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与下属的矛盾的方法

时间:2019-05-14 22:2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处理与下属的矛盾的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处理与下属的矛盾的方法》。

第一篇:处理与下属的矛盾的方法

处理与下属的矛盾的方法

□处理与下属矛盾的方法

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利益、思想、方法等方面,难免会与下属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

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有其本身素质的缺陷,有思想和工作方法的不当,还有彼此双方交谈、协调、沟通不及时和在利益处理上的不公正等等。

由于这些原因,可以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怎样处理这些矛盾,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处理好与下属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培养宽容揽过的精神,要有容人所短的胸怀,豁达大度;其次要理解体谅下属在与你发生矛盾后的那种难过、后悔、自责、羞愧、惶恐等心理,要明白下属的心情可能比你的心情更沉重。只有这样能揽过错,勇担责任,分解压力,才能尽快化解你们双方的对立情绪,消除相互的矛盾。

还须指出的是,既然上下级间出现矛盾是在所难免的,就不要以一时一事来否定一个人,抹杀他的功绩,看人看主流、看本质,不要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同时应该认识到,宽容不苛求不等于放任自流,对于那些不能容忍的顶撞,还是要黑下脸来,采取必要的措施,给以猛烈的打击。否则,你就会威风扫地,永远也管理不好下属。

1.弄清发生矛盾的原因

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多数情况是融洽和谐的,但也不乏冲突现象的发生,其场面常常令人尴尬:双方唇枪舌剑,互相指责,不欢而散。这种现象轻则引起群众议论,影响领导者的威信和形象;重则招来满城风雨,使领导者难以开展工作。

发生矛盾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应当进行具体分析,但从领导者方面检查,多与对矛盾处理失当有关。这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于自信而不能容忍下属的意见

如果在某一问题上,与下属意见不一致,并且是在下属意见正确的情况下,由于中层领导自以为是,固执已见,最容易造成冲突现象发生。

(2)批评与事实不符或者出入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下属通常要为自己辩解,如果中层领导认为下属“不虚心”、“不接受批评”,极易引起冲突。

(3)与下属缺乏及时的沟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下属对中层领导的某些言行早已不满,久而久之,矛盾越积越大,就容易在某件事情上发生冲突。

(4)待人处事有失公平

“不平则鸣”,同样的问题出在不同的人身上,如果中层领导不能一视同仁也是引起下属不满,进而引起冲突的常见原因。

2.处理矛盾的方法

一旦发生冲突,领导者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弄清原委。冲突发生之后,领导者的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查明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然后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理服人

如果对方的意见有可取之处,被顶撞的领导者应当以宽广的胸怀和诚恳的态度,主动接受其意见,切不可明知自己不对,还装出一副正确的样子,盛气凌人,根本不把下属的意见当作一回事;如果对方的意见是错误的,被顶撞的领导者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就任意地训斥人。而是要针对对方错误的地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地说明和解释,使对方心服口服。

(2)以静制动

上下级发生冲突时双方往往都心情激动,精神紧张,有的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制,因而会出现言辞过激、声音过大等现象。对此,领导者应尽量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冷静的态度,仔细分析下属顶撞的意见后,再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矛盾的扩大和发展,变被动为主动。

(3)以柔克刚

有的下属脾气暴躁,性情急切,城府不深,对某些自己看不惯或不合自己口味的事情常常发牢骚。你一批评他就跳,有的甚至故意用激将法,引你发脾气,动肝火。对这种人的顶撞不要以硬碰硬,而应采取委婉的态度,先在表面上将他的顶撞意见接受下来,然后再把他往正确的方向引导,待他火气渐息,再言轻意重地指出他的不对之处。由于这种人大都心直口快,所以一旦他们明白了事理,也就不会固持已见了。

(4)严辞驳斥

有些下属因为没有达到个人目的,存心要找茬儿,刁难领导,明知自己不对,却要强词夺理,无理取闹,瞎顶乱撞。对这种人不能让步,而应义正词严,对他进行严肃的批评。

(5)旁敲侧击

有的员工依仗自己有后台、有靠山,不把领导者放在眼里;有的则以为自己资历深、年龄大,摆老资格,瞧不起比自己年轻的领导者。这些人遇上领导者批评时,少不了要发生顶撞现象,以为你奈何他不得。对待这种顶撞,既不要轻易地让步,也不要针锋相对地反斥,而应从侧面入手指出他的不对,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上我不气不恼,但言辞话语中却是非分明。这样做,既不伤他的自尊心,照顾了他的面子,又使他明白了道理。

除了采取以上的方法之外,领导者还要有一定的高姿态。冲突发生以后,双方可能都余气未消,下属见到你时,也许会把头一扭,匆匆而过。这时,你大可不必介意,应主动同对方打招呼,并主动征求对方的意见,有些人“吃软不吃硬”,你以这种高姿态对待他,也许很快就会化干戈为玉帛。

许多善于缓解和正确处理冲突现象的领导者,还与以前顶撞过自己的下属结成了知心朋友,甚至“不打不相识”,从而发现了下属的某些长处,以后还委以重任。随着领导者艺术和思想修养的提高,不仅下属顶撞领导者的现象会逐渐减少,即使出现了也会得到妥善圆满的解决。

□处理反对意见的八种方式

领导者在处理反对意见时,可采用以下八种方式:

1.倾听法

利用倾听技巧,领导者可以不着痕迹地引导对方积极地采纳自己的意见,接纳自己的观点。

倾听并不困难。倾听的主要原则有四个:

(1)沉默是金:让对方畅所欲言,纵然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也不可急着打断对方的话,一定得耐住性子听他全部说完。这样,领导者才能知道他抗拒自己的真正想法。

(2)认同回应:适时对对方的话表达你的认同,可以使对方很安心地说出真实感受,进而使对方能够和你一样平心静气,公平衡量所争论事情的利弊,改善双方原本对立的关系。

(3)设身处地:真诚地从对方的角度去听出他话中的弦外之音。在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之前,先得放弃自己的成见。

(4)用心去听:去除来自你思想、情绪和感觉中所有的杂念,使自己完全专注于对方的言词、动作和表情。如此,你的倾听必收事半功倍之效。

面部表现出尊敬、惊喜、欣赏等真实、自然的表情。这种倾听法很快就会变成你领导魅力的一部分,只要熟练地运用这种充满善意的倾听技巧,你将在处理反对意见时更能得心应手。

2.感受法

“先处理对方的心情”,这种手法就叫作感受法。你可以向对方说:“我能够体会您的立场。”或者说:“我可以了解您的感受。”你这样对对方的观点表示心领神会,他就会产生好像疑惑将逝之感。如此,你就能在反对意见尽消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再进行组织管理了。

3.不理会法

发觉对方提出的反对意见与正进行商谈的主题无关时,领导者可以运用不理会法,直接轻描淡写地带过,不必处理,立刻进行主题的叙述。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是对方重提老问题,就不可再等闲视之了。

4.反问法

当对方反对意见不明确时,领导者可以运用反问法澄清和确认问题的内容,再进一步讲解。这个方法可以让反对者将他的见解、看法说得更具体、更详尽、更真实。

5.反弹法

将对方的反对理由作为说明的理由,这是处理对方反对意见常用的和最有效果的方法。反弹法又称为“将计就计法”。

运用反弹法贵在借力使力,把攻守形势扭转过来。在陈述说理时,领导者应当避免讥讽反驳,而须以婉转缓和的语态来表达,才不至于弄巧成拙,丧失良机。

6.比较法

使用比较法说服对方,领导者可以运用下列“富兰克林平衡表”来进行比较给他看。在一张纸中央划一条线,左边写优点,右边写缺点,然后一一写下优点、缺点,领导者尽量写上全部的优点,并列下对方提出的缺点,只要优点胜过缺点,经常很快就能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

7.承认法

承认法又称“先是后非法”。先对对方的问题轻描淡写地同意,以维护他的自尊,然后再根据事实状况进行有力的解释。这种方法运用的机会相当的多,基本句型为:

(1)“是的„„但„„”

(2)“是的„„然而„„”

(3)“„„除非„„”

例如:对方说:“这类的计划大同小异,好不到哪去。”

领导者说:“刘先生,您说得相当有道理。不少人刚开始时都有和您相同的看法。在我没了解之前,也是如此想法。但若再仔细深入比较一下,你就可以了解到„„”

8.否定法

当对方所提及的反对意见显然与事实不符时,领导者可以用适当的口吻、诚恳的语气予以否认。

□预防和纠正下属的越权

对“越权”事件的发生,领导要根据不同的“越权”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止下属“越权”的方法。

1.明确职责范围

权力是适应职务、责任而来的。职务是管理人员一定的职位和由此产生的职能、责任,是行使权力所需要承担的后果。有多高的职务,就有多大的权力,就承担多大的责任。职、权、责一致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只有职、权、责相统一,真正克服有责无职无权、有职有权无责、有职无权无责、无职无责有权等现象,才能防止“越权”现象,这就必须明确职责范围。明确职责范围,不能仅停留在行文规定上,甚至把文字贴在墙上,而要研究出若干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已有的经验,定位、定人、定责、定标、定权。除规定常规决策、指挥、组织、管理等工作的分工外,明确可能出现的非常规问题由谁负责处理,防止出现对有些问题和临时发生的事情谁管都可以,谁不管都行的含糊的现象。

上、下级的领导工作,正职与副职的工作,特别是基层领导与其下属的工作,有些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这就更需要明确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各持其权,各负其责。

2.进行一级管理一级的教育

对下属进行分级领导原则的教育。分级领导就是分层领导,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任何事物都作为系统而存在,都有层次结构,它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系统之间能否有效地运转是层次性决定的,同一层次的诸系统的功能联系须由各级系统之间自主地进行。只有在发生障碍,产生矛盾,出现不协调时,才提交上一层次的系统解决。这是分级领导的理论依据。

下属根据这一原则,要认真地做好本层次的工作,对上级领导负责,执行上级的指示,接受上级的指导和监督,主动地经常请示汇报工作,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一切任务。不能见硬就缩,见难就退,见险就躲,推诿拖拉,矛盾上交;也不能固执己见,各行其是,属于上级决定的问题,擅自做主,独往独来。

3.为下属排忧解难

上级领导在决策的基础上,在给下级部署任务、提出要求的同时,要深入基层,为下属完成任务创造必要的条件。上级要为下属服务,支持、鼓励、指导、帮助下属,关心、爱护下属,为下属排忧解难,及时解决他们工作中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及不协调的关键问题。这样,也可以防止或减少下属由于来不及请示而出现的“越权”现象。如果不深入下属,不接近群众,高高在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就会助长下属“先斩后奏”、“干了再说”的“越权”行为。

下属的“越权”行为是一种常见现象,只要采用好的方法是可以及时纠正的。那么,纠正下属的“越权”行为的方法有哪些呢?

1.先表扬后批评

对下属“越权”,要作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批评和指责。有的下级“越权”,是做了应由上级主管领导决定的事。这是和他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有积极性、主动性,想工作之所想、急工作之所急,不推不靠、敢作敢为、敢于承担责任等优点相联系的。和工作不负责任,推一推,动一动,工作稍有难度就推给主管领导相比,这种“越权”的精神反倒是显得可贵的。尤其是很多下属,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哲学,能推则推,能靠则靠,能拖则拖,能等则等,能舍则舍,得过且过,份内的事都不去干,有何劲头去“越权”。对于那种出自正当动机而“越权”的下级,应该又表扬又批评,先表扬后批评,肯定其积极性,并指出“越权”的危害,以“越权”的具体事实帮助其分析研究,指出不“越权”而把事情办得更好的方法。这样,下属才会为管理人员的公正、体贴、实事求是所感动,才能领悟到应该发扬什么,克服什么。

2.维持现状,下不为例

管理人员对下属“越权”产生的和将产生的效应,也要作具体分析。有时下属“越权”决定或处理的问题,可能和主管领导的思路、决策相吻合,有的地方干得更漂亮,成绩更出色。这样自然要维持下去。即使是这样,也要下不为例。有时下属“越权”行为与管理人员的正确决策有一定差距,在成果的取得上要受一定影响,存在某些损失,但仍是正效应,无损大局。这样的情况也要维持现状,继续下去,在进行过程中,尽量使其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取得更大的成绩。

3.因势利导,纠正错误

有时下级“越权”,对问题的决定或处理本身就是错误的,正在产生负效应。这时,管理人员就要根据情况予以补救、纠正,“亡羊补牢”,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并教育下属吸取教训,认清“越权”的危害。

□被下属孤立的应对策略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领导一旦被属下“束之高阁”,其处境可想而知。但是,面对被孤立的现实,领导也不能束手无策,听之任之,而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扭转这一被动局面。

1.正确认识所面临的处境

当发现自己被孤立后,领导一定要镇定自若,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接受这一事实。领导对所面临的处境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应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和掌握的情况,弄清楚这种孤立是来自于大多数人还是少数人的所作所为,以及下属的真实目的所在。一般情况下,下属孤立领导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让领导对以前不良的工作作风和方法有所醒悟,促其改正缺点或错误;二是对领导的行为产生了不满情绪,但又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交流,只有用对其孤立的方式来发泄;三是个别人心术不正,采取不正当手段唆使不明真相的下属孤立领导。对这一切,领导本人应该心中有数,并能够对事态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估计。

2.要有摆脱被孤立的信心和勇气

被孤立并不可怕,而真正可怕的是在被孤立后不知所措,或者消极对待。领导应该经得住各种风雨的考验,包括被孤立的考验。越是处于逆境,越要显示出领导的风格和水平。因此,领导不能因为被孤立而一蹶不振,怨天尤人,而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孤立,并把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昂的斗志展现在下属面前。这就是说,要想摆脱孤立,首先要战胜自己,要沉着、冷静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和挑战。另外,要相信下属的思想觉悟和分析能力,要理解多数人做出孤立领导的行为并无恶意,个别人的险恶用心迟早会被识破。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被群众孤立的状态也一定会改变。

3.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

领导被孤立的原因尽管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无外乎内、外两种因素,即一个是源于自己的不足,另一个是外界作用。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急于求成或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在某些方面脱离了本部门实际情况;二是个性太强,又过于突出自己,结果与同级之间或与下级之间形成了隔阂;三是办事一意孤行,既缺乏与他人的沟通,又不善于征求下属的意见;四是下属对领导的某些言行产生了误解。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一是领导思想活跃、能力过人,从而引起他人妒忌;二是个别人有意诋毁,使得下属受到蒙蔽;三是所在领导班子风气不正,有意排挤外来领导或“圈外”成员等。领导除了这种被下属明显的孤立外,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另一种被孤立方式,那就是间接地遭到下属孤立。表面上看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并无异样,但实质上真正能够与领导直言不讳地交流问题者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这对领导来讲其实也是一种被孤立。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领导在成绩面前居功自傲,与以前相比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上变化较大,从而导致下属对其敬而远之;二是部门领导班子缺少民主气氛,再加之上一级组织监督不力,使整个领导集体丧失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4.要付诸有效的行动

首先,要有朴实的表现。如若被孤立实属自身所致,理应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那么紧张的关系即可“溶解”,被孤立的僵局即可“解冻”。如果属于被人误解或有意疏远,也要一如既往地以实际行动扎实工作,并与下属诚挚相处。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误解必将会消除,无端栽赃陷害者的同盟也会解体。其次,要善于沟通。这里的“善于”,就是指进行思想交流时,要有策略、讲艺术、论方法,不能使对方感到“此地无银三百两”,以至进一步加深误解。具体讲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善于寻求和利用与对方接触的时机,表现出自然、随和、诚恳的态度;二是沟通的内容、措辞、语气等尽可能保持含蓄,同时又要有感染力。通过含蓄而友善的言行打破被孤立的僵局,重建融洽的人际关系。再次要勇借“东风”。要客观地向上级领导讲明实情,争取上级领导的理解、同情、支持,使领导愿意和敢于为自己说公道话。但是,借“东风”不是利用领导的权力大棒压制别人,更不是将其作为遮人耳目、掩饰错误的保护伞,而是借助领导的影响力,消除一些人为的阻碍因素。

□沟通可以化解下属的抱怨

许多误会、矛盾乃至冲突都源于人际沟通障碍,一项调查表明,员工中80%的抱怨是由小事引起的,或者说是由误会引发的。对于这种抱怨,领导者决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给予认真、耐心的解答,因为有时误会造成的裂痕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另外20%的抱怨往往是因为公司的管理出了问题。对这种抱怨,领导者要及时与员工进行平等沟通,先使其平静下来,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下属的抱怨情绪,任何轻视沟通的念头都是错误的。沟通不是推销,具备沟通意识,才会有乐于与人沟通的积极意愿;态度积极热情,待人诚恳,是深入沟通的必要条件;讲究沟通方法,扩大沟通范围,才能使沟通真正发挥作用。局限于一定范围内的封闭式沟通,不是真正的沟通;自以为是的人,只说不听的人,压根儿就不想沟通问题矛盾当然得不到解决。上下级之间有时就会发生一些矛盾,但不应该把它延续下去,而解决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沟通产生凝聚力。

沟通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如果信息没有被传递到所在单位的每一位员工,或者员工没有正确地理解领导者的意图,沟通就出现了障碍。那么,领导者如何才能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1.让员工对沟通行为及时做出反馈

沟通的最大障碍在于员工误解或者对领导者的意图理解得不准确。为了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领导者可以让员工对领导者的意图做出反馈。比如,当你向员工布置了一项任务之后,你可以接着向员工询问:“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吗?”同时要求员工把任务复述一遍。如果复述的内容与领导者的意图相一致,说明沟通是有效的;如果员工对领导者的意图的领会出现了差错,可以及时进行纠正。或者,你可以观察他们的眼睛和其他体态举动,了解他们是否正在接收你的信息。

2.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

在同一个组织中,不同的员工往往有不同的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这就可能使他们对相同的话产生不同理解。另外,由于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行话”和技术用语。而领导者往往注意不到这种差别,以为自己说的话都能被其他人恰当地理解,从而给沟通造成了障碍。

由于语言可能会造成沟通障碍,因此领导者应该选择员工易于理解的词汇,使信息更加清楚明确。在传达重要信息的时候,为了消除语言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先把信息告诉不熟悉相关内容的人。比如,在正式分配任务之前,让有可能产生误解的员工阅读书面讲话稿,对他们不明白的地方先作出解答。

3.积极倾听员工的发言

沟通是双向的行为。要使沟通有效,上下级都应当积极投入交流。当员工发表自己的见解时,领导者也应当认真地倾听。

领导在沟通中不仅要善于“表达自我”,更要注意“体谅对方”。体谅就是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由于你的了解和尊重,对方也会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而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

当别人说话时,我们在听,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地听,而没有主动地对信息进行搜寻和理解。积极的倾听要求领导者把自己置于员工的角色上,以便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不是你想理解的意思。同时,倾听的时候应当客观地听取员工的发言而不作出判断。当领导者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积极的倾听应当是接受他人所言,而把自己的意见推迟到说话人说完之后。领导在倾听员工诉说时,通常容易犯以下四个方面的错误。

(1)听而不闻。员工在意的不是领导听到了多少,而是领导听进了多少。如果领导没有真心聆听员工所说的话,员工会觉得领导根本不在乎他们,他们也会变得不在乎领导或领导所说的话。如此一来,便形成了沟通上的恶性循环。

(2)先说再听。当员工有了问题时,很多领导会把员工找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并且批示他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该员工很可能会觉得自己被特别警告,所以他会变得有防御心,对领导的要求产生敌意。

改进的方式可以是,领导以聊天的方式开头。例如,最近工作如何?哪些部分做得比较顺利?哪些部分做得比较不顺利?把先说再听的情形转为先听再说。这样等于邀请员工分析他对工作的想法,同时也预为领导要说的话铺路,营造出比较自然的谈话气氛。

(3)仔细聆听。不论说话的人是领导或是员工,听话的一方都不一定能接收到正确的信息。为了避免产生误解,当员工在说话时,领导除了仔细聆听外,也要简单复述已经听到的部分,以确定没有听错员工的意思。这么做也可以让员工知道,领导真的在乎他们的谈话。

(4)一心二用。如果领导在和员工谈话时,一边还在看电子邮件或做其他琐事,员工会觉得他们不受重视。而且因为领导心不在焉,员工可能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来表达想法。当领导需要和员工谈话时,可以事先约好,并且先确定谈话时间,以及大致会进行多久。如此可以让双方认真看待谈话,而非只是可有可无的闲聊。

4.注意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

在倾听他人的发言时,还应当注意通过非语言信号来表示你对对方的话的关注。比如,赞许性的点头,恰当的面部表情,积极的目光相配合;不要看表,翻阅文件,拿着笔乱画乱写。如果员工认为你对他的话很关注,他就乐意向你提供更多的信息,否则员工有可能把自己知道的信息也怠于向你汇报。

身体语言在沟通过程中非常重要,有50%以上的信息可能是通过身体语言传递的。领导人员的眼神、表情、手势、坐姿都可能影响沟通。要使沟通富有成效,领导者必须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与自己所说的话的一致性。领导人员专注凝视对方还是低着头或是左顾右盼显然会造成不同的沟通效果。领导人员坐姿过于后仰会给下属造成高高在上的感觉,而过于前倾又会对下属形成一种压力。因此,领导人员要把握好身体语言的尺度,尽可能的别让对方感到紧张和不舒服。只有让对方尽可能的放松,才能让他说出真实的感受。

5.注意保持理性,避免情绪化行为

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接收者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情绪能使我们无法进行客观的理性的思维活动,而代之以情绪化的判断。领导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应该尽量保持理性和克制,如果情绪出现失控,则应当暂停进一步沟通,直至回复平静。

6.减少沟通的层级

人与人之间最常用的沟通方法是交谈。交谈的优点是快速传递和快速反馈。在这种方式下,信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传递,并得到对方回复。但是,当信息经过多人传送时,口头沟通的缺点就显示出来了。在此过程中卷入的人越多,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信息,当信息到达终点时,其内容常常与开始的时候大相径庭。因此,领导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的时候应当尽量减少沟通的层级,越是高层的领导者越要注意与员工直接沟通。

□消除下属的不满

让下属完全满意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比较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之满意与否与其自身的欲望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对下属的不满意可以不闻不问。领导者必须时刻提高警觉,防范员工有长期工作情绪低落的情况发生。因为这种现象如同传染病般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能够很快地让整个部门陷于瘫痪。

实际上,下属的不满是很容易发现的。倘若你细心观察,便会发现某些下属行为一反常态,例如:做事心不在焉而频频出错,经常性的迟到早退,工作表现乏善可陈,不与同事打交道,刻意回避公司举办的各项活动,毫无征兆的愤怒等。这些情况都可能是下属不满的表现,必须加以注意。很多领导者对下属的这些反常现象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们没法理解,是“难缠”的员工。而实际上出现这些征兆都不会毫无原因。事实上,无论他们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目的都只有一个:希望以此引起领导者的注意。你不必感到惊讶,因为一般人宁可挨骂,也不愿受到冷落。因此当你察觉到某个员工原本非常敬业,最近却像是在梦游般地频出差错;或是某个人缘极佳的同事,连续几天都莫名其妙地把自己“关禁闭”,不屑跟别人聊上一句时,那你得当心了,因为他们已经向你亮起了红灯,发出了一道警讯。倘若未能防微杜渐,及时予以开导,那他们的情绪会越来越低迷,所传递的警讯也越来越强烈。

但对于下属的不满究竟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建议你按如下要求操作。

1.弄清下属不满的原因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下属既然已经因不满而采取了对立行为,那么,弄清引起其不满的具体原因则是相当重要的。

一般而言,下属不满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一些方面:

(1)薪酬与付出不符。

(2)没有工休时间。

(3)领导者行为失当。

(4)工资发放不准时。

(5)安排较多的应酬活动。

(6)临时取消休假。

(7)加班没有额外补偿。

以上七点是比较常见的员工产生不满的原因。但在具体工作中,导致下属不满的原因是很多的,比如办公用品等必需品供应缺乏、同事不合作等等都可能导致下属产生不满。弄清下属不满的原因是相当重要的。惟有如此,你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2.消除不满的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付不满不能采取强硬的态度压制。我们知道,人生而有欲,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欲求不满的情形,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从这一点上来说,不满的现象是正常的。这一点也同时表明,整个经营的体制,要做到皆大欢喜几乎是不可能的,有利于员工的事情,并不一定同时有利于经营的方针。作为领导者,也不必因此过分自责。不满的滋生,多数是因工作人员情绪不稳定以及与上司无法进行正式的沟通,而与公司产生纠纷或芥蒂。

对于这样的情况,领导者的应对方法大致分为两种:

(1)满足对方的欲求。不满是因其欲求没有达到而产生的--这是一个本质上的问题。因此,平息不满的方法,就是稳定他们的情绪、寻找并解决不满的原因、聆听他们的意见,以及在可能的范围内满足他们的需求。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

(2)巧妙利用不满。我们前面说过,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的冲突是组织活力、创新力的一个来源或者说原动力。冲突的这一特点也同样体现在“不满”上。由于对现状的不满,会刺激新的转变。做为上司,要善加利用这种情绪,不要愚蠢地去做强迫性的压制。可以说善于巧妙地利用这种情绪是一个领导者高明的领导策略的一种体现。

3.应对不满的技巧

就具体的不满个案来说,在处理起来是有一些技巧可探讨的。掌握这些应对技巧在某种程度可大大提升你应对不满的能力。

(1)礼貌地邀请面谈。

(2)安抚对方。

(3)控制问题的范围。

(4)求共鸣,再商议解决方法。

□该叱责就叱责

叱责是权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之一。身为领导岂能不会训人,该训就训,该叱责就叱责,方能显露领导的权威本色。经常让下属习惯于叱责,自然而然,领导的权威就会不怒而威,不严而立!

不知是否因为人变得现实,而导致现今人们很难遇到为了伸张自己的信念而与人激烈辩论的人。大部分人皆保持着无所谓的心态,而且避免伤害对方。

“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只要能够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就可以了。”“要是能打理好自己的私生活,何必去议论别人谁对谁错。”持以上见解的人是愈来愈多了。

在这种风气下培育出来的年轻人,很少有机会遇到挫折。他们未曾被父母亲责骂过,也不曾遭到邻居老人的训斥。很多老师对学生也尽量采取温和教育。因此,要对这一代的属下叱责并非易事。

领导者必须做到一件事:就是必须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在员工的脑中没有上下属的观念。

有时领导者以平和的口吻对下属说话,对方却误以为在与他交换意见或开讨论会。若员工的年龄与领导者相仿,情况可能更加难以处理。甚至下属会认为领导者与他是平等的,彼此只是朋友的关系。

领导者必须使员工清楚区分彼此的立场并不相同--我是官,你是兵。基于此,情绪性的发怒会有正面的效果。必须使对方了解“我是在生气,是在责骂你”,或许这时更需要一记相应的猛拳。

如果领导者突然怒骂一位尚未习惯于被叱责的下属,则可能使对方觉得愕然。他会感到极端害怕,甚至反抗:“这种公司我待不下去了。”

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位被公司派到外地出差的新进职员,每次出差都需要母亲随侍在旁,这是父母亲的过度保护造成的结果。像这种人即使受到一些微小的挫折,也会想要离开所处的环境,以避免接触烦恼。

像这种职员,一旦离职,领导者会因此而被他人批评:“就是因为上司不好,才会使他待下不去。”相信领导者的内心不会好受;若能用心栽培地,或许有一天他会成为公司的中坚分子也说不定。因此,尽量避免下属辞职较妥当。那么,此时该如何处理呢?

不习惯被责骂的年轻人,当然也不会习惯向他人道歉。

在工作场所中即使领导者对他申饬,他也不会对表示歉意。即使内心非常后悔,他也不会表现出来。

通常领导在责备员工时,若员工表示歉意,叱责就会停止;若员工始终保持沉默,或者净是说些毫无道理的借口,领导更会怒火中烧。一旦演变至此,领导的责骂会超越界限,永无休止。

只要发现“这小子很狡猾”时,就不要穷追不舍了。否则会弄不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发怒。

有些员工不习惯被责骂,有的甚至要求领导夸奖自己,他们会若无其事地说:“我是那种不被别人捧就没有干劲的人,若被责骂的话,就会想辞职不干!”

这种类型的员工其实就是将自己的个性隐藏起来,当然也掩藏自己应负的责任。他们卑怯,却又要求他人不能叱责只能赞扬,非常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若领导者的手下有这种类型的人时,那就必须在平常便预备好各种叱责的方法,并且努力使他了解领导者真的很重视他。

这类叱责的方式在使用几次之后,通常被责骂的人就能事先做好心理准备。即使在被叱责时,也能暗自忖度:“再忍耐十五分钟就可告一段落!”若员工能够达到此境界,他再也不害怕叱责了。

若被叱责的机会增加,员工甚至能够分析领导们的习性,比如“那位主任对于顾客抱怨的处理很敏感”及“似乎极端厌恶迟到”等等。

叱责他人是件苦差事,被叱责者更不好受。但叱责对双方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领导者应尽可能地将叱责提升为使员工进步的重要台阶。

随着叱责机会的增多,领导者会成为叱责高手,而对方亦能成长为一个能够适应叱责的职员。换句话说,叱责与被叱责的“呼吸”会渐渐地融合成一体。

此“呼吸”在任何场合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在人与人的交往上,是一个不可欠缺的互动关系。若不充足,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会变得不投机,永远无法了解对方的用意。

交涉、折中、讨论、辩解、质问、谢罪等等,皆是由于“呼吸”的融合才有其正面的意义。若欠缺“呼吸”,叱责与被叱责就失去了意义,你将因此错失难得的成长机会。

当人们认真地向对方兴师问罪时,才会说出真心话。叱责者也好,被叱责者也好,若双方皆能以诚心来沟通,相信可以更加加深彼此的理解程度,对于往后的一切工作亦能产生相当大的助益。若你将此机会视为仇恨或者无视其价值,则相当令人惋惜。

“虽然有些不放心,但是已经叱责过,相信他应该能理解了!”当领导者有此念头时,叱责行为便可打住。然后最好在一旁默默地观察属下的反应,再思考对策。

以前那位轻易提出辞职的属下,在习惯了工作性质、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成为一位能够圆满解决各种问题的上班族,此类例子可说屡见不鲜。

身为领导不要太钻牛角尖,不要鸡蛋里挑骨头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性,才是上策。

□批评下属的十个禁忌

1.在众人面前斥责下属

有的领导喜欢在众人面前斥责下属,是想以此来把责任转移到下属身上,好让上级、客户或其他下属知道,这不是他的错,而是某个下属办事不力。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的。

(1)你既为该单位的领导,无论如何,你总该对单位的人与事负有责任,这是谁也推诿不掉的。一味强调自己的不知情,反而暴露出你的管理不力,或由你所制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更不好的是,还会给人留下自私与狭隘的印象。

(2)单位所表现的一切,是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如果上司或外界有何不满,最高负责人应负起这个责任。领导以底下人员为挡箭牌,逃避责任,作为代罪羔羊的下属很可能因此自暴自弃,以后对任何活动、任何工作也不会热衷了。领导一直对外宣称全体员工就是整个单位的代表,却不用实际行动来表现,这就像画饼充饥一样地不真实。

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如果领导确实不十分知情,该把有关人员找来,把问题问清楚,然后让下属回去继续工作。领导应该负起责任处理问题。等上司或客户走了,有必要纠正、责备时再严格执行。

古时候,有一位侠客,他的下属有近千人。一次,朋友问他:“有那么多的弟子仰慕你、跟随你,你是否有什么秘诀呢?”他回答说:“我的秘诀是,当我要责备某一位犯错误的弟子时,一定叫他到我的房间里,在没有旁人的场合才提醒他,就是如此。”日本的社会学家岛田一男在援引这个例子后说:“无论是辈份较长的人或是上司,都应该有这位侠客的认识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责骂,会觉得很没面子,很可能会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有的可能对你产生反抗或憎恶的态度。”

设想一下,假若下属因为被你当众责骂而觉得下不了台,抱着横竖都挨责备的心理,一反常态地和你争吵起来,甚至把本单位一些不该为外人知道的东西也抖搂了出来,当领导的本为保全自己的“面子”,如此一来,岂不是连“面子”都保不住了吗?“家丑不可外扬”,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但要做到家丑不可外扬,当领导的,首先不要把下属的“丑”“外扬”才好。

2.责备已经认错的人

我们有些领导似乎喜欢“痛打落水狗”,你越是认错,他咆哮得越是厉害。他的心里是这样想的:“我说的话,你不放在心上,出了事你倒来认错,不行,我不能放过你。”或者:“我说你不对,你还不认错,现在认错也晚了!”

这样的谈话进行到后来是什么结果呢?一种可能,是被骂之人垂头丧气,假若是女性的话,还可能嚎啕大哭而去;另一种可能,则是被责备之人忍无可忍,勃然大怒,重新“翻案”,大闹一场而去。这时候,挨骂下属的心情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就是认为:“我已经认了错,你还抓住我不放,实在太过分了。在这种领导手下,叫人怎么过得下去?”性格比较怯懦的人,因此而丧失了信心,刚强的便发起怒来。

显然,领导这么做是不明智的。

有的领导说:“不是我得理不让人,这家伙一贯如此。做事的时候漫不经心,出了问题却嘻皮笑脸地认个错就想了事,我怎么能不管他?” 的确有这样的人。但即使对于这样的人,在他认错之后再大加指责仍是不高明的。不论真认错还是假认错,认错这件事本身并不是坏事,所以你先得把它肯定下来。然后,便可以顺着认错的思路继续下去: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错误造成了什么后果?怎样弥补由于这个错误而造成的损失?如何防止再犯类似错误?等等。只要这些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解决了,批评指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管它是真认错还是假认错呢?

要知道,1000个犯错误的下属,就有1000条理由可以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作解释、辩护。下属有能力自我反省,在挨批评之前就认错,实在是已经很不错了。当下属说:“我错了”,而当领导的还不能原谅他,那实在不能说是个高明的领导。

此外,对上司批评之后即能认错道歉的下属也不用太责备,特别是有些极轻微的错,第一次犯错误和不小心犯错误等,只要稍微提醒他一下即可。

总之,犯错误是第一阶段,认错是第二阶段,改错是第三阶段。不管是经过批评后认错,还是未经批评而主动认错,都说明他已到达第二阶段,当领导的只能努力帮助他迈向第三阶段。

3.因失败而指责

不要因失败而指责,这个问题也许会使一些领导感到困惑:失败了不指责,难道成功了反倒要指责吗?

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如此。失败是一种令人沮丧的事情,而最沮丧的,便是失败者本人。光从这一点而言,别人(包括领导)也就没有权力再去指责他。成功则不然。成功是一个令人骄傲的事情,而最骄傲的人,也是成功者本人。就这一点而言,任何人(尤其是领导)都有权指出他成功中的不足之处,以免他过分沾沾自喜。

我们说不因失败而指责,不仅是出于这一点。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办事的人主观不够努力,或是办事者经验不足,再或者是由于某些客观条件不够成熟,甚至可能是由于巧合,偶然地失败了。在所有这些原因中,除了主观不够努力尚可指责外,其他都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失败者。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听到或看到下属失败,就肆意指责的话,下属是肯定不会心服的。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多成功都是在经历了失败之后才取得的。换句话说,要有人去失败,才会有人成功。如果一失败就会遭到劈头盖脸的指责的话,人们就会过分害怕失败,遇到该冒险的事也不敢或不愿去冒险。什么事都要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去干,那还会有什么大的进展?看上去是保险可靠了,但企业的竞争活力也大大减弱了。这在很多事情上会坐失良机。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失败时一概不可责备。如果所有的失败都不能指责,那领导恐怕就没有什么可以指责下属了。我们在此列举一些不可指责的类型,以供领导在看到下属失败时以作区别:

(1)动机是好的。同样是失败,如果动机是好的,没有恶意的话,则不可指责。指责的目的是纠正和指导,如果动机良好而无心犯了错误,就没有必要指责,只需纠正他的方法就可以了。反之,基于恶意、懒惰所造成的失败,就须要给予处罚。

(2)指导方法错误。由于上司或前辈的指导方法错误而造成的失败,当然也不能指责。要先弄清楚责任所在,指责该负责的人。

(3)尚未知结果之事。刚试着做或正在实验中的事,结果尚不明确,不能加以指责。否则,下属就没有勇气再尝试下去,造成半途而废。

(4)由于不能防止或不能抵抗的外在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当然不是下属的错,下属没有义务承担这个责任。没有责任就不能指责。

以上种种,不过是举几个例子而已。情况是复杂的,多变的,究竟什么事该指责,什么事不该指责,还需靠领导的判断力。但有一点,领导须记住,就是“下属有失败的权利”,千万不要简单地因失败而指责。

4.无谓的非难

作为领导,看到下属做错了事,总是很生气的。尤其是当这些事是至关重要的时候,领导的气就更甚了。

“你这个人怎么总是这样,没一件事办得好!”

“连这点事情也做不好,我真不明白要你这种人干什么!”

诸如此类非难的话,会使下属万分尴尬、沮丧,于批评效果是绝对没有好处。

只要是人,谁不会有失败的时候?人生,就是由无数的失败堆砌而成的。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少女犯了罪,人们手持石块要砸死她。这时,耶稣出现了。耶稣说:“无罪的人才能砸死她。”人们悄然无声地散开了--没有人是无罪的。失败也一样,没有一个人能保证自己永不失败,那也就没有一个人能为难失败者。

再说,在一般情况下,失败者本身总是极度痛苦的。若在这个时候你再去责骂他,除了徒增他的懊丧之外,于事何补?

“不做无谓的非难”就是说,有些非难是没有必要的。有些非难是必要的。下属做错了事,不能不批评。假若对下属的失败视若无睹,不加斥责,甚至只有抚慰,就不能造成下属的警戒,可能还会重蹈覆辙。斥责是必要的。关键是这种批评必须是针对工作的,而绝不能损伤他的人格,要追究失败的原因,使他反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作为下次行为的借鉴,然后迈向成功。

各人的个性不同,对待失败的态度也不同。有的人急着说理由,极力辩白,不肯认错;有的喜欢闭眼沉思,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有的人惊惶失措,烦恼不止,心神不安;有的人则显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只当运气不好罢了等等。

不论对哪种人,胡乱斥责一通都只能起坏作用。不肯认错的人,说不定会和你顶撞起来,结果闹得面红耳赤,彼此都下不来台。别人已经愿意承担责任了,你再大加斥责,相形之下,倒显得你的修养不如人。烦躁的人,会因被斥责而更烦躁。而对于满不在乎的人,你的斥责充其量也不过是耳边风。

所以,只要是属于“出气”一类的、于事无补的话,当领导的都不该说,这也许是当领导的一点小小的吃亏之处吧。

5.遭人反感的讽刺

运用讽刺在上级和下属之间是很容易出毛病的,所以,若没有十分把握,最好不要冒险。尤其是不要作遭人反感的讽刺。

比如,有的领导看到下属因工作不顺利而志气消沉时,会半带揶揄地说:“这么优秀的人才,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啊。”或者说:“为什么这么沮丧,失恋了吗?”听到这种话,有的人可能会付诸一笑。但较敏感的人就会说:“别讽刺人好不好?”即使当面不说什么,心里也很反感。

对于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下属,无意的讪笑,也会引起他强烈的反感。对付这种下属,最好的方法就是明确指出他的过失。

对于那种依赖他人的下属,你越讽刺,他越感到抬不起头来,简直没法正常工作。遇到这种下属,唯一可行的,就是尽量宽恕他,尤其要避免正面的责难。

有一位男性体育明星,喜欢留长发。且不说他的身材、脸型是否适宜留长发,反正我国的老百姓大多是看不顺眼男人留长发的,所以教练就很想让他把头发剪了。他用讽刺的口吻说:“好漂亮的头发,简直像个女人!”偏巧那个明星是自信过甚型的,立即板脸说:“像女人就像女人!”数日后,教练改换了认认真真的口气,说:“你的头发留得太长了,影响不好,我给你修一修,好不好?”他明确指出了长发不好,又巧妙地避开了“剪”字,顺顺当当地把小明星的长发剪短了。

所以,讽刺是不能随便用的。口齿伶俐的领导尤其要注意,不要光顾卖弄口才,反而把下属给得罪了。

6.妄作毁誉

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非常之大。有的人城府很深,轻易不褒贬人;有的人则心直口快。一般说来,这都不是什么缺点。但一旦你站在领导岗位上,问题就不同了。尤其是在毁誉人的问题上,心直口快的领导一定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才好。

当领导的在对下属有所评价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应尽可能作多方面的观察,不要妄作毁誉;

(2)不要先用形容词,一定要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某大学的教授曾经做过研究,发现即使是最易了解的性格,至少也要用七个句子才能表示明白。而一般人往往拥有的词汇量不够,偏偏又喜欢以那些贫乏的词汇来形容别人。中国的文字特别深奥,同样一个词,说话者的语气、表情不同,含义也会不一样。例如,同样的一句话“他这人很聪明。”可能是褒义,说人家脑子灵活管用;但也可能是贬义,暗示这人精明自私。当领导的要了解语言在这方面的微妙之处,不要轻易评价下属。若非要评价,也一定要详加斟酌,力求正确、准确才是。

7.为维护自己的声望而指责别人

指责下属,有时可以提高领导的声望,有时,却反而会有损领导的威严。为了督促下属达成企业目标,指责是难免的,但必须要考虑到这正反两方面的效果。

许多种原因可以促使领导并非为了该指责的事而指责别人,而是借此来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威信。

这当然是领导的一厢情愿。不要说莫名其妙地被指责的人记恨你,旁人也会因为你不讲道理地指责人而轻视你。说不定还会有人在背后骂你神经病。靠这种方法来顾全自己的声望,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指责必须要有正当的理由,也即是说,该指责的才指责,并且一定要适度。

8.采用家长式的指责法

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与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无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当领导批评和指责下属的时候,我们认为,不可采用“家长式”的指责方法。

工作场所和家庭不同。家庭是由有血缘关系的人组合而成的,由一种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亲情紧紧地维系着。家庭中自然也有快乐与痛苦,但每一分子都责无旁贷地分享着苦和乐,这和以劳动契约为基础而结合的工作关系根本不一样。即使工作场所的气氛非常平稳,也不可能像一家人。在家庭中,再没有道理的指责,都可能因为特殊的亲情联系而得到谅解、理解,好管闲事也不会引起反感。但工作中,不适当的指责给双方关系所带来的损害,日后不管你怎么苦心挽回,要恢复都是非常困难的。领导应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

9.指责他人的事是自己也无法达成的事

古语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照这个道理,自己无法达成的事,也不要去指责别人。从表面上看,对领导提出这个要求有点过分。领导不可能是万能的,如果自己无法达成的事就不能指责,那不是什么都管不了吗?

如果是技术性、专业性的问题,当然不能做此要求。我们所说的恰恰是将技术性、专业性排除在外的问题。

有的领导要求员工准时上下班,自己却爱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爱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有的领导要求员工不化公为私,自己的孩子却常常坐厂里的小车。凡此种种,也许你自己并不觉得,别人却都看得清清楚楚,并由此对你的批评产生抵触情绪。

有些属于任务一类的事,也要注意这一点。有的领导喜欢说:“限你三天完成。”或“这件事办不好别下班。”说这种话时,领导应该考虑到完成工作的可能性,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若自己是那位员工,有没有可能在自己所说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假若做不到,就不能这样要求别人。

鉴于这一点,领导精通业务的问题也应该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在对下属提出要求、或者批评下属时,下属态度强硬地说:“你来做做看。”你胸有成竹地说:“好,我来做,你好好看着。”然后,你不慌不忙地做了,做得非常完美,那么下属是不会不心悦诚服的。即使心中还不服,也是不敢再强辩了。这样来处理问题,当然是最理想的。所以领导即使不能做到样样精通,也要尽可能地熟悉业务。

当然,现代社会科学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涌现了许多新的、复杂的、专门化的东西,领导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样样精通的。我们只要在道理上做到了不指责自己也无法做成的事,专业技巧上的不如人,可以坦率地承认。可以这样来回答下属挑衅性的话语:“这个工作我不会做。在这方面不如你,因为你是负责这个工作的,就如我负责管理这个厂子一样。管理的工作你也同样不熟悉。我们各司其职。”谦虚的态度加上严格的要求,想来是能够说服下属的。

从上面的例子得知,要影响别人最佳的办法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尤其是与难缠的人物对话时。

当你遇到人际相处的问题时,下面的方法,也可供你参考。

(1)对事不对人。把焦点转向当事者的人格特质不但于事无补,有时反而造成更难收拾的残局。此时,不妨请教对方解决之道。通常提出解决办法的人,会比较努力地去执行。

(2)不要互相报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心态,只会造成两败俱伤,使问题恶性循怀,而且愈来愈难解决。

(3)认识你的不足。每件事都有正反两面。你的看法或许非常正确,但可以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假设对方所说都是正确无误的。

(4)保持耐心。立即情绪化地反击难缠的人,只会破坏彼此的关系,特别是你愤怒时更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试着摆脱心里的偏见与冲动情绪,冷静而理性的回应。把难缠的行为视作双方需解决的问题,以客观的态度来面对与解决。

(5)不要失去重点。有时候我们会被某一个问题或行为困住,以致失去立场,结果使问题似乎比实际存在的还大。

(6)不要责备任何人。责备只会使一个单纯的问题升级成为冲突。

(7)采取正面的态度。赞美总是比批评受用,一般人也比较喜欢和欣赏他们的人共事。试着从周围难缠的人物身上找出值得赞美的地方,诚恳、实在地赞美他(她)。如果这是你第一次这么做,这个难缠人物可能刚开始会心存怀疑,但没有关系。多正视对方的优点也许是改善人际关系最简单、最没有风险的方法,即使对付难缠人物也非常奏效。

10.任意发脾气

领导也是凡人,也有心情好坏的变化。比如,昨天晚上和妻子吵了嘴;刚从电话里得知儿子数学考试又亮了“红灯”;原有的订货单位突然取消了订货;或者刚受过上司的一顿批评;再或者什么事也没有,就是情绪低落,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

当领导处于这种情况和心理状态时,下属做错了事,或在批评下属时,对方态度恶劣,便容易冲动骂人。往往在怒不可遏的情况下,一下子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事后却又悔恨莫及。

要请别人原谅,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人总希望他人能以宽容的美德对待自己,但人们又常常不肯真正原谅别人的过错。即使嘴上说了原谅的话,心里仍在想:“这家伙,骂我骂得这么难听,你气出完了,就来叫我原谅,有这么容易吗?”甚至嘴里心里都想原谅对方,潜意识中却仍耿耿于怀。一遇到合适的时机,对对方的反感又会涌上心头。所以,领导在遇到麻烦的时候,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尤其应该警惕,不要让自己随意发脾气。发脾气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不可收拾的。这真是一“发”不可收呢。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领导也是人,难免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怎么能有效地控制住自己,不发脾气呢?除了加强意志的力量外,还有几种办法也行之有效:

(1)暂时把四周的人统统当作物看(这不含有不尊重人的意思)。因为生气全是因人而起。有人使你不满意了,他的脸,甚至他的一撮胡子也会使你大生反感。所以不妨把对方视为物品。对桌子、椅子或机器、电脑,有什么气可生?这样就可以使你在发脾气前有一段缓冲,可以用比较客观、公平的标准来看待问题。

(2)用深呼吸的方法使上冲的血液得以缓和。命令自己放松,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吐出来。然后说:“我不生气。我心情很平和。”(必须说出声音来!)如此重复数次,必能使胸中的忿闷有些舒解,甚至彻底舒解。

(3)运动转移法。就是你不妨请几小时的假,去跑步、打球或游泳,什么运动都行,但必须做到大汗淋漓为止。然后用热水冲一个澡,换上洁净宽松的衣服。最好再到美发厅做一下头发。随后你一定会觉得心情不那么压抑了。

心情不好的时候,切忌大量抽烟喝酒或蒙头大睡。古人早就说过:“借酒消愁愁更愁”。烟和酒对神经中枢都有麻醉作用。麻醉之后,自控力更差。所谓“酒后吐真言”、酒疯、酒糊涂,都是这个意思。自控力差,自然更容易发脾气。睡觉也是如此。睡不着时,千头万绪涌上心头,越想越烦。睡着的话,潜意识活动占了主要地位,一觉醒来,睡意朦胧,自控力也处于较低的水平,极易发脾气。

□与难缠的下属搞好关系

每个领导都会遇到难缠的下属,也不可能把他们每个都推出去。你必须面对他们,学会与他们交往,处理好与不同性格的下属的关系,这样,工作和管理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1.对喜欢唠叨的下属不要轻易表态

最常见的下属无论大事小事都喜欢向领导请示、汇报,唠唠叨叨,说话抓不住主题。这种下属往往心态不稳定,遇事慌成一团,大事小事统统请示,还唠唠叨叨,讲究特别多。

跟这样的下属交往,交代工作任务时要说得一清二楚,然后就叫他自己去处理,给他相应的权力,同时也给他施加一定的压力,试着改变他的依赖心理。在他唠叨时,轻易不要表态,这样会让他感觉到他的唠叨既得不到支持也得不到反对,久而久之,他也就不会再唠叨了。

2.对喜欢争强好胜的下属尽量满足他

有的下属喜欢争强好胜,他总觉得比你还强,好像你们俩应该颠倒过来才对。这种人狂傲自负,自我表现欲望极高,还经常会轻视你甚至嘲讽你。

遇到这样的下属,不必动怒。这个世界上,自以为是的人到处都有,被你遇见了,很正常。也不能故意压制他,越压制他越会觉得你能力不如他,是在以权欺人。

认真分析他的这种态度的原因,如果是自己的不足,可以坦率地承认并采取措施纠正,不给他留下嘲讽你的理由和轻视你的借口;如果是他觉得怀才不遇的话,你不妨为他创造条件,给他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重任在肩,他就不会再傲慢了。也让他体会到一件事情做成功的艰辛。

3.对待以自我为中心的下属要公平

有的下属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全大局,经常会向你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什么事情都先为自己考虑。

有这样的下属,你就要尽量地把事情办得公平,把每个计划中每个人的责任与利益都向大家说清楚,让他知道他该做什么,做了这些能得到什么,就不会再提出其他要求了。同时要满足其需求中的合理成分,让他知道,他应该得到的都已经给了他。而对他的不合理要求,要讲清不能满足的原因,同时对他晓之以理,暗示他不要贪小利而失大义。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到仁至义尽,让他觉得你已经很够意思了。

4.对自尊心强的下属多理解

还有的下属自尊心特强,性格敏感,多虑,这样的人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尤其是领导的评价。有时候哪怕是领导的一句玩笑,都会让他觉得领导对他不满意了,因而会导致焦虑,忧心忡忡,情绪低落。

遇到这样的下属,要多给予理解,不要埋怨他心眼儿小,多帮助他。在帮助的过程中,多做事,少讲自己的意见,意见多了会让他觉得你不信任他,给他一些自主权,让他觉得自己能行,经常给予鼓励。

要尊重敏感的下属的自尊心,讲话要谨慎一点,不要当众指责、批评他,因为这样的下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当他的面说别的下属的毛病,这样他会怀疑你是不是也在背后挑他的毛病。要对他的才干和长处表示欣赏,逐渐弱化他的防御心理。

5.对喜欢非议领导的下属刚柔相济

几乎所有的单位都有一种下属,喜欢挑领导的毛病,议论领导的是非。这种下属常对你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渲染传播,留意你的一些细节,而有的还像是很忠诚地为你着想。

和这样的下属相处,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本身是不是有毛病。可以多征求他的意见,让他觉得你是真诚对他的,那他就不好意思再渲染你的一些生活细节问题。对于不易感化的人,也不要一味忍让,可以抓住适当的机会反击一下,让他有自知之明,收敛一些。

6.对待“拿他毫无办法”的员工尽量“讨好”和利用

令领导最感头痛的莫过于那些工作散漫、态度恶劣,但却拿他毫无办法的员工了。通常,这类员工若非与最高阶层关系甚密,便是在外拥有靠山,使得领导轻易不敢得罪于他。

正因这类员工有其利用价值,与其对他们做正面抗衡,不如采取宽容态度,设法利用他们。

利用对方的最好办法就是先主动地“讨好”他们,使他们对你无计可施,然后从他们身上挖尽好处。

日本著名的制片家和田勉先生曾就工薪阶层人士如何应付不好应付的上司提出一项建议,他幽默地表示:“对于令人讨厌、不好应付的上司,身为员工者不妨运用’讨好‘的方式,反过来利用他。一旦你施展出此种手段,则无论何种类型的上司,均不致过分为难于你,甚至可能视你为知己。换句话说,对方此时已毫无抵抗力可言。待

一、两年过后,该上司终会由于人事的替换而从自己眼前自动消失,但你早已从对方身上获得许多好处了。”

事实上,领导也同样可以运用这种战术在那些难以应付的员工身上,那么在管理工作上将会顺畅得多,并可达到利用对方的目的。

7.对待脾气不好的下属要冷静

特里是一个好工人,但他有时会对同事,甚至对你大发脾气,大喊大叫,虽然他很快就会平静下来,但他的行为却会影响整个部门的工作,人们总是要过一会儿才能恢复到正常的工作中来。你也对特里说过很多次了,但无济于事。

在一个大喊大叫的环境里,人们很难正常工作,特别是当你是别人大喊大叫的对象时。因为一个人被骂了后很长时间,是不可能马上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好几个小时,我们不能容忍这种情形存在。

因此,我们提供如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在发脾气的人平静下来以后,与其进行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指出你可以理解他(或她),但是这种行为在工作时间是被禁止的。

如果这个人又发起脾气来,可以让他(或她)离开房间,直到其平静下来为止,让他(或她)明白,如果再犯这样的错误,就会受到纪律处分,向他(或她)推荐那句古谚,“三思而后行”。

8.多多关注爱抱怨的人

你了解你的员工,其中一些人总是抱怨。他们对室内的温度不满,对分派给他们的工作不满,甚至对你告诉他们的每件事都不满。你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地听着内容相同的抱怨。

每家公司都会有这种人。他们以发泄不满为乐。当然,他们有时抱怨得也很合理,因此你不能对所有的抱怨都一概不理,你必须要听,当然也许这既费时间又让人生厌。

减少抱怨的一种办法就是注意那些常抱怨的人。抱怨的原因通常是抱怨者有想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的愿望。通过与他们交谈,询问他们的意见并对他们做得好的工作加以赞赏,你就会满足他们要被人注意的愿望,从而减少他们抱怨的理由。

□以柔克刚,化解冲突

凡大型水库在每年的汛期时都要开闸放水冲沙,如不及时开闸放水,就会导致溃坝或泥沙堆积使水库水面上升。在人际关系中,人的心理也是如此。领导者与下属的冲突可能起源于下属的某种不满和怨气,心理的“水库”积累怨气太多,必然会发泄出来。因此,当下属有怨气要发泄时,就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让他发泄。有沙不冲会破坏水库,有怒气不泄会憋出心理毛病。即使下属在发泄的过程中有过激的言辞,也要让他发泄完,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时机与合理的方式与之沟通,帮助他分清是非、对错。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有哪些不足,与下属诚恳交谈。通常来说,一个人在发泄完怨气后,心境会平静下来,容易沟通。

领导者与下属的矛盾或冲突一般来说不是突然产生的,往往有一个由潜到显、由小到大的生成过程。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矛盾的产生都与特定的时空条件、事件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领导者要放弃简单处理冲突的刚性方式,而必须及时、周密地掌握各方面情况,找出冲突的根源,根据具体情境、具体人员、具体事件,采取灵活抗议法及时处理冲突。具体做法是:

1.化解冲突于萌芽状态

在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活动中,皆大欢喜是不存在的,冲突与不满时常都会发生。成功的领导者必须运用他的权威和影响力及时并合理地处理这种冲突,消除下属的不满。

组织内部发生冲突不一定是坏事,它使组织的一些潜在矛盾暴露出来。但是,冲突给正常的工作秩序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负效应影响。当人们普遍就所关心的问题有了较偏激的反应时,就会形成一种从众心理,其突出特点就是情绪色彩浓厚,相互传染快。这些情绪色彩显现在外,就是对有关领导产生较强烈的对立情绪,特别是当一部分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这一特点就更加明显。领导如不及时加以疏导,这种对立情绪就会恶化并引发冲突。对此,可采取以下步骤进行疏导和处理。

步骤一:及时沟通信息,在矛盾气球爆破之前先放气。矛盾不断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下属不满意的地方太多,若压着不能讲,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像高压锅一样,持续高温又没有出气的地方,到一定程度非爆炸不可。

步骤二:冲突发生后,要迅速控制事态。在情况不明、是非不清而又矛盾激化在即的时刻,先暂时“冷却”、“降温”,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然后通过细致的工作和有效的策略适时予以解决。

步骤三:及时阻隔信息,避免流言的影响。尤其是作为领导集体,更要避免因流言而瓦解领导班子合力的不良结果。作为主要领导人,应把握好各方面的思想情绪,做到该畅则畅,该阻则阻,从而达到化解矛盾、消除不利因素、求同存异之目的。

2.以大度化解矛盾

古人言:“宰相肚里能撑船。”领导者凡事让三分,可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做好铺垫。在经历了以上三个步骤控制住事态以后,领导者就要分析对立和冲突产生的原因、作用、后果以及如何转化,为进一步的处理做好准备。下面的建议在消除对立状况时可参考使用。

(1)别人对自己是否有恶意?很多时候,其实别人对自己并没有恶意,而自己却以为别人在故意跟自己作对。

(2)自己没有误会对方吗?我们在看一个人的时候,常会因所看到的某一部分现象而产生误解。如果是这样的话,重新调整自己的视角,问题就好解决了。

(3)是不是完全不了解对方而自己妄加揣测呢?如果是这样,就要努力去了解对方,与对方沟通,这样可以避免不良冲突,或在冲突刚起时就通过双方的沟通予以消除。

(4)产生对立的原因何在?事出必有因,如果能找出具体原因,就能对症下药,消除对立。

(5)对方的真意在哪里呢?是个性使然,还是一时的兴起?努力从对方的表情、态度、说话的语气来了解其本意。

(6)真的不对立不行吗?如果是会影响组织利益或规章制度不允许的重要事情的话,就必须断然予以否定。但是,如果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对立,那是多么愚蠢!

(7)互相对立对彼此有什么好处?如果能不只考虑到私人利益,而以更广泛的立场来思考的话结果肯定不同。不良的人际关系不只损害到自己,我们也要为对立而造成别人的不愉快而负责任。

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不良冲突往往伴随着情绪上的对立,如果一个人和领导者有意见冲突,对领导者无好感,领导者就是搬出再多理论也很难说服他,因为情绪已影响了他的理智。一个人一旦有了自己明确的看法,他是很难被迫改变自己意见的。但如果领导者首先动之以情,缩短彼此间的距离,诚恳谦虚地诱导对方,就可以使他们改变主意。

在美国工运史上,领导者中较早懂得以诉诸感情的方式对待罢工者,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经理。当福特汽车公司2500名工人因要求加薪而罢工时,经理布莱克并不发怒、痛斥或威吓罢工者。事实上,他反而夸奖工人。他在克利夫兰各报纸上登了一段广告,庆贺他们“放下工具的和平方法”。看见工人纠察队没有事做,他买了很多棒球和球棒让工人们玩。

布莱克经理这种讲交情的态度,就是在感情上接近对方,使得对方愿意接纳自己。人是社会动物,都是讲感情的,那些罢工的工人借来了很多扫帚、铁锹、垃圾车,开始打扫工厂周围的废纸、火柴棍及雪茄烟头。在劳资对立的情况下,想一想为提高工资罢工的工人们却开始在工厂的周围作清扫,这种情形在美国劳工斗争史上实是空前的。那次罢工在一周内获得圆满解决,双方都未产生恶感和怨恨。

4.冷静思考,善后解决

在组织内部,上下属或同级之间对于解决问题的意见不同,或自我意识太强,都有可能引发争执。若团队久经磨合,大家坦诚相见,则争执有利于鼓励不同意见。但在很多情境下,事实往往不能如愿,争执常常会发展为争吵或冲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请从以下问题入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1)事态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找出产生对立的原因。

(2)为什么自己要那么坚持--试想这是不是值得钻牛角尖的事呢?

(3)对方为何要如此坚持--是为了名还是利呢?努力找出原因。

(4)自己的主张真的正确吗?下属如此坚持自己的意见,是不是因为领导者自己的主张有缺陷呢?

(5)有必要固执己见吗?如果能退让一步对双方不是都很好吗?

(6)自己的表达方式是不是有问题?即使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但如果表达方式有了问题,就会伤了下属的自尊心或让下属很没有面子。所以要改进自己的沟通方式。

(7)即使说不过别人,也绝不表示你就输了。若反而拼命反对对方的观点,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而已。

(8)把下属当成敌人后,结果会如何呢?无时无刻讨厌着对方。但想想看,这又能给双方带来什好处呢?

(9)要怎么做才能平息争吵呢?可以试着改变说话方式,承认对方的立场也有好的一面,并且将这个想法传达给对方。

(10)想办法给对方一个台阶下,或者自己找一个台阶下,若双方都明白对方想退一步的话,往往会产生好结果。

□该硬则硬,该软则软

领导者的管人能力往往表现在下达命令上,因为在任何一个机构和部门中,令行禁止是最起码的工作纪律。作为领导者,如何给下属下达命令,这要视他所命令的对象而定,该硬则硬,该软则软,每一个领导者都应清楚这一点。

一般来说,成功的领导者多以温和的和富有人情味的方法管理下属,也就是说以询问、鼓励和说服等方法带领他们前进。因为用奖励或肯定的方法使某种行为得以巩固和持续,比用否定或惩罚的办法使某种行为得以减弱或消退更有效。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喜欢做别人请求他们做的事而不愿做别人命令他们做的事。而且从长远观点看,批评过多会损害他人的自尊心,使他们的工作效率下降,给个人的精神造成极大的伤害。

但在必要的时候,为了加强管理,领导者有必要采取强硬手段。一些领导者,即使当他们解雇某人时,他们也并不因为内疚而变得犹豫不决。他们一旦要采取坚决措施,就会变得冷酷无情。

现在企业领导者并不经常采取以权势压人的方法,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会冒一定风险,会引发一些问题。

但毫无疑问,领导者对于少数懒惰的下属,只能用简单明确的指挥式命令,如“下午将这批活干完”,“快去打扫会议室”。只有这种命令,才能叫他立刻行动,不敢怠慢,不至于钻命令的空子,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下属来说(指表现一般的下属和工作积极主动、进取心强的下属),就要采取询问请求式命令,如“这件事请你做好吗?”,“我们该不该这么干?”下属普遍愿意接受这种命令,自然也就能达到最好的指挥效果。为什么呢?道理其实很简单,没有人喜欢别人对自己表现权威,都渴望受到尊重。运用这种命令方式,领导者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和你商量,征求你的意见,请你参与决策,自然给下属带来受到尊重的喜悦。这种命令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避免领导者犯错误,使方案更完善。因为你下达的不是不容置疑的、必须执行的命令,而是询问请求式的,下属就有机会、有胆量说明他对这份工作的看法或者说明为什么不能接受这份工作,计划还有什么缺陷。或者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领导者可以吸收正确的部分,以达到兼听则明的效果。有人担心,这样下命令,下属会不会视领导者为软弱的象征,或者不买领导者的帐,请你放心,一般情况下不会的,尽管领导者讲的是请求询问式的,可在下属听来,这仍是命令;对主动的下属来讲,这是最好的命令方式。

还有一种自愿式命令,这种命令针对没有人愿意做而又不得不做的工作:“谁愿做这份工作?”如果你直接下令要别人做这种工作,被分派的人肯定牢骚满腹、愤愤不平,势必影响工作效果。而自愿者心态则平和得多,自愿者的原因各不相同,你可以分析一下谁真想为单位分担困难。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一旦没人自愿,难免陷于尴尬的境地,所以,最好在下令之前,心中有数,知道有人愿做此事。

总之,领导者最好采取该硬则硬,该软则软的方法,去管理下属。

□学会容忍下属

管理之要:人善用贵在“用”。因为没有天生就适合于从事工作的人,也没有一开始就能融合到自己工作习惯中的人。

爱才、容才、护才是优化心理机制的集中表现。由于爱才而容才,由容才而护才,这是经理人用人时必须经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容才。因为容才是开展工作中付诸于行动的行为过程,也是最主要的过程。只有在容才中才能培养人才。容才就是要以宽宏大量的胸怀来对待人才。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能招引和挽留人才。

作为公司的领导者,要真正地做到知人善用,必须学会“容才”。容忍人才是具有知人善用的用人能力的前提条件。

1.容人之短

经理人用人时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事实证明,在选用人才时,凡是能宽容其短处而大胆用其长处的经理人,多能成就一番事业。

从古到今,很多容人之短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个道理。春秋时代,齐桓公容管仲一箭之仇任之为相,遂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唐朝初期,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自己的“政敌”魏征以及其他贤才,得以开创“贞观之治”;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最初九年,林肯领导的北军虽然拥有人力物力上的绝大优势,却连吃败仗,后来林肯决定任命格兰特为总司令,但有人反对,说格兰特嗜酒贪杯。而林肯则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倒应该送他几桶。”结果由于林肯用了格兰特而转败为胜。由此可见,有些才能出众的人,其缺点往往也突出,正所谓“有高峰必有深谷”。因此经理人在选人用人上,应该切忌求全责备。为此,也要具有用人不疑的胸怀,即选用一个人后,应该对其以诚相待,切忌猜疑。这是容人之短的一种深层表现。古语说得好:“疑人者,人未必有诈,已则先诈矣。”多疑就会伤害人的自尊心,影响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会与经理人貌合神离,乃至发生变故。

2.容人之才

经理人要善于容忍才能高于自己的人。人各有所长,又各有其短。作为公司的领导者,经理人的能力通常高于下属,但下属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则可能超过经理人。如果能把某方面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紧紧团结在身边,则经理人就具有了集各家之长于一身,自己离成功也就仅有一步之遥了。

刘邦所以成就帝业,就是因为他容人才高而善于用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则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能取天下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经理人却对能力超过自己的人不能容纳,认为这些人会使自己相形见绌,从而影响自己的威信,对自己的权力和中心地位构成威胁。其实,影响经理人威信的不在于善用能人,而正是在于有能人而不用。因为不用能人的经理人不仅被人视为心胸狭小,而且还被人视为无能。同时,对经理人构成威胁的也不在于有才能高的人,而正是在于没有或少有有才能的人。《墨子·尚贤上》中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治薄。”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单位、一个公司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单位或公司的领导者,手下没有得力的人员,那么这个单位或公司是不会兴旺发达的。据此,经理人要想取得良好的领导绩效,就应该容人才高,把有能力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合力,共铸成功。

3.容人之过

经理人要容许下属犯错。对于工作中的错误,每个人都在所难免。犯了错误,不一定是坏事,因为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正视错误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敏捷。而且,容人过错可以调动犯有过错的人的积极性。

在一些发达国家里,有的公司用人有一条规定,在经营中失利的人优先。看来,这种做法不无道理。西汉末年,一次更始帝巡视军营,一名裨将因违犯军规而被绑在辕门外等候问斩。许多将士求情赦免,更始帝不准。这时在更始帝身边的刘秀说了一句话:“使功不如使过,何不让他戴过立功呢?”更始帝沉思片刻,即令人松绑。后来这位裨将果然在作战中立了大功。这是合乎人们心理的。因为有过错的人往往比有功劳的人更容易接受困难的工作。并且容忍有过错的人本身,对有过错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就足以使其一跃而起,创造出令人惊叹不已的成绩。特别是他们犯错误而受到社会歧视和冷落之后,其最大的愿望往往就是恢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重新获得社会的肯定,经理人一旦提供这种机会,能使其加倍感激经理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更会迸发出超乎常人的热情和干劲,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

4.容人之“犯”

经理人要学会容忍下属的批评,包括那些有损自己尊严的批评。在日常工作中,经理人往往会遇到下属一些观点直露、态度激动、言词尖刻的批评。这些批评,可能令人紧张、反感、生气、发怒,但对经理人来说,这些却可能有好处,而且那些敢于批评的人中,不乏对经理人忠诚却秉性耿直、光明磊落者,还有善于思考,责任感强的人。从中国古代帝王的一些广为流传的佳话中可以得到深刻的体现。

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巡游而要大修乾元殿,忠臣张玄素便上书尖锐地批评他是“袭先王之弊”,“恐甚于炀帝远矣”。这种尖锐的批评,显然是对李世民有好处的,完全是出于一片忠心。对这种尖锐的批评,大凡贤明的君主均多深知其理,因此常能加以正确对待。李世民就是深知其理的,所以对张玄素以200匹绢帛赐之。汉光武帝刘秀也是如此。有一次刘秀打猎回来很晚,到正东门时城门已闭,刘秀便命侍从到城门前传旨,令守门官赶快开门接驾。但守门官郅恽坚决照章办事,拒不开门。刘秀只好绕道中门进了城。第二天,满朝对此哗然,认为郅恽竟无视皇帝尊严,非砍头不可。可是郅恽不但不惧,而且又上书皇帝,指出皇帝违犯夜禁令的错误,并讽谏皇帝“不分昼夜游猎行乐,是置国家的安危而不顾”。刘秀觉得郅恽在理,于是赐布百匹,以示奖赏。封建帝王尚能如此,现代组织的领导者就更应该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何况是有才之士的“冒犯”,就更应该如此才是。

第二篇:学会处理下属矛盾

·学会处理下属矛盾

如同谈话一样,处理下属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个领导者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小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处理不公,不但会降低领导的威信,还会影响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而如果矛盾进一步向上发展,那么领导者自身的工作能力也将会受到其上级的严重质疑。因此,学会处理下属的矛盾,是现代领导者必备的一个基本功。

首先是讲究原则。在领导者处理下属之间的矛盾时,要掌握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冷静公正,不偏不倚,更不能借机打击报复。在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一个公平的角色上以后,作为领导只要再掌握一些解决矛盾的技巧,就可以完全有把握解决矛盾了。另一个原则就是,对矛盾的双方都要仔细的找他们单独谈话,最好能够把问题的焦点做以记录,以便求证,进而组织他们在一起互相进行沟通,化解矛盾。

其次要善于“灭火”。在矛盾发生时,往往当事人双方的情绪都非常的激动。这时领导千万不要火上浇油,立即处理矛盾。最好的处理方法是,领导者首先向当事双方表示已经受理了这个矛盾,请双方都先回去稳定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头脑冷静一下,万万不可冲动行事,然后向双方当事人说明,稍后会去亲自找他们谈话,详细了解事情的原委。在经过领导者的“降温”处理后,发生矛盾的下属或多或少会有所悔悟,这时,领导者再采取安抚的手法,听从他们各自的理由及委屈,细细地了解他们的苦恼,做好各自的思想工作,矛盾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第三要学会协调。如果矛盾的一方在领导者的说服教育下,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但由于面子问题就是不愿意给对方认错,这时,作为领导就不要勉强他一定要亲自去认错。合理的办法是,可以为双方创造一个私下里的缓和气氛的机会,为双方缩短心理距离创造条件,进而顺水推舟地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而如果一时很难确定评判谁对谁错时,领导者就更应该进行折中协调,以求息事宁人。领导者可以在充分肯定双方各自观点的基础上,融合领导自身的意见,并加以完善,就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第三篇:浅谈巧妙处理班级矛盾的方法

浅谈巧妙处理班级矛盾的方法

洽水镇中心小学

梁志明

常听老师们说: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这其中有苦也有甜。作为一名班主任,管理着一个来自不同家庭、各具特色的班集体。由于学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群体当中经常会因为一些小矛盾而发生摩擦,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全班的安定团结。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小矛盾往往会事半功倍。下面谈谈几种对小矛盾巧妙处理的方法。

一、先表扬后批评

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何况是小学生?有时候学生犯了错,他自己也会感到不安。如果老师只是批评一顿了事的话,往往会造成学生的恐惧不安和逆反心理。而先表扬后批评不仅可以让学生安心,重要的是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班上的小强同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同学学习的好榜样。有一次,他和同学吵架故意撕破同学的作业本。对此,我单独和小李同学谈话,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学习和品格,并对他说:“你是一位优秀的班长,帮助老师把班里管理得很好。人犯错是难免的,如果你能认识错误并能及时改正过来,那就是一名好学生,你也还是我们班的好班长。”小强同学听后,感到很懊悔,当即表示向那位同学道歉。并赔偿了一本新作业本。就这样,班主任在处理、批评学生时,站在学生的心理角度去处理问题,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 的教育效果。

二、适当运用幽默

幽默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有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适当地运用幽默,让学生在欢笑中领悟和启迪,使枯燥的思想教育能在欢愉的气氛下进行,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接受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比如,班里的门牌总被学生弄得歪歪斜斜的,而且屡禁不止。一次,我在班会上故意说:“看来,我们班的门牌有牙齿,总喜欢咬同学,这不,经常被同学们打。下次它咬了那位同学请告诉我,我要批评它。”结果,全班同学哈哈大笑,都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之后再没有学生对门牌动手脚了。

三、提供合作的契机

学生和学生的人际关系,有时由于双方都争强好胜,互不相让,造成矛盾冲突,甚至会出现打架的现象。这时需要巧妙的处理方法。如果为他们提供合作的机会,教育的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如班上的小黄和小张平时经常你争我斗,无论我怎样批评教育,效果总不尽人意。考虑到两人都很为班集体卖力,而且他们一个能画画,一个字写得不错,我就把这个月的黑板报评比交给他们全权处理。结果他们都很用心,第二天就凑在一起讨论怎样出版好这一期板报,之前的矛盾早就烟消云散了。

四、巧借他人之力

每个班级都有一两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经常犯错,特别是当着全班批评时更是不接受教育,形成逆反心理,与老师对着干。这 时。老师应该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着手,借助其他同学或老师的力量,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如:我们班的小罗同学有小偷小摸的现象,同学们都不愿意接近他。而且他对老师的教育总是无动于衷。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丢失了一个计算器,同学们纷纷举报说是小罗干的。放学后我单独对其进行处理,并从他的书包里找到了丢失的计算器。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我在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同时,我找到了计算器的失主小陈同学,并且和小陈约定,帮助小罗改正错误,让小陈在在班上说自己的计算器找到了,并没有被人偷走。就这样,既保护了小罗的自尊心,也对小罗进行了教育。当然,我们要明白,一个小孩子偷东西跟社会上的贼是有区别的,我们还是本着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去教育他,也不失是好的办法。

五、将爱心融入班级管理

一个好班主任首先要热爱孩子,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工作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在与学生亲密的交往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可爱的闪光点,我抓住每一次机会,向他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同学之间为小事而争吵,吃了亏决不罢休,非占到便宜不可。于是,我利用班会课,向他们灌输宽厚待人,热情助人的思想。在《品德与社会》课 上,向他们讲述中外伟人名人的故事,帮助他们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班队活动课上,让他们把平时发生的互不相让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大家评论是非,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

总之对于学生中的冲突,我们要采取妥善的方式,工作方法尽量人性化,细腻一些,以人为本,充分让学生体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和应该怎样做,远远胜过于苦口婆心、喋喋不休的教育方式。帮助鼓励学生勇于承认冲突的过错,善于改正过错,尊重学生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灵活运用,相信班主任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的。

第四篇:培育与教导下属的方法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针对员工进行有效的部属培育;

● 根据不同员工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导;

● 认识合理划分企业事务的重要性;

● 重视公司产品、服务要达到的标准。

培育与教导下属的方法

一、高效能部属培育的运作手法

1.正确认识“教导≠培训”

进行部属培育时,必须明确教导≠培育,要给员工创造机会,让其做到:学以致用;适才适所;发挥所长。也就是说,教完以后,要让员工有机会参与,不要平时教导,关键时刻却不用。

教导与任务的关系必须掌握好,如果是无关大碍的任务,可以给员工展示、锻炼的机会;如果是关键任务,就要由主管去完成,不适合让员工参与。

2.加强对新部属的培育

培育优质员工,企业是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尤其是培养主管,代价往往是主管把事情办砸,给企业造成损失。员工做错事,就会总结经验。如果企业把他辞退,就会连经验一起辞退,这就是新的损失。

【案例】

妻子做鱼

妻子刚学会做饭,就给丈夫做鱼吃,丈夫吃完以后拉肚子,原来是鱼没有做熟。

虽然妻子这次没有做好,但她学到了经验,下次再做,就会做好了。用代价换来妻子的进步是值得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假设丈夫因此与妻子离婚,新妻子为他做鱼,因为没有经验,还有可能会发生

这种事情。

由案例可见,成长是需要代价的,员工做错事以后不应得到制裁,应得到鼓励,这样他才能成长起来。/ 6

3.掌握有效培育新部属的关键

有效进行部属培育,必须掌握以下关键要领:

员工培训的最佳时机是新任、新品、新制度,这就要突出“快”字。如果培训推迟,市场被占领,或者出现大纰漏,都将影响到企业经营。

【案例】

假日培训

有些企业利用假日进行培训,这就突出了培训要及时、快速的特点。无论是节

假日还是工作日,到了该培训的时候就要马上进行。

这样做可能会召来主管或员工的不满,但为了能及时把握市场,还是必须要进行的。准

准,就是在培训时要选对内容。基本能盘点、应变能盘点就是给内容做准度,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培训。

狠,是指培训时要严格要求。主管常犯的误区是:对员工太过于宽容,这只会降低培训效果,不会有任何好处。

二、日常工作的教导方法

1.认知日常工作教导的关键

日常工作教导的关键是预告、忠告、警告。预告是指根据职能盘点,事先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忠告是指在员工做不好或做错时,与他沟通,帮其解决问题;警告是指在忠告不起作用时,给予员工的警示语言。

员工是有惰性的。人的本质是好逸恶劳,愿意过安逸的生活,从事清闲的工作,还有很高的收入。

要点提示

日常工作教导的关键是:

① 预告;

② 忠告;

③ 警告。

预告、忠告、警告在对待不同员工时,所用的方法也不同。根据员工类型,可以进行不同探讨:

先知先觉型员工

这种员工对事情很明晓,一点就通。主管培养他做事情,如果其没做好,只要稍加提点,他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就会有所调整。对这类员工的培养,可以给予预告和点拨。但是,这类员工的数量并不多。

后知后觉型员工

这种员工反应不灵敏,要通过私下沟通来达到目的。在培养这类员工时,要预告、忠告并用。

不知不觉型员工

这种员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通过私下沟通也不会有太大效果。对这类员工的教育,不能只用预告和忠告,还要给予警告。只有这样,他才能有所提高和改进。

【案例】

说风凉话的员工

某公司很注重清洁,要求员工在下班后将各自办公区收拾干净。有的员工遵守

规定,做得很好;有的员工不但自己不去做,还对做得好的员工说风凉话:

“哎呀小李,你擦那么干净明天还不是一样脏?明天弄脏了再擦,擦了再脏,我们来这里又不是擦桌子、扫地的,你干吗这么辛苦啊!随便意思意思得啦!”

在这种情况下,做得好的员工心理上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这就是不知不觉型

员工的负面影响力。做得好的员工逐渐降低要求,最后整个企业的风气也会改变。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对不知不觉型员工不进行公开警告,企业做培训教育就是白费力气。值得借鉴的做法是:定期公布员工的执行情况,对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公开批评或警告,对做得好的进行表彰,并与年终奖金挂钩。

麻木不仁型员工

这种员工即使对其做了警告、批评也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作为企业主管,要坚决将其辞退。

对这四种类型员工的培训,就是预告、忠告、警告的应用过程。作为企业主管,既要做好培训,也要做好监控。

2.掌握日常工作教导的真正含义

日常≠随遇而安

碰到工作就做,碰不到就不做,日常工作就会乱成一团。

日常≠随性而为

日常不等于随性而为,当随性而为,且有很多事情时,就不能做好管理。

日常=可预项目

可预项目,就是日常必须把真正的关键点盘点出来。

3.对日常工作进行盘点

事情的区隔

区隔,就是要弄明白企业到底有多少事可做,这些事情是怎样划分给每个人的。有时候,部门与部门之间或者主管与员工之间对事物的定义存在很大差异,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把事情区分隔离出来,然后进行盘点,要明确每个人的责任。

事情的盘点

当主管明确员工职责后,就会知道教育训练的内容。教育训练很重要,过度和不足都是不可取的。

过度的教育训练会让员工产生抱怨,当他懂得过多时,就会忽略本职工作;不足的教育训练,会导致工作无法运作。

【案例】

过度培训的结果

公司把总经理助理派去学习企业管理课程,“如何成为一名总经理”、“什么叫做

市场战略、方针管理”、“什么叫做策略管理”、“什么叫做目标管理”等,这个助理学得很好,愿景管理、文化管理都学得很深入。

助理回来看了总经理运作的项目后,对总经理说,“我发现你做总经理存在很

多问题:第一,你的方针策略好像做得不好,你的目标管理做得不行,你的策略运作也不行,你的文化战略也不行……”

像这样经过过度培训的助理,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对主管乱加指责,就会影响主管的工作。所以,企业培训教育不能过度。

从教育训练角度看,管理是以事为主轴,通过管事去理人。企业的岗位职责都是由质量定义的,对人的评价也是基于事的基础,通过检查办事的质量情况评价人,即管事去理人。

教育培训要做到质量标准化,在管事理人的过程中,才能正确对待员工的成绩。

【案例】

老王洗车

总经理10点要去机场接贵宾,他早上叫司机老王去把车洗好。将近10点时,他想确定车是否已经洗好。这时其可以选择是管人去处事,还是管事去理人。

情景一:管人去处事

“老王,车洗好了吗?”

“总经理,洗好了。”

“哦,我还怕你忘了呢,把车开过来吧。”

结果老王心里在想,“你还以为我不会做?我虽然老,但是还灵光着呢,该洗的都洗了,怎么怀疑我?我每天都擦得干干净净,你不说,我也天天擦干净。”他心中很多抱怨。

情景二:管事去理人

总经理从窗户看到楼下的车洗得亮光闪闪,就说:

“老王啊,车洗得不错嘛!”

“总经理,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每天都这样洗的。”

“但是今天洗得特别亮。”

结果老王心里很高兴。

由案例可见,不同的监管方式,对员工的影响是不同的。

质量的定义

所谓质量定义,是指产品、服务要达到的标准,企业主管要很清楚。很多企业对质量定义不明确,导致管理做得不好。

质量定义必须符合实际,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质量定义的标准过高,会提高成本,容易导致客户抱怨;定义过低,又达不到要求。

质量定义以后,还需要:

加以训练。质量定义后加以训练,员工才能知道该怎样做。

透过流程。质量定义后要透过流程确定相对的规范,规范和流程都是为了搞好品质。

【案例】

妻子的抱怨

婚后,妻子感觉丈夫没有婚前关心自己,也没有原来浪漫,抱怨越来越多。

“老公,以前我们顶着风雨,站在大树下吃一碗方便面,你一口我一口,品尝

人间美味,多浪漫啊!”

“是吗?”

“老公,今天也刮风下雨了,闲着没事干,想不想再去吃人间美味?”

“你神经病啊,外边打雷下雨的,想找死啊……”

“你变了!结婚前你多么好啊,现在你都不爱我了!”

……

这个案例中,丈夫在婚前,属于过度服务,婚后恢复到了正常标准,对妻子也很好。但妻子感受过“过度服务”,就埋怨丈夫不如以前。可见,过度服务是不可取的。

管理者对部属进行培育与教导时,要注意掌握高效能的运作手法和日常工作的教导方法,优化员工队伍,取得最佳效果。

第五篇:同学之间小矛盾处理的方法(推荐)

同学之间小矛盾处理的方法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但得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些矛盾都得到很好地解决,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反之则会矛又加盾,到处是矛盾,那么,任何正确处理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呢?我给同学们提几点解决方法:

1、重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小矛盾,不要让矛盾堆积,更不要让矛盾恶化。

2、当发生矛盾时,矛盾的双方要保持冷静。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冷静是处理矛盾的最佳方式。冷静会使人们变得理智,冷静会化解一切矛盾的烟云,从而使人们成功度过矛盾的危机,从矛盾之中解脱出来。

3、矛盾发展到僵持的时候,不妨通过正确的途径,寻求老师、家长、学校的帮助。通过帮助,使得矛盾的双方从危机的边缘走向合作的、伙伴的境地,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

4、矛盾发展到一触即发的时候,矛盾的双方要保持克制,想尽千方百计的办法来挽救僵局。克制是一种自我控制和调控的心理行为,是只有像人类这样的高级动物才拥有的品质。

5、注重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矛盾,不要让矛盾堆积,不要让矛盾恶化。

6、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应该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尽可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同学们,解决矛盾的方法还有许多,这需要你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摸索和实践。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有当我们一个个地去解决它的时候,我们的素质也将一步步地提高;当我们的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进入到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

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怎么处理?

一个人不可能与世隔绝的生活一辈子,它必然要和人接触,要生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与人交往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像你的父母那样,对你那样宠让,总会发生摩擦、冲撞,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组成的群体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甚至是经常的。因此,切不可同学间稍有不愉快就委屈得了不得,也不要因噎废食,不再和同学接触,把自己封闭起来。

同学间发生矛盾,往往是因为一些学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小磕碰、一次小接触,许多时候还是误会造成的。

如果同学间发生了矛盾,首先要冷静下来,想一想矛盾发生的前因后果,看一看这里边有没有误会,可以找其他同学了解一下,或直接找这位同学平心静气的谈谈,也许两个人的疙瘩一下就解开了呢。那时你会发现化解矛盾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如果这里面没有误会,一下子很难化解,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度和谦让。要知道,一个人的大度和谦让,是这个人素质高的表现,不会让人小看,反而让人敬仰。

当然,静下心来分析矛盾产生的过程是不可少的,只有搞清了错误在谁,才能有针对性的化解。搞清错误,不是让你据理力争,因为同学间的矛盾一般不会涉及什么大是大非,只是为了更有力的化解矛盾。

如果错在自己,要敢于承认,勇于道歉,征得对方的谅解。那样做不是“很没面子”,而是在挣回面子。你可以大方的过去,不怕同着同学,诚恳的说:“我想过了,那件事错全在我,我真诚向你道歉,假如你能接受我的道歉,我会很感激你的,我想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如果错在对方,也没必要非要扭着劲等对方来道歉,你应该大度一点。你想想看,同学之间与其每天这样别别扭扭的在一起学习生活,倒不如化解矛盾,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学习生活,两相对比,谁对谁错又算得了什么呢!你可以私下里找到他和他谈:“同学一场,那是缘分。同学关系是现在社会上最纯洁的,我们将来走上社会,谁都会遇到困难的,说不定我们会成为互相帮助的朋友呢,到那时候我们再回忆现在闹的这点小别扭是不是挺可笑的呢?”我想,他一定会认同你的看法,会和你握手言好的。

如果错在双方,你更要主动一点,向对方主动检讨自己的错误,表示出自己强烈的和好的愿望和十分珍惜和对方友好的心情,相信精诚所至,对方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其实有时双方早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只是都碍着面子,谁也不愿意第一个道歉罢了。这时谁要抢先大度了一把,是不是会很让对方佩服你呢。

同学间相处,处好了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处不好就会感觉生活暗淡无光。只要我们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就会少一些抱怨;而当我们付出时,只要我们不希求同等的回报,我们的心里就永远不会失衡。我们就会永远快乐的生活在集体里,畅游在社会的大潮中。

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王文云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但得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些矛盾都得到很好地解决,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反之则会矛又加盾,到处是矛盾,矛矛盾盾。那么,任何正确处理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呢?我给同学们提几点解决方法:

1、重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小矛盾,不要让矛盾堆积,更不要让矛盾恶化。

2、当发生矛盾时,矛盾的双方要保持冷静。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个道理,冷静是处矛盾的最佳方式。冷静会使人们变得理智,冷静会化解一切矛盾的烟云,从而使人们成功度过矛盾的危机,从矛盾之中解脱出来。

3、矛盾发展到僵持的时候,不妨通过正确的途径,寻求老师、家长、学校或者有关团体、单位、社区的帮助。通过帮助,使得矛盾的双方从危机的边缘走向合作的、伙伴的境地,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高”。

4、矛盾发展到一触即发的时候,矛盾的双方要保持克制,想尽千方百计的办法来挽救僵局。克制是一种自我控制和调控的心理行为,是只有像人类这样的高级动物才拥有的品质。

5、注重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矛盾,不要让矛盾堆积,不要让矛盾恶化。

6、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应该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尽可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同学们,解决矛盾的方法还有许多,这需要你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摸索和实践。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有当我们一个个地去解决它的时候,我们的素质也将一步步地提高;当我们的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进入到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

如何正确处理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工作是天底下最复杂、最讲究艺术性的工作,因为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培养学生,更要协调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他们之间的一座“桥梁”,起着连接的重要作用。

当面对任课老师与学生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何去处理任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令班主任头痛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决定了一个班级的兴衰。

因此当任课老师与学生出现矛盾时,班主任首先要摆正心态,要有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正因为你是一个班主任,任课老师有了不满、委屈才会向你倾诉或是说发泄,这时你就应该担起作为一个班主任的责任,要心平气和的说:“是我教育上的不足给你带来了工作上的不顺。”并向其道歉,而不能听不得任课老师对班里学生的任何批评,并认为学生可能存在问题,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任课老师身上,这种对学生的一味袒护是会激化任课老师与学生乃至整个班级的矛盾,对以后的班级工作管理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适时、适当的处理好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老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任课老师是成人,他们的思想已经成熟,对问题的认识、态度不是轻易能改变的;而学生个性开始显露,特别是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学生的自我意识十分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并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一些有过错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时,有时头脑转不过弯,就会发牛脾气,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样子。这时,作为班主任如果不能静下心来,而是训斥学生极有可能将事态恶化,当然更不用说有什么教育作用了。因此班主任老师此时应该先抑制发怒的冲动,同时也要控制事态的升温。比如先让学生喝杯水,或者让学生先坐下来静一静,这样先退一步,学生就很难再犯脾气,等其情绪平静下来工作就好开展了。如果当师生都有情绪时,班主任就更需要这样的冷静处理了。我曾见过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意见不一,吵得脸红脖子粗;也见过班主任气冲冲的走进教室,斥声震天。最后的结果是加强了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敌对或是任课老师对学生、班级乃至班主任的不满。这样对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我曾经处理过这样一件师生之间的矛盾:一天下午,我正坐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一阵吵闹声从外面传来,紧接着我看见音乐老师怒气冲冲的把我班刘浩从外面拖到我的面前,音乐老师大声说:“你看你们班的刘浩,太不像话了!我让他们练习发声,全班学生都在唱,他却在下面发出怪声,引得别的同学大笑,我说是谁在下面捣乱,他却拍拍自己的胸膛好像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一样。我让他好好唱,可没过一会儿,他又开始怪唱起来,我让他到后面站着,他却在下面嘟嘟囔囔说我小题大做。我实在受不了了,才把他带到你这里来。”说完,音乐老师还在那里大喘气。我看见她那样,赶紧给她倒了一杯水,然后向她道歉,等她气基本上平下来又去班里上课了,我才转过头看向刘浩。唉,又是这个刘浩,提起他来任课老师没有不摇头的,成绩不好不说,还整天惹是生非的:作业不交,说是不会做;和同学闹矛盾打架,说是别人看不起他;这上课吧,还经常闹的老师不安心„„为此,我也曾经家访过,可是他妈妈跟人跑了,父亲只身带着他们姐弟二人,父亲为了生活在乌市打工,家里只剩下姐弟二人,姐姐今年上初二,成绩优异,但是管不住他。可以说看到他,我的头都大了,这不,今天又惹出事了。

今天这件事又该怎么处理呢?看到刘浩低着头可怜的样子,我努力平息自己的怒火,心想这件事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课任老师与我们班的关系,还会伤害到这个孩子。刘浩是一个爱面子的孩子,待会儿下课了,一定会有更多的老师进来,他一定不想让其他老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谈话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我跟他来到校园的石桌旁,坐在石凳上与他细细的交谈起来,才一会儿,他脸上的不安明显没有了,这时他才讲出心里话:原来他在家里很孤独,父亲不在跟姐姐又没有话说,由于在班里成绩不好又调皮,没有多少同学愿意跟他玩。因此他总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去更多的关注他,才会在课堂上屡屡和老师“作对”。我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明白了,于是微笑的对他说:“其实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你,如果你能改掉以往的那些缺点,相信会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喜欢你„„”他抬起头来,我可以看到他的眼里充满了希望,我向他肯定的点了点头。从这天起,刘浩好像大变样了,不管是纪律还是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班的课堂纪律也得到了许多任课老师的表扬。看到这样,我真后悔没有早点坐下来和他交流交流。其实有时孩子们并不难交流,就看你有一颗怎样的心了。

除了适时、适当的去处理师生之间矛盾,我想重大的节日活动也可以是沟通任课老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契机。元旦到了,让学生邀请任课老师到班里参加元旦联欢会;教师节到了,让学生献上自己做的贺卡„„这些活动都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边是任课老师,一边是班级学生,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如何对学生的尊重?

一、尊重学生,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所谓“人格”,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做人的资格,对权利与义务有自主的资格。所谓尊重学生人格,说到底就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比如,选班干部,评“三好“学生这类事,学生往往有他们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倾听他们的要求,指导他们自己来做好选举或评选工作,这就叫尊重学生。如果教师自以为是,干部由他指定,“三好”生由他点名,这样“越俎代庖”,这就侵犯了学生的自主权。又如,当学生犯了过失、错误时,教师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说服教育,与人为善地给予真诚的帮助,而不能变成严酷无情,使学生感到惧怕。当和学生产生了矛盾,发生顶撞时,教师决不能以“师道尊严”维护“威信”,斥责体罚学生且施展武力,伤害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徐特立先生说过,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去批评他们的坏处”,要“从思想上彻底给以改造,而不侮辱他的人格,保存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们的坏处”。由此可见,既要使学生认识错误,又要保护他的自信和自尊,这才是真正对学生人格、意愿和感情的尊重。记得在一所幼儿园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刚入园的儿童,一次放学回家,路上看到水果摊上鲜红的苹果,就顺手拿了一个吃起来,营业员抓住他,向他的班主任老师告状,说孩子“偷苹果”。是不是“偷”呢?老师并不轻易下结论。把孩子找来谈话后,才了解到这个独生子在家里得到父母的优厚,在家里吃东西,自己可以随手拿,根本不懂得“拿”与“偷”的区别。于是班主任老师从日常生活例子讲起,由浅入深地帮助孩子分清拿别人的东西与拿自己的东西是不同的,循循善诱,孩子明白了不经允许是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位幼儿教师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巧妙地避开了一个“偷”字。这位教师在于她思想上真正确立了尊重儿童的观念。如果说教师对一个年幼无知的娃娃也要讲尊重的话,那么,对中、小学生就应该处处尊重,爱护了。

二、尊重学生,应该使用礼貌语言。所谓礼貌语言,指的是说话要尊重对方人格。语言是教师用以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只有用文明语言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国古代的《礼记·仪礼》中说过:“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注释者说:“穆穆者,敬以和,皇皇者,正而美。”这就是说,我国在很古的时候,就提倡说话要尊重对方,谈吐要文雅,态度要和气。这是在处理一般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要求,而教师对学生说话,那就更不能例外了。在旧社会,老师训斥学生,讽刺学生,那是家常便饭,因为那是师生之间本来就不平等的旧制度形成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师生关系的本质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师生在业务上有一个传授和被传授的问题,可是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礼貌语言应当贯穿于师生交往的一切方面,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教育力量。比如,当学生向教师打招呼时,教师要热情回礼;当教师要求学生帮助做什么事时,教师应该说“你辛苦了,谢谢你!”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应当表现很有涵养,仍不忘记使用礼貌语言,要坚决摈弃一切刻薄地挖苦学生的语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使用礼貌语言,这对于协调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感情,提高教育效果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尊重学生,应该信任“后进生”。有人说,是否爱后进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热爱学生的重要尺度。有的学习差,被教师视为“后进生”,有的淘气、顽皮,被视为“后进生”。教师对后进生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要坚信每个后进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因为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可塑性大,只要教师循循善诱,就可以将他们引上健康的人生之路。事实中,有些被认为是“后进生”,其实并不差,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技能、劳动、体育、组织、社交等能力往往表现得很出色。前面例举的在学校曾被教师训斥挖苦的“后进生”已成了乡镇企业领头人。从历史上看,当初被人错当成“后进生”,而后来却成了人才的大有人在。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尽人皆知的“后进生”;轮船发明家富顿上课时总想其他问题,因而被教师训斥;大科学家牛顿上小学时由于热衷创作玩具机器,结果影响了学业成绩„„这些例子说明,对待“后进生”千万不能将他们看死。当然,做“后进生”工作是艰苦而复杂的,需要教师有特别的耐心和不知疲倦的精神。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不同类型的“后进生”。一般说来,“后进生”都有较强的自卑感,对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缺乏信心,容易自暴自弃。这时候“后进生”的心里最需要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教师若能从信任和尊重出发,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对他们微小的进步都加以鼓励、肯定,调动他们内在积极因素,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就必然能激发起他们的上进心。

四、尊重学生,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到一所流亡小学去参观,为那里的小学生们互教互学的精神所感动,便用诗赞扬他们。其上两句说:“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他当场把诗念给孩子们听。有个小学生立即对诗提出批评:“我们这里不光大孩自动教小孩,小孩也自动教小孩呀!”陶行知听罢,连连点头称是,当即把诗改成“小孩自动教小孩”。陶行知是个学识渊博声誉卓著的教育家,可对一个娃娃还如此尊重,师德何其高尚!我国古代还有“一字师”的故事,有“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之说,都说明教师无论在学识上还是思想上,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完全可以从自己的教育对象身上吸取营养。看不到这一点,妄自尊大,就谈不到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却是完全平等的。

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

一、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1、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2、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3、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4、记住四个电话:①“119”火警电话。②“110”报警电话。③“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④“120”急救电话。打电话不要慌张、语无伦次,必须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的特征。

二、交通安全

1、行走安全: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效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来往车辆,不准追逐,奔跑;没有行人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越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2、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安全:不满16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电动车、摩托车;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不在恶劣天气骑车。

3、乘车安全:乘公共汽车要停稳后上下车,在车上要抓好扶手,头、手等身体部位不能伸出窗外,管好身边物品,防止扒窃;乘高速汽车要系安全带;不乘超载车。

三、火灾中的逃生与自救

火灾中如何自救与逃生是师生学习消防知识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在房间中的火场逃生,具体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1、要镇静分析,不要盲目行动

明确自己的房间,回忆房子和房间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门开窗,可用手先摸一摸房门,如果很热,千万不要开门,不然会助长火势或“引火入室”;也不要盲目乱跑、跳楼,这样有可能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在火势未蔓延前,可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

2、要选好逃生办法,不要惊慌失措

如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房间,要用湿毛巾、衣服等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部,低姿行进,以免受呛窒息。如房门口虽已有火,但火势不大,就从房门口冲出;如果房门口火势太猛,要从窗口逃生,并保证双脚落地,不出现意外。

3、火场人员要尽量有序迅速撤离火场

不要大声喊叫,避免烟雾进入口腔,造成窒息中毒。如火场逃生之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可向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向窗外扔小的物品或打手电求救。

四、游泳安全

1、基本要求:

单身一人不外出在江河湖泊游泳;身体患病不游泳;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立即游泳;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不游泳;恶劣天气不外出游泳;下水前不做准备活动不游泳。

2、发生事故要求:

出现事故,要立即呼救,儿童少年不冒然下水营救;溺水者救起后,要清除口鼻喉内异物,排出溺水者胃肺部水,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五、饮食卫生

不买不吃不新鲜和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吃被卫生部门禁止上市的海产品;不买无证摊贩处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等标签不完整的食品;不吃有毒食品(如野生蘑菇、不明野菜等);不喝未经消毒、煮沸的水,不喝存放时间过长的、过时的纯净水。

六、安全用电

不靠近有电线断落地周围20米内,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等电器;不用尖锐物品扎、刺电线;不在雷鸣电闪时使用电器;不用金属体去试探插座、灯口的内部,更不能用指头戳插座孔、灯口;不用湿手接触开关、插座。

七、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八、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九、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安全文化网)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学生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中毒。

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肉、鱼、蛋、乳等及其制品,如烧、卤肉类,凉菜、剩余饭菜等。霉变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麦、霉变甘蔗等中毒

(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贝类及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等。

2、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蘑菇,豆角,毒蕈、含氰甙植物及棉子油的游离棉酚等中毒。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如重金属、亚硝酸盐及农药中毒等。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

(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未加热煮透的豆浆、芸豆角、杏仁、木薯、鲜黄花菜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食物中毒的特点

1、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未食用者不发生中毒,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4、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

针对年龄特点,同学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从而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食物中毒的处理

1、立即停止供应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2、采用指压咽部等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

3、尽快将病人送附近医院救治。

4、马上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或防保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注意保护好中毒现场,就地收集和就地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其原料,禁止转移、销毁。

5、配合卫生部门调查,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各项措施。

常用的预防食品中毒和学校的相结合。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保持厨房环境和就餐用具的清洁卫生。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切勿食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

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处理。

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分解冻。

5、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芸豆角、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6、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

7、妥善贮存食品。食品贮存在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品存放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

8、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品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须达到70摄氏度,并至少维持2分钟。

9、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关,勤洗手、不喝生水。

10、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11、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

12、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食饮过期食品饮料。

中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一、造成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

1、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

2、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

3、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

6、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

7、误用有毒有害物。

8、不适当的贮存。

9、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10、个人卫生素质差。

二、食物中毒分类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大。

(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充及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的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的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

三、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司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经曾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3、超过保质期或者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四、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各种叶菜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五、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菜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六、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

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

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

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

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

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七、为什么烹调方法不当,可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烹调方法不当,会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1、动物肉、鱼类等动物蛋白,火候超度,容易产生致癌物氨甲基衍生物,所以动物禽畜肉类、鱼肉类,不可爆炒,烧焦后更不宜吃。

2、高温加热或油炸食品,可产生致癌的多环芳烃物,因此应少食或不食油炸食品。

3、新鲜蔬菜洗切后搁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因此蔬菜应现洗、现切、现炒、现吃,这样既避免产生亚硝酸盐产生,也减少了营养素的损失,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4、严禁用煤、原油、木柴等燃料熏制食品,否则会产生致癌物3.4苯并芘,对人体有害。

八、为什么会出现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首先应有中毒的食物,并且该食物中带有足够剂量的致病因子,具备了这两条,即可引起食物中毒。

经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十大因素: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一、造成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

1、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

2、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

3、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

6、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

7、误用有毒有害物。

8、不适当的贮存。

9、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10、个人卫生素质差。

二、食物中毒分类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大。

(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充及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的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的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

三、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司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经曾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3、超过保质期或者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四、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各种叶菜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五、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菜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六、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

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

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

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

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

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七、为什么烹调方法不当,可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烹调方法不当,会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1、动物肉、鱼类等动物蛋白,火候超度,容易产生致癌物氨甲基衍生物,所以动物禽畜肉类、鱼肉类,不可爆炒,烧焦后更不宜吃。

2、高温加热或油炸食品,可产生致癌的多环芳烃物,因此应少食或不食油炸食品。

3、新鲜蔬菜洗切后搁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因此蔬菜应现洗、现切、现炒、现吃,这样既避免产生亚硝酸盐产生,也减少了营养素的损失,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4、严禁用煤、原油、木柴等燃料熏制食品,否则会产生致癌物3.4苯并芘,对人体有害。

八、为什么会出现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首先应有中毒的食物,并且该食物中带有足够剂量的致病因子,具备了这两条,即可引起食物中毒。

经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十大因素: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在二次系统中,交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三、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1.5米;220KV,3米;500KV,5米)。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9、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10、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应及时询问专业人员。

11、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12、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13、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

14、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15、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销以防意外。

用电安全常识

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在二次系统中,交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三、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1.5米;220KV,3米;500KV,5米)。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9、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10、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应及时询问专业人员。

11、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12、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13、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

14、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15、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销以防意外。

校园用电安全常识

1、无论是集体或个人,需要安装电气设备和电灯等用电器具时,应由电工进行安装,在使用中,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要由

电工进行修理。

2、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禁止私拉电网、私拉接线板,禁止在教室和寝室使用电吹风、电热毯、电热壶、电炉等用电器。

3、电灯线不要过长,灯头离地面应不小于2米。灯头应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要拉来拉去,以免损坏电线或灯头造成触电事故。

4、晒衣服的铁丝不要靠近电线,以防铁丝与电线相碰。更不要在电线上晒衣服、挂东西。此外,还要防止藤蔓、瓜秧、树木

等接触电线。

5、无论是集体或个人,需要拉接临时电线时,都必须经供电部门同意,由电工安装,禁止私拉乱接临时电线。临时电线要采用橡皮绝缘线,离地面不低于2.5米,并且要有专人管理,用过

后要及时拆除。

6、禁止使用“一线一地”的办法安装电灯等。

7、不要玩弄电线、灯头、开关、电动机等电气设备,不要到电动机和变压器附近玩耍,不要爬电杆或摇晃电杆拉线,不要在电线附近放风筝,万一风筝落在电线上,要由电工来处理,不要自己猛拉硬扯,以免电线相碰引起停电和触电事故。不许用石块或弹弓打电线、瓷瓶上的鸟,以防打伤、打断电线或打坏瓷瓶。

8、发现落地的电线,离开10米以外,更不要用手去拾。同时,要设法看护落地电线,并请电工来处理,以防他人走近而发

生触电。

9、安装电气设备时,应符合安装要求,不能使用有裂纹或破损的开关、灯头和破皮的电线。电线接头要牢靠,并用绝缘胶布包好。发现有破损现象时,要及时找电工修理。

10、在灯泡开关、熔丝盒和电线附近,不要放置油类、棉花、木屑等易燃物品,以防发生电气火灾。如果发现有烧焦橡皮、塑料的气味,应立即拉闸停电,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后,才能合闸。万一发生火灾,要迅拉闸救火;如果不能停电,应用盖土、盖砂的办法救火;一定不要泼水救火,以防触电。

11、在雷雨时,不可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线和接地体周围,以免因跨步电压而造成触电。

12、电器与电源连接,必须采用可开断的开关或插接头,禁

止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孔。

13、凡要求有保护接地或保安接零的电器,都应采用三脚插头和三眼插座,不得用双脚插头和双眼插座代用,造成接地(或

接零)线空档。

14、接地线不得接在自来水管上(因为现在自来水管接头堵漏用的都是绝缘带,没有接地效果);不得接在煤气管上(以防电火花引起煤气爆炸);不得接在电话线的地线上(以防强电窜弱电);也不得接在避雷线的引下线上(以防雷电时反击)。

15、电源线不要拖放在地面上,以防电源线绊人,并防止损

坏绝缘。

16、电器试用前应对照说明书,将所有开关、按钮都置于原始停机位置,然后按说明书要求的开停操作顺序操作。如果有运动部件如摇头风扇,应事先考虑足够的运动空间。

17、电器通电后发现冒火花、冒烟或有烧焦味(日光灯的镇流器)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通知电工进行检

查和维修。

18、移动电器时一定要切断电源,以防触电。

19、禁止用湿手接触带电的开关;禁止用湿手拔、插电源插头;拔、插电源插头时手指不得接触触头的金属部分;也不能用

湿手更换电气元件或灯泡。

20、对于接触人体的电器,如电热水袋等,使用前应通电试验检查,确无漏电后才接触人体。

防火防盗安全知识

一、宿舍(居室)防火常识

宿舍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要保障它的安全,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乱接电源,不违章用电热器具,电视、收录机、充电器等做到不用时切断电源;

2、不乱扔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3、点蜡烛照明要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4、电源插销及插座必须选用合格产品,严禁用裸线线头插接电源;

5、使用台灯、床头灯不要用可燃物直接遮挡白炽灯泡,并要与其他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6、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焚烧杂物;

7、宿舍不使用煤炉、煤油炉、液化石油气灶具、酒精炉等;

8、发现电器或电源开关、插座、线路故障应及时报修。

二、火场逃生常识

1、不要留意钱财,尽快逃生;

2、爬到卧室的门边,用手背试一试门是否热;

3、准备湿毛巾或布,用湿毛巾或布掩口减少有毒气体的呼入;

4、可自制逃生绳索,切勿跳楼;

5、可利用自然条件作为救生滑道。

三、使用灭火剂和灭火器具的常识

消防器材是用于抢险救灾的专用器材。常用的消防器材有消火栓、消防水带、水枪、灭火器、消防桶等。这些器材使用的机会虽不多,但不得挪做他用。

(一)正确选用灭火剂

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灭火剂:

1、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2、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灭火剂。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剂,应选用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3、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4、D类火灾:选用7150灭火剂及砂、土等。

(二)正确使用灭火器具

1、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广泛且较经济实用的灭火器具。可用于扑灭带电物体(低于5000V)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固体火灾等。使用时要注意:①喷射前最好将灭火器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但喷射时不能倒置,应站在上风一侧使用;②在保障人身安全情况下尽可能靠近火场;③按动压把或拉起提环前一定要去掉保险装置;④使用带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时,一只手一定要握紧软管前部喷嘴后再按动压把或拉起提环;⑤灭液体火(汽油、酒精等)时不能直接喷射液面,要由近向远,在液面上10厘米左右快速摆动,覆盖燃烧面切割火焰;⑥灭火器存放时不能靠近热源或日晒,防止作为喷射于粉剂动力的二氧化碳受热自喷,并注意防潮,防止干粉剂结块。

2、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带电物体及液体、气体类火灾;1211灭火器特别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电器设备、计算机房等火灾。使用时应注意:①露天灭火在有风时灭火效果不佳;②喷射前应先拔掉保险装置再按下压把;③灭火时离火不能过远(2米左右较好);④喷射时手不要接触喷管的金属部分,以防冻伤;⑤在较小的密闭空间喷射后人员要立即撤出以防止窒息;⑥灭火器存放时严禁靠近热源或日晒。

3、消火栓是消防灭火中主要的水源,分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内消防栓一般高在楼层或房间内的墙壁上,有玻璃门或铁门封挡,内配有水枪、水龙带。使用时应注意:①使用水龙带时应防止扭转和折弯,否则会阻止水流通过;②使用消火栓救火应先将水龙带一头接在消火栓上,同时将水带打开,另一头接水枪,一个人紧握水枪对准着火部位,另一个人打开消火体阀门;③扑救带电火灾前,必须先断电再用水灭火;④要注意防止用水灭火会给珍藏典籍、精密仪器等造成水渍侵害;⑤有的金属类火灾禁止用水扑救。

第二篇 防盗安全常识

一、如何安全使用银行卡

目前,利用窃取客户银行卡信息及密码,盗取钱款的案件时有发生。为避免损失,特提醒广大师生使用银行卡应注意如下事项:

1、银行卡设置的密码一般不宜使用出生日期、家庭电话、手机号码等容易被人破译的数字;

2、在购物消费或取款时不要随意将银行卡交给他人,按密码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3、不要将银行卡密码告诉或泄露给别人,一旦泄露应及时更换密码;

4、银行卡与居民身份证应分开存放;

5、银行卡被ATM机吞卡时应及时与银行联系,谨防犯罪分子利用银行名义骗取银行卡信息和密码;

6、银行卡被ATM上操作时,谨防他人偷窥密码,操作完毕后不要忘记将银行卡取出,同时交易或查询单据要妥善保管;

7、存、取款时发现ATM机等机体上有不明装置,请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

8、经常核对个人银行卡中的金额,适时更改银行卡密码,一旦发生银行卡被窃或遗失,应立即与该银行卡的银行联系并办理挂失手续,尽可能的避免个人损失。

二、乘车时如何防范扒手

1、在公交车站注意从马路对面车站下车,又到这边车站乘车的人。留意挤到车门口不上又退回来的人和欲上又不上最后却离开的人。注意几个人在一起故意造成拥挤的人,他们很可能是一个扒窃团伙。

2、上车后如果有一人拿着在面额钱币,焦急地在口袋中找零钱堵在门口时,很可能是扒手们的表演,这时要注意紧贴在你背后或手“扶”在你腰部催你上车的那个人,如果不留神,你腰间的手机和钱物很容易不翼而飞。

3、在车上不要挤在车门口,尽量往车厢里走。这时,站着和坐着的乘客要留意身边用拎在手上的衣物或拿在手上的报纸、杂志挡住你眼睛视线的人。这时候,你身上的财物很容易被“搬家”。

4、站在车厢里,要注意眼神不定、视线专往乘客的背包、提包、衣兜上瞟的人。还有那些有意无意用手往乘客的提包、背包触碰的人。这很可能是扒手在控察乘客包内物品的含金量,以便决定下不下手。

5、在乘车时谨防女扒手,特别要注意站在你身边,用身体的某些部位靠在你身上的女性。很可能你毫无察觉时,你身上的财物已被窃走。

三、宿舍防盗的基本方法

(一)学生宿舍的防盗工作,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要关好窗户锁好门,千万不要怕麻烦。同学们一定要养成随手关窗、随手锁门的习惯,以防盗窃者乘隙而入。

2、不要留宿外来人员。大学生应该文明礼貌、热情好客,但决不能只讲义气、讲感情而不讲原则、不讲纪律。如果违反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就有可能引狼入室而将会后悔莫及。

3、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应加强警惕、多加注意。作案人到宿舍行窃时,往往要找各种借口,如找什么人或推销什么商品等,见管理松懈、进出自由、房门大开,便来回走动、窥测张望、伺机行事,摸清情况、瞅准机会后就撬门扭锁大肆盗窃。遇到这种可疑人员,同学们应主动上前询问,如果来人确有正当理由一般都能说清楚。如果来人说不出正当理由又说不清学校的基本情况、疑点较多,可及时与学校保卫部门联系。

4、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包括宿舍、箱包、抽屉等处的各种钥匙,不能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以防别人复制并伺机行窃。

5、加强贵重物品的保管对于比较贵重的物品一般不要放在较显眼的位置,一段时间不需要用的应妥善的存放或交人看管。

(二)发生盗窃案件的应对办法

一旦发生盗窃案件,同学们一定要冷静应对:

1、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门,同时封锁和保护现场,不准任何人进入。不得翻动现场的物品,切不可急急忙忙地去查看自己的物品是否丢失。这对公安人员准确分析、正确判断侦察范围和收集罪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发现嫌疑人,应立即组织同学进行堵截,力争捉拿。

3、配合调查,实事求是地客观回答公安部门和保卫人员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不得隐瞒情况不报,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机关有义务,有责任为提供情况的同学保密。

4、如果发现存折被窃,应当尽快到银行挂失。

第三篇 防骗基本常识

一、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二、交友要谨慎,不交吃喝嫖赌游手好闲之人,不吃拿陌生人的东西,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二是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与人交往要区别对待,保持应有的理智。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查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如微尘”的上门客,态度要热情、处置要小心,尽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以避免给犯罪分子创造作案条件。

三、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在大学里,无论哪个学院、哪个专业,班集体总是校园中一个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帮助。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做是个人隐私,但必须了解,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绝对保密。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更适合安全需要,特别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帮助并避免受害。

四、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为了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制度,总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制度却是必不可缺的,况且,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第五篇 住宿安全

一、最基础的,就是贵重物品随身携带,离开房间时关好房门。

二、住宿其间旅客如有贵重物品而又携带不便,可交到服务台办理保管手续。(一般的星级宾馆都有这项服务)

三、不要在酒店房间内使用电炉、电饭煲、电熨斗等。也不要躺在床上吸烟(容易造成失火)。

四、易燃易爆品、放射性危险品是不能带进酒店的。更不得在房间里从事违法活动。

五、万一发生失窃,尽快通知服务台

防火防盗安全知识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室内活动日渐频繁,加上气候干燥,加剧了火灾的隐患;学期末将至,各类偷盗、骗局事件层出不穷,很多同学也放松了警惕,以下就防火安全、用电安全和寝室防盗、防骗等措施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一)防火方面:

一、公共场所防火

1、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使用明火。

2、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

3、进入公共场所一定要观察疏散标志和通道。

二、在有“严禁烟火”标志的地方要特别注意防火。

1、这些地方多是火灾的易发地或一些防火重要场所,如化工厂、汽车加油站、发电站、实验室、仓库等。

2、火灾的引发,往往是由于平时不注意防火安全,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提高防火警惕。更不能在“严禁烟火”的地方吸烟,否则会容易引起火灾。

三、遇到火灾要镇静,抓紧时间快报警

1、发生火灾,尽快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2、拨打“119”时要清楚发生火灾的地点,燃烧物和火势的大小。

3、在打电话的同时,应尽力扑灭初起的火源。

四、怎样逃生

1、看好楼房的示意图,选择好逃生路线。要走最近的安全通道,迅速逃离火灾现场。不能贪恋财物,而耽误了最佳逃生时间。

2、检查门窗烫不烫,若烫说明外面的火大。在外面火大的情况下不能开门,不能让浓烟跑近来。发生火灾时,许多人都是被烟熏昏迷后,在被烧死的。

3、千万不要乘坐电梯,要走安全通道。楼下着火,楼上的人应关闭通向走廊和阳台的门窗,在室内或阳台上待援,切忌跳楼和往楼下的火场跑。

4、防止烧伤,烟气熏呛和中毒。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俯身行走,热浪弱时起身快跑,烟气凶的地方一定匍匐前进,因为烟往高处走。

5、火灾时,从窗台逃生别慌乱。若你在底楼层居住,火灾时,情况危急,可利用绳索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栓在窗框,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顺绳滑下。在高层居住,火灾危急时,要大声呼救和发出明显信号,等待救援。若下层火势大,可向上层逃生。

(二)用电方面:

怎样预防常见用电事故?

1、不乱拉乱接电线。

2、更换熔断丝,拆修电器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

3、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电器时,人不要离开。

4、发现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异味时,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5、防止超负荷用电。

发生电气火灾怎么办?

1、立即切断电源。

2、用灭火器把火扑灭,电视机、电脑等着火应用毛毯、棉被等物品扑灭火焰。

3、无法切断电源时,应用无导电的灭火剂灭火,不要用水和泡沫灭火剂。

4、迅速拨打“110”或“119”报警。

5、如果电气用具或插头着火,切勿用手触碰电器用具的开关。

(三)寝室防盗

1、在宿舍内尽量少放现金,平时身边只需留有少量零用钱,教大数额的现金务必及时存入银行开设的活期帐户,并预留密码,以免失窃。切记将信用卡、密码和身份证三者分开存放:注意信用卡密码的保密,不要将自己的密码泄露给他人,不要以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家里电话号码等容易泄露的号码作为密码,不与其他卡(如201卡)使用同一密码。

2、钱包、随身听、文曲星等物品,切记妥善保管好,不要随手乱放在桌上、床上等显眼处,放入抽屉或箱子则应及时上锁;保管好电脑、手机、相机等贵重物品,平时不经常用到的,最好不要放在寝室;在宿舍内给手机充电时尤其要注意保管好手机,最好人不要离开。

3、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务必要锁好门、关好窗,特别注意不要忘记关阳台门;晚上临睡前,务必锁好门,即使在夏天也要如此,不要为了通风凉快而不锁门睡觉,否则很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4、短时间离开宿舍,如串门聊天、打开水及在洗手间洗漱、短时睡觉休息等时间,应将屋门关锁好,防止盗窃分子溜门行窃。

5、配备抽屉、衣柜等处的锁具时,应注意选择比较正规牌子的锁具,以免因钥匙的重开率太高而失窃。

6、上体育课或课余体育运动时,应妥善存放随身物品,不要将钱包、手机等物品和换下的衣物一起随意放在寝室。

7、保管好钥匙,随身携带,不要乱放在桌上、床上,以免给他人有偷配的机会;不要随意把钥匙转借给外来人员或交他人保管;如果不慎丢失钥匙,要尽快向宿舍管理部门反映并及时更换门锁。

8、宿舍内严禁留宿外来人员。有的学生违反宿舍管理规定,将久未碰面的小学、中学同学或老乡等,擅自留宿在寝室,有的还交给钥匙,放心地留他们单独在宿舍。这样的做法极易使某些人趁机在宿舍内实施盗窃,将宿舍内的现金及贵重物品席卷而空。

9、特别注意来宿舍推销商品的外来人员。他们推销的文具、生活用品,不仅质量不能保证、价格不低,而且他们往往趁寝室无人之机,入室实施盗窃,有时还会利用学生没经验,以高价推销低廉的商品进行诈骗。如发现有推销人员,务必及时向宿舍管理员、公寓住宿中心报告或向保卫部门报告,或直接将其扭送到保卫部门。

10、节假日、假期离校,不要将贵重物品留在宿舍,应随身带走,以免发生被盗等意外情况。

(四)防止上当受骗

1、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

2、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自己的银行卡号、姓名及个人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把自己的通信工具借给素不相识的人使用。不要随意告诉任何人(特别是素不相识的人)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或者其他联系方式。

4、不要轻易在网络上留下自己详细的联系方式和个人基本情况,以防被人窃取。

5、为取得你的信任,对方会提供一些伪造的证件(身份证、学生证等),这时应仔细辨别其真伪,防止受骗。

6、不要相信手机上发来的“中奖:短信,最好的办法是不予理睬。

7、天上不掉馅饼、拒绝上门推销。上门推销物品不要轻易购买,如签字笔、笔记本、相册、钢笔等文具、化妆品、洗发水、运动鞋,或笔记本电脑等物品,极有可能以伪劣产品或数量短缺等方式进行诈骗。

8、防人之心不可无。你可以诚恳地对待你的网友,但仍需要保留一些戒备之心。网络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注意在网上保护自己吧!即使是美丽的草原上也会有游荡的恶狼。

9、做兼职也要谨慎。同学做兼职尽可能通过组织到人才市场、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双向选择,这是主要渠道。对那些招聘兼职人员的单位合法手续、信誉度、所从事的项目等认真核实,特别是网络营销公司,不要轻率自找门路。

10、遇到其他自己判定不了的情况时,请及时与班主任或辅导员联系。

下载处理与下属的矛盾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处理与下属的矛盾的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如何处理下属关系

    领导如何处理下属关系 不同的角色决定我们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侧重点,应该怎样在上级和下属的角色转换中找到平衡点,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提高的方法! 一、身为下属的时候 尽职尽......

    矛盾排查处理情况

    矛盾排查处理情况一、领导重视。 我局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新年伊始,专门召开党委会讨论信访稳定和平安建设工作,会上总结了上年度信访稳定和平安建设工作,安排部署本年度工作......

    如何处理教师职业与信仰的矛盾

    如何处理教师职业与信仰的矛盾 ——主仆吴维僔的见证和教导 两种身份和其间的关系 在主的光照之下,我感到现在我有着两种身份,一个是教师的身份、另一个是基督徒的身份。既......

    如何处理代课老师与学生的矛盾

    如何处理代课老师与学生的矛盾如果我班上学生与代课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我的处理方法如下:1.首先先代替那个学生给代课老师道个歉,毕竟学生应尊重老师。然后先询问代课老师矛盾发......

    冲突处理与矛盾解决 教案

    课题:冲突处理与矛盾解决 课时:1课时 课型: 分组讨论 授课老师:冯进云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处理好自己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2、 能妥善处理矛盾和冲突; 3、 能有效的防范冲......

    如何处理下属犯错的问题(精选)

    如何处理下属犯错的问题 关注员工成长,鼓励员工勇于犯错,但不允许重复犯错 有领导总是在批评下属说“你怎么这么笨,做什么都不行?做什么都犯错?”,但领导似乎都忘记了自己以前做同......

    地基种类与 处理方法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软弱地基的处理变的越来越重要,软弱地基处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速度,而且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地基处理的研究一直是土木工程的一个热点,......

    领导与下属(★)

    1、去影响具有“影响力”的人我们需要首先掌控住两类人,一类是团队的副手。因为在我们空降之前,正职空缺,他作为团队最高职位一直在代理正职的职权,并在团队中拥有权威,他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