区域差距。因此,近年来围绕加快重点地区发展、落实重大发展与改革战略以及深化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密集出台了“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
从出台“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节奏看,2005年到2006年为启动年,分别只有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这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规划被纳入国家战略。此后加快了节奏,2007年到2011年间共批复了43个重点区域规划,尤其是2009年到2011年,区域规划密集出台,分别出台了12个、9个和16个“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占到了总数的70%。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区域规划不再全面密集铺开,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老少边穷地区、边疆地区等的规划或意见,如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武陵山片区、陕甘宁革命老区等。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类型划分
这些区域规划的类型可以按照空间尺度(范围)、规划性质和规划目标予以分类。
按照空间尺度和范围,可以分为国家大区域(东、中、西、东北)、省际、省内城际和重要城市四个类别。从已发布的区域规划来看,国家大区域有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2项,省际规划11项,省内城际和重要城市的区域规划占主导地位,分别有22项和18项。其中省际区域规划主要指规划范围涉及不同省份单元的区域规划,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关中、天水、大小兴安岭林区、海西、青藏、成渝、武陵山片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和东北地区等11个地区,其中西部6项、东部3项、东北2项。省内城际规划有东部7项,东北3项,西部和中部各6项;重要城市规划大多集中在东部,有14项,东北1项,西部3项。综合来看,省内城际和重要城市级规划占据主导,多为东部,省际则西部居多。在东部地区侧重城市群和重点城市增长极的培育,在西部则侧重大区域的合作和综合提升。
根据批复文件性质,可以划分为国家新区、区域(发展)规划、(国家)指导意见和综合改革区(包括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四大类。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区域发展规划,有35项,占规划的近2/3。其中还包括了专业性的环保规划(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攻坚扶贫规划、边疆地区开发开放规划(试验区)、发展示范区/试验区和建设方案等。国家指导意见是直接由国务院出台的区域发展指导意见,包括中原经济区、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共3项,主要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的前期指引性政策文件基础,确定编制区域规划的总体原则方向,这些文件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标志。综合改革区是我国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规划,主要侧重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和在某个领域政策上的先行先试。目前批复的国家级综合改革区已经有13个,包括10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深圳、沈阳经济区、山西省、厦门市)和3个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云南、浙江义乌、浙江温州)。国家新区是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战略区域,这里也纳入国家战略区域规划范畴。近年来确定的国家级新区共6个,分别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和广州南沙新区。综合来看,虽然不同地区的规划文件性质不同,但差别仅在于政策重心与优惠程度方面,其最核心的目标以及对地区的实际促进作用一样。
按照规划的主要目标,可以将“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划分为建设国际竞争力区域、推进重点地区发展和转型、推动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深化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探索发展改革试点五种类型。建设国际竞争力区域类型的区域规划:主要包括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长三角、珠三角、深圳、中关村等6个规划,都是东部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地区。推动重点地区发展和转型的区域规划最多,主要有江苏沿海、辽宁沿海、河北沿海、山东半岛、黄三角、关中、天水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等17个。此类地区大多是发展潜力较大、特色鲜明的地区,侧重点是推动地区产业和人口集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类型:有甘肃、青海、武陵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10个,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相对不发达、生态敏感脆弱、矛盾问题突出的地区,核心目标是突破制约地方发展的瓶颈,通过发展生态和循环经济、对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等推动落后地区的发展。深化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类型:主要包括北部湾、黑瞎子岛、横琴、图们江等,都集中在我国边疆地区,重点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之间交流合作,构建我国开发开放的大格局。探索发展改革试点的规划:主要有成渝、武汉与长株潭、沈阳、山西、浙江温州等5个规划文件7个地区,都是以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形式探索城乡统筹、资源环境、新型工业化、资源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等领域的先行先试政策。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空间分布
根据我们的统计,到2012年9月6日,累计规划面积已经占到了全国国土面积的38%,考虑到我国不适宜开发地区的面积大,实际上升到国家战略地区的面积占适宜开发国土面积比重已达到较高水平。考虑到还将有新的区域规划得到批复,规划面积占比还将进一步上升。
从区域规划的东、中、西、东北四大块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的区域规划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达到24项,其次是西部地区为15项,中部和东北均有7项。从面积分布来看,因为西部地区地域面积广阔,规划面积占到了45%,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面积相差不大。但从规划面积占东、中、西、东北面积比重来看,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比重分别达到80%和72%,亦即该地区均已经有超过70%的范围均上升为国家战略,而西部地区该比例为24%。
从省域范围来看,全国31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都已经有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从国家战略区域规划地级市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几乎已经全部上升为“国家战略”只有零星地区尚未有国家战略政策支撑。而中西部地区被覆盖的地级市比例则小得多。
从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空间拓展趋势来看,呈现大体均衡推进的态势,但重心逐渐向中西部倾斜。从2007年批复成渝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始,西部地区的区域规划数量逐渐增加,2011年和2012年均已批复了4项西部地区的区
域规划。由于东部地区基本已经实现了沿海地区国家战略全覆盖,未来进一步推进空间有限,中西部地区将是未来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主要区域。
自2011年以来,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重心逐渐转向三类地区。首先是老少边穷地区。目前出台的53项区域规划中,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规划达到10项。其中《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确定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已专门针对武陵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等出台了规划,未来老少边穷地区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关注,相应地区的规划也会陆续出台。其次是边疆地区。目前关于边疆地区的区域规划已经有15项,设立了一系列的开发开放试验区和经济区,促进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再次是海洋经济地区。国家专门针对海洋经济发展出台了山东半岛、浙江、广东等一系列的区域发展规划,同时辽宁沿海、江苏沿海、海西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广西北部湾等临海地区,也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引导海洋经济发展。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丰富了既有的区域规划体系
综合来看,中国的空间规划大体可以分为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三大体系(旅游、环境、基础设施等规划常作为专项规划),每一体系都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级。在我国,三大规划体系分别由发改委、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三个系统牵头编制。三个规划体系都有区域尺度的规划,分别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规划、城市群/都市区建设发展规划(如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和区域国土规划(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土规划)。其中风景园林旅游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虽然不以空间内容为主,但因具有诸多空间意义,此处纳入空间规划体系探讨,但在一些地方实际操作中常将此类规划作为城乡专项规划,并不单独编制。
“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与一般的区域发展规划或区域建设/国土规划又有所不同。首先,它是国家战略,由国家来制定和推动,突破了原来“一级政府一级规划”的框架。其次,它是区域总体部署,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细化和落实,涉及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空间规划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但不同于建设和国土规划仅侧重区域空间建设发展。再次,它是一种经济区区域尺度规划,不局限于某一特定行政区范围,与传统省市县乡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都有很大不同。最后,它是一种地区主题性很强的规划,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已公布的国家战略区域规划大多会根据不同的侧重点确定不同的主题,虽然是总体部署,但都围绕其主题展开,同时具有专项规划的部分职能。因此,“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与原有的区域规划体系既有相互联系的内容,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丰富了既有的区域规划体系。
作者单位:刘云中、侯永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兰宗敏(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第三篇: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冰冰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加金融的新型模式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有效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当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尚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首先给出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其次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根据问题给出相应的可行建议并做出总结,以帮助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机制,保证该市场的健康蓬勃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 市场机制 ; 监管; 发展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简述
互联网金融是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金融形式。既包括电商等互联网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搜素引擎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开展金融业务,也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开展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在经营理念、金融基本制度、金融产品渠道和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加速“金融脱媒”进程。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形式很好地补充了传统金融模式的不足,对服务实体经济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一是满足了实体经济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下的新需求。二是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增加基础金融服务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生长点普遍集中在“小微”层面,往往具有“海量交易笔数、小微单笔金额”的特征,这恰恰是传统金融行业难以覆盖,或者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够丰富的客户群体。三是增强了金融业务竞争和创新活力,改善了金融服务质量。互联网金融以其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作为新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金融机构提高竞争和创新活力,显著改善金融服务质量。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分析
第一,普惠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囿于网点、人员的不足,往往着力于发展“20%”的高价值客户,互联网金融则更注重发展“80%”的草根客户。现在的微借贷、微理财、微保险、微投资等,客户门槛较传统金融产品要低很多;余额宝和百度理财的最低认购额仅为一元。
第二,数字化。互联网金融企业往往具有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他们通过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和搜索引擎形成庞大的数据仓库,运用云计算和行为分析理论等进行数据挖掘,大幅提高了信息使用效率。
第三,便利化。互联网时代不仅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渠道革命,也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余额宝产品把服务送到客户手边,客户只要轻点鼠标,后续服务都由余额宝来完成。
三.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没有健全的监管模式
法律法规难以完善地监管多样性较强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尤其是信贷行业。由于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信贷业务尚未出台明确的法规,而借贷运作模式中让人眼花缭乱的债权运作行为,让法律对其借贷行为的界定极为困难。目前互联网金融涉及的很多业务实质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而借贷运作模式中让人眼花缭乱的债权运作行为,让法律对其借贷行为的界定极 为困难,监管在实施时存在很大障碍。此外,由于没有监管机构明确对其的监管职责,既无
法对从业公司的资格进行审查,也没法对其资金安全进行监督,而该行业中行业自律规范也远远未成形,不断的互联网金融问题给互联网信贷的声誉带来极坏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难以规避
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多个第三方支付平台老板挪用用户资金后跑路,还有P2P借贷重信誉管理机制不完善,众筹存在以假代真忽悠广大网民对假性实体投资致使多人受骗等。个人信息在平台能否被保护、操作失误引起资金转移、借助互联网平台洗钱等现象也是数字化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重大的风险。比如,资金链断裂引起的产业金融危机、假公济私挪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账户资金、资金诈骗和非法集资等。
(三)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事物被过度宣传
互联网公司为抢占市场、吸引用户、提高市场占有率,一方面标榜自身产品的收益高于对手,且风险更低,另一方面用“收益倒贴”的方式进行恶意竞争,即产品的真实收益可能达不到其承诺的投资收益率,但剩余部分由互联网公司倒贴给用户,这种不恰当的竞争方式显然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带来系统性风险,也扭曲了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公众眼中的真实形象。且大部分消费者对新兴事物并没有良好的知识去判别真假,所以非常容易被媒体的过度宣传和美化所欺骗。
四、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改进建议
(一)努力完善监管机制
第一,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监管组织形式。各级监管机构在对各自监管区域实行实时监控的同时,应与上级监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从而扩大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具体产品业务的信息来源。
第二,各级监管部门内部分工合理。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每笔业务完整的交易过程进行分段监管,包括信用评级、资金流向、风险监控、数据处理等。
第三,及时了解投资者的反馈信息。同时还要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标准,有望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
第四,防范高风险产品。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发展进程中,监管部门应对流动性风险、收益等采取动态比例监管,即评估在一定时期内该互联网金融产品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及暴露的风险大小,灵活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形式来实行监管。对高风险,有违法倾向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及产品必须实行高强度的监管措施,而对于风险小,影响低的产品可以采取行业自律的监管方式。
(二)提高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水平
首先,加强平台建设。软硬件是整个互联网金融平台良好有序运行的基础,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软硬件建设,一是提高平台软硬件的技术含量,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营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些平台技术含量低,漏洞比较多,很容易遭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造成系统瘫痪。二是设计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其次,成立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制度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不论哪个行业,都离不开信用体系的建立,否则行业将无法健康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良好发展同样也需要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使个人资信状况日益透明化提高客户资信审核的准确性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体系,发展信用评级服务市场解决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后,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地频发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整个金融行业的流动性管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互联网金融行业同样也应该关注自身平台的流行性风险,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整个公司的风险管理框架,时刻监测产品交易和资金储备状况,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和化解危机。
(三)加强信息披露,切实维护金融投资者利益
当前,我国监管部门应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以投资者的利益为中心,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相关数据分析系统,以增强业务运营管理的透明度,让投资者充分了解相关互联网金融企业具体运营信息,如风险信息、财务信息、管理信息等,以行业自律为依托,加强信息披露可以有效地帮助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及其风险进行相应的评估,从而增强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任度,两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政府应该要求互联网金融吸纳的社会资金要与自有资金相区分开来,实行强制的第三方托管和结算。建立消费者金融投诉机制,相关企业和金融监管部门都要限期受理和处置投诉,给投诉者以客观公正的解决方案。要杜绝互联网金融中的虚假宣传和凭空承诺,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处置能力。要加强风险自担责任,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努力,增强系统抗风险能力。设立风险处置和消费者保护预案,建立客户风险赔偿制度。
五、结语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互联网金融有三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一是在支付方式方面,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二是在信息处理方面,能缓解信息超载问题,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保障海量信息高速处理能力。三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可以直接联系和交易。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它以其便捷、低门槛、高收益的特征迅速渗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金融在推动金融产业改革和创新、实现金融普惠性上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为消费者提供了许多的投资渠道,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促使整个金融行业由一对多到多对多转型。
然而,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尚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相关法律缺乏、业务风险较大、监管不到位、过度宣传和美化等。这些问题给使互联网金融机构信誉较低,整个市场发展遭受困境,建议政府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制、从不同层面加大风险预测和防范力度、加大信息透明化力度,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健康发展,为广大群众带来切实的福利。
参考文献
[1]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14,12:47-57.[2]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05:103-118+6.[3]廖愉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风险监管研究——以P2P平台、余额宝、第三方支付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5,02:51-57.[4]董昀,李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于文献的探究[J].金融评论,2014,05:16-40+123.[5]陶娅娜.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11:58-73.[6]陈一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现状与发展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3,12:126-131.[7]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66-70.[8]刘澜飚,沈鑫,郭步超.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探讨[J].经济学动
态,2013,08:73-83.[9]汤皋.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思考[J].金融会计,2013,12:55-59.[10]袁新峰.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的思考[J].征信,2014,01:39-42.[11]王曙光,张春霞.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J].长白学刊,2014,01:80-87.[12]张小明.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13]黄倚嘉.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14]来继泽.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15]金熙.基于SWOT分析方法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分析[D].云南大学,2015.[16]阳旸.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4.
第四篇:我国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开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越来越渗透到了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得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正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而其中,教学反思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则是尤为突出和明显的,既有众多研究者对教学反思的涵义、意义、具体方法策略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上进行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更有广大的一线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开展的教学反思实践活动,相关的教学案例、反思案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可以说,时下,“教学反思”已成为教育界使用率颇高的时髦词汇,几乎成了谈教育者必谈之话题,写案例者必写之内容。如此铺天盖地盛行的反思之风,固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若静心分析则不难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反思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尽管教学反思本身没有错,但过度的反思,为了反思的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话连篇等现象则需要我们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为此,本文拟就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形成原因和改进建议等略作分析探讨。
一、我国教师教学反思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
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人人皆知的,但究竟在实践中该如何操作,怎样写教学反思,不少教师深感困惑而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下,介绍或给出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让教师大致明确其格式或样子本身是非常必要的。但反观我们的现实却不难发现:众多的中小学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有教师将其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何其精辟凝练!而这种“八股”格式的套用无疑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2.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
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全面而不深刻。
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
如果所有教学反思都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来开展,所有的教学反思都转来转去离不开同一话题,套话空话连篇,显然过于机械化、程式化,而且这种遍地开花、面面俱到的反思往往因时间、精力的有限,而缺乏具体性、针对性、鲜活性和深刻性。2.零散而不系统。
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问题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因此,反思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乎其微,进而也致使不少教师对这一方法的实效性产生了怀疑,而这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3.重教师而轻学生。
当前教学反思案例所表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是: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毕竟,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其中“教”与“学”本身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因此,进行教学反思,其关照点天然地就应该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方面。4.多叙事而少分析。
存在于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另一问题就是反思文章往往充斥着很大篇幅的教学过程和流程的描述,客观记录描述的比重很大,而透彻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则较为欠缺,对应反思的核心内容往往是简单地一笔代过,如:一位教师在叙述完自己在初一尝试“预习──质疑──讨论──反馈”四环节作文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情况后作了如下反思:
“由于刚刚开始,毕竟有它的极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分配,各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之间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决定了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显然这样的反思过于概括、流于表层、较为肤浅,仅仅简单地概述了不完善的几方面,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在理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层面
总的来说,我们绝大多数教师的反思活动是通过教师个体写反思日记来实现的,方法有些单一和封闭。事实上,教学反思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录像反思法、录音反思法、日记反思法等等,若以反思主体为标准,反思方法还可划分为集体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和个人反思法。而撰写教学日记只不过是其中较为简便易行的,并不是唯一的和仅有的。教师写反思日记主要依赖于自我的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来进行,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且多是教师个体单独进行,是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往往比较模糊、难以深入,容易囿于自我的思维定势而跳不出来。因此,教师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对话,可尝试进行群体性反思,公开化、开放性反思,探索多样化的反思方法。
二、原因分析与建议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现象和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两方面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教师自身因素
1.观念意识方面: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不足。
反思作为主体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自觉关照,是思想的反刍;同样,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觉地对已有的教学事件进行的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即需要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
简言之,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因此,它需要教师的自觉坚持,主动维持,需要教师思想意识层面的认同,行为实践层面的落实,而不只是口头的宣讲,或者是胡乱应付;它需要教师在思想观念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才不会将教学反思视为额外的负担而敷衍了事,凑合完成;才不会使教学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层。2.理论分析方面:对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运用不够。
有研究者认为“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这充分说明教育实践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做出决策,不断予以调整改进的过程。而在其中教师不仅应具有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还应具有对教育目的、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影响作用、教育的伦理价值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课程教学原理基础等等宽厚的理论功底作支撑,否则,反思、实践都只能处于浅层次和低水平的模仿、重复阶段,难于有深入的提高和实质性的飞跃。而现实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已经做了什么”“效果如何”“下一步怎么做”等等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即使有些分析也多凭个人的感觉进行,个人经验性的感性的认识较多,缺乏相应的理论作依据,这种分析个人的主观认知成分占很大比例,还没有达到真正反思意义的水平,我们只能称之为“准反思水平”。
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愿意反思,主动思考外,还应多多学习和接受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做指导。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开阔视野,才能从“怎样教”的小圈子里跳出来,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工作方式、教学策略、研究方法等诸多宏观、中观的问题进行探讨;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思”三者一体化。
3.思维品质方面:教学反思的深广度欠缺。
教学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尽管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仿佛来无踪去无影的,却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品质。人们一般认为思维具有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四类品质。同样,教学反思也应该具有这四种品质。但反观目前我们的教学反思,不难发现其深度、广度是极为欠缺的。(1)反思的广度就是指能够全面地看待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不仅要善于抓住某个教育问题的一般的基本框架,而且不会遗漏有关的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也可称之为“立体反思”[2]。比如我们多数教师在反思时只关注自己“怎么教”的问题,某个知识点如何讲解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等等具体的操作层面的内容,就事论事,关注点狭窄,难以深入下去。往往比较容易忽略对学生、课堂、学校、社会等相关的较为宏观层面的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视界不够广泛和开阔。
第五篇:我国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我国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李彦花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开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越来越渗透到了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得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正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而其中,教学反思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则是尤为突出和明显的,既有众多研究者对教学反思的涵义、意义、具体方法策略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上进行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更有广大的一线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开展的教学反思实践活动,相关的教学案例、反思案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可以说,时下,“教学反思”已成为教育界使用率颇高的时髦词汇,几乎成了谈教育者必谈之话题,写案例者必写之内容。如此铺天盖地盛行的反思之风,固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若静心分析则不难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反思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尽管教学反思本身没有错,但过度的反思,为了反思的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话连篇等现象则需要我们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为此,本文拟就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形成原因和改进建议等略作分析探讨。
一、我国教师教学反思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
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人人皆知的,但究竟在实践中该如何操作,怎样写教学反思,不少教师深感困惑而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下,介绍或给出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让教师大致明确其格式或样子本身是非常必要的。但反观我们的现实却不难发现:众多的中小学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有教师将其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何其精辟凝练!而这种“八股”格式的套用
无疑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2.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
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
方面的。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全面而不深刻。
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如果所有教学反思都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来开展,所有的教学反思都转来转去离不开同一话题,套话空话连篇,显然过于机械化、程式化,而且这种遍地开花、面面俱到的反思往往因时间、精力的有限,而缺乏具体性、针对性、鲜活性和深刻性。
2.零散而不系统。
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问题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因此,反思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乎其微,进而也致使不少教师对这一方法的实效性产生了怀疑,而这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
3.重教师而轻学生。
当前教学反思案例所表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是: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毕竟,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其中“教”与“学”本身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因此,进行教学反思,其关照点天然地就应该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两大方面。4.多叙事而少分析。
存在于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另一问题就是反思文章往往充斥着很大篇幅的教学过程和流程的描述,客观记录描述的比重很大,而透彻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则较为欠缺,对应反思的核心内容往往是简单地一笔代过,如:一位教师在叙述完自己在初一尝试“预习──质疑──讨论──反馈”四环节作文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情况后作了如下反思:
“由于刚刚开始,毕竟有它的极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分配,各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之间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决定了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资料来源:http://lzbchuzhong.nease.net/wenyuan/jiaoxuefansi.htm)
显然这样的反思过于概括、流于表层、较为肤浅,仅仅简单地概述了不完善的几方面,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在理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层面
总的来说,我们绝大多数教师的反思活动是通过教师个体写反思日记来实现的,方法有些单一和封闭。事实上,教学反思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录像反思法、录音反思法、日记反思法等等,若以反思主体为标准,反思方法还可划分为集体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和个人反思法。而撰写教学日记只不过是其中较为简便易行的,并不是唯一的和仅有的。教师写反思日记主要依赖于自我的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来进行,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且多是教师个体单独进行,是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往往比较模糊、难以深入,容易囿于自我的思维定势而跳不出来。因此,教师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对话,可尝试进行群体性反思,公开化、开放性反思,探索多
样化的反思方法。
二、原因分析与建议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现象和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客观因
素两方面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教师自身因素
1.观念意识方面: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不足。
反思作为主体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自觉关照,是思想的反刍;同样,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觉地对已有的教学事件进行的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即需要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简言之,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因此,它需要教师的自觉坚持,主动维持,需要教师思想意识层面的认同,行为实践层面的落实,而不只是口头的宣讲,或者是胡乱应付;它需要教师在思想观念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才不会将教学反思视为额外的负担而敷衍了事,凑合完成;才不会使
教学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层。
2.理论分析方面:对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运用不够。
有研究者认为“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这充分说明教育实践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做出决策,不断予以调整改进的过程。而在其中教师不仅应具有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还应具有对教育目的、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影响作用、教育的伦理价值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课程教学原理基础等等宽厚的理论功底作支撑,否则,反思、实践都只能处于浅层次和低水平的模仿、重复阶段,难于有深入的提高和实质性的飞跃。而现实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已经做了什么”“效果如何”“下一步怎么做”等等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即使有些分析也多凭个人的感觉进行,个人经验性的感性的认识较多,缺乏相应的理论作依据,这种分析个人的主观认知成分占很大比例,还没有达到真正反思意义的水平,我们只能称之为“准反思水平”。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愿意反思,主动思考外,还应多多学习和接受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做指导。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开阔视野,才能从“怎样教”的小圈子里跳出来,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工作方式、教学策略、研究方法等诸多宏观、中观的问题进行探讨;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思”三者一体化。
3.思维品质方面:教学反思的深广度欠缺。
教学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尽管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仿佛来无踪去无影的,却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品质。人们一般认为思维具有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四类品质。同样,教学反思也应该具有这四种品质。但反观目前我们的教学反思,不难发现其深度、广度是极为欠缺的。(1)反思的广度就是指能够全面地看待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不仅要善于抓住某个教育问题的一般的基本框架,而且不会遗漏有关的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也可称之为“立体反思”。比如我们多数教师在反思时只关注自己“怎么教”的问题,某个知识点如何讲解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等等具体的操作层面的内容,就事论事,关注点狭窄,难以深入下去。往往比较容易忽略对学生、课堂、学校、社会等相关的较为宏观层面的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视界不够广泛和开阔。
(2)反思的深度,主要指教师能够深入到教育事物的内部,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及核心部分,抓住事物的关键所在。揭露事物的根本原因(包括事物的近因和远因),并且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的这样一种品质。它的对立面是粗枝大叶,浅尝辄止。下面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纪录: 水,满则自溢。人,感受深刻,情感充盈,自然要流淌。如果有必要的生活经验储备和知识储备,流淌和宣泄就会十分顺畅。因此,我们语文教学要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去触摸和拥抱语言,去对言语者的心声作出积极的回应。
以往,我在备《蜘蛛织网》一课时,总觉得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缺少相关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如果上课时照本宣科,学生也只会了解一点点知识,表面上懂得一个道理:不怕困难,做事情要有恒心。而学生情感上是不会有什么大的触动的,语言表达也比较平乏。
有了这种预见,课前,我发动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以此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来
上这篇课文。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蜘蛛在织网的过程中都遇到哪些困难呢?”
(师生交流,依次出示这三句话)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好好读一读这些困难,你们从这些困难中体会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
浪!)
生:“老师,我觉得这阵风是很大的,我曾经鼓足气去吹蜘蛛网,可它完好无损。”
[3]
[2]
„„
生:“刚织了几下,就被刮断了,就像给蜘蛛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生:“我知道这不是一般的雨点,雨应该是很大的。我用水去浇过蜘蛛网了,很多水才把网弄破,蜘蛛就把破的网吃进肚子里,重新织。”
„„
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学生来说是比较乐意的事,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与课文语言发生了联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诱使学生产生新的言语作品,此时的表达完全是得心应手,滔滔不绝的发言是心中充盈感受与储备颇丰的语言不断同构的结果。
(作者:任雪琴,资料来源: http://kcgg.hyedu.net/jyfs/xx/xx_12.htm)
上述案例,教师在总结以往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体会着手,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重新对教学予以了设计和改进,由原来的讲解传授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体会和感受,活跃了课堂,同时也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所有这些都与执教者本人的深入思考,仔细琢磨,积极探索是密不可分的。
(二)外部的客观因素 1.教师工作繁忙、时间紧张。
在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学任务普遍都很繁重,教师的日程安排很是紧张,这使教师即使愿意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反思活动。平日里学校行政工作、课外活动、辅导学生、与家长交流、批改作业、备课等等工作事项已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种现象在班级容量较大、师资相对短缺的城镇及偏远农村更是普遍存在。这从下面教师的肺腑之言中就能充分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一个普通中学中忙忙碌碌埋头苦干,甚至少有“抬头看路”空闲的语文老师,连备课、批改作文都在家中完成,我深感时间老人的无情,也时常身心疲惫不堪。怎样挤出时间为自我理念的更新、业务的更新而去充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学生,我很彷徨。”
(作者:李松真,资料来源:http:// [2][3]徐纯赤,孙红莲:《在案例的开发和运用中训练教师的反思能力》,《教育发展研究》,2003
年第11期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