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时间:2019-05-14 23:2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王宏强成员组

李金强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这四部分构成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其中任何一个教育环节的缺失,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部分所占的比例最大,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的课时比重最大,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最多,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阅读是人们从已有的书面言语中提取信息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活动,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看报、看新闻、看书,还是看物品的说明书,都离不开阅读。对于学生而言,阅读对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是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解数学题、物理题要阅读题意,地理、历史的学习也要阅读。

(一)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这四项基本能力中识字与写字能力是学习的基础,而识字是阅读的必要前提。在掌握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之后,教师就要教导学生学习阅读,阅读既是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使用语言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阅读教学也是对字词的认知教学,在阅读过程中识字解句,即阅读教学是教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此外,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发展是以阅读能力的掌握为条件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指出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字词组织能力、口语表达的流畅性与清晰性、语言的优美性等,这些技能的获得离不开阅读。反之,阅读能力又通过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表现出来,即阅读教学是学生使用语言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主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教学在有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新课程标准下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做了如下阐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课程标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里指出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阅读,而是要使学生学会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形成较强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且在生活中可以自如地运用这种能力,如看书读报。其次,《课程标准》注重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发挥阅读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因此,教师要在读物的内容及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科学适当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引起学生的共鸣,结合课内外的阅读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总而言之,《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果还是明显的,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凸现了出来。

(一)教学观念落后

1.教师自身目光短浅,缺乏教育反思精神

如自身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边远地区学校的信息闭塞等主客观原因,教师没能够具有全面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灵活实际的教学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手段和生硬死板的教学方式。教师的目光短浅,缺乏教育反思精神,也就顾及不到对文学作品的拓展与延伸,只是“为教学而教学”,完全跟着作者的思路走,阅读课堂灵活度远远不够,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一些教师缺乏加强专业发展及提高职业素养的观念,满足于现状,特别是有了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已经足够应付教学,于是用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等有关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行事,照本宣科,企图用旧的思维、旧的范式来圈套新课程,以消融问题。而年轻又无教学经验的教师虽然主动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但由于缺少教学经验及没有向其他有经验的前辈虚心请教,对教学大纲、新课标的内容认识浮于表面,无法适应新的阅读教学要求。

2.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使教师为分数而教

教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进入21世纪,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语文阅读教学观。但是,迫于班级成绩评比制、升学率等的压力,即使大多数的教师知道新课改的要求,可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无法从教师观念中根除,往往他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以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能为主,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却忽视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试教育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为试卷而教,为分数而教,形成了语文阅读教学“以知识为中心”的局面。课堂信息量少,知识含量低,不注重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新课改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课堂阅读教学中做到适度的拓展和延伸。可教师很少对与课文相关的作品或作者的背景趣闻拓展介绍,于是每堂课都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信息量少,学生的视野狭隘,阅读的思维能力发展受到限制。

(二)阅读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定位不明确 1.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认识不够深入

21世纪新课程理念提出了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是以“三维目标”为基准的。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上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抓不住主线

“知识和能力”是三维目标的主线,即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简称“双基”任务。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偏重于要求学生对读物客体的背诵积累和精确理解,以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已经归纳的知识。由于教学对学生阅读学习策略训练的忽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在教师的当场指导下,小学生还可以勉强完成阅读任务,可一旦遇到一个新的阅读活动,又没有教师的指导,这时学生就变得手足无措。例如,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阅读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但在家里看报时,虽然把一份报纸全部浏览了一遍,可要他说出这份报纸都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时,他确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说不清楚。这就是教师教给了学生知识,可没有教会学生如何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抓不住“三维目标”的主线,缺乏对小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是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度不够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交叉渗透这三个目标,而且这种渗透不能过分刻意地表现出来,教师要在一项阅读任务完成后,使学生已经在潜移默化中知识、能力、技巧及情感等方面有了发展。可在现实中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度远远不够,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无法兼顾三个目标的贯彻,或是有了阅读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方法和情感的训练;或是过于注重情感的教育,缺乏对能力与技巧的培养。而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兼顾到了三个目标的整合,但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效果不明显,因为这种整合只是把三个目标进行简单的罗列或重叠。例如对小学生阅读方法的教学,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地、因课制宜地进行训练,而不是单独地利用某一节课或几节课脱离文本专讲阅读方法。

2.阶段性目标与终极目标的定位问题 首先,轻视总目标,缺乏对学生终身教育理念。《课程标准》已经明确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达到的总目标,但一些教师只看重眼前的单元测验或期末考试,缺乏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一味地严格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忽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环节的教学,从而影响了小学生良好语感的获得与发展。其次,不明确阶段目标,教学内容滞后或超前。《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整个语文课程的教学,都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但有些教师在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用大部分时间讲字词,五年级讲字词依然用去大部分时间,也有些教师在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生硬死板,缺少灵活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满堂灌”或“满堂问”式的课堂阅读教学,学生主体性缺失 传统的课堂教学几乎都是“满堂灌”式的教学,即教师把已经归纳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就按照提前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教学,把教案上的问题全部灌输给学生,不考虑学生是否消化,只会赶进度。“满堂问”式的教学是近些年才出现的,由于新课改倡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而教师对此要求的理解有偏差,不科学、不合理地整堂课对学生进行提问,问题的设计不到位,结果是一节课结束,学生情绪烦躁,疲惫不堪,阅读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2.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和“会学”,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是使学生“会阅读”。如今大部分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即教师把阅读知识归纳和传授给学生,忽视了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法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小学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阅读。试想之,一堂阅读课教师只是如同白开水般传授给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没有阅读技巧的训练,那么学生怎么会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又怎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样的课堂自然不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3.轻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指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创造性、体验性及批判性精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要体现“一切为了教育行为的最高目标与最高追求,就是借助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价值去发展个性”这一宗旨。可一些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过分重视字词、语法、修辞、文章的结构框架等理性内容,忽视情感、兴趣、思想等感性内容,不注意倾听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及质疑能力,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得不到张扬。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阅读课堂中轻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没有思维的激荡,这样的课堂将是一潭死水。

(三)情感教育渗透不足,阅读教学氛围枯燥

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够,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问题比较常见。教师不能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对课文一句一句地讲,学生只是听,没有发言权,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进度,一味地对学生灌输知识,讲课的声音、语调缺少感情色彩,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感情力度不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就无法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枯燥的氛围使得他们厌倦学习,影响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求知欲、对语言文字的热爱、爱国主义情感等积极的情感没有被调动起来,阅读教学氛围就不会舒适融洽,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不会被激起。

积极活跃的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阅读动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可目前一些教师缺乏营造阅读教学氛围的观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计无新颖性、创造性,与学生沟通交流少,课堂氛围紧张、严肃,学生合作讨论不够,也很少组织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读书本是一件陶冶情操,使人快乐的事,但在这样消极低沉的氛围下,学生阅读兴趣自然不高。没有了阅读激情,学生在课堂上浑浑噩噩,课外阅读也囫囵吞枣。

四、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更新阅读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的大潮下,教师必须摒弃与新课程理念相冲突的教学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用科学的发展观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1.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建立在全面弘扬素质教育观的基础上,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语文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传教士”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能再是绝对的权威,不能把知识的简单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课堂也不能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阅读过程中的合作者,为学生独立阅读积极创设情境与条件,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启示教师在进行一项新的阅读教学任务之前提供给学生一些引导性材料,在学生已经掌握的阅读知识或技能和需要掌握的阅读知识或技能之间架设起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新的阅读活动。

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是有思想的鲜活生命体,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不是从无知开始的,在以往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的阅读学习经验,并且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一些独特的想法。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感受,对学生正确的、具有价值的观点要给予及时赞赏,对偏离正确价值观的看法进行积极耐心的引导,切忌盲目否定,挫伤学生的自尊。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创建自由宽松的阅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求知欲,师生共同走进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意识 探究性阅读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文章的研读,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创设良好的情境,肯定学生的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解答。要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阅读需要的信息,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培养学生的自我处理能力,训练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创造性阅读是要求学生读出作者本意以外的东西。在小学阶段,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但是应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意识,为学生以后的阅读能力发展打下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时常对学生提问:“如果你是作者,你还会怎样写”或是“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做出与文中不一样的事情吗?”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科学合理地使用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已进入了多媒体教学时代,这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无论上什么性质的语文阅读课,都千篇一律使用多媒体课件,几乎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板书,造成学生进度跟不上、自身阅读体验不到位等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因课制宜,根据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科学地选择教学手段,合理安排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发挥,促进小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有读、讲、问答、讨论、笔练等,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的特征,选用最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合理进行“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法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结合“读、思、议、导”,让学生自主去阅读文本、思考文本、相互讨论文本,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悟基础上,教师再给予点拨,从而使学生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捕捉到最多的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完善阅读教学评价

1.综合使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包括了解学生已有的阅读知识与技能、阅读学习的准备情况、不利于阅读任务完成的因素等。可以在学期或课程开始前利用特殊编制的测验、学籍档案和观察记录等方式,测试学生阅读学习必要的预备性知识、身心情况等内容,由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合理安置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在课题或单元教学结束后,对前阶段阅读教学的结果、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及时了解,便于后期工作的有效调节与改进。例如单元测验、学生的作业与课堂阅读表现观察、阅读词句的摘抄检查等。教师应该重视形成性评价,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语文阅读情况、阅读态度与情感。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或一段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最终的活动成果进行的评价,一般每学期有一到两次,即学期中期与学期末期的考试,我国目前大部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采用此种方式的。以上三种评价方式都有利有弊,它们评价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协调好这三种评价方式之间的关系,使之共同为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而服务。2.重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成果展览法等多种评价形式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评价观念,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中来。自我评价就是指导学生对自身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对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与学习反思意识,并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不断观察学生,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同伴评价指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的评价,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给其他学生听,让其他学生给出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互相翻阅彼此的读书摘要、心得,给予他人评价的同时,学生自身也拓宽了视野。成果展览法是学生将课内和课外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在班级或学校内展现出来,包括个人的剪贴报刊、读书笔记等。成果展览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阅读的兴趣,教师应该鼓励并积极帮助学生举办阅读成果展览活动。

(四)重视课外阅读

由于课外阅读在课外进行这一特征,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教学难以把握,在新课改的感应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1.丰富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

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做了明确规定,所以教师为了完成目标要求,在课外阅读中一味追求数量,缺乏对效率的把握。教师不应该把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完成局限于让学生放学后阅读文本,而应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乐于课外阅读。参观博物馆、观看诵读晚会、进行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都可以增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当然,教师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要有针对性,要提前设计好让学生在此次活动中学到的内容,保证通过活动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检测应以口语检测为主

目前大部分教师主要是依靠摘抄本、读书心得等书面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完成情况进行检测的,孰不知,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低下,没有了教师的监督,就对文本粗略浏览或不浏览,随便找几个词句抄写在笔记本上。因此,教师应该使用以口语检测为主、笔记摘抄检查为辅的方法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期或不定期汇报自己最近都读了些什么书、什么文章,这些书都讲了些什么内容,谈谈印象最深刻的语句和读后的感受。教师要态度亲切、认真仔细地倾听,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并有机智地给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情感在教师的点拨下得到升华。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塑造积极的学习品质 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反复训练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正确阅读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时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养成终身阅读的学习习惯。加强校园书香氛围的文化建设,在走廊上、楼道内张贴唐诗宋词、优美文章的挂图,使学生在无意间得到熏陶,促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班级内可以举办图书角,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书拿到图书角交换阅读,分享心得。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即成的,有耐心,仔细观察每一位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表现,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对于不良的阅读习惯及时给予纠正,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当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经形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促使其生成为良好的阅读学习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学的意义重大。教师不仅要意识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应该不断开拓思路,学习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及相关的先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更新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创造出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法,科学地使用小学语文阅读评价体系,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通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改进,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我们相信,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会不断努力探索阅读教学道路,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最终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课堂教学也大都引入了信息技术,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起教学方法的和手段的变革。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能将文、图、形、声四位一体,更具有动画、录像、录音的效果。这一新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但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关键词】 多媒体;课堂教学;问题 【正文】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课堂教学也大都引入了信息技术,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学校已经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入课堂必然会有一个适应期,另外,教师和学生观念必须真正的转变,因为这是一次全新的教学改革。且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多媒体教学若使用不当,会使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能。而很多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并没有的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作用,原因之一是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在教学中一些问题的出现,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的使用它,才能发挥它在教学中正真的作用。

一、教师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每堂课都应当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习惯的培养,乃至品德、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有赖于课堂教学。不管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应该围绕这一原则进行。过去,传统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一重要因素。现在,随着教育改革及创新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重视。但仍然有不少教师,教学老一套,有些教师虽然采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依然摆脱不了满堂灌的教法,换汤不换药,自己一个人常唱独角戏,只管击键讲解,把学生放在一边,师生很少交流,致使学生失去兴趣而说话、打盹、睡觉等。另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面对全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些教师只关注中上等学生,特别是优等生,对差生关心不够,如问题设置针对中上等学生,回答问题也只照顾中上等学生,整个课堂只是面向中上等学生,而把差生放在一边,这也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对多媒体教学目的认识不明确

不少教师对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明确,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就先进,教学手段就现代化,自己就教得好,学生就学得好,而忽略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特征[2]。如教学中常发现一些教师不顾学科的属性,不考虑教学内容的贴切性,把课件制作的色彩艳丽,图文出现的方式不断变化,各种声音轮番上阵,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连续性,这样的课件就根本达不到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没有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

在多媒体使用中,不少教师认为多媒体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手段,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无形中摒弃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手段时,并不意味着摒弃传统的东西,传统手段有其优越性。如教师板书逐渐被多媒体投影代替是教师使用多媒体中的常见现象,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常发现很多学生不记笔记,问其原因,较一致的回答是“来不及记”,因为多媒体的转换比较快,记笔记就会耽误听课。为了扩大课堂容量,不少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常把重要的方法,结论等课前直接输入电脑,上课直接打出。这样做看似节约了时间,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与记录,其效果事与愿违。

四、课堂中走马观花,课件制作哗众取宠

不少教师反映,在利用多媒体教学初期,学生热情高,兴趣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媒体应用的增多,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减。通过对学生调查及观察发现,不少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增大,教学进程明显加快,使学生应接不暇,最终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理解,思维跟不上,笔记也跟不上。其次,有的教师为了把课件做得精彩,花费许多精力从各种渠道搜集了不少生动的画面,剪辑了丰富的影视材料,这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都有鲜明的效果。但遗憾的是,教师在运用如此精彩的课件上课时却忽视了画面本身的作用,播放画面走马观花,不对画面内容作充分的深刻的解读,这样怎谈得上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呢?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新、奇、特”的效果,制作应用高难技巧,每制一个课件,常常要花费几天时间,这在讲时间、讲效率的今天是不足取的,同时也违背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初衷。这样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且画蛇添足,无意间分散了学生注意力,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五、教师对多媒体的技术管理水平低下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了幻灯片进行课程内容的展示。而且,课堂教学效果也很好,但有时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故障,面对这些技术故障有些教师就会束手无策,处在被动的状态,导致课堂中不能正常的进行教学。

就以上出现的问题,我提出来了一下的改进措施

一、明确多媒体教学的目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明确教学目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面对计算机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在课件设计上多下功夫,多进行课件修改

一个成功的课件不一定是视频或图片多的课件,而应当是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具有清晰的教学脉络,配以恰如其分的相关资料,加之适当的表现手法,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课件。另外,要不断的改善课件质量,最好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使用后不失时机的进行总结,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不够完美的地方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课件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和教学质量相联系,所以花适当的精力在课件设计上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成功的课件不一定是视频或图片多的课件,而应当是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具有清晰的教学脉络,配以恰如其分的相关资料(可以包括一定的故事记载、图片资料、视频信息等),加之适当的表现手法(如动画设计、声音效果等),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课件。达到这种效果必然要求使用者对教学内容相当熟悉,如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是不同的人员,那样就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事实上,使用多媒体并不会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相反,一个成功的课件是教师和相关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

三、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在内容的编排上, 图像、声音等给予学生的刺激, 应尽量选择有效的信息形式, 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和信息。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教师要避免成为“放映师”, 首先也应该认识到自己在课上的角色,虽然有了多媒体这个帮手, 但教师的作用还是至关重要的,是多媒体无法取代的。

四、课堂教学和活动相衔接,注重强化交互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交互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人机之间的“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完全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因此,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6]。人机之间的“交互”是指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计算机的关系,计算机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和图形于一体,作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就要在设计过程中强化这种交互性,使操作者能利用人机之间的交互功能,灵活调用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增强其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五、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

现代教学媒体的冲击,以及多媒体的运用逐渐的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并不能很快的适应这种新的教学的方式。首先,之前一些没有接触过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并不会运用其进行教学,这些教师必须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运用多媒体的水平。教师可以通过的培训方式来增加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另外,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也是必须要掌握的,只有不断的增加这些知识的学习,扩充自己的对多媒体专业知识的认识,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的最佳水平。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科学管理。要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熟练掌握,逐步形成课件制作的规范和模版,逐渐改善多媒体教学的环境,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创造性地制作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的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可以把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成功的、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达到了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教学效果。我们只有适时、适度地把握好应用的各个环节,正视存在的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就一定会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发挥其最大的效能,真正成为教学的好帮手。

第三篇: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勉永山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近期的听课,我梳理了计算教学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情境的开放,偏离了目标要求

现在的计算课,都是将解决问题作为计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计算内容的引入与展开,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但在教学中,当教师呈现主题图,让学生提出问题时,往往由于问题情境的开放,学生常常游离在情境之中,要探讨的计算题迟迟无法引入,影响计算目标的达成。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理解、领悟文本意图的基础上,精心创设能体现文本意图的教学情境。不仅要考虑情境的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更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把握好情境与知识内涵之间的联系。同时,帮助学生提取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从而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二、对算法多样化的追求,影响了技能掌握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一方面教师一味追求多样化的算法,花了不少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时,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找不到最优算法,从而影响基本计算技能的掌握。练习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仍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有的学困生甚至不知用何方法计算。算法多样化并非多多益善,倡导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学时不能停留在引出多种算法,而必须关注优化。也就是在学生展示个性化思维的基础上,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和运用相对简单的优化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成果,吸取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当然,优化的过程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而不是强制的过程。优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进行引导。(1)比较优化。在学生交流不同算法后,根据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些算法中哪些方法比较好,比较简便。让学生通过比较所有方法,选择简便方法。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在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中学生的笔算方法可以有的从个位开始计算,有的从高位开始计算,教师不必急于优化算法,因为这一课时学生无法体验从高位算起的方法不如从低位算起的方法简便。当第二课时学习进位加法笔算时,就可以把这两种笔算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样优化就顺理成章了。(2)分类优化,让学生明确有些算法是重复或不可取的。当学生展示出不同算法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思路,将这几种方法进行整理、分类,提取有价值的、便利的方法。如:口算25+47=?这题可分为高位加起法;个位加起法;凑整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方法的理解,促使其提出有价值的方法,保证方法多样化的质量。(3)模仿优化。面对多种算法,让学生选择最想学的一种算法,学一学,觉得哪种方法做起来最快。从中感受别人的优点,借鉴别人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4)反思优化。优化算法必须考虑学生的思维层次和学习方式,方法的优化可以在学生多次计算之后,引导反思算法的优劣,实现算法的深层优化、个性化优化。如“9加几”的口算,可以采用看大数拆小数的方法来凑十口算,也可以用看小数拆大数的方法来凑十口算,还可以用数数或摆小棒的方法来算。当然,看大数拆小数的凑十口算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口算方法,而不是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总之,通过优化算法,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使学生找到那些公认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这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提高计算能力。

三、流于形式的练习,影响了教学实效 计算课教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练习积极性,创设一些喜闻乐见的练习活动是必需的。不过,要重视课堂上学生的思考与练习,对“双基”的培养与训练,只片面追求形式而无实效的热闹是不可取的。如口算一道题,采用4人小组合作完成有必要吗?摘苹果游戏活动,题量不多,带有速度要求,竞争机制的练习,常常是优等生在参与竞争,学困生在一旁观望,这种练习能有多少效果? 在口算练习中可将视算与听算相结合。教材中给出的口算题都是可以看到题目的,如果总是视算,学生有了依赖性,对提高计算速度不利。因此老师们提出还要加强“听算”,即教师口述题目学生在本子上写结果,这对于中上水平的学生能有效提高计算速度。

计算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模仿和针对性训练,才能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一要科学设计练习,可先针对重、难点,进行专项和对比练习,再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归类和变式练习,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进行挑战性练习。可将练习分为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二要精心组织练习,为提高练习积极性,要变换练习方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有机结合。既能让学生熟练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又能通过练习,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感受学习中的快乐。

总而言之,纵观目前的计算教学,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宝贵经验,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第四篇: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01-128-235 张菲菲

摘要:在现在的各种数学考试当中,应用题基本上可以占到25%至35%的比例,对学生的成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我从教接近两年的经历却让我发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事实,那就是现在的小学应用题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给小学的数学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应用题 问题 改进

导论:在现在的各种数学考试当中,应用题基本上可以占到25%至35%的比例,对学生的成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我从教接近两年的经历却让我发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事实,那就是现在的小学应用题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给小学的数学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果不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的话,必将严重影响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现在我就将自己在小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自己的改进措施。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着小学数学特别是应用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及时得到改进。

首先,我认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应用题在教材中和试卷上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所引起的矛盾未得到及时处理。现在的小学教科书特别是低年级的教科书里面应用题都是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而在考试的时候试卷中却很少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大部分的应用题都是一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述的。这就使得学生在平常的学与考中产生很大的不适应感和不习惯,因而使得学生在考试中无法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原本能够得心应手的解决的问题也因为呈现方式的改变而变得无所适从。而且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考试,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教师的教学,让很多教师感到困惑和无奈。

其次,我认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所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单元教学所引起的学生解题思维定势。现在的教学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所划分的章节进行的,而在某一个具体的章节里面大部分应用题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就使得学生在某一个阶段的学习中习惯性的去运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说是依赖某一种固定的方法去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如果有的章节比较长的话很多学生在该章节后期的学习中做应用题的时候甚至不用看题目就可以列出算式,而且这样做在很多时候都能够顺利的解决掉所面对的问题。这样的话学生平时的作业能够很好的完成,单元测试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学习完这一单元之后学生就会逐渐去以相同的方式去学习另外一种知识或方法,同时慢慢淡化对这一种方法的记忆和依赖。这一个问题在教学中会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点已经掌握的很好了,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知识学会了用一种固定的方法去解决在某一个阶段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学生知识暂时学会了运用一种方法,而不是已经掌握并且理解了在这一阶段所学习的知识。

再次,我认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课程改革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虽然在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教学思想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传统教学的很多方面都很难再适应现在的教学了,应用题的教学自然也不会例外了。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对传统的否定和对新事物的追求也是如此,而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偏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坚决的执行着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在全盘的否定着与传统教学有关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开始脱离教材与实际,拼命地创设情境、拼命的和学生互动交流,但却忘记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些形式掌握知识,而传统教学中的很多东西对学生掌握知识是很有帮助的。虽然新课程理念下的应用题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形式上与传统应用题教学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传统应用题教学的许多优良传统是值得继承的。只是很多教师不敢用,也不想用。比如过去强调学生认真审题,重视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教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如整理数据、用示意图表示、列表的方法等),现在教师更多地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处理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不够重视。在传统应用题教学中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最为典型的是分析法和综合法,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传统课堂中这样的精华,在新课程中很多教师不敢把运用到自己的课中,特别是上公开课,怕别人说自己理念落后,在实践中失去自我,这实际上是对新课改的亵渎。我认为另外一个严重影响到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教学的问题就是部分学生对应用题存在一种恐惧心理。有许多学生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遭遇过一些困难,因而就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了一种无法克服的恐惧。对于一般的计算或者记忆之类的知识,他们通过努力还可以掌握,但是对于像应用题这样需要理解才能够老师也比较看重的题型他们就会没有信心去接触,有的时候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对自己没有信心而不敢去做,因而给人留下了不会做的印象。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改进措施

以上这一部分便是我在教学中所总结出来的一些存在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严重影响应用题教学效果的问题。但是找出这些问题的最终目的不是把他们罗列出来,而是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小学应用题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下面我将会把自己探索出来的一些改进的措施写出来。

一、将书本上的图画和试卷上的文字统一起来。

既然影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一个注意问题就是课本上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的应用题和试卷上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的应用题之间的差异引起的,那么改进的措施也就应该由此入手。所以我认为改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该是把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的应用题和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应用题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具体执行起来我认为教师在日常的应用题教学中应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所给出的图片,分析图片中的内容,逐步找出图片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对这些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组织,把它们加工成用文字进行表述的应用题,然后再进行解答。我相信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适应以文字表述的应用题,不至于在面对原本自己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时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进而顺利的解决问题。

二、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

我认为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应该采取的第二个措施便是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我们都知道,小学的数学教学是根据单元划分的,虽然每一个单元内部的知识比较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内容被整合的很好,但是单元和单元之间的联系却不是很紧密,因此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的单元的内容的时候会逐渐淡化对前面所有单元所学习的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这样就会出现一种学新忘旧的现象。为了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的知识,那么教师在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温故知新,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对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所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在教学应用题的时候应该在每一单元的应用题教学中应该想一些办法将本单元的知识和前面其他单元所学习到的内容结合起来。就比如说我们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先学习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和千米以及重量单位吨,那么我们在这一单元的练习中就可以把单位的相关知识和学生在一二年级所学习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学习过的知识;而在后面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有余数的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等一些内容的时候,也可以把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知识通过这一种系统的训练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认为第三个能够对现在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措施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对不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全盘否定,而是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区分,找到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糟粕的部分教师当然应该毫不犹豫的摒弃,并且杜绝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出现类似的错误;而对于精华的部分,教师却应该坚决的加以吸收和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绝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教师绝对不可以对其不加区分的加以否定,不加辨别的加以摒弃,否则的话极有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由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变成脱离教育的实际,光靠着搞一些看似新鲜但却无实质花样去吸人眼球,在刚开始的教学中或许能够调动起课堂的气氛,但是如果不能够像传统的的教学那样讲清算理,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话,其结果必然是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也会变成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

最后,我认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和解答应用题的信心。很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逐渐对学习数学特别是解答应用题失去了信心,有些时候对于一些问题他们不是没有能力解答,而是由于心存畏惧不敢去接触数学,特别是应用题。在这一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做的不是灌输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而是先帮助学生恢复自信心。具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多关注学生积极的方面,少关注学生消极的方面,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应当执着于学生某一次的具体表现,也不应该把这一名学生的表现和其他学生的表现进行比较,因为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的,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教师应该对着部分学生每一次的进步和努力都加以肯定,并且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老师都能够看得见,并且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一定可以帮助学生解开心结,去大胆的进行尝试和探索,去勇敢面对自己之前不敢面对的数学以及应用题。相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之后,学生一定可以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渐克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不再出现会做却不敢做的现象。

以上便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探索的一些改进的措施,希望可以使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得到解决,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美】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朱小蔓:《对策与建议:2004-2005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3.《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作者单位: 绥中县实验小学 作者姓名: 常利利 撰写日期: 2015年10月11日

摘 要

我国多数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信息不畅,教学条件艰苦,教学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城乡之间、乡镇之间的教育落差极大。当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并且规定低年级的识字量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而小学低年级现在的教学状况却很难达到“使学生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使语文教学尽快度过识字阶段”的要求。因而,改革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目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概括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改进的策略,即增强教学设施、整合识字教学方法、开发利用农村识字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改进识字教学评价、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这六条改进策略,均具有可操作性,以期能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提供实际上的帮助,从而保证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改进策略

汉字是承载情感的文字,它具有联想性和猜读性,有助于学习者智力的开发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汉字的学习很重要。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低年级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基础教育改革以来,低年级识字教学受到广大教育者的普遍关注,继而进行了许多识字教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小学的识字教学却备受忽视。识字任务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如何使小学生不仅能达到相当的识字数量和保证识字质量,还能开发他们的识字潜能,发展他们的识字能力,这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小学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识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重点,而低年级作为识字教学的根基对识字教学尤其重要。但是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历史和观点的差距以及受教育理念的差异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很难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对小学的观察和访谈,归纳概括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按问题的重要程度不同,依次为以下六个方面:

1.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也是教学改革的阻碍者。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他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不高

我国地区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低。小学教师几乎青一色的中专和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的凤毛麟角。在教师结构上除在编正式教师外,还存在着民办教师,以及为数不少的代课教师。并且在年龄结构上老龄化,这为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埋下了隐患。

(2)教师普通话不标准

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条件和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制定颁布的《普通话测试等级标准(试行)》是评定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它把普通话划分为“三级”,每一级又分为甲等和乙等。在三级六等中,规定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其中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而实际上小学语文教师虽持有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但在教学中方言语调明显,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特别严重,甚至还存在吐字不清、表意不明的情况,这样的教学语言,学生听起来特别费劲,大大降低了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2.识字资源利用欠缺

小学现有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状况很难达到旨在使学生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使语文教学尽快达到识字阶段的目的,其主要表现在:

(1)校园识字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校园识字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重要价值。普遍小学语文教师对低年级校内识字资源的认识仅限于识字卡片、挂图等,而实际上小学低年级校内识字资源还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讲座、经典作品讲座和欣赏课、晨读、经典赏析、文体活动、课本剧表演等,小学语文教师对此的认识及开发利用明显不足。

(2)现有识字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现有识字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光、农业等自然识字资源及社会识字资源,但绝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却没有充分的利用起来,使之为识字教学服务。此外学生的发展同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家庭识字资源作为识字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了,然而,由于传统教育因素、家长自身的因素、学校方面的因素等诸方面的原因,小学家庭识字教育和学校识字教育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隔阂与断层,限制和阻碍了小学开发利用家庭识字资源。

3.教学方法简单

由于低年级的学校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而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并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多沿用传统的讲析式教学方法:读字—组词—造句—书写。即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单一的讲授字词,学生消极被动地进行学习,学生一般没有自己选择发挥的余地,更没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完全依赖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

4.教学内容偏颇

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识字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理解字义,同时辅之以识字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要体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使小学生乐学、会学。而实际上通过观察和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内容有失偏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年级识字教学未能体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多数的小学教师在识字教学上要么重知识轻能力,要么重能力轻情感,要么忽视识字方法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不能和谐统一;二是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只有少数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的细节上会存在问题。

5.教学评价单一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指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由于小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在自我价值判断上以外界的判断为主,因而,小学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小学生的赏识教育。而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因为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顽皮爱闹,有意注意时间短,自制能力差,课堂上经常闹哄哄,因此,教师不挖苦讽刺、丢白眼已是不错,即使有赏识和表扬,也都是“很好”、“不错”、“非常好”等模糊的评价,并没有具体的评价,并且,多数教师对学生采用终结性评价,以学习成绩定优劣,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体现也不明显,即使少数的教师有意识想改变评价方式但由于多年积习难改,往往想法也只是想法罢了。

6.教学设施简陋

教学设施包括校舍、图书馆、教材、教学挂图、教学实物、多媒体设施以及校园的文化氛围等等。农村小学一些教学设施简陋,识字教学的教具就更简单了,具体表现为:

(1)教学硬件设施落后

教学硬件设施包括校舍、图书馆、教材、教学挂图、教学实物、多媒体设施等。农村多数地区经济落后,教育经费很少,很多农村小学的硬件教学设施非常落后。一些学校虽然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了校舍,改善了办学条件,但像电教室、微机室、展览室、实验室、少队室、图书阅览室等教学设施在农村小学更是一种“奢侈”。就小学识字教学而言,大部分农村小学就连教学挂图都不齐全,教学的音像资料就更不用说了。稍好一些的农村小学,借助爱心人士捐助增添了多媒体设施,但由于师资水平和珍爱设备等主客观原因,学校规定除大型公开课外,平时教学很少使用。

(2)教学软件设施不足

学校的软件设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这种教育虽不似课堂教学那么直接,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却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除了硬件设施落后,软件也跟不上。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改进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是大量的识字,这也是学习的难点。如何使学生不仅能达到相当的识字数量和质量,而且还能开发学生识字潜能,发展他们的识字能力,这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针对上述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而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他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水平。教师专业素养,包括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农村小学由于受区域因素和经济因素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使得小学教师专业素养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专业素养是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提高,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发展。为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小学现有的办学条件下,其出路在于进行小学的校本培训和教师自觉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为了满足教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的,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学与用相结合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小学校本培训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教育理念培训。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推进,正在成为学校和教师生活中的大事。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矛盾,而要真正解决这些矛盾或问题,仅仅依靠原有的老经验、老办法,恐怕难以奏效了,这就需要找到新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例如通过教研员的讲座、报告,以及由教研员的引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可促使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和探讨,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问题来完成教育理念的培训,使理念培训落在实处。

第二,教学基本功培训。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在校本培训中,可通过教师座谈会、基本功考核、基本功比赛等活动形式使教师认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在诸如演讲比赛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在常用字考核中提高教师的板书,在说课活动中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等。2.自学修身

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教师个体而言,就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积累、质变和拓展。积累就是打好扎实的基础、苦练基本功,积极尝试,不断积聚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如多读多看多听多实践多反思多交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经验、灵感条理化,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并将这些思维方式定势化,逐步解决相关问题;经过积累、质变两个阶段后,逐步内化为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教学工作也进入得心应手的阶段。拓展阶段,并不是教育经验的简单堆砌,而是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重大改组,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旧有经验进行再认识和再加工的过程。它是教师在认知、情感、人格方面的全面升华。历经这三个阶段的自学修身,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将直逼“大师”境界。

(二)加强农村识字资源开发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识字资源包括课堂识字资源和课外识字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电视、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识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识字、用字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然而,目前我国低年级识字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存在很大问题,特别在农村地区,因此笔者从农村实际出发,以《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取“两条腿走路”的识字办法,一方面充分挖掘校内识字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利用农村现有识字资源,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努力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识字教学方法。

1.充分挖掘校园识字资源

校园识字资源包括课堂识字资源和校内识字资源。课堂识字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结合教材、教学挂图、教学实物进行识字教学,这是保证识字教学的最低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将游戏引入课堂,如猜字谜,找朋友、汉字转盘等等,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游戏的乐趣,转而对识字兴趣盎然;还可以在生字的旁边画一幅简笔画,通过生动的简笔画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的目的。

此外,校园是学生学校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场所,从教室、办公室门牌和各种功能用房,从校园中的警示语到宣传栏、校务公开栏,无处不蕴含着丰富的识字资源。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等原因对此并不关注,但经教师提示后,就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积极开发利用现有识字资源

学生识字数量与质量与家庭是息息相关的。应运用多种形式,疏通家庭和学校之间沟通,如家访,以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家庭生活中处处可识字,也就是说识字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享受在生活中识字的乐趣。学生家里有许多的识字资源,如食品袋、化肥袋、说明书等,可组织学生收集这些实物,根据自己的喜好制成“识字剪报”进行交流。

(三)整合教学方法

小学识字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方式和手段。在小学识字教学的方法呈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有代表性的方法很多,而方法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对识字教学效果的达成有很大的影响。在农村地区受教学设施、识字资源及教师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合农村小学实际情况,要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教学方法,统筹规划。为适应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笔者提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五步法。

一是识写分流,增识不写。识写分流,是指将生字分为两类:一类只认不要求会写;另一类既要求认识还要会写。这样可以减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负担。增识不写,是指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但不要求这类生字会写。增加的识字量,教师自己把握。

二是开掘教材,循序渐进。根据低年级学生识字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发校本教材,以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形式补充识字材料如《三字经》、《千字文》、《古诗70首》、《成语接龙》等,把它们作为学习、识字的环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应用汉字的能力,争取达到学以致用的最根本目的。

三是听说起步,阅读识字。为拓展小学生识字和运用汉字的能力,村小可组织学生进行新闻播报、复述经典、到敬老院给老人读书、读报、讲故事等文化活动,来增加学生识字兴趣和扩大课外阅读量,达到阅读识字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小学生的能力和培养了他们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

四是激发兴趣,自主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最佳的内动力。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以直观为主,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鼓励他们自主识字。情境教学具有直观形象、情真意切、意境深远等特点,所以,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音乐渲染情景,用谜语表演等烘托情景,用绘画挂图再现情境,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增强自主识字能力。五是循环反复,化生为熟。低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每节课所学的字不宜过多。教师在教完生字后,应加强写字训练。依据学习遗忘规律,在识字教学中要安排循环再认过程。例如,教师在布置学生抄写本节课的生字新词时,同时还应该加插抄写上一篇课文的生字,但书写数量不宜太多,写会为止;教师在提问听写生字时也应安插一些上一节课所学的生字。通过如此的循环反复,化生为熟,达到防止遗忘的教学目的。

(四)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内容不全,他们只注重识字知识的教学,忽视能力、情感的培养。因此,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内容需要得到丰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不只是教学生认识生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能主动识字。同时,在能力和情感方面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识字学习必须多读多说,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出现高频生字,既可以巩固生字,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完整的能力。语文教学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说话训练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低年级作文的启蒙教学,而在说完整话的同时,又达到识字巩固的目的。

(五)改进识字教学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元性评价,强调教学主体间的双向沟通、选择和协商的评价过程,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提高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形象评价和参与性评价两种方法改进课堂教学评价。

形象评价法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动活泼的形象,参与每一次的评价活动。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小学识字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手段,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形象评价法具体、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刻,评价效果持续的时间长,特别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评价。形象评价法的关键在于选择形象、确定时机、展示评价、再现反馈,以及与识字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进行形象化评价,教师必须先做好准备,尤其要选择好形象,如画笑脸,苹果等,最后看哪一组个数多,就为获胜者。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参与评价方法是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纳入评价的范畴。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学生自评,这是参与评价法的主要体现和识字教学中经常被使用的。比如在学生写了一个单词,造了一个句子,或朗读了一段话后,教师总会让同学们评说一番,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自我提高。

(六)增强教学设施

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要符合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远到近,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而视听结合所接受的信息和记忆牢度都要超过单一的感官接受,因此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尽可能地采用实物、图画、模型、标本、卡片动作、演示等多种辅助手段进行教学。但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使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小学的教学设施严重的不足,如教学实物、教学挂图很多农村小学都不全,教学的音像资料更是少之又少,这些教学设施都需要得到补充。电教室、微机室、展览室、实验室、少队室、图书阅览室等农村小学“奢侈”的教学设施应得到适当的增加以辅助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而且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多的接触多媒体设施,增加教师的实践能力。

结 论

识字教学是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一、二年级是识字的高峰阶段,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因此,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由于受区域因素、经济因素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识字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整体素质不高、识字方法简单、识字资源利用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识字教学,为了促使学生学好、学会,易学、爱学生字,笔者提出了改进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六点策略,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加强农村识字资源开发利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从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校本培训和教师个体的自学修身;在加强农村识字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着重从校园和农村两个资源层面来进行。

然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由于个人研究水平有限,能力不强,在农村识字资源方面开掘的并不深入,这个问题可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后续研究。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坚持要学以致用,立足课内,放眼课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参 考 文 献

[1]杨九俊,姚烺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M].南京: 南京大学出社,2005.[2]徐世贵.新课程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3]徐世贵.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4]钟启泉.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钟启泉,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武凤霞.给农村教师提个醒[J].教育理论与实践·B,2007(12):61-63.[7]邓文芳.浅谈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J].双语学习,2007(6):120.[8]袁纯棠.小学语文,你究竟怎么了—对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调查思考[J].视野,2007(3):6-9.[9]魏玉婷.农村小学识字教学的误区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5(10):36-37.

下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学质量和方法不容忽视。本文针对高中物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的“物理难学”“听不懂”......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这几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也踏上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这改革的浪潮中,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都亲身体验了农村小学教育成长的轨迹,通过学......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 我国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对学生的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农村小学教育成长的轨迹,通过授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导学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着“导学目标不清,课堂容量大;教师观念陈旧,角色转变不到位;学生缺乏自主、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的几点体会

    浅谈中段语文朗读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西工区芳林路小学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言语的阅读活动,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

    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摘 要: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识字的基础任务,学好拼音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作为教师,应该意识到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5篇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摘 要:在日常的实践中,学生面临着许多阻碍其阅读的难题,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问题重重。通过收集相关资料,针对如今小学生阅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