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

时间:2019-05-14 22:0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

第一篇: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

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

爱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水污染物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2.防止水体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

(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加强水质监测)

(1)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如:不使用含磷洗衣粉。)3.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1)提高水的利用效率。(2)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3)污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

(4)“一水多用”(使用淘米水浇花、冲厕所等)。

水的净化

1.自然界中的水:一般是混合物 2.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也可以吸附溶于水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2)过滤操作仪器: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 操作要点:“一贴 二低 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待滤液体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中部;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滤纸与漏斗内壁间有气泡:减慢过滤的速度。

过滤两次仍然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接滤液烧杯不干净。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3)自来水厂净水时,需要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的步骤,但是没有蒸馏和煮沸的步骤。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属于物理变化。(4)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 ;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生活中净化水的方法)、离子交换法、药剂软化法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人长期使用易患结石;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5)两种可以认为是纯净物的水:蒸馏水、去离子水

水的组成

一、水(H2O)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1)实验现象:正、负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化学反应

(3)检验:

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4)O2和H2的体积比小于1/2的原因:氧气相对氢气更易溶于水;氧气与电极反应。(5)实验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元素种类不变); ②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③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④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二、氢气(H2)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2.化学性质:

可燃性:(化合反应)

《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

〔可燃性气体(如H2、CO)点燃前,要验纯〕 3.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无色液滴产生 4.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冶炼金属

三、物质的分类 基本概念: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化学式的含义:以水的化学式H2O为例

①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

《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思考】说出符号H、2H、H2、2H2、2H+、2H+、H2O、2H2O的意义。3.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1)单质

(2)化合物

(3)含原子团的化合物的读法

①含有OH的化合物一般读作:“氢氧化某”;

②含有NO3、CO3、SO4、PO4等的化合物,一般根据原子团和另一元素的名称从右到左的顺序读作:“某酸某”。

二、化合价

1.化合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上方标出化合价,“+”、“-”写在前,数字写在后。

《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 2.掌握元素的化合价,请注意掌握以下几点规律:(1)①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②在化合物中,通常氢显+1价;氧显-2价;③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2)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可显不同的化合价。(3)使用化合价的规则是: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4)掌握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是在化学反应中相对稳定的原子集团,又叫做根。3.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熟记)化合价实质要认准 金正非负单质零 许多元素有变价 条件不同价不同 +1价钾钠氢和银 +2价钙镁钡和锌一、二 铜汞二、三铁 +3价金属铝和金

氟氯溴碘-1价 氧硫-2价(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1价硝酸氢氧根-2价硫酸碳酸根-3价的是磷酸根 +1价的是铵根

4.化合价的应用(1)已知化合价写化学式

书写方法:正价前 负价后 化合价 标上方 先化简 后交叉(2)已知化学式求化合价

方法: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求解。一般先标出不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后标出可变价元素。

《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 HNO3、H3PO4、N2O5、NH3、HClO、CuSO4 5H2O、(3)由原子团的化合价,求其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方法:根据原子团化合价等于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进行求解。

SO42-CO32-PO43-NO3-NH4+ R2O72-HnRO4 NH4NO3

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Mr):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2.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类型(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求O2、NH4NO3、Al2(SO4)

3、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方法:质量比=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例:求CO2、H2SO4、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100%(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份数=100%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附 化合价与书合法的

离子符号的写(元素化价的表示方及其与离子对应关系)

《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

《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

第二篇:2012年中考化学重难点归纳探究

2012中考化学重难点归纳探究

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1.重点要掌握的14种物质

三种单质(O2、C、Fe)四种氧化物(CO2、CO、H2O、CaO)、两种酸(HCl、H2SO4)两种碱[NaOH、Ca(OH)2]、三种盐(NaCl、Na2CO3、CaCO3)

建议让学生自己整理相关内容的知识体系。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和选择依据,以及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气的验满方法;铁、镁、磷、铜等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等。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药品选择,二氧化碳的验满、检验方法(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与紫色石蕊试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等。

4.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碳单质之间的三角转化。

5.碳单质、氢气、一氧化碳的性质。

6.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7.空气的成分;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大气污染及防治。

8.溶液的组成;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外界条件对溶解速率的影响;饱和溶液的涵义与判断;溶解度的涵义,会用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问题;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等。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仪器,步骤和误差分析等。

10.过滤操作所用的实验仪器,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11.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硬水软化的方法;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水污染及其防治;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等。

12.常见金属的物理通性和特性。

13.金属活动性顺序即相关应用。能根据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能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现象。

14.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铝、铁、铜分别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

15.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合金的性能和应用;金属锈蚀的原因和防止方法;金属资源、材料及其回收等。

16.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反应实质、现象描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符号的书写;中和反应的实质和应用等。

17.利用酸的性质解决鉴别、制取、除杂、保存等问题;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常见酸、碱、盐的用途等。

18.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三者的转化关系;氧化钙做干燥剂的原因及干燥剂变质的问题;氢氧化钠固体可做干燥剂的原因,以及氢氧化钠等碱需密闭保存的原因;探究、检验氢氧化钠等碱变质后的产物;利用碱的性质探究中和反应

19.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与pH值之间的关系;指示剂与酸性、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等。

产物等。

20.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的俗名、来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用途和存在,以及它们各自的特性。

21.常见化肥的分类;铵态氮肥的鉴别,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化肥合理使用的必

要性等。

二.物质构成的奥秘

1.物质的分类,能根据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分辨其类别,是混合物或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金属或非金属,酸、碱、盐或氧化物等;能识别有机物。

2.能利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能看懂微观示意图;知道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会认原子结构示意图,会写常见离子或原子团的符号。

3.按顺序熟记1~20号元素;能看懂元素周期表;知道地壳中前四位的元素。

4.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化合价;能判断对化学式描述的正误,或根据描述找出正确的化学式;会算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掌握质量分数的计算。

5.有针对性的多找含有图像的选择题练习,尤其是多练微观示意图的理解和相关判断。对于有关化学式的描述,即化学式的意义的题目,要记住典型的正确说法,也要知道典型的错误说法。能根据化学式计算:①相对分子质量,②元素的质量比,③元素的质量分数。

三.物质的化学变化

1.能分辨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能根据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尤其是置换反应的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知道催化剂的作用。

4.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5.能正确书写课本上重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重要的化学方程式有:实验室制氧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碳三角”。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1.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尤其是水灭火的解释。

2.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燃料,知道它们均是混合物,知道一些常见的石油化工产品,如塑料、合成橡胶等。

3.能根据名称区分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知道简单的鉴别方法,知道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能说出常见的污染大气、污染水体的物质。能说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措施和方法。

5.知道营养素的分类、存在。

五.中考“实验探究”命题分析:

(一)常见命题形式

1.给出正确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要求归纳实验的结论,或解释实验目的;

2.给出实验方案,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正确性,并改进实验方案;

3.给出实验的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

(二)热点探究问题

1.探究氧气的制法和性质问题

A.探究催化剂的特征B.探究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分数

C.制氧气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

A.探究CO2气体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程度的探究

5.碳、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氧化铁,对残留固体成分的探究

6.金属性质的探究

A.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设计B.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优先顺序问题

C.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铁粉在食品保鲜时的作用)

7.酸、碱使指示剂变色问题

A.探究酸溶液中的哪种微粒使指示剂变色?

B.探究碱溶液中的哪种微粒使指示剂变色?

8.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其它在溶液中的反应进行程度问题的探究

9.生石灰、熟石灰或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探究

10.燃烧条件的探究

(三)探究题答题策略:

1.看懂题,2.回归课本知,3.用化学思维思考,用化学语言回答,4.表达准确。

第三篇:化学必修一 人教版 重难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聚焦

1.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和分离方法。

2.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操作。

3.离子的检验及检验试剂的选择。

4.物质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5.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6.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7.有关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数、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之间转化的计算。

8.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二、知识网络

本章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两节内容,其知识框架可整理如下:

1.实验安全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避免或减少实验事故的前提,然后在实验中要注意五防,即防止火灾、防止爆炸、防止倒吸引起爆裂、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防止暴沸。

2.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1)创伤急救

用药棉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若有碎玻璃片要小心除去,用双氧水擦洗或涂红汞水,也可涂碘酒(红汞与碘酒不可同时使用),再用创可贴外敷。

(2)烫伤和烧伤的急救

可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的KMnO4溶液轻擦伤处到皮肤变棕色,再涂烫伤药膏。

(3)眼睛的化学灼伤

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如为碱灼伤,再用20%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4)浓酸和浓碱等强腐蚀性药品

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被腐蚀。如果酸(或碱)流在实验桌上,立即用NaHCO3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只有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如果碱性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5)扑灭化学火灾注意事项

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钙粉、镁粉、铝粉、电石、PCl3、PCl5、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等着火。

②比水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等烃类、醇、醚、酮、酯类等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比水密度大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CS2着火,可用水扑灭,也可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③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是敞口器皿可用石棉布盖灭。蒸馏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燃着,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件堵塞冷凝管口,应先停止加热,再行扑救,以防爆炸。

3.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体与固体混合物:若杂质或主要物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二者均易溶,但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差别较大,可用重结晶法;还可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除去,然后再结晶得到主要物质。

②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若固体不溶于液体,可用过滤法;若固体溶于液体,可用结晶或蒸馏方法。

③液体与液体混合物:若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若互溶在一边且沸点差别较大,可用蒸馏法;若互溶在一起且沸点差别不大,可选加某种化学试剂萃取后再蒸馏。

④气体与气体混合物:一般用洗气法,可选用液体或固体除杂试剂。

(2)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分离和提纯方法

分离的物质

主要仪器

应用举例

倾 析

从液体中分离密度较大且不溶的固体

烧杯、玻璃棒

分离沙和水

过 滤

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

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

粗盐提纯

溶解和

过 滤

分离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

分离食盐和沙

离心分离法

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

离心试管,离心机

分离泥和水

结 晶 法

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

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分离油和水

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

用苯提取水溶液中的溴

从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

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牛角管、温度计

从海水中制取纯水

分离两种互溶而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

石油的分离

分离两种固体,其中只有一种可以升华

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圆底烧瓶

分离碘和沙

除去混合物中的气态或固态杂质

干燥管或U形管

用活性炭除去黄糖中的有色杂质

色层分

析法

分离溶液中的溶质

层析纸及层析试剂

分离黑色墨水中不同颜色的物质

4.离子的检验

一般来讲,阳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阴离子,阴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阳离子,并要求具有特别的明显现象。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及其添加顺序,以避免干扰离子的干扰。

待检离子

选用试剂

反应现象

Al3+ NaOH 白色沉淀,碱过量后沉淀溶解

Fe3+ KSCN 出现血红色溶液

Ca2+ Na2CO3 HCl 白色沉淀,加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l-

AgNO3 HNO3 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SO42-

BaCl2或Ba(NO3)2 HCl或HNO3 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

CO32-

CaCl2或BaCl2 HCl或HNO3 白色沉淀,加酸后产生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3)有关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守恒):

C(浓)·V(浓)==C(稀)·V(稀)

(4)溶质质量分数(W)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的转化:(注意其中的单位换算)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常用规格有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其规律,如500 mL的容量瓶。并且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其是否漏水。

(2)配制步骤,所用仪器及注意事项 配制步骤

使用仪器

注意事项

计算

——

固体求溶质质量,液体求其体积。

称量/量取

托盘天平或滴定管

(量筒)、小烧杯

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量筒量取液体后不需要洗涤。

溶解/稀释

烧杯、玻璃棒

溶解要在小烧杯中,切不可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

冷却

——

将液体恢复到室温(20℃)

转移

一定体积的容量瓶

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失

洗涤

——

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振荡

——

使溶液充分混合定容

胶头滴管

加水至刻度线1—2 cm时,用胶头滴管滴加,并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相切。

摇匀

——

两手握住容量瓶,上下颠倒摇匀。

装瓶贴签

试剂瓶

容量瓶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

具体要做到:移量要精确,溶解要安全,冷却要充分,洗涤要洁净,定容要准确,混合要均匀。

(3)误差分析

由公式知,凡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或使溶液体积增大的操作,都会使c偏低,反之偏高。

三、方法整合

本章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两节内容,就其主要题型有:(1)实验安全知识及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识别;(2)混合物分离和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3)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等分离方法的选择根据、涉及的化学仪器及操作过程等;(4)常见离子(SO42―、CO32―、Cl―、Ca2+等)的检验;(5)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的辩析理解;(6)有关化学计量的简单计算;(7)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等。无论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还是化学计量,都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所以这就要求理解准确,应用到位。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2.离子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4.分散系

胶体

二、知识网络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剂和还原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等。

4.分散系、胶体的性质(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

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②胶体的特性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

1.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的反应)。

2.金属铝的化学性质(与强酸、强碱的反应)。

3.金属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4.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5.氧化钠、过氧化钠的性质(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

6.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7.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与强酸、强碱的反应)。

8.铁的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的性质。

9.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性质。

10.铁盐、亚铁盐的转化。

11.金属离子的检验。

12.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二、知识网络

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可横向整理,即按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盐进行分块对比整理。

1.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顺序 Na

Al

Fe

Cu 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

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减弱

与空气中氧气的反应 易被氧化 常温时能被氧化 加热时能被氧化

与水的反应 常温可置换出水中的氢 加热或与水蒸气反应时能置换出水中的氢 不与水反应

与酸的反应 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 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

反应剧烈(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反应程度依次减弱(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能跟浓硫酸、浓硝酸反应

与盐的反应 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钠会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

与碱的反应 不反应 Al 可以与碱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不反应

2.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对比

金属氧化物 Na2O Na2O2 Al2O3 Fe2O3 CuO 颜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红棕色 黑色

与水反应 生成NaOH 生成NaOH和O2 不反应 与CO2反应 生成Na2CO3 生成Na2CO3 和O2 不反应

与盐酸反应 生成NaCl 和H2O 生成NaCl 和H2O2 生成AlCl3 和H2O 生成FeCl3 和H2O 生成CuCl2 和H2O

与NaOH溶液

反应 与水反应 与水反应 生成NaAlO2和H2O 不反应

由金属直接

制得的方式 金属钠直接 露置在空气中 点燃或加热

金属钠 金属铝的氧化膜或在氧气中点燃金属铝 生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 在空气中加热 金属铜

3.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对比

金属氢氧化物 NaOH Al(OH)3 Fe(OH)2 Fe(OH)3 Cu(OH)2

颜色 白色固体 白色胶状沉淀 白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蓝色沉淀

与盐酸反应 生成NaCl 和H2O 生成AlCl3 和H2O 生成FeCl2 和H2O 生成FeCl3 和H2O 生成CuCl2 和H2O

加热 对热稳定 生成Al2O3 和H2O 隔绝空气加热生成FeO和H2O 生成Fe2O3 和H2O 生成CuO 和H2O 与NaOH 溶液反应 —— 生成NaAlO2 和H2O 不反应

制备 ①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 ②氯碱工业 铝盐与过量

氨水反应 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对于某一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我们可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纵向对比整理:

4.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5.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6.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7.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请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写出4~7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8.常见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1)Na+:焰色反应:火焰颜色呈黄色。

(2)K+:焰色反应:火焰颜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3)Ag+:加盐酸或可溶性的氯化物,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

(4)Ba2+:加硫酸或可溶性的硫酸盐,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

(5)Ca2+:加可溶性碳酸盐,生成白色沉淀;加强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Al3+:加NaOH溶液,先出现白色胶状沉淀,后逐渐溶解。

(7)Fe2+:①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②加KSCN溶液不变色,加氯水后溶液变红色。

(8)Fe3+:①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②加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1、SO42-检验:① 加稀盐酸,无变化 ② 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a2+ + SO42- == BaSO4↓

2、CO32-检验:①加入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O32- + 2H+== H2O + CO2↑

Ca2++2OH②氨气与酸: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3、铵盐与碱反应:

NH4NO3+NaOH △

NaNO3+NH3↑+H2O 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 2H2O(实验室制氨气)

4、铵盐不稳定性:NH4Cl △

NH3↑+HCl ↑

NH4HCO3 △

NH3+H2O+CO2 ↑

5、HNO3强氧化性:4HNO3(浓)+Cu==Cu(NO3)3+3NO2↑+2H2O 8HNO3+3Cu==3Cu(NO3)3+2NO↑+4H2O

6、雷雨发庄稼

N2 + O2 放电

2NO

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公式:n=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公式:n=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

②微粒的大小

③微粒间的距离 气体体积主要决定①微粒的数目

②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公式:n=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B=nB/V

nB=CB×V

V=nB/C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使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其它知识

1、固体颜色:

淡黄色固体: Na2O2 , S

2、颜色反应:

Na元素:黄色;

K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3、沉淀颜色:Mg(OH)2 白色;Fe(OH)2 白色; Fe(OH)3 红褐色; Cu(OH)2蓝色

4、离子溶液颜色:Fe2+ 浅绿色;Fe3+ 黄色;Cu2+ 蓝色

5、气体颜色:NO2 红棕色;Cl2 黄绿色

6、Al、Fe在冷的浓H2SO4、浓HNO3中发生钝化。

7、漂白性物质:SO2(化合漂白,暂时性);

新制氯水、Ca(ClO)

2、HClO、O3(氧化漂白,永久性)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OH-与NH4+、Al3+、Fe2+、Fe3+、Cu2+、Mg2+、Ca2+; H+与CO32-、HCO3-、SO32-、SiO32-、ClO-Ag+与Cl-;

Ba2+ 与 SO42-、CO32-;

Ca2+与 SO42-CO32-、CO32-

第四篇:2018中考物理测量的初步知识重难点知识点整理

2018中考物理测量的初步知识重难点知识点大

全整理

知识点是学习各门课的关键,应用越来越广泛了,我们必须好好来学习知识。对此查字典物理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2017中考物理测量的初步知识。详情如下:

1.长度单位及其换算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为了使用方便,还有一些比米大的和比米小的导出单位,主要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米=10 千米;? ? ?1米=10分米;? ? ? 1米=10 厘米;? ? ?1米=10 毫米;

1米=10 微米;? ? ? 1分米=10厘米;? ? 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 微米.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在使用刻度尺前,必须先对刻度尺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观察:

(a)零刻度线是否完好,有无磨损.如零刻度线是完好无损的,则可以用此刻度线为测量的起始位置,如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必须另外确定一个完好的刻度线作为测量时的起始位置,但读数时要注意减去起始位置前的数字.(b)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就是指刻度尺的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由该数值才能确定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c)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量程就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做到下面几点:

(a)尺放正、不歪斜,使刻度尺边缘与被测物边缘齐平.(b)刻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物.用较厚的尺测物体的长度时,要特别注意做到这一点.(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而且要正对刻度线.(3)正确记录好测量结果.测量应记录的数字是由准确数字和估计数字两部分组成,准确数字是指由刻度线直接表示出来的数字,也就是指最小刻度值以上的各位数字;估计数字是指最小刻度值下一位的数字,这数字虽已不准确,但和准确数一样都属于有效数字,都应记录.测量结果必须要有单位,没有单位的结果是毫无意义的.(4)要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刻度尺.在实际测量时,应根据被测物的长度和测量所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确定所用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例如,为了安装玻璃而测量窗户的长度,则应准确到毫米,就要选择最小刻度是毫米,量程大于玻璃长度的刻度尺较适宜;如果为了给此玻璃窗配窗帘而测量窗户的长度,则选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米尺就可以了.3.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方法(1)累积法 ?用一般的刻度尺是不能直接测量出一些尺寸很小的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的,但如果把很多这样相同尺寸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能够测量出累积起来后的总量,再用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就能得到每一个物体原来的长度或厚度.例如用累积法可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或测量出一根细铜丝的直径.(2)替代法 ?用替代法可以较方便地测量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圆形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3)平移法 ?用平移法较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4.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位置的改变则是静止的.(3)整个宇宙是由不断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听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的.5.速度和平均速度

(1)速度在物理学中是用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的,且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因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v=s/t

(3)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断变化的,即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断变化的.(4)平均速度就是用来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s/t这里的v只表示物体在t时间内或s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6.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除此以外,还有厘米/秒,千米/时......对这些复合单位,不仅要求能够会读、会写、会说明它们表示的意思,还要会进行单位换算.这篇2016中考物理测量的初步知识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第五篇:2013中考化学实验题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

现象是。

(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

① 加热氧化铜 ② 检验氢气纯度 ③ 停止加热 ④ 通入氢气 ⑤ 停止通入氢气。

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5)实验过程中,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事故。

2.某同学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还要防止反应后多余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他准备了甲、乙、丙、丁四个装置(丙装置中的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丁

(1)装置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2)实验进行时,各装置口的连接顺序为:A接,接,G接。

(3)C处放出的气体为,应处理。

(4)装置丁中反应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装置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CO2、H2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中试剂足量):

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浓H2SO4无明显变化,D中氧

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于是他得到如下结论:气体中① 肯定不含CO2;② 肯定含CO; ③ 肯定含H2O(气);④ 肯定含H2;⑤ 可能含N2。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为使实验得到正确结论,须将上...述实验中的仪器装置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排列顺序是(填代号)。其中C中浓H2SO4的作用是F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4.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来进行实验,水应从端通入。5.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回答:

(1)用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气体应选(填序号,下同)______;用固体受热反应产生气体应选_____;收集难

溶性气体应选______;收集常温下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_______。

(2)A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受热后试管________;B中的长颈漏斗末端应伸至液面以下,可以防止产

生的气体_______。伸进D、E中的导管均应接近集气瓶底部,是为了将瓶中的空气________。(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请根据甲烷的性质回答:

① 制取甲烷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② 收集甲烷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_。

6.今有A、B、C三种无色气体和D、E、F三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A+C→B;② B+D→A ;③ D+E→B+Cu。(1)根据以上反应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_ C._______D._______ E.________

(2)F为制取C

7.填空回答问题:

(1(28.某学生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根据该学生设计的装置和所要达到的实验目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气中含有(写化学

式),若要制出纯净、干燥的氢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的一种装置是,该装置中药品的作用是。

(3)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 加热② 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 熄灭酒精灯⑤ 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2)若用装置C制取CO2,并把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较长时间一直未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生成的CO

2中混有气体。

(3)D是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①中的现象是;②中的现象是。尾气应该,以防止和控制尾气中的对空气的污染。

【试题答案】

1.解析:本题是一道以氢气有关知识为主线,融合实验操作、清除杂质、气体、现象观察分析和物质检验等为一体的综合题。设计意图是:检查对氢气各种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所学各种化学知识能否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程度的全面检阅。这类题的解决方法是:抓牢主线,认真审题,周密思考各种所给物质及仪器的性质和用途,弄清各自的作用,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层层推进,把问题解决。现分析如下:

(1)根据题目要求,A中生成的气体到达D时,除氢气外不得有其他杂质。所以,B、C的作用是除掉氢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氯化氢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水蒸气可用浓硫酸除去。为保证进入D中的氢气干燥,C中应装浓硫酸,B中盛氢氧化钠。

(2)由于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它易吸水变成蓝色晶体。所以,E中可盛无水硫酸铜,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色。(3)硝酸银跟氯化氢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B中盛硝酸银溶液。(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可简单概括成八个字:“一通;二点;三撤;四停”。含义是:第一步通入纯氢气;第二步点酒精灯加热;第三步撤去酒精灯;第四步停止通入氢气。记准这个顺序,正确选择答案就容易了。(5)不纯的氢气点燃时会发生爆炸。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干燥氢气(2)无水硫酸铜白色变成蓝色(3)硝酸银溶液(4)②④①③⑤(5)爆炸 2.答案:

(1)吸收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因为NaOH溶液质量分数大,NaOH极易溶于水;而Ca(OH)2质量分数小,属微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吸收CO2常选用NaOH,不用Ca(OH)2。(2)A接E、D接F,G接B。(3)CO,点燃法(4)黑色粉末变红(5)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3.解析:此题为2000年中考题,是一道综合推断、鉴别、除杂的实验题。因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判断混合气体中肯定含有CO2气体。因先经过石灰水后经无水CuSO4,有颜色改变,无法确知使无水CuSO4变蓝的水的来源,故不能断定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2O(气)。同理,还原CuO后,经过石灰水而后经无水CuSO4,同样不能断定水的来源,因此无法确知是否含有H2。

答案:不正确的结论是①③④,正确顺序为BACDFE。浓H2SO4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F无水CuSO4的作用:证明D中是否产生水,从而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2。

注:欲证明水的存在,应将无水CuSO4放置在装置的最先,以防气体流经其它试剂洗瓶带出水蒸气而影响判断。欲证明H2的存在,应将无水CuSO4放置在还原装置后的第一个位置。

4.解析:设计本题的意图是考查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由于题中所示的装置及用途,教材上没做专门介绍,所以,需要学生结合题意和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探索进行解答。不难推断:将气体由A或B通入时会出

现以下几种情况:①瓶中加入液体时:气体由A通入液体会从B导出,由B通入气体会把瓶中的液体从A排出。② 瓶中不加液体时:由A通入的气体会从B导出,由B通入的气体会从A导出。因此,向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液体(不超过1/3容积),由A通入气体时,可进行洗气与检验操作(本题的洗气操作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可选用易吸水且跟CO2不反应的浓硫酸;而证明CO中混有CO2的检验操作,应选用跟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跟CO不反应的澄清石灰水);向瓶中加满水,由B通入气体,能进行排水法收集气体;瓶中不加任何液体,由A通入气体可进行向上排气法收集气体,由B通入气体可进行向下排气法收集气体。

答案:

(1)浓硫酸

(2)澄清的石灰水(3)B;B;A

5.(1)B;A;C;D

(2)炸裂;从长颈漏斗逸出;排净(3)① A;② C;E

6.(1)CO;CO2;O2;C;CuO MnO

27.(1)A、C;检验其纯度(2)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8.(1)所制得的CO2中含有HCl;将浓HCl换为稀HCl(2)紫色的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3)Ca(OH)2+CO2== CaCO3↓+H2O

9.(1)A;澄清的石灰水(2)HCl;C;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3)③、②、①、⑤、⑥、④

10.(1)B;检验甲烷的纯度(2)氯化氢

(3)黑色的CuO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气球收集或点燃;一氧化碳 11.(1)① D② B③ CAD(2)C;BCAD

12.(1)除CO2,在瓶内装入NaOH溶液,a进b出。(2)排水取气,在瓶内装满水,b进a出。

(3)证明CO2,在瓶内装入Ca(OH)2溶液,a进b出。

还可用于排空气取气,若向上排空气,应a进b出;若向下排空气,应b进a出。

下载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化学电解水实验和化合价重难点知识大汇总,期中考试必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化学全书重难点全册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九年级化学全书重难点全册 九年级化学全书重难点全册.doc 第一讲 走进化学世界 1、什么是化学? 2、怎样学习化......

    化学实验知识专题归纳1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资料系列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专题归纳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

    2010中考化学知识总结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生石灰、氧化钙:cao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

    2010年中考复习专题——化学实验

    2010年中考复习专题-----化学实验(和平)9.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化肥,最简便方法鉴别这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实用性。下列区别化肥的方法正确的是A.NH4Cl......

    石家庄中考化学实验07-13

    三、实验探究题36.在实验室里常采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图15所给仪器可以组装出多套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中考化学探究实验及简答题归纳

    中考化学探究实验及简答题归纳1、某工厂排放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经测定废水的pH小于7,这种废水对人畜和农作物均有害,为了回收废水中的铜和降低废水的酸性,通常往废水中加......

    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目录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重点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掌握并能区分出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3.学会观察分析整理资料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