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举措 扎实推进努力营造民族团结
创新举措 扎实推进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社会环境
利通区第十一小学
为了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社会环境,我校将围绕“一个目标”、狠抓“三项重点”、紧扣“四项要求”、依托“三大抓手”,通过学习文件、座谈调研、制定方案、宣传发动,多方征求意见,采取有力措施,全力稳步推进,使此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一)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创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
模范市”这个目标。以民族认知教育为重点,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活动。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把开展民族认知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到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之中,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各个环节,增强全校师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知和认同。
(二)狠抓“三项重点”。一是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提高学校党政领导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教育广大教师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局,坚决防止发生违反民族政策、伤害民族感情、损害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现象。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把民族认知教育、民族平等教育、民族互信教育、民族互助教育和民族法制教育“五项教育”作为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校广泛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的三进活动,增强全校师生的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意识;邀请有关专家,集中向全体教师宣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知识,讲授维护民族团结和谐、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方法。三是强化工作措施,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领域因素的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和调处工作。建立健全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群体性事件信息报送及处置制度,对本部门管理领域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将及时向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三)强化“四项要求”。一是潜心研究,狠抓落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以及市党委、政府有关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的要求上来,进一步推动全校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创新载体,抓好结合。认真贯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三年规划》,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升年”活动,不断丰富活动载体,为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健全完善民族宗教教育的网络体系;四是固本强基,突出重点。对师生将坚持不懈的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为促进全市民族团结和睦、宗教平稳和顺、社会繁荣进步做贡献。
(四)依托“三大抓手”。一是在全县628座清真寺开展以“知
荣辱、讲诚信、守法纪、尽义务,爱家乡、树形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清真寺阿訇“瓦尔兹”宣讲等方式,向广大信教群众讲解欺诈无信、见利忘义、封建迷信、涉赌涉毒、缠访闹访、目无法纪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极端恶劣性,以及对他人、对社会和穆斯林形象的极大损害,通过正面宣讲和集中开展“讲诚信、守法律、尽义务、树形象从我做起”信教群众签名以及示范户评选等多种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努力形成淳朴向善、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包容平和、感恩社会的优良民风。二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同心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三年规划》为指导,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完善评比奖励机制。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升年”活动及不同系列、不同层次的创建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创建一批模范乡镇、模范机关、模范学校、模范社区、模范村、模范企业以及和谐寺观教堂,争取早日建成“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三是深入开展“三进两创一公开”活动和“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增强宗教活动场所、宗教界人士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增强民族团结、推进宗教和顺、促进社会和谐,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开展以“思想认识到位、学习宣传到位、活动落实到位”为主要内容的“三到位”活动,落实好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社会环境工作任务。对照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社会环境工作小组既定的工作任务和上级部门的要求部署,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查找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及时整改。二是开展以“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主要内容的“三带头”活动,要求各单位通过开展带头与不同民族的干部群众“交朋友”活动,带头做促进民族团结的好事实事活动和带头抵制有损民族团结的错误言行的活动,教育群众牢固树立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的意识。三是开展以“稳心、连心、暖心”为主要内容的“三心”活动,邀请、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积极发挥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独特优势作用,引导宗教界人士在清真寺以讲“卧尔兹”的方式以教说法,教育广大群众自觉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二篇:创新举措延伸触角 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南通检察简报
第37期
南通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编 二O0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编者按:今年以来,如东县院根据省、市两级院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探索,大胆实践,创新举措,在全市率先建成以乡镇检察室、检察工作站、检察工作联络员为主要形式的基层法律监督服务网络,积极稳妥地推进延伸检察工作触角,为全市检察机关延伸触角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创新举措延伸触角 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如东县院根据省、市两级院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延伸检察触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明确职责,突出重点,努力提升延伸检察工作触角的实际效果
(一)明确工作职责。该院延伸检察工作的平台和载体包括派驻镇(区)检察室、检察工作站、以及聘请的检察工作联络员。派驻镇(区)检察室,经县编制委员会明确为正股级派出机构,编制3人,主要职责是:协助、配合所辖镇、区党委、政府做好犯罪预防、法制宣传等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所辖镇(区)行政执法站、所相衔接,依法对执法、司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检查;受理各类控告、举报、申诉等来信来访,对有价值的线索经检察长批准后开展初查;开展与检察业务相关的其他检察工作。检察工作站的职责是:协助、配合所在镇、区党委、政府做好犯罪预防、法治宣传等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检务宣传,拓展举报和申诉案源;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做好检调对接工作;开展与检察业务相关的其它工作。检察工作联络员的职责是:协助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法制宣传工作;配合检察机关开展涉检信访和涉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协助检察机关开展民情社情调研;收集与检察工作有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把握工作原则。该院在延伸检察工作触角中,始终坚持“三个原则”,确保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不偏离。一是服务原则。以深入基层、服务发展、促进和谐为宗旨,以调处、钝化、化解矛盾为目的,以收集信息、接受咨询、提供援助为手段,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类矛盾,努力成为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服务发展的桥梁。二是职能原则。在履行检察职能,落实检察环节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的同时,做到以大局为重,不对基层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和工作部署随意发表议论,不插手企业纠纷,不越权办案,不乱用、滥用检察权,切实做到“掌握不掌控、参与不干预、配合不代替、服务不添乱”。三是实效原则。作为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最前沿阵地,该院检察室、工作站充分发挥与民众联系最紧密,与基层接触最广泛的优势,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努力把群众关注的小事做细、实事做好、难事做透,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检察机关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真心、耐心和诚心,使各项利民、惠民、安民的举措落到了实处。
(三)突出工作重点。一是突出保增长。该院检察室、工作站密切关注镇、村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劳资关系状况,注意了解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分析研判潜在的矛盾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预警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矛盾,使检察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二是突出保民生。该院进一步采取利民便民措施,畅通举报、申诉渠道。定期将流动检务工作车开到农村的田间地头,通过播放检务宣传片,发放检务宣传册,全面宣传检察职能。同时认真听取群众呼声,文明、规范、热情地接待群众,对受理的各类诉求,区别性质分类处理。对属于检察机关职能范围的事情,确保积极介入,细致工作,有效化解。对不属检察机关管辖但是需要引起党委政府或其他部门高度重视的事情,细致解释,及时报告,积极提出应对建议,紧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作。三是突出保稳定。该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侵害农村交通、水利工程、农电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侵占农村扶贫、征地、安臵、救济、养老、医疗等扶农助农资金的职务犯罪举报,梳理、整合涉农犯罪案件线索,努力为打击坑农、害农、损农等侵犯农民利益的各类犯罪开辟案源渠道。
二、齐抓共管,注重实效,全面推动延伸检察工作触角的规范发展
(一)形成整体合力。该院充分调动各部门和每一位同志的积极性,促使全院上下共同关注和参与延伸检察触角工作。控申部门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办公室合理规划,科学预算,按照“硬件一流、保障一流”的要求,确保检察室、工作站的硬件建设到位,后勤保障到位,为检察室、工作站解除后顾之忧。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延伸检察触角的专题调研,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注入持续的动力和崭新的思路。政治处加大了宣传力度,对一些重点工作的推进,专题活动的开展,做到了跟踪报道、宣传造势,营造领导关注、群众知晓、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各业务部门,对检察室、工作站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办理、妥善处臵。对上报的案件线索、信息资源及时梳理、重点排查。同时增强与检察室、工作站对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了深入基层、现场会诊、一线办公。
(二)强化责任意识。该院检察室分片管理和指导工作站开展各项工作。工作站接受检察室的领导,服从检察室的部署和安排,定期向检察室汇报工作。努力形成了以检察室为阵地,以工作站为触角,以联络员为纽带的检察工作网络平台。各检察室由3名人员组成,人员全部从各部门抽调,他们坚持以“四全”的标准严格要求,充分履职。即全身心投入、全天候驻点、全方位关注、全过程参与。各工作站由该院一名部门负责人担任站长,由镇(区)司法助理和综治助理担任检察工作联络员。该院担任站长的同志,每半个月至少到工作站一次,与检察工作联络员共同研究有关工作的开展。每个星期至少与检察工作联络员电话联系一次,及时了解、掌握所辖镇(区)的情况。
(三)注重工作实效。一是扩大影响,提升地位。该院各检察室、工作站加大了对检察机关基本职能的宣传力度,通过“三公开”的形式(公开工作职责、公开人员名单、公开电话号码)密切了检察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积极开展进村入户调研活动,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知晓度。二是服务大局,措施有力。该院各检察室、工作站始终保持与镇区党委、政府的日常联系,及时了解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重点,积极思考研究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辖区经济建设的举措,增强了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总结完善,持续发展。该院各检察室、工作站牢固树立了“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的理念,及时收集人民群众对延伸检察工作的反映和评价,认真研究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工作对策,健全完善群众认可、群众欢迎的工作举措。提升了延伸检察工作触角的长久生命力。
三、创新方法,强化管理,大力提升延伸检察工作触角的能力水平
(一)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在职能认知上,从注重监督向注重服务与监督并重延伸。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首要任务,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应有作用。坚持履职与服务并重,寓履职于服务之中。二是在受理范围上,从被动接受控告申诉向主动听取群众诉求延伸。把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流动接待进乡村、检察长巡回接待进镇、企等多种活动,同时开通网上举报、自动举报电话系统,认真受理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对合理的诉求,认真调查处理;对无理的诉求,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三是在维权对象上,从一般对象向基层弱势群体延伸。重视金融危机造成的企业人员、农民工劳资纠纷、合同纠纷增多等问题,将维权工作向企业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延伸,对侵犯上述人员的控告、举报、申诉,做到优先受理,及时办结,限期答复。同时积极主动地提供送法上门等特殊法律服务,切实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使全社会各种群体均衡地得到法律帮助。四是在工作重心上,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延伸。各检察室、工作站一方面在工作中广泛听取社情民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建立风险排查和应急预警机制,切实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
(二)加强规范管理。该院积极建立各项考核管理制度,推动延伸检察工作触角规范、有序、高效开展。建立办公例会制度,每个月各(镇)区检察室人员到院汇报、交流工作开展情况,对重大问题提交院办公会或党组会讨论。建立检察室例会制度。各检察室每两个月召开由所辖镇(区)工作站站长、联络员参加的检察室例会,收集情况、听取汇报、研究对策和举措。建立联络员例会制度。由该院控申部门牵头,每季度召开县级机关联络员例会,通报一个季度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
(三)明确考核奖惩。该院建立了延伸检察工作触角领导小组办公室、纪检监察部门巡查工作制度。对工作不到位、处臵问题不及时、产生不好社会影响的检察室工作人员,视情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调离岗位等处理。对任工作站站长的中层负责人,出现不尽职、不履职或者履职不到位的现象,先行免去其中层职务,责令其专职担任工作站站长,直至在工作站站长岗位上干出实绩,再予以恢复其原有职务。对检察室工作人员和工作站站长的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和今后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对履职尽职、扎实工作的检察室同志和工作站站长院党组在任用干部时优先考虑。对于积极开展工作,主动提供线索,工作业绩明显的联络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据如东县院材料整理)
报:省院办公室、市委政法委; 发:各县(市)区院、本院领导。
编校:徐 清 审核:陈新建 打印:赵婷婷
第三篇:商洛柞水“三位一体”创新举措扎实推进陕南移民搬迁
商洛柞水“三位一体”创新举措扎实推进陕南移民搬迁
近年来,柞水县紧紧围绕“建设小城镇、发展现代农业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精神,创新举措,全力推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切实解决山区群众居住安全和生存发展问题。
一是健全机制,明确主体责任。把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部署、解决问题。推行县级领导及部门包抓制度,并建立了领导小组定期联席会议和集中办公制度,出台了陕南移民搬迁资金筹措办法、考核验收办法、奖惩办法,把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县委、县政府重点督查督办事项,采取旬检查、月通报、季考核、年总评等方式,推动工作顺利实施。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安置。在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中,结合县情实际,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在集中安置点选址、房屋风格设计上,按照“三高三避五靠近”要求,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和“注重实效、适当超前”的原则,认真评估、合理选址、特色设计。在安置搬迁对象时,坚持“三为主”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没有一技之长的群众就近在中心村安置,让其继续以耕种为业;对有手艺、会经商的群众,引导进入集镇安置;对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发展适应能力较强的群众,引导其到县城安置,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方便群众、有利发展,为搬迁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三是坚持原则,严格对象审核。制定了《柞水县陕南移民搬迁对象审核审批工作要求》,严格做到村、镇、县三级公示,对各镇上报的分散安置对象按照“八审慎”原则逐户审核,即以分散安置名义在新老城区购置商品房的审慎审查;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的直系亲属审慎审查;分散安置户原住房没有及时拆除复垦的审慎审查;分散安置户突击分家的审慎审查;不举家搬迁的审慎审查;分散安置属婚迁的审慎审查;父母与子女原未共同生活,父母(或子女)现迁居到子女(或父母)的审慎审查;购买危房或购买陈旧房屋未装修的审慎审查。
四是集聚力量,狠抓工作推进。在工作推进中,县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拿在手上,经常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分管责任人身体力行,主动督促检查抓推进;县移民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认真协调抓落实;县直相关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简化手续,主动服务,快速办理,全力支持,形成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协同作战、共同推进移民搬迁工作的整体合力。
五是筹措资金,落实配套政策。把移民搬迁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照搬迁计划和资金配套比例,足额配套建房补助资金。把移民搬迁安置与工赈移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民进城落户项目相结合,解决建房资金不足难题。坚持财力集中使用,全面整合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重点村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资金,用于安置点基础
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与省搬迁公司协调对接,折借项目前期建设资金,保证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工程顺利推进。
六是规范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出台了《柞水县陕南移民搬迁项目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上规范管理,推进项目实施。在项目手续管理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项目立项审批和备案程序。在工程建设管理上,认真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实行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达到相关标准。制定了《柞水县移民搬迁安置资金管理办法》,对移民资金实行专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拨付实行“三长会签”制,确保资金运行安全。
七是发展产业,促进农户增收。编制了《柞水县陕南移民搬迁产业发展规划》和《柞水县陕南移民搬迁技能培训方案》,按照“一点一业,一户一策”的要求,分别编制了移民点产业发展规划和移民户项目发展规划,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搬迁户为重点,组织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劳动力技能等培训,增强了搬迁群众的就业技能,提高了劳务收入水平。制定了全民创业优惠政策,扶持搬迁户通过发展商贸餐饮、旅游运输等三产服务业增加收入。依托安置点周边厂矿和企业,就近就地转移搬迁群众。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鼓励引导搬迁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及加工业,做到“搬家不搬业”,使原有产业不萧条、土地不荒芜、收入不减少。支持搬迁户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分享增值收益,建立承包地和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拓宽增收渠道,解决了后续生存发展问题,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富得快”目标。
第四篇:创新举措 科学管理扎实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2010.10.16
创新举措
科学管理 扎实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
尤溪县民政局(2010年10月22日)
尤溪县辖8镇7乡,250个村委会、1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3463平方公里,总人口42.047万人。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732户1932人,农村低保对象6893户14695人,2010年1-9月发放城市低保金227.24万元,农村低保金1006.49万元;多年来,我县始终把低保规范化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为目标,通过健全完善制度、规范有序操作、科学民主管理等举措,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是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体系规范化;强化四项措施,推进管理手段规范化;把好“三关”,推进操作程序规范化;坚持四个到位,推进监督检查规范化。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体系规范化
实施城乡低保制度,是党和政府关心困难群众的一项重大举措,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尤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低保工作,始终将低保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列入乡镇人民政府精神文明目标管理考评。县成立了城乡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不定期召开城乡低保工作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究部署低保规 范化建设工作。强化了层级责任制,县与各乡镇签订城乡低保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细化县民政局、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城乡低保工作职责,努力做到工作有领导,管理有措施,经费有保障。
二、强化四项措施,推进管理手段规范化
1、健全规章制度。为了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我县先后制定完善了审核审批、责任追究资金管理制度、信访接待、档案管理等多项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依法办事、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管理体制。2010年制定《尤溪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尤政文[2010]121号),进一步规范了城乡低保工作范围、城乡低保标准确定与调整、城乡低保申请审批程序、城乡低保家庭收入核实与计算、城乡低保对象管理、城乡低保资金管理。
2、规范档案管理。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推进低保档案规范管理,加强了县、乡镇、村(居)三级低保对象档案管理,做到县有档案室,乡镇有档案柜,村有档案盒,实行一户一档、一村一盒,材料齐全。今年,我县投资10万元为各乡镇民政办配置了低保工作专用电脑,为县低保中心更新办公电脑,以福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系统为平台,对城乡低保对象个人信息资料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
3、强化责任追究。为了加强低保工作队伍职业道德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责任追究,我县建立城乡低保工作责任追究制 度,对城乡低保工作人员因违反低保工作程序,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暗箱操作、优亲厚友造成错保、“人情保”、“关系保”的,以及未严格执行低保资金“封闭运转、社会化发放”管理,挤占、截留、挪用、二次分配低保金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提供人性化服务。一是开展上门审批活动,县城乡低保工作人员深入乡镇村,与乡村干部面对面现场办公,做好低保对象的审核审批工作;二是即时办理特殊对象低保的审核审批工作,对因天灾人祸、患有重大疾病等特殊对象及时办理审核审批。三是落实优惠政策,提高低保对象保障水平。在全面贯彻落实城乡低保对象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援助等其他专项救助基础上,建立城乡低保低保对象殡仪服务费减免制度,从2010年1月开始将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及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的殡仪基本费给予减免,纳入县财政预算列支。
三、把好“三关”,推进操作程序规范化
1、把好入保关。在城乡低保申请审批工作中,坚持“三原则两优先一从严”,做到坚持标准统一入保原则,严把低保标准关;坚持总量平衡原则,保持低保人数相对稳定;坚持入退保对象困难程度对比原则,确保新增对象比退保对象更困难。做到家庭主要劳动力因故、因病、因残的困难户给予优先入保,二女结扎困难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入保;对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困难户和年纪轻、身体健康的困难户给予从严把关,把好低保对象的入保关。
2、把好测算关。在测算家庭收入上,坚持“三个结合”,做到采取个人申请与村委会摸底相结合,实行计算收入与家庭实际生活状况相结合,计算收入与家庭成员勤劳程度相结合,把好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测算关,杜绝等、靠、要思想,鼓励自食其力,勤劳致富。
3、把好审批关。在申请审批过程中,侧重抓好“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入户调查为重点,全面掌握申请对象实际情况。村(居)委会受理困难群众申请后,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及生活状况等情况的入户调查,并实行“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乡镇低保工作人员对村(居)委会上报的调查材料进行核查,核查率不低于30%。县低保中心对乡镇报批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对有异议的,深入乡村、低保申请对象家中进行复查。第二个环节是以民主评议为重点,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村(居)委会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由村(居)民代表、村(居)委会成员、驻村(居)委会乡镇干部、段警等组成低保评议小组对申请人家庭收入情况进行民主评议,作出初审决定,形成记录并存档。第三个环节是以张榜公示为重点,接受群众监督。村(居)委会把经过低保民主评议、初审后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予以张榜公示,公示后无异议的,由村(居)委会签署意见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审核、县民政局审批后,由乡镇人民政府通知村(居)委会,对拟批准享受城乡低保待遇的家庭再次张榜公示。
四、坚持四个到位,推进监督检查规范化
1、整顿核查到位。根据《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范和福建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范的通知》(闽民保„2009‟109号)有关规定,我县从2009年开始,分别对城市低保、农村低保进行了清理核查整顿,及时把因残、因病等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众纳入了低保范围,真正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工作目标,做到群众满意、政府放心。通过清理核查整顿,全县有732户1932人获得了城市低保待遇,其中新增低保对象117户260人,注销低保对象393户1069人,变动补差124户248人,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数减少664人;有6893户14695人获得农村低保待遇,其中新增低保对象1921户4032人,注销低保对象1958户6198人,变动补差1370户4398人,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人数减少2166人。
2、督查检查到位。为了把低保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我县强化城乡低保工作督促检查力度,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低保管理,规范低保运作的意见》,成立了低保政策和专项资金管理督查领导小组,组织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乡镇、村督查低保申请审批程序是否规范,公示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低保资金是否实行社会化、按时足额发放,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挤占、冒领、二次分配低保金等违规现象,扎实推进低保政策贯彻落实。
3、政策宣传到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宣传载体,通过做客县有线电视台《说法》栏目、开展送法下乡和综治法制宣传月等活动,有效地宣传低保政策。今年印制3万册低保政策宣传小册,发放到低保对象、基层干部、村(居)党员、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手中,做到人手一册;《说法》栏目低保政策节目播放时间长达半个月;每年接受干部群众低保政策咨询3000多人次。
4、社会监督到位。坚持“一申请二公示三审核”程序,实行二榜公示;深入开展城乡低保公示月活动,对全县城乡低保政策和城乡低保对象户主姓名、家庭人数、家庭收入、救助金额等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聘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退休干部等7位同志为我局行风政风监督员,组织监督员深入乡镇、村进行低保工作调研;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倾听社会群众对低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两年来,我县按照省民政厅两个《工作规范》要求,扎扎实实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今后我们将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规范操作程序,强化管理,促进我县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再上一台阶,为构建和谐海西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突出为民宗旨创新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突出为民宗旨
创新工作举措 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中共姜堰市委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姜堰是一个农村县级市,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在强化监督上动真格,在惠及民生上求实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群众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3.6%。我市被表彰为2008、2009“全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联系点”、“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市”。
一、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合力
我们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加快发展实现和扩大群众利益,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强化“两手抓”、力求“两手硬”。为确保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我们积极探索机制创新,按照“以党风廉政建设
务事务运行标准,编制了村务公开目录,并发放到群众手中,张贴在村部公开栏,让群众对照有标准,监督有依据,我市村务公开目录被国家民政部以文件形式向全国推广。同时根据发展的新形势、工作的新特点,适时调整公开内容,让群众及时了解工作的最新要求、最新动态,让所有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决策更民主。全面推行“五议三公开”制度,规定村两委在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时,必须经过党组织提议、两委会商议、督导员参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实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公开、重大事项实施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从而实现了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转变。三是督查更有力。针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资源分散、监督环节脱节、监督制度弱化、监督效果不明显的突出问题,我们建立了“市巡查、镇督导、村自律、群众监督”的监督体系,实行市级定期巡查镇,镇级向行政村派出勤廉督导员,村级明确党支部纪检委员为村两委纪检监督员,并着手建立健全村级纪检监督组织。同时,全面推行村干部履职承诺、辞职承诺的“双承诺”制度,变原来教育式的制度管理为自律式的契约管理。群众通过村民“直评”村干部等形式对村干部开展评议监督,明确规定,村民“直评”村干部中,群众测评不满意票高于30%的村干部不得列为村“两委”候选人初步人选,已任职的必须
对全市各村集体资金全面盘点、集体资产全面登记、集体资源全面审核。共清理账外资产3.5亿元、无偿占用集体资产2600万元,完善补充登记土地、水面39万亩,调整被长期低价发包的资产资源合同63份,挖出一批侵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蛀虫”,将宝贵资源用于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群众拍手称快。同时,加大对关涉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卫生、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领域的查案执纪力度,严肃查处少数干部滥用职权、涉黑涉恶、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等行为,让农村风清气正、农民安居乐业。二是着力健全三级便民服务网络。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我们在市、镇、村三级建立便民服务机构:按照一窗受理、全程服务的标准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按照硬件设施到位、服务项目到位、充分授权到位、发挥作用到位的要求,建成14个镇便民服务中心;按照有场所、有联系人、有代理记录的要求,建成各村便民服务室,真正做到把方便让给群众,把事务留给自己。2009年以来,三级便民服务机构累计为民办实事11万多件。国家质监总局对我市制定的便民服务标准给予了肯定,并确定选点试验。三是着力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为了让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讲、事有人问,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好听民意、解民忧、安民心的工作,实行市领导接访、市镇领导下访、市镇村三级领导走访、勤廉督导员驻村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