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分析与思考
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分析与思考
一、种植业仍是农村劳动力从业的主要渠道
随着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种植业不论在经营方式、种植方法及品种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2006年,惠城区改变了传统的粮食种植方式,采用抛秧种植技术,机械化耕作面积不断扩大,加大了设施农业的投资力度,一大批名优梅菜、甜玉米开始大批量的种植,他们抓住机遇,围绕特色种殖、精品蔬菜二大产业做文章,发展绿化食品,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并从中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第一产业内部有65069人从事种植业,占第一产业人数的91.8%,因此,种植业仍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二、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职业适应能力差
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在家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2006年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按户籍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外出从业劳动力共有44410人,其中未上学的有42人,小学学历的有2507人,初中学历的有36585人,高中学历的有442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856人,分别占外出总数的0.09%、5.65%、82.38%、9.95%、1.93%;户籍从业劳动力数量共有155785人,其中未上学的1666人,小学学历的有28569人,初中学历的有110288人,高中学历的有1334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1917人,分别占在家总数的1.07%、18.34%、70.79%、8.57%、1.23%。外出劳动各种学历所占比重与在家各种学历所占比重对比分别是:未上学的低0.98个百分点、小学学历的低12.69个百分点、初中学历的高出11.59个百分点、高中学历的高出1.38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高出0.7个百分点。从以上数字可清楚反映,外出劳动力的受高教育程度的人数比重明显比在家劳动力受高教育程度的人数比重高,这也是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高于在家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素质上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在行业选择上的局限性,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及其他一些行业,大多数从事的是简单劳动。
三、农村从业劳动力数逐渐减少,文化程度结构明显改善
2006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83716人,从业劳动力总量达到152043人,比1996减少2.7%。其中,农业从业劳动力70915人,比1996年下降23.94%;非农业从业劳动力81128人,比1996年增长28.63%;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平缓中减少,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是大幅度下降,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是大幅度上升的,这也反映了目前惠城区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方向逐渐从农业转向了非农业。
90年代以来,我区持续加大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广泛开展扫盲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全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文化程度结构不断改善。据第二次农普资料显示,在全部农村从业劳动力中,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农业常住从业劳动力数量分别为: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所占比重逐年降,2006年占的比重是33.03%,比1996年的52.51%下降了19.48个百分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业劳动力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6年占的比重是66.97%,比1996年的47.49%上升了19.48个百分点,其中上升最多的是初中程度的所占比重,2006年初中程度的从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是62.06%,比1996年的42.90%上升了19.16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已成为农村劳动力中比重最大的群体。按受教育程度分的非农业常住从业劳动力数量分别为:2006年,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比1996年下降了13.2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比1996年上升了13.24%,其中上升最多的也是初中程度的所占比重,2006年初中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重是69.29%,比1996年的60.47%上升了8.82个百分点。无论是农业还是非农业,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结构都在不断的改善当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大幅度减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大幅度增加,这是我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的表现之一。
四、农村从业劳动力非农化就业趋势显著地区差异较大。
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趋势日渐显著,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明显上升。据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区主要从事非农业人员数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已由1996年的40.35%上升到53.36%。同时各地由于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在地区间的差异较大。以2007年各镇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分组标志:我区7000元以上的桥东、惠环、小金口、陈江三办事处,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劳动力占他们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20.07%,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高达79.93%,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26.57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51.03%,第三产业比重为28.9%;7000-5000元的龙丰、江南、江北、河南岸、沥林、水口、马安七个镇办,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劳动力占他们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34.52%,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为65.48%,比全区水平高12.1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41.91%,第三产业比重为23.57%;5000元以下的三栋、汝湖、潼湖、潼侨、横沥、芦洲六个镇办,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劳动力占他们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75.8%,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仅为24.2%,比全区平均水平低29.16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14.94%,第三产业比重为9.26%。
存在主要问题
从惠城区近十年间农村劳动力发展变化特点及其社会经济环境来看,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有的将长期贯穿于全区农村现代化的始终。
(1)农村劳动力数量仍然庞大,剩余劳动力总量仍在日益增加。(2)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仍较低下,制约了向非农产业的转移。(3)目前惠城区,低级劳动力市场竞争过度,高级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在总量上制约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水平。(4)城市化进程缓慢和城市自身就业的压力,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空间。
对策建议
1、优化农业内部就业结构,扩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1)狠抓观念转变,扩宽生产门路,促进农业内部劳动力的合理分布。今后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必然针对本地资源现状,突破农业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局限,因地制宜,广开门路,促进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合理分布转移。在种植业生产内部,要提高土地生产率,向种植业的深度、广度发展。在大农业内部,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种养业和特色农业。同时要逐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变农村效益低的状况,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利益分配的合理化,不断提高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程度,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整个农业劳动力布局的合理化。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流向。
一是要大力发展批发零售餐饮业,完善市场建设。各级政府要在完善、充实专业市场的同时,培育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二是要积极发展交能运输业。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中、小型运输队伍,加强供需联系,提高运输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益。三是要利用农村站、农科教中心的持术力量,发展农村使用、修理、保养指导等修理业、咨询业和社会服务业。四是要发挥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发展农村金融业。五是要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各地要充分利用独特的农村旅游资源,积极开发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农业特色的旅游景点,六是要利用农村相对广阔的地域,发展综合开发的房产业和仓储业。七是要结合本地传统习俗和土特产,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第三产业体系,最大程度地扩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2、强化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市场观念、品牌意识的增强,许多农民愿意接受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根据2006年农村住户调查年报资料统计,当年农村劳动力受过培训的仅有10.1%,其中由政府组织培训的人数占受过培训人数的仅有13.5%,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转变就业观念,使无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单一从事传统农业经营的群体更多地了解潜在致富的门路,对闲置农村劳动力和失地农民,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和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培训,使之掌握一两项实用操作技术,学之能用。
3、完善就业服务,解决劳动力的供需衔接。
目前二三产业的用工需求经常性不足和农村劳动力较多闲置同时存在,因此,各有关部门应在解决劳动力的供需衔接等问题上发挥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主导作用。一是建立单位用工信息网络,要专门组建覆盖二三产业的用工信息网络,即时地搜集全区用工的现状和需求信息,分类疏理公布。二是对闲置农村劳动力实行登记制度,及时掌握他们的动态、技术特长、职业要求。三是建立供需双方信息交换平台,交互沟通信息,促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直接对接。
第二篇: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现状分析与思考
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现状分析与思考
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率,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推动农民持续增收。两年来,我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不足和问题。本文就此作些分析,供参考。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
现状
2005年是我市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第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超额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1.51万人,完成市计划的130.77(完成省计划的270.76)。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2.48万人,完成市计划的124.82(完成省计划的580.56);农民转移技能培训4.49万人,完成省、市计划的128.5(省、市计划相同);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2.98万人,完成市计划的149.09(完成省计划的159.45);后备劳动力培训1.56万人,完成市计划的164.47(完成省计划的367.65)。转移培训就业率达到了75.75。总结各地的工作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加强领导与落实责任相结合,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领导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前提,落实责任是搞好培训工作的保障。市委、市政府把农民素质培训纳入了今年的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市委专门下发了丽委〔2005〕1文件,对今年的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提出了要求。市政府把它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个方面实事之一,分解给相关市领导。2005年上半年,根据领导和机构变动,市里及时调整了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组成人员。县(市、区)也根据领导和机构变动及时调整了领导和办公机构。八月份市委、市政府在云和县召开了培训转移工作现场会,各县(市、区)分管书记、县长、素质培训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陈荣高,副市长肖建中分别进行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还多次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进行调研和检查指导。12月27日又召开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协调小组会议,就2005年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对2006年的培训工作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还把素质培训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丽委〔2005〕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把农民素质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政府和部门。为了鼓励和调动各县(市、区)的工作积极性,市里专门拿出资金,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进行单独考核,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奖励。各县(市、区)也把这一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对乡镇的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云和县召开乡(镇)和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并与乡镇负责人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各乡镇又将任务分解到各行政村和驻村干部,明确了奖罚措施,确保工作任务落实。莲都区除了把素质培训纳入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外,还与农业局、劳动局、教育局、经贸局等部门签订目标责任制,对乡镇进行考核评比,给予一定奖励。缙云县为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多次召开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缙云县职业技能培训券管理实施办法》、《缙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缙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乡镇考核办法》等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培训内容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做到“五个针对,五个突出”。
我市属欠发达地区,财政实力不强,二、三产业相对落后,山多地少,人员居住分散,农村外出劳动力多,家中妇女、老人、小孩多,但拥有生态、侨乡等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因此,各地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呈现出明显的“五个针对,五个突出”的特征。
1、针对务农劳动力素质提高,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培育的实用技术培训。**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林产品等产业和产品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为了把这些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做大做强,各地围绕这些产业,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庆元县是中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地和销售集散地,被誉为“中国香菇城”和世界“香菇之源”。全县有2万多劳动力从事食用菌产业。为了提升这一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该县除了对农户进行面上良种和原辅材料选用、制菇场地要求、规范管理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外,还聘请省、市专家对骨干农户按出口卫生标准等要求,进行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目前该县50以上的产品出口日
本、欧洲等国和地区。茶叶是松阳的支柱产业,农业部门就邀请专家对农户进行茶叶种植和制作前沿技术培训,使松阳茶叶上了一个档次,并建起了10万亩的名茶基地;同时,这些经过系统培训的种植和经营大户,以松阳茶叶市场为依托,在县外建立基地和承包经营,做大了松阳茶叶产业,促进了松阳农村经济的发展。
2、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突出以来
料加工为重点的就地就业转移培训。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的58从事一产,为实现农闲季节的充分就业、解决妇女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各地突出抓了来料加工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业。目前全市有近5万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如庆元县针对农村和社区闲散妇女劳动力多的情况,以政府埋单方式邀请外地优秀经纪人、工商和法律等部门的专家对经纪人进行培训,然后由经纪人再对这些妇女进行加工技术培训。同时,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扶持意见》,制定了发展规划,目前该县已有1.3万多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务,加工费达1400多万元。缙云、云和、松阳、遂昌等地也以政府埋单的方式开展来料加工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业。
3、针对增强农民外出开发创业能力,突出**传统优势产业的技能培训。我市农民历史上就有外出创业的传统,龙(泉)庆(元)景(宁)菇农、缙云的鸭农等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各地围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云和县聘请省农科院和本地知名专家,不间断地对各乡镇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并对各乡镇推荐的有5年以上实际操作经验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全国统一的技术职称证书和技术合格证书。同时,把这些获得证书的农民冠以“云和师傅”,极力加以宣传,把他们的信息资料制作成网页,为“云和师傅”走向全国搭建信息平台。异地开发的领域已从最初的单一的食用菌延伸到了茶叶、玩具、水电、运输等八大行业,有6000多人,足迹遍布全国25个省的135个县。
4、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低的现状,突出职业技能培训。从我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大多属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劳动报酬低,转移稳定性差,而劳务市场上技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工人十分紧缺。为此,我市各地努力克服资金紧、设施落后等不利因素,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档次。全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79万人,占农民转移技能培训的41.01,比去年底提高近3个百分点。如遂昌县以“电工、车工、钳工、焊工”四大特色工种为培训重点,着力打造“遂昌技工”品牌。对参加电工、车工、钳工、焊工等技工类培训的农民,允许其参加再次培训,即“取得初级资格证书的,可参加中级培训;取得中级资格证书,可参加高级培训”,不受职业技能培训券1人只能享受1次的规定限制。同时,调整并提高了对“遂昌技工”品牌培训项目的政府补贴标准。由原来每人最高补贴600元,调整提高为:电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电焊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1200元;车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800元;钳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
5、针对**侨乡优势的发挥,突出以跨国就业为重点的劳务输出技能培训。青田县依托华侨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出国务工,全面实行国际劳务免费培训,县财政对经培训达到初级职业技能标准的每人补贴300元,属欠发达乡镇的,每人补贴400元。加强技能培训机构建设,对县职业技术学校、总工会、县劳动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的师资进行全面摸底、充实、登记和造册,鼓励社会兴办了18家英语、厨师等国际劳务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农民出国就业需求,通过定向、委托等培训形式,着力抓好基础外语、厨师和服装等国际劳务培训,发放了5889本职业技能证书,为农民出国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培训模式与转移就业相结合,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自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来,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行了探索,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
1、培训券制度。遂昌、缙云县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行培训券制度。他们的具体做法:由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办公室(劳务办)统一制作“职业技能培训券”发放到各乡镇,再由乡镇政府在组织村、社区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培训券发放给需要培训的农民,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学习时间、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凭培训券向县财政兑现培训经费。由于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之间为争取更多的培训券,增加了培训设施,聘请好的师资,开设适应农民需要的专业,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提高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政企联合。近年来,我市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各地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在人员组织发动方面的优势,企业有良好的设施、师资等优势,实施政企业合作搞培训。青田县工业重镇温溪,制鞋业发展较快,他们就委托意尔康、格瑞斯等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实行车间授课,岗位实习,定期考核鉴定,并根据合格人数给企业支付必要的培训费。培训合格的人员,去留自由,愿意留在企业务工的,企业优先安排岗位。今年已培训387名学员,经统一考核后,384名合格人员被代培企业聘用,每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深受企业和农民的欢迎。青田县飞鹤度假山庄以前经常招不到员工,自从设立了餐饮服务技能委培点后,已有20多位学员结业后直接留在山庄工作。企业负责人说,举办培训班不仅能创收,而且成了招收员工的最佳途径,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定点招收学员、定点培训、定点就业“一条龙”。云和县云丰乡与本县最大的玩具企业建立长期的政企合作关系,实行“五个定”的方式(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岗位、定技能)开展培训。缙云、遂昌、莲都等地也与本地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政企培训就业合作关系。
3、定向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就业转移,为此我市各地加强了市场需求调研,围绕企业需要,进行定向培训。缙云县今年初专门组织人员,对18家不同产业的代表性企业进行员工素质情况和用工需求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本地企业有大量的用工空间,为此,他们召集了县内100多家上规模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的用工方向和标准要求,与企业商谈合作定向培训,今年为这些企业定向培训电子电工、服装车工、焊工、保安、超市管理人员、宾馆服务等人员2000多人。
4、订单培训。各县(市、区)充分利用职业高中、就业中心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就业渠道开展订单培训。如松阳县与省火电公司、省送变电公司、新安江电力公司订有长期合同,是三家公司的经济协警培训基地,每年为他们培训上百名保安员。这种方式有利解决农村劳动力怕培训后就业难的后顾之忧。
5、来料加工培训。这种培训模式,培训、就业都在家门口,上可敬老下可顾小,方便群众,文化程度要求又不高,比较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失为解决当前“招生难”的一种良好方法。
由于我市的培训模式比较贴近市场、贴近农民、贴近实际,深受群众欢迎。
(四)监督管理与跟踪服务相结合,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农民就业转移。
自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来,各地始终把提升培训质量、优化培训效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
1、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按照“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合理布局、方便农民”的原则,各地整合教育、劳动力、经贸等部门及社会上的各种培训资源,形成了以职业学校为主,以乡村成校或其他社会办学渠道为教学培训点,以相关企业为技能培训实习依托的培训网络。同时各地还制定了考核培训机构绩效的评价标准,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达不到要求的及时取缔,考核不合格员不予发放相关证书。对培训项目实行招标,根据专业、费用、培训后就业率等条件在定点培训机构中进行招标,招标书在有关媒体上进行公布,由素质培训办公室进行评标,确定中标单位,签订有关协议,明确双方义务、责任。通过规范培训基地行为,达到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
2、加强监督培训过程,确保培训质量。为了促进各地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市时加大了对各地培训情况的核查力度,今年下半年(机构调整后)组织人员以电话随机抽查、到学员就业地召开座谈会、培训现场等方式向学员了解学习、就业、费用,以及学习、就业过程中有那些困难等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与各地共同搞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各地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力求做到训前有计划、训中有检查、训后有核查。云和县对定点培训基地不仅认真抓好每期培训班的训前计划审核,而且做到训中跟踪检查,坚持普遍督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公开明查与临时暗访相结合,对培训机构形成了有效的约束,有力地推动了培训质量的提升。同时,对技能培训,除了来料加工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无等级的专业外,鼓励其考取等级证书,财政按取得等级证书的人数与培训机构结算培训经费,这样就迫使培训机构注重提高培训质量。
3、创新培训服务,促进农民就业。茅临生副省长在全省“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开展农民培训,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使农民能够“转移就业、稳定就业、提升就业”。而做好培训服务工作,是实现能够转移就业、稳定就业、提升就业的关键。我市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和经验。如云和县组建了63个各类服务组织,其中异地联络服务机构就有49个,为外出创业农民提供维权、信息、帮助协调经营过程中的困难等服务;成立了14个县乡(镇)两级农村劳动力转移援助服务中心,为滞留在农村的老人、小孩提供帮助,以解决外出创业农民的后顾之忧;组建了一支170人的村级转移工作联络员队伍。一年来为农民解决了各种纠纷120多件次,该县领导还先后八次120多名各级领导前往河南、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市慰问外出转移开发的农民,做了大量的改善开发环境、维护合法权益的工作。遂昌县强化了培训后的服务网络建设,把工作网络向乡镇、企业延伸,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乡镇配合、企业参与”的服务工作体系;通过乡镇建劳动保护站,加强了劳动力市场建设,举办大型劳务招聘会等方式促进农民转移。缙云县今年拿出50万元资金奖励给介绍农民就业成绩突出的中介组织。巾帼公司是坐落在青田县海口镇的一家缝纫工培训基地,每年培训缝纫工在600人以上,周边乡镇的农民都慕名而来,除了该基地与外地服装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就业不成问题外,巾帼公司在向企业输送工人时,会代替企业和工人签订用工合同,明确企业在工人上班一个月后,将工人全年工资总额的70打入巾帼公司的工人专用账户,由巾帼公司代发,合同还规定了用工企业和缝纫工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劳资双方的权益。农民缝纫工认为,通过巾帼公司介绍出去打工,在工资上有保障,他们也放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素质培训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培训档次还较低;培训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宣传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培训的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加强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建议
1、突出培训重点。一是要围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抓好实用技术培训。以农村合作社社员、经营大户为重点,加大标准化和新技术推广培训力度。二是围绕异地开发,开展创业能力提高培训。进行农业异地开发是我市的传统,也是**的优势,加大对经营户进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实用技能提高的培训。三是围绕就地就业开展技能培训。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加强合作力度,根据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针对农村妇女多、外出难的问题,开展来料加工培训,使农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四是围绕特色劳务输出,开展有针对性的转移技能培训,如出国务工培训,工业园区用工培训等。
2、调整培训结构。12月1日省政府在诸暨市召开全省“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工作经验交流会。茅临生副省长在会议上指出:当前的重点仍然要放在主攻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上,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从这两年培训情况看,我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比重偏高,尤其是一些一两个小时的一事一训、以会代训,时间短、技术含量不高的培训占了很大的比例,长期以往将不利于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从2006年开始要调整培训结构,提高转移技能培训的比重,由2005年占全部培训计划的21,提高到占40。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农业专业技能培训的标准,提高培训质量,重点加强对农村种养业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产品贩销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农民
3、强化培训措施。一是加强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培训。加大对获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农民的补助力度,降低考级费用,强化考级服务,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二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组织认定一批市级培训基地,对认定的市级培训基地,整合投入资源,进一步改善硬件设施,提高培训档次。三是创培训品牌。从**实际出发,提高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层次,打造农业实用技术品牌,按照农业产业分类,制定标准,达到要求发给专业证书,如食用菌专业证书、缙云养鸭专业证书等;以市级培训基地为依托,着力打造**技工品牌。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交流县(市、区)的工作经验,以便相互借鉴提高;报道一批经培训致富的农民典型,以此吸引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报道一批办得好的培训示范基地,以调动培训基础的积极性;宣传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有关政策,让农民了解、理解培训政策,提高政策的透明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面,在省级和中央级的报刊、电视等媒体上发表介绍“**品牌”和培训工作的报道。五是理顺工作机制。六加大培训投入。各县(市、区)财政投入要逐年增加,对培训所需的工作经费要给予保障。
第三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摘要: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条促进农民增收的快捷途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在富余劳动力就业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情况,通过加强政府对劳动力输出的引导和组织;加强对劳动力输出的宣传,创造优良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健全信息网络,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学习培训等措施,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7―0079―04
一、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重点,而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指标是农民的收入。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思想解放的程度又是一个关键的因素。通过劳务输出,特别是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人力,可以把发达地区环境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大学校,使输出人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长见识、开扩视野,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后劲。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农村地处边远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耕地贫脊且量少,山多田少,人口增长过快,一户农户耕地不过3―5亩,有的更少。按照少数民族地区习惯计算方法,2―3亩田地只需0.2―0.3个劳动力,那么3―5亩地只需一个劳动力,而有的一家2―3个劳动力都捆在狭小土地里,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农民有力赚不到钱。有限的资源被过多的人口所消耗,生存空间有限。近年来,虽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部分富余劳动力已从田间地头转移出来,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转变过来,投入到经济发达地区从事收入相对较高的生产劳动,这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导致的贫困,也解决了农村土地资源有限性与人口资源不断扩张之间的矛盾,劳务输出已成为一条促进农民增收的快捷途径。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却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第一、劳务输出规模小、无序、自发性输出多,大规模、有组织地输出少。少数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输出现仍以自发性输出为主的阶段,而自发性输出往往带来输出成本高、稳定性差、劳动待遇等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等问题。第二、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力输出多,有一定文化层次、从事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务工输出少。由于劳动力综合素质比较低,少数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文化素质、择业观念、技能素质诸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用工企业的需求,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三、做临时工的短线输出多,有稳定工作的长线输出少。少数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就业竞争力较弱,就业空间较小。
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重视不够,劳务输出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一些部门和乡镇对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思路还比较模糊,办法也不够多。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劳务输出的快速健康发展。乡镇政府对劳动力输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说的多,做的少。把劳动力输出看成劳动部门的事,对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关注、关心不够,总认为农民有一块承包地,能吃饱肚子,比原来的生活好就行了,没有必要过多地考虑将劳动力输出纳入议事日程,进行部署,从而使劳动力输出处于松散盲目状态。二是政策不力,体制不顺。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方面,相关专题研究少,制定政策少,采取措施少,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在招工录用、孩子入学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三是服务不好,信息不畅。相关部门缺乏专门负责管理劳动力输出的组织机构,即使有也存在力量薄弱、人员不足等问题,作用发挥不力。很多的中介组织基本处于空白,市场信息闭塞,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对哪里有活、能干什么活知之甚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很大。四是思想观念差。由于受教育少,思相僵化、因循守旧,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农村劳动力中,仍然存在“种田吃饭,杀猪过年”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和“饿死不离乡、冻死不下床”的陈腐观念,相当一部分中青年劳动力还满足于小富即安和等、靠、要的思想,宁愿在家闲着,也不愿出来干活,更有个别的务工者挣得一笔钱后就返乡吃喝玩乐,花光用光后再重新启动务工,没有长远发展观念。五是文化素质低。据有关统计,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平均受教育比城镇居民要少3.6年,在贵州边远少数民族山区就少得更多,文盲和半文盲基本集中在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偏低(多为初小文化)。文化素质低,接受新鲜事物、科技知识、应用技能的能力差,增收的技能相对较低。由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许多要求较高的工作无法参与,致使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门路极其狭窄(多是劳动强度大、报酬低的工作,如矿工、建筑工等)。部分少数民族务工者(特别是妇女)还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这也是导致就业渠道不畅的一个原因。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的思考
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首先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是由自发性、小批量输出向有序、大规模输出转变,第二是由输出低素质人员、就业层次低向输出高素质人员、就业层次高转变,第三是由短线输出向长线输出转变。
富余劳动力输出可以缓解农村人多地少导致的贫困,也解决了农村土地资源有限性与人口资源不断扩张之间的矛盾,劳务输出已成为一条促进农民增收的快捷途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应紧紧围绕以下几点切实提高劳动力输出质量,扩大劳动力输出的规模,努力将富余劳动力输出培育为少数民族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一)加强政府对劳动力输出的引导和组织。
强化政府引导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自由无序转移向有组织、成建制、规模化有序转移的重要手段。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要自上而下地将劳动力输出纳入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日程。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逐步转入规范化,并结合实际确立建全劳动力输出办事机构,充实和加强劳动力输出工作力量,在劳动力输出信息收集、筛选、发布、技能培训、输送安置以及后续管理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全程性、系列化服务。通过政府的引导,使劳动力输出由自发的输出向有组织有计划的输出转变,形成一定的输出规模。通过政府组织劳动力有序流动,把“游击队”变成“正规军”,组成具有特长的“人才方队”,形成自己的劳务优势。
(二)加强对劳动力输出的宣传,创造优良环境,加大扶持力度。
大力宣传,让农民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引导农民破除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少数民族地区要把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来抓,应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及时掌握富余劳动力的详细情况,做到动态管理。由政府出面到外地召开劳务推介会,通过各种措施,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协调系统和信息平台。
(三)健全信息网络,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
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服务,不仅可以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减少盲目性,降低务工成本和市场风险,还可减少因盲目流动带来的无序混乱。例如建立地方政府驻某某办事处,用这种已有的资源为外出农民工提供服务。实行跟踪服务,对已转移就业的农民工实行严格的跟踪式服务,督促企业与学员签订好用工协议,完善交接手续,确保学员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可以直接与办事处联系,想法设法帮助其解决问题。只有进行有组织的流动,服务措施得力,大批农民工才能够顺利地走进“就业通道”,安心工作。
(四)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学习培训。
农民掌握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的程度决定着劳动力输出的成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职业技能较差、难以满足务工需求的现状,应充分根据市场需求和务工需要,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并在初、高中开放就业指导课,尽快使新一代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求职本领上升到新水平;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定向和储备性培训,不断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要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政府职能部门培训中心等现有教育资源,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民提供转移就业信息,使广大农民工出得去、有活于、能赚钱。
(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对外转移与就地吸纳相结合,构筑就业平台,推动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少数民族人均年纯收入仅为720元(其中42.5%来自于外出打工),离国家“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要达8000元人民币”要求有着遥远的距离。因此要建立健全农民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流动机制,推动创业高潮,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创造条件,打造农民务工就业平台,让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拓展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总之,全面提升素质是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否实现充分转移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本身的素质和就业能力。从总体上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关键举措,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这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 黄文芬(1971―),女(布依族),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讲师,主攻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何 必)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第四篇: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现状分析与思考
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现状分析与思考
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率,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推动农民持续增收。两年来,我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不足和问题。本文就此作些分析,供参考。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现状
2005年是我市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第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超额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1.51万人,完成市计划的130.77%(完成省计划的270.76%)。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2.48万人,完成市计划的124.82%(完成省计划的580.56%);农民转移技能培训4.49万人,完成省、市计划的128.5%(省、市计划相同);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2.98万人,完成市计划的149.09%(完成省计划的159.45%);后备劳动力培训1.56万人,完成市计划的164.47%(完成省计划的367.65%)。转移培训就业率达到了75.75%。总结各地的工作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加强领导与落实责任相结合,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领导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前提,落实责任是搞好培训工作的保障。市委、市政府把农民素质培训纳入了今年的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市委专门下发了丽委〔2005〕1文件,对今年的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提出了要求。市政府把它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个方面实事之一,分解给相关市领导。2005年上半年,根据领导和机构变动,市里及时调整了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组成人员。县(市、区)也根据领导和机构变动及时调整了领导和办公机构。八月份市委、市政府在云和县召开了培训转移工作现场会,各县(市、区)分管书记、县长、素质培训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陈荣高,副市长肖建中分别进行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还多次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进行调研和检查指导。12月27日又召开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协调小组会议,就2005年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对2006年的培训工作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还把素质培训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丽委〔2005〕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把农民素质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政府和部门。为了鼓励和调动各县(市、区)的工作积极性,市里专门拿出资金,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进行单独考核,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奖励。各县(市、区)也把这一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对乡镇的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云和县召开乡(镇)和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并与乡镇负责人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各乡镇又将任务分解到各行政村和驻村干部,明确了奖罚措施,确保工作任务落实。莲都区除了把素质培训纳入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外,还与农业局、劳动局、教育局、经贸局等部门签订目标责任制,对乡镇进行考核评比,给予一定奖励。缙云县为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多次召开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缙云县职业技能培训券管理实施办法》、《缙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缙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乡镇考核办法》等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培训内容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做到“五个针对,五个突出”。
我市属欠发达地区,财政实力不强,二、三产业相对落后,山多地少,人员居住分散,农村外出劳动力多,家中妇女、老人、小孩多,但拥有生态、侨乡等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因此,各地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呈现出明显的“五个针对,五个突出”的特征。
1、针对务农劳动力素质提高,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培育的实用技术培训。**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林产品等产业和产品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为了把这些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做大做强,各地围绕这些产业,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庆元县是中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地和销售集散地,被誉为“中国香菇城”和世界“香菇之源”。全县有2万多劳动力从事食用菌产业。为了提升这一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该县除了对农户进行面上良种和原辅材料选用、制菇场地要求、规范管理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外,还聘请省、市专家对骨干农户按出口卫生标准等要求,进行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目前该县50%以上的产品出口日本、欧洲等国和地区。茶叶是松阳的支柱产业,农业部门就邀请专家对农户进行茶叶种植和制作前沿技术培训,使松阳茶叶上了一个档次,并建起了10万亩的名茶基地;同时,这些经过系统培训的种植和经营大户,以松阳茶叶市场为依托,在县外建立基地和承包经营,做大了松阳茶叶产业,促进了松阳农村经济的发展。
2、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突出以来料加工为重点的就地就业转移培训。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的58%从事一产,为实现农闲季节的充分就业、解决妇女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各地突出抓了来料加工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业。目前全市有近5万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如庆元县
针对农村和社区闲散妇女劳动力多的情况,以政府埋单方式邀请外地优秀经纪人、工商和法律等部门的专家对经纪人进行培训,然后由经纪人再对这些妇女进行加工技术培训。同时,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扶持意见》,制定了发展规划,目前该县已有1.3万多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务,加工费达1400多万元。缙云、云和、松阳、遂昌等地也以政府埋单的方式开展来料加工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业。
3、针对增强农民外出开发创业能力,突出**传统优势产业的技能培训。我市农民历史上就有外出创业的传统,龙(泉)庆(元)景(宁)菇农、缙云的鸭农等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各地围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云和县聘请省农科院和本地知名专家,不间断地对各乡镇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并对各乡镇推荐的有5年以上实际操作经验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全国统一的技术职称证书和技术合格证书。同时,把这些获得证书的农民冠以“云和师傅”,极力加以宣传,把他们的信息资料制作成网页,为“云和师傅”走向全国搭建信息平台。异地开发的领域已从最初的单一的食用菌延伸到了茶叶、玩具、水电、运输等八大行业,有6000多人,足迹遍布全国25个省的135个县。
4、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低的现状,突出职业技能培训。从我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大多属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劳动报酬低,转移稳定性差,而劳务市场上技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工人十分紧缺。为此,我市各地努力克服资金紧、设施落后等不利因素,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档次。全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79万人,占农民转移技能培训的41.01%,比去年底提高近3个百分点。如遂昌县以 “电工、车工、钳工、焊工”四大特色工种为培训重点,着力打造 “遂昌技工”品牌。对参加电工、车工、钳工、焊工等技工类培训的农民,允许其参加再次培训,即“取得初级资格证书的,可参加中级培训;取得中级资格证书,可参加高级培训”,不受职业技能培训券1人只能享受1次的规定限制。同时,调整并提高了对“遂昌技工”品牌培训项目的政府补贴标准。由原来每人最高补贴600元,调整提高为:电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电焊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1200元;车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800元;钳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
5、针对**侨乡优势的发挥,突出以跨国就业为重点的劳务输出技能培训。青田县依托华侨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出国务工,全面实行国际劳务免费培训,县财政对经培训达到初级职业技能标准的每人补贴300元,属欠发达乡镇的,每人补贴400元。加强技能培训机构建设,对县职业技术学校、总工会、县劳动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的师资进行全面摸底、充实、登记和造册,鼓励社会兴办了18家英语、厨师等国际劳务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农民出国就业需求,通过定向、委托等培训形式,着力抓好基础外语、厨师和服装等国际劳务培训,发放了5889本职业技能证书,为农民出国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培训模式与转移就业相结合,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自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来,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行了探索,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
1、培训券制度。遂昌、缙云县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行培训券制度。他们的具体做法:由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办公室(劳务办)统一制作“职业技能培训券”发放到各乡镇,再由乡镇政府在组织村、社区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培训券发放给需要培训的农民,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学习时间、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凭培训券向县财政兑现培训经费。由于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之间为争取更多的培训券,增加了培训设施,聘请好的师资,开设适应农民需要的专业,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提高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政企联合。近年来,我市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各地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在人员组织发动方面的优势,企业有良好的设施、师资等优势,实施政企业合作搞培训。青田县工业重镇温溪,制鞋业发展较快,他们就委托意尔康、格瑞斯等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实行车间授课,岗位实习,定期考核鉴定,并根据合格人数给企业支付必要的培训费。培训合格的人员,去留自由,愿意留在企业务工的,企业优先安排岗位。今年已培训387名学员,经统一考核后,384名合格人员被代培企业聘用,每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深受企业和农民的欢迎。青田县飞鹤度假山庄以前经常招不到员工,自从设立了餐饮服务技能委培点后,已有20多位学员结业后直接留在山庄工作。企业负责人说,举办培训班不仅能创收,而且成了招收员工的最佳途径,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定点招收学员、定点培训、定点就业“一条龙”。云和县云丰乡与本县最大的玩具企业建立长期的政企合作关系,实行“五个定”的方式(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岗位、定技能)开展培训。缙云、遂昌、莲都等地也与本地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政企培训就业合作关系。
3、定向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就业转移,为此我市各地加强了市场需求调研,围绕企业需要,进行定向培训。缙云县今年初专门组织人员,对18家不同产业的代表性企业进行员工素质情况和用工需求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本地企业有大量的用工空间,为此,他们召集了县内100多家上规模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的用工方向和标准要求,与企业商谈合作定向培训,今年为这些企业定向培训电子电工、服装车工、焊工、保安、超市管理人员、宾馆服务等人员2000多人。
4、订单培训。各县(市、区)充分利用职业高中、就业中心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就业渠道开展订单的转移。因此,从2006年开始要调整培训结构,提高转移技能培训的比重,由2005年占全部培训计划的21%,提高到占40%。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农业专业技能培训的标准,提高培训质量,重点加强对农村种养业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产品贩销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农民
3、强化培训措施。一是加强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培训。加大对获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农民的补助力度,降低考级费用,强化考级服务,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二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组织认定一批市级培训基地,对认定的市级培训基地,整合投入资源,进一步改善硬件设施,提高培训档次。三是创培训品牌。从**实际出发,提高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层次,打造农业实用技术品牌,按照农业产业分类,制定标准,达到要求发给专业证书,如食用菌专业证书、缙云养鸭专业证书等;以市级培训基地为依托,着力打造**技工品牌。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交流县(市、区)的工作经验,以便相互借鉴提高;报道一批经培训致富的农民典型,以此吸引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报道一批办得好的培训示范基地,以调动培训基础的积极性;宣传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有关政策,让农民了解、理解培训政策,提高政策的透明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面,在省级和中央级的报刊、电视等媒体上发表介绍“**品牌”和培训工作的报道。五是理顺工作机制。六加大培训投入。各县(市、区)财政投入要逐年增加,对培训所需的工作经费要给予保障。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结构断层问题调查分析
摘 要: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结构断层状况,在当地农村进行了广泛调查。根据当地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反映的情况,阐明了农村劳动能力的下降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农业企业发展后继乏人,危机感日益突出。为此,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及结构断层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劳动力;老龄化;结构断层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高度关注“谁来种地”的问题,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也高度重视,每年都出台扶持“三农”的一系列政策。但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的实施,大批素质较高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及劳动力结构断层现象日益突出。下面是笔者对农村基层劳动力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农村劳动力状况
1.1 农村留守人员是普通家庭劳动力的主力军
据调查,农村从事普通家庭承包土地耕作的主要劳动力以留守妇女和老年人为主,他们大多数的年龄已超55岁,甚至70岁以上仍然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从体力上来讲都是在勉强支撑。也有部分在当地工业企业就业的中年人利用工休时间参加劳动生产。从浙江省临安市某山村调查,有劳动能力人数为420人,在本村务农的仅 98人,所占比重为23.3%,其中55岁以上的就有72人,占本村务农人数的73.4 %,而本应作为农村劳动力主体的21至55岁的劳动力只有26人,占务农人数的26.5%。再如某村,所从事的种植业专业性较强,经济效益相对较高,但从调查显示,务农人员中55岁以上的占71%。
1.2 劳动力年龄结构比较
设施农业比一般传统农业的从业人员相对年青,特别是新兴农业产业的企业法人代表比较年青。从临安市的花卉产业、中药材产业中调查,从事设施栽培的科技大户户主和企业业主年龄在35~50岁的占多数,但聘用的劳动人员年龄偏大,据统计平均年龄达57.5岁。而从事一般露地种植业(主要为传统农业)的业主及劳务人员高龄化严重,从5个村的调查数据显示,农业业主平均年龄56.6岁。从农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中调查得知:调查了3个种植业专业协会(花卉、蔬菜、水果),调查的农民会员总人数为142人,其中60岁以上32人,占22.5%;50~59岁的74人,占52.1%;40~49岁的28人,占19.7%;40岁以下的8人,占5.6%;30岁以下为空白。笔者又调查了水果、蔬菜农村专业合作社,参加的农民数为446人,其中:60岁以上人数57人,占12.8%;50~59岁249人,占55.8%;40~49岁104人,占23.3%;30~39岁的33人,占7.4%;30岁以下的3人,占0.7%。从调查中得知: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员中,50岁以下的一般为农业企业业主。
1.3 劳动成员文化程度低
从务农人员的文化程度调查得知:某村在本村务农劳动力只有102人,其文化程度构成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76人,占74.5%;初中20人,占19.6%;高中及以上的只有6人,占5.9%。
1.4 劳动力严重短缺
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明显,劳动力使用有闲忙之分,本来就紧缺的劳动力,到了忙季就更短缺了。某农业种植企业租用土地10hm2,聘用长期劳动管理人员1人,长期劳动力6人,其余为临时用工。每年劳动用工需2000工,其中雇用家庭妇女用工1250工,占62.5%,雇用的男劳力均在50岁以上,最大年龄70岁。
1.5 农业经营者后继乏人
从几家私营农业企业调查,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缺乏继承人。业主的子女读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进城就业,不愿继承父业。就调查的25家农业企业来看,只有3家的子女愿意继承父业,占调查数的12%。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从事一线劳动的人员严重老龄化。农业已面临严重的劳动力老龄化和劳动力结构断层问题,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将更是缺乏。
劳动力素质和结构断层问题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1 文化程度低
农村主要劳动力人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思维方式陈旧,缺少探索创新精神,只能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劳作,不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2.2 技术型农民匮乏
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需要实用型、技术型的农民。目前,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较低,大片土地粗放管理,甚至荒芜,形成农业生产恶性循环,致使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3 农业生产缺乏新生力量
在农业生产一线的青壮年劳动力所剩无几,年青人劳动能力退化,以致浙江临安的山核桃产地出现了50~70岁的人在树上打山核桃,20~30岁的人在地上拣山核桃的场面。农村普遍出现了“老倌子种田,青年人难觅”的情况。农业企业后继乏力。
解决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及结构断层问题的对策
3.1 从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和采取系列保障措施着手
如制定对取得农民技术职称,从事一定规模农业生产的农民可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社会各项保障待遇的政策。积极消除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使农村中扎根的青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3.2 重视农业产业人员的培养
浙江省已相继出台了《浙江省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这是一个极好的提高农民劳动素质的行动,但要加大投资和监管力度,注重实效。
3.3 加大政策支农的力度
通过制定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大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农业,实现以工补农。各级给予到农村创业的大中专学生必要的发展启动资金,鼓励、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在切实加大支农资金倾斜力度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支农资金用项管理的监督。
3.4 加大对农业机械化装备投入和监督力度
政府已出台了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给予经济补贴等政策,但还需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应用的广泛性,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减轻劳动强度。
3.5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推行
政府要积极支持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吕萍(1962-),女,浙江省临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