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汝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分析与思考
汝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汝城统计局----何学鑫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4-25
一、汝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据统计,截止
2011年12月31日,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10278人,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86508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1.1%。在转移就业的劳动力中,16-40岁的70071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0%以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1450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0%以上;且60%以上向广东、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转移。
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特征体现为:一是以40岁以下青壮年为主,人员呈现稳定性;二是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主,从业表现粗放性;三是以沿海发达地区为主,流向趋于固定性;四是以中低收入为主,增收存在制约性;五是以亲友帮带为主,外出具有自发性。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顺利开展
为确保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各项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着力构建县、乡(镇)、村三级就业服务工作网络,实现了“三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各级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并形成了大事有人抓,小事有人管,具体事情有人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二是机构建设到位。在完善县、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的基础上,配备村级就业信息员,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转移就业服务体系。三是资金筹措到位。为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顺利开展,全县增加经费投入,对就业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造和完善。加大了就业信息收集发布力度,不断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和企业用工需要,为劳动力转移就业搭建了良好互动平台。
(二)优化服务,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园区转移就业。
为满足园区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园区转移就业,切实加强园区就业服务,免费为园区企业印制招聘简章,发放张贴宣传到全县309个村。同时,组织园区周边乡镇,多次举办园区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园区实现就业。
(三)强化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得到提高。
在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过程中,重点做到三结合。一是转变观念与引导性培训相结合。在开展培训过程中着重在转变就业观念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各种引导性培训,改变农民的就业观念。二是综合素质培训与实用技术相结合。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和“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按照市场和企业用工需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梳理、归类,确定培训项目和内容,采取县城集中办班和到乡镇分散办班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培训。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了维修电工、计算机应用、宾馆服务、电动缝纫等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促进转移就业。三是创业培训与具体项目相结合。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难的现状,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创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在农副产品流通、加工、餐饮、服装销售、种养殖等行业方面开展创业培训宣传,并通过学员之间互相影响,带动创业。
(四)项目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近年,围绕夏蓉、炎汝高速和县重点项目建设的开工续建,我们通过加强与项目指挥部的协调,及时掌握项目建设用工需求,建立用工台帐,根据用工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定向培训和专场招聘会。通过项目带动,有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三、对策建议
(一)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体,为了提高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首先要加强中心县城建设和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其产业聚集和经济带动的功能,并制订鼓励重点工程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相关政策;其次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培育或引进用工规范的规模企业,最大限度就地消化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再次是要加大返乡创业就业宣传,形式多样、大张旗鼓、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转移就业的成功典型,在全社会树立起全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营造浓厚的促进转移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将培训作为解决、扩大、稳定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来抓,走“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带培训”的路子。要通过培训转移,着力打造“汝城电工”、“汝城焊工”、“汝城缝纫”、“汝城保安”等响亮的务工品牌。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培训能力,以适应不断提高转移人员受训率和推进体能型转移向技能型转移转化的需要。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不断扩大农民享受减免学费的培训面,使普通农民“学得起”和“培得好”。
(三)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大力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协调人社、工商、税务、财政、银行、国土等部门,落实农民工创业的贷款、用地、办证、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引导有资金、有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第二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的思考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的思考
肖鸿,滁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内容提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各级政府尤其是劳动保障部门在其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劳动保障部门的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发现问题、找准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
1980年代末,民工潮初起,国家的政策开始是限制、调控,毕竟是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户籍制度、用工制度,还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问题的处理都需要时间。90年代以后,国家变被动为主动,开始对农民工进行疏导、引导,要求各地组织民工有序流动。现在,各级政府对劳务输出开发工作越来越重视,态度也不断转变,要求加强对劳务输出的指导、领导。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是卖方,用人单位是买方的话,那么现在的行情是:买方市场有逐步向卖方市场转化的趋向。可以说,现在正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发的春天。
一、劳务输出开发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滁州市劳务输出开发工作的特点是起步早、发展快。市政府三年前就提出了“劳动力转移——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提高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要求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劳动保障、计生、教育、公安、司法、工商、农委等有关部门参加。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以县、市、区长为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建立了劳动服务站,各村配备了一名劳务信息员。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信息共享,有力推动了劳务有组织输出和有序流动。近几年来,劳务输出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并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全市劳务输出总人数48万人;2002年,上升到62万人;2003年,达到68万人;2004年,已达到72万人,其中跨省劳务输出53.3万人,就地经商、在乡镇企业就业以及从事季节性务工劳动力在18万人左右。
总的来说,近几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劳务输出渠道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半径和就业空间有所扩大,工资收入、兑现情况良好。但各地发展不平衡,且外出务工人员数量逐年递增之势趋缓。目前全市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不能充分就业。我们要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准对策,大力推进转移开发工作。
1、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还要进一步加强。现在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还是走投亲靠友的路子,这样就会有一些人找不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有时合法权益还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各级劳务输出机构还不够健全,人员、经费不足,工作不够到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点在乡(镇)村,我市虽然前几年就成立了乡(镇)劳动事务所、村劳务工作站,可是由于农村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经费缺,加上大多数劳务输出工作现在还都是“赔钱”的生意,许多工作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乡(镇)村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工程自然难以建设,可乡(镇)村又确实存在人员和经费等难以克服的困难,这就形成了制约开发工作的瓶颈。
2、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的制约因素。一些人“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旧观念根深蒂固;一部分农民由于长期自我封闭,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有畏惧情绪等。近年来,市、县两级劳动力市场多次组织到大批的用人岗位,可是经常招不满人,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民的守旧观念。
3、外出务工人员缺乏技术技能,难以选择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他们干的是苦活累活,1
拿的却是低工资,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输出前培训,不能适应用人单位技术要求。现在“阳光工程”正在实施,但是由于培训费用不够充分等原因,实施面还不够广泛,培训的技术技能项目也不够全面,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4、外出务工者的权益保障工作需要加强。打工者身处异乡,举目无亲,又缺乏维护合法权益的有关知识,加之有些用人单位受经济利益驱使,侵害打工者合法权益的事情便时有发生。诸如用工不签订合同、不缴或少缴纳社会保险费、超时加班、克扣工资等。农民工最怕的是欠薪,特别是建筑行业。但是这种局面在逐步转变,各地劳动保障部门都有专门负责维权的劳动监察组织,近几年国家又专门对建筑行业欠薪问题出台政策,政府也成立专门组织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
5、劳务市场信息传输不畅。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普遍存在两难:一是农民就业难,二是用人单位招工难。这里当然有用人单位工作环境差、工资低的因素,但是一些工作环境不是很差、工资不是很低的用人单位也经常苦于招不到合适的员工,主要是因为信息不灵。我们亟需建立这样一个网络,让求职者(特别是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民)可以随时查询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用人单位也可以随时查询并招聘适合的人员。这应当是我们劳动保障部门的责任,我们正在努力去做,但是需要各类用人单位和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村的大力配合才行。
分析上述问题的根源,有农民自身的素质问题、思想观念问题,有政策、体制的问题,也有我们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工作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一点我们的思考。
二、对策和建议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中提出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等要求。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和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的战略意义。目前,制约农村劳务输出开发工作的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少数地方领导重视不够、关心不够、引导不够、组织不够。我们现在面对的形势是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社会中介组织还不够健全、公共管理方式还相对滞后,所以要发展“劳务经济”还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和优势。各级政府、尤其是劳动和保障管理部门应增强劳务开发工作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工作作风,真正变被动为主动,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劳务开发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劳务输出和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它牵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将对资本积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我们要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思考和统筹城乡发展。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是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的关键则是实现充分就业。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政策,使劳务输出工作进入了最佳发展时期,相关政府部门务必要统一思想认识,抓住机遇,强力推进。
二是要进一步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劳务服务站的组织输送和管理服务工作。现在,虽然全市各个乡镇都成立了劳务服务站(所),但工作开展很不平衡。劳务输出工作做得较好的乡镇,大都是劳务服务站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乡镇反映缺乏工作经费,其实是工作没有开展起来。只要工作真正开展起来了,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近年来的“民工荒”给劳动服务站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很多企业苦于招不到合适的工人、招来的人留不住、留下的人又难管理。一些成功的劳务服务站,正是抓住这样的机会,积极开展劳务派遣工作。他们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作为劳务派遣基地,和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劳务合同,长年输送劳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在本地组织民工,用人单位负责考核、选拔人员,劳务合作中心
和被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中心派出专人在用人单位做管理和服务,如代发工资、代缴社会保险费等,企业给予适当的管理费用(一般要支付给劳务合作中心所招收员工工资的3%左右),使劳务合作中心有了持久的发展动力。这样,对于外出务工人员来说,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对于企业来说,有了稳定的人力资源;对于劳务输出组织来说,既履行了工作职责,又有了稳定的工作经费,真正是实现了多方共赢。劳务输出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搜集、发布用工信息,到宣传劳动保险法规、外出务工常识、维权知识,从开展就业培训,到组织劳务输出;从调查、登记、建立本劳动力资源库,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做好跟踪服务,不断开发新的输入基地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做好,才能不断发展前进。
同时,要特别注意发挥民办中介机构和“能人”的作用,规范各类劳务输出中介组织,让他们去做公共服务以外的有偿服务,多渠道做好劳务输出。在已经自发形成的民工集中的地方,挑选组织能力较强、在发地有威信、本人又很热心的“能人”作为召集人,把自发流动出去的人员组织起来,变无序流动为有序管理,把散兵游勇收编成正规部队,大家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共同维护合法权益。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农民素质偏低也是制约劳务输出开发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有的地方提出:劳务输出地的工作重点不在“输出”,而在“培训”。德国有一项调查,经过培训的创业者成功率为60-70%,未经培训的创业成功率仅为20-30%,前者创办企业存活率为5-7年,后者仅有2-3年,由此可见培训的重要性。我们不能满足于输送廉价劳动力,要让公共服务的阳光更多惠及农民工,要逐步把农村劳动力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按照市场需求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一个真正意义的高素质、高起点的劳务输出基地,不是简单地把需要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组织起来输送出去,这仅仅是第一步,实现了有序流动。至关重要的是建成培训式的劳务输出基地,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把只会种田、养殖的农民变成用人单位适用的技术工人甚至管理人才,把简单的体力输出转变为技能附加的教育输出,提高务工者的个人就业能力,提升本地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整体竞争实力,创造劳务输出地的民工品德,从以输出的数量取胜转变为以输出的质量取胜。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自然需要相对稳定的人力资源,我们作为劳务输出基地就要承应这一需求,主动与输入地建立起新型的劳务协作关系,建立起畅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沟通网络和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否则,我们的输出基地就会成为无“基”之“地”。
在大部分农民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时,主动要求培训的人员可能会少一些,培训经费可能会成都为制约因素。对此,我们要积极争取公共财政的支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系统的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体系,农业部门的农技校、农广校、农干校和农业信息网的作用,发挥“阳光工程”的作用,整合教育资源,发展各类培训机构,包括社会办学力量,尽可能地扩大培训面。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外出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外出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从总体上讲,在外务工的农民是弱势群体,一方面他们缺乏技术和技能,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另一方面缺乏维权知识,忠厚老实的性格有时会让自己吃亏上当,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地缘和人缘的优势,独处异乡,在就业过程中难免遭遇一些不公平待遇,诸如欠薪、工伤等问题。理论上讲,应由输入地劳动保障部门实行“属地管理”,但是由于是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少数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还存在,输入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可能会对我们的同胞照顾不周,所以实际上还是由“娘家人”,即输出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有关中介组织帮助维权效果更好。我们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信息和维权中心(网站)”正在尝试作这方面的工作,这实际上是把法律援助和自我维权结合起来,让外出务工人员在维权遇到麻烦时想到“娘家人”,而“娘家人”则要义不容辞地为父老乡亲排忧解难,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今后准备不断增加信息维权工作站,并逐步实行会员制,使入会民工交纳极少的会员费后就可以享受免费维权的服务。实行会员制,既可以提高民工的维权意识,又更能切实有效地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是要进一步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留守农民的就业问题。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队伍的扩大、素质的提高和资本积累的增加,一部分人具备了创业的实力,我们要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回乡创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少地方的农民故土难离的观念很严重,不愿外出务工,如果能在家门口就业,即使工资低一点也乐意。市委、市政府《关于解放思想宽松环境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2001年)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开发工作的意见》(2002年)都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回乡兴办企业或经济实体遇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实际困难,让更多的打工者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
另外,还要看到,“民工荒”将导致缺工地区的企业工资水平被迫上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被迫离开这些地区,追求低成本将使部分企业梯度转移。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招商引资的机会。我们要预见这个大趋势,积极争取在外创业有成的人员回乡投资创业,也可以通过外出务工人员牵线拾桥,招商引资,带厂入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农民就业。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转移出来,实现农民的非农化,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关键所在。
一、农村劳动资源现状
镇辖区内现有21个行政村,206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29797人,现有劳动力资源19461人,城镇人口771人,农村人口28426人,外出务工人数6356人,务农人数占56%,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3125人。
二、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的成因
1.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实际需要大大减少。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耕地上所能容纳的劳动力大大减少。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现象将变得越来越严重。同时,高科技农业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导致剩余劳动力的增长。
2.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普遍较低,阻碍了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我镇外出务工农村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3%,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率为30.8%。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偏低又在两方面加剧了劳动力过剩,首先劳动者把本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用在生产上,增加了劳动供给。其次,未受过较
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较差,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无法创造出更多的岗位需求。
三、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变化特点
1、外出务工就业岗位稳定性增加。
2、亲友、熟人介绍仍然是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主要途径。
3、外出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有一定技术特长的明显增加。
4、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渠道。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劳动力外出就业依然处于自发状态,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供求信息不畅,缺乏组织与合理引导。
二是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就业技能,影响其在城镇的收入和稳定就业。在外出劳动力中,从事建筑业,技术工或“大工”的仅占少数,绝大部分做粗活、打杂工。
三是农村依然存在大批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四是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犯,如:工作环境差、缺少劳动保护,拖欠工资,没有医疗保险,少数有养老保险的也不能落实到位等。
五、对策建议
1、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宣传组织引导。一是加快推进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的组建。凡有能力、有条件的,都可以开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介服务业务,多渠道开展劳务信息服务。二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农村外出就业劳动者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维权的农村外出就业劳动者协会。
2、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农广校熟悉三农、贴近农民、覆盖广大农村的农民教育培训系统优势,进一步整合各类职业中专、职业中学、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培训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再建立一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培训基地,做好农村产业技术培训和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适应能力。
3、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完善劳务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级劳动力市场,及时准确地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转移。
4、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权益维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外出就业的劳务人员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劳动工资制度、合同关系和保护人身安全等方面做出规定,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对接工作汇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对接工作汇报
2010年以来,我所根据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接情况汇报会精神,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在淡水街道办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积极做好我所辖区内的劳动力转移工作,建立企业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对接合作关系,主动配合政府搭建对接平台,成效显著。现将有关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加大宣传,积极发动。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青年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顾虑,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怕没有一技之长,难以找到合适工作,而找到工作后又怕短期内胜任不了工作;二是怕工作太忙,家人照应不够及时,到了企业之后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环境和管理模式;三是怕工作强度太大,而辛辛苦苦做完工作,企业却克扣工资或者不发工资;四是怕出了工伤意外没人管,无处申诉。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所组织相关人员每月定期、不定期把政府的劳务政策及企业用工信息及时宣传到各村、组,并树立起外出务工发家致富成功的典型形象,通过有效信息和典型事例等综合手段引导群众,转变了群众旧的思想观念,消除他们的模糊认识和后顾之忧,大力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积极开展调研工作。2009年,我所对辖区内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企业用工情况积极开展调研普查工作。2009年5月,我所组织开展了辖区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在各村
委的配合进行“挨家挨户”、“一人一表”登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人一表、一户一档、一村一册、一镇一台帐”等“六个一”相关的台帐,全面、详细地掌握了辖区内的农村劳动力情况。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企业用工调查,及时收集了辖区内企业在在需求方面的情况,对于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我们进行了重点考研调查,详细了解各企业缺工人数、缺工岗位以及招工要求。这些考察调研为我们采取更好的措施以有效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接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材料。
三、踏实行动,顺利对接。自09年11月区委、区政府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工作以来,我所在上级对接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工作,稳扎稳打,发现了问题就及时调整思路和工作方法,进行正确的处理。为有效做好有关对接工作,我所跟进辖区内用工企业的工作、生活条件,分类指导辖区各村村委要想农民工之所想,切实做好对接人员的思想工作与应用物品准备。
对接前我们专门组织各村待转移劳动力进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和加深他们的认识。在送人到企业的对接过程中,我所始终与用工企业保持联系,全程跟踪服务,充分发挥了劳管所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派出工作人员广泛收集对接农民工在企业生活和工作上的需求,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和厂方反映,进而督促用工企业搞好岗前培训,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他们踏实安心工作。另一方面,对参与本次对接的用工企业和农民工所属村镇进行回访,并将收集的情况分类整理,从而既及时跟进对接农民工在企业的工作表现与生活条件,有针对性地争取用工企业予以相应改善,又为下一轮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对接工作征询用工企业负责人和农民工所属村委负责人的意见与建议,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与配合转移对接工作。
2009年以来,我所共联系对接企业xx 家,成功转移辖区内农村就业劳动力xx 人,完成劳动局及街道办下达目标任务的xx %。在本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接工作中,我所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前提,既发挥了劳管所的联结优势,又在转移对接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企业用工短缺方面作了有益探索,更为今后的转移对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所负责的转移对接工作赢得了辖区内各村委和用工企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分析与思考
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分析与思考
一、种植业仍是农村劳动力从业的主要渠道
随着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种植业不论在经营方式、种植方法及品种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2006年,惠城区改变了传统的粮食种植方式,采用抛秧种植技术,机械化耕作面积不断扩大,加大了设施农业的投资力度,一大批名优梅菜、甜玉米开始大批量的种植,他们抓住机遇,围绕特色种殖、精品蔬菜二大产业做文章,发展绿化食品,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并从中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第一产业内部有65069人从事种植业,占第一产业人数的91.8%,因此,种植业仍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二、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职业适应能力差
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在家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2006年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按户籍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外出从业劳动力共有44410人,其中未上学的有42人,小学学历的有2507人,初中学历的有36585人,高中学历的有442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856人,分别占外出总数的0.09%、5.65%、82.38%、9.95%、1.93%;户籍从业劳动力数量共有155785人,其中未上学的1666人,小学学历的有28569人,初中学历的有110288人,高中学历的有1334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1917人,分别占在家总数的1.07%、18.34%、70.79%、8.57%、1.23%。外出劳动各种学历所占比重与在家各种学历所占比重对比分别是:未上学的低0.98个百分点、小学学历的低12.69个百分点、初中学历的高出11.59个百分点、高中学历的高出1.38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高出0.7个百分点。从以上数字可清楚反映,外出劳动力的受高教育程度的人数比重明显比在家劳动力受高教育程度的人数比重高,这也是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高于在家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素质上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在行业选择上的局限性,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及其他一些行业,大多数从事的是简单劳动。
三、农村从业劳动力数逐渐减少,文化程度结构明显改善
2006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83716人,从业劳动力总量达到152043人,比1996减少2.7%。其中,农业从业劳动力70915人,比1996年下降23.94%;非农业从业劳动力81128人,比1996年增长28.63%;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平缓中减少,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是大幅度下降,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是大幅度上升的,这也反映了目前惠城区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方向逐渐从农业转向了非农业。
90年代以来,我区持续加大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广泛开展扫盲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全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文化程度结构不断改善。据第二次农普资料显示,在全部农村从业劳动力中,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农业常住从业劳动力数量分别为: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所占比重逐年降,2006年占的比重是33.03%,比1996年的52.51%下降了19.48个百分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业劳动力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6年占的比重是66.97%,比1996年的47.49%上升了19.48个百分点,其中上升最多的是初中程度的所占比重,2006年初中程度的从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是62.06%,比1996年的42.90%上升了19.16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已成为农村劳动力中比重最大的群体。按受教育程度分的非农业常住从业劳动力数量分别为:2006年,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比1996年下降了13.2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比1996年上升了13.24%,其中上升最多的也是初中程度的所占比重,2006年初中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重是69.29%,比1996年的60.47%上升了8.82个百分点。无论是农业还是非农业,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结构都在不断的改善当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大幅度减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大幅度增加,这是我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的表现之一。
四、农村从业劳动力非农化就业趋势显著地区差异较大。
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趋势日渐显著,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明显上升。据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区主要从事非农业人员数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已由1996年的40.35%上升到53.36%。同时各地由于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在地区间的差异较大。以2007年各镇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分组标志:我区7000元以上的桥东、惠环、小金口、陈江三办事处,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劳动力占他们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20.07%,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高达79.93%,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26.57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51.03%,第三产业比重为28.9%;7000-5000元的龙丰、江南、江北、河南岸、沥林、水口、马安七个镇办,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劳动力占他们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34.52%,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为65.48%,比全区水平高12.1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41.91%,第三产业比重为23.57%;5000元以下的三栋、汝湖、潼湖、潼侨、横沥、芦洲六个镇办,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劳动力占他们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75.8%,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仅为24.2%,比全区平均水平低29.16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14.94%,第三产业比重为9.26%。
存在主要问题
从惠城区近十年间农村劳动力发展变化特点及其社会经济环境来看,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有的将长期贯穿于全区农村现代化的始终。
(1)农村劳动力数量仍然庞大,剩余劳动力总量仍在日益增加。(2)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仍较低下,制约了向非农产业的转移。(3)目前惠城区,低级劳动力市场竞争过度,高级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在总量上制约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水平。(4)城市化进程缓慢和城市自身就业的压力,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空间。
对策建议
1、优化农业内部就业结构,扩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1)狠抓观念转变,扩宽生产门路,促进农业内部劳动力的合理分布。今后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必然针对本地资源现状,突破农业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局限,因地制宜,广开门路,促进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合理分布转移。在种植业生产内部,要提高土地生产率,向种植业的深度、广度发展。在大农业内部,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种养业和特色农业。同时要逐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变农村效益低的状况,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利益分配的合理化,不断提高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程度,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整个农业劳动力布局的合理化。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流向。
一是要大力发展批发零售餐饮业,完善市场建设。各级政府要在完善、充实专业市场的同时,培育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二是要积极发展交能运输业。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中、小型运输队伍,加强供需联系,提高运输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益。三是要利用农村站、农科教中心的持术力量,发展农村使用、修理、保养指导等修理业、咨询业和社会服务业。四是要发挥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发展农村金融业。五是要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各地要充分利用独特的农村旅游资源,积极开发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农业特色的旅游景点,六是要利用农村相对广阔的地域,发展综合开发的房产业和仓储业。七是要结合本地传统习俗和土特产,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第三产业体系,最大程度地扩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2、强化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市场观念、品牌意识的增强,许多农民愿意接受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根据2006年农村住户调查年报资料统计,当年农村劳动力受过培训的仅有10.1%,其中由政府组织培训的人数占受过培训人数的仅有13.5%,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转变就业观念,使无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单一从事传统农业经营的群体更多地了解潜在致富的门路,对闲置农村劳动力和失地农民,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和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培训,使之掌握一两项实用操作技术,学之能用。
3、完善就业服务,解决劳动力的供需衔接。
目前二三产业的用工需求经常性不足和农村劳动力较多闲置同时存在,因此,各有关部门应在解决劳动力的供需衔接等问题上发挥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主导作用。一是建立单位用工信息网络,要专门组建覆盖二三产业的用工信息网络,即时地搜集全区用工的现状和需求信息,分类疏理公布。二是对闲置农村劳动力实行登记制度,及时掌握他们的动态、技术特长、职业要求。三是建立供需双方信息交换平台,交互沟通信息,促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直接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