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超越学生的品德误区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超越学生的品德误区
乐昌市第二中学 林永彪
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其强大的德育功能而成为中学教学的主要学科,而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宗旨和任务。纵观当令思想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因素,但它同从学校走入社会的学生的品德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状态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成功,获得高效益,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价值。相反,学生如果存在不良的品德状态甚至道德失常,可以说明学校德育工作的失效,至少说明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在当今提倡“以德治国”的良好氛围中,整个社会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倡道德观念,推行“公民道德纲要”,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在政治课教学中超越当前部分中学生所普遍存在的品德误区,引导学生健康地走出校园,造福社会。
从整体上讲,当代中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造就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当前在中学生中也存在一些品德误区,下面仅从两个方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影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倾向,使学生形成品德上的误区。
市场经济所遵循的自主性原则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实行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之间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有利于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意识的形成,社会的这种环境有助于学生道德的主体性意识的发挥和主体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思考未来。
但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驱使的情况下,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其主体意识的增强,只是表明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加速,并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行为的自控性和自主性。如果缺乏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容易走进极端个人 1 主义、利己主义的误区,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崇尚自我,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严重的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例如:四川省警方曾破获一个危害当地农民和学生的地方流氓团伙“新龙帮”。这个组织的100名成员大多为14至16岁的中学生。约70%的中国青少年犯罪被认为与帮派有关。大多数现有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案件在急剧增多。独立研究人员发现,从1978年到2002年,中国犯罪案件的数目增长了3倍多,其中近3/4是14至25岁的青少年所为。专家们指出,犯罪主体日趋年轻化和暴力化,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最危险的趋势是青少年犯罪团伙可能日益增加,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均呈上升趋势。据犯罪学家冯书良说,东部沿海地区大约70%至80%的重大案件是犯罪团伙制造的。许多团伙作为非正式的自我保护团体是从学校发展起来的。孩子们说,他们在学校常常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和抢劫。
青少年研究专家认为:对于每个国家的每一代人,父母都会担心年轻人的叛逆性。但是刑事学家指出了这种青少年犯罪激增趋势背后所特有的几个因素,最突出的一点是尽人皆知的“小皇帝”因素。这些“小皇帝”以被溺爱、以自我为中心和贪婪为特征。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刑法教授保罗·弗雷迪说,利己主义是青少年犯罪领域的一个普遍主题,西方国家里大多数参与犯罪的人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他警告说:“年轻人越是以自我为中心,就越是会发生更严重的犯罪案件。”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社会现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他人利益和自己利益的关系,超越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误区。如在高二思想政治第一课第二节第二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通过摆事实,讲哲理,让学生明白下列道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人们的具体利益是有差别的,如果人们离开了根本利益,只是把各自的具体利益作为立足点,那么在观察问题时就会出现错误的意识,在错误意识支配下采取的行动就会导致错误的结果,铸成大错。因此,我们要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要自觉服从国家的利益,而不能私欲膨胀,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学生明白了以上道理,便能自觉和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作斗争,从而自觉走出这一品德误区。
二、受市场经济效益原则、利益驱动原则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不 2 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
市场经济效益原则、利益驱动原则,是市场经济生命力的支撑点,促使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过程中,遵循“低成本、高效率”“少投入、多产出”的法则,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在目前我国物质生活条件不够高,生产力尚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效益观念和务实求实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进取拼搏精神。
但是,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法制建设还不完善,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使谋取个人私利成为可能。市场经济竞争的严酷性会引发少数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求利的目的,例如不正当竞争、制假贩假、短斤缺两等。因而诱发拜金主义、利已主义倾向,使人偏好于追逐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致使道德滑坡,以至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等社会阴暗面的存在。社会上的种种消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散播到学校,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必然产生消极影响,于是一部分学生滋长投机冒险心理,疏于遵守校规校纪,疏于尊重公德,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便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的思想,导致他们不择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
例如:一个年仅18岁的姑娘杨某,只是为了把自己和男友打扮得漂亮潇洒,就在四年中侵吞公款60余万元。因贪慕虚荣而走向犯罪是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最突出的特点,在56起案件中有17起,占30.35%,特别值得警惕和关注。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金钱,让学生懂得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使学生避免成为金钱的奴隶。例如,在高一《经济常识》的教学中,讲“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货币”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时,要着重讲清下列五个方面的道理:
1、现实生活中离不开钱。由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货币作为商品生产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财富的象征,金钱是不可缺少的东西,离开金钱无法生存,国家不能搞好建设。那种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的观点是错误的。
2、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虽然代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但金钱不是万能的。钱能买到一切商品,但买不到良知和精神追求,买不到有理想、有道德、有良知的人,因此,“金钱万能”是错误的,把金钱作为人生最高目标来追求的拜金主义是十分有害的。
3、获取金钱要有正确的途径,要取之有道。挣钱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通过诚实劳动去获得,决不能不择手段。
4、有了钱,还必须“用之有度”,不能铺张浪费。
5、致富要有法制观念。要树立既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义利观。
讲清以上道理,再辅之于具体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自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斗争,实现对这一品德误区的超越。
政治课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政治课教学对市场经济给学生品德的消极影响的超越是在积极适应中的超越,是在扬弃中的超越,这种超越应该贯穿于整个政治课教学过程。
一方面,要看到市场经济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如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求利性的原则,立足于市场经济自主经营、平等互利、自负盈亏的实际,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性道德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使学生确立平等互利、公平诚信的价值原则,树立民主法制意识和求知进取、开拓创新和义利、时效、信息等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造成学生品德误区的实际,如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特点,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然在学生的品德体系中形成误区,对误区的超越就是要通过教学和思想工作,在教学和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克服、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促使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合理化、合法化,避免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思想和行为的产生和蔓延,从而实现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二○○二年九月十五日
第二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区 县 蓟 县 学 校 下窝头镇初级中学 学段及学科 初中政治 姓 名 吴贺凤 申报级别
市 级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倾向和情感状态,是发展智能,激发学习主动性的催化剂。学生对政治课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思维的积极性。从实际情况看,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框框、背条条,“一言堂的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
在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所以,要注意从多方面去努力培养。
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不仅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而且要认识学习该学科的具体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责任感,激发起学习的愿望,这就有益于在学习中产生毅力和恒心。一般来讲,学生对新课程、新内容开始都充满好奇心,此时,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如开始学习九年级思想政治时,可以通过观影、参观、访谈等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历史、当代的大量成功人士的典型事例,来说明理想和成才的关系帮助学生意识到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就必须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必须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就需要有融洽的感情基础,因此,必须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亲和力。教师要热爱学生,要让学生时刻感觉到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这不仅可以赢得学生的尊重,而且会增强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提高对教师所授学科的学习兴趣。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导其学。
一、选择好学习材料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不仅 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如典型的材料和漫画等,而且更要注意选择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动的材料,将其恰当的引进到课堂中,深入浅出的讲明道理,把课内外融为一体。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尝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政治学科所必备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在学习“看待自己和同学” 时,由于七年级的学生阅历较浅,如果只是讲道理,学生难于理解,又易厌烦,所以,可以先让学生讲一讲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故事,寓理于事,寓理于趣。
许多学生在课下聊天,谈起布什,谈起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用这些新闻事例去提高学生的兴趣。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国际要闻是关心的。因此,教师要关心时事,将教材中的理论原理与之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参观、访问、考察等方式能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可以使学生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通过眼、耳、手、脑的并用进一步激发起兴趣,使兴趣上升到更高层次。一般来讲,学生获得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越紧密,其学习的兴趣越浓厚;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学习的兴趣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如在学习“依法保护环境”时,让学生调查自己所居住的地区有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学生经过调查发现自己平时并不太在意的公路两侧、河塘沟渠、房前屋后,原来有那么多污染就是自己无意间制造的。调查后,学生通过书信、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向环保部门举报问题或请教解决的办法。这既解决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又使环保意识切实深入到学生的心中,起到了政治课应有的作用。
三、创设情境
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无意识注意占很大比例,年级越低越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最大可能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局面,要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直观的演示、实验、操作等方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感官作用,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情境,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具体措施主要有:实物演示、图片再现、音乐烘托、表演体会、语言渲染等。如在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时,由于内容比较繁杂,学生会感觉很枯燥。这时,就让学生从课外,从自己身边选取活生生的事例,编排成小品进行表演,如贪图便宜去购买赃物、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等。通过表演不仅解释了相关的法律条文,而且使学生明辨了是非,提高了学生知法、守法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显示在大屏幕上,增加课堂的容量,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兴趣浓厚,是否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死因疑而起,亦必有思。教师要善于让学生生疑、解疑,甚至引发学生的争论,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引疑要适度,让学生能“挑一挑,摘桃子”,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学习“司法保护”的四点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这四点其实讲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看看谁可以分析出来呢?”一些学生认为以前后两点为界进行划分,但还有些犹豫不定,教师故意流露出肯定的倾向,结果有更多的学生开始赞同这个答案。这时,教师立即改变了语气,告诉学生这个答案是错误的。结果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很自然的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由学生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优化练习设计
设计的联系要注意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政治课的亲和力,使学生悦纳思想政治课。
1、趣味性。练习的趣味性首先表现为题目取材要新颖。其次,练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具有新引力。除了一般的书面作业,可以举办演讲会、故事会、出墙报等形式,也可以出主题班会、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做好事等活动。在讲“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相关内容时,发动学生在“母亲节”时,为自己的母亲献上你认为最好的礼物。通过这些实际行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亲身的体验,并内化为一定的信念。
2、针对性。练习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标注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难易适度。在内容上,要突出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题海战术,防止学生望而生厌。
3、多样性。练习的题型要多样。例如,选择、简答、辨别改错、判断分析、论述等等。练的形式也要多样。例如,指导自学,知识基本概念、观点、定义,编写知识结构图表,写心得体会,组织讨论等等。让学生看、听、写、想、说、做,多方位训练,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五、优美生动的语言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中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生动形象的比喻是语言鲜活的好方法。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的确比较抽象,但这不等于枯燥无味。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一定要讲究一点趣味性。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道理,可以用“量体裁衣”打比喻,即把生产力比做人的身体,把生产关系比作衣服,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所穿的衣服也要随身高的变化而不断更换尺寸,这样做出来的衣服穿在身上才合体。正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途径有很多,然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注意培养兴趣的层次。激发兴趣,着眼于趣;巩固兴趣,着眼于理;发展兴趣,着眼于用。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
总之,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再谈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培养兴趣不是目的,但它却是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第三篇:Ipad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Ipad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自iPad推出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其所独有的特色也将改变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本文试图从iPad所特有的几个功能出发,阐释iPad给思想政治课教学所带来的巨大改变。
关键词:iPad 功能 思想政治课教学
随着iPad的出现和应用,将其有效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改变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纸质教材阅读并丰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运用新技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的教育观、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重建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将技术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构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来支撑基于无线互联网下智能触控的平板电脑教学。
(一)iBooks的运用
伴随着iPad走如课堂,“无纸化”教学也顺势而生。基于iPad设计的iBooks是有别于传统教材的。学生利用iBooks,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设置横向或纵向页面浏览。其页面导航仪不仅可以显示学生所读内容的位置,而且其所独有的书签功能可以对重要的文字进行标识。阅读结束,iBooks会自动保存当前页,方便学生下次继续阅读。
(二)Air Server的运用
Air Server是一款可以把电脑当做AirPlay使用的软件,可以把iPhone、iPad、iPod Touch上的屏幕投送到电脑屏幕上,也可以把视频画面投放到电脑上。Air Server让iPad真正移动起来,可以让iPhone成为无线摄像头,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对学生课堂反映的评价中。
(三)FaceTime的运用
iPad具有FaceTime软件。FaceTime能够实现免费视频聊天的功能。这一应用软件使用起来也很方便,这里就不再多做解释了。通过FaceTime软件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面对着iPad也会产生“面对面”“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们可以积极活跃地讨论问题,能把移动性和及时性的学习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iPad具有双摄像头功能,这能实现远程课堂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教师教学的同时直接通过网络连接观看教学视频,而且也可以实现师生的交流。
除此之外,iPad支持各种社交工具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社交工具(如微信、QQ等)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学习交流的互动性,即使学生在课堂外,也可以利用虚拟课堂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在社交工具上展开一个话题,学生随之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使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智慧发挥出来。
二、Ipad完美翻转思想政治课堂,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
(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它一直以语言讲授为主,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单一,学习枯燥乏味,效率低下。而且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容易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如果教师能用iPad把学生“武装”起来,就会极大地改变这种状况。ipad的使用,能使学生多个器官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二)活跃课堂气氛
思想政治的教学方式是比较枯燥的,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把iPad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无疑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给教学增添很多的趣味。比如,在讲消费心理面面观、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时,师生共同合作,利用ipad专门开发的软件,把课本上的例子用漫画的形式,加上滑稽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课堂上就会发出会意的笑声。利用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对教材枯燥的文字表述方式,把材料生动具体地再现于课堂,而且还可以改变使用多媒体上课学生只是“观众”的现象,一有问题出现,学生可以借助iPad丰富的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形成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利于学生及时捕捉实时信息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点,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增加大量的教学材料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虽然多媒体教学也能实现这一特点,但需要教师或学生在课下事先搜集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这样搜集的信息不仅不全面而且对于刚发生的时政事件不能及时捕捉,而ipad的使用很好地弥补了这一弊端。利用ipad教学,能迅速准确地反映出当前国际时政热点和国内时事新闻的最新动态,它可以把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以最鲜活的资料和最生动形象的图片、录像等形式展现出来,有选择地交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把握时事,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作更多的阐释和佐证。
(四)实现全面的反馈和评价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堂多数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但这种互动的积极程度并不高,只是教师简单地提问学生几个问题,多数学生不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而iPad的应用,能改变教师在提问时,只指定几个学生回答问题的弊端,而且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只要在自己的iPad上输入答案并上传,教师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学生的解题过程、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更大范围内了解学生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做出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IPad凭借它体积小、轻薄、便携、功能多等优势进入课堂,无疑给教育改革注入一股清风。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全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体验,都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一时尚的高科技成品动心。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高科技产品来为教育服务,使其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来。
(责编 金 东)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南京市秦淮中学
周志芳
内容提要: 文章从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入手,以一节多媒体教学课程《美国的利益集团》为例、从教学过程和课后总结两方面,对政治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及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
多媒体
课程优化
当今社会,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必须迅速走向网络化和数字化。这就要求新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依靠现代技术,使其适应信息社会多方面对人才的需求。
我校从去年开始组建了校园网,所有的教师都配备了电脑,多媒体教室通过电信LAN与因特网实现高速连接,这为我们探索多媒体课堂教学提供了必备条件,通过多次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贯彻新课程理念,解决课程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具体性之间等诸多矛盾,实现教学环境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结合高二政治选修3《美国的利益集团》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课件,创设生动多样的导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美国的利益集团》教学案例:
情景设置:今年五.一节,我校高二年级小尚同学去了趟美国,探望在美国做社会研究工作的父母。游山玩水之余,小尚注意到
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在发达、现代的美国,游行、示威、游说几乎成为城市街头一景。晚上,小尚上网进行了查阅,这是他查阅到的部分图片和资料。(多媒体放映相关镜头和资料)。
资
料: 一项美国调查表明,60%以上的成年美国人至少参加了一个利益集团。前众议院院长托马斯.奥尼尔曾经说过:“在美国,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院外集团。”事实上,在现今美国,各类利益集团兴旺发达,数目和种类之多,堪称世界各国之冠。美国成人无论关心的问题是多么具体或特别,往往都能找到一个专门关注这种问题的团体.最近几年,以色列在中东的所作所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侵略巴勒斯坦,引发黎以冲突,轰炸联合国观察站.安理会几次意欲制裁以色列,却都因为美国从中阻挠而很难形成正式决议。美国政府之所以态度暧昧, 与其国内犹太人组织的活动及影响密切相关。
查到这里,小尚觉得有所发现,同学们猜猜看,他发现了什么? 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便了教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课件,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地把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视觉感官上得到刺激,并在生动热烈的情景中自觉进入学习状态。学生注意力被情境深深吸引,教师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转到了课程内容上,经过讨论,就会有很多同学要求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教师稍作总结,投影图
示:
新课讲授:
(一)、名目繁多的利益集团
1、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
(1)地位:与政党、政府共同成为美国政治的三大支柱。(2)影响:少数人利益凌驾于多数人利益之上的各种政策出台,常常同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直接相关。
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会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到美国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接受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并留下深刻印象。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全面、快捷的特点,及时收集时事材料,增大课堂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美国的利益集团》教学案例:
(二)、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
(多媒体放映美国04年总统大选的相关片段、08年竞选的有关内容、07年5、1节纽约街头游行、游说片段,让学生概括出美国利益集团的活动手段和途径)
1、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手段:
——承担法庭诉讼、游行示威、影响选举、直接游说、间接游说等。
2、利益集团用以影响美国政治的主要途径:
通过金钱、人数、知识等来干预政治、影响政治、向政府提供专业知识,充当智囊。
资
料:
据《华盛顿观察》统计的数字,美国大概有:
3000
多个“游说”组织兴趣集中在税收政策领域; 2700多个组织主要关心预算问题; 2400多个组织关心公共医疗问题; 2000多个组织集中在对外贸易领域; 1900多个组织在环保领域; 305个组织集中在种族问题上; 605个在国际关系上; 499个在移民问题上; 美国首都华盛顿堪称世界“游说之都”,专门针对国会的专业说客就有8000多人,如果算上为这些说客服务的助手,据说人数有四五万之众。这些组织每天四处奔走,踪迹遍布华盛顿的主要酒店、饭馆、会所等政要们可能出现的各个角落。
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具有时代性强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又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时事千变万化,其中蕴藏着许多鲜活的案例和材料,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往往会使人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说服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地区的学生情况,结合历史史实和时事,对教材作些适宜的补充,从而使学生可以看到更多、更新、更贴近生活的材料,这样就使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更新永远不会与时代脱节,更富时代性、实效性。
三、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美国的利益集团》教学案例:
(三)、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
(多媒体放映两种观点的辩论场面,学生分两组参与讨论,从中概括出正确结论)
共同探究: 观点一:
利益集团把政府的情况转达给公民,又把集团及选民的意向转达给政府.利益集团作为公民参政的渠道,使普通公民对美国政府决策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观点二: 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最终导致少数人说了算.政府不能保护人民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只会维护某些强大的利益集团的权利。
建议思路:(1)你是否赞同这两个观点或者你认为哪种观点更有道理。
(2)分别分析两个观点的正确与不足之处;(3)阐述正确的观点.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静动结合、图文并茂等诸多优点,可把抽象变为具体,把隐形化为显形,拓宽教学时空难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师语言难以讲清、讲透的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反复实践,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本身也是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多媒体的优越性无与伦比。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性,从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严格遵循适用性原则、学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时效性原则,适时适当适度地进行多媒体教学。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这些原则,注意处理好一些关系。
1、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各种教学手段的
优势互补。
现在有的老师误认为多媒体是一种“全能媒体”,每节课必言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大有“除去多媒体不成课”的痴情。整堂课不管是课题、基本概念,还是课文中的事例,思考题等,一切由电脑来完成。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学生由“学习的主人”变成“电脑的观众”,教师由思维的“点拨者”变成鼠标的“点击者”;人际化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所取代,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这种做法,虽然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包装,但其实质仍是“填鸭式教学”。这样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各的长处,多媒体教学情境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但传统教学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决不能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板书、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信息的输出量和接受量之间的关系。课堂容量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认知特点。
素质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因此,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应该设计一些思考和
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在实际的多媒体情境创设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实际上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才能对教学情境所展现的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作出必要的反思,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体系,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因此,政治课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正确处理信息的输出量和接受量之间的关系。
3. 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多媒体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学生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知等主观因素,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指出:“教师必须有独创性”,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教师不同、甚至班级不同、学情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拿来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教学中缺乏个性和针对性。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是一个教师制作,全组甚至全区、全市教师通用。这需
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无论选择何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要考虑学生感官的承受程度;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思维接受能力。
4、正确处理理论性和时效性的关系,教学材料的选择要体现时代精神。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和时效性是很强的。在教学中,选择的材料应该是最近的、最新的,把最能剖析、破解教学重点、难点的各种社会现象、人物基本事实、趣闻和例证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加深了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提高道德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较好地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5、正确处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教学课件的制作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
多媒体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所进行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多媒体课件在画面的构思、布局,字体、字型的搭配,色彩的明暗对比,图象、动画和音像的处理艺术和制作质量等要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艺术相匹配。因此,教师要努力掌握计算机技术,构建课件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审美观点出发。要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和谐的情景中激发起情感,这样才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美感和追求,使学生的情感更丰富,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更强。教师要紧密
联系教材实际,围绕教材选择素材,课件内容只能是教学内容纲要,并在不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前提下,凭借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加入辅助教学需要的图片、影像、声音或动画以及扩展学生思维的课外知识等。
教育产生于社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善传统的手工业性质的政治课教学方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每个政治教师在这个新一轮教学改革大潮中都身负重任,义不容辞,每个教师也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才能不负众望,不负社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新型人才。主要参考书目
1.高二政治新教材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
2、曾巧文《浅谈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
3. 吴永志 周丽英《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分类、配置及特点》 4. 张帆 陈晓东《用“先进的方式”传授“先进的知识”》
5、中国教育在线《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第五篇:浅谈情境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情境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驱动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使学生不良的情绪得到控制,不良的心理得到矫正。因而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更要努力创造有利的教学情境,以主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情境 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的理论出发点和切入点是情境,情境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的学习环境。初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一个比较大的不同是——新教材在每一章节都安排了不少的教学情境,每个情境在不同的章节中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若教师能充分运用好教材中的文本和图片等情境,辅以适当的多媒体手段,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活课堂,引发思考,让学生展开教学探究活动,将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较大的帮助。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方式的作用归纳如下:
一、导入新课的作用
教材中有部分教学情境安排在课前,让学生和老师进行讨论探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适时地导入新课内容。如:在七年级思想品德(山东版)下册第15课“不良诱惑的危害”的教学时,没
有一一去列举在学生生活的周围存在的许多不良诱惑,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利用教材“说一说: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诱惑?”“议一议:哪些属于不良诱惑?”两个情境来导入新课,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会说出很多的诱惑,通过这一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大家谈”中对学生所列举的各种诱惑进行分析和判断,自然而然地引出教材中正文的结论,为教师授课“不良诱惑的危害”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中设置的有些情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又为接下来的讲授作铺垫,承上启下的用意十分明确。如:在七年级思想品德(山东版)下册第15课“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教学时,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只有认清危害,才能增强抵制不良诱惑的自觉性,主动掌握抵制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危害,自觉远离不良诱惑,我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的“写宣传用语”情境展开活动,让学生分别为拒绝“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设计一条宣传用语,并根据学生的设计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选出较好的宣传用语办一期黑板报。在这样的情境活动中,学生进一步认清了不良诱惑的危害,增强抵制不良诱惑的自觉性,为学习和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奠定基础。这个情境探究活动既巩固了“不良诱惑危害”的三个知识点,又引出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三个知识点,使得几个知识点联接,恰到好处。
三、激活课堂的作用。
新教材设计的许多情境,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成为活的生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对激发兴趣,激活课堂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如:在七年级思想品德(山东版)下册第15课“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教学时,我以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阅读情境材料:“有一天,哥哥把弟弟送进了戒毒所。原来,这哥俩各自都有自己喜欢的朋友。哥哥的朋友是一群小科技爱好者,他们经常在一起搞小发明。而弟弟则经常同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在一起吸烟、喝酒、有个朋友给一些白粉让大家吸,弟弟没有拒绝,就这样慢慢陷入吸毒的泥潭。”让学生说一说:弟弟陷入吸毒的泥潭有那些方面的原因?议一议:我们从哥俩的事例中得到哪些启示?从而得出: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其次利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几种情境:“有人约自己在上课时间去录像室看录像。”“有人邀自己赌博玩乐。”“有人送一‘摇头丸’让自己尝尝。”“有人拿一本‘黄’书给自己看”等,提出问题:自己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引导学生对经常遇到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情境实话实说,展开讨论,得出: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最后,学生根据教材给出的问题情境,思考、讨论,得出:要采取法律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与之斗争。
在“遵纪守法,防微杜渐”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提供的情境:“小华让我给他递‘小抄’,怎么办?” “小勇递给我一支烟,吸不吸?” “小明让我帮他打架,怎么办?”让学生探究、思考自己遇到这些情况,自己会怎么办?有人说偶尔做一次也没什么,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能列举大量的事实,结合实际谈体会或看法,让学生自行得出结论,懂得青少年之所以犯罪就是从交上不良朋友,染上赌博坏习气,打架、旷课开起,最后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从而自觉学法守法。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在思考中学习、在讨论中明理,学习政治来劲,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富有效果。
四、激思探究的作用
“学生是政治学习的主人”,新的教材给学生思维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许多地方都没有给学生提供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自行总结,得出结论。这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指导思想,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方法上,以学定教,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充分利用教材所设置的形式多样的情境活动性栏目,主要有:“说一说”、“查一查”、“想一想”、“议一议”、“填一填”、“读一读”、“谈一谈”等,为学生思考、体验、探究“留白”,为学生实践、活动开辟广阔天地。其形式可以是情境教学、实例教学、小品表演、朗读、大家谈、讨论分析、辩论、竞赛等。如:在七年级思想品德(山东版)下册第16课“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的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教材以漫画的形式设置了“看看女儿的日记里写了些什么?”“看你是不是拿了超市里的东西!”“把你的零花钱交出来!”三种情境。提出问题:列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遇到哪些侵害?讨论一下应如何应对?组织学生对此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和想象,并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一小组提供的方法多,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对可能遇到的侵害进行思考,学生提出的方法越多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更多地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为此,教材又设置“怎样看待小凯的行为”的情境来教学:“一天,小凯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名歹徒对他实施抢劫,小凯与歹徒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数刀,身受重伤。”
同学们对此展开讨论和辩论,课堂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大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们用生动而具体的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的说小凯的行为是敢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正确行为,应该受到表扬;有的认为小凯缺少智慧是一种硬拼或蛮干;有的认为小凯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在保全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与歹徒作斗争。课堂一下子“活”起来了。通过分析、思考、讨论,辩论活动,学生得出:当面对歹徒行凶时,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准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作斗争。最后,我向学生归纳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强调:在遇到侵害时,一是要敢于、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更加强调不能硬拼和蛮干。以此来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这样的情境教学有利于体现学生 的主体意识,易于学生接受,使政治课堂教学互动活跃,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新课程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只要遵循教学规律,讲究课堂艺术,发挥情境优势,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政治课活跃起来的。参考文献:
1、殷树祥.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境美[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3(4).2、巩子坤.论情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情境[J].课程•教材•教法,2005(8).3、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