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23:2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篇: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充分发挥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投资项目管理,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是指用于支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项目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所称补助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给予的投资补助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安排方式以补助资金为主。单个项目的补助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相关规划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于共性关键零部件研制、整机及关键配套设备(部件)示范(集成)应用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原则上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或合同采购总价)的30%予以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其余项目,原则上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5%予以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

第四条 专项资金安排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符合支持方向的企业项目。项目单位要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银行信誉良好,企业无违法违规行为。

第五条 项目要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依法办理备案(核准)、环评、能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等前置条件。根据《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需要国家核准的项目,按有关规定程序执行。

第二章 项目的组织申报、审查和投资计划下达 第六条 地方企业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报项目申请(含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及申请下达投资计划的请示。中央企业项目,由中央企业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报项目申请(含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及申请下达投资计划的请示。

第七条 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要委托国内具备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内容、技术工艺、总投资及资金来源,以及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四)项目招标内容。

第八条 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时应附以下文件、资料:

(一)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二)有贷款需求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承诺函;

(三)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

(四)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五)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六)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七)节能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八)项目开工建设的证明材料;

(九)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十)项目报批文件中须附有设备采购清单。

第九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收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和中央企业上报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后,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第三方评估咨询机构对项目进行竞争性评审,评审内容为:

(一)符合《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发改产业[2015]216号)及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明确的支持方向;

(二)项目工艺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

(三)项目单位经营能力和工程建设管理能力;

(四)项目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五)项目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六)提交的相关文件齐备、有效;

(七)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批复,并下达投资计划。

第十一条 已按规定核准的中央企业或地方企业项目申请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时,项目评审程序可适当简化。

第三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及时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及中央企业,要依据职责分工,指定专人加强项目管理,按要求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项目建设实施情况和重大事项。认真组织项目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 项目单位要加强工程施工、财务、补助资金使用的管理,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目标。投资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既定建设目标的,项目单位要及时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调整申请,由相关部门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办理。项目审批部门要加强对设备招投标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设备采购方案的落实。

第十四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补助资金,截留、挪用、转移、侵占补助资金,擅自改变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目标等行为,除按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外,还要进行以下处理:

(一)限期整改;

(二)停止拨付补助资金;

(三)限期回收已拨付的补助资金;

(四)对触犯法律的单位或个人,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篇: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重点领域要点

一、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

(1)提高整车设计制造与试验验证能力。加强高速动车组整车技术平台和检验验证能力建设,建立覆盖产品全寿命周期、全部检修服务业务的运维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自主化城际动车组、多种制式的低地板有轨电车仿真分析、生产制造、试验验证等平台,开展示范应用。

(2)加快关键系统与核心零部件开发应用。重点推动高速动车组、城际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网络控制系统、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齿轮转动系统、轮轴系统、轴承、新型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小型化、轻量化、高功率密度电机,碳化硅IGBT芯片等关键部件的自主化研制以及生产、试验验证能力建设。

(3)加强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制、开发和工程化应用。重点推动时速350/250公里等级高速铁路自主列车控制系统、基于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市域快轨信号系统、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促进国产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

(1)加快整机系列化产品开发应用及数字化生产方式改造。提高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整机系列化产品开发能力,推进在相关下游行业的示范应用。采用先进智能制造模式,推进国内机器人企业建立机器人批量生产数字化制造车间。

(2)加大关键零部件研制力度和集成应用。研制高精密减速机、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高速高性能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推进国产关键零部件集成应用。

(3)加强第三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建立国家级工业机器人检验检测中心,建立整机性能、关键零部件、安全性能、工艺性能检测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工业机器人认证制度。研究成立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一批国家标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

(1)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全功能、高性能的整车控制系统产品,推动整车控制、电机控制和电池管理功能的高度集成,提升控制系统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水平,开展生产和试验检测能力建设。

(2)提高新能源汽车 车身和结构轻量化水平。重点发展非金属复合材料、高强度轻质合金、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材料的车身、零部件和整车。突破整车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和车用级碳纤维原材料生产、在线编织、模压成型,镁、铝合金真空压铸和液压成型等先进工业技术。开展轻量化材料加工及整车、零部件成型生产和检测能力建设。

(3)提高插电式深度混合动力系统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适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客车的高水平机电耦合动力总成产品,突破多领域集成优化设计技术。提高相关生产工艺装备和试验测试设备技术水平。

(4)提高先进动力电池及系统集成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单体电池、高功率密度超级电容和正负极、特种隔膜和电解液等电池原材料产品,综合性能优越、管理功能齐全,且具有轻量化设计的电池模块和系统(电池包)产品。突破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单体电池、模块及电池系统集成技术,提升产品一致性、安全性水平,开展大规模应用。

四、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产业化

(1)推进重点农机装备产业化及应用。重点发展180马力以上动力换挡拖拉机、喂入量6公斤/秒以上谷物联合收割机、智能化精密播种机、中高端粮食烘干机、秸秆收获机械等粮食作物装备,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播种、收获和田间管理机械,开发适应我国国情、满足各种耕种条件的先进适用农机产品,推动自主创新产品的示范应用。

(2)提高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水平。重点突破大型农业机械四阶段排放发动机、电控系统,高性能大型农业机械驱动桥、变速箱、液压系统等;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提高关键零部件质量和可靠性。

(3)提升生产制造水平和研发检测能力。推广应用精密成型、智能数控等先进加工装备和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之制造技术,改造农机企业生产条件;完善农机行业科研设施,加快行业标准制(修)订,推动第三方认证和产品检验检测平台建设。

五、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

(1)加强核心技术和部件开发及应用。重点开发高频X线发生器、超导磁体等关键部件,精准定位与导航、图像采集处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流式细胞分析治疗、植介入产品表面改性,酶催化合成,手性药物合成,药物结晶、长效、缓解、控释的等技术;加强微波提取、大孔树脂吸附、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微波干燥等先进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2)加快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及应用。重点发展彩色超声诊断设备、高性能无创呼吸机、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核医学影像设备PET-CT及PET-MRI、图像引导精确放射治疗设备等高性能治疗设备,加快发展全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体外诊断产品,推进介入支架、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等高端植介入产品产业化,加强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3)推动高端药品产业化及应用。重点发展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高发性免疫、高传染性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加快市场潜力大、临床价值高的原创药品产业化和国外专利到期药品仿制;推动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的、作用机理清楚的中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提升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加快中药现代化。

第三篇: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2018年项目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2018年项目

申报要求

1.通过重大建设项目库报送,请提前校核监管码。

2.12月3日前将项目申请及下达投资计划的请示报送至我委,并附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的资金申请报告(纸质版、电子版光盘,一式3份)。上报文件中要注明所报项目对应的具体支持方向,如新材料-先进金属及非金属材料-高铁关键零部件用钢。

3.申报的项目必须符合相关领域规定的具体方向和指标要求,且项目备案(或核准)、环境影响批复(或备案)、土地使用权证(或用地预审)、规划许可证、节能审查等要件齐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原则上不低于2亿元。附件

重点领域的支持方向、指标要求及支持方式

一、轨道交通装备(机械装备处)

支持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智能高铁装备、高速动车组关键系统、中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城轨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等产业化及示范应用,以及研发检测平台建设。示范应用项目依托

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亿元。此类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或合同金额)的15%进行补助。

二、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机械装备处)

支持大中型邮轮、超大型集装箱船、2000吨级下浮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深海渔业养殖平台、远洋捕捞船等重大产品示范应用。支持自主品牌中速柴油机、深海多点锚泊系统等关键系统产业化。支持研发检测平台建设,要求承担单位拥有相关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示范应用项目合同金额不低于2亿元。此类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或合同金额)的15%进行补助。

三、智能机器人(产业战略处)

典型制造领域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支持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生产线建设。机器人应用数量不少于60台套。其中采用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数量占比不低于60%,且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装配的控制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须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产品。项目采用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已通过CR认证的优先支持。此类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5%进行补助。

四、智能汽车(机械装备处)

(一)智能汽车测试评价基地

具备覆盖典型区域和城市环境的测试设施,涵盖多种类型道路和交叉口、障碍物、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可变车道和潮汐车道等综合实际道路场景,满足半开放道路环境下智能汽车测试评价需要。依托国家测试中心和智能汽车应用示范地区建设。此类项目按— 2 —

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5%进行补助。

(二)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

具备厘米级高精度实时定位能力,水平精度不大于5厘米,垂直精度不大于10厘米,并发在线服务能力达到千万辆级别,具备车辆行驶状态、违规行为实时监控与告警能力。此类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5%进行补助。

(三)先进动力电池和系统集成

单体能量密度超过250瓦时/千克,循环寿命不低于1500次;实现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原材料自主化;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效率大于70%,功能安全性达到国际标准组织ASIL-C级标准;实现轻量化设计,箱体、上盖等采用轻量化材料,并采用主动安全、热均衡、热管理技术。满足低温工作环境的宽温域高性能动力电池。此类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5%进行补助。

五、现代农业机械(机械装备处)

(一)甘蔗收获机示范应用

切断式甘蔗收获机总损失率不高于7%、纯工作小时生产率不低于15吨,整杆甘蔗收获机蔗茎合格率不低于90%、纯工作小时生产率不低于8吨,满足雨后、坡地等甘蔗机收需要。示范应用项目合同金额不低于1亿元。此类项目按合同金额的15%进行补助。

(二)农机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智能拖拉机,功率300马力以上,达到国四排放标准,配置无级变速箱,自动导航定位精度±2.5厘米,具有典型障碍及边界识别

和避让、智能整机管理、云服务系统实时交互、作业故障在线监测诊断处理等功能。

智能控制同步器,满足30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需要,传递扭矩27000牛·米以上,换挡次数150万次以上。

无缝焊变截面高强度农机车轮,轮辋最大直径、强度和耐久性等技术指标满足30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大型收获机配套需要。

此类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5%进行补助。

(三)智能农机物联网运维平台

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标准接口支持多种智能农机和多种智能设备接入,可联接10万台以上终端,提供数据传输和信息查询服务,满足农机在线监测、运行调度、管理维护等需要。此类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5%进行补助。

六、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石化化工处)

(一)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

支持具备核心技术的影像设备和体外诊断产品等高端医疗器械,努力填补国内空白,提升设备质量性能,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二)高端药品产业化

支持靶向性强、选择性高、作用机理新的疑难高发肿瘤治疗创新药物和肿瘤治疗用的化学药1-2类新药(新化合物和改良型新药)、中药1类新药(中药材提取物)、国内首家上市的生物创新药等高端药品。

此类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5%进行补助。

七、新材料

(一)先进金属及非金属材料产业化(冶金建材处)发动机用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1)高温合金棒材:最大直径>350mm,晶粒度7-9级,Φ0.8mm平底孔超声波水浸探伤杂波低于-16db,N、S总含量<10ppm,Bi、Tl、Se、Te总含量<5ppm。(2)高温合金粉末:粒度45~106μm,收得率>70%,球形度>99%,增氧量<50ppm,非金属夹杂个数<20个/kg。(3)航空航天用中间合金钒铝合金:V 57.5~59.0%,Si≤0.18%,C≤0.10%,O≤0.15%。

高炉渣提钛产钛白粉。高炉渣提钛实现产业化生产,提钛后的尾渣中TTi <5%,Cl-<0.2%,中间产品可以满足高品质钛白粉生产要求。

高铁关键零部件用钢。(1)高铁用大型高速齿轮钢:断面△[C] ≤0.03%,淬透性带宽≤4HRC,950℃保温80h晶粒不长大,冲击功≥60J,非金属夹杂物A+B+C+D≤2.5级、DS≤1级,515MPa应力作用下疲劳寿命达到1010周次以上。(2)高铁刹车盘用钢:各级别夹杂物≤1.5级,-59℃±1℃冲击功≥27J,晶粒度≥7级。

(二)先进有机材料产业化(石化化工处)

支持韧性高、耐磨、耐溶胀、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产能规模达到万吨级的工程塑料及高透明、高抗污、易清洁、高强度、耐高温、产能规模达到千吨级的高性能氟硅树脂等高性能树脂。

(三)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化(轻工纺织处)

高性能PAN基碳纤维。支持T800级高性能碳纤维,拉伸强度≥5500MPa,拉伸模量≥290GPa。

高性能碳纤维预浸料。拉伸强度1732±90MPa,拉伸模量114±2GPa,应用于汽车领域;拉伸强度2500MPa,拉伸模量149~169GPa,压缩强度1300MPa,压缩模量124GPa,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

此类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5%进行补助。

八、制造业智能化(产业战略处)

(一)智能家居终端产品开发及运行场景示范平台

应由相关企业联合申报(进行股权合资的优先考虑),牵头申报单位(或其母公司)须为国内领先的大型家电制造企业,具备智能家电的研发及制造能力,具备自主开发的智能家电云平台,具备千万级智能家电的实际运营基础,并已接入10家以上相关企业的智能家居产品。申报单位(含联合申报单位及其母公司)须具备国内领先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发能力,具备智能家居系统及终端产品(通信、安全等)开发能力、相关领域标准编制能力、产品与服务整合能力。

(二)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平台 应由相关科研院所、企业联合申报(进行股权合资的优先考虑)。牵头申报单位(或其母公司)须为国内领先的大型智能制造— 6 —

企业,拥有5家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大规模定制线体示范应用及推广能力,同时具备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研发、采购、制造、物流、服务等用户全流程参与的模式、平台技术及系统支持能力,工业互联网在线终端设备数达百万级。申报单位(含联合申报单位及其母公司)须具备国内领先的数字化系统(软件)、工业大数据、工业物联网、虚拟仿真等技术应用开发能力,可主导或参与智能制造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制。

此类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30%进行补助。

九、重大技术装备(机械装备处)

支持2000万吨级炼油装置大型压缩机组、大全张高速多色平版印刷机、1200吨蒙皮拉伸机、高效水平磁系高梯度磁选机、五复合橡胶挤出机组、超大型井式智能精密渗碳设备、大型变频调速矿用半自磨机系统、特大型空分装置关键设备高压板式换热器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要求产品自主设计制造、填补国内空白、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检测平台建设,要求承担单位拥有相关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示范应用项目依托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亿元。此类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或合同金额)的15%进行补助。

第四篇: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总量规模大幅提升,转型升级快速推进,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范围内创新资源快速流动,产业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制造业迎来“由大变强”的难得机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突破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制造业发展形势、任务和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当前形势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所在。纵观世界强国的崛起,都是以强大的制造业为支撑的。在虚拟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世界强国仍然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始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坚强保障。

通过精准施策、有的放矢,上一轮行动计划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制造业培育了竞争新优势,积蓄了发展新动能。主要表现在:重大装备亮点频现,示范应用扎实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投入商业化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实现示范应用。关键技术多点突破,自主创新成果丰硕。谐波减速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靶向肿瘤药甲磺酸阿帕替尼等重大疾病1.1类新药实现产业化。检测认证能力提升,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以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标准化总体组、检测认证联盟为架构的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新兴领域异军突起,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从全球看,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步伐加快,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国内看,我国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为此,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切实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制造业实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推动包括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引导创新资源向制造

业领域汇聚,培育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能力。探索弹性治理新机制,构建保护创新、包容创新的社会氛围。

2、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制造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及时弥补市场失灵和调节滞后。

3、坚持质量为先。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提升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以质量提档升级带动制造业提质增效,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4、坚持重点突破。加强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顺应产业变革趋势,立足经济社会需要和产业发展基础,聚焦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整合资源,集中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制造业整体竞争能力提升。

(二)总体目标

到“十三五”末,轨道交通装备等制造业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中国制造的知名品牌,创建一批国际公认的中国标准,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品质量大幅提高、综合素质显著增强。

三、重点领域

在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新材料、制造业智能化、重大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关键技术产业化专项。

(一)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

轨道交通装备是构建安全、高效、环保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基础。持续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

1、发展高速、智能、绿色铁路装备。研制新一代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搭建悬浮导向、车载供电等关键技术研发试验调试平台。打造系列化中国标准动车组,加快研发时速250公里等速度级别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中国标准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发展智能高铁装备,推进智能动车组及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智能化调度指挥系统等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展驮背运输专用车、混合动力机车、时速160公里快捷货车、大型养路装备等产品研制和产业化,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2、发展先进适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研制中国标准城市轨道车辆及牵引、信号等关键系统,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互联互通和装备统型。加强全自动运行、综合运营管理与服务、主动安全检测与维护等智能化系统及装备研制,积极开展示范应用。加快研制

时速160公里中速磁悬浮列车、跨座式单轨列车等自主化产品及核心系统部件,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开发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列车及专业检测装备,提高综合检测和安全保障能力。

3、构建新型技术装备研发试验检测平台。建设轨道交通研发平台,围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重点研制机车车辆、列车控制系统、高速道岔等智能制造系统及装备,形成人机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制造模式。建设高铁关键系统及部件试验检测平台,提升高铁车辆、列车控制系统、信号系统试验检测能力,满足新技术、新产品试验检测及认证需要。建设城市轨道车辆及关键系统试验检测平台,提高多品种、多制式装备试验检测能力,形成行业技术服务体系,满足新产品开发及认证需要。

(二)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

发展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是海洋运输、资源开发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快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

1、发展高技术船舶与特种船舶。加强邮轮研制国际合作,逐步掌握设计和总包建造等技术,提升工程组织、供应链管理等能力。加快研制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绿色船舶,提升自主设计、系统集成和总承包能力,开展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的示范应用。加快极地多用途船等极地船舶装备的设计、建造,开展极地开发相关装备实船应用。积极发展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公务执法船和应急保障船等专业船舶和关键设备系统,增强海上综合保障装备能力。

2、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先进装备。推动第七代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高端海洋油气开采装备的研发制造、示范应用,提升海洋油气装备的自主设计、系统集成和总承包能力,完善海洋油气装备体系。突破海洋新能源开发装备自主设计建造瓶颈,加快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建立新型海洋资源开发装备体系。推动深远海渔业装备的研发、示范应用与产业化,提升海上养殖、捕捞、运输、加工等智能化水平,拓展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

3、提升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配套能力。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等方式,开展大功率中高速柴油机、双燃料发动机等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动力系统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开发大型远洋船舶尾气处理等智能和环保装备,发展深水多点锚泊系统、钻井系统、通讯导航系统等关键专用配套设备,提升产业化能力,推动实船应用。

4、提升研发制造基础能力。加强研发设计和试验检测能力建设,打造虚拟现实设计与试验平台、产品试验检测平台,提升研发效率和试验检测安全性、可靠性。加快虚拟制造、数据库管理等新技术开发应用,依托骨干企业建设智能示范生产线、智能示范车间、智能船厂等,优化生产流程工艺,促进研发制造服务深度融合。

(三)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智能控制、导航定位、多传感信息耦合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机器人产品智能化趋势愈加明显,具有感知、识别、决策、执行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已成为产业竞争角力的新战场。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

1、提升关键共性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整合行业协会、产业链骨干企业、相关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组建上下游紧密协作、利益共享的集成创新平台,重点开发基础性、关联性、开放性的机器人操作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

2、加快智能服务机器人推广应用。聚焦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外溢效应明显的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推动医疗康复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公共服务机器人、个人服务机器人推广应用。

3、研究布局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密切跟踪全球智能机器人最新发展动态,顺应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的发展趋势,提高机器人安全性、易用性和环境适应性,加快研制全自主编程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机器人。

4、推动典型领域示范应用。提高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等整机系列化产品开发能力,在新能源、汽车、电子、轻工、纺织、医药、冶金、金属加工、建材、民爆、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加大示范应用力度。

(四)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

智能化是全球汽车产业新一轮变革的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网络通信和道路设施发展水平较高,汽车消费市场广阔,为智能汽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发展智能汽车,有

利于培育智能经济、构建智能社会、建设智能强国。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

1、开展智能汽车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建设智能汽车基础技术体系和数据库,重点研发汽车与通信等领域交叉融合的技术架构,环境感知等汽车人工智能基础技术,自然语音识别等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技术,数据采集等大数据技术,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智能汽车典型场景库和大数据基础系统。突破智能汽车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研发新型智能终端模块、多核异构智能计算平台技术、全天候复杂交通场景高精度定位和地图技术、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车用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基础云控平台技术等。

2、开展智能汽车信息安全和测试评价技术攻关。重点突破新型安全隔离架构技术、软硬件协同攻击识别技术、终端芯片安全加密和应用软件安全防护技术、无线通信安全加密技术、安全通讯及认证授权技术、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技术。完善智能汽车测试评价技术,重点研发测试评价体系架构,虚拟仿真、实车道路测试等技术和验证工具,整车级和系统级测试评价方法,构建反映我国道路环境和驾驶行为的测试基础数据库。

3、提升智能汽车关键软硬件水平。聚焦智能汽车产业链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加强传感器、车载芯片与中央处理器、车载操作系统、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北斗高精度定位装置等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加强辅助智能驾驶系统在整车上批量化、集成化示范应用。提升动力系统技术水平,开展新型车用动力电池材料、单体及系统

研发及产业化,加强先进动力电池生产线示范应用,开发动力电池单体、系统等拆解先进工艺及专用设备。推动新型电动直驱系统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4、加强智能汽车创新能力建设。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优化创新能力布局,建设智能汽车创新合作生态。推进国家智能汽车技术试验评价中心建设,建立智能汽车虚拟评价、在环测试、实路测试等检验检测能力。依托新型城镇化和道路交通设施等重大工程建设,建立智能汽车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开展示范运行验证。

5、推进智能汽车军民融合发展。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中心,实施军民融合重点专项,开展军民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相互转化。加快北斗定位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智能汽车相关领域的应用,促进车辆电子控制、高性能芯片、计算平台、雷达、夜视装备、微机电系统等自主知识产权军用技术的转化应用,加强无人驾驶系统、网络信息、基础云控平台、人工智能等在军用车辆、作战平台的开发应用。

(五)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产业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农业机械是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发展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对于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十分重要。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

1、加快高端农业装备研制和示范应用。以高效智能、资源节

约为重点,构建高端和适用型产品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重点研发新型高性能拖拉机及复式作业耕整地机械、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甘蔗收获机、秸秆高效收集利用装置、地膜残膜回收等装备。引导骨干农机企业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高端动力换挡和CVT无级变速拖拉机及复式作业耕整地机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等示范应用。

2、增强关键核心零部件供给能力。加快发动机、传动系统、电液控制系统、智能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国四阶段柴油机、动力换挡和CVT无级变速传动系、大马力拖拉机悬浮桥等零部件,研发农机自主导航、智能控制、作业监控技术、智能化精准作业装置等智能化控制系统,建设农机大数据和物联网服务平台。

3、推动农机加工制造技术升级。推动农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运用高精度智能切割、机器人作业系统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和装备,建设智能化与柔性化生产线。建设智能检验检测系统和智能物流系统,提高产品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运用新工艺、新设备,改造现有农机加工制造工艺和装备,提升拖拉机动力换挡和CVT无级变速传动系、大型收获机割台、采棉头、甘蔗机割刀等部件的加工制造技术水平。

4、提升产品试验检测和服务管理能力。建设产品虚拟验证、试验、检测和服务管理平台,形成面向行业服务的关键零部件检测体系,增强认证和检验检测能力。重点开展农机产品虚拟工程技术

研发,拖拉机变速箱试验验证和在线监测,大型收获机械脱粒分离系统、清选系统等核心模块试验,大型收获机线下检测,智能化农业装备控制技术匹配验证等。

(六)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

医疗器械和药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点领域。提升中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供给能力,是保障人民群众就医用药需求的重要支撑。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

1、加快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及应用。重点支持PET-MRI、超声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全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流水线(TLA)等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化。支持具备一定基础的PET-CT、CT、MRI等高性能影像设备,高能直线加速器及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装置等治疗设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新型分子诊断仪器等体外诊断产品,全降解冠脉支架、神经刺激器、组织器官诱导再生和修复材料等新型植入介入产品,高端智能康复辅助器具、高精度即时检验系统(POCT)等产品升级换代和质量性能提升。

2、推动高端药品产业化及应用。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免疫系统、病毒及耐药菌感染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推动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用机理的创新药物开发及产业化。支持市场潜力大、临床价值高的专利到期首家化学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及产业化,支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产品产业升级。支持2015年以来已获新药证书或已申报新药生产的化学药1-2类新药(新化合物和改良型新药)、中药1-6类新药(含民族药)

及新经典名方产品、国内首家上市的生物药产业化。

3、加强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医疗器械、药品专业化咨询、研发、生产、应用示范服务平台建设,为行业提供关键技术开发、标准制订、质量检测和评价、临床研究、应用示范等公共服务,推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促进产品质量性能提升,提高医药产业分工协作和生产集约化水平。

(七)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障重大工程实施,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

1、加快先进金属及非金属关键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汽车用超高强钢板及零部件用钢,高铁关键零部件用钢,高性能硅钢,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材料,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用钢,核电关键装备用钢,大型压铸模用热作模具钢,极地环境用钢,大型水电用高级别压力钢管及蜗壳用钢,高炉渣提钛产钛白粉,航空用轻合金材料,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高端伺服电机用热压磁环及热压磁粉,核燃料贮存格架用铝基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新型稀有稀贵金属材料,石墨烯,8.5代TFT-LCD及以上玻璃基板,显示面板用高强盖板玻璃,钢化真空玻璃,高性能氮化硅陶瓷材料,高性能石英玻璃等产品。

2、加快先进有机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聚碳酸酯、特种聚酯等高性能工程塑料,高碳α烯烃、茂金属聚乙烯等高端聚

烯烃,高性能氟硅树脂及关键单体,溴化丁基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氟硅橡胶等高性能合成橡胶,聚烯烃类、氢化苯乙烯类、聚氨酯类等新型热塑性弹性体,海水淡化处理用膜,锂离子电池用软包装膜,偏光片及配套膜材料,微棱镜型光学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胶膜,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用特种化学品、电子气体、光刻胶、高纯试剂等高端专用化学品等产品。

3、提升先进复合材料生产及应用水平。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化硅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应用,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聚乳酸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生物基聚酰胺纤维等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应用;土工建筑、医疗卫生、安全防护、高温过滤等高端产业用纺织材料。加快开发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无人机制造等领域用纸基新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高安全高比能电池等高性能电池材料及产品,照明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LED照明芯片等先进半导体材料及产品。

(八)制造业智能化关键技术产业化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将极大带动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将有力促进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率。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

1、加强高端智能化系统研制应用。加快智能化关键装备研制,推动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加快核心部件技术突破,提高核心

部件的精确度、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快新型智能终端开发示范平台、第三方检测评定中心建设,形成覆盖“云+端”的体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能力。

2、提升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加强数字化系统(软件)开发及应用,促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的有效集成。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研究开发网络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加强制造业智能化系统集成标准研制,推动与工业互联网标准有效对接。

3、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促进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优化管理。加快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加强企业内部与外部数据的整合集成与统一访问。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制定中国工业互联网相关标准。

4、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集成应用。建设系统集成应用体验验证中心,开展集成应用适用性、可靠性测试验证。建设重点行业智能化示范工厂,推动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的全面应用和优化升级。开展产业集聚区智能化试点示范,构建智能化工业园区和新型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

(九)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

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加强重大技术装备整机及核心系统部件、关键材料的供给能力建设,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有利于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和重点工程建设。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

1、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整机和成套设备。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加快创新产品示范应用,积极发展先进化工成套装备、大型智能化矿选设备、钢铁冶金关键技术设备、有色金属先进熔炼关键技术设备、建材制造关键技术设备、新型纺织机械成套设备、高端数字化印刷成套设备、汽车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产装备等,为石化、冶金、建材、轻纺、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装备保障。

2、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工艺设备配套能力。加快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关键配套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发展专用生产和检测装备,攻克基础工艺、试验验证等基础共性技术,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库,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工业试验验证条件,构建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工艺设备配套供给体系。

3、完善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体系。建设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平台,加强创新顶层设计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建设重大技术装备检验检测平台,完善相关标准、验证测试方法和认证制度等,健全检测评定体系。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基地,组建由用户、工程设计、设备成套、研发、制造、检测等单位参加的示范应用联盟,建设示范应用生产线。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整合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积极开展

标准的制修订、评估、试点、验证、宣贯和推广应用工作,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设,按照自愿性认证和强制性认证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重点领域产品认证制度和市场采信机制。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质量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和行业自律。

(二)优化完善激励政策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积极运用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扶植创新发展的骨干企业和产业联盟,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完善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强化金融政策扶持

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优势,利用贷款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行动计划实施的信贷支持,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支持重点领域制造业企业产融结合,开展产品融资租赁业务,推进租赁资产证券化试点。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符合条件的行动计划实施企业在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以及吸收私募股权投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落实“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建立国际对话交流平台,构建国际合作长效机制。围绕标准制定、认证认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统筹利用产业基金、政策性贷款等资金渠道,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加强技术合作,并购海外高水平研发机构和优质企业,推动全球领先企业与国内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发挥各类引智工程的作用,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计划以3年为一个周期滚动实施,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环境条件变化,动态调整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为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有序推进,将逐一制定出台各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实施方案。

第五篇:企业文化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解决企业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一些企业通过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将企业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上所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目标信念等,及一切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等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秉承的价值观、共同遵守的信念和共同实施的行为方式。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基于经验的基础积累形成一种制度性的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近几年才被许多经营者、管理者经常提到的,是一个企业所具有能够持续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植于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过整合、提升才能形成的,是企业的价值观的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决定企业的行为,它能更好的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良好势头。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当企业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竞争力方向一致时,企业文化就会对企业竞争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当企业的价值趋向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向不一致时,企业文化就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阻碍作用,甚至会有削弱的作用。所以说,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价值观及思想基础,通过其凝聚、导向、约束、激励以及辐射功能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着很大的作用。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已经发生了从产品竞争到核心能力竞争的战略观

念的转变。而企业文化正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它是以现代文化理论为指导,以企业在竞争国际化的环境中取得优势为鲜明目标,改造、扬弃企业现存的文化,建设与新的客观环境相适应、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服务。它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提炼出来,并且把这种精神观念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行为、物质和企业形象建设等各个层面之中。一是提炼“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特有的理念,体现企业的个性。例如包钢的 “坚韧不拔、超越自我”,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这种理念,是根据形势和本单位特色提出来的,简明生动,成为本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二是创新“制度文化”。每个企业都有一套规章制度,它也是一种文化。例如包钢,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的各项制度,让大家遵守执行,保证企业有序运作。现在,形势发展较快,一些新的人本管理模式和学习型组织,都需要新的规章制度,这就需要创新。三是倡导“行为文化”。企业精神不能“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应当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要落实到企业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行为上去。要树立企业的模范榜样,使员工行为更加优秀。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企业员工经常感受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四是完善“物质文化”。要营造宜人的环境、整洁的厂容厂貌,实现现代化的设施和先进的办公条件等等,这样更有利于员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

企业文化是一种理念精神,是管理思想和方法。一个企业要想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文化打造企业品牌、塑造企业信誉、传播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现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平台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王 涛 摘 要 论文由绪论-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研究,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系统测试,总结......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0月31日上午,上航在虹桥基地举行吴尔愉劳模团队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吴尔愉工作室”)成立暨《吴尔愉服务法(二)》发布仪式。上海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肖堃涛,上海市总......

    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强自主创新 增加核心竞争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十多年来,亚龙始终遵循着“创造教育新环境,引领教育新理......

    企业文化,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大全

    企业文化,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和改进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求进的进取精神和独具匠心的雕塑、现代气魄的建筑、四季常青的花木、花园般优美和谐的内部环境,构筑起集......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本报评论员 今天,科技部召开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信息发布会,全面介绍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规划、部署和有关方面的项目计划安排以及项目申报......

    白培中增强核心竞争力

    白培中:增强山西焦煤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山西焦煤山西焦化按照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总体部署,加快推进60万吨/年烯烃项目建设,使该项目增强山西焦煤核心竞争力,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山西......

    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和落实十二·五规划中高度重视企业文化软实力作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承德经济跨越发展。“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

    关于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综述

    学号:银行经营与业务课程论文(题目: 关于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综述学院:专业:金融姓名:成绩: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0年 12 月20日银行经营与业务课程论文关于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