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7、2008年度全省扶贫办系统工作考

时间:2019-05-14 23:0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7、2008年度全省扶贫办系统工作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7、2008年度全省扶贫办系统工作考》。

第一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7、2008年度全省扶贫办系统工作考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扶办字〔2008〕50号 【发布日期】2008-11-17 【生效日期】2008-11-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7、2008年度全省扶贫办系统工作考核的通知

(皖扶办字〔2008〕50号)

各市、县(区)扶贫办: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管理,提高扶贫办系统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经研究,开展全省扶贫办系统年度考核。今年的考核将2007、2008年度扶贫办系统的工作情况合并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工作指导思想

通过强化扶贫工作激励机制,加强扶贫办系统工作制度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提高扶贫办系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扶贫开发工作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全省扶贫开发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考核范围

市扶贫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办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办、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所在县的扶贫办、全省扶贫办系统工作人员。

三、评选名额

先进单位分两个层次评选,一是市扶贫办、国家重点县扶贫办、省重点县扶贫办,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二是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所在县扶贫办,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优秀个人评选,各市扶贫办和县(区)扶贫办每个单位可以推荐1名优秀个人人选。

获得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综合评价考核前五名和绩效考核前五名的县扶贫办,优先列为全省特别优秀扶贫办,不参加扶贫办系统考核。

四、考核程序

各单位在进行年度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成效测评单位分值(评分标准见附表)。县(区)扶贫办将自评结果报市扶贫办初审和评分。市扶贫办将评分表和排序意见报省扶贫办,将县(区)扶贫办推选的优秀个人人选初审后报省扶贫办。市扶贫办将自测报告和推选的优秀个人人选报省扶贫办。

五、考核内容

重点考核扶贫开发工作努力程度、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扶贫开发工作成效。采取基础性工作与创造性工作相结合,日常性工作与突击性工作相结合,定量监测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评分排序。

满分为100分,综合评分达到80分以上为先进单位必须具备的基本分数线。因扶贫办工作严重失误,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批评,中央重要新闻媒体进行负面报道,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不合格、廉政建设不合格,审计发现严重问题的单位,取消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评选资格。

六、奖励办法

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由省扶贫办通报表彰,颁发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证书。

市扶贫办、国家和省重点县扶贫办一等奖奖励5万元,二等奖奖励4万元,三等奖奖励2万元。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所在县扶贫办一等奖奖励3万元,二等奖奖励2万元,三等奖奖励1万元。

以上奖励资金主要用于扶贫办系统项目编制与评估、检查验收、宣传费、会议费、资料印刷费等必要的工作支出。

获得特别优秀奖的重点县扶贫办,由各县政府奖励工作经费。

七、具体工作要求

各级扶贫办对考核工作要高度重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格把关,务必使考核工作发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

评选工作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突出工作努力程度、工作先进程度和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各项考核成绩力求进行定量分析,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各市扶贫办于2008年12月25日前,将初评情况报省扶贫办,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附件:

1、全省扶贫办系统考核指标评分表

2、优秀个人推荐表

二○○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府机关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

实施方案的通知

皖政办〔2000〕79号

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人事厅、教育厅《关于省政府机关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

省政府机关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实施方案

安徽省人事厅、教育厅(二○○○年七月十七日)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府机关人员定岗实施办法〉和〈省政府机关人员分流 1

安排实施办法〉的通知》(皖办发〔2000〕6号)有关规定,参照国务院机构改革中的有关做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原则

组织省政府机关分流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是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安排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开发人才资源、培养后备干部、建设一支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做好分流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对于保证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和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和培训的原则是:统一规划,形式多样,分类培训,按需施教。做到组织安排和个人选择相结合,统一安排与部门自行组织相结合。

二、学习和培训的形式

1、研究生学历教育。由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进行有关专业研究生学历教育(专业设置见附件,下同)。具有大学本 科学历或大专学历且有两年以上工龄、达到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分流人员均可报名,并经组织考试后入学,学制二年半。参加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人员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后,由承办院校发给国家 承认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2、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由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农大、安师大等高等院校分别承担相关领域的硕

士生培养工作。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一般具有学士学位),年龄40岁以下的分流人员均可报名,参加全国联考合格后入学,学制三年。学习合格者授予相应学科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

3、工商管理硕士同等学力教育。由安徽工商管理学院统一组织考试、录取,报省教育厅备案,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培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且工作二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且工作三年以上的分流人员均可报名。学员修完规定的课程并考试(核)合格,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发给视为MBA同等学力(省内享受同等待遇)的学业证书。学员的学籍进入本人档案,在省内晋级、评定职称和使用时,享受工商管理硕士同等待遇。具备条件者可按规定程序申请MBA学位。

4、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由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开设有关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分流人员均可报名,免试入学,学制二年。学习合格者由举办院校发给省学位办统一印制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书,在省内享受毕业研究生同等待遇。其中符合条件并具有学士学位者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5、本、专科学历教育。具有高、中专学历的分流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省自考办组织的应用型专业自学考试。学员免试入学,集中脱产学习,学习合格者颁发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证书。本科毕业生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学士学位。

6、专业培训。对安排到其他国家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工

作的分流人员,由接收单位组织开展专业岗位培训。有关培训内容、培训单位和培训时间等,由各部门自行确定。培训合格者可获得专业培训证书。

三、实施步骤

1、各部门要在人员定岗之后及时组织分流人员报名,一次性将参加学习和培训人员名单报省人事厅。

2、省人事厅将各部门的报名情况汇总并审核后,会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下达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各指定高校根据统一的培训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组织实施教学和管理。分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两次入学,有关入学事宜另行通知。

四、有关政策规定

1、学习、培训结束后,分流人员由原行政关系所在单位结合分流人员的考试、考核成绩,推荐安排工作。如机关有职位空缺和选派人员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可优先选用。分流人员也可自愿进入人才市场择业。

2、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分流人员,学习期间享受机关在职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工龄连续计算。参加学习的分流人员,在三年之内人事行政关系由所在部门管理。

3、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安排解决。

五、组织分工和有关要求

省政府机关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的组织工作,由省人事厅牵

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部门以及有关高校密切配合,按照统一要求,切实完成这次机构改革中有关分流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任务。

1、省人事厅负责制定学习、培训实施方案和组织实施,并会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下达培训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指导和督促学习、培训工作。

2、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共同审定培训人数与收费标准。由省财政厅会同省人事厅按有关规定具体审定省直各部门分流人员培训经费,并将培训经费拨至各部门,专款专用。

3、省政府各部门负责组织报名并及时了解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分流人员的思想动态,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培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好培训结束后的推荐安排工作。

4、有关高校和培训机构,负责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要针对分流人员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培训内容,确保培训效果。要按规定进行考核和管理,核发结业或毕业证书,授予相应学位。

对分流人员进行培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分流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各部门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尤其是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和组织报名工作,周密安排,搞好衔接。

附件:安徽省政府机关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计划表

附件:安徽省政府机关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计划表(略)

第三篇: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皖办发„2010‟1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主线,进一步推动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

1、实行对口扶持制度。省民委委员单位要认真落实《省民委委员单位对口扶持民族乡村方案》,帮助民族乡、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大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帮助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经济,发展公共事业。辖有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负起责任,实行分类指导。建立市、县(市、区)直相关部门对口扶持民族乡村制度,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口援助工作,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编制专项规划。要把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省发改委和省民委要认真编制《安徽省“十二五”少数民族和民族聚

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辖有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较多的市、县(市、区)也要把加快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当地“十二五”规划之中。同时,结合实际编制民族乡村发展专项规划,并与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相衔接。

3、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省财政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及民族工作专项经费,市、县(市、区)财政根据本地少数民族人口总数情况设立民族工作专项经费,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市、区)应当设立扶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并随着财力增长逐年增加。

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4、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办发„2009‟3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带头进行民族团结宣讲。中小学要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高校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中充实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面向基层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大力宣传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成就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舆论氛围。

5、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作为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要在全省城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和谐民族乡、村”、“和谐民族社区”创建等活动。开展创建活动要与帮助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与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起来,与排查化解不安定因素结合起来。对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

6、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做好清真食品和其他少数民族群众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保障和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需要。对实行土葬民族的非经营性公墓用地,要本着节约够用的原则,实行划拨供地。

7、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对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能把与民族问题无关的问题归入民族问题。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采取教育、疏导、化解的办法来解决。同时,要有效防范和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

三、切实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领导

8、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县(市、区)两

级都要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进一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各级政府要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9、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皖发„2005‟16号)的要求,切实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工作。加强民族乡村领导班子建设,注重选好“一把手”。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有计划地选派机关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采取各种途径,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跟党走、群众中有威望、工作上有实绩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

10、加强民族工作部门建设。要适应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注重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充实民族工作部门。继续执行《关于县(市、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机构设置问题的通知》(皖编办„2007‟248号),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和广大民族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管理民族事务的能力、维护团结稳定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交叉检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扶办字〔2008〕号 【发布日期】2008-08-01 【生效日期】2008-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交叉检查的通知

(皖扶办字〔2008〕号)

各市、县(区)扶贫办:

为全面掌握全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效,进一步推进“雨露计划”再上新台阶,省扶贫办决定在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交叉检查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和内容。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2007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特别是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安徽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办法的通知》(皖扶组字〔2007〕3号)的贯彻落实情况。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1、项目实施情况。2007年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实施情况,当年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取得的成效。

2、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到县财政发展资金的10%用于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定的执行情况,资金拨付情况,有无资金滞留情况。有无违规使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违纪现象

3、培训质量情况。培训课时、培训内容安排、学员获得证书等情况。

4、学员档案建立情况。《报名卡》、《培训登记卡》、《培训台帐》、《转移台帐》建立情况,四表格填写完整性、真实性。

5、个人的身份证明材料,是否具备培训资格。

6、推荐就业情况。主要查看就业率。

7、培训基地情况。资质、软硬设施是否符合基地条件。

二、检查方式和分组情况。本次检查采取分组交叉检查的形式进行。省扶贫办分别从有关市、县扶贫办抽调业务人员成立10个检查组(分组情况见附表),具体承担交叉检查任务。各检查组由市扶贫办牵头负责,具体检查时间由各检查组按照省扶贫办的要求具体商定,并通知相关县(区)扶贫办。

三、时间安排。8月上旬为检查准备阶段,省扶贫办对10个牵头单位进行检查前培训,各检查组细化检查方案;8月15至30日为检查阶段,8月底全面完成检查任务,9月10日前各检查组提交检查报告。

四、工作要求。一要高度重视检查工作。这次检查是我省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以来的第一次检查。各市、县(区)扶贫办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各检查组做好检查工作,为检查创造良好的环节;各检查组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检查工作,全面完成检查任务。二要从强配备检查组。牵头单位要指派一名负责同志,全面负责检查的各项工作;各检查组成员单位要安排精通业务的人员参加检查组。三要扎实做好检查工作。检查组要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电话寻访等方式,切实提高检查效果。对每个“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已培训的人员进行随机抽查,并进行电话随访,每个基地抽查数量不得少于5%。四要认真做好检查总结。各检查组要对所检查的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形成书面检查报告,报告既要总结各县工作经验,又要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提出建议和意见。五各检查组要轻车简从(各组所需车辆,由牵头的市扶贫办协调解决),求真务实,严明纪律,扎扎实实做好本次检查工作。

附件: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检查分组情况

二○○八年八月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6省政府机关政风评议工作的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6〕52号 【发布日期】2006-07-19 【生效日期】2006-07-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6省政府机关政风评议工作的通知

(皖政办〔2006〕5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省政府机关政风建设,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努力提高行政效能,省政府决定,2006年继续开展省政府机关政风建设情况民主评议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议对象

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和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省国家安全厅不参加评议。

为增强评议结果的可比性,将被评议单位划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与社会和群众联系较为密切,以行政执法、公共服务为主的部门,主要有: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卫生厅、省人口计生委、省地税局、省环保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省粮食局、省物价局等21个单位。

第二类是以综合管理为主的部门,主要有: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监察厅、省科技厅、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省民委、省人事厅、省信息产业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审计厅、省国资委、省广电局、省体育局、省统计局、省新闻出版局、省旅游局、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国防工办、省外办、省政府法制办、省人防办等24个单位。

二、评议内容

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风建设的若干意见》(皖政〔2000〕44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机关政风评议办法》(皖政办〔2000〕107号),围绕省直机关开展效能建设活动,以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为着力点,设置5项评议内容。其中,共性内容3项,个性内容2项。

共性内容。(1)依法行政。主要是依法行使职权,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政务公开,信用建设等情况。(2)效能建设。主要是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推行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失职追究、绩效考评等制度和作风情况。(3)廉政建设。主要是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遵守各项廉政制度情况。

个性内容。列入第一类的21个单位个性内容为:(1)规范执法和公共服务行为。主要是理顺行政执法主体,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整治各种乱收、乱罚行为情况,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情况。(2)系统管理和指导。主要是对本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及行政执法行为的管理监督情况。列入第二类的24个单位个性内容为:(1)勤政为民。主要是坚持群众观念,维护群众利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等情况。(2)综合服务。主要是树立服务意识,减少办事环节,方便基层工作和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等情况。

三、评议方法

今年的政风评议继续采取日常监督评价和集中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日常监督评价

1?政风监测员测评。从全省各地聘请的政风监测员对省政府机关政风建设情况进行日常监测,适时进行打分评价。政风监测员发现和了解到有关部门政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报告省政风评议办公室,并作为打分评价的依据。

2?省级投诉受理机构测评。省政风建设投诉受理中心、外来投资者投诉受理中心、省委省政府信访局、省长热线等省级投诉受理机构,依据日常受理投诉举报的调查核实结果及交办件办理情况,进行打分评价。

3?省直效能办测评。省直效能办根据各单位效能建设及平时明察暗访情况,进行打分评价。

4?省政务服务中心测评。省政务服务中心对各单位窗口一站式服务的工作质量、办事时效、办结率等进行打分评价。

5?省“政风行风热线”测评。省“政风行风热线”根据厅局领导上线情况、投诉举报问题解决落实情况,进行打分评价。

(二)集中评议

1?民主测评组测评。从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特邀监察员及新闻、企业、科教文卫等社会各界聘请50―60名政风评议员,组成民主测评组。通过对被评议单位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了解情况、走访政府部门服务对象、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等活动,了解掌握综合分析被评议单位的政风建设情况,对被评议单位进行评议。

2?群众和有关单位测评。一是由统计部门采取定向随机抽样方式,发放问卷测评;二是向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和在皖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问卷测评;三是向市、县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单位,部分大型企事业单位、外来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行政管理相对人发放问卷测评。

测评采取分项计分方法,满分为100分。日常监督评价与集中评议各部分在总分中所占比例,由省政风评议办公室确定。其中日常监督评价与群众和有关单位测评结果在总分中的比例不低于70%。评议对象得85分以上为满意等次,71―84分为比较满意等次,60―70分为基本满意等次,59分以下为不满意等次。

四、评议结果的运用

(一)评议结果报经省政府审定后,将以适当形式进行通报。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机关政风评议办法》(皖政办〔2000〕107号)规定,对被评为不满意等次的单位,责成其领导班子向省政府写出书面检查,提出限期整改的具体方案,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评议结果纳入省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被评为不满意等次的单位在本考核中取消良好以上等次资格。

(三)加大整改力度。省政风评议办公室将把评议中收集到的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各被评议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各被评议单位要结合省直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进一步加大效能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力度。省政风评议办公室将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重点跟踪督查。

五、其他事项

(一)省政府机关政风评议工作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由省政风评议办公室负责评议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省政府纠风办,根据工作需要,从省直有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

(二)评议工作坚持由外评内、由下评上的原则。评议期间,各部门、各单位应集中精力抓好日常工作,不得成立专门迎评机构、编印迎评简报。民主测评组不专门听取被评议单位汇报,不专门组织明察暗访,不得增加被评议单位的负担。各被评议单位的政风建设基本情况由省政风评议办公室采取适当形式组织提供。

(三)除省政风评议办公室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测评问卷外,各被评议单位不要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征求意见函件,单位之间也不要相互发放征求意见函件。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七月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7、2008年度全省扶贫办系统工作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7、2008年度全省扶贫办系统工作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