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港口机械维修常见技术问题分析大全
港口机械维修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维修是恢复港口机械技术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码头生产的可靠保障,在维修中还存在着诸多的技术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机械维修质量不高,装备可靠性差,使企业成本损失增大,甚至可能导致重大
机损事故的发生。本人在实践中针对港口机械维修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技术问题做简要分析,旨在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一).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大拆大卸的现象司空见惯,港口机械中进口的机械较多,对技术要求,维修质量要求相当高。一些维修人员由于对港口机械结构,原理不清楚,不认真分析故障原因,不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凭着“大概,差不多”的思想盲目对机械大拆大卸,结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又出现新的问题。如:一台日产“小松”铲车,出现柴油机动力不足,机械无法正常工作的故障,维修人员拆卸分解了喷油泵和喷油器也没有找到故障原因,更换一个喷油泵试验,故障依旧,最后检查故障是由于所用柴油内部杂质,水分过多引起,而此次拆卸却导致喷油泵的性能明显下降,柴油机功率不足。因此,要不断加强维修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提高维修技能。当机械出现故障后,要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如无检测设备,可通过“问、看、查、试”等传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和手段,结合港口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最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在判定机械故障时,一般常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先外表后内部,先总成再部件的顺序进行,切忌“不问青红皂白,盲目大拆大卸”。
(二).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换件修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进口机械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相对困难一些,有些维修人员一贯采用换件试验的方法,不论大件小件,只要认为可能是导致故障的零部件,一个一个更换试验,结果非但故障没排除,可能还增加新的故障,且把不该更换的零部件随意更换了,增加了企业的开支,影响了码头生产和增加了维修工作量。有些故障零部件完全可以通过修理恢复其技术性能;如:发电机、起动机、冷却水泵等。齿轮油泵等出现故障,不需要复杂修理工艺即可修复,但有的维修人员却要求更换新件,一味采取“换件修理”的方法,造成严重的浪费。上述盲目换件试验和一味更换可修复零件的做法在一些修理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我认为一要提高管理,二要提高素质,三要提高技能。在维修时,应根据故障现象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及部位,对能修复的零部件要采取修理的方法恢复技术性能,杜绝盲目更换零部件的做法。
(三).不重视螺栓的选用,螺栓使用混乱的现象较突出。在维修机械时,因螺栓性能、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导致维修后机械故障频出。港口机械使用的专用螺栓(特别是进口机械);如:传动轴螺栓,缸盖螺栓,连杆螺栓,飞轮螺栓,联轴器螺栓等是用特殊材质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其强度要求高,抗剪切力强,确保联接,固定可靠。实际维修作业中,有些维修人员发现这些螺栓损坏或缺失时,一时找不到标准螺栓,有的随意取来其它螺栓代替,有的自行加工代用,这些螺栓因材质差或加工工艺不合格,给机械的后期使用留下故障隐患。如:一台16吨集叉前桥轮边减速器内连接行星齿轮架和轮边减速器壳体固定螺栓以及轮胎钢圈固定螺栓,它们要承受较大的扭矩。当这些螺栓发生损坏、断裂,一些维修人员使用其它螺栓或自行加工代用,常出现因螺栓强度不够而变形、折断的情况。有些部位需用“小螺距”的“细扣自紧”螺栓,铜螺栓,镀铜螺栓,却使用普通螺栓代替,导致出现螺栓自行松脱,拆卸困难等现象。如柴油机排气歧管固定螺母多为铜制或不锈钢制,防止受热或使用时间过长“锈蚀”不易拆卸,但在实际维修时,却多数‘混乱’使用了普通螺母,时间一长拆卸十分困难。有些螺栓经使用后会出现拉伸,变形等缺陷。有些技术要求规定拆装几次后必须换新的螺栓,因有的维修人员不了解这些情况,多次重复使用不合格的螺栓,也易导致机械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机械维修过程中,当螺栓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更换符合要求的螺栓,切忌乱用螺栓。
(四).螺栓拧紧方法不当的情况较严重,港口机械各部位固定或联接螺栓多数有拧紧力矩要求,如:缸盖螺栓,连杆螺栓,飞轮螺栓,差速器相关螺栓等,有些规定了拧紧力矩,有些规定了拧紧角度,同时还规定了拧紧顺序。一些维修人员认为拧紧螺栓谁都会做,拉紧就行,不按规定力矩及顺序拧紧(有的根本不了解有拧紧力矩和顺序要求),不使用扭力(公斤)扳手,或随意使用加力杆,凭感觉拧紧,导致拧紧力矩相差很大。力矩不足;螺栓易发生松脱,导致冲坏气缸衬垫,轴瓦松动,漏油、漏气。力矩过大;螺栓易拉伸变形,甚至断裂,有时还会损坏螺纹孔,影响了修理质量,甚至发生事故。1台CVS堆高机,变矩器向外甩液压油,经检查是由于联接泵轮和罩轮的外围螺栓没有按规定的顺序和力矩拧紧,因此,在维修机械时,一定要按规定力矩和顺序拧紧螺栓,防止因螺栓拧紧力矩过大,过小或顺序不当而导致机械发生故障。
(五).不注意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的现象为数不少;发动机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活塞环“三隙”,气门间隙,制动蹄片间隙,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轴承轴向和径向间隙,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等,各类机型都有严格的要求,在维修时必须进行严格测量,对不符合间隙要求的零部件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实际维修工作中,不测量或不按要求测量配合间隙而盲目装配零部件的现象为数不少,导致轴承早期磨损或烧蚀,发动机烧机油,起动困难或爆燃,活塞环折断,机件撞击,窜油、窜气等故障,有时甚至会因零部件配合间隙不当,导致机械严重损坏事故的发生。如:1台日产“石川岛”吊车柴油机大修后,试机运转30分钟左右自行熄火(怠速),再启起动机运转费力甚至不转,检查配气机构,油路等都正常。停机放置半小时后又可起动着火,但运转不长时间又自行熄火,后来检查故障原因是由于主轴瓦间隙过小,柴油机温度升高后,轴瓦膨胀和曲轴间无间隙而抱死,停机降温后,轴瓦与轴之间又有了一定的间隙而正常运转。
(六).装配时零部件装反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维修机械时,一些零部件装配有着严格的方向要求,只有正确安装,才能保证零部件正常工作,有些零部件外部特征不明显,正反都可以安装,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装反的情况,导致机械不能正常工作,或零件早期损坏,机械损坏事故等;如:发动机气缸衬垫,发动机活塞、活塞环,风扇叶片,齿轮油泵侧板,骨架油封,止推垫圈,止推轴承,止推垫片,挡油圈,离合器摩擦片盘毂等。这些零部件在安装时,如不了解结构及安装注意事项,最易装反,致使装配后工作不正常,导致机械故障的发生。如:1台大叉上的6102柴油机更换活塞环后,柴油机严重冒蓝烟,考虑可能是机油加注过多或者活塞环“对口” 所致。检查机油油量正常,拆下一个缸的活塞连杆组,发现活塞环未“对口”,但却把气环装反了,检查其它各缸活塞环也都装反了。该机使用内切槽式扭曲气环,安装时要求内切口朝上,维修人员恰恰装反了,由于内切槽活塞环装反时极易出现活塞“泵油”现象,使机油沿环切口处上窜到燃烧室内燃烧。又如:斯堪尼亚集卡车轮毂轴头上装有一个骨架油封,油封的正确安装方向是:油封唇口向里,可是维修人员在装配油封时,把油封的方向装反了,造成差速器内的齿轮油向轮毂内泄漏。所以,一定要掌握零部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向要求,不可盲目的随便安装,留有后患。
(七).维修方法不正规,“治标不治本”仍是一些维修单位惯用的手段,在维修机械时,一些维修人员不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认为应急措施是万能的,以“应急”代“维修”,“治标不治本”的现象还很多。如经常遇到的“以焊代修”,就是一例,一些部件本可进行修理恢复原有性能,但有些维修人员图省事,却常采用“焊死”的方法。.如:
(一).1台CVS堆高机方向泵轴键槽因磨损松旷,半圆键固定不牢,本应采取重新铣键槽的办法解决,但维修人员却直接把轴和套焊在一起,导致该处无法拆卸,后期维修困难。
(二).液压油缸耳环和油缸活塞杆联接螺纹损坏后,用直接焊接的方法,致使油缸油封损坏后无法更换,漏油严重。
(三).当发现工作装置动作缓慢或转向困难时,不查故障原因,盲目调高系统的工作压力,导致系统压力过高,损坏油封,管路,液压元件等。这些不正规的维修方法只能应急,却不可长期使用,必须从根本上查出故障原因,采取正规的维修方法排除故障,应引起维修人员的注意。
(八).衬垫和垫片使用不规范,随意使用的现象较普遍,机械零部件配合面间使用的垫片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石棉垫、橡胶垫、纸板垫、软木垫、毛毡垫、有色金属垫(铜垫、铝垫)、铜皮(钢皮)垫、绝缘垫、弹簧垫、平垫等。一些用来防止零部件配合面间漏油、漏水、漏气、漏电,一些起紧固防松作用。每一类垫片使用的时机和场合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在维修机械时。垫片使用不规范甚至乱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导致配合面间经常发生泄漏;螺栓、螺母自行松动,松脱,影响港口机械的正常使用。如发动机气缸垫过厚,导致压缩比降低,发动机起动困难;喷油器与气缸盖配合面间使用铜垫片,如使用石棉垫代替,易使喷油器散热不良发生烧蚀,气缸窜气;柴油机输油泵和喷油泵结合面间垫片过厚,导致输油量及输油压力不足,柴油机功率下降;如漏装(乱装)弹簧垫,锁紧垫,密封垫等,致使接合不紧,易发生松动或漏油等现象;因垫片中间有孔而忘记开孔导致油道,水道堵塞,发动机烧瓦抱轴;水箱开锅的现象也经常发生。我想广大维修人员在维修机械时,切记“垫片虽小用处大”。
(九).在维修作业时,一些维修人员往往只重视喷油泵、输油泵、活塞、缸套、活塞环、液压油泵、操纵阀、制动、转向系统等零部件的维护,却忽视了对滤清器,各种阀,各类仪表等的保养,他们认为这些“小件”不影响机械的工作,即使损坏也无关紧要,只要机械能动就凑合着用,孰不知,正是这些“小件”缺乏维护,导致机械发生早期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如:港口机械使用的柴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液压油滤清器;指示灯;标志牌;水温表、油温表、油压表、油位表(油位尺)感应塞、传感器、报警器、预热塞、油液滤网、水箱盖、油箱盖、加机油口盖、黄油嘴、储气筒放污开关、蓄电池箱、喷油器回油接头、开口销、风扇导风罩、传动轴螺栓锁片等,这些“小件”是港口机械正常工作及维护保养必不可少的,对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在维修作业时,不注意这些辅助件的维护保养,常会“因小失大”,导致机械故障的发生。如:1台CVS堆高机的转锁油缸体轴承定位卡脱落,造成油缸离位,油缸轴变形,无法正常工作。很多故障都是忽视“小件”的维护保养而引起的,应引以为戒。
(十).在维修机械时,有些维修人员不了解或不注重维修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导致拆装中经常出现“习惯性”的错误,影响机械的维修质量和使用寿命。如:热车拆装发动机气缸盖,易导致缸盖变形裂纹;拆卸活塞连杆组件,气门等工作偶件时不标注记号,装配时易发生错乱,导致发动机动力下降;安装活塞销时,不加热活塞而直接把活塞销打入销孔内,导致活塞变形量增大,椭圆度增加;安装轴和销时不用铜棒敲击而直接用铁锤或铁棒敲击,导致轴(销)头膨胀变形;曲轴主轴瓦或连杆瓦底背加铜垫或纸垫,易堵塞油道,导致烧瓦抱轴事故;拆卸轴承,皮带轮等过盈配合零部件时不使用拉力器,硬打硬敲,易导致零部件变形或损坏等;
(十一).零件除污,清洗不彻底,早损,腐蚀常发生。维修机械时,正确清除零部件表面的油污、杂质对提高修理质量,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由于不注意加强零件的清洗,清洗剂选用不合理,清洗方法不当等,导致零部件早期磨损,腐蚀性损坏的现象,在一些修理单位还时有发生。如:不彻底清除缸套台阶,活塞环槽内积炭,螺栓孔内杂物,液压元件内砂粒,杂物。导致螺栓扭矩不足,活塞环易折断,缸垫烧蚀,液压元件早期磨损、卡死。在大修机械时,不注意清除机油细滤器,集滤器,柴油机水套,散热器表面,润滑油油道等处积存的油污或杂质,使维修工作不彻底,减少机械无故障运行时间。修理人员在清洗零部件时;一要正确选用清洗剂,对各种零部件的清洗,应根据它们对清洁度的不同要求,正确选用不同的清洗剂;二要防止零部件腐蚀,生锈。尤其对精密零部件更不允许有任何程度的腐蚀或生锈。因此在清洗时,不可用碱性清洗剂(特别是强碱清洗剂)清洗铝合金类零部件(如铝合金活塞、阀芯等),更不可用强酸清洗剂清洗铜类零部件(如节温器主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机件的腐蚀;三是不同零部件应分类清洗,铝合金类零部件,铜类零部件不宜放在碱性或酸性清洗剂中一道清洗,橡胶类零部件不宜和其它钢铁类零件放在汽油,柴油及酸、碱性清洗剂中一起清洗。
第二篇:旋风除尘器技术问题分析
旋风除尘器技术问题分析
旋风除尘器按其性能可分以下四大类:
①高郊旋风除尘器,其筒体直径较小,用来分离较细的粉尘,除尘效率在95%以上;
②大流量旋风除尘器,筒体直径较大,用于处理很大的气体流量,其除尘效率为50-80%以;
③通用型旋风除尘器,处理风量适中,因结构形式不同,除尘效率波动在70-85%之间,④防爆型旋风除尘器,本身带有防爆阀,具有防爆功能。
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长锥体、圆筒体、扩散式、旁路型。
按组合、安装情况分为内旋风除尘器、外旋风除尘器、立式与卧式以及单筒与多管旋风除尘器。
按气流导入情况,气流进入旋风除尘后的流路路线,以及带二次风的形式可概括地分为以下两种:
①切流反转式旋风除尘器
②轴流式旋风除尘器
了解了旋风除尘器的基本分类形式,根据现场烟气实际工况就比较容易选型了,一般旋风除尘器选型时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①旋风除尘器净化气体量应与实际需要处理风量一致。选择除尘器直径时应尽量小些,如果要求通过的风量较大,可采用若干个小直径的旋风除尘器并联为宜,如果处理气量与多管旋风除尘器相符,以选多管旋风除尘器为宜。
②旋风除尘器的入口气速要保持在18-23m/s,低于18m/s时,其除尘效率下降,高于23m/s时,除尘效率提高不明显,但阻力损失增加,能耗增大。
③选择旋风除尘器时,要根据工况考虑阻力损失和结构形式,尽可能做到既节省动力消耗又能得到最佳除尘分离效果及以便于制造、维护管理。
④陶瓷旋风除尘器能捕集到的最小尘粒应等于或稍小被处理气体的粉尘粒度。
⑤当含尘气体温度很高时,要注意保温,避免水分在除尘设备内凝结。假如粉尘不吸收水分,除尘器的工作温度要比露点温度高出30度左右。假如粉尘吸水性较强,除尘器的工作温度要比露点温度高出40-50度。以避免露点腐蚀。
⑥旋风除尘器结构的密封要好,确保不漏风。尤其是负压操作,更应该注意卸料锁风装置的可靠性。
⑦易燃易爆粉尘,应设有防爆装置。防爆装置的通常做法是在入口管道上加一个安全防爆阀门。
⑧当粉尘黍度较小时,最大允许含尘浓度与旋风筒直径有关,即直径越大,允许含尘质量浓度也越大。
同时必须注意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①旋风除尘器的直径(外筒直径D0);②旋风除尘器的高度;③旋风除尘器的进口;④排气管;⑤卸灰装置
旋风式除尘器维护和保养
1、旋风除尘器的正确操作
1.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连接牢固。
2)检查除尘器与烟道,除尘器与灰斗,灰斗与排灰装置、输灰装置等结合部的气密性,消除漏灰、漏气现象。
3)关小挡板阀,启动通风机、无异常现象后逐渐开大挡板阀,以便除尘器通过规定数量的含尘气体。
1.2运行时技术要求
1)注意易磨损部位如外筒内壁的变化。
2)含尘气体温度变化或湿度降低时注意粉尘的附着、堵塞和腐蚀现象。
3)注意压差变化和排出烟色状况。因为磨损和腐蚀会使除尘器穿孔和导致粉尘排放,于是除尘效率下降、排气烟色恶化、压差发生变化。
4)注意除尘器各部位的气密性,检查旋风筒气体流量和集尘浓度的变化。
1.3作业后的技术工作
1)为防止粉尘的附着和腐蚀,除尘作业结束后让除尘器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直到除尘器内完全被清洁空气置换后方可停止除尘器运行。
2)消除内筒、外筒和叶片上附着的粉尘,清除灰斗内的粉尘。
3)必要时修补磨损和腐蚀引起的穿孔。
4)检查各部位的气密性,必要时更换密封元件。
5)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风机进行例行保养。
2、旋风式除尘器的维护
旋风式除尘器运行时应稳定运行参数、防止漏风和关键部位磨损、避免粉尘的堵塞,否则将严重影响除尘效果。
2.1稳定运行参数
旋风式除尘器运行参数主要包括:除尘器入口气流速度,处理气体的温度和含尘气体的入口质量浓度等。
1)入口气流速度。对于尺寸一定的旋风式除尘器,入口气流速度增大不仅处理气量可提高,还可有效地提高分离效率,但压降也随之增大。当入口气流速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分离效率可能随之下降,磨损加剧,除尘器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入口气流速度应控制在18~23m/s范围内。
2)处理气体的温度。因为气体温度升高,其粘度变大,使粉尘粒子受到的向心力加大,于是分离效率会下降。所以高温条件下运行的除尘器应有较大的入口气流速度和较小的截面流速。
3)含尘气体的入口质量浓度。浓度高时大颗粒粉尘对小颗粒粉尘有明显的携带作用,表现为分离效率提高。
2.2防止漏风
旋风式除尘器一旦漏风将严重影响除尘效果。据估算,除尘器下锥体或卸灰阀处漏风1%时除尘效率将下降5%;漏风5%时除尘效率将下降30%。旋风式除尘器漏风有三种部位:进出口连接法兰处、除尘器本体和卸灰装置。引起漏风的原因如下:
1)连接法兰处的漏风主要是螺栓没有拧紧、垫片厚薄不均匀、法兰面不平整等引起的。
2)除尘器本体漏风的主要原因是磨损,特别是下锥体。据使用经验,当气体含尘质量浓度超过10g/m3时,在不到100天时间里可以磨坏3mm的钢板。
3)卸风装置漏风的主要原因是机械自动式(如重锤式)卸灰阀密封性差。
2.3预防关键部位磨损
影响关键部磨损的因素有负荷、气流速度、粉尘颗粒,磨损的部位有壳体、圆锥体和排尘口等。防止磨损的技术措施包括:
1)防止排尘口堵塞。主要方法是选择优质卸灰阀,使用中加强对卸灰阀的调整和检修。
2)防止过多的气体倒流入排灰口。使用的卸灰阀要严密,配重得当。
3)经常检查除尘器有无因磨损而漏气的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杜绝。
4)在粉尘颗粒冲击部位,使用可以更换的抗磨板或增加耐磨层。
5)尽量减少焊缝和接头,必须有的焊缝应磨平,法兰止口及垫片的内径相同且保持良好的对中性。
6)除尘器壁面处的气流切向速度和入口气流速度应保持在临界范围以内。
2.4避免粉尘堵塞和积灰
旋风式除尘器的堵塞和积灰主要发生在排尘口附近,其次发生在进排气的管道里。
1)排尘口堵塞及预防措施。引起排尘口堵塞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块物料或杂物(如刨花、木片、塑料袋、碎纸、破布等)滞留在排尘口,之后粉尘在其周围聚积;二是灰斗内灰尘堆积过多,未能及时排出。预防排尘口堵塞的措施有:在吸气口增加一栅网;在排尘口上部增加手掏孔(孔盖加垫片并涂密封膏)。
2)进排气口堵塞及其预防措施。进排气口堵塞现象多是设计不当造成的——进排气口略有粗糙直角、斜角等就会形成粉尘的粘附、加厚,直至堵塞。
3、旋风式除尘器故障排除
旋风式除尘器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如下介绍:
故障现象:壳体纵向磨损
原因分析:(1)壳体过度弯曲而不圆,造成盛况凸块;(2)内部焊缝未打磨光滑;(3)焊接金属和基底金属硬度差异较大,邻近焊接处的金属因退火而软于基体金属
排除方法:(1)矫正消除凸形;(2)打磨光滑,且和壳内壁表面一样光滑;(3)尽量减小硬度差异
故障现象:壳体横向磨损
原因分析:(1)壳体连接处的内表面不光滑或不同心;(2)不同金属的硬度差异
排除方法:(1)处理连接处内表面,保持光滑和同心度;(2)减少硬度差异
故障现象:圆锥体下部和排尘口磨损,排尘不良
原因分析:(1)倒流入灰斗气体增至临界点;(2)排灰口堵塞或灰斗粉尘装得太满
排除方法:(1)单筒器,防止气体漏入灰斗或料腿部;对于多管器,应减少气体再循环;(2)疏通堵塞,防止灰斗中粉尘沉积到排尘口高度
故障现象:壁面积灰严重
原因分析:(1)壁面表面不光滑;(2)微细尘粒含量过多;(3)气体中水气冷凝,出现结露或结块
排除方法:(1)处理内表面;(2)定期导入含粗粒子气体擦清壁面;定期将大气或压缩空气引进灰斗,使气体从灰斗倒流一段时间,清理壁面,保持切向速度15m/s以上;(3)隔热保温或对器壁加热
故障现象:排尘口堵塞
原因分析:(1)大块物料式杂物进入;(2)灰斗内粉尘堆积过多
排除方法:(1)及时检查、消除;(2)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保持排尘口清洁,以使排灰畅通
故障现象:进气和排气通道堵塞
原因分析:进气管内侧和排气管内外侧的积灰
排除方法:检查压力变化,定时吹灰处理或利用清灰装置清除积灰
第三篇:设备常见维修问题分析
设备常见维修技术分析
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设备维修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是恢复设备技术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我国的设备维修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在维修中还存在着诸多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设备机械维修质量不高,装备可靠性差,甚至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一、设备维修方法存在的问题
1.设备维修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大拆大卸的现象司空见惯。
一些维修人员由于对设备机械结构、原理不清楚,不认真分析故障原因,不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凭着“大概、差不多”的思想盲目对设备大拆大卸,结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又出现新的问题。如某站曾经出现120KW柴油发电机动力不足、机械无法工作的故障。维修人员拆卸分解了PT喷油泵和喷油器也没有找到故障原因,更换1个喷油泵试验,故障依旧。最后检查故障是由于所用柴油内部杂质、水分过多引起。而此次拆卸却导致 PT喷油泵的性能明显下降,柴油发电机功率不足。因此,当机械出现故障后,要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如无检测设备,可通过“问、看、查、试”等传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和手段,结合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最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在判定设备故障时,一般常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先外表后内部、先总成再部件的顺序进行,切忌“不问青红皂白,盲 目大拆大卸”。
2.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换件修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设备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相对困难一些,有些维修人员一贯采用换件试验的方法,不论大件小件,只要认为可能是导致故障的零部件,一个一个更换试验。结果非但故障没排除,且把不该更换的零部件随意更换了,增加了维修费。有些故障零部件完全可以通过修理恢复其技术性能,如发电机、空压机、鼓风机、燃烧器、齿轮油泵等出现故障,不需要复杂修理工艺即可修复。在维修时,应根据故障现象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及部位,对能修复的零部件要采取修理的方法恢复技术性能,杜绝盲目更换零部件的做法。
3.不注意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的现象为数不少。
常用柴油发电机维修中,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活塞环“三隙”、活塞顶隙、气门间隙、柱塞余隙、制动蹄片间隙、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轴承轴向和径向间隙、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等,各类机型都有严格的要求,在维修时必须进行测量,对不符合间隙要求的零部件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实际维修工作中,不测量配合间隙而盲目装配零部件的现象为数不少,导致轴承早期磨损或烧蚀、柴油发电机烧机油、起动困难或爆燃、活塞环折断、机件撞击、漏油、漏气等故障。有时甚至会因零部件配合间隙不当,导致机械严重损坏事故的发生。
4.设备装配时零部件装反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维修设备时,一些零部件装配有着严格的方向要求;只有正确安装,才能保证零部件正常工作。有些零部件外部特征不明显,正反都可以安装,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装反的情况,导致零件早期损坏、机械不能正常工作、设备损坏事故等。如发动机气缸衬垫、不等距气门弹簧、发动机活塞、活塞环、风扇叶片、齿轮油泵侧板、骨架油封、止推垫圈、止推 轴承、止推垫片、挡油圈、喷油泵柱塞、离合器摩擦片盘毂、传动轴万向节等零部件在安装时,如不了解结构及安装注意事项,最易装反。致使装配后工作不正常,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因此,维修人员在装配零部件时,一定要掌握零部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向要求,不可想当然盲目安装。
5.维修方法不正规,“治标不治本”仍是一些维修单位的习惯。
在维修设备时,一些维修人员不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认为应急措施是万能的,以“应急”代“维修”,“治标不治本”的现象还很多。如经常遇到的“以焊代修”,就是一例。一些部件本可进行修理,但有些维修人员图省事,却常采用“焊死”的方法;为了使柴油发电机“有劲”,人为调大喷油泵的供油量和调高喷油器喷油压力。这些不正规的维修方法只能应急,却不可长期使用,必须从根本上查出故障原因,采取正规的维修方法排除故障,应引起维修人员的注意。
二、设备维修材料、配件中存在的问题
1.不检查新件质量,装配后出现故障的问题比较常见。
在更换配件前,有些维修人员对新配件不做技术检查,拿来后直接安装到设备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零配件质量良莠不均,一些假冒伪劣配件鱼目混珠;还有一些配件由于库存时间过长,性能发生变化,如不经检测,装配后常常引起故障的发生。因此,在更换新配件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测试。检测包括外观及性能测试,确保新配件无故障,杜绝其引起的不必要麻烦。
2.不注意配件型号,配件代用或错用的现象较普遍。
在维修设备时,配件代用或错用的现象仍然较普遍。有些配件应急代用是可行的,但长时间使用却有害无益,影响设备的安全和技术性能。有些维修人员对机械结构、原理了解较少,很多零配件型号不符,但却认为只要能装上就行,不考虑能否发挥机械的技术性能;用残次品代替合格品,用铁丝、铁钉代替开口销,用钢筋、IEt螺栓代替圆柱销等,质量无法保证,长期使用是绝不允许的。因此在维修设备时,应尽量使用原装型号的配件,不可用其它型号配件代用,更不能错用;不成对、成套更换组件的情况也不少见。设备上有很多组件,如柴油发电机燃油系统的柱塞副、出油阀副、喷油嘴针阀组件,这些配合组件在工厂制造时经过特殊加工,成对研磨而成,配合十分精密,在使用的寿命期内始终成对使用,切不可互换。一些相互配合组件,如活塞与缸套、轴瓦与轴颈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使用,相对配合较好,在维修时,也应注意成对装配,不要弄串。这些一台机械同时使用一套的配件,发生损坏一定要成套更换,否则由于配件质量差别大、新旧程度不同、长短尺寸不一,会导致设备运转不稳、更换的配件易早期损坏等。实际维修工作中,有人为了减少开支、有人不了解技术要求,不成对或成套更换上述零部件的情况还不少见,降低了设备的维修质量,缩短了机件寿命,增加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垫片使用不规范,随意使用的现象仍然存在。
设备零部件配合面间使用的垫片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石棉垫、橡胶垫、纸板垫、软木垫、毛毡垫、有色金属垫(铜垫、铝垫)、铜皮(钢皮)石棉垫、绝缘垫、弹簧垫、平垫等。一些用来防止零部件配合面间漏油、漏水、漏气、漏电,一些起紧固防松作用。每一类垫片使用的时机和场合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在维修设备时,垫片使用不规范甚至乱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导致配合面间经常发生泄漏,螺栓、螺母 自行松动、松脱,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如发电机气缸垫过厚,导致压缩比降低,发动机起动困难;喷油器与气缸盖配合面间应使用铜垫片,如用石棉垫代替,易使喷油器散热不良发生烧蚀。所以维修人员维修设备时,切记“垫片虽小用处大”。
三、设备维修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小件 ”好坏不重视,因“小”失“大”导致故障增加。
在设备维修作业时,一些维修人员往往只重视泵、燃油泵等部件的维护,却忽视了对各类仪表等“小件”的保养。他们认为这些“小件”不影响机械的工作,即使损坏也无关紧要,只要机械能动就凑合着用。孰不知正是这些“小件”缺乏维护,导致机械发生早期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如设备使用的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液压油滤清器、水温表、油温表、油压表、传感器、报警器、滤网、黄油嘴、回油接头、开口销、风扇导风罩、传动轴螺栓锁片等,这此“小件”是设备正常工作及维护保养必不可少的,对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如不注意维护保养,常会“因小失大”,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
2.维修禁忌忘脑后,隐性故障频繁出。
维修设备时,有些维修人员不了解维修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导致拆装中经常出现“习惯性”的错误,影响机械的维修质量。如安装活塞销时,不加热活塞而直接把活塞销打入销孔内,导致活塞变形量增大,椭圆度增加:维修柴油发电机时过量刮削轴瓦,轴瓦表面的减摩合金层被刮掉,导致轴瓦钢背与曲轴直接摩擦发生早期磨损;拆卸轴承、皮带轮等过盈配合零部件时不使用拉力器,硬打硬敲,易导致零部件变形或损坏;启封新活塞、缸套、喷油嘴组件、柱塞组件等零件时,用火烧零件表面封存的油质或腊质,使零件性能发生变化,不
利于零件的使用。
3.零件除污、清洗不彻底,早损、腐蚀常发生。
维修设备时,正确清除零部件表面的油污、杂质对提高修理质量,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不注意加强零件的清洗、清洗剂选用不合理、清洗方法不当等,会导致零部件早期磨损、腐蚀性损坏现象发生。如不彻底清除螺栓孔内杂物、液压元件内砂粒,导致螺栓扭矩不足、活塞环易折断、缸垫烧蚀、液压元件早期磨损:大修时,不注意清除滤清器、润滑油油道等处积存的油污或杂质,使维修工作不彻底,减少了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
修理人员在清洗零部件时,一要正确选用清洗剂。对各种零部件的清洗,应根据它们对清洁度的不同要求,正确选尉不同的清洗剂;二要防止零部件腐蚀、生锈。为确保零部件质量,应防止零部件腐蚀生锈,尤其对精密零部件更不允许有任何程度的腐蚀或生锈。因此在清洗时,不可用碱性清洗剂(特别是强碱清洗剂)清洗铝合金类零部件,更不可用强酸清洗剂清洗铜类零部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机件的腐蚀;三是不同零部件应分类清洗。铝合金类零部件、铜类零部件不宜放在碱性或酸性清洗剂中一道清洗,橡胶类零部件不宜和其它钢铁类零件放在汽、柴油及酸、碱性清洗剂中一起清洗
第四篇:港口机械润滑与机械使用寿命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港口机械润滑与机械使用寿命分析
作者:王俊铭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 要:港口机械润滑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缺乏科学性,机械维护、电气维护等方面都有专业人才,而润滑管理随意性比较大,没有认识到润滑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突发事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性。惯性意识是:认为润滑的目的就是使设备运行得顺畅;加油量宁可多勿少;不按季节、设备种类、润滑环境科学运用油品的黏度,认为黏度大的油比黏度小的油对设备有利。关键词:港口机械润滑管理设备使用寿命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14-0
1港口机械是保障港口正常生产和应付突发性生产任务骤增的装备基础,港机设备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港口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润滑管理是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港口机械正常运转、减少维护成本、延长港机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但港口机械设备的特殊工作环境是:环境恶劣,湿度大、粉尘多;装卸物料腐蚀性大;设备型号多,结构复杂,工况变化大;用油品种多等困难。要求润滑管理人员既要熟悉各型港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技术状态又要了解国内外各厂家的润滑油产品的优缺点。港口机械润滑的主要问题
对于港口机械进行科学的维护和保养,可以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中,一般对于各个润滑部位均有加注润滑油的详细要求。但实际使用状况却是,有些专业维修人员或专职润滑工作人员却往往忽视上述要求,随意性是常见问题。
1.1 加油时间和油品随意性较大
由于港口设备类型及特性差异较大,设备的各部位的工作方式及所处工作状态及环境的差异悬殊,因而对于各润滑点的加油周期、每次的加油量、油品种类和加注的方式等均有严格的要求,但多数情况是:驾驶、维修人员和专门的润滑人员不能严格执行,经常性问题是随意地加一点油了事,使得许多齿轮的齿面因油粘度不够或者加油量过少,加油周期过长,热量不能被油带走、散出热量,而产生油膜破坏导致严重的过热磨损或及早的疲劳点蚀,严重的影响重型起重机器的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
1.2 刚加过油还缺润滑
港口机械的运动部位、工作方式及环境温度相差悬殊,对润滑剂的要求也不同,应按要求加注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润滑剂。只有使用含有必要添加剂的、具有所需理化指标的润滑剂,才能使设备得到良好的润滑,但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是不看准牌号随便加油。出现问题不能引以足够重视,经常是设备损坏、报修,恶习依旧,没人问责。
1.3 润滑油经常添不用换
经常检查润滑油是正确的,但许多情况是只补充不换油,认为弥补机油数量上的不足就能达到目的,事实上却无法完全补偿润滑油性能的损失。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污染、氧化等原因质量会逐渐下降,但对于油质变化是不能用直观和主关意识决定润滑状态的。
1.4 港口企业普遍对设备润滑工作管理弱化
港口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比较重视的是:设备机械维护、保养、维修,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但忽略了润滑在设备维护保养中的重要作用。润滑管理工作不完善、粗放式管理是不争的事实。没有把设备润滑管理作为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要部分,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港口企业,没有设置专业的专职润滑管理人员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非专业的润滑管理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学习中,没有总结和积累科学的润滑知识和经验,不能有效合理的选择润滑油,使设备处于不确定的、或随时改变的润滑状态,缺乏科学的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大多数港口企业,设备管理侧重设备维修,轻设备的润滑管理是普遍现象。润滑通常是兼职管理或由使用部门管理,这样造成润滑油使用混乱,不能够严格执行润滑工作的制度。同时由于缺乏润滑知识,认为润滑就是给设备加油,不懂由于使用油品不当,会增加肉眼看不到的非正常磨损,摩擦阻力增大,设备损耗加快;油量不当,会加速油品变质,缩短设备维修期,增加能耗。在企业管理细则和设备管理细则中都很难找到润滑管理细则,也没有科学的管理办法,谁的责任,整改措施。港口机械设备润滑管理的科学对策
港口机械设备润滑管理是港口特殊环境与特殊性质下机械设备润滑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港口机械设备在特殊工作状态下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将港口机械设备润滑工作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对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1 建立港口企业全员化的机械设备润滑管理组织体系
在设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润滑管理全员化,配备必要的责任监督人员,责任细化到设备、到具体负责人,制定并完善各级、各项润滑管理规章制度。如润滑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细则;日常润滑管理工作的具体分工和责任;入厂油品的质量检验及油库管理;机械设备清洗换油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油料消耗定额的管理;废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润滑工具、器具和装置的供应与使用管理;治理设备漏油等等制度及具体责任人,问题等级划分,奖励与处罚具体办法。
2.2 编制润滑管理的各种基础技术资料和管理程序
编制各种型号设备的润滑图表及动态管理卡;油箱储油量定额;润滑油品消耗定额;设备换油周期;根据检测设备润滑油各项指标确定换油标准;清洗换油的操作工艺和具体流程;油品代用与掺配的技术资料等,以指导操作工人,润滑工人和维修工人等做好设备润滑工作。油的油品加以明确标识,避免误加油酿成大错。设定监督实施人及责任。
2.3 建立完善、有效、科学的港口机械设备润滑的状态监测体系
建立一个完善、科学、严密的润滑管理体系,有润滑研究人员、各岗位专兼职管理人员、监督人员,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使全体员工不仅仅是为企业形象负责,更要为企业形象内涵中的具体管理细则负责。对港口设备,特别是重大设备及单机设备的应急、保证长期100%能够应付突发紧急生产任务。配备合理的应急损坏的润滑零件、装置和工具,改进和完善润滑装置,治理设备漏油、渗油等常见问题,漏油与渗油就意味着隐患随时发生。
2.4 收集最新润滑油品新技术信息
现代社会,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大量的网络信息使技术和信息不在闭塞。在港口设备润滑管理工作方面,需要引入最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随时掌握最新技术,让最新技术为港机润滑服务,让最新技术为港机提供效益。在国产化方面,逐步做到引进设备用油国产化,做好短缺油品的代用和掺配工作,必须做到有充分的实验数据再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永纪.港口机械润滑管理存在的误区.设备管理与维修,2006,3.[2] 张家伟.港口机械润滑管理浅议.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6.[3] 刘晓光.港口机械设备的润滑管理.起重运输机械,2008,5.
第五篇:维修摩托车常见问题解答
维修摩托车常见问题解答
一、为什么有的摩托车阴雨天起动困难?
有的摩托车夏季冷起动困难,阴雨天更是如此。起动后运转不稳,容易熄火,有燃烧不充分的症状表现,起步后行驶无力,行驶一段时间后发动机运转正常。
碰到此种现象,应拆下火花塞做跳火试验,若火花强烈,说明点火系统正常。应仔细检查火花塞帽是否有细小裂缝,这时应将火花塞帽松驰地搭在火花塞上,若冷车起动时发动机容易起动,同时能听到火花塞帽间有强烈的火花跳击声,说明火花塞帽上有细小裂缝,在空气潮湿的夏季、阴雨天气冷机起动时引起击穿,导致火花塞断火。当发动机预热后,由于发动机本身散发的热量,使火花塞帽周围的空气变得相对干燥,绝缘电阻增大,这时的高电压不能击穿缝隙中的空气,所以发动机又恢复正常工作。
二、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逐渐减速自动熄火是什么原因?如何排除?
摩托车在行驶中逐渐减速,发动机慢慢自动熄火,且在熄火前明显感到发动机无力,一般是供油系统故障,这时应检查油箱内燃油是否用完,若燃油充足,应检查燃油开关是否扭开,带燃油泵的情况下要检查燃油泵是否工作正常,然后再拔下输油管检查是否有燃油供给,拧开化油器放油螺钉是否有油流出,如无油溢出,说明化油器油路堵塞,说明化油器油路堵塞,应疏通油路。
排除故障的简易方法是,先将开关扭到关闭位置,再拆下与油箱开关相连端的输油管,然后用嘴向输油管猛吹气(或用打气筒打气)。经压缩空气的冲击,化油器内被堵塞的油路有可能疏通,如果油路仍不通,表明油路严重堵塞,应拆下化油器彻底清洗。
若发动机在熄火过程中,发出较大的“啪啪”声响,熄火后不能起动,脚踩起动杆感到压缩力很小,即可断定气缸盖垫已被烧穿,或曲轴箱油封损坏。四冲程发动机还应考虑气门因烧坏而漏气、气门挺杆弯曲等因素。可拆下气门盖、检查,若气缸盖垫穿损,应更换新件。如果缸盖垫无损坏现象,应检查曲轴箱油封是否损坏,可卸掉曲轴箱油封外面的零件,取出油封进行检查。若油封损坏,应更换新件。
三、分离润滑的油泵流量应如何调整。
油泵流量的大小,应与化油器节气阀的开度相匹配。若润滑油供给量过大,燃烧不充分,消声器冒黑烟,起动困难,火花塞容易积炭,若润滑油供给量太小,发动机过热,磨损加剧,甚至会造成胀缸。由此可见,使油泵流量与汽油的供给量同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般每行驶6000公里左右,应对油泵流量进行一次调整。油泵流量由操纵钢索控制,调整钢索的长短,就能改变油泵流量的大小。
其调整顺序如下:1.卸下化油器检查盖、发动机链轮盖及油泵盖;2.将油门把手向内旋转到底,使节气阀全部打开,并将节气阀上的校正标记对准化油器进气口圆周上的最高点,节气阀保持在此位置;3.拧松钢索外套上的锁紧螺母,旋拧调节螺柱,使控制杆上的压印标记与泵体上的压印标记对准;4.再检查一遍,若无异常,最后将锁紧螺母拧紧。
四、离合器的保养调整包括哪些内容。
离合器的保养调整主要包括离合器接合与分离作用的检查、离合器握把自由行程的调整、弹簧力的调整、离合器摩擦片的清洗、轴承的润滑等。
新出厂的摩托车离合器都已调整好,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操纵钢索的伸长,离合器摩擦片的正常磨损,以及调整螺栓的松动等,都会使离合器出现分离不彻底或打滑现象。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特征是,摩托车起步时,离合器握把还没有松开,车辆就向前行驶;换档时,离合器握把已经握紧,但仍有齿轮撞击声,而且换档困难;制动时,虽然已握紧离合器握把,但仍导致发动机熄火。
离合器打滑的特征是,当摩托车起步或换档时,其加速性能很差;上坡时,车辆没有劲;行驶时,车速不高。若出现上述特征,应采用路试法进一步判断离合器是否打滑。路试时,将摩托车挂入低档,以15公里每小速度行驶,一边采取缓慢制动,一边加油,察听发动机的运转声音。若声音有变化,即表明离合器接合良好,若声音无明显变化,表明离合器打滑或接触不良,应及时进行调整。
五、摩托车的油箱为什么要在发动机的上面?油箱盖上的小孔有什么作用?
一般摩托车发动机是采取重力供油方式,即油箱中的燃油利用自重流入化油器。摩托车油箱盖上都制有一个小通气孔,以保持油箱内部与外界大气相通。若油箱盖上没有小通气孔,油箱就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当燃油消耗后,油面降低时,油箱内将形成一个真空,使燃油不能正常流出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供油。若油箱盖上的小通气孔被堵塞,应及时导通,否则将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有一些摩托车由于结构的需要,也有将油箱置于发动机下面的,那样的话,就必须装有汽油泵给发动机供油,汽油泵由发动机驱动,同样,油箱盖上的小孔是不可缺少的。
六、蓄电池充不进电是什么原因?如何诊断?
蓄电池充不进电是指发动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蓄电池长时间充电而电压上升很慢。其原因如下:
1.充电线路中接线头松动或锈蚀,使电阻增大,电流强度减小。
2.蓄电池极板硫化,使其表面附有一层导电性能差的白色硫酸铝晶粒。这种粗大晶粒堵塞极板孔隙后,电解液便难以渗入,导致内阻增大,电流无法通过。
3.由于采取大电流给蓄电池充电或放电,电解液比重过大或液面高度不够等原因,使蓄电池极板损坏。
诊断时,先检查各接线头是否松动或锈蚀,然后根据充电时的现象来判断极板是否硫化。若充电时电解液的温度上升很快,或充电时间不长,电解液便产生大量气泡,但电压并未提高,电解液比重也无明显增加,则说明极板已硫化。当硫化不严重时,可倒出全部电解液,注入蒸馏水,然后用2安培左右的小电流进行长时间充电,使硫酸铝溶解,但应注意不要让蓄电池温度升高。当电解液比重在数小时内不增加时,表明蓄电池已充足电,再进行放电。经过多次充放电循环,使活性物质复原后,如仍不正常,应更换新品。
七、钳式制动装置(碟刹)是怎样工作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摩托车使用了蝶刹,特别是在前制动上。钳式制动装置由液压油管制动钳、制动盘等组成。制动钳与前叉导向管固定在一起,是制动装置的固定部分。制动盘与车轮固定在一起,随车轮旋转,是制动装置的旋转部分。液压油管的一端接制动钳上的油缸,另一端接车把上的柱塞阀,内部充满液压油。制动钳由两个油缸组成,每一个油缸前端顶着一块方形摩擦片。当踏下制动踏板(或握紧手控闸把)时,柱塞阀移动,推动液压油沿液压油管流入制动钳的两个油缸。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油缸推动摩擦片向制动盘靠近,使两边的摩擦片和制动盘的两端面全面贴合,直至将制动盘紧紧地钳住,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迫使车轮停止转动,达到停车或减速的目的。放松制动踏板(或手控闸把)时,油路中的压力迅速降为零,油缸带动摩擦片恢复原位,解除制动。
钳式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矩大小,不仅与油缸压力有关,而且与制动盘的直径有关。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直径的制动盘,使前后车轮的制动力矩相平衡,以取得最佳制动效果。
八、怎样清洗油箱?
摩托车油箱是用薄钢板冲压滚焊制成的。为了防止汽油的腐蚀,油箱内表面都经喷砂并磷化处理或烧届搪瓷。油箱的顶面制有加油口,在加油口上带有橡皮圈的油箱盖。在油箱盖上钻有小通气孔,以保持油箱内部与大气相通。
摩托车每行驶5000-6000公里,要清洗油箱。清洗油箱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清洗油箱时,必须将油箱拆下进行。先拧下油箱固定螺栓,卸下油箱,然后装入少量汽油,上下活动油箱,进行冲击清洗。若油箱内壁已生锈,可装进少量的铁砂或废螺母往返冲击多次,最后用汽油冲洗几次,直至干净为止。
2.若油箱有漏油、渗油现象,可用气焊或锡焊补牢。焊补之前,要先用开水多次冲洗油箱,在空气中晾干后,再进行焊补。否则,会因焊补的高温,使油箱内部残存的汽油燃烧,引起油箱爆炸,造成事故。
3.油箱开关应拆开清洗,并用毛刷洗净滤网上的脏物。切不要用棉纱擦抹油箱开关的零部件及油箱内壁,以免造成化油器的堵塞。
4.油箱盖上的孔应保持畅通,若有堵塞现象应导通。油箱盖上的橡胶密封垫要保持完好,若有损坏,可用耐油橡胶自行配制。
火花塞的诊断与维护,2 正常工况 绝缘体裙部呈灰白色,灰黄色,或浅棕色,说明发动机正常,火花塞热值正常。空燃比和点火时间正确,没有断火,冷起动装置正常。汽油添加剂中的铅或其它合金成份没有产生过热的情况。,4 积碳严重
绝缘体裙部、电极、壳体被一层暗黑的化合物覆盖。
产生原因:空燃比不正确,混合气过浓或者空气滤清器太脏 , 化油器的自动阻风门失灵,频繁短程驾驶,火花塞太冷,热值的数字太低。
结果:断火,机油含量太多。
修理方法:检修燃油系统和冷起动装置,更换空气滤清器,火花塞。,6 机油沉积
绝缘体裙部、电极、中心电极及壳体被一层光亮的机油沉淀物或炭残留物覆盖。
产生原因:大量机油进入燃烧室。可能是由于机油油面过高,气缸、活塞磨损过度,气门导管、气门油封损坏。结果:断火,起动困难。
修理方法:发动机大修或中修。换新的火花塞.7,8 铅沉积
绝缘体裙部有一层黄褐色油状物,也可能泛一点绿。
产生原因:汽油添加剂中含铅,或使用含铅汽油.油状物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发动面在长时间的一段工作状态后发动机负荷突然增加到很大.
结果:在超负荷状态下,残留物变成电的导体造成断火.
修理方法:对于经常处于大负荷工况下的发动机,应选用无铅汽油,必须换新火花塞,仅清洁火花塞没用.
9,10 大量铅残留物
绝缘体裙部有一层很厚的黄褐色油状物,也可能泛一点绿.
产生原因:汽油添加剂中含铅.油状物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发动面在长时间性的一段工作状态后发动机负荷突然增加到很大.
结果:在超负荷状态下,残留物变成电的导体造成断火.
修理方法:必须换新火花塞,仅清洁火花塞没用. 11,12 灰尘状沉淀
在绝缘体裙部及侧电极沉积了煤渣状的疏松灰质.
产生原因:机油或汽油中杂质或添加剂过多,燃烧后沉积在电极表面或绝缘体裙部.
结果:容易造成自点火,发动机功率下降,杰渣掉入汽缸还可能损坏发动机.
修理方法:检修发动机,更换火花塞,选用优质汽油和机油.中心电极部分熔化
中心电极部分熔化,发泡,成海绵状,绝缘体裙部发软.
产生原因:自行点火导致过热.例如:点火过分提前,燃烧室中有燃烧残留物,气门或分电器损坏,汽油标号太低,热值太高.
结果:断火,失去动力(发动机损坏)。
中心电极整体熔化
中心电极整体熔化,侧电极损耗也很严重.
产生原因:自行点火导致过热.例如:点火过分提前,燃烧室中有燃烧残留物,气门或分电器损坏,汽油标号太低.
结果:断火,失去动力,可能造成发动机损坏.过热的中心电极可能会导致绝缘体裙部损坏.
维修方法:检查发动机,调整点火时间和空燃比,换新火花塞.中心电极和侧电极部分熔化
花瓣状的电极,可能为其它物质沉淀.产生原因及修理方法同上.
中心电极腐蚀严重
产生原因:电极间隙没有按照要求定时调整.
结果:断火,特别是加速时(电极间隙太大导致点火困难),起动困难 修理方法:换新火花塞.侧电极腐蚀严重
产生原因:过多的机油和汽油添加剂.注入燃烧室的空气不正常,可能是残留物的冲击.与过热点火无关.
结果:断火,特别是加速时(电极间隙太大导致点火困难),起动困难.
修理方法:换新火花塞. 18 绝缘体裙部破裂
产生原因:由于更换时的机械损坏.也可能是火花塞使用时间过长,绝缘体残留物冲压或中心电极损耗严重.
修理方法: 换新火花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