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建管理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基建管理存在的一些困难-----一是感觉现在的基建工作外部环境日趋严峻。站址和线路通道已经成为制约电网建设的首要因素,征地、拆迁、跨越铁路和高速公司等越来越困难,时间难以控制。各地补偿标准 不统一,施工和征地补偿协调,对项目建设成本、工期和工程管理造成较大的压力。物权法的深入实施,拆迁条例的修改,农民维权意识和要求的不断提高,为工程建设的外部环境增加了难度。
二是标准化建设有待深化 部分工程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和业主项目部标准化工作落实不力,业主项目部建设部扎实,业主方管控责任落实不到位,体系有效运转存在差距,基建信息化建设基础差 难度大 时间紧 任务重
三是安全管理存在风险 部分项目落实国网公司和省公司安全管理要求打折扣 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整改不到位,线路工程现场巡视和旁站存在盲点,对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不够,现场安全管理形式化倾向值得警惕,不少项目存在重资料,轻现场,重检查轻整改,重布置、轻落实等现象,分包商与合同签订方名称不一致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质量管理需要进一步改进 输变电设备市场竞争激烈,个别设备制造商水平不高,设备监造存在管理薄弱环节,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部分单位对质量和工艺关系的把握有偏差,篇目重视表观工艺,忽视实体质量,国网公司发布的标准工艺推广不到位,质量工艺水平不平衡,总结推广标准工艺的机制不健全,工艺设计开展不到位,质量工艺的稳定性差,五 基建队伍建设必须加强 人员结构性紧缺的矛盾依然突出,基建系统安置了较多的主页富裕人员,但懂技术,善管理,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匮乏,部分业主项目部选用人员无资格证书,未从事过基建行业,关键 岗位人员不能常驻现场,个别人员兼职较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较为突出,部分监理单位人员持证率低,经验和能力离公司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基建单位分包多,外用工多,作业人员随意性和流动性大。
九个方面强化基建管理水平-----
(一)突出落实抓管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巩固基建安全管控体系。强化现场安全管控能力。强化安全管理标准执行、现场风险控制措施、分包安全管控和基建安全信息管理;落实基建安全管理标准
化体系、安全管理策划、施工安全性评价,加强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工程现场风险管理,严格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和安全工作要求;加强安全交底管理,对交底过程实行录音录像;提高业主项目部对项目安全的管控能力、提高监理项目部对施工安全的过程控制能力,实现对工程现场的有效管控。
(二)突出均衡抓能力,提升项目管控水平
均衡完成年度电网建设任务。强化对重点工程的里程碑节点的细化、督导和落实,实现项目有序均衡推进,避免项目前松后紧带来的费用和安全风险的增加。
提升项目建设管控能力。以设计管理为重点,抓项目前期策划和后期投产评优考核两个环节,重点强化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问题协调;
(三)突出机制抓协调,提升前期工作水平。
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属地协调机制。做好电网建设环保工作。
(四)突出过程抓标准,提升质量工艺水平。
强化质量工艺过程控制。强化达标创优工作。全面执行标准工艺。
(五)突出机制抓源头,提升造价控制水平。
落实激励约束机制。针对国网公司下发的设计、施工、监理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对各参建单位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设计、施工、监理合同最终结算挂钩,奖优罚劣,引导各责任主体增强履责意识,提高工作绩效。
抓设计源头作用。在现有标准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设计、完善模块,实现新建项目设计和建设的菜单化、标准化;制订工程量管理的相关制度,以工程量管理为载体,促进设计方案的优化,控制工程造价;规范重大设计变更和签证管理。改进造价管理方法。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建立结算监督管理平台,推广工程分部结算模式,开展输变电工程通用造价修订与应用工作。
(六)突出应用抓设计,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全面应用标准化成果。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七)突出集约抓规范,提升物资管理水平。加强物资计划管理。规范招标采购管理。
(八)突出执行抓评价,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
提高标准化建设执行力。突出抓好业主、施工、监理项目部建设,重点抓好项目管理策划、建设外部环境协调、工程现场安全质量管控、合同执行管理与资
信评价、工程进度款审核与工程结算、工程信息与档案管理等标准化管理执行工作。
推进基建信息化管理。切实做好基建管控模块推广实施工作,确保各类数据的准确、完整、真实,各项业务流程运转正常;
(九)突出协调抓重点,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
完成重点项目建设协调任务。完善外部环境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市发改委、市交通厅的备忘录协作机制,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出台支持性文件,建立长效机制;积极主动与铁路、公路、石油(天然气)管线等建设项目的沟通协调,保障公司合法权益,力争实现多方共赢。
第二篇: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A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县域经济既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位,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县域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怎样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如何制定有效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取决于深化对县域经济的认识,尤其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充分研究和认识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我县目前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
(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产业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亿元,同比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同比增加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县域综合竞争力位居中国南部百强县第位(2008年),入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位。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棉单产和品质不断提高。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快速发展。畜牧业健康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动物防疫监督站疫病防控中心、万头生猪养
1殖基地建成。设施农业亩均效益元以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推广节水滴灌面积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人均劳务创收元,同比增加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项目顺利推进。农村公路建路线全长公里。其中通达工程公里,通村油路公里,通村油路已全部完工 “百村带千村”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活动全面启动,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初具雏形,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经济发展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财政收入依然主要粮食作物。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粮食增长空间的逐步缩小,必须加快培育新的财政增长点;
(二)财政支出难度加大。我县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为亿元,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的顺利实施,我县今年计划完成财政支出亿元以上,财政支出缺口亿元左右,财政支出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导致土地生产率高而劳动力生产率低
从农业人均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分析,A县土地生产率高于全省和地区平均水平的16.97%、15.39%;但由于人口多,土地资源占有量较少,人均耕地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9.9%,地区平均水平的71.85%,是地区人均耕地最少的县;致使农村人均产值仅有全疆水平的69.90%,地区平均水平的82.70%。
(四)农业生产仍然未摆脱自给自足、维持自身基本生活的供给方式,特色优势产业潜力还未显现
受地理区位的影响,A远离区内外大市场,农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气氛较为浓郁,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农业生产仍然维持本地消费的生产供给方式,本地消费占农产品生产总量的绝大部分。
(五)农业生产条件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
A县地处沙漠边缘,干旱、盐碱、风灾、山洪、霜冻、干热风和浮尘天气等农业自然灾害较为频繁,是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针对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一)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强化固定资产投资“一个重大项目,一个领导挂帅,一个班子协调,一个项目方案,一个配套措施”的制度,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努力启动暂停、新建项目,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二是突出产业招商,围绕盐化工、煤化工、农产品加工、建材、文化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进行招商,延伸产业链条,壮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三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按照“建设一批、开发一批、研究
一批”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项目调研和规划,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库建设,力争储备一批高质量的项目,保持投资增长的潜力。
(二)必须更新观念,加大经济开放力度。要进一步破除狭隘的地方主义、小农经济、官本位的思想,树立经济一体化的观念,加大经济的全方位、多领域开放,内资外资一起用、“内脑外脑”一并使,高效能地整合、利用、转化资源。
(三)必须立足资源与市场,加大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要抓住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历史机遇,立足县域资源这一基础,加大对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也要引入工业化的理念,从而通过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来发展县域经济。
(四)狠抓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产,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继续推进农田改造、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继续抓好农村富余劳力转移工作,教育和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努力增加非农收入。三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稳定农资价格。
第三篇:浅谈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浅谈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随着全力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曹县县委委政府对城市的功能、作用定位越来越清晰,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城市作为人才、资金、信息的重要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受政策、资金、传统等因素的影响,重建轻管的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城市管理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如何破解这些困难,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城市管理部门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政策的缺乏
1.综合性法规不健全。一是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城市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市容环境卫生、规划、绿化、亮化、市政、环保、工商、卫生、公安交通等领域,共涉及几十部法规,几百款罚则。在具体工作中,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不尽完善,导致城市管理存在有法难依或无法可依的现象,影响了城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城管执法执的是别人的法。如前所述,城管工作包罗万象,涉及多个部门、多部法规,如未授权,城管人员无从下手。
2.部门职能的分割。一是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构在国家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到省里是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而在地方,则分成城管、规划、城乡建设、园林、市政、房管等若干个职能部门。在具体操作中,涉及到城市管理工作的还有公安、交通运输、工商、环保等其它部门。职责交叉不清,职能重迭,相互扯皮屡见不鲜。二是城市管理机制不畅。随着城市管理的不断深人,城管部门基本属于兜底的单位。没有绿化指责城管,没有广场指责城管,车辆乱停乱放指责城管,占道经营指责城管等等。而城管部门显然没有这个能力扛住全部责任。三是城市管理效果欠佳。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多,难协调、难统一,工作中管理难度大,无人啃的“硬骨头”都不想管,就踢给城管部门管。
(二)投入的缺乏
一是城市管理运行经费投入不足。城市管理是一项新兴的社会工作,起步晚、底子薄,设备简陋、待遇低下的现象极为普遍。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市政设施和城市功能是否配套完善,孕育着城市管理的好与坏。近年来,曹县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象仍然存在,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管理效果。如无停车场地,城区停车难、人车抢道、违章停车现象日益突出;市场布局不合理,造成市民自发占道临时市场多,各类占道摊贩、乱停乱放车辆“无场可进”、“无市可归”,影响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等。
(三)市民素质的缺乏
一是相当多一部分市民由于传统生活习惯,缺乏城市管理的意识,加之在城市规范管理前随心所欲的行为惯性,自由散漫惯了的生活习性,形成了一些乱象,如扔垃圾、放鞭炮、占道交易等等。二是由于个人利益作祟,部分个体经营户城市意识较差,想尽一切办法“钻空子”,占道经营、占地为市、占街摆摊现象严重,常常城管执法中与当事人有争执、有怨气的市民,甚至一些不知内情的市民都站在受处罚的一边。三是公德意识薄弱。自家的东西就是宝,公共的东西看作草,不珍惜公共财物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几点对策
(一)建立健全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是调节城市各种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没有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作依据和保障,城市管理就难以有效推进和落实,甚至会误入歧途、适得其反。为此,建议上级部门要尽快出台一套全国统一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比如出台《城市管理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法》等法律法规,省、市也应该结合实际,量体裁衣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法规,使城市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据。
(二)整合管理资源
其一,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是人皆知晓的,它涉及建设、规划、工商、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环保、卫生等多个部门,需要实施部分相关职能集中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实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切实解决城市管理过程中权责脱节、职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其二,要强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理顺归属管理关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与相关部门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建立相应的协调配合、共同管理、整体联动机制,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保证城市管理工作的落实。其三,要定期组织城管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实行联审联批,建立交办、督查、考评制度,确保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高效协调运转。从宏观上、源头上解决城市管理部门职责不明、配合不好、保障不力的问题,逐步形成“大城管”。
(三)加大财政投入
一是在政策和经费上适当向城管工作倾斜,将城管系统运行、管护等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决城管人员“吃饭”问题,二是要规划先行、以建促管,合理规划布局农副产品(水果)市场、商贸网点、停车场地等,对涉车、废品收购、机械加工、饮食、冥品等相关行业逐步实行划行归市,加快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提高城市功能,切实解决“有场无市、有市无场”的突出问题,做到“堵”“疏”结合,以“疏”为先,缓解管理压力。
(四)搞好宣传教育
营造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单靠城管队伍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必须在深化宣传,强化服务上下大力气、做大文章。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市民广泛宣传,使市民文明公约、市民行为准则和城市管理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形成“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管好城市,人人受益”的舆论氛围和强大的舆论导向,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强化市民教育。要在市民、单位和学校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动员广大市民、单位干部职工和学校师生从我做起,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让“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自觉遵守、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爱护城市环境,实现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合理解决民生
一要合理增加经营场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需求必然有供给,如修鞋、修自行车、缝补衣服、菜市、早点等,很难根本杜绝。可根据城市实际,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不影响群众生活秩序和治安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位置和街道尽可能地根据需求开辟夜市或小商品市场,允许一些市民和生活确实困难的小商小贩进跳蚤市场,满足商贩需求,方便市民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二要扩大就业渠道。通过再就业工程解决一批,职业培训转化一批,增加就业渠道和范围,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三要加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让广大人民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民生问题根本解决了,市容管理顽症也会从根本上得到化解。
(六)加强队伍管理
一是加强教育学习培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和培训,使干部职工精通掌握履行的法律法规,达到熟练应用。二是激活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标本兼治”的原则,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作风优良、形象良好的城市管理队伍。使干部职工始终把市民利益至上作为永恒的追求,带着对广大市民深厚的感情去管理,在执法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充分调动和激发全体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分片包干、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点评,一年一考核”的目标责任管理考核,明确奖惩标准,严格督查督导,做到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以良好的城管作风赢得社会与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
第四篇:浅谈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浅谈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双语教学在许多甘南的学校纷纷开展,但由此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分析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关键词:藏汉双语 困难 对策 教学资源
现在甘南州,确切地说在教育教学领域,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什么是藏汉双语教学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就甘南藏区而言,在藏汉双语教学领域,目前使用范围相对较广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即在各级各类民族中小学,以藏语文授课方式为主,除汉语文外,其他学科全部用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第二种模式,即以汉语文授课方式为主,除藏语文外,其余学科均用汉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至于在以上两种教学模式中,到底哪一种模式更符合藏汉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藏汉双语教学的长期发展,是非常值得每一位真正关心藏汉双语教学工作的人去思考的问题。本人才疏学浅,更谈不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但作为一名藏汉教学的实践者,不仅有义务,而且更有责任去关心这个问题。因此,谈一谈自己对藏汉双语教学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藏汉双语教学中应以母语教学为主
要开展好藏汉双语教学,我认为,在以上两种模式中,必须而且只能采用第一种模式。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余光中先生说过:“外语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母语才是我们的根本。”日本著名文化教育学家岸根卓郎也说过:“丢弃母语,就是通往毁灭文明的捷径。”他们强调的无非就是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当然,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需要在借鉴和交融中与时俱进,但作为少数民族更应该树立语言文字的主权意识,认识到母语教育的重要性,防止在强势语言的侵蚀中丢失自我,失去母体文化的生存根基。
2、开展双语教学,应从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
通常情况下,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依据社会的需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开发其体力和智力的活动。开发人的智力离不开语言,而思维作为一个系统而言,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语言就是思维的工具。进而言之,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母语和思维的联系是一种自然的联系。因为,一个人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他的母语,可以说母语为他认识世界打开了大门。
3、开展双语教学,应从学生的思维环境出发
双语教学模式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所以,作为双语教学的实践者,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绝不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语言条件。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因地域的差异其代表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所谓双语教学,主要是针对汉语和各少数民族语言而言的。在这些地区汉语的普及程度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就很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语言环境和藏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特殊规律出发实施双语教学,而不能完全照搬内地的教学经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允许各民族母语教育的生存和自由发展正是我国民族平等政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因此,在藏汉双语教学中,我们只有尊重教育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有希望培养出真正兼通藏汉双语的新型人才,使我们的民族教育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二、实施藏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甘南藏区的双语教学作为发展地区民族教育事业的支撑体系,近年来,借助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有利形势,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实事。从目前甘南藏区双语教学实际与现代教育技术在藏语言文字教学领域的运用现状来看,确实存在着不少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淡薄 甘南藏区的各级各类中小学,特别是在边远落后的基层学校,由于地处边远、信息闭塞,加之深受旧教育观念和旧习惯势力的影响,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十分淡薄,偏远的农村牧区学校仍然是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就拿条件相对好一点的乡级中心学校来说,学校即使装上了远程教育设备,但老师们的教学习惯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进程十分缓慢,造成了基层教育整体面貌远远落后于城镇教育面貌的现状。
2、教师应用远程资源能力滞后
甘南藏区的双语教学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作为教师首先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点固然重要。但另一方面,优质高效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能否真正落实到课堂,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应用远教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为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曾在加强教师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总之,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始终将提高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能力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常抓不懈,作为学校也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开展工作。但是,大多数基层学校因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淡薄,加之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信息流通不畅等原因,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收效甚微。
3、藏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资源匮乏
城乡信息资源占有的不均衡是造成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条件闭塞的农牧区学校师生获取信息滞后的问题,让农牧区学校的师生也可以像城市的师生一样,通过远程教育网络获取更多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缩短农村与城市占有信息资源的差距。但是,从目前甘南藏区双语教学实际与现代教育技术在藏语言文字教学领域的应用现状来看,作为母语教育的藏语言文字教学,由于深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要尽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着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与困难,其中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匮乏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三、搞好藏汉双语教学的对策 针对甘南藏区的双语教育现状,如何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在藏语言文字教学领域的应用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对这项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信息畅通
基层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淡薄,是造成基层教育教学质量长期落后于城镇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因之一。而造成基层教师现代教育观念淡薄的原因虽然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信息闭塞所造成的。由于信息闭塞,基层教师每天只能生活在狭小的校园空间内,无从得知外面的世界,更谈不上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为此,笔者以为,作为学校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宣传教育力度,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教师业务学习活动,将宣传和介绍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最新教育发展形势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2、强化师资培训,优化师资力量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深入实施,远程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老师的教学内容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能否真正落实到课堂,服务于教学,决定于教师有无能力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自身的东西,借助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因此,在这一点上教师利用远教设备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认为,上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在强化培训力度的同时,需要具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各级教研单位组织成立由优秀教师组成的送教小组,小组成员分片分区到薄弱学校进行巡回授课,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重点扶助基础差的学校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二是扎实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通过一线教师带动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帮助老教师的方式,达到全校教师共同提高的目的。
3、充实资源,高效益
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藏语言文字教学领域的应用,所以,加强资源建设工作势在必行。但是,要建立一整套完整而系统的藏语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并非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依笔者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政府部门和教育单位两方面入手,做到双管齐下,方能取得成效。首先,作为学校要结合实际,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发并建立自己的藏语教育资源库,与此同时要求教师在实践中通过编译、译制、自制等手段开发自己的课件,并将其充实到学校的资源课件里,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其次,作为国家和政府部门要尽快将藏语教学资源库建设列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加强藏语言文字教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开发藏语言文字教学课件,建立藏文文理科课程教学素材库和课件库,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服务于所有使用藏语言文字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
参考文献: 〔1〕[8] [9] 索南嘉:青海藏汉双语教学调研报告〔J〕.青海民族研究,2004(4);
〔2〕才果:对青海藏汉双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3〕[10] [21] 扎洛:藏区藏汉双语学生类型及学校类型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4〕[22]索朗次旦:试论西藏的藏汉双语教育〔J〕.西藏科技,2007(5); 〔5〕薛政主编:青海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6] [7] 夏铸、刘文璞等著:藏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6页、第216页;
[7] 青海省教育厅、青海省民族教育研究会:青海民族教育论文集(3)〔C〕.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5页;
[8]高志安:甘孜州一类模式教学与高考全面接轨所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9] 陈连开主编:中华民族史纲要〔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528页;
[10] 喜绕尼玛、石竣淏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M〕.2005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第227页。
第五篇:我县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王永安
摘要: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和高度化演进过程。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供给结构、需求结构、现行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国际投资结构以及技术结构优化。相关产业之间技术断层少和劳动生产力的反差弱。产业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结构、从低级水平向较高水平的动态发展过程。
我县现有企业1500多家,就业人口41050多人。按行业分类来讲,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橡胶塑料制品、不锈钢产品、竹木制品、矿产业、建筑业、小水电业等产业。由于企业规模、技术等原因,使我县企业发展停滞不前。继续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我利用这次学习培训的机会,结合培训内容,就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作了初步的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专业协作转型发展资源配臵
一、我县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企业发展缺乏竞争力。我县企业大多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能力弱,职工素质低、人才缺乏,管理决策水平低,信息化进程缓慢,安全生产、环保意识和食品卫生状况有待提高。
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我县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一般都以仿制为主,“先仿制,再创新”,企业把精力用在仿制上后,就出现了生产惰性,不再自主创新,从而使市场竞争力减弱,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减少。有些企业甚至因此引发了侵权问题,自酿恶果。
2.家族式企业遏制了企业的再度发展。大多数企业仍然以“家族式”、“作坊式”管理方式为主。由于长期缺少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造成人才缺乏,管理决策水平低下,职工素质普遍较低,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了内部管理混乱、经营方式粗放、运行效益低下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多数企业主普遍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担心创业风险,企业停留在一种低水平的发展状态,根本谈不上发展。
3.企业生产、销售大幅萎缩。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造成极大影响。受金融危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泰顺县中小企业的销售普遍受到严重打击。2009年,玩具加工企业订单减少六成以上,许多企业都已停产歇业;企业人员流动性大,许多企业主反映,2008年不敢招人,2010年和2011年招不到人,企业不能保证正常生产,企业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经济政策透明度很低。近年来我县非常重视对企业的支持,连续几年实施了“工业强县”战略,持续开展“企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等活动,但从目
前情况看,许多政策并没有惠泽于中小企业,它们很难得到各级政府部门政策的扶持。
经济政策透明度低是困扰企业的重大问题,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习惯性地支持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国家希望通过政策透明来克服歧视,放开了许多企业不能准入的门槛,但歧视惯性的存在却导致了“玻璃门”现象的出现,以致许多政策放开了的领域看得见却进不去,使企业无法把握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不敢进行长期投资,直接导致了企业行为的短期化。
1.没有真正建立为企业服务的市场。服务是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业务展开,包括融资、财务、营销、物流配送、广告宣传、产品设计、战略顾问、技术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管理培训等。目前泰顺县这样的服务市场还没有完全成长。
2.企业之间缺少专业化协作。我县企业往往都是单个企业孤军奋战、自生自灭,既难以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链和企业集群,也无法利用企业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有的刚建立,就面临倒闭的境地。如一些茶叶加工厂,由于缺少专业化协作,各个环节都是按照***惯、老思维独立完成,产业链无法形成,企业投产不久就自行倒闭了。这几年通过对茶叶加工企业的整合、改造、提升,茶叶加工企业从中提升发展层次,提高产品质量,衍生产业链,得到发
展壮大。
二、推动我县企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扶持引导,创优发展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加快发展。
要为企业发展搭建产业平台,县政府要把优化产业结构纳入泰顺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新58省道产业带建设中明确企业发展的产业定位,构筑优势产业平台,促进企业向相关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产业整体优势。尤其要把我县茶叶、玩具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引入规模化、规范化、集群化发展,纳入到新58省道产业带中,纳入到九大片区的城镇建设规划,在重点集镇和中心镇集中布局,促使企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共享战略资源、基础设施、信息化平台和市场信息,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改善企业间的组织结构和综合配套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服务体系。
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优化产结构的主要条件之一,企业自身的脆弱性决定着它需要社会为其提供良好、全面的服务。我县经济还较为滞后,对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来说,健全的社会化服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政府部门要优化服务。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积极为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
难和问题,主动帮助企业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尤其工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强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实行信息资源共享,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二是探索社会化的服务方式。建立中小企业协会等服务机构,协调解决企业急、难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建立向全社会公开的企业信息发布渠道,提高企业信息获得能力和信息开发能力。利用职业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和农民知识化办公室等载体,对企业职工进行技术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三)引导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借助我县丰富的农业等各种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型发展之路。一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企业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我县应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我县应着力打造浙南高优农业、山区绿色农业产业带,大力转型农业产业结构。二要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引导茶叶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推动产业升级。
(四)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吸纳劳动力就业
目前我县第三产业中,商业流通、饮食餐饮等传统行业所占比重偏大,而作为新兴行业的金融、保险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咨询中介服务等所占比重偏小。因此,我县应充分利用农业和林业资源优势,围绕农产品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相关的旅游,金融、咨询和生物等现代服务业。
总之,积极参加区际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泰顺县处于浙江与福建之交界处,与苍南、福鼎沿海地区相邻,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带动本县产业的升级换代。在发展“国家生态县”的同时,参与周边发达区域合作。
参考文献:
1、泰顺统计信息网http:///b_tj.asp2、泰顺县工商协会学会《我县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困
难及对策》
3、简新华 于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