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22:4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化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化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我国化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化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们所学的《过程装备成套技术》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是以小型过程工业装置设计、建设所需具备的知识为构架,以“工程材料”、“化工原理”、“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和“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为基础,内容涉及新产品生产工艺开发和项目可行性研究、工艺设计、经济性评价和环境评价、机器和设备的选型、重要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方案选择与设计、管道设计、绝热与防腐蚀设计、装置的安装及检验、装置的试车等与过程装置设计、建设全过程有关的各种工程知识。

但是,从学习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化工安全问题。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不容忽视。石油化工作为国家的重点支柱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为国家生产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与此同时石化行业又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石油化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国内外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对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职工的健康保障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石化企业在加强安全管理、安全保障体系、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安全文化、工伤保险等安全保障措施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一、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责任不明

许多企业领导者片面追求生产进度,严重轻视安全工作,将“安全第一”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在政策上、措施上和制度上搞得都是生产第一。特别是实行承包制后,部分企业领导人短期行为极为严重,只求自己任期内不出事故,对事故隐患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不愿进行长远的安全规划和必要的安全投入。不少事故看起来是发生在职工身上,但根子还是因企业领导者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松懈的状态。当然,不少企业领导者也抓了安全工作,但因认识不到位且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工作常常抓不到点子上,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始终不能上档次、上水平。而造成如此种种后果的主要原因又是企业未真正建立和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许多企业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仍然有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化工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3、安全宣教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流于形式

企业安全宣教培训工作说起来都知道重要,但实际工作与要求差距甚远。首先是力度不够,大多走过场。宣教培训工许多企业也都搞了,钱也花了,但大多流于形式,根本未按有关法规对学时、内容、考试等严格要求进行,因此,实效性很差。其次是覆盖面窄,安管人员培训多,生产人员培训少,未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其三是秩序十分混乱,任何单位甚至个人发个通知就可搞安全培训,而课时、师资、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有的甚至课都不上,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4、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不统一

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安全工作只是安管部门的事,与生产部门无关。负责经营的相当一部分人员对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了解,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生产部门只顾片面追求进度和效益,而常常忽视安全,与安管部门不能形成统一认识,因此出现生产与安全“两张皮”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安全管理对策:

1、强化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要扭转安全管理落后、纪律松懈、秩序较乱的状况,就必须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规范安全生产管理,真正做到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使安全生产管理进入有序可控状态;其次要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并严格考核与奖惩,使每个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职工,都清楚自己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自觉地抓好分管的和自身的安全生产工作;第三要改进生产设备质量,加大安全投入,对生产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认真进行整治,积极采用新的安全生产装备,用先进科技手段和装备保证安全生产;第四企业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落实安全生产设施的“三同时”原则,并从营业收入中提取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用于完善安全设施和隐患整改。第五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为职工提供合乎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切实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通过基础工作的加强,规范安全生产的行为,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2、理顺管理体制,重视行业管理

我国化工行业,市场开放,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也提出高的要求。其“国民待遇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和“遵守国际通行规则”等都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借鉴国际通行模式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规则,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劳动安全卫生三方协商机制,有利于政府加强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和减少腐败现象;有利于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工会履行维护基本职责,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在行业管理方面,国际上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模式是行业相同的企业结合成行会或协会。其对内自律管理,制订行业规范、标准,维持公平竞争秩序;对外和政府、工会形成“三方制”,协调处理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因此,应赋予行业协会(特别是煤炭、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管理本行业安全工作必要的责任、义务和权力,管理好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实现“行业管理”,并与“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相配合,共同组成“安全生产三方制”的工作模式,管严管好,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企业。

3、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依法从严管理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是搞好安全卫生工作的必然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增强依法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识和自觉性。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和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知法、懂法;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事,做到无论监督检查、对事故的调查处理还是生产经营单位所必须做好的安全生产工作,都要依法进行。要认真落实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必须分清责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决不能姑息迁就,切实把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4、实行全员安全目标管理

实行全员安全目标管理,要在每年年初确定年度安全目标。目标可以是上级下达的,也可以是本单位自己确定的,但都要保持目标的科学性、先进性,并将安全目标逐级向下分解,直至每个岗位、每个工作人员为止。每个人也都要制定自己的保证措施。领导要对安全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和年终时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考核,实施奖惩。目标值的确定,应贯彻下级保上级,越往下分解越细致越具体的原则,最好定到不出差错或少出差错。安全目标管理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布置目标任务或者自下而上逐级递交安全目标认定书进行认定等方式。使每个人都有安全指标,每个人都承担安全责任,每个人都要做到明确职责,分清责任,落实措施,分工负责,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5、夯实班组安全管理

大量事故分析表明,大部分事故发生在班组,因此,班组安全管理在整个安全管理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从理顺班组长的责、权、利上入手,调动班组长工作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班组长在班组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要把有经验、懂业务、敢说敢管的人员放在班组长的位置上。从提高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抓起,解决职工素质不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问题。要通过开展反事故演习,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活动,培育职工安全工作的技能和自主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切实做好日常管理,班前会要认真听取上一班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应对措施,布置本班安全工作;班后会要通报当天班组及组员个人的安全工作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不断完善和巩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全生产不仅仅保证了企业生产的平稳运行,更重要的是安全是企业实现效益的前提和首要条件,没有安全作保障,效益就不能实现。在具体实践中,石化企业必须把安全与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要通过安全生产的实现,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体管理水平。

第二篇:我国化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化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杨品富

(长安大学地测学院安全工程系710018)

摘要:我国化工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

China's Chemical Safe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YangPin –fu

(Department of Safety Engineering,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18,China)

Abstract: China's chemical produc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safety, and Countermeasures

教育、安全文化、工伤保险等安全保障措施引言 方面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在分析方法上注重

安全 管 理 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安理论联系实际,依据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在做了大量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适合于石化企业的可行性措施,为石化企业要领域,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的安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全生产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概况

社会影响力而言都不容忽视。如果做不好,我国 的 石 油化工行业主要由中国石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石油 化 工 作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三大公司构成,原油为国家的重点支柱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加工能力约占世界的6.6%。仅以中国石油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为国家生然气集团公司为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产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与此同时石化行司(英文缩写:CNPC)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业又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方案,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事故的发生,职业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危害的侵害,不但使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集团。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损失,也给受伤害职工及其家属带来了肉体产、供应商和最大的炼油化工产品生产、供和心理上的严重创伤,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应商,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素。因此认识到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明确安全生产与其效益的关系,在具体生产最大50家世界石油公司排名中,中国石油集实践中注重安全投入、完善管理手段、立安团位居第10位,在《财富》杂志2003年公布全机制,才能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行,为企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排为第69位。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 石 油 集团注册总资本1149亿元,本文 以 石 油化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现有总资产7362亿元,拥有抚顺、兰州、大通过比较国内外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对庆、大连、锦州、锦西等29个炼油企业,原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2亿吨/年,每年向消费职工的健康保障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市场提供的汽油、柴油、煤油和润滑油等成产出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石化企业在加强品油超过全国总量的40%。中国石油拥有大安全管理、安全保障体系、安全投入、安全庆石化、吉林石化、兰州石化、抚顺石化等

9个石化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化工原料和产品生产商及供应商之一,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尿素、化肥等产品生产能力在国内位居前列。

石油 化 工 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工业,在我国加入WTO后,石化行业面临着国外同行业的严峻挑战。因此各石油、石化企业均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如中国石油就提出五大发展战略,即整体发展战略、持续重组战略、低成本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以加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建设。

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责任

不明

许多企业领导者片面追求生产进度,严重轻视安全工作,将“安全第一”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在政策上、措施上和制度上搞得都是生产第一。特别是实行承包制后,部分企业领导人短期行为极为严重,只求自己任期内不出事故,对事故隐患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不愿进行长远的安全规划和必要的安全投入。不少事故看起来是发生在职工身上,但根子还是因企业领导者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松懈的状态。当然,不少企业领导者也抓了安全工作,但因认识不到位且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工作常常抓不到点子上,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始终不能上档次、上水平。而造成如此种种后果的主要原因又是企业未真正建立和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相当企业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仍然有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化工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

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3、安全宣教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流于形

企业安全宣教培训工作说起来都知道重要,但实际工作与要求差距甚远。首先是力度不够,大多走过场。宣教培训工许多企业也都搞了,钱也花了,但大多流于形式,根本未按有关法规对学时、内容、考试等严格要求进行,因此,实效性很差。其次是覆盖面窄,安管人员培训多,生产人员培训少,未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其三是秩序十分混乱,任何单位甚至个人发个通知就可搞安全培训,而课时、师资、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有的甚至课都不上,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4、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不

统一

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安全工作只是安管部门的事,与生产部门无关。负责经营的相当一部分人员对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了解,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生产部门只顾片面追求进度和效益,而常常忽视安全,与安管部门不能形成统一认识,因此出现生产与安全“两张皮”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

安全管理对策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安全生产

必须全方位、全员和全过程做好工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安全工作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由传统的安全管理向需求管理上转变,由落后的“事后调查”向“超前预防”管理转变。“*%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科学管

理思想认识的程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安全

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如果认识不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不会有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如果认识不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就不会有搞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性。当前,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深化搞好安全生产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要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就是最大地代表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人的生命权都不能保证,其他利益就无从谈起。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把安全生产这个“人命关天”的大事放在心上,坚决克服麻木不仁、置若罔闻等消极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各项工作的关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

制度,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安全生产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强化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要扭转安全管理落后、纪律松懈、秩序较乱的状况,就必须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规范安全生产管理,真正做到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使安全生产管理进入有序可控状态;其次要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并严格考核与奖惩,使每个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职工,都清楚自己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自觉地抓好分管的和自身的安全生产工作;第三要改进生产设备质量,加大安全投入,对生产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认真进行整治,积极采用新的安全生产装备,用先进科技手段和装备保证安全生产;第四企业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落实安全生产设施的“三同时”原则,并从营业收入中提取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用于完善安全设施和隐患整改。第五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职工提供合乎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切实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通过基础工作的加强,规范安全生产的行为,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理顺管理体制,重视行业管理 我国加入”#$后,市场更加开放,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国民待遇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和“遵守国际通行规则”等都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借鉴国际通行模式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规则,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劳动安全卫生三方协商机制,有利于政府加强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和减少腐败现象;有利于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工会履行维护基本职责,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在行业管理方面,国际上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模式是行业相同的企业结合成行会或协会。其对内自律管理,制订行业规范、标准,维持公平竞争秩序;对外和政府、工会形成“三方制”,协调处理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因此,应赋予行业协会(特别是煤炭、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管理本行业安全工作必要的责任、义务和权力,管理好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实现“行业管理”,并与“国家监察”和“群

众监督”相配合,共同组成“安全生产三方制”的工作模式,管严管好,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企业。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依法从严管理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是搞好安全卫生工作的必然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增强依法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识和自觉性。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和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知法、懂法;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事,做到无论监督检查、对事故的调查处理还是生产经营单位所必须做好的安全生产工作,都要依法进行。要认真落实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必须分清责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决不能姑息迁就,切实把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实行全员安全目标管理

实行全员安全目标管理,要在每年年初确定安全目标。目标可以是上级下达的,也可以是本单位自己确定的,但都要保持目标的科学性、先进性,并将安全目标逐级向下分解,直至每个岗位、每个工作人员为止。每个人也都要制定自己的保证措施。领导要对安全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和年终时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考核,实施奖惩。目标值的确定,应贯彻下一级保上一级,越往下分解越细致越具体的原则,最好定到不出差错或少出差错。安全目标管理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布置目标任务或者自下而上逐级递交安全目标认定书进行认定等方式。使每个人都有安全指标,每个人都承担安全责任,每个人都要做到明确职责,分清责任,落实措施,分工负责,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夯实班组安全管理

大量事故分析表明,%&’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以上的事故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等因素造成的。因此,班组安全管理在整个安全管理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从理顺班组长的责、权、利上入手,调动班组长工作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班组长在班组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要把有经验、懂业务、敢说敢管的人员放在班组长的位置上。从提高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抓起,解决职工素质不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问题。要通过开展反事故演习,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活动,培育职工安全工作的技能和自主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安全生产

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切实做好日常管理,班前会要认真听取上一班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应对措施,布置本班安全工作;班后会要通报当天班组及组员个人的安全工作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不断完善和巩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结语

安全 是 人 类社会生存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全生产不仅仅保证了企业生产的平稳运行,更重要的是安全是企业实现效益的前提和首要条件,没有安全作保障,效益就不能实现。在具体实践中,石化企业必须把安全与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要通过安全生产的实现,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体管理水平。石化 企 业 安全的实质是通过实行最有效的管理手段、用尽盈少的安全投资提供尽量多的符合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安全保障。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实现石化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安全投入方案的优化以及合理安全投入方向的确定,需要在搜集安全投入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科学合理的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结合调查分析,全面、系统、多方位地对安全投入的投向、投入力度、合理性等进行研究分析,以真实地反映安全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引导企业进行安全投入。同时,要积极采取安全评价措施,提高危险辨别意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安全反映速度,并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通过HSE等管理体系的实施,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石油 化 工 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把握住结合实际、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原则,才能使安全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才能使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做好安全生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参考文献

【1】化工安全技术概论魏振枢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安全技术编写组炼油与销售安全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11:5

[3] 孙续利.国外安全管理工作状况_化工劳动保护1991.04:9-10

[4]顾祥柏.石油化工安全分析方法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9:90

[5]蒋军成,郭振龙.安全系统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04:7

[6] 李志宪,刘咸卫.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丛书.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12

[7」宋大成.企业安全经济学.气象出版社‘2000: 33 [8] GilbertM arshall-SafeE ngineering,seconde dition.1994:2

[9] 彭冬芝,郑彼忠.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04:7

[10 ]朱辉.运用科学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铝镁通讯.200

第三篇:我国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

***、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完善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六中全会把安全生产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管理的范畴。本届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全国安全生产呈现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

(一)2003年以来事故总量开始下降,反映经济社会安全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逐年趋好。

(二)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事故逐年下降,2006年下降幅度较大。

(三)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得到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2006年以来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

(五)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2007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发生湖南省凤凰县堤溪大桥垮塌、山东省新泰市华源矿业有限公司河岸决口引发溃水淹井、山东省邹平县魏桥创业集团铝母线铸造分厂铝水外溢等特别重大事故,造成严重损失。这些事故说明,一些地方和企业存在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监管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等严重问题,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还存在薄弱环节,预警机制很不健全,事故总量仍然偏大,一些相对指标还比较落后,一些行业领域事故多发的现状尚未扭转。其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二是一些地方安全监管力度层层衰减。三是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

现阶段我国的安全生产的突出特征,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在对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我们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一方面要看到成绩,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更要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认清工业化进程中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

二、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

安全生产是工业化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先进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逐步稳定、下降的发展周期。研究表明,安全状况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非对称抛物线函数关系,可划分为4个阶段:一是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二是工业化中级阶段,生产安全事故达到高峰并逐步得到控制;三是工业化高级阶段,生产安全事故快速下降;四是后工业化时代,事故稳中有降,死亡人数很少。

安全生产的这种阶段性特点,揭示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快速增长的特定区间时,生产安全事故也相应地较快上升,并在一个时期内处于高位波动状态,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但“易发”并不必然等于事故高发、频发。

我国安全生产具有政治、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通过借鉴先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可以取长补短、后来居上。

2004年初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安全生产中长期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到2007年即本届政府任期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第二阶段:到2010年即“十一五”规划完成之际,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阶段:到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性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十万人事故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依据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十一五”期间要使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的要求,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把安全生产列为专节,规定“十一五”期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35%,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25%,这两大目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纳入国家统计指标体系。

三、指导支撑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五个体系

(一)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

总书记在**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论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六中全会把安全生产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这些都构成了安全生产理论体系框架:

一是“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

二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三是“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

四是依法治安、重典治乱,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五是用科技教育引领支撑安全生产。

六是依靠人民群众,形成广泛的参与和监督机制。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2002年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法》,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开始步入法制轨道。此外在《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十余部专门法律中,都有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国务院相继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近百部行政法规。各地都制定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规章。

(三)以12项治本之策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政策体系

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决定:从安全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经济政策、教育培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考核、企业主体责任、事故责任追究、社会监督参与、安全监管及应急体制等12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政策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50多部具体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四)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

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由事故死亡人数总量控制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数控制考核指标4类、27个具体指标构成。

(五)**和地方相结合、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互动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国家层面上的安全管理职责格局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安全监管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管。

在地方层面,到2006年底,各省(区市)、各市(地)以及92%以上的县级人民政府,已建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全国共有监管人员约5.5万人。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以及“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

四、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

2007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年”和“攻坚年”。落实年:就是要在抓落实上继续狠下功夫,把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近年来***、国务院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已经做出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攻坚年:就是要深化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深入开展各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加快解决重点行业领域影响安全状况稳定好转的难点问题。

五、加强安全生产的对策

(一)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激励约束机制

要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继续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切实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教育各级干部,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摆正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安全工作绩效作为评价政府和企业工作、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从各级领导直到基层干部都要牢固树立重视安全生产的高度责任心,促使“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真正落实到位。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生产经营者。

(二)狠抓煤矿安全这个重中之重,深入开展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的两大突出问题:一个是瓦斯灾害严重、重特大瓦斯事故多发;另一个就是小煤矿过多过滥、非法违法屡禁不止。针对这两大问题,国务院部署在全国开展了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通过严格煤矿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厉行整顿关闭,全国第一阶段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5931处,第二阶段把关闭对象延伸到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16种矿井,计划关闭2652处,目前已基本关闭到位。

(三)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在重点行业领域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这次专项行动既是安全生产“落实年”、“攻坚年”的具体措施,也是为十七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既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反弹的断然措施,也是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提高企业安全保障和政府安全监管能力,建立长效机制之策;既是一项集中开展的专项行动,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努力、常抓不懈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排查事故隐患,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不留死角。对典型事故要深入剖析,举一反三,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特别要紧紧盯住工作不力的地方和单位,确保整改到位。对隐患突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该退出的要坚决退出,该关闭的要坚决关闭。

(四)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提高防范处置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要加强预案工作,抓紧建立覆盖所有企业和基层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搞好培训演练,落实预案责任和防范措施;加强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建设;规范事故信息的收集、报送和处理,提高应急能力和事故处置效率;加强各部门、各地区应急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加强水害事故防范,配足抢险救灾所需设备和物资。七要全面完善应急预案。各种预案都要一目了然,具体管用,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可*作性。八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事故。

(五)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设

进一步理顺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行业管理的职责关系。总结推广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鼓励各地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安全监管机构延伸到乡镇农村、城镇工业园区和街道,建立安全生产执法队伍。提高履职能力,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廉洁执法,树立和维护良好的队伍形象。

(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安全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各行业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

第四篇:我国化工安全生产存在的与爆炸有关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化工安全生产存在的与爆炸有关问题与对策研究

谷慎昌(学号2607080119)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安全工程系,西安710018)

【摘要】资料显示,近两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全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尤其是燃烧爆炸的事故频率最高。通过分析化工企业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提出解决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措施建议。

【关键词】化工企业;燃烧;爆炸;安全管理;事故;对策

China's chemical safe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Gu Shenchang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Geomatics, Chang'an University, School of Safety Engineering, Xi'an 710018)

【Abstract】data show that the last two years despite the state departments and enterprises have done a lot of work in safety, but the national chemical industry, production safety situation remains very serious, large and small security incidents continue to occur, particularly the burning and explosion take the highest frequency.By analyzing the occurrence of chemical safety reasons, propose solutions to the chemical industry safety-related measures.【Key words】chemical companies;burning;explosion;safety management;accident;measures

1前言

化工生产,工艺复杂多变,原材料及产品多为易燃易爆物质。加之目前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化、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整个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潜在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事故,从而破坏正常的生产并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搞好化工企业安全防火防爆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29人受伤,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 损失。现将事故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1.1月7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在拆除废旧化工原料储罐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

2.1月13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天化国

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硫磺仓库发生爆炸,造成7人死亡、7人重伤、25人轻伤。

3.1月15日,浙江省金华市浙江武义

博阳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

上述事故暴露出当前一些化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有章不循、违章作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不重视安全工作,安全管理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深入、不细致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这些事故也暴露出一些企业、单位和个人在化工产品市场供需旺盛形式下,片面追逐利润忽视安全生产的倾向;安全监管我国化工企业爆炸事故频

繁发生

据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网站公布:

2008年元旦过后,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山西、重庆、云南和浙江等省(市)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接连发生3起较大事 故。截至目前,3起事故已造成15人死亡、不到位等问题。当然这也跟化工企业的行业特点密不可分。化工类企业爆炸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分析

3.1物的不安全状态

(1)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多属于易

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质。目前世界上已有化学物品600万种,经常生产使用的约6、7万种,我国约有3万种。这些化学物品中约有70%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在生产、使用、贮运中操作或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烧伤等安全生产事故。

(2)化工企业中高温、高压设备多。许多化工生产离不开高温、高压设备,这些设备能量集中,如果在设计制造中,不按规范进行,质量不合格;或在操作中失误,就可能发生灾害性的事故。而且很多化工企业为降低成本、压缩经费,首先削减的是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经费,导致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设备失修,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虽然投入部分资金用于安全管理,但投入也在逐年减少;亏损企业则投入很少或根本不投入。拼设备和人力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生产现场脏乱差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事故隐患十分突出。据安监部门在近期对市全国化工业集中城市的安全检查中发现,大部分被查的石油、石化、化工企业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存在很多问题;易燃易爆企业自备消防车普遍老化;现

场的灭火器有的无压力、有的超过检验期限、消防栓内有的无水枪;消防泵房普遍没有正常维护保养,有的几近瘫痪;企业生产设备和事故应急防范基础设施的状况令人堪忧。

3.2人的不安全行为

目前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70-80%。这其中有职工的素质问题,更有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高问题。当前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负担过重,企业领导只顾抓市场、抓效益,根本不顾及安全管理,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置安全生产于不顾。本应停车进行设备检修,但为

了眼前短期经济利益,设备带病作业,最终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例子并不少见。企业经济

效益不好,事故频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大多数化工企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及其严格,操作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误操作,导致安全隐患或生产事故。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往往由几个工序组成,在每个工序又由多个化工单元操作和若干台特殊要求的设备和仪表联合组成生产系统,形成工艺流程长、技术复杂、工艺参数多、要求严格的生产线。因此,要求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注意巡回检查、认真

记录、纠正偏差、严格交接班、注意上下工序的联系、及时消除隐患,才能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3.3 一些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忽

视安全生产

首先,部分企业因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

设备检修。许多化工企业由于经济效益相对较差,所以为了降低成本压缩经费,首先是削减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经费,设备欠账太多,又舍不得花钱去投入,因此造成设备失修严重,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其次是在生产过程中,当安全与生产有矛盾时,重生产、轻安全,为追求效益和产量而忽视安全生产,放松安全管理,不顾化工生产“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工

艺复杂”等特点。生产中存在着设备超高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和拼人力,拼设备的短期行为,以换取产量的提高。因此,这种片面的效益观点,势必造成安全管理难以有效约束生产过程中不安全的尴尬局面。

3.4监管不够,执法不严应该说县、镇(乡)基层安检组织是一线安全信息的反馈者。但从目前看这一级的安监部门或机构不健全、或人员太少、或人员素质不适应要求,因此对企业安全检查只重视形式,不重实质。只注重看材料,听汇报,很少深入工作现场查看。这样使得安全监察的作用大打折扣,而且部分地区安全执法不严,对部分安全事故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甚至出现隐瞒事故的做法,这就直接构成部分化工企业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惩戒力度不够,执法不严使得企业责任虚置。我国现行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安全事故的惩戒力度不够,执法不到位,使得法律责任的追究在很多情况下只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很多化工企业往往存在侥幸心理,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就漠视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置之度外。

3.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所欠缺目前部分化工企业没有建设好一种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造成企业职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够。

也有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游离于企业文化建设之外,没有真正融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没有融于企业发展规划,这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得到各级领导的真正认同,往往造成停滞不前的局面。化工企业防火防爆生产长

效机制的建立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可以通过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使之降低或避免。4.1 建立岗位安全评价系统

将传统安全管理与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运用岗位安全评价技术,贯穿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全过程,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将生产过程单元化,加强对每个单元的检查。定期对每个单元做相应按全检查与考核,最大限度发现与控制安全隐患。对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单元,尽量找出其潜在的危险因素及事故模式,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后果。建立单位安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工作单元安全状况作相应考核,对不合标准的在维修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罚。

在评价方法上主要有:①日本化工生产六阶段安全评价法;②英国帝国化学公司MOND评价法;③作业危险性评价;④系统概率评价法;⑤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法;⑥安全状况灰色评价法等等。

4.2加强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意识

在化工生产企业,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并使国家财产遭到巨大

损失。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另外,化学工业所使用的原料和生产的产品大多是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就更甚于其他企业。为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防火防爆问题,采取各种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4.3 正确处理生产安全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企业要认识到安全与效益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安全是效益的前提和首要条件,没有安全作保障,效益就不能实现。而效益是安全的物质基础

和目的,没有安全作依托,安全工作就不能正常开展。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协调和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把安全摆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既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也不能只顾安全而不考虑企业的发展。在生产与安全冲突时,首先必须解决好安全上存在的问题。这样,生产才有可靠的保证。

4.4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提高企业管理水

平、促进安全生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安全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使人们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是运行(或操作)人员对安全性能的态度和方法的总和。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消除侥幸心理。

总之,化工企业要营造一种安全氛围,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让职工逐渐认同安全生产是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必要条件,是我们生产、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一观点,从而自觉地去维护安全、实现安全。

4.5 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持证上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化工企业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严格制定一套全面细致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安全管理生产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等等。这些制度规程要落实到岗,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有法可依。

培训部门应经常开展培训工作,聘请一些技术水平高、安全知识丰富的职工做兼职老师,利用集中办班的形式,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向职工传授安全知识,用活生生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安全警示教育。要求职工熟悉本岗位危险源、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和一般抢救方法,熟悉使用安全用具,掌握安全须知和操作规程,从而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术水平。操作人员在进行安全理论培训合格的基础上,还需经岗位操作培训合格后,取得《安全作业证》,才准与独立作业。对中层以上干部在任职前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安全管理合格证》,才能任职,从事管理工作。

4.6对企业设备进行定期必要的检修

对企业的安全安全监控系统及安全保障

系统进行定期检测。比如安全阀、控控制指

示仪表和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等。规定进行重新检测参数的设立周期,强制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监控系统长期正常运转。对工厂内其它生产设备、设施也要安排定期检查、检测以避免随运行时间而老化,介质腐蚀,地质变形,长期在有振动状况或应力集中而造成疲劳脆化等等原因引起设备、设施性能、状态的衰退、失去原有的工作性能,造成各类不同性质的安全事故。这类检测周期不定,根据企业自身的点确定。做到既不浪费资源又能确保安全工作性,使其风险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5结束语

目前,相当一部分化工企业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燃烧爆炸事故的隐患,如何取消除这类隐患,不仅是安全部门的责任,更是广大职工的义务,从人身安全、经济利益、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结合化工企业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要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综合治理和防范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

消除事故隐患,遏制危化品事故多发和上升的势头,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参考文献:

【1】 魏振枢主编.化工安全技术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 姜威主编.城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 马守信主编.化工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关于近期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生事故情况通报.2008.【5】 陈性永主编.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 许文编.化工安全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第五篇:我国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07 经济学 3 班 张婷婷 3207004233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 20 世纪 80 年代沿海发展战略、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90 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 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 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 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 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 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 经过 20 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人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 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 WTO 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 10%--11% 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 2 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65%以上,人均 GDP 达 1700 美元。这一地区形成 3 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 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 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 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 4 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 7000 亿元人民币,五大标 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都出现可喜发展的势头。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 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 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 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

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 心内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 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 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尽管国家在前几 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三大地带经济 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经济增长 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制造业、服务业 发展不快,投资效益不高。因此,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 仍在继续扩大。以西部的 GDP 增长速度为 1 相比较,1998 年东西部比为 1.43:1,2002 年

扩大为 1.57:1。人均 GDP,2002 年西部约 600 美元,东部则为 1700 美元,东部约为西部 的 3 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 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 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 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 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 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 实。

2、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 90 年代末西部大 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 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 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 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 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

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 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 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 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 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 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 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 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 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 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 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 融合。

5、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 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 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 展雪上加霜。

6、“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 本地经济发展和 GDP 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 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 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 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 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 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

下载我国化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化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戒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30多年的禁毒、戒毒工作,产生了许多方法、模式,尽管我国现有各种戒毒模式都在以各自的运作方式治疗和帮助药物依赖者,然而,多年实践发现,这些戒毒模式尚有以下问题:复吸率高,......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8级会计三班李丹妮 学号:14083801561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程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的一个税种,也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

    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一、提出问题 个人所得税1799年首创于英国,是指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随着经济的发展,该税种所占地位越来越显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

    浅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论我国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开始实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公务员管理的综合法律,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以国家......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巴塞尔协议III))出台后,商业银行的定位也有了新的变化,其功能不再是原来简单的金融服务和信用中介,而是风险管理。因此可以说,风险......

    浅析我国资源型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资源型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资源消费量日趋上升,自然资源日趋枯竭,我国资源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何谓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企业是相对于......

    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行政监督面临的难题及其对......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合集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 我国个人所得税起步较晚,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税制不完善、公民纳税意识淡薄、执法不严等问题,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