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23:5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龙江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龙江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一篇:黑龙江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黑政发〔2008〕40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8年6月5日

黑龙江省地方煤矿

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为强化我省地方煤矿(本办法所称的地方煤矿,是指国有重点煤矿以外的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以下简称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及相关部门职责,有效及时督促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消除煤矿安全生产隐患,依法打击非法开采,防止煤矿事故发生,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日常监督管理职责

(一)地方政府日常监督管理职责。

1.县(市、区)政府是所辖区域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各有关部门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定期组织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本辖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执法,打击非法和关闭不符合保留条件的矿井;组织有关部门对所属停产、停工煤矿进行复产预验收;督促整改登记备案的煤矿重大安全隐患。

2.行署、市政府是所辖区域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级政府直接管理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各有关部门的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县(市、区)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相关领导责任。负责定期组织有关部门检查指导本辖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打击非法和关闭不符合保留条件的矿井;组织制定停产煤矿复产验收方案,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验收;督

促整改登记备案的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监管部门基础建设。

(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日常监督管理职责。

1.县(市、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督促煤矿企业按规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驻矿安全监管员考核和管理;监督检查煤矿企业安全基础建设;制定煤矿安全监督检查执法计划,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负责跟踪整改。对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负直接监管责任。

2.地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县(市、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督指导;监督煤矿 企业、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法组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的矿井;制定日常监督检查执法计划,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跟踪整改。对直接 管理的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负直接监管责任,对县(市、区)煤矿日常监管工作负监督指导责 任。

3.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煤矿企业、综合协调 各有关部门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法组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制 定煤

矿安全监督检查执法计划,对煤矿安全实施定期监督、重点监督和随机抽查。对查出的隐患 督促并跟踪整改。对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负监督指导责任。

4.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承担本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对煤矿安全生 产相关部门负有监督检查、指导协调等职责。

(三)相关部门日常监督管理职责。

1.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对符合国家或省级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和矿区总体规划的煤矿新建项 目的核准、初步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煤矿新建项目核准、初步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负有 审查把关和监督管理责任。

2.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组织认定资源枯竭矿井、依法查处 非法采矿行为,负责对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进行鉴定,对涉嫌非法 采矿构成犯罪案件向公安部门移送等工作。对无证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批准扩储、发 放采矿许可证等负有审查把关和监督管理责任。

3.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煤矿改扩建项目的核准、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采掘作业规程、资源整合方案的审批、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生产能力和通风能力的核定、质量标准化建设、发放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等工作,对审批、核定等职责负有审查把关责任。

4.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煤矿安全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对地方煤矿安 全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颁发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操 作资格证、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负有审查把关责任。

5.公安部门负责对涉嫌非法开采和破坏性盗采等犯罪行为立案侦查及向检察机关移送起诉,煤矿爆炸物品购买、运输、爆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监控民用爆炸物品流向。对颁发民 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爆破作业人员许 可证及煤矿违规使用爆炸物品和向正常生产矿井、未开工生产、停产整 顿等煤矿违规供应爆炸物品负有监督管理责任。

6.供电企业依法开展用电检查工作,查处窃电行为,并依据政府有关规定对关闭、违法违 规等煤矿依法中断供电和防窃电负有责任。

7.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煤矿企业营业登记和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对煤矿的无照经营 行为负有监督和牵头依法查处取缔的责任。

8.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规范煤矿劳动用工管理,对查处煤矿企业非法用工行为、监督煤矿企 业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和参加社会保险负有监察责任。

9.行政监察部门对执行本办法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相关部门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 行监督,对违法违纪行为负责调查处理,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

(一)县(市、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掌握所属煤矿 的安全生产情况,驻矿安全监管员的工作情况。重点检查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和

安全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监管 方式应根据矿井数量及分布情况按重点区域、重点矿进行分类监管。对煤与瓦斯突出、高瓦 斯、高管、受水害和火区威胁等煤矿,每周至少检查2次;其他矿井按情况确定日常检查的 频率。

驻矿安全监管员要把好煤矿日常安全生产的第一关,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监督所驻煤矿贯彻

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和上级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包括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好和运行情 况、采掘作业规程执行情况、所驻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煤矿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下井带班制度执行情况,严格执行日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及时纠正违章作业,及时发现事故 隐患并督促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并按规定和上级要求监督整改。监管方式可采 取定点驻矿或分组驻矿形式,每月下井检查次数不得少于25次。

(二)地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日常监督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定期评估全地市煤矿安全生产 情况,及时提出全地市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认真解决,不断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定期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检查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规章 制度落实情况、作业规程审批和执行情况、煤矿企业自查和部门检查重大隐患整改情况、资 源整合和新改扩建矿井施工情况。监管方式采取日常性轮回检查的形式,将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高管、受水害和火区威胁等煤矿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于其 他矿井要根据矿井数量确定轮回检查次数。

(三)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日常监督管理的重点是:监督检查、考核地市安全生产执法 工作情况、煤矿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情况、登记备案的重大隐患督办整改情况、煤矿现场安全 管理情况。掌握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

升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监管方式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形式,根据季节性 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督查;对重点矿区每季督查1次。

(四)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对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隐患问题进行划类分级,确定分级

督办单位,由各级督办单位跟踪整改。对一个矿井同类隐患重复出现的,煤矿企业拒不整改 的,应责令停产停工整改,经下达停产停工指令的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或施工。发生1起死亡1人至2人一般事故的,责令停产整改,由市级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国

土资源、公安、工商行政管理、供电等单位联合组织验收,经当地政府主管领导签字方可恢复生

产。年产9万吨以下1年期限内连续发生2起一次死亡1人至2人事故的煤矿,应及时提请当地县级以上政府予以关闭。

三、有关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

(一)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

1.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煤矿企业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督促建立 煤矿图纸资料、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和建档制度;审批采掘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审查矿井 各系统的合理性;严禁审批采用非正规开采方式、使用国家明令淘汰设备仪器和采掘工艺的作业规程。

2.地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煤矿生产和技术管理,对所属煤矿改扩建设计审批情 况和县(市、区)批准的采掘作业规程、图纸资料情况每旬至少检查一次,并对图纸资料进 行核查签字。严格瓦斯矿井等级鉴定的管理,瓦斯经常超限的低瓦斯矿井应重新鉴定。规范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避免重复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应当即发证,发证 时限最迟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经过有资质培训单位培训合格的井下作业人员,到新矿入井 作业前,要进行至少20学时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工程师以上职称。

3.省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和发放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矿长资格证。每季对矿井生产 能力、地市和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技术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每年对质量标准化工 作进行监督检查。严格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生产能力核定的审批。

(二)国土资源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

国土资源部门监督煤矿企业开展煤矿储量地质测量,加强矿产开发全程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每年核定矿井剩余储量,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对煤矿企业不按规定进行地质测量、不提 交矿山储量年报的,不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检。协同公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盗采无证开采 的矿井,加强对地方煤矿的执法巡查工作,发现非法采矿行为或接到有关部门移送的无证开 采、越界开采等案件,要及时组织调查核实,符合立案规定的,要依法及时立案查处,对 查实的案件中涉及非法采矿、破坏性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由鉴定委员会组织鉴定。对 违法情节恶劣,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由原发证机关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予以关闭。对非 法采矿涉嫌犯罪案件应及时移送当地公安部门。对严重超层越界开采的要提出吊销采矿许可 证的处理建议,并提报当地政府列入关闭。

省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采矿权设定审批,要求煤矿企业足额交纳采矿权价款,采矿许可有效 期限应与其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对公告关闭的煤矿,在接到文件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办理 完吊销采矿许可证手续。

(三)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严格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

格证

培训发证工作,认真组织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定期对地方煤 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监察建议形式通报当地政府,督促 整改。对煤矿下达的重大隐患问题整改指令、停工停产指令和关闭指令,应及时通知当地政府,并跟踪检查落实情况。

(四)公安部门要不断完善爆炸物品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明确监管职责,强化检查考核,建立逐级负责的安全监管责任制。上下级公安机关、县(市)公安局与派出所、派出所与社 区、驻村民警逐级签订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责任书,把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单 位和人员。要严格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爆破作 业单位许可证、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的审批发放。对非法采矿的爆炸物品来源进行立 案追查。会同国土资源部门严厉打击非法盗采无证开采,对国土资源部门移送的破坏矿产资 源案件及时立案侦查,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要依法移送检察机关。

(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对煤矿企业营业登记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和取缔无照经

营煤矿,及时将营业执照过期和无照经营煤矿的情况向当地政府通报。

(六)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煤炭行业管理、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对日常监督管

理工作进行全过程写实,建立煤矿现场检查档案。

(七)省发展改革、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将煤矿建设工

程安全生产纳入日常监督管理检查范围,对未经或越权核准、未审批安全设施设计的项目,责令

建设单位停止施工;对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的,改扩建煤矿施工与生产区域交叉不能保 障安全生产的,责令建设单位停止生产;对施工、监理单位资质不符合规定的,要责成建设 单位予以清退;对违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四、日常监督管理的协调配合

(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督管理检查中,发现有关

煤矿安全问题应由国土资源、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察、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劳 动保障、供电等单位进行处理的,应及时以文件形式告知。有关部门接到文件后应及时进行 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相关的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二)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察、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劳动保

障、供电等单位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对煤矿存在违规建设、证照过期、非正规开采、超层越 界开采、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非法用工、未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违规用电、违规使用爆 炸物品等隐患和问题的,要依法及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将处理结果以文件形式通知同级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相关部门。

(三)建立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的煤矿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联合执法办公室设在各级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负责拟定联合执法方案,明确检查内容、方法、步骤、参加人员、时

间安排等

事项。联合执法成员单位包括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煤矿安 全监察、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劳动保障、监察、供电等单位,可根据联合执法工作实 际,确定参加部门。工作方式可采取工作通报、联合检查、信息发布等形式。联合执法的重 点是:事故多发地区和重大隐患较突出的矿井;登记备案的重大隐患整改复查;责任追究制 度的落实;资源整合和整顿关闭进展情况;打击超层越界开采、非法组织生产、非法开采、盗采、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整顿关闭的矿井。省级每年1次至2次、地市每季度1次、县(市、区)每月或两月检查1次,根据情况,可组织不定期的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商解决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五)国土资源、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察、工商行政管理等颁发证照部门要提高煤矿

企业办理有关证照的效率,简化不必要的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 场或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煤矿企业落实解决,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 理。受理煤矿企业办理证照申请资料后,必须在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0日内不能 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 告知煤矿企业。针对申请办证数量多和相对集中的问题应采取联合审批、联合办公方式。证 照发放延续、暂扣、吊销等办理情况应及时通知同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相关部门。

五、日常监督管理的组织领导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煤矿日常监督管理的组织领导。县(市、区)政府每月、行署、市政府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制定 预防事故的措施和方案,协调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县(市、区)政府每月初,由主管领导负责组织煤炭行业管

理、煤矿安全监管、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对所属重点煤矿的矿井各系统进行联合审查和隐 患排查。行署、市政府每月初,由主管领导负责或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安全 监管、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对直接管理的煤矿矿井各系统进行联合审查和隐患 排查;每季度,对县(市、区)政府的重点煤矿各系统联合 审查情况和隐患排查情况进行检查。

(三)加强煤矿安全监管机构建设,配齐配强安全监管人员,保证其岗位津贴、下矿补助、入井津贴等待遇。当地政府应根据煤炭产量和矿井数量,确定监管人员数量,县(市、区)原则上按人员与矿井数量1∶2的比例配备,地市要有足够的力量开展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要提高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政治待遇,对工作认真负责、安全监管工作业绩突出的,应予以 提拔重用或奖励,具体办法由当地政府制定。要保持驻矿安全监管人员队伍稳定,将其纳入 事业编制、列入财政开支,参加社会保险。

六、日常监督管理的责任追究

(一)地方政府的责任追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视情节轻

重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等行政处理;构成违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 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按规定组织有关部门对煤矿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

2.对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或生产安全事故不按规定督促及时上报、对登记备案的煤矿重 大安全隐患督促整改不到位的。

3.接到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煤矿停产停工、停产整顿或提请煤矿关闭的报告后,没有采 取有效措施处理,煤矿该停产停工而没有停止的、该关闭没有关闭的。

4.由于工作疏忽或不负责任,作出的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决定,给煤矿企业造成不应有的 经济损失,或给政府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

5.行署、市政府所辖区域内1个月内发现2处以上、县(市、区)政府所辖区域内1个月内发

现1处以上非法开采煤矿未采取有效制止措施的。

6.对公告关闭矿井超过关闭期限未达到关闭标准的。

(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责任追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

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暂扣或吊销执法证件、调离工作岗位 等行政处理;构成违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依法履行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职责,对查出的煤矿隐患问题没有及时跟踪整改 和复查的。

2.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发现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没有及时下达停止 生产或者停产整顿指令的,对违背停止生产或者停产整顿指令而继续生产的煤矿没有及时提 请有关人民政府关闭的。

3.对停产整顿复产验收矿井的验收不按规定标准验收或在验收中弄虚作假的。

4.对查出的煤矿企业存在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不按规定及时报告的。

(三)相关部门责任追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其主要负责人、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暂扣或吊销执法证件、调离工作岗位等行政处 理;构成违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发展改革部门。

(1)不按照国家或省级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和矿区总体规划核准煤矿新建项目的,或发现 未予以纠正的。

(2)对煤矿新建项目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把关不严的,或发现未予以纠正的。

(3)违规或越权核准(审批)煤矿新建项目的。

2.国土资源部门。

(1)不按照法定权限和规定的条件、程序进行采矿权行政审批工作的。

(2)对发现并查实的无证勘查、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行

为,不按规定予以制止和处罚的;对涉嫌构成犯罪案件不依法移交公安部门办理的。

(3)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不予受理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颁发采矿许

可证的;向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颁发采矿许可证、证件过期未作出处理决定的;接到有 关通知后,对被责令停产停工整顿的煤矿未暂扣或不及时暂扣采矿许可证,或对地方 政府决定关闭的煤矿不依法吊销或不及时吊销采矿许可证的。

(4)对不具备扩储条件的资源枯竭矿井给予批准扩储的。

(5)对不具备扩储条件的资源枯竭矿井不上报关闭的。

3.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1)对煤矿改扩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资源整合方案审批和矿井图纸资料审查把关不严,该批不批、不该批滥批造成后果的。

(2)发现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问题的煤矿不依法责令停产停工或提请政府予以关闭的,或不按规定向上级报告并向有关职能部门反映通报的。

(3)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申请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不予受理或不在法定期限内颁发煤 炭生产许可证的;向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证件过期未作出处理决 定的;接到有关通知后,对被责令停产停工整顿的煤矿未暂扣或不及时暂扣生产许可证,或 对地方政府决定关闭的煤矿不依法吊销或不及时吊销生产许可证的。

(4)在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煤矿生产能力核定中弄虚作假的。

4.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不予受理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颁发安

全生产许可证的;向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证件过期未作出处理决 定的;接到有关通知后,对被责令停产、停工的煤矿未暂扣或不及时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对地方政府决定关闭的煤矿不依法吊销或不及时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2)发现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问题的煤矿不依法责令停产停工或提请政府予以关闭的,或不按规定向上级报告或向有关部门反映通报的。

(3)不按规定条件和程序核发矿长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或对煤矿矿长、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不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4)对煤矿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安全设施未经设计审查和工程竣工验收而同意施工和

投入生产的,或该审查不审查的。

5.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申请办理营业执照不予受理或不在法定期限内发照的。

(2)向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发照或执照过期应下达停产指令未下达的、应当暂扣或吊 销煤矿企业营业执照而未及时作出处理的。

6.公安部门。

(1)未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煤矿企业使用、购买、运输、储存民用爆炸物品的。

(2)未按规定对煤矿企业非法使用民用爆炸物品及时查处的。

(3)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和非法开采、破坏性开采案件不按规定立案侦查的。

(4)向正常生产矿井、未开工生产、停产整顿等矿井违规供应火工品的。

7.劳动保障部门。

发现煤矿企业存在非法用工、煤矿企业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 资和未按有关政策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未依法进行查处的。

8.供电企业。

对违法、非法及依法关闭的煤矿予以供电的。

(四)驻矿安全监管员的责任追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责令辞退等行政处理;构成违纪的,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开除等行 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对所驻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监督检查不力,对擅自布置采掘工作面、施工隐藏工程不予制 止的。

2.对存在重大隐患或出现重大险情不报告的。

3.对所驻煤矿重大隐患应发现未及时发现的。

4.对所驻煤矿发生伤亡事故未按规定及时报告,或对所驻煤矿迟报、谎报、瞒报事故不制 止的。

5.接受所驻煤矿馈赠的报酬、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参加所驻煤矿安排或者支付费用的 宴请、娱乐、旅游、出国等活动的。

第二篇:黑龙江省村级财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精选)

黑龙江省村级财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黑农改办〔2004〕28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维护村级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级财务管理坚持“三个不变”的原则。即村级资金的权属不变,县对村级附加及补助既得财力总量不变,村级财务审批权不变。

第三条 村级资金属于全体村民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平调、截留、挪用和占用。

第四条 村级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实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

第五条 村级财务管理实行“三统一”,即村级资金管理统一实行预决算制度,村级自行组织的收入统一纳入乡镇财政“村级集体收入专户”,村级资金的会计核算统一由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代理。

第六条 村级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好用好集体资产,保障资产保值增值。应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实行民主理财。民主理财小组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5至7名村民代表组成,组长由民主理财小组选举产生。村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不参加民主理财小组。

第二章 收支范围

第七条 村级收入包括:

(一)财政转移支付补助;

(二)经营收入;

(三)发包及上缴收入;

(四)耕地占用补偿费;

(五)资产变价收入;

(六)国家专项投资;

(七)扶贫救济款;

(八)“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

(九)其它收入。

第八条 村级支出包括:

(一)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支出:

1、村干部固定补贴和误工补贴支出;

2、五保户供养支出;

3、村办公经费支出。

(二)经营支出;

(三)管理费;

(四)福利费;

(五)其它支出。

第三章 管理职权

第九条 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的职责:

(一)编制和汇总村级资金(含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预决算;

(二)负责村级资金的财务管理监督并代理会计核算;

(三)组织村级收入入库并对村级资金收支活动进行监督;

(四)组织督促村级债务的化解。

第十条 乡镇财政所的职责:

(一)编制村级财政转移去付补助资金预决算;

(二)开设和管理“村级集体收入专户”;

(三)按规定支付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并监督其使用;

(四)对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代理的村级财会业务进行监督。

第十一条 村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

(一)参与制定本村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二)监督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检查、审核财务收支帐目,否决不合理开支。

第四章 预决算编制和预算调整

第十二条 预算编制。

(一)由村委会在年初按照本村收支(含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范围、标准编制综合收支计划,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审核后编制预算。

(二)村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

(三)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对所属各村的预算进行汇总,编制村级预算,抄报乡镇财政所。

(四)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财政预算由乡镇财政所编制。

第十三条 预算调整。对在执行中需要调整的支出事项,由村委会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同意后,报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审核后执行。村级资金出现结余,应用于偿还债务或结转到下年使用。

第十四条 决算。

(一)决算草案由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在每终了后编制,并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查和批准。

(二)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对所属各村的决算进行汇,编制村级决算,抄报乡镇财政所。

(三)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财政决算由乡镇财政所编制。

第五章 资金收付和核算

第十五条 帐户设置。取消各村和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在金融机构开设的帐户,由乡镇财政所统一在金融机构开设“村级集体收入专户”,用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含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缴纳,以村为单位分户记帐。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对村级收入进行监缴。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弘一在金融机构开设“村级支出专户”以村为单位分户分类核算。

第十六条 收入管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缴入“村级集体收入专户”,一次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即时缴入“村级集体收入专户”,1000元以下的零星收入可在一周内集中会缴,并开具统一票据。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要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和监控,财产变价收入要组织评估再予确认,发包收入要以经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签证的承包合同为依据确认。

第十七条 支出管理。

(一)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的村干部固定补贴和误工补贴、五保户供养资金,分别经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和民政部门审核后由乡镇财政所按季(五保户供养资金可按月)集中支付,可通过金融机构统一发放到个人;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的村办公经费,由乡镇财政所拨付到“村级支出专户”,由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对各村进行管理、监督及核算。

(二)“村级集体收入专户”的支出由村委会根据实际收入情况提出用款计划,经村领导签批后,报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审核并开具拨款通知书送乡镇财政所,乡镇财政所在接到通知书后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到“村级支出专户”,由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按规定程序办理,并监督各村按规定用途使用。“村级集体收入专户”的资金只能拨付到“村级支出专户”,不得直接经办支出。

(三)村级集体收入比年初计划超收部分安排的支出必须经村民主理财小组研究同意方可办理。

(四)乡镇财政所必须搞好资金调度,不得挤占村级资金用于乡级支出,也不得在各村之间平调资金。为切实保障村级支出,可建立村级支出备用金制度,村备用金限额可视各村规模大小分别确定,主要用于差旅费、办公电话费、购置零星办公用品等支出,由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十八条 “村级支出专户”的支付实行“乡村两级印鉴”制度,必须同时有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和村印鉴方可办理现金支出和银行转帐业务。村级支出凭证必须同时有村委会主任审批章、村民主理财小组监督章、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审核章三章会鉴方可进行帐务处理。村级资金审批权限由各地视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九条 财务核算。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核算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帐簿管理、现金管理、票据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明确责任人,实行月报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严格规范化操作;村助理会计负责登记本村内部往来帐,村级现金收入上缴,现金支取和管理,票据领用和管理,定期对帐,发生经济业务前后的报审等,协助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管理本村财务。

第六章 监督

第二十条 村级财务管理实行公示制度。主要内容:

(一)村级资金预决算;

(二)各项收入与支出执行情况;

(三)集体资产的承包、发包与租赁;

(四)村级债权债务;

(五)筹资筹劳的用途和使用情况;

(六)收益分配情况;

(七)代收代缴费用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经济事项。

第二十一条 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人员必须持证(法定资格证)上岗,并遵守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自觉抵制侵犯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合法权益、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村委会不得隐瞒收入、截留坐支收入或虚列支出,严禁资金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严禁擅自变卖村级集体财产,严禁自制和在市场上购买票据。

第二十三条 村干部要实行离任审计制。村民主理财小组要认真履行民主监督的义务。各级财政、农业等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切实加强对村级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违法乱纪行为要按照有关条法进行严肃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村级组织财务管理。

第二十五条 各县(市)要按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市财政和农业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71号

《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04年2月4日省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10日起施行。

省长 张宝顺2004年2月20日

《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护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煤矿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乡(镇)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及省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方针政策;

(二)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

(三)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四)组织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私挖乱采煤炭资源行为;

(五)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煤矿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检查;

(六)每季度召开一次以上安全生产例会,协调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七)制定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组织煤矿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

(八)其他应当履行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煤矿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确定煤矿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建立健全安

全责任制奖惩办法,并严格考核;

(二)依法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审核评价,对煤矿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进行监督;

(三)负责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监督管理;

(四)依法培训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检查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

(五)实施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

(六)负责对矿山救护队的管理,组织、指导、协调矿山救护队应急救灾、救援工作;

(七)监督检查煤矿企业安全投入情况;

(八)负责指导、监督驻矿安全监督员的选拔、聘用、培训工作;

(九)负责推广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

(十)其他应当履行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公告,并设立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举报并组织核查。

第六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及有关规定对煤矿企业实施安全监察,负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合,实行联合检查;确需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互通情况。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煤矿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到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进行处理。

第八条 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煤矿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并有权参加煤矿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九条 煤矿企业必须达到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方可组织生产。

煤矿企业应当依照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强化现场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第十条 煤矿企业必须选择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承担安全评价、认证和检测、检验工作。

第十一条 煤矿企业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当保证具备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并对投入不足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按实际产量在生产成本中列支,每吨不得低于10元。

第十二条 煤矿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总经理(矿长)具体负责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煤矿企业应当设臵负责技术和安全的负责人。

第十三条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组织制定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保证从业人员熟悉避灾路线和自救、抢救措施。

第十四条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通风、防瓦斯、防煤尘、防火管理机构。

煤矿企业必须配备采煤、机电、通风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并按照特殊工种岗位职数配备特殊工种作业人员。

第十五条 建立乡镇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乡镇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所有权属于煤矿企业,抵押金及其利息用于煤矿企业发生事故后的抢险救灾和事故处理。

第十六条 煤矿企业应当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为井下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第十七条 煤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后,其主要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并按规定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抢险救灾。

第十八条 矿山救护队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组织救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十九条 煤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国家规定的事故调查程序和处理办法组织调查处理。

第二十条 煤矿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可以责令停产整顿,限期整改。经停产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关闭,并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吊销相关证照。

第二十一条 煤矿企业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未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煤矿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可以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煤矿发生死亡事故(一次死亡1至2人,下同)的,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煤矿发生重大死亡事故(一次死亡3至9人,下同)的,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煤矿发生特大死亡事故(一次死亡10至29人,下同)的,处以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煤矿发生特别重大死亡事故(一次死亡30人以上,下同)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二条 国有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员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履行,导致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按照下列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煤矿发生死亡事故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矿长、副矿长和有关责任人员记过至降级的行政处分;

(二)煤矿发生重大死亡事故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矿长、副矿长和有关责任人员记大过至撤职的行政处分;给予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有关责任人员警告至降级的行政处分;

(三)煤矿发生特大死亡事故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矿长、副矿长和有关责任人员记大过至撤职的行政处分;给予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有关责任人员记过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四)煤矿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三条 乡(镇)以上人民政府及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履行,导致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按照下列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煤矿发生其他重特大事故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一)煤矿发生死亡事故的,对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至降级的行政处分;

(二)煤矿发生重大死亡事故的,对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对县级人民政府及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三)煤矿发生特大死亡事故的,对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对县人民政府及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对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及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四)煤矿发生特别重大死亡事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利用职权参股办矿,包庇袒护非法、违法、违规采矿,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可以委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行使本规定有关的行政处罚权。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4年3月10日起施行。

第四篇:黑龙江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黑政发[2007]103号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黑龙江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改善我省农村教育条件,促进地区间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财政部关于同意黑龙江省征收地方教育附加的批复》(财综[2006]61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所有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以下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实际缴纳“三税“税额的1%同时缴纳地方教育附加。

第三条 地方教育附加属于政府性基金,就地缴入省级国库,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缴库时填列《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03类“非税收入“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27项“地方教育附加收入“科目,支出时填列205类“教育“09款“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02项“地方教育附加支出“科目。

第四条 企业缴纳的地方教育附加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缴纳的地方教育附加在经营支出中列支。

第五条 地方教育附加委托地方税务部门代征,统一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通用缴款书(或税收通用完税证),单独填开、统计,并将统计数据进行核算,上报《入库分级次统计表》,与国家规定的教育附加一并收缴。具体征收办法由省地方税务局会同省财政厅另行制定。

第六条 地方税务部门代征地方教育附加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厅统筹安排。

第七条 地方教育附加主要用于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省财政厅商有关部门每年根据当年地方教育附加征收入库及上结转情况,结合各地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实际,提出全省当年地方教育附加资金使用分配额度,报省政府批准。

第八条 地方教育附加实行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截留、挪用。省财政厅会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对地方教育附加建设项目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进行处罚。

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地制定的征收地方教育附加的有关政策同时废止。

第十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食药监械[2006]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局令第12号)等有关规定,国家局制定了《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管理规定》。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六年一月十九日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依法加强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管理,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日常监督管理是指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对已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已按照规定告知登记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医疗器械的行为和过程实施日常监督检查的过程。日常监督检查活动包括质量体系检查、专项检查、产品质量摸底性抽查和其它日常现场检查。

第三条 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管理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实行分级负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部署和督导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行政区域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器械监督检查计划,部署行政区域行政区域内的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需要时可直接对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县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

上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下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负有监督、指导和培训的职责。

第四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产品风险程度和监管工作实际,对部分产品的生产实施重点监管,并制定、公布和调整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医疗器械监管实际,发布本行政区域《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确定的重点监管目录及相应的生产企业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备案。

第五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组织对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内的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质量体系抽查,根据需要组织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实施摸底性抽查。产品抽样和现场检查可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委派相关单位进行,抽样检验的产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检测。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质量体系检查和产品质量摸底性抽查,企业质量体系检查或产品抽查情况应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

第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监督检查计划,应结合行政区域生产实际和日常监管要求,逐级落实到县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备案。

第七条 县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对行政区域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建立日常监管档案。

日常监督管理档案内容至少包括:

(一)企业基本概况:企业名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注册地址、生产地址(含委托生产地址和跨省设立生产场地)、生产范围、邮编、联系电话等;

(二)变更事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许可事项及登记事项变更情况记录;

(三)质量体系考核报告或认证证书及跟踪检查记录;

(四)监督检/抽查记录及跟踪检查记录;

(五)质量投诉、举报核查和处理记录;

(六)重大产品质量事故、不良事件的调查、处理报告;

(七)现场监督检查情况记录、整改情况报告;

(八)信用管理记录;

(九)表彰记录、处罚记录、不良行为记录;

(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实施检查的其他记录。

第八条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生产企业信用管理记录,开展对生产企业的信用评定分级,施行分级监管。信用评定和分级监管的方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备案。生产企业两年内未受过行政处罚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豁免当年日常监督检查或减少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并写明理由,存入生产企业日常监督管理档案。

(一)当年通过或周期复查通过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的;

(二)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抽验或摸底性抽查连续二次抽检合格的;

(三)上监督检查无限期改正内容、且无不良行为记录的;

(四)生产企业质量信用评定级别为最高的。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重点监管产品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发生变化时,应填写《重点监管产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情况表》(附件1),随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计划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备案。

第十条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每年应拟定监督检查方案,内容包括检查目的和对象、检查内容和方式、人员和时间安排等。

第十一条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具有相关专业知识,遵守廉政纪律,认真履行检查职责,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监督,并对知悉的企业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保密。

第十二条 实施现场监督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应当向被检查企业出示执法证明文件。检查中如发现企业不符合相关产品《生产实施细则》记录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重点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审批操作规范》否决项等规定的,应责令企业限期改正。如有违法违规的,应依法处理;非职能范围的应及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第十三条 对检查中有责令企业限期改正的事项,县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负责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第十四条 省、市、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收集和掌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情况,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将行政区域内的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及时分析汇总(报送要求见附件2),并填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汇总表》(附件3),分别于每年6月15日和12月15日前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在次年1月底前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布置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按专项要求上报。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1月14日印发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调度管理规定(试行)》同时废止。

附件1:重点监管产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情况表

附件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情况报告要求

附件3: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管理检查情况汇总表

下载黑龙江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龙江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及建议论文

    摘要:中国目前有很多中小型煤矿,是对国有大型煤矿生产的重要补充。目前这些中小型煤矿安全生产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是也存很多问题,如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出现移位与失位、普遍存......

    福建药品生产日常监督管理规定[合集]

    福建省药品生产日常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讨论稿)第二稿 第一条 为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药品监督诚信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日常监督管理行为,......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范文大全)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第21号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67次委主任办公会审......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第21号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67次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晋城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月访谈材料

    晋城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月访谈材料 一、全市地方煤矿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煤矿企业兼并领导组办公室批复我市保留矿井数量为129座,规划产能规模为11230万吨/年。其中省属晋煤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关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新华四矿 “9•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通报 安监总明电〔2009〕12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

    2009年全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计划

    2009年全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深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国家局2009年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总体......

    瓜州县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瓜州县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风电场项目建设高效、安全发展,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