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CU输液渗漏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ICU输液渗漏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一、预防措施
1、特殊药物尽量要使用深静脉留置针。
包括缩血管的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等;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高浓度钾、钠、碳酸氢钠;高渗液:如50%葡萄糖、20%甘露醇、脂肪乳、卡文等;异丙嗪、氯丙嗪;化疗药物等。
2、暂时无深静脉留置针的情况下,特殊药物不得使用注射泵,同时注意稀释药物浓度,如多巴胺<40%,葡萄糖酸钙<5%,异丙嗪氯丙嗪加入大于250ml的溶液里。
3、特殊药物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入。
4、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一旦怀疑渗漏,立即终止该处输液,采取有效措施(不管有无回血)。
二、应急处理
1、脂肪乳、卡文:
a:局部减压,用小针头刺破水肿处,充分挤压出药液,致无白色液体流出为止;
b:甲强龙40mg+50ml蒸馏水,保持持续湿敷状态,减少局部渗出。
2、高渗液:如50%葡萄糖、20%甘露醇、甘油果糖: a:渗漏多时,肿胀面积大,先局部减压,挤出药液;
b:654-Ⅱ局部环行封闭(1支654-Ⅱ+NS10ml。)并持续湿敷患处,3.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高浓度钾、钠、碳酸氢钠:
a:渗漏多时,先局部减压,挤出药液; b:冰袋冷敷;
c:出现皮温升高,有红肿等炎性反应时用碘复消毒,干燥后喜辽妥软膏持续湿敷。
第二篇: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
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
及处理
赵焕芬
第一节
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目的语重要性
1、静脉输液是防病治病和抢救生命的重要给药途径,但输液外渗在临床上很难避免,这与药物的刺激性、病人血管的通透性有关,但主要的是与我们的穿刺技术和巡视病房是否及时等一些主观原因有关。因此,及时观察和处理渗漏,是保障病人治疗的一个重要问题。
2、治疗液体外渗的目的是加速消肿的过程,减轻局部组织损伤,提高静脉利用率。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为肿胀,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灼烧,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泡,皮肤发黑发硬,形成破溃。
2、临床分为三期:
(1)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2)静脉炎性反应期(3)组织坏死期
第三节
渗漏后对血管危害性较大的常见药物
1、血管收缩药:多巴胺、间
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
2、血管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浓氯化钠
3、高渗性药物:20%甘露醇、50%葡萄糖、脂肪乳剂
第四节
药物外渗的处理
1、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药,断开输液器,保留穿刺输液的头皮针头,用注射器连接皮针将药物回抽,减少药液在局部组织的渗出量,降低渗出液对组织的损害,再抬高患肢,避免剧烈运动。
2、药液对组织刺激性较小,容易吸收的,可以用热敷,或用95%的酒精持续湿敷,50%硫酸镁湿敷,肿胀就会很快消退,用热敷促进扩散吸收。
3、3药液对照组有刺激性的,冷敷或保湿,为了抑制药物在细胞内代谢,可用冷敷,须在6h内进行,24h后热敷。
第五节
具体处理方法
1、对血管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处理如抗生素类;(1)肿块小于5cmX5cm时,可采用热敷方法。(拔针4小时后可行)
(2)肿块大于5cmX5cm时应及时予硫酸镁或呋喃西林湿敷。
2、血管收缩药的处理
多巴胺
外渗后立即用酚妥拉明5mg+生理盐水10-15ml充分侵润注射。(主要是周围血管痉挛解除,改善微循环)(1)(外渗早期可采用酚妥拉明稀释液(生理盐水50ml+酚妥拉明40mg)湿敷,或用25%硫酸镁湿敷。(以减轻局部组织化学反应,减轻疼痛,防止局部组织坏死)
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等
(1)可立即用654-2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使患部位组织血管扩张,从而促进药液的吸收,使肿胀的组织尽快回复正常,一般外敷时间不超过30分钟。)(2)0.9%生理盐水5ml+酚妥拉明5mg局部封闭。
注:不能使用50%的硫酸镁湿敷,因其是高渗液,能造成细胞脱水加重组织坏死。
第六节 血管刺激性药物的处理
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
(1)抬高患肢促使回流减轻局部肿胀程度。(2)2用0.25%-0.5%普鲁卡因封闭疗法(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最关键的一步)
(3)3局部湿敷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为中医活血化瘀药物,能减轻局部淤血,改善血液循环的用,局部湿敷丹参复方注射液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的重要环节)
(4)50%硫酸钙溶液热敷患处,有消炎去肿的功效。第七节 高渗性药物外渗的处理
20%甘露醇外渗的处理:(1)马铃薯切片外敷。
(2)0.25%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局部封闭。
(3)654-2针剂热敷。(松弛平滑肌,解除微血管痉挛)(4)用侵泡有庆大霉素8万单位的654-2——10mg的纱布敷于外渗处,红外线照射20分钟左右。(预防感染、抗炎、促进微循环。)
(5)云南白药6粒加75%乙醇调成糊状外敷,上覆盖纱布,喷洒75%乙醇保持湿润。
第八节 水泡的处理
药物外渗引起局部 水泡,硫酸镁湿敷应避开水。小水泡则用碘伏消毒如果水泡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泡粒里的渗出液,涂湿润烧伤膏。
静脉输液时产生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及原因
(1)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原因:由于输液前管内空气未排尽,输液导管连接不紧密或有裂隙;连续输液过程中,未及时添加药液或添加后未及时排尽空气;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专人在旁看守,均可导致空气进入静脉,发生空气栓塞。
空气进入静脉,可随血流先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随着心脏的收缩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输液中空气栓塞护士发现后处理原则
夹住静脉通路→左侧头低足高→通知医生→给予患者吸氧→药物治疗→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记住原因→记录抢救过程→继续观察
第三篇:输液反应预防处理
输液反应预防及处理护理规范
一、输液反应的预防: 1. 加强液体管理:一是减少药物贮存(一般备2-3天的量)。二是在使用上做到先领先用。三是护士长要每周检查科室液体、药品情况,确保无过期、变质的药品及液体。
2. 加强治疗室规范管理:按治疗室管理规定执行。要求做到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每日的清洁、消毒工作落实;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各类医疗垃圾处理规范。
3.(1)加强护士的规范化操作管理:
护士在执行输液医嘱时认真把好药品查对关。严格查对药品的有效期及质量,发现药品过期或质量有问题、液体过期、微粒、絮状物、混浊、输液瓶(袋)有裂缝、漏液等不合格液体不得使用。
(2)把好加药关。
① 环境合要求:加药前要注意开窗通风、清洁台面、整理好治疗车。② 严肃认真:不可一边加药一边谈笑、打闹等。
③ 规范操作:加药前洗手、戴口罩,认真检查药品质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加药时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无菌原则,按规范操作。操作中禁忌:使用过粗针头加药、多次穿刺瓶塞、一根棉签连续消毒瓶口(超过3个)、锯安瓿前不消毒、持注射器不规范污染注射器活塞、注射器反复使用长时间不更换。一次拔安瓿的量超过一个注射器的容量。
④ 输液液体要现用现配:最多可配制500ml的一袋备用或100ml的两袋备用。(3)严格把好输液器材关。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输液针头(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三通管、肝素帽(正压接头)、棉签、敷贴有无过期及质量问题。
(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规范。加药、打针、接瓶前均应戴口罩、洗手。输液瓶口、病人的皮肤按规范严格消毒。
(5)(6)按医嘱、病情、输注药物的要求控制好输液速度。
严密观察病情:输液前观察深静脉、PICC、留置针穿刺处有无红、肿、热、痛、分泌物等感染征象,如有感染征象应及时处理及报告,必要性拔管。输液过程中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严密观察。(7)严格带教。未取得护士执照的护士、实习护士须有带教老师从旁带教方可加药、输液、接瓶。
4. 加强临床输液管理: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凡发现医生所开医嘱与药物说明书要求的溶媒不符,或一袋液体加入多种药物、有药物配伍禁忌等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二、输液反应的处理:
1. 一旦病人出现畏寒、寒战、发热等输液反应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注意保暖,密切观察。对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遵医嘱进行处理,必要时抽血做血培养。
2. 立即报告护士长,将残余液体送细菌培养及药剂科检验。及时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通过电子证务发至医疗科、护理部、感染控制科、药剂科、总护士长。
3. 4. 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跟踪病人的病情变化。
注意证据的保留。护理记录要记录出现输液反应组液体滴注的时间、速度、余液量;护士在输注过程中巡视的时间和病人的状况;出现输液反应的时间、症状、治疗和护理措施及效果。护士长检查输液执行单的执行时间、护士签名是否按规范,妥善保管好输液执行单。护士长要及时查看液体、血培养等检验结果,并及时打印化验结果保存。
5. 科室护士长应对输液反应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护理责任:若存在护理责任,应明确责任后按绩效管理规定处理,制定改进措施,认真抓好整改。
第四篇:液体渗漏的预防及处理
液体渗漏和预防及处理
液体外渗定义:渗出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引起液体外渗的原因: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穿刺针头斜面部分穿透血管后壁。引起液体外渗的常用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高渗性溶液:甘露醇,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红细胞鲁米那,高渗盐水等
葡萄糖酸钙,氯化钙,钾盐,氨茶碱 预防措施:
1、环境因素:治疗环境光线要充足,避免背光操作,为穿刺成功创造必要条件。
2、避免机械性损伤:为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首先要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后要固定针头,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住院患儿提倡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针对血管壁刺激小,易固定,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对患者浅静脉破坏,从而减轻静脉渗漏的发生。
3、合理选择血管: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上肢静脉,因其阻力小,药液尽快输送和稀释,以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刺激,避免同一部位多次长时间输液。若小儿选择上肢或者下肢静脉穿刺,应用木板手板做好固定,以防哭闹时引起液体外渗。
4、加强巡视:特别强调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注意观察输液速度及输液部位的反应。输注易引起外渗及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在输液卡上挂上“观察巡视”牌,以杜绝外渗性损伤和坏死性损伤的发生。
5、局部使用扩血管药物或者应用局麻药:①将能跨表皮吸收的硝酸甘油剂贴在患者输液管穿刺点的上方2cm处或2%(654-2)山莨菪碱溶液涂擦,能使输液血管保持扩张状态,从而减少静脉外渗。②在静脉穿刺点近心端外敷1%地卡因和皮下注射2%普鲁卡因,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从而防止渗漏。
治疗措施:渗漏一旦发生,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立即报告,记录与家属沟通,取得理解和配合。
1、热敷:渗漏损份发生早且范围小者,可行局部湿热敷,促进液体的吸收,可用湿热毛巾,温度不宜超过50℃,适当抬高患肢。
2、药物湿敷:临床上常用静脉外漏局部湿敷的药物为硫酸镁,浓度为50%。对多巴胺,化
疗药物及高渗液,氯化钾等药物的外渗均取得较好疗效,是治疗药物静脉外渗的传统用药。也可用95%酒精湿敷,湿度为不滴水为宜。然而近年来亦有不少行之有效的药物相继用于临床,血管收缩药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采用654-2或酚妥拉明湿敷效果好。
3、中药制剂:京万红软膏外涂,红花甘草散外敷,黑墨草外敷等,对防治静脉炎输液渗漏都有较好的效果。
4、食物的临床应用:新鲜萝卜,马铃薯切成2cm的薄片敷在渗漏部位,用胶布固定,消除水肿和防止组织坏死的效果很好。此外,还可采用远红外线局部照射,超短波理疗等,一旦发生局部坏死,则应将坏死组织广泛切除,换药或植皮。
第五篇:液体渗漏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渗漏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更是儿科常见的护理问题。因为婴幼儿好动,液体渗漏多,往往是这边刚加药,那边又肿了,不滴了。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关键是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液体渗漏的预防
1.1提高穿刺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我认为,这一点特别重要,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心上嘛!穿刺时避开关节,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取保护性约束,教会家长正确的照顾方法。
1.2血管的选择 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1.3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最后还要用生理盐水冲注。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1.4提高患儿家长的预防意识 婴幼儿因其年龄小,不会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要交代给家长,输液前告诉家长药物外渗后导致的后果,输上液后交待注意事项,有任何的不良反应时及时报告。1.5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由于是儿科,患儿是有口难言,家长毕竟不是专业人员,因此护士要多巡视病房,勤于、善于观察,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危重患儿,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刺激性的药物时,更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进行床头交接班。
1.6做好患儿家长的宣教 交待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注意看护。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儿家长说明,指导患儿家长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红、肿胀,患儿苦恼不止,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1.7正确拔针 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或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为5~10min,切忌在按压处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药物外渗的处理
2.1 小范围外渗(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以用热敷,或用95%的酒精持续湿敷,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2.2 大范围外渗 一般在药液外渗的48h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可以用马铃薯、生姜外敷。
2.3 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肿痛、肿胀、坏死。2.4 药物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碘伏外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